环境艺术设计前景十篇

时间:2023-11-15 17:55:48

环境艺术设计前景

环境艺术设计前景篇1

【关键词】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生态环境;人性化

城市在不停的发展,文明在不断的前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地提高,人们对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要求也在不断的上升。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较为明朗,且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

1 现代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趋势

城市环境艺术是社会进步和时展的产物,目前城市环境艺术的主要设计趋势有:1)追求设计的观赏性和标志性。2)艺术设计的动感性和生态化趋势。3)注重装饰的实用性,基础设施的艺术化趋势。4)艺术设计功能复合化趋势。

2 城市环境艺术的“生态设计”

我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国策,城市设计者也应把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投入到城市环境的规划和建设之中,生态经济产业在各行各业中已得到认可。同样,在对城市环境的艺术设计中也应该实施“生态设计”,追求生态美学。但是想要实现城市艺术的“生态设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1 “生态设计”的现状

受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限制,我国城市艺术环境的“生态设计”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其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很多学术问题和社会问题。

(1)生态意识的普遍缺乏。目前,我国的设计者们在对很多建筑的设计工作上还在沿用传统的园林环境设计方式,设计思维落后,对环境艺术的“生态设计”的概念更是认识不足,其实践活动远远没有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2)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出现冲突。由于城市的绿化往往只是针对局部进行的。生态设计要为全局发展做出全面考虑,要融合自然、城乡、地区的城市规划,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注重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但是在现实的执行过程中,由于具体利益群体的出现,形成局部利益,达不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实际操作与理论建设相脱节。生态建设是一门综合学科,只有理论框架是远远不够的,保证生态建设的可操作性在城市艺术设计中也是很重要的原则。

2.2 城市环境艺术“生态设计”的方法

现代城市的生态规划方式主要包括:城市建设的总规划、绿色系统规划、环境设计规划。只有按照这三种方式对生态建设进行规划,才能提出高质量的建设方案,达到生态建设的目的。

(1)城市生态环境的总规划。在对城市环境进行艺术设计之前必须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总规划有深入细致的了解,结合城市的生态环境、绿化程度水平、人文文化背景、社会服务的特色来进行城市环境的艺术设计。必须强调的是,艺术设计要符合城市环境的需求,具备可操作性。

(2)城市环境的艺术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设计者要事前对城市人民的生活发展水平进行预测,对人们对公共设施的需求进行问卷调查,统计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休闲时间和对公共设施的需求。

(3)对城市的生态空间进行调查。包括建筑建设占地多少,空间规模如何,视线要求,绿化所需空间等等。城市中的人流场所也要进行调查,如广场、公园等。

(4)对城市特色的规划。主要是针对城市历史和人文背景进行规划,要充分考虑城市的特色,以及城市的自然环境。

(5)注重对空间指标的有效控制。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要综合考虑本地的建设条件、设备功能、城市空间和生态指标,例如绿化比例、城市绿化覆盖率等。

(6)城市与郊区的建设关系是应作为城市环境艺术“生态设计”的重点,重视城市与郊区的绿环面积比例的协调性,详细分析城市的噪音情况,促进城市环境艺术的生态规划的实现。

3 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性化趋势

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划无论是在速度上还是在规模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还存在形式主义、铺张浪费、个性不足,缺乏创新性等缺点。其具体表现为:大搞标志性建筑物,盲目建设摩天大楼、开发区和商务中心区,建设豪华办公楼、扩大别墅豪宅区等等。因此,笔者呼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应更具备人性化气息。

3.1 重视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研讨

随着城市环境建设的不断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环境必须符合科学性和艺术性。建筑价值观的演变早已经历了实用建筑学阶段、艺术建筑学阶段、机器建筑学阶段、空间建筑学阶段、环境建筑学阶段五个阶段,当前的建筑价值观正处于第六个阶段___生态建筑学阶段。虽然城市环境建设行业历史悠久。但是城市环境艺术作为一个行业、一门学科,正处于上升阶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这就要求我们从研究材料的特点开始,加强对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研讨的精力和资金投入。

3.2 创新的环境艺术作品

广义上的环境艺术作品包括室内环境作品和室外环境作品,本文所指的环境艺术作品是指城市环境艺术,包括城市广场设计、小区规划设计、公共设施设计、雕塑设计、城市灯光、城市绿化、商业中心分布等等。环境艺术作品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起到可以改善城市环境,愉悦人民心灵,增强居民的生活情趣, 提升居民的精神品味的作用,可以更好地兴旺旅游城市的旅游行业,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创新性的环境艺术作品更是会受到大众的欢迎和推崇。而只有这些具有真正艺术性的环境艺术作品,才能让这座城市更加光辉璀璨。这些都是城市设计者们肩负的巨大使命。

3.3 紧密结合城市文化、历史背景和地域特征

(1)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为了提高我国城市建设的艺术水平,必须要大力提倡结合本市的文化特点,把握城市的人文特色,这样才能创新出好的作品。

(2)环境艺术设计离不开对地域特征的挖掘和思考。以城市广场建设为例。 广场建设应该与周边的建筑、城市交通、纵然环境、人文历史等和谐一致,突出表现城市的地域特征和历史文化内涵。

(3)从城市历史中发掘设计灵感。中国古典园林是由中国历史突然孕育出来的独特的环境艺术,即使当代城市环境建设也少不了园林建设。设计者可以从城市历史文化和古典园林中寻求设计灵感。

(4)追求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性化

以人为本是城市环境基本的功能之一,也是设计师们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打造人性化的城市环境艺术。要做到人性化的城市建设艺术设计,就必须对当地的地域环境、人文背景、文化历史有深入的了解。而且从设计伊始就应该考虑以下内容:1)城市居民活动时间的变化,季节因素、节假日因素都应该考虑在内;2)不同年龄段居民群体的需求不同;3)保证城市环境的卫生质量。

对公共设施进行人性化的艺术设计,也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公共设施艺术化是指在满足其功能的前提下,通过艺术设计增加公共设施的场所的指示性,环节城市居民的精神压力,增强城市的软实力。

4 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城市的环境设施的艺术性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虽然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效益回收速度很慢,但是随着我国各级政府和公众对城市环境艺术设计重视度的逐渐加强,我国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必将有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赵晓婉.“生态设计”与城市环境艺术设计[J].大众文艺,2012(22).

[2]张丽敏.浅谈现代化城市艺术设计的手法[J].作家杂志,2012(11).

[3]邱玉蕊.论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自然化趋势[J].文化月刊,2009(09).

环境艺术设计前景篇2

【关键词】软装饰;室内环境;发展前景

1、软装饰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在通常情况下,可以将软装饰艺术分为几种风格:现代化欧美风格,这种风格的特点是简单和明快,主要采用的是明快色调的颜色,在家具方面选用的时候有着较强现代感的组合型,搭配一些简单造型的饰品;古典西方风格,这种风格主要是采用一些格调比较高雅的室内装饰物,它们通常具有非常复杂的纹路,并且有着多样化的色彩,从而营造出一种富丽堂皇的室内环境;东洋风格,通俗讲就是日式风格,主要采用的是一些日式矮桌等,从而营造一种简洁淡雅的室内环境,它的特点主要是干净利落;中国传统风格,这种风格主要是采用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装饰品,比如一些刺绣、山水画等等,然后采用风格比较传统的家具,从而保证可以将庄重和典雅的特点体现出来;乡村风格,它的特点主要是朴素和自然,采用的装饰物具有很强泥土气息,比如植物等等。

主要的软装饰材料:室内纺织品,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布艺,在软装饰中应用最为普遍的就是室内纺织品,它的运用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质量;字画,如果想要保证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是中国传统风格,那么必不可少的一项元素就是字画,好的书画作品可以将很多的信息给传达出来,并且还可以将主人的文化修养给有效的体现出来;室内绿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越来越向往大自然,那么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就可以采用一些带有很强自然元素的装饰,比如绿色植物、花卉等等,采用自然植物作为室内装饰,在增加空间美感的基础上,还可以有效的改善室内的环境;光影作用,光影近些年来在室内环境的软装饰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通过合理的调节灯光,来有效的装饰室内环境;工艺品陈设,在陈设工艺品时,可以依据主人的性格和喜好来进行,然后充分的结合室内环境软装饰风格的整体主题,从而将主人的生活态度充分的体现出来。

还有另外一种划分的方法,通常可以将软装饰分为三类,注重功能性、注重观赏性和两种综合的软装饰;注重功能性的软装饰主要目的是为了使用,比如家具、餐具和家电等等;注重观赏性的软装饰主要是一些陈设品,比如盆栽、挂画等等;综合性的软装饰就是既具有功能性,又具有观赏性。

软装饰看着简单,其实是非常复杂的,它要求设计者具有很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很好的审美,并且要积累了很丰富的设计经验,要将这些因素都综合起来进行考虑,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才能够保证用软装饰在室内环境设计中是成功的;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要将色彩的空间搭配艺术充分的纳入考虑的范围,这是因为色彩空间的不同,必然会出现不同的空间功能,并且不同的色彩空间,在艺术表现形式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2、软装饰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发展前景

(1)生态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喜欢生态自然的环境空间;这时就可以采用软装饰艺术设计中的田园风格,通过一些具有很强泥土气息的装饰物来对室内空间进行营造,在保证室内环境设计生态化的同时,让人们感受到舒适和自然。要想让室内环境的软装饰艺术设计具有很强的生态化,就可以多采用一些天然的材质,同时保证采用的材质是简单的,并且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比如在家具方面选用原木色的,选用的装饰品颜色尽量是绿色或者海蓝色的,还可以采用一些碎花的餐桌布等等,这些装饰物都能人们感受到自然的气息,从而起到身心愉悦的作用。

(2)统一中的多样化

人们常说多姿多彩的生活,那么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就可以遵循多样化和风格化的原则,但是要保证这些多样化的设计能够实现整体上的统一。以前室内设计还不成熟的时候,人们戏称为物的堆积,如今开始追求各种装饰物在统一中实现多样化。要知道室内环境设计艺术是一项整体,它的所有装饰并不是孤立而存在的,因此就需要从整体上来考虑空间、形体与色彩之间的关系,准确的把握功能之间的组合关系,同时要保证创设出来的意境能够充分的融入到周围环境之中;要知道,软装饰的艺术设计不是单纯的罗列一系列的元素,它还需要这种罗列的形式能够将美充分的体现出来。

(3)人性化

软装饰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时,必须要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人性化,无论采取哪种风格,无论采取哪种装饰物,都需要以人为本,实现为人服务的目的。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只是重视集体或者是忙碌的工作和生活;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重视个人的需求,在进行室内环境软装饰艺术设计时,除了要花费很多的精力,还需要将人性化特征充分体现出来,从而让人们在装饰的空间环境中更加的舒适。

在软装饰的设计过程中,要合理的应用色彩,并且要合理的搭配色调,要知道,要想将环境的风格充分体现出来,就需要重视色彩合理应用。通过科学研究证明,人们在一个房间中,首先就会对颜色产生感受;如果在颜色方面能够协调的搭配,那么就可以有效的改变整体环境,使其变得更加的美观和舒适,并且让人们感受身心的放松和愉悦。在通常情况下,可以将家居颜色分为四个色系,黄、蓝、红、白。有些专家将人们的性格也分为了四季,每一种人喜欢属于自己的颜色。那么在设计时就可以将其充分的纳入考虑的范围,可以是单纯的色调,也可以是相近颜色的混合色调,还可以是一些强烈对比的颜色。软装饰设计在将生活的情调体现出来的同时,还可以对人的情绪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有些人认为必须要花费很多的资金才能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室内环境,这种观念是错误的,要知道,只需要合理的设计,即使是很小的空间吗,也可以将舒适和美观给呈现出来。比如在春天的时候,尽量采用一些浅色,但是色调应该是明亮的,看似随意的色彩,却能让看到的人们感受到舒畅;绿色和蓝色等冷色调则适用于夏季,这是因为夏天的天气比较的炎热,采用冷色调的颜色可以在心理上给人们一种凉爽的感觉。在天气比较寒冷的冬季,就可以采用一些暖色调,比如橙色、桔红等等,这样人们就会在心理上感受到温暖。

3、结语

在社会经济水平以及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方面的享受。人们已经不再停留于功能性空间那个阶段,开始重视室内环境的艺术设计;软装饰作为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要依据使用者的需求心理,结合相关的背景,比如文化背景、政治背景等等,同时将使用者的消费收入充分的纳入考虑的范围,要知道,消费需求的不同,在室内软装饰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要深入研究不同的人群,根据主人的具体特点来营造合适的空间环境;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师应该依据设计的总体风格,充分考虑装饰物的特点和搭配效果,合理的利用,从而用丰富的、美观的、舒适的和充满情趣的空间来替代原来的单一、枯燥和呆板的静态空间。

参考文献:

[1]庄宁宁.软装饰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发展[J].中国科技博览,2011,2(6):123-126.

环境艺术设计前景篇3

关键词:景观学;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058-01

客观地讲就目前的中国景观艺术设计学科正处于探索阶段,从学科概念、学科性质到学科实践范围均缺少系统性、明确性和指向性。那么什么是景观艺术设计,景观艺术设计与景观学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什么关系,在景观学体系中它的实践主体是什么?本文将就以上问题从景观学的引导、多元系统设计以及景观艺术设计的实践主体进行系统的论述。

一、景观学引导下的艺术设计

景观艺术设计依托景观生态学,通过对自然的尊重、表达、展现生态环境的和谐优美,依托景观建筑学创建城乡宜人的环境,依托景观人文学,表达人类行为心理的精神寄托及愿望,景观艺术设计成为景观形象高品质化生成的驱动力。

就景观学而言,景观艺术设计是景观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是一个狭义的景观定义,是微观层次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在体现景观形象的创作上常常成为景观形象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景观艺术设计也涉及到景观学内容本身,但它更多的是遵循景观学的引导,关注景观形象要素对各景观环境系统空间进行艺术化处理,其核心任务是协调人与环境空间视觉形象的关系。景观艺术设计在景观学的引导下,构成了一个交叉融合的设计系统,它是运用艺术融于景观科学的手段来协调景观形象在环境空间的发展关系问题,并使之达到最佳状态。它融合了园林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心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的成熟经验,以其艺术的视野,从系统、和谐优美的角度,解决城乡发展中的景观创新问题。

二、多元系统设计含义的艺术设计

景观艺术设计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从不同角度研究人类聚居环境空间艺术的二个方面。环境艺术设计从改善建筑室内环境质量的室内设计起步,以室内室外环境一体化设计为核心,注重环境空间的自身形态,以及环境艺术的具体样式。而景观艺术设计更强调环境空间的综合形态、环境艺术的复合样式、环境表述的多层空间,具体表现在多元系统设计下的互融与综合。

1、综合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是将城市、广场、街道、园林、建筑、壁画、广告、公共设施等环境空间看成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有机综合体,虽然它们有时是以几组形式出现,有时是以相对单一的个体出现,然而解决上述问题却要求兼顾到整体的环境,是在一个被“创造”出来的人造环境空间基础上实现的二次创造,景观艺术设计涉及到园林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平面设计以及生态学、材料学、心理学、民俗学等学科,并将这些知识纳入到景观艺术生成的总体设计系统之中。

2、复合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是在景观学的引导下所构成的复合设计系统,由于景观艺术设计的综合性特点,因此常常表现出设计内容界定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其中包括基于景观空间形态的视觉系统设计,融于区域景观精神的形象系统设计,反映区域文化特征的风格样式系统设计,以及关注人的行为、心理的人文关怀系统设计等等。

3、多层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的设计空间呈现为多层性的表述特点,表现在从微观意义层面上的景观设计为主体到中观意义上的景观规划、宏观意义上景观策划的多层与协调。

4、广泛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的设计观念呈现出广泛性,《亚太景观》一书在导言中谈到现代景观设计带来的变化:“首先是观念上的,宏观的观念、生态的观念、构成的观念、文脉的观念、民众参与的观念等等。其次是创作方法上,所有这些凝结成现代的、后现代的、结构的、解构的、极简的、高技的,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广泛的创造可能性”。

三、微观景观为实践主体的艺术设计

正如前文所述,景观艺术设计学科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其实践范围广泛,内容综合而庞杂,既涉及到景观空间各个层面又融合了环境要素的全部内容。但是如果只是从广义概念出发而缺乏具体目标的限定,景观艺术设计学科建构将一直处在模糊不清的状态。这是目前很多高校增设景观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后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在庞大的景观学科中,景观艺术设计的实践范围或者说它实践主体是什么的问题。

1、宏观层面——景观策划

宏观层面上的景观实践是建立在经济、旅游、生态等专业的基础上,包括进行大规模的景观生态保护、治理改造、景观资源开发、旅游策划规划等。这类景观实践主要侧重于景观前期的策划。核心是协调土地的利用与管理。是在大规模、大尺度上进行景观体系的把握,具体项目有区域控制性规划、城市规划和环境规划等。策划是这一层面的实践主体。

2、中观层面——景观规划

中观层面上的景观实践是指有一定的规模,涉及到某一地域历史、文化、生态及地方特色整体风貌内容的较大型景观规划,包括与人类社会、文化相关内容,以及生态、历史等多学科的应用。规划是这一层面的实践主体。

环境艺术设计前景篇4

关 键 词:景观艺术设计 价值取向 目标 实践主体

景观艺术设计是一个新的学科概念,是景观、艺术、设计的复合词。从学科分类及组合结构来看,景观艺术设计是景观学科与艺术设计学科的交叉学科。景观艺术设计是一个狭义的景观定义,是微观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它有别于景观规划设计,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具有独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今全国各高校很多美术及艺术设计专业都增设了这一专业方向,并在传统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进行了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嫁接,学科结构中融入了部分景观设计的内容。客观地讲,目前中国景观艺术设计学科正处于探索阶段,从学科概念、学科性质到学科实践范围缺少一定的系统性、明确性和指向性。那么什么是景观艺术设计,景观艺术设计与景观学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什么关系,在景观学体系中它的实践主体是什么?笔者将就以上问题,从景观学的引导、多元系统设计、学科价值取向的目标定位以及景观艺术设计的实践主体进行系统的论述。

一、景观学引导下的艺术设计

景观学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它的英文对应词是landescape或者称为landscape Architeture,“景观”一词早期源于风景绘画,1885年丁·温默将其引入地理学,成为地理学术语,指特定区域或者类型单位的统称。

景观学是一门跨越了多个领域的复合系统学科,涉及到建筑、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环境、生态、地学、农学、生命、社会、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学科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之上的环境应用学科,其核心任务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将景观学这一复合系统加以归纳,那就是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城市建筑环境系统、人文社会环境系统所构成的并且跨越了三个环境系统的空间层次关系体。从景观艺术设计反观景观学体系,我们不难看出,景观艺术设计是作为景观学系统的视觉组织形式而存在的,是景观学展现其构成系统的手段,借助这种手段将各景观要素组织起来,以期最终获得与环境和谐统一高品质的景观形象。景观艺术设计依托景观生态学,通过对自然的尊重、表达,展现生态环境的和谐与优美,依托景观建筑学,创建城乡宜人的环境空间;依托景观人文学,表达人类行为心理的精神寄托及愿望,景观艺术设计成为景观形象高品质化生成的驱动力。

就景观学而言,景观艺术设计是景观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是一个狭义的景观定义,是微观层次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在体现景观形象的创作上常常成为景观形象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景观艺术设计也涉及到景观学内容本身,但它更多的是遵循景观学的引导,关注景观形象要素,对各景观环境系统空间进行艺术化处理,其核心任务是协调人与环境空间视觉形象的关系。景观艺术设计在景观学的引导下,构成了一个交叉融合的设计系统,它是运用艺术融于景观科学的手段来协调景观形象在环境空间的发展关系问题,并使之达到最佳状态。它融合了园林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心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的成熟经验,以其艺术的视野,从系统、和谐、优美的角度,解决城乡发展过程中的景观形象的创新问题。

景观艺术设计在景观学的引导下,依据艺术和谐原则干预协调各景观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在人与环境之间建立均衡关系时,更强调景观生成时对人精神上、视觉上、生理健康上的基本需求,通过景观环境空间艺术的创作,用以提升、陶冶公众的视觉审美经验。可以说,景观艺术设计也是一种改善人们使用与体验户外空间的艺术创造活动。

二、多元系统设计含义的艺术设计

景观艺术设计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从不同角度研究人类聚居环境空间艺术的两个方面。环境艺术设计从改善建筑室内环境质量的室内设计起步,以室内室外环境一体化设计为核心,注重环境空间的自身形态,以及环境艺术的具体样式。而景观艺术设计更强调环境空间的综合形态、环境艺术的复合样式、环境表述的多层空间,具体表现在多元系统设计下的互融与综合。

1.综合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是将城市、广场、街道、园林、建筑、壁画、广告、公共设施等环境空间看成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有机综合体,虽然它们有时是以几组形式出现,有时是以相对单一的个体出现,然而解决上述问题却要求兼顾到整体的环境,是在一个被“创造”出来的人造环境空间基础上实现的二次创造。景观艺术设计涉及到园林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平面设计以及生态学、材料学、心理学、民俗学等学科,并将这些知识纳入到景观艺术生成的总体设计系统之中。

2.复合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是在景观学的引导下所构成的复合设计系统,由于景观艺术设计的综合性特点,因此常常表现出设计内容界定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其中包括基于景观空间形态的视觉系统设计,融于区域景观精神的形象系统设计,反映区域文化特征的风格样式系统设计,以及关注人的行为、心理的人文关怀系统设计等等。各系统之间相互融合与交叉,共同构建起景观艺术设计的复合设计系统。

3.多层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的设计空间呈现为多层性的表述特点,表现在从微观意义层面上的景观设计为主体到中观意义上的景观规划、宏观意义上的景观策划的多层与协调。

4.广泛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的设计观念呈现出广泛性,《亚太景观》一书在导言中谈到现代景观设计带来的变化:“首先是观念上的,宏观的观念、生态的观念、构成的观念、文脉的观念、民众参与的观念等等。其次是创作方法上……所有这些凝结成现代的、后现代的、结构的、解构的、极简的、高技的……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广泛的创造可能性。”广泛的设计观念构成了景观艺术设计多元系统设计的哲学基础。

三、以生态价值取向为目标定位的艺术设计

广义上讲,景观艺术设计同样属于艺术设计学科的范畴。艺术设计是由多个与艺术有关的设计学科所组成的学科群,它涵盖了当今所有与艺术有关的设计活动,其中包括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染织服装设计等。景观艺术设计就艺术本体而言,与其他艺术设计门类一样,是按照艺术设计学科规律而运行的。但是,景观艺术设计是在景观学的引导下的设计门类,因此,它有着明晰的景观学特征,景观学的学科内涵决定了景观艺术设计的独特性。景观艺术设计在具备了艺术设计学科特质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将景观学系统中的生态学所涵盖的内容作为学科环境系统的基础,将生态文明融于设计之中,并将其作为艺术创作的价值取向为目标定位的。从某些方面讲景观艺术设计也可以称为生态景观的艺术设计。

把生态价值取向作为一种崭新的艺术设计目标是景观艺术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趋势,它不是单纯的学术思潮的流变,而是源于人类对生存状况的担忧,是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的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等矛盾所激发的环境形态的演变结果。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在帮助景观艺术设计学科拓宽研究范畴的同时,也使景观艺术设计的内涵得到了扩展和丰富,在生态为先价值观的指导下,人们开始重新确定健康的生存观,逐渐认识到生命与美的相互依存性,健康的生命是美的形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景观艺术的必要支持系统。逐渐确立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完美统一为目标的生态景观艺术之美,为景观艺术设计带来景观视觉空间形式之外崭新的美学标准。生态学的内容包括对生态系统外表与内在、形式与内容、结构与元素、直观与精神、情感与理性等多层面的生命体验与创造,当代景观艺术之美实质上,在包含艺术设计所拥有的艺术性、实用性、多元性、创新性的同时,更多的是融入了生态体系结构的合理性、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性、生态物种的多样性。它是一种健康、质朴、理性的生命之美。景观要素的健全之美,生态系统的秩序之美,生态要素的多元丰富、生态结构的有序运行成为当代景观艺术设计表现与再现的对象,成为超越外表形式,区别于传统环境艺术设计的新审美要求。

另外,生态价值取向也改变着景观艺术设计实践评价标准。对景观艺术设计成果的考察不仅仅是在形式、形象上,而是对景观空间系统内在品质的评价,更多地关注景观功能、人文、效率、生态等多种价值的平衡。除了景观艺术设计成果的艺术性之外,景观的可识别性、舒适性、心理满意程度,对活动行为的支持程度等都成为新的景观艺术设计评价标准,特别是景观生态现状的健康程度、生态景观的安全性等评价标准的引入都使景观艺术设计有了更新的评价标准,并为当代景观艺术设计实践提供了科学的评价支持。

四、微观景观为实践主体的艺术设计

正如上文所述,景观艺术设计学科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其实践范围广泛,内容综合而庞杂,既涉及到景观空间的各个层面,又融合了环境要素的全部内容。但是,如果只是从广义的概念出发而缺乏具体目标的限定,景观艺术设计学科建构将会一直处在模糊不清的状态。这也是目前很多高校增设景观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后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即在庞大的景观学科中,景观艺术设计的实践范围或者说它的实践主体是什么的问题。

纵观景观学科的实践范围,不难看出景观学科涉及到自然生态、城市环境、人文社会的全部内容,包含着从宏观景观到微观景观的各个层面。可将其归纳为宏观层面——景观策划;中观层面——景观规划;微观层面——景观设计。

1.宏观层面——景观策划

宏观层面上的景观实践是建立在经济、旅游、生态等专业的基础上,包括进行大规模的景观生态保护、治理改造、景观资源开发、旅游策划规划等。这类景观实践主要侧重于景观前期的策划。核心是协调土地的利用与管理。是在大规模、大尺度上进行景观体系的把握,具体项目有:区域控制性规划、城市规划和环境规划等。策划是这一层面的实践主体。

2.中观层面——景观规划

中观层面上的景观实践是指有一定的规模,涉及到某一地域历史、文化、生态及地方特色整体风貌内容的较大型景观规划,包括与人类社会、文化相关内容,以及生态、历史等多学科的应用。规划是这一层面的实践主体。

3.微观层面——景观设计

微观层面上的景观实践主要指规模尺度较小,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联的景观环境设计,包括城市地形、水体、植被、建筑、建筑物以及公众艺术品等等。设计对象是城市开放空间,包括广场、公园、商业街区、居住区环境、城市街头绿地以及城市滨水地带等。其目的在满足景观环境功能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提高景观的艺术品质,以此丰富人的心理体验和精神要求。设计是这一层面的实践主体。

通过以上景观学科实践范围分层及各层次完成的主要任务,可以看出景观艺术设计的实践主体主要体现在景观学科的微观层面的内容上。它主要应包括:针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设计;针对建筑环境、庭院环境的艺术设计;针对城市公园、园林的艺术设计;针对城市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和开发的艺术设计;针对城市公共空间艺术景观的改造与更新设计等。

当然景观艺术设计是一个多层次相融的关系体,从宏观、中观到微观不可能截然分开,尤其是中观和微观景观有着交叉联系,直接作用于景观艺术空间内容的生成。之所以这样划分,是为了便于理解和认识景观空间不同层面的渐进关系,较清楚地说明景观艺术设计的实践主体范围。

结语

近年来,景观艺术设计伴随着中国城市景观建设的快速推进,以及人们对城市景观艺术形象期望值的不断提高,短短几年已发展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设计门类,然而与“遍地开花”的景观艺术实践工程项目相比,其学科发展与理论建构显得相对滞后。正因为这一缘故,景观艺术设计面临着许多课题,从学科观念、支撑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主体,都有待作深入细致的研究,毕竟它已经成为当今设定该专业培养方向的高校必须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景观教育的发展与创新——2005国际景观教育大会论文集.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美)约翰·奥姆斯比·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郑曙旸.景观设计.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环境艺术设计前景篇5

1景观艺术的含义

1.1研究层面及内容俞孔坚教授在对景观设计学的定义

进行阐释时,提到根据解决问题的性质、内容和尺度的不同,景观设计学包含2个专业方向,即景观规划(1andscapePlan—ning)和景观设计(LandscapeDesign)。景观规划是指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基于对自然和人文过程的认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具体说是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适的地方和在特定地方安排最恰当的土地利用;景观设计即是对这个特定地方进行的设计旧1。

景观艺术应该产生在景观设计层面,是在对某个特定的地方进行设计时涵盖的内容,包括构成一个场所空间的各具体要素,如场地、植物、水体等,亦或几个要素综合的体现。景观艺术是具体而物化的载体,相关研究可涉及诸多方面,如关于景观与艺术的讨论、多学科交叉的讨论、景观艺术设计及教育、景观艺术的形式语言表达等,是一个综合的学科概念‘“。

1.2特征景观艺术虽然涵盖于景观设计学之中,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目前,对于景观艺术还未有一个明确的概念,通过对其特征的讨论,可从不同方面加深对景观艺术的理解。

1.2.1艺术与技术相结合。景观艺术是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首先,从名称上可以看出其艺术性特征,并不是所有的景观设计都具有这样的艺术性。在艺术形式多样而表现手法层出不穷的今天,虽然艺术的概念已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景观艺术会体现出某一地区、在某种社会背景下大众的审美标准和情趣,即便是艺术家尝试的观念艺术,也需要同大众有直接的沟通;其艺术性可从多方面体现在设计作品中:可以是对某种审美的追求,可以是通过艺术设计而展现的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也可以是对某种艺术形式语言的尝试,还可以是对特定区域某一主题的诠释……总之,景观设计的艺术性并非单纯为设计而设计,其具有人文内涵及美学观念。

同时,作为一种设计,需要通过设计制作施工得以实现,所以其技术性也同样重要,纵观世界设计史不难看出,新技术的出现是推动设计发展的一个巨大动力。景观设计的技术性体现在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科学理念及技术手段为其服务,最终将作品完美地体现出来。如VarabyeuPartners设计公司设计的迪拜Zabeel公园中的新月(NewMooon),以月亮的形态造就了公园的标志性景观,艺术地体现了地域文化,通过月亮的形态及表面几何装饰纹样,象征了伊斯兰教主题,其技术性体现在各种被动式的保护措施在建筑内部区域创造出了一个特殊的小环境,并降低了供电系统的负担,表达了权力与力量的精神。

1.2.2体现公共性。景观艺术的公共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释。

1.2.2.1这一作品处于公共空间之中。景观艺术通常位于城市的公共空间或建筑内部的公共空间中,使得景观艺术作品同环境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作品并非孤立存在,而需要与环境对话,与公共空间协调。环境既为景观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条件,也具有约束,同纯艺术的自由表达是有差异的。

l-2.2.2公众的参与性。正因为景观艺术所处的环境加强了公众的参与性,也使公众更加具有主人翁精神,使其为改善自身的生活环境而与设计者共同努力。以往的艺术作品通常在美术馆等艺术场地进行展出.相应的受众面及交流面是有限的.交流的方式也较单一.而今其位于公共空间中,需要与大众进行交流,必须接受公众的审视及批评.相应地.公众也应具有一定话语权。

1.2.2.3作品中公共精神及社会责任的体现。越来越多的景观艺术作品还兼具公共精神与}r会责任。这里所指的公共精神J下如翁剑青在《公共岂术与公共精神》中谈到的:“倘若我们暂且撇开公共艺术所包含的物化形态的特征,而就其具有的文化品格及社会伦理来看.或许‘公共精神’便是公共2三术的要义抑或灵魂了”。景观艺术不仅仪是对环境品质的改善.更重要的是体现Ⅲ对人的尊重,以及公共空间【屯主、开放、交流、共享的精神和态度“:

I.2.3多学科综合交叉。正如前文所述,景观艺术是艺术与技术结合的产物,必然涉及多学科的综合交叉.在讨论与景观艺术相关争¨寸.常涉及以下几个学科: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科、艺术学、荚学、自然生态学、人体_[程学目前.众多专业都有开设景观艺术课程,或者从事景观艺术设计工作,从各学科的特点来看,规划与建筑学吏擅长对空间的把控、功能关系的推敲;风景园林的相关学科在植物配植方面有所长;艺术专业的艺术性则更突出、具有更强的艺术表达力及敏感性。所以,设计需要综合各々业所长,并结合槲火学科的专业建议.

2景观艺术的设计

景观艺术并非纯艺术,需要通过设}卜、制作施工而得以’羹现笔荇主要从景观艺术设计的内容、设计原则及设计的r法3个方面来谈谈景观艺术的设计,

2.I设计内容前文已述,景观艺术虽然包含于景舰设计之巾.仉在设计层面l二是有所差异的,·般设计中遵循由整体刮细节的设计思路。这种整体性体现了一种协调与新的崽义:新的设计与已有环境的融合,体现丁环境的人文内涵.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共存使整体环境具有美感,让人身心愉悦,甚至能改善人们已有的观念。这是建立在对整个场所环境充分认知及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当有了对整体设计的意念及主题后,就需要对形态、色彩、材料、尺度、表达于.法等要素进行具体设计。

景观艺术设计的内容相对比较广泛,包括场所环境中的各个要素,主要指场地、植物、建筑小品、公共艺术、小品设施等。场地的设计包括对地形地貌的设计,这对整个空间的效果会有很大影响;植物的设计主要是通过植物的配置以达到良好的生态小环境及软环境上的视觉美感;建筑小品是根据场地功能的需要.在场地中进行的建筑设计。这类建筑在形态创造上更具有发挥空间,以及雕塑的艺术感,在兼具功能的同时往往也成为景观的视觉焦点;公共艺术也越来越多地成为景观艺术设计的重要内容.这使得许多艺术家转变为景观艺术设计师;小品设施是一个环境中极具功能性的必要组成部分,如卫生系统、公共服务设施系统、照明系统等,在景观艺术设计中既要满足其基本的使用功能,还需蚤艺术化的形态设计(罔2)。这一过程使得艺术与设计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在人们生活的环境中找到了共同点和广阔的发展空间。#p#分页标题#e#

2.2设计原则景观艺术设计包含于景观这一大的学科范畴,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同景观、建筑等相关设计是没有本质差异的.所以在谈到其设计原则时.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2.2.1整体性。对某一场所环境进行景脱艺术设计是一项整体而系统的工作,需要在前期充分调研考察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思考,一个环境的景观艺术设计不是拼凑}f{来的.而是在整体的设计思路指导下产生的,

2.2.2公共性,公共性加强了公众与观念、场地、事件等的交流与沟通.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实现,如雕塑、建筑、壁画、书法、装置等.应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井承担起相应的功能及责任。

2.2.3时间性。时间性体现在以F2个方面,一个环境的景观艺术设计及施工是有相应的时问周期的,一般这一周期屉有限制的,所以需要各方面、备团队的精诚合作才能得以实现;另一方面,一个环境的景观艺术设计完成后的存在也需要B,tl'.3的展示、交流及考验,而非一朝出现、一夕消失的

2.2.4人本性。“以人为本”的原则是目前设计的核心问题之一,景观艺术设计的服务对象同样是人.只是会因不同的环境、服务群体有所差异,但设计中始终需要体现出对“人”这一主体生理及心理各方面的关怀。

2.2.5生态性。设计是一项对环境有所影响的活动,需要将人为的破坏影响减至最低,并通过人为的设计创造出生态的小环境,以达到人与环境的共生及可持续发展。

2.3设计方法

2.3.1美学观念的融合。无论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文人的诗画意蕴,亦或西方理性思维下产生的几何模式语言,还是现代结合自然产生的简约的人性化图景,景观艺术总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相应历史时期大众审美标准及美学思想等的物化载体,作品中必然会体现出相应的美学观念¨1。

以西方战后“当代艺术”时期来看,出现了许多求新求变的新艺术形式,如波普艺术影响下的景观面包圈花园、亚特兰大市里约购物中心等作品;大地艺术极具观念性及雕塑性的表现形式:伯特·史密森(RobertSmithson)的“螺旋状防波堤”(SpiralJetty),德·玛利亚(Walter.DeMaria)在新墨西哥州创作的“闪电地带”(LightningField),都希望通过进入作品而使人接触自然、引发联想。极简主义的作品在简洁的形式中蕴涵更丰富的内涵,使作品具有高雅的艺术倾向,富于内在韵律:彼德-沃克为哈佛大学设计的泰纳喷泉、福特·沃斯市伯纳特公园、索拉纳(Solana)IBM研究中心等,极简主义的语言手法为现代景观艺术的创作营造了一种新鲜的时尚怕1。通过分析其对景观的影响不难看出景观艺术设计中融合美学观念的重要性及必然性,这也使得现代的景观艺术设计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找到了广泛的空间及语言。

2.3.2形式美学的借鉴。景观艺术是城市公共空间中视觉文化图像的体现,必然在设计中需要运用形式美学的理论及手法来进行展现,但目前讨论较多的是偏重实践层面的实例论述,而x,l"设if中形态构成、色彩构成、空间机理构成等景观设计形式及形式美学的研究还未成体系,而这恰恰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会直接影响作品的视觉审美。形式构成的一些影响因素,如比例、尺度、对称、均衡、反复、分解等¨1,在设计中需要综合运用,如奥登伯格在城市广场创作的木制衣夹、剪刀、消防水龙头、棒球棍等雕塑作品,将日常生活中的小物品在未改变形态的前提下放大几百倍,在尺度与比例上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审视视角与方式,模糊了日常生活用品与艺术品的界限,从而体现出城市公共空间现代景观的视觉特色。

2.3.3实践语言的表达。文化形态的设计手段是通过物化的方式来实现它的精神价值的,同时也就涉及实践性语言的表达,包括科学、材料、技术、工艺、语言表达形式等各方面的问题。只有综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将景观的艺术性更完美地表现出来,如千禧年公园(MiUenniumPark)中的王冠喷泉,这是一个艺术与技术结合得十分精彩的雕塑,使用水、光和玻璃创造了突出的视觉效果,以计算机、灯光、摄影、媒体等手段为技术支撑,在广场中随机变换着色彩及芝加哥民众带着各种表情的面容,展现时间主题,通过将生活融入建筑来展现空间的灵魂旧1,也使使用者融入环境之中。可见,只有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才能呈现出透射着现代生活审美的主流文化与审美价值的作品。

3景观艺术的审美评价.

目前,对于景观艺术的审美及评价还不成体系,审美作为一种主观意识活动,很难用一种标准对其进行划分、评判。

应该基于怎样的视角来阐释审美的问题,又应该怎样从艺术批评的角度来看待一个景观艺术作品的价值及意义,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在景观艺术作品大量涌现的今天,无疑能起到良性的引导作用。

环境艺术设计前景篇6

景观艺术设计是一个新的学科概念,是景观、艺术、设计的复合词,从学科分类及组合结构来看是景观学科与艺术设计学科的交叉学科。景观艺术设计是一个狭义的景观定义,是微观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它有别于景观规划设计,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具有独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景观学是一门跨越了多个领域的复合系统学科,涉及到建筑、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环境、生态、地学、农学、生命、社会、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学科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之上的环境应用学科,其核心任务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将景观学这一复合系统加以归纳,那就是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城市建筑环境系统、人文社会环境系统所构成的并且跨越了三个环境系统的空间层次关系体。

景观艺术设计是将城市、广场、街道、园林、建筑、壁画、广告、公共设施等环境空间看成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有机综合体,虽然它们有时是以几组形式出现,有时是以相对单一的个体出现,然而解决上述问题却要求兼顾到整体的环境,是在一个被“创造”出来的人造环境空间基础上实现的二次创造,景观艺术设计涉及到园林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平面设计以及生态学、材料学、心理学、民俗学等学科,并将这些知识纳入到景观艺术生成的总体设计系统之中。

景观艺术设计是在景观学的引导下所构成的复合设计系统,由于景观艺术设计的综合性特点,因此常常表现出设计内容界定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其中包括基于景观空间形态的视觉系统设计,融于区域景观精神的形象系统设计,反映区域文化特征的风格样式系统设计,以及关注人的行为、心理的人文关怀系统设计等等。各系统之间相互融合与交叉,共同构建起景观艺术设计的复合设计系统。

广义上讲景观艺术设计同样属于艺术设计学科的范畴。艺术设计是由多个与艺术有关的设计学科所组成的学科群,它涵盖了当今所有与艺术有关的设计活动,其中包括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染织服装设计等等。景观艺术设计就艺术本体而言与其它艺术设计门类一样,是按照艺术设计学科规律而运行的。但从某些方面讲景观艺术设计也可以称为生态景观的艺术设计。

把生态价值取向做为一种崭新的艺术设计目标是景观艺术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趋势,它不是单纯的学术思潮的流变,而是源于人类对生存状况的担忧,是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的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等矛盾所激发的环境形态的演变结果。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在帮助景观艺术设计学科拓宽研究范畴的同时,也使景观艺术设计的内涵得到了扩展和丰富,在生态为先价值观的指导下,人们开始重新确定健康的生存观,逐渐认识到生命与美相互依存性,健康的生命是美的形式。良好的的生态环境是景观艺术的必要支持系统。逐渐确立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完美统一为目标的生态景观艺术之美,为景观艺术设计带来景观视觉空间形式之外崭新的美学标准。

宏观层面上的景观实践是建立在经济、旅游、生态等专业的基础上,包括进行大规模的景观生态保护、治理改造、景观资源开发、旅游策划规划等。这类景观实践主要侧重于景观前期的策划。核心是协调土地的利用与管理。是在大规模、大尺度上进行景观体系的把握,具体项目有:区域控制性规划、城市规划和环境规划等。策划是这一层面的实践主体。

环境艺术设计前景篇7

一、高校校园景观环境空间要素对艺术作品的影响

艺术作品塑造景观环境空间,景观环境空间中的诸要素和功能化需求也影响艺术作品的创作、设计和安置。视点、视距、空间尺度、植物、水体、道路、环境设施等这些空间要素制约着艺术作品的创作以及其在空间作用的发挥。二者协调得好,空间要素就能凸显艺术作品的独特作用和魅力,艺术作品也能很好地塑造景观环境的空间感,相得益彰;二者协调得不好,景观环境空间中的诸要素则会相互掣肘,相互抵牾,损害各自功能和美感的彰显。大体来说,影响艺术作品功能的高校景观环境空间要素有下列几种状况。第一,观者所处的视点、视距影响艺术作品的造型形式及空间布局。通常,在一个有效的景观环境空间中,设计者都会为艺术作品设置一个最佳的观赏视点、视距和视面价值,以便受众能更好地界定空间、利用空间和观赏景观,发挥艺术作品在空间中的作用。同时,这些视点、视距和视面又影响着艺术作品的位置、造型、色彩、尺度、材质以及主题的选择。比如,艺术作品要想引起较远视距人们的关注,就必须在艺术作品的材质和色彩上加以选择,或者对艺术作品的尺度进行强化。对某些空间而言,处在最佳视点的观者的双眼形成一个会聚角度,这个会聚区域就是艺术作品塑造区。设计者在这个区域中,不仅要考虑艺术作品的造型和布局方式,把握区域内整体景观布局形式,还要衡量来自主视点的艺术作品的景观视面价值。因而,在这样的空间中,其他方向的视面价值和布局方式就不是设计者重点考虑的方面。当然,对一些以圆为基本型的艺术作品而言则无须考虑视面价值问题,也较少受到视距视点的影响。而以三角形为基本型的艺术作品就必须要考虑主视点方向的视面造型,特别是那些趋向二维化的艺术作品就必须重视视点、视距的关系了。第二,空间尺度对艺术作品的影响。空间尺度主要是指景观空间的分辨度和面积的大小。景观空间的各相关因素会影响艺术作品的造型形式、尺度、材质等构造元素的选择,有时甚至决定着特定的艺术作品能否摆放在特定的景观环境空间中。因此,艺术作品的创作必须结合空间尺度加以综合考虑。通常,在大尺度空间中,艺术作品创作的自由度较大,表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而在小尺度空间中,艺术作品受到的限定因素会更多。比如,在以趣味性为主、鼓励人们参与的小空间中,艺术作品的尺度就应以与人体工程尺度相适宜、凸显亲和力为佳。这样就可以鼓励人们进入空间活动,提高空间利用率。因而,小空间中的艺术作品在造型和材质的选择上就要考虑其安全性,造型太尖锐或多棱角、材质不环保等都会带来安全性的问题。在高校这样人流密集、行为活跃的景观环境空间中,这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三,植物与水体对艺术作品的影响。在以艺术作品为主导的空间中,植物和水体通常作为艺术作品的背景出现,和艺术作品共同营造着高校的文化与精神氛围。它们与艺术作品是鲜明的图底关系,不仅衬托出艺术作品的主视面的景观效果,还修饰了艺术作品弱视面。因此,植物的色彩、品种、面积大小等必须贴切艺术作品的主题,有时还应考虑植物未来生长尺度对艺术作品的影响。水体则要考虑其面积和造型对艺术作品的影响,要相得益彰。当植物、水体和艺术作品共同营造空间氛围时,设计者既要考虑乔木、灌木、地被植物间的空间层次和搭配关系,还要考虑水体的大小、造型、位置,以及它们与主景观艺术作品的构图关系。植物种植不能杂乱无序,遮挡艺术作品的观赏视线,破坏其美化的整体景观效果;水体则不能喧宾夺主。所以,设计者应多角度考察植物水体和艺术作品的空间均衡关系,突出艺术作品的景观视觉效果。第四,座椅和道路对艺术作品的影响。校园户外座椅和道路在空间中的位置、朝向,与艺术作品的距离等影响着艺术作品正视面的创作及空间布局。如果一个空间中座椅和道路已经固定,那么艺术作品的正视面、尺度和观赏的距离也就固定了。同样,如果一个空间中艺术作品已经固定了,那么座椅和道路朝向、距离也要与之匹配。设计者尤其应重视那些固定的、在主视点视线上的座椅与道路对艺术作品的正视面景观效果的影响。座椅让人们轻松安静地观景,道路引导人们悠闲流动地观景。户外座椅、道路与艺术作品的合理布局才能改善人们户外逗留的条件,增强高校景观环境空间的吸引力。

二、高校主要环境景观空间中的艺术作品

高校中主要的景观环境空间包括校前区、道路、校园广场、主要建筑前以及边缘空间等。空间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对艺术作品的要求也不一样。

1.校前区空间的艺术作品校前区空间紧邻主校门,衔接校内外,是城市与校园的空间纽带,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不仅是校内外人员流动的集散空间,也是展示高校自我特色、风采风貌、校园历史文化和进行校园礼仪活动的场所。因此,校前空间的艺术作品不仅要强化其特质,起到地标和交通导向作用,还要展现高校的文化魅力、价值观念和历史文化精神。通常在校前区空间中会有一个核心甚至唯一的艺术作品与主校门形成对景。该艺术作品与校前区空间的其他要素形成互动,引发进出校门的人流的共鸣与联想,既引导校前空间人们的行为,又使校前空间充满生机与活力。而且,由于校前区空间的艺术作品是高校文化主旨的呈现,对其在造型、材质、尺度、色彩和主题上也就有更高的要求。它要具备高度的公共性,造型富有创意,体量尺度较大,材质考究,具有较高文化艺术价值,彰显高校个性特色和人文精神,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等多方面的综合功能。因此,校前区空间中的艺术作品的题材选择既要为校园人群熟知和喜爱,又要做工精细,细节刻画唯美细腻有力度,有明确的图底关系,唯有这样才能提升校前空间的价值和魅力。

2.道路空间的艺术作品校园道路是高校景观环境空间中的骨架,起到联系校园各景观环境空间的作用,具有导向性、交通流动性和线性等特点。校园道路以有序而流动的方式展现校园的精神风貌,而且道路空间中竖向的艺术作品常常是校园空间转换的标志物,是校园空间中的转动轴。它不仅能强化道路空间的景观效果,还能增强校园道路的可识别性。由于校园道路空间中的人流量大,其间的艺术作品能更有效地展现校园历史文化精神和艺术风采,也易成为道路空间的视觉焦点。道路空间中艺术作品的题材和造型受道路影响较小,但其尺度、数量受道路空间的限制。另外,由于道路的线性特点,道路空间中的艺术作品的正视面通常只能面向道路,二维性特征较强。这种二维性对艺术作品的背景要求较高。艺术作品的背景处理是否妥当直接影响着艺术作品呈现的效果,乃至整个校园道路空间的景观效果。碑石、剪纸雕塑、独立性浮雕、线性装置等艺术作品形式常成为该空间的选择。

3.校园广场上的艺术作品校园广场是校园人群进行大型集体活动的场所,是高校景观环境空间最重要的部分。它的艺术作品形式丰富、主题多样、个性突出,表达了一个高校的精神旨趣和审美品位。广场内人群活动自由,艺术作品受到空间的视向视面价值制约较小,在造型形式、空间尺度、色彩要求以及布局安排等方面也就自由得多。校园广场空间中的艺术作品多以天空为背景,形成明朗、开阔的图底关系。在以绿化为主的软质广场上,设计者较少设置大型主题艺术作品,而是多把艺术作品分散于软质广场中局部小空间中,或是布局于绿化植物之中。艺术作品多是趣味雕塑和生活人物雕塑,与周边植物、水体等空间造景元素形成明确的图底关系,增加广场各小空间的趣味性、亲切度和可参与性。在以铺地为主的硬质广场上,设计者多设置一些大型主题艺术作品,数量少,气势宏大,统摄整个空间。这类艺术作品主要呈现的是高校人文历史精神,广场名称也多以该主题艺术作品命名。

4.主体建筑物前空间中的艺术作品校园主要建筑物是指校园内那些空间尺度大、功能较多的综合性建筑物,如综合教学楼、图书馆、综合实验楼等。这些建筑物的体量大、尺度大、功能多样,其所覆盖的空间通常会设置一些专题性的艺术作品。这类艺术作品的尺度、题材应与建筑物的用途相关联。在图书馆前可设置与图书馆内容密切相关的艺术作品,通常是与学校相关的伟人、文人或捐建者雕像,或一些与校园历史文化精神相关的浮雕等。在主体教学楼前则多设置文化气息浓厚的碑石铭文,或者与该建筑物作用相关的雕塑,以启发和激励人们求知欲。在综合实验楼前应设置一些科学家的雕像,或具有科技意义的艺术作品;在艺术系楼前就会设置艺术家雕像或一些纯艺术作品;在计算机楼前则设置与计算机相关的艺术作品;在经济管理学院楼前设置与经济相关的艺术作品;等等。这些建筑物前空间的艺术作品主题鲜明,统领整个空间,与建筑物功能相互协调,相互强化,相得益彰。

5.边缘空间中的艺术作品校园中的边缘空间主要是指那些易被设计者、大众忽视和人流较少进入的空间。它们通常位于校园边缘、死角,或是校内建筑物与建筑物的夹角处,或在大型主体建筑的背后,或是校园内部空间与校园外部空间交接的边缘地带,校园人群很少光顾。这些空间虽不占据校园空间的主要位置,但它们对校园整体安全以及整个校园景观环境品位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艺术作品是改善这类空间景观效应和安全性的理想选择。它能活跃边缘空间的气氛,丰富空间中的景观层次,使其充满活力。一件根据边缘空间条件而专门创作的艺术作品还会成为该空间的经典景观,消灭校园景观环境空间的死角。可见,在边缘空间中,艺术作品的参与是多么重要。这类空间中的艺术作品选题自由,要有亲和力,尺度不能太大,材质经久耐用,不昂贵,色彩须强烈,如此才能使校园人群感知边缘空间的存在,徜徉其间,从而增强校园边缘的美感与安全性。

三、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前景篇8

1、什么是产学研

产学研三合一,是将产业、学校、科研机构三个不同的社会分工结合到一起,进行对学生的高效培养。将科研、教育、生产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也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近年来,随着我国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形态的演变发展,政府不断为社会搭建创新发展的平台,为我国高校生的发展创新提供平台。

2、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是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是指对于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进行设计,通过环境艺术设计以满足人们视觉需求的一门学科。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实用艺术,在市场多元化的今天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3、产学研与环境艺术设计

产学研三合一,是将产业、学校、科研机构三个不同的社会分工结合到一起,进行对学生的高效培养。而环境艺术设计则是对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进行设计,通过环境艺术设计以满足人们视觉需求的一门学科。在产学研背景下的今天,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市场实践能力,将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将学校所学知识有效运用到实践中,适应社会需求,以达到产、学、研三者的真正结合与发展。

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现状

1、教学过程缺乏规范性

当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已经在各普通高校开始实施,而且在教学过程中都有统一的规定,将实践教学也列入了教学部分,并且标明的实践教学的方式。然而,在各大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实施过程中却没有按规定进行,在实践课程的进行过程中也多由老师个人决定,教学内容也停留在了老师的自发性,随意性层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另外,学生个人实践由老师布置,但大多数同学并没有真正的实施,而是通过网络拷贝应付作业。结果导致这样的实践教学开展没有了任何意义,使得学生的学习也仅仅停留在了理论知识的层面,无法达到环境艺术设计实用性与实践性的学习效果。

2、学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实践设施不完善,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实践设施的完善需要有经费的保障,聘请实践教学人员也需要大量资金,没有经费保障,环境艺术设计课实践教学课程就无法正常开展。当前,我国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普遍没有足够的经费,因此阻碍了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和实践教学的发展。另外,我国高校目前存在实践课程设施不完善问题,这使得学校要想开展实践课就必须改变实践方式,这便导致了我国高校开展实践课教学无法落到实处,导致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实践课程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和目的。

3、学校缺乏专业的授课人员,且多数教师没有实践经验

今年来,我国高校普遍扩招,这使得很多高校将环境艺术设计课程设为独立的学院,且学院同学同时进行授课,这样大规模的班直接提高了环境艺术设计实践课程的组织难度。未了避免这种情况,学校只能减少社会实践课程量,这使得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实践课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另外,学校教师在学校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得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这样一来,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不断调整与革新就成了教师们的新挑战,很多教师也因此不愿加入实践课程。这也影响了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实践课程的落实与发展。

三、产学研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措施

1、以学习者为中心,突出实践的学习理念

纵观教学制度的发展,不难发现,不管是传统的教学理念还是如今不断创新发展的教学理念,都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在设计教学各方面内容都要首先分析社会使用者的需求。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育过程中,学习资源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它面对的是全国甚至是全世界的使用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审美需求的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有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有适合所有人的艺术设计学习资源。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尽量满足所有社会人员者的不同需求,这同时也就要求环境艺术设计课程设计要坚持以学生实践为中心的原则,考虑到社会市场的不同特征,满足社会不同的审美需求。

2、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坚持创新

环境艺术设计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社会市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的知识学科在方便学习者学习的同时,也给学习者在学校的造成了障碍。因此,在环境艺术课程的设计过程中要想培养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就必须做到知识的理论与实践统一。然而,要使得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就需要利用现在现有的社会实践课程,以现有的实践课程为支撑,使学生可以将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课程与现有的社会实践课程相结合,可以由理论到实践进行学习。这样的结合可以使学生进行全面学习,进而提高学习的实用效果。其次,要想将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知识真正运用到社会实践中,还需要利用新出现的新媒体,打造全媒体环境下的课程学习体系。利用产学研三合一的背景,对环境艺术设计课程进行创新改革,推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真正发展。

3、建立完善的教学设施,培养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与社会市场实现对接。要实现这一对接,师资力量对此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教师对市场的实践不了解,那么在给学生进行教授的过程中就更是无法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因此,培养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在产学研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中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学校要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就必须完善学校的实践基础设施,安排学生的课程实践,使得学生可以在产学研的背景下,完成与社会市场接轨。

四、小结

环境艺术设计前景篇9

关键词:城市景观艺术设计, 教学体系,学科构建

随着艺术专业的稳步发展,城市景观设计这一专业在我国的发展有了明显的起色,我国各个艺术类高校已经设立了城市景观艺术设计或相关专业。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环境艺术专业的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进行了思考,针对国内外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以及对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构建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思考研究。

一、 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以及课程教学现状

1、国外城市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景观设计学起源于美国,目前,绝大多数的美国高校的景观设计专业是从农学院的园艺专业中发展出来的。20世纪,农学院继续发展,景观设计从园艺专业中逐步发展成长并分离开来,但在有些院校里,景观设计还只是建筑或规划专业下的方向。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变,哈佛大学成立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形成了建筑、景观设计、城市规划三足鼎立的格局,并发展至今,已有逾百年的发展历程。

2、国内城市景观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的景观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的范围主要在艺术、农林、建筑等高等院校中。并且其发展速度迅猛,从最初的几个到目前的近千个,但是城市景观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随意性大,无体系性;师资素质有待提高,结构不合理,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理论与实践脱节和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因此,如何使城市景观艺术设计教学反映时代特点,满足城市建设对艺术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所培养人才的素质,是目前我们高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城市景观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体系构建思考

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作为一个年轻的、应用型专业方向,其教学体系的建构既要符合设计艺术教学的基本规律,又要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因而他的教学内容首先是应该重基础、善应用;其次,作为一个交叉性特色浓厚的专业方向,他需要吸取建筑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园林设计等专业和学科的成熟理念和方法。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城市景观艺术设计教学内容应由三大层面的知识体系组成。

1、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

基础层面的学习是指学习和掌握设计艺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内容。主要涉及绘画、设计基础、设计表达、形式美法则、赏析、制图、创意、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相关内容,是学习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的重要基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重点把握的一个方面,把专业的基础层面巩固稳定,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的操作。

2、专业设计、设计理论与方法

专业设计和设计方法与理论层面的学习是指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的教学主体,是整个教学的核心内容,设计原理、设计方法论、设计理论以及设计修养等课程涉及例如各科设计原理、设计哲学、环境生态概论以及中外建筑史等内容;专业设计包含空间设计、园林与景观艺术设计、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公共设施设计等内容。这个层面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未来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的专门人才,具有综合的设计能力,是专业方向的重要支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受到高度的重视。

3、专业课的理论与实践

专业实践层面的学习是指教学与市场应用相对接部分的教学内容。该部分的内容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和协调工作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主要途径。主要涉及了景观艺术设计考察调研、景观艺术设计实践课题以及到专业设计公司实践实习等内容。

总之,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的教学内容组成应具有艺术性、科学性、实践性等特点,突出专业方向的基本特征,明晰培养目标,做到重应用、善实践。多给学生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机会与环境,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学习和动手能力。

三、城市景观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思考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拥有一支高质量、高水平和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对于景观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和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建设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很多高校中存在这样的现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对教师的启用具有局限性。学科的重点教师主要是由学建筑专业的教师组成,在教学中只会套用建筑学的理论,而忽视了美术造型基础的训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另一类教师是由一些学纯艺术专业的教师组成,在教学中只注重纯艺术的表现,而轻视对工程技术知识的传授。

目前,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所包括的范围除了室内空间外,还包含了室外环境的景观艺术设计。因此,要求教师队伍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即景观艺术设计的教育工作者宜以本专业出身的教师为基础,辅以园林、环境工程、环境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师资力量,共同构建景观艺术设计的教育队伍。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前高校传统的教学方式局限于学校生活和课堂教学之内,影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思维发展。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社会经验和社会实践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独立自主的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样不仅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在实践中增强自主性和自信心,发展创造性的品格。

3、加强学生实践能力

景观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具有较强的专业特点,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实践的过程。因此,应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尽量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与实践保持紧密联系。如在课题设计之前,除了介绍有关课题设计的知识和方法外,适当增加设计案例的介绍。另外,可以通过参观一些相关的优秀实践作品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设计作品的建成效应并对其进行评价总结,从而对设计课题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在设计课题的选取上,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如鼓励学生将公司或企业的课题带到学校里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在设计的实践中,将课堂内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设计中,并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综上所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景观艺术设计课程是一门对自然环境及已有环境的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维护的学科与艺术。因此,作为一门致力于构建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和谐关系的学科,景观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和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教育与培养正适应了当前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因此,设立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景观艺术设计应形成自己的景观设计教学特色,以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基础理论扎实,设计能力全面,实践组织能力强的新型环境艺术设计工作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环境艺术设计前景篇10

环境景观设计是一个相对概念,区别于室内环境设计,专指对建筑外部空间的环境设计,环境景观设计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以人为本,在人与外部环境之间、审美性与实用性之间创造出一个最佳的平衡点,这是对艺术性与科学性完美结合的具体表现。陶艺是一个比较宽广的概念,它的范畴也较为宽泛,包括有给予大众感知欣赏的,具有开放性的陶艺塑像、景观陶艺小品、陶艺公共设施、陶艺墙面地面装饰、陶艺艺术砖石、陶艺壁画为代表的陶艺装饰原料等等。本文中所指的陶艺是以陶瓷材料为基础的创作的作用于环境景观设计范围的陶艺艺术作品以及陶瓷材料的艺术表现形式的总称。

2环境景观设计中陶艺的形态和构造

2.1形式多样的陶艺尺度

纵观陶艺历史,其中存有大量令人惊叹的大型陶艺作品,例如中国的秦始皇兵马俑,俄裔法国艺术家夏加尔为美国芝加哥市的迭尔波恩街制作的名为《四季》的陶艺景观,新巴比伦的彩釉砖动物浮雕墙等等。陶艺作品在现实空间中所占有的体积、数量、面积、长度和宽度等方面的属性而在欣赏者的脑海中形成的一种印象就是陶艺的尺度。采用分段烧制后再组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巨型陶艺烧制的不便的难题,后来又发明了一种新方式,即是马赛克拼贴法,在混凝土的坯体外表采用大量的瓷片进行拼贴。如此一来,就有效地突破了陶艺尺度的限制,形成了陶艺的全新形式。进而给陶艺进入环境景观设计创造了最适当的方法。

2.2多姿多彩的陶艺颜色

在任何艺术作品的形态构成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颜色这一设计元素,颜色能够有效地提高陶艺作品在环境景观设计中的艺术感染力,寄托创作者的艺术情感,因此,陶艺的色彩在整个环境景观设计中具有举重如轻的地位。陶艺的色彩主要体现在不同色釉的表现,而且丰富的色釉是陶艺高品质的标志。釉色由于采用火的制作工艺,因而具有其他材质艺术作品所难以具有的特色属性,使陶艺作品的美感表现不同于其他。釉色为陶艺作品增加了许多另外的信息含义,使陶艺作品更富有生动的活力气息,打破环境景观设计中一向色彩寡淡的束缚,给陶艺作品提供了多姿多彩的色彩。同时也要注意保持陶艺作品与其他周围建筑设施在环境景观设计中的和谐一致,在此基础之上,通过釉色提高陶艺作品的变现力,使欣赏者感受到愉快和放松。

2.3丰富的陶艺肌理

陶艺的肌理就是陶艺作品的语言,是其泥釉和其烧制后所呈现出来的特点。陶艺肌理的表达效果表现是陶艺作品形态美的重要考察方面。人类使用泥土的可塑性强的特点对陶艺进行艺术性的创作,最后采用火的制作工艺使泥土产生质的变化。陶艺作品主要是凭借泥土的泥性与可塑性的属性作为创作设计基础的,在火烧制成之前对湿坯土进行压印、刻划、雕刻手捏等方法创造各种肌理效果是陶艺艺术者通用的基本手法。陶艺肌理具有独特的韵律,连接、重叠、大小、粗细、浓疏、交错的美感,以及由它而所导致的缓急、轻重、软硬的质地遐想以及空间联想,都是陶艺工作者以作陶艺品和环境的共同需要采用材质语言特征与可变性的创造结果。依靠不同的烧制方式,火在陶艺作品上保留下的印迹已经成为陶艺作品肌理的又一特征,并且为环境平添一份自然的韵味。其不可预测性、偶然性、随机性以及自然而成的肌理效果会环境陶艺景观具有独特感染力和神奇的美感。

3环境景观设计中陶艺的运用

3.1在建筑设计中运用陶艺

在人类建筑与建筑装饰中使用最早的材料之一就是陶瓷。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陶艺的多种独特用处逐渐展示出来。当前,陶艺在环境景观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建筑设计中叶大量存在。目前,陶艺在建筑设计中所呈现出的形式更加具有多样化,并且在所要表达的内容和形式上都呈现出良好发展的态势。例如,日本的设计师冈本太郎为建筑大师丹下健三设计的东京旧市政厅创作的陶艺壁画《日之壁》和《月之壁》,美国设计师罗斯伯格为费城儿童活动中心创作的名为《动物乐园》的陶艺壁画,美籍华裔的贝幸铭为台湾东海大学所设计的侧立面均由菱形黄色瓦砖所拼贴覆盖的路易斯教堂等等,都对建筑环境起到了极好的美化和装饰的作用。

3.2在广场景观设计中运用陶艺

广场是城市里可以连接建筑与建筑,建筑与道路之间的一种比较宽畅广阔的公共空间。通常是城市市民生活的中心,给当地市民的娱乐休闲活动提供了一个场地,对于提高市民的生活水平,生活幸福感有所意义。广场会使一个城市更加有情趣更加美丽。虽然在现实的广场尽管设计中使用陶艺的比例不大,但是陶艺已经在整个广场景观设计中崭露头角,充分施展,引人注意了。例如,我国的瓷器之乡景德镇就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陶瓷资源,将陶艺融入到整体的环境景观设计中,把陶艺的多种形式在广场景观中去表现,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城市广场景观。

3.3在住宅小区设计中运用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