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管理的方法十篇

时间:2023-11-15 17:46:20

学校体育管理的方法

学校体育管理的方法篇1

关键词:学校体育管理 调查问题 评价 原则 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有些学校的主要领导对体育工作不够重视,总认为体育教学是可有可无的,体育课只是让学生玩一玩,放松一下就行了,因此就出现了课时开不足,甚至还出现提前停课的现象。

2.农村小学,由于各学科教师欠缺,学校领导又有重文轻体的倾向,便指令性的让部分体育教师转了“型”(放弃体育从事文化课教学),致使教师资源流失,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

3.体育教师的待遇得不到充分落实,被边缘化。存在合理计算工作量、评优、晋升等问题,这样就挫伤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体育经费投入少,常用体育器材远远达不到教学需求,致使应开设的教学内容无法进行。

5.部分学校每天1小时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达规定要求,经常出现“缺斤短两”现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受到了影响。

二、制定评价方法应遵循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主要是为了转变部分学校领导的不良办学行为,从此引起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的重视,促使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有新的变化和起色。

2.纠错性原则

主要本着“有错必纠”的原则,对常见问题、集中出现的问题、涉及面比较广的问题、大家反应突出的问题进行了锁定,加大了评价中的权重。

3.针对性原则

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关键是校长对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校长是令行禁止的主使者、倡导者,若校长不重视的话,就会收效甚微,所以将学校领导作为了重点评价对象。

4.多元性原则

采取了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成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性评价形式;在评价指标、评价权重、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方面,考虑到了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合理性。

三、评估细则(如下表所示)

四、结果运用

一是将评估分数纳入教学工作专项评估中去,并作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的评价指标之一。

二是将获得前三名的学校与教研组,分别认定为“体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体育教研组”。

三是将评价结果分别作为评选“教学成果奖”“教育创新燎原奖”“教育创新项目奖”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是将评价结果以教研信息的形式通报全市,对成绩突出的单位进行肯定性评价,对存在问题的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并限期整改,进行复查。

学校体育管理的方法篇2

 

一、高校学生管理的内涵

 

(一)高校学生管理的概念与性质

 

现代高校越来越将造就与培养具有创新力、竞争力等各种能力综合发展的人才作为高校的教育目标和责任。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的进步,高校教育与管理在挖掘潜力和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方面越发注重。现代教育的特点与当代大学生的特征要求作为高校教育管理者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加强服务观念与服务意识,始终把大学生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这样才能做好育人管理工作。当代大学生在生理与心理方面基本成熟,其人生观、社会观与价值观也日渐形成,他们成为拥有一定自觉性与独立性的成人群体,这类群体学习压力比较大,追求功利,对学习的内容要求“有用”,但有时学习目标比较模糊。

 

在我国市场经济、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我国的高校教育管理逐渐迈入产业化与市场化,在这种产业化与市场化的环境下,导致高校教育管理各方的主体利益分化与冲突成为一种常态,而强调以学生为高校教育管理主体,实行人本化的管理模式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与趋势。2005年,教育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正式实施,在规定中也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结合该规定,笔者认为高校学生管理是指普通高等学校、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研究机构为维护普通高等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研究生、本科和专科(高职)学生进行服务与指导的总称。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务必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有所体现。高校作为培育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摇篮,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将“以人为本”的观念贯彻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应强调“以学生为本”,应当着眼于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产生的问题,从学生需要和学生角度为出发点,改变学生管理工作中学校与学生以往的管理和被管理的对立局面,适应社会与高校发展需求,从管理学生转变为服务学生,通过角色转变,以应对与解决学生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二)高校学生管理的内容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要求并结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高校学生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学籍管理、校园秩序与课外活动、奖励与处分、扶困助学等几大块内容。

 

1、学籍管理

 

大学新生应按照录取通知书中通知的时间到校办理相关入学手续。若因故不能按时报到,应及时向学校请假,否则视为放弃其新生入学资格。

 

2、校园秩序与课外活动

 

高校应保障校园的正常秩序,确保学生正常的生活与学习。同时,学生也应自觉遵守相关学校管理制度与公民道德规范,创造安全、整洁、文明的校园生活和学习环境,严禁、酗酒、打架斗殴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

 

3、奖励与处分

 

高校对大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习成绩、科研能力等方面表现突出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予以奖励和表彰,并颁发奖学金、给予“三好学生”荣誉称号或其他相关荣誉称号等相应的物质或精神奖励。但是,大学生若存在违法、违规、违纪等行为,高校也会对其批评教育或给予相应程度的纪律处分。

 

4、扶困助学

 

扶困助学具体内容包括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学费减免、有关单位企业或个人设立的助学帮困基金等。

 

二、高校学生管理法律界限设定的必要性

 

近年来,尽管依法治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社会各方面对依法治校、学生管理法制化已经多有论述,国内教育学、社会学、法学等各学科的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深度作了许多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回望这几年的相关论文或著作,研究者的目光大多集中在如何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学生权利保护、学校管理方式和方法、各参与主体法律意识教育等方面,大多属于宏观范畴的思考。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高校学生管理法律界限的设定是非常必要的。

 

(一)人本主义的贯彻促使高校学生管理法律体系迈向新高度

 

目前,我国陆续颁布实施了《教师法》、《教育法》、《学位条例》、《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部门规章,给高校依法治校、依法办学奠定了法律基础。但是,当前高校教育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与规章中的相关条款重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高校权力的行使,忽视了对师生权利的保护和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制约,具有比较强的行政保护色彩。高校内部的相关管理制度包括学生事务管理、教学科研、财务与人事管理等方面的规章,这些规章制度是高校开展各种活动的制度依据,应当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同时遵守教育行业的特性与发展规律。不可否认的是,高校现存的相关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中,有部分内容却与国家的法律、法规存在一定的分歧,造成了社会对高校行使办学自主权的关注。

 

(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对高校学生管理水平提出新要求

 

我国加入WTO十余年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民族之间文化交流变的日益频繁,思想与文化多元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势必要同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有效接轨,这定会对管理方式和理念产生影响与变革。在全球化趋势下,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着空前的机遇与巨大的挑战。同时,全球化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改革开放下的交流让外来文化、习俗与观念的影响逐渐增强,大学生在这种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必势必遇到新问题。而在这种纷繁复杂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中如何保持正能量的主流意识形态,树立正确健康的文化心态,这都给高校学生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学分制的实施使高校学生管理面临新变革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普遍实施了学分制。在学分制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打破了以往整齐划一的教学管理模式,使学生专业、班级观念逐渐淡化,产生了以课程为纽带、多变听课人群,使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学校的大学生在一起上课,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在限于本专业的学生,同时要管理选修课程形成的非本专业或其它院校的听课学生。在这种实际情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势必构建和形成新平台。

 

(四)信息社会的发展对传统高校学生管理产生新冲击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促使网络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甚至思想态度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来讲,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不仅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领域和阵地,也改进和加强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同时,网络还为传统学生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网络信息的便捷与快速、多元与开放等特征,使得从学校获取知识的权威性受到怀疑。不仅如此,网络虚拟性与隐蔽性使得网络成为有害信息的孳生地和传播地。这种情况下,对传统高校学生管理产生新冲击。

 

三、高校学生管理法律界限设定的指导原则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变了高等学校中学生所处的地位,这就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以学习的自主性与独立性,为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奠定了体制性基础。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核心主体的教育理念,是把学生当作高等教育的消费者,把高等学校看成是为学生发展提供教育服务的机构的理念。这就要求学生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是把学生作进入学校的消费者,是买方,而学校则是为他们提供服务的卖方。不再像传统教育模式那样,在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中,学生作为师生关系中被动接受知识传授和管理的载体的一方。这要求高校管理应克服目前我国大学生管理中普遍缺乏的作为主体教育的卖方应当具备的平等观和服务观。

 

(二)依法管理、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利

 

迅猛发展的高教改革使得大学越来越成为没有“围墙”的校园,相应的,大学生个体之间、个体与学校之间的权利和利益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运用法律和规章制度调节规范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学生工作迫切要求。树立依法治校、制度管理的意识是新时期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高校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依据本校实际情况来制定出完整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程序、步骤以及规章制度,并以此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校行使有效的管理。高等学校要依照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来招收学生,为受教育者提供一个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坚决杜绝招生过程中出现的的教育腐败和教育违规问题。依法对学生进行管理是高等学校需要做到的,其管理行为的内容应合法合理,程序应公平公正,如此才能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及其他合法权益。其中,高等学校的校规是学校用以依法管理学生的基础和依据,校规的内容既不能超越教育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又不能与这些法律法规相抵触。高等学校对学生法定权利的限制是必须以不侵犯其受教育权为限度的,并且使其控制在合法与合理的范围之内。当学生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高等学校应当提供给学生权利救济的机制和校内申诉等救济途径,以此来补救学生受损的权利。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想要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需要在工作中注意调动好学生自身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学生管理工作,从而改变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从属和被动的地位,并不是单纯的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管理的客体,这样有利于消除大学生因被管理而产生的的逆反心理,实现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学生管理中适宜推行以学生工作处指导下的、以辅导员、班主任为调节的、以学生自治为中心的相对的学生管理方式。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中,学生既充当管理者,同时又充当被管理者,学生在这种角色转换中就大大的提高了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他们的自我约束、自我管制能力大大增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又锻炼了自己,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做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也明显增强。在不久之前,南昌某高校在大学生中选聘校长助理,协助学校管理开展学生工作,这样既拓宽了校领导与学生的沟通渠道,又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学生管理中“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学校体育管理的方法篇3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摘要院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法治思维在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是实现依法治校的重要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开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仅要在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上实现法制化,还要不断提高师生的法治意识,依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依法处理好学生个体问题,从而构建良好的法治育人环境。

http://

关键词 院法治思维;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深入与社会公民法制意识的提升,学生“状告”学校的案例及学生和高校之间的纠纷频繁发生,引起了社会和学校的广泛关注,对我们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高校管理工作如何融入法制化轨道运行,合理的维护学生和学校的权益并避免学校和学生的纠纷产生是我们学生管理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加强法治思维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是全面推进高校依法治校的重要措施和途径。

1 法治思维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运用的重要意义

高校是以师生为主体开展教育教学、科研工作,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人才为目标的机构。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学校开展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一方面,学生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对象,校方对学生有权威性与约束性,学生有服从管理的义务;另一方面,学生是学校服务的对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及管理人员有一定提供学生服务的功能,二者之间是平等的,学生有享受教育并获得学校合理的教育教学资源的权利。因此作为高校的最大最重要的群体学生,关系着学校的安全稳定,关系着学生的成长、成人和成才的高校学生管理在高校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以法制化维度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建设,对于促进依法治校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社会法制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人们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高校与学生之间各种问题的案件越来越多,在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案件中,高校败诉的情况频发,其中不乏学生管理方面的案件。特别是在学生安全等方面出现的“校闹”等现象,也促使我们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深刻反思。把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引入更加规范的法制化轨道,从而避免因高校学生管理方面法制依据的缺失给高校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对于高校学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自身的需要。高校学生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虽然从国家层面有相应的管理法规,但是,每个学校又会根据自身学校的特点,制定不同形式的管理办法和措施,这些管理办法和措施的合法性,是确保工作本身合法性的重要前提。高校学生管理在具体的管理办法和措施方面,当然要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在新的形势下,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要在依法的前提下,更新和完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研究现有制度和办法的合法性,同时也要研究新的形势下如何依法更新和完善制度和办法。在法治社会当中,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前提是要制定合法管理措施,因此,加强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制化研究,沿着法治的轨道来建设,对于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具有重要意义。

2 依法制定学生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与工作程序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对法治给予了这样的规定:“已经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服从的法律本身应该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因此制定高校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是高校学生管理依法开展的重要依据。我国的依法治教工作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就开始受到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是我国制定的第一部教育法律,是我国进入依法治教的现代化发展时期的标志。随后在1982 年重新修订的《宪法》上关于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立法依据给予了明确的规定,是我国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依据的基本的法律规范和具体原则。随后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明确地指明了依法治校的法律依据和基本准则。2003 年7 月17 日,在《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依法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在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完善学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保障学校、举办者、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形成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格局”,进一步明确了依法治校的概念、目标和任务,确立了依法治校的主体和客体、权利和义务,亦阐明了政府及学校、教师、学生等法律主体之间的关系。”

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的教育管理实践中首先是保证与以上的上位法,如宪法、教育法等基本原则保持一致基础上制定学校的学生管理规定,不能超越法律的规定界限。高校学生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合法,或者说小法是否服从大法,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否法制化运行的首要问题。因此,对于高等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和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深入学习和研究以上上位法,全面掌握上位法的深刻内涵,为建立合法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奠定基础。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也看到,某高校根据学校的管理制度开除了学生,学生上告到法院,结果学校败诉。原因是学校的管理制度不符合国家大法的规定,也有些是由于处理问题的程序或者是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当问题,高校管理制度的合法性、处理程序和方法合法性是实现开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的途径。规章制度建立的合法性即要求我们高等学校遵循法律制定位阶顺序依法建立高校学生管理规章制度。

目前,我在国高校学生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制定过程中,有法律方面内容的介入,例如在制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等制度过程中聘请法律顾问,高校有些重要学生管理制度在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备案(例如:高校的《学籍管理规定》、《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等。但实际上法治思维并没有完全贯穿于整个制定过程,制度的制定更大程度上基于管理者的思维,管理对象的参与度不高,基层工作人员参与的广泛性不足,作为参与制定的法律工作者,一方面是缺乏学生管理工作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是很难做到全过程参与制度的制定。这些也就导致了高校相关的学生工作制度和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合法性问题,或者说制度的制定者在这些方面考虑不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完善立法体制”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完善行政法规、规章制定程序,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重要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由政府法制机构组织起草。是高校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建设的重要依据。

高校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

一是要完善制定程序,按照制定程序的相关要求,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制度,这是制定制度合法性的重要前提。二是要法律工作者的全程参与,或者是由专门的法制机构制定。学生工作部门和学生工作者不是专门的法律工作部门和人员,对于法律的掌握具有局限性,法律工作部门和法律工作者的全程参加,会有效避免制度制定过程中的合法性问题。

三是要有管理对象的参与,管理对象的广泛参与也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同时,也能够起到广而告之的效果,对于将来制度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要广泛征求意见,特别是学生工作人员的意见,得到群众的普遍认可。学生工作人员的参与,有助于制定制度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同时也有助于相关的法治思维的思考。由于学生工作人员处于工作第一线,也有助于制度的是适合落实。

合法程序的制定是践行学校重要规章制度的前提,是实现法制化管理的途径与重要表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包含的内容丰富而复杂。既涉及学生的一般事务性工作,也涉及学生班级的日常管理,学生的评优评奖,又涉及学生的日常活动的开展,更涉及学生日常的安全教育、违纪学生处理等多方面内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既依赖于严格的组织,更依赖于各项工作的各个环节的细节性工作。这就要求合理的工作程序。由于各项工作内容的性质不同、具体内容不同,就要求要设立相应的工作程序,工作程序的合理合法性也是开展工作的重要前提。

程序合法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根据工作性质和内容制定科学、合理、合法的工作程序,其次要对制定的的程序进行是否合理、合法的论证。“细节决定成败”,工作程序的制定体现的就是细节问题。工作程序的制定首先要合法,对于学生工作由于涉及到学生群体和个体的具体利益,不仅要注重工作结果,更要注重工作过程,工作过程的开展要依据工作程序,因此,程序合法是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工作程序的制定其次要合理,合理制定程序是工作有效开展的必要基础,合理性的确定不仅要依据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同时也要考虑到服务对象的具体需求和实际状况。合理不一定合法,合法不一定合理。因此,高校学生工作工作程序的制定要将合理性与合法性有效结合,才能确保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为确保高校学生管理各项工作公开、公平、公正、有序地顺利进行,要制定和完善各项工作程序,特别是有关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工作,程序更需要合理、合法。目前各高校学生管理各项工作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各类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制定的工作程序或流程缺乏合法性和合理性的有效论证。

3 依法严格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实践

学生管理工作广义而言是学校全体教师进行的面向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全部教育活动,狭义而言,就是学生管理人员对学生在校行为及学习奖惩等方面开展的活动。因而在法治思维作用下开展教育教学及日常思想教育的学生管理是依法治校的主要实践途径。高等教育是实践主客体相互作用,依法实现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目标的实现的一个过程。第一,我们要注重教师与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法治观念是依法管理的基础和保证。社会的法治化程度的提高,人的法治意识的提高是重要标志之一。高校要加强依法治校,就需要不断提高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法治意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也需要不断提高师生的法制观念。我们的这里所指的教师,是指高校所有的教职员工。高校学生管理不仅仅是某一个部门或某些专职人员的事,而是所有教职员工的事情,因为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孕育于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环节。因此要加强所有教职员工法治观念的培养。当然,对于专门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学生工作者,还需要从学生管理工作的角度专门培养。

教师的法治观念的培养,一方面要加强培训工作,使教师充分认识到法治观念对依法治校的重要意义,同时要加强不同工作性质的教师对于不同工作应该学习的法律相关知识的学习。法治观念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不断地深入和强化,因此,培训工作要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常态化开展,需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认真落实。二是加强对教育、教学、管理等各个环节法制化的监督检查,从而提高依法治校的自觉性。法制观念的培养一是靠理论学习,二是靠监督落实。对于工作过程和环节的监督检查,是提高教师法治观念的重要途径。通过日常工作监督检查,有助于教师提高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法治意识,从而成为自觉行动。

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法治观念的培养:

一是根据工作性质和内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专门的法制培训,充分认识学生管理工作中法制化的重要意义。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培训应结合业务培训同时进行,这样易于将法治思维贯穿于学生工作之中,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管理工作服务。二是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各个环节法制化的监督检查,提高依法管理的自觉性。学生管理工作由于涉及个人切实利益,因此法治观念的具体体现意义更为突出。学生工作管理环节的法制化的监督检查,不仅有助于学生工作者提高法治意识,更有助于各项具体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是加强对于高校学生工作法制化的思考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与时俱进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水平。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应开展专门的法治研究,这也是工作性质本身所决定的。法制观念是大学生立足社会的必要条件,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素质,因此要培育大学生学法自觉、知法完整、懂法透彻、用法正确、守法坚定、护法顽强的良好素质。学生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象,他们的法治意识对于依法管理意义重大。

对于学生的法治观念的培养,一是要突出法治观念培养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二是要开展完整全面的法制教育,法制教育应该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相应的法制教育课程。同时,要将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与日常的纪律教育和日常管理相结合,将法制教育作为班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使法治意识成为一种习惯,法制教育成为一种常态。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贯彻法治思维,以用促学、以学促用,从而提高学生法治观念的提升。

第二,合理合法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教育教学工作是高等教育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基本工作,是确保师生权益,确保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依法开展教育教育教学工作,是指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有效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工作对象是学生,也就是人的工作,因此,工作的开展不仅要考虑到教育教学工作规律,更要考虑到人的基本特点和规律,这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依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一是要按照教育相关法律的要求制定教育教学内容,做到内容合法。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高等教育,教育教学活动内容要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符合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要符合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二是要围绕学校、举办者、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教育教学活动要做到有章可循、程序科学、规范运行。

三是要注重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合理、合法。无论是教学活动还是教育活动,组织者都要充分研究工作内容和具体环节,确保师生权益,也要确保学校权益。例如开展一项大型的学生活动,不仅要做好活动本身的组织工作,同时首先要进行活动申报,要考虑到安全保卫、群体性事件、场地安全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合理安排。第三,依法处理学生个体问题。学生个体问题的处理,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人员高度聚集的高校,学生个体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必然,这也符合社会和自然规律。我们一方面要预防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更重要的是,做好学生个体问题的处理工作。这也是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重要方面。

学生个体问题的处理,不仅要注重问题的性质,更要注意处理问题的程序,同时要注意与法律的衔接。近年来出现的学生学位授予问题、学生人身安全问题、学生纪律处分问题等,由于有些高校处理不当,不仅给高校带来了经济等方面的损失,同时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做好学生个体问题处理:

一是要建立健全学生个体问题处理程序,并要进行合法性的审核;

二是要建立法律顾问制,或者是聘请律师作法律方面的指导,避免后续不良问题的发生;

三是要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个体问题进行专门研究,针对不同类别的问题做好具体安排;

四是要加强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培训,提高处理突发事件和学生个体问题的能力。

4 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育人环境

高校育人环境与文化氛围是一所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精神风貌,对每一届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是实现学生管理的不可忽视的软平台。校园文化的内涵很广,但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构建是其主要内涵,在当前倡导法治建国、法治建校的形势下,法治精神融入校园文化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良好的法治育人环境的构建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处理好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各项事务性工作,通过日常工作的开展来逐渐形成。我们通常说身教重于言教,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也是如此,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依法科学处理各项学生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在学生中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良好氛围。

另一方面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中指出:依法建设平等校园环境。大力弘扬平等意识,在体制和制度上落实和体现师生平等、性别平等、民族平等、管理者与师生平等的理念。全面落实面向每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的原则,消除以不当形式对学生进行分类、区别对待以及带有歧视的制度、言行。要切实保障残疾人的平等受教育权利,不得以非法理由拒绝招收残疾学生。要为残疾学生平等、无障碍地参与学校生活提供必要条件和合理便利。平等公正法治的育人环境建设需要管理者不断树立依法管理、科学管理、平等待人、公正处事的基本理念,需要管理者不断改进依法管理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从而提高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努力促进高校良好育人环境的形成。

首先,要注重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良好的法治氛围营造对法治思维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运用中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做好法治思维的宣传教育是营造良好氛围的重要途径。一是可以通过多种新闻媒介进行宣传,当前的网络宣传、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等都是很好的宣传媒介。

二是可以通过课堂教育宣传,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法制宣传应该成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责任,法制宣传与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活动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法制宣传的效果。三是开展法制宣传相关的活动,使师生参与其中。师生员工的广泛参与是提高法制宣传效果的重要措施,不仅能够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能够进一步使法治思维深入人心。

其次,要将法治思维贯彻到具体的学生工作之中。工作过程中的有效使用是公证法治育人环境的重要体现。在学生工作的各项工作之中,要认真研究和落实法治思维的体现。例如在学生的评优评奖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

一是要措施公开,二是程序公开,三是要结果公平。

在学生普遍关注的“国家助学金”评定过程中,同样要贯彻法治思维,使真正贫困的学生享受到国家优惠政策。学生工作所涉及的学生切身利益问题很多,真正用法治思维来开展相关工作,是依法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体现。

再次,运用法治思维开展好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重要育人职能,同时要深入挖掘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贯彻法治思维是法治思维运用于学生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的最佳方式就是教育与具体活动相结合,这样才能使教育内容有据可依,具有更好的教育效果。

最后,开展好党务、政务、学生工作等公开工作。各项工作的公开是确保自由平等公证法治育人环境的重要内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公开,也就加强了群众对于学校各项工作的监督。对于学生而言,学生管理工作者发挥学生在各项管理工作中参与的积极性,以及各项具体日常事务的公开。学生管理工作以教育和服务学生为目的,学生能否参与进来,能否具有主人翁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益尤为重要。公开工作不仅要做到结果公开,更要做到过程公开,从而保证全过程参与,这也是良好育人环境构建的基本内容。

http://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M].商务印书馆,1983:199.

[2]十八届四中全会全文.http://www.cssn.cn/fx/fx_ttxw/201410/t20141030_1381703.shtml.2014-12-02.

[3] 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23/200501/5145.html.

[4]黄艳.依法治校与和谐校园的构建研究[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1).

学校体育管理的方法篇4

1.美国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体制的背景

美国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总体有这样的特点:属级管理层次少、管理自大、社会监督及高校竞争力度大。美国的高等教育管理实行地方分权,美国的高校要接受社会监督,选举各界人士和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社区教育委员会。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把家长参与各级学校管理定为国家的重要教育目标,其核心内容就是家长可以选择学校并参与学校管理。事实上,美国高校的教育行政体制,政府干预少,但社会监督力度大,加上高校自身的自省意识,能大大减少决策的片面性。美国的高校实行学区教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由学区各方代表组成的学区教委,是学校事务的决策机构。学区教委的执行机构为学区教育局,设教育局长,直接对学校实施行政领导。学区教育局长是美国学校管理的重要角色,他既是校长的行政领导,又是学区教务的督导长,同时还是联系学校与学区教委的中间人。教育局长与学区中心办公室是校长的具体上级。美国学校校长是学校的行政首长,向教育局长负责,执行学区教委的有关决议及管理学校日常行政事务。除宏观指导外,政府对学校的具体业务不加干预。所以,美国的公立学校有较大的办学主动权,行政工作人员少,但效率很高,管理井井有条。

2.美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与重要文件

美国赋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训练学生的反映能力、认知能力、批判思想和精神、具有现实感的生活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诚信品德及社会责任感。对应这些目标建立起了“美国高等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委员会”,该管理委员会负责每年组织召开年度交流、研讨会议,推动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同时制定了明确的工作规范及管理制度。早在1949年,美国国家教育理事会就了《学生人事工作宣言》,标志美国现代学生事务管理的开始;《美国高等学校学生事务管理人员行为规范》,对从事学生管理人员提出明确的条件和工作要求;《美国高等学校学生事务管理人员伦理标准》,从伦理道德层面强化学生管理队伍的思想建设和职业操守;《高等院校学生事务管理》,制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目标及操作方法;《学生服务手册》,主要明确学生的权责范围及申诉方法等;《学生事务应用手册》,主要为学生介绍学校可以提供的各种服务及学生的求助方法,涵盖内容全面而细致,极具人性化。并且根据不同时期和不同高校的需要,还制定发表不同的规程或要求,比如1987年,美国了《学生事务观》一文,重申学生事务宗旨,为其90年代及以后的学生事务指明了具体发展方向。

3.美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主要特点

美国高校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表现出制度和操作层面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美国历来以多种文化并存而著称世界。美国的宪法规定教育行政管理权交给各州议会和政府,各州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州的教育管理制度。在这种背景下,美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表现出了多样性。美国的教育学家普遍认为,学生有权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去选择,制定学生管理制度的目的是通过规范系统的学生工作来引导学生怎样选择。这种社会价值观表现在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充满了个性化色彩,但各高校的个性化制度并非没有界限,美国各大学均采取综合化的强制措施把这种个性化建立于严格的法律与纪律基础上。

美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重视学生的自主管理权。美国高校注重学校与学生间平等双向的交流,明确规定并执行学生正当的自限,在管理方式上非常重视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斯坦福大学生早在1920年就实行了“荣誉制度”,鼓励学生参与诚信活动,增强自我信任意识,建立师生的双向互信机制;尊重学生的自主自决权、隐私权及言论自由权等基本权利,促使学生对校方的心理认同;同时,给予学生参加学校事务和管理的机会,许多大学学生管理制度中都设有“学生评议会”制度,促进了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主动性,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实际工作能力。

美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极具法制化。美国国家“依法治国”理念体现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即是“依法治校”。美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就是依据国家法律制定的,所以开展的学生管理工作不仅规范化,而且有极高的透明度和严格的程序,能极大地保证学校的德育教育。在学生管理制度首先明确规定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处理学生也有严格的程序,律师、法官一应俱全,有学校纪律委员会这样的处理机构,有从听证会、辩论会到依法处理甚至上诉法院等系统严格的程序。

美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有专业执行队伍。美国高校具有世界一流的学生管理专家队伍。参与或负责学生管理的工作人员多是具有教育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专家;美国各州都有一所大学设有高等教育行政专业,用来培养学生管理的专门人才。70年代后,美国的一些大学甚至设立了学生工作方面的博士点,培养能正确执行各校学生管理制度的专门人才,相应地也促使美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取得学生管理的巨大成效。

二、美国高等学校学生管理体制对我国的启思

1.学生管理制度的国际化倾向

随着世界开放程度和交流领域层次的拓展深化,20世纪体现在教育上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是更加倡导“自由”与思想解放,倡导国家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多元嬗变,更加注重探索和实践大学在现实社会和历史阶段的内在价值。主要发达国家立足于所谓民主主义福利社会的教改理念,既要消除公共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弊端,又要遵循终身学习理念,力图更新现行教育管理体制,其改革原则还要妥善解决教育管理的地方自治与国家规范、自主性与专业性、多样性与实效性等诸多矛盾。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与学生管理制度改革要尊重高等教育的内部规律,把握其内部价值,遵循世界发展趋势,顺应时代的潮流才能快速树起中国的高等教育形象,提高社会服务功能和在世界高等教育中的地位。

2.学生管理制度要“法律至上”

我国的《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管理条例》为高校教育管理和学生管理提供了法律法规上的宏观依据,同时也为学生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撑。我国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制度的运行机制要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就必须向法治化教育管理迈进。实际上,健全教育法制是教育体制创新的重要内容,这样才能在教育体制创新的过程中同步发展完善,为学生管理制度的运行机制补充营养和剂。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建立需要完善的教育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从我国教育法制的现状看,教育领域的宏观立法还不健全和完善,要继续推动教育管理和学生管理领域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进一步加快教育法制建设进程,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是今后我国教育体制创新的重要选择,也是教育管理必须遵循的原则。

3.学生管理体制应兼容人性化

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高等学校的教育创新要立足于教育体制改革和完善,立足于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在新时期,“以人为本”已成为现代教育和管理思想的最新理念。将这一教育管理理念应用到高等学校学生教育管理中,首先要改变学生教育管理人员的旧有观念,让他们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认识“学生第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始终把学生利益――健康成长和成才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关心学生的成长,真心诚意爱护学生。同时要把这一思想融入到学生教育管理的组织机构设计、制度安排、内容方法和流程再造中,使之真正贴近学生的实际,深入学生的内心,建立一个充满“人情味”的有效的柔性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为学生谋取利益,提供全面服务,使学生的发展与国家的利益、学校的前途达成有机的统一。

4.学生管理体制走向自主化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人本观念和服务观念的核心内容便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教育管理成效的主要评价标准。学生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便是通过构建班级、社团、团学组织等学生机构,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在其具体操作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环境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高校应关心和重视影响学生而又同时受学生影响的环境。我国高校文化建设做得很少,对文化建设内涵和途径的探索还欠深度。作为自我教育管理理念下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应处于一种相对宽松的氛围中,使学生的主体精神在其中得以弘扬,自由发展得以实现。

其次,要改革学生教育管理的组织结构,建立学生自我教育管理体制。学生自我教育管理体制的主体是学生,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建立运转正常的学生自我管理机构,是使学生的自我管理制度化、经常化的保证。如自律委员会、学生评议联席会、商讨决策班级大事的班级大会、负责业务性事务的新式班委会和负责班级常规的纪监会等。

学校体育管理的方法篇5

[关键词]解放学校;管办评分离;教育政策 

中图分类号:G40-01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949(2016)02-0003-05 

一、题义和背景 

题义:给学校放权,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把学校从各种各样的约束中解放出来,努力让学校成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激发学校的活力.释放教育改革的制度红利。 

1.传统的政校关系及问题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基本上采用的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集中统一的教育管理模式。教育的权力主要集中在国家和政府手中,地方和学校没有教育决策权力。在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时而强调中央集权,时而强调地方分权,一直未能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实行合理的科学的职权划分。政府和学校、学校和教师之间的作用是单向的,学校无条件地接受政府的指令,并无条件地使用政府分配的教育资源。政府部门既是学校的举办者,又是具体的办学者、评价者。政府部门牢牢掌握着学校办学的核心权力:财权和人事权,向学校拨多少款、任命谁为校长都是政府部门说了算。政府管理方式手段比较单一.往往就是开会动员、发文布置、检查督促、评比总结、项目审批。用单一的分数标准评价、选拔学生,对学校进行的评估、评审,对教师的考核,往往凭借一个标准。久而久之,学校对政府就养成很强烈的依赖心理,压抑了自主办学的积极性。 

改革开放以来,顺应国家经济、政治体制等各个方面改革,我国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深入,中央向地方分权、地方向学校分权趋势日益明显。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被认为是教育体制改革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决定》提出要“坚决实行减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我国自此开始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高度集中的公共教育权力变迁的进程。经过20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以来的持续推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学校管得过多过死的状况基本改变.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逐步理顺。但是全能政府和管控思维仍然存在,还不善于运用现代管理方式,存在许多越位、缺位、错位的情况;学校自我约束、自主发展机制不健全。内部管理存在行政化倾向,民主管理和参与机制不完善,自主办学能力总体不足,与社会的合作互动缺乏制度性安排。 

对长期以来的政校关系。有人曾做过这样的描述:学校没有被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自主发展,我们始终认为“他”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因而管得琐碎而又具体,管得令人无可奈何。一些该管的事经常找不到人,而完全可以由着学校独立去做的.却常常冒出许多既“主动”又“积极”的部门插手。一些部门可以随意地对学校指手画脚,但却并不承担指手画脚带来的后果。把活生生、有灵性的教育困在一个封闭区域。导致学校同质化现象严重、千校一面。这种情况在高校更加突出。目前的高校治理结构是一种典型的“科层组织结构”,是一套完整的以行政权力为核心的类政府行政管理体系。每所高校都有所谓的行政“级别”,学校中的管理者都按照行政级别进行设置。职称体系的构建,同样以行政级别来体现。这种状况导致大学精神的缺失以及大学异化,行政化倾向背离了现代大学制度的理念。 

2.全能政府向有限责任政府的转变 

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无疑是本届政府的一大特色、一个亮点,有人称之为本届政府“开门第一件大事”。从强调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到强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都充分表明本届政府坚持简政放权、实现由全能政府向有限责任政府转变的决心。过去三年中,政府“瘦身”、“割肉”力度空前。有媒体记者梳理发现,在2014年召开的40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有21次会议讨论了“简政放权”,已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超过300项。再加上2013年取消和下放的416项行政审批等事项,意味着本届政府“在任期内削减1700多项审批权三分之一”的承诺已经提前兑现。 

但是,大量诸如“证明你妈是你妈”等各种奇葩现象和“红顶中介”等的存在,则凸显权力在日常生活中的无处不在、花样翻新,也说明政府转变职能、简政放权依然任重而道远。 

3.公共治理理念的兴起 

作为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兴起的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公共“治理”取代“管理”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区别于管理所具有的“管控”、“管制”和自上而下的纵向管理、单向管理、垂直管理特征,治理却是一个内容丰富、包容性强得多的概念,其重点是强调多元主体管理,民主、参与式、互动式管理,而不是单一主体管理。与此相应,在教育领域,分权与放权成为公共教育体制重构的核心内容,各国都努力对公共教育体制的官僚科层组织进行重构和再造,改革公立学校,提高教育质量、效益和效能。 

正是在公共治理的话语背景下,现代学校制度应运而生。现代学校制度被认为是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学校制度安排。其核心是政府、学校、社会关系的处理问题,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教育体制改革的“牛鼻子”。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地方和学校进行了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实践和探索,积累了许多经验。 

二、实践探索与政策推进 

1.实践探索 

围绕着“解放学校”.许多地方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比如上海浦东、山东潍坊、广东顺德、重庆长寿等。上海浦东的做法是,努力厘清政府、学校、社会、市场的职能。政府方面,进行区域事业规划、教育资源配置、公共财政投入、教育政策设计、教育质量监控、服务平台建设;学校方面,主要是法人地位的确定、法人治理结构的形成、实现自主发展(教职工聘任、学校课程开发等);社会方面,主要是提供公共教育服务,实现对区域和学校教育的知情、参与、监督、诉求以及评估;市场方面,主要是提供多元、可选择的教育服务,参与教育评估。山东潍坊的改革引人瞩目,被媒体称作是“学校去行政化的十年”,其做法,一是提出“明确管什么,做好如何管”。通过建立协商听证和效能评估,改变行政管理的方式;通过改进完善督导制度,改变系统行业管理的方式;通过实施校长职级制,改变教育干部管理的方式。二是“明确谁来办,解决如何办”。赋予校长办学自主权、赋予教师教学自主权、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三是“明确评什么,抓好怎么评”。建立起全覆盖的群众满意度调查制度:建立第三方参与的专业评价制度:加快建立多方共同参与治理制度。广东顺德的做法主要是落实放权改革。从2011年起,顺德启动教育放权改革,当年就放掉了58%的审批权,使得教育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重庆市长寿区通过改革教育行政审批,把学校从繁琐项目审批中解放出来。以前学校盖楼从立项到竣工,需通过70多个审批环节,盖96个章,最快也要3年时间,现在这样的现象已经没有了。北京市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尊重学校主体地位.扩大教育教学自主权.减少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的“三评一审”事项,让学校“静”下来。还有许多地方在“评”的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江苏、浙江、广东、重庆等地通过建立专门的教育评估机构,把更多的教育评价权交给社会,实现教育评价的专业化。“解放学校”激发了学校的办学活力,北京市十一学校等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推行“走班制”教学,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治理结构,构建起新型育人模式,形成了有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学校生态。 2.政策推进 

《教育规划纲要》被认为是一个充分解放思想的规划纲要。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鲜明地提出了“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的思想,其第三十八条明确提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第三十九条则明确提出“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并就如何落实和扩大高等学校、职业学校、中小学的办学自主权作出了明确要求。这些本身是前所未有的重大政策,也为后续的许多相关政策出台提供了法理依据。 

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2010年以来国家层面出台了多个与“解放学校”有关的文件,比如:《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深化教育督导改革转变教育管理方式的意见》等。而2014年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意见》,则被认为是给地方放权、给学校放权的重头文件。《关于进一步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的意见》,强调要坚持由省级政府管理更方便有效的教育事项一律下放省级政府管理的原则.明确了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的主要内容,明确了省级政府七个方面的教育统筹职责。《关于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意见》提出重点扩大高校在选拔学生、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选聘人才、开展科研活动、管理使用财产经费和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等七个方面的自主权,首次以文件形式对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作出全面部署。近年“一市两校” 

(上海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其他地方及高校的教育综合改革,均把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作为重要方面和内容。 

围绕简政放权、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教育系统做了许多工作。《教育部职能转变方案》及任务分工,提出取消22项职责,下放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直属单位13项职责,转移、委托直属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承担50项职责,精简规范23项评审项目,理顺基础教育管理等9个方面职责关系。加强和改善教育督导等3个方面宏观管理,精简议事协调机构。近年还进行了负面清单管理的探索。推进学校章程建设,是近年教育的一件大事。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的部署,教育部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学校章程和配套制度建设,分多个批次,先后核准了38所“985工程”高校、112所“211工程”高校(军事院校除外)章程,对推进高等学校依法办学、依章程治校、扩大和落实办学自主权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各地也高度重视,切实加大了学校章程制定工作推进力度。截至2015年底,全国所有高校均制定了章程,中小学章程制定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之中。 

三、管办评分离,激发教育新活力 

1.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的意义 

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重大任务,也是“解放学校”的关键举措。《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明确各级政府责任,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管办评分离,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提出要“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作出了一系列制度安排。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核心是重构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人提出:管办评分离是解放教育生产力的有效机制.突破将教育的公益性等同于政府包办、政府直接办学的思想,突破政府管理教育等同于政府直接干预教育、评价教育的现象,突破教育政绩政府自说自话的局面。还有人认为,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是一场教育的思想大解放、一种观念的大突破、一种新型关系的大重建。在深入调查研究、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2015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被认为是激发教育新活力的有力举措。有媒体评论认为,管办评分离意味着社会舆论呼唤良久、亟待改变的教育部门“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现象将彻底成为历史,是值得期待的教育新常态。 

2.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的任务举措 

《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以落实学校办学主体地位、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为核心任务,加快健全学校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以进一步简政放权、改进管理方式为前提,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主动开拓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服务的新形式、新途径,以推进科学、规范的教育评价为突破口,建立健全政府、学校、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教育评价体系。 

学校体育管理的方法篇6

一、高校学生权利与学校管理权力良性互动关系的基本内涵

高校学生权利与学校管理权力的良性互动是指学生权利行使的自主化保障化和学校管理权力运行的公正化程序化,并且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不断向更高层次关系状态发展。这是一个整体性动态过程,二者均不可偏废。

(一)高校学生权利对学校管理权力良性运行的推动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依法治校的背景下,高校管理权力良性运行是指以“育人为本”为方向,依法公正运行,并且对管理行为承担责任。高校学生权利在推动学校管理权力良性运行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参与权确保学校管理权力运行的人本方向。育人为本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主要表现为教育机构在教学和管理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实行民主管理。高校管理权力运行坚持人本方向的前提是以学生参与为中心的民主管理。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并不是被动的接受权利的宣告或变更,而是有权利参与学校规则的制定和执行,有权对涉及自身合法权益的行为发表意见。美国高等学校的学术管理机构是评议会,有关调查显示,在全美高等院校中,50%的评议会有学生代表。我国新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也体现了高校管理中学生参与权利,其规定学生有“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的权利。

2.学生程序性权利推动学校管理权力公正运行。高校学生的程序性权利是“学生为了行使、主张或保障其实体权利而必须具有的通过一定的方式、步骤、顺序等为一定行为的能力”。学生程序性权利不仅为学生参与公共事务、监督管理权力提供了条件,而且为管理权力设置了边界。学生可通过听证权申诉权等程序性权利,监督学校履行程序性义务,使学校管理权力的行使严格遵守程序。比如在美国,学生的实体权利受到剥夺时,则拥有与证人对质和盘问证人的权利,要求由公正的法庭举行听证会的权利。

(二)高校管理权力对学生权利的积极促进

1.保障学生权利的理性行使。高校管理权力作为法定权力,其维护的是公共利益,而学生权利追求的是个人利益,并且有可能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损害公共利益。权利行使的一个基本准则是权利的行使以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为界。因此,学生为了自身权利的实现而损害了他人或集体的权益,学校的管理权要对其进行制约,比如有些学生在熄灯之后仍在寝室里唱卡拉OK影响了其他学生休息权利。若是没有学校管理权的存在,学生权利的理性行使是不可想象的。我国高校普遍制定了学生守则或学生行为规范,其实质在于学校管理权力对学生权利理性行使的引导。

2.创造学生权利的实现条件。将学生法定权利转化为现实权利是远比将应有权利法定化更为艰难的过程。学生权利的实现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比如经济水平、管理方式等因素。高校被法律赋予了广泛的职权,在创造学生权利实现条件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新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目前安徽、浙江、湖南等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大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为学生权利的救济提供了渠道。

3.给学生权利提供及时有力的救济。从高校管理权力角度看.不仅要创造权利行使的外部条件,一旦在学生权利受到侵犯时还必须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济。毫无疑问,通过司法程序是权力救济的主要程序,但高校管理权力的救济也不容忽视。因为它存在自己的优势,如及时、费用低等。况且,无论诉讼机制多么发达,它都不可能包揽对权利救济的所有方面。比如在法国,国民教育部和学区分别设有国家教育高级委员会和学区国民教育委员会,专门处理教育纠纷。就我国而言,新《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明确规定:“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讼”。据报道,2005年湖北某高校的两名学生通过向学校的大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申诉,使勒令退学的处分被“改判”为留校察看一年,重新获得了继续在校学习的机会。

二、高校学生权利与学校管理权力良性互动的基本价值

高校学生权利与管理权力良性互动的基本价值在于突破高校管理的现实困境,促进高校和谐。具体而言,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高校贯彻“育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推动力。育人为本与民主管理、依法治校不可分。2003年教育部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自觉尊重并维护学生的人格权和其他人身权益。”高校学生权利与管理权力良性互动必然要求学校在管理过程中,不仅尊重与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而且善于吸收学生的建议与要求。在此推动下,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方式,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管理目标。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就是与学校管理权力互动的过程,这不仅体现了民主管理和依法治校的内容,而且达到了保障学生合法权益的目的,最终确保学校育人为本的权力运行方向。

2.构建高校和谐管理关系的根本途径。从法理层面分析,长期以来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性质是一种公法意义上的特别权力关系,其主要特征是隶属型的,法律关系主体双方具有不平等性。这种高校管理制度,极易与学生权利发生冲突。大学生诉高校的案件大量涌现,一方面说明了随着民主法治建设的推进,学生的权利意识日益觉醒;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生应有的程序性权利的缺失和救济渠道的单一化。实现学生权利与学校管理权力良性互动则从根本上改变高校的“单向性”管理模式,通过利益表达机制和权利救济机制,实现双向互动。目前已有高校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据报道,2006年6月厦门某高校就宿舍电脑管理问题。召开学生宿舍专题听证会,学生代表、学生宿舍物业管理公司代表、学生管理人员对此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学校在此基础上做出的决定得到了各方的支持,形成了教育与管理相统一的和谐育人局面。

三、高校学生权利与学校管理权力良性互动的实现路径

1.树立权力与权利行为的规范意识。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若要达到实现校园和谐和法治的立法目的,学校管理者与学生必须树立权力与权利行为的规范意识。对学生而言,一方面,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权利

意识。另一方面,树立权利救济意识,不但知道权利而且会行使权利。当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勇于主张权利和寻求救济。对学校而言,按照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加强法制教育,树立依法治校的观念。《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依法治校的关键在于转变观念,以良好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指导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尤其是教育部制定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为高校制订学校规章指明了方向。比如2005年8月苏州大学在最新颁布的《苏州大学学生管理规定》中增加了“已婚女学生因生育需要可休学”的条款。2005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出台了新的《学生手册》,其对校规进行了修改,对“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学籍管理”、“奖励与处分”等方面的规定更加细化。

2.健全学生权利体系尤其是学生的程序性权利。依法治校与构建和谐校园要求学校管理权力必须把尊重和保障个人的权利作为一种义务和责任。从各国高等教育立法来看,都是以权利核心的,当高校学生的受教育权、平等权、言论自由等宪法基本权利受到管理权力的侵害时,能得到公正、有效的救济,这是权利的本质体现。权利在逻辑上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既包括实体性权利又包括程序性权利。我国的教育立法对学生的实体性权利有了相对完备的规定,但这些实体权利的实现需要程序性权利的设定作为保障。鉴于目前我国学生权利的现状。健全学生权利体系主要体现在学生程序性权利的完善和行使,比如在现行法律、法规中增加知情权、听证权、辩护权、平等对待权、申请复议权、申请仲裁权等。

学校体育管理的方法篇7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探讨了武汉高校体育场馆现有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管理人员工作量大且文化素质整体偏低,高校体育场馆市场化程度偏低,高校场馆的管理水平较低等,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健全高校体育场馆电子服务系统,加大高校体育场馆的市场化经营,实行场馆中心自主经营等武汉高校体育场馆的现代管理模式。

关键词 武汉高校 体育场馆 管理模式 对策研究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利用网络及图书资料对武汉高校体育场馆的相关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分析。

(二)实地观察法:对武汉部分高校体育场馆进行实地考察。

(三)问卷调查法:针对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涉及到的问题设计问卷,经信、效度检验后随机向武汉23所高校场馆管理人员发放问卷(详见表1)。基本能代表武汉地区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现状。

表1武汉高校场馆管理模式现状的问卷回收情况

高校等级 调查学校数量 发放问卷数 回收问卷数 有效问卷 有效率

“211”“985”高校 5 36 30 27 90%

二本类高校 8 28 24 22 91.7%

三本类高校 10 31 27 22 81.5%

总计 23 95 81 71 87.7%

(四)专家访谈法:针对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问题,访问部分高校体育场馆负责人以及管理学专家、学者。

二、研究结果

(一)目前武汉高校体育场馆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管理人员工作量大且文化素质整体偏低

武汉高校体育场馆在日常管理、维护中,现多采用单一的定编或定酬的管理方法。定编管理,即按人均场馆面积确定管理人数。通常人均管理面积范围在1500―2500 平方米之间。定酬管理,即将场馆总面积平均分配给现有场地管理人员,并给予定额管理费用。定编管理的缺点是高校的场馆面积较大,需求场馆管理人员较多;定酬管理的缺点是场馆管理人员任务多、负担重。为了节约经费以及人力资源,现大部分高校采用定酬管理的方法。

通过调查发现,武汉高校体育场馆管理队伍由正式工和临时工混编形成,正式工通常由学校安排,负责场地的宏观管理。临时工由相关人事部门面向社会招聘,主要负责场馆的卫生、维护等日常事务。由于临时工的特殊工作性质,使得临时工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详见表2),从而造成了管理队伍的文化水平的参差不齐,很难满足现代管理模式对管理人员的要求。

表2武汉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人员编制分布与学历状况

编内人员(31%) 编外人员(69%)

初中 2% 21%

高中 19% 69%

本科 63% 10%

研究生 16% 0%

2.体育馆建设的资金投入有所增加

借教育部对高校进行教育评估的契机,各高校都增加了体育场馆建设资金的投入。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建设,各高校的体育场馆总量增大,但相对于扩招后增加的学生总数,仍然相对较少,场馆人均占有量偏低,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以及教职工的健身需求。在建设新体育场馆的同时,武汉大部分高校,仍存在许多老体育场馆,这些老体育场馆,大多设施功能欠缺,空间布局不尽合理,但由于改造资金的缺乏,仍在超负荷使用。

3.高校体育场馆市场化程度偏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以及全民健身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改革特别是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及体育产业的发展已提到议事日程上。近几年来,高校体育场馆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向社会开放,为全民健身服务已成为主动行为,但是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如何处理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是目前高校体育场馆普遍存在的重要问题。

武汉高校体育场馆具有数量多、功能全、地理环境好的优势,又有各个运动项目的专项教师。但在场馆对外开放的过程中,现有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存在着体育场馆利用率低,面向社会服务不够,形式单一、渠道窄、层次少等问题,而且场馆对外开放的收费标准缺乏科学的测评,所收场地租金缺少严格管理的约束。整体而言,整个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按体育产业的分类划分,高校目前只是在体育商品、体育健身和培训、场地出租方面有所发展,而在体育竞赛等相关体育产业的很多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积极探索高校体育场馆的现代管理模式,提高场馆的利用率,为全民健身服务,充分挖掘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大势所趋。

4.高校场馆的管理水平有待加强

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同时,许多问题也接踵而至,例如场馆设施损耗加快、维修费用难以落实等。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资金问题。如果资金问题解决不好,就会限制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发展进程,更严重的,可能会中断高校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因此,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形成以场馆养场馆的良性循环局面,我们必须提高场馆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加大场馆开发力度。

(二)高校体育场馆的现代管理模式探究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如何充分发挥体育场馆的人才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使之良性互动,进而提高高校体育场馆的综合效益,是现阶段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要解决问题,就必须更新现有的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用现代管理模式对高校体育场馆进行管理,对此,笔者提出以下管理模式:

1.建立健全高校体育场馆电子服务系统

在新形势下,高校体育场馆面对的群体复杂化,不单有学生群体,还有社会群体。高校体育场馆的功能也将多样化,不单是场地出租、培训等,还要承担体育竞赛等相关体育产业。因此,高校体育场馆建立健全电子服务系统迫在眉睫。

当今,信息化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重大的变化和经济效益,对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也是如此。因此,在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中,一定要注意信息化的应用。在体育场馆内加强信息化服务功能,将计算机技术、光纤通讯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同时,还要注重日常管理的信息化,加强宣传,吸引潜在群体,给他们传达场馆信息,提供配套服务,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积极转变观念,加大高校体育场馆的市场化经营

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一方面受保守思想观念约束,不够开放;另一方面受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的制约,限制了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如何使学校场馆对外开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目前还没有成功模式,但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面向社会开展有偿服务,服务于全民健身计划是中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各高校的体育场馆管理人员应该抓住这一有利的契机,转变观念,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市场,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场馆的资源优势,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开创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新局面。

3.明晰高校体育场馆的产权关系,转换经营机制,实行场馆中心自主经营

通过调查发现,绝大部分高校的体育场馆产权关系不明确,学校是体育场馆的所有者,场馆中心是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者,但二者往往混淆不清,产权界限模糊,权力界区交叉重叠。在新形势下,场馆中心全权负责高校场馆发展的经营战略,高校管理人员必须减少或改变对场馆中心的行政干预,在满足学校学生、教职工体育活动的前提下,提高场馆的利用率。从而使场馆中心根据市场规律运用自己的战略,制订项目开发计划,多渠道、多层次开发高校体育场馆对外服务,实行目标管理和监督,制订发展规划和合理布局,逐步使学校体育场馆由单一型向多层次型发展,最终实现人才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佳化。

4.重视人才引进,加强对外交流

现代管理模式的实行,必然对人才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才能使现代管理模式发挥最大的效益。因此,高校的体育场馆管理队伍,必须注重人才的引进,广开门路,引进多方面人才。此外,场馆管理队伍要注意信息的收集,为管理的决策者提供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以制订出适合场馆管理的最佳计划。在新形势下,高校体育场馆将不再单单只为学校的学生和教职工服务,还要面向社会。因此,要加强同外界的交流合作,实施多角度、全方位、多种方法介入以促进高校体育场馆的发展。

5.高校体育场馆管理队伍要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明确责任

首先明确认识,目前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发展缓慢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全社会范围内体育产业发展的不均衡性;其次,要明确责任,学习和借鉴成功的体育场馆管理经营经验,并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措施和方案,加大管理经营力度,利用现有场馆所处的优越地理环境和对外影响,以及场馆围墙、围栏等便于广告宣传的有利条件,积极争取企业赞助,充分发挥体育场馆无形资产的作用。也可就某一项目的实行由企业赞助,在实行过程中为企业进行广告宣传,以达到招商引资、互利双赢的目的,力争创造出具有高校特色的体育场馆发展模式。各高校负责人也要制订相应的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构建效益型经营机制,激励场馆管理者,根据市场经济规律,结合高校实际,开发多种配套服务项目。并加强对外交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筹措资金,为高校场馆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三、结论与建议

各高校负责人和场馆管理人员,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现有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武汉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水平。并充分认识到高校在新形势下采取现代管理模式的必要性,使高校体育场馆向智能化、商业化、综合化方向发展。

更新管理模式的目的,就是要适应新的形势,通过建设全民健身大公园,营造体育产业大市场,把高校体育场馆的各项事业做好、做活。现代管理模式是建立在一定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的,并非凭空臆造。理由有三:一是目前武汉高校的体育场馆己经具有相当的基础设施,具备了一定的外延拓展的便利条件,比较切实可行;二是武汉高校现有的体育场馆在营造和构筑全民健身大公园方面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技术人才优势和社会信誉度;三是部分高校的体育场馆在这方面已有了成功的先例。例如华中师范大学的佑铭体育馆,在新形势下,积极更新管理模式,走智能化、商业化、综合化发展之路,为武汉高校体育场馆经营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可以想象,如果武汉高校的体育场馆都采用现代管理模式,高校体育场馆将成为一个个具有勃勃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化体育公园。届时,业余休闲的人们将以到这里游乐、健身为荣,而高校体育场馆也将成为高校中一大景观。

参考文献:

[1]潘华山.广州大学城2010年亚运会场馆建设和前后期管理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01).

[2]杨汉春.高校体育馆经营模式探讨[J].科技信息.2010(08).

[3]谭锋,颉梦宁.探悉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与管理[J].体育世界.2006(11).

[4]王要武.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5]鲍明晓.体育产业[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刘望先.体育市场指南[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7]张宝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体育学刊.2002(03).

[8]徐晓黎.管理学原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学校体育管理的方法篇8

关键词: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立德树人;体质健康

中图分类号:G8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5.030

1 问题的提出

目前,中国大陆的中小学体育器材管理方式主要有专职管理和兼职管理两种。[1]这两种管理方式均依靠专人严密监管,学生借还器材需严格办理比较繁琐的手续,且借还时间不灵活。有的体育器材室离运动区较远,甚至存在管理员脱离岗位或态度较差等情况,造成相当多学生不愿意到器材室借用器材。[2]学校体育器材是保证中小学体育教学正常开展和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之一。[3]长期以来,校园体育器材缺少或使用不便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制约了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的落实和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4]如何形成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学校体育器材管理模式,优化体育器材管理,提高器材使用效能,满足学生体育锻炼个性化需求,更好地服务学生,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可谓是当前学校体育工作的研究热点。[5]

2014年10-11月间,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高中名教师赴台研修,在参访台湾高雄女子高级中学期间,获悉该校创设了一种新型的学校体育器材管理方法,该方法让学生在活动时间内,借还器材方便且使用得心应手,器材得以高效使用。由于该校对该管理方式没有进一步归纳整理,笔者经过一番研究后,把该器材管理方式提炼为“自助化”管理模式。选择在大陆学校进行实验研究,分析该模式的可行性及其价值取向,为我国大陆学校推行体育器材自助化管理模式提供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选取广州市增城区二所同质同类的高中学校(“寄宿制”学校和“半寄宿制”学校各一所)为实验学校,确定2014年入学的高二学生(10个班)为研究对象。在10个班里,随机抽取文科、理科各一半分别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组学生共有508人,对照组506人。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理论统计法进行研究,历时一学期共5个月(2015年9月-2016年1月)。

3 体育器材自助化管理模式

学校根据自身的体育场地实况,把体育器材以开放式分门别类地摆放在校园比较宽敞且能避雨的场所中(以就近为原则,摆放在体育活动区附近,便于取还),没有专人监管,仅有器材使用告知或相关温馨提醒,学生可在学校规定的活动时间内,本着体育锻炼活动的需要,自由选取与使用,无需办理借还登记手续,仅靠学生的诚信自律,实现自我管理的一种体育器材管理模式。实施中需遵循以下原则:

3.1 服务学生

体育器材自助化管理是学校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个小时的一种新型的学校体育管理模式,旨为满足学生体育锻炼个性化需求,更好地服务学生,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及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很有必要大力提倡发展,加强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到位。

3.2 管理育人

学校有序地实施体育器材自助化管理,以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体育成绩,促进良好的校风校纪的建设,发挥管理育人、文化育人的作用,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还必须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制定必要的安全措施、应急预案,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3 提效增能

传统的体育器材管理模式,因其借还手续繁琐,时间不灵活等原因,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制约了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的落实和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学校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取向,本着从体育锻炼活动需要和提高器材使用效能出发,优化体育器材管理。体育器材自助化管理模式,学生可在学校规定的活动时间内,自由选取与使用,无需办理借还登记手续,仅靠学生的诚信自律,实现自我管理,以此提高器材使用的效率,最大限度发挥器材使用的效能。

3.4 可持续发展

体育器材自助化管理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个自上而下合理、科学的管理网络和管理机构,协调和评估,形成主管副校长挂帅、体育教师牵头、班主任主抓、科任教师辅助、学生诚信自律的良好局面,层层落实,齐抓共管,才能使学校体育器材管理更加完善,更有利于可持续的发展。[6]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实施体育器材自助化管理对学生自主锻炼的影响

从实验可知,实验后实验组学生有80.29%喜欢或非常喜欢该自助化管理模式,而且实验组的学生每天自主参加体育锻炼达277人,占实验组人数54.5%,比对照组的45人、占8.9%都高得多,这表明实验组比对照组养成自主锻炼,形成良好运动习惯的学生明显较多。可见,体育器材的自助化管理模式深受学生欢迎。

4.2 实施体育器材自助化管理对学生使用体育器材次数的影响

从表1显示:实验组的学生使用1种或2种以上的体育器材分别是对照组的3倍、10倍以上,且使用1种体育器材的人次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多,使用2种体育器材的人次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少;而对照组的学生从原先的兴趣广泛向掌握一项以上体育技能迁移。说明:学校实施体育器材自助化管理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有明显功效。

4.3 实施体育器材自助化管理对学校体育器材损耗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不管是寄宿制学校还是半寄宿制学校,实验组的学生使用体育器材损耗程度远比对照组少,且随着时间延长明显减少,对照组基本不变。表明:实验组的学生对器材的保护与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较对照组明显较强。

4.4 实施体育器材自助化管理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影响

跟踪调查二所实验学校政教处每月统计的《班级文明班检查评比表》、《学生违纪情况纪律表》、《学生好人好事登记表》等学生行为规范纪录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类:

A:获得文明班(班次);B: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人次);C: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人次);D:一般违纪受到处分(人次);E:受校级处分(人次);F:违法犯罪(人次)。

图1数据表明,作为反映班级整体表现的学校月度文明班评比,一学期(共5个月)来实验组获得文明班的次数达到41次,远高于对照组的19次;有记录的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人次也以287人次对179人次明显超出对照组;有记录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人次为179人次明显多于对照组的96人次;而一般违纪记录为75次,低于实验组113次;受到学校层面纪律处分为2人次,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人次;违法犯罪人次均为零。说明:学校实施体育器材自助化管理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有重要作用。[7]

实验还发现,在实验的第1个月,两组学生在未按时完成作业、拾金不昧、迟到早退、未按时作息方面均在同等状况,但从第2个月开始,实验组在未按时完成作业、迟到早退、未按时作息方面的数据急剧下降,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的数据直线攀升,且随时间推移而显现效果明显,而对照组在这几方面保持在同一水平。表明:学校实施体育器材自助化管理能促进学生的行为规范修正,提升学校德育教育效能,进一步凸现实施体育器材自助化管理所蕴涵着的道德、品质、行为等思想教育内涵,渗透着“立德树人”教育功能。

4.5 实施体育器材自助化管理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从表3可看出,实验组的学生无论是在身体形态,还是在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方面都大幅度提高,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学校实施体育器材自助化管理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具有非常显著作用。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学校实施体育器材自助化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5.1.2 在校园实施体育器材自助化管理能有效地融合德育因素,发挥立德树人的德育功能,对学校德育管理以及学生的行为规范和诚信等道德品质教育产生积极作用。

5.1.3 学校推行体育器材自助化管理深受学生欢迎,具备在我国大陆学校广泛推广的可行性。

5.1.4 体育器材自助化管理在寄宿制学校比半寄宿制学校更容易推行。

5.2 建议

5.2.1 推行体育器材自助化管理之前,应加强宣传教育,在相应位置摆设体育器材使用告知或相关安全提醒。在开放器材前,可与学生签订相关承诺书,也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实施初期安装摄影监控设备协助管理。

5.2.2 推行初期,可以发挥学生志愿者在每天体育活动结束时间,协助整理和统计体育器材,如损坏、丢失、调换等情况,及时反馈。

5.2.3 加强存在安全隐患较大的体育器材管理,该类器材应摆放在运动队或体育生的训练室,由运动队或体育生直接管理,如标枪、铅球、杠铃等器材。

5.2.4 推行一段时间后,如果学生都能自觉遵守器材借还相关规定,可以考虑就近原则,在不同场地摆放相应体育器材,便于取还,提高器材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发挥器材使用的效能。

[基金项目: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专项科研项目2014年度课题“高中寄宿女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相关问题研究”(项目编号:T001)和广州市名教师工作室资金项目“校园体育的德育因素融合研究”(编号:201512179876)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柯富俊.学校体育器材管理“六化”[J].体育师友, 2012,(01):40-41.

[2] 陈淑奇.对我国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改革的探讨[J].教学与管理,2006,(01):57-58.

[3] 周长雷,唐晓辉.中小学体育器材利用率现状浅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1):18-20.

[4][5] 邱伯聪.高中寄宿女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相关问题研究――以广州增城市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09):9-14.

学校体育管理的方法篇9

 

关键词:高等学校 学生 法律关系

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也在很多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新现象和新问题随之出现;高等学校的教育管理权与学生的个人利益之间发生了碰撞,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呈现出复杂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我们对其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的必要性。从法律的观点出发分析高等学校和其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以保证高等学校正常的运行秩序和学生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一、有关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诸学说

1.关于公立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代表学说

代表理论有特别权力关系学说和宪法论。

(1)特别权力关系学说。特别权力关系说最初来源于德意志中古时期领主与家臣之间的关系,后来德国学者发展了此理论。特别权力关系指国家和公民之间的一种特殊、紧密的关系,这种学说运用于高等学校的教育领域,其实质是:高等学校按照教育法律法规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是以公法主体的身份而出现的,高等学校按照国家赋予的权力和职能,向学生提供教育方面的服务并进行教育管理,而学生对此种管理则负有服从和容忍的义务。高等学校与其学生之间的这种管理和服从的关系就叫做特别权力关系,它在本质上应该属于行政法律关系。特别权力关系体现了国家运用公共权力对教育实施直接控制的教育理念,它强调学生对所在学校也就是对国家的高度服从关系。自二战以后世界各国逐步形成保障国民受教育权利的教育理念,在高等学校管理中逐渐主张强调对于学生基本权利和利益的保护,而限制国家对于教育过多的直接干预。因此这一学说逐渐受到德国及其他大陆法系国家如日本学者的批判。

(2)宪法论。依据宪法论,公立的高等院校在性质上被认定为政府机构的一类,那么高等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自然应当适用宪法规定的给予公民的基本权益关系,学生作为公民,他们的基本权益应当受到宪法的保护。宪法论的实质是:高等学校在处理和处分学生时,应当保证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能够得以实现。如果要剥夺这些基本权利,则必须履行法定的正当程序,而一旦未经过法定的正当程序,那些基本权利受到了侵害的学生就可以诉诸法律寻求救济与保护。比如在美国,《美国联邦宪法》在修正案中就提供了特定的程序用以保障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得到保护而免受政府和其他机构的侵害,这些特定的程序当然也适用于州立大学和学院与其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2.关于私立高等教育机构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代表学说

(1)契约关系学说。按照前述传统的特别权力关系学说,高等学校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脱离法制的乐园。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契约关系学说应运而生。此理论认为,高等教育关系应当完全脱离强制的权力作用和影响,应当完全摆脱行政法律关系而成为民法上平等的契约关系。高等学校与学生双方的法律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双方按照各自的目的缔结教育合同。“教师(代表学校)与学生不仅仅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而且是一种消费与被消费的合同关系”,高等学校与其学生双方之间法律关系的依据是契约(合同),双方通过契约来确定彼此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2)自治关系学说。欧洲大学自中世纪开始就有自治的传统,高校几乎不受政府的控制和指导。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的地位类似于行业协会,是一个知识共同体,其内部纠纷大都在自治的框架下予以解决。自治关系学说认为:高校的师生不仅是一个抽象的知识共同体,更是在观念、职业、社会地位和信誉等各方面综合的一个利益共同体。因此,大学生们动辄就把母校起诉到法院,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的一种伤害。学生与其学校之间的纠纷应当“笔墨官司笔墨打”,也就是在大学内部通过申诉的方式来加以解决,而不应当轻易诉诸法院。世俗权力对大学内部裁判权的容纳,也是对大学理想的一种尊重。

综上所述,对于高等学校与其学生之间的关系,理论上存在着传统的特别权力学说,其他学说都是在其基础上对其进行发展和修正所产生的,这些发展和修正的目的主要在于减少政府对于高等教育过多的直接干预,弱化高等教育的公权力色彩,以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更新发展和教育实践的要求。

二、我国高等学校和学生的法律关系性质分析

我国的高等教育法律制度随着《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而基本确立,并且逐步得以完善。但是对于高等学校与其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问题,在立法上并没有任何具体明确的结论和规定,从而使立法与司法实践

的需求之间还存在着脱节,立法上显示出一定的滞后性。从现实情况看,特别权力关系学说对于我国教育司法制度的影响很深,学校与学生二者的关系比较符合特别权力关系学说,高等学校对于学生偏重于管理和约束,而对于其权益的保障和救济方面相对则比较薄弱。虽然如此,这一学说又并不完全符合我国目前高等学校与学生关系的现实。笔者认为,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与其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性质并不是单一的,而是表现为公法与私法的混合,行政法、合同法与团体自治法的交织,因而带有相当的复杂性。具体来讲,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统一而论。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事项虽然很多,但是事实上可以区分为国家干预和不干预两个大的方面。相应地,高等学校与其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也应当区别对待,分别认定:国家干预的领域具有公权力的色彩,因此这个领域内的高等教育法律关系属于行政法律关系的性质;而在国家不予干预的领域,则为高校自治和契约自由留下了空间。

具体来讲,我国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从性质上可分为如下三类。

1.行政法律关系

笔者认为,高等学校与其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首先表现为行政法律关系的性质。在涉及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将来的生存和工作这样的基本权利方面的事项,如学籍的得失、学位的授予等,应该由法律进行解释和规定。也就是说,高等学校对于其学生的学籍、学历和学位等方面事项的管理权力应当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才能行使,高校应当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代表国家或者说接受国家的委托从事这些事项的管理活动。

这种行政法律关系双方主体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它是一种纵向关系,强调管理与服从的关系。高等学校属于行政法中规定的“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在从事上述事项的活动时是以行政主体的身份出现的,其管理活动涉及到“公权力”的运用。如《教育法》第28条规定的招生权,学籍管理、奖励、处分权,颁发学业证书权等,具有明显的单方意志和强制性,符合行政权力的主要特征。《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等法规和规章也有类似规定。北京大学学生刘燕文为获得博士学位将母校告上法院,以及北京科技大学学生田永状告母校拒绝为其颁发毕业证、学位证两个司法案件,在司法实践上确立了高等学校从事学籍管理活动的行政行为性质。可以看出,在我国现行的教育立法中,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管理权力的严格控制,并以此作为鲜明的特色。

2.内部自治的关系

高等学校对其某些内部事项进行自主管理,这既反映了大学古老的传统和理想,同时也反映了当前高等教育管理民主化和科学化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制定学校章程,明确地赋予高等学校对某些内部事项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力,能够有效提升高等学校的活力与竞争力。如我国《教育法》第28条规定,学校按照章程进行自主管理,对于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高等教育法》第11条和第四章也有类似的规定。这说明,在一些对于学生的基本权益影响不大的方面,如住宿管理等,可以允许高等学校进行自行管理。这些权力与学生有密切的联系,也是高等学校教育自由和管理自主的表现。当然,我国高校管理过程中的这些自主管理的权力与传统的大学自治还有一定的距离。传统的大学自治意味着大学是一个保障它的教师和学生免受世俗权力迫害的自治性质的团体,而且它首先是一个学生的而非教师的法律上的社团。而我国高校的自主管理权则主要指的是高校相对于国家和政府而言所享有的管理自主权力,其基本缺陷是作为学生而言,他们的基本利益可能会得不到适当方式的表达,这也是近年来频繁出现高校学生对母校诉讼案件的主要原因之一。

3.具有服务合同性质的民事法律关系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步提高了学费在学生教育培养成本中的比率,逐步扩大了家庭在学生教育成本中分担的份额,同时,民办高等教育的崛起,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公立大学民营化等办学模式的涌现,表明高等学校与其学生之间已经逐步建立起平等、双向、自愿的教育合同关系。笔者认为,这种关系在本质上应该属于民事领域的法律关系,在法理上双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其基本表现是:作为合同其中一方的学生自费上学,自己花钱投资于教育,购买教育服务,他们有权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满意度来选择学校和教育内容,甚至选择某位教师;与之相对应的是,合同的另外一方——学校收取学费和其他教育费用,有义务按照国家的教育标准和自己对学习者的承诺来提供合格的教育服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关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为这种教育合同关系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依据。如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高等学校在性质上属于事业单位法人,在与其他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时形成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另外,根据《

教育法》第42条第四项和第81条的规定,如果学校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财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则学校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这些法律规定,为司法实践中处理这类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

三、合理界定高等学校与其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思考和建议

合理定位我国高校与其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问题既是完善高等教育立法的基本前提,又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科学化发展的重要环节。解决这个问题,既应体现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先进理念,同时又应以我国目前实际作为基础;既要着力解决司法实践中突出问题和矛盾,同时又要照顾到我国高等教育长远的发展问题,做到在立法上不断完善,以改变立法滞后于司法实践的现实状况。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在我国,高等学校与其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应当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定位。

1.正确区别高等学校与其学生之间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合理定位不同种类法律关系

在我国现行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对于高等学校与其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认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法律关系的现实状况,厘清了复杂的校生关系。但是,在司法实践中还是应当特别注意防止混淆民事法律关系和教育管理关系两种关系之间的界限。如上分析,高等学校与其学生之间确实存在着平等的民事合同法律关系,但笔者认为,这并不是校生之间法律关系的全部内容,也并不是两者之间法律关系的主要部分,实际上,双方之间法律关系的主要部分应当是直接与学校教育管理职能的行使以及与学生的受教育权相联系的教育行政管理关系,而对后者在性质上的认定应当构成对双方法律关系认定的主要部分。

2.在立法上完善学校与学生之间教育管理关系的性质认定

教育管理权具有行政权的特征,从其本质上来讲应当属于行政权力,体现着国家的意志,学校对于学生来讲具有较高的、居于主导性的地位,但是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权,而应属于一种特别的行政管理权。笔者认为,教育管理行为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这就决定了学校在实施这种教育管理行为时,不可能像一般行政权力那样完全运用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也不应当把学校所从事的全部教育管理行为纳入到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某些校生纠纷不应当诉诸法律,而应当通过学校内部的纠纷解决机制来解决。例如在美国的司法实践中,联邦最高法院就认为,学校在对于学生自身的物品进行搜查时,“只是合理的怀疑,只要是搜查的范围当时的情景相匹配,只要搜查的行为相对于学生的年龄性别和违规性质,不具有过度的进攻性,这种管理行为就是不侵犯学生隐私权的,没有破坏学生对隐私的合理预期”。此外,在美国法律中,在一般刑事案件中普遍适用的搜查前出示搜查令的程序性做法在学校内部范围内也是不适用的,这些规定使学校对于学生的具体管理行为可以更具有弹性。

当然,考虑到学生的正当权益,学校在实施教育管理活动过程中并不能违反国家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应注意防止因为采取教育管理活动不当而给学生的合法权利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学校在处理学生权利与学校利益的矛盾事件中,应做到公开、公正、合法,避免不当行为特别是不合理搜查、侮辱、体罚等行为,还应给予学生知情、异议和申诉的权利。这样,把教育管理活动关系定性为行政管理关系不但不会侵害学生的合法权利,反而更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和其他基本权益。当校生双方发生法律纠纷时,学生可以通过提起行政诉讼的方式来救济自己的受教育权和其他基本权益,而行政诉讼法中的诉讼原则、证据规则等与民事诉讼相比,能为处于弱势群体地位的学生提供更有效、更全面的保护和救济。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于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这一法律关系在名称上仍应称其为教育管理关系更为适宜。在立法上进一步清晰界定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教育管理关系并逐步完善相关的配套法律制度是非常关键的问题,从立法的层面上合理定位这一关系是切实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水平和实现高等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推动教育实践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举措。

四、结语

本文所探讨的仅仅是我国目前高等学校与其学生双方主体之间法律关系中的一部分,在我国教育法制体系逐步完善的过程中,高等教育法律关系急需明确界定和完善运作规范,立法相对于司法实践的滞后情况还需要随着立法的深入而逐步改善。

参考文献:

[1]郭玉松,张爱芳.大学生权益意识与高校学生工作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

[2]蔡国春.试论高等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2,(5).

学校体育管理的方法篇10

关键词 高校 去行政化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Talking about Administration Reform in

Our College Education Management

HEI Pingsheng

(Suzhou Health College, Suzhou, Jiangsu 215009)

Abstract Our colleg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system is the product of planned economy,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of the university violated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mprison the spread of new idea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vitality university functions due. Make higher education educational function to return to society, so that universities become the new culture, new knowledge of the orig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lead society forward to the ultimate goal of administrative reform.

Key words college; de-administration; measures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校现行的管理体制显现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影响着人才的培养和科技的创新,阻碍着高校自身的发展。近年来,社会各界对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呼声强烈,高校的行政化管理体制应成为改革的着力点。

行政是指一定的社会组织,在其活动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组织、控制、协调、监督等活动的总称。它属于国家的范围,即公务活动,特指只有行政机关或政府的权力才是行政权力。高校行政化是指高校在办学理念、职能配置、组织建构、运转机制、决策管理等方面呈现出与行政机构相似的属性。教育管理中的行政化使得学校的自主管理与自主经营虚务化,违背了教育的客观规律。高校行政化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对学校管理的行政化,二是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

1 高校行政化根源及其弊端

高校行政化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以及高校中行政和学术人员对行政资源的依赖。我国高等教育行政化管理体制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对社会实行全方位的管理,在高等教育方面,政府直接参与高校的举办权、办学权和管理权,教育经费绝大部分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拨款,并决定着这些资源的分配和使用,高校的招生、专业设置、教学及科研立项等教学活动都要得到政府的干预、批准。更具行政化特点的是国家用行政级别划分高校等级,并掌握着对高校领导的任命权、考核权、评议权。高校领导是政府的代言人,具有政府官员身份和级别,同样用行政的管理模式对学校教学、科研等事务及人员进行管理。政府意志渗透到高校教育管理的各环节。这种行政管理体制削弱了高校教学自主决策能力,限制着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削夺了高校应有的自主办学权利。高校领导的政府官员角色,往往造成教育行为上的僵化和对高校民主管理和创新的压制。这也是高校行政化最显著的弊端。

上述官本位思想也体现在高校自身的组织管理体系中。高校的管理权力掌握在行政领导手中,领导的个人意志充斥到教学科研、职级评定、人事聘任、经费使用等各环节,拥有最终的决策权。行政领导同时也是教学科研负责人,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政教不分,一线教学、科研人员和职工缺乏话语权,民利得不到体现。高校管理的行政化在广大教师中形成某种偏离教学的价值导向,担任行政职务的人往往有着高人一等优越感。事实上,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也处处显现出行政等级思想,行政领导的地位突显,尊权力而轻学术的思想氛围,诱导着教职人员去积极地争取行政管理职务。

高校的行政化管理,压制着学校教书育人的民主气氛和教职工的自我意识,冲淡了高校应有的浓郁的学术和科研氛围,使高校失去了应有的科技创新和思想活力。

2 高校的去行政化管理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所谓高校去行政化,就是要降低高校行政管理色彩,遵循教育规律,建立多层面的教育管理体制。主要归纳为:一是减少行政对高校办学的干预和管理,让高校有更多的自。二是高校内部要减少行政权力对教学的影响,树立管理即服务的理念;三是去除高校管理人员的行政级别。

“去行政化”的改革目的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实现“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是高校改革的首要任务。逐步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是改革的基本要求。2010年2月,国务院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规划纲要》提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同志对此强调,“高校行政化的倾向需要改变,大学最好不要设立行政级别”。2000年,中组部《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事业单位管理办法,逐步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不再按行政级别确定事业单位人员的待遇。

事实上,在高校管理中,也采取过淡化行政化管理的措施,倡导教授治学,使教授不仅仅在教学、学术研究中,而且在学校的管理事务中,发挥出积极作用。例如在各高校建立的学术委员会,在职称评定等学术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但由于缺乏相关的机制保障,日常的学术管理仍然是行政领导管理模式,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教授治学。

3 政策的保障是进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基础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目的就是要淡化政府作为高等学校的管理者地位,通过法律、法规对高等学校进行宏观的管理,把管理权与举办权进行适度的分开,充分发挥高校的办学自。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面临新的机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在法律上赋予高等学校法人地位,规定了高等学校在办学上相对独立的办学自,政府部门相对于高等学校应当是一种行业性的管理者,而非参与者。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新教改方案要求:“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制度,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社会各行业也表现出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和投资科技创新的热情。事实表明在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基础上,鼓励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参与高校建设,可极大地提高高校科研能力,培养出大量的实用型高级人才,充分地实现高等教育社会效益。

4 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及措施

2006年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解决当前制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体制性、制度性问题,以及实现对教育的宏观管理、法治管理、绩效管理等目标。

政府角色需重新定位,即政府作为教育行业的管理者应脱离举办者的角色。其工作重心应放在制定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和发展规划,把握高等教育发展方向,保证教育的财政投入,有效地发挥预算调控功能,实现教育事业统筹规划,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即担任监管者和出资者角色。恢复高校管理自。从立法上规定高校权利义务。《教育法》明确高校“有组织机构和章程”,“按照章程自主管理”。高校作为独立法人单位,作为行业组织,应从政府的隶属体系中脱离,行政级别自然取消。

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适当分离,实施教授治校。行政管理人员应脱离教学、科研领域,消除行政负责人的学术、科研领导权。建立起行政权力系统和学术权力系统,明确职能,行政权力服务于学术权力。建立高校董事会,强化其法律权利和义务。学校董事会,由社会不同阶层如政府、社会人士、高校教授等方面人员组成。负责学校事务管理,对学校的发展方向、经费预算、校长选聘等事项进行决策。实行高校校长遴选制:实行校长聘任制度,由高校董事会决策,面向社会公开征选,扩大社会参与面,入选人员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进行任命。做到因事选人,聚集民意,提高校长的权威性。校长应职业化,明确校长的权利和义务。校长应脱离教学和学术研究工作,避免行政权力对学术研究的干扰。这也是世界各国大学管理的普遍做法。

精减行政管理机构,实行行政岗位聘任制。依据学校教学管理需要设置行政管理部门。行政岗位实行职员制度,取消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级别,行政管理人员的职级参照教师职称晋级模式,待遇应按其评定的行政职称等级标准执行,如现行的助理研究员、研究员等行政职称评定办法,行政负责人工资由其职称和岗位补贴组成。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实行聘任制,由校长选聘,校董事会任命,限制任期时间,这样有利于管理创新,增强活力,真正做到能上又能下,以达到更好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建立健全高校学术和教学委员会制度。在学校章程中规定其权利和义务,赋予其独立行使学校学术研究和教学指导的权利,发挥其教学管理和决策作用,平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机构中主要由教授、学术研究人员构成,吸收优秀的教师参与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实现学者治校、民主化管理。

建立高校自我约束机制。建立由政府、社会行业代表和高校董事会组成的监督体系,对学校办学行为进行社会监督和教学质量评价。加强学校职代会法律地位,消除职代会的行政化色彩,使民主监督真正地制度化、经常化。职代会的民主监督应贯彻于学校管理如教学、科研、管理及师生生活等各个环节,学校的决策等重大事项都要经过职代会通过方可实施。建立利益激励机制,对各方权益进行保障。把司法监督纳入到高校办学活动中,促进学校内部各项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对学校在决策、教学、人事聘用等各个环节实施法律监督,为学校、师生等主体的权利、义务提供司法援助,使学校的管理在更加公平、公开的环境下运行,真正做到依法治校。

教育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逐步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建立符合我国高校教育特点的管理制度,建立起一种大学自我发展又自我约束的制度是教育改革的目的。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让教育回归社会,实现高校的社会教育功能也是教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 陈学飞.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 汪燕.高校行政管理特点及效率问题刍议消费导刊,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