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的核心十篇

时间:2023-11-10 18:15: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精神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文精神的核心

人文精神的核心篇1

对于这个世界如此,对于每个人如此,作为商业活动之一的营销,更是如此。时代在变,营销的理念、形式、方法和内容,也在变。

进入数字时代,“连接一切”成为人类活动的主题;数字时代的营销者,希望通过连接,缩短自身与消费者之间的物理及心理距离。但连接仅仅是表象,能否借由连接这一形式,真正洞见到亘古不变的人心,才是数字营销未来的核心价值所在。

在科特勒的营销3.0理论中,人文因素在数字营销时代的重要性,已经得到深刻洞见。他认为,未来营销的核心,将从狭隘地关注于利润、产品、消费者个体,转变为更关注于人与世界、人与人、人与自身等带有终极色彩的人文精神层面。这种新的营销境界,将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逐步透彻显现,最终实现从“我”营销到“我们”营销,从营销“消费者”到营销“人”的价值回归宿,最终进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

人文精神:一步步洞察营销核心

人文这一概念,源自于人对自身存在的尊重;人文作为一种现实性的社会活动,起自于文艺复兴时代。在中国的《周易・贲卦》中,对人文有这样的描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文精神,对于从事实业的营销者来说,是一个虚的概念,它的“运用之妙”,全都“存乎一心”。如何准确洞察这样一种营销理念?需要企业从思路根源上,进行内在的“心灵革命”。可以说,数字时代的互联网精神,是人改造外在世界的法宝;而人文精神,则是人改造内心世界、融合外在世界的利器。

当下,互联网已经成为每个人的日常用品,营销的主体逐渐由各种实物形式转变为统一的互联网形态。在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数字营销活动中,企业需要对营销的价值进行深入和泛化,以便抓住新时代的营销核心。

总而言之,在数字营销时代,企业必须把消费者视为一个完整的人来对待。曾被美国《时代》杂志誉为影响人类思想的新智慧学家史蒂芬・柯维认为,一个完整的人包括四个方面,即健全的身体、可独立思考和分析的思想、可感知情绪的心灵以及可传达灵魂或世界观的精神。数字时代的营销活动,应该关注人的精神层面,营销者应当努力去了解每一种人的喜怒哀乐,如此才能与营销对象建立深层次关联,进而“解开营销的灵魂密码”。

数字营销:越来越需要直指人心

目前,全球化、信息科技作为两大主导因素,彻底改变了传统世界的面貌。信息技术作为全球化的主要实现途径之一,深刻地影响着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不仅模糊了彼此之间的边界,而且为新的变革注入了活力。在变革进程中,营销作为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发生了本质改变。

传统的营销1.0理念,是一种产品主导型的营销方式,它将麦卡锡的4P理论奉为圭臬,强调市场、价格、渠道及促销的作用,主张完全以“物”作为中心,展开战术层面的营销活动。进入2.0时代后,市场的丰富程度增加,消费者的力量逐渐兴起,产品之间的雷同让企业将营销的重点从供给端转移到需求端,此时流行的是劳朋特的4C理论,它认为企业应该通过有效地创造需求,展开战略层面的营销竞争,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营销2.0时代仍然在继续之中。

但是,随着商业环境发生变化,如经济危机、气候问题、社交媒体、体验经济、互联网泛在化等,以往随工具而动的营销行为,变得被动且无效,传统的营销面临半死不活的窘境,这就要求营销活动实现深刻而持续的变革。

另外,传统市场作为一种垂直主导型的市场,市场主体之间对信息的掌控程度各不相同,企业在其中占据着优势地位,但是这在消费者权利意识逐渐增强的时代,必然面临信任危机,秉持传统营销理念的企业又不会主动让步交出原有权力,主客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

为了解释新的市场现象和应对新的营销问题,营销3.0时代迎面而来。这一时代的营销,带有明显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特征,并且消费者、市场和企业之间的行为维度变得混沌,让营销成为一个“人人参与、多元融合、即时交互”的有机社会系统。

不同于传统营销时代,在营销3.0时代,产品的主导权不再为企业所专属,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其中,包括企业成员,也包括消费者,还包括其他在传统视角下与产品完全无关的人群。产品,趋向于变为集体智慧的结晶,营销的过程与设计、生产过程的界限变得模糊,逐步融为一体。在这种变化中,消费者的“主人翁”感得到了充分满足,营销成为自然而然的主动行为。

在营销3.0时代,随着消费途径和形式的增多,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感不再直接来自于产品或者服务,而是变成多元感受综合的结果。消费者更愿意相信身边的家人朋友、甚至网上的陌生人,而不愿听从企业或产品专家的指导建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约有90%的消费者相信朋友或熟人推荐的产品,70%的消费者信任网络上的顾客观点。如何应对这种信任形式的变化?就要改变以往垂直模式下的营销架构,向水平方向拓展企业及产品的真实存在感,让自身成为消费者亲密无间的亲人或朋友,而不只是冷冰冰的面孔。

商业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营销作为商业文明发挥效用的途径,进化到数字时代,需要具有一定的高度。在科特勒的《营销革命3.0》这本书中,作者对传统的营销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即营销是一个由品牌、定位和差异化构成的等边三角形,它以“3i概念”――品牌标识、品牌道德和品牌形象主导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价值承诺、价值承诺兑现)和战略规划。同时,他还指出营销3.0的实质,是人文精神驱动的价值营销,企业在做出营销战略决策时,不仅要考虑商业回报,而且要考虑道德和社会影响,以积极的心态作用于人类文明的进程。

不言而喻,人文精神将成为营销进化到数字时代的核心价值。

总结

人文精神的核心篇2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价值目标

价值观念是指人们对于某一事物价值的基本认识和评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繁衍生息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摄作用的就是其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涵盖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引领着社会思潮,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旗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内核。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社会主义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动力。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只有建设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才能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坚持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与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单一的价值观,而是一个内涵丰富、相互联系的多层次的有机整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一般来说,“精髓”是指事物的精华内容,这个内容具有事物的本质规定性,是事物存在、发展根本意义的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之所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因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价值目标,而价值目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着精神旗帜的作用,具有凝聚人心和引领社会前进的功能。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的统一。在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全民族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能够激发全体人民共同奋斗,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根基。

时代精神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和现实升华,是被全体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改革创新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旋律,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要求,成为爱国主义的新形态与时代精神的核心。这种时代精神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本质上是相互交融的,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共同构筑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是时展的迫切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所在。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他内容的关系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其他内容是有机统一、相互贯通的。

第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价值诉求方面相契合,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必须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社会发展大势,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但是,任何旨在推动或指导社会发展的理论,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氛围和民族土壤。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传播和发展,就是因为它同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价值诉求相契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两者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中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及社会心理基础,忽视或离开这一基本国情,就不可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与包括传统文化精华在内的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是在中华民族精神的社会氛围中形成的。

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目标上是一致的。理想是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愿景,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的选择,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全社会树立共同理想创造了历史前提。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历经艰辛探索,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民族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民族的共同利益所在。

第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个体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上的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合了价值理想、文化素养、公共行为和个人修养等方面的是非判断标准,适应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客观要求,鲜明地体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正是针对当前一些社会成员爱国主义精神缺失适时提出的。它把是否热爱祖国、增进祖国的利益作为社会对个人道德评价的首要标准,并以荣辱观的形式唤醒人们对这一道德标准的心理体验。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也深刻体现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中,提出“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等,其目的就在于以荣辱观的形式进一步激励人们树立尊重劳动、艰苦奋斗等道德意识。其他诸如“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也都体现了改革创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既深深扎根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沃土,又符合时代潮流,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第一,要把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国民教育具有系统性和广泛性的特点,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途径。青少年是教育的重点,学校教育要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贯穿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当中去,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学生树立和增强国家意识、团结意识、自强意识、科学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创新意识等现代思想观念。社会教育也是对全体国民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都来关心和支持。社会舆论和传媒要积极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营造浓郁氛围。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应该将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渗透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要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结合的原则。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必须正确处理古今中外文化的相互关系,既要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又要立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世界文化发展前沿,汲取世界各民族有益的精神成果,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任何文化都是在各自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变革中,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我们强调弘扬民族精神,决不意味着闭关自守、搞狭隘的民族主义。当今世界和时代的变化,对各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都提出了严峻挑战。每个民族只有根据这种变化,不断对其民族精神进行丰富发展,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我们主张弘扬时代精神,也决不是搞。只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才能在历史提供的高起点上创造出更高层次的和谐文化。总之,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建设和谐文化强调各种健康思想文化相互借鉴、相得益彰,实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这既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也符合文化发展和建设的内在规律。

人文精神的核心篇3

摘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引导高职学生正确理解弘扬雷锋精神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科学设计和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学教活动,加强高职学生的“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培育高职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关键词 :雷锋精神;学雷锋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社会思潮和凝聚社会共识,并提出“三个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正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之际,思考高职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重点从弘扬雷锋精神开始,进一步加强开展雷锋精神的学习教育活动,并将二者结合起来加强高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科学设计践行学教活动,将高职学生培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践行者。

一、弘扬雷锋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联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用了24个字精练地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概述。即“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从1963 年毛泽东同志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1年来,经过不断的丰富和升华,雷锋精神可概括为:忠于人民忠于党,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业创新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爱岗敬业的钉子精神;听党的话,服从组织,甘于平凡的“螺丝钉”精神。其中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爱祖国、爱人民是雷锋精神的核心,忠于人民忠于党、爱岗敬业是雷锋精神的精髓,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雷锋精神的本质,自强不息是雷锋精神的动力。

3.雷锋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雷锋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通,紧密相联。一是雷锋精神体现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为“三个倡导”的概括,是对以雷锋精神为代表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精准概括。例如,雷锋对待工作,总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有一种“挤”和“钻”的钉子精神。这种“挤”和“钻”的“钉子”精神,正是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敬业”。二是雷锋精神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期培育的结晶。三是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我国民族文化和先进文化的精华;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意义和作用上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精神动力。

因此,我们要弘扬雷锋精神,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实上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所以我们要清醒地理解,弘扬雷锋精神就是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院高职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应该从弘扬雷锋精神开始。

二、高职学生弘扬雷锋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1.要按照“一个理想信念、四种精神”去践行

弘扬雷锋精神,应该要按照“一个理想信念、四种精神”去践行,即要大力弘扬雷锋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弘扬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弘扬雷锋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敬业精神,弘扬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业创新精神,在高职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形成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无私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补好精神上的“钙”。

2.要按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要求”去践行

雷锋家乡学雷锋。一要进一步加强雷锋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与高职学生健康、高尚的精神生活追求相契合,提高对雷锋精神的认、知、行。二要积极通过学院组织的活动、教育媒体传播等途径,扩大对雷锋事迹和道德模范、时代楷模、身边好人等先进模范人物的宣传教育,在学生中形成见贤思齐的校园文化氛围。三要搭建形式丰富的学雷锋活动和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学教平台,科学设计和创新学院学习雷锋活动和道德模范宣教载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道德实践,形成争当活雷锋的校园新风尚,成为雷锋式当代大学生。

3.要担当“实践雷锋的实践,追求雷锋的追求”的历史责任去践行

引导高职学生,要担当起“实践雷锋的实践,追求雷锋的追求”的历史责任,身体力行,时刻秉承雷锋态度,高扬雷锋品质,践行雷锋精神。将对雷锋精神的学、教、行体现在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养成“认真学知识、扎实练技能”的学习作风,端正“学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学习态度,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同时,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抵制“四风”,养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品格。更要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培树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培养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服务观念,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4.要按照“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的重要要求去践行

按照党的十八大“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的精神要求,我院一是在学院所属社区建立了“雷锋号”志愿者工作站,积极开展“四进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二是在学院成立了“雷锋精神学教社团”,学生自己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雷锋精神和雷锋事迹活动。并按省、市、学院学雷锋活动要求和与立德树人、诚信教育等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与永州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品质活力城市结合起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和“雷锋精神大家谈”“寻找身边的雷锋”“文明劝导志愿行动”等宣传教育活动。三是坚持院内与院外相结合,院内活动以教育为主,院外活动以实践为主,科学设计并组织丰富多彩的学雷锋活动。以“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身边活雷锋、最美永职人”评选及宣讲活动,“与信仰对话”主题团日活动,深入农村小学开展“七彩梦、中国梦”关爱留守儿童,到敬老院开展扶助孤老感恩义演、义诊活动,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等有影响力、思想感化力效果好的活动为学雷锋常态化活动,搭建好弘扬雷锋精神的载体和平台,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形式和载体,让潇湘大地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活雷锋”,让青年学子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践行者。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4-38.

[2]史兆光,哈光磊.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厘思[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3,12(3):76-79.

人文精神的核心篇4

关键词:延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9-024-04

延安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着不同于资本主义价值的价值观,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自由解放的价值诉求,体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政党优越性。两者既有区别,更有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承和弘扬了延安精神,在弘扬延安精神等优秀文化传统,进一步进行理论创新。

1 延安精神

产生延安精神的延安时期一般指的是中共中央1935年10月到达陕北,至1948年3月东渡黄河转向华北。这期间中共中央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地区领导中国革命,前后13年左右。在延安的13年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共产党一方面要巩固革命根据地的成果,领导军民进行艰苦卓绝而又卓有成效的的根据地建设;另一方面,要团结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抗日战争,开辟敌后根据地,壮大自己的实力。抗战结束后,同美帝国主义、反动派进行了两年多的自卫战争。当时集团对陕甘宁解放区进行了疯狂的军事包围和残酷的经济封锁,企图把党中央扼杀在延安,陕甘宁边区面临严重的军事斗争和严重的财政经济困难,死亡时刻威胁着延安的军民。在艰苦的革命环境能否生存下来,能否继续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坚定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如何克服困难,如何生存下来,如何壮大自己,如何坚定民众对共产主义信念,这些问题是摆在中共领导人面前的一道道难题,处理不好,中共面临着军队失去精神支柱,失去战斗力,失去民心的危险,中共数十年的革命斗争将付诸东流。以为核心的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领导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一次次有力回击了中国共产党前途“灰暗说”、“共产党灭亡论”。中国共产党立足革命斗争实践,总结井冈山革命精神、长征精神,提出延安精神。延安精神主要内容包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口号的提出,延安出现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共产党用着非常原始的锄头、镰刀、犁、纺车等原始的生产工具,自力更生,自给自足,满足了军民生活生产革命需要。共产党依靠自身的努力,领导军民解决革命斗争需要的资源。延安精神激励无数青年人到达这个地方参加革命战争。延安精神培养了一批批年轻的青年,他们不顾一切困难赶赴延安,接受革命的洗礼,成为了新民主主义的中坚力量,为新中国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他们的贡献。

同时在延安涌现出了一大批模范标兵,“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徐特立”,“一辈子总是做好事的吴玉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等,延安精神又包括了许多精神形式,如南泥湾精神、抗大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等,这些精神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一部分,并且在新时代得到发扬光大。党的领导人异常重视延安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在1949年10月回复陕甘宁边区人民电号召:“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作风。”邓小平1980年12月25日再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我们一定要宣传、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同志在2002年3月在陕西考察工作是指出:“无论过去、现在、未来,延安精神都不能丢,使延安精神成为我们党在新世纪团结和带领人民不断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使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总书记2004年4月在陕西考察工作时指出:“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过去时、今天仍然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发包。我们坚持和发扬延安精神,很重要的就是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证务实之风。”延安精神,经过不断解读和重构,具备更为丰富的内涵,成为我党乃至中华民族重要的一笔精神财富,作为一种永恒的精神,不仅过去、现在、未来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和活力。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系统有序运行的基本精神依托。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提出的“三纲五常”,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的个人本位价值体系,都对特定时期的政治统治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在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早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已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具有时代性的文化建设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体现了我党在新时期对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认识深化以及升华,体现我党对当前思潮多变以及多样性的尊重及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党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认识到文化软实力对育人、社会进步、经济良性发展乃至国家综合国力竞争重要性。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二次会议》强调“从国际看,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许多国家特别是主要大国都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背景下,谁占据了文化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文化“百花齐发、百家争鸣”,提高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和实践,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实践,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张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秉承爱国主义思想的民族精神,继续改革创新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保证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支柱,是一种理想信念,是一种核心价值观。邓小平也认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要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否则建设就不可能成功。离开理想的激励支持,离开价值观的指向,离开纪律的约束,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不可能实现。

3 继承与创新

我们党历来重视思想价值观建设,并以此作为支撑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总结中国几千年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今中国不是凭空产生、突然出现的,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进行了长期探索基础上应运而生的,是不断总结提炼以往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我党在革命年代流传下来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风尚新观念。延安精神作为中华民族财富里的瑰宝,新中国成立后,时代赋予了它更为顽强的生命力和活力。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是善于挖掘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国情结合,不断探索,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价值观理论。

3.1 哲学基础相同

延安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和弘扬,哲学都是来自马克思主义思想,都是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重视对客观实际情况的思考和考察,无论是延安精神的提出和提倡,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和实践,都是立足国内复杂的社会环境,多种思潮的冲击提出来的,澄清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具有改造世界指导作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到中国后,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实践,不迷信、不盲从经典著作的“框框条条”。延安时代,以为首的革命领导人,经过,全党从知道思想上彻底清算了教条主义,进一步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在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指向非常明确,在前进方向只能是社会主义方向,只能是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而不是其他指导思想。以什么的思想理论为指导,是任何社会确立核心价值观必须解答的首要问题。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伟大旗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在“西强我弱”的态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外国正在利用各种途径特别是对年青人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只有大张旗鼓,旗帜鲜明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导地位,才能抵制各种思潮。

3.2在继承中发展,不断丰富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无疑是吸收了中华优秀文化,尤其是以来的优秀革命文化传统。再一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批判性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马克思主义再一次结合中国国情提出的又一力作。延安13年,可谓是党正、军严、政通人和、风气纯正、繁荣和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必须进一步发扬主导和塑造延安和谐社会的灵魂——延安精神,特别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延安精神给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给以我党借鉴和启示。 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就非常重视用共产主义的价值观教育干部群众,他撰写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作为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主要内容,影响着不同群体,影响着几代人。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艰苦奋斗成为共产党在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提炼、归纳和总结,赋予新的时代意义。

3.3 指向整体利益受益者——人民

延安时代提出的延安精神也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罢,都是我党整合多种社会思潮,体现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但是尊重多样性,并不是放任多样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指向“为谁服务,如何服务”这个问题,延安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无疑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坚定社会主义方向。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目标就一直是“全人类的解放”,是“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而,这也是延安精神提倡、继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追求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也不能得到解放。”所以,延安时代都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延安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出路,比起国统区的腐败,延安精神焕发,生机勃勃,更体现中国共产党廉洁为公,一心为民的执政本质。“(延安)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花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体现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个宗旨在革命取得胜利后,更是得到更广泛的体现。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出现了新的执政问题,小部分党员出现腐化堕落思想,但这个不是党的全部,历届党的领导人都把反腐倡廉作为坚决的任务,反腐从来就是不可以讨价还价的,纯洁党风,在社会树立新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不允许存在一种以牺牲多数人的利益而保障少数人特权的社会制度,它所期望建立的社会主义新社会是一种维护最大多数人利益的制度。经济制度决定上层建筑,作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指向的对象是利益的主要受益者——最广泛的的人民群众,这正是共产党的先进性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是以人为本的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反映了党和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规律的新认识。

4 警惕把延安精神等同于中国精神、等同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无限扩大延安精神的作用

延安精神研究著作很多,许多学者积极探索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但是延安精神不能等同于中国精神,亦不能等同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就是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保持永久生命力和活力的秘籍。延安精神具有特定的时代性,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特定的时代体现出来的不畏、不怕牺牲、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是对残酷的生存环境的一种挑战。但是延安精神不能等同于中国精神,延安精神扎根于在中国精神,延安精神丰富的中华民族精神,只有不忘本,才能发展得更好,它是种概念,中国精神是属概念,后者包容前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无疑是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吸取养分,与时俱进,我党开创性的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种理论创新。只有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向不仅仅是包括广大人民群众主要价值观的,还是国家层面、制度层面、文化层面的价值取向。比起延安精神更有广泛的价值意义、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光明日报,2006-10-19(2).

3邢世忠 弘扬和实践延安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求是杂志,2005(18).

4袔缇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J].红旗文稿,2012(2).

5罗文东.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思考.山东社会科学 [J],2009(12).

人文精神的核心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红色文化;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3-0215-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的重大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伟大而又艰巨的社会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更需要深入挖掘、整合各种有效资源,形成建设合力,才能取得成效。红色文化是一代共产党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阶段性成果,它对于我们今天唱响主旋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孕育母体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者的有机统一体。 物质文化一般包括革命战争遗址、纪念地、博物馆、展览馆等实物;制度文化是指革命时期形成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等革命文献作品;精神文化即是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革命道德传统等。它包括: 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及后期形成的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等等。

中华民族向来具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过程中,这种民族精神进一步升华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坚定的政治信仰、崇高的爱国主义、无私的奉献精神、革命的英雄主义等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支柱的观念体系,这种观念体系所蕴涵的“核心价值”构成了红色文化的实质内容。因此,红色文化在本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领导构建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念体系,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地蕴含于红色文化之中,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孕育母体。

首先,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成果。 其次,红色文化是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与复兴,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文化,孕育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再次,红色文化是“扬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面向时代,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文化。最后,红色文化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情操,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化。

二、传承红色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和有效路径

1.红色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前提。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实际进程,着眼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构建,既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又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承载着中国革命的崇高理想、奋斗精神和历史经验,它既有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内涵,又有与时俱进、价值永恒的普遍意义。红色文化和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红色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前提和坚实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注重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弘扬红色文化精神。

2.红色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丰富的优质资源。红色文化资源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过程中形成的,从其形成过程看,红色文化资源形成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逐步培育和形成的过程。因此,在内容上,红色文化天然地具有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内在地包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所有的革命遗产和文物等红色文化资源都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革命文化内涵,折射出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情感和高尚品质,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生动教材,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质原料。

3.传承红色文化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良好载体和有效路径。红色文化资源生动感性,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能够极大地激发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激情和民族情怀,确立崇高的理想; 红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遍及大江南北,存在形式多样,非常易于开发,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丰富而强大的精神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相结合不仅可以发扬红色文化的精神价值,营造红色文化育人的浓厚氛围,创新红色文化的育人机制,而且可以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式方法,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和熏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人文精神的核心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兴国之魂;科学内涵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是继2006年10 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2007 年10 月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之后,党中央再次作出的一个新论断新阐述。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建设中的灵魂作用,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任务和前进方向,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全会《决定》突出强调的一个重点。

一、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核心价值体系则是民族精神支柱的核心。没有正确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就没有文化的觉醒和复兴,民族复兴也就是一句空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旗帜,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精神,规定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走向,也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就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下进行的。只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才能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才能保证当代中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胜利前进。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引领社会思潮。古今中外,任何国家和社会,不管社会形态多么不同,不管社会思想多么复杂,但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支配地位的思想总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或者说指导思想都是一元的。我国社会正处在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改革的攻坚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已经大大增强。从国际上看,近年来一些国家所经历的“”表明,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总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如何在多元多样中立主导,在交流交融中谋共识,在变化变动中聚力量,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落实好“铸造灵魂、突出主题、把握精髓、打牢基础”的要求,才能不断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主流思想文化,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只有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才能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为国家兴盛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体。把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上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前提。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人民进行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其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国家发展凝聚着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体系形态表现出来的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各具功能、各有侧重的有机统一体,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前进的精神旗帜,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文化精神内核,是兴国之魂。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基础。在“战争与革命”的岁月,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实践,领导人民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在“和平与发展”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又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因此,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根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一位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共产主义只有在它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当代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这样的共同理想,集中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共同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精神上团结一致,共同克服困难、创造美好未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纽带和动力。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等,都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华民族又逐步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表现为一种锐意进取、奋勇争先的担当精神。在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避免“全盘西化”引发社会动荡;开发和展示时代精神有助于跟上时代步伐,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只有在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构筑的精神家园中,社会主义才能生根开花结果,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

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的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近年来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产生了多方面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诚信缺失等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亟须建立完善的道德规范体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鲜明地指出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在为社会不同群体和阶层提供基本道德规范的同时,社会主义荣辱观激励越来越多的人们向更高层次提升道德境界,促进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形成知荣辱、讲道德、守法纪、促和谐的文明风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支撑。

三、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我们党适应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变化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要以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潜移默化的方式,加强教育引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全过程,贯穿各领域,实现大众化,构筑起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精神基石。

一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下转第30页)(上接第17页)值体系的学习宣传教育。通过学习宣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有更进一步的科学的认识。通过亿万群众思想道德上的清醒与坚定,保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并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范自己的言行、科学分辨不同社会思潮、坚决抵御各种错误倾向。

二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针对一些领域、一些部门事实上存在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容易出现的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倾向,一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只关注眼前得失、不注重长久发展的现象,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落到实处,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

三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把理想信仰和思想道德建设状况作为衡量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成效的基本依据,把科学理论武装、理想信仰培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作为文化建设、教育发展和党的建设的核心任务,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在文化建设中把握正确方向,升华品德情操,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社会的统一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和基本道德规范。

人文精神的核心篇7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一致性;必须性;可行性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党相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作为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十在已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将过去较长的表述精简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的一致性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引领,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存在着基础一致,两者构成了相互支持、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凝练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理论,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把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从私有制统治下解放出来、自己成为社会的主人作为新社会的制度目标,把继承吸收人类文明的全部优秀成果、创造人类新的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基础,把消灭“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建立自由人联合的劳动共同体作为新社会的组织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价值理想。消灭贫困、走向共同富裕一直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始终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原则,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到治理文明,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明发展在路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凸显和强化了和谐的价值。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包含着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期盼,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内含着国家发展进步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一条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就是公民对待国家的价值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也凝练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就是要建立一个扬弃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继承资本主义社会的优秀文化遗产,同时又在新的更高层次上弘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精神,把以资本为本位的核心价值提升为以人民为主体的核心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人民“三个共同享有”的社会主义,必然要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目标。我们的民族精神是开放包容的,凡是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睦、兴旺发达的价值理念,都融入并化为民族精神的血脉;我们的时代精神是与时俱进的,凡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都纳入并充实于时代精神之中。社会主义荣辱观有一个基本的价值观前提,这就是以社会主义文明为荣,以违背社会主义文明为耻,自然也是崇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荣辱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也凝练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包含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消除了束缚人压迫人的社会关系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品质修养不断完善提升,是具有现代文明素质的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建设都要通过人的发展来推动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种文明都要通过人的文明来体现来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包含人的文明理想,这些都要凝结为社会主义公民的基本价值准则。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由人的精神所汇合而成的,有什么样的人的精神就有什么样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一旦形成,又成为塑造人培养人的精神力量,因此公民价值观又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产物与反映。社会主义荣辱观就其内容而言,就是社会主义公民价值观。

所以,只有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倡导核心价值观的必须性

中华民族有着强大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不曾中断。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陷入深沉的文化焦虑,遇到价值观的两次大的绞力:

一是近代中国在几乎要亡国之际,中华民族面对的文化困惑和价值选择。面对文艺复兴后的西方,面对工业化进程加快的西方国家,当时的中国落后、破落到让人宰割的地步。以“五四”运动为代表的新思旧思的大讨论,实际是民族危亡之际的价值观痛悔和反思。当时,胡适、陈独秀等人提出打倒孔家店,要抛弃旧文化;要民主、要自由,要以新文化来救中国。这其实是中华民族一次价值观的大危机、大冲击,是一种民族存亡绞力下的价值观大讨论。

二是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在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再次面对的价值观问题。当前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人们生活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国家综合实力逐步增强。可是,由于我们进入市场经济这样一个人类进步的但充满了矛盾的大场里面,价值观和文化层面又开始有绞力了,如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生产和传播方式形成了巨大的挑战,物质丰富了,为什么有的人精神反而贫乏了。在此背景下应该有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解决这些问题。

从国家层面看,中央重拳出击治理腐败,重塑官德,改善吏治,寻找破除权力寻租的良方;从日常生活层面看,老百姓对于“扶不扶老人”等事件不断热议,道德问题、底线问题常常引发人们的拷问。这两个层面的现象看似相关度不高,但实际背后都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都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都在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尤其是现在的中国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更应该高度重视国家、社会、公民的核心价值观的凝聚作用。大力倡导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价值观上的最大公约数凝聚社会共识就势在必行,实现同心同德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可行性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所以要与中华传统文化相承接。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靠“神召”来作为立足此岸、面向彼岸的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天下情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等。这是一个伟大民族几千年传承的集体记忆、集体呼唤,远比西方文化中“创世者”的一个“神召”来得厚实和丰富。

因此不要轻看具有突出优势、深厚软实力和重要精神支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下,其基因一旦激活,不断生长和放大,就可能形成百病不侵的抗体,百折不挠的动力,形成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市场伦理。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结合资本的冲动与诚信的构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其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从小处细处抓起。要重视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利用,鼓励各地把地方特色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与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以产业发展延续历史文脉。要从教育入手,而且要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让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和精神从小便在人们心里播下种子。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传播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作用,彰显道德榜样的力量,让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深入人心,增强人民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旗帜鲜明地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形成激浊扬清、抑恶扬善的思想道德舆论场,引导人们自觉做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做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

最后,大力倡导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制度建设和社会治理中,要与各类政策法律体系相协调。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使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创造条件使“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中国历史上,很多人主张“儒法并用”、“德刑相辅”。治理国家和社会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党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古人这方面的治理思想与经验。

从历史上看,我国封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发育成熟,差不多用了上千年;从世界范围看,资本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从提出到确立,差不多也用了几百年。即便这样,包括美国、德国在内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其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还处在继续完善的过程之中。这就告诉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提炼,都将是一个很漫长的历史过程。只要我们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地坚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实际工作融为一体,必能集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必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讲》韩震 人民出版社

人文精神的核心篇8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摘 要:区域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代表的是省市区域以及国家整体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本质具有一致性,其中,后者是前者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前者是后者的区域化形式和实践载体。促进两者融合践行,既是理论上的本质要求,也是多元化价值背景下谋求价值共识的时代诉求。实现两者融合践行,必须借助于宣传教育的手段强化认知,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加强培育,还必须健全常态化的活动保障制度深化践行。

关键词 :区域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认知;加强培育;融合践行

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5)03-0034-05

收稿日期:2014-12-10

基金项目: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弘扬区域精神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研究》(13JD710031);2012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弘扬福建精神与建设文化强省研究》(2012B070)

作者简介:刘淑兰(1971-),女,江西临川人,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提出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时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P38-39)。这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区域精神是区域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天然的亲缘性和共融性。它们分别代表的是省市区域以及国家整体层面的文化力量和精神支柱,将会深刻持久地影响个体或群体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和改革攻坚期,促进区域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践行,实现两者的协调统一,这既是理论上的本质要求,也是时展的价值诉求,对于凝聚价值共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最终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一、融合践行的理论基础: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任何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某个人的创意或者拍脑袋能决定的事情。自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区域精神的概括凝炼成为专家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目前,我国已有20多个省、直辖市,近80个省会城市及地级市亮出了各自的区域精神名片。而曾经出现6O多种看法与表述,涉及9O多个具体范畴或判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在党的十八大也已初步界定,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区域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和灵魂工程。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本质具有一致性。其中,后者是前者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前者是后者的区域化形式和实践载体。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这种天然的联系是实现两者融合践行的理论基础,也为两者融合践行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

(一)区域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具有一致性

区域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指一定区域内人民经过长期发展实践所凝练而成,为本区域民众所认同并遵守,带有区域特色的文明素养、价值观念、道德理想、发展理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其中区域精神是特指省、直辖市区域精神、城市精神等在内的各种精神,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的是整个国家区域的主导价值观。因为两者都是一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精气神”,是一定区域民众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与共同追求,因此,两者本质具有一致性。

区域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两者既反映了意识形态的主流走向,又体现了文化软实力;既呼应了人民的利益需求,又回应了社会的价值诉求;既立足于历史文化传统,又着眼于现实文化需求;既凸显了本土特色,又吸收了其他文明成果;因此,区域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先进性与科学性、人民性与社会性、历史性与现实性、地方性与民族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等方面的统一。它们以真﹑善﹑美﹑富﹑强等价值尺度告诉民众应该信仰什么和遵循什么,用共同的精神力量激励民众奋发向上。因而对于民众具有价值观的导向力、行为举止的规范力、思想道德的凝聚力、文化事业产业的引领力等功能。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区域精神的思想源泉

“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和内核,是国家精神和民族利益的综合表现,是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因而对于社会意识、社会思潮等具有引领性、统帅性和整合性,对于其他区域性的价值观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各地区虽地理位置、历史条件及发展程度等不同,但区域精神的提炼和践行都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理论基石和思想源泉,在这一共同的指导方向之下,再结合区域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当展实践体现各自的特性。

在目前区域精神的表述语中,某些词汇高频率地出现,如创新、开放、和谐、诚信等,如北京2011年提出“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之后,山东、河北、广东、江苏、广西等地的精神提炼也相继出现这些字眼。这些区域精神的表述语虽让人产生同质化的质疑,但这确实是人们在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对价值共识的表达和精神之魂的召唤,体现了各地方执政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理论上的区域化和实践中的大众化的意图。

(三)区域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

任何精神、任何价值观的孕育形成都有其特定场域和独特魅力。国家精神、商帮精神、企业精神等是如此,省际精神、城市精神等各种区域精神也不例外。区域精神的思想和理论来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同时又因为其区域特色相对独立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区域的具体化、个性化表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层次、多维度的实现形式、实践载体。区域精神的个性特质不仅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特点。

区域精神的本质是文化,文化具有民族特性和地域风格。区域精神能引起广泛共鸣,除了体现人类文明的普适价值、悠久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还要体现独到的文化传统和地域特色。地域特色对于区域精神的形成具有具象化作用,也使区域精神呈现多样化。一般而言,区域精神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因而在经济社会相对发达的东部省市其区域精神表述语中,“开放、创新”出现相对较多,而西部地区则更倾向于使用团结奉献、艰苦奋斗等词汇。同时,区域精神也常常烙上地方文化的印记。如位于东南沿海的福建,以“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作为精神支柱,主要是基于其海洋文化个性和著名侨乡特质,这有利于引发本土民众以及海外侨胞对家乡文化传统和精神气质的广泛认同。

二、融合践行的时代诉求:多元化价值背景下谋求价值共识的需要

伟大的时代呼唤孕育伟大的精神。当今时代,无论是中国还是整个世界,价值多元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是区域和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两者的融合践行,归根到底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催生出来的,是在国际国内文化软实力竞争的激烈态势、社会变革和转型时期价值多元化的趋势背景下谋求价值共识的需要,是为了实现一定区域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中国梦的内在精神动力。

(一)中国梦的实现使核心价值观成为助力之擎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总和,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梦的综合体。自总书记提出“中国梦”以来,一些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本地区的“地方梦”。虽然地方梦必须植根于各地方的具体情况,结合地方人民的现实需要才具有生命力,但个人梦、地方梦的塑造和调整幅度,必须在中国梦总体框架的可控范围之内,必须与中国梦方向一致并与中国梦高度契合。因为,个人梦、地方梦只有融入国家梦、民族梦,才有梦想成真的可能。

梦想需要精神支撑,梦想需要价值实践[2]。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是区域范围和国家层面占主导和支配地位的价值准则,是地方梦和国家梦价值内涵的具体体现,是地区和国家发展进步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二)文化软实力竞争的态势使核心价值观成为制胜之道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竞争内容既包括由经济、科技等所体现的“硬实力”,也包括由文化、意识形态等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作为民族血脉和人民精神家园的文化,其核心是价值观,而核心价值观是引领文化建设的内核。因此,核心价值观是最重要的软实力,软实力竞争归根到底是核心价值观的竞争。不论哪个国家、哪个地区,要想确立其文化地位、提升其整体实力,都必须深入发掘和培育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亮出自己的精神旗帜。

综观国际文化软实力竞争中西方文化对我国的影响,利弊兼而有之。不可否定,外来文化涌入给我们吸收借鉴世界文明成果提供了机遇,但也要看到,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不遗余力地在全球推销其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这不仅给我国的文化产业带来强大冲击,随之而来的西方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也势必对我国民众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造成很大影响。国际上激烈的文化竞争实质是价值观领域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范畴的提出、认同和践行,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理论自觉,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以及意识形态主导权具有重大意义。

从国内来看,历史和实践已充分证明,任何地区的争先发展,无一例外都需要强大精神动力的支撑和推动,而区域精神是区域的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灵魂支撑。因为只有具有优良的区域文化软实力才可能有优良的人文素养、优良的价值观念、优良的行政效率、优良的社会秩序和持续优良的经济发展氛围[3]。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经济的率先发展,都与其独特且相对强大的区域文化软实力密切相关。文化产业已成为一些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使区域更具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而在区域文化软实力竞争的背后,是区域精神的支撑。因为各个区域精神展示不同的文化特点,决定着不同的区域价值观,由此可能产生不同的经济行为和社会心态,带来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效。

(三)转型时期民众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态势使核心价值观成为引领之魂

我国目前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加速期,全面的改革必然带来巨大的社会变迁,这不仅引起了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也使社会心理、道德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等发生了巨大变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已成为发展趋势。应该肯定,人们在享受着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高效益的同时,大多数人仍然能够恪守道德准则,弘扬“爱国主义”、“以和为贵”、“天人合一”、“自强不息”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这些传统民族精神,其内容随着社会变迁得到不断更新和充实,逐渐孕育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精神素质,如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等,由此铸造了我们今天的中国精神。

然而,在转型时期和全面变革时期,人们既经历着精神引领的进步,也承受着价值迷失的阵痛。于是社会对于“公平”、“正义”、“厚德”、“诚信”等价值观的呼唤尤为迫切。而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运而生并且融合践行,不仅对于价值的多元和差异具有规范和引领的作用,而且对于价值的缺失和偏离还具有培育和纠偏的功能,是解决当下人们价值观危机的精神之魂。

三、融合践行的实现路径:强化认知、加强培育再到深化践行

作为民众共同推崇的价值准则,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内化为个体成员的自主意识,外化为自觉行动,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目前在两者的融合践行过程中还面临许多挑战,如理论界对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畴尚未形成共识制约了其说服力;人民群众的参与率、推动力、践行力弱制约了其渗透力;一些政府部门诚信的缺失和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贪污腐败行为制约了其感召力[4]。因此,要推动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践行,不仅需要借助于宣传教育的手段促进其内化,还需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完善制度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以促进其外化。

(一)把握宣传教育的价值导向,强化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

要实现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践行,增强理论认知是前提。只有强化理论认知,才能够做到思想统一、情感认同,才能增强人民群众践行的自觉性和自豪感。理论认知的形成是理论知晓、理解、接受的过程。

广泛宣传是提高知晓率和认知度的重要手段。新闻媒体是对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重要载体,它通过吸引受众、感染受众、影响受众,从而达到引导受众的目的。必须发挥传统媒体如电视、报刊、广播等主力军的作用,把两者的内涵、要求、内容,培育践行的重要性紧迫性、实践途径等重大问题贯穿于日常宣传报道中,对于区域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与中国梦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行科学准确且易于理解的理论阐释,敏锐地捕捉适合传播的议题,增强传播的有效性。

理论认知的强化还需要“灌输”和教育手段。要把区域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级各类教育,覆盖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具体落实到教材教辅、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教育全过程。家庭教育中通过家庭成员内部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交流,把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家庭美德、传统习俗、待人接物等相联系,强化教育的效果。学校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党团主题教育活动以及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等把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性宣传与隐性引导相交融。社会方面应该加强正能量以及先进典型的示范教育。先进典型是培育践行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代表,对广大民众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因此,要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和新风尚,深入挖掘身边的感人事迹和道德素材,发挥典型人物和事迹的示范效应引导其他民众的思想行为,提升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

在宣传教育区域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必须尊重受众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文化程度方面的差异,聚焦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发展进程及个体命运变迁等方面的典型事例。

(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加强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培育

历史和实践都表明,一种核心价值观总是需要一个实践发展和理论总结相互转换、相互推动的较长历史过程,从而达到完备、圆熟的状态,并逐渐实现社会化、大众化[5]。同理,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形成也要经历一个长期、动态的、与时俱进的过程。从目前区域精神的凝练和形成来看,智囊机构、社会力量和民意因素的介入还十分有限,有的还存在泛政治化、教条化、口号化的倾向。有的表述语“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有的表述语缺乏后期相应的理论转化机制及理论成果[6]。

进一步培育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既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积极倡导,同时也离开了人民群众的践行、推动和弘扬,否则任何培育和践行工作都只能是空谈。事实上,在目前有些区域精神的培育实践中,由于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已经在原有基础上结合新的实践和区域个性进行进一步的精炼和建构,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并反映当下社会主流价值观。江苏省委2011年10月在“四千四万”精神、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精神和“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精神基础上总结出“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为新时期的江苏精神。这种由政府引导下的区域精神完善举动,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其中江苏精神曾经过两轮大规模征集、50多万人参与网络投票才确定;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也得到全省1000万人次积极参与和共同讨论才形成。

进一步发挥人民群众在培育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作用,必须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马克斯·韦伯指出:“不是思想,而是利益(物质的和思想的)直接支配人的行为。”[7](P84)因此,物质和思想的利益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着诱导作用。价值导向是建立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的,而物质基础上形成的价值导向又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8]。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是直接关系老百姓生产和生活的现实利益问题,因此,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必须以民生建设为基础,切实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另外,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还必须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需求。

(三)健全常态化的活动保障制度,深化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践行

强化认知、加强培育最终落脚于实践运用。必须把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日常生活,把已经在思想意识深处认知认同的价值取向、道德理念等外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使个体社会成员有着良好的秩序感、规则感,使社会呈现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这一践行所要达到的目标必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和制度健全才能实现。开展各类主题活动促进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践行。活动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平台,活动往往具有广泛性和大众性,活动因为有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才能社会化、日常化,才能逐步成为人们的价值共识。

健全制度是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践行的可靠保障。如果没有制度保障,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践行很可能流于形式。制度承载着价值,传递着理念[9]。制度是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有效载体、重要保障,具有约束、导向和激励等功能。要建立健全践行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宣传教育制度、监督机制、奖惩机制、评价机制以及示范机制等,将这两种核心价值观作出制度性的安排,以政策、法规等形式将其固化起来,将其融入机关准则、企业规章、社区公约、乡规民约和学生守则等等[10],体现在建筑、雕塑、广场、街道等设施,渗透于风俗习惯、传统节日,转化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最终成为民众的精神灵魂和行为规范力量。

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践行,需要健全制度以规范党政部门和领导干部权力的运作。党政部门及领导干部的公信力取决于他们是否真正为人民谋福利,而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等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必须通过教育手段强化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还必须健全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必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建立起让全体党员干部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11]。将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也转化为普通民众内心追崇并且自觉遵循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

总之,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践行,需要经历一个从理论认知认同再到行为自觉遵从,反过来又促进理论进一步传播、升华和践行的过程。要实现两者的融合践行,一方面必须在区域精神的凝练和践行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才能形成价值共识;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中也必须借鉴区域精神建设中的做法和经验才能大众化、具体化。要实现两者的融合践行,还必须植根社会实践、深入百姓生活,通过扎实、贴切、细致的日常践行,才能把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转化为高度的行动自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8-39.

[2]方旭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托起中国梦[J].决策与信息,2013,(9):22-23.

[3]曾德贤,何伟军.文化软实力: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J].前沿,2012,(13):95-96.

[4]颜旭,刘彦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挑战与思路[J].大连干部学刊,2013,(3):12-16.

[5]孙维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点睛之笔[N].光明日报,2012-11-12(09).

[6]张佳俊.精神互动与主流意识形态重构——中国模式视野中的“区域精神运动”[J].经略,2012,(14):95-116.

[7]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84.

[8]白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环节[J].前进,2013,(6):37-39.

[9]沈壮海.把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着力点[N].光明日报,2013-01-05(01).

人文精神的核心篇9

[关键词] 大庆精神;城市文化;文化品牌;人文素质;途径

[中图分类号] F74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4-0010-02

一、大庆精神――城市文化之魂

大庆精神是大庆独有的品格,大庆精神的核心内涵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凝聚着大庆城市发展的灵魂与大庆人民的价值追求。从上世纪60年代初的石油大会战开始,到如今大庆从资源型城市向文明型城市转型关键阶段,大庆精神以其独特的魅力伴随着大庆这座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与完善。城市文化,广义上来说,就是这座城市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城市人群生存状况、行为方式、精神特征及城市风貌的总体形态。而城市文化的根基与灵魂就是它所蕴藏与表达的城市精神,城市精神是城市文明的核心所在,大庆的城市文化处处蕴藏并体现着大庆精神。

(一)爱国文化以大庆精神为根基

几十年来,大庆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爱国主义精神是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必备条件。大庆因油而生,大庆最初的城市文化来源于石油人“为祖国献石油”的爱国文化,来自于石油人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已深入城市文化之髓,并顺应时代变迁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升华为城市爱国文化,爱国文化以大庆精神为根基,不断激励着大庆人为国效力、为民族争光。

(二)创业文化以大庆精神为动力

艰苦创业体现了大庆人为国分忧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与智慧,是大庆石油人的职业操守,也体现了大庆科学发展的方法与路径。创业文化以大庆精神为最强动力,融合并发展了大庆石油文化、都市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湿地文化等各个文化领域。大庆人把创业文化体现到创新业、闯市场上,大庆创业文化正在不断发展不断创新。

(三)求实文化以大庆精神为准则

“三老四严”、“四个一样”、对待事业“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等求实文化精神为大庆人树立了生活、工作的准则。在新形势下,求实文化又有了新的使命,就是要以求新求变,敢闯敢拼的精神谋求城市的科学发展。

(四)奉献文化以大庆精神为源泉

奉献就是不计回报的给予,党、国家和人民赋予了大庆人神圣的使命,奉献文化由此诞生。一代代的石油人为祖国的石油事业奉献出自己的青春与汗水,将城市奉献文化的忠诚、勇气与智慧的内涵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以大庆精神为核心加强大庆城市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城市间的竞争最终体现在文化上的竞争,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很多城市文化趋于雷同,而大庆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与品质。以大庆精神为核心,培育厚重的城市文化底蕴,打造独有的城市文化品牌,使大庆这座城市具有文化竞争力,是当下应该关注与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是城市精神延续、城市文化传承的基本要求

大庆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崇高信仰和坚定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大庆精神是一种城市精神,是一种民族精神。以大庆精神为核心的城市文化是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如今,大庆精神已从企业文化上升到城市文化,是大庆人民共同创造的财富,人们对其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大庆精神具有高度的渗透性与绵延性,大庆精神蕴含的价值观、思想方式、生活态度、道德追求、工作作风等,已成为一种文化元素渗透到大庆人民生活的各个角落,影响着大庆人民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为了大庆精神能够延绵不断的传承,为了城市文化经久不衰的延续,必须以大庆精神为核心加强大庆城市文化建设。

(二)是城市科学发展、城市转型升级的并经之路

以大庆精神为核心加强大庆城市文化建设,就是对大庆城市文化的一种深化与升华,城市文化得到了发展与创新,就会影响政治、经济等其他各方面的发展,城市的个性魅力就会得到提升。用精神来塑造城市,用文化来提升文明,是使大庆达到科学发展状态,加快大庆转型升级的并经之路。

三、以大庆精神为核心加强大庆城市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城市在推广自身形象的过程中,留给大众心目中的核心概念就是城市品牌,城市品牌其实就是城市生命力的象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每个城市都应该重视城市品牌的打造,因为城市需要靠品牌来提升魅力与竞争力,要想在未来的城市商业化竞争中取胜,一个城市首先必须提炼出与众不同的核心价值,必须给予人们一种独特体验,否则城市之间将缺乏本质上的差异性,失去吸引力,流于平凡。要想打造大庆城市独有文化品牌,必须以大庆精神为核心,努力将大庆精神内涵与城市文化元素深度融合。

1.以大庆精神塑造城市标志文化。城市文化可以通过标志性产品来表达。在大庆,以“大庆”、“铁人”命名的单位、建筑、雕塑、广场等随处可见,大庆精神时刻感染和熏陶着大庆市民。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标志性作品应逐步具有现代化国际化元素。把大庆精神融入城市的园林、雕塑、建筑当中,融入进城市旅游系统中,融入到城市的企业生产、商品中去,使城市标志文化更具视觉化、特色化、规模化。

2.以大庆精神丰富城市展馆文化。城市文化可以通过展馆文化来详细体现。要想了解一个城市的发展脉络,就要通过展馆文化来表达。在大庆,铁人纪念馆、油田历史陈列馆、大庆科技馆、大庆书苑、大庆图书馆、大庆规划展示馆、大庆博物馆等展馆,就是城市展馆文化的具体表达,随着城市文化不断发展,人民对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在大庆精神的引领下,展馆文化内容应不断增添新的元素,适应新的文化需求。

3.以大庆精神构建城市文化产业。城市文化需要具有一定特色的文化产业来表达。文化与产业互动与交融,能够保持一个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文化水平的提高。大庆的文化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大庆新闻传媒集团、大庆文化集团、大庆民族歌舞团的成立,使大庆市文化产业有了整合与发展的空间。动漫产品、影视基地、艺术群落等新兴文化产业在大庆创业创新精神的引领之下风生水起。以弘扬大庆精神为主题的话剧、版画、舞剧等文艺创作,深受群众欢迎,教育效果也最为明显。文化产业是新潮流,必须要有大庆精神加以配合,对优秀文化进行选择与开发,形成我们自己城市特有的文化产业群或文化产业链,这是我们每一个城市的当政者和管理者今天必须要全力履行的新使命。现阶段,应将大庆精神深度融入城市文化产业建设中,构建以石油文化为鲜明特色,协同湿地文化、冰雪文化、民族文化、都市文化形成多元文化产业格局。

(二)提升市民人文素质

以人为本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城市文化的品质不仅指显性的城市文化质量,更要注重潜在的人文素质。人文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市民的人文素质是城市文明程度的核心标志,城市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体现在城市居民的行为与品质等人文素质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庆精神在内涵上有着一致性与统一性,大庆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庆人的价值追求与共同理念。在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特别要加强大庆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增强市民的文化自信和行为自觉性。要以人为本,通过教育灌溉、典型引导、环境熏陶、艺术感染、实践涵养等方式,使大庆精神成为大庆这座城市的核心价值观,去提升大庆人文素质,推动新型城市化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与成就感。

1.创新人文素质培养载体。创新人文素质培养载体,即工作工具的创新,大庆目前的展馆文化就是Τ鞘腥宋乃匮培育提升的一个工作载体,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去拓展其他工作载体,如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打造石油文化节、冰雪文化节等新的文化平台。

2.丰富人文素质培养方式。人文素质培养方式要从传统的课堂教育、灌输式教育向实践经历方式转变,例如群众性文化活动,群众性文化活动范围广、影响大,能够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对市民文化素养进行教育、熏陶与提升,从而形成文明的社会氛围。大庆近年来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也在不断创新,不断优化,已打造一系列品牌,如“激情之夏”、“大庆之冬”、“大地欢歌”、“书香校园”等。目前,政府与企业需要注重的是如何将多形式与高质量相结合,可从特色文化社区,特色文化广场着手,并且需要满足群众多样性、文化多层需求,引导和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

3.拓展人文素质培养对象。在以往的工作中,市民人文素质的提升关注的是部分群体,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群体的教育上,而对于占城市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市民、农民工等群体不够重视。各级政府要同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整体提高市民人文素质。坚持地企共建,形成市、县(区)、乡(镇)、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并且免费对外开放,使百姓都有权利进入,享受文化成果。

以大庆精神为核心加强大庆城市文化建设对于大庆这座城市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大庆精神对大庆未来发展有着精神引领的作用,政府与企业要肩负起弘扬大庆精神重托。城市间的竞争最终体现在文化上的竞争,大庆如今正处于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加速推进阶段,我们一定要以大庆精神为核心,培育厚重的城市文化底蕴,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城市人文素质,使大庆成为一个文明、和谐、幸福的城市。

[参 考 文 献]

[1]于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的城市文化建设[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4)

[2]王洪亮.严是态度细是能力[J].企业文明,2007(10)

人文精神的核心篇10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弘扬;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作为众多文化中的一种,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社会思想文化交流交融较量形势下的新态势,是各个行业领域的思想引导者。因此,发展和弘扬黄河文化,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和引领。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黄河文化精神内涵的一致性

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涵盖着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这种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精神领域上是一致的,二者都是一种时代精神的象征。

1.1 适应发展需要的精神产物

从适应当前社会形势的变化看,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和开放的进程中,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就迫切需要一种主流观念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应势产生的思想领域领航者,它正是适应了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而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中:“团结”是凝聚力、战斗力,是事业胜利的基本保证;“务实”是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开拓”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意识和创新精神,知难而进,锐意进取,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实处;“拼搏”是一种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状态;“奉献”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体现了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黄河文化精神也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发展的需要。二者有着相同的时代精神,对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意识形态的正确指导,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积极的正能量的引导作用。

1.2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求

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引导人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发展和弘扬优秀的黄河文化,是全面深化治黄改革的思想保障,全面深化治黄改革是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部分,黄河文化的深层底蕴是我国文化事业的强大支撑,是统筹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部分。

1.3 提升民族和人民精神的支柱

无论是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还是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都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行动向导。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一个人、一个民族能不能把握好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领域的引领。

2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下弘扬黄河文化的必要性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赋予了黄河丰富的文化内涵,黄河文化精神承载了黄河的记忆,记录了人类利用黄河、改造黄河、与大自然斗争的宏伟经历,传承了我国劳动人民治理黄河的事迹和成就。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黄河文化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弘扬黄河文化的精神基础

在宏观上,将黄河文化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黄河精神所提倡的勤劳勇敢、勇于风险、奋勇向前、开拓创新,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准确的精神实质。在微观上,黄河人都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黄河精神,思想上时刻指导自己,行为上时刻规范自己,才能真正做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黄河文化精神。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弘扬黄河文化的社会意义

从物质形态的黄河文化看,根据治黄发展的要求,依照“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新理念”目标,开展了一系列黄河水利工程建设,这些工程在为社会提供水资源、水电以及防洪安全保障的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风光各异的黄河风景区,黄河文化在水利建设中赋予了新的内容。从精神形态的黄河文化看,丰富的水利实践推进了治河思路的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治河思路和民生水利的理念不断丰富完善,推动了传统水利行现代水利转变的进程。自古至今,有关“母亲河”的传闻、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传世画作《清明上河图》等,以及大禹的“疏导”治水方法、贾让的治河“三策”、潘季训的“筑堤束水,以水攻沙”、“三条黄河”、“维持黄河健康新理念”等治河理念。这些都是黄河文化的人文思想构思与大自然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华民族的精神、风俗、习惯的形成发生着重要的作用。

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弘扬黄河文化体现出的作用

一是,体现黄河文化的凝聚和引导作用,黄河文化具有巨大的亲和力、强烈的感召力、持久的向心力,把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命运与黄河事业的发展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将事业心和责任心相联系,形成干部职工的精神支柱,营造个人目标和整体目标相融合、思想理念与实践活动相统一的工作氛围,激励和引导干部职工自觉地为实现终极目标而奋斗。二是,体现了黄河文化的规范和支撑作用,黄河文化也是一个逐步规范的过程,对黄河职工行为无形当中有着一种约束力,引导和约束干部职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行为。通过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来提高自觉遵章守纪的群体意识、自律意识,增强职工自己的自我规范意识,规范自我行为,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思想和工作作风,不断为治黄事业做出新的贡献。三是,体现黄河文化的协调作用。黄河文化在处理各方面的关系中,起到了良好的协调作用。“天人合一,崇尚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认为人是自然繁育恩养的万物之一,是大自然和谐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见证了民族悠久的历史,虽然饱受风霜,历经磨难,但仍绵延不绝。这就是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作用所在。作为黄河人,我们要不辱使命,发挥好黄河文化的协调作用,坚持人和自然和谐,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妥善化解各种矛盾,促进职工的身心健康,增强职工之间的相互交流、理解和信任,团结一致,集思广益,不断探索,使治黄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3 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黄河文化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导全国各行各业、全体公民的核心价值体系,黄河职工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黄河文化研究的全过程,把大力弘扬“团结、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为黄河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思想活力和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推动黄河文化健康和谐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3.1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

在确立治黄发展目标、谋划发展规划、出台重大改革措施、开展各项治黄实践中,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做到讲社会责任、讲社会效益、讲守法经营、讲公平竞争、讲诚信守约,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在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行政许可等治黄工作中,要符合具体政策措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

3.2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弘扬黄河文化精神中

把弘扬“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抓手,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在防汛抗旱、工程建设与管理、水资源管理等各个岗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诠释黄河文化精神。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在多元多样多变的价值观念中,在”治河为民、人水和谐“的治黄实践探索中,不断审视人生目标、明晰发展愿景和锻造意志品格,做弘扬黄河精神的带头人、践行者。

3.3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黄河文化建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