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基础知识十篇

时间:2023-10-30 17:55:52

高等职业教育基础知识

高等职业教育基础知识篇1

[关键词]高职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性整合 小模块课程 多元化 个性化

[作者简介]赵春红(1960- ),女,山东海阳人,扬州市职业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公共基础教育。(江苏 扬州 225002)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134-02

在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建设中,公共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建设处于弱势和相对滞后的状态。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是构成我国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三大板块。公共基础教育的作用是“基石”,职责是“服务于专业”。它对当前高职专业教育改革和建设所力求的“产学研结合”、职业化特色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要实现高职公共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高契合度的专业性整合,需要对当前高职公共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课程构架、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进行全方位建设,使高职公共基础教育真正为专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拓展空间。

一、目前我国高职公共基础教育的困境和根本原因

纵观目前我国高职公共基础教育,可以看到:(1)当前的高职教育改革存在对某些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过度调整的现象。许多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普遍处于被大幅压缩或被边缘化的状态。例如,在高职工科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高等数学”总学时普遍被大幅削减;“物理学”课程大多被删去,或将其列为考查类课程、选修类课程。(2)对高职公共基础教育改革与建设的淡化。无论从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评价、国家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的评审、高职高专教师教研成果的评价等诸多方面都折射出对高职公共基础教育的忽视。

在当前高职院校“强化专业教育”的背景下,对公共基础教育的删减和压缩是属于正常调整,还是存在过度调整的倾向?当前高职公共基础教育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1.“强化专业教育”的改革并非机械性压缩高职公共基础教育。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角度以及我国高中到大学教育的连贯性分析,在当前高职院校强化专业教育的背景下,对公共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进行合理的调整,从知识的实用性角度,对某些公共基础课程予以适度地删减和压缩,这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必要措施。但是如果我们片面地理解“强化专业教育”,而淡薄公共基础课程的作用和地位,对一些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机械性删减或压缩,必将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以及今后的继续教育形成障碍,实为解一时之渴,无以为继。

以高职工科为例,公共基础教育是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术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1)从学生知识水平角度,近年录取的高职高专工科类学生中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是单招生和文科生,没有高中理科学习的基础,而招收的理科生由于录取分数较低,普遍基础较差,不能满足后期专业学习的需要。(2)从知识的关联性角度,高职高专工科类几乎所有专业都与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机械类专业中需要的刚体力学,电气类专业涉及的电磁感应,土木建筑专业不可缺少的受力分析与压强等。(3)从专业学习所需角度,对基础课程中某些知识块或知识点的需求,远远超越了高中的学习范围。因此,简单地淡化高职公共基础教育,机械性地删减或压缩公共基础课程,将造成对公共基础教育的过度调整,这对于整个高职教育改革和建设的长远发展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2.一些公共基础教育课程确实存在臃肿现象,与专业所需存在差距。既然高职公共基础教育是高职高专工科各专业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为什么在教学计划中会被大幅压缩或边缘化?其根本的问题在于某些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本身存在臃肿性和与专业所需存在较大差距。

以高职工科的物理课程为例,传统教学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往往包括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近代物理学等。其结果是:首先,课程结构的系统性、严谨性、全面性、理论性较强。但理论学习远大于专业应用,其中充斥了大量与专业学习无关或关联甚微的知识内容。其次,对于专业所必须强化、深入的知识块、知识点,往往由于学时数的限制一带而过,这一点值得我们特别注意。这与高职教育对公共基础课程所提出的“够用为度”和“服务于专业”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从课程的章节目录上看,当前高职物理课程与本科物理课程的区别并不大,教材也基本上可以通用。显然,这种强调系统性、全面性的课程模式不适合于高职教育,脱离了专业需求之本意,造成了当前一些公共基础课程“学了没多大用处”的尴尬局面;另外,由于学时数偏大,对教学计划的合理制订带来困难,这些是造成一些公共基础课程不受欢迎,被大幅压缩或边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3.“强化专业教育”是对高职公共基础教育的“专业性整合”提出的更高要求。高职公共基础教育强调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宗旨。高职院校“强化专业教育”的改革思路,实际上是对高职公共基础教育的“服务于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专业性整合与建设是高职公共基础教育的一项艰巨、复杂的,需要创新改革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针对不同专业的高职公共基础教育教材陆续出版,与旧教材相比,其专业针对性、知识实用性等都有了一定的改观。但存在以下问题:(1)专业特色还不够明显。针对不同专业的教材在知识结构和基本内容上区别不大,只是有所侧重而已。(2)改革的力度还嫌偏小。与旧教材在知识结构上大同小异。教材的通用性较强,所需学时数较多的弊端依然存在。由此说来,高职公共基础教育改革的空间还有待于进一步打开。

二、多种模式促进高职公共基础教育的专业性整合

高职公共基础教育的专业性整合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课题。构成公共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要素之一是科目课程,课程是所开设专业的骨架和灵魂。强化高职公共基础教育的专业性整合的实质,就是精心设计配置课程的构架,使课程内容具有很强的专业针对性和实用性。在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中,往往同一科目课程对应不同的专业需求,采用多种模式能有效提高其专业性整合的契合度。

1.与公共基础课程结合密切的专业可采用系列性整合模式。与公共基础课程结合密切的专业,往往对该基础课程的知识面的需求量较大。对于这类课程的专业性整合,适合于有选择地系统性设计课程构架、组织课程内容,根据专业所需把握好知识的广度和深浅度。

以高职物理课程为例,工科中对物理基础要求较高的专业,如机电、电气自动化等专业。这类专业的主要需求也是物理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因此,可以根据各个专业的侧重点不同,借助针对不同专业的系列性教材的开发,达到高契合度的专业性整合的目的。目前,我国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主要是针对这类课程,并且已取得初步的成果。高职适用的针对不同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系列教材已有大量出版,只需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了解专业所需,加强整合力度,调整课程构架和内容,达到课程与专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即可。

2.与公共基础课程有一定关联的专业可采用小模块课程配套整合模式。与公共基础课程有一定关联的专业,往往对该基础课程的需求局限于某一知识块或一系列知识点。对于这类课程的专业性整合,根据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够用为度”和“服务于专业”的原则,适合于围绕专业所需知识块、知识点,建立公共基础小模块课程群,运用集群模式和钦点模式,达到与专业需求的最佳整合。

构成公共基础小模块课程群的基本要素是小模块课程。公共基础小模块课程是根据专业要求而设立的小型课程。它完全由专业所需而确定课程构架和课程内容,因此,具有任务具体、内容灵活、实用性强、课时量少、与专业课程契合度高的特点,更能够切实体现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专业性特色。

公共基础小模块课程对目前我国高职工科的大部分专业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目前,公共基础小模块课程的优势,在高职国际交流办学的实践中已经得到证实。值得我们在高职普专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中借鉴。

三、具有高契合度的专业性整合的实例――公共基础小模块课程

1.高职公共基础小模块课程简介。高职公共基础小模块课程的构架大致为:专业所需知识+专业衔接知识+应用实践知识。建立小模块课程的依据是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学习需求。以高职物理课程为例,通常是将专业所需的物理知识块,结合专业拓展知识和实践应用知识,单立为一门小型课程。它能够紧密围绕专业所需的具体问题,突出并强化物理知识块、知识点,最大限度地删减专业不需要的知识内容,与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的衔接度高,而所需学时数却较少。如,应用物理与测量DUT专业开设的“光学”课程。根据专业要求,该课程的构架和主要内容:几何光学、光辐射和光学测量技术。这一点与目前我国高职物理课程中的“光学”完全不同,在教学上,课程构架中涉及专业需要的内容重点、深入讲解;在课程量上,该课程只有36课时,其中实践课时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可见,课程突出了应用型测量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技术学习需要,反映了以专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特色。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公共基础小模块课程并非简单地拆“整”为“零”。它与将以往的一门课程,简单地拆分为几门课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高职公共基础小模块课程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衔接,突出高职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程服务的特点。

2.高职公共基础小模块课程的主要特征。高职公共基础小模块课程能够切实体现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中对公共基础课所提出的“够用为度”和“服务于专业”的要求,其主要特征如下:第一,具有鲜明的专业个性。紧扣专业需求制定课程框架和教学内容,强化专业所需,淡化或删去不需要的内容。以高职物理课程为例:有的专业需要强化和深入“电学”中的电磁感应知识;有的专业需要强化“力学”中的静力分析和力矩的训练,而不需要运动学和动力学内容等,专业针对性强。第二,与专业课程的衔接度高。在公共基础理论知识基础上,融入专业衔接点知识和应用实践知识,实现了与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无缝对接。第三,教师的工作量和操作难度将加大。由于小模块课程的专业针对性较强,不同专业其需求不同,课程构架和教学内容也必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难有完全适用的教材,多数情况下采用同时使用数本教学和学习参考书的形式。如,“热传递”课程同时使用《热学》《传热学》《热工测试技术》三本教学和学习参考书。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课程组织能力,改变以往完全由一本教材决定整个课程内容的教学模式。第四,课程量小灵活,且实践课所占比例较大。小模块课程的学时数较少,一般30学时左右。虽然不同课程所需的学时数不同,但总体来说,小模块课程的总学时数都较少,显示了小模块课程特有的贴近专业、小巧灵活、易于变化的特点。

高职公共基础小模块课程的结构模式,将改变我国高职高专公共基础教育课程“大而全”的现状,真正使高职公共基础教育课程“学有所需,学为所用”。

四、高职公共基础教育改革需要一个多元化、高弹性、可变性强的建设规划

高职公共基础教育的改革,需要对当前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课程构架、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进行全方位建设,使高职公共基础教育真正为专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拓展空间。

1.设立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创新建设规划。要达到高职公共基础教育高契合度的专业性整合的目的,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上就需要突破传统观念和方法,在教育理念上要摒弃传统公共基础教育的全面化、标准化、系统化的思路,在教育模式上采用系列模式、小模块模式等多种课程构架,建立一个多元化的高职公共基础教育体系。

例如,按照传统教学习惯,教师的授课内容往往由一本教材决定。而公共基础小模块课程则通常难有完全适合的教材。对于学生数量较多的专业,可通过开发针对不同专业的系列教材的建设,以满足教学和学习所需;而对于大部分学生数量有限的专业,则只有通过提供多本参考书的方式,或采用发放资料、课堂笔记、图书馆或网络查阅等途经,解决学生学习和课后复习的需要。

2.建立课程设置、构架和内容的高弹性建设规划。一个具有高契合度的公共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还应该具有高弹性的、可变性强的特征。反映在具体科目上,不同课程对应于同一专业,可以有不同的课程构架模式;同一门课程对应于不同专业,可以有不同的课程构架和课程内容;同一门课程在相同课程构架下,可以有不完全相同的课程内容;同一门课程在不同时期,可以有不同的课程内容等。体现出高职公共基础课程针对不同专业所需和时展需要的可灵活变化的高弹性特征。

3.完善精品课程或示范课程评价的系统性建设规划。高职高专精品课程或示范课程是指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或示范课程的评价标准,对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具有指向性作用,往往也成为各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行为准则。目前,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和示范课程的评审指标主要是针对专业课程,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评审指标处于空白状态。

高等职业教育基础知识篇2

一、当前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两大弊端

1.实践环节薄弱。高职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教育,其课程设置应该为培养具有应用技能、职业素养、实践智慧的高技能人才服务,遵循“能力本位”课程观,突出实践在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而当下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理论知识依然是教育内容的主宰。这就必然造成课程建构与课程目标的冲突、培养手段与培养目标的背反,其结果只能离人才培养的目标越来越远。

2.课程结构不当。专业课比例过大,而对基础课重视不够;必修课过多,选修课较少;重课堂教学,而轻活动课程;重视显性课程,而忽视隐性课程等。其结果是课程门类多,课时多,学生负担重,自学时间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才能。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

1.基础性。重视基础教育已经成为各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虽然是要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但是并不是说只学专业课就可以了,基础课就不重要了。相反,强调基础课的学习和达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通过基础课的学习,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基础课的学习,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

2.针对性。课程设置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依据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设置课程。以职业技术技能课程为主干,理论教学服务于技术培养,切实加大实践课的比重。课程设置要克服传统的单

一、封闭模式,走出校门,深入社会,与行业、企业相结合,调查了解与专业相关的职业岗位知识和能力群,共同参与课程的设计。要注意将用人单位的需求转化为高职的培养目标,并在课程设计中体现出来。

3.实践性。课程设置要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强调以理论“够用”为度,理论知识做到少而精,严格按照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去精选适合的专业理论知识。要特别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要通过生产见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根据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设计各岗位实践操作技能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力。

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几点改革意见

1.加强基础理论课程,增加实践性课程

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劳动岗位变化加快的时代,学生要在短短的就学期间掌握全部现代科学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才能提高适应能力。因为基础理论知识是全部知识中最稳定、持久的部分,也是学习一切专业知识的基础。只有打好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才能有助于其他知识的学习。我们应该给学生“更普通的教育”,以便使他们能够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世界中生存。这里的“更普通的教育”就是指基础理论知识。这种课程设置,既让学生掌握了牢固的基础理论知识,为以后进一步接受高一级的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又为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增设选修课程

广泛开设各种选修课程,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选修课的设置使学校的教学工作灵活多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学习兴趣选修适合自己需要的课程。它不仅能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发挥个人的特长和才能,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也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目前,我国职业学校开设了一定的选修课,但比重过小,有些选修课不切实际,不适应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能调动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今后我国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要根据实际情况,逐渐加大选修课的比重,允许学生在选修方面有更大的自由度。如根据本地的经济特色,增设一些有利于本地经济发展的课程作为选修课。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加强基础理论课程、增加实践性课程、增设选修课程的同时,还要把握好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适当比例,处理好几者的关系。

3.完善产学合作制,加强学校和企业的联系

在2004年的教育工作大会上,教育部长周济同志充分肯定了职业教育的产学结合模式,并强调在今后几年要进一步搞好职业教育的产学结合。

完善产学合作制,加强学校和企业的联系,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措施。必须充分调动企业与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积极性,有效运用市场机制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有许多好处:(1)促进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因为学生知道自己将来做什么;(2)学校培养的学生毕业以后有去向,减轻了学校和社会的压力;(3)解决了学校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减轻国家财政的负担;(4)促进工商业事业单位了解自己的人才状况;(5)促进学校不断改进专业、课程的设置。在课程开发方面,职业学校课程开发主要是由教育界专家组织,而企业界人士极少参与。所以,开发出来的课程陈旧,偏离企业的生产实际,不适应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我国要转变职教课程开发,应该把职业岗位要求作为开发的基础,教育界与企业界相互参透。职教课程开发应由来自企业界的代表和教育界的课程专家共同完成,这样课程教学大纲才能符合企业和社会的要求,有很好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能够充分展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学校也可以要求企业参与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估工作,保持两者间紧密的合作关系。

4.推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基础知识篇3

一、构建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近年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职业教育制度建设全面展开,职业教育层次和专业结构不断完善,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但是,职业教育在课程与教学上的脱节、断层和疏离是制约实现我国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影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的重点因素。建设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性工程,是实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推进职业教育各层次之间的课程衔接,是实现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当前正处于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开局阶段,探索职业教育各层次之间课程衔接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建设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的课程体系,夯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对于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贯穿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缺失

学校安排课程随意性大。作为职业教育衔接的核心内容和最终落脚点,课程是建立职业教育相互衔接、人才成长“立交桥”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特别是对建立职业教育体系,沟通各个层次的职业教育起着关键作用。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的教育有其根本的属性,它的课程也有不同于普通教育的特色。无论中职还是高职都强调了就业,就业岗位的技术要求、知识能力要求成为学校的课程学习定位的标准,但是学生就业后能否适应科技水平的发展技能进一步提高,或者在学生转岗时能否为他们学习掌握新的技能奠定一定的基础,职业技术学校没有参考标准。这造成了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五花八门,没有统一标准,课程教学质量上差距较大。同时,由于各职业院校在层次上中职、高职衔接不畅,中职的教学质量的评价不受高职门槛要求的约束,导致中高职在课程层次要求上定位不清,中高职的教学质量缺乏一个评判标准。

职业教育课程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职业教育的课程具有地域性差异,受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目的影响,各地职业教育的需求层次和相关技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每个地区各级各类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开设没有一个统一的硬性标准[46]。缺乏了课程标准也就使课程评价失去了主要的参考标准,这导致各级各类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没有一个统一的课程评估标准去衡量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的好坏,使职业教育各层次教育课程脱节,阻碍了职教课程的衔接。

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新工艺、新技术紧密相连,但是职教课程内容知识较为陈旧,又缺乏充足的实践课训练,导致学生所学掌握的知识技能落后,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岗位设置对技能的需要,也阻碍了学生在新技能习得的基础上对技术的创新和知识的创新。陕西省的职业教育缺乏贯穿中高职课程体系,影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一贯性学习,阻碍了职业技术知识的传承。知识的发展是以“螺旋式”的形式增长的,在知识的增长过程中不断要“回溯”以及重新的解读、阐释。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知识也是要以一种“螺旋式”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对以往知识的回溯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使知识得以继承。但是中高职课程前后的知识体系相互衔接的较少,使知识体系呈现出一种断裂的状态,不利于职业教育知识的传承。

三、构建贯穿职业教育全程的课程体系

构建贯穿职业教育全程的课程体系,使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实现在教学上的衔接,最主要的前提是要实现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上的对口衔接。但实际上就职业教育的专业种类较多,并且层级分类也较多,在专业对接上不能达到完全对接,可在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上实现宽基础的专业培训,再进行高等职业教育再细化、专业、深入的学习。

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设计课程。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要体现专门性、直接性、兼容性的特点。由于职业教育是一种专门化的教育,不同的行业、专业、工种有不同的技能要求,所以职业教育的课程要具有专门性。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一线直接从事生产的职业技术人才,重视实际操作的能力,职业教育的课程要突出直接性。职业教育的课程还有注意课程的兼容性,使课程不仅能够包含行业相关的知识,也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不仅是照顾到初中毕业生,还有兼顾高中毕业生。不仅考虑学生当前阶段的学习,还要奠定学生继续学习的基础。

根据课程目标设计每一层次的课程内容。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根据职业需求的导向性,对岗位中不同层次的技能要求设计出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要以培养技能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内容还要适宜,课程内容要根据行业发展的需求层次以及区域经济、文化等特点因地制宜、与时俱进。

当前我国中职课程采用模块化的形式,在课程模块整合时按照“宽基础,活模块” 的原则进行,将课程分为文化课模块、专业课模块、实践课模块。这是我国在借鉴国外办学经验,经过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中职课程模块化是适合我国职业教育实际的一种模式。根据中职课程设置的经验,采取模块推进的办法,来构建贯穿职业教育全程的课程体系。按照课程目标和不同培养层次,将课程组合成文化课模块、专业课模块、实训课模块,文化课模块包括文化基础类课程与职业道德类课程,专业课模块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应用相关知识课等,实训课则分为操作技能课、技术原理、实习等。

具体的课程设计如下:中职阶段的文化课模块将课程分为文化基础课和职业道德,主要包括德育课、语文课、数学课、外语课、体育、计算机基础课等,培养职教学生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这样可以保证中职学生的文化素质,使学生可以得到全面发展,在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时,也保证学生的基本素养的提高。中职专业课模块分为专业过程基础课、专业课。中职学校对刚接触职业教育的学生进行专业过程基础课程的学习,为进一步专、深、精的技能学习,打下宽基础,然后根据个人需要再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实践课模块主要是操作技术类的实训课程,主要是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

利用模块推进的方法,将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的衔接。高职的文化课模块划分为基础知识和文化素养课,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的素养和兴趣爱好特长等,通过选修与必修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专业课模块,高职的课程分为专业过程基础、专业核心课、应用相关知识三类课程,主要由中职的宽基础逐渐集中到某一专业技能领域,在专业过程基础上使中高职的课程衔接过渡,再通过专业核心课提高课程学习的层次,也为继续学习打下基础,应用相关知识则为学生就业掌握必须的技能做了准备,传授实际操作所需的相关技术应用原理。在实践课模块,高职主要是实践课,一方面学习技术原理,一方面是在中职操作熟练的基础上,掌握综合的操作技术,使高职实践课与中职的实训课相衔接,同时提高实践操作的技术水平职教本科层次的课程模块继续推进,文化课模块在高职的基础上继续延伸,分为基础课和综合素养课,强调大学的综合素养。在专业课模块,主要分为专业基础、专业核心、应用原理三类课程。这是高职的继续延伸,在高职专业过程基础、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进入本科层次进行较多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的提高,培养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能力,应用原理与应用相关知识衔接,这一阶段的学习是通过掌握应用原理,应用到更广泛的专业领域。在实践课模块中,主要以生产实习为主,在实习中提高专业知识、技能在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掌握操作技术的技巧。

高等职业教育基础知识篇4

制定专业培养目标

制定高职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时,首先要明确该专业所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明确这个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包含的各项具体工作和任务,最后根据这些具体工作任务要求明确该专业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和能力,再将这些知识和能力经过有效的方法转化为专业规格。其基本目标有四:

1.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是培养将科学工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等技术专门人才,如经营管理人员、市场营销人才、技术员和高级技师等。根据基层职业岗位的需要,应当培养大批懂市场营销、懂企业管理、懂专业技术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2.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突出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高职教育是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教育面向地方或行业所需要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从这个意义说,高等职业教育应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育教学过程主要为学生毕业后的从业服务。

3.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职业特征鲜明的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类型。在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上,应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的特征。

4.高职教育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专门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重点下移是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专业教学改革应当眼睛向下,面向基层一线的需要,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制定教学计划

任何一种教学计划都必须围绕培养目标来制定,并通过教学计划来体现培养目标的特色。根据制定教学计划的一般原则,结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特色,制定出高职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培养实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以必须够用的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培养一线实际工作能力为核心,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并全面考虑综合素质、学习能力、专业技术来制定教学计划。在具体制定的过程中,应以“能力本位”为指导思想,以“目标分解”为主要手段,建立科学的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训教学体系。由于教学计划总的教学时间短,学生在校只有二年的时间,因此,教学计划的制定可以采用岗位职业技能分析法。

1.明确职业岗位。高职教育的一个特点是职业技术岗位的倾向性,专业设置必须明确其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一般讲,一个专业可能所面向的职业岗位不止一个、二个,必须从中分析出它的主要岗位来构成该专业面对的职业岗位群。

2.分析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将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中的主要岗位)中所包含的职责和任务全部分析出来,这是制定教学计划的基础,最有效的方法是邀请长期在该岗位工作的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共同讨论,最后应形成图表及方案材料。

3.进行知识与能力分析。由于所有知识与能力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排列的,这样就容易实现以能力为核心及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

4.确定课程(包括实训教学环节)和建立课程体系。通过对培养目标的知识和能力分析,学校应围绕这些知识和能力的传授和职业能力培养来确定课程及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

制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1.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任何一个专业的培养方案都要正确处理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传统高等教育是以学科知识的传授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因此打牢基础知识、拓宽专业口径,强调素质教育是学科型课程体系的基本要求。而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旨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对某具体的专业来说就应有从业核心能力,高等职业教育要重点培养学生从业核心能力,在相对学制较短的情况下这点尤其重要。从当前高职院校各专业的情况来看,在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关系中,存在这样几种倾向:一是在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过分强调动手能力、技艺能力,忽略知识对能力的支撑和潜在的作用,将高职教育办成了技工教育;二是过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职业岗位所需的各种能力,而事实上职业岗位所需的各种能力不可能在学校教育中一次性完成,而且岗位能力在实践中是处在不断变化的动态中,这在二年制的高职教育中也很难达到很高的要求;三是受传统本科高等教育观念的影响,强调“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方案,这既不符合高职特征,也很难在二年制的高职专业教学计划中得以体现。因此,在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2.正确把握基础理论必需够用为度的内涵。教高[2000]2号文件对高职教育提出:“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地,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应用性。“现在各高职院校对此有多种不同的理解:有的专业培养方案中,仅以岗位能力培养为准,基础理论过分薄弱,缺少高等教育的理论支撑,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的专业培养方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强调“厚基础,宽口径“。

高等职业教育基础知识篇5

关键词: 高职 蚕桑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目标 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专业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形式,是高等学校教育结构的基本单元,按专业进行高级人才培养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2]。高等职业教育是围绕职业定向进行能力本位教育的,这就决定了其专业建设必须以受教育者从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以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重视受教育者能力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形成,使受教育者一毕业就能走上工作岗位。

1.高职蚕桑技术专业建设背景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根据这一精神,并紧紧围绕广西桑蚕业迅猛发展的态势,我院于2006年起设置了高职蚕桑技术专业。

“十五”以来,广西紧紧抓住国家“东桑西移”战略机遇,把桑蚕产业列为全区重点加快发展的11大新兴农业优势产业之首,经过多方努力,使桑蚕生产完成了数量上的跨越式发展,打造出了中国蚕业的“广西现象”。2004年全区蚕种饲养量居全国第一,2005年蚕茧产量跃居全国第一,2006年桑园面积上升为全国第一,2007年全区蚕业生产继续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桑园面积、饲养量、产茧量稳居全国第一。桑蚕产业成为富民兴桂的新产业、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和壮大县域经济的新力量。

尽管全区蚕业生产规模数量上去了,但仍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蚕业专业人才缺乏、市场秩序不够规范、产业链延伸不够、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质量效益跟不上等问题。尤其是产业科技人才严重短缺,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3,成为制约广西桑蚕丝绸产业自主创新、高效优质、持续发展最关键的“瓶颈”。这样的人才现状与广西桑蚕丝绸产业的快速持续发展形成强烈反差,极不相称。根据“十一五”规划,2010年我区产茧25万吨,按生产500吨蚕茧需要配备4名技术推广类专业技术人员来计算,需要2000名。这还只是桑蚕生产这一块,若加上缫丝、出口等企业和政府、管理等部门,则需要的人才更多。因此,加快桑蚕人才培养成为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为了加快蚕桑产业人才的培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06年了“关于加快广西茧丝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桂政办发[2006]127号),通知中明确提出,要“鼓励区内大专院校恢复和设立茧丝绸相关专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大力培养蚕桑及丝绸专业人才;积极与区内外大专院校合作,采取定向培养、办班培训等多种形式培养人才”。2007年5月,广西区教育厅也下发了“关于加快我区高等学校桑蚕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若干意见”(桂教高教,[2007]74号),文件中明确规定:“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要开设桑蚕高职专业,培养种桑养蚕的一线技术人才。”并指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要加强与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的协作,构建‘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能从事蚕桑生产与管理、桑蚕制种与经销、蚕丝加工与营销及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的技术人才。”

我院于2006年开始招收蚕桑专业高职生,由于当时国家高职专业目录中没有这一专业名称,故只能将蚕桑专业归为作物生产技术专业(蚕桑方向),实质是作为独立的蚕桑专业来进行人才培养。2007年,为了更进一步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区教育厅的文件精神,我院申报了目录外高职蚕桑技术专业,并于2008年开始招生。高职院校开办独立的蚕桑专业,国内是凤毛麟角,广西也是首次。为了适应茧丝绸产业朝“种养加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满足集桑、蚕、茧、丝、绸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对传统蚕学、丝绸专业教育进行更新和改革,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具有种桑、养蚕、丝绸营销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实用性、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的蚕业发展需求。

2.高职蚕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职蚕桑技术专业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备蚕桑生产、蚕种繁育、蚕茧收烘、蚕种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现代蚕业生产、建设、管理、推广、经营、服务第一线需要,能在蚕桑行业从事桑、蚕、茧、种等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服务等岗位工作的高技能型人才。

3.高职蚕桑技术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3.1高职蚕桑技术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

知识是对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认识的积累,是高层次系统化的信息。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没有丰富的知识,不可能有强的能力和高的素质。人才的知识结构大致包含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专业拓展知识等,前两者构成基础知识,后两者构成专业知识。文化基础知识是高职人才必备的基本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是学习本专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是专业学习的基础;专业知识是从事本专业工作所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对于高职人才来说,拥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不仅是胜任当前技术密集型岗位的需要,而且是知识再生和迁移,进一步学习与提高以适应将来岗位变迁的始发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不同领域的科技知识交叉、渗透和组合,使社会上出现了许多跨学科职业岗位,这就要求高职人才还必须具备与专业相关的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即专业拓展知识,才能丰富“接口”能力。

具体而言,高职蚕桑技术专业人才应具备如下知识结构:

文化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政治、哲学、法律、公文写作、文秘、体育、计算机、英语、网络等方面的知识。

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化学分析、植物与植物生理、土壤肥料、蚕体解剖生理、农业微生物、遗传学等专业基础知识。

专业技术知识:主要有桑树栽培及育种、桑树病虫害防治、养蚕学、蚕病学、蚕种学、丝茧学、蚕业经营与管理、农资市场营销、生物统计、家蚕遗传育种等基本知识。其中桑树栽培、桑树病虫害防治、养蚕学、蚕病学、蚕种学为专业核心知识。

专业拓展知识:如食用菌生产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水果生产技术、蚕丝文化、蚕业资源综合利用、农业生态与环保、农业推广、蚕业经济与丝绸贸易、农业企业管理等。

3.2高职蚕桑技术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

能力是学校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具体体现,它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训练和实践锻炼形成的,属于内层。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能力的增强,强的能力则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职生应具备6种能力,即学习能力、交流沟通与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具体来说,高职蚕桑技术专业人才应具备以下能力:

公共基础能力: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及文学表达能力;熟练操作计算机常用软件、处理业务工作的能力;公文处理能力;身体运动技能和能力;英语应用能力;独立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组织、管理、调研、策划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交沟通能力;审美能力;就业、择业、转岗和自主创业能力等。

专业基础能力:具备一定的化学分析能力、土壤诊断及施肥能力、植物常用生理指标测定能力、植物生长环境调控能力、常见农业微生物识别与利用能力等。

专业核心能力:主要有桑苗繁育能力、桑树栽培与管护能力、桑树病虫害防治能力、养蚕能力、蚕病防治能力、蚕种生产与保护能力、蚕茧收烘能力、蚕种经营管理能力、农资营销能力、试验与统计分析能力等。

专业拓展能力:食用菌生产能力、植物组培快繁能力、水果生产能力、技术服务与推广能力、企业管理能力、组织和策划能力、公文处理和信息获取能力、蚕业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桑蚕茧丝绸营销能力等。

3.3高职蚕桑技术专业人才的素质结构

素质是把从外在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于人的身心,进而升华形成稳定的品质和素养,属于内核。高的素质一方面可以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扩展和增强。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素质处于核心位置。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来看,素质的内涵应包括思想素质、身心素质、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等。

具体而言,高职蚕桑技术专业人才应具备以下素质:

思想素质:拥护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懂得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的基本理论;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热爱农村、热爱农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实事求是、言行一致的思想作风,不畏艰辛、奉献农业的精神境界,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学农爱农务农,勤奋敬业,安心在生产第一线工作。

身心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维素质和社交素质。如身体健康,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理智、乐观、坦诚、热情、宽容,尊重、理解他人;有承受失败和挫折的意识,有求真务实和团队协作精神等。

职业素质:具有实事求是、严谨刻苦、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具有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从事桑、蚕、茧、丝各职业岗位的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具有爱岗敬业、自律、诚信、进取、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有较好的自我发展能力。

人文素质:主要包括文学素质、审美素质、艺术素质、语言素质、礼仪礼貌素质等。如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和人文科学素养,了解中国历史与国情;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文学鉴赏能力、音乐鉴赏能力、园林鉴赏能力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高等职业教育基础知识篇6

关键词:高职教育,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比较

 

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都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法》中已明确规定:“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从办学特点来看,二者都是以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力(人才)市场的需要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都是靠办出职教特色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来赢得生存和社会信誉,由此决定了二者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上都是以“双师型”为重点目标。但由于二者在教育类型、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素质培养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对“双师型”教师能力与素质的要求也就不同。

一、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与中职教育比较,要求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必须符合高校教师资格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类型,是普通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首先在层次上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

(一)学生的文化基础不同。高职院校的招生对象是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高中毕业生和中职学校(中专、职高)参加对口升学考试的学生,因此,教育对象都经过了高中阶段文化基础课的学习,具备或基本具备高中文化程度,这为高等教育奠定了基础。进入高职院校以后,在高中毕业基础上接受相应的文化基础课学习,要特别强调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以满足适应现代化、国际化的要求。而中职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具备初中文化程度的学生,其文化基础课的学习是以达到高中毕业生水平为目标的,关键是强调语文、数学和外语等文化基础课的学习。

(二)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要求不同。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在宽度与深度上均高于中职学生,以“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为目标,使之具备适应高等技术或复合型人才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而中职学生关键是要“知其然”,以满足专业岗位操作技能所需知识储备的需要。。

(三)对学生的技术应用与能力要求不同。高职院校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熟练程度为前提,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应用高新技术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之适应现代化程度和复杂性,从而在高科技含量方面明显高于中等技术人才要求。因此,高职学生要能以过硬的技术应用能力而“独当一面”。中职学生只是要求能适应岗位要求,与他人配合、协作完成工作任务。

由于教育层次的不同,高职“双师型”教师必须符合高校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应该具备比中职教师更高理论水平和更强的专业知识能力,从而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都应该比中职教师要求更高。

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中职教育比较,要求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更强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企业需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大专文化程度、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的专门人才。按照这一目标,高职教育强调在“必需、够用、实用”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高等技术应用性,,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因此,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是能直接从事将理论、设计、规划或决策转化成物质产品或服务产品工作的工艺师、现场工程师、营销师或服务技师等。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实用型专业知识和专业岗位应用能力的中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中职学校培养中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技工学校培养中级技术工人;职业高中培养中级技术、管理人员和其他初级从业人员。教育强调的是适应具体岗位要求的动手能力,注重技能训练与技能熟练程度。因此,中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各种职业岗位要求,立足于业务一线操作的技术员、业务员、推销员等专业人才。

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高职教师应该比中职教师有更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更高,应瞄准高新技术前沿。

三、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中职教育比较,要求“双师型”教师的岗位责任能力更强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构成要素。纵观我国高职教育,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性”为主旨和特征,构建理论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实践教学;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并视其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强调学校与社会行业及用人部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产学合作,并坚持以此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一)专业设置不同。虽然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较之一般本科院校的理论型、研究型专业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作为高等教育的专业又较中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求严格得多。中职教育多依岗位设置专业,专业适应面较窄;而高职教育必须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职业岗位(群)是指一个行业岗位或一组相关的职业岗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是指坚持面向区域经济主战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紧密结合当地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变化趋势。因此,高职教育的专业面较宽,适应性更强。

(二)课程设置不同。高职教育主要是从高等应用型职业岗位(群)的需求出发,适度淡化理论教学的系统性、完备性,要求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标,兼顾现代“高等技术应用性”职业岗位(群)的流动性、变化性和对其长远需求的前瞻性,通过专业课模块的设置和选修课的开设,拓宽专业口径和知识范围。而中职教育主要是强化基础知识、基本应用技术的的传授,追求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理论教学体系不同。高职教育的理论教学着眼于理论知识的应用,注重介绍理论应用范围、应用范例、实际操作和管理规范,其课程体系必须据此来重新设计、组织和构建。因此,公共课中除政治理论课遵循、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指示精神安排外,还必须从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出发,强化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外语教学。专业课主要构建以模块为特征的课程体系,实现相关教学内容的整合,满足能力培养要求,同时,必须加大选修课的份量,增加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中职教育服从于其人才培养要求,立足于知识的应用性、针对性和技能的可操作性来构建理论教学体系,使其理论教学体系呈现为以文化基础课、职业基础课、职业理论和职业技能训练四个方面相互关联、合理配比的课程结构。

(四)实践教学体系不同。强化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质量的保证。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实训、分阶段实习、综合模拟实习、社会调研与毕业论文等形式来完成。其教学体系包括基本能力实训、专业能力实训、综合素质培养和建立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其中,产学合作是关键环节,综合素质培养是主要目的。因为产学合作教育利用了学校和行业、企业不同的教学资源和教育环境,特别是真实的职业环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现教育产品的“适销对路”。而中职教育的实践教学虽然基本形式也包含有课堂实训,分阶段实习、综合模拟实习等形式,但关键是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顶岗操作的能力。

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是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主要承担者。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中职的不同,要求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要比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应具备更强的岗位责任能力。

四、高职教育在学生素质培养方面与中职教育比较,要求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综合素质更全面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在素质培养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人文素质要求不同。杨叔子院士曾提出“人文教育,现代大学之基础”,虽有引发人文与科技之争之嫌,但应该说切中我国高校的时弊。作为高等教育,高职必须强调人文素质教育。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要求是:具有语言、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的基本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基本养成诚实、整洁、守时、守信的文明习惯;初步形成以自尊、自爱、自强、敬业、勤奋为主要特征的健全人格;具有商业、市场、价值、风险等现代意识;具备一定的交往能力,尊重他人,易与人合作。很明显,这些人文素质要求对于只具备高中文化程度的中职学生是很难达到的。。

(二)专业综合素质要求不同。高职教育要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出发,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高职教育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为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创造了条件。以知识结构为基础,以能力结构为保证,无疑会有助于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提高,真正实现其独挡一面的目标要求。而中职教育受文化素质的限制,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必然受到约束,在专业综合素质上显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Z].1996.9.1.

[2]杨淑子.是“育人”而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高教研究,2001(2).

[3]李文霞.试论加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2001(2).

高等职业教育基础知识篇7

摘要:计算机课程是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计算机学科教学应在培养学生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本文结合实际对于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一体化教学;精讲多练高职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培养学生计算机意识、普及计算机文化、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计算机课程将逐步成为中专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计算机学科教学应在培养学生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作为致力于培养社会急需的非学术型实用人才的高职院校,其培养的人才恰恰就是这新生产力的实践者、实现者。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在整个的高职教育阶段中占有十分重要的特殊地位。我们知道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适应于社会、有动手能力的实践型、复合型人才。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以及它在信息技术中所占的比重,恰好可以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途径之一。当今社会,国家已将计算机基础教育摆在与英语、数学等基础课程同等重要的地位,所以重视和加强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对于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增强高职教育的社会竞争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正确的目标定位高职教育虽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但由于培养目标不同以及三年制教育的特殊性,应当根据其自身的特点,进一步更新教育知识体系结构及基本特点,以适应计算机基础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式。适时性、应用性、覆盖性。二、灵活的专业设置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不是针对学科而是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学科是相对稳定的,而职业岗位是千变万化的。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更多地是以市场为导向,基于职业分析,根据职业的变化、以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灵活设置专业。对于高职的计算机教育应当紧紧把握时代、把握市场。灵活而高效地增加和调整专业,从而缩短学生自由人到职业人的转变时间。不能将高职教育当作高等教育的“压缩饼干”,要开拓思维,将外在需求及内在需要有机结合,合理进行专业设置。三、完善的教学内容1、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转变教学理念,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达到和谐统一。将教师从“教育者”转变为“引导者”。将以往简单地填鸭知识,转变为把学生带到知识殿堂的门口,引导学生入门;从“授人以鱼”转到“授人以渔”上来,把主要任务放到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上来,把重点放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上;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转到主动的知识渴求。在教学过程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培养紧密结合,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使用计算机进行工作和学习,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2、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要求,结合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和各自实际情况及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的行业特色,把专业的培养分为三个层次,即: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每个层次都有其基础教学内容和目标,再按照层次具体的细化教学环节,共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独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随后根据不同的专业对课程体系进行有机的结合,充分发挥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意义和作用。3、完善教学方法(1)注重“精讲多练”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不必面面俱到,而是主要讲清课程的要点和基础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更多的具体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并让学生多上机操作,目的是从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入手,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提高操作的准确性、迅速性、灵活性和协调性。(2)注重引导式教学计算机学科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为此,应当在教学中巧妙使用生活中的实例对学生加以引导,生动形象地解决问题。(3)注重课外培养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技能的提高,单凭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应通过讲座、兴趣小组、竞赛等多种方式丰富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接触面,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注重考试改革针对计算机教育是一种能力培养的教育,所以应对其考试体制进行多样性地调整。例如可将传统的考试更改为水平测试,将其作为学生毕业的资格条件之一。或允许学生免修某些计算机基础课程,但不免考。4、改进教学方式为了达到精讲多练的目的,突出基础知识的掌握,着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可改变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方法,多采用多媒体投影系统进行直观教学或“教–学–练-用”循环式的一体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同时改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条件,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1)运用多媒体系统进行直观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直观、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等特点。多以flash等学生喜好的形式进行教学,加强互动,充分引导,以提高教学质量。(2)积极开展教学实践并举的一体化教学方式结合计算机专业操作性强的特点,为缩短理论学习到应用实践的过渡,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积极开展学用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式,一体化教学一般按照以下步骤开展:①任务分配;②自主学习;③讲授辅导;④小组学习;⑤答疑讨论⑥实践环节;⑦考核方式综上可见,通过开展一体化教学,转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首先,从以往以教师为中心围绕如何向学生“灌输”知识,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如何“教会”学生知识;其次,从严格以大纲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向以实际操作为标准,以实现眼–手–脑的有机配合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最后,从以课堂为中心转向以现场讲解结合的“一体化”教室为中心。通过这三方面的转变,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3)依托网络优势,搭建教学平台研究开发网上教学系统,构建自主学习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平台。以校园局域网为依托,构筑一个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生态圈”,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教–学的双向数字流动。(4)构建实验基地,加强实践教学增加资金设备的投入,全面细致地列出实践实训题目,并做好实实训教师培训教育等工作,构建实验基地,加强实践教学,加强理论学习和应用实践的互动效应。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整个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针对新形式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新特点,势必要求对教师队伍的建设要进行不断的加强,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基本素养,通过外出培训、校际学习等方式学习新思想、新方法、新手段。以此为计算机教育设立常新的导向,从而带动整个教学环节的发展。总之,21世纪,计算机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将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将迎来新的突破和提高。这就需要广大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全面深入地总结多年来的经验,认真研究新形势的任务和要求,进一步明确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指导思想,大力推广行之有效的经验。把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推上一个新台阶,成为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为祖国输出更多更好的高职人才!参考文献:[1]王润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2]许仁昆.论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3]韩军.实用计算机基础

高等职业教育基础知识篇8

关键词:行业英语;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的语言,已经成为求职、就业和个人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组织的优化,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转向了服务于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高职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英语教学,既要衔接好基础英语的教学,更要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在“工学结合、能力为本”职业英语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构建起人才培养的新体系,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把所学的语言知识与具体的实践运用联系起来,高职公共英语与行业英语并重,使学生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增强实际运用语言的技能,提高行业英语教育与市场的吻合度,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

2006年教育部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种专业技能在教育部16号文中被称为“职业能力”。 由此可见,本科传统的重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传授的教育理念显然不符合现今的职教理念,难以满足用人单位对高职人才的要求。

2008年出台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也指出:“高职英语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各高职院校应以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的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设置英语课程,以岗位需求为主线开发和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建议高职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英语阶段与行业英语阶段。”

教育部高教司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也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打好基础要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强调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应结合专业学习,开设专业英语课程”。

社会的发展、市场的需求赋予了高职英语许多新颖的特征,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职教学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高职课程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高职英语专业化转向已经来临,高职英语课程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必须紧跟市场、紧贴学生实际、紧密围绕行业和企业对外语技能的要求,强化就业导向和能力本位。

二、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高职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受到传统重普教轻职教思想的影响,我国的高职教育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很大程度的沿用了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并没有形成属于自己高职教育的特色,而这一点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尤为突出。高职英语作为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曾与本科大学的公共外语一样统称为“大学英语”,其教学基本上也是沿袭普通高等教育英语教学的做法,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等几乎都是以普通高等教育为参照,并没有从高职的实际情况出发。由此可见,相对于快速发展的高职教育,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明显滞后,尤其是缺乏专业特色,行业英语知识匮乏。

1.课时严重不足

教育部高教司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与《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等标准都突出了要打好学生基础、实用、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要求。但从各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普通的高职院校只修2年的英语课程,有的院校甚至只修一年,时间的限制直接阻碍了行业英语知识的学习。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非英语专业共有26个,基本上的专业都只开设一学年的高职英语课程,只有计算机专业、物流专业开设了一学期的专业英语课,周课时为2节;旅游管理专业及酒店管理专业开设了一学年的专业英语课程,周课时为4节。与国家标准要求的能力相比,这样的课时显得严重不足;且高职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又各成体系,很难相互渗透;因此,在现行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几乎没有涉及行业英语的内容。

2.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课程标准脱节

就目前而言,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目标基本上都是要求学生通过实用英语考试、国家应用能力A(B)级考试或国家四级、六级考试等,而非国家课程标准核心要求的“突出高职英语的实用性”,很多院校把通过等级考试与获取毕业证书相挂钩,但却并未体现出对英语实用性的关注,未把它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课程标准相脱节。

3.师资力量不足

从高职英语教师的职业背景下来看,目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的教师的职业背景大多数都是一直在学校从事英语教学的老师,职业背景非常单一,只有英语语言方面的知识,缺少行业专业知识和实践背景,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结构较为单一。而正是专业背景的匮乏,在传授行业英语知识时,就很容易把行业英语知识课上成了专业知识的阅读和翻译课,脱离了语言教学的本质,忽视了对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以广厦学院为例,在开设了专业英语的4个专业中,只有计算机英语是由专业的计算机专业教师来授课的,其他专业都是由纯英语教师进行授课的,很难对行业的关键点有准确的把握。

4.行业英语教材稀缺

目前,高职高专基础英语教材较为齐全,已经能够很好地应用到日常教学中。与之相反,行业英语的教材却极为匮乏,教材不专、模式过于传统、内容过于专业、难度相对较大、辅助教材匮乏等问题严重。即使有的行业有了一些行业英语教材,但内容多以阅读为主,缺乏实用性。合理的行业英语教材应该是从高职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英语基础的、英语与行业相融合的教材,正是教材的稀缺与不合理,将行业英语与高职英语相融合就更显得困难重重。

5.学生基础薄弱

高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生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参加普通高考未能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的高中毕业生,一种则是三校生。其中高中毕业生英语基础相对好一些,但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总比水平仍然是有差距的;而三校生来自中专、技校和职校的,水平又比高中生要薄弱一些。学生基础的薄弱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基础英语时已略感困难,更何况是要求更高的行业英语知识。此外,对英语学习兴趣不大、学习自觉性较差等因素也是阻碍学生进步的原因之一。

三、行业英语与高职英语相融合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1.课堂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整合

将行业英语知识渗透到基础英语知识传授的过程中,需要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需要与各专业进行调研沟通,对毕业生进行调查,遴选教学内容,构建有效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瞄准学生的专业以及将来的就业岗位, 使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并着重培养其运用能力之余, 也增添其他职业拓展类内容,如职场英语、跨文化交际等, 即以专业语言知识与技能训练为主, 普通语言知识间接讲授为辅。广厦学院是以建筑为主的学院,具有企业一线经验的建筑类老师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很好地讲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这为行业英语内容的选取与整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专业基础教师与英语教师多沟通,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选取最贴近实际的材料进行教学。

[行业英语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类别\&内容\&教学重点\&教学实施者\&高职英语\&Our Campus\&听说读写译英语基本技能\&英语教师\&行业英语\&Building Materials

Structure of Buildings\&专业词汇

专业图示\&英语教师

专业教师\&]

以上表为例,当课程内容为“校园生活”的高职英语教学内容时,可将校园内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类型等融合进去,使学生不仅在理论上学到专业词汇、图示等,更能再实际中加以巩固,提高内容的有效性和实践性。

又如,针对财经管理类的学生,在学习fund一词时,可以拓展学习fund manager(基金经理/管理公司),raise funds(募集资金)等专业词汇,更可拓展到目前的经济形势,如经济增长减速(economic slowdown)、境外投资(overseas investment)的表达等。

针对木雕专业的学生,可以将英语教学与木雕创作结合起来,在创作的同时教会学生其所用的材料是什么,所用的雕刻方式是什么,所表达的寓意又是什么。广厦学院还有木雕陈列室,也可以引导旅游管理的学生进行讲解,将行业知识与基础教学融合起来,关注学生的职业需求,强调与职业的相关性,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因材施教,把相关的行业英语的知识有计划、有安排地渗透到基础英语教学中,为学生学习行业英语打下基础。

2.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传统的教学以传授英语知识,辅导学生通过英语等级考试等为主要教学目标。要将行业英语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必须选用合适的教学模式,更加高效的开展教学。英语课堂也可以到户外进行。例如“校园生活”一课,可以代领学生到实际的校园环境下,了解建筑材料的专业词汇,并设计大量的模拟学习任务、专业学习情境、语言学习情境的练习,努力让学生进入从业者的角色,以过程性知识为主,训练用英语处理业务的能力。职业化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更关注工作过程的构成要素而非知识的构成要素,以职场工作任务引领语言技能目标,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从高职入学伊始就接触行业英语,以尽早建立起行业英语的词汇体系,通过真实的语言材料和训练把实际工作场景带入课堂,给学生带来直观的职业体验,融“教、学、做”为一体,以学生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形成完整的英语应用能力体系,从而做到学以致用。

3.专业化教师团队建设

在教授基础英语的同时传授行业英语知识,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英语教学能力,而且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行业、专业知识;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提高职教能力,同时还要增加行业英语方面的知识储备。

就广厦学院的英语教师而言,基本上都是语言文化专业或英语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英语语言文化综合素质比较高,但也都缺乏其他行业方面的知识,在行业英语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问题,从而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必须要继续学习和深造,努力向“双师型”教师转变,通过脱产等形式到行业企业中挂职,参加实习锻炼,以便深入了解学生未来工作的实际需要,了解不同岗位的工作程序,熟悉其业务,在增加吱声行业知识储备的同时,也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材的编写等几类第一手信息资料。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聘请具有行业企业一线工作经验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兼职教师来充实师资队伍,完善合理的师资结构。

4.专业教材的编写

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外语职业能力。因此,必须根据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来安排教学内容,编制合理的专业教材也就显得异常重要。高职高专教育主要是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不同区域内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会有所不同,这也导致了各个院校对行业英语教材的不同需求,因此,最合理的应该是各个院校根据自己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对现有的一些教材进行删减、整合以及更新,深知组织专业教师及英语教师进行校本教材的自编工作,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满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的需要,高职英语课堂改革势在必行,与行业英语想融合不失为一个较为有效的途径,积极探索行业英语与高职英语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适合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使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功能得以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杨玉琼.探索高职英语教学新出炉-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相结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2

[2]朱冬碧.行业英语在基础英语中的渗透与融合[J].中国教育学刊.2012

[3]魏金玲.普通英语与行业英语融合的高职英语教改模式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Vol.13,No.1

[4]张锋茹.关于高职英语教学中引入行业英语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General No.115

[5]张雪红.中门用途英语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对上海三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D].华东师范大学.2005

[6]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S].北京:2009

[7]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S].北京:2008

高等职业教育基础知识篇9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我们已意识到了课程建设对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许多专家、学者和职校以及身处教育一线的经验丰富的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尝试各种符合当今中国职业教育规律的课程模式,以多元整合课型理论为依据进行课程开发与改革,努力突出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的特色扩即以劳动力市场需求、职业现实需求和学生未来需求为基础。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本质含义

当今,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现状的日趋严峻;随着高科技被广泛应用,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综合化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引发发达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升学要求越来越高;就业学生转换岗位和职业的频率也越来越大。劳动者一辈子从事一种职业的可能性几乎是微乎其微的,显示出劳动者在接受教育的时候,不能仅仅是为了培养某一个岗位能力而接受某一种单一的知识、能力的训练,否则当学生在需要继续深造或转岗时只能面临被淘汰的结局。所以我们提出的以就业为导向实际上是一种广义的含义,是从学生的全局发展、终身发展出发,是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前提之下提出的。

二、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在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建设中的地位

中职文化基础课课程主要是指德育、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体育六门必修课和其他不同专业相关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课程。

中等职业学校作为我国国民教育序列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输送大量合格的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在教育部教职成司《关于实施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掌握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学习和终身学习所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都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要高度重视文化基础课的学习。把握时代脉搏,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地搞好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只有搞好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才能保证其它课程的建设得以顺利地进行;只有搞好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按照时代需要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真正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打好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的知识基础;只有搞好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才能让学生拥有较好的文化理论功底,使接受继续教育或更高一级的学历教育成为可能。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是其它课程建设的前提,在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三、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是相辅相承的关系。文化基础课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对文化基础课的建设提出具体要求。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选择合理就能保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得以顺利进行;专业知识的发展又为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知识更新指明了方向。在我们进行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和开发时,必须重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课程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开展,才能发挥好文化基础课教学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服务的作用。

四、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的现状概括

鉴于现状,所以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加强基础理论教学,通过区域课程开发满足学生今后在本区域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顺利发展的需要,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协同专业结合区域、学校的特点和社会需求进行课程改革与开发,以达到真正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和实际效果的目的。充分满足本区域学生、家长和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特别是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的需求,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既要满足后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对文化基础知识的需要,又要满足所有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所以我们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的课程进行必要地改革与尝试。同时在苏州大学数学学院副院长朱汉林教授、吴茂庆教授和苏州市教科所殷堰工书记的指导与帮助下、联合兄弟院校进行关于中职文化基础课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尝试,目前课程改革正处在第一阶段的测试与评价阶段。通过在2006级中职新生中使用我校自编开发的新教材,一个学期以来的效果是极其明显的,学生学习文化课的兴趣明显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较为明显地提高。同时我们也看到新编中职文化教材在我校的使用与推广,有助于推动我校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学校文化基础课校本课程的开发正好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在这次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力求彻底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五、调查与分析

为了检验我校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效果,我分别在我校2005级中专生和2006级中专生中各抽取1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而两个年级的各100名学生分别是各班随机抽取的学生,而且尽量保证每班在各分数段的学生都能有所抽到,尽量控制实验的无关变量对实验数据的影响,以期能真实地反映实验效果。另外为什么会把这两个年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呢,因为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教材是从2006级新生中开始试行的,而50级还是沿用原来的老教材,由此两个年级正好作为实验的对照组。同时也对全校的文化基础课教师进行调查分析。

(一)面向学生的问卷题目分别是:

1.你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在后续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学习中的作用如何,

A.重要B.不重要C.其他

2.你认为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学习难度如何,

A大.B.不大C.其他

3.你的文化基础课考试有没有不及格科目,

A.有B.没有

4.你认为影响文化基础课学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教师水平不高B人学水平低C.教材、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5.你毕业后准备如何发展,

A.就业B.继续升学C.自己创业D还没考虑好

6.简答:你认为哪门文化基础课或哪个知识点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7.你觉得文化基础课最应该学什么,也就是什么内容对你最有用,

另外,还让学生描述了心目中理想的教学模式和最希望学到的知识等内容。通过调查我们看到学生认可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对后续的学习有作用,也就是想学好文化基础课。但是普遍认为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没有做到结合学生初中学习基础,做到深入浅出,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接近一半的学生有不及格科目出现。学生认为改革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材是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质量的重要环节。学生继续升学比例的提高也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和高职接轨。

(二)面向教师的调查问卷:

1.您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在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中的作用如何,

A.重要B.重要C.其他

2.当前使用的教材是哪种版本,

A.国家教材B.省市自编教材C.学校自编讲义

3.您认为影响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是,

A.学生人学水平问题B.课程建设问题C.其它问题

4.您认为当前文化基础课课程是否符合学生今后学习、升学、就业需要,

A.符合B.不符合C.还可以

5.您认为当前文化基础课教材适用性如何,

A.很好了B一般C.不适用

6.您认为当前文化基础课教材是否反映了新的科学发展成就,

A.是B.还可以C.不是

7您认为当前文化基础课课程是否渗透了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要求,

A.是B.还可以C.不是

8.您认为自己学校是否有能力自编教材,

A.有B.没有

9.请您谈谈对自己所教课程、所用教材的总体看法。

10.请您谈谈你对今后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的设想。

另外还对教师是否愿意以及如何参与课程开发、现用教材的适用性、如何处理专业课学习和升学考试对文化基础课要求不统一等问题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可以看到,教师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在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看中。认为影响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人学水平问题与课程建设问题二者并重。对当前文化基础课课程是否符合学生今后学习、升学、就业需要产生了明显的分歧,这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开发发出了明显的需求信号。而且很多教师表示了乐于参加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开发的意愿,并提出了不少很好的建议。

本学期在试用我校开发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前提的新教材后,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们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对新教材的体会之下,我们将进行第二轮的校本课程的修改与完善。

六、本次校本课程开发中应遵循的原则

我们在开展这个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应充分遵循以下原则:

(1)以校为本的原则。贯彻学校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宗旨,弥补国家课程的单一性,以满足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多样性与差异性的缺陷,反映出本学校的特点和条件,从而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2)学生优先的原则。考虑学生差异,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要求融人到学校的课程计划之中,从而把学习和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得到更充分、自由和生动活泼地发展。

(3)合作互补的原则。首先是学校与课程研究部门和课程专家之间的合作互补,其次是指学校之间以及一所学校内部教师之间的合作互补。

高等职业教育基础知识篇10

关键词:生源素质;综合素质;以人为本;以能力为中心;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9(C)-0049-01

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随着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规模的扩大与各项改革的深入,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工作日益受到关注。总体看,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还不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适应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着许多问题。(一)生源素质明显下降。与过去相比,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入学成绩降低。上世纪90年代初,中等职业学校(尤其是中专部)的学生都有录取分数线,且比重点高中都高,毕业生不少已成为工作单位骨干。现在,教师把相当多精力放在课堂秩序管理上,考核试题难度一再下降,不及格率依旧超标,有些学校甚至在考试前先出一套试题,等期中或期末考试时,和先前出的这套题大同小异,但考试结果令人大失所望。(二)教学模式单一。受传统教育思想束缚,存在重书本知识、轻实践技能,重学科体系完整、轻岗位实际需要的弊端,是典型的教师、学科和知识中心的教学模式,很少采用“能力中心”、“个性中心”和“职业素质中心”的教学模式等。教学模式单一化已越来越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影响教学质量提高。(三)教学内容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一方面,教师根据教材要求必须完成相关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但生源素质下降导致这几乎是很难完成的任务;另一方面,学生面对偏深偏难的专业理论知识,很难完全掌握,导致教与学相互脱节现象。由于教材老化、内容陈旧,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滞后于时展,学生没毕业就先失业,严重影响教育质量与声誉。

二、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中等职业教育应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以能力本位”为出发点,突破学生技能培养的“瓶颈”,树立“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观念,努力做到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让社会认可”。(一)职业定位是中等职业教育生存的基础。1.目标定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及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同时,肩负着不断更新、提升一线劳动者素质的任务。关注的焦点是尽可能提高劳动者适应社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能力,满足社会对就业者越来越高的技能要求,为个人将来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实平台。2.职业定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属于能力为本的教育,为学生进入现实和未来市场就业或创业准备的教育。学生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继续教育有基础、发展有空间的位置上,其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实用性、技能性、职业性。3.知识、能力定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某种生产技能培训和管理的教育,以岗位群需要为依据制定教学计划;在进行职业岗位描述、职业能力分析基础上,按需施教;着眼于职业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而组织理论和实践教学;着眼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补充、更新,选择教学内容与构建课程结构,体现职业能力要求而形成课程体系。这种体系应是打破学科型的教学模式,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具有实践技能、创业能力、创新精神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这样的知识技能型劳动者应具有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素养,具有合作精神与开拓能力,能在生产、技术、服务一线发挥有效作用。(二)更新教师观念,提高师资队伍质量。现在人们已清醒的意识到:学生是否适应社会职业岗位的要求,是否能在激烈的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是办学关键,学生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作为教师,首先应转变观念。注重在平时教学中从社会职业实际出发培养学生,注重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注重把学生培养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市场需求实际中找准位置,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提升自己,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教学内容改革:1.教学内容实用化、精简化: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以“培养职业综合能力”为中心的要求和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以培养“适应市场需要”、“一专多能”、“岗位变换”的综合能力的实用人才为目标,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力求实用化、精简化,不盲目追求专业知识的高、精、尖,但须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科技发展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及时充实进去,努力使教学内容跟上时代步伐。2.教学内容基础化、能力化 :教学内容基础化即基础理论知识面宽,基本职业技能要厚。宽厚的基础可以为学习专业知识,形成专业技能、适应职业变化,接受继续教育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基础知识要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基本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在教学中联系实际,调整教学内容,以“能力本位”为出发点,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就业上岗后的实际问题。(四)教学方法更新。将教学内容的精华传授给学生,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少讲精讲:作到“少讲精讲”,要求教师深入把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要,掌握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抓住重点,讲透难点,才能使学生搞清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使学生从头绪复杂的内容上找出规律,明确哪些是基础、哪些是技能、哪些是该一般了解的、哪些是应下工夫掌握的,进而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最基本、最实用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2.分层次实施:根据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生源整体素质下降、成绩反差大的现状,应采用同班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即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分析,按照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个性特点等分层次,任课教师以实际理论与实践作为前提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实行分层次因材施教。突出基本理论、提升能力水平,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正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正确的进行职业定位和在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并付诸于实践中,学校与市场紧密的结合起来,教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进行分阶段的实际操作练习。在可供反复训练的仿真或全真的职业环境中进入岗位角色,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教、学、做合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双向沟通,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社会输送大批合格的有用人才。

作者单位:河南省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1]叶云芳.当前职业教育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J].职教通讯.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