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技术发展史十篇

时间:2023-10-30 17:58:06

电信技术发展史

电信技术发展史篇1

【关键词】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发展 概述 作用

【中图分类号】G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011-01

计算机的发展,信息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信息、知识成为社会中的基本资源,信息产业成为社会中的核心产业之一,信息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信息素养成为信息社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与传统的“读、写、算”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一样重要的,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材培养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信息技术对当今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而且对社会生活方式与社会结构都产生了深层的影响,从而加快了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步伐。

第一次是语言的使用,语言成为人类进行思想交流和信息传播不可缺少的工具。(时间:后巴别塔时代)第二次是文字的出现和使用,使人类对信息的保存和传播取得重大突破,较大地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时间:铁器时代,约公元前14世纪)第三次是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使书籍、报刊成为重要的信息储存和传播的媒体。(时间:第六世纪中国随代开始有刻板印刷,至15世纪才进入臻于完善的近代印刷术)第四次是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使人类进入利用电磁波传播信息的时代。(时间:19世纪)第五是计算机与互连网的使用,即网际网络的出现。(时间:现代,以1946年电子计算机的问世为标志)

近代人类取得了一系列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人们获取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的相关技术,它包括现代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军制、科研、迫切需要解决的计算工具也大大得到改进。

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很多标志性事件,它们的出现代表了信息技术在每个时代的最新发展。帕特里斯・费里奇的《现代信息交流史:公共空间和私人生活》从光学电报、电报、摄影、唱机、电话、电影、电视到互联网,为我们展示了信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系列重要发明。书中从技术的来源到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如何促进了人与人的交流,都给出了详细的阐释。在横跨两个世纪信息交往的历史中,以技术史和社会史的视角勾勒出其中的精彩篇章。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克卢汉在传媒文化方面的著作影响极大,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媒体思想家,他的代表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是一部思想深刻之作。在书中,麦克卢汉提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信息时代新概念,如“媒介即是讯息”、“一切媒介均是人的感觉的延伸”、“地球村”等,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果说上面两部著作是信息技术的历史,那么威廉・J・米切尔的《伊托帮――数字时代的城市生活》则为我们展望了信息技术发展的未来。书名采用了一个新造的词“伊托邦”(E-topia),明显是与“乌托邦”(Utopia)相呼应的。本书的作者威廉・J・米切尔是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委员会的现任主席。他对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变革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书中的观点值得我们回味。

在以事件为主线的书籍中,还有一类对我们系统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史有帮助的书籍,就是年表。年表通常以编年体的形式为我们描述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重要事件和人物等。在信息技术发展史的年表中,由利萨・罗斯纳任编撰顾问的《科学年表》毫无疑问是信息技术教师在讲述信息技术发展史时手头理想的参考用书。

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现在男女老幼都逐渐熟悉了手机、电视、计算机的操作。但是并不等于就都懂得信息技术了、就可以不学了。“会用”和“真懂”不是一回事。如果希望我们的学生将来不仅会用信息技术,而且会创造发明新的信息技术,甚至引领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光是会用是远远不够的,何况,信息技术不等于就是手机、电视和计算机!“信息科学技术的学习”要从娃娃抓起,要把学生放在未来生产力的主人公、生产主体的位置上来看,他们必须要挑起社会发展这个重任。

如果问到“信息技术课程会不会消亡”?那要看是什么样的信息技术课程。那些不符合认识规律和不能反映知识认知层次和教学方法上不能循序渐进(因而教学效果不好)的“信息技术课程”肯定应当加以大力的改造,代之以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符合信息科学技术认知层次而且教学方法上能够循序渐进和引人入胜的“信息科学技术课程”。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 高速、大容量。速度越来越高、容量越来越大,无论是通信还是计算机发展都是如此。

2. 综合化。包括业务综合以及网络综合。

电信技术发展史篇2

20世纪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场新技术革命。其影响之广泛,意义之深远,是以往任何一次技术革命所不可能比拟的。过去的工业技术革命,均是为了把人类从沉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是人类体力的增大与外部器官的延伸;而这次技术革命,却是把人类从繁杂的脑力劳动中摆脱出来,是人类脑力的增大。古生物学家斯蒂芬·古尔德(Stephen.J.Gould)曾经写道:“我所读到的生命史,是一连串稳定状态,其间有少数迅速发生的重大事件所界定的间隔,并借此建立了一个稳定状态。”[1]这个历史的间隔即所谓的技术革命。虽然人们对技术革命的存在及历史地位予以承认并达到一致,但对于技术革命特别是20世纪以来所发生的新技术革命的划分以及起始时间,在认识上仍有相当差异。人们从不同的认识角度,用不同的认识方法,对客观历史进程作出多种不同的描述。然而由于科技革命不仅是研究科技历史的重要工具(例如,世界古代科学史与近代科学史的分期线是1543年,即哥白尼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的出版,这也是第一次科学革命的开始),也是研究社会问题的基点之一。这是因为它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领域的变革,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法、思维方式的发展。因此对上述问题的澄清和界定,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二、关于称谓

当今学术界,对于上述新技术革命的称谓,至今还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科技革命,称谓竟没有为世人基本认同,似乎与其伟大意义难以相称。总结众多学者的描述,这场新技术革命常见的称谓有:“现代科技革命”、“新技术革命”、“第三次浪潮”、“第三次或第四次科技革命”及“智能技术革命”等几种提法。这些称谓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指征这场科技革命,但让人总觉有所不足。鉴于以下理由,我们将这场新技术革命称为“信息技术革命”。

理由一:“现代科技革命”中的“现代”和“新技术革命”中的“新”这两个词都是时间概念。“现代”一词对于现代的人们可以确切地知道它所指的内涵,但几百年以后,仍用“现代”来指征这场科技革命,则就难以切中了。而“新”字,今天可以称“新”,他年可能应该称“旧”,因此,也没有揭示这场科技革命的基本特征[2](P9)

理由二:“第三次浪潮”、“第三次或第四次科技革命”中的“第几次”这个次第数字只能说明这次科技革命相对于前几次科技革命所发生的排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仅从字面上也不能指征这次科技革命的基本特征。况且,究竟是第几次,标准也不一样。

理由三:按照技术功能论的思想,信息技术就是一切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加工和利用等技术,其中最重要的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智能技术和控制技术。而在这四项信息技术(又称信息技术四基元)中,通信技术和智能技术处在整个信息技术的核心地位,而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则是核心技术与外部世界的接口。目前为止甚至还有人提出广义信息技术的概念,把信息技术的的基础技术(指新材料、新能量技术)、支撑技术(指机械技术、电子与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技术(即应用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各类具体技术)也包括进来。例如,曼纽尔·卡斯特就认为:“我把遗传工程及其日益扩大的相关发展与应用,也包括在信息技术里。这不仅是因为遗传工程的焦点是对生物信息符码的解码、操纵,以及最后的重组,也是因为生物学、微电子学和信息科学无论在应用与材料上,甚至更基本的概念取向上,似乎已经彼此汇聚互动。”[3](P6)

一般来说,新技术革命自兴起至今大致经历了两个基本阶段(见下文的讨论),20世纪40-50年代是新技术革命的形成阶段,其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诞生,其中计算机技术开辟了人类智力的新纪元。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新技术革命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其主要标志是信息高速公路,即网络技术等。网络是现代通信的新表现方式,从技术的角度来看,网络是由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等技术相结合而成。

我们把整个世界作为—个庞大的通信系统,通信与计算机的关系应被确认为,计算机与通信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不是把通信看作是计算机的设备。智能技术是思维器官功能的延长,仅包括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所以,“智能技术革命”不足以指征这场新技术革命的基本特征。况且智能是与体能相对应的概念,这正像我们没有将“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称谓为“体能技术革命”一样,同样也不能将这场新技术革命称谓为“智能技术革命”。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是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与光纤通信技术结合在—起,形成了新技术革命的核心,它目前是新技术革命的主导技术。我们知道技术革命就是指人类改造世界的技术手段的巨大变革,是旧技术体系的扬弃,新技术体系的确立,实质上就是不同历史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技术以及以主导技术为核心的技术群的更迭过程。因此,如果把前两次技术革命依次称为“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的话,那么这场新技术革命就可被称为“信息技术革命”。

三、信息技术革命的起讫时间与划分

(一)历史的回顾

人类的技术革命之产生可以追溯到由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的过渡时期,这一次伟大的转变被西方的一些学者称为第一次浪潮,而完整意义上的科学技术革命则是发生于近代史上的事情。因此本文对于科技革命的考察是从近代科技革命入手的,类拟于信息技术革命的称谓,近代历史上究竟发生过几次科技革命,目前也有不同的观点,但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主要有四种,即二次说、三次说、四次说及多次说。

二次说认为,第一次科技革命是18世纪起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标志是在牛顿力学和热力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蒸汽技术及其广泛的应用;第二次科技革命是第一次科技革命之后至今仍在进行的革命,其标志是电力的应用以及现代科技革命。

三次说对第一次科技革命的认识与前者是相同的。而第二次科技革命是指19世纪末以电的应用为标志而发展起来的电机、电讯及汽车等一系列的新技术。二次大战后期至今则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标志是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生物技术等的发展。此外,三次说还有另一种观点,即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不是开始于二次大战后期即20世纪40年代。

四次说关于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认识与上述基本一致,其区别在于进一步提出第四次科技革命,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原子能技术、电子技术及空间技术为中心内容的科技革命。第四次即现在正在进行中的科技革命,时间及标志是7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技术及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新兴技术群引起的当代技术领域的巨大变革。

多次说关于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认识也与上述基本一致。但其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几乎每过10年,科技都要发生一次革命性的巨变:

1945-1955年,第一个10年,以原子能的释放与利用为标志,人类开始了掌握核能的新时代;1955-1965年,第二个10年,以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为标志,人类开始了摆脱地球引力向外层空间进军的时代;1965-1975年,第三个10年,以重组DNA实验的成功为标志,人类进入了可以控制遗传和生命过程的新阶段;1975-1985年,第四个10年,以微处理机的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为标志,揭开了扩大人脑能力的新篇章;1985-1995年,第五个10年,以软件开发和大规模的信息产业的建立为标志,人类进入了信息革命的新纪元;1995年至今,以互联网成为核心技术并渗透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为标志,人类开始进入知识经济社会。

(二)问题的症结

关于近代科技革命发生的历史,以上几种说法比较常见的主要有三次说和四次说,只有较少数的学者赞成二次说和多次说。二次说的主要代表是《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书中认为,1760-1830年的工业革命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发展阶段,因为它标志着现代工业化的开始,并导致了都市化。书中没有把第一次革命与在此之后发生的第二次、第三次或第四次革命并列看待,而认为在第一次“革命”之后,一些重要事件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在此我们不想对二次说做过多的讨论,关于电力和计算机技术的革命性在许多书中许多学者都曾做过论证。笔者认为,近代科技革命的二次说主要是对电力和计算机技术革命的影响性及革命性认识不足,而且其判断的标准主要是工业的现代化和城市化或都市化。而由上可知,多次说认为,几乎每过10年,科技都要发生一次革命性的巨变,但从他们的认识来看,很难断定每次巨大变化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科技革命。综上所述,人们对近代以来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即蒸汽技术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即电力技术革命)的认识基本上达到一致。因此,近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科技革命的起始时间及划分,各种说法的主要区别和争议之处,即问题的症结,应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信息技术革命是否发生在二战后20世纪40-50年代,即信息技术革命的起始时间问题。

第二、20世纪40年代与70年代所发生的技术变革是否属于同一次革命,即三次说还是四次说。(三)问题该怎样认识

下面将分别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讨论。

1.计算机的发明及应用是人类科技史上一次重大的事件,是科学技术历史上的一次历史的间隔。以以下几点作为前提,我们认为信息技术革命发生于20世纪40-50年代。

(1)相应科学理论的建立。1948年控制论创始人维纳在研究人与机器的通信后得出“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信息就是信息”的不朽论断,并从理论高度对信息的本质进行了阐述,信息成了独立的科学研究对象。另一位信息论奠基人申农于1948年发表了“通信的数学理论”,提出了著名的申农公式,申农的主要贡献在于解决了信息度量问题,并创造了信息的基本单位比特。维纳和申农以及同期的其他科学家创立了信息科学。这为以后信息资源学说、数字化革命、信息技术的扩散、电象产业的兴起奠定了基础[4](P10)。

(2)计算机应用赖以扩散的条件产生。虽然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但由于它是由真空管构成,巨大的体积与功耗使计算机技术向其他领域扩散成为不现实的空想。1948年6月贝尔实验室宣布,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顿发明了晶体管(1947年问世),为扩散带来了希望。之后,1954年,人类首次利用硅;1957年,创造了集成电路。1959年,菲尔克公司研制成第一台大型通用晶体管计算机,从此,计算机进入了第二代。由于使用晶体管逻辑元件和快速磁芯存储器,计算机的速度从每秒几千次提高到几十万次,主存储器容量从几千字提高到十万字,体积、功耗和售价也都大幅下降。如此一系列的技术进步都为计算机应用范围的扩散创造了较好的环境。人们因此也把研制成功的第二代计算机视为计算机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3)计算机的革命性。按马克思的观点,人类社会划分的标志不是社会能生产什么,而是社会用什么生产,即:生产工具的制造和利用既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又是人类社会各发展阶段的标志。电子计算机这一新的“机器”同历史上出现过的机械有本质不同,表现在过去所有的机械都是代替人类的体力劳动,而计算机则是代替人类的部分脑力劳动,其实质是人类智力的解放。因此,1946年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开辟了运用机器代替人类脑力劳动的新时代,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生产自动化、科学实验自动化和信息自动化。从体力解放到脑力解放这一重点的转移是技术以至社会的一个巨大变革。

2.20世纪70年代所发生的技术上的飞跃仍属于信息技术革命的范畴,即40年代与70年代所发生的技术变革属于同一次革命。其主要原因如下:

(1)其主导技术的性质未变。如前所述,技术革命其实质就是不同历史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技术以及以主导技术为核心的技术群的更迭过程。但是,我们知道40-50年代的计算机技术、60年代的微电脑技术、70年代的网络技术及与此相关的软件系统都属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其应用技术,当然更应纳于信息技术的范畴。

(2)70年代新技术体系的产生,必须溯及技术发现与扩散的自主动态过程,包含各种关键技术的综合效果。于70年代群集于美国,以及某种程度上群集于加州的信息技术变革,乃是建立在先前20年(甚至更早的时间)发展上,它们主要都是以既存的知识和因此形成的创新氛围为基础,并且都是关键技术的延续发展。70年代以来的重大技术变革不仅是关键技术的延续发展,而且其发展与此以前的技术演变都是或近乎是交叉进行的。以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例,如果追溯今天复杂的网络系统原理,我们甚至可以把目光投到1940年9月10-13日的在达特茅茨学院召开的一次美国数学协会的会议,贝尔实验室的乔治·斯蒂彼茨为了演示后来被称为“贝尔实验室模型1号”的“复杂计算机”,就是在会场外的过道里安放的。这次实验甚至比1946年诞生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还早6年,不少探讨电脑网络历史的书之所以首先提到这台“模型1号”,是因为这次实验向人们显示了远距离控制计算机的需要和可能。1951年麻省理工学院成立著名的林肯实验室,其主要的研究项目就是“远距离预警”,是由中央控制的网络结构是第一个真正实时的人机交互作用的电脑网络系统。1962年,保罗巴兰发表《论分布式通信网络》,提出分布式通信网络的模型及包切换的原理。1965年,梅里尔代表“美州电脑公司”提议在马萨诸塞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之间进行一次联网实验,这是人类第一次远距离接通两种不同电脑,而且系统使用的是“分时”的方式。如此等等都说明了网络技术的发展贯穿了二战以后至今的整个人类的历史。

(3)考察近代以来的前两次科技革命的情况可以发现:虽然工业革命带来了成群的新技术,并且也真的在后续阶段里陆续形成与转化了工业化系统,但工业革命的核心部分仍是蒸汽机的发明,虽然在化学、钢铁、内燃机、电报和电话方面有许多惊人的发展,但电力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力量。同样,虽然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像微电脑、软件技术及网络技术等技术群的突破与创新,但计算机技术也仍是信息技术革命的真正核心,它与各种信息技术彼此紧密相关,构成了以电子学为基础的技术史。就此我们可以认为,就如同在工业革命时一样,将会有更多的“信息技术革命”。出现在20世纪40-50年代、70年代的只是第一波和第二波,也许还会有第三波甚至第四波等等。

综上所述,信息科技革命为近代历史上所发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其起始时间大约为20世纪40-50年代,主要标志为计算机、原子能等技术的诞生,虽然微处理器的发明、网络的出现以及软件技术的发展都可以说是电子计算机史上的革命,但考虑到其他技术群的变革与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至今为止的信息技术革命约分为两个阶段,即40年代的启动阶段和70年代的扩散阶段。

【参考文献】

[1]Gould,StephenJ.ThePanda''''sThumb:MoreReflectionsonNaturalHistory[M].New

York:W.W.Norton,1980.

[2]段瑞华.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之历史演进[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电信技术发展史篇3

关键词微电子技术;发展历史;应用;发展趋势

1微电子技术概述

从本质上来看,微电子技术的核心在于集成电路,它是在各类半导体器件不断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在信息化时代下,微电子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与传统电子技术相比,微电子技术具备一定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微电子技术主要是通过在固体内的微观电子运动来实现信息处理或信息加工。②微电子信号传递能够在极小的尺度下进行。③微电子技术可将某个子系统或电子功能部件集成于芯片当中,具有较高的集成性,也具有较为全面的功能性。④微电子技术可在晶格级微区进行工作[1]。

2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

微电子技术是一门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各种半导体器件基础上的高新电子技术,其具有工作速度快、重量轻、体积小、可靠性高等诸多优点。微电子技术是一项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兴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集成电路的发展史。

现阶段大规模集成电力的集成度代表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水平。从集成电路在1958年被发明以来,集成电路的发展规律依然遵循着“摩尔定律”,即DRAM的储存量每隔3年就变为原来的4倍,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元件数量每18个月增加1倍。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如下,美国贝尔实验室于1947年制造出第一个晶体管,这为制造体积更小的集成电路奠定了相关的技术基础。1958年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的基比尔于研究员制造出第一个集成电路模型,并于次年该公司宣布发明了第一个集成电路。1959年美国仙童公司将微型晶体管的制造工艺—“平面工艺”经过一定的技术改进后用于集成电路的制造过程中,实现了集成电路由实验阶段向工业生产阶段的过渡。1964年相关的技术人员又研制出PMOS集成电路,大大减小了集成电路的体积,其与分立元件相比较PMOS集成电路具有可靠性高、功耗低、制造工艺简单和适于大量生产等诸多优点。到目前为止,与第一块集成电路相比集成电路的集成度的尺寸缩小了200多倍,集成度提高了550多万倍,元件成本降低了100多万倍[2]。

3微电子技术的应用

3.1生活应用方面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信息知识爆炸的年代,微电子技术下的产品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我们如今最为常用的通信工具—手机,上下班坐公交车使用的IC卡,洗衣服用的全自动洗衣机,做饭用的电饭煲,烧水用的电水壶,茶余饭后的欣赏电视节目。这些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电子产品都采用了微电子技术处理而完成其功能性的发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带来了高品质的享受。对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3.2工业制造应用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工业制造产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面对全球性工业革命的到来,传统落后的工业生产制造模式难以满足社会生产的需求。为了能够快速地适应新时代工业产业发展的趋势,目前许多的工业制造企业都积极地引进微电子技术支持下的设备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的精准度,以此提高市场竞争优势,进而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比如,在汽车制造行业,以微电子技术为支持的监控系统和防盗系统。通过微电子的融入研发了电子引擎监控系统,有效地解决了引擎不容易控制的问题;将微电子技术融入汽车的监控系统中,一旦汽车遭遇被盗情况,电子防盗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

3.3军工产业应用方面

微电子技术不仅在生活、工业等产业中得以广泛应用,而且在军工产业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众所周知,在信息化时代,现代军事力量的强大与否主要體现在军事装备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如果一个国家军事装备中融入的现代微电子信息技术较多,就会在战争中取得先机。例如,依靠微电子技术通过远程计算机控制的无人战斗机,就是很好应用微电子技术的例子。此外,侦察机上的数字地图装置能够为野外训练的士兵提供准确的天气、情报、敌军位置以及周边地形等准确信息数据。通过无线计算机网路技术将搜集到的信息数据传输到指挥中心,为军事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支持。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电子在国防中的应用深度也会越来越大,为确保国家安定奠定了坚实基础[3]。

4微电子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和主要表现形式

总体上,推动微电子制造技术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应用需求和其自身的发展需要。作为微电子器件服务的主要对象,信息技术的发展需求是微电子制造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信息的生成、存储、传输和处理在超高速、大容量等技术要求下,一代接一代地发展,从而也推动微电子制造技术在加工精度、加工能力等方面相应发展。

微电子制造技术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融合了其他制造技术上的应用,所以这项技术近年来的突出表现是集成电路的开发与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兼容其他的格式进行工作。电子制造技术以及集成电路信息技术在融合的过程中,让电子生产企业的效率得到了稳步的提升,由此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这种多种技术相融合的集成方式,可以将应用领域的生产效率进行实际性的整合。所以,研究人员应该对这项技术的使用进行重点开发,在研发与技术处理过程中将生产上的效率提升到最大。

5结束语

在微电子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它的影响力变得愈来愈大,并逐渐成为衡量国家科学技术实力的重要标志。未来,微电子技术还将具备更大的发展空间,它将成为引导人类社会发展、推动技术革命的重要因素。

作者:邓哲

参考文献 

[1] 李彦林.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究[J].电子制作,2015,(10X):36. 

电信技术发展史篇4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中学历史;应用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利用网络进行教育也逐渐被我们接受,并带来了很可观的教学效果。在目前这种形势下,中学生面对的是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大量的信息可以通过各种传播媒介进入到校园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是顺应时展,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一、 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史记众多。历史学的内容更是无所不包,博大精深。中学历史的课堂教学活动,仅仅是围绕课本展开的,但课本的内容毕竟是很有限的,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也面临一定的难题。针对这种教学情况,教师希望寻找到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来攻克这种教学难题,让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真实的历史,而不是局限于课本中的文字记载。文字记载虽然详细,但不能带给学生很直观的感受,这是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的理解与记忆的。在进入信息时代以后,网络的巨大资源成为了人们享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教师可以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在网络中寻找相关信息,合理地对课文内容进行延伸,从而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多媒体可以称得上是网络技术的一种延伸,具有图文并茂和声像具备的特点,教师利用多媒体的这种特点进行辅助教学,可以利用影音资料来再现历史的原貌,这样可以带给学生直观的视觉感受,更容易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方便学生对知识的识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二、 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使得很多高科技的器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自然也是建立在这些高科技器材上的。在目前我国的学校之中,现代化教学手段一般是指运用电子器材和电子技术开展的,如被广泛应用到的幻灯片、录音机、投影仪、电视机和电影放映机等等,这些电子设备在学校教学中是很常见的,教师通过这些电子设备来将课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性的声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中学历史的内容更多是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教师的讲解很难达到很好的效果,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则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个缺陷。现在笔者就简单概述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哪些具体的应用方式。

1.多媒体教学

谈到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首当其冲的就是多媒体教学介绍。多媒体教学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及超媒体教学。首先来简要分析计算机辅助教学,所谓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用计算机设备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并进行资料展示、情景模拟、提出问题、评定答案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而多媒体教学则是大家很熟悉的一种教学手段了,是用多媒体把相关的影像、动画、声音等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集体呈现给学生,从而帮助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超媒体教学包含的内容则更加饱满,不仅包含多种形式的信息,而且还可以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联系在一起,为学生提供浏览检索的工具,从而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学习行为的开展。总而言之,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教师、学生和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互动的局面,当然这种教学手段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之上的,毕竟多媒体只是计算机技术的一个分支。中学历史的教材内容是较为浅显的,而且学生此时正处于对外界事物有着浓重好奇心的阶段,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无疑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也将教材知识具体化了,这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

2.网络教学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可以称得上是本世纪的最大成就之一,网络的出现以及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变,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找到各种信息,并在相关的网站上开展讨论等等,这种方式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言论自由,让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来展示教学的内容,学生可以借此平台在线与教师交流,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难点,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近期,网上课堂也逐渐成为一种热潮,学生在学校接受到的课堂教学是很有限的,但网络资源却是无限的,网上课堂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实现远距离教学,让学生随时可以进行课堂教学,这不仅延长了学生课堂教学的时间,同时也可以弥补他们在校期间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双管齐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教师的语言表述存在着很多的局限性,学生的理解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即能真实客观地再现知识原貌,还可以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的弥补语言表述原有的局限,运用更加直观的教学用具,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目前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新时代,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扩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电信技术发展史篇5

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在上海建设的我国第一个部级新闻出版博物馆。博物馆定位于展示近现代新闻出版的历史成就,形成集收藏、陈列和研究有关出版人、出版物、出版活动于一身的综合性博物馆。2011年11月,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的积极推动下,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项目建设列入上海市委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贯彻“中共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在《上海市人民政府2011年第四季度工作要点》中,将推进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等重大文化设施建设作为下一步重要工作。这是国家对上海近现代文化在中国乃至亚洲地位的充分肯定,更是对上海当前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重要支撑。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史料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近代的新闻出版业奠定了中国现代新闻出版业的基础。其产业链的构成、新闻采访和编辑加工方法的形成、定价方法的核算、市场推广的模式等,在其后的几十年中,基本无出其右者。甚至目前数字出版的核价和市场推广方式中,都可在近代的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中找到雏形。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史料对研究中国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研究新闻出版的理论和编辑工作理论也有着重要的价值。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数字传播的内容,是基于数字化的藏品信息。藏品的信息化管理是博物馆数字传播的基础。藏品信息数据库既包括藏品的基本信息,藏品的统计、查询和内容整合,又包括对藏品研究、保护、管理的信息的积累,从而形成藏品的“生命档案”。以藏品信息管理为核心,可以建立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的业务管理系统、知识库管理系统、对外服务平台等。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数字传播内容的建设,必须以读者的需求为根本,以藏品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对藏品内容进行深入的数字化整合、加工、提升和更新,运用数字多媒体技术营造逼真、形象、生动的展示效果,使提供的知识、信息丰富多彩,或直接制作相关数字化产品。这些数字资源可以通过各种数字传播方式向公众传播新闻出版文化,还可以利用博物馆内数字多媒体设备,为实物展品提供辅助展示和相关衍生资料。如集管理传播和收藏功能于一体的电子门票、导引观众和检索信息的电子触摸屏、配合展览说明的数字播放和投影、可供点播讲解的手持PDA、可以自助查询服务的电子阅览终端、可以人机交互包括非接触式交互的展示平台、数字特效影院等,都能为观众创造良好的参观体验,提供丰富的藏品背景资料。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的网上博物馆,由于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无论身处何处,都可以随时浏览博物馆信息,欣赏藏品,参与专题讨论,甚至还可以使用3D虚拟技术进行身临其境的网上游览。网上博物馆成了永不闭馆的博物馆。同时,网上博物馆也是推广数字化产品的最好途径。传统博物馆的陈列与展示,是被动的传播。而在新技术与新媒体的环境下,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可以积极主动地传播。这不仅表现在建立网上博物馆方面,更重要的是利用Web3.0技术以及云技术的优势,建立一个集近现代新闻出版的展示、教育、研究、互动、数字出版于一体的多功能的互动平台。它可以向有潜在需求的用户主动推送信息,积极主动地推进博物馆史料的研究与数字出版。博物馆可借助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各种优势进行交互式、单项主题式远程教学,使实体博物馆的教育职能得以放大;还可以邀请专家主持各类专题讲座,在互联网上与学习者进行互动交流、探讨和答疑解惑;也可针对不同学习需求,将博物馆丰富的典藏、研究成果和展示资源制作成各类多媒体教学资源,在网上提供用户下载。互动平台为研究者提供数据检索、数据复制、数字出版、交流互动、资源上传等服务功能。该平台还可以成为聚集众多新闻出版工作者和研究者的交流平台,为培养年轻的新闻出版工作者提供帮助。将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史料建成功能强大的数据库,不仅可给研究者和学习者提供帮助,还可利用研究者和学习者的使用规律,找出隐藏的内容关联关系,从而重建内容资源关联,给研究者和使用者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2数字传播框架设计

2.1总体传播框架

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的总体传播框架,可以分为五层。即实物层、数据层、虚拟层、互动层,以及连接这四层的技术层。从大的框架结构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实体的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观众可以亲眼看见实物,触摸实物;同时,利用虚拟技术看到历史事件,甚至参与到历史事件中。二是在线的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在网上,读者可以看到三维的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还可以搜索相关的资料,并参与网上的互动与知识的学习。

2.2实物层

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的实物层,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珍藏史料实物的展示。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一些历时弥久、并易损坏的史料,目前多是采用仿制品,或用玻璃柜保护等方式。在数字技术环境下,可以采用各种高科技手段来实施珍藏史料的展示。对于文字、图像类的史料,可以用数字技术复制。一般使用电子文档和扫描图像相结合的方法。电子文档可用于检索,方便为专家学者和研究者服务。图像用于和电子文档的比较,不仅可验证文字的正误,还可考究其版面、风格等。对于器皿等实物,可以用360°高精度扫描仪对其进行立体扫描、三维建模。该建模可以用于计算机上的立体图像展示,也可通过注塑机制作实体的仿真模型,对模型进行“肤色”的加工后,就可以展出。第二,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的场景展示。目前博物馆的场景展示,多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旧居,配以当时的一些家具器皿,尽可能重现当年的情景。展示品中的一些家具器物,多是仿制品。而这些仿制品由于仿制工艺的繁杂性,价格也不菲,因此多用绳索等予以保护。观众只能远观。利用三维高精度扫描复制的建模,可以低成本地快速制作仿制品,满足参观者碰触使用的需求。还可以利用三维高精度扫描数据的建模,在计算机中建立历史上的场景,增加观众对历史的威性了解。

2.3数据层

数据层主要是三方面的数据。第一,已有出版物、出版史料以及名人手稿信息等信息。这一类信息数据主要是将原始资料重新数字化,建立相关的数据库。这类信息数据的加工,不仅是实现数字化,还要注意数据内容的标引。数据内容的标引可以更深入地解析内容的内部关系,为今后数据的内部关联奠定基础。第二,多媒体信息。如音频信息数据、视频信息数据、图片信息数据、实物三维信息数据、场景三维信息数据。这些信息数据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部分数据中已有,其他部分还需要不断添加,如音频、视频、图片的信息数据;另一类是以前没有,需要重新加工的,如实物、场景的三维信息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添加虚拟现实的历史场景参与活动,或可以在网上看到博物馆的三维实景。第三,用户的信息。如用户登记的信息数据、用户活动的轨迹数据。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为用户(观众)服务。而分析用户的信息数据和用户活动的轨迹数据,是了解用户需求的重要途径。由此可以开展用户数据挖掘的研究,从而真正作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的服务。

2.4虚拟层

现在的博物馆,大多采用实景展示。观众面对的只是冰冷的、肃穆的、载着厚重历史的实物展品。借助于影视技术,我们可以在博物馆中看到历史事件的回放,看到先人的言行。借助于现代高科技技术,我们可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可以复原历史事件,展示历史的进程。例如利用现实增强技术,我们可以在博物馆的空间中实现历史场景、历史人物的复现。参观者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并与激光技术塑造的虚拟历史人物互动。

2.5互动层现

在博物馆的作用,已经从展示上升为互动。囿于原来的技术条件,互动只能在平面的纸介质上。参观者在留言簿上留言,后来者可以翻阅前面的留言。借助于高科技,博物馆与参观者的互动可以更深入。利用网络技术,参观者可以在网上发表意见,抒发感想。参观者还可以在网上组成各类沙龙,与志同道合者一起就某个话题深入探讨。前面所阐述的现实增强技术的应用,如果再加上数据库技术和智能系统,我们就可以和“先人”对话,互相交流看法。博物馆可以将和“先人”的对话复制给参观者作为留念。用户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博物馆主动了解参观者的用户体验,从而主动提供更多的服务,开展更多的互动。

3传播技术应用

现在的博物馆中,已经用上了多种技术,比如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搜索技术等,有的还用上了感应技术。这些技术推动博物馆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拉近了博物馆与参观者的距离。最近又有一些新的技术应用,如虚拟技术,可以让观众看到历史场面的还原;再加上现实增强技术、三维激光投影技术和智能系统技术,观众就可以直接与“先人”对话互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用于主动挖掘参观者的需求,为参观者提供更贴心的服务;XML技术和其他格式转换的服务,可以使博物馆实现全媒体出版,还可以提供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主动推送服务。在多种现代技术融合下,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可以形成完整的服务。可以在潜在的参观者进入博物馆周围200m左右时,主动发送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的活动信息和内容简介,以引起潜在参观者的兴趣。进入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时,可得到一张集管理、感应、传播和收藏功能于一体的电子门票。当参观者走近博物馆中某一区域时,这一区域中导引观众和检索信息的电子触摸屏、配合展览说明的数字播放和投影等设备会自动打开,进行相应的服务。参观者也可以使用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提供的手持式阅读器,或者使用随处可见的、可以提供自助查询服务的电子阅览终端,进行参观活动。博物馆还提供可以人机交互的展示平台、数字特效影院等,营造诱人深入探讨的互动空间。

电信技术发展史篇6

信息技术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发展大体上经过了下面的时期。

第一时期是面向功能设计的集中式RTU(远程终端设备,RemoteTerminalUnit)加常规保护模式。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主要采用了RTU为基础的远动装置。事实上,当时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能够进行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它是在常规的继电保护及二次接线的基础上,添加了RTU装置。第二时期是面向功能设计的分布式测控装置加微机保护模,这一时期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现场总线和网络技术得到了应用,信息交换可以通过数据通信的方式来实现。第二时期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仍然存在着比较多的电缆互联,不具备较强的扩展性。第三时期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的面向间隔、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设计的分层分布式结构模式。在科技进步的形势下,出现了按间隔为对象设计保护测控单元,选择了分层分布式的系统结构,从而得到分层分布式自动化系统。在当今时代,国内外的许多知名企业都使用了面向间隔、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设计的分层分布式结构模式。因为使用了非常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和面向对象的方法,所以,这一时期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配置最为灵活的,并且也具备非常良好的扩展性。

二、当前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产品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三种主要结构模式是集中式、分布分散式和分布集中式组屏。当前的国内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产品主要有:

(1)适用于各级变电站的集中配屏式系统。

(2)向智能型发展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3)开发面向对象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监测变电站各项技术指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状态量、模拟量、脉冲量是变电站监测的主要常量。状态量有隔离开关状态、:变压器分接头位置信号、变电站一次设备状态及断路器状态等。典型模拟量有及频率电流、功率值、线路电压、功率值电压、母线电压等。直流电源电压、所用电电压和功率、变电站室温、变压器油温等。本文根据变电站监测的主要数据通过使用SQL技术,并且综合利用实时控制功能,构建变电站自动化监测系统。

三、信息技术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功能

(1)实时数据采集及处理功能

通过间隔单元,变电站自动化检测系统采集来自CT、PT、配电装置保护、直流系统、所用电系统等生产过程的模拟量、数字量、脉冲量及温度量等,对所采集的输入量进行数字滤波、有效性检查、工程转换、故障判断、信号接点抖动消除、电度计算等加工,从而产生可供使用的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度、功率因数等各种实时数据,供数据库更新。

(2)历史数据处理及趋势分析功能

所有的实时数据,电能数据都可选择为历史数据进行记录,历史数据的保留时间是可选的,一般大于两年。对历史数据进行日,月检索,以趋势图的方式显示且进行分析,并可对历史数据记录库的数据进行库操作。对任意历史记录数据进行日,月统计,指明该数据在某日、某月的最大值、最小值及出现的时间。保留告警事件(开关变位、线路越限、电压越限、周波越限)、保留SOE事件,保留时间可以任意选择,最少一年。可以按日、月检索,并可对所有保留的事件进行回放、打印。对历史数据库一年中任意一天的数据进行浏览、回顾打印。历史数据的存取简单方便,可在MIS系统顺利存取。新系统将原由系统的历史数据、事件记录完整地转换过去,以便检索。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在智能终端在线或离线利用数据库应用程序来重新生成数据库。对于遥控流水记录,指明操作员、操作对象、执行结果等信息。

(3)电能采集及处理功能

能处理RTU脉冲电量、系统积分电量以及通过FAXMODEM接收电量采集终端的电量数据。按每5分钟、15分钟、1小时时段对电能进行累计。对电能任5分钟时段的电能进行检索,修正。对电能的存档数据可曲线、棒图等显示。电能日、月报,显示、打印。按用户具体要求,提供电能分时计费处理。

(4)计算及统计功能

变电站自动化检测系统对实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例如通过计算产生电压合格率、有功、无功、电流、总负荷、功率因数、电量日/月/年最大值/最小值及时间、日期、负荷率、电能分段累计值、数字输入状态逻辑运算值等,设备正常/异常变位次数并加以区分等,并提供一些标准计算函数,用来产生用户可定义的虚拟测点进行平均值、积分值和其它计算统计。

(5)图形处理功能

变电站自动化检测系统人机系统画面所显示的图形可以无级嵌套缩放、平移;当图形太大时,导航功能可以快速定位到某一点。回放功能可以以事件记录作为触发条件,去显示历史某一时刻的工况及状态。与工业电视(摄像)图像系统的链接,使无人操作变电站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行政地理图、系统主接线图显示,可缩放、平移,并有设备运行工况及数据显示。MDI环境设计的多画面同时在一屏幕显示。趋势图及棒状图显示,一坐标多曲线及可变的时间跨度,可以显示历史趋势及实时趋势,并可组合周波、计划。曲线上标有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峰谷差等,计划曲线能带状显示(带宽度百分比可设定)。并能根据电力市场考核要求进行修改。

电信技术发展史篇7

关键词:多媒体 历史 手段 互动

信息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已经成为当前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多媒体把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集于一体,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再现性和运动变化的可控性、模拟性以及强大的交互功能。它契合了初中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征,让教学信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下面笔者就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学科整合在教学中的优势,谈几点看法。

一、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多媒体教学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和认知特点,让历史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质,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能使枯燥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讲授林则徐“虎门销烟”时,用大银幕播放电影《鸦片战争》的相关片断。这样做,不仅能渲染课堂气氛,创设凝重的历史情境,而且能轻而易举地让学生理解当时林则徐用海水、石灰来销烟的方法,较之传统教学法,效果更加到位。

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轻松突破教学重难点

历史教材中的某些内容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初中学生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加上历史课中重点、难点较多,有时单靠教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也很费力。如果教师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既可增强授课的生动感,又容易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一个重点,而战争的尾声――日本和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更是学生关注的热点。然而,让学生了解战争全过程,仅仅让他们倾听教师精彩的讲述显然是不够的。如果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操作计算机,选择所需了解的战争片段进行思考、研究,那么,学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黄海战役、平壤战役、与日本签定不平等条约等所有这些活生生的场面,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这段历史刻骨铭心。

同时,借助课件交互功能,可以突破空间的限制,动态演示历史战争的具体过程。如,在讲授“鸦片战争过程”时,制作一个Flash课件,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个按钮,战船就会沿着预先设计好的路线走下去,并且会在每一个重要战场闪烁和模拟爆炸声。这样,真实而动态的演示过程就能让学生很容易掌握战争的具体过程,从而突破难点。

三、利用信息技术可增加课堂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以往教师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想在课堂上补充一些课外知识是很难的事情。自从多媒体信息技术出现在历史课堂之后,这种现象得到了大大的改观,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课件在课堂上补充大量与教学目标相关的内容,用这些内容来充分论证课本上的观点和让学生根据该内容进行分析,理解课本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例如,在讲到鸦片战争的背景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放映一段《晚清风云》的内容,让学生对当时的中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从影片中的镜头归纳一下当时中国的社会情况,因为影片对当时的社会情况各方面都有描述。这样,学生能够从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归纳出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发展情况,然后教师再结合课本进行讲解,学生接受知识就比较容易,还可以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接受知识。

四、利用信息技术可强化学生思维力度

心理学认为,人类各种感官配合思维都具有吸收知识的功能,其中视听并用的学习效率最高。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在这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它通过剪辑的电影电视画面与教师精心编制的解说词,把本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地或近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它通过声、光、形、色、音等多种信息作用于学生,在他们的大脑皮层留下了很多较深刻的历史现象痕迹,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提高了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质量。

例如,讲述“朝鲜战争”内容时可播放资料片《抗美援朝战争》,让学生感到生动、有趣、形象、新颖,在充分感知生动的历史形象时,掌握了有关知识和概念。

五、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传授之中

历史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大纲基本的历史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历史教师应该充分依据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根据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德育情境,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以达到内化学生道德情感的思想教育效果。

例如,讲“虎门销烟”内容时,可播放电影《林则徐》中的几个镜头:官兵吸食鸦片,战斗力削弱;政府白银外流,出现银荒;人们吸食鸦片,造成家破人亡。短短几个镜头,不仅形象地再现了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而且增强了学生对的认识,了解了的巨大危害,让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自觉地接受了防毒反毒的教育。

再如,讲授《辉煌的隋唐文化》,利用大量的图片,然后配上音乐和解说词,直观感受那一尊尊栩栩如生的佛像、一幅幅色彩艳丽的壁画,“雕刻奇伟,冠于一世”,使学生惊叹不已,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让学生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再如,播放电影《南京大屠杀》,再现日本法西斯的种种兽行,强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责任感,激励学生发奋图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电信技术发展史篇8

空间信息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并得到迅速发展的新兴技术,在广义上也被称为"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空间信息技术是指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统称。数字地球的提出是全球信息化的必然产物,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空间信息技术,自发展以来,迅速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在我国,空间信息技术在民用、商用、城市建设、自然灾害监控等各个领域得到了逐步广泛的应用。

1 运用空间信息技术开展文化遗产和历史研究成为一种新趋势

空间信息技术近年来在文化遗产和历史研究领域得到极大重视,利用空间信息技术研究历史领域成为当下新趋势。各国也相继加大了对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和历史领域的实际应用研究。在考古方面,美国利用空间信息技术,发现了隐藏在萨尔瓦多Ceren地区火山灰下的村庄。在意大利,利用空间信息技术描绘出了古代遗址的分布地图。在历史研究领域,由法国东亚研究所的安克强主创建的虚拟上海:上海城市空间(Virtual Shanghai),利用GIS技术,将上海历史照片和地图信息进行数字化,使档案数据和空间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联系。

空间信息技术在我国开展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有跟国外合作研究,也有独立开展的项目。在我国,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多以单个或多个结合的形式得以实践,有的已经结合档案尝试应用到日常工作当中。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所开发的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运用了大量档案资料,提供了从秦朝到清朝末年的中国历史行政区划连续变化的数据,用户下载CHGIS数据后,可创建特定时间和地区的用户电子地图,也可以加入用户自己掌握的更多数据作分析,建立特定的统计模型。

2 利用空间信息技术开发档案资源

2.1 空间技术信息为档案资源开发带来了新机遇

信息化是未来国家之间竞争的没有硝烟的主战场。自从20世界60年代美国开始提出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后,各国对信息化的建设逐步重视起来。在我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颁布为标志,正式启动了中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档案作为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凭证,也面临着空间信息技术的巨大挑战,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挑战所带来的机遇。空间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技术,如何加速实现档案信息资源从实体管理向信息管理转变,这是我们每一个档案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同时,从理论层面来讲,空间信息技术在档案中的运用,在理论上又能实现怎样的目的?它的优势在哪里?这种理论又是如何应用于实践,在档案工作中如何体现的。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和历史研究领域得到了广发的开展和运用,发展前景好,但是如何运用这个技术开展档案的信息资源建设,目前仍处于非常薄弱的状态。毋庸置疑,档案由纸质化向电子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基于空间信息技术之上的档案信息化符合这个潮流,这是档案领域的一场技术革命,它使我们站在了一个更高更远的起点上。

2.2 档案的数据和信息资源是空间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基础

我国拥有非常丰富的档案资源。以北京为例,截止2010年底,北京各级档案馆馆藏档案已超过500万卷册。这些档案资料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宗教等各个领域。除纸质档案外,还有较大数量的电子、图片、缩微胶片等,这些都是研究历史非常有用的可靠素材。这些馆藏档案资源具有较强的时间和空间连续性和完整性,具有极高的社会历史文化的开发利用价值,为空间信息技术开发提供了必需的可转换操作的数据来源。但由于我国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利用门槛高以及管理体制机制问题等原因,我国的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档案的第一价值和第二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实现。利用空间信息技术,建立档案信息联合数据库,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充分挖掘和利用我国丰富的档案资源,拓宽档案利用途径和渠道,必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3 促进空间信息技术与档案资源开发的互动和耦合

一方面,数字地球和空间技术信息化时代到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显然,空间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从技术层面上,为进一步探索、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提供了可能。如,复旦大学开发的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利用者可以通过地理定位,查询到相关的档案、历史、传记、手稿、地图等数据,利用者根据需要再进行数据对比和再造,建立个性化的地理信息系统。可见,空间信息技术在档案领域的运用,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思维方式,拓展了档案的服务功能和利用价值。创建Virtual?Shanghai的安克强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最初研究上海史的时候,只想用手中掌握的有关上海的文献、照片和地图建立一个历史照片数据库,但是当他引入空间信息技术后,发现了信息和空间之间的联系,探索出了新的研究上海史的方法,这种技术为也改写了后人重新叙述历史的途径。可见,新的技术的引入和运用,将从更大的层面和更宽更广的领域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

另一方面,档案信息资源为空间信息技术提供了基础信息和数据来源。信息是数据库的基础,拥有大量的信息,才能进行更好的分析,实现我们的预期目标。虚拟上海:上海城市空间(Virtual Shanghai)、京杭大运河地理信息系统等都大量的运用了历史照片、地图、文字信息等档案文献资料。同时,空间信息技术可以获得文化遗产的性质和位置的最新数据,增加和丰富了相关档案数据;通过信息比对,可以更好的发现问题,有利于研究者们产生新的研究思路,得到更多的信息。

电信技术发展史篇9

"天地通"的发展历程,给了我们太多的启示:

1.信息时代的变化是以技术革新为主的变化,一项新技术的诞生,可以催生一个新的市场,同时也能淘汰一个旧的市场;

2.信息时代技术更新的脚步加快,技术的市场寿命大大缩短,如"天地通"的市场寿命只有不到7年时间;

3.固守一项新技术所造就的市场,在信息时代是无法进步的;

4.一个企业的长久发展离不开对新技术动向的研究。

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的传呼市场。

传呼技术在世界上诞生已有50年的历史,但真正发展的时期,却是在80年代。这一时期世界发生了巨变,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快,同时也加快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国的传呼技术引进是改革之后的1984年由上海率先实施的,几乎可以说中国的传呼技术是和世界同步进行的,但中国没有哪一家公司在引进后进行吸收,直到传呼技术已成昨日黄花才开始起步,在9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有企业生产传呼机。

从技术角度来讲,传呼技术无疑已经落后了,数字移动电话技术,正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取代传呼技术。不仅是传呼技术被逐步取代,数字移动电话的发展势头大有超过有线电话的趋势,发达国家电话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于移动电话,而有线电话则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连接互联网。

中国的传呼企业很少有对技术进行前瞻性研究的,业界人士总是幼稚地认为,中国有12亿人口,有很大的传呼市场。的确,按人口来讲,若全国传呼机普及率达l0%这一世界低水平,中国的传呼市场就有1.2亿以上用户。但发展有一个时间和技术问题。中国的传呼市场在近一两年内停止不前是很现实的,部分沿海城市已经表现出来,如珠海,传呼用户已经从27万以上下降到15万以下,其它城市也即将发生类似的情况。这是因为:

l.数字移动电话在全球范围内高速发展,中国这一市场是各大移动电话公司所专注的,更低廉的手机及入网费巳经成为现实。

2.数字移动电话技术发展愈来愈科学,数字移动电话的功能愈来愈把传呼机的所有功能集于一身,并且有一些功能是传呼机所不能替代的,如自由收发EM等。也就是说,从功能上来讲,传呼机已完成了它被赋予的历史使命。

3.中国落后的农村市场对于传呼企业来说与其说是一个市场,不如说是一个梦想。众所周知,在一个电话未普及的农村市场谈论传呼机市场无疑是可笑的,农民不可能为了使用传呼机而跑到城镇去打电话。只有普及了电话的地区,传呼机才可能有市场。

4.广大农村市场完全有可能跳过有线电话发展阶段,直接进入移动电话时代,也就是说,传呼机不可能在中国广大的农村有较大的市场。这是因为移动电话布网相对广大的农村来说是一种更经济的方式,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CDMA技术肯定会在中国有很大的发展。中国的山地多,很多农村村镇非常分散,比如,一个乡村离县城有80公里,但只有几户人家,如果为了给他们装上电话,需要穿山越岭铺设80公里线路,是很不经济的方式,但如果采用CDMA技术,一个县城架设几个发射站就可以覆盖整个地区,非常经济。中国西藏电话的发展史说明了这一点,在西藏,移动电话的发展已超过了有线电话的发展。一个落后的地方完全有可能跳过一些不必要的发展阶段。

5.从香港的传呼业发展史和移动电话业发展史来看,在移动电话技术普及化之前,传呼机用户量远高于移动电话用户量。香港传呼机用户量在1996年曾达到270万用户,但随着移动电话的迅速普及,传呼机用户量一泻千里,到目前不足60万用户,而且还在以每月1.5万的数量流失。而移动电话用户量到1999年4月份,已发展到了300多万用户,平均每2个港人就有一个拥有移动电话。香港传呼业的今天,很可能就是中国传呼业的明天。

电信技术发展史篇10

【关键词】广播电视史;扩容;受众主体;大历史观

近年来,国际互联网络迅猛发展,对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网络不仅兼有广播电视的诸多功能,例如传递信息迅速及时、声画同步等,还具有交互性强、自由度大、海量存储及全球传播等独特优势。凭借这些优势,网络在与广播电视争夺受众的过程中,不但从根本上动摇了(广播)电视传媒“老大”的地位,而且也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其既有的传播理念与节目形态。广播电视与网络之间在竞争中既相互融合又渗透发展,已成为电子媒体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网络的崛起为广播电视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也把以广播电视历史进程作为研究对象的广播电视史学置于新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中,一系列新的视野亟待开启。

一、网络媒体使广播电视史学研究领域“扩容”

在网络传播出现前,“广播电视”的概念被界定为“泛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广大地区或特定范围传播声音、图像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按传输方式分为无线广播和有线广播两大类。只播送声音的,称为‘声音广播’简称‘广播’;同时播出声音和图像的称为‘电视广播’,简称‘电视’。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把编制的声音或音像节目转换成电子信号,利用无线电波或导线等方式公开传播,人们使用收音机、电视机等接收装置收听、收看。”①

现在,随着各网站(而不是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对声音与图像以网络传输、以网络计算机接收这种新手段的加入,广播电视传播被注入了一种全新的元素,过去较为单一的线性传播模式,如今变得交叉混杂,“广播电视”的原有概念限定也因此受到学术界的质疑。

今天的事实就是明天的历史。广播电视在网络空间的扩张,必然引起相应的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

在网络传播出现后,许多电台和电视台为求未来生存计,纷纷开办了网上广播或电视。与此同时一些非广播电视媒体网站也在积极开辟网上音乐广播、网上电视等传播业务。截止到目前,有些电台、电视台网站已发展成为用户点击率极高的知名站点(例如中央电视台网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站、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及香港凤凰卫视中文网站等)。而据有关资料统计,截止到2000年5月底,全国就有近100家广播电台、60家电视台和25家有线电视台、10家卫视台上网。②借助这些网站,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即时浏览或互动传播。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仅要问,广播上网,还叫广播吗?我们同样需要追问的是,电视上网,还叫电视吗?

有观点认为,确立一种传媒是否叫做“广播”,需依据早期广播所确立的媒介特征而定,如点对面的传播形态,平民化的传播媒介等,而目前的所谓“互动式广播则基本上属于乌托邦,实际上互动不起来”,因为网络传播者仍然把着传播工具主动的一头,控制着受众的反馈,最终结果还是由他们把经过过滤的内容传播出去。③因此,这种观点强调,目前的网上广播依然属于广播的范畴。也有人对此持截然相反的意见,他们反对将网络广播电视称作广播电视,而干脆把网上广播电视与其他商业、政府网站统称为“网络媒体”、“新媒体”或“第四媒体”。这一争论目前仍莫衷一是,在此暂且置之不论;但毋庸置疑的是,未来的广播电视却肯定是要与网络联手走媒介融合之路。据权威人士预测,21世纪电视的主要模式将是由单向电视转变为“网络传播交互电视”,而新世纪媒体争夺受众的竞争也将主要在网上进行。④

如果说网上广播电视可以不再归属“广播电视”范畴,那么广播电视的另一未来存在形态——“交互电视”(或称互动电视)是否该划归此类?——电视依然是过去的电视,无需电脑、调制解调器或电话线路;惟一需要的是一个数字或模拟的机顶盒,一个遥控器或无线的键盘。利用以上设备的转换和接入,观众即可通过电视机浏览因特网,参加社区和全球“闲聊”,接收电子邮件——刚刚卸任的香港卫视执行主席Gareth张认为,随着因特网在全球的急速发展,电视能比电脑更好地进行因特网运作,尤其是在电脑还不多的地区。因为“因特网没有内在的因素非要求用电脑才能上网”⑤。目前,这项技术已被攻克,“交互电视”已在欧美发达地区的家庭出现,并将很快推及全球。而就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受网络影响,恐怕以后的广播电视都将或多或少地发生改变,原来意义上的纯粹单向传播的广播电视将不复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广播电视史研究者如果只拘泥于传统的媒体研究领域,而拒绝拓宽关注视野,势必使一些新现象和新问题超前于理论的发展,也使广播电视的史学研究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在不久的将来,恐怕还将陷于“领地缩小”甚或“家园失落”的尴尬境地。

目前,已有人在研究“新媒体电视”、“网上广播”、“网络广播的数字化生存”、“交互电视”等课题,“广播电视史”研究是否也该考虑一下“扩容”,是否应该把网络广播电视包括在未来广播电视史研究的范围之内?答案应当是肯定的。理由是,虽然传播的介质发生变化(广播电视传播加入网络计算机或网络技术),但就目前状况看,网上广播、电视和电视的网络化传播依然具有明显的广播电视属性,依附于原广播电台电视台发展;而各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也大多是广播电视事业的分支机构,还不具备充分的条件拥有自己的特殊称谓。况且,受网络影响,广播电视的节目栏目形态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网络与广播电视已成水融的发展态势。若硬要人为地把二者区分,也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关于这一点,本文在后面还要论及,此处暂不赘述。

但我们也应看到,网络广播电视毕竟不同于传统的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单向发送的广播电视。它最终必将独立出去,并具备自己鲜明的媒体特征,“新”、“旧”媒体甚至还将面临再次的分化与整合。到那时,网络媒体的名称与所属范畴如何确立,则需另当别论了,但至少在目前情况下,把年轻的网络广播电视纳入广播电视史研究的范畴,不仅可以避免就事论事、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等缺陷;还可通过这种综合的立体考察,从中发现媒体交替过程中彼此相互借鉴与影响、渗透与互补的关系。对于广播电视的历史研究而言,可谓有多利而无一弊。

二、网络技术为广播电视史学的受众研究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计算机和网络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学术研究工作。只要拥有一网计算机,研究者不仅可以方便地根据自己所需进行各种网上搜索,还可以方便地进行跨馆际、跨国界的网上文字与图像阅读。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网络的双向传播功能,已为以计量化方法进行广播电视的受众研究,传播效果研究提供了便利的技术条件。

在网络传播中,过去“被动”接受信息的受众变成了主动寻求和传播信息的用户。也即是说,每一个用户都同时担当着信息的接收者与发送者的双重角色。“电脑的显示器与电视大同小异(外型看起来就是一个‘电幕’),但当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坐在电脑前的时候,他们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们可以举出Internet与以电视(传统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媒介的众多差别,但二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传播模式的根本差异。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信息传播中的‘发送者’转变为‘接收者’”。⑥可以说,无论是对广播电视媒体传播者,还是对其历史的研究者而言,没有哪一种理论,也没有哪一种号召会比网络更能活生生地展现“受众就是上帝”这一观念。网络传播使“受众”主体和传者主体的双向互动得以实现。受这种观念影响,有的电台和电视台已开始自觉地把“受众”参与传播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的组成部分,受众与媒体的沟通与互动也成为一种常见的节目类型。以中央电视台为例,2000年4月,为纪念其名牌栏目《东方时空》开播7周年,也为增进节目制作人员与观众的交流,征询观众对这个节目的意见与希望,电视台与网站联袂出手,制作了一期特别节目,把演播室的交流与网上直播的交流汇聚一起,为实现其“将沟通进行到底”的初衷开辟了新的渠道。另一个大型谈话节目《对话》,也通过网络反馈,挑选现场参与观众。可以肯定的是,今后这种受众参与和对传播效果的重视还会随网络的发展而加强。相应地,广播电视的受众研究与传播效果研究也必将被提到一个新的认知高度,纳入广播电视史的研究视野。

回顾新中国广播电视史学研究中,我们发现,以往的史学研究,多偏重于从社会政治的视角,考察广播电视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注重的是在时间流程中,描述某一阶段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大致情形。而其中的关键环节,即受众反馈情况却往往涉及较少。如此治史,自然有其历史与现实的合理性。我们知道,由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所决定,直到新时期以前,广播电视史研究基本上还是处于一种学科规范和学术方法较为含混的状态;(撇开民国时期尚未成型的史学研究不谈,)解放以来,国家逐步走向计划经济和高度集中的意识形态控制时期,广播电视业本身的多种功能逐步被简化为单纯的“党和政府的喉舌”、“阶级斗争的工具”,广播电视传播主要是服从于中央的各项部署,对于传播效果和受众的需求则较少顾及。在这种以实现“上情下达”为根本任务的价值取向面前,受众的实际需求当然不会成为广播电视传播者追逐的最高目标。因此,改革开放以前,广电传媒有数的几次受众调查都不是建立在科学规划与设计的基础上,受众来信与来电往往成为检验节目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因此,对传播效果的科学考察和对受众的反馈研究自然难以进入广播电视史学研究者的视野,从而导致了“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史学“传统”:当牵扯到具体的节目栏目沿革、受众反映、社会影响等问题时,往往语焉不详。

当然,中华民族重总体、宏观的思维特点,重集体、轻个人的文化传统等,无疑也是导致这种史学传统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同时,技术条件的限制,也是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

网络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在网络技术日益发达、日益渗透各个领域的情况下,广播电视与网络的联手发展,为以计量化方式进行广播电视的受众调查和效果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所谓计量化,即自觉、系统地运用数学与统计学理论方法进行历史的描述、分析与解释的方法。新时期以来,中国广播电视的受众调查发展迅速,但由于这是一门专业性强、耗资巨大的事业,所以一般仍局限于个别高校和某些专门的舆论调查机构。而在网络形成后,这种调查活动将变得轻松易得;各网站可通过在网上的调查问卷,或统计用户点击率,判断节目栏目的受欢迎程度;还可通过设置用户联系信箱、BBS(公告栏)获知用户的真实感受;当然也可根据用户的反映及时调整节目栏目,以适应他们的欣赏口味。而受众的有效参与,也成为广播电视发展链条中一个必经环节,为以受众为主体的广播电视史学研究提供了鲜活的数据和资料。目前,许多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节目栏目调整,很大程度上就是依据受众调查中的分析得出的收听收视率情况进行的。试想,若从节目接受者的视角,回溯中国广播电视80年所走过的历程,我们是否会发现历史的另一半面孔呢?比如,研究广播在中国诞生时受众的反应,统治时期广播承担的社会角色,或者解放后计划经济体制下附着于国家政治体制的广播电视存在形态及所产生的社会效果,这些都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反思过去和“以史鉴今”,为探讨广播电视的未来走向提供借鉴。当然,要想对几十年前的受众进行补课式收听收视调查,时过境迁,未免强人所难,也不具可操作性;但作为广播电视史学工作者,注重在这方面做些查漏补缺的工作,收集一些以往的文字记载,在广播电视历史研究中加以有效的重视和运用,却无疑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三、网络传播催生了广播电视史学研究的“大历史观”

加拿大地理学家、经济学家哈罗德·英尼斯指出,传播媒介是一整套传递与储存人类文明的智力形式和有关技术手段,对传播工具的使用创造了人的行为模式与精神状态。计算机互联网不但方便信息传输,而且使信息的发送者与接收者自然地处于一种动态的交互过程中。这种迥然不同于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必然使它的使用者在思维方式和观念上发生深刻变革。

美籍著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其扛鼎之作《万历十五年》的中文版后记(1987年版)中,曾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大历史”(macro-history)观点。其所谓大历史观点,“其中包涵一种大而化之的精神”,即首先要注重于以长远的眼光,“从技术上角度看历史”(technical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凡是能先用法律及技术解决的问题,不要先就扯上了一个道德问题”。叙事不妨细致,而结论却要看远不看近。既从世界的视角俯看历史,又出入其中,对历史的发展脉络进行证据充分、逻辑严密的条分缕析。也即是说,只有以宏阔的国际视野,登高望远,才可以见微知著,正确把握历史的发展走向。

受黄先生“大历史”观的启示,笔者不禁想到,我们的广播电视史学研究是否也应该建立一种立体反映广播电视发展全貌的“大历史”观呢?在目前网络“网罗世界”、迅猛发展的形势下,笔者认为,这种“大历史观”的生成已经具备了现实可能性。

所谓广播电视史学的“大历史观”,笔者尝试提出以下3层涵义:

1.完整的广播电视发展史首先就应该是其参与各方“俱在”的历史。所谓“俱在”,至少应当包括传者、受众、信息、媒介等。这一点上文已经述及,此外不再赘述。

2.应当把广播电视的发展置于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大背景下进行考察,而不是孤立地就广播电视论广播电视。广播电视业的发展,与其所依托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形态息息相关,不同的广播电视存在状态,实际上都反映了其所处的社会时代要求。而广播电视业的历史演进也总是体现与反映着其动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状况的特点与要求。因此,要考察广播电视的历史发展,就不仅需要从描述、分析广播电视业本身入手,而且也应该把其发展过程置于宏观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综合环境中进行多维度的审视。

3.要有一种国际视野,把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置于世界广播电视的历史格局中加以考察。(本世纪初广播电视的出现,已使世界信息传播的速度与效果较之从前有了突飞猛进。)世纪末互联网络的崛起,更使我们真正看到了一个开放的世界、互联的世界。只要接通网络,“世界”便扑面而来。过去只能在书中通过文字间接体悟到的西方各国广播电视媒体,现在借助网络传播,都可以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例如CNN、ABC、CBS、NBC,甚至新近开播的美国互动电视OPENTV等。地球的确越来越像一个村庄,跨文化、跨地域的交流与传播也越来越频繁。表现在中国广播电视界,则是近年来对西方广播电视从内容到形式的学习与借鉴,还有从技术到设备的引进与改造。这就要求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史的学者,建立一种国际性的大传播观念,改变过去封闭的媒体独立发展思路,在开放的世界背景下把握个案。比如,若从世界的眼光,打量中国广播电视事业正在进行的各项改革,我们会发现,从某种意义上说,许多方面的工作并非我们原创,而是西方各国已经实践并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借鉴这些成功经验,汲取其中适合我国国情的部分加以推广运用,可以使我们的改革少走许多弯路。而站在这样的视角治史的结果,也会更清楚地发现我们的优势与局限,从而使广播电视历史学能够更好地发挥鉴古知今、鉴彼知己的社会功能。

网络媒体还处在童年阶段,它的未来发展也还需我们拭目以待。但无论怎样,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已经并且还将继续改变着我们的生存方式与生活内容,当然也包括学术研究方式及研究内容,包括广播电视史学研究。

注释:

①赵玉明、王福顺主编:《广播电视辞典》,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17页。

②闵大洪:《中国网上广播的现状与前瞻》,2000年6月中日韩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

③刘舜发、陈熙:《中国电视在网络传播时代所面临的挑战》,《新华文摘》,2000年第4期,第131页。

④李幸:《早期广播所确立的媒介特征》,《现代传播》,2000年第2期,第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