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诊所概况十篇

时间:2023-11-02 18:04:09

口腔诊所概况

口腔诊所概况篇1

[论文关键词]老年人口腔修复认知

口腔义齿修复的患者群主要集中于老年人,因此,正确把握老年人对口腔义齿修复知识的掌握情况,是配合口腔修复医生开展临床工作的关键。老年患者在接受口腔义齿修复治疗之前就了解相关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我院口腔修复科从2007年6月到2009年10月对350例老年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50例患者中男212例,女138例;年龄60~85岁,平均70岁。所有对象均为在本院口腔修复科接受治疗的初诊患者,神志清醒,能理解回答调查问卷的内容。

1.2问卷调查方式: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方式。内容尽量不出现口腔修复专业术语。调查问卷由2个部分组成:①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情况。②对口腔修复基本概念、修复前治疗过程、修复治疗就诊次数、修复过程中常见问题、修复后出现的并发症、修复材料及修复后注意事项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解。

1.3统计分析方法:应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发出350份问卷,收回310份有效问卷。

2.1不同文化程度对调查内容的了解程度比较:见表1。

2.2310例老年患者对口腔义齿修复知识的了解情况:详见表2。

310例老年患者对口腔义齿修复知识的了解情况依次为:患者对可摘义齿需经常清洗吗了解得最清楚达91.1%,对口腔义齿修复后不良反应的食物嵌塞了解为70.1%,对可摘局部义齿的概念的了解62.1%,对如有不适要到医院复诊的了解68.5%,对固定义齿的概念的了解56.4%,对急、慢性龈炎的了解56.4%。由此可见患者对口腔义齿修复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认识最为缺乏。

3讨论

3.1老年患者对口腔义齿修复的知识了解直接影响了修复医生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对是否义齿修复成功有决定性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患者对口腔修复的概念和成功率了解得不太清楚。患者对拔牙后多久才能修复,以及活髓牙在牙体预备时需要麻醉这方面的知识了解得不够,提示临床医生在进行牙体预备时就应该积极和患者有效沟通,对修复事宜多解释,常规口腔义齿修复治疗的就诊次数、可摘义齿和固定义齿修复需要的就诊次数是口腔义齿修复治疗过程中重要环节。但本次调查结果却不理想,说明医生在治疗前没有和患者讲解这方面的知识,导致患者在修复时对正常的就诊次数产生厌烦的情绪,甚至可能出现医疗投诉。所以在为老年患者实施修复前应明确就诊次数,缓解患者心理状态。

3.2口腔义齿修复过程中常见的不适问题直接影响患者治疗时的情绪和患者、医生的配合度,进而影响治疗效果。本调查结果表明,患者对牙体预备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因此应在日后工作中加大对这方面知识的宣传力度,先宣传后操作,以便让患者更好地理解在牙体预备时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发生。很多老年患者由于对这方面知识的缺乏,导致对修复时的不良反应没有准备而影响治疗效果。在本次调查时,许多患者提出,临床医生应在进行治疗前先给患者详细讲解治疗中、治疗后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让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以良好的心态接受口腔义齿修复。在临床口腔义齿修复工作中,患者对口腔材料的了解也十分重要,因为修复材料和修复体结构的了解有助于理解口腔义齿修复的治疗费用,以减少患者对费用的误解。本次调研结果表明,老年患者对修复体结构及修复材料的情况了解较差,这与患者的知识结构、经济实力有明显关系,在使用牙体预备时要将其性能、价格等相关信息告知患者,让患者根据本人的实际状况来合理选择修复材料。

口腔诊所概况篇2

[摘要]医院是病人密集的场所,医院环境最容易被病源微生物污染,促发院内感染。院内感染已成为一个全球性医院人群健康的重要问题。口腔门诊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发科室,由于口腔内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而医务人员在诊疗操作中又不可避免地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等口腔内分泌物,易造成诊室空气、环境及诊疗器械的污染。如果不重视消毒、灭菌、隔离工作,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很容易造成乙肝、丙肝,艾滋病,结核病等血源性和呼吸性疾病的传播,增加门诊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因此要加强医务人员意识和职业道德,加强医务人员感染知识的培训及对院内感染的认识,加强对手带菌的预防;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采取措施预防院内感染。加强口腔科门诊的医院感染管理是保证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口腔门诊医源性感染管理

中图分类号:R780.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1-0163-02

1加强医务人员意识及职业道德

医德与院内感染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防止院内感染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只有通过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意识和职业道德,增强预防院内感染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才能有效的降低院内感染率。

2加强医务人员感染知识的培训,提高对院内感染的认识

制定学习计划,定期进行感染知识的学习,使医务人员掌握消毒隔离技术和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技术。必须使医务人员,认识到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工作,视所有患者都为感染病例,并按感染病例进行处理,将危险因素降至最低。

3加强对手带菌的预防控制

患者的院内感染,通过医务人员、病人手带菌污染最为严重。除医护人员外,医院清洁卫生员由于要经常清理污物、医疗垃圾、手的污染更为重严重。接触传播是许多疾病重要的治病原因。手的污染常造成医院环境物品的污染,就要有效的控制预防手带菌。

4观念改变

口腔治疗中要解决部分医务人员传统观念,即认为口腔本身就是有菌器官,无需严格的无菌操作,操作过程中自我防护观念和预防医院感染概念不强,因此应加强对口腔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和自我防护的教育,引入标准预防概念,视口腔为感染源。接触病人诊疗时穿立领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手套,必要时戴防护面罩或眼镜。值得注意的是,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戴手套应和洗手相辅使用,每次诊疗前后、戴手套前、脱手套后均需洗手,严格遵循六步洗手法。有研究显示,虽然病人是感染的直接来源,但是造成医院感染扩散的途径则主要是医务人员的手,洗手是控制医院感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措施,用流动水冲洗、肥皂洗手,自然菌消除率达99.5%。

5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5.1 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等法规要求,制定适合本医院口腔科切实可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消毒隔离制度、医务人员防护制度、医务人员培训制度、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制度等。

5.2 制定诊室保洁和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的危害。按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进行严格分类,对于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棉球、纱布及各种敷料以及注射器、手套、帽子、口罩、一次性诊疗器械等,均按照感染性废物装入黄色包装袋中,对于针头、探针等锐器需按损伤性废物放入防渗漏、耐刺的锐器盒内,在包装袋和锐器盒外应当有警示标识,并标明科室、日期、类别,对于特殊感染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应采用双包装袋双扎口。科室人员与专职回收人员严格交接登记手续后送焚烧站统一焚烧,进行无害化处理。

5.3 制定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的各项操作程序

进入患者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消毒或灭菌”的要求,凡接触患者伤口、血液、破损黏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5.4 定期监测,规范化管理

口腔门诊建立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设立监控医师和监控护士,加强对本科室医院感染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形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科-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的三级医院感染监测网络。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考核标准及奖惩措施,感染管理科定期对口腔科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形成标准-考核-奖惩三位一体的责任管理体系。

总之,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预防和控制诊疗过程中交叉感染发生的核心,工作中严格执行现有的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方案,加强口腔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卫生习惯教育,增强行政部门的有效干预,可确保口腔医疗安全,降低医院感染因素。

口腔诊所概况篇3

1.1不了解治疗操作的过程

只要提到治牙,患者就会想到刺耳的电钻声,耀眼的灯光,牙齿酸痛,出血及长时间张口的颞颌关节疲乏。低学历和年龄较小的患者难以了解和理解口腔治疗的过程和器械,对于口腔科室的陌生感和未知感成为了焦虑的来源。而在科室中,新型的牙科综合治疗机是采用高速气动涡轮钻头,震动极小无噪音,大多数手术是在充分麻醉下无痛进行的,急性化脓性牙髓炎的剧烈疼痛也可通过快速穿髓术,迅速达到开放引流止痛的目的,因而术前就要一一向患者解释清楚,避免产生过度的焦虑。

1.2医护人员及就诊环境的影响挂号,导诊,医护人员的接诊态度,就诊周围环境等都会对患者的心理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往往微小的刺激就会产生强烈的反应,尤其是医务人员的言语态度。就诊环境影响着患者候诊时的心理状态,和谐温暖的环境可以使患者的心态更平和,减少紧张状态的出现。

1.3直接或间接就诊经验的影响患者以往不成功的治疗体验,可引起患者痛苦的回忆,从而加重手术前的焦虑。有心理障碍的患者在手术前后均可发生比较强烈而持久的焦虑反应。有调查发现有过直接或间接牙科经验的患者比没有的牙科经历的患者DFS分值高。牙科的创伤性治疗包括:拔牙、根管治疗、牙周刮治术、牙体预备等,这些治疗如果在没有麻药的前提下很可能会给患者造成疼痛。牙科的创伤性治疗经历普遍被认为与高度焦虑存在明显关系。有研究认为拔牙的局部麻醉注射是口腔外科患者焦虑的主要因素,也有报道把拔牙过程中的劈凿牙齿列为主要畏惧因素。父母、亲朋、同事之间交流治疗的不良体验,以及候诊期间患者之间的谈话内容,候诊观察其他患者的就诊反应等,都可刺激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潜在的焦虑感。

1.4性别与年龄研究发现产生焦虑的女性多于男性,儿童与老人焦虑程度远高于中、青年人。儿童主要是害怕治疗中产生疼痛以及家长不能陪伴,而老人较为担心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随着人生阅历丰富,对口腔知识有所了解,对口腔科环境有所熟悉,恐惧感可有所减轻。而到了中年,由于全身疾病开始显现,人们开始萌生死亡的概念,此时,人们对疼痛和组织损害的敏感性增强。

2消除或减轻术前焦虑的方法

2.1消除陌生感,自愿就诊。患者进入诊室后,导诊人员及接诊医师应热情接待,耐心详细的介绍诊室的状况,使患者尽快熟悉环境,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顺利地配合治疗,对老弱病残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2利用候诊间歇,宣传口腔常识。通过播放录像片或张贴海报的形式,使患者掌握口腔就诊的常规知识,了解自己所患疾病的发展过程,所要接受的治疗过程以及预后情况,加强对口腔知识的了解,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

2.3优良舒适的环境。诊室应安静,物品摆放整齐,窗明机净,医护人员衣帽整洁,使患者一踏入诊室就产生一种清新舒适的感受。帮助患者放松心情,减轻压力。

2.4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医师热情接诊患者,进入治疗椅,并为其调好,循循善诱的问诊,耐心听取病人的叙述及疑问,使患者感到亲切,并有一定的归属感,更容易放松,诊治动作轻柔、快速、准确,尽量避免患者看到带血的棉球、牙挺、牙钳、注射器,牙钻等。

2.5避免首诊引起疼痛。首次治疗的疼痛感受会导致患者对再次就诊的恐惧,尤其是对小儿可带来终身的记忆,致使其长大患牙病后,惧怕治疗操作,拒绝与口腔医师的合作,对维护口腔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故应注重首诊过程中的无痛治疗,提高治疗舒适感,培养患者对牙科治疗的信心。

2.6心理干预。心理干预是以放松心情为目的,目前许多报道支持治疗前宣教的方法,治疗前向患者解释清楚病情及治疗方法能很好的缓解焦虑状况。对于牙科焦虑症严重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使患者做好诊前的心理准备,更好地配合口腔医师的治疗,提高诊疗效果。

3结语

口腔诊所概况篇4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MRI;CT;X线;阳性率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m,AD) 也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较为常见也是最复杂、最危险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为每年50-100人/10万人群,3个月生存率仅10%,1随着人们生活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种疾病是由于高血压等各种原因导致主动脉内膜破裂,深及中膜,高速高压的血流涌入裂口,导致中膜剥离。内膜与中膜内层形成内膜瓣,内膜瓣将主动脉分为真腔和假腔,真腔常较小,血流速度快,而假腔常较大,血流速度慢。主动脉夹层常可波及周围器官引起压迫、移位或侵蚀,并于血管周围形成血肿,严重时,主动脉夹层可破裂,引起大出血而致病人迅速死亡。临床根据病变范围和破口位置可分为三型(Debakey分型)。2Ⅰ型:破口位于升主动脉,病变累及升、降主动脉。Ⅱ型:破口位于升主动脉,病变仅累及升主动脉。Ⅲ型: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以远,病变只累及降主动脉者。主动脉夹层这种疾病起病急、进展快,易误诊及漏诊,早期准确诊断能够争取治疗机会,提高患者生存率。常规X线只能显示典型病例之大概特征,无法显示具体病变,并且有漏诊的概率,而普通CT及增强MRI可帮助诊断阳性率较高,且成像效果较好。现将具体研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了2010年1-11月在本院确诊为主动脉夹层(AD)的68例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28例,年龄在25-70岁,平均(51±3.5)岁。在诊为主动脉夹层(AD)前他们分别都接受过X线或CT或者MRI的影像学检查。其中有20例主动脉夹层(AD)患者进行普通X线检查,有24例主动脉夹层(AD)患者进行了CT检查,有24例主动脉夹层(AD)患者进行了MRI检查。

1.2检查方法

1.2.1X线检查

对20例患者进行胸部平片,可发现主动脉夹层的征象有上纵隔增宽,主动脉外形不规则迂曲扩张或有局部隆起,升主动脉和降主动脉的宽度差异明显,双主动脉影,主动脉内透X线的假腔,主动脉轮廓不光滑和主动脉内膜钙化移位。但平片尤其是床边平片或卧位片显示的征象特异度不高,多次摄片、动态对比,可提高特异度。透视发现异常扩张的主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应考虑本病,而搏动异常增强多见于真性动脉瘤。这20例患者中X线平片发现阳性非特异性改变14例,提示性阳性率70%。

1.2.2CT检查

对24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螺旋CT扫描. 其影像学显影表现为主动脉腔内出现略呈弯曲的条状影,血管腔被其分为真、假两腔,横轴位图像上可观察到主动脉壁钙化,真、假腔,假腔内血栓,血液外渗,纵隔血肿,以及内膜片、破口位置和受累主动脉范围。其缺点是对主动脉是否存在返流也不能作出判定。3根据DeBakey分型,24例患者中夹层动脉瘤Ⅰ型7例,Ⅱ型4例,Ⅲ型13例;按A、B两型分类为A型18例,B型4例. 这22例患者中CT检查阳性率100%,破裂口检出16例,检出率为77%。

1.2.3MRI检查

对22例患者进行MRI检查,结果从多层面清晰地显示主动脉影像。MRI准确观察到了主动脉反流现象,真腔和假腔内均存在的快速血流,还明确显示主动脉血管分支有无受累。内膜瓣的MRI表现为真假两腔流空信号间的线状信号,但是MRI难以区分血流和假腔内的血栓信号。4可以说MRI检查成功地探查和估测了主动脉夹层的范围和程度,以及主动脉的受累情况,对主动脉夹层诊断较为可靠。这24例患者中MRI检查阳性率100%。

1.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5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x2检验,P<0.01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我院收治62例主动脉夹层(AD)的患者其中有20例主动脉夹层(AD)患者进行普通X线检查,有24例主动脉夹层(AD)患者进行了CT检查,有24例主动脉夹层(AD)患者进行了MRI检查。结果表明普通X线提示性的阳性率70%(14/20);CT提示的阳性率100%(24/24),破裂口检出率30/%(7/24);MRI检查24例,24阳性率100%(24/24),破裂口检出20例。普通X线对主动脉夹层(AD)检出率低,CT对内膜破口及夹层范围诊断有一定限度,MRI对内膜破口检出率高但内膜钙化内移显示率低。三者对内膜片及双腔显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MRI、CT、普通X线。

表一:X线、CT、MRI三种诊断方法阳性率比较

注:MRI 和 C T与X 线比较,P

从表1可以看出CT、MRI的诊断阳性率明显好于对照组X线诊断。

3 讨论

3.1主动脉夹层基本病变是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裂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血肿,和主动脉瘤形成时主动脉壁的扩张不同,但多数患者的主动脉夹层分离先表现为主动脉瘤的形成。在病理上表现为主动脉壁囊性中层坏死,弹力纤维的变性和断裂。造成主动脉夹层分离的先决条件为主动脉壁中层的病变。早年对于主动脉夹层分离的认识不足,相应的检查手段不多,因而诊出率不高。随着对该病认识的加深,影像检查技术不断发展,医务工作者对主动脉夹层认识水平不断提高,诊出率提高,使大部分患者得到早期诊断,生存率得到提高。影像学检查在主动脉夹层分离的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2胸部X线平片部分患者在胸主动脉瘤走行区域可见钙化斑点或片状钙化阴影,亦可发现心脏扩大,胸腔积液等征象。但缺乏特异性。缺点是它属于有创性检查,诊断过程相对复杂,且阳性率不高。

3.3CT检查能显示瘤体的部位、大小及范围,CT对发现主动脉夹层较敏感,假阳性、假阴性少,创伤小,还可显示纵隔其他结构的解剖细节.,检出阳性率高。

3.4MRI已成功地用于探查和估测主动脉夹层的范围和程度,以及主动脉的受累情况。MRI已能够准确观察到主动脉反流现象,真腔和假腔内均存在快速血流时,主动脉夹层诊断较可靠,正确率高。

综上所述:普通X线是主动脉夹层AD的初步排查方法,而CT和MRI是诊断主动脉夹层(AD)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戴汝平.心血管病CT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9.

[2] 刘玉清.心血管病影像诊断学.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78.

[3] 李松年,唐光健.现代全身CT诊断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54.

口腔诊所概况篇5

【关键词】口腔保健;口腔卫生指数;作用体现

口腔是人体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牙健康是牙、牙周组织、口腔邻近部位及颌面部均无组织结构与功能性异常。牙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龋病、牙髓病与根尖周病、牙龈病与牙周炎、口腔黏膜病、口腔颌面部疾病、牙齿缺失这些都是我们最常见的口腔疾病。在医院临床当中我们对患者开展口腔教育工作意义是十分重大的,这个工作是一个有计划、有目的的过程。为了验证我们进行这一工作的效果,特对我院600例口腔疾病患者开展了口腔健康教育工作看,对其干预效果跟踪观察,总结归纳出一下心得。

1 研究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的研究对象都是于2004~2010年这一阶段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患者,总数大概600人次,男女所占比例相同,年龄分布大致为6岁~20岁100例,20岁~25岁350例,46~66岁150例。

1.2 研究方法 这次研究的主要方式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手段,对所有口腔疾病患者进行口腔健康观念与行为方式的调查,等全部问卷填报完整后后再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口腔健康检查的过程都是由资深口腔医师采用新探针、平面口镜、牙周探针在自然光线下进行的。把所有问卷人的口腔健康观念与行为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口腔健康检查的结果填入统一设计的表格,对这些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初诊后随机抽取3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另外3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口腔健康教育。6个月后对所有口腔病患者再做一次完整的复诊调查,对其进行口腔健康检查,检查方式与第一次的完全相同。

1.3 在口腔疾病当中口腔卫生指数的计算方法 我们一般通过视诊检查龈上牙石、软垢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然后用光滑的尖探针查根面有无龈下牙石,尤其检查口腔中具有代表性的6 颗牙,16、26、11、31 的唇颊面及34、46 的舌面。作好相应的检查记录计算出口腔卫生指数(OHI)。OHI是用以衡量人们口腔卫生状况及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其计算公式可归纳为为OHI=DI+CI。软垢指数(DI)的记分标准可以总结为:0=牙面上无软垢;1=软垢覆盖面积占所有牙面的1/3 以下;2=软垢覆盖面积占所有牙面的1/3~2/3之间;3=软垢覆盖面积占所有牙面的2/3 以上。牙石指数(CI)的记分标准总结为:0= 龈上、龈下无牙石;1=龈上牙石覆盖面积占所有牙面的1/3 以下;2=龈上牙石覆盖面积占所有牙面的1/3~2/3 之间或在牙颈部有散在龈下牙石;3=龈上牙石覆盖面积占牙面的2/3 以上或在牙颈部有连续而厚的龈下牙石。

1.4 对于调查数据的判定标准 OHI值为0或1时认为该值为低值;OHI值达到4或5时认为该值为高值;中间值为2或3。

1.5 对于调查数据的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中的χ2检验来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调查的结果

通过我们把所有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口腔教育干预前后的口腔卫生OHI高中低值分布列成表格,进行对照比较。最终我们不难发现,在实验组干预前后患者OHI高中低值分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103.40,P0.05);实验组干预后与对照组第二次检查结果更是有明显的区别(χ2=44.41,P

3 对此次研究的讨论

3.1 对于口腔健康教育而言,口腔保健可以大致认为是健康教育的一个分支,总的来说是以教育的手段促使人们从心理上主动采取措施,注重自己的口腔健康的行为,在口腔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如果医生可以通过制定有效的口腔健康教育计划,定期开展一些关于口腔的教育活动来达到对口腔疾病患者积极性的调动,通过行为矫正、口腔健康咨询和信息传播等方式,来最终达到口腔健康行为的目的,那意义将是十分深远的。在目前社会来说牙病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如龋齿的严重性在国际上得到公认,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癌症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重点防治疾病之一,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也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人类健康的十项标准之一。就我国国内的状况而言,平均患龋率大致为40%左右,牙周病的患病率更是高达90%以上,口腔疾病的防治形势可以说是相当严峻的。因此,如何控制口腔疾病,提高自我口腔保健意识,尽快改善口腔健康状况,不断完成医学服务模式的转变,是我国口腔医学的目前最红要的任务之一。这也是我们做这次调研报告的最终目的所在。

3.2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还发现一个新的问题,在所有患者中普遍存在护牙用品的选择和刷牙方法、时间上科学性极差,甚至存在很多的误区。如本次调查中使用牙签的比例可以达到55%,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讲,牙签的使用不仅会造成齿缝的扩大,而且也存在这很大的卫生隐患。同时大多数患者还不能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同时在牙膏的选择上更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日后我们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中,重点就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正确选用护牙用品,如保健牙刷、含氟和盐的牙膏、牙线,对于牙签的使用必须节制;掌握正确的刷牙方式和技巧,在刷牙的方向、力量、位置、时间、次数都要加以引导和指正。

3.3 对于所有的口腔疾病患者来说就诊不仅是一个医生医治口腔疾患的过程,同时也是患者接受口腔健康教育的有效渠道。在诊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这个意义将是十分深远的。口腔患者自身的口腔卫生保健行为不单单是服务于它本身,所有这些好的习惯对其家人和周围的任何人都能发生直接的影响,他们既是口腔健康教育的受益者,也是口腔健康的传播者。广大的口腔医护工作者应及时纠正口腔患者固有观念中的误区,促使其积极参与口腔保健活动,主动地向每一位口腔疾病患者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变被动为主动,从而使整个社会重视口腔卫生保健,提高口腔卫生保健意识,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这对于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率、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工作意义。

就医学来讲可以认为它是一门实践科学,口腔医学尤为突出。在临床实践阶段,如何使发挥出我们医生已学的口腔基本理论知识并用其指导实践工作使我们真正运用这么科学的体现。虽然我们注重临床前期实验能力的训练,但对患者的健康知识普及是我们开展人文关怀治疗的新举措。通过文中的实验数据总结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口腔保健知识是我们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继续完善的新领域,需要我们几代医务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林雨.大学生口腔卫生保健认识情况的调查分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15(S5):159-160.

口腔诊所概况篇6

我在专家门诊中,时常会碰到这样一些患者,他们对发生在自己口腔粘膜上的色泽和质地变化,麻痹大意或视而不见,往往到了粘膜糜烂、溃疡、疼痛不已或者出现肿块时才来就诊,结果一检查就被“宣判”为癌症,顿时心头乌云密布,后悔不迭。 其实,口腔是人体最容易暴露的一个部位,如能坚持照镜子,覆盖其表面粘膜的任何变化就会暴露于我们的监视之下。因此,当它发生病变时,只要稍加留神,并不难发现它的色泽和质地的变化,不至于酿成如此恶果。

正常的口腔粘膜红润、光滑、连续而富有弹性(图1),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但如果你总认为它是“正常的”,就不会引起你的注意,仿佛它根本就不存在。说到这里,你不妨张开嘴照照镜子,或者看看家人的口腔粘膜是不是正常。别小看这层薄薄的“皮”,它可有着防御、保护、感觉、分泌、味觉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一旦它的特性发生变化,就会导致多达千百种的口腔粘膜病,其中有一些还是有高癌变率的癌前病变呢。

蛛丝马迹何处寻

那么,口腔粘膜癌前病变有哪些“蛛丝马迹”呢?只要仔细看一看白斑(图2)、盘状红斑狼疮(图3)等,就不难发现粘膜色泽和质地发生的变化:“红润”被“白”、“赤”、“黑”、“花剥”等色所取代,原本光滑的粘膜上,出现了隆起、粗糙、萎缩、凹陷等质地改变。患者还常常被“牵拉感”、“紧绷感”、“灼痛感”所困扰。尤其是这些粘膜在上述色泽和质地变化的基础上再出现溃烂,长期不愈或组织增厚明显等“雪上加霜”的情况,则可能已经由癌前病变转化为癌了。所以,一旦出现粘膜的色泽、质地变化,必须引起高度警惕,最保险的办法是,立即到医院口腔科进行检查。

对于癌前病变的诊断,世界卫生组织(WHO)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种比正常组织发生癌的可能性更大的在形态学上已有变化的组织。”所谓“形态学上已有变化”,是指在显微镜下能找到细胞异常增生或癌变的证据。因此,对患者作口腔粘膜的活检是作出诊断的必要手段。患者千万不要因为怕痛而拒绝活检,因为那样做很可能会失去早期诊治的机会。当然,目前医学界也在努力寻找不用“动刀动枪”的无创伤诊断检查方法,如用胺苯甲蓝染色,或细胞涂片等方法,但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率颇高,均不如切片活检那样“直截了当”。

迄今为止,医学上对白斑、赤斑、粘膜下纤维性变、苔藓样病变、盘状红斑狼疮、慢性唇炎等口腔粘膜癌前病变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据研究发现,这些疾病的发生很可能与物理、化学、生物等外来刺激因素,或与机体内基因变化、免疫状态、遗传因素、营养缺乏等内部因素有关。所以,对口腔癌前病变的防治还得“从源头抓起”。

百治不如一防

防治之道,以防为主。为了“防患于未然”,以下一些预防措施,不妨一试。

1.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戒烟酒,忌嚼槟榔,不吃麻、辣、烫、酸等刺激性食物。

2.避免接触毒物。例如强酸、强碱、过敏药物、腐蚀剂等。在口腔疾病的治疗中,若需用硝酸银、砷、汞、碘等药物时,须特别小心,切勿接触粘膜或外溢损伤粘膜。

3.及时清除口腔内的物理刺激因素。例如残根、残冠、牙结石、做工粗糙的假牙等。

4.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控制病毒、细菌、真菌等引起的感染。

5.定期到医院进行口腔粘膜的保健检查,一旦发现口腔粘膜的色泽质地变化,要积极配合医生,争取早日活检,以免延误治疗。

口腔诊所概况篇7

【摘 要】以武汉大学医学部2005级八年制,2006、2007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共计72名学生作为教学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双语临床模拟接诊训练和双语临床见习一次,课后按照评估标准打分,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价教学效果。对口腔科学实践技能课的双语模拟接诊的教学模式,高达97%的学生表示赞同。同时,评估结果显示:学生的接诊技巧和口腔常用检查器械的选择和检查得分率较高,分别为85.7%和80%。在临床医学生的口腔实践技能教学中引入双语模拟接诊和见习课程,不仅有助于双语教学的延续性,同时增强了专业英语的实用性。

关键词 双语教学;口腔临床模拟接诊;临床医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8-0079-02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不仅要求理论基础扎实,更要有过硬的临床实践技能。根据国外医学教育对临床技能的分项和我国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医学生应具备的临床实践技能有:采集、书写病史的能力;体格检查的能力;诊断的能力;制定治疗计划的能力;临床操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专业态度。口腔专业对临床操作技能要求较高,口腔临床治疗涉及器械多,操作精细,专业术语也较为生僻。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如何使临床医学生完成口腔专科的临床模拟操作训练,培养双语沟通能力,是摆在专业课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以武汉大学医学部2005级八年制,2006、2007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共计72名学生作为教学研究对象,这些学生已具备良好的公共英语基础,基础医学与桥梁课程的教学中已采用双语授课。

2.教材选择。中文版教材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张志愿主编的《口腔科学》第6版;刘宏伟主译《牛津临床口腔科手册》第4版;《口腔科学临床模拟接诊英文讲义》参照LAURA MITCELL, DAVID A. MITCHELL 《OXFORD HANDBOOK OF CLINICAL DENTISTRY》(Third Edition)编制。

3.材料。口腔仿生头颅模型操作系统;口腔综合治疗台(上海胜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口腔常规检查所需器械(恒昌口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4.教学方法。理论教学部分:选择口腔科学教研室英语基础较好,表达能力较强的教师担任《口腔科学概论》的双语课堂教学任务。课前给学生发放英文讲义。

实践教学部分:将72名学生分为6组,每组12名学生。由口腔科学实践技能教学组的教师设计常见的临床病例,在临床实践技能室进行双语模拟接诊训练一次,按照临床实践技能标准评分。另外,还分组安排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口腔科进行双语临床见习教学一次。

临床模拟接诊教学结束后,学生填写双语临床实践教学调查问卷表,由带教老师汇总,并根据评分标准对学生模拟接诊训练情况评分、总结。

5.评估内容。接诊技巧(10分),器械选择和口腔检查(10分),口腔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计划(10分),总分30分。

调查问卷设计主要内容为:是否赞同临床实践技能课开展双语教学;是否赞成在临床见习和实习阶段引入双语教学模式等。另外,设计一道问题,请学生对双语实践技能教学提出意见。

二、结果

1.问卷调查结果。课前共发放问卷调查表72份,收回70份,统计结果显示:82.7%的学生赞成和理解口腔科学实践技能课采用双语教学模式,14%的学生表示部分理解,3.3%的学生不赞成;对实践技能课的双语模拟接诊的教学模式,高达97%的学生表示欢迎,仅有一名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学生们普遍接受了这种实践技能教学模式。另外,学生们还提出很好的改进意见,如:希望能在双语实践技能课前发放讲义以便预习;适当增加实践技能课的课时,有更多机会进行双语模拟接诊的训练和与老师的互动,等等。

2.双语模拟接诊评分结果。

三、讨论

口腔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我们历年的教学情况中来看,对于非口腔专业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来说,《口腔科学》一直是一门很受欢迎、选修率很高的课程。主要原因有:口腔疾病同全身系统性疾病有着密切关系,口腔疾病的发病率之高已列入人类三大疾病之一,口腔预防保健的教育和发展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健康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具备一定的口腔科学知识和临床诊疗技能十分重要。

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临床技能教育是现代医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国内的各大医学院校已相继设立了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把基础课教学、临床教学以及实践技能教学有目的地相互渗透,使临床技能的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武汉大学医学部早在2009年就为各专业设立了临床实践技能培训中心,完善设施,对临床技能培训的内容和评估进行了规范。另外,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要求,临床实践技能教学引入双语教学,可以为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模拟临床诊疗环境,及实际运用英语口语进行交流的机会。

口腔科学本就是一门与实践密切相关的学科,我院口腔科学教研室于2010年开始在2005级八年制,2006级、2007级七年制的临床医学生中进行了双语临床模拟接诊和双语临床见习的教学尝试。针对现在临床医学院校《口腔科学》教材的不足,如目标性不强,未重点强调口腔疾病与临床医学相关的内容,缺乏相应的英文原版教材等。我们参照刘宏伟主译《牛津临床口腔科手册》第4版、LAURA MITCELL, DAVID A. MITCHELL 《OXFORD HANDBOOK OF CLINICAL DENTISTRY》(Third Edition)和朱友家主编的《口腔科学实践指导》编制了双语临床实践技能讲义和课件,以及相关的评估方法和标准。内容结合国内外最新的专业文献,侧重于口腔常见疾病的基本诊疗技能以及作为病灶对于全身的影响,以期能拓宽临床医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

双语临床模拟接诊单项评估的得分显示,经过培训,3个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接诊技巧和口腔常用检查器械的选择和检查部分得分率较高,以10分计算平均得分为8.57和8分,对于口腔常见疾病的诊疗计划的熟悉和掌握也达到了7.28分,3个年级进行组间比较各单项评估得分没有明显差异,且得分都能接近口腔专业医学生的基本水平。说明在七年制和八年制的临床医学生中开展口腔医学双语实践技能课具有很好的实施前景,课程设计中接诊技巧和口腔基本检查属于临床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临床技能,故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都较强。由于受课时和教师人员的限制,双语实践技能课和临床见习课对每组学生仅有一次,但课后调查显示95%以上的学生反馈临床模拟接诊训练新颖灵活,对专业英语的听说能力提高和医患交流技巧都很有帮助,希望能增加课时。

综上所述,在口腔临床实践技能课中引入双语教学,有助于保持双语教学的延续性,提高专业英语的实用性,为进一步完善临床医学专业双语课程建设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根娣,陈耀忠.非口腔医学专业医学生口腔科学教学改革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9(4):448-450.

[2]徐小平.临床技能教学及评估的现状与对策[J].南方医学教育,2007,(4):32-34.

[3]吴林秀,应燕萍.本科生临床实习双语教学的尝试和体会[J].中华护理教育,2010,7(2):69-71.

口腔诊所概况篇8

为了不断提升整体护理水平,促进护理业务的开展,我院于2003年开始建立与日本高知县西川齿科诊所的友好关系,不断派出护理人员赴日学习深造。2009年6月~9月接受医院委派,笔者有幸到日本高知县七家齿科诊所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学习交流,亲历了日本齿科护理的工作细节,现将研修期间的体会浅谈如下。

1日本齿科卫生士的培养制度

日本齿科卫生士专业学习年限为3年,主要有教养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的理论学习,教养课程主要有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及法学等;专业教育课程主要有齿科卫生士概论、齿科临床概论、口腔外科学、口腔解剖学、生物学、病理学、微生物学、药理学、口腔卫生学等。学生于毕业前参加国家齿科卫生士执业考试。在校期间,学校会定期开设讲座,以开扩学生的逻辑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深度。

2齿科卫生士的工作范畴

2.1 日本于1948年制定了《齿科卫生士法》,并在其后多次进行了部分内容的修订,将齿科卫生士列为从事齿科预防处置、齿科诊疗辅助和口腔保健指导的医疗技术人员[1]。齿科卫生士独立完成的工作内容有:①齿科预防处置:包括涂布氟化物,使用专业器械实施口腔清洁,如去除牙石、软垢、刷牙指导等预防性措施的实施;②诊疗辅助工作:齿科卫生士担任治疗过程中与医师的配合-“四手”操作,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并在医师的指导下承担部分的治疗,如:浅龋充填、窝沟封闭、制取印模、光敏治疗与暂时冠的制作等,同时负责同患者的沟通;③口腔保健指导:牙科疾病大都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齿科卫生士负责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进食习惯的指导以及对老年人和残障者进行进食和吞咽的指导等。

2.2熟练的操作技能:日本齿科卫生士训练有素,不但非常熟悉口腔诊治操作使用的器材,还非常熟悉口腔诊治操作的步骤,能够在医师开始工作之前就针对具体患者的治疗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四手”操作则能充分体现出医护之间默契的协作关系,配合心中有数,主动超前,工作有预见性,值得学习和借鉴。熟悉患者病情及医师操作步骤,这样可以极大的缩短患者治疗及候诊时间、提高医师的工作效率、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

3日本齿科护理服务理念

3.1注重环境氛围对患者的影响: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生活氛围能使人精神愉悦,增进身心健康。日本的齿科诊所非常注重环境的选择。笔者研修过的西川齿科诊所,诊室四周绿荫环抱,诊室前面设有绿地、花园,供前来就诊的患者休息使用,一条小河环绕庭院,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3.2 微笑服务:微笑在服务行业中是至关重要的,它体现出一种良好的心境,同时也给患者一种愉悦的心情。在日本齿科诊所,每位工作人员都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从患者进入诊室和结束治疗,每位工作人员都笑容可掬的送上亲切的问候:“您好!” “您辛苦了!” “请您走好!” 面对患者,工作人员总是面带灿烂的笑容,耐心的向患者解释一切疑难问题,潜移默化地对患者起着有效的感情上的沟通,让每个前来就诊的患者都能有家一样的温馨感觉。

4日本齿科诊所的特点

4.1完善的护理人员配备:在国内的大型口腔诊疗机构,无论是环境还是设备方面,都已经向国际化接轨,但是在口腔护理人员配备方面稍有欠缺。在日本,每4~5张椅位配置1~2名医师;每张椅位配置齿科卫生士1.5名左右。如此充足的人员配备,不仅在医师进行治疗时能够达到“四手”操作,并且人力资源配备充足不会出现因为医护人员忙碌而对患者无人问津的情景,对于患者的健康指导与心理护理的工作也能够做的细致到位。

4.2严格的消毒感染措施:由于口腔科是血源性传染病的高危科室,所以对消毒隔离的要求十分严格。在预防感染方面国内目前也做的很好,制定有严格的消毒及感染预防规章制度,所有的器械必须达到灭菌效果,保证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而值得我们借鉴的是在日本每家齿科诊所都能做到每位患者结束治疗后对椅位立即进行消毒,以确保医患双方的就医安全。他们对于患有乙肝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也会采取相应的措施,齿科卫生士会为该类患者准备专用的牙椅和器械,为医师准备严密的防护用具,这类传染病患者使用过的所有器具,都要经过特殊的消毒灭菌处理,杜绝交叉感染的发生。

4.3完善的社区服务:WHO在2000年6月提出的报告中指出,在191个加盟国中,日本的医疗保健系统综合水平为世界第一[2]。在日本,口腔保健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从小学开始,孩子们就要开始逐步接受系统的口腔保健、健康习惯、平衡饮食等方面的教育。在高知大学,医师对每位学生的口腔健康情况进行检查,一名卫生士对检查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一名卫生士对其进行健康指导。如检诊出所需治疗的牙齿,学生则在本社区服务的齿科病院进行诊治,这种口腔检诊工作一般为1年1次。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口腔健康隐患以保证患者能够及时预约,认真做好诊治工作,将影响口腔健康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于社区内的残障人士、老年卧床患者等特殊人群,日本的齿科诊所不仅在就诊方面为他们提供便利,而且会定期上门为他们提供口腔健康检查,以减少口腔疾患的发生。

5对我国齿科护理发展的思考

5.1从教育入手促进我国齿科护理发展:在日本齿科卫生士是在齿科医师指导下进行齿科疾病辅助治疗和预防处置的专门职业,由专门齿科卫生士学校培养。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口腔护理专业,缺乏系统规范的口腔培训机构及教材。国内口腔护理人员主要是通过参考学习口腔医师教材以及在临床工作中经验积累的渠道了解并掌握口腔知识及操作技能。齿科预防处置和口腔保健指导在我国均由医师完成。如能参考日本齿科卫生士的培养方法、开展专科教育并出台相应的齿科护理专业资格认证,必定会对我国齿科护理发展提供很大的帮助。

5.2 社区服务的广泛开展:在日本社区口腔保健服务一般由政府所属专业部门承担,齿科医院是向社区提供口腔医疗服务的主要机构。目前我国也在进行医疗社区保健服务,但是还不成熟,只有将这项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才能真正发展社区口腔保健服务、真正促进社区群众的口腔健康,提高社区群众的生活质量,将影响口腔健康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通过在日本齿科诊所进修学习,让笔者感触最深的是日本齿科卫生士优质的服务态度和敬业精神以及熟练的操作技能。她们无论职位高低,所做事情大小,总是精益求精、尽心尽力。通过不断的交流,我们在技术、服务等方面都有所提高,而口腔护理的发展还有待于从教育起步,配套的师资、教材、系统的教学计划的完善。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医疗资源的配备也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只有在护理工作中不断探索、借鉴优良的护理方法和管理方法,提高个人素质,强化护理队伍,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使我国的口腔护理事业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木神原悠纪田郎.齿科卫生士史记[M].东京:医齿药出版社,1997:19-33.

[2]日本国际医疗福祉大学医疗福祉学部医疗经营管理学科编写,医疗・福祉经营管理入门,2002:11.

口腔诊所概况篇9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56 例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均为 2005 年 3月至 2010 年 12 月我院住院患者,年龄 12 ~65 岁,平均 28. 7岁。有腹痛病史 52 例,其中急性腹痛 42 例,伴恶心,呕吐 40例。50 例患者入院前妇科检查均可触及盆腔包块,患侧附件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压痛。术前并经 B 超检查确诊盆腔包块,其中 39 例( 占 69. 5%) 术前诊断明确为卵巢囊肿蒂扭转,余17 例( 31. 5% ) 在腹腔镜治疗术中确诊,其中术前误诊为阑尾炎 5 例。

1. 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仰卧位,根据囊肿大小选取置镜穿刺孔,囊肿小者选择脐孔下缘切口,囊肿较大时在脐与剑突连线上距囊肿最高处 5 cm 切口。腹腔镜引导下分别于麦氏点及对侧对应点做 1 cm 及 0. 5 cm 切口,穿刺 trocar 置器械,CO 气腹压力维持 12 ~ 14 mm Hg( 1 mmHg = 0. 133 kPa) 。探查腹盆腔,视术中情况决定手术方式,术中均行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如卵巢囊肿坏死呈紫黑色时行患侧附件切除术,囊肿扭转的蒂由骨盆漏斗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及输卵管组成,于扭转的蒂根处用双极电凝并切断,完整切除附件。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腹腔镜下见卵巢囊肿直径 5 ~27 cm,其中5 ~7 cm 11 例( 19. 6%) ,8 ~11 cm 18 例( 32. 1%) ,12 ~27 cm 27 例( 48. 2%) 。蒂扭转180° ~1300°。囊肿呈紫黑色 50 例行患侧附件切除术,浅紫或正常 6 例行卵巢囊肿剥出术。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均为良性肿瘤。平均手术时间( 60 ±15) min,术中出血量 5 ~ 160 ml,术后平均排气时间( 25 ± 10) h,平均留置尿管时间( 10 ± 6) 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4. 1 ± 1. 20) d。术后病理学报告均为良性疾病,其中卵巢成熟性畸胎瘤 44 例( 78. 6%) ,浆液性囊腺瘤 3例( 5. 3%) ,粘液性囊腺瘤 3 例( 5. 3%) ,单纯性囊肿 3 例( 5. 3%) ,巧 克 力 囊 肿 2 例 ( 3. 6%) ,卵 巢 冠 囊 肿 1 例( 1. 8%) 。其中 4 例输卵管系膜血管内见血栓。

3 讨论

3. 1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的优越性 卵巢囊肿蒂扭转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当诊断明确后,剖腹探查是首选的办法,但剖腹探查因某些患者因恐惧手术而延误手术时机。腹腔镜手术因其优越性,患者容易接受,故可使卵巢囊肿蒂扭转尽早得到诊治。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该病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越来越多研究证实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安全,可靠[1]。

3. 2 卵巢囊肿蒂扭转的临床特点 本组资料中术后证实卵巢囊肿蒂扭转以卵巢畸胎瘤多见,共 44 例,占 78. 5%,与文献报道相符。常规情况下,卵巢囊肿在中等以上者的容易发生扭转,但本组资料显示,卵巢囊肿 12 ~27 cm 27 例发生了扭转( 占 48. 2%) ,提示较大的囊肿更易发生扭转。本组资料与龚晓明等的结论一致,龚晓明研究发现直径在 8 cm 以上的囊肿,发生扭转的概率大为增加。但扭转的原因是因囊肿大还是扭转后由于充血,水肿等,使囊肿急剧膨大,均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口腔诊所概况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主要选取了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的大学生2000名,有效调查人数为1944名,56名学生调查无效,调查有效率为97.2%;在实际接受调查的1944名大学生当中,有994名男生,占总数的51.1.%;950名女生,占总数的48.9%;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占到调查总人数的47%,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占调查总人数的53%。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21.34±1.12)岁。

1.2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我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新疆地区的2000名学生展开调查,检查人员均为具有5年及以上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口腔医师。在调查开始之前,所有检查人员均统一了调查标准,kappa值在0.72~0.79,可靠度较高。检查人员采用统一的调查表格进行调查,调查仪器均为一次性口腔器械盒以及符合医学标准的牙周探测针。所有检查均在医用照明光线下展开,首先对调查者采取视诊的方式,其次进行探诊,最后为叩诊和触诊,检查人员按照此步骤进行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1.3调查项目 本次针对大学生的口腔调查包括四个调查项目,分别是患龋、牙结石、牙周疾病和牙颌。

1.4调查标准 本次调查遵循一定的医学标准,具体标准如下。

1.4.1患龋标准 龋齿是指牙齿硬组织逐渐被破坏的一种疾病,按照患病程度可分成浅、中、深龋,按照发病部位的不同可分成平滑面龋、窝沟龋和根面龋。在本次调查当中,当检查出大学生患有任意一种龋时,即可确定大学生属于龋病。

1.4.2牙结石诊断标准 牙结石是指牙齿表面已经矿化或者正在矿化的菌斑或者较软的污垢,根据牙结石沉积部位的不同可将牙结石分成龈上结石和龈下结石。在本次调查当中,对牙龈上结石的检查主要

通过观察牙齿表面上结石和软垢的面积;对牙龈下结石的检查需要利用探针进行。根据牙结石面积的不同将其划分成四个不同的等级:0级别,无结石;I级,龈上结石面积不超过牙齿表面的2/3;II级,龈上结石面积超过牙齿表面的1/3,但不超过2/3;III级,结石面积超过牙齿表面的2/3,大面积分布于牙齿表面。

1.4.3牙周疾病诊断标准 本次调查对牙周疾病的诊断主要是指牙周袋,根据牙周袋患病程度的不同可将其分为3个等级:轻度牙周袋,牙龈伴随有轻微的炎症,经过探诊之后伴有出血症状,牙周袋不超过4 mm,附着丧失为1~2 mm;中度牙周袋,牙龈炎症明显,探诊之后出血明显,牙周袋不超过6 mm,附着丧失为3~4 mm;重度牙周袋,炎症较为严重,探诊出血连续、量较多,牙周袋超过了6 mm,附着丧失超过5 mm。调查当中,发现大学生属于以上任意一种程度的牙周疾病时,即可确定其患有牙周疾病。

1.4.4牙颌异常诊断标准 牙颌异常包括切牙段拥挤、上下颌排列不规则、上前牙覆盖、下前牙覆盖、磨牙前后错位等,检查中发现大学生有以上任意一种异常情况是即可确定为牙颌异常。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调查的所有数据均由专人录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并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5.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患龋现状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从患龋类型来看,患平面龋的总人数为304人次,患根面龋的总人数为314人次,患窝沟龋的人次为194人次,患平滑面龋的人数最多,根面龋次之,窝沟龋最少,见表1。

2.2牙结石检出现状 来自城市的男、女大学生患牙结石的概率大于来自农村的男女大学生。从患病类型的角度来看,多数大学生都患有轻度的牙结石,等级为I级,见表2。

2.3牙周疾病现状 来自城市的男、女大学生的患病率高于农村。在患病大学生当中,有147例为轻度牙周袋,48例为中度牙周袋,15例为重度牙周袋,见表3。

3讨论

口腔健康人体健康息息相关[2],在本次接受调查的1944名大学生当中,几乎所有学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口腔健康问题,这说明口腔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调查发现,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各类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这表明,城市生活质量较农村生活质量要高,饮食条件较好,但是也带来了更多的口腔健康问题。另外,女大学生口腔疾病的发病率要高于男生,这表明女大学生的饮食习惯或者刷牙习惯较男大学生较差。

针对当前大学生口腔健康出现的这些问题,应该积极采取各类应对措施[3],从根本上改善大学生口腔健康问题,提升口腔健康质量,为身体健康打好基础。首先,大学应该开展各类口腔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口腔健康意识,消除各类口腔疾病,保证大学生能够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掌握正确的刷牙时间及方法,提高对各类口腔疾病的认识,提升发现和预防口腔疾病的能力。口腔疾病的预防分为三级,一级预防为发病之前的预防,二级预防预防疾病发生的早期治疗,三级预防为较为复杂的治疗。

参考文献:

[1]刘希德.德州市德城区青少年口腔调查结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0,2(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