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07:31:58

呼吸

呼吸范文篇1

夏威夷有个古老的传说: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每个出生到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一只”光之碗“,每一个人都是带着光亮、希望与梦想来到世上。所以,快乐、喜悦与自在是与生俱来的。反而是生活里的负面情绪—沮丧、愤怒、焦虑与悲伤蒙蔽了生命原本的光辉。只要给心灵一点空间和营养,与生俱来的喜乐与平静就会自然滋长;随时给短暂的生命来个深呼吸,我们会发现美好无所不在,快乐随手可得。

这是一本教我们,相信生命中出现奇迹。《生命深呼吸》中的120篇清心的小品文告诉我们如何去舒畅的享受自己的人生,如何勇敢的去做自己不敢做的事,如何勇敢的去爱、去快乐的生活。

当我在午后的阳光里,悠闲的躺在椅子上,静静的捧着它品尝着心灵的鸡汤。渐渐的,我心中的烦恼、难过、迷惘已逐渐消失无踪。它让我知道如果我紧捉着愤怒、伤痛、愤恨不放,除了伤害自己外,并无其他好处,拒绝了他人的爱同时,也否定了自己的爱。如果你在自己的脑中设了一个监狱,将某人关在里面,那么你就得坐在牢房门外紧紧地盯住他,免得他逃跑了,这样不就先进于是监禁自己?所以让自己快乐吧,让烦恼永远留在属于它的过去,而不去影响自己的未来。它告诉我,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最后总会过去的。让事情顺其自然的发生与结束,在其中学习和成长。我要给自己说:不管生活中有什么样的苦难,你都可以战胜。相信自己的力量,坚持下去,而成功终将被自己捉住。

当我为不可知的事情怯懦的时候,为将要面对的困难的局面而苦恼恐惧的时候,它告诉了我答案:要勇敢的去尝试,恐惧在勇气面前是那么的渺小、无助而且孤单。不要让恐惧的力量控制自己,勇敢的用爱去与它面对面,好好的战斗一场。它告诉了我人生本来就是生活在爱中,而非恐惧,所以只要勇于面对恐惧就能勇往直前

正如作者对阅读此书的读者的建议一样,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每天花上内分钟时间去阅读它,忘掉外在的世界,给自己的心灵一点空间,深呼吸几口新鲜空气。在清晨起床的时候去阅读它吧,它的一个主旨一个智慧的句子,一个真实人生的例子,一个祈祷和赞美,都是你每天所要阅读的部分。然后闭上眼睛,让赞美在心灵中发酵,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去赶走所有的灰尘跟黑暗。

呼吸范文篇2

关键词:演唱;呼吸;技巧

任何一种歌唱艺术的原理都是共同的。不同的只是在发声、共鸣、吐字方面有些细微的差别。歌曲演唱的好坏在于正确地运用呼吸,良好地运用呼吸,才能达到“字正腔圆”。正确的呼吸方法,可引出口腔应有的发音机能,使发出之“音”自然圆润。歌唱中的呼吸应该是越巧越好,演唱的歌声能使听众听起来好听、动人。“依字生腔,腔随字走”,“以气生字,字随气行”。只有这样才能很有表现力地将富有感情变化的各种歌曲演唱好。

声乐起源于劳动,是我们的祖先在劳动生产这个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它是声音的一种特殊演唱方法和形式,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众所周知,呼吸在歌唱中的地位极为重要。其重要性有人称之为“动力”,是“关键”。把呼吸做到好处了,歌唱、发声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很多歌唱家对呼吸有过精辟的见解,如:“吸气要深”、“气沉丹田”、“吸气如闻花香”等,至于在“呼气”实际演唱时的“用气”量提的较少,一般人的要求:“气息要保持”、“要控制”、“要结实有力”、“像半打哈欠”。无疑哪种提法,都有道理,大多都是来自实践的总结。下面就多年的演唱、教学实践及多方面的学习,总结一下自己的经验,分别几点说明。

1呼吸在歌唱中的运用

呼吸是发声的源泉。气息从肺部呼出,振动声带发出声音,这意味着呼吸是歌唱的支柱。清朝时期徐大椿《乐府传声》中写道:“凡物有气必形,惟声无形,然声亦有气以出之”。就自己多年的演唱经验也总结出一个道理就是如同“人是铁,饭是钢”,即歌唱的呼吸是:“声音是铁,气息是钢的道理一样。”这就说明正确的呼吸方法与控制自然的呼吸是一切歌唱方法的核心。失去呼吸的支持,就谈不上歌唱的发声、共鸣、吐字、音色、情感等,歌唱的艺术也就不存在了。

歌唱者悦耳的声音是建立在良好的气息运用基础上,声带因受到气息的振动而发出声音。动听的声音必须依靠正常而适度的气息作为原动力。一切声音表现技巧都与呼吸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因为“有气才有声,有声必有气。”如果把歌唱者的发声比做工厂的产品生产,则呼吸系统好比是动力车间,喉头部分好比是成型车间,共鸣器官好比是加工精制车间,也就是说发声活动开始于歌唱者从肺部里发出气息冲击声带而发声,因此,呼吸活动应是歌唱者声音训练诸问题中,首先要引起足够注意的事情。克拉克在《呼吸论》中主张:歌唱者第一件事情就是学习适当地呼吸。必须把足够的气息吸进肺里然后或快或慢、或柔或强地把气吐出来,以适应所唱歌曲的特定需要。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歌唱者必须是位专业的呼吸者。”如:(普利斯曼在他的《喉头生理学》中认为:“呼吸是声音的生命”)。

正确的呼吸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为自由的发声活动铺平了道路。而不正确的呼吸往往造成发声不良,因为呼吸运用失当会引起喉部肌肉的紧张。如:韩德森在《歌唱的艺术》一书里强调说:“歌唱需要一种特殊形式的呼吸。”声乐教师们都会同意,每个学声乐的学生要学得正确的呼吸方法是绝对重要的。使吐出的气息柱处于完整的控制之下,这是一切发声技巧的基础。

从文献上看,许多人都同意艺术的歌唱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但为了取得最好的歌唱效果,这种活动必须做到歌唱起来是一种非常自如、顺畅、不费力地自然流露。因此在歌唱中排除有意的做作与任何程度的过分紧张是非常重要的。维克托尔说:“歌唱理论家一般都认为生活中的呼吸是一种自动的本能活动,但是在他们实际运用到声音技巧训练时,又往往要求有意识地对呼吸进行控制,搞不好就会干扰到呼吸的自然活动,对歌唱者造成及其不好的影响。”由此可见,歌唱者必须努力把歌唱时的呼吸习惯和生活中的呼吸习惯协调起来。如果能在这方面取得成就,也就为发展每个歌唱者的声音表现力创造一个最成功的条件。

2歌唱时气息的运用

歌唱时的呼吸是通过歌唱训练而形成的呼吸,建立在人们自然呼吸的基础上,与日常生活的呼吸有所不同。歌唱的呼气是在平躺吸气的状态中加以控制,尽可能持久地保持吸气状态,保持横膈膜和两肋的支持状态;吐气时小腹逐渐收缩,缓缓地吐气,以适用歌唱的需要。歌唱呼吸的训练目的在于不断延长发音持续的时间,获得演唱呼吸的各种技巧。在此基础上,歌唱者要全身“放松”,呈“自然状态”,缓慢地吸气,并利用一瞬间的轻微冲力,像吸气一样的动作唱出每一个音符。

巴尔纳德说:“平时呼吸是一种自动的活动,但歌唱时要求特殊的呼吸,所以要有特殊的气息控制”。爱金说:“歌唱时的呼吸,是与寻常的呼吸有所不同。”它的整个目的是为声音的发出,支持一种长的、节制的很好的空气压力。一口满满的气,常须很快地吸进,并且要在一个控制着压缩情况下,至少保持20s。这样1min的呼吸次数才能减到最低限度。再一点是要以一种留心地控制着的力量把它呼出,因为声音能够把握的发出全靠这一点。

3歌唱呼吸的训练

在歌唱时很多教师和演唱者大都采用“鼻口同时吸气”。在演唱起音时必须用口吸气,以便较好地扩张咽、喉以及气管、主支气管,并使它们的平滑肌作积极的活动。

下面有几种方法,可用于锻炼有关器官在歌唱时发挥其机能。它们是哄笑、叹气、打哈欠、惊讶、喘气法等。

(1)“哄笑”可以发展腹部的肌肉群,像在唱歌时所适应的那样。(韦柯夫:《歌唱者的基础》)

(2)“在歌唱中自由地呼吸最好的实例是拖长音的叹息。”(瓦特尔斯:《歌曲声乐学习的材料》)

(3)“歌唱者的呼吸必须像打哈欠时那样吸的深。”(马尔开西《歌唱者的问题解答和纲领》)

(4)“就像在受到惊吓时那样迅速的吸气,可以发展在歌唱时的快速换气。”(辛德尔:《头韵法与发音法》)

(5)“喘气是加强呼吸活动柔韧性的最好练习。”(威尔逊:《独唱者》)

作为一个声乐工作者,当掌握了一些歌唱呼吸的基础和基本原理,并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之后,还有必要结合歌唱实践,对气息运用的技法和理论,作进一步探索,从而使自己对所从事的事业,有着更扎实的声乐文化素养。

4如何正确运用呼吸达到“字正腔圆”

呼吸广泛地运用于歌唱中,良好的呼吸才能达到“字正腔圆”,正确呼吸方法的运用,可引出口腔应有的各种发音机能,使发出之音,自然“字正腔圆”。

首先是“字正”,“字正”,听众才能听清楚唱的内容,才能引起往下听的欲望。而且字音念准,有利于行腔的圆润,但它是完全建立在正确的呼吸方法基础之上,才能促成听觉上的美感。正确呼吸有利于音域的扩张,声音圆润、流畅;使歌唱的声音富于丰富的艺术表现。王晏卯是这样说的:“在唱腔与道白中,每句都按声调的体系,把字、意表达清楚,观众才能听清,这叫‘字正’”。这里的字音、字意必须结合起来,不能单纯地把每个字像打字机一样往外打。就是说每字、每句、每个词组都不是独立的总是在气息的控制下,相互结合在一起,共同表达每一个语意的。因此,每一个单字必须有轻有重,有抑有扬地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腔圆”就是在字正的前提下,曲调要顺畅完整,情绪准确而圆满,符合人物的性格。字正是腔圆的语调基础,字不正,腔也就跑了应表达的意思。总而言之,“字正腔圆”就是要把词音、词意有感情、有声源(气息)地表达清楚。

呼吸范文篇3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学;演奏呼吸;规律

在钢琴作品演奏过程中,演奏呼吸是保证演奏作品流畅性、协调性的重要基础,也是表现演奏者对作品理解程度的一项重要因素。因此,在高校进行钢琴教学时,教师除了对钢琴作品演奏技巧进行教学外,还应对演奏呼吸技巧进行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

一、高校钢琴教学演奏呼吸规律研究现状

在进入高校接受系统的钢琴教育之前,很多学生往往已经通过一些培训机构进行钢琴的训练,培训机构对于学生的钢琴教学,局限性相对来说较大。在学生进入高校接受系统的钢琴教学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仅仅是对学生的演奏技巧以及作品把握进行重点教学,对于演奏呼吸问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演奏呼吸作为钢琴演奏教学的一项最为基本的钢琴训练项目,如果学生在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掌握演奏呼吸规律,对于钢琴演奏的流畅性以及完整性产生着非常不利的影响[1]。

二、高校钢琴教学演奏呼吸规律研究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演奏者的情绪稳定。在钢琴演奏时,演奏者的情绪是影响其呼吸的关键,因此,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掌握演奏呼吸的规律,不仅可以保证钢琴演奏的流畅性,对于演奏者的情绪稳定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在整个演奏过程中,演奏者情绪一旦出现紧张或者较大波动,就会出现呼吸急促、肌肉紧张等现象,对于演奏的顺利进行将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演奏过程中,只有掌握了演奏呼吸的规律,自然放松的呼吸,才能使演奏者的情绪愈发的稳定,保证整个演奏活动的顺利进行。(二)有利于更好地表现钢琴作品。钢琴作品的表现是一项较为综合的表现形式,是结合演奏技巧艺术、音乐情感、钢琴音色等多种因素在内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在诸多因素中,演奏呼吸的正确应用则是更好地表现钢琴作品的基础。因此,在演奏过程中,只有熟练地掌握演奏呼吸规律,根据钢琴作品的风格,结合弹奏技巧以及情感表达才能更好地表现钢琴作品,将钢琴作品独特的艺术价值通过演奏更加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三)有利于更具体地塑造音乐形象。在钢琴演奏过程中,要想更加具体地塑造音乐形象,不仅需要演奏者走进作曲家的内心世界,还需要演奏者自身对于作品的感悟,结合自己的感悟进行二次创作,而这些工作的基础就是演奏呼吸的掌握。在实际的演奏过程中,只有恰当地应用弹奏手法与呼吸节奏,才能更好地走进作曲家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演奏者呼吸与音乐作品的内在含义融为一体,从而更加具体地塑造音乐形象。

三、高校钢琴教学演奏呼吸技巧分析

(一)合理运用乐句之间的呼吸。在高校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在进行钢琴演奏时的呼吸大多是无意的,并未根据音乐作品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调整,这样一来,在作品表现方面就会出现诸多问题。因此,在实际的钢琴演奏呼吸教学中,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有意识地合理运用乐句之间的呼吸。首先应对乐句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了解作曲家所想要表达的意思,并尊重创作者最初的意图;其次就是在整个演奏过程中,根据乐句的理解,进行演奏呼吸运动,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钢琴作品真正活起来,才能真正将作品想要表达的意境充分表达出来[2]。(二)结合演奏技巧进行演奏呼吸练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钢琴作品,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对作品所要表达的艺术形象以及意向进行判断,然后通过自身的理解进行呼吸练习。很多学生在刚开始掌握演奏呼吸时,普遍存在着较多的困难,这时可以结合自身演奏技巧,多加联系,更好地掌握演奏呼吸技巧,从而使作品、演奏者以及钢琴融为一体,实现真正“人音合一”。(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强演奏呼吸训练。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强对演奏呼吸的训练,该训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理方面,一方面是心理方面。在生理方面,教师在进行钢琴演奏教学时,应做好对学生演奏动作与演奏呼吸协调工作,使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适当获得氧气,调整呼吸;在心理方面,教师应教育学生自主调整心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稳定其心理节奏,使其呼吸与情绪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弹奏出更加流畅的钢琴作品。

由于钢琴演奏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音乐活动,对于演奏者的演奏技巧、演奏呼吸以及心理情绪都有着很高的要求。但是在现阶段的高校钢琴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演奏呼吸的培养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在以后的高校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演奏呼吸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断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对钢琴作品进行展现。

参考文献:

[1]王盛.高校钢琴教学中演奏呼吸的规律分析[J].艺术科技,2017,30(09):376.

呼吸范文篇4

关键词:歌唱呼吸横膈膜支持

歌唱的呼吸方法因歌唱者不同、声部不同及性别不同等会有不同,也会因为歌唱者对相关概念的表述不同及理解差异而产生一些不同的说法。同样是杰出的歌唱家,同为女高音的莉莉·雷蔓和琼·萨瑟兰在歌唱活动中所采用的歌唱“气息支持”的部位就相差甚远。莉莉·雷蔓的呼吸部位偏于上胸部,可算是“胸式呼吸”方法在歌唱领域之中较为杰出的成功典范,尽管“莉莉·雷蔓在成功地唱了二十五年之后竟承认自己的呼吸方法不正确”①,但其杰出的歌唱艺术成就并没有因“呼吸方法不正确”而黯然;而琼·萨瑟兰作为一位声乐艺术富有杰出成就的时代人物,其气息控制及支持又是偏于下腹部的,歌唱起来“好像往下腹部推压一个汽球”,这又是属于“胸腹式呼吸”,或更确切地说是属于“腹式呼吸”。作为教师的声乐教学或歌唱表演者来说,就不同的呼吸支持方法作一些初步探究是确有其必要的,以免造成对不同的说法不理解而无所适从。

一、胸式呼吸

胸式呼吸又可称作肋式呼吸或锁骨肩式呼吸,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肩部、胸部随着呼吸的进行、气息的进出而相应提起、放下(塌下)的一种肩胸部位的明显的起伏动作。吸气时靠的是胸肋部位的扩张及肩部的抬起,此时气息储存部位较高较浅、空间较为狭小而气息容量相对于深部位全胸腹部的呼吸方式来说较小,自然也就需要更加频繁地进行吸气,才能适应歌唱活动之需。稍长一些的乐句用这种方法歌唱起来就显得气不够用,会给人气喘吁吁的印象,人在紧张激动的时候或疲惫不堪的时候就自然也会进入这种急促而浅狭的呼吸状态,这样的结果直观上有损优雅自如的形象。

胸式呼吸的相关部位的活动方式还往往会影响歌唱整体状态的稳定。由于喉颈部肌肉与胸部相连,胸部是提起还是放下,都会相应地牵连到喉颈部相关肌肉。胸部提起时往往会使喉部的肌肉拉紧,使喉部产生一种“深下去、更空地扩张打开”的感觉,而当胸部放下时此种感觉便会随之有所消减。这种方式会使喉部很难有一种稳定地放下、打开、放松的状态,这就会影响歌唱发声腔体的稳定,其结果就是难有稳定、良好的发声状态。此种状态的呼吸方式,与当今普遍要求的喉咙放下、打开、放松地歌唱以求较好地得到相应音量的歌唱效果的要求是难以相适应的。此种呼吸状态下的歌唱,为了要求歌唱状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喉头位置往往只能偏高,以一种高喉位的方式歌唱,这样也可以得到一种纤巧的歌唱效果,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有的女歌手用此种高位呼吸支持的胸式呼吸也能很好地歌唱,而男歌手用这样的方法则几乎行不通的原因所在。这样的方式和状态也就只适用于纤巧灵活的花腔唱法;相反,如果用很深的腹式呼吸方式,呼吸部位偏于下腹部,胸部没有适度、正确地提起或打开,以形成一个稳固的“风箱架子”来支持呼吸及共鸣,这就可能会使喉咙的放下或打开有不良影响,对有些人来讲,灵活性也会因气息支持控制点离喉太远而运转不灵,导致其歌唱能力受到一定损失。

二、胸腹式呼吸

胸腹式呼吸是极为广泛地应用于歌唱中的一种呼吸方式。目前歌唱领域中所称谓的“腹式呼吸”,与此呼吸方式大致相同,这两种呼吸方式都需要胸部保持稳定的扩张打开状态,只是因呼吸动作控制及支持部位是上腹部(甚至胸腹部)还是下腹部而导致称谓不同。

胸腹式呼吸也就是人在平躺休息时的呼吸方式,类似于练气功或练瑜伽时的呼吸状态,是一种自然平静放松的深呼吸状态。歌唱时的呼吸与气功状态所要求的“气沉丹田”是一样的,“丹田”部位与萨瑟兰所说的“如向下腹部推压一个汽球”所在部位是一致的。正确的呼吸状态首先要有相应正确的身体姿势,全身从头到脚如体操或芭蕾开始表演时的一种兴奋、积极、挺拔而又放松的状态,胸部决不能垮下,要使“胸部像有把撑开的伞一样,目的是使呼吸得到很好的支持,从而使喉头得到解脱,这样喉头就不至于紧张了。”②胸部的抬起打开就如帕瓦罗蒂说的:“胸腔要全面扩张,喉下的胸口有个明显的支点。”③这种“支点”的感觉可以使喉咙正确地打开并排除不必要的错误力量的干扰。胸部正如一个风箱架子,张开了胸部,气息容量空间才能更大,而稳定地张开并保持住容量,其重要性就涉及到喉咙状态的稳定及气息支持控制的稳定,相应地双肩稍往后拉也是必要的。

吸气过程中,“横膈膜向下伸展”似乎是一种更为合理的说法,而不应该是“吸气时下降变平,呼气时上凸复原”。从纯物理学的角度来看,肌肉自身的收缩放松似乎应该是要求横膈膜“变平复原”的,而横膈膜的下降以及腹部的膨胀都是因为空气使肺部充满涨大而导致的,当然还有胸肋肌的扩张。总体来说,只要有适度而兴奋的“膨胀感”,就会出现如帕瓦罗蒂所说的“吸气时横膈膜的肌肉像一条带子,从前至后围成一圈,非常有劲地扩张”④这样的自然感觉,当然有时难以达到这种状态,那就可以“把气吸到后腰眼部位,同时用此处来保持控制气息”,这样就可以避免“憋一肚子气”而又用不上气和气不够用的情况。歌唱时用口鼻同时进行吸气,吸气感觉要吸到丹田部位(也可以想象吸到后腰眼部位),鼻腔、口咽腔及喉咙要有一种哈气、叹气及打哈欠开始时吸气进去时的几种状态混合的一种兴奋状态的感觉,是一种“贴着后咽壁”往下往里,像一根“气柱”直插下去“坐在横膈膜上”的感觉。在歌唱发声时,鼻、口、咽以及喉头各部位也要继续保持这种吸气时的状态。“贴着咽壁吸着唱”⑤,这一句话讲的就是喉咙状态和气息控制二者之间的一种协调关系。歌唱发声的瞬间,歌唱器官各部位——鼻腔、口咽腔、喉腔、胸腔、腹腔都要同时打开、同时到位,横膈部位有一种向外膨胀的感觉,此时便会产生出如帕瓦罗蒂所说的:“一条声柱往上升起。”⑥这条“声柱”也可以说是“气柱”,自下腹部往上经喉咙一直到“唇以上眉眼以下的面罩部位”,⑦而“歌唱发声就从膈膜部位开始”⑧的这一说法极为奥妙,我们都知道,横膈部位只是气息控制支持的部位而已,它并不能发声,发声部位是喉头、声带,但正因为是声带发声导致歌唱活动之中,时常为了唱得更高更响而去强制声带等喉部各相关部位,用力过头而导致喉音及高音困难等种种问题的产生。因此,帕瓦罗蒂在其杰出的歌唱实践之中所体会到的“声柱”是从横膈部位开始的,并说:“要感觉横膈膜里面的气息往上运动,声带有力闭合,横膈膜不用劲,声带很快就会累”,⑨而气息自横膈膜部位出来经过喉等部位,发声歌唱时是一种“随它去”⑩的状态。通过这样一种气息支持的方式,能使“气”与“声”更好地轻松自如地协调好,气息与声音也才能更加流畅自如地贯穿于整个歌唱活动之中。

有关横膈膜部位是何种状态,我们从多明戈及霍恩所采用的方式中可以知道:在横膈膜部位扎一条系得很紧的弹性腹带,或用腹部顶着钢琴练唱这样的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使气息支持的“对抗”感觉更加明显,从而更好地寻求稳定坚强的气息支持,其状态也正是帕瓦罗蒂所说的:“气息支点主要在横膈膜,吸气时横膈膜的肌肉像一条带子,从前至后地围成一圈,非常有劲地扩张,像武士发功时的状态。”

在歌唱活动中,有的歌者是下腹部位向外顶出,有的是下腹部适当向内收缩,向上托起,上腹部膨出,这些不同的方式会使喉咽部位上下的伸展及向四周的扩张比例有所不同,会使歌唱发声的声音音色等方面产生一些差异,但只要其气息支持总体状态是正确的,可以因各自的声音类型、声部行当及作品的处理需要来选取不同的方式,也可以适当交替使用以丰富音色,还可以使相关发声部位的负担得到适当劳逸调节以便歌唱能力更能持久。

三、练习方式

“谁懂得呼吸谁就懂得唱歌”,可见呼吸在歌唱活动中的重要。呼吸练习的方式一般看来较为浅显,但呼吸训练如果不能与正确合适的喉咙的放下、打开、放松相结合,不能与正确的歌唱状态相协调,不能根据作品的需要以及歌者本人情况不同以取得恰当的“气”与“声”的比例,往往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加剧问题及产生新的问题,所以从始至终气息的训练都要与歌唱发声训练协调配合进行,切不可割裂开来训练。

“如闻花一样吸气”“惊讶地抽一口气”这两种快慢不同的吸气方式的说法都较为通俗易懂,但其后歌唱发声呼气时一定要认真仔细地体会依旧保持“吸进去”时那种“吸开、打开”喉咙的状态,否则其练习也仅只触及皮毛而已。相对而言更可以采用“狗喘气”特别是在真正困乏之时自然地打哈欠吸气进去之时立即快速地喘气并可以无声——有声交替进行。平时的“狗喘气”练习也就建立在这种方式的状态上,各种慢吸慢呼、慢吸快呼、快吸慢呼、快吸快呼的练习都以“狗喘气”结合“哈欠”开始时那种状态,还要注意横膈部位,如帕瓦罗蒂所说的那种感觉状态。建立在“狗喘气”基础之上的训练方式,以气息训练与歌唱训练交替交融进行,这样的练习才不至于“走偏”也才会卓有成效。当然有时也可以弯腰、走动、转体等等,目的都是为了得到有效、有力的气息支持方式,这样才能使歌唱得到较好的“气息支持”。

总之,歌唱是一种整体的气息、声带、喉咙、口鼻及心理、心智等各方面都要协调配合好的活动,各方面之间的协调平衡要求得到一种自如的状态。气息支持不好,喉咙就不能正确恰当地打开,声带也就不能极积自如地振动,也难有良好的声音共鸣,正确的声音位置也就不可能得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歌唱也就无从而得。

注释:

①⑩李维勃著《发声训练中的四个“R”》,原载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

②田玉斌著《与黎信昌谈歌唱》,原载于《人民音乐》,1988年第5期

呼吸范文篇5

【关键词】钢琴教学;演奏呼吸;学生

一、引言

钢琴音乐演奏者为了达到完美的演出效果,不仅需要演奏者在弹奏时的特殊技法运用,灌注对音乐独特的理解以及现场演奏过程中情绪的把控外,还需要身体上的配合,尤其对呼吸的控制。演奏中灵活运用呼吸技巧可以使情绪更好地得以控制,升华演奏中的情感流露,增加作品或演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整个演奏过程更加地流畅,通顺。钢琴演奏中的演奏呼吸法属于基础技法,目前钢琴教学忽视了教学基础部分的重要性,当学生处于钢琴演奏进步的平台期时,巩固和夯实自身的基础才能突破束缚。所以,演奏呼吸在钢琴演奏和教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不能轻视其影响和作用。

二、钢琴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目前从了解钢琴到主动有意愿去系统学习钢琴的学生覆盖多个成长学习的阶段和多个年龄段,情况不能一概而论,艺术专业的高校学生基本都在高中时期通过艺考学习和了解过钢琴相关知识,所以高校课程的设置是以拓宽学生知识广度和挖掘学生知识深度的目的开设,可以使学生得到系统学习的课程。忽视学生钢琴演奏基础的测验和培养是现存的主要问题,一味地强调高难度技巧的教学和缺乏针对性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导致缺失演奏呼吸的基础教学。另外,对基础内容的一带而过,粗略的讲解并不能满足深层次演奏呼吸的掌握,演奏呼吸虽然作为基础教学部分,但是它包含的内容和相关联的演奏方法要求在钢琴教学中丰富对呼吸控制的教学内容却是提高学生钢琴演奏水平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

三、钢琴教学中引入演奏呼吸教学内容的具体措施

(一)教学频率的不间断。对演奏呼吸的教学不能一蹴而就,在学习的前期要求学生完全掌握呼吸技巧,不论教学的前期中期还是后期,都要时刻关注学生在演奏时呼吸的控制,在学习能力递进的过程中引入演奏呼吸教学内容不同深浅程度的教学。这样既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巩固学生的基础部分,又通过与其他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方式丰富了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演奏呼吸的精髓。(二)与乐句长短相结合的呼吸教学方法。演奏呼吸作为一种演奏技巧必然需要与乐曲中乐句的排列方式相契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应先引入对乐曲整体的分析和理解,再根据分析出的结果强化乐曲中细节的演奏,即根据乐句的排列规律对呼吸节奏做出调整。乐句作为组成乐曲的部分之一,既具有独立性,也具有整体性,正是对乐句不同的排列方式使得乐曲多种多样,在演奏每首乐曲时都应做出相应的呼吸改变,也是引入演奏呼吸的教学会加强学生自身对呼吸掌握的理解和运用,最终形成属于学生自己的一套经验知识体系。例如在对乐曲熟悉和掌握后,对待较长的乐句,教师在要求学生练习时应注重保持气的长度,这样可以延长呼吸的时间,与长乐句相匹配;在对待较短的乐句时,练习应缩短气的长度,缩短一次呼吸的时间,多加练习掌握乐句与呼吸之间相匹配的规律,就可以做到演奏过程中前后自然的衔接,完成一次流畅,完美的钢琴演奏。(三)运用演奏呼吸控制情感的表露。钢琴表演属于艺术形态的一种,每首钢琴作品当中都包含着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是表达交流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好的钢琴作品中具有艺术意蕴的存在,演奏时缺少感染力,无法引起听众和观众的共鸣即是缺少了演奏情感。呼吸的急促还是缓慢,沉重还是柔弱都会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演奏呼吸与演奏情感相结合在听众聆听的过程和演奏者自身弹奏过程的两个层面上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例如在表达情绪铺垫阶段时应代入低沉递进高昂的情绪,呼吸频率与长短也相应地由缓慢至急促,由长至短;在演奏情绪高昂阶段时应代入澎湃、高涨的热情,呼吸随着节奏转入沉重,频率加快的状态。往往对伟大钢琴曲的演奏中最难把控情绪与呼吸之间的关系,已经成功的钢琴曲具有自己的灵魂和大众所熟悉的情感表达,是顺应其本身的情感还是根据演奏者自身的经验和理解去演奏,都需要对呼吸的控制牵引自身情绪。

四、结语

钢琴演奏是内心思想情感的传达,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根据听众自身的想法和理解在音乐中产生共鸣,强化感情的输出是提高演奏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根本手段,演奏中通过控制呼吸的技巧是丰富乐曲感情层次的重要途径。学校应重视对钢琴教学中加入演奏呼吸的教学内容,在勤加练习的过程中形成学生自身独特的呼吸控制方法,是提高学生钢琴水平和增加对乐曲理解高度上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夏新.高校钢琴教学中演奏呼吸的规律研究[J].戏剧之家,2018,(8).

[2]于勒.关于高校钢琴教学中演奏呼吸的渗透[J].北方音乐,2017,(4).

[3]王盛.高校钢琴教学中演奏呼吸的规律分析[J].艺术科技,2017,(9).

呼吸范文篇6

音乐演奏与呼吸有着密切的联系,呼吸是生命体的一种本能,呼吸停止也意味着生命的终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呼吸总是配合语言的内容在适当的位置停顿,同样一句话一经改变呼吸停顿的位置,语义就可能发生变化。音乐是一种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要将作曲家的所感正确的传达给听众,就应该认真的对待音乐中的呼吸问题,在正确的位置呼吸才不会言不达意。

二胡演奏中呼吸的重要性是我在近几年的学习中所体会到的,经常所奏的乐曲并没什么明显的错误,但听起来却觉得生硬、缺乏动人之处。在很长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我明白了音乐中的那份生硬是来自于对音乐呼吸的缺乏。就好比一个没有呼吸的生命,还如何展现出生命的灵动呢?所以,演奏出好的音乐需要学会在演奏中呼吸。演奏中的呼吸是对人的自然呼吸的模仿,两者既有相似之处又不尽相同。自然的呼吸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无需学习与练习,而音乐演奏中的呼吸则需要我们去学习,在一定时间的练习之后才能够掌握,是与所演奏的音乐融于一体的呼吸。

根据音乐表现内容的不同,演奏时呼吸的状态也是不相同,这类似在不同的情绪下人的呼吸也不相同。例如,在优美平缓的乐段中我们演奏时呼吸也相应平缓均匀,在快速热烈或是惊愕的乐段中我们演奏时呼吸就需要抢吸、慢呼。总的来说二胡演奏中的呼吸包括这样两个方面:有意识的生理呼吸和音乐中的乐句呼吸。前者是具体而有形的,后者是则是出于对音乐的理解。

有意识的生理呼吸沉气与提气:沉气是将气息在意念的指引下下沉至小腹部(丹田)。从气息角度来看,沉气可以使动作松弛畅通,所奏出的音色流畅柔和,很多慢速的乐段都需要运用这样的呼吸。在沉气的引导下我们的用力和发音也会随之放松流畅。在临演奏时气沉丹田还可以调节心理的紧张情绪,让演奏者精神状态放松沉静。然而在实际的运用中两者是有所分别的,演奏前的沉气需要更深一些才能够调节紧张情绪,而演奏中的沉气更接近于一种感觉上的沉,气息并不太深。在气功中有两种常用的调气方法“深呼吸”和“意守法”。

深呼吸指吸气时犹如闻花香一般,将气息导入小腹的部位直至小腹渐鼓,呼气时渐收小腹,将气息送出体外。而意守法则是自然呼吸,吸气时不需使用意念,呼气时则将意念集中至丹田。借鉴至二胡的演奏中,就是在临演奏时使用的是“深呼吸法”,而演奏中使用的是“意守法”。还有一种相对应的气息称为提气,即快速吸气将气息提升至胸腔,并暂时屏气最后慢慢呼出。提气适合拉奏出具有爆发力且干净利落的音色。快吸慢呼:在演奏我们的呼吸大多具有吸气快、呼气慢的特点,尤其是在歌唱性旋律相对鲜明的音乐中,吸气需要控制在乐句间的连接处。

呼吸范文篇7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06年4月至2011年4月期间,我院老年呼吸内科收治患者13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7例,女50例,年龄63—81岁,平均年龄(70.12±6.12)岁。

1.2方法:

采用总结回顾分析法将5年来关于老年呼吸内科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临床治疗资料等搜集整理,并通过与经治医师、责任护士之间进行共同讨论病例,分析影响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及其预防措施。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患者感染情况:

研究表明,在老年患者中主要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也存在其他感染情况,如消化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详见下图。

2.2影响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分析

2.2.1生理因素:相关研究表明,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上呼吸道带真菌率在15%左右。由于老年患者大多年龄较大,体质虚弱且有多种疾病并存,极易反复发病,长期反复住院治疗,局部和全身的免疫功能都有很大程度上的减退,与其他人群相比,真菌更易侵入下呼吸道而引起肺部感染;同时许多患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使其体内的敏感菌株被抗生素杀死、抑制,并且存在直接促进真菌不断生长繁殖和毒性增加的作用,进一步诱发全身性真菌感染。

2.2.2心理因素:呼吸内科感染后,老年患者常会伴随反复咳痰、咳嗽、气促、胸痛、咯血等症状,长期饱受这种状态的折磨,多数老年人都会产生很多不良的情绪,如烦恼、焦虑、恐惧、失眠、紧张、情绪低落,在长期反复住院的过程中,老年患者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部分老年患者还会出现生活不能自理,这些都会造成老年患者抑郁情绪。在这种情绪下,老年患者会对临床的治疗和其预防工作产生抗拒心理,而不能积极配合医生和护士的工作,以至直接影响预防的效果,这也加大了呼吸内科感染发生的概率。

2.2.3环境因素:老年人住院患者探视多、陪护多,导致空气污染重;同时同一病房的患者室内飞沫间的传播也往往难以控制,造成反复感染;医护人员实施了不适当的医源性治疗,导致患者的气道失去了自我保护能力,从而使真菌定植感染的机会增加;护理措施和病房管理不到位,食物、呼吸器械污染、手的污染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引起呼吸道感染。

呼吸范文篇8

今天是年月日,明天就迈入月了;同时也结束了我在呼吸内科进修的日子。回忆这些日子,是哭是乐,是酸是甜,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属于自己的味道。在呼吸内科的进修生活中,我受益颇多,即将要出科了,却有好多的不舍,对于我的进修,科里的老师们都很重视,从而让我们循序渐进的学习与成长。在此,对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这期间,我学到了许多的知识。首先是系统学习了相关基础知识、最新的诊疗技术,全面熟练掌握了呼吸科及相关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熟练掌握呼吸科常规操作如胸膜腔闭式引流、胸膜活检、经超声、CT引导下经皮肺穿,基本掌握支气管镜、胸腔镜等操作要领。

再次,各学科人员的通力协作是提高诊治水平的保证。各个科室都有技术专长,每位医生也有技术专长,才能使科室的诊疗水平得到保证。光有好的临床医生还不够,必须有先进的设备和完善的辅助检查,才能设计出理想的治疗方案。同时医院各科室间的协作也很重要,如手术科室、病理科、诊断科等。综合实力的突出,才能有诊疗高水平。

先进的设备及技术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在我们基层医院有许多困扰我们的难题,有了先进医疗设备及技术,会让我们迎刃而解,豁然开朗。尽管如此,常规治疗仍是最常使用的治疗手段。我觉得,依靠我院目前的技术、设备,只要能规范的、合理的运用常规技术,开展力所能及的新业务、新技术,也可以使大多数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

呼吸范文篇9

关键词:美声唱法呼吸法核心技巧

美声唱法亦可译为“美歌”和“美歌时代”。它不只是一种演唱风格,也标志着欧洲歌剧史的一个时代、一种音乐风格和一种声乐教学法。正如著名歌手帕基埃罗蒂(1740—1821)所言:“知道如何呼吸和如何发音的人,才知道如何歌唱。”美声唱法和风格之所以沿用至今,被世人奉为典范,是因为它在流变中不断地创新和完善着自身的歌唱呼吸法体系。

近百年来的中外歌唱专著,均把歌唱的呼吸方法作为美声唱法的核心技巧予以对待,可见只要掌握了呼吸法就掌握了美声唱法的灵魂。要使歌唱的呼吸建立在科学之上,必须从人的生理呼吸机理谈起,人的呼吸器官有气管、胸廓和肺。气管是一条软骨质的管子,下部由分杈的支气管与肺相接,空气经气管进入肺部。胸廓是一个上小下大的圆锥体,由胸骨、胸椎和肋骨组成,底座为膜质,形似倒扣的面盆,通称“横膈膜”。肋骨在胸廓两侧,共12对,分成7对真肋和5对假肋。肋间内肌和肋间膜是呼气肌,肋间外肌是吸气肌。所有参与扩大胸廓的肌肉(包括横膈膜)都是吸气肌,参与收缩胸廓的肌肉都是呼气肌。呼吸肌肉群做类似风箱的运动,扩展和收缩胸廓,把气吸入和呼出。呼吸是人的“本能”而歌唱的呼吸是在“本能”基础上的高超技巧。众所周知,是用力量唱还是用气息唱是歌唱方法正确与否的分水岭。谈气息必然涉及到呼吸,现就歌唱的呼吸法予以分类,即:锁骨式呼吸、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背式呼吸等。

锁骨式呼吸(clavicularbreathing)又名肩式呼吸(shoulderbreathing),它是一种气息位置支点最高的“疲惫式”呼吸方法,在表现生活中的窃窃私语、情话爱语、细声轻语时多用此法,它能产生含蓄轻柔、如梦似幻、病弱梦呓的效果,但是此法音量较小、吐字不够清晰,只适合演唱某种特殊的效果,因此锁骨式呼吸在美声唱法中较少运用。

胸式呼吸(costalbreathing)又名肋式呼吸(ribbreathing)、横式呼吸(lateralbreathing),这是十八九世纪欧洲盛行的歌唱呼吸方法,也是我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主要的歌唱呼吸方法,它是古典美声唱法的产物。这种呼吸的特点主要是两肋的侧向扩张,以胸腔扩张、收缩运动运用呼吸而歌唱的,借助锁骨的上提,强调胸廓始终抬起而稳定,上腹部往里控制横膈膜,所谓“气息控制”即在呼气时尽量保持这种扩张状态。歌唱效果是头鼻腔共鸣明显,声音轻松自如,音量变化幅度较小,由于它缺少吸气肌的对抗运动,无法建立吸气肌和呼气肌之间在张力上的有效平衡,横膈膜在呼吸中起到的作用小,气息的深度不够,所以胸腔共鸣较少,混合共鸣较弱。这种呼吸方法适合花腔女高音和抒情男高音。如美国花腔女高音莉连莲·庞斯和加利·库奇,以及男高音阿勒图罗均是胸式呼吸方法的代表人物。腹式呼吸(abdominalbreathing)又称肚式呼吸(bellybreathing),它是瓦格纳时期的歌剧中演员追求大音量、戏剧性的产物。它是通过横膈膜和腹肌交替收缩和放松进行呼吸运动的一种呼吸方法,这种方法是由横膈膜收缩变平,使胸廓扩大,胸廓底部下降而把气吸入。当腹壁内收时脏器上移,横膈膜复位,把气呼出。在呼吸过程中作为吸气肌的横膈膜的收缩或拉紧,与呼气肌的腹肌形成一种对抗、平衡或稳定作用,从而给嗓音一个稳定而坚实的动力支持。腹式呼吸主要是依靠推动肚脐周围和腹部进行呼吸控制的,因而,这种呼吸的气量较饱满,气柱宽、粗、长,气根深而坚实,声音效果浑厚有力,适用于戏剧性男女声演唱宣叙调、叙咏调来表达歌剧中激烈的矛盾冲突。但是,由于这种呼吸涉及的部位较低,声音的灵活性较差,音色的柔美、明亮度不够,因而不适合演唱快速流畅的花腔和咏叹性的华彩段落。

胸腹式呼吸(rilandabdominalbreathing)又称胸腹联合呼吸,此法主要依靠胸腔扩张,横膈膜下降,腰围扩张,产生的向下力量与由于腹肌的向内、向上的收缩以迫使游离肋骨向两侧扩张,从而与胸廓扩大的向上力量产生对抗和平衡。这两种力量在横膈膜上形成对抗层,因而产生“横膈膜的支持和控制”的说法。在运用胸腹式呼吸时,由于腹肌的这种向内、向上的动作涉及复杂的下腹肌、腹外肌、背肌、肋间肌和横膈膜之间的协调,使呼气肌和吸气肌之间得到相对平衡,因而既可得到较大的气量又能使气息得到较好的控制,所以被认为是目前最可取的歌唱呼吸方法。它发声效果完善,吸气深、气息流畅自如,声音圆润、明亮且富于力度、音色的变化。但是,胸腹式呼吸涉及腹肌和胸肌等多种因素,技术含量高、技巧成分复杂而不易掌握。运用胸腹式呼吸方法培养的歌唱家仍然很多,如卡鲁索、多明戈、帕瓦罗蒂、萨瑟兰、诺曼等。

艺无止境,众多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懈地探索更加完美的歌唱呼吸方法,我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沈湘就是其中的一位。沈湘力图把美声的呼吸方法同我国京剧的呼吸方法有效地结合,从而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美声呼吸法。京剧的呼吸要求:脚底生根、气沉丹田、腰腹紧绷、气运后背、气通头顶。这与美声的腹式呼吸、背式呼吸是相通的。由于这种呼吸是以丹田为气根、以背部脊椎为气道、以天顶为气口的整体呼吸(非科学的比喻性说法),所以,我们不妨称它为“丹田脊椎天顶联合呼吸”法。只是这种呼吸法仍然需要同仁共同探索,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许讲真.歌唱艺术讲座.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呼吸范文篇10

1.2方法:1.2.1呼吸功能指标测定:二组患者分别在术前1天和术后6h,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和氧饱和度,用Microlab3000Series(MicroMedicalLid,US)仪测定肺功能指标,并观察呼吸情况。二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术后6h分别收集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氧饱和度(SaO2)、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指标,其中VC、FVC因受年龄、性别、身高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故用实测值占预计正常值的百分比(A/P)来表示。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用SSPS统计软件包处理,统计结果显著性标准定为P<0.05。1.2.2临床症状评定:术后6h至术后第1天分别观察患者胸闷、气急、咳嗽、呕吐、呃逆等症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五级评分制(见表1)[2]进行评分,由护士向患者说明评定的方法,理解后患者自己独立打分,不带任何诱导和暗示。采用秩和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用平均秩和表示。表1症状自评量表5级评分1.3结果:全麻上、下腹部手术后6h各项呼吸指标比较结果见表2。从表2看,二组在PCO2、SaO2上存在明显差异。由于术后6h,受麻醉抑制、体力不支、切口疼痛等因素的影响,上、下腹部手术患者所表现的VC和FVC都比正常预计值有明显的下降,其中,VC比较有明显差异性。从表3看,二组术后胸闷、气促、呕吐、呃逆症状程度量化比较有明显差异。表2术后6h两组呼吸指标比较

表3术后症状二组比较2.讨论人们认为术后肺部并发症与术后肺部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有关[3]。全麻上腹部手术由于手术部位邻近胸腔,创伤刺激、神经反射和炎症反应对膈肌、胸腔、肺部所产生的影响比较大,会引起不同程度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2.1膈肌和胸廓的影响。膈肌运动是维持正常胸腔压力和肺部膨胀所必需的。上腹部手术横膈向头方向移位,可使胸腔容量减少500ml,全身麻醉下的胸廓、肋骨架内径的缩小,以及中心血容量的增高(约300ml)等都可使胸腔容量缩小[4],导致胸肺顺应性降低。这种影响虽然会随手术的完成、麻醉的消退而解除,但呼吸功能却需要在术后比较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另外术后腹腔的膈下积液、膈下感染,会引起膈肌痉挛。术后胃肠胀气、胃潴留、胃扩张,致腹内压增高,膈肌上升。从表3看,上腹部比下腹部手术更易引起呕吐、呃逆的发生,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肺活量下降,引起限制性肺功能障碍。从表2测定的VC看,上腹部比下腹部手术有明显的下降(P<0.05)。

2.2切口疼痛。上腹部手术切口位置高,接近胸部,随着术后麻醉的消退,切口疼痛会越来越明显,患者由此惧怕深呼吸和咳嗽,只能作浅而快的呼吸,且不能及时将气管分泌物咳出,而影响有效呼吸。从表3看,上腹部手术更易导致术后胸闷、气促。另外,疼痛可引起骨骼肌反射性紧张,导致肺胸顺应性下降,肺通气不足,产生低氧血症[5]。从表2看,上腹部比下腹部手术SaO2有明显的降低,虽然绝对值不是很低,但不加以重视,必然影响呼吸生理功能。

2.3神经反射刺激。手术操作时,牵拉、损伤、压迫上腹部相关神经,反射性刺激肋间神经、膈肌神经以及其它辅助呼吸肌的支配神经使胸廓、肋骨架内径缩小。加之全麻手术抑制迷走神经兴奋,从而抑制了呼吸中枢与肺脏之间正常的反射传导。虽然在术中,可以通过麻醉师的辅助呼吸,保证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但术后仍可表现为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肺功能减退。

2.4肺动脉压增高。上腹部手术时,由于内脏血管收缩,引起中心血容量的增加,上腹部术后肺动脉压可有增高,可增高达70%之多,同时,肺静脉压亦可增高,引起肺血流的再分布使肺血液较多的分布于(通气功能较差的)肺上叶部分,从而形成较明显的分流,这可能是上腹部手术后肺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之一[6]。

从表2发现,二组VC、FVC都有明显的下降,说明都存在不同的程度的通气功能障碍,由于全麻刺激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可引起部分阻塞肺通气功能障碍,二组FVC都有明显下降。从表3发现,二组咳痰症状比较无明显差异,说明术后咳痰大多受全麻的影响,而非手术部位的影响。因此,全麻下腹部手术对呼吸也会造成一定影响。

3.护理对策3.1重视呼吸功能锻炼。对于上腹部大手术患者,术前要有针对性的制定呼吸功能锻炼计划,以便术前、特别是术后能学会和应用,减少术后并发症。呼吸功能锻炼包括:1)深呼吸运动。鼓励患者在术前一周练习深而慢的吸气,在吸气末停滞1-2秒后缓慢地呼气,每日2-3次,每次10分钟,每分钟8-12次。2)有效咳嗽训练。教会患者先做深吸气后关闭声门,尔后胸腹肌骤然收缩,将气冲出呼吸道。3)束腹胸式呼吸训练。使用腹带绑住病人腹部,松紧适宜,以制造术后生理状态,加强患者有效的胸式呼吸,以代偿因术后切口疼痛引起的低效腹式呼吸。

3.2加强生命体征监测。术后6h内,因患者尚未完全清醒,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自主呼吸的恢复情况,包括呼吸频率、节律、幅度、肺部罗音。一般全麻上腹部大手术后,48h内持续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定时测定动脉血气,并观察中心静脉压的变化,避免加重心肺负荷。

3.3及时给予氧疗。由于麻醉和手术刺激反应,使患者总肺顺应性下降,通气功能下降,患者不同程度存在缺氧,因此全麻腹部手术后病人,常规必须给予吸氧24h,流量2-4升/分,具体视情况而定。上腹部手术,老年性肺功能不全者术后氧疗时间适当延长,停止时采取间断过渡法直至完全停止。

3.4采取早期半卧位。半卧位是腹部手术后最佳的医疗体位,特别对于上腹部手术患者,可防止膈下感染。早期半卧位不但有利于腹部引流,同时因膈肌下降增加肺活量,一般能使血氧饱和度提高1-2%。一般术后病人回病房,第一个血压测定在正常范围,即可抬高床头30-450,使病人处于半卧位或斜坡位。

3.5减少疼痛刺激反应。在大手术或高危患者,术后疼痛可能导致功能残气量的明显减少(仅为术前的25%-50%),刺激呼吸次数代偿性增加,但长时间的呼吸功能增加可能导致呼吸功能衰竭。可见,术后疼痛可延缓术后病人的呼吸功能的恢复,因此术后有效镇痛非常重要,应客观评估患者术后疼痛。防止患者因对镇痛药的副作用的误解而强忍疼痛。对于上腹部大手术患者,尽可能使用PCA泵镇痛减轻术后疼痛刺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