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式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16:31:00

呼吸式

呼吸式范文篇1

呼吸式幕墙的原理与分类

呼吸式幕墙由内外两层玻璃幕墙组成,与传统幕墙相比,它的最大特点是由内外两层幕墙之间形成一个通风换气层,由于此换气层中空气的流通或循环的作用,使内层幕墙的温度接近室内温度,减小温差因而它比传统的幕墙采暖时节约能源42%-52%;制冷时节约能源38%-60%.另外由于双层幕墙的使用,整个幕墙的隔音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呼吸式幕墙根据通风层的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封闭式内循环体系”和“敞开式外循环体系”两种。

1.封闭式内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

封闭式内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一般在冬季较为寒冷的地区使用,其外层原则上是完全封闭的,一般由断热型材与中空玻璃组成外层玻璃幕墙,其内层一般为单层玻璃组成的玻璃幕墙或可开启窗,以便对外层幕墙进行清洗。两层幕墙之间的通风换气层一般为100-200毫米。通风换气层与吊顶部位设置的暖通系统抽风管相连,形成自下而上的强制性空气循环,室内空气通过内层玻璃下部的通风口进入换气层,使内侧幕墙玻璃温度达到或接近室内温度,从而形成优越的温度条件,达到节能效果。在通道内设置可调控的百页窗或垂帘,可有效地调节日照遮阳,为室内创造更加舒适的环境。

根据英国劳氏船社总部大厦及美国西方化学中心大厦的使用来看,其节能效果较传统单层幕墙相比达50%以上。

2.敞开式外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

敞开式外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与“封闭式呼吸式幕墙”相反,其外层是单层玻璃与非断热型材组成的玻璃幕墙,内层是由中空玻璃与断热型材组成的幕墙。内外两层幕墙形成的通风换气层的两端装有进风和排风装置,通道内也可设置百页等遮阳装置。冬季时,关闭通风层两端的进排风口,换气层中的空气在阳光的照射下温度升高,形成一个温室,有效地提高了内层玻璃的温度,减少建筑物的采暖费用。夏季时,打开换气层的进排风口,在阳光的照射下换气层空气温度升高自然上浮,形成自下而上的空气流,由于烟囱效应带走通道内的热量,降低内层玻璃表面的温度,减少制冷费用。另外,通过对进排风口的控制以及对内层幕墙结构的设计,达到由通风层向室内输送新鲜空气的目的,从而优化建筑通风质量。

可见“敞开式外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不仅具有“封闭内循环式体系”呼吸式幕墙在遮阳、隔音等方面的优点,在舒适节能方面更为突出,提供了高层超高层建筑自然通风的可能,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使用者生理与心理上的要求。

敞开式外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在德国法兰克福的德国商业银行总行大厦、德国北莱因——威斯特法伦州鲁尔河畔埃森市的“RWE”工业集团总部大楼采用。

呼吸式幕墙的优点

呼吸式幕墙与传统的单层幕墙相比有如下突出的优点:

从原理上,呼吸式幕墙采用“烟囱效应”与“温室效应”的原理,是从幕墙的功能上解决节能问题;单层幕墙则只是从材料的选用上,通过材料本身的特性来达到一定的节能效果。

从环保上,呼吸式幕墙由于其功能解决节能,外层玻璃选用无色透明玻璃或低反射玻璃,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玻璃反射带来的不良影响(“光污染”);单层玻璃幕墙为保证室内外效果与节能的考虑,玻璃一般选用有一定反射功能的镀膜玻璃。

从节能上,呼吸式幕墙由于换气层的作用,比单层幕墙节能约50%.是解决建筑节能的一个新的方向。

从使用上,换气层的出现,使呼吸式幕墙夏季节省制冷费用,冬季可节省取暖费用。同时遮阳百叶置于换气层,能有效地防止日晒又不影响立面效果。

从舒适度方面,呼吸式幕墙的隔音性能可达到55dB,让室内生活与工作的人们有一个清静的环境;另一方面,无论天气好坏,勿须开窗换气层都可直接将自然空气传至室内,为室内提供新鲜空气,从而提高室内的舒适度。并有效地降低高层建筑单纯依赖暖通设备机械通风带来的弊病。

呼吸式幕墙的上述优点,使之在国际上众多发达国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我国已开始得到重视,并进入使用阶段。

呼吸式幕墙的应用

由于“封闭式内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与大厦的通风系统相连接,它的运行会增大通风系统的功率,从而需增大投入与消耗,因而其应用不多。“敞开式外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作为一种更新形式的呼吸式幕墙得到了广泛采用。下面将以“敞开式外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为例,对呼吸式幕墙系统的应用作介绍。

1.结构型式

呼吸式幕墙由于是双层体系,在目前幕墙结构型式多样化的今天,两层幕墙可以根据建筑效果的需要有很多种组合,但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突出呼吸式幕墙的通风、节能、环保的特点,一般采用如下几种结构型式:

内外层结构一体式,即内外层幕墙做成一体或一个单元。构成通风层的内外两层幕墙共用一根竖骨料,外层可做成明框或隐框形式,内层则做成可开启窗或固定窗。当两层幕墙一体地做成单元式,则每个单元犹如一个个玻璃箱子,因此也被称为“箱体式幕墙”。

内外层结构分体式,即内外两层幕墙各成体系,为形成通气层通过其它方式进行隔断。由于此种型式的两层幕墙分别独立,外层结构可选用明框、隐框或点式玻璃幕墙结构。内层结构可选用各种幕墙型式或推拉、平开窗的型式。

外层幕墙作为建筑物的外表,一方面直接反映的是建筑物的造型,另一方面作为护结构,它还承受风荷载、防雨水等作用,因而其结构在强度与水密性方面应作为重点考虑。内层幕墙由于其主要是与外层结合形成换气层,所以更应注意其与室内功能的配合,对其密封性能要求可适当降低。

2.换气层与材料

呼吸式幕墙换气层是关键,其进出风口的设置、换气层的宽度大小、材料的选用等直接影响到其性能的发挥。

一般来讲,北方寒冷地区因采暖时间长,选用呼吸式幕墙时,主要是利用换气层的“温室效应”来减少室内热量的散失。内层采用中空LOW-E玻璃、断热铝型材,以及相对较大的换气层宽度将会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

南方温暖地区,因冷气使用时间较长,利用呼吸式幕墙换气层的“烟囱效应”来降低内层玻璃表面的温度可达到节能目的。因此外层采用热反射玻璃,以及相对较小的换气层宽度,将会增强烟囱效应的效果,来达到最佳的节能状态。

重点与难点问题

呼吸式幕墙在我国刚刚起步,还会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解决,如:

换气层的宽度(体积)确定。如何才能使其保温节能与隔音降噪达到最佳,目前缺乏理论依据,只能依赖实验,需从设计计算上找到理论依据。

进出风口的设计也是呼吸式幕墙的一个重点,选用不当时一方面会造成换气层循环气流的短路,降低节能效果;另一方面进风口会带入大量的灰尘而影响建筑的外观效果,尤其是西北风沙较大的地区更应慎重。

由于换气层的烟囱效应会造成消防上的隐患,所以在通风换气层的设计时应与大厦防火分区设计相结合。

成本问题,也是呼吸式幕墙的推广使用的一大障碍。呼吸式幕墙由于结构双层、技术含量高,较单层幕墙价格高,如果采用呼吸式幕墙,一次性投资会增加。



呼吸式幕墙的发展——智能幕墙

当呼吸式幕墙在国内刚刚起步的时侯,在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将呼吸式幕墙与电子计算机系统结合在一起,发展了智能幕墙。采用智能幕墙系统的建筑其能耗只相当于传统幕墙的30%,可见智能幕墙将是节能环保幕墙发展的又一新的目标。

智能幕墙是呼吸式幕墙的延伸,是智能化建筑的基础上将建筑配套技术(暖、热、光、电)的适度控制,在幕墙材料、太阳能的有效利用,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有效的调节室内空气、温度和光线,从而节省了建筑物使用过程的能源,降低了生产和建筑物使用过程的费用。它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呼吸式幕墙、通风系统、遮阳系统、空调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智能化控制系统等。

智能幕墙的关键在智能控制系统,这种智能化控制系统是一套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从功能要求到控制模式,从信息采集到执行指令传动机构的全过程控制系统。它涉及到气侯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照度的测量,取暖、通风空调遮阳等机构运行状态信息采集及控制,电力系统的配置及控制,楼宇计算机控制等多方面因素。

结束语和实例

建筑的表皮在当前愈来愈受到关注,但一般只是作为设计手法的重要对象,忽视了建筑表皮是影响室内热舒适度和建筑能耗的重要因素和关键部位。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同时面对冬、夏两种极端气候,单一的材料无法同时满足对冬季保温和夏季防热、隔热的要求。在极端气候共存的地区,“双层皮”玻璃幕墙更加需要适应性、复合性的概念。

双层皮表皮在当前生态建筑技术领域成为重要的关注话题,并且在大多数欧洲国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运用。但针对性地从“双层皮玻璃幕墙的表皮气候适应性”角度进行研究或是节能设计在中国尚处在萌芽阶段。仅有的几座在国内建成的双层皮建筑只是走“双层皮”时髦概念的路线,缺乏对双层皮的生态层次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建筑节能也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的出台,对建筑节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通风节能幕墙的应用,为建筑幕墙节能技术的发展翻开了暂新的一页。

1.由中远房地产倾力打造的“长安街收官王座”——世界顶级写字楼凯晨广场终于浮出水面,而由瑞士旭密林公司(SCHMIDLIN)担当技术总顾问,价值2亿人民币、中国最大的环楼双层呼吸式玻璃幕墙即将落户凯晨广场,人们将得以见识到由世界幕墙技术的绝对领先者——瑞士旭密林公司带来的尖端科技。作为北京西区规模最大、西长安街最后一个可供大面积对外租售的顶级纯写字楼,凯晨广场位于国家领导人和国际友人往返于中南海和钓鱼台之间必经的国宾道旁,其建筑立面无疑将对长安街的景观产生重大影响。为赋予凯晨广场丰富的文化底蕴和高水准的完美品质,给国家第一街——长安街留下一个顶级精品建筑,中远房地产不惜重金聘请世界最大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之一的SOM公司为凯晨广场精心设计。自立项以来,中远房地产与SOM公司就凯晨广场的立面方案最终决定采用超大型高科技环保玻璃幕墙,以映衬“中华第一街”的磅礴气势。

呼吸式范文篇2

呼吸式幕墙的原理与分类

呼吸式幕墙由内外两层玻璃幕墙组成,与传统幕墙相比,它的最大特点是由内外两层幕墙之间形成一个通风换气层,由于此换气层中空气的流通或循环的作用,使内层幕墙的温度接近室内温度,减小温差因而它比传统的幕墙采暖时节约能源42%-52%;制冷时节约能源38%-60%.另外由于双层幕墙的使用,整个幕墙的隔音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呼吸式幕墙根据通风层的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封闭式内循环体系”和“敞开式外循环体系”两种。

1.封闭式内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

封闭式内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一般在冬季较为寒冷的地区使用,其外层原则上是完全封闭的,一般由断热型材与中空玻璃组成外层玻璃幕墙,其内层一般为单层玻璃组成的玻璃幕墙或可开启窗,以便对外层幕墙进行清洗。两层幕墙之间的通风换气层一般为100-200毫米。通风换气层与吊顶部位设置的暖通系统抽风管相连,形成自下而上的强制性空气循环,室内空气通过内层玻璃下部的通风口进入换气层,使内侧幕墙玻璃温度达到或接近室内温度,从而形成优越的温度条件,达到节能效果。在通道内设置可调控的百页窗或垂帘,可有效地调节日照遮阳,为室内创造更加舒适的环境。

根据英国劳氏船社总部大厦及美国西方化学中心大厦的使用来看,其节能效果较传统单层幕墙相比达50%以上。

2.敞开式外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

敞开式外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与“封闭式呼吸式幕墙”相反,其外层是单层玻璃与非断热型材组成的玻璃幕墙,内层是由中空玻璃与断热型材组成的幕墙。内外两层幕墙形成的通风换气层的两端装有进风和排风装置,通道内也可设置百页等遮阳装置。冬季时,关闭通风层两端的进排风口,换气层中的空气在阳光的照射下温度升高,形成一个温室,有效地提高了内层玻璃的温度,减少建筑物的采暖费用。夏季时,打开换气层的进排风口,在阳光的照射下换气层空气温度升高自然上浮,形成自下而上的空气流,由于烟囱效应带走通道内的热量,降低内层玻璃表面的温度,减少制冷费用。另外,通过对进排风口的控制以及对内层幕墙结构的设计,达到由通风层向室内输送新鲜空气的目的,从而优化建筑通风质量。

可见“敞开式外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不仅具有“封闭内循环式体系”呼吸式幕墙在遮阳、隔音等方面的优点,在舒适节能方面更为突出,提供了高层超高层建筑自然通风的可能,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使用者生理与心理上的要求。

敞开式外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在德国法兰克福的德国商业银行总行大厦、德国北莱因——威斯特法伦州鲁尔河畔埃森市的“RWE”工业集团总部大楼采用。

呼吸式幕墙的优点

呼吸式幕墙与传统的单层幕墙相比有如下突出的优点:

从原理上,呼吸式幕墙采用“烟囱效应”与“温室效应”的原理,是从幕墙的功能上解决节能问题;单层幕墙则只是从材料的选用上,通过材料本身的特性来达到一定的节能效果。

从环保上,呼吸式幕墙由于其功能解决节能,外层玻璃选用无色透明玻璃或低反射玻璃,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玻璃反射带来的不良影响(“光污染”);单层玻璃幕墙为保证室内外效果与节能的考虑,玻璃一般选用有一定反射功能的镀膜玻璃。

从节能上,呼吸式幕墙由于换气层的作用,比单层幕墙节能约50%.是解决建筑节能的一个新的方向。

从使用上,换气层的出现,使呼吸式幕墙夏季节省制冷费用,冬季可节省取暖费用。同时遮阳百叶置于换气层,能有效地防止日晒又不影响立面效果。

从舒适度方面,呼吸式幕墙的隔音性能可达到55dB,让室内生活与工作的人们有一个清静的环境;另一方面,无论天气好坏,勿须开窗换气层都可直接将自然空气传至室内,为室内提供新鲜空气,从而提高室内的舒适度。并有效地降低高层建筑单纯依赖暖通设备机械通风带来的弊病。

呼吸式幕墙的上述优点,使之在国际上众多发达国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我国已开始得到重视,并进入使用阶段。

呼吸式幕墙的应用

由于“封闭式内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与大厦的通风系统相连接,它的运行会增大通风系统的功率,从而需增大投入与消耗,因而其应用不多。“敞开式外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作为一种更新形式的呼吸式幕墙得到了广泛采用。下面将以“敞开式外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为例,对呼吸式幕墙系统的应用作介绍。

1.结构型式

呼吸式幕墙由于是双层体系,在目前幕墙结构型式多样化的今天,两层幕墙可以根据建筑效果的需要有很多种组合,但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突出呼吸式幕墙的通风、节能、环保的特点,一般采用如下几种结构型式:

内外层结构一体式,即内外层幕墙做成一体或一个单元。构成通风层的内外两层幕墙共用一根竖骨料,外层可做成明框或隐框形式,内层则做成可开启窗或固定窗。当两层幕墙一体地做成单元式,则每个单元犹如一个个玻璃箱子,因此也被称为“箱体式幕墙”。

内外层结构分体式,即内外两层幕墙各成体系,为形成通气层通过其它方式进行隔断。由于此种型式的两层幕墙分别独立,外层结构可选用明框、隐框或点式玻璃幕墙结构。内层结构可选用各种幕墙型式或推拉、平开窗的型式。

外层幕墙作为建筑物的外表,一方面直接反映的是建筑物的造型,另一方面作为护结构,它还承受风荷载、防雨水等作用,因而其结构在强度与水密性方面应作为重点考虑。内层幕墙由于其主要是与外层结合形成换气层,所以更应注意其与室内功能的配合,对其密封性能要求可适当降低。

2.换气层与材料

呼吸式幕墙换气层是关键,其进出风口的设置、换气层的宽度大小、材料的选用等直接影响到其性能的发挥。

一般来讲,北方寒冷地区因采暖时间长,选用呼吸式幕墙时,主要是利用换气层的“温室效应”来减少室内热量的散失。内层采用中空LOW-E玻璃、断热铝型材,以及相对较大的换气层宽度将会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

南方温暖地区,因冷气使用时间较长,利用呼吸式幕墙换气层的“烟囱效应”来降低内层玻璃表面的温度可达到节能目的。因此外层采用热反射玻璃,以及相对较小的换气层宽度,将会增强烟囱效应的效果,来达到最佳的节能状态。

重点与难点问题

呼吸式幕墙在我国刚刚起步,还会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解决,如:

换气层的宽度(体积)确定。如何才能使其保温节能与隔音降噪达到最佳,目前缺乏理论依据,只能依赖实验,需从设计计算上找到理论依据。

进出风口的设计也是呼吸式幕墙的一个重点,选用不当时一方面会造成换气层循环气流的短路,降低节能效果;另一方面进风口会带入大量的灰尘而影响建筑的外观效果,尤其是西北风沙较大的地区更应慎重。

由于换气层的烟囱效应会造成消防上的隐患,所以在通风换气层的设计时应与大厦防火分区设计相结合。

成本问题,也是呼吸式幕墙的推广使用的一大障碍。呼吸式幕墙由于结构双层、技术含量高,较单层幕墙价格高,如果采用呼吸式幕墙,一次性投资会增加。



呼吸式幕墙的发展——智能幕墙

当呼吸式幕墙在国内刚刚起步的时侯,在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将呼吸式幕墙与电子计算机系统结合在一起,发展了智能幕墙。采用智能幕墙系统的建筑其能耗只相当于传统幕墙的30%,可见智能幕墙将是节能环保幕墙发展的又一新的目标。

智能幕墙是呼吸式幕墙的延伸,是智能化建筑的基础上将建筑配套技术(暖、热、光、电)的适度控制,在幕墙材料、太阳能的有效利用,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有效的调节室内空气、温度和光线,从而节省了建筑物使用过程的能源,降低了生产和建筑物使用过程的费用。它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呼吸式幕墙、通风系统、遮阳系统、空调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智能化控制系统等。

智能幕墙的关键在智能控制系统,这种智能化控制系统是一套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从功能要求到控制模式,从信息采集到执行指令传动机构的全过程控制系统。它涉及到气侯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照度的测量,取暖、通风空调遮阳等机构运行状态信息采集及控制,电力系统的配置及控制,楼宇计算机控制等多方面因素。

结束语和实例

建筑的表皮在当前愈来愈受到关注,但一般只是作为设计手法的重要对象,忽视了建筑表皮是影响室内热舒适度和建筑能耗的重要因素和关键部位。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同时面对冬、夏两种极端气候,单一的材料无法同时满足对冬季保温和夏季防热、隔热的要求。在极端气候共存的地区,“双层皮”玻璃幕墙更加需要适应性、复合性的概念。

双层皮表皮在当前生态建筑技术领域成为重要的关注话题,并且在大多数欧洲国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运用。但针对性地从“双层皮玻璃幕墙的表皮气候适应性”角度进行研究或是节能设计在中国尚处在萌芽阶段。仅有的几座在国内建成的双层皮建筑只是走“双层皮”时髦概念的路线,缺乏对双层皮的生态层次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建筑节能也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的出台,对建筑节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通风节能幕墙的应用,为建筑幕墙节能技术的发展翻开了暂新的一页。

1.由中远房地产倾力打造的“长安街收官王座”——世界顶级写字楼凯晨广场终于浮出水面,而由瑞士旭密林公司(SCHMIDLIN)担当技术总顾问,价值2亿人民币、中国最大的环楼双层呼吸式玻璃幕墙即将落户凯晨广场,人们将得以见识到由世界幕墙技术的绝对领先者——瑞士旭密林公司带来的尖端科技。作为北京西区规模最大、西长安街最后一个可供大面积对外租售的顶级纯写字楼,凯晨广场位于国家领导人和国际友人往返于中南海和钓鱼台之间必经的国宾道旁,其建筑立面无疑将对长安街的景观产生重大影响。为赋予凯晨广场丰富的文化底蕴和高水准的完美品质,给国家第一街——长安街留下一个顶级精品建筑,中远房地产不惜重金聘请世界最大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之一的SOM公司为凯晨广场精心设计。自立项以来,中远房地产与SOM公司就凯晨广场的立面方案最终决定采用超大型高科技环保玻璃幕墙,以映衬“中华第一街”的磅礴气势。

呼吸式范文篇3

呼吸式幕墙的原理与分类

呼吸式幕墙由内外两层玻璃幕墙组成,与传统幕墙相比,它的最大特点是由内外两层幕墙之间形成一个通风换气层,由于此换气层中空气的流通或循环的作用,使内层幕墙的温度接近室内温度,减小温差因而它比传统的幕墙采暖时节约能源42%-52%;制冷时节约能源38%-60%.另外由于双层幕墙的使用,整个幕墙的隔音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呼吸式幕墙根据通风层的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封闭式内循环体系”和“敞开式外循环体系”两种。

1.封闭式内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

封闭式内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一般在冬季较为寒冷的地区使用,其外层原则上是完全封闭的,一般由断热型材与中空玻璃组成外层玻璃幕墙,其内层一般为单层玻璃组成的玻璃幕墙或可开启窗,以便对外层幕墙进行清洗。两层幕墙之间的通风换气层一般为100-200毫米。通风换气层与吊顶部位设置的暖通系统抽风管相连,形成自下而上的强制性空气循环,室内空气通过内层玻璃下部的通风口进入换气层,使内侧幕墙玻璃温度达到或接近室内温度,从而形成优越的温度条件,达到节能效果。在通道内设置可调控的百页窗或垂帘,可有效地调节日照遮阳,为室内创造更加舒适的环境。

根据英国劳氏船社总部大厦及美国西方化学中心大厦的使用来看,其节能效果较传统单层幕墙相比达50%以上。

2.敞开式外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

敞开式外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与“封闭式呼吸式幕墙”相反,其外层是单层玻璃与非断热型材组成的玻璃幕墙,内层是由中空玻璃与断热型材组成的幕墙。内外两层幕墙形成的通风换气层的两端装有进风和排风装置,通道内也可设置百页等遮阳装置。冬季时,关闭通风层两端的进排风口,换气层中的空气在阳光的照射下温度升高,形成一个温室,有效地提高了内层玻璃的温度,减少建筑物的采暖费用。夏季时,打开换气层的进排风口,在阳光的照射下换气层空气温度升高自然上浮,形成自下而上的空气流,由于烟囱效应带走通道内的热量,降低内层玻璃表面的温度,减少制冷费用。另外,通过对进排风口的控制以及对内层幕墙结构的设计,达到由通风层向室内输送新鲜空气的目的,从而优化建筑通风质量。

可见“敞开式外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不仅具有“封闭内循环式体系”呼吸式幕墙在遮阳、隔音等方面的优点,在舒适节能方面更为突出,提供了高层超高层建筑自然通风的可能,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使用者生理与心理上的要求。

敞开式外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在德国法兰克福的德国商业银行总行大厦、德国北莱因——威斯特法伦州鲁尔河畔埃森市的“RWE”工业集团总部大楼采用。

呼吸式幕墙的优点

呼吸式幕墙与传统的单层幕墙相比有如下突出的优点:

从原理上,呼吸式幕墙采用“烟囱效应”与“温室效应”的原理,是从幕墙的功能上解决节能问题;单层幕墙则只是从材料的选用上,通过材料本身的特性来达到一定的节能效果。

从环保上,呼吸式幕墙由于其功能解决节能,外层玻璃选用无色透明玻璃或低反射玻璃,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玻璃反射带来的不良影响(“光污染”);单层玻璃幕墙为保证室内外效果与节能的考虑,玻璃一般选用有一定反射功能的镀膜玻璃。

从节能上,呼吸式幕墙由于换气层的作用,比单层幕墙节能约50%.是解决建筑节能的一个新的方向。

从使用上,换气层的出现,使呼吸式幕墙夏季节省制冷费用,冬季可节省取暖费用。同时遮阳百叶置于换气层,能有效地防止日晒又不影响立面效果。

从舒适度方面,呼吸式幕墙的隔音性能可达到55dB,让室内生活与工作的人们有一个清静的环境;另一方面,无论天气好坏,勿须开窗换气层都可直接将自然空气传至室内,为室内提供新鲜空气,从而提高室内的舒适度。并有效地降低高层建筑单纯依赖暖通设备机械通风带来的弊病。

呼吸式幕墙的上述优点,使之在国际上众多发达国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我国已开始得到重视,并进入使用阶段。

呼吸式幕墙的应用

由于“封闭式内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与大厦的通风系统相连接,它的运行会增大通风系统的功率,从而需增大投入与消耗,因而其应用不多。“敞开式外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作为一种更新形式的呼吸式幕墙得到了广泛采用。下面将以“敞开式外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为例,对呼吸式幕墙系统的应用作介绍。

1.结构型式

呼吸式幕墙由于是双层体系,在目前幕墙结构型式多样化的今天,两层幕墙可以根据建筑效果的需要有很多种组合,但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突出呼吸式幕墙的通风、节能、环保的特点,一般采用如下几种结构型式:

内外层结构一体式,即内外层幕墙做成一体或一个单元。构成通风层的内外两层幕墙共用一根竖骨料,外层可做成明框或隐框形式,内层则做成可开启窗或固定窗。当两层幕墙一体地做成单元式,则每个单元犹如一个个玻璃箱子,因此也被称为“箱体式幕墙”。

内外层结构分体式,即内外两层幕墙各成体系,为形成通气层通过其它方式进行隔断。由于此种型式的两层幕墙分别独立,外层结构可选用明框、隐框或点式玻璃幕墙结构。内层结构可选用各种幕墙型式或推拉、平开窗的型式。

外层幕墙作为建筑物的外表,一方面直接反映的是建筑物的造型,另一方面作为护结构,它还承受风荷载、防雨水等作用,因而其结构在强度与水密性方面应作为重点考虑。内层幕墙由于其主要是与外层结合形成换气层,所以更应注意其与室内功能的配合,对其密封性能要求可适当降低。

2.换气层与材料

呼吸式幕墙换气层是关键,其进出风口的设置、换气层的宽度大小、材料的选用等直接影响到其性能的发挥。

一般来讲,北方寒冷地区因采暖时间长,选用呼吸式幕墙时,主要是利用换气层的“温室效应”来减少室内热量的散失。内层采用中空LOW-E玻璃、断热铝型材,以及相对较大的换气层宽度将会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

南方温暖地区,因冷气使用时间较长,利用呼吸式幕墙换气层的“烟囱效应”来降低内层玻璃表面的温度可达到节能目的。因此外层采用热反射玻璃,以及相对较小的换气层宽度,将会增强烟囱效应的效果,来达到最佳的节能状态。

重点与难点问题

呼吸式幕墙在我国刚刚起步,还会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解决,如:

换气层的宽度(体积)确定。如何才能使其保温节能与隔音降噪达到最佳,目前缺乏理论依据,只能依赖实验,需从设计计算上找到理论依据。

进出风口的设计也是呼吸式幕墙的一个重点,选用不当时一方面会造成换气层循环气流的短路,降低节能效果;另一方面进风口会带入大量的灰尘而影响建筑的外观效果,尤其是西北风沙较大的地区更应慎重。

由于换气层的烟囱效应会造成消防上的隐患,所以在通风换气层的设计时应与大厦防火分区设计相结合。

成本问题,也是呼吸式幕墙的推广使用的一大障碍。呼吸式幕墙由于结构双层、技术含量高,较单层幕墙价格高,如果采用呼吸式幕墙,一次性投资会增加。

呼吸式幕墙的发展——智能幕墙

当呼吸式幕墙在国内刚刚起步的时侯,在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将呼吸式幕墙与电子计算机系统结合在一起,发展了智能幕墙。采用智能幕墙系统的建筑其能耗只相当于传统幕墙的30%,可见智能幕墙将是节能环保幕墙发展的又一新的目标。

智能幕墙是呼吸式幕墙的延伸,是智能化建筑的基础上将建筑配套技术(暖、热、光、电)的适度控制,在幕墙材料、太阳能的有效利用,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有效的调节室内空气、温度和光线,从而节省了建筑物使用过程的能源,降低了生产和建筑物使用过程的费用。它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呼吸式幕墙、通风系统、遮阳系统、空调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智能化控制系统等。

智能幕墙的关键在智能控制系统,这种智能化控制系统是一套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从功能要求到控制模式,从信息采集到执行指令传动机构的全过程控制系统。它涉及到气侯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照度的测量,取暖、通风空调遮阳等机构运行状态信息采集及控制,电力系统的配置及控制,楼宇计算机控制等多方面因素。

结束语和实例

建筑的表皮在当前愈来愈受到关注,但一般只是作为设计手法的重要对象,忽视了建筑表皮是影响室内热舒适度和建筑能耗的重要因素和关键部位。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同时面对冬、夏两种极端气候,单一的材料无法同时满足对冬季保温和夏季防热、隔热的要求。在极端气候共存的地区,“双层皮”玻璃幕墙更加需要适应性、复合性的概念。

双层皮表皮在当前生态建筑技术领域成为重要的关注话题,并且在大多数欧洲国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运用。但针对性地从“双层皮玻璃幕墙的表皮气候适应性”角度进行研究或是节能设计在中国尚处在萌芽阶段。仅有的几座在国内建成的双层皮建筑只是走“双层皮”时髦概念的路线,缺乏对双层皮的生态层次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建筑节能也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的出台,对建筑节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通风节能幕墙的应用,为建筑幕墙节能技术的发展翻开了暂新的一页。

1.由中远房地产倾力打造的“长安街收官王座”——世界顶级写字楼凯晨广场终于浮出水面,而由瑞士旭密林公司(SCHMIDLIN)担当技术总顾问,价值2亿人民币、中国最大的环楼双层呼吸式玻璃幕墙即将落户凯晨广场,人们将得以见识到由世界幕墙技术的绝对领先者——瑞士旭密林公司带来的尖端科技。作为北京西区规模最大、西长安街最后一个可供大面积对外租售的顶级纯写字楼,凯晨广场位于国家领导人和国际友人往返于中南海和钓鱼台之间必经的国宾道旁,其建筑立面无疑将对长安街的景观产生重大影响。为赋予凯晨广场丰富的文化底蕴和高水准的完美品质,给国家第一街——长安街留下一个顶级精品建筑,中远房地产不惜重金聘请世界最大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之一的SOM公司为凯晨广场精心设计。自立项以来,中远房地产与SOM公司就凯晨广场的立面方案最终决定采用超大型高科技环保玻璃幕墙,以映衬“中华第一街”的磅礴气势。

呼吸式范文篇4

关键词:美声唱法呼吸法核心技巧

美声唱法亦可译为“美歌”和“美歌时代”。它不只是一种演唱风格,也标志着欧洲歌剧史的一个时代、一种音乐风格和一种声乐教学法。正如著名歌手帕基埃罗蒂(1740—1821)所言:“知道如何呼吸和如何发音的人,才知道如何歌唱。”美声唱法和风格之所以沿用至今,被世人奉为典范,是因为它在流变中不断地创新和完善着自身的歌唱呼吸法体系。

近百年来的中外歌唱专著,均把歌唱的呼吸方法作为美声唱法的核心技巧予以对待,可见只要掌握了呼吸法就掌握了美声唱法的灵魂。要使歌唱的呼吸建立在科学之上,必须从人的生理呼吸机理谈起,人的呼吸器官有气管、胸廓和肺。气管是一条软骨质的管子,下部由分杈的支气管与肺相接,空气经气管进入肺部。胸廓是一个上小下大的圆锥体,由胸骨、胸椎和肋骨组成,底座为膜质,形似倒扣的面盆,通称“横膈膜”。肋骨在胸廓两侧,共12对,分成7对真肋和5对假肋。肋间内肌和肋间膜是呼气肌,肋间外肌是吸气肌。所有参与扩大胸廓的肌肉(包括横膈膜)都是吸气肌,参与收缩胸廓的肌肉都是呼气肌。呼吸肌肉群做类似风箱的运动,扩展和收缩胸廓,把气吸入和呼出。呼吸是人的“本能”而歌唱的呼吸是在“本能”基础上的高超技巧。众所周知,是用力量唱还是用气息唱是歌唱方法正确与否的分水岭。谈气息必然涉及到呼吸,现就歌唱的呼吸法予以分类,即:锁骨式呼吸、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背式呼吸等。

锁骨式呼吸(clavicularbreathing)又名肩式呼吸(shoulderbreathing),它是一种气息位置支点最高的“疲惫式”呼吸方法,在表现生活中的窃窃私语、情话爱语、细声轻语时多用此法,它能产生含蓄轻柔、如梦似幻、病弱梦呓的效果,但是此法音量较小、吐字不够清晰,只适合演唱某种特殊的效果,因此锁骨式呼吸在美声唱法中较少运用。

胸式呼吸(costalbreathing)又名肋式呼吸(ribbreathing)、横式呼吸(lateralbreathing),这是十八九世纪欧洲盛行的歌唱呼吸方法,也是我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主要的歌唱呼吸方法,它是古典美声唱法的产物。这种呼吸的特点主要是两肋的侧向扩张,以胸腔扩张、收缩运动运用呼吸而歌唱的,借助锁骨的上提,强调胸廓始终抬起而稳定,上腹部往里控制横膈膜,所谓“气息控制”即在呼气时尽量保持这种扩张状态。歌唱效果是头鼻腔共鸣明显,声音轻松自如,音量变化幅度较小,由于它缺少吸气肌的对抗运动,无法建立吸气肌和呼气肌之间在张力上的有效平衡,横膈膜在呼吸中起到的作用小,气息的深度不够,所以胸腔共鸣较少,混合共鸣较弱。这种呼吸方法适合花腔女高音和抒情男高音。如美国花腔女高音莉连莲·庞斯和加利·库奇,以及男高音阿勒图罗均是胸式呼吸方法的代表人物。腹式呼吸(abdominalbreathing)又称肚式呼吸(bellybreathing),它是瓦格纳时期的歌剧中演员追求大音量、戏剧性的产物。它是通过横膈膜和腹肌交替收缩和放松进行呼吸运动的一种呼吸方法,这种方法是由横膈膜收缩变平,使胸廓扩大,胸廓底部下降而把气吸入。当腹壁内收时脏器上移,横膈膜复位,把气呼出。在呼吸过程中作为吸气肌的横膈膜的收缩或拉紧,与呼气肌的腹肌形成一种对抗、平衡或稳定作用,从而给嗓音一个稳定而坚实的动力支持。腹式呼吸主要是依靠推动肚脐周围和腹部进行呼吸控制的,因而,这种呼吸的气量较饱满,气柱宽、粗、长,气根深而坚实,声音效果浑厚有力,适用于戏剧性男女声演唱宣叙调、叙咏调来表达歌剧中激烈的矛盾冲突。但是,由于这种呼吸涉及的部位较低,声音的灵活性较差,音色的柔美、明亮度不够,因而不适合演唱快速流畅的花腔和咏叹性的华彩段落。

胸腹式呼吸(rilandabdominalbreathing)又称胸腹联合呼吸,此法主要依靠胸腔扩张,横膈膜下降,腰围扩张,产生的向下力量与由于腹肌的向内、向上的收缩以迫使游离肋骨向两侧扩张,从而与胸廓扩大的向上力量产生对抗和平衡。这两种力量在横膈膜上形成对抗层,因而产生“横膈膜的支持和控制”的说法。在运用胸腹式呼吸时,由于腹肌的这种向内、向上的动作涉及复杂的下腹肌、腹外肌、背肌、肋间肌和横膈膜之间的协调,使呼气肌和吸气肌之间得到相对平衡,因而既可得到较大的气量又能使气息得到较好的控制,所以被认为是目前最可取的歌唱呼吸方法。它发声效果完善,吸气深、气息流畅自如,声音圆润、明亮且富于力度、音色的变化。但是,胸腹式呼吸涉及腹肌和胸肌等多种因素,技术含量高、技巧成分复杂而不易掌握。运用胸腹式呼吸方法培养的歌唱家仍然很多,如卡鲁索、多明戈、帕瓦罗蒂、萨瑟兰、诺曼等。

艺无止境,众多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懈地探索更加完美的歌唱呼吸方法,我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沈湘就是其中的一位。沈湘力图把美声的呼吸方法同我国京剧的呼吸方法有效地结合,从而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美声呼吸法。京剧的呼吸要求:脚底生根、气沉丹田、腰腹紧绷、气运后背、气通头顶。这与美声的腹式呼吸、背式呼吸是相通的。由于这种呼吸是以丹田为气根、以背部脊椎为气道、以天顶为气口的整体呼吸(非科学的比喻性说法),所以,我们不妨称它为“丹田脊椎天顶联合呼吸”法。只是这种呼吸法仍然需要同仁共同探索,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许讲真.歌唱艺术讲座.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呼吸式范文篇5

关键词:呼吸训练法;学前专业;声乐教学;重要性

呼吸是人体发声重要动力,也是唱歌重要基础,发声使用方式是否正确,吸气在其中具有决定性因素,特别是民族传统的唱法,气息至关重要。学前声乐教学过程中,呼吸一直被看作是教学重点,声乐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呼吸,引导学生经过呼吸训练掌握呼吸的技能,这也是教师需要研究问题。唱歌呼吸和生活内自然呼吸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唱歌呼吸属于有意识呼吸,这也是唱歌发声重要基础。为了能够展现美妙歌声,那么就需要做好呼吸控制工作,唱歌呼吸方式具有多样性,呼吸训练法有利于学前专业学生掌握基础的呼吸训练技巧。声乐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掌握更加扎实演唱技巧,那么就需要引导学前专业学生开展更加合理、更加科学呼吸训练。

一、呼吸训练在声乐教学中重要性

(一)呼吸训练有利于掌握声乐技巧

学前专业学生需要掌握呼吸技巧,声乐演唱过程中,气息控制非常重要,只有有效处理声乐演唱呼吸问题,才能够保持歌曲演唱更加圆润、更加自然。在演唱过程中,为了能保持延长乐音,那么就需要有效控制呼吸,促使个人气息呼出吸入有规律,那么就需要重视呼吸训练。通过呼吸训练能够沉浸于美妙音乐,进而体味歌唱者情感意境。

(二)呼吸训练有利于有效开展声乐演唱

声乐演唱过程中,呼吸是进行发音与演唱重要动力,演唱技巧同呼吸之间具有密切联系,若是演唱者并没有掌握正确呼吸方式,那么无法唱好歌。在美声唱法中,关键技术在于正确的喉头位置、呼吸控制以及共鸣腔体,在声乐训练中,呼吸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若是能够掌握正确呼吸方式,那么有利于养成良好呼吸习惯,确定正确喉头位置并且打开共鸣腔体。因此,呼吸训练在声乐演唱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前声乐教学中需要做好呼吸训练。

(三)呼吸训练有利于更好表达情感

声乐演唱过程中,若是能够熟练运用呼吸,无论是低沉还是高亢,无论是兴奋还是激动,都能够利用呼吸来自然流露出来。若是演唱者并没有合理掌握呼吸方式,那么在气息运用方面就可能存在误区,无法真正表现歌曲情感,也无法体现演唱者心境。声乐演唱过程中,呼吸在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在无形中感染听众,促使听众能够体味歌者灵魂,进而和演唱者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呼吸训练法在学前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一)打嘟噜练习法应用到学前声乐教学中

打嘟噜训练法训练过程中,演唱者需要保持身体处于站直状态,肩胸则是较为放松,最自然状态下进行深呼吸,这样能够促使学生横膈膜能够扩张和舒展。同时双唇呼气气流吹动之下,会产生连续嘟噜声音,通过打嘟噜练习法能够促使演唱者体味到横膈膜对于气息的重要支持。

(二)惊讶练习法应用到学前声乐教学中

惊讶练习法练习过程中,学前专业学生需要寻求受惊吓感觉,也就是气息被突然的控制,腔体也能够迅速的打开,整体上呈现吸气后的气息保持状态。为了能够尽可能保持这个状态,那么就需要保持着吸气感觉与气息稳定,保证腔体能够处于持续扩张的状态,同时还需要尽可能避免身体上产生紧张感,避免出现气息僵硬。通过惊讶练习能够训练学前专业学生横膈膜,促使学生能够感受横膈膜支撑作用,提升学生气息控制能力。

(三)吹蜡烛练习法应用到学前声乐教学中

吹蜡烛呼吸训练过程中,学前专业学生需要全身保持放松的状态,同时需要连续的进行深呼吸,体味小腹、横膈膜周围气流流动状态,进而缓缓向烛花来吹气。需要特别注意,若是不能吹灭烛花,烛花则是保持晃动不灭状态,那么尽可能将烛花晃动不灭状态保持8秒及8秒以上。吹蜡烛呼吸训练中,学前专业学生可以摸索寻找小腹、横膈膜支持点。

三、呼吸训练法在学前声乐教学中需要注意问题

(一)呼吸和吸气之间关系

呼吸训练在学前声乐教学中,非常多学习者,特别是初学者经常产生气短现象,究其原因,初学者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吸气上,不仅吸得多且深,还拼命的控制呼气,这就使得初学者的腹部处于僵硬紧张的状态,那么容易出现气短、气僵,气息也越来越不够用。考虑到这个问题,声乐教师需要提醒学前专业学生保持先呼气后吸气,强调呼气在其中主动地位,只有保持呼气呼彻底,才能够充分吸气。

(二)重视换气

一部分演唱者演唱过程中产生气息跟不上现象、声音不连贯现象,究其原因,演唱者自身并没有掌握科学换气技巧。在呼吸训练过程中,换气是非常重要环节。正确换气需要保持长松早,无论是在长句还是在短句,都需要保持呼气彻底,避免唱歌僵硬、气短。声乐演唱过程中,气息需要保持持续不断,总体上呈现出高低起伏状态,那么容易产生紧张因素,歌曲演唱的过程中需要保持放松,保持气息顺畅绵长,为换气保持气息支持。

(三)音调高低与强弱

学前专业学生高音之前需要保持精神紧张状态,进而不自觉挺高胸部来猛吸气,高音阶段则是需要将之前憋着气息来突然释放,发出声音也是又挤又紧,甚至可能破音。高音演唱较为费力,教师需要对学前专业学生进行正确引导,高音前需要尽可能保持身体放松与神经放松,同时在腰部周围集中上身力量,腰部以及腹部成为气息支点,气息支点低,那么气息量则比较大,头腔共鸣作用之下发出声音比较高。低音时,需要注意到气息保持不松懈状态,学前专业学生低音演唱时,特别是在下行音,需要保持身体的各个部位保持吸气状态,避免出现气息松垮。一旦出现气流外泄,那么会造成气息压力不足,促使气息不能达到头像,无法产生混合共鸣,这就使得低音单薄无力。同一个音高,呼出气流的压力大小直接影响声音强弱,压力大,那么声音强,反过来,压力小,声音弱。若是想要能够发出雄壮声音,那么就需要保持气息平稳状态,气息压力也随之增大,后腰与横膈膜处也会产生下沉力量,同时会继续的保持;弱音演唱时,需要尽可能保持气息平稳,虽然弱音对于气流压力的要求比较小,但是为了能够保持声带的振动,实现头腔共鸣,那么就需要保证强呼吸的状态,同时还需要保证气息推动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否则的话,声带振动则不够稳定,声音也是虚弱无力。

四、结语

呼吸训练法在学前声乐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歌唱者为了能够唱好歌,那么就需要保持正确呼吸,掌握正确呼吸方式,掌握吸气与呼气技巧,演唱优美作品,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展现最动听歌声。实际上,呼吸训练属于循序渐进过程,那么就需要声乐教师引导学前专业学生制定更加科学训练计划,确定训练的强度、频率以及内容,同时持续的开展呼吸相关训练,掌握科学呼吸技巧,逐步提升个人演唱能力。总之,声乐有利于丰富生活,呼吸则是为声乐演唱提供动力,那么声乐教师需要引导学前专业学生掌握正确呼吸训练方式,提升个人声音的掌控能力,提升学生声乐演唱的技巧。

[参考文献]

[1]张美.浅谈声乐训练中胸腹式呼吸法的训练方法[J].音乐时空,2014,03:79.

[2]王育.浅论歌唱的呼吸及其训练方法[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2:190-191.

[3]陈晓.声乐呼吸训练在声乐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04:44-45.

呼吸式范文篇6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呼吸训练;重要性

一、前言

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在我国产生的时间早,其发展的历史十分悠久。为了更好的发扬我国的舞蹈艺术需要配合舞者进行更多的训练。在舞者心中呼吸是十分重要的,它除了是人类生长的命脉,在舞者表演时还能让观众和表演者产生一定的共鸣,加强观众和舞蹈者之间的心灵沟通。高校在舞蹈教学中引入呼吸的训练,提升呼吸的脆性和呼吸的韧性能够让舞蹈教学更加适宜的开展。尤其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他们有一定的舞蹈功底,需要高校培养他们,他们的舞蹈水平会更上一层楼。学生的舞蹈基础打得坚实,在后期舞台表演上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主人公的心情,与音乐剧情完美的融合,从而观众产生共鸣,促进高校学生舞蹈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高校舞蹈教学中呼吸训练的重要性

呼吸训练对舞蹈者来说十分重要,它可以让表演者直接和观众的心相互连接,以致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对于观众来说舞蹈赋予了他们一定的生命力,还能从舞蹈者本身的情感上入手深入了解表演主人公的情感。因此高校应该重点注意呼吸训练在舞蹈中的作用,让舞蹈这门再现艺术通过舞者的肢体动作、神态表演甚至是呼吸长短把握表演的节奏和表演的韵律,将情感更加深入到表演中,让观众对舞者产生更多认知。(一)呼吸训练对舞蹈的作用。由于舞蹈是一种肢体语言,因此它需要表演者尽全力去表达自身的需求。而舞者在舞台上表演并不是一个轻松的事情,需要舞者用自己的肢体和神态去表现想要表演的内容。舞者想要表现出主人公的心理就需要用力去表现,在肢体上用的力气越大就越能表现出主人公的神形,也需要花更多的氧气去完成表演。因此舞者在表演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去表现自身的呼吸完整性,大量的氧气供应可以让舞者平衡自身的肢体情绪和神态情绪,提气的方法就是对呼吸进行有效的训练,保证舞者更加优雅,表现出的动作也能更具体,更富有表现性。在舞者呼气的过程中需要让上下两个动作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两个动作相互承接,呼吸也能相互衔接。呼吸训练在高校舞蹈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呼吸的节奏可以与舞蹈动作的节奏保持一致,真正展现出舞者在舞台上表现出的美感。(二)舞蹈教学中呼吸训练产生的问题。目前高校的舞蹈教学训练十分枯燥,大多只是学生一味的模仿学生的动作,之后教师再对学生的动作进行纠正。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没有很重大的意义,主要是教师只能教会学生肢体动作而无法教会学生气质和神韵。高校在教学中对呼吸训练的教学比较懈怠,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多只是学会了肢体动作和机械的记录肢体动作,他们对于舞蹈的精髓——神韵几乎不了解,也无法复制模仿。舞蹈作为一种神形兼备的艺术,舞者如果不能将呼吸运用在表演中就像是做菜缺少了调味料,只能让人索然无味。肢体动作尽管可以表达出舞蹈的主要内容,但是无法学到舞蹈真正给观众带来的心灵震撼。当音乐响起来之后舞者无法将自身的灵魂和肢体动作相互融合,那么灵魂就也无法达到一种共鸣和切合,这对于舞者来说是一个重要问题。高校舞蹈教学中呼吸训练在运用过程中需要教师重点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认识到呼吸训练的重要性,从心里认同呼吸训练的重要性,减少高校在民族舞蹈呼吸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三)呼吸训练对舞蹈教学的提升。舞蹈作为一种再现的表演艺术,是指可以运用动作完成各种优雅或者是高难的动作,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无声的语言,可以通过音乐表达神韵,用神态和肢体动作与观众达成一种共鸣。舞蹈表演想要表现出的精髓无法表现出来,这就需要舞者灵活的运用呼吸的方法来掌控整体的表演节奏。利用呼吸方法来改变自身的肢体动作和形体行为,避免由于肢体用力过猛产生的各种呼吸紧张、肢体酸涩的问题。正确的运用呼吸方式有利于舞者刻画自身的形象,运用肢体也能更加自如,不会显得很僵硬。另一方面看呼吸作为舞蹈的生命,舞者能够灵活的运用呼吸方法可以更好地表现自身的能力,提升舞蹈者的专业素质,还能提升舞者的神韵。呼吸训练在高校舞蹈训练中十分重要,在训练舞者神韵和气质时可以让呼吸和舞蹈完美的契合,对动作的编排和音乐的表达也能更加符合舞者的情绪。当呼吸训练能够被舞者很好的调动后可以表现出较强的神情表现力,运用这种方法表现出呼吸训练的重要性。

三、利用呼吸训练的教学提升高校舞蹈课程的方式

呼吸训练是提升舞蹈水平的重要方法,同时进行长期的呼吸训练能够提升舞者的气质,从根本上改变舞者的态度,让舞者对呼吸训练的方法更加积极向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急于求成,需要保持平常心,以循序渐进的方法开展舞蹈课程。教师辅导学生克服呼吸训练困难时需要正确表达舞蹈所想要传递的情感,从内心真正接受呼吸训练的方法,让自身的舞蹈和心灵合二为一,做到灵魂和肢体的统一。(一)柔软度训练。柔软度训练不是指对舞者的肢体训练,而是指对呼吸的柔软训练。柔软既呼吸方式的柔软,放慢呼吸节奏,以此提升舞蹈的意境,从这方面来说呼吸的柔软度训练十分常见,可以通过后续的训练让肢体不再僵硬,整体的表演都变得更为柔软。这种训练呼吸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对下肢运动的配合让舞者完成一整套连贯的动作。刚柔并济的方式可以让呼吸节奏放慢,呼吸变得更加柔软,展现出的舞蹈动作的连贯性和美感。呼吸动作配合着肢体语言表达能够更好地表现出舞台想要表现的情感,与观众达成良好的共鸣。(二)呼吸寸性训练。呼吸的寸性训练十分重要,这种呼吸方式主要是利用快速吸气和慢速呼气的方式配合着舞蹈动作一起进行。舞者在快慢的呼吸节奏中重新把握舞蹈的节奏,以此提升舞蹈训练的流畅度。观众在欣赏舞者表演时可以通过舞者的舞步节奏来判断主人公的心情,当节奏快时可以表现主人公欢快、紧张的心理,当舞步节奏放慢时可以表现出主人公冷静、沉稳的性格。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表现出表演的效果,更好地展现舞者在舞台上想要表现出的情感。不同的音乐节奏也会影响舞者的呼吸节奏,通过寸性呼吸的方式让舞者更好的适应不同的音乐节奏,根据音乐的不同配合舞者的动作一起表达舞蹈的情感。(三)呼吸韧性训练。韧性呼吸主要指的是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需要配合拍子和动作的强弱起落表现动作节奏的快慢。舞者在舞台上表演时会产生一种独属于舞者的轻盈美感,这种情况可以让舞者放慢动作幅度,还能利用不同的呼吸节奏来吸引观众的注意。比如在练习民族舞蹈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练习时利用韧性训练来提升呼吸方式。韧性训练可以让民族舞蹈中臂膀呈波浪形展开延续,这种方式能够提气,还能通过放下臂膀的方式呼气,让舞者的动作更加流畅连贯。观众对舞蹈也能产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四)呼吸脆性训练。呼吸的脆性方式主要指的是通过对学生呼吸频率的调节来改变舞者的情绪。当表演表现的是欢乐、忧愁等不同情绪时利用呼吸脆性的方式调节舞者的情绪。学生利用这种方式能够充分理解呼吸脆性的意义。比如高校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可以将例如耸肩、抖肩等动作配合脆性呼吸进行训练,并且要求学生对其进行模仿,保证学生舞蹈动作技巧可以更好地展现在舞台中,让观众感受到舞者一颦一笑的不同情绪。(五)加强呼吸训练强度。呼吸训练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必不可少,并且需要让呼吸方法与舞蹈运动做到连贯和一致。特别是在前期呼吸训练培养中需要提升学生对呼吸训练的认可,还需要提升教师对呼吸训练的重视程度。在舞蹈训练中学生需要利用比较扎实的基本功让肢体动作和呼吸动作相互契合,让呼吸节奏和动作节奏完美的达到一致。在后期舞蹈训练中可以让动作变得更加复杂,熟练掌握好舞蹈技巧可以让学生配合教师拥有良好的舞蹈基础,积极地指导学生,学生也需要配合教师,并且采用比较科学和系统的教学方式,让肢体运动和呼吸节奏完美的结合,为后期舞者更好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引入呼吸训练可以从不同程度影响表演的效果,提升舞蹈教学的专业性。高校在教学时让学生利用呼吸训练和脆性训练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塑造舞蹈人物,表达舞蹈人物的情感。在训练的过程中高校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在高校舞蹈中需要从不同程度上诠释舞蹈的情感,从舞蹈表演神韵和肢体角度上提升其说服力,让舞者和观众之间产生一种灵魂的共鸣,让舞者真正融入到表演主角的情感中。

【参考文献】

[1]刘叶青.舞蹈科学训练理论在芭蕾基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7.

[2]郑玮.芭蕾形体训练在国标舞训练体系中的作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7.

[3]艾菁.高校民族舞蹈教学中呼吸训练的重要性探讨[J].音乐时空,2014(05):172.

呼吸式范文篇7

关键词:舞蹈;高校;呼吸;训练

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美或高难度动作,舞蹈动作应具有一定的技术性质,舞者应具备跳跃、旋转、翻滚、柔软、控制等高度困难技能的能力,但在舞蹈作品中执行高度困难的技术本身并不是目的,表达人物的思想和情感才是目标,高难度动作是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的手段,如果在舞蹈作品中,以手段作为目标,演员高超的技艺不承担反映生命、表现人物的思想和情感的责任,舞蹈作品就因内容与形式之间的脱节或缺乏艺术完整性而失败,舞者的技能被降低为杂技表演,失去了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当舞者在表演时,用来表达情感和塑造人物的不仅仅是动作或者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配合呼吸,这被称之为艺术呼吸。艺术呼吸是以控制、处理、合理把握、利用呼吸为基础的自然呼吸,从生理需要到理性控制和使用,使呼吸、节奏、风格达到高度完美的统一,与生理呼吸相比,艺术呼吸是舞蹈的“生命线”。它赋予舞蹈的肢体语言以意义,赋予舞者的肢体以生命,使观众和舞者之间有很大程度的一致性。为了创造出最美丽的舞台形象,合理的呼吸有助于保持内在环境的稳定,提高训练效果,充分发挥舞者的身体能力,创造出最美丽的舞台形象。舞蹈动作的要求是一个从完成到完善的过程,也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在大学生舞蹈的日常训练中,动作神态与艺术呼吸的有机结合,使舞者的动作流畅,充满生命,能有效地达到外在的身体动作和内心高度的统一。呼吸训练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在舞蹈教学中的身体控制为主要目的教育课程。呼吸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内外高尚的气质,纠正不良的姿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在当代高校舞蹈教学中广泛开展。

一、呼吸在舞蹈艺术中的作用

(一)呼吸表达功能。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舞者在跳舞时上半身僵硬,肌肉无法放松,这是呼吸失控的结果,不会正确呼吸。将直接影响舞者的表演,破坏舞蹈者的形象。当表演一个舞蹈节目时,如果你完全不会呼吸,就只是在跳一个壳。谁能把它想象成舞蹈呢?在我们的表演中,我们常说要进入“忘我”的境界,这种“忘我”就是让自己处于暂时的狂喜状态。当气囊里的空气充盈时,人会有一种轻盈的感觉,吐气时,有一种沉重的感觉。在吸入和呼气的过程中,人体有一种重量感。有制动和持续呼气时,气的起落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要把人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在舞蹈艺术中,最重要的就是呼吸,通过呼吸的长度、间歇、速度、大小、重量等,能直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的变化。(二)呼吸有助于视觉再现。舞蹈的艺术呼吸具有视觉再现的功能。呼吸长度,重量性,紧迫性的表现包括节奏性都是舞者身体动作的直接指导。在舞者的表演中,连贯性,节奏性缺一不可。舞蹈是人们用来表达自己作品的肢体语言来表现情感和思想的艺术作品,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是人类文化的瑰宝。用呼吸控制身体,帮助身体做出更完美的舞蹈动作,使它们更贴近和代表作品的中心思想,给观众带来美丽的视觉盛宴。只有正确的呼吸方式,才能使舞者掌握运动的内在力量,使动作的各部分更加协调,使肌肉充分放松,使动作流畅。这就要求舞者能够深刻认识艺术呼吸在舞蹈中起到的作用。(三)呼吸控制舞蹈力量。除了具有表达功能并有助于视觉再现之外,呼吸还在控制舞蹈强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舞蹈演员的动作与其肌肉力量密切相关。身体动作的幅度越大,需要的氧气就越大量。当舞者进行了一节动作后,身体需要氧气补给。此时,深口鼻呼吸和加速呼吸是增加氧气的有效途径。如果不学习正确有效的呼吸方式,很轻易使舞者感到身体虚弱,动作速度减慢,甚至出现头晕、胸闷、哮喘等症状。此时,如果舞者盲目地用力,更有可能感到疲倦和虚弱。其次,舞者必须用呼吸来控制舞蹈的强度,使舞蹈的动作和力量恰到好处,不会太强或太软。吸气时,肋骨和膈肌之间的肌肉收缩,导致胸部前后、左、右、上、下的扩张,呼吸肌肉的收缩和放松是完成完美舞蹈的推动力。例如,当舞者做下背部运动时,只有呼气放松横膈膜和腹肌,腰部肌肉才能顺利收缩。但是,紊乱的呼吸节奏总是会引发糟糕的情绪,如紧张、恐慌等,使舞蹈动作的质量下滑。只有动作和呼吸的节奏协调一致,才能完美地展现舞者的艺术美。

二、舞蹈教学中的呼吸训练

对于高校学习的学生来说,他们还对艺术呼吸的重要性还不太了解,这就要求老师在舞蹈教学中训练他们,用他们需要掌握的呼吸技巧来完成动作。也就是说,在思想意识培养的初级阶段,利用各种体育锻炼环节加深学生对呼吸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能够建立呼吸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更好地继续学习。如果学生们不知道呼吸的重要性,就会导致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难以突破。众所周知,跳舞的主要呼吸形式:吸气,这是为了准备舞蹈的开始,充足的氧气供应,可以清醒舞蹈者的头脑,使舞者情绪激昂;提升呼吸,使舞者增强自身气场,对先前动作结束的总结,并为下一个动作的开始做准备。(一)脆性的训练。呼吸的速度被称为呼吸的脆性,呼吸的脆性可以表现出舞者的喜悦或哀伤等情绪。在高校舞蹈教学中,教师应具备优秀的基本技能,舞蹈教学过程中应努力使学生把握好呼吸速度。要夯实“慢呼吸”的“呼吸”基本功,学生应意识到呼吸对练好舞蹈至关重要的作用,继续勤奋地练习“呼吸”。一个好的舞者必须要有良好的素质和修养。舞蹈中的呼吸需要更快的吸气,更慢的呼气,甚至是吸气和呼气之间的和谐。手臂在舞蹈中向下移动,在舞蹈结束时,呼吸与动作协调相关。当膝盖稍微弯曲的时候,把重心慢慢移动到另一边的台阶上,做了短暂的呼吸,然后冷静下来。由于舞蹈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所以学生在练习和鉴赏不同风格的舞蹈的时,教导其根据舞蹈风格和动作调整呼吸是必不可少的。(二)灵活性的训练。艺术呼吸动作应进行“吸入腹部,鼻呼入口,呼吸至胸下沉,肩部向下,吸至腹部,小腹收紧,抬起,仿佛气体聚集在腰部和腹部”的步骤。在舞蹈过程中不管呼吸多慢或多快,都只能慢慢地从鼻子里呼吸。这种“呼吸”方式对舞者来说是必须学习和遵照的方法。一旦掌握了这个方法,就应该坚持不懈地练习。将逐渐到达“力不显劳,以气不急”的境界。呼吸的灵活性就像舞蹈中的流水。例如,韩国舞蹈中最常见的“古格里”,古格里长短舞是长呼吸的形式,结合节奏、手臂动作和舞蹈姿势。呼吸和长度的相互融合,表现了人类情感的影响,节奏平缓,舞蹈表演者的运动节奏均匀缓慢,整个身体始终如一,是常见的呼吸灵活性训练很强大的舞蹈,其后面的动作连续且柔和。藏族舞蹈也有这种动作,如“弦”,这是动作和呼吸之间相互作用的动作。(三)本能性的训练。在生活中呼吸是我们的本能。空气从鼻子、口、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吸入到胸部的左、右肺泡。而后,经历相反的程序后从鼻子呼出。这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艺术呼吸则必须控制。因为运动的改变,它破坏了均匀呼吸速度,必须依照动作的情况来调整艺术呼吸。与此同时,尽力稳定呼吸。舞者应根据舞蹈的动作要求调整呼吸特点,但必须保持相对的呼吸主动权,保证动作与呼吸节奏的相得益彰,有急促有停顿。呼吸的特征是缓慢和快速并存。可以看出,本能性的特征是舞者具有灵活性,运动范围小,力量强度相对较弱,可以使动作显得更加流畅,给观众一种力量感。可以表达呼吸本能性的舞蹈有很多。例如,在跳东北秧歌时,舞者手持手绢,完成各种手绢花的技巧,脚下还要配合各种步伐翩翩起舞,与此同时,身体还需要配合节奏呼吸。以这种方式完成的舞蹈才是完美的。(四)呼吸韧性训练。舞蹈动作有无穷无尽的变化,当舞蹈通过一松一紧以匹配四肢的力量时,动作的张力和爆发力可以最大化。在教学时间里,老师应该让学生慢慢地养成习惯,以获得最大的进步。保持腹部收缩,力量的所在是用动作本身所需要的力量的呼吸。除了呼吸协调,还可以根据音乐的节奏,这样身体的舞蹈运动和身体的张力将被最大化。内敛的力量将被生动地展现出来。呼吸韧性的主要特点是刚柔相济。身体运动中的“力”形式,如减速、轻重缓急等,实际上是由“气”控制的。力由气表现,气随力的变化而改变。中国古典舞蹈的动作为了稳定,压力在腰部和到达顶端(肢体末端)时,呼吸的感觉必须从身体的中部开始。这种运动也存在于体操中。首先手臂快速伸出,然后手臂从身体侧面抬起,同时,身体应该快速吸气。在摇动手臂的过程中,慢慢呼出身体内的空气,让观众感觉这是一个非常一致和平稳的动作。此外,蒙古族民间舞蹈中也有“软臂”动作。呼吸可以使舞蹈平稳自如,舞蹈魅力可以在观众面前得到充分展示。流畅、适当的呼吸可以缓解身体疲劳。在舞蹈技巧,舞蹈情感、舞蹈动作表现上,用呼吸来表现线条和力量,可以让我们更多地用身体语言来表达人物的思想和情感。用我们的表演,我们的感觉,我们的身体,我们的精神来感动观众。

三、结语

在高校舞蹈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足够重视呼吸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对呼吸的认识,学习科学的呼吸方式。舞者需要清晰地意识到呼吸的调节作用,需要意识到呼吸在调节舞蹈节奏方面的作用,需要意识到呼吸在各个阶段起到什么作用,如快乐、兴奋、恐慌和悲伤。人物的思想在不同的舞蹈有不同的表现,如悲惨,必须进行理性的改变,以表现他们的情感。在舞蹈教学和训练中,要紧密结合呼吸和动作,促进舞蹈者系统、科学、规范的进行呼吸。[参考文献]

[1]杨杨.从“现代舞”的训练教学中刍议其“呼吸”的运用[J].知识经济,2015,15:14-15.

[2]董金玲.让艺术呼吸唤醒“舞之魂”—高职民族舞蹈教术呼吸的训练•考试(教研),2012,08.

呼吸式范文篇8

[关键词]撤机;机械通气;护理;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emphysema,COPE)是指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和肺气肿、小气道病变,是气流阻塞的主要原因,引起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1]。此类患者病情危重,处理不及时可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呼吸机机械辅助通气是一种抢救COPE合并呼吸衰竭(respiratoryfailure,RF)的有效治疗手段,但长时间的机械通气会增加肺部感染,呼吸肌力下降,同时还会产生呼吸机依赖。我科2002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24例COPE合并RF的患者,均采用了呼吸机机械辅助通气,现将成功撤机的护理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4例,男18例,女6例,年龄55~88岁,平均(72±12)岁,均诊断为COPE急性发作合并RF,均采用了呼吸机治疗,所用的呼吸机为美国产的纽邦E500,上机时间为5~28天。

1.2撤机的方法

1.2.1把握撤机的最佳时机当患者的整体情况和呼吸参数指标达到下列标准时可以撤机。(1)患者的整体情况的评估:当患者机械通气后,原发病得到了控制或好转,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动脉血气分析正常,其他重要脏器功能正常,各项生化指标正常,自主呼吸增强,咳嗽有力,能自主排痰,而且降低机械通气的各项指标后患者能自主代偿,无并发症发生,结合呼吸机参数达到规定标准时可以撤机。(2)撤机时呼吸参数指标:最大吸气负压>2.94kPa,潮气量8~10ml/kg体重,FiO240%,R12次/min,PEEP≤0.49kPa,PaO2≥8kPa,PaCO2<6.7kPa[2]。

1.2.2掌握撤机的方式当患者病情达到撤机标准时,酌情选用过渡撤机或间断撤机。(1)过渡撤机法:先逐步改变呼吸模式(IPPV-SIMV-CPAP)等待ASB+CPAP模式适应24h后再开始逐步脱机,开始时每天停用3~5次,30min/次,以后逐渐增到停用1~2h/次。在停用期间患者如无异常,再逐渐增加停用时间,直到连续2个白天患者能自主呼吸,才考虑撤机,撤机后予气管导管内吸氧。本组有18例患者过渡撤机成功。(2)间断撤机法:当短期撤机后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频率增快、PaO2<8kPa、PaCO2>7.33kPa等一系列症状时,立即恢复机械通气。采用逐小时撤机,以后视情况逐渐增加每日白天撤机的时间,逐渐减少晚上上机的次数和带机的时间,直至完全撤机。本组有6例患者成功进行间断撤机。

2结果

24例患者均成功撤机,撤机后患者自主呼吸均逐渐恢复正常,呼吸咳嗽有力,各项实验室检查正常。

3护理要点

3.1撤机前的护理

3.1.1撤机前的临床观察(1)呼吸监测:停机时吸氧2~5L/min,如患者安静、末梢红润、胸廓起伏状态良好、两肺呼吸对称,可继续停机,若患者出现呼吸频率明显增快或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大量潴留、心率较前明显增快、血压不平稳、烦躁不安等表现时,应立即上呼吸机,以避免呼吸肌群过度疲劳以致病情恶化[3]。(2)血流动力学的监测:连续监测ECG、BP、SpO2,若血压升高而呼吸加快,则提示PaCO2增高,若心电图出现S-T段抬高、心肌缺血时,可考虑PO2下降;当SpO2<90%时,应立即进行动脉血气分析,一旦血气分析示PO2<60mmHg,应重新接上呼吸机,并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来调整呼吸机各项参数;如果停机前后3min测动脉血气均正常且相差不大时,可继续停机。

3.1.2保证充足的营养支持本组患者除静脉补液补充能量外,还常规予以鼻饲,补充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电解质,但应注意避免糖摄入过多,以防CO2产生增加,不利于撤机。

3.1.3调整好患者的心理状态COPE并发RF为慢性病,病程较长且病情危重,患者对呼吸机机械通气有一定的依赖心理,对撤机存在疑问和恐惧,因为此撤机前应对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向其阐述运用呼吸机的目的只是帮助患者渡过危险期,只要病情稳定,配合治疗,就能撤离呼吸机,使患者认识到停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消除其紧张情绪,并指导患者正确的呼吸方法,以配合撤机顺利实施。

3.2撤机后的护理

3.2.1严密观察病情撤机后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生命体征、皮肤颜色和温度、SpO2等情况,脱机30~60min复查动脉血气分析,持续心电监护,如出现异常,立即恢复呼吸机辅助通气。

3.2.2做好呼吸道的管理(1)正确湿化人工气道;(2)正确吸痰;(3)常翻身、拍背,以促进患者自主排痰;(4)指导患者做呼吸操、深呼吸及有效咳嗽的方法。尽快恢复其呼吸功能。

4讨论

4.1COPE合并RF应用机械通气的原则为早用、早撤,应选择和掌握好撤机的最佳时机。撤机过早,易出现病情反复,过晚则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4],本组24例成功撤机,撤机后无明显呼吸困难,PaO2>9.6kPa,SpO2>95%各项生命指标正常。撤机时间一般在上午进行,因此时患者精神状态良好,同时也便于病情观察和出现意外情况的抢救。

4.2根据病情合理选用撤机方式对机械通气时间短,全身情况及呼吸功能良好的患者,采用SIMV+PSV过渡撤机,SIMV保证患者的每分钟通气量,PSV是在有自主呼吸的前提下,每次吸气都是接受一定水平的压力支持,明显减低患者的呼吸功,有利于呼吸机的锻炼。对带机时间较长,对呼吸机有一定依赖心理,撤机困难的患者采用间断撤机,明显增加撤机的成功率。

4.3;精心护理是成功撤机的保障COPE合并RF患者病情危重,应由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专人护理。在撤机前后对患者实施全面、细致的整体护理,让患者平稳渡过撤机过程。

通过对本组24例患者撤机的护理,笔者认为COPE患者撤机时机及方式的掌握是成功撤机的关键,做好撤机前后的护理配合医生给患者以营养支持、呼吸道管理和病情观察,心理护理有利于成功撤机。

[参考文献]

1张晓萍,周立.临床护理要点.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8.

2张志敏,王京陨.老年呼衰患者使用呼吸机时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12.

呼吸式范文篇9

关键词:歌唱呼吸横膈膜支持

歌唱的呼吸方法因歌唱者不同、声部不同及性别不同等会有不同,也会因为歌唱者对相关概念的表述不同及理解差异而产生一些不同的说法。同样是杰出的歌唱家,同为女高音的莉莉·雷蔓和琼·萨瑟兰在歌唱活动中所采用的歌唱“气息支持”的部位就相差甚远。莉莉·雷蔓的呼吸部位偏于上胸部,可算是“胸式呼吸”方法在歌唱领域之中较为杰出的成功典范,尽管“莉莉·雷蔓在成功地唱了二十五年之后竟承认自己的呼吸方法不正确”①,但其杰出的歌唱艺术成就并没有因“呼吸方法不正确”而黯然;而琼·萨瑟兰作为一位声乐艺术富有杰出成就的时代人物,其气息控制及支持又是偏于下腹部的,歌唱起来“好像往下腹部推压一个汽球”,这又是属于“胸腹式呼吸”,或更确切地说是属于“腹式呼吸”。作为教师的声乐教学或歌唱表演者来说,就不同的呼吸支持方法作一些初步探究是确有其必要的,以免造成对不同的说法不理解而无所适从。

一、胸式呼吸

胸式呼吸又可称作肋式呼吸或锁骨肩式呼吸,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肩部、胸部随着呼吸的进行、气息的进出而相应提起、放下(塌下)的一种肩胸部位的明显的起伏动作。吸气时靠的是胸肋部位的扩张及肩部的抬起,此时气息储存部位较高较浅、空间较为狭小而气息容量相对于深部位全胸腹部的呼吸方式来说较小,自然也就需要更加频繁地进行吸气,才能适应歌唱活动之需。稍长一些的乐句用这种方法歌唱起来就显得气不够用,会给人气喘吁吁的印象,人在紧张激动的时候或疲惫不堪的时候就自然也会进入这种急促而浅狭的呼吸状态,这样的结果直观上有损优雅自如的形象。

胸式呼吸的相关部位的活动方式还往往会影响歌唱整体状态的稳定。由于喉颈部肌肉与胸部相连,胸部是提起还是放下,都会相应地牵连到喉颈部相关肌肉。胸部提起时往往会使喉部的肌肉拉紧,使喉部产生一种“深下去、更空地扩张打开”的感觉,而当胸部放下时此种感觉便会随之有所消减。这种方式会使喉部很难有一种稳定地放下、打开、放松的状态,这就会影响歌唱发声腔体的稳定,其结果就是难有稳定、良好的发声状态。此种状态的呼吸方式,与当今普遍要求的喉咙放下、打开、放松地歌唱以求较好地得到相应音量的歌唱效果的要求是难以相适应的。此种呼吸状态下的歌唱,为了要求歌唱状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喉头位置往往只能偏高,以一种高喉位的方式歌唱,这样也可以得到一种纤巧的歌唱效果,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有的女歌手用此种高位呼吸支持的胸式呼吸也能很好地歌唱,而男歌手用这样的方法则几乎行不通的原因所在。这样的方式和状态也就只适用于纤巧灵活的花腔唱法;相反,如果用很深的腹式呼吸方式,呼吸部位偏于下腹部,胸部没有适度、正确地提起或打开,以形成一个稳固的“风箱架子”来支持呼吸及共鸣,这就可能会使喉咙的放下或打开有不良影响,对有些人来讲,灵活性也会因气息支持控制点离喉太远而运转不灵,导致其歌唱能力受到一定损失。

二、胸腹式呼吸

胸腹式呼吸是极为广泛地应用于歌唱中的一种呼吸方式。目前歌唱领域中所称谓的“腹式呼吸”,与此呼吸方式大致相同,这两种呼吸方式都需要胸部保持稳定的扩张打开状态,只是因呼吸动作控制及支持部位是上腹部(甚至胸腹部)还是下腹部而导致称谓不同。

胸腹式呼吸也就是人在平躺休息时的呼吸方式,类似于练气功或练瑜伽时的呼吸状态,是一种自然平静放松的深呼吸状态。歌唱时的呼吸与气功状态所要求的“气沉丹田”是一样的,“丹田”部位与萨瑟兰所说的“如向下腹部推压一个汽球”所在部位是一致的。正确的呼吸状态首先要有相应正确的身体姿势,全身从头到脚如体操或芭蕾开始表演时的一种兴奋、积极、挺拔而又放松的状态,胸部决不能垮下,要使“胸部像有把撑开的伞一样,目的是使呼吸得到很好的支持,从而使喉头得到解脱,这样喉头就不至于紧张了。”②胸部的抬起打开就如帕瓦罗蒂说的:“胸腔要全面扩张,喉下的胸口有个明显的支点。”③这种“支点”的感觉可以使喉咙正确地打开并排除不必要的错误力量的干扰。胸部正如一个风箱架子,张开了胸部,气息容量空间才能更大,而稳定地张开并保持住容量,其重要性就涉及到喉咙状态的稳定及气息支持控制的稳定,相应地双肩稍往后拉也是必要的。

吸气过程中,“横膈膜向下伸展”似乎是一种更为合理的说法,而不应该是“吸气时下降变平,呼气时上凸复原”。从纯物理学的角度来看,肌肉自身的收缩放松似乎应该是要求横膈膜“变平复原”的,而横膈膜的下降以及腹部的膨胀都是因为空气使肺部充满涨大而导致的,当然还有胸肋肌的扩张。总体来说,只要有适度而兴奋的“膨胀感”,就会出现如帕瓦罗蒂所说的“吸气时横膈膜的肌肉像一条带子,从前至后围成一圈,非常有劲地扩张”④这样的自然感觉,当然有时难以达到这种状态,那就可以“把气吸到后腰眼部位,同时用此处来保持控制气息”,这样就可以避免“憋一肚子气”而又用不上气和气不够用的情况。歌唱时用口鼻同时进行吸气,吸气感觉要吸到丹田部位(也可以想象吸到后腰眼部位),鼻腔、口咽腔及喉咙要有一种哈气、叹气及打哈欠开始时吸气进去时的几种状态混合的一种兴奋状态的感觉,是一种“贴着后咽壁”往下往里,像一根“气柱”直插下去“坐在横膈膜上”的感觉。在歌唱发声时,鼻、口、咽以及喉头各部位也要继续保持这种吸气时的状态。“贴着咽壁吸着唱”⑤,这一句话讲的就是喉咙状态和气息控制二者之间的一种协调关系。歌唱发声的瞬间,歌唱器官各部位——鼻腔、口咽腔、喉腔、胸腔、腹腔都要同时打开、同时到位,横膈部位有一种向外膨胀的感觉,此时便会产生出如帕瓦罗蒂所说的:“一条声柱往上升起。”⑥这条“声柱”也可以说是“气柱”,自下腹部往上经喉咙一直到“唇以上眉眼以下的面罩部位”,⑦而“歌唱发声就从膈膜部位开始”⑧的这一说法极为奥妙,我们都知道,横膈部位只是气息控制支持的部位而已,它并不能发声,发声部位是喉头、声带,但正因为是声带发声导致歌唱活动之中,时常为了唱得更高更响而去强制声带等喉部各相关部位,用力过头而导致喉音及高音困难等种种问题的产生。因此,帕瓦罗蒂在其杰出的歌唱实践之中所体会到的“声柱”是从横膈部位开始的,并说:“要感觉横膈膜里面的气息往上运动,声带有力闭合,横膈膜不用劲,声带很快就会累”,⑨而气息自横膈膜部位出来经过喉等部位,发声歌唱时是一种“随它去”⑩的状态。通过这样一种气息支持的方式,能使“气”与“声”更好地轻松自如地协调好,气息与声音也才能更加流畅自如地贯穿于整个歌唱活动之中。

有关横膈膜部位是何种状态,我们从多明戈及霍恩所采用的方式中可以知道:在横膈膜部位扎一条系得很紧的弹性腹带,或用腹部顶着钢琴练唱这样的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使气息支持的“对抗”感觉更加明显,从而更好地寻求稳定坚强的气息支持,其状态也正是帕瓦罗蒂所说的:“气息支点主要在横膈膜,吸气时横膈膜的肌肉像一条带子,从前至后地围成一圈,非常有劲地扩张,像武士发功时的状态。”

在歌唱活动中,有的歌者是下腹部位向外顶出,有的是下腹部适当向内收缩,向上托起,上腹部膨出,这些不同的方式会使喉咽部位上下的伸展及向四周的扩张比例有所不同,会使歌唱发声的声音音色等方面产生一些差异,但只要其气息支持总体状态是正确的,可以因各自的声音类型、声部行当及作品的处理需要来选取不同的方式,也可以适当交替使用以丰富音色,还可以使相关发声部位的负担得到适当劳逸调节以便歌唱能力更能持久。

三、练习方式

“谁懂得呼吸谁就懂得唱歌”,可见呼吸在歌唱活动中的重要。呼吸练习的方式一般看来较为浅显,但呼吸训练如果不能与正确合适的喉咙的放下、打开、放松相结合,不能与正确的歌唱状态相协调,不能根据作品的需要以及歌者本人情况不同以取得恰当的“气”与“声”的比例,往往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加剧问题及产生新的问题,所以从始至终气息的训练都要与歌唱发声训练协调配合进行,切不可割裂开来训练。

“如闻花一样吸气”“惊讶地抽一口气”这两种快慢不同的吸气方式的说法都较为通俗易懂,但其后歌唱发声呼气时一定要认真仔细地体会依旧保持“吸进去”时那种“吸开、打开”喉咙的状态,否则其练习也仅只触及皮毛而已。相对而言更可以采用“狗喘气”特别是在真正困乏之时自然地打哈欠吸气进去之时立即快速地喘气并可以无声——有声交替进行。平时的“狗喘气”练习也就建立在这种方式的状态上,各种慢吸慢呼、慢吸快呼、快吸慢呼、快吸快呼的练习都以“狗喘气”结合“哈欠”开始时那种状态,还要注意横膈部位,如帕瓦罗蒂所说的那种感觉状态。建立在“狗喘气”基础之上的训练方式,以气息训练与歌唱训练交替交融进行,这样的练习才不至于“走偏”也才会卓有成效。当然有时也可以弯腰、走动、转体等等,目的都是为了得到有效、有力的气息支持方式,这样才能使歌唱得到较好的“气息支持”。

总之,歌唱是一种整体的气息、声带、喉咙、口鼻及心理、心智等各方面都要协调配合好的活动,各方面之间的协调平衡要求得到一种自如的状态。气息支持不好,喉咙就不能正确恰当地打开,声带也就不能极积自如地振动,也难有良好的声音共鸣,正确的声音位置也就不可能得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歌唱也就无从而得。

注释:

①⑩李维勃著《发声训练中的四个“R”》,原载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

②田玉斌著《与黎信昌谈歌唱》,原载于《人民音乐》,1988年第5期

呼吸式范文篇10

关键词:高校;民族舞蹈;呼吸训练

舞蹈中的呼吸是舞蹈生命的命脉,它连接了舞蹈者与观众之间的心灵沟通与眼神交流,是赋予舞蹈生命力的最重要因素,表现出了舞蹈者本身的思想与感情,因此高校应该重视起呼吸在舞蹈中的支配作用,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呼吸训练的研究。

一、呼吸在高校民族舞蹈中的重要性

呼吸是民族舞蹈的灵魂,也是高校舞蹈训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为使高校重视起呼吸训练对高校民族舞蹈的重要性,引起高校舞蹈专业的高度重视,首先就要先强调呼吸在高校民族舞蹈中的重要性。只有做到呼吸节奏与舞蹈所要传达的感情相一致,才能将民族舞蹈的精髓完全展示出来,目前高校舞蹈的训练都将呼吸训练放在首要位置。(一)强调呼吸在舞蹈中的重要性。舞蹈属于肢体性的动作,它需要舞蹈者倾尽全力去表达一个肢体动作,跳舞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它需要舞者真正的用力表达,用的力气越大,需要的氧气愈多,因此在完成动作的时候需要氧气的供应。舞蹈中的呼吸就成了氧气供应的唯一来源,呼气,为舞蹈的开始做预热准备,大量的氧气供应,有利于舞者更加准确的在舞蹈中表达自己的情绪;提气,是舞蹈者保持身体平衡优雅的重要指标,有利于舞蹈者在舞蹈过程中保持轻盈的体态,将舞蹈动作表达的更加具体。呼气,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一动作的一气呵成与下一动作的开始做好连接。因此,呼吸训练是民族舞蹈训练中的核心部分,要求高校必须加强民族舞蹈中的呼吸训练,只有当舞蹈动作中的韵律与呼吸的运行完全一致,才能真正展示出舞蹈中的美感[2]。(二)高校在民族舞蹈呼吸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在高校民族舞蹈的训练中,只是一味的模仿老师的肢体动作,而非将重心放在老师跳舞时气质神韵的传达。高校对于民族舞蹈中的呼吸训练的态度是懈怠的,学生模仿来的舞蹈动作没有任何生气,如行尸走肉一般只是将动作完成,并没有捕捉到舞蹈要传达的韵律与精髓。然而舞蹈的精髓并不只是肢体的模仿,它是神与形的结合,要求舞蹈者将呼吸运用在肢体动作中,表达出舞蹈的中心思想和感情的诠释。仅从视觉上来看,好像舞蹈带给观众的只是肢体的表达,但实际上音乐响起来,结合呼吸在舞蹈中的运用,才能让舞者与观众的灵魂达到真正的契合。因此呼吸训练才是高校民族舞蹈中应该重视的,舞蹈中呼吸的正确运用是连接舞者与观众的重要枢纽。(三)呼吸训练提升了民族舞蹈的境界。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是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是一种利用肢体的来表达情感的无声语言,伴随着音乐的节奏来传递神韵。但舞蹈要想表达出真正的精髓,传递出要表达的情感,就要求舞蹈者灵活而准确的运用呼吸方法,正确的运用呼吸法能协调舞蹈者的心态与心理,让舞蹈者尽情的诠释舞蹈要表达的感情。呼吸的收放自如不仅有助于舞蹈者对自身形象的刻画,也有助于观众对舞蹈者所传达感情的捕捉。呼吸是舞蹈生命的体现,熟练的呼吸法的运用是舞蹈者表达自己的精确方式,也体现了舞蹈者自身的能力,呼吸法在舞蹈中的灵巧运用也提升了名族舞蹈的境界。综上所述,呼吸训练是高校舞蹈专业训练中不可或缺的条件。在舞蹈者神韵气质的传达中,呼吸训练变得尤为重要,虽然呼吸训练在舞蹈中起到的作用是摸不着看不到的,但是呼吸训练与舞蹈的完美契合却能在高校舞蹈的教授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舞蹈通过对音乐的表达,对动作的编排充分调动着舞蹈者的情绪,而舞蹈者情绪的表达主要依赖于呼吸法在舞蹈训练中的作用,因此高校舞蹈专业中的呼吸训练是必备的,是将舞蹈者的情绪与观众的情绪充分契合的必要条件,体现了呼吸训练在高校舞蹈训练中的必要性。

二、如何加强高校民族舞蹈中的呼吸训练

呼吸训练是高校民族舞蹈中的重中之重,但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校在对待舞蹈中的呼吸训练要抱有一种积极的态度,不要急于求成,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呼吸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周期。这要求高校舞蹈专业的教师与学生都能正确对待呼吸训练的本质,用积极的心态去克服呼吸训练中的困难,做到在舞蹈中灵巧的运用呼吸法来正确表达舞蹈所要传达的感情,要在内心真正的接受呼吸训练是不可或缺的,才能将自身与舞蹈的灵魂合二为一,真正运用呼吸法做到舞蹈中的灵肉结合。(一)高校舞蹈专业学生对呼吸训练的认可阶段。在高校的民族舞蹈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有在舞蹈中运用呼吸训练的意识。在前期的舞蹈教学中,只是对学生有肢体上的诠释,但在这时,如果学生心里埋下了呼吸训练的种子,有助于在后续的舞蹈中加入呼吸训练,提高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呼吸训练,为舞蹈初学者进一步学好舞蹈的精髓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对于舞蹈初学者来说,他们对呼吸训练对于舞蹈训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理解不到位,这就要求高校舞蹈教师在教授每一个舞蹈动作的同时,要准确的传达每个动作完成所需要的呼吸技巧,让学生不断认识到呼吸训练的重要性。在接纳呼吸训练的前期,利用各个肢体动作的表达来明确呼吸训练的重要性,让学生对呼吸训练从无意识接受到有意识实施的过渡,这对后续的舞蹈学习将产生非常重大的意义。这一前期认可阶段非常重要,只有前期基础打得好,后续的训练才能得心应手。如果学生在思想上不能认可呼吸训练的重要性,在后期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就会变得力不从心。呼吸是掌握舞蹈节奏的核心,如果对舞蹈节奏掌握得不好,仅仅学习肢体上的动作,就只是学到了舞蹈的皮毛,而难以学到精髓,对后期的舞蹈学习也必然产生很大的阻力。因此高校舞蹈专业老师必须在前期让学生在心理上认可呼吸训练,做到潜移默化,才能真正实现呼吸法对舞蹈动作的精确表达与舞蹈境界的提升。(二)呼吸法要做到与舞蹈动作连贯一致。在前期学生对呼吸训练的认可阶段,学生逐渐在意识上提高了呼吸训练对于舞蹈训练的重要性,接下来的舞蹈训练更加复杂,需要学生运用前期学到的扎实的基本功来达到呼吸与肢体动作的完美结合,达到呼吸节奏与肢体动作连贯一致。在后期的舞蹈训练中,舞蹈动作变得更加复杂,这时候要做到呼吸节奏和肢体动作非常连贯,就要求熟练掌握呼吸训练的技巧。作为舞蹈训练的最复杂也是过渡阶段,要求舞蹈专业的教师能有效的教授给学生呼吸的技巧,积极指导学生,采用科学的教授方法,使得学生将呼吸节奏与肢体动作完美结合,为后期的舞蹈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综上所述,呼吸训练是舞蹈训练中的一大特色,遵循舞蹈训练的中的运动规律,从审美风格出发是训练呼吸法是舞蹈训练中的依据和准则。舞蹈是一种用肢体语言表达美感的无声语言,它包含者古今中外包罗万象的人文历史、民族风情以及社会生活自然景观等。舞蹈除了其本身的肢体美之外,还包含着多姿多彩的意境美、形态美等,而呼吸训练是将舞蹈的美感呈现出来的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因此在以上三方面对学生加强呼吸训练的练习,是高校舞蹈专业目前所面临的重要工作。

三、结语

舞蹈是一门肢体表达感情的艺术,舞者通过肢体的动作十分恰当的表达人物的感情,塑造人物的形象。呼吸训练是将舞蹈的美感完美呈现的重要方式,因此,呼吸训练在高校舞蹈训练中是不可或缺的。根据本文所述,民族舞蹈所要诠释的感情,主要依赖于舞蹈教学中的呼吸训练方式,因此高校舞蹈专业对呼吸训练的要求更加的严格,对于民族舞蹈的呼吸训练更加重要,加强对民族舞蹈的呼吸训练,有利于将舞蹈的神韵与形态美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舞蹈更加具有感染力与说服力,让舞者与观众之间的灵魂达到契合,使两者产生心灵上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

[1]艾菁.高校民族舞蹈教学中呼吸训练的重要性探讨[J].音乐时空,2014,(05):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