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卫生健康教案十篇

时间:2023-11-02 18:02:38

口腔卫生健康教案

口腔卫生健康教案篇1

【关键词】 龋齿;牙龈出血;牙石;儿童

【中图分类号】 R 788+.1 R 78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11-1008-02

为了解安徽省12岁年龄组儿童口腔的龋病患病状况、口腔卫生状况,实现《安徽省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2004-2010年)》提出的目标,促进中小学生口腔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笔者进行了此项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在安徽省范围内,城乡按照GDP水平(大中小城市)兼顾南北地理区划,在2市(合肥市、芜湖市)4县(蒙城县、枞阳县、颍上县、含山县)的36个居委会(村)调查点进行。在相关街道的居委会/村庄进行了随机抽样,选中的居委会/村庄作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随机抽取12岁儿童22名,男、女各半。共抽取794名,其中男生396名,女生398名。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口腔健康临床检查是在同样光源、同样便携式牙椅及参加过专门培训的同一检查员的条件下,对12岁儿童按照同样的调查要求检查牙齿的冠部龋损和牙龈出血及牙石情况,记录员记录检查结果。按城乡和性别分别随机抽取55%的受检者433名进行口腔健康问卷调查,由学校教师和问卷调查员共同组织,在教室统一说明,集体自填答案的方式收集数据。内容重点是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是否正确,口腔卫生行为现状及自我感觉到的口腔健康问题等。

1.2.2 质量控制 调查前各流调目标市、县卫生局成立流调领导组,并确定1名有卫生行政及基层工作经验的专职联络员,协调相关街道、居委会、学校等单位,做好流调对象的具体安排、物资器械准备等工作。成立技术组织,由全国第3次口腔流调技术组统一培训技术人员,统一龋病、牙周疾病诊断标准[1],进行龋病标准一致性检验,K值检验超过0.8者作为检查者,调查中期再由全国技术组专家进行一次标准一致性检验。为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每天资料由现场技术负责人收集、核查、验收。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恒牙龋患病情况 在受调查的12岁组儿童中,恒牙患龋率为19.3%,男、女儿童分别为16.7%和2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41,P=0.064)。人均恒牙龋(D)失(M)补(F)牙数(龋均DMF)为(0.3±0.7),男、女儿童分别为(0.2±0.6)和(0.4±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357,P=0.019)。

2.2 牙龈出血及牙石情况 12岁组儿童口腔内的牙龈出血率为43.7%,人均牙龈出血牙数为1.2,人均牙石牙数为3.4,男、女儿童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 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情况 12岁组儿童对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正确率较高,城、乡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每天刷牙次数方面,城、乡儿童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3。

3 讨论

研究发现,12岁组儿童的龋均和患龋率均有明显下降趋势[2]。要继续提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完全依靠口腔专业人员来进行口腔健康教育是不够的,有研究表明,受试者在接受健康教育一段时间后,会逐渐淡忘所学知识, 并恢复到以前的行为习惯[3]。要把口腔卫生知识教育纳入公共卫生健康教育体系,推动全社会尤其是家庭和学校的广泛参与。提倡对儿童、青少年开展每年1次的口腔健康检查,预防和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

龋病、牙周病的防治关键是要在中小学校开展口腔健康服务和口腔健康教育,在学校中学到的口腔保健知识和技能对于成年后的口腔健康有显著的意义[4]。要提供龋病的早期充填、洁治等保健服务,积极推广窝沟封闭、非创伤性修复等防治适宜技术。

4 参考文献

[1]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调技术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2005:28.

[2] 韩晓兰,颜雨春,蒋勇,等.安徽省口腔健康状况及行为分析.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3,17(6):553-554.

[3] FISHWICK MR, ASHLEY FP, WILSON RF. Can a workplace preventive programme affect periodontal health. British Dental J, 1998,184(6):290-293.

口腔卫生健康教案篇2

【关键词】中学生;口腔健康;发展;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1依据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口腔健康列为评价人类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口腔卫生保健是“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预防口腔疾病、增进口腔健康的最基本场所,具有受教育者数量庞大,容易集中,有完整、系统的教育体系、资源和手段等特点,应当以循序渐进,根据年龄由浅入深,传授基本的口腔卫生知识,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内容应包括:口腔生理解剖知识,口腔常见病、预防措施、健康饮食等。有效促进中学生从知识、态度、信念到行为上的转变,达到实施口腔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

2原因

2.1目前我国的学校编制中只有普通校医,缺乏专业口腔医生,缺少最基本的口腔预防及治疗手段,使学生在龋齿和牙龈炎发病率的高峰期没有及时接受窝沟封闭、龋洞充填等防治措施,从而导致许多乳牙和年轻恒牙的严重龋坏、早失甚至牙颌发育畸形。

2.2学校的教育体制都以优化教学为主,基础教育中缺少口腔健康知识和干预不健康的行为的普及。

2.3对学校口腔保健的三项任务,①口腔健康服务:建立学生口腔保健卡、定期检查,有计划地进行治疗。②预防龋病、牙龈炎和其他疾病。③口腔健康教育,增加口腔健康知识与培养口腔健康的良好行为,落实不到位。

2.4学生的餐饮结构单一化、简单化,从根本上忽略了口腔健康与生命质量的统一性。

3中学生口腔健康发展的现状

3.1牙病的危害性

3.1.1由于牙病可以造成牙痛、牙齿的缺损、牙齿及牙齿周围组织的炎症,最终导致牙齿的脱落或拔除,由此造成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形成咀嚼功能和消化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从调查资料看,中学生恒牙的龋病部位与中老年的失牙部位有明显的联系。

3.1.2由于牙齿的缺失,影响面部的美观,造成乳恒牙替牙期的恒牙萌出紊乱,而形成错合畸形,也可以引起颞下颌关节功能的紊乱,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3.1.3口腔疾病是列于普通感冒之后,人体最易得的疾病之一。早期易被忽视,但严重者甚至会引发全身感染、心肌炎、肾炎等。

3.2牙病防治工作的必要性:中学时期是长知识、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学生在校期间便于组织和管理,故学校是口腔保健的重要场所。我们应该积极、迅速行动起来,将口腔健康教育与学生所接受的普遍教育同步进行,使学生了解口腔健康知识,建立口腔健康的新观念。

校医对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作全面的调查分析,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及口腔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的系统追踪观察,监测与评价。提高学生自我保健的能力,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为保持终生的口腔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础。

4提高中学生口腔健康发展的对策

4.1制定口腔健康教育目标:口腔健康教育是口腔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增进中学生口腔健康水平,应根据本校口腔卫生保健的实际水平和需求,制定口腔健康教育规划目标。制定长远规划,设立目标,使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化、系列化、网络化,将其纳入教育卫生工作总体规划之中,建立口腔健康教育评价指标,即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爱牙五部曲)知晓率(%)、中学生保健牙刷使用率(%)、中学生恒牙龋齿充填率(%)等。

4.2建立健全学校预防保健工作的3项基本原则,即健康服务、健康教育、消除学生健康的不利环境因素。对学校校医应定期进行口腔保健教程培训。

4.3开展学校口腔健康教育:学生时期是口腔健康观念与行为形成期,抓好学校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通过学生家庭促进整个学校的口腔卫生保健。

4.3.1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由市教委、市卫生局、学校和校医的共同参与,定期开展学生口腔健康检测评价、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和“爱牙日”活动,并推行牙病预防措施(如使用窝沟封闭剂,局部使用氟化物)。重点抓好龋病和牙周疾病等各种口腔疾病的防治工作。

4.3.2根据卫生部门对学生口腔健康的要求和龋病、牙龈炎防治方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口腔保健计划。

4.3.3传授学生基本的口腔卫生知识和技能,并在校医的指导下有一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

4.3.4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切实落实狠抓到位,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中学生口腔保健意识。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栏等)增加宣传力度,认识口腔疾病的危害性,掌握口腔疾病的防治和口腔保健的知识。

4.3.5定期开展中学生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对青少年口腔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细致分析,并实施相应口腔健康服务项目,如治疗计划、预防项目,并能追踪观察、监测与评价。

5结论

现代随着口腔医学的进步, 学校的口腔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口腔健康水平不可缺少的一项措施,也是完成我国2010年口腔保健目标规划的必要保证。学校的口腔健康教育与口腔专业人员的预防措施相结合,通过有效的口腔健康教育计划或教育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行为矫正、口腔健康咨询、信息传播等,以达到建立口腔健康行为的目的,共同促进学生口腔预防事业的发展,为实现《规划》打下牢固的基础,对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刚.临床口腔预防医学[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0

[2]熊世江,王青.谈口腔健康教育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j].中国健康教育,2009,15

[3]卞金有,胡德渝,主编.预防口腔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0-31

[4]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34

口腔卫生健康教案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浦东新区上钢社区的3个居委,每个居委各随机抽取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100人,共计300人,进行第一次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并采用随机数字表及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50人。实验组中男72人,女78人,平均年龄(61.4±3.4)岁;对照组中男74人,女76人,平均年龄(61.7±2.9)岁。所有对象均为具有常住户籍的人口,且神志清楚,有个人独立行为能力。两组对象的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口腔健康检查 按照WHO《口腔健康检查方法》[2] 和《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的有关要求进行干预前、后的检查,内容包括冠龋的龋齿(D)、因龋补牙(F)、根龋、牙龈出血、牙结石、牙周袋等情况。

1.2.2 干预措施

实验组:集中进行6次口腔健康教育和3次口腔健康检查,热线电话及个性指导则按需提供。干预的具体内容为:① 每3个月开展1次个性化的口腔健康教育,形式有集体讲座、互相讨论、交流及个别解答等。内容有龋病、牙周病等口腔常见病的病因、症状及预防方法;牙缺失修复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如何正确刷牙;口腔健康与合理饮食;牙齿敏感、食物嵌塞等现象的原因及处理等。② 开通爱牙热线,接受个别交流、专项指导。③ 制定口腔保健计划,督促实施并根据实际口腔健康情况适时进行调整、修正。④ 每半年进行1次口腔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并实施牙周洁治、龋齿预防性充填、帮助制定义齿修复方案等。干预2年后进行效果评价。

对照组:不进行专门口腔保健指导、口腔健康检查及健康教育,患者自行门诊,常规治疗。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共有293名对象完成2年干预,其中实验组失访1人,对照组失访6人。

2.1 干预前、后龋齿患病情况比较

3 讨论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老年人的龋齿数比10年前增加了16.00%。上钢社区作为老龄化社区,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口的比例为63.50%,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对于已经步入老年行列的老年人及即将步入老年行列的中年人来说,如何在社区口腔卫生工作者的指导下,加强口腔预防,有效维护口腔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调查显示,上钢社区中老年人的口腔冠龋患龋率为64.00%,龋均为2.21,低于上海市73.73%和3.38的总体水平[3],也低于全国75.2%和3.8的水平[4]。患龋率及龋均均无性别差异, F的比例为20.40%,而同样指标河南为6.84%,海南为14.19%[5-6],上海市为16.07%,说明上钢社区中老年人的龋齿充填情况要好于上海市及部分省份。根面龋患龋率为21.67%,这与河南、海南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但比全国57%的根龋患龋率低。牙龈出血、牙石、牙周袋(≥4mm)及牙周附着丧失的检出率分别是80.67%、91.33%、55.33%及42.00%,略高于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牙周健康率(13.67%)和上海市平均水平(14.59%)相当。

全程式口腔干预是指以社区为载体,社区口腔医生为主体,联合社区预防保健人员及居委卫生专管干部,充分发挥社区全程、便捷、有效、可及的特点,为社区居民提供“家庭医生”式的口腔保健指导及服务,变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早期预防,让居民养成定期复查的习惯,以提高居民的口腔卫生知识及健康水平。本研究通过对实验组不同性别中老年人的口腔健康全程干预,其冠龋患龋率及牙周健康指标均比对照组有了明显改善,因龋补牙的比例达54.65%,较干预前的20.40%及干预后对照组的23.20%均有显著提高,说明全程干预对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口腔就诊行为,提高口腔健康水平具有良好的作用。同时,本调查发现,干预过程尚不能很好地降低居民的龋齿发病率,这可能与干预时间有限,短时间内还不足以有效防止龋齿发生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通过全程式的口腔干预,变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早期预防,实现全程口腔健康管理,是社区口腔卫生工作的未来且长期任务[7],也是职责所在。社区口腔卫生工作者的工作侧重点要有别于口腔专科医院,要以口腔预防保健为抓手,设计一套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能使大家接受和可操作性强的健康教育模式,借鉴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让每一位社区口腔卫生工作者都成为居民的 “家庭口腔医生”,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更能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指导计划,定期的口腔宣教及口腔检查。社区口腔医生要坚持医防并重,预防为主,注重全程干预,为实现社区居民的口腔健康做出应有的努力。

4 参考文献

王庆武, 李晓瑜. 口腔健康教育及必要措施干预对老年人口腔保健KAP的影响[J]. 延安大学学报, 2011, 9(3): 59-60.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Oral Health Surveys: Basic Methods[R]. Geneva: WHO,1997.

李国强, 曹新明. 上海中老年人龋齿等三大口腔疾病状况浅析[C]. 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暨第四届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2008:71-72

胡德渝. 我国口腔健康、疾病趋势及发展方向[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09, 2(9): 513-516.

王薇,杨汴生,何健,等. 65~74岁老年人口腔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 实用预防医学, 2006, 13(3): 607-609.

田亚光,廖天安,谢奇,等. 海南省65~74岁老年人牙齿健康状况调查[J].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2008, 10(5): 327-330.

口腔卫生健康教案篇4

【摘要】人体随着衰老,身体各个方面、社会心理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就像人到了老年,牙齿及口腔组织同机体其他组织一样出现许多明显衰老的改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到老年牙齿就一定会变坏脱落,而是根据每个人口腔卫生保健的好坏及全身健康情况而决定。所以对老年人进行的口腔保健及宣教口腔保健的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老年人;口腔特点;保健措施

1.老年人的口腔特点 老年人的口腔状况与全身情况一样,随着年龄增长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牙体和牙髓结构的变化,矿化程度增高,牙周膜与表面组织结构消失,粘膜变薄,胶原密度增加等。又由于老年人口腔内唾液腺退行性变,唾液分泌减少,牙齿的自洁能力下降,同时牙龈萎缩与牙周附着水平丧失明显,使食物嵌塞与食物残渣滞留,给口腔内致病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易致龋齿及继发龋,牙缝增宽,牙根暴露,牙列完整性破坏,义齿佩戴增加等情况造成老年人生活质量降低,影响他们整体的健康水平。

2.老年人口腔保健的措施

2.1 提高老年人自我口腔保健能力和意识:针对老年人普遍存在的口腔卫生问题、心理状态改变以及旧传统观念与习惯,开展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宣传活动,选择老年人适合用的牙刷,可选头小毛软。牙刷柄不易滑脱的牙刷,做到正确刷牙,定期洁牙,正规剔牙,每次餐后漱口[]的良好习惯。同时对有义齿的老年人,保护基牙不受不良因素的刺激,有牙列缺失的,及时修复。

2.2 定期口腔健康咨询和检查:老年人应每半年检查1次,但最好3个月检查1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由于老年人身体状态的改变,加之口腔情况较差,检查与清洁是十分必要的。在每次检查时,对老年人的口腔状态、口腔健康的认识变化、心理状态的改变,做出相应咨询和有效的建议。纠正不良的卫生习惯与生活方式,给与特殊的口腔护理是必不可少的。

2.3 补充营养:人体进入老年期后,细胞活性下降并逐渐衰老,机体各器官的形态和功能发生退行性变化,口腔组织也随之衰老,消化功能减弱,味觉及口腔功能下降,对食物爱好和需要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老年人应减少食糖量,改用糖代品,增加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摄入量,合理使用氟化物;在调整饮食的同时,做好口腔保健操,提高口腔各组织适应能力,减缓老化的速度,增进健康。

2.4 治疗全身疾病:老年人往往伴发一定的全身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免疫功能减退等。这些疾病有的与口腔疾病成正相关,如糖尿病和牙周病,有的会影响到口腔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因此,有必要控制或治愈全身疾病,这对维护口腔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2.5 提供老年卫生社区服务: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口腔健康咨询,定期口腔健康检查及建立社区健康档案,进行口腔健康诊断,不断提高老年人对口腔卫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

3.小结:口腔保健对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建立有效的口腔保健策略和措施,让全社会都来关注每一位老年人的口腔保健,使其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参考文献

口腔卫生健康教案篇5

关键词:口腔保健;妊娠期;妊娠期龈炎

妊娠期患者为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者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管理问题。临床医师有责任为妊娠母亲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有些母亲口腔状况的改变,可能是妊娠期一系列生理改变的结果,这些改变需要引起口腔医师关注。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不仅内分泌等多个系统发生生理变化,同时还会伴有口腔状态的改变,如发生妊娠期龈炎、妊娠期龈瘤等。临床口腔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选择合理的治疗时机是必要的。我院近年来对妊娠期妇女的口腔保健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临床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05年1月-2010年1月妊娠期不超过三个月,妊娠后初次因口腔疾病来院就诊,无糖尿病、心血管病、甲亢等系统性疾病的患者30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人,组一(接受口腔保健宣教且进行必要的牙周治疗),408颗牙。组二(接受口腔保健宣教,但因患者拒绝做牙周基础治疗,故未进行牙周治疗),412颗牙。

1.2 方法两组均在初诊时检查并记录口腔情况,包括牙周情况指标:菌斑指数(PLI)分4级、牙龈指数(GI)分4级。组1,组2初次检查后接受口腔保健宣教,宣教内容包括:(1)牙龈炎、牙周炎的病因和临床表现。(2)了解妊娠期及哺乳期易患口腔疾病的种类、原因及危害。(3)如何防治妊娠期龈炎并指导刷牙的正确方法。组1根据孕妇的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进行牙周基础治疗。组2在初诊检查后接受口腔保健宣教,宣教内容同组1,但患者未接受做牙周基础治疗。初诊后五个月复查口腔并记录菌斑指数、牙龈指数。

1.3 统计学处理所得资料用SPSS10.0统计,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初诊时组1与组2相比,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复查两组比较,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 (G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2。

注:初诊时两组比较P>0.05,复诊时两组比较P<0.001。

3.讨论

妊娠期妇女易患妊娠期龈炎,广泛的牙龈炎症是妊娠期龈炎最常见的口腔并发症,而妊娠期妇女患有妊娠期龈炎的高达25%以上,虽然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妇女均可 患,但妊娠2-8个月期间最容易发生。妊娠期龈炎最常影响的是前牙边缘龈和牙间乳头,典型的表现是水肿、点彩消失、牙龈色红和出血倾向。较少见附着丧失和牙周袋深度增加。口腔卫生不佳造成的菌斑堆积与炎症发生有关,而加重菌斑堆积的因素是孕激素、雌激素和前列腺素的合成增加。这些生物活性因子改变了牙龈的血供,不利于细胞免疫功能的发挥,抑制胶原合成,改变龈下菌丛【1】。Offenbacher于1996年首次报道,妊娠期妇女患有严重牙周炎发生早产低体重儿的风险比牙周健康产妇高7.5倍;口腔检查中发现牙周附着丧失的早产孕妇较健康孕妇发生率多。因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孕产妇的口腔卫生宣教,妊娠期前后应进行口腔卫生宣教、牙周检查、治疗及维护,以减少不良妊娠的发生,提高人口优生率。

在妊娠的早期就应该开始对患者进行教育。由于牙科疾病并非直接由妊娠导致的,而是由于生理和行为的改变使已经存在的牙科疾病加重。由于妊娠者易患龈炎,而注重保持良好口腔卫生、掌握口腔健康常识的人,可使患龈炎的风险降低。因此,旨在获得良好口腔卫生的预防措施应该尽早开展和实施【2】。

防治妊娠期龈炎的基础和前提是有效的控制牙菌斑,有效的控制牙菌斑与进行正确的日常口腔维护息息相关,故妊娠期妇女与医生达成共识共同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如果妊娠期妇女对口腔卫生不重视,医生常规治疗后不能进行正确的日常口腔维护,即使医生进行规范的治疗,也难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这就要求口腔医生不断加强对的口腔卫生宣教。本研究选取PLI和GI指数作为口腔卫生状况和牙龈状况客观诊断标准,初诊时两组的口腔PLI和GI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患者的选择符合统计学随机原则;5个月后复诊两组患者的PLI和GI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表1、表2可以看出,即使组2未做牙周基础治疗,但经过口腔卫生宣教患者的PLI和GI指数有所下降,口腔卫生有所改善。这说明妊娠初期的口腔卫生宣教及合理的牙周基础治疗是防治妊娠期龈炎的有效方法。

综上所述,由于口腔卫生与保健和孕妇及新生儿的健康息息相关,要求临床口腔医生对妊娠期口腔卫生宣教及恰当的口腔干预应作为日常工作开展。防治妊娠期龈炎最有效的方法是孕前、孕中进行口腔保健宣教及牙周基础治疗。建议广大孕产妇重视孕前、孕中、产后的口腔保健,定期检查与防治,特别是孕前的口腔保健宣教及牙周基础治疗作为防治的重点,尽量减少妇女妊娠及哺乳期口腔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口腔卫生健康教案篇6

【关键词】 口腔卫生;健康促进;结果评价(卫生保健);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R 78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3-0217-02

Effective Evaluation on the Oral Health Promotion Activities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f Shenzhen Shiyan School/LIANG Rui*, XIAO Yue, ZHANG Yong-ping.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zhen, Shenzhen (518035),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oral health promotion activities in Shenzhen Shiyan School,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school oral health service. Methods Data of clinical oral health examination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were collected from new arrival students and original students in Grade 3 in 2004. The prevalence of dental caries and oral health care knowledg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Original students'oral health status was better than the new arrivals. DT in original students (0.38) was lower than the new arrivals (0.79,P=0.001) and FT was higher in original students (1.25) than the new arrivals (0.75,P=0.007). The difference in the level of oral health knowledge and oral health behavior of the two groups of student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Conclusion The oral health promotion activities which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Shenzhen Shiyan School is effective in prevention of caries and impoving the level of oral health knowledge of the students.

【Key words】 Oral hygiene; Health promotion; Outcome assessment (health care); Students

深圳市实验学校是一所从小学到高中的全日制学校,由于学校有良好的条件和较丰富的资源,学校校医室的建设比较完善。20世纪90年代初,学校聘任了一位具有口腔执业医师资格的口腔医师为校医,还配备了一套牙科治疗台来为学生提供口腔卫生服务,同时在学校开展口腔健康促进活动,包括定期的口腔健康教育,免费的口腔健康检查,实施窝沟封闭、龋齿充填,定期开展口腔健康知识竞赛。每名学生从小学入校开始即建立口腔健康档案,每年追踪检查和提供相应的治疗等。笔者分析2004年该校初中三年级学生的口腔健康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比较从一年级入学开始就已经建档的本校连读生(本校生)和该年外校新转入的新生(新生)的口腔健康状况、口腔保健知识水平以及口腔卫生习惯,评价该校实施的口腔健康促进活动的效果,为今后学校口腔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4年12月选取深圳市实验学校初中三年级全体学生进行常规的口腔健康检查和问卷调查。初中三年级学生总数为396人,其中本校生241人,男生121人,女生120人;新生155人,男生86人,女生69人。新生的纳入条件为于初三学年内由深圳市其他学校转入的学生,原所在学校内都没有口腔医师编制。

1.2 方法 口腔健康检查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第4版《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1]的标准检查并记录。检查者由该校具有口腔执业医师资格的校医独立完成,该校医每年都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口腔流行病学专家进行龋病临床检查和诊断,一致性实验Kappa值均在0.88以上。396名初中三年级学生在4 d内完成了口腔健康临床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每天从已经完成检查的学生中,每10人随机抽取1名学生进行标准一致性实验的重复检查,计算检查者的自身重复一致性,其Kappa值均在0.90以上。

问卷调查是在教师监督下且没有相互干扰的情况下由学生自己填写完成的。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状况和口腔保健知识、卫生习惯等。

1.3 数据分析 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学生龋病患病率和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口腔卫生习惯的差异,采用t检验比较2组学生龋均间的差异。

2 结果

2.1 口腔健康状况 396名初中三年级学生都完成了口腔健康调查。本校生和新生在性别分布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总体龋病患病率为47.7%,龋均(DMFT)为1.67。虽然2组学生龋病的患病率和龋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本校生的平均龋坏牙数(0.38)显著低于新生(0.79,P=0.001),平均充填牙数(1.25)也显著高于新生(0.75,P=0.007)。

2.2 问卷调查结果 见表1。

由表1可见,本校生在口腔保健知识的问题中回答正确的人数百分率均显著高于新生(P值均<0.01),拥有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的本校生也显著高于新生(P值均<0.05)。

3 讨论

全国第2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2~18岁年龄组人群从未听过口腔健康教育课的约占40%,近2 a定期检查口腔健康情况的均在25%以下,检查同时进行洁治、窝沟封闭、涂布氟化物的人数少于0.5%[2]。究其原因,目前我国的学校编制中只有普通校医,缺乏口腔医生,因此最基本的口腔预防及治疗手段都必须到医院才能完成,使很多处在龋病高发阶段的在校学生无法接受窝沟封闭、龋洞充填等防治措施,从而导致许多乳牙和年轻恒牙的严重龋坏、早失甚至牙颌发育畸形。与香港及国外的学校医疗服务水平相比,我国的学校卫生服务体系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

深圳市实验学校在校医编制中设置了口腔医生。该名口腔医生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充填治疗,而且坚持开展广泛的口腔健康促进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向学生介绍口腔保健知识,开展形式多样的口腔健康知识竞赛,每年进行全校学生的口腔健康检查,以及应用龋病预防措施如推广用含氟牙膏刷牙、实施窝沟封闭等。调查结果表明,参与了9 a学校口腔健康促进活动的本校学生比新转入的学生有较少未经治疗的龋坏牙齿,有更多的龋坏牙齿已经接受了充填治疗,说明该校长期的口腔健康促进活动改善了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同时,这些学生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明显高于没有参与口腔健康促进活动的新生,口腔卫生习惯也好于新生。口腔保健知识水平的提高和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的养成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腔健康水平提供了基础。笔者对2004年深圳市实验学校小学生的患龋状况调查发现,该校小学生的患龋率也显著低于外校转入的学生[3]。

深圳市实验学校有条件在学校中开展口腔健康促进活动,是我国学校口腔健康促进的一个先例。通过开展这种长期的、广泛的学校口腔健康促进活动,学生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得到了提高,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口腔健康水平也明显改善。深圳市实验学校的这种口腔健康促进模式值得在全国有条件的学校中开展和推广。

4 参考文献

[1] WHO.Oral Health Surveys:Basic Methods.4th ed.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7:21-24.

[2] 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94-95.

口腔卫生健康教案篇7

【关键词】口腔保健;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087-01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寿命也随着延长,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知识的学习,口腔健康教育也逐渐被社会高度关注。为了确保口腔健康教育取得实效,我们把开展口腔健康志愿服务作为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最实用、有效的途径,有助于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善。

一 、口腔健康促进志愿服务价值与意义

1、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区志愿服务秉承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促进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我们把志愿服务作为一个强有力的纽带,使社会群体之间建立联系和交流的渠道,有助于形成诚心友爱的社会氛围,提升社会的道德责任感,维护社会的稳定,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2、有利于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是常见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疾病的防治已引起大众的关注。口腔健康也逐渐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一些口腔保健方法和用品也在被大众认识。因此,开展“口腔健康志愿服务”,不仅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内在需要,而对口腔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有利于建立科学的口腔保健服务体系。口腔健康进社区志愿服务在我国起步较晚,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如何不断把志愿服务活动引向深入,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克服随意性和因人员的更换而使活动停滞瘫痪,为构建科学的志愿服务体系创造条件。

4、有利于师生展示临床实践平台。我们把志愿服务落实到最实际的环境、环节和过程中,更好地将口腔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检验和巩固理论知识,发现不足,针对性的弥补自身知识能力缺陷,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能力搭建舞台。

二、口腔健康志愿服务的发展的现状

(一) 组建志愿服务机构,建立志愿服务队伍

1、健全组织,确保服务有序进行。成立服务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建立责任、评估、激励、创新机制。建立责任、评估、激励、创新机制。确保做到“五个有”,即:有专人负责;有实施方案;有开展系列活动的记录和资料;有活动开展情况的信息;有活动成效展板。

2、加大口腔健康志愿服务平台和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活动的运行机制,扩大师生参与范围,提高志愿服务社会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促使由党员牵头扩展到全院共同参与,由阶段性开展转变为常态化进行,由松散型管理转变为规范化管理。

(二) 明确志愿服务内容,创新志愿服务形式

1、信息采集与资料收集。设计科学的活动方案,运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有关社区群众口腔健康需求信息:运用问卷调查、口腔咨询等手段,加以分析,形成相应的结论。

2、开展口腔疾病检查及义诊送健康活动。改进志愿服务活动的传统设置模式,整合资源,深入社区开展口腔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口腔疾病防治等志愿服务活动。

3、精心设计活动载体。针对社区群众的口腔疾病状况和刷牙情况,为他们制订科学合理的护牙方案,提高社区群众预防口腔疾病、关注口腔健康的意识,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免费的口腔卫生服务。

4、全面规划,确立目标。为把志愿服务活动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拓展和深化活动的内容,在深入社区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选定活动重点项目,从而形成较为系统的目标管理。

5、抓点带面,全面铺开。遵循“重点突出,讲求实际,点面结合”的原则,确定宁夏特殊学校、宁夏给水团、吴忠红寺堡、银川穆斯林孤儿院和第一幼儿园等社区为重点服务场所,为进一步口腔健康促进活动覆盖面奠定基础。

三、口腔保健志愿服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强管理,规范服务。 加强对志愿者的管理,制定了志愿服务活动准则和行为规范,建立个人志愿服务档案,规范服务方式和行为,提升专业服务技能,有力保障志愿服务工作的有序和有效开展。

2 建立机制,激发动力。通过多层次 多形式的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志愿服务的情况适时向所在单位通报,并在评先评优、年终考核等活动中向志愿者倾斜。

3、应对措施,提高效果。一是在志愿服务创新形式上,不仅要结合口腔专业的实际,也要紧抓社会所需,全面促进教师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科建设,增强活动的有效性。二是为确保志愿服务顺利进行,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义务为社区群众建立口腔预防保健卡,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培养群众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提高宁夏地区口腔健康水平。

4、拓展领域,扩大影响 。口腔健康志愿服务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十分繁杂的社会服务系统工程。为扩大影响,营造良好的氛围,充分利用网络、宣传橱窗等加大宣传力度,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密切配合,由党员带头,让服务活动渗透到社区,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服务,从而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5、统一指导,上下联动 。建立自上而下的志愿服务指导机构,专门负责指导和管理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党团委领下的志愿者协会,设立志愿者准入与注册制度,将党团员纳入其中进行统一管理,并广泛吸纳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其中,进一步壮大志愿者队伍 建立经常化和专业化的培训体系,切实提高志愿服务水平。

6、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通过建立志愿者服务网站和微博平台,在互联网上服务供需信息,联通服务队伍和服务对象之间的桥梁,整合资源,做好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的联络和配置工作,创新志愿服务形式,公开透明的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参考文献:

口腔卫生健康教案篇8

5月本院牙周科患者470例,治疗前问卷调查患者的基本情况、对牙周病的认识、口腔卫生习惯等,初诊与每次复诊均进行口腔卫生知识教育,末次复诊时重新进行问卷评估。结果:301例完成治疗后的最终评估,其初评值为(19.10±2.82)分,经牙周治疗及多次口腔卫生宣教后的复评分显著提高至(23.68±2.8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牙周病; 依从; 护理; 影响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oral health knowledge in patients with periodontal disease. Method: To select 470 periodontal clinic patients. Basic information, the understanding of periodontal disease, oral hygiene habi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these patients were recorded and assessed. Result: 301 cases completed the final assessment after treatment. The initial value was (19.10±2.82) points. After periodontal treatment and oral health education, i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o (23.68±2.82) points (P

【Key words】 Periodontal diseases; Compliance; Nursing; Related factors

First-author’s address: Pei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Shenzhen 518036,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5.028

牙周炎是影响口腔健康,导致失牙的重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40%~75%的人群都存在着牙周炎[1]。该疾病是口腔内细菌感染性疾病,可以导致牙周组织的进行性破坏与丧失[2]。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加之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寿命在延长,中老年人比例增加,牙齿的工作强度和时间也在增加。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牙周问题日益突出,牙周病的防治工作变得更加重要。WHO已将牙周健康状况列为人类保健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3]。在我国,牙周病的患病率更是位于龋病之上。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牙周病与全身健康和疾病有着双向的密切关联[4]。因此,对牙周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现有的证据表明牙周病可以通过有效地控制菌斑进行预防,早期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牙周炎的防治一方面需要牙周医生彻底地清除牙石、菌斑、软垢等刺激因素,抑制牙周炎的进展;另外一方面,需要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进行口腔清洁,其日常维护依从性对牙周炎治疗的远期效果息息相关。大量文献表面,患者对疾病的客观认识可以影响其治疗疾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对口腔健康相关知识的认知,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日常口腔维护的依从性,并且让他们早期发现潜在的口腔问题,及时就医。

椅旁口腔卫生宣教是临床上易于开展的口腔健康教育方式,是牙周炎预防与控制的重要干预举措。牙周炎患者就诊过程中,牙周科专业的护士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指导,敦促患者形成正确的口腔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巩固牙周病的治疗效果[5]。本研究考察椅旁口腔卫生教育对牙周病患者的口腔健康知晓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1月-2015年5月,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牙周科门诊的患者群中,选取因牙龈出血、牙周溢脓或脓肿、牙松动或口腔异味就诊,诊断为慢性牙周炎或侵袭性牙周炎,需要进行牙周基础治疗的患者。纳入标准:14~65岁;住居于深圳市或邻近城市,可参与牙周基础治疗。排除标准:患严重的未控制的系统疾病(如血液病、冠心病、结核、肝炎等),不宜行牙周基础治疗;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全口有望保留的自然牙

1.2 研究方法 回顾文献[3-6],设计出《口腔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包括以下3个方面:(1)牙周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如牙周病发生的全身、局部因素,牙周病的短期治疗与终生维护观念);(2)口腔卫生观念与态度(如正确与不良的口腔习惯的辨识);(3)口腔卫生维护方法(如刷牙、牙线、间隙刷的使用知识)。每个方面10个条目,每条目1分。

患者就诊时,由3名有经验的牙周医师初步筛选符合条件的对象,在告知牙周炎的成因和治疗方法之前,嘱患者填写上述调查问卷。护理人员进行椅旁指引,确保患者能正确地填写问卷(称为初评)。填写完毕,牙周医师作详细检查,有针对性地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做详细的口腔卫生指导,回答患者的提问。安排洁治员完成龈上洁治和抛光。约患者分次完成后续的牙周系统检查、分区段的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局部或全身辅助使用抗菌药物。每次复诊均强化口腔卫生指导。

牙周基础治疗后两个月,邀患者进行复查,重新填写上述问卷(称为复评)。本研究得到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医师向患者解释本调查的目的,并告知调查结果不影响正常的治疗流程,患者知情同意。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软件包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变量用(x±s)表示,分类变量采用%表示,用配对t检验分析患者两次调查评分的差异,P

2 结果

2.1 纳入患者的情况 本次研究最初纳入的患者共470例。填写完初次问卷,完成牙周治疗,并在两个月后复查,填写第二次问卷的患者共有301名。其中男166例(55.1%),女135例(44.9%)。全体患者平均年龄(35.6±11.6)岁,小学和中学学历52例(17.3%),大专学历115例(38.2%),本科及研究生学历者134例(44.5%)。脑力劳动者243例(80.7%),体力劳动者27例(9.0%),无业或退休者31例(10.3%)。219例患者(72.8%)以医疗保险为支付方式,其余82例(27.2%)付费方式为自费。

2.2 不同年龄段患者初、复评评分比较 301例患者中30岁以下115例,30~40岁82例,40~50岁55例,50岁以上49例。结果显示,初评及复评结果中,各年龄段患者评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而各年龄段患者牙周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口腔卫生观念与态度及口腔卫生维护方法评分比较,差异亦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2。

2.3 治疗前后患者问卷评分比较 301例患者初评值为(19.10±2.82)分,经牙周治疗及多次口腔卫生宣教后的复评分显著提高至(23.68±2.8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上世纪70年代,WHO指出牙科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使人认识到并能终身保持口腔健康[6]。椅旁健康教育能较直观地掌握患者对牙周病的知识知晓度及心理状态,能及时准确给予指导,在提高患者对牙周病治疗的知-信-行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据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中有80%~97%的人群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且牙周病占成年人失牙原因的35%~40%[7-8]。因此,做好口腔宣教、提高牙周病患者的依从性是一项迫切而又重要的工作。

牙周病是菌斑微生物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菌斑微生物是引发牙周病的始动因子。及时清除牙菌斑,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是预防牙周病的最有效方法。由于牙周病的病程缓慢,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常容易被患者忽视,不及时就诊而使病情逐渐加重,最终导致牙齿丧失。因此在本研究椅旁宣教中,首先加强患者对牙周病病因及危害的了解,提高患者对牙周病的重视程度。而在预防和治疗牙周病的过程中,刷牙尤其是正确的刷牙方式包括选取合适的牙刷对患者的牙周情况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影响口腔卫生状况的主要因素是刷牙方法的正确与否及刷牙时间是否充足[9]。而辅助刷牙方法如牙线、牙签及牙间隙刷等的使用在刷牙后牙齿的邻面余留菌斑的清除具有重要的作用。进食后漱口的习惯是较为方便也是有些预防食物残渣及菌斑形成的有效方法[10]。每人每半年至1年进行1次口腔检查并根据患者的口腔卫生情况进行定期的洁治术是牙周病治疗的第一步,也是牙周维护治疗阶段的重要手段[11]。因此在宣教过程中,笔者对患者主要加强刷牙、辅助刷牙方法(牙线、牙签及牙间隙刷)、漱口及洁治术等口腔卫生维护方法的教育。

口腔卫生健康教案篇9

关键词 口腔卫生 健康教育 农村 中年人群

中图分类号:R78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5)10-0060-03

Exploration of the oral health education model for the middle-aged people in Shanghai rural area

WU Bingde, CAO Chunhua

(Zhuangha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20141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ppropriate oral health education model for the rural middle-aged people in Shanghai. Methods: With multistage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2 villages were selected as an experiment group and 2 villages as a control group with 320 middle-aged people each. The oral health education was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way for the control group. Combining with the pilot of the family doctor system, the model of the residents’ participation and interaction, the village committee coordination and the professional facilities linkage were adopted to carry out the oral health education for the experiment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for 2 years, the awareness of the knowledge about the oral health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increased from 41.25% to 76.18%, and its effect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rural; middle-aged people; oral health;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居民对口腔卫生的重视程度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口腔卫生行为习惯距离《指南》推荐的标准仍存在巨大差距[1],口腔疾病的主要对策是预防和控制,而不是治疗[2]。社区口腔健康教育是对社区居民进行口腔健康知识宣教,以改善居民的口腔保健态度和行为,从而改善居民的口腔健康状况[3]。本研究结合家庭医生制度建设,对农村中年人群采取专业机构联动、村委协同、居民互动的模式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并进行效果评价,以探索建立适合农村实际的社区口腔健康教育模式。

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多级整群抽样方法,在庄行镇9个村委会中随机抽取潘垫村和新华村为试验组,芦泾村和杨楼村为对照组。对符合条件的35~59岁户籍人口按性别和年龄分别列表排序,以单纯随机抽样法在每个村抽取男性80名,女性80名,4个村共640名,其中试验组320名,对照组320名。

调查方法

以全国第三次口腔流行病普查问卷为基础,结合实际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委托奉贤区牙病防治所组建专业人员,经统一培训后,入户进行干预前和干预后调查。

干预措施

对照组:按传统方式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即通过乡村医生和村委干部每年发放2次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在村卫生室张贴画报。试验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派2名全科医师接受区牙病防治所口腔保健知识培训和考核,从2011年3月起,该2名全科医师结合家庭医生制服务,分别担任试验组所在2个村居民的家庭医生,签订家庭医生制服务协议,公开健康咨询电话,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2名家庭医生联合村委会干部根据试验对象居住地域、工作关系、邻里关系等因素,以每20名一组组成活动小组,并在每个小组中遴选一名身体健康、初中以上学历、有一定威望的人员作为组长,然后统一接受区牙病防治所口腔健康保健知识培训,内容包括口腔健康的重要性、牙周病和龋齿的病因与防治、正确的刷牙方法、定期检查口腔的重要性等,经考试合格颁发社区口腔健康教育志愿者证书;每季度,由村委会干部会同小组长召集小组成员开展1次活动,相互学习交流口腔卫生知识和口腔健康状况或开展口腔健康知识竞赛活动,家庭医生进行现场指导。两组均干预2年。

统计分析

数据录入电脑,采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结果

基本情况

在干预后的调查中,试验组应答319名,失访1名(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死亡);对照组应答315名,失访5名,其中男性3名(2名外迁、1名高血压并发脑卒中入院),女性2名(外迁);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失访率分别为0.31%和1.56%。

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

从表1可见,干预前后试验组口腔健康保健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37,P0.05);干预后,试验组口腔健康保健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85,P

口腔健康保健态度

干预后,试验组认为口腔健康很重要的人数从67.19%增加至89.34%,认为一般性或不重要的都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8,P0.05)。干预后,试验组对口腔健康重要性持正确态度的构成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19,P

口腔健康行为情况

干预后,试验组每天刷牙2次以上、横竖结合刷牙、使用含氟牙膏、选用软毛保健牙刷和饭后经常漱口的口腔健康保健行为都有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的口腔健康保健行为大都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口腔健康行为形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13,P

讨论

干预后,试验组的口腔健康保健知识知晓率为76.18%,而对照组仅为47.62%(P

慢性病快速增长将造成中国健康劳动力供给减少,居民生活质量下降,社会经济负担加重,成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潜在的巨大障碍[4]。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口腔疾病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积极防治[5]。牙周病是人类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导致成人牙齿丧失的最主要原因,已被医学界定论为继癌症、心脑血管病之后,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第三大杀手[6]。笔者认为,要改善我国农村地区成年人的口腔卫生状况,首先是政府各部门要同高血压、糖尿病防治一样重视口腔健康问题,把口腔疾病防治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予以推进。其二,从世界范围来看,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抗击疾病和提升健康的重要策略之一[7],口腔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个分支[8]。为此,笔者建议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同时,要不断提升全科医生的口腔健康保健知识和技能,并切实将口腔防治融入家庭医生制服务重点项目,确保持续性、有效性。其三,社区健康教育是一项社会化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多部门、多层次、多手段的综合执行[9];健康促进的核心是把社会的健康目标转化为社会行动[10]。针对农村中年人群的口腔健康教育,笔者认为,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企事业、村(居)委、学校等社区组织的作用,共同营造社区氛围,积极倡导“定期检查口腔、早晚涮牙、使用含氟牙膏”的健康行为,另一方面基于社区情景和特定人群,实施双向互动型的健康教育模式,更有利于发挥社区资源作用,效果优于一般的单项健康知识传播方式。

参考文献

王春晓, 包鹤龄, 申涛, 等. 中国成年人3种预防性口腔卫生行为状况及分布[J]. 中国健康教育, 2013, 29(6): 489-491.

王秀珍. 浅谈口腔健康教育[J]. 中外健康文摘, 2012(47): 283-284.

张文静, 李炯, 阳洪林, 等. 社区口腔健康教育方式的调查[J]. 北京口腔医学, 2009, 17(6): 337-339.

傅华, 李洋, 彭伟霞, 等. 转变思维模式积极应对我国慢性病“井喷”的挑战[J]. 复旦学报, 2012, 39(4): 331-334.

李秀如, 张秀军, 赵春晖, 等. 成年口腔疾病患者对自我口腔保健产品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 蚌阜医学院学报, 2014, 39(5): 640-642.

张雅伶. 牙周病的社区健康教育[J]. 医学信息: 上旬刊, 2012, 25(6):55.

刘军安, 胡春平, 孙奕, 等. 社区健康教育知识转移理论探索[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3, 29(2): 130-132.

周红云. 口腔健康教育调查研究方法初探[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12): 139-140.

刘云祥. 社区健康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 2013(8): 814-815.

口腔卫生健康教案篇10

关键词 口腔保健 患龋率 生活习惯

中图分类号:R78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20-0038-03

龋病是口腔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与肿瘤、心血管疾病并列重点防治的3大疾病之一[1]。我国2005年第3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每100个5岁儿童中就有超过66人有龋齿。其发生与各种行为学变量之间产生着特定的联系。龋齿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学生对口腔疾病的认知和正确的口腔保健行为,都会对龋齿的发生产生影响。为探讨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对小学生龋齿发生的关系,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11年2-5月普陀区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保健门诊的7~8岁学生87名及长征中心小学二年级进行窝沟封闭的学生78名,以及学生家长165名。学生家长平均年龄(35.1±3.6)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60人,高中和中专66人,初中及以下39人。

1.2 方法

参照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和龋齿诊断标准》(4版)进行调查。为避免不同人员检查造成的偏倚,参与本次检查和调研的3名人员均为口腔专业人员,调查前经过统一培训,规范标准。

1.2.1 问卷调查

自行设计长征镇小学生口腔问卷调查表,共10道选择题:①你每天刷几次牙?②你饭后是否漱口?③你每次刷牙时间为多久?④你们家是否做到一人一刷一杯?⑤牙刷多少时间更换1次?⑥是否每半年去医院检查一次牙齿?⑦蛀牙多与吃甜食糖果有关吗?⑧你是否知道窝沟封闭?⑨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防治龋齿是否很重要?⑩家长是否经常督促孩子注意口腔卫生?答对7题以上为“合格”。合格人数/总人数×100%为知晓率。

现场发放调查问卷,家长和学生分别进行填写,问卷当场收回。

1.2.2 口腔检查

被调查儿童均进行常规口腔检查。按照《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检查牙齿的数目、形态、排列、替换及咬合情况,检查牙齿是否有褐色或黑褐色改变,或者出现明显的龋洞。

1.3 评价标准

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计算患龋率及龋均。患龋率(%)=患龋人数/受检人数×100%;龋均=龋失补牙齿之和/受检人数。

1.4 统计学方法

口腔卫生习惯与患龋率的关系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知晓及患龋情况

165名小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知晓合格率为46.10%。患龋率为52.12%,龋均3.12,说明长征中心小学二年级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比较缺乏,口腔保健需要加强(表1)。

2.2 家长文化程度及督促次数与患龋率的关系

家长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和每天督促孩子刷牙的,学生患龋率相对较低,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2)。

2.3 学生口腔卫生习惯与患龋率的关系

每天2次饭后漱口和每天早晚2次刷牙的学生,患龋率明显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3)。

3 讨论

长征镇地处城乡结合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外来务工人员比较多。虽然家长对儿童的健康关注日益增加,但依然存在轻视龋病防治的现象[2]。龋齿的发生除了与牙齿的质量、饮食习惯和遗传因素有关外,主要与口腔卫生习惯密切相关。

大量研究证明,刷牙特别是睡前刷牙,可显著降低患龋的危险性。调查发现,本社区学生不正确的刷牙方式及对口腔卫生的认识不足占很大比例,每天早晚两次刷牙的学生患龋率比只刷一次牙及不刷牙学生的患龋率明显降低。而家长督促不到位、刷牙方法不正确及刷牙持续时间不足,导致患龋率仍然很高(60.00%)。

父母的文化水平是小学生形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的重要影响因素[3]。家长文化程度越高,接受口腔保健知识的渠道就越广,主动关注孩子口腔卫生的意识就越强,并能定期检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4]。张蓉等[5]对广州城乡729名儿童患龋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显示:受教育越多的家长主动参与儿童早期口腔保健的积极性也越高。家长是学生获得口腔健康知识的重要来源,家长对口腔保健的态度影响着对学生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因此发挥家长在儿童口腔保健中的积极作用,对儿童口腔健康行为的形成和维护过程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6-7]。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加强口腔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利用社区讲堂、公众健康咨询活动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宣传栏等扩大儿童口腔保健的宣传覆盖面。同时,街道政府也可利用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强化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而专业的口腔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应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和沟通,做到医校联合,家校联网,主动承担起儿童口腔疾病预防的重任,为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尽心尽力。

参考文献

[1] 张举之, 樊明文. 口腔内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 123-135.

[2] 季成叶. 我国中小学生龋齿流行现状及龋患程度构成[J]. 中国学校卫生, 2008, 29(2): 114-117.

[3] 林焕彩, 卢展民, 杨军英. 口腔流行病学[M].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08-115.

[1] 章晓星, 符彩庆. 上海杨浦区幼儿龋病易患因素评估[J]. 中国卫生产业, 2012, 9(12): 133-134.

[2] 张蓉, 林焕彩, 陈建洪, 等. 家庭因素对乳牙患龋的影响[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1(6): 564-566.

[3] 黄薇, 台保军, 杜民权, 等. 湖北省宜昌市6~7岁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 口腔医学研究, 2003, 19(3): 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