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十篇

时间:2023-11-02 18:03:55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篇1

关键词:生物学实验;中学;教学观念

1、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基本情况

虽然国家教育部为初中教学上安排了生物及其实验教学,但其至今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观念陈旧,缺乏对生物实验教学功能的认识。

由于传统影视教育的影响,虽然新的生增加了大量的实验内容但是由于教师的为应试而教,学生的为应试而学,从而导致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由于没有对其功能的识,实验教学也只是为了应付教学安排和考卷上的分数。实验课堂上,教师为了保护教学器材,很少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而是通过自己的演示和讲解来让学生统一的接受一个实验现象,并要求学生记住实验结果。因而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提高。并且由于实验教师过分强调实验设备的珍贵,很多学生在心里上就不敢做实验。这种观念上的错误,使实验教学的目的扭曲,学生也获取不到真正的知识。

1.2只求实验结果,忽视实验过程。

传统的教学中,由于大多是验证性的实验,因此,学生在做实验时,只要能得到与实验相同的结果就可以,不管用什么方法,实验指导教师也只检查实验结果是否与教材中所给实验结果相同,而完全忽视实验的过程。这样的实验教学方法,使学生们得到的都是一个唯一固定的答案,缺少了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的思考和发现,培养不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从而学生对科学的概念和任何培养科学能力的概念没有深刻的理解。

1.3实验教学评价手段单一,教师缺乏监管。

在现在的生物实验教学中,往往是待客教师和实验室老师一起对学生进行实验教学,只要对学生进行了实验教学,其教学评估就可以很顺利的过,因此实验老师往往是通过走形式的式,并且由于考试不会做实验,而是考实验的结论,学生只要记住就可以了。这种单一的教学评论方式,是教师对试样缺乏重视,学生的生物学知识和实验动手能力得不到提高。

2、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

2.1激发学生的兴趣。

初中生物的教材中含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一旦他们觉得学习起来难度高,学习成绩提不上来的时候,就很容易失去对生物课的兴趣。而生物实验恰好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通过实际操作,学生更容易理解生物知识,而且学生自己动手能够激发他们的认识兴趣,而认识兴趣恰好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教师一定要利用生物实验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其积极性,让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动地接受学习,而是主动学习,从内心对学习感到一种渴望,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在生物实验过程中收获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做实验,深入理解学习内容。

2.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初中生物的学习过程,其实质就是一个探索实践的过程,也就是“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再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一人类认识的一般步骤。通过初中生物教学,达到让学生积极动手实践的目的,最终理解生物学科的本质,做到学以致用,实验教学恰好满足这一要求,这种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锻练意志、培养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通过实验来获得生物理论,并证实生物知识,再将生物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3、改善初中生物教学的建议

3.1增加探究实验,增添实验的趣味性

针对现阶段探究实验少而验证试验多的情况,我们应该调整实验教学的安排,尽量将验证性和演示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在实验教学安排中,尽可能多地安排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不知道实验结果的情况下,经过教师的指导,自己进行探索和研究。必要时,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帮助,但是不要直接帮助学生做实验,而是提供给学生一些可用的线索,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要想发挥生物实验的巨大效果,还必须让所有学生参与到生物实验的全过程。有趣味性的生物实验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参与到生物实验中来。如果教师多做一些有趣味性的实验,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做实验的兴趣。

3.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加强教师培训,这是普及生物实验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普及生物实验教学继续深入开展的根本保证。培训的方式多种多样,可派教师脱产学习,可利用假期全员培训,可请专家讲学,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还可组织外出参观学习,以达到改变教师教学观念和认识,提高生物教师实验教学理论水平和实验实际操作能力。

3.3改革现行的中考制度

建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中考的理科综合中增设生物学科的考试,以引起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对生物学科的重视。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全面转变。在考试评价中,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于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及探究能力的考查。

只有改革现行的考试制度,才能使“普及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不是停留在形式上,而是扎扎实实地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麦麦提江・阿布都克力木,曹丽萍,依明江・阿布来提.学实验能力调查与研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究,2006(3).

[2]詹 萍,甘耀坤,陈凤明.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调查与分析[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5).

[3]赵亚平.中专卫校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差的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6(5).

[4]白 茹.如何提高中学生物实验教学质量[J].陕西教育,2007(Z1).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篇2

探究式实验教学是指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自我研究和发现进行学习的方法。本文探讨了探究式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同时提出了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几个误区。

【关键词】探究式实验教学初中生物应用误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科学观念的改变,世界各国纷纷开始重新审视科学教育。生物学作为新科技时代的热点学科,其基础教育更加迫切需要通过重大变革来提高生物教学。目前的生物教学体现了基础性,但忽略了对内容的更新以及对学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由此实验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1.探究式实验教学的意义

所谓“探究式实验教学”,是指在实验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实验的本质,加强实验对学生们的教育意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探究式实验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动手动脑意识,还能够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进而使他们了解生物学科,加强对生物教学的认识。

初中生物教师应积极推广探究式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在好奇心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类似于科学家探究式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树立科学研究的精神。

2.探究式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1“探究式”演示实验教学。演示实验是教师实验能力的重要体现方式。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的演示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要确保学生能够清楚的看到实验开展中的每一个步骤,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的归纳推理思维。以“植物种子的萌发”一课为例。笔者准备了种子萌发的图片、玻璃容器、水、以及一些植物的种子。在课堂开篇阶段,笔者首先将种子放入盛满水的玻璃容器,并让学生近前观看,课堂气氛也随之被调动起来,笔者随即导入课题。随着教学进度的开展,笔者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不断观察种子在水中的状态,并将种子萌发的图片逐一对学生们进行展示。

2.2“探究式”随堂实验教学。随堂实验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与教学进度,运用简单的实验道具,来对理论知识进行证实。这种实验方式是为让学生明白看似简单的事物却蕴含着丰富的道理,以加强学生们的生活意识。以“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一课为例。在这节课里,笔者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随手抓过一片从窗外飘进来的树叶,由一片树叶的形成和分解引导学生去了解由植物向食物转化的过程。通过笔者的引导,学生们有了探究该生物课题的愿望,由此可见,在生物教学的课堂上,任何事物都能够成为我们的实验教学道具。

2.3“探究式”分组实验教学。分组实验是初中生物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方式之一,能够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加强学生的相互学习能力。以“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一课为例。笔者首先通过对植物光合作用课程内容的简单介绍,让学生对光合作用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其次,笔者以分析光合作用为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了解光合作用的实验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分组思考讨论,加深了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更加准确,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积极性。

2.4“探究式”课外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的教学里,教师可适当安排时间,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近距离接触和感受大自然中的生物,以此来验证理论;另外可以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们自主学习,自主实验。如在“植物根的生长”一课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室外,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树木根部的生长状况,以及对一些小草根部的形状进行分析,在尽量减少破坏自然生物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分析理论知识。

通过以上探究式实验教学方式的分析,探究式实验教学可以进一步开发教学实验的价值,增强实验效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动手实践应用能力,还能提高教学效果,加强教学质量。

3.探究式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误区

3.1对探究性学习的随意化。教师应该对探究性教学的原理和内涵进行深入了解,而不是随意地对一些旧的固化的教学形式稍加改动就变成探究式教学的模式。这样很多普通的教学活动都可以变成探究性学习,这种对探究性学习随意化的方式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发展。

3.2对探究性学习的泛用化。探究性教学很重要,但并不是所有老师都应该追求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深入开展有效的探究式教学活动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一方面包括教师的授课水平和对探究式教学的理解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特点等的内部因素外,还受到教学设施条件等因素制约;另一方面还与所教学的知识内容有关,有些教学内容并不易于或者不适于设计成探究式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必须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有选择性的采用探究式教学的形式。

3.3探究性学习的公式化。目前在实施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会将探究式学习的模式进行固定化和公式化,把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假设、问题的解决等全部都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研究,实际上这种公式化的模式有时在落实时间上并不合适,也没有必要。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进行完整科学探究性学习和实践的机会,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王亮富.让交流成为科学课堂的亮点[J].科学课,2010年03期.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篇3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实验材料;情感体验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提出的新阶段生物课程基本理念依然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人类的不断探究不仅发展了生物科学,也启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实验探究。众所周知,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的每一个重要发现都是科学家长期实验探究的结果。生物学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科学家的实验探究过程。未来生物学的发展也主要依赖于探究过程的进一步深入。正是基于以上这些认识,课程标准和教材中都安排了相当数量的实验,足以见得实验探究活动的重要性。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只有教师设计的探究实验简便易行、符合学生特点又不失其科学性才能引导学生更大胆的尝试实验探究。

对于实验教学,这里提出一些笔者在使用人教版生物学教材,贯彻新课改思想的过程中关于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方面的一些探索体会。

一、实验材料用具经济、有效

鉴于我国是人口多、学生多、班级多,并且近几年教材内容更新较快,多数学校生物学实验室和相应的仪器设备还处在较低的水平或更新较慢,因此提倡实验低成本、简单易行尤为重要。本教材的实验,除显微镜外,教材用具都是非常低廉的。即便如此,笔者还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多种实验材料用具的代用品。这样不仅降低了实验成本,还提高了试验质量。例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材料用具中铁盘、纸板和玻璃板既不容易收集整理,成本也相对较高,所以发动学生将家里的闲置鞋盒改造,为实验所用。具体做法:将鞋盒的一侧盒盖从中间剪开向下折入盒中并与盒底垂直。由于鞋盒较高,所以鼠妇不会爬出,这样就节省了玻璃板。另外,还有一半盒盖没有剪去,所以可起到纸板的挡光作用。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折入盒中的盒盖可以将盒子的两边分割成光线对比明显的两个空间(靠近盒底处不能分割开),更能体现出对照实验中的变量,一箭双雕。

教材中种子萌发条件的探究实验,用的是普通广口瓶,也可以换用其他用具,如玻璃杯等。教师只要认同这个道理,就能够在低成本实验上做出许多创造。

二、实验中突出情感体验

新课程理念特别注意教育学生爱护生物。通常生物实验,都要使用生物材料,所以教师首先应该以身作则不采集野生动植物作为实验材料或不伤害它们,这既是爱护生物资源,也是一种情感教育。这册教材中涉及鼠妇等实验动物,也应该特别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爱护它们,并且在实验完毕将其放归大自然。在本册教材中笔者还适当增加了一些实验。例如在《植物的生长》一节中增加了实验《做植物医生》,其中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诊断给其提供的植物的无机盐缺乏症,这样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增强了学生保护植物乃至生物圈的责任感。整个课程标准没有要求采集和制作动植物标本以及解剖动物,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另外,在实验中改进实验方法及材料时还应主动邀请学生参与讨论,这也有利于增强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我们还可以采用模拟实验,如模拟血型鉴定的实验。情感化的实验不仅可以激发教师不断创新,还可以更大程度的让学生发挥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爱心。

三、实验设计科学、合理

实验包含着丰富的技能训练,这里的技能,不单单是指操作技能,如显微镜的操作等,更重要的是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能。因此要特别强调如控制变量,设计对照,量的检测,数据的整理、分析及表示方式,以及书写实验报告等。对于本教材中的某些实验活动和探究活动,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等,教师应主动将实验课堂还给学生,由学生设计方案、讨论其合理性、完成方案,教师只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并及时反馈实验结果。这样做可以给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也可以强化技能的训练,也可以说和过去实验的要求重在验证有显著的差别。另外,教师还可以将一些实验方案的改进也交给学生去做,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增强了他们的创新热情。

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学学生如何去“学科学”“爱科学”,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做科学”,即通过实验探究去发展科学,去认识自然界的未知领域。这样通过学生动手,一方面使他们能学到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养成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素质,另一方面又使他们能亲自体验到探索自然界的快乐,激发他们投身科学的理想和志趣,而且也让他们更加热爱赖以生存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刘玉兰.??论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效率[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5).

[2]凌丽红.??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6).

[3]莫雪斌,李坊贞,陈小珺.??优化生物实验教学方式培养中学生实验能力的研究[J].?中学生物学,2011(05).

[4]李嵩.??转变观念 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13).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篇4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但是初一、二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对实验陌生。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如上显微镜使用一课时,提出医生对贫血、癌症等疾病的诊断,除看、问、查以外,还要通过化验,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没有科学手段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同时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克服组织教学难的问题。

二、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步骤的方法,规范操作

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三个一”:1、安放距桌边一掌(5-7cm);2、对光要目(目镜)物(物镜)通光(通光孔、光源)一直线,光强用平面镜,光弱用凹面镜;3、观察时标本对孔正中距离物镜一厘米,视野中出现标本颜色或杂质时观察目标即将到位,微调粗旋镜升降,细旋校象清晰,找不到目标时缓缓移动玻片标本即可找到。教师规范操作一步,边讲该步的注意事项,边让学生模仿操作一步,教师巡视,及时表扬规范操作快而且准确的学生。纠正错误操作,如用左眼观察时,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转动转换器时,纠正扳物镜的错误操作。这样学生很快对好光,观察到标本在视野中的图象。用完显微镜擦干净外表。转动转换器,把物镜偏两旁,放回镜箱原处。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先将擦滴取展盖染的实验步骤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看书了解每一步的涵义,圈上关键的词语,教师再讲每一步的涵义及注意的问题,边操作边叫学生模仿操作。然后强调注意事项。滴一滴清水,太多易外溢,太少易出现气泡。取材薄而透明透光易观察,展平防重叠,轻盖防气泡。气泡与细胞的区别,气泡圆边厚黑,中间亮白,轻压变形。这样学生很快掌握步骤、要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自己制作临时装片中的细胞,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在光镜下看不见),然后绘出细胞结构图。这样学生就达到了实验的目的要求,兴奋不已,终生难忘。

三、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的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但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操作,忽视观察、分析。如在解剖鲫鱼的实验过程中,学生认为解剖完了,实验就做完了。针对这一问题,我在实验前编好实验指导,要求学生预习实验时准备好硬纸板,在一定的位置写上鲫鱼各器官、系统的名称。做解剖鲫鱼实验时,先让学生观察鱼的各种鳍在游泳中所起的作用。然后,按步骤规范操作解剖,将观察后的器官,系统解剖放在硬纸板写好的相应位置上,并在实验指导的空白处填上相应的结构及功能,教师检查评分。我在下一节课前5分钟小测验,结果80%的学生在90分以上,其余在80分以上。这样通过学生动手、动眼、动脑、观察、分析思维,培养了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四、对教材要求掌握、难度大的实验进行全面考查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篇5

【关键词】初中生物 实验教学 重要性 问题 策略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生物学是初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只有全面掌握理解了初中生物学,才能进一步去探索更深的生物学领域。我们知道,初中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非常强的学科,书本中的许多知识理论和现象本是前人通过各种实验探究总结而来的,能够有幸学习前人的智慧劳动成果,我想,我们应该万分珍惜。但,我们也不能生搬硬套的按照书本上的来,要学会思考,学会创新,要有超越前人的勇气,所以,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要注重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只有通过活泼的、开放的、有创新的实验教学来激发课堂氛围,才能更生动形象,才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达成初中生物教学课程的预期目标,启发学生去探索大自然,实践大自然,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以实现全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初中生物课堂上有效地开展实验教学,特别是使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从中学习到自己想了解东西,远比老师直接灌输,学生死记硬背来的淋漓洒脱。不仅使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变得容易,对生物学这门课程更加感兴趣,而且也会使老师上课变得更轻松。

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然,在初中生物课程中开展实验教学,遇到一些难题是在所难免的。这就需要老师平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变通和耐心指导了,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通常会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时间和空间的阻碍。 初中生物课本中许多实验的材料大多都有季节性和地域性,就拿植物那节来说,七年级教材中要求观察“花”的结构,但恰好教学到这部分内容时正好到了冬天,想要找到新鲜的材料太难,买花店的鲜花太贵。如果实验老师不提前做好材料储备的话,这个简单的实验就只能纸上谈兵。

2.学校实验器材的缺乏。许多学校因资金不足或其他原因,无力购买生物实验所需要的器材,要么器材不完备,要么器材破损,或者是实验器材数量与学生人数不对等,从而导致很多实验不能开展。例如,八年级教材中有探究性实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要制备培养基,需要高压灭菌锅、干燥灭菌箱,培养箱等,学校没有这些仪器,就只能让学生设计自己的探究方案,不能实施,当然也没有结论,学生只能失望而归,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也大减。

3.对开展实验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许多老师只求学生能够在考试中拿高分就万事大吉了,实验不实验没多大关系,平时多背多读书本上的知识就可以了。加上生物学教学课时紧张,专业老师也不多。这就致使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往往是照本宣科,没有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更没有留机会让学生去提出不同的问题。碰到教材中提出的探究性问题,老师直接给出答案。长此以往,学生没有了探索的习惯和兴趣,实验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也大为降低,对今后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4.学生自身学习习惯不好,老师课前准备不充分。大多数学生对实验的认知度不高,以为实验课只是好玩而已。说到做实验,学生都极度兴奋,但由于课前准备不充分,进行实验时胡乱操作,没有任何收获。有的学生不愿动手,等小组其他同学做完了分享成果。老师对实验预知性差,甚至没用做准备就组织学生实验,导致实验课堂中混乱不堪。例如,在“观察蚯蚓”实验中,老师没有提前分好组,几个胆小的女生坐在一起,看见蚯蚓就大喊大叫,导致课堂秩序混乱。实验前,如果学生不明确任务,实验也没有收效。

三、关于如何组织初生物实验教学的建议

前面,我们已经探讨了目前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当然,它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为了让中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和灵活运用初中生物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和教师上课的效率,我们就必须要有一套能够带领学生有效完成实验的教学策略。由此,笔者提出以下几条建议,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点帮助:

1.加强思想教育,提升学生对实验的重视度。首先,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初中生物实验开展的重要性,让他们一开始就对生物实验产生重视,同时,老师应该灵活运用教材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实验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实验中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主动参与到实验中去。

2.必须提前做好实验教学课前准备,老师要尽职尽责。任何事的顺利实现,都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那么,实验教学也不例外。首先,老师在实验课前应仔细讲解或让学生预习实验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交代好实验的目的,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再者,实验前,为了能更好的完成预期目标,老师应为学生做一次实战演示实验。[1]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步骤,进一步熟悉理论知识,掌握相关实验器材的操作方法。最后,老师应当对实验过程有预见。

3.结合教材内容,灵活运用多媒体进行实验教学。[2]在遵循学校教学和课本知识的实际情况下,灵活利用多媒体来开展实验教学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比如说通过多媒体的声、图等将课本内容实验中比较抽象或者复杂的操作步骤展示给学生,能够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实验,从而让学生对学习生物产生更大的兴趣,激发学生更进一步去探索发现新的知识和规律。

4.以学生为本,倡导探究性学习。开展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最主要目的就是培养中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验中领

悟未知的奥妙,在实验中,老师应引导学生多提问,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相关材料,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和发现问题。此外,老师应多开展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拓展性实验,给学生一个更大的展示平台。

四、结语

毋庸置疑,实验教学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初中生物老师,必须充分肯定它的地位和作用,并学会利用实验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作为中学生,要积极配合老师教学,主动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去,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有意识的去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实验教学需要老师、学生的共同参与配合才能完成,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勤于思考,勤于积累,勤于动手,只有这样,实验教学的开展才能顺利完成。总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亲自去探索,才会真正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参考文献】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篇6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习惯;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7-0102-02

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

虽然国家教育部为初中教学上安排了生物及其实验教学,但其至今仍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观念陈旧,缺乏对生物实验教学功能的认识。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虽然新的生物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实验内容,但由于教师的为应试而教,学生的为应试而学,导致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因为没有对其功能的认识,实验教学也只是为了应付教学安排和考卷上的分数。在实验课上,教师为了保护教学器材,很少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而是通过自己的演示和讲解来让学生统一接受一个实验现象,并要求学生记住实验结果,致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提高。并且由于实验教师过分强调实验设备的珍贵,很多学生就不敢做实验。这种观念上的错误,使实验教学的目的扭曲,学生也获取不到真正的知识。

其次,实验安排不合理,探究实验少,验证实验多。实验,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探索,去发现未知的东西,以获取更多的知识。在我国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忽视了探究对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性,而将演示实验和验证性的实验作为实验教学的主体部分,探究性的实验很难出现在实验教学中。由于这种实验教学安排上的不合理,导致实验的意义被扭曲。演示实验,学生只能通过教师的演示来获取相关的信息,而不是自己动手去获取;验证实验则是一个毫无悬念的结果等待着实验的学生们。因此,这样的实验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散,没有了实验的乐趣。并且由于结果已经给定,学生按部就班,失去了深层接触生物的机会。

再次,只求实验结果,忽视实验过程。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大多是验证性的实验,因此,学生在做实验时,只要能得到与实验相同的结果就可以,不管用什么方法,实验指导教师也只检查实验结果是否与教材中所给实验结果相同,而完全忽视实验的过程。这样的实验教学方法,使学生们得到的都是一个唯一固定的答案,缺少了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的思考和发现,培养不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导致学生对科学的概念和任何培养科学能力的概念都没有深刻的理解。

最后,实验教学评价手段单一,教师缺乏监管。在现在的生物实验教学中,往往是上课教师和实验室老师一起对学生进行实验教学,只要对学生进行了实验教学,其教学评估就可以很顺利的通过。因此,实验老师往往是通过走形式的方式,并且由于考试不会做实验,而是考实验的结论,学生只要记住就可以了。这种单一的教学评论方式,使教师对实验缺乏重视,学生的生物学知识和实验动手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改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各种能力的几点建议

针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种种不足的现状,改善生物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和实验动手能力,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就上述现状相应地提出几点关于改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建议,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善提供一点参考。

1.改变教学观念。重新认识生物实验教学功能。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重新认识一下实验教学的重大功用。教师应当认识到,生物实验教学并不是生物课程的附属品,而是一门与其相辅相成的课程。初中正处在一个认识世界的时期,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因此,良好的实验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效率。另一方面,学生也应该重视生物实验教学,实验课并不是让学生来玩耍的,而是让学生在这里通过实验探索发现知识的奥秘。改善生物实验教学观念,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从中获益,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减少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负担。

2.注重生物实验过程,结果只是参考。初中的生物实验教学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去发现什么重大的科学秘密,研究重大的科研技术等,而只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针对现在的生物实验教学重视结果,忽略过程的现状,学生的能力不能得到提高,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慢慢去体会实验的乐趣。同时,学生通过对实验过程中的每一环节的重视,不仅能加强自身的实验意识,通过对实验整个过程中的深切体会,课堂知识也会记得更加牢固。另外,教师和学生都不应该太重视实验结果,而只把结果当成一个参考,让学生在实验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3.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良好的实验意识。教师应在实验前让学生做好实验的预习准备工作,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实验过程,保证在实验中的良好发挥;其次,学生在实验中要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使科学变成了一项作业;然后,要求学生爱护实验教学仪器,并节省实验材料;最后,学生应在实验后的实验小结,从中获取实验心得和对知识的巩固。

4.改善教学评估方式,督促教师和学生的实验教学。改良现有生物教学的评估方式,让生物实验教学也纳入教师和学生的考核内容之中。在每学期安排的实验中对学生进行抽签检查,如果不合格则可称不及格,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应当有相应的评价。通过这种教学评估手段,同时督促学生和教师对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视。

三、结语

初中生物教学的改良,对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包括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都有极大的帮助,因此,广大生物教学工作者应尽职尽责,努力将生物实验教学做好,为祖国培养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篇7

1对初中学生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思考

1.1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大量资料显示:初中学生求知欲旺盛,对未知事物具有极强的好奇心,是知识和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从学生认知发展的角度看,初一年级学生的思维已经摆脱了具体事物的束缚,能根据种种可能的假设进行推理,相信演绎得到的结论;能产生、理解和验证命题。

1.2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

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关于某一实验的类似科学研究的课堂情境,引导学生收集相关实验资料,然后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获取特定的实验结果,并在实验结果的验证过程中提高实验能力的学习形式。它不仅仅让学生学习实验的方法和过程,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探索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最终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一定的提高,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2探究性实验教学实践

以现行初一《生物》教材“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教学为例,变验证性实验教学为探究性实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1教学目标

知道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实验设计的基础上了解实验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2教学设计思路

首先进行“绿色植物制造淀粉”实验教学,通过学习学生不仅知道叶片中含有淀粉,而且还了解了对叶片中的淀粉进行鉴定的方法和操作过程。而这些方法和过程是在研究光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所必需的。因此实验“绿色植物制造淀粉”是知识和方法上的铺垫和准备。

在学生得出“绿色植物制造淀粉”后立即设疑:光是不是绿色植物制造淀粉必需条件,教师不作任何讲解而引导学生分析作出假设;接着学生分组,以实验“绿色植物制造淀粉”中所学的方法和知识为基础设计实验方案;然后教师组织各组讨论交流,并且改进实验方案;在此基础上学生实施实验方案,得出实验结论,同时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

在此过程中,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让学生大胆尝试自己设计实验方案,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并在各组交流讨论过程中,通过学生质疑以及教师提问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本组设计的问题所在并且加以改进。在此过程中渗透进行“对照设置”和“变量控制”等实验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3教学流程

3教学体会

3.1立足于教材内容,在七年级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切实可行的。

从本次探究性实验教学实际看,学生在课堂上自始至终都能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各项教学活动,并且能够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尤其是在实验设计这一探究性实验教学过程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中,基本上所有小组的组员都能彼此合作、相互启发,各小组都能较好地解决溶解色素、检验淀粉和设置对照等问题,仅仅在控制变量上有所欠缺(许多组提出:取两盆植物,一盆放在光下,一盆放在暗处)。而且经过分析讨论后,学生们也能知道自己的设计存在欠缺的原因,并且知道变量控制在实验设计中的重要性。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篇8

关键词: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创新教育 创新思维能力

在传统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一般采用先理论后实验的教学模式,学生完成的都是一些验证性实验,教师备好材料、仪器,学生严格按操作步骤进行,一般比较顺利,成功率高。这样留给学生探索创新的余地过少,学生对实验的积极性不高。难怪有人说:“教育使一些孩子失去了宝贵的东西;失去了梦想和激情,变得现实、麻木、呆板;失去了积极的态度,变得消极沉默;失去了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失去了活泼开朗,封闭自己。”创新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摒弃了“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的局面。那么,如何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呢?

一、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

要有效地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必须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不能把学生视为知识信息的简单接收体,而应使实验教学成为“发现教学”的窗口,让学生自己动手,学会自行选用仪器,确定实验步骤或设计简单的实验装置等。如在做“观察根毛、根尖的结构”实验时,按照课本上的方法培养的小麦幼根交结在一起,不利于观察。我就引导学生,根据种子萌发的条件和根生长的特性,改进实验方法,得到整齐的幼根和容易观察的根毛。

二、用探究实验代替验证实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意识的基本表现是预期性和参与性。表现在学习上是有目的地学习,有选择性地学习,能独立地学习,并在学习上能够进行自我调控。

长期以来,初中生物实验都是在课堂上讲理论,再到实验室里去验证理论,即为验证式实验。鉴于此,我为了在初中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将验证式实验变为探究实验。所谓探究实验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并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抽象,进而归纳出科学结论的实验教学形式。这种形式是实验在前,概念的形成、规律和原理的认识在后,符合认识的一般规律,先有感性认识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有必要设计出一些可行的探究性实验。如“探究种子的成分”的实验。关于种子是否含有水的问题,我先让学生进行预测,然后让学生取一些晒干的小麦种子,装进干燥的试管里,放在火上均匀加热然后烘烤试管底部。接着提问:“试管内壁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个实验检验了关于种子是否含有水分的哪一种预测?”在探索实验过程中,学习气氛非常活跃,一环扣一环的问题使学生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他们通过观察分析,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引导学生改进实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验证性实验因受到材料、仪器、时间等多种因素限制,学生创造力得不到发挥。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师可对一些实验进行改进,作一些探索性实验,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明白教材中的实验方法并非唯一。例如在《观察叶片的结果》的实验中,徒手切片只是要求练习,不论成功与否都以观察永久切片为主,要让每个学生都能观察到自己亲自做成的切片。如果让学生按照课本中徒手切片的方法来进行操作,方法是比较简单,但成功率较低。在做此实验前,教师先有目的地发两份有关徒手切片的其它方法的资料,让他们进行练习,并进行比较,明确要求必须用自己所选定的方法做成效果明显的叶的横切片。学生在课前经过了若干次的试验,最终的结果是所有的学生将三种方法都试验过了,在实验课上90%以上的学生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成效果明显的叶的横切面切片。在教师的辅导下,学生自己努力改进实验方法,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攻克难关,从而有效地培养了探究和创新精神。

四、营造宽松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问题的愿望,是创新教学的前提。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师生角色定位,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善于创造性地设置问题的情境,营造一种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调动各种教学资源,营造一种浓厚的创新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时,如果小鱼活动频繁就会影响实验的进行,我就启发学生,如何使小鱼处于昏迷状态。其中有一个学生由人醉酒得到启示,想出这样一个办法:先用湿纱布包裹小鱼,然后用镊子把蘸足白酒的小棉球送入鱼口中,5分钟后,鱼就会安静下来,这样就有利于观察。由此可见,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只有在创造性活动中才能被充分激发出来。

总之,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任务,不能急于求成,而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循序渐进地去培养。创新教育是学校生物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只有转变教育观念,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够为国家培养出一批适应时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篇9

【关键词】 初中生物 实验教学 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097-01

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生物实验教学要培养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对于初中生来说,生物是一门刚刚接触的新科目,有一定的陌生性,但是由于生物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能够吸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去探索未知的神秘。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应该切实开展有效的实验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真正的受益者。要知道学生对实验是非常有兴趣的,多样化趣味性的生物实验更容易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然而,在初中生物的实际教学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是笔者近下来将要探讨的内容。

1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实验教学经常遇到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无法正常开展,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室条件限制。主要是实验仪器设备的不齐和实验材料的不全。例如血型这节内容,尽管学生非常有兴趣,但是碍于没有材料,也就无法展示给学生更多东西,达不到既定教学目标。学校在这方面应力争完善实验条件,不能让学生因设备材料不齐而无法开展实验。(2)实验时间和空间限制。生物的生长是有一定规律的,譬如季节性或者地域性,这就导致在实验过程中,有些实验材料难以准备充分。比如学习花的结构一课,讲的是桃花,因为它的结构完整,但是在讲这一节的时候,往往不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无法找到教材所需的实验素材。(3)教师实验态度有待提高。有些实验做的过程比较复杂或做的时间比较长,部分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就不做实验,以为这样既省力又省心。很多教师觉得教学进度无法把每个实验都做一遍,甚至很多实验都没有什么效果。

2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实践策略

初中生物实验的形式主要有演示性实验、探究性实验、观察性实验、制作实验等,当然每种形式的实验考察的重点也是各有千秋。整个初中阶段的生物尤其重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只有真正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组织计划、操作实验、得出结论。怎样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探究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1)培养实验兴趣,激发学习欲望。尽管初中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强,但持续性不高,课本实验的内容和形式与学生距离较大,学生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所以,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逐步培养学生的浓厚兴趣。教师应有效运用好教材,组织设计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实验,变演示性实验为小组合作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内心的求知欲。比如学习植物分类一课后,可以要求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己动手为校内的植物挂牌,当学生在校园里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后,他们就更有学习的成就感。

(2)让学生自己动手准备实验。我们经常说要让学生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去,这个过程的开始,就是实验原材料的准备,参与过程要从这里开始。所以我们的初中生物实验课程,要舍弃实验员提前把所有实验材料准备好的过程,真正放权交还学生,让他们自己动手准备。比如关于鼠妇的实验,教师提前布置学生去寻找,部分学生会在校园中的各个角落去找鼠妇,有些躲在枯枝落叶下面,翻开叶子它们就会很快爬走。通过这样的亲身实践体验,“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环境,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这个知识点通过学生寻找的过程无形就加深了印象。同时,学生们用自己准备的原材料去做实验感觉肯定是不同的,更有成功的体会。

(3)将情感体验融入实验教学。作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生物学科知识,更要学习各种内在的精神品质。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借此机会对学生渗透情感道德教育,这也是践行新课程标准的宗旨与核心理念:以学生为本注重个人发展。如强调爱惜生命、学会探索、培养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等等,诸如此类情感精神教育,完全可以让学生在体会实验教学知识的同时,通过情感体验唤醒内心深处的学习动力,巩固生物学习成果。

(4)有效拓展课外生物活动。要想更进一步提高生物教学效率,在积极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同时,还应有效拓展课外生物活动,这样可以持续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浓厚兴趣。所以,开展课外活动,作为生物课堂教学的补充,同时也是发展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经过课外活动的开展,初中生可以养成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和理论转化实践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结合生物日常教学内容,利用课外这片广阔的天地,组织学生采集动植物标本,成立生物课外兴趣小组,引导采写生物日记,记录学习所思所想。此外,教师应及时关注报刊杂志上的生物科技动态,并及时向学生宣讲传达,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自己主动学会关注生物科学动态。通过这些课外活动的开展,学生的事业得到扩展,在知识、能力、兴趣和思想方面也都能得到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进,陈士元.对待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教师要规范更要创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8)

[2] 刘东亚.初探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的新亮点[J].考试(教研版),2009,(04)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篇10

关键词:高中 生物 实验 教学 初探

生物学是一门集实验性、实践性及科学性于一体的自然科学,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它越来越显示出其二十一世纪前沿学科的独特魄力。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帮助学生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飞跃的一个重要环节。高中新一轮课改的特点之一就是增加了一些实验,强化了实验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其目的在于加强生物学科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生物学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在十年的生物一线教学工作中,我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和思考,以下是我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的一点思考和经验,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借鉴和帮助。

一、实验能力的内涵及培养形式

1、实验能力的内涵

所谓实验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操作能力:熟练使用显微镜、解剖器、安装实验装置、自行设计各种实验步骤、采集制作植物、动物标本;②获得知识的能力:即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聆听、观察、阅读、质疑、记录分析实验结果等途径获得知识的能力;③整理分析能力:通过表解、图释记录实验的结果,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找出实验成败原因,并能解释实验现象,写出实验报告;④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应用与实验有关的知识寻求解答问题的能力。

2、实验能力的培养形式

从新课程标准高中生物实验教材来看,生物实验教学形式不外乎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应用与实践、调查研究这几种形式。其中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部分应该在课堂上完成,应用与实践,调查研究等可安排学生在课下完成。

二、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方法

学生的实验能力该如何培养呢?我个人认为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着重以课堂实验教学为主,课外实验指导为辅,从以下方面着手,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1、在生物实验中让学生熟悉基本功,培养动手能力

首先必须让每个学生亲自去做每一个实验,确保每个学生都动手,如显微镜的使用,装片的制作等是生物实验的基本功,尤其是显微镜的使用,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败,例如: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得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这几个复杂过程,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显微镜不能正确熟练使用,装片做的再好,也观察不到应有的现象,使实验前功尽弃,所以实验前,单独拿出两节课进行基本功训练,使每位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达到熟练程度,从镜头的安装,视野的调节,装片的安放到观察方法都能熟练准确进行。通过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很快,在进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能很快在低倍镜下看到植物细胞中紫色大液泡,换用高倍物镜调节也较清楚。装片制作基本功也很重要,如在实验中训练学生怎样盖盖玻片,才能使装片不出现气泡等。

2、在实验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

在实验前教师首先对实验的关键步骤深入挖掘,提出问题,这些问题是教材上没有现成答案的,必须通过亲自实验观察、动脑才能得出结论,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有目的去思考,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和认真思维的能力,例如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提出这样几个问题:①此实验为什么要用紫色的洋葱?②实验中30%蔗糖溶液改成10%或50%的浓度实验结果会怎样?③质壁分离的条件是什么?在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中,可提出这样问题?1.为什么要选用刚培养出来的新鲜根尖?2.为什么要设计去浮色这一步骤,并选用蒸馏水冲洗?3.为什么要设计对比实验?如用自来水代替蒸馏水,会出现什么现象?这样教师在实验前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学生将观察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3、在实验中重视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实验的改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实验完成后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也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对实验现象明显,效果好的装片,让全班学生对比看,对实验效果差的同学,不急于指出毛病出在哪,而帮助他们分析没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各种可能情况,让他们自己找出失败的原因,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有的细胞重叠在一起,看不清每个细胞的形态,让学生分析可能是哪一步骤出现错误,通过分析,学生得出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解离时间短,二是制片过程压片没压好。在同一实验中细胞有时会出现颜色过浅,学生会分析出可能是漂洗和染色时间短所致,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在今后的实验中,学生都能认真对待每一步骤,主动提出问题,如某一步骤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如不这样会怎样,对实验的某一部进行改革,增强了学生实验的兴趣,也培养了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划滤液细线是难题,用书本说的毛细吸管划,往往一次很难成功,但学生有的用废油笔去划,有的用盖玻片边缘去划,得到的效果更好。在植物细胞壁分离和原实验中,用1摩尔KNO3溶液代替30%蔗糖溶液,质量分离速度较快,而且便于实验后的清洗,还有的同学在实验中加入红墨水,通过染色,效果更好。所以我鼓励学生敢于对实验进行改革,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兴趣,同时也提高了能力。

4、开展课外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