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人的护理要点十篇

时间:2023-11-08 17:18:09

老年病人的护理要点

老年病人的护理要点篇1

        1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1.1敏感的自尊

        人的价值感和自尊心紧密联系在一起。老年人具有较深的资历和阅历,喜欢周围的人恭顺他。可是一旦住院,处处受约束,当不甘“任人摆布”的心理与现实发生矛盾时,自尊会变得更加敏感和强烈,也极易受到伤害。

        1.2孤独感

        老年人因病住院,对周围的环境感到陌生,家人往往因工作、家庭等事情不能陪护,医护人员又不能时刻照顾在身边,情感脆弱的老年病人极易产生孤独感。

        1.3焦虑、猜疑和恐惧

        病人的焦虑主要来自身体不适、家庭因素、经济压力、医院环境等方面。恐惧主要来自疾病对生命的威胁。病人怕误诊、误治,怕检查、治疗及护理操作带来的不适。猜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影响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判断。老年人若长期处于此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导致心理失衡,直接影响治疗,不利于身体康复。

        1.4退化表象

        (1)自我中心加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以一切事物和人际关系是否有利于自我存在为前提,常被指为自私自利;(2)依赖性加强:老年病人生活自理能力丧失或降低,需要别人的照顾,但过分依赖使老年人对自己能做的事也懒得去做,这种心理不利于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兴趣狭窄:只关心自己的身体,不仅对以往兴趣事物表现淡漠,更无增添新兴趣的动机;(4)强化角色:老年人往往在病情好转或接近痊愈时,仍然安于患者角色,小病大养,自信心减弱,不相信疗效,对原来担任的社会角色恐惧,不愿出院。

        2  护理

        2.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必须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对待老年病人态度要亲切、关心、体贴、诚恳、言语温和。尊重他们,不要用床号代替姓名,不要勉强老年人改变他们长期形成的习惯和嗜好。经常向他们讲解创建和谐社会奔小康中的成就,介绍报刊登载的关于社会上长寿老人的生活经验和防止衰老的措施,使他们既认识到衰老是一生中生理发展的必然过程,又懂得延长寿命的科学方法,从而对恢复健康树立信心。

        2.2生活环境护理根据老年病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应安排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舒适安全、安静、防止各种噪声生活环境。夜间睡眠时,室内最好保持有弱光,以防夜间病人起床时发生意外。

病床应低些便于老年病人下床。地板应平坦、干燥、防滑处理、以防病人摔跤。病人床上被褥要轻,衣着鞋袜要适宜。   

        2.3个人清洁卫生老年人皮下脂肪减少,表面小动脉硬化,汗腺萎缩,分泌减少以致皮肤干燥、脆薄、有皮屑起皱纹,易于破损、干裂,而引起感染。故老年人每天应用中性肥皂擦洗皮肤,并给涂以油脂,受压局部给予按摩以增进血液循环预防压疮。对某些老年病人生活习惯较懒散,护理人员应协助和督促他们更换衣服、洗脚、剪指(趾)甲,注意个人卫生。   

        2.4营养与饮食护理牙齿是对食物进行机械加工的器官。老年人常有牙齿脱落或有龋齿、咀嚼不便,应给予软食并应指导注意饮食的均衡。老年人基础代谢降低,运动量低于年轻人,每日的热量摄入应相应减少,蛋白质以豆、肉、鱼、蛋、牛奶等为主,脂肪供应以淀粉为主,并应多食含维生素、钾、钙、水果和蔬菜,钠盐入量每天不要超过10g。为增强肠腔运动机能,应给病人适当增加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少食胀气的食物。在烹调方法上,要注意色、香、味,照顾到病人的口味,习惯和爱好。在进食时应指导病人细嚼慢咽,咀嚼时避免讲话,防止因空气进入而引起哽噎,每顿饭不要过饱,最好少食多餐。吸烟和过量饮酒对老年人不利,嘱病人戒烟酒。   

        2.5适当活动老年病人因机体功能衰退,往往好静不好动,特别是住院时间较长的慢性病病人,在疾病恢复期,护理人员应劝导病人进行功能训练,宜根据病人的爱好,组织他们在室内外散步、下棋、打拳。并进行指导以增进其身心功能。对一些久病卧床的病人应经常给予被动运动,如更换卧位,活动肢体,以保持血液循环通畅和肺部呼吸通畅及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2.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和感觉系统功能降低,机体反应不敏感,对疾病的痛苦反应不明显,有时病理改变严重,自觉症状轻微、不典型,在出现两种以上的疾病时,一种疾病有可能被另一种疾病所掩盖。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掌握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点,善于观察及早发现并发症,及时注意病情变化。在询问病史时,老年病人由于耳聋记忆力差,而回答病史含糊、主诉不明确,因此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病情,协助诊断。

        2.7用药护理应根据老年病人的用药史,慎重用药,密切注意药物过敏反应,特别是对慢性病病人因为用药品种多、剂量大、时间长,加之本身肝肾的吸收、排泄功能减退,所以要特别注意药物过敏的发生。据统计老年人发生药物反应的人数是一般成年人的2倍多,因此用药必须慎重,对老年病人可先给予略低于成人的治疗量,然后根据病人的反应,调整药量,发现有药物不良反应时应立即报告。输液时应注意输注速度,并定时记录出入量,必须注意病人的心、肺、肾功能情况,防止发生肺水肿。   

        2.8加强预防保健及护理咨询老年人由于机体不同程度的衰老性改变,容易患病,故医护人员在病人住院期和出院后均应向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指导,使他们了解引起疾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只认识到有规律的生活起居、适当的运动、合理的饮食和禁戒烟酒等对增进机体功能、防止动脉硬化的重要性,并进行预防保健知识的宣教,为老年人服务。

老年病人的护理要点篇2

【关键词】 老年病;特点;护理;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56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633-02

老年病一般病程较长、难根治、病情复杂,且容易反复。其发病率和患者年龄有一定的关系,通常年龄较大的患者患老年病的概率要大。老年病患者的新陈代谢以及生理功能等普遍减缓、减弱,且病情发现迟缓,导致了老年病科多危症和重症患者,大大增加其治疗和护理的难度[1]。因此,目前老年病的护理工作已经成为医学界面临的难题之一。本文主要对老年病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护理对策,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病患者56例。其中,男性患者为27例,女性患者为29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走失、跌倒、误吸、褥疮、投诉其他差错等护理问题18例。

1.2 老年病特点分析 老年病通常病程较长,且较难根治;由于老年人的机体免疫力较弱,导致相应的应激反应下降,因此往往是多种疾病同时存在,具有多病性;老年病患者的致病因及影响因素很多,一旦患病极容易发生相关的并发症,如简单的感冒也可能会引起呼吸衰竭等症状,且预测性低;老年患者还比较容易发生多器官衰竭或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由于大多数的老年人都与子女分开居住,因此发病时,对自身的病史等自述不清,容易造成医院在进行药源、医源及病史等采集时数据不准确等问题;同时,老年病的治疗时间较长、病情的反复,加之多数老年病患者发病时子女不在身旁,因此极容易产生恐慌、焦躁、悲伤及抑郁等情绪,然后进一步引发一些心理问题。

1.3 护理对策

1.3.1 基础护理 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护理人员更要全面加强对其进行基础护理[2]。首先护士每天给予患者翻身、叩背等护理,以促进患者痰液的排出,避免患者出现坠积性肺炎或者压疮等情况发生,翻身时间为每2h一次,每次10-15min,叩背要从下到上、从外到内;针对发热和昏迷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坚持为其进行口腔护理,每日至少一到两次,防止患者出现口腔感染。

1.3.2 健康教育护理 老年病患者由于其自理能力较差,住院期间容易出现一些走失、跌倒等护理问题,因此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必须将强对其的健康教育护理。尤其是一些有坠床危险的患者,如高领老年、精神异常、意识障碍以及痴呆等患者,护理人员必须教会其家属使用约束带和床栏,并且一定要反复向其家属强调约束带和床栏的重要性,叮嘱其不得随意松开约束带或者取下床栏。对于有感觉障碍的患者,其饮食的温度应保持在40℃左右;一些精神异常、记忆力障碍以及老年痴呆等患者,护理人员必须保证其24小时有人看护;必要时医院建立一套请假制度,规定病人须在有家属带领,且医院允许后签字的情况下方可离开[3]。

1.3.3 心理护理 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要及时展开老年病患者的心里状况调查,对其病情和心里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一旦发现患者出现焦躁、悲观抑郁等情绪,须对其展开适当的心理护理。如对于心理状态较差的患者,医院安排具有良好素养的专业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心理干预,耐心细致地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患者内心的忧虑和痛苦,并进行适当的疏导;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在无任何不良影响或者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尽可能满足患者的要求。

1.3.4 感染护理 老年病患者病情比较复杂,容易反复和感染,因此护理人员首先要对医院老年患者的感染、疫情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合理安排病人的房间,对其进行分散治疗和护理。与此同时,加强对这类患者治疗区和病房的消毒工作,遵医嘱抗菌药物类须慎重使用,防止发生院内感染。

1.3.5 日常饮食护理 老年病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其康复环境的改善。首先,要保持患者病房的整洁干净,给患者一个安静优雅的休息和睡眠环境;充分认识到合理的日常饮食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老年病患者病情康复和心里状况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保证患者每日的饮食必须清淡、有营养,最好提供蛋白含量高的食物;对于食欲不好的患者,结合其实际情况,合理调配饮食。

2 结 果

通过实施科学全面的护理措施,56例老年病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况都得到明显的改善。

3 讨 论

老年病具有病程长、难根治、病情复杂和反复等特点,其发病率和患者年龄有一定的关系,通常年龄较大的患者患老年病的概率要大。由于老年人的机体免疫力较弱,导致相应的应激反应下降,因此往往是多种疾病同时存在,具有多病性。且老年病患者的新陈代谢以及生理功能等普遍减缓、减弱,病情发现迟缓,往往多危症和重症患者,治疗和护理的难度较高。同时,老年病的治疗时间较长、病情的反复,加之多数老年病患者发病时子女不在身旁,因此极容易引发一些心理问题。

大量的临床护理表明,加强对老年病患者的科学护理,对改善其病情,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减少院内感染以及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的护理对策包括: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的护理、心理护理、日常饮食护理及感染护理等方面。通常良好的心里护理能消除患者抑郁悲观等影响康复的不良情绪,而基础护理、感染及健康护理等,能够保证患者的健康安全,减少感染的发生。老年病患者护理工作中,优质的日常饮食护理也尤为重要,她能够提供给患者良好的康复环境和营养所需,对改善患者病情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本文研究表明,通过科学全面的护理干预,56例老年病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况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综上所述,根据老年病特点和性质,对其实施有科学全面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老年病患者的病情,提高老年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俞根娣.解析老年病的特点及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78-79.

老年病人的护理要点篇3

【关键词】老年;心血管疾病;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282-01

1前言

心血管疾病是当今社会主要的流行疾病之一,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增长,60岁以上老人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也成为老人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的临床护理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心血管患者的临床护理,我们不仅要熟悉掌握心血管疾病的特征,还要准确把握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和心理情况,进行优先的照顾和健康指导,做好老人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护理。

2基本资料

根据医院对心血管患者的医疗记录,我们选取一个时间段的资料进行分析,在两年的时间里,医院收录了多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患者的平均年龄在65岁。这些患者在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病情确认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所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

3临床护理要点

根据医院的收录医疗记录和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我们对心血管的老年患者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依据病情提出了临床护理的四个要点。

3.1一般护理要点

住院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多数是老年人,在安排住院和住院护理当中,护理和医疗人员的态度应该热情,仪表要整洁,举止要文明优雅,这样的服务态度才能得到老年心血管病人的信任。要及时的根据每个病人的详细病情安排合适的病房,病房必须布局合理,干净整洁,舒适度良好,给老年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要让病人详细的了解整个病房的结构和设施,要向病人合理的介绍病房的注意事项,在询问病情和身体状况时,要用和蔼温柔的语气,要积极主动的去了解患者,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护理和治疗,让病房成为一个温暖和谐的家,让病人平静的接受治疗和护理。

3.2心理护理要点

由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多数为老年人,所以心理护理也成为老年心血管疾病护理的关键,患者刚进入医院,处在的病房环境是陌生的,而且,得知病情的老年病人会对心血管疾病产生多多少少的恐惧心理,难免会有焦虑情绪,这样会引起病人情绪的不稳定,会产生焦虑、愤怒、抑郁、冲动等精神的激烈反应,这些过激或者不正常的情绪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有些时候情况严重会导致情况的恶化,所以我们要加强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我们应该认真仔细的观察患者的言行举止,根据患者的表现研究患者的心理情况,针对各种心理情况作出合适的对策,要主动的去找患者谈话,倾听患者,了解患者的病痛,并且向病人介绍医院的时间安排,在日常的检查前要向病人交待好检查的目的,也要让病人了解医院的治疗手段和方案,乐观的介绍病人的诊断和检查结果,要努力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情绪。要让患者对疾病进行乐观的认识,消除悲观情绪。推荐相关的励志书籍,帮助病人建立战胜病魔的勇气和信心。所以要积极调整患者的心理情况,让患者在最佳状态上进行治疗和护理。

3.3生活护理要点

生活上的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是非常重要的。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患者在饮食上的护理的要求是苛刻和严格的,处于病痛的老年患者需要低胆固醇、低盐、低热量、低脂肪的饮食,多吃水果和蔬菜,尤其是含有粗纤维的食物,要切记老年心血管患者不能暴饮暴食,要少量多餐。另外,老年人牙齿不坚固,多数的牙齿已经松动,不能咀嚼硬的食物,应该给患者提供软的食物,而且要容易咀嚼,容易消化的食物。要关注患者的排便,由于心肌梗死的患者不能用力,所以要时刻防止大便秘结,要定期告知患者不应该用力排便,以免患者的病情加重。当患者发生便秘时,可及时的适当的使用缓泻剂,也可以用在肠道内灌入肥皂水进行,也可适当使用开塞露。心动过缓的患者要切忌排便长时间屏气,防止心动过缓病情加重。行动不便的患者的洗漱,入厕和饮食都必须由护士进行协助。定期对患者的口腔粘膜和皮肤进行检查,进行预防,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叮嘱患者不能吸烟喝酒,避免发生心血管疾病事件。

3.4病情观察护理要点

在临床护理中,有很多因素都能引诱心血管疾病加重,对患者的生活起居要加强观察和护理。要密切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比如心率、血压、体温、血糖的变化,要关注患者主诉,如胸痛,呼吸困难,观察病痛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及时的通知主治医生,而且要及时的采取医疗措施。要仔细观察病人的病情动态,科学用药,避免药物副作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与中年患者对药物的需求有很大的差别,根据患者的肾功能和排泄能力进行剂量的严格掌握,要对患者的血压、排尿量等生命体征进行严格的监控,做好每天的三查七对,在日常护理中,要将强对病房的巡视,严格控制输液的滴速,针对老年患者要安排有经验的护士进行护理,这样可以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保护病人的血管。

4结束语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危险的疾病,死亡率很高,而且患者多为老年人,这对护理的要求非常严格,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思维敏捷,有深厚的护理知识和经验,技术也要相当精湛,也要求护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修养。要想做好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护理,做好患者的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和病情观察护理,为患者减轻病痛,提高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治愈率,这样可以大大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让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张伶俐. 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护理[J]. 中国医药指南,2013,02:601-602.

老年病人的护理要点篇4

关键词:老年人;老年疾病;医学伦理道德

1 老年疾病的医疗护理特点

老年患者的治疗护理工作与其他患者群体有着一些不同的特点,充分了解、认识这些特点,对我们的老年病治疗护理工作有一定的帮助。老年病的治疗和护理有以下特点。

1.1艰巨性 老年患者患病的时间久、种类繁多,由于自身情况或者是环境因素引起的各种急慢性病的反复发作,病情的发生和发展也比我们预期中快。这不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老年患者身体指标及生理机能的下降,甚至是不能自理的患者,就进一步增加了医疗护理工作的难度。

1.2福利性 由于新医改的进一步推行,"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对于每一位老年人来说都是一项社会福利。

1.3康复性 为了能让老年患者能更好的在生理上或是心理康复上,医护人员必须尽到责任和义务来帮助老年人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让患者能够尽快的恢复生活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1.4政策性 尊敬和爱护老人是我国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党和政府也提出将老年人划入弱势群体加以关怀和照顾,特别是对离退休老同志的医疗护理更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重要工作。

2 老年疾病治疗护理的医学伦理道德

医学伦理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学这个职业中的具体体现,是在医学领域内医务人员在与患者和社会的联系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医护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不牟取私利、不断汲取新的知识、研究创新、以取得患者对医护人员能力的信赖。老年人具有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老年患者的医护工作更要遵守严格的道德伦理学标准。

我们从事老年人疾病治疗的医护人员,应具备"四心"。

2.1爱心 现代护理伦理学不仅强调对人的生命的尊重,而且强调对患者人格的尊重,从而达到了真正的医护道德的标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新的医学模式,让医疗护理人员的言行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把"有益于患者身心健康"作为出发点,对患者的关心、体贴和爱护,让医护工作变得人性化。老年患者几乎都是长期或多次反复住院,各种疾病对他们的折磨以及对自己病情的过分担忧,让他们对枯燥乏味的病房生活产生了恐惧。因此,对患者的情绪变化的了解和掌握比对他们的身体变化要更加及时和准确。适时的做出积极、有效的安慰和劝导,就能进一步防止或减轻抑郁等消极情绪的发生。

2.2专心 由于老年人自身的身体机能下降,导致对各种疾病的反应性降低,自己不能感觉到疾病的发生。尤其是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疾病,即使病情危重,也有很多临床症状表现不出来;而且老年病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病情极易被延误。因此,加强医护人员在老年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中的业务能力和自身医护道德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对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点的掌握,密切观察并及时的处理老年病的前驱症状及并发症,高度重视一切可能发生或发展的疾病病情。

2.3恒心 老年人身患多种疾病,病情也由于是多个系统齐发而变得更加复杂。患者出现行动不便、长期卧床、丧失生活能力的较多;因为病程、恢复情况、治疗效果等导致的问题,让他们焦虑,甚至丧失信心。所以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情况给予开导,要给予人道的关怀和照顾,不急躁、厌烦、粗疏;要多接近、安慰和鼓励。要更加有毅力和恒心。在悉心为患者调理生活的同时,让他们心情愉悦的配合我们的工作、接受治疗。

2.4虚心 老年患者对医护工作的评价中,尤其是离退休的老干部,是非常严格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热爱医学事业的同时,要有高度的义务感、责任感来做老干部医保事业。加强自我道德培养,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素质,虚心学习,不断充实专业知识,掌握精湛的医疗护理技术。要加深医患之间的了解,建立一种亲切友好、合作性的医患关系,以取得患者的信赖和尊重,使老年人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参考文献:

[1]李义庭,付丽,刘芳,等.老龄化社会对老年人社会关怀政策的研究[J].医学与哲学,2006,27(1):57-59.

老年病人的护理要点篇5

【关键词】老年病科; 护理工作; 体会

【中图分类号】R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201-02

老年病科是收治老年性疾病病人的综合科室。老年病人年龄大,病情重而复杂,死亡率高,病程长且伴有多种疾病,临床症状不典型。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多学科护理知识。笔者将做老年病科护理工作体会介绍如下:

1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机体出现一系列衰退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组织器官储备能力减弱,各种功能衰退,免疫功能下降,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容易出现各种慢性退行性疾病,如听力下降、视力减退、反应迟钝、平衡功能减退,精神活动能力减弱,运动反应时间延长,学习力、记忆力减退,人格改变,情绪变化等。

2 老年病人患病的特点。

2.1 发病缓慢、临床表现不典型。由于老年人感受性降低,往往已患严重疾病,自觉症状或临床表现却还不明显。据统计,35%-80%的老年人发生心肌梗塞时无疼痛表现,常呈无痛性急性心肌梗塞;很多老年人发生严重感染时却不发热。因此老年疾病因其症状及体征的不典型而容易被漏诊或误诊。

2.2 多种疾病同时存在。约有70%的老年人同时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而且各种症状的出现和损伤的累积效应也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增加,因此老年疾病病情错综复杂。故治疗和护理老年人时要有整体观念,综合考虑影响老年人健康转归的各种因素,制定全面的治疗护理计划,满足老年病人的健康需要。

2.3 病程长、恢复慢、并发症多。由于老年人免疫力低,抗病与修复能力差,疾病往往病程长、恢复慢,且易出现意识障碍、水电解质紊乱、运动障碍、多器官功能衰竭、出血倾向等多种并发症。

3 护理老年病人的体会:

3.1 老化带来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变化及老年疾病的特点决定了从事老年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心、细心和奉献精神,老年人说话啰嗦、重复,交流困难,易激动,护士要耐心的倾听患者的主诉,准确评估老年患者的健康状况,为及早明确诊断提供依据,以免延误病情。还要有“慎独”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地对老年人的健康负责;还要有准确敏锐的观察力,能及时发现老年病人各种细微的变化,做到防微杜渐,确保高质量的医疗和护理服务。

3.2 保障老年病人的用药安全是老年病科护理工作者的重要责任之一。老年人的组织器官及其功能出现生理性衰退,在药效学和动力学方面发生改变[1],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加之老年人常多种疾病并存,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更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机率。有报导用药5种以下,不良反应发生率8%,5-10种药品,不良反应升至50%-60%,甚至更高。故在执行医嘱,指导患者用药时注意剂量准确,给药及时,“每天3次”的口服药物一定每8小时服药1次,以保证体内稳定的血药浓度,达到治疗效果。指导正确的服药姿势端坐或站立,躺着服药,药物容易黏附在食管壁上,不仅严重影响疗效还可能刺激食管,引发局部炎性反应,严重的甚至损伤食管壁。老年患者经常忘记按时服药,护士要做到发药到手,服药到口,以避免误服,注射用药严格配伍禁忌,控制输液滴速,并及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养成阅读药物说明书的习惯,掌握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剂量、用法及注意事项,特别掌握老年病人的用药剂量。出院时要交代患者的家属帮助患者按时服药,要告知用药方法:除口服外,对一些有特殊要求给药的要交代清楚并教会患者如何用药。如硝酸甘油要舌下含服,不能吞服,而有些药片或胶囊必须吞服,不能咬碎或压碎。

3.3 老年病科护士要具备多学科护理知识:老年病科是一个综合性科室,收治范围广,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等,且一位病人合并多种疾病,或兼有内分泌、神经系统疾病[2],急危重病人多,病情变化快而复杂,死亡率、猝死率高。一种简单的临床表现可以是多种病因,如没精神可以是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电解质紊乱、低血糖等,要求护士必须掌握多学科护理知识,才能满足工作需要,病情观察认真仔细,具备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具备娴熟的应急能力,有效地做好急救处置,准确使用各种监护仪器、急救设备等。

3.4 重视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老年人机体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基础护理尤为重要,肺功能减退,咳嗽反射差,痰粘稠不易咳出,久病卧床或重病患者易发生坠积性肺炎[3],要经常给患者翻身叩背;按摩骨隆突及受压部位预防压疮;不少患者皮肤瘙痒要经常给予温水擦洗后涂抹润肤膏,预防抓伤;做好口腔护理以增加食欲、预防口腔感染及口臭,促进疾病的康复。老年人感情脆弱,易激动,恐惧、紧张、孤独、失落是老年病人的心理问题,特别是离退休老年病人,习惯了被人尊重,患病后更感到孤僻、怀旧,在乎医护人员的态度和语气,要注重对老年患者的心理疏导和尊重,给以更多的同情,服务周到,言行谨慎,用尊敬的称谓。做好老年病人心理护理有时可达到药物治疗效果。

老年病科护理工作特点及老年病人的特点,要求做老年病科的护理人员真诚和蔼的对待病人,理解宽容病人,耐心倾听病人的叙述,把爱心献给病人,尊重每一位病人。

参考文献:

[1] 刘艳, 高英 ,宋奕等.老年病人护理中常见差错与缺陷的原因分析及干预 [J].中国临床研究:2010 .23 (10)936-937.

老年病人的护理要点篇6

【关键词】 老年病人;心理特点;分析;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290-01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学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是目前多数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老年人是健康较脆弱的群体,不仅身体各器官老化、功能衰退,疾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同时心理因素也是直接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老年人在住院期间,我们护士要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加强其心理护理,对病人恢复健康起着积极促进作用。作者对32例老年住院患者加强心理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1.1 敏感的自尊

人的价值感和自尊心紧密联系在一起。老年人具有较深的资历和阅历,喜欢周围的人恭顺他。可是一旦住院,处处受约束,当不甘“任人摆布”的心理与现实发生矛盾时,自尊会变得更加敏感和强烈,也极易受到伤害。

1.2 孤独感

老年人因病住院,对周围的环境感到陌生,家人往往因工作、家庭等事情不能陪护,医护人员又不能时刻照顾在身边,情感脆弱的老年病人极易产生孤独感。

1.3 焦虑、猜疑和恐惧

病人的焦虑主要来自身体不适、家庭因素、经济压力、医院环境等方面。恐惧主要来自疾病对生命的威胁。病人怕误诊、误治,怕检查、治疗及护理操作带来的不适。猜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影响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判断。老年人若长期处于此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导致心理失衡,直接影响治疗,不利于身体康复。

1.4 退化表象

1.4.1 自我中心加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以一切事物和人际关系是否有利于自我存在为前提,常被指为自私自利。

1.4.2 依赖性加强:老年病人生活自理能力丧失或降低,需要别人的照顾,但过分依赖使老年人对自己能做的事也懒得去做,这种心理不利于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4.3 兴趣狭窄:只关心自己的身体,不仅对以往兴趣事物表现淡漠,更无增添新兴趣的动机。

1.4.4强化角色:老年人往往在病情好转或接近痊愈时,仍然安于患者角色,小病大养,自信心减弱,不相信疗效,对原来担任的社会角色恐惧,不愿出院。

2 心理护理对策

2.1 创造良好的治疗和休养环境

环境对老人心理活动的影响十分明显,因此护士要根据现有的住院条件,尽可能地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和休养环境。在病房设置、病员安排、病房周边环境等方面,都要尽可能地使其安静、整洁、舒适、美观,尽量减少不良环境对患者的刺激。

2.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成功的关键。护患关系建立的基础是护士对患者情况掌握的准确程度,护士在准确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下,可以对症下药。在和患者接触的每一个环节,把握好交往的分寸和技巧,以融洽和患者的关系。患者一旦对护士产生信任感,护士即可通过言语、态度、表情和行为影响和感染患者,以改善患者的不良心态和行为。

2.3 疏导患者负性心理情绪

2.3.1 维护自尊,消除孤独感:热情接待新人院患者,做好人院介绍。耐心介绍医院、病区环境,介绍同病室病友及医护人员,使其尽快适应陌生环境。

2.3.3 医护人员要理解并尊重老年人,称呼恰当,言语礼貌,行为端庄大方。

老年病人的护理要点篇7

行唐县人民医院 河北省行唐县 050600

【摘 要】随着时展,我国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程度开始深化,根据我院入院治疗的患者资料来看,60% 以上的患者超过了60 岁,可见老年人自身抵抗力较年轻时相对低,各类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因此在入院后,需要更专业更高质量的护理。本文首先解析神经内科老年病人的患病特点,接着总结目前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实际经验与研究针对神经内科老年病人护理提出策略建议,分享护理体会,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贡献有价值的参考,力争为我国老年病护理工作的精进略尽绵力。

关键词 神经内科;老年病;护理体会

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对于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不断深化,各类老年病发病率逐年提高。根据2013-2014 年我院神经内科的老年病人资料显示,一些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及痴呆等老人成倍增长,这给我们的护理工作带来压力。神经内科的疾病会导致老年病人失去大部分生活自理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从生理、心理方面对病人施以护理照顾。对此医院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强化护理质量,提升专业素质,力争处理好传统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1 神经内科老年病人特点

以我院2013-2014 年神经内科老年病人1500 例为研究样本,其中男性91 例,女性590 例,平均年龄72 岁,其中脑部疾病患者有450 例,老年痴呆患者190 例,癫痫患者80 例,肢体瘫痪患者520 例,其它病患者260 例。样本中有高血压病症的患者有650 例,糖尿病患者400 例,余下患者表现出其它功能性病症。

1.1 神经内科老年病人生理与心理状态差

神经内科的老年病患者因为身体疾病与心理压力导致各方面状态都比较差,通过临床护理经验可以总结几点突出表现,首先病人会因为不了解自身疾病产生极度焦虑,并且不时产生恐惧的感觉;其次部分患者因为肢体瘫痪导致大小便失禁,这些功能性障碍让老年患者非常悲哀,对治疗失去希望,导致态度消极;再次由于疾病需要长时间治疗,老年病人在住院期间与家人沟通少,会觉得孤独,这也导致老人安全感缺失,有时对护理人员产生抵触不配合的情绪。

1.2 病症发展缓慢不易被发现

大部分老年病人在发现疾病时已经处于很严重的状态,这是因为神经内科疾病是缓慢侵袭人体,且老人自身感觉不灵敏,反应时间过长,导致病情加重。临床护理中,我们发现由于长时间患病,老年病患者在精神、性格上都会产生不同的变化,这就需要护理人员格外注意,将症状与疾病发病症状作对比,以免错过治疗最佳时期。

1.3 多种病症共存护理难度大

老年病人通常不只患有一种疾病,患者普遍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的常见疾病,当一种病发病以后,会引发其他病症同时出现,这些潜在危机威胁患者安全,此类患者护理难度相对较大。

1.4 用药过多副作用多

神经内科患者通常需要服用多种药物,且服用时间较长,久而久之产生抗药性,身体指标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化,部分药物对于患者的肾脏是有损伤的,这需要护理人员格外注意患者的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

2 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护理工作本身存在问题,首先由于神经内科的患者很多有功能性障碍,部分无法与人沟通,当护理工作量大的时候,很容易发生遗漏、护理不及时的现象;其次由于护理工作总是处于紧张的状态,大部分时候护理人员更在意眼前重症患者,着意处理好眼前的工作,部分患者的潜在风险被忽略,为患者埋下安全隐患;再次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不够,由于缺乏高度的自我要求,在发生医患纠纷时,常常存在处理不当、说话不讲分寸进而激怒患者的情况,为解决问题带来麻烦。

管理存在问题,首先部分护理人员对医疗环境管理不严格,出现医疗器械被污染等现象,这是工作不到位的体现;其次不重视相关护理工作的规章制度,护士长、主任等对护理工作的监督管理不够,导致护理人员产生松懈情绪;再次护理人员不足,有时工作紧张,同一个人长期值夜班精力下降,很容易导致意外发生。

3 提升护理质量的策略建议

3.1 提供护理人员专业素质

针对目前神经内科状况,护理人员一定要不断提高专业素质,结合相关临床特点,加强相关的管理,并定期制定护理培训计划,采用老带新的工作方式,帮助护理人员积累经验,加强业务能力。

3.2 做好环境管理

老年病患心理与生理都需要精心护理,这里最基本的要求是为患者营造温馨的住院环境,尽量保证安静、整洁,尽量做到精中有细,甚至要关注病人的衣服合身与否、鞋子合脚与否,对于腿脚不便的患者要提供扶手、借力工具,对于肢体瘫痪患者要保证呼救器就在手边。

3.3 防范各类安全隐患

首先由于护理工作压力大,护理人员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医院应为护理工作增加专人人员,并调整倒班制度,不断分担护理人员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对护理工作要采取考核制度,将患者反馈放到考核中,坚持培养鼓励护理人员提升职业道德、加强护理基础工作;再次加强健康教育,神经内科的老年人患者由于患病很多不能与护理人员做很好的沟通,这就需要我们的护士与患者、患者家属做好健康教育、教育宣传,力争从生理、心理两方面帮助患者做好康复准备。

3.4 准备应急方案

在护理工作中存在各类问题,需要我们针对患者特点建立应急预案,如针对长期卧床生褥疮、吸入性肺炎等都要有及时处理的准备,有条件的要做演练,保证护理人员人人都能熟练操作,充分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老年病人的护理要点篇8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病冬的心理特点及有效护理。方法总结32例老年住院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从护患关系、治疗环境,疏导负性心理情绪等方面进行护理。结果32例老年病人通过心理护理达到最佳的治疗状态。结论加强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能加速病人早日康复。

【论文关键词】老年病人心理特点护理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学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是目前多数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老年人是健康较脆弱的群体,不仅身体各器官老化、功能衰退,疾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同时心理因素也是直接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老年人在住院期间,护士要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加强其心理护理,对病人恢复健康起着积极促进作用。作者对32例老年住院患者加强心理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1.1敏感的自尊

人的价值感和自尊心紧密联系在一起。老年人具有较深的资历和阅历,喜欢周围的人恭顺他。可是一旦住院,处处受约束,当不甘“任人摆布”的心理与现实发生矛盾时,自尊会变得更加敏感和强烈,也极易受到伤害。

1.2孤独感

老年人因病住院,对周围的环境感到陌生,家人往往因工作、家庭等事情不能陪护,医护人员又不能时刻照顾在身边,情感脆弱的老年病人极易产生孤独感。

1.3焦虑、猜疑和恐惧

病人的焦虑主要来自身体不适、家庭因素、经济压力、医院环境等方面。恐惧主要来自疾病对生命的威胁。病人怕误诊、误治,怕检查、治疗及护理操作带来的不适。猜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影响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判断。老年人若长期处于此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导致心理失衡,直接影响治疗,不利于身体康复。

1.4退化表象

(1)自我中心加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以一切事物和人际关系是否有利于自我存在为前提,常被指为自私自利;(2)依赖性加强:老年病人生活自理能力丧失或降低,需要别人的照顾,但过分依赖使老年人对自己能做的事也懒得去做,这种心理不利于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兴趣狭窄:只关心自己的身体,不仅对以往兴趣事物表现淡漠,更无增添新兴趣的动机;(4)强化角色:老年人往往在病情好转或接近痊愈时,仍然安于患者角色,小病大养,自信心减弱,不相信疗效,对原来担任的社会角色恐惧,不愿出院。

2心理护理对策

2.1创造良好的治疗和休养环境

环境对老人心理活动的影响十分明显,因此护士要根据现有的住院条件,尽可能地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和休养环境。在病房设置、病员安排、病房周边环境等方面,都要尽可能地使其安静、整洁、舒适、美观,尽量减少不良环境对患者的刺激。

2.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成功的关键。护患关系建立的基础是护士对患者情况掌握的准确程度,护士在准确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下,可以对症下药。在和患者接触的每一个环节,把握好交往的分寸和技巧,以融洽和患者的关系。患者一旦对护士产生信任感,护士即可通过言语、态度、表情和行为影响和感染患者,以改善患者的不良心态和行为。

2.3疏导患者负性心理情绪

(1)维护自尊,消除孤独感:热情接待新人院患者,做好人院介绍。耐心介绍医院、病区环境,介绍同病室病友及医护人员,使其尽快适应陌生环境。医护人员要理解并尊重老年人,称呼恰当,言语礼貌,行为端庄大方。对病人提出的合理要求应妥善解决,对一般无原则性问题尽量迁就,适当照顾他们固有的生活习惯。而对不能解决或违反原则的要求,要耐心地给予解释,说明原因,使其能够接受,避免产生抵触情绪,使其自尊心得到满足。

为消除病人孤独感,护士应经常深入病房,对病人充分理解和同情,使病人视护士为亲人,宣泄内心的感受。与此同时,重视家庭支持的治疗作用。动员家人经常看望,对危重病人应以疾病康复为目的,留陪护且勿多人探视。护士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在病区开展趣味不同的活动,分散病人注意力,消除孤独感,保持愉快的心态。

(2)消除焦虑、恐惧和猜疑的情绪:护士首先要细心观察,了解病人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若因生活、经济上有困难,护士应尽量帮助解决或尽快与病人家属联系,给予妥善处理。若因病人对疾病本身不清楚,护士应进行细致的疾病宣教,讲解有关的科普知识,使其对疾病有所了解。在各种治疗、护理操作及检查前要做好解释工作讲解时应注意声音宏亮,语速宜慢,内容简明扼要,且根据病人的理解水平来讲解,使其尽量清楚。对一些特殊检查、治疗及用药后的反应、副作用,应事先向病人及家属讲清楚,消除其紧张情绪。在医疗保护制度允许的情况下,让病人及时了解检查结果,明确治疗与康复过程及方向。鼓励病人尽可能参与疾病的医疗决策活动。护士在病人面前要表现镇定从容、耐心、处事果断,语言上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也不应随意议论病人,以免病人猜疑。护士应多举一些好转或痊愈的病历,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危重病人及癌症患者需实行保护性医疗,但应与病人家属交代清楚。

老年病人的护理要点篇9

【摘要】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骨科患者中老年病人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老年病人独特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增加了老年外科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如何最大限度地帮助老年骨科手术病人以最佳心态接受手术治疗并保证手术中安全是我们手术室护士面临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 老年病人;护理;

1 身心状况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内部相应地出现一系列变化,老年期的变化可以涉及到人体的各个系统,涉及到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等。

1.1 老年人常见疾病 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及其后遗症、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老年性白内障、耳聋、前列腺肥大、颈椎病,骨质疏松,骨质增生等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高血压病史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经调查,我国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发病率高达38.2%;在骨骼方面,老年人骨骼中有机胶质成分减少,而无机成份增多,可由年轻时的50%增加到80%,导致骨骼变脆,韧性降低,易发生骨折。关节的表面粗糙不平整、变形等使老人年站立不稳,行动不便。一些部位的骨质增生,给老年病人常常带来极大的痛苦。老年人肺组织会出现弹性降低,肺泡扩大,加之胸廓前后径扩大活动受限,出现肺总量和肺活量下降,有人发现80岁时最大换气量,只有20岁时的50%。呼吸道粘膜萎缩,粘膜也有报道7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者36%有冠心病,44%有心肌纤维化,29%的病人有心肌变性。高血压和其它心脏病,使心脏出现病理性扩大,临床中常会见到。

1.2 老年人心理特点 老年人的心理变化主要包括失落感、孤独感、恐惧感、抑郁、健忘、挑剔,自我防卫心理较强,固执,性格内向,反应慢,动作迟缓,记忆力及听力均有不同程度减退。需要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术前情绪改变十分明显.一方面对麻醉、手术具有恐惧感;另一方面对自己所患病的不了解产生焦虑、精神紧张。焦虑心理表现为:对手术目的、方法、预后不明确,导致不配合;抑郁心理表现为:自尊心低、沮丧、无助;孤独感表现为:不愿与外人交流;依赖心理表现为:对自己日常生活自理的自信心不足。

2 护理面临问题

2015年60岁以上人口总量将突破2亿,因此老年外科手术也不断增加老年外科手术病人约占外科手术病人的25%左右,骨科患者中老年病人的比例呈上升趋势。[1]由于老年人机体免疫力低下,并存疾病相对增多,储备能力和代偿能力减退,重要器官功能发生退行性改变,其手术危险性比年轻人明显增高。为加强老年围手术期管理,防范手术风险,提高医疗质量,更好地满足病人的医疗需求,我们必须全面了解病人病情,评估老年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实现老年手术病人围手术期保障,使病人平稳度过手术期起着重要作用

3 护理措施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我们发现老年外科手术病人的比例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手术室护士对老年病人的护理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术前护理、术中护理、 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掌握骨科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护理。他们大多数生活自理能力差或完全丧失,有的病人表现烦躁表现为焦虑、恐惧、激动、多语、失眠等,上述心理状态都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为解除病人思想负担,最重要的是给病人心理上的安慰。

3.1 术前护理 老年患者年老体弱,力不从心,多数老年患者适应新环境能力差,顾虑较多。因此,把忧虑、恐惧消除,解除心理负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

3.1.1 做好术前访视工作 消除病人心理负担 因患者担心无人照顾,给家人在经济、工作上带来麻烦,应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让患者尽快适应患者角色。我们首先尊重老年人, 主动热情地与患者打招呼,介绍环境,在较短的接触中,使老年患者感受到受重视,主动从生活上给予关心,并耐心热情讲解手术有关事项,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1.2 做好详细评估工作 为手术做充分准备 术前正确评估患者生理及手术方面存在的风险,并积极调整其生理状态或者改变手术方式,是避免出现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的重要措施 手术前对病人生理状态做充分评估,完善术前准备工作以及手术护士的配备。特殊物品准备包括防压疮硅胶软垫的准备,复温毯的准备。

3.2 术中护理 由于老年人特殊生理特点,要求手术室医护人员在病人入室后严格按安全核查要求核查病人相关信息,特别是手术部位。老年人血管弹性较差,比较脆,一定要选好血管,一次成功,以减少病人的痛苦,同时增强病人对护士的信任。老年人肌肉松弛,皮肤粗糙,弹性差,皱褶多,备皮操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皮肤;由于老年人尿道平滑肌松弛,尿道口回缩,宜用粗尿管防止溢尿,导尿时一定要注意无菌操作。手术中使用硅胶垫,以减少外力对骨隆凸处的受压。老年人基础体温较低,可根据室温,术中出血等情况选择性的使用复温毯。

手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因老年人体质弱,手术耐受性较差,病情复杂多变,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尿量的变化,能够早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此外,还应重点观察因手术创伤,失血,麻醉等造成的反应极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等。手术中还要求医护人员熟练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对病人不必要的伤害。

3.3 术后护理

3.3.1 患者麻醉清醒后6h给予流质饮食,术后第1天给予易消化、易吸收的高蛋白、高钙、高维生素饮食。

3.3.2 并发症的预防 护理老年患者术后因长期卧床、肢体制动,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加强各种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至关重要。①压疮:减轻局部受压。②坠积性肺炎:嘱患者深呼吸增加肺活量,改善肺功能。定时翻身拍背,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③泌尿系感染:术后留置尿管是泌尿系感染的主要原因,为防止感染要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碘伏消毒2次。嘱患者多饮水,经常变换,做深呼吸,以训练膀胱肌收缩功能。④深静脉血栓:护理中注意观察患肢皮肤是否发红、皮温是否正常,有无疼痛、肿胀、触及条索感等。遵医嘱补充足够的液体,防止血液浓缩,降低血液黏度,且卧床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病情加重。因此,正确完善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开展全方位护理是达到正确护理的有效方法,其护理的重点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4 健康教育

由于患者卧床,肠蠕动减慢,易引起便秘,饮食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高纤维素的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忌油腻、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防腹胀及便秘。

老年病人的护理要点篇10

【关键词】 老年病人 心理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264-0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整体护理的不断推广和深入,心理护理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的今天,如何提高老年人身心健康水平,保障其安度晚年,已成为全社会关心的问题。重视和理解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加强其心理护理,不仅能进一步密切护患关系,而且能够促进患者身心的早日康复。

1 老年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

1.1 恐惧与害怕。这是老年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每个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害怕医院陌生环境,过分担心自己的病情,经济紧张怕连累家庭,怕给子女带来负担,怕别人厌烦,怕医务人员态度不好,怕发生意外等产生恐惧和害怕感。

1.2 孤独与寂寞。主要出现在住院时间较长缺少亲人陪护的病人。有的老年人从忙碌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之后一时失去生活目标,很少言语而产生老而无用的心理,再加上老年丧偶、独居、离退休、不善交往,子女不在身边,又抱病在身,就会感到孤独寂寞。

1.3 情绪不稳。多见于具有易激惹,性格急躁,爱挑剔等特点的病人,不能忍受疾病带来的痛苦及压力,病后前途渺茫,已频临死亡边缘,心灰意冷,消极等待,对自身疾病所致的不适认为是别人带来的,遇到同情语言则落泪,遇到相反意见则唠叨不休或勃然大怒,甚至将自己的不满发泄在医护人员身上。

1.4 依赖心理。老年病人依赖性极强,常担心亲人远离自己,怕病友、医护人员冷落自己,喜欢周围人时刻注意他,希望得到亲人和朋友以及医护人员的关心、问候。而且事事想让别人帮助,即使自己能做的也不去做,形成了依赖性,对康复十分有害。

2 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对策

2.1 创造温馨、舒适、安全的环境

为老年病人创造宽敞、明亮的病室环境,护理人员主动热情接待,保持床铺及被褥整洁、柔软、舒适,室内物品摆放整齐,避免障碍物绊倒患者。将患者常用的生活用品及药物放在易取的地方,减少引起老年患者不安全的因素。

2.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满腔热情对待病人,要主动找病人交谈,对思想不暴露的患者要有耐心,关心同情和体谅病人,把患者的痛苦视为亲人甚至是自己的痛苦,“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病人悲观失望时,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地鼓励病人,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与孤独猜疑的老年患者及自尊心极强的老年病人沟通时,要加倍关心体贴他们,多采用肯定、鼓励、赞扬的语言,提倡患者之间沟通与交流,相互交流治疗心得体会,这更有利于心情恢复正常心理。对于心情急迫的老年患者应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讲解老年病的原理特征。使其能正视自身的疾病,逐渐走向康复。

由于老年人记忆力和视力等功能减退,接受能力相对较差,在与病人交流时尽量避免用医学术语,尽可能用老年患者熟悉的语言讲解。在讲解常用病症等抽象医学理论时要结合实际病例加以说明。针对不同老年患者各个阶段的心理,用同情引导启发鼓励安慰等方法与患者交流。对老年患者要细心有耐心。

2.3 做好老年病人的健康宣教

护士要在现有护理知识、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多方面的科普知识和心理知识,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及专业知识和技能,用良好的语言向老年病人讲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及注意事项。

在实施护理过程中要用心观察,最大限度了解病人的全面情况。掌握病人年龄、职业、工作经历及家庭成员家庭关系情况。弄清楚疾病的病因及家庭病史。入院前治疗情况、体质状况、心理状态,包括性格特点、爱好、饮食习惯规律,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分析确定确实可行的护理方案。并且要经常开导劝解病人,让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4 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焦虑心理

护士应该做到对老人称呼要恰当,言行要有礼貌,举止文雅,耐心向患者解答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患者消除一些内心的苦衷,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隔阂和误会。向患者告知收费情况,征求治疗意见,这样可以使患者积极配合接受医院的治疗。

对老年病人要细心、用心、精心。由于老人免疫力、视力、听力等功能减退,知识接受能力相对较差,特别是患者患病后,脾气会变坏、固执、猜疑、乱发脾气,此时需要我们给老年人多一份理解和关怀,对他们要和蔼、温柔,多与其聊天,多听他们倾诉。医护人员要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以及和蔼的言行去关怀体贴病人。

护理人员不能因工作量大而表现出不耐烦的工作情绪,应经常巡视病房,耐心疏导和安慰病人,向病人提供所需的信息,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建立良好的家庭结构,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细心照顾,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争取病情早日好转。

2.5 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服务

确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细化工作要求。根据工作情况值班人员少时酌情安排能力较强的实习生上助班,以确保单独值班的护理质量和安全,避免各类潜在护理隐患。护士长应规范护理记录书写,描述病情注意客观、准确、连续性。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有效地为防止护理风险提供信息。

2.6 强老年护理风险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