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病案分析十篇

时间:2023-10-30 17:59:22

呼吸系统疾病病案分析

呼吸系统疾病病案分析篇1

关键词 疾病谱单病种排序构成比

临床资料

采用“甘肃省卫生系统疾控进医院信息平台”统计2011年全县医疗机构门诊患者初步诊断进行疾病分类统计,对病种按疾病分类系统、排列前三的单病种进行分类排序统计分析。

结果

全县所有医疗机构门诊患者按疾病分类结果:门诊患者前三位以呼吸、循环、消化系统疾病为主;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居第八。呼吸系统疾病以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气管炎为主;循环系统以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病NOS为主;消化系统以胃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肠炎为主。见表1。

表12011年清水县门诊患者前十位疾病顺序

疾病分类系统例数构成比呼吸系统3156638.57%循环系统1325216.19%消化系统1213814.83%肌肉骨骼系统和

结缔组织疾病829910.14%泌尿生殖系统疾病59737.30%临床与实验异常

不类于他处者26713.26%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17072.09%传染病和寄生虫病13481.65%神经系统疾病10511.28%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10281.26%

门诊患者单病种构成分析:门诊患者前三位为上呼吸道感染、感冒、胃炎,发病率分别为4%、3%、2%。见表2。

表22011年清水县门诊患者单病种前十位疾病排序

疾病分类系统例数构成比上呼吸道感染1816722.20%感冒885410.81%胃炎44295.41%高血压41995.13%腰痛NOS26843.28%附件炎(输卵管

和卵巢炎)26203.20%低血压NOS22982.81%慢性胃炎21232.59%冠心病21002.57%关节炎NOS17682.16%

单病种排列前三位的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感冒、胃炎)年龄分析:上呼吸道感染和感冒主要患者为0~5岁儿童,胃炎主要分布于45岁以上年龄段。见表3。

单病种前十位疾病性别差异分析:上呼吸道感染男性居多,低血压女性居多,其余各病男性稍多。见表4。

表42011年清水县门诊患者单病种前十位

疾病性别差异

疾病分类系统总计构成比(%)男女上呼吸道感染1816765.7934.21感冒885453.5746.43胃炎442956.4843.52高血压419953.6046.40腰痛NOS268453.5446.46输卵管和卵巢炎26200.00100.00低血压NOS229840.7659.24慢性胃炎212351.5148.49冠心病210048.4551.55关节炎NOS176852.1347.87

讨论

呼吸、循环、消化三大系统疾病是清水县的是常见病和多发病,约占70%,这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1]。小孩老人应特别注意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的预防[2],老年人还要注意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发生。医疗机构在制定疾病防治策略、建立专科特色、引进人才方面,针对呼吸、循环、消化系统疾病,建立专业性较强、技术力量较高的人才梯队,加强宣教工作,健全体检机制,做到预防在先,防治结合。重视心脑血管疾病的防研究,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医疗诊治水平,宣传和普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知识,是保障身体健康、提高人类寿命的主要环节。

性别构成男性发病明显多于女性,可能与清水县人口性别构成比男性较大、吸烟、喝酒等生活习惯、饮食不规律、劳动强度及心理压力较大等有关。因此,要重视男性青壮年的卫生保健,严格执行各种危险性职业的操作规程,改善工作环境;开展健康教育,建议他们定期体检,有助于降低男性患者的发病率。

威胁老年人的主要疾病是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抵抗疾病的能力也在下降,各种原因造成的损伤也日渐增多。在考虑对疾病治疗同时,重视健康教育,指导人们保持良好的个人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期到达预防和减少老年疾病的发生。

儿童患病主要是呼吸道疾病。儿童抵抗力差,容易患细菌性及病毒性感染的疾病。学校及家长应该注意儿童的卫生习惯,鼓励儿童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从而减少儿童疾病的发生。

本文为了解清水县2011年门诊常见病、多发病的患病情况,掌握门诊患者疾病年龄构成、疾病谱构成的规律和特点,采用“甘肃省卫生系统疾控进医院信息平台”统计2011年全县医疗机构门诊患者81847人次资料,采用LCD—10进行疾病分类。结果发现,疾病分类系统前三位以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疾病为主,累计发病占全年疾病的69.59%;单病种前三位是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前十位累计占全年疾病的58.00%。疾病控制的重点以消化、呼吸、循环系统为主[3]。

参考文献

1清水县统计局.2011年清水县户数和人口[R].清水县年鉴,2011:41—41.

呼吸系统疾病病案分析篇2

【关健词】 住院患者;疾病构成;统计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disease constitution of inpatients,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mmon and frequently occurring diseas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health resources for the hospital,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Methods Disease classification relevant data of in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0 to 2012 were statistical analyzed . Results The first 5 system diseases inpatients is 70.75 percent of total inpatients,it is a major source of our hospital patients. Conclusion The hospital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changes in disease constitution, rational allocation of health care resource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key departments,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 advantage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level of medical technology and service quality.

【Key words】 Inpatients; Disease constitu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为了解本院住院患者疾病构成特点, 探讨本区居住人群发病规律及常见病、多发病, 寻找发病的主要原因, 以便有针对性的加强疾病的防治工作, 提高本区人民的健康水平, 为医院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医院特色科室的建设等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本院3年来住院疾病及年龄性别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本院2010年~2012年住院患者疾病分类报表。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分类, 资料完整准确可靠。

3 讨论

3. 1 住院疾病前5个系统疾病占住院总数的70.75%, 是本院住院疾病的主要构成部分。因此, 这些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应成为本院医疗工作的重点和研究发展的方向。

3. 2 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以肺炎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主, 主要分布于5岁以下儿童。由于儿童呼吸系统发育尚不完善, 处于生理性免疫功能比较低的状态, 对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抵抗力不够强, 据统计资料显示, 每年春夏季节为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 儿科住院病床经常爆满, 因此, 医院管理层应了解疾病的发病规律, 在其高发季节做好相应的医疗护理准备工作, 增加医疗护理技术力量, 提高诊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相关部门应加强预防保健宣传工作, 做好春夏季节的儿童卫生保健工作, 增强儿童监护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感染机会。

3. 3 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以梗阻性分娩为主。本院妇产科专业技术力量配置比较合理, 加之本市是粤东片经济较发达地区, 外来人口较多, 这些人群生育多选择收费标准较低的区级医院。

3. 4 损伤和中毒的主要疾病是骨折, 内部构成比是48.52%。损伤高发的原因主要是各类车祸和各种伤害事件增多。近年来, 私家车激增、交通管理水平和道路设施相对滞后等原因引起意外交通事故频发[1], 再者, 现代社会人们生存压力大、多数人群心理浮躁, 各种伤害事件和意外事故相对增加, 由此造成的各种损伤患者数也就相应增多。针对这种情况, 医院管理层应加大相关科室的医疗设备和人员配置, 引进人才, 注重培养相关专业技术人才, 提高骨外科的诊治水平, 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医疗业务发展的需要。而有关部门也应注意改善道路交通状况, 加强各种车辆的管理和严格驾驶员的培训考核, 加强全民心理健康教育和法规教育, 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减少人为事故的发生。

3. 5 循环系统的常见病为脑血管病、高血压和缺血性心脏病, 内部构成比为77.98%, 主要发病人群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心脑血管病是21世纪威胁中老年人生命的主要疾病, 并随着人口老年化越来越突出[2],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 是许多慢性疾病的高发人群。如何提高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是医疗机构的工作重点和研究的方向。心脑血管病由于病程长、医疗费用高等因素, 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很大的负担, 所以, 尽早发现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尤为关键。本院是一所区级医院又是社区服务中心的双重性质的机构, 充分利用优势, 对本片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建立健康档案, 同时针对老年人发病规律和特点做好常见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 提高老年人防病、治病的自我保护意识。

3. 6 眼和附器的主要疾病是老年性白内障, 近年来, 本院开展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全称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 是目前治疗老年性白内障较常用的手术, 效果好, 是本院眼科的特色项目, 3年来收治患者共280例, 占眼和附器疾病的77.35%。

通过对住院疾病的统计分析, 了解疾病构成现状, 对疾病的防治工作具有指导意义[3]。医院应密切关注疾病构成的变化, 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加强重点科室的建设, 巩固专科优势, 鼓励新技术、新项目的研发和利用, 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 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为医院生存和发展提高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日孜万古丽.10922例出院病人疾病构成分析.中国病案, 2012,13(10):48-50.

呼吸系统疾病病案分析篇3

资料与方法

本资料来源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兵团农十师社保中心计算机网络医疗保险职工住院信息数据库,对全师十个农牧团场、矿医院、北屯医院2003年7月1日~2006年7月1日3年职工20 473人次住院病人前十位疾病构成情况,用计算机进行整理、归类和统计。疾病分类按(ICD-10)国际疾病分类法对前十位疾病进行相关归类和统计,资料完整、真实、可靠。

结果与分析

职工3年住院疾病前十位构成统计:见表1。前十位疾病顺位为冠心病、高血压病、支气管炎、脑梗死、上呼吸道感染、糖尿病、结核病、子宫良性肌瘤、胃炎、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压病上升为第1、2位,脑梗死上升为第4位,糖尿病上升为第5位,结核病已经死灰复燃上升为第7位,子宫肿瘤已经上升为第8位,上呼吸道感染已经下降为第5位。住院职工前十位疾病人数占总人数的近49.67%。住院前十位疾病在职职工占25.51%,退休职工占74.49%。退休职工患冠心病、高血压病的比例最高,脑梗死次之,再下面是支气管炎和糖尿病。而在职职工患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的比例最高,冠心病、高血压病次之,再下面是结核病。

职工3年住院疾病种类前十位构成顺位:新疆兵团农十师前十位疾病种类顺位为心血管病、呼吸、消化、脑血管病、五官、泌尿、妇产科、骨、肿瘤、内分泌。住院前十位疾病种类人数约占总人数89.95%,在职职工占34.22%,退休职工占65.78%。肿瘤疾病已经上升到第9位。退休职工患心血管病比例最高,呼吸系疾病次之,再下面是消化和脑血管病。而在职职工患上呼吸系疾病比例最高,消化系疾病次之,再下面是心血管病。

讨 论

心血管疾病与呼吸系疾病是危害农十师广大职工健康的主要疾病,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常见病之一。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宣传和普及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疾病的防治知识,合理膳食,减少高脂肪饮食,加强锻炼,冬春季节防治受凉感冒。肿瘤疾病已经逐渐成为常见病种之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率,提高生活质量。内分泌疾病特别是糖尿病已经成为广大职工精神、心理、经济负担较重的疾病。本次分析,为疾病的防治,收治的范围,医院的病区设置,资源的配置,医院的管理,医疗保险的管理等提供了依据。应该加强以上疾病的防治和其他综合方面的研究和管理,为广大职工的健康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提高广大职工的整体健康素质。

呼吸系统疾病病案分析篇4

【关键词】 住院死亡病人 死因 统计分析

徐汇区中心医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现有开放床位726张,现将徐汇区中心医院近5年的住院死亡病案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死亡率高的疾病,以提高人们预防疾病的意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来源于我院2003~2007年住院病人中的死亡登记、统计报表以及死亡病案。

1.2 方法 按照ICD-10国际疾病分类进行统计,诊断则以第一诊断进行分类和归并[1]。

2 结果

2.1 死亡人数及病死率 在2003~2007年中,共计住院病人53956例,其中死亡病人为1675例,病死率为3.1%,各年度死亡情况见表1。

2.2 性别情况 在1675例死亡病人中,男959例,占57.25%,女716例,占42.75%,男女性别之比为1.34:1。

2.3 年龄结构 住院死亡病人中年龄最大的为100岁,最小的为15岁,70岁以上的死亡病人为1243人,占74.21%,各年龄段死亡人数及构成见表2。表1 2003~2007年住院死亡病人病死率表2 2003~2007年住院死亡病人年龄构成

2.4 死亡病人的死因构成 在死亡病例中,因罹患肿瘤而死亡的人数位居各类疾病系统死亡之首,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其构成情况见表3。表3 2003~2007年住院死亡病人的死因构成

3 讨论与建议

在2003~2007年5年间,我院的出院病人呈逐年上升趋势,住院病人死亡率总体是呈下降的趋势,说明我院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总体医疗质量是上升的。

在住院死亡病例中,男性明显大于女性,这一结果与国内报道一致[2~4]。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男性所承受的生存压力和心理压力都比较大,易于形成不良的习惯和嗜好,因此要做好心理疏导,缓解和释放心理压力,培养自我保健意识,做到疾病早预防、早医治,也有利于降低男性的死亡率。

在死亡病例的年龄构成中,70岁以上的死亡率占了74.21%,成为死亡人数的主要构成,我国已迈入老年型社会,因此加强老年疾病的防治,积极开展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也是今后卫生工作发展的重点之一。

根据死因疾病系统的构成情况显示,恶性肿瘤居死因顺位的首位。说明恶性肿瘤仍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在恶性肿瘤中,肺癌居第一位,这是由于我院在治疗肺癌上具有特色,而这部分病人多是高龄晚期患者,生存期较短。所以在目前尚不能治愈恶性肿瘤的情况下,重视对恶性肿瘤的早发现、早治疗有助于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以及降低恶性肿瘤的死亡率。

呼吸系统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分别位于第二和第三位,说明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疾病依然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比如慢性支气管炎、心脑血管病等。其病因与环境污染严重、少运动、高脂肪的饮食、工作压力大等有关,针对这些疾病,除了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减少污染,抑制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宇红,冯家琳,王辉,等.1993~2002年某院住院病人死因分析.中国医院统计,2004,11(3):231-232.

2 柏金喜,陈雅珍.2219例住院死亡病例死因分析.中国医院统计,2004,21(1):41-42.

呼吸系统疾病病案分析篇5

【关键词】抗生素;下呼吸道感染;药学分析

前言

下呼吸道感染是十分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并且发生的频率较高,发病的原因受到环境与季节的改变而改变[1]。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首先要清楚的知道疾病感染的类型,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目前,抗生素的种类越来越多,但是出现的抗生素的耐药性的问题也被人们所关注。经过相关的研究发现,如果抗生素的使用不合适,可能会使呼吸系统的致病细菌的耐药性增强。为使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得到提升,本篇研究主要对在不同的抗生素的治疗下下呼吸道感染的药学情况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的患者要满足相关的诊断标准。不能选取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以及有合并脏器疾病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研究的对象分为以下四组:头孢噻肟纳组25例、左氧氟星沙组25例、阿奇霉素组25例以及头孢曲松钠组25例。头孢噻肟纳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分布在17~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2士7.4)岁,病程为2~8月,平均病程为(3.4士1.6)月。左氧氟星沙组: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分布在16~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8士8.2)岁,病程为2~8月,平均病程为(4.6士1.2)月。阿奇霉素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分布在18~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7士7.6)岁,病程为2~8月,平均病程为(5.7士1.3)月。头孢曲松钠组: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分布在20~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2士6.3)岁,病程为2~8月,平均病程为(4.9士2.5)月。四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上的对比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头孢噻肟纳组使用头孢噻肟钠2g+0.9%氯化钠静滴。左氧氟沙星组使用左氧氟沙星0.2g+0.9%氯化钠静滴。阿奇霉素组使用阿奇霉素0.5g+0.9%氯化钠静滴。头孢曲松钠组使用头孢曲松钠2g+0.9%氯化钠静滴。

1.3观察指标

对四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细菌培养、X线、血常规与体温均正常,并且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为显效;细菌培养、X线、血常规与体温基本正常,并且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为有效;细菌培养、X线、血常规与体温以及临床症状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为无效[2]。

1.4统计学处理

分析实验所得的数据均使用专业的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处理,采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组间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四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头孢噻肟钠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左氧氟沙星组92.00%,阿奇霉素组为100.00%,头孢曲松钠组为100%。四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之间的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四组患者治疗成本对比

头孢噻污钠组治疗费用为(1362.2士150.3)元,左氧氟沙星组治疗费用为(920.4士120.6)元,阿奇霉素组治疗费用为(1535.4士119.2)元,头孢曲松钠组治疗费用为(1024.5士100.4)元。左氧氟星沙与头孢曲松钠的治疗费用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下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中常见的感染疾病之一,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都属于下呼吸道感染[3]。现在对这一疾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在没有明确是什么原因所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时,在临床的治疗中通常使用抗生素对患者进行细菌培养检测,以此来确定治疗的方案。本篇研究对四种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的药学情况进行分析,头孢噻肟钠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左氧氟沙星组92.00%,阿奇霉素组为100.00%,头孢曲松钠组为100%。四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之间的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而且采用左氧氟星沙与头孢曲松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更好,并且治疗的成本也较低。

参考文献

[1]齐君.对下呼吸道感染疾病采用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疗的药学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3:36+46.

呼吸系统疾病病案分析篇6

【关键词】 死亡病例;死因;疾病构成

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死亡情况和构成对患者生命有威胁的主要因素,为开展疾病的防治和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有指导性的意义,本文对我院(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08――2012年5年间的住院死亡病案资料进行性别、年龄和死因构成等多方面的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以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2008――2012年登记全部住院病例为研究对象,资料来源可靠。

1.2 方法 经病案首页信息管理系统录入数据,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编码,对病例进行死因分类,同一患者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时,以出院第一诊断为分类标准。用SPSS10.0进行数据处理。

2 结 果

2.1 住院病死率 5年共收治病人76,213例,死亡860例,病死率1.13%,住院病人死亡率总体呈下降的趋势,见表1和图1。

2.2 性别构成 死亡病例中男性551例(64.07%)女性309例(35.93%),性别构成比1.78:1。

2.3 年龄构成 按年龄段划分构成比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不过在80岁前按年龄从小到大总体呈上升趋势,80岁后,构成比有所回落,见表2。

3 讨 论

3.1 死亡人数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但是相比较于逐年住院人数的增长,死亡率实际是逐年下降的 这说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提高了自身的健康意识,在发现疾病的同时及早到医院就医。另一方面医院的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在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使得病人的死亡率逐渐下降。

3.2 本研究死亡病例中男女比例有显著差异,性别构成比1.78:1,男性构成比明显高于女性,与文献报道一致辞[1-2]其原因可能与男性更多地从事危险性和高负荷性行业有关,同时男性的社会和家庭生活压力大。此外,大多男性有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睡眠不规律等,这些都是提高他们的死亡率的因素。因此我们应该关爱男性健康、减轻其各种压力,让他们改良生活力式、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活、工作环境、加强定期体检等。

3.2.1 本研究51岁-80岁死亡比重最大,主要原因是老年人易发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疾病,同时也因为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快,老年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主要是加大健康教育的手段,防止和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促进老年人健康。

3.2.2 按年龄段划分死亡构成比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也就是说0岁-1岁以前的死亡构成比较高。主要原因除了新生儿疾病以外,还有先天性畸形,由于近年来不再强制要求婚前体检,导致了各种先天性疾病患者增多。加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 为了避免各种先天异常,应大力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开展遗传咨询,大力宣传优生优育知识,推广优生优育适宜技术,做好产前筛查工作,减少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缺陷儿的出生;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这不仅仅是医疗保健机构的责任,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也不能忽视,应呼吁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做好此项工作。

3.3 本组前五位死亡疾病构成与国内相关报道类似[3-5] 但死亡顺位稍有差异,我院恶性肿瘤占死亡人数第一位,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如胃癌、食道癌、乳腺癌宫颈癌等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尽管出现了不少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方法,目前在国内外对肿瘤治疗尚未有理想方法。不过经研究表明大部分肿瘤的发生都与生活环境的污染、不良化的生活方式以及家族基因有关。因此应培养良好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远离污染和辐射高危区,定期体检,要做到早防、早诊、早治。社会要普及健康育,提高社会人群对癌症相关预防的认知度,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时机,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不仅如此还要扩大医院规模,更新技术设备,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整体医疗水平,最终才能有力地推动肿瘤诊疗工作向前发展。

3.4 循环系统疾病居死因排第二位,其死亡最早年龄为25岁,心脑血管疾病是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脑血栓、脑栓塞这类病种的统称,一般容易发生在40岁到80岁年龄段的中老年人之中。这类老年病症现在也呈现出了越来越年轻化的态势,严重威胁着人体的健康。目前我国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几乎占总死亡人数的一半,而且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不断上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所以应继续大力宣传和普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知识,改善饮食习惯,多参加运动劳逸结合,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和发病率和死亡率。

3.5 在本研究中损伤、中毒和外因高居死亡原因的第三位,近年来损伤、中毒和外因的疾病呈明显的上升趋,这与文献报道一致[6]。常见的有骨折、颅脑损伤、开放型损伤和血管损伤等,损伤中毒原因以机动车事故为主,受害者多是中青年人,近年来私家车的增多,道路建设相对滞后与机动车增多不协调发展,及驾车新手多是车祸的主要原因[7]。由于损伤中毒发病突然,病情危急,应引起家庭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积极加强现代化交通知识教育,规范交通秩序,普及心理健康疏导,减少意外伤害和自杀事故的发生。此外应大力加强人才培训,提高全院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特别是培训急救能力,加强与损伤相关的科室建设,保证损伤中毒在第一时间得到救助,严禁酒后驾驶,减少人为事故。

3.6 呼吸系统疾病居死第四位,原因主要与大气污染.吸烟、工业经济发展导致的理化因子、生物因子吸入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使其发病率明显增加有关。提示在注意加强环境治理,净化人类生存环境的同时,还应引导人们采取戒烟、防尘、加强耐寒锻炼、注意冬春季节防护、增强身体素质等综合措施,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

参考文献

[1] 朱晖,郭建新.1282例住院死亡病例分析.中国医院统计,2012,19(3):201-202.

[2] 蔡丽璇.3445例住院死亡病例统计分析[J].中国病案,2010,11(3):45.

[3] 陈健峰.1863例住院死亡病例分析[J].现代医院,2010,10(5):142-144.

[4] 杨惠茹,何沿虹,王川茹.2006――2008年某院1775例死亡病倒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0,32(5):620-622.

[5] 杨敏.2005――2010年住院死亡病例分析[J].现代医院,2011,11(8):143-144.

呼吸系统疾病病案分析篇7

1 材料和方法

1.1 患者来源

所有患者76 例均来自2011 年河北省高碑店市医院ICU病房。

1.2 入选及排除标准

1.2.1 所有患者符合2007 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定的COPD诊治指南中关于COPD定义,入院时符合COPD急性发作期的诊断标准。患者60 mmHg≤PaO2<75 mmHg。

1.2.2 病例排除标准

心血管系统不稳定, 收缩压

1.3 方法

1.3.1 选择患者60 mmHg≤PaO2<75 mmHg为临界组,对照患者出、入院的胆碱酯酶情况,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别。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 11.0,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对照采用成组 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转贴于

2 结果

对照两组患者的胆碱酯酶情况可以发现患者在临界呼衰时已有胆碱酯酶的变化。

表1 临界呼衰患者出、入院胆碱酯酶的变化

分组病例数胆碱酯酶

入院时763409±567

出院时766182±907

P值---<0.05

P值 --- <0.05

3 讨论

呼吸系统疾病病案分析篇8

【关键词】老年人 老龄化 死亡率 构成比

中图分类号:C9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2-373-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呈逐年提高,在上海,人们的预期寿命由2002年的78.44岁上升至2009年的81.73岁,寿命的延长使人口的出生和死亡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本文通过对杨浦区殷行社区2002 ~2009年60岁以上老年人的死因分析,了解本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死亡规律,为制订社区老年人保健、老年疾病防治措施等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2002 ~2009年殷行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为户籍人口。

1.2 方法

人口资料由杨浦区公安局提供。死亡资料来自杨浦区殷行社区2002~2009年医学死亡证明书,并由杨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死因分类,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9 标准进行整理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资料由专人统一录入,应用EXCEL2003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

2002~2009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呈持续增长势态,其占全社区总人口数的比重也愈来愈大,从2002年占18.99%上升到2009年的24.23%(见表1)

2.2 60岁以上老年人死亡情况

6O岁以上老年人死亡占全社区总死亡人数的84.44%,其中男性占81.29%,女性占88.39%;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 (见表2)

2.3 60岁以上老年人死因构成及顺位

在死因顺位排列中以循环系统(包括心脏病、脑血管病)死亡为第一位,其次是肿瘤、呼吸、内分泌、消化系统疾病和损伤中毒(包括骨折、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等)。其中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疾病有上升趋势。 (见表3)

2.4 不同年龄组老年人患病死亡情况

60岁组因患肿瘤而死亡占同年龄组死亡总人数的第一位.循环系统次之,第三位是内分泌系疾病 ;70岁组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占同年龄组死亡总人数的第一位.肿瘤次之,呼吸系统死亡率为第三位.但死亡人数较60岁组增加;80岁组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占同年龄组死亡总人数的第一位,第二位为肿瘤疾病.第三位是呼吸系统疾病; 三个年龄组的其他疾病死亡位序无明显变化。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和损伤中毒死亡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见表4)

2.5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老年人患病死亡情况

患肿瘤疾病男性死亡构成高于同年龄组女性,男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构成远远高于女性;男性60岁和70岁组肿瘤死亡为同年龄组死亡数首位,80岁组以循环系统疾病为首位;而女性60岁组肿瘤死亡位于同年龄组死亡的首位,其余年龄组以循环系统疾病占首位。(表5)

3 讨论

3 讨论

通过调查发现,杨浦区殷行社区2009年60岁以上人占总人数24.23%,而且逐年上升,2009年上海市的60岁以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2.5%,说明殷行社区老龄化程度显著。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死亡数据的统计分析,可反映该地区居民的健康水平,也是常用的表示居民健康水平的指标[1]。本次调查显示,2002~2009年殷行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死亡的前三位病因分别为循环系统(包括心脏病、脑血管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这些疾病多为机体功能退化和免疫系统功能退化造成的慢性疾病。我社区老年人死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女性平均死亡率低于男性,男性肿瘤死亡率和呼吸系统死亡率高于女性。②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居于首位,且肿瘤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呈上升趋势。③各年龄组死因顺序亦不相同,60岁组肿瘤死亡占首位;70岁、80岁组循环系统死亡上升至第一位。④损伤和中毒死亡随着年龄的增长上升明显,可能由于老年人行动不便等因素造成的意外伤害,这都是我们应重视的。

本文结果提示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是循环系统、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这些疾病大多为非传染性的慢性疾病,但死亡率较高,这些疾病形成主要是各种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长期积累而致[2-3],如:饮食习惯、精神紧张、吸烟、酗酒、减少运动等。若要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应提高对健康危险因素的抵抗力;防止有害因素的侵袭;提高对内外环境变化的耐受力;提高对致病作用的不利因素的自身防御能力。对于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广泛开展针对性、有计划性、有系统性的教育健康工作。比如老年人健康自我管理小组,从老年心理卫生、精神卫生、常见疾病预防、家庭护理、用药、生活卫生、饮食营养、体育锻炼、健身等方面,通过讲座、制作宣传栏、电视、发放健康处方等多种形式加强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加大慢性病的一、二级预防,加强老年人的自我管理意识,掌握各种慢性病的防治方法技能和防止意外伤害的措施,[4]并对于行动不变的老年患者开展社区家庭病床,提供便捷、高效、低廉的服务。我们应努力制定适宜的社区预防保健措施和方案,减少老年人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降低死亡率,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旭东,魏生明,黄伟,山东省枣庄市农村人口死因调查分析[J].河北医学,2003,9(7):664-665.

[2]朱立场,陈涛,李莉,上钢社区人口结构与主要死因调查[J],社区卫生保健.2010.9(3):173-185.

呼吸系统疾病病案分析篇9

【关键词】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护理

小儿身体状况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果没有注意小儿所处的生活环境问题,很容易让小儿患有呼吸系统上的疾病。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身体内的部分器官并没有发育完全,身体的免疫能力有限,患上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几率非常的高。在医院的临床中我们经常遇到的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肺炎,哮喘,咳嗽等。通过加强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可以在很大的程度提高护理的质量。为了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更加有效的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我们对目前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方法及经验进行总结。本文作者通过收集在我院接受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120例患者进行了护理,主要方法如下:

一、数据与方案

1.1 基本数据

收集本院2015年至2016年50例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在这些患者当中男生26例,占52%,女生24例,占48%。男女之间的比例为1.09:1.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烧等。

1.2护理方法

1.2.1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a.制定完整的护理计划,将各种护理工作尽量集中在一起完成,不能占用患者的休息时间。b.定期对患者的呼吸器官进行清洁,包括对鼻腔和咽喉的处理,清除在呼吸道内的污染物,保证患者的呼吸顺畅。C.对于鼻塞的护理,在鼻塞现状严重时,护理工作者应该对鼻腔进行认真的清理,首先要选用麻黄素液滴鼻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每日应该护理的次数,保障患者不存在呼吸困难的现象。d.对于咽喉部位的护理,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绝大多数的患者会觉得咽喉部位不适,作为护理工作者应该时刻观察患者咽喉部位,注意其实否发生咽喉充血,水肿的情况,时刻记录患者的状况,当患者感觉咽喉不适时可以适当的给提供些润喉的药物。

1.2.2 适当的控制温度;小儿一旦患得呼吸系统疾病时随即引发的就是高热,温度太高,在个很大的程度上会影响到小儿身体的发育。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时,我们一定要时刻观察温度的变化,如果患者的温度达到了38度以上,我们就必须要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比如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在嘱咐患者的家长时一定要提醒家长定期定量服用不得乱用。由于患者的年龄较小,对药物有恐惧心理,作为护理工作者一定要与家长共同克服这一困难,保证患者对药物的摄取量。

1.2.3 准确记录患者的身体状况: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时候往往会发生意外的情况,比如说是患者发生高烧或者抽搐的现象,如果家长和医务人员没有及时的发现可能会导致恶劣的结果。在对小儿进行护理时,要时刻注意患者身体状况的变化,并且记录好数据,便于医生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帮助患者更好更快的恢复身体状况。

1.2.4保证患者营养充足;患者受年龄的影响,本身对于医院和药物有着恐惧的心理,患者在医院内往往会发生食欲较差的现象。导致患者在住院期间身体缺乏一定的水分和营养。为了保障患者的身体状况很快的恢复,家长应该为患者尽可能提供一些清淡的食物,鼓励孩子好好吃饭,防止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现象。

1.2.5加强对患者和患者家长的健康教育;对患者和患者家长普及呼吸系统疾病的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一部分内容。针对患者所患疾病的不同,我们应该对他们进行专门性的指导。比如说;如果所患得疾病为肺结核,我们就要对患者和患者家长普及传染病知识教育,做好必要的隔离措施。

二、结果

本院收集50例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其中患有小儿肺炎的患者9例,占总人数比例18%,反复咳嗽的患者有6例,占总人数12%,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有24例,占总人数的48%,患有哮喘病的患者有3例,占总人数的6%。所有患者经过护理,均痊愈出院。

总结:

小儿身体状况整体表现较差,由于身体免疫企管部并没有发育成熟,患有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几率异常的高。常见的儿科呼吸疾病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哮喘,慢性咳嗽等。加强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我们的治疗现状,为了更好的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量的护理服务,作为从事临床护理的工作人员来说一定要提前收集患者的基本情况,通过抓住护理的重点,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在短时间内得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卢文强. 浅析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处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462

[2]王玮琦.吴伟宏.儿科肺炎患者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化药物应用.2011(16):113-114

呼吸系统疾病病案分析篇10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中图分类号] R563.8[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5(c)-043-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急性发作常合并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急危重症,主要表现为严重的低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使用机械通气是治疗、抢救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但使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已逐渐增多,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1月~2008年11月来我院的56例COPD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试验组中,男19例,女9例;年龄61~79岁,平均68.9岁。对照组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58~78,平均66.8岁。两组患者主要表现均为呼吸衰竭、呼吸肌疲劳。诊断均符合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规范(草案)》[1]诊断标准,并依据血气分析做出呼吸衰竭的诊断。排除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及其他心脏病疾病。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呼吸兴奋、支气管扩张,以平喘、祛痰、激素、持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以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

1.2.2 试验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组):应用美国伟康公司BiPAP vision呼吸机行无创正压通气疗法,选用合适的国产硅胶膜口鼻面罩,通气模式设为同步/时间(S/T);备用呼吸频率为13~18 次/min;吸气压(IPAP)为8~12 cm H2O(1 cm H2O=0.098 kPa);呼气压(EPAP)为3~6 cm H2O;吸入氧浓度(FiO2)为30%~60%;氧流量为4~8 L/min;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适当调节参数,若患者病情稳定后则根据血氧饱和度情况逐渐下调参数。BiPAP呼吸机通气时间:每天1~3次,每次3~6 h。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呼吸(R)、心率(HR)、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指标变化。

1.4 疗效标准

有效:使用无创通气治疗后,呼吸困难改善,意识精神好转,动脉血气分析示pH值正常,辅助呼吸肌动度减轻,呼吸频率及心率较前减慢,PaCO2和PaO2恢复至稳定期水平,SpO2增加[2]。无效:血气分析无改善,或出现意识障碍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数据以(x±s)表示,采用配对样本比较t检验和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组有27例经过NIPPV和综合治疗后好转出院,仅1例患者因心衰加重应用NIPPV无效,改用经鼻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治疗。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比较

与通气前比较,#P

3 讨论

COPD是一种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的统称,主要指具有不可逆性气道阻塞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两种疾病,其病理基础是气道阻塞和气流受限,继而出现PaO2下降及PaCO2升高致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

COPD合并呼吸衰竭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但需要行气管切开或插管,给患者造成痛苦和创伤,难以被患者及家属接受,且易引起各种并发症的发生。1989年有研究指出经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以来[3],NIPPV在临床上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NIPPV一方面可通过正压通气帮助患者改善通气,减少呼吸肌做功;另一方面通过提供外源性PEEP来对抗内源性PEEP(PEEPi),防止气道过早闭塞,增加二氧化碳排出,改善氧合[4]。合理的操作方法是使用NIPPV的关键,操作中要避免漏气,首先从低压力开始,然后逐渐增加辅助吸气压,并采用有利于降低PaCO2的方法,从而提高NIPPV的效果[5]。临床观察结果表明NIPPV纠正缺O2及CO2潴留,但其通气效果不如机械通气稳定,如出现以下情况:①治疗后2 h内呼吸困难无缓解,呼吸频率、心率、血气分析指标无改善或恶化;②出现呕吐、上消化道出血;③气道分泌物增多,排痰困难;④出现低血压、严重心律失常等,应及时终止正压通气,改用气管插管通气,以免延误治疗时机[6]。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453.

[2]郭万库.使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临床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2):1070-1071.

[3]Ambresino N.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ilation in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J].Eur Reapir J,1996,9(6):795-807.

[4]杜春华,成炜.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03,19(11):1008-1009.

[5]秦影,范铁岩.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7,5(1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