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的艺术性十篇

时间:2023-10-29 09:32:57

影视的艺术性

影视的艺术性篇1

关键词:影视;音乐;互通性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104-01

一、听觉上的极致享受和视觉上的饕餮盛宴

(一)音乐艺术

音乐艺术其实就是有组织的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音乐艺术是人类社会中创造出的文化现象,是音乐家反映和表现社会现实的产物。它具有以下的特性:

1、音乐艺术的非实体性

作曲家创作这些曲子为的是反映现实生活,不是再现现实,而是表现这些音乐家们从现实生活中所产生的情感和态度,包括思想、情感、愿望、理想,音乐就是它们的物态化、对象化。所以音乐又具有非实体性。

2、音乐艺术的非具象性

音乐的物质媒介既然是声音,它就不会像绘画、雕塑、舞蹈、戏剧、影视等艺术那样给人以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这就是所谓的“具象”,它指的是艺术家在创作中把他对于生活的感悟,所要表达的对于人生的思考,尽可能地以具体可感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我们说音乐又具有“非具象性”。

(二)影视艺术

影视艺术对于我们而言要比音乐艺术更熟悉些,因为它是最普泛的大众文化媒体。它具有以下的特性:

1、影视艺术的跨文化性

古老的艺术都需要特定的文化背景去解读,但是影视艺术以“画面”这一世界性语言因素,使人们可以很轻易的去解读。影视艺术可以通过“画面”这一语言因素使世界上语言不通、不了解其他国家文化背景的人轻易地看懂它想要表达的东西。

2、影视艺术的科技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造就了影视艺术。如果没有广角镜头,我们不可能看到《公民凯恩》中那样经典的景深画面,没有后来的斯坦尼手持摄影设备,我们也无法看到王家卫《重庆森林》等电影中的快速不规则运动的镜头。这些都在说明一个问题:影视艺术是受科技限制或影响最大的画面艺术,是科技含量最高的现代艺术。

二、音乐艺术与影视艺术的共通性

(一)都是流动的艺术

无论是音乐,还是影视,都属于动态的艺术。无论是时间的艺术(音乐),还是时空的艺术(影视),它都不是静止不动的。音乐是靠流动的旋律来作艺术对象的;而影视则是靠活动的画面和声音来作艺术对象的,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艺术感染力的贯通

影视艺术是通过画面这个语言因素来使人们看懂导演所要表达的情感,而音乐艺术则是通过节奏、旋律使人了解作曲家的喜怒哀乐。比如通过欣赏中国古典音乐《梁祝》,两人的情意绵绵,全在大小提琴和鸣奏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影视艺术更是如此,如卓别林的《摩登时代》通过画面我们可以感觉到导演要传达的一种轻松愉悦的情绪。

(三)艺术功能的异曲同工

《乐记》中早有记载“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音乐教化人心,使社会上的人都去朝着好的一面发展,不去作恶,社会就会很和谐。而对于影视来说,它也具备这样的功能,看一部好的电影,会从中吸取到很多阳光的东西,就会更加的努力去往好的方面发展。

三、声影映画——音乐艺术与影视艺术的完美结合

(一)影视音乐—以电视剧《恶作剧之吻》为例

影视音乐指的是专门为影片创作而被选用的音乐作品,属于音乐的一种体裁,是影视艺术表现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一部电视剧带来的收获不仅仅是收视率的暴涨,而且电视剧中的服饰、发型以及音乐会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在《恶作剧之吻》中,主旋律一共有三段,分别为《SAY YOU LOVE ME》,《靠近一点点》,《听见》,以及经常在剧中来的主题曲《恶作剧》,很多歌曲在电视剧播出之后大红大紫。

(二)音乐电视:视听艺术的极致

音乐电视,又称music video,俗称MTV。MTV在20世纪末诞生,它的最终目的是在表达音乐所特有的情绪。在许多影视作品中,音乐始终都处于一个从属地位,它是从属于画面的,音乐形象是为了烘托人物性格或使剧情更加完整而出现的。但是,在音乐电视中,音乐形象却是被表现的主体,而那些画面创作反主为仆地从属于确定的音乐形象。

影视的艺术性篇2

[关键词] 影视艺术;综合性;审美

影视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吸收了多种艺术的长处和特点,使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丰富和充实了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同时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集于一身,从而具有巨大的美学魅力。影视艺术综合了戏剧、文学、绘画、雕塑、音乐、建筑、摄影、舞蹈等艺术中的多种元素,并把这些艺术元素相互融合同化和吸收,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自身新的特性,使之成为一种时空综合的独立的视听艺术。影视艺术的综合性美学特征绝不仅限于各种艺术元素的有机融汇,这种综合性突破了艺术学的层次,更加集中地反映在美学层次上的高度综合性,体现为再现性和表现性的统一、纪实性和抒情性的统一、技术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使得影视艺术成为迥异于其他艺术种类的一门独立艺术。

一、影视艺术与戏剧

影视与戏剧有着密切的关系。戏剧既是一门综合艺术,又是表演艺术,戏剧艺术多年来在编导、导演、表演等方面所形成的艺术规律,为影视艺术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从历史的渊源来看,早在电影诞生之初就出现了以梅里爱为代表的戏剧电影学派;我国最早的电影理论也是“影戏”理论;20世纪40年代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戏剧化电影美学观更是一度风靡世界银幕。影视艺术作为一门年轻的艺术,在其成长初期,都曾从戏剧艺术中吸取了许多营养,不仅借用戏剧的创作题材和戏剧表演经验,而且将戏剧性矛盾冲突与戏剧性情景纳入作品之中。时至今日,虽然影视艺术更加注重发挥自身的艺术表现力,但影视艺术与戏剧艺术之间仍有着不解之缘。一些影视作品的编导、导演、演员,或者来自戏剧舞台,或者两栖于影视和戏剧艺术,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戏剧式结构方式更适应于大多数中国观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习惯,因而在国产影视艺术作品中,它都将作为一种传统样式长期存在下去。但影视艺术毕竟不是戏剧,与戏剧相比,影视艺术自由转换的时空打破了戏剧舞台的时空局限性,影视演员自然、真实、生活化的表演取代了戏剧演员舞台程式化的动作,从而使得影视艺术能够更加逼真地再现现实生活。

事实上,电影是搬上银幕的戏剧,电视是搬上荧屏的戏剧。舞台、银幕、荧屏都是戏剧人物活动的空间和场所;不同之处仅仅是,银幕、荧屏比起舞台的空间更宽阔,机动的余地更大,布景与活动场所可以不受狭窄舞台的限制,能够充分地利用真实的生活环境,它给人物提供的环境和背景,比起舞台布景的人工痕迹更少,银幕、荧屏表现的内容和矛盾斗争的活动场所,更具有真实生活的性质。但是,戏剧影视人物矛盾斗争的基本行为方式及其产生的戏剧性,并不因此改变,甚至由于获得比舞台更有利的施展余地而显得更优越。因此可以说,戏剧的本质特性并不因为活动空间转移到银幕或荧屏而改变,电影、电视并不因为离开舞台而失去戏剧的本质特性。因此,戏剧、影视在本质上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

二、影视艺术与文学

影视艺术也受到文学的极大影响。影视艺术从文学中吸取和借鉴了许多叙事方式与叙事手段。文学融入电影、电视,构成了影视艺术深厚的文学基础。影视艺术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剧本,影视文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同时,文学的各种体裁都曾经直接或间接地对影视艺术产生过巨大影响。电影向诗歌学习,产生了富有抒情性的诗歌电影,如《城南旧事》《黄土地》,前苏联的《战舰波将金号》,美国的《金色池塘》,日本的《远山的呼唤》等;电影向散文学习,从而产生了散文电影或纪实电影,如意大利的《偷自行车的人》《罗马11时》等;电影还吸取小说的手法与结构形式,从而产生小说电影,如前苏联的《静静的顿河》《战争与和平》等。根据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些类似于我国的章回小说的优秀电视连续剧,已成为我国广大观众家喻户晓的优秀电视艺术作品。

影视艺术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学与影视艺术基于叙事之上的相通,在二者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和转化,使影视在成为独立艺术之后,仍然需要从文学中汲取营养,而文学也因借成熟影视艺术的推动,自觉地凸显其“电影性”而日益丰富着自己的叙述手段。文学与影视得以相通的根源在于二者都属于叙事艺术。就文学对影视艺术的影响来看,电影的叙事和叙事技巧最早是从文学那里学来的,至于文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等因素,在影视艺术成熟之后仍被其广为借鉴。在中外影视作品中,有将近半数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特别是那些伟大的文学巨著,多次被搬上银幕、荧屏。可见影视艺术与文学有着血脉相通的亲缘关系,对小说的借鉴使影视艺术创作者们获得了灵感。文学与影视作为叙事艺术,都是在流动的时间中连续地描绘事物。正如法国影评家玛格尼所说:“电影和小说二者均为叙述作品,叙事有它自身的规律,与展示的规律有很大的不同。它的基本要求之一是连续性,小说的各种程式和电影的各种常规技巧大抵是为了保持连续性才产生的。”小说是在一个个词语组合的场景的连续中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影视是在一个个画面连接的场景中构成银幕、荧屏形象,在时间的延续中叙事是它们的共同性。这使文学和影视艺术都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叙述复杂而连续的社会生活。

三、影视艺术与音乐、舞蹈

影视艺术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影视艺术从音乐中汲取了节奏与感染力,使音乐成为影视作品概括主题、抒感、渲染气氛的重要艺术手段,影视音乐更是成为影视艺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的影视主题音乐都是展现本剧主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生动形象地塑造出剧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和个性,同时它也能让观众在欣赏歌曲的同时联想到剧情的内容。音乐这一长于抒情的听觉艺术形式,大大丰富了影视艺术的感染力。影视音乐是影视综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主题歌、插曲、片头音乐和情景音乐等,与其他形式音乐相比,它一般要从视听统一的角度,考虑与剧情、画面结合的关系。影视音乐是指为影视而作的音乐,影视歌曲是通过画面的视觉形象使歌曲内容更具体明确,更具有感染力。它借助影视艺术的魅力得以传播,并长期流传,而主题歌直接阐述主题。一曲《我的祖国》把人们带入硝烟纷飞的上甘岭;《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使人们想起冰山上的来客;《牧羊曲》把人们带进了天下闻名的的少林寺;经典的电视剧插曲《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等更是久唱不衰。试想如果没有这些歌曲,这些影视作品是否还会那么流光溢彩,我们是否还会有那么多的感动。没有音乐的影视作品是不可想象的。感谢那些优美的旋律让珍贵的影像在我们的记忆中永远闪亮。近年来,各种大型综合性电视文艺晚会,更是吸收了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等各种艺术特长,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民族特色鲜明、气氛浓烈欢快,受到了全国亿万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每年一度的电视春节晚会已成为我国人民春节期间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突出表现了综合性文艺晚会的巨大魅力。这种巨大的感召力也正体现了电视艺术的综合优势。电视艺术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在近年来风靡全世界的MTV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它为音乐作品配上了快节奏的画面集锦,具有极强的听觉冲击力和视觉表现力,体现出现代影视综合艺术的巨大魅力。

四、影视艺术与绘画、雕塑

影视艺术从绘画、雕塑中汲取了造型艺术的规律和特点,使得造型性成为影视艺术重要的美学特征之一。绘画对光、影、色彩、线条、形体的独特处理以及如何运用二维平面去创造三维空间的艺术本领,尤其是强烈的造型意识,为影视艺术的画面造型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营养。影视画面如同绘画、雕塑、摄影一样,既是以造型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的手段,又通过造型性给人以巨大的感染力。如电影《黄土地》采用一种深黄的色彩基调,表达对我们这个民族和这块土地的眷念之情,这部影片的画面上五分之四是黄土地,五分之一是蔚蓝色的天空,天边地平线上有几个小人物正弯腰拉犁,通过这种十分独特的画面造型体现出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红高粱》则采用一种大红的色彩基调,影片中的红高粱、红头巾、红绣鞋、红袄、红裤、红酒……大片大片的红色在画面上闪耀,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刺激和心灵震撼。以红色为主的基调赋予这部影片生命色彩与酒神情绪,成为抒情表意的造型视觉符号。

五、影视艺术与摄影

影视艺术与摄影艺术有着与生俱来的天然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摄影的出现,也就不会有电影和电视的诞生。自从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摄影术以来,摄影在技术与艺术两方面都有了迅速的发展,对后来出现的电影和电视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影视艺术中的摄影师是影视画面的主要创作者,是摄制组的重要成员,他的任务是通过运用摄影专业的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法,充分发挥电影摄影和电视摄像的纪录功能、造型功能、表意功能。摄影师的作用除了在影视作品中塑造人物、描绘环境、烘托气氛、刻画细节外,还通过摄影造型和表意功能直接参与创作。

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影视摄影师的艺术是影视绘画艺术,摄影师是真正的影视绘画艺术家,以非常鲜明、真实而富于表现力的绘画形式来表现影片中各个镜头的思想和内容。优秀影视作品可以做到声画相融,有虚有实,有藏有露,视觉和影视作品设计的关键在于必须具有一个个性化的视觉解读。影视作品视觉化过程的第一步是设计包含有影片思想或剧本精神的画面,为影视作品创造一个整体的画面基调。《英雄》选择的是旖旎奔放的自然景观和沉稳厚实的秦王宫,空间横向调度气势磅礴,场面宏大,浓墨重彩的气氛渲染和造型视觉的张扬,营造了一种历史气度与人物的英雄悲歌。《无极》作为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影片,不仅色彩艳丽,而且时空写意,使得影片带有一种神秘虚无的诉求语境。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影视艺术具有时空统一性、声画可融性、表现综合性、形象逼真性等审美特征。影视这一艺术门类的各种形象都是在画面和声音的统一中,通过造型而表现出来的。影片的整体形象结构、情节发展的顺序、在具体环境中进行的动作,都是由导演构思而形成了一套连贯的绘画处理。形象的各个场面在胶片上构成画面,乃是摄影师艺术创作的成果。摄影师,这个掌握着一种新的造型形式、活动的电影绘画的表现手段的艺术家,其任务就是把影片的内容作为许多活动的绘画构图――肖像、室内景物、战斗场面以及群众场面,在胶片上表现出来。现代影视编导在构思时,不仅要善于汲取美术、戏剧的特长,要考虑画面的安排,关注画面美,同时还要善于通过各种音响来构成节奏感与和谐美。声画可融性传统艺术如绘画艺术等,也要借鉴影视艺术的这一特点,进一步用画面和声音来塑造和完善绘画艺术,形成视觉和听觉统一和谐的优秀绘画艺术作品。

总之,影视艺术通过综合性美学特征吸收了各门艺术的精华,并将这些艺术元素转化为自身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声画结合而获得新的特质,展现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彭吉象.影视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钟友循.影视与影视鉴赏[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影视的艺术性篇3

[关键词]电视电影;个性化;创作

1996年电影频道正式开播,1998年参照国外电视台为电视播出拍摄电影的经验启动电视电影的拍摄,十年来电视电影已经走进了中国的千家万户。人们已经习惯了打开电视看电影的娱乐方式。吴贻弓:“夫‘电视电影’者,顾名思义,就立意、创作、摄制、传播乃至接受诸端而言,既有别于多集电视,亦另类于影院电影。”电影追求以大投资制造视听奇观;电视剧以长篇幅来展现阔大壮观的历史或者细腻感人的家庭故事。电视电影作为电视传媒与电影艺术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影视艺术形式。随着影视合流的不断深化和自身艺术技术的进步,逐渐脱颖为一种具有独立美学特征的新艺术样式和重要的电影产业。在电视电影依靠电视媒介不断扩展影视艺术空间和市场空间的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电视电影自身艺术创作的个性化发展,提高影片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充分发挥其独特的美学特征,更好的繁荣和发展电视电影事业。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去分析现阶段电视电影的个性化创作。

一、利用热点题材、新闻题材来吸引大众的注意力、提高收视率

十年来,为电视播出而制作的电视电影,以其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迅速反映生活,给观众带来最鲜活的感动,形成了电视电影自身的创作特点。截止至2008年底,电视电影产量达1108部。现实生活题材占81%,革命历史题材占4.5%,古装武侠等占12%,其他占2.5%。许多作品取得良好的收视成绩:收视率超过2%的有三百三十多部次,其中现实题材一百五十多部次。

在电视机前,人们身处家庭环境却有切实的自我意识和现实感,完全不同于身处影院中的那种暂时遗忘自我的状态。由此,我以为电视电影的独特意境需要更多来自日常生活实况,来自大众关注和思考的社会现象,包括相当宽泛的世界范围的现实社会动向和人类相通的情感。因为普通观众喜欢看这些现实题材的电视电影,他希望从电视电影当中找到对自己生活的一种写照,找到对当下情感的一种需求和体验。

作为电视媒体,电视节目主要以真实性、及时性吸引观众;只有利用新闻题材或热点问题才能够吸引大众的注意力、提高收视率,使得电视电影能够更好的发展。它以小投资、短周期,精制作为生产方式,保证这类题材的时效性以及一定人群的收视率。无论电影还是电视系列剧对于新闻纪实性作品的创作相对于电视电影创作有着难以逾越的障碍。电视电影要以现实题材和纪实性风格取胜,记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情感、接近大众的生活,侧重对情感的细腻表现增强文艺类型的吸引力;改编真实案例,追求逼真、恐怖、纪实、刺激,兼有打斗场面。追求情节的曲折和惊险性,注重故事性、细节表现和叙事张力。通过不同领域现实题材电视电影的创作,这些作品涵盖了农村、工业、军旅、城乡文化等多个领域,叙述或平缓或急促、或轻盈或厚重,与中国观众的审美实现了对接,获得了很好的收视效果。

二、塑造富有魅力的人物提升艺术价值

塑造有魅力、有价值、有生活的人物,反映各个领域人们的生活状态、内心世界,是电视电影发挥其独特美学特质和个性化创作的重要手段。以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的内容去塑造富有魅力的人物可以提升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这也符合为最广泛的大众拍电影的创作需要。电视电影在创作过程中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努力提升对典型人物的塑造,使得每个人物都能够鲜活的生活在特定的故事情节之中,作品中的人物应当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鲜明的唯一,让大众沉浸在主人公的故事世界之中的同时,更受他们经历的感动、对生活的感怀,对人格魅力的吸引,制作更多优秀的电视电影作品呈现给电视机前的观众,以生动可感的人物和现实深刻体验传达出创作者对现实的独特理解。影片《金牌工人》中全国劳模徐振国的现代工人气质以及新时期改革者常局长的远见。《督察队长》中的督察队长沈泉和刑侦队长朱豪是观众熟悉又有些陌生的新警察形象,有很强的职业素养,也和普通人一样遭受着生活实实在在的压力。《天籁》中的新“草原姐妹”央金和她的同学根嘎、扎西,还有那影响着藏区人民生活、忠实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的天籁之音拉姆。

电视电影更多地选择现实题材,选择小人物、普通人作为主人公,也是由电视电影低成本所决定的。如李迅所讲,低成本既是一种限定,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就是面对当下中国的观众,满足当下中国观众的心理需求。这种可能性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挖掘。

三、依靠完美的叙事增加可看性

电视电影在将电视媒介与电影相结合后产生了新的特质,即在媒介和内容结合后形成了新的艺术定位和审美品格。相对于电影而言电视电影讲述的故事是“小”的,不会像电影那样依靠视听奇观来达到震撼的效果,走超现实主义的路线,但这种“小”只是指电视电影所描述的故事是日常化的。题材贴近现实,而不是像电影那样给人创造的是幻化的世界,除了本身就是魔幻题材的影片之外,其他题材的处理也都是非日常生活化的。但也不能像电视剧那样用很长的篇幅来展现阔大壮观的历史或者细腻感人的家庭故事,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电视电影所讲述的“小”故事更加凝练,情节更具有吸引力,表现自己的独特审美特质。所以要想吸引电视屏幕前的观众就必须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故事结构、戏剧冲突、风格化的表演来刻画出鲜明的人物性格,展现并深化故事的主题。如影片《十八个手印》影片构思巧妙、影像完整大气、对白精彩,利用不同叙事线索的铺陈与推动,将那个风雨欲来的特定历史时刻完整准确的定格于荧屏。《生死抉择》、《横空出世》利用剧烈的情节冲突,在矛盾和斗争中展示丰富的人物性格。形成强烈的情感冲击。

四、利用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增强电视电影的艺术魅力

电视电影所要表现的故事往往是贴近现实的。这要求我们在结构影片时不能脱离实际的生活面貌,但在镜头语言的描绘中也要注重电视电影艺术性的挖掘,注重艺术上的锤炼,避免造成艺术上的缺失。充分发挥电视媒介的特点,利用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去增强电视电影的艺术性,也要考虑到自身的特点,避免完全照搬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北京电影学院倪震教授认为,“电视电影的一个特征是造型和影像需要较高的表现力,需要一定的电影味儿和影调效果。它不像长篇连续剧主要用情节和台词去吸引观众,影像方面平淡化处理亦能奏效。电视电影虽然由于成本限制,但它们需追求一部电影的所有艺术指标,只是要躲避大场面、奇观化、超惊奇的视觉效果。”

从艺术标准方面来看,专门为电视电影创作的剧本既要区别于电影的题材,又要有电影剧本那样严谨的结构和独特的电影语言及较高品位的内涵,有比电视剧更深化的主题;电视电影要找到自己本土化的民族文化的空间,注意发挥艺术的个性,在叙事方式、节奏和文化含量方面向电影靠拢;选材方面还应具有平民视点与国民视角,避免庸俗化。注意电视电影的视听语言特性,从画面的构图、镜头运动、视听节奏、音乐构成等方面营造一种电影感,形成一种风格化的形式。电视电影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电影艺术文本的一种补缺,甚或是电影艺术文本另一种形式的再生。所以,对电视电影的艺术要求必然趋近于电影艺术的普遍标准。

影视的艺术性篇4

[关键词]电视电影;个性化;创作

1996年电影频道正式开播,1998年参照国外电视台为电视播出拍摄电影的经验启动电视电影的拍摄,十年来电视电影已经走进了中国的千家万户。人们已经习惯了打开电视看电影的娱乐方式。吴贻弓:“夫‘电视电影’者,顾名思义,就立意、创作、摄制、传播乃至接受诸端而言,既有别于多集电视,亦另类于影院电影。”电影追求以大投资制造视听奇观;电视剧以长篇幅来展现阔大壮观的历史或者细腻感人的家庭故事。电视电影作为电视传媒与电影艺术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影视艺术形式。随着影视合流的不断深化和自身艺术技术的进步,逐渐脱颖为一种具有独立美学特征的新艺术样式和重要的电影产业。在电视电影依靠电视媒介不断扩展影视艺术空间和市场空间的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电视电影自身艺术创作的个性化发展,提高影片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充分发挥其独特的美学特征,更好的繁荣和发展电视电影事业。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去分析现阶段电视电影的个性化创作。

一、利用热点题材、新闻题材来吸引大众的注意力、提高收视率

十年来,为电视播出而制作的电视电影,以其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迅速反映生活,给观众带来最鲜活的感动,形成了电视电影自身的创作特点。截止至2008年底,电视电影产量达1108部。现实生活 在电视机前,人们身处家庭环境却有切实的自我意识和现实感,完全不同于身处影院中的那种暂时遗忘自我的状态。由此,我以为电视电影的独特意境需要更多来自日常生活实况,来自大众关注和思考的社会现象,包括相当宽泛的世界范围的现实社会动向和人类相通的情感。因为普通观众喜欢看这些现实题材的电视电影,他希望从电视电影当中找到对自己生活的一种写照,找到对当下情感的一种需求和体验。

作为电视媒体,电视节目主要以真实性、及时性吸引观众;只有利用新闻题材或热点问题才能够吸引大众的注意力、提高收视率,使得电视电影能够更好的发展。它以小投资、短周期,精制作为生产方式,保证这类题材的时效性以及一定人群的收视率。无论电影还是电视系列剧对于新闻纪实性作品的创作相对于电视电影创作有着难以逾越的障碍。电视电影要以现实题材和纪实性风格取胜,记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情感、接近大众的生活,侧重对情感的细腻表现增强文艺类型的吸引力;改编真实案例,追求逼真、恐怖、纪实、刺激,兼有打斗场面。追求情节的曲折和惊险性,注重故事性、细节表现和叙事张力。通过不同领域现实题材电视电影的创作,这些作品涵盖了农村、工业、军旅、城乡文化等多个领域,叙述或平缓或急促、或轻盈或厚重,与中国观众的审美实现了对接,获得了很好的收视效果。

二、塑造富有魅力的人物提升艺术价值

塑造有魅力、有价值、有生活的人物,反映各个领域人们的生活状态、内心世界,是电视电影发挥其独特美学特质和个性化创作的重要手段。以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的内容去塑造富有魅力的人物可以提升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这也符合为最广泛的大众拍电影的创作需要。电视电影在创作过程中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努力提升对典型人物的塑造,使得每个人物都能够鲜活的生活在特定的故事情节之中,作品中的人物应当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鲜明的唯一,让大众沉浸在主人公的故事世界之中的同时,更受他们经历的感动、对生活的感怀,对人格魅力的吸引,制作更多优秀的电视电影作品呈现给电视机前的观众,以生动可感的人物和现实深刻体验传达出创作者对现实的独特理解。影片《金牌工人》中全国劳模徐振国的现代工人气质以及新时期改革者常局长的远见。《督察队长》中的督察队长沈泉和刑侦队长朱豪是观众熟悉又有些陌生的新警察形象,有很强的职业素养,也和普通人一样遭受着生活实实在在的压力。《天籁》中的新“草原姐妹”央金和她的同学根嘎、扎西,还有那影响着藏区人民生活、忠实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的天籁之音拉姆。

电视电影更多地选择现实题材,选择小人物、普通人作为主人公,也是由电视电影低成本所决定的。如李迅所讲,低成本既是一种限定,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就是面对当下中国的观众,满足当下中国观众的心理需求。这种可能性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挖掘。

影视的艺术性篇5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迎来了图像时代,而虚拟是对思维空间中的影像做出极其相似的表达,特别是科幻电影和电脑对图像的制作等,给人带来了极大的满足和追求。生活在现实中同时也生活在虚拟的世界中。虽不说思想能达到的程度,虚拟也能到达,但虚拟的效果能给人更加深刻的再现清晰影像。就如去看一部科幻电影,刚从电影院走出来的一小段时间里,自己的精神领域还停留在刚才的忘我的科幻世界中,走出电影院门口自己发现自己好像又转向了另一个世界里,虽然理性里知道这才是现实世界,但自己还游离在刚才电影的幻境中,但并不觉得这种感觉不好,就像刚才经过原始森林留下的飘然神秘的感觉,而后不得不佩服电影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完全沉醉于艺术家创造的空间世界里,因为思想还没能迅速从幻境中抽离出来,所以感觉现实不像现实,直到这种感觉慢慢消去。从看电影的投入状态可以看出,在观看电影时像是一种麻醉状态,好像只有对意识的感觉存在着,而且还是无思考地跟着电影设定的设想走,身体的感知却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被控制在无我的观看意识中,甚至感觉不到自己的心跳又失去了身体的本能反应。这种感觉就像牵制着观众的思想意识融入其建造的幻境世界中。也许过几天就把这个电影忘了,但当时的视觉震撼感是惊人的。

思想空间中的图像感是模糊的其影像也是不流畅的,影视的出现极大地把艺术家所想清晰地显示出来,不仅是听到了还看到了,消除了不同个体之间在文本的语言描述中各自的想象版本,经过视觉的直观感后迎来的是观后感和评鉴。我觉得艺术家的思维是图像性的,就如绘画类,雕塑,装置,建筑等形象性的视觉艺术都具有图像性的思维模式,是区别于文本的语言性的描述的。在影像出现以前,除了在自然中看到的世界场景有空间的运动的连续性外,还有就是人的联想即想象的思境里是连续运动的影像。而图式形式的图片视觉是静止的,通过文本的语言描述和图形描绘是不会出现动态的影像的,这也是从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的转向,三维空间的技术对艺术家想象空间的影像表达有很大的帮助,在创作中过程中更有修饰性和制作性,虚拟的影像就像是对幻像的模仿和复写,也是人在交流和传达思想的另一个有效方式,满足了人更多的需求和表达欲望,更形象有力地表达和展现超想象性中的幻像。影像对幻象的表达有惊人的视觉表现力,有时甚至超乎想象力。就如电影《2012世界末日》,它给观众带来的各自猜测舆论,因此而引发的种种避难,造船等末日情结的不寻常的行为活动和恐慌,同时也反思生命的意义和对环境作出的行为,这种意识的植入时人接受并实施行动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同时也给人带来了行为的反思,影片是对世界未来的种种预测性想象的构思,其视觉直观感的冲击力深入人心。

在人的大脑思维中有时是以图像(影像)性的思维发展方式来想象思考的,有时又以话语性的逻辑思维进行推理思考,柯勒律治的《论诗或艺术》描述人通过发声交流,而最重要的是靠耳朵的记忆,自然是靠眼睛从视域和表面得来的印象。人总是在这两个大方向的基础下转换思考,也是同时进行的。视觉艺术性质的创作更多的是以图像方式的思维景象发生的,创想着各种形象图式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主观再创作,以达到作者认为其图像形式最能表达其意想。电影是以影像视觉性质的思维去创造的,它更注重视觉性的动态效果和独特的视觉角度。思想的空间是无限的,思考是图像性的也是话语声音性的。在电影还没有出现之前,人的大脑就已经有非眼睛可视的内在影像,这种有形的影像就存在于无形的思想空间中。大脑想象中的影像只是内心的可视,是自我的个人的,不能展现的,是现实物象经过大脑发展的影像。影视就像是人类自我探索发展成为眼睛可见的视觉形式,就如想一个人的时候大脑想象出的是对这个人之前所见的回忆,当你想让他发生互动的时候,幻想中的影像的发生过程即是主观预想的表现。而如果你受感悟和启发而发生的思考影像,你是在做代替的、相似的和象征倾向的具有代表性形象的影像整合,从而创想出表现观念的图像。从中可以看出在回忆,幻想,艺术创作时的图像思维。在生活中一般思维模式的逻辑推理、想主意,计划等是以话语性的思考方式,从感知自己内心的话语心声的得知。从想到做之间有很大变动,无法预测,往往这也是创作必经之路,在不断的变动修改中达到艺术家的要求即最终的艺术作品。

图像的视觉性同现实的自然视觉体验是有很大区别的,人的的各种感官都有其各自的功能,传达不一样的信息,即可以根据一种感官或两种以上来判断事物,它们传达给主体的各种信息感都被主体接受并储存,就如问你一个苹果的香味时,用文本的语言表达是“苹果的香味”的字面表达,而图片的表达是“苹果的图像”如照片,在思想上的表达是对“苹果的味道的回忆”。也就是说苹果的味道是什么,只有闻了才知道,它印在了体验者的脑海中,这也是嗅觉的功能,是独特的难以代替的。如果你没有见过苹果或没有吃过苹果,那么你大脑中对苹果是一片空白。相对于视觉文化而言,视觉性更多是针对眼睛的,扩展眼睛的视野看到更多的信息,是图像式符号的对应物,并不是现实自然物的苹果,而是人类已经从原始的基础上进行过思想的加工,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视觉图像展现的是一个模式符号的对应物,并不是真实事物的感知体验,它跳过了从自然实践体验的认识直接转到了认识形象符号,因为人对世界的亲身体验的了解是有限的,人的感官包括身体也一样,它的有限性使得人发展更多的辅助媒介了解更多的东西,看到远方的民族,地域,文化即通过图像与视频,能听到世界另一边的音乐。(本文作者:何委玲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影视的艺术性篇6

影视后期制作是影视制作流程中的一个环节,“后期制作阶段就是将影视作品的各种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工作包括画面剪辑、录制台词、配制音乐音效、合成特效等”。影视作品制作的前期阶段,都是以单一的个体片段存在的,各个独立的片段经过后期的“加工”处理之后,才能以一部完成的影视作品存在。

影视后期制作给影视作品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在好莱坞大片所创造出来的科幻世界里就大量运用了影视后期制作的技术,尤其是数字特效。正因为有了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才能让一部部好看的影视作品深入人心。可以说,影视后期制作正逐渐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下面,笔者重点谈一下数字特效制作在影视艺术领域中的运用。

特效在影视艺术中的运用

特效是特殊效果的简称。影视后期制作可以重现过去的事物,也能创造出未来的景象,这就要依靠特效的制作。例如,在《侏罗纪公园》中,影片所展现的一个重要角色――恐龙,就是利用数字特效制作出来的。影片中的恐龙惟妙惟肖,达到了视觉上的震撼效果。

“影视后期特效制作,目前成为影视视觉效果中最重要的环节,它是指借助计算机软硬件设备,利用数字处理技术,实现特殊视觉效果的过程。”首先,从硬件设备上来说,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数字特效在影视制作中的全面应用,计算机逐渐取代原先的影视设备向。影视后期制作者也从原先的专业人士向非专业人士过渡。例如,我们在网上可以看到,许多网友对一些经典的影视作品进行后期的“再创造”。其次,从软件设备上来说,目前,影视后期制作的软件往往集多功能于一身,如被广泛应用的非线性编辑软件,就具备有视音频素材采集处理、剪辑、特技制作、特效处理、音频编辑处理、字幕制作、视频输出等功能。此外,目前常用的制作软件还有:专业的数字视频编辑软件Premiere,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其他辅助软件CoreLDRAW、Illustrator等。

影视后期特效在影视艺术领域究竟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和表现呢?下面,从两个方面举例来简单介绍。

1 画面感

在电影《侏罗纪公园》中,影片中所展现的众多古生物不可能是真实存在的,而运用数字化的古生物模型则达到了特技效果的新高度。同样,电影《大白鲨》中所创造出来的“大白鲨”,也达到了一种惟妙惟肖的效果。通过影视后期特效的制作,创作出一种视觉元素,从而让影视作品在画面效果上形成一种视觉冲击力,让观众身临其境。

此外,在电影《神话》中,成龙和金喜善在如梦般的秦王陵中飞翔,周围全是悬崖峭壁,这种画面效果又是如何实现的呢?这是通过合成画面的特效所达到的,创造出一种虚拟场景,然后将演员们的表演“嫁接”过去。另外,我们看到天气预报主持人的背景有时是一片波澜壮阔的大海,有时则是神秘的宇宙太空,这些效果的处理也是通过合成画面达到的。

2 色彩感

在影视后期特效制作中,可以通过调色将画面色彩表现得更加充分。例如,在经典影片《新白娘子传奇》中,当白蛇幻化为美丽人形的时候,画面上表现出一种朦胧感,显得更为美丽动人,这些都是通过后期的调色所达到的效果。

彩色影片出现之前,影视作品都是黑白色的,而且画面质量也相对落后。如果现在要拍一部解放战争时期的影片,该如何来表现色彩感呢?同样道理,这也需要通过调色的后期制作,将影片的色彩变得相对简单一点,营造出那个时代的影片具有的沧桑感和怀旧感。

影视后期制作技术仍需进步

影视的艺术性篇7

摘 要:伴随影视艺术的发展,影视音乐已成为一种具有重要艺术价值、独具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作为影视艺术构成的重要元素,影视音乐承担着叙事、表意、抒情等各种功能,其风格的差异必将会对影视作品产生不同的效果。本文以艺术审美的视角来分析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审美特性和表意功能,进而论述现代影视音乐的无穷魅力。

关键词:影视音乐; 艺术形式; 审美特性及功能

1.影视音乐发展现状分析

影视艺术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多姿多彩的生活,而音乐作为人们表达情感的最原始、最具活力的艺术形式,使得影视艺术不再作为一种单独的视觉表达,在视听上更加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和感受。

伴随影视艺术的发展,影视音乐也开始繁荣起来,并成为影视作品中的亮点。影视音乐是音乐艺术与影视艺术融合产生的新的艺术形式,影视音乐虽然作为音乐艺术的一份子,但它已经不是纯粹意义上的音乐了,而是服务于影视作品的主题和思想的一种意识表现形式。

现代影视音乐的创作往往通过各种音乐技法和音乐手段来表现,为影视作品专门创作和编配音乐,烘托影视作品中的气氛和情感。当代影视音乐作为影视艺术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影视艺术作品的鉴定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2.影视音乐艺术形式特性

影视艺术音乐语言在影视艺术叙事过程中为表达影视作品的情感服务,其美感层次主要体现为渲染美、真实美、情感美、故事美等。音乐本身具有的神秘色彩使影视音乐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影视画面的具象性与影视音乐的抽象性相结合,使影视艺术作品的进一步升华。影视音乐往往通过不同形式的乐器进行演奏,其审美价值通过多元化的配乐器材、变化旋律和多功能和声来表现影视作品的主题思想、情景以及气氛的烘托。

2.1 影视音乐结构形态的片段性

影视音乐往往在影视作品总体进程的前提下,间断出现,灵活服务于整个影视作品。充分把握画面与声音的协调配合,让音乐在整体结构中间断出现,在影视作品中具有超时空和情感的参与性。

2.2 影视音乐表现形态的非独立性

影视音乐最显著的特点是音乐与画面的有机结合,影视音乐为更好突出影视作品的主题和思想通过音乐来渲染提升影视作品的的整体基调。这种音乐形式并非作为一种独立的音乐存在,音乐与影视画面的有机结合,使得音乐更加生动有力,促进了观众情感与影视画面的互动。

2.3 影视音乐表现内容的确定性

影视音乐的情感表现并非自我的表现,在进行音乐创作时往往受固定故事情节和画面效果的约束,因此,整体来说,影视音乐的内容与主人公和画面效果的整体情感相符合,伴随电影画面,影视音乐的内容具有明确具体的情感表达,表现为强烈的确定性。

3.影视音乐的审美特性及功能体现

影视音乐的审美具有不同于其他音乐作品的特殊本质,它没有完全的音乐独立性和自主性,必须将影视音乐置于影视画面和声音等影视系统背景中进行感悟和思考,才能最大程度上获得艺术审美感受并体现出其功能性。

3.1 深化影视作品主题

任何一部影视作品都有其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影视音乐的出现和使用为影视作品主题的艺术表达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影视音乐用音乐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为深化影视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当代影视作品中,经常会运用“主题歌”来概括一部影片的主题和思想,这种用以表达影视作品主题思想、概括影片的主题情绪或刻画主人公性格的主题音乐往往是影视音乐的核心,即影视作品音乐发展的基础,在关键时刻采用主题音乐对剧情的发展或主要人物进行烘托渲染,进而深化影片的主题思想。

3.2 塑造影视作品人物形象

影视音乐情感的体现,往往集中于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包括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心理变化等。观众通过音乐的抒情,进一步了解人物形象,形成对人物的个人感受,影视音乐往往能准确抒发剧中主人公的思想情感,从而加深和强化观众的情感体验。恰如其分的影视音乐可以促进观众对电影故事情节和情感的理解,深入进剧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正如电影艺术作品《泰坦尼克号》的音乐,如同其震撼人心的画面一样已深深铭刻与观众心中。正是因为影视音乐的存在,电影才有了丰富的表现力和情感色彩,人物形象性格特征才更加鲜明深刻。

3.3 描绘影片场景和氛围

影视音乐是影视作品情感的一种延伸,电影中的音乐对整个电影剧情具有推动和调节作用。影视音乐艺术创作最大的特点在于音乐依附画面,音乐和画面共同完成影视作品艺术形象的创作。影视音乐与剧情完美结合才能将影视音乐的特性完整显现出来,音乐的表现必须完全服从影视作品的内容需要,始终考虑到画面和影视剧情的发展,将音乐结构置于影视创作之中。

总之,影视音乐以其特有的艺术表现力在影视电影中承担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影视画面与音乐准确到位的结合,不仅使音乐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也使得画面更具有节奏感和戏剧性,相得益彰。影视音乐展示了音乐艺术发展的前景,因此,研究影视音乐的审美特征和功能是时代的需要,是当代音乐工作者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狄其安,《电影中的音乐》,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10

影视的艺术性篇8

论文关键词:《西游记》,影视改编民族性

把小说改编成为影视作品是司空见惯的创作手法,然而对于文学名著的改编则和普通小说的改编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四大名著是在流传过程中被广大读者研究、解读、衡量后评定出来的,这其中所包含的民族文化是中国乃至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遗产,在整个华人世界中有着深远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四大名著就是“中国文化”的代言词,这使得将其搬上银幕对观众具有极大的号召力,因为每个人都期待改编后的影视形象能够最符合自己的“想象”。

20世纪20年代末,电影市场的放映片目被进口影片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放映权也为欧美国家所控制,而且中国民营企业拍摄影片需要向欧美公司借助资本。中国民族电影要在层层夹缝中获得立足之地,只有一条路就是开辟独有的电影类型。当时的“天一”电影公司为南洋市场所创造的“古装”、“神魔”和“言情”等类型片,以其鲜明的民族风格极大地满足了观众在洋片中对于本国文化的认同与喜爱。其中,《西游记》是最主要的改编题材来源。半个世纪之后,从作为一代人童年记忆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到82版电视剧《西游记》,再到95年上映的电影《大话西游》,直至现在热播的2011版《西游记》,却可以清晰地看到民族性如何一步步地丧失。“四大奇书”之一的《西游记》逐渐脱掉了厚重的中国文化内涵,成为了一个“游戏”的空洞躯壳!

80年代影视改编的民族性

早在50年代开始制作,直至80年代完成的动画片《大闹天宫》是一部极具民族风格的影片。笔者08年在北京法国文化中心举办的一次纪录片放映会当中,看到纪柯美(玛丽.克莱尔.库欧)女士所拍摄的纪录片《猴子的梦想》,表现了万籁鸣、万古阐等老一辈动画艺术家对动画民族风格的追求。《大闹天宫》借鉴中国的京剧和国画当中的艺术表达方式,对原著做出了恰如其分的改动,并在动画制作上发挥了丰富的想象。他们也梦想把《西游记》全部搬上银幕,并在水墨动画中实现更彻底的中国民族特色。在场的法国观众对于《大闹天宫》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纪珂美女士为此表示她除了想就这部纪录片向万籁鸣和万古阐致敬,还试图宣传和挽救这些带有“中国味”的动画片。她感到非常遗憾,因为现在已经无法在中国影视中看到具有浓厚中国民族文化风味的影片。为此法国有一家公司特意买走了《大闹天宫》、《哪咤闹海》等早期中国水墨动画电影的版权,并使之成为法国儿童在学校必看的资料之一。

《大闹天宫》更改了原著的结局,孙悟空打败天兵天将,成为真正的“齐天大圣”。《大闹天宫》塑造了一个符合当时时代特征的“英雄”:即不怕天神不怕天皇,乃是靠着自己“顶天立地”的英雄本色。“生命个体接受文明洗礼,成为群体中的一员,遵守彼此认可的社会秩序文学艺术论文,大致是通过如下三种途径:‘圣人/英雄引导’、‘传统/权威引导’、‘他人引导’”。[①]50年代和80年代初正是中国两个“现代化”和“启蒙”的关键时期,电影作为20世纪“集体感知对象”更是被赋予独特的艺术意志,那就是作为“圣人/英雄”和“传统/权威”的双重引导者。“孙悟空”为此成为了这两个时代背景下的“民族英雄”,引导着这个时代的观众以“人定胜天”的超强意志,向着现代化的进程大踏步迈进。

82版《西游记》到现在还在年年被重播,成为保证收视的“定海神针”。它首次将《西游记》全部以完整的影视剧作呈现给观众,首次用特技造成了很多解放前不敢想象的“神话境界”,并且同样借鉴杂技、舞蹈、京剧等传统曲艺中《西游记》的表演方式……在“忠于原著,慎于改编”的宗旨下,“……着意于突现小说中不畏权势的抗争精神和不避艰险的进取精神。对原作中夹杂的某些因果报应、封建迷信等消极内容,则加以淘汰。”[②]在电视剧还寥寥无几的时代,《西游记》就这样造成了“万人空巷”看“西游”的收视现象。

这部电视剧首开电视改编名著的先河,其巨大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对原著奇人异事的生动演绎cssci期刊目录。《西游记》这部小说在民间流传之广,只要从各种杂剧戏曲的表演曲目就可窥见一斑。对于小说中四个主要人物的形象,长期以来已经在民间有一定的共识。82版电视剧中四位主演的造型和表演,还有妖魔神仙的装扮都极大地符合了这部名著在民间的想象。六小龄童曾说过:“我当年演孙悟空,脚怎么站、棍子怎么拿、眼睛怎么看,都是有讲究的。中国有独一无二的猴戏表演艺术,不是你有名、脸上贴点毛就是孙悟空了。” [③]

和《大闹天宫》相比,随着邓丽君温存绵绵的声音在80年代初的大陆悄悄流行,软化着人们在多年精神封锁之后的神经,也随着崔健的《一无所有》唱响一个时代的精神放逐,82版电视剧《西游记》极其精准地体现了时代精神的“镜像”。80年代是一个彻底走向现代化的时代,“传统/权威”引导是电影的主要艺术意志。而《西游记》正是这一后英雄模式的精神图解。虽说孙悟空法力高超,但是在很多磨难中总是“能力有限”,要等到“上面来人了”的前提下才能最终完成英雄形象的塑造。在对于“政治”和“原著”的“忠于”中,这部电视剧的妖精恶魔也都是没有情感,甚至只是邪恶的单一体。同样唐僧是信仰的持有者,也是所有磨难背后欲望的源泉。猪八戒的懒惰滑稽,沙僧的忠厚木讷都无法与孙悟空的光辉相媲美。

由此可见,《大闹天宫》和82版电视剧《西游记》之所以历经时间的洗礼,依然具有如此之大的艺术魅力,正是在服装、表演、布景设计、剧情编织等方面借鉴了传统曲艺和民间传说中的表现方式,充分体现了《西游记》原著的民族风格。虽然与现代性的紧密结合也是这两部剧作引起强烈共鸣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当时代更新变换,29年之后这两部剧作依然受到国内外观众的热烈欢迎,不能不说是中国民族文化的巨大魅力所致。

90年代影视改编的“文化贴现”[④]

笔者近日在某电视台一档很火的相亲节目当中,看到一位20出头的女嘉宾表示她的择偶观就是一定不能像“唐僧”。这一“唐僧”显然指的是《大话西游》当中以“唠叨教化”著称的“师傅”。可见,这部电影至今还在影响着人们处事为人的价值观。

《大话西游》中唐僧俨然是苦口婆心,满口仁义道德的“教师”的化身,而满口“秽语”、“色语”和“酷语”的孙悟空则是想方设法“离经叛道”的和尚,希望离开取经路,和自己前世的爱人颐养天年。这部电影借助盗版DVD从1997年开始流行,一时间“以香港无厘头电影为契机,以数码网络为载体,一场‘大话’运动正在风起云涌。接着,一部以同名电影为题材的《大话西游宝典》成了最畅销的热门书。朝气蓬勃的‘大话乌托邦’涌现了,网络和书市上回旋着各种‘大话’声音,话语的狂欢气息在四处弥漫。”[⑤]

“……‘大话文艺’与‘大话文化’是思想解放的一枚畸形的果实。一味的游戏、戏说态度是一把双刃剑:它一面消解了人为树立偶像、权威的可能性;但是另一方面,这种叛逆精神、怀疑精神由于采取了后现代式的自我解构方式,由于没有正面的价值与理想的支撑,因而很容易转变为批判与颠覆的反面,一种虚无主义与犬儒主义的人生态度。”[⑥]在消费社会中失去终极价值信仰的人们,就像失去了信仰的孙悟空至尊宝,在这个膨胀发展的时代,除了为着自己卑微的存在而“殚精竭虑”,此外难以找到真正的“精神”归宿。而这些话语的狂欢是一个虚妄的出口,像酒精一样起着更加浮躁的麻醉作用。“这种数字化的话语模式有严重滥用的倾向。粗制滥造的、哗众取宠的、低俗的、下流的、厕所化的和课桌化的,网络口蹄疫在四处蔓延;文化分崩离析,历史像断线的风筝那样突然失去了控制。”[⑦]

《大话西游》暴露了孙悟空“禁欲”和暴力之后的可悲,为此在以后的改编作品中,猪八戒从他的身后走出成为新的“偶像”。《春光灿烂猪八戒》等一系列的“猪八戒”电视剧的应运而生,标志着以猪八戒为主角的时代的到来。“《西游记》对我们而言是如此重要,因为它几乎成了两种话语的象征。猪是欲望解放的代表,他不仅标定了由农夫向近代市民变形的历程,而且成为小说的情色叙事的化身;与此同时,猴子则开启了近代暴力叙事的先河。这两个半人半神的生灵像两座雕像文学艺术论文,分别代表着色语和酷语,喜剧性地屹立在我们展开话语探险的入口。”[⑧]

《西游记》“大话式”的改编影响了近乎一个时代的“话语方式”,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中国向后现代转型时期典型的精神特质。那就是由利奥塔所说的“元叙事”向福柯多元共生思潮的转变,由传统/权威引导向他人引导的转型。确切说,《大话西游》和“猪八戒”系列电视剧表现的是折射当代人眼光的“孙大圣”和“猪悟能”,他们在原著中的性格特征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精神。这依然还是在以原著中极大的民族魅力为依托,但却在对于大众文化的过于迎合当中失去了它作为“他人引导”的艺术意志,渐渐成为娱乐和游戏的对象。这也就导致了《大话西游》此类作品严重的“文化贴现”:国外观众读不出国内观众相同的趣味,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后来的观众脱离当前的社会背景将很难获得相应的精神快感。

如何像“大话”一样发掘全新的创意,折射时代精神面貌,又能汲取原著浓厚的民族风格,使改编剧作既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又可以起到“他人引导”的潜在精神建构和引领的作用,是决定改编剧作能否超越前人,成为世界精品的关键问题。

10年代改编中空洞的“魔幻”

可悲可叹的是,当《大话西游》《情癫大圣》完成了对英雄的颠覆,并尝试给魔幻主人公以普适性的价值观,2008年成龙和李连杰两位功夫巨星联袂主演的《双J计划》(《功夫之王》)依然在表现一个中西结合的“英雄梦”。脱离了彻底的民族底蕴和时代的精神特质,这部电影的失败也就是显而易见的。同年张纪中导演在“全民选演员”的浩大声势中,开始筹拍新版电视剧《西游记》。他声明要真正地“忠实原著”的精神,并要用最新的电脑特技创造出首部真正的“魔幻电视剧”。

“1995年,学者德波就说:‘在现代生产条件蔓延的社会中,其整个的生活都表现为一种巨大的奇观积聚。曾经直接地存在着的所有一切,现在都变成了纯粹的表征’。丹麦未来学者沃尔夫.伦森则下了断言,他说:‘未来的梦幻社会是人类经历的第五个技术——经济体系。第一个体系是围猎社会;第二个体系是农业社会;随后是工业社会;1950年左右,第四个体系——信息社会——开始出现雏形,但是现在看来,这个信息社会大概持续不了十来年就要出现一个以关注梦想、历险、精神以及情感生活为特征的社会。’”[⑨]《哈利.伯特》系列电影60万美元的票房与《纳尼亚传奇》在全球的横扫千军,已经充分说明了魔幻或科幻影片中的影像奇观在“梦幻社会”和“奇观社会”的重要地位。

在这些日益涌现的魔幻题材影片当中,会发现魔幻形象和神话形象最大的区别在于,神话是一个超脱于现实时空的存在,而魔幻则是现实“人”的存在的反照。魔幻形象之所以会引领这个时代,会代替神话成为真正的“梦之梦”,是因为在这样一个需要奇观的时代,人们不再需要和相信英雄与神灵的引导,而是一个真正透视“此在”而超越现实困境的探索。这个探索的结果就是“魔幻形象”cssci期刊目录。“归根结底,魔幻作品成功的根源,在于展现真实的人性,使大部分的观众认同魔幻故事主人公的情感、梦想与价值观”。[⑩]

从2011年张纪中导演的新版电视剧《西游记》中,对10年代该名著的改编现状可见一斑。这里有两张表格,表一是时光网网友截至到9月4日的评价统计列表,表二是百度指数截至9月4日的统计图表:

表一表二

从表一可以看出,新版《西游记》在广大影视爱好者中的平均分只有3分,意为“不值得一看的烂片”。与观众和媒体一致的“差评”相比,是来自于网络媒体和论坛里面高度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在表二里面,用户的关注度在新《西游记》播出时期达到了150,000。媒体的关注度却从40降为0。由此可见,虽然这部最新改编的版本既不叫好也不叫座,但是《西游记》以雅俗共赏的民族风格使其再次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这种号召力大到未经播出,便可直接保证盈利的程度。据报道,这部新版的作品在去年就已经收回了成本,直接盈利1.6亿元人民币。[11]

面对这样丰厚的回报,让人不禁为《西游记》这一文学名著而扼腕叹息:29年后这部动用了最先进的电脑特技的“魔幻电视剧”,在诸多的人造的魔幻背景下,已经彻底破坏了这部文学名著在民间长期存在的想象。不仅魔幻布景空洞虚假,类似电脑游戏,失去了环境和人物之间真实的关系,而且四个主人公的造型也因为电脑特技而严重失真,并且带着看不到表情的面具,影响了其性格和心理的塑造与表达。

在采访当中,张纪中表示398个人物当中,需要塑形的有200多个。从电视播出效果看,猪八戒顶着一个硕大的橡胶猪头,并且刚出现时是一个全身是毛的野猪头;孙悟空刚出场是一个全身是白色的石猴,但是动画特技让这个白色和周围的自然景物格格不入,像一个透明的影子粘在了影像上。而唐僧则一改懦弱文学艺术论文,动辄向对他有意的妖怪讲明各式道理,进一步升华其“虔诚”的品质。首先橡胶塑形严重妨碍了魔幻人物生命展示,让魔幻透视人性的功能走向了“躯壳”,滑向了游戏的窠臼。其次,忠实原著没有错误,但是忠实不是照着原著复制,否则就失去了创造的意义。改编没有彻底的“忠实”,倘若去其魂,只存其体,那么美将焉附?更何况连“体”都是“西洋化”的三维魔幻形体,而不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产物。再次,唐僧已经在90年代就被彻底颠覆,并成为一个时代“反讽”的符号。在现在这样一个“全景敞视性监狱”(福柯语)的社会当中,人们恐怕最反感的就是虚无的“教化”。但是这部电视剧唐僧更加“唐僧”,观众如何接受并为之动容呢?

从电影产生之初至今,《西游记》影视改编的作品多达几百部,而且始终与时代的精神相契合,使之呈现出日新月异的面貌。从它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出,不管历史在改编中折射怎样的光芒,以引起同时代人的共鸣,而支撑这部名著改编历久弥新的是它深刻的文化内涵,以及在民间长期形成的广泛的影响力。这种浓厚而鲜明的民族性是《西游记》的魂,而影视改编若不能承传这一“灵魂”,都将最终失去观众,并破坏这部名著所持有的艺术意志。

[①]田卉群著:《探寻:中国电影的本土化和类型化之路》[M].中国:北京电影出版社,2010,18。

[②]姚晓鸥主编:《中国古典名著的改编》[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38.

[③]张钢:新老《西游记》行家说得失[DB/OL]. news.163.com/06/1215/08/32CDMVK2000120GU.html.2006-12-15 08:40:00.

[④] 文化贴现:即文化折扣是文化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基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价值折扣现象。

[⑤]朱大可著:《流氓的盛宴》[C],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342-343.

[⑥]陶东风徐艳蕊著:《当代文化批评》[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66.

[⑦]朱大可:《0年代:大话革命与小资复兴》[DB/OL]. bar.allnet.cn/XiAn98/391/html

[⑧]朱大可著:《流氓的盛宴》[C]. 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14.

[⑨]田卉群著:《探寻:中国电影的本土化和类型化之路》[M].中国:北京电影出版社,2010,131。

[⑩]田卉群著:《探寻:中国电影的本土化和类型化之路》[M].中国:北京电影出版社,2010,134。

影视的艺术性篇9

一、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统一性研究

(一)艺术内核的统一性

影视艺术作品实质上是在艺术设计学视阈下,由艺术法则、艺术元素、艺术过程、艺术内容、艺术表现等所有机组织起来的一种意识实体,在这种意识实体之中,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性作用,同时,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二者又是不可或缺的。正是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才使得观众能够在观影的过程中,以意识中的伪自我参与了艺术中的伪现实,并徜徉于超现实的意识实体幻象之中。光影艺术的内核在于拟真现实幻觉,美术设计的内核在于拟真平面直觉,实际上,从拟真的目的与意义观察,二者具有艺术上的统一性。因此,以艺术设计学视阈而言,二者所拟真的自我意识并非关系型的,在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的驱策下的拟真自我意识的陌生化游离,早已摆脱了本体自我意识的关系限制,这种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驱策下的自我意识拟真悬置,仅仅只是光影艺术工作与美术设计工作的一种表象而已,深入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内核,我们看到,二者的统一性恰是开启观众艺术幻境之旅的唯一钥匙。[1]

(二)艺术内聚的统一性

由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的艺术内核统一性可见,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具有相同的衍生内核,这一衍生内核均聚焦于拟真目的,在针对拟真目的聚焦过程中,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工作在影视作品的制作过程中都是离散性的,这种离散性表象之所以未能使得影视作品分崩离析,其中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光影艺术工作与美术设计工作均具有艺术设计学的内聚性。并且,由于影视作品原始文本的规约,二者的内聚性无论是从表象上,还是从意象上都必须具有最终的统一性。美术设计的拟真平面直觉与光影艺术的拟真立体幻觉内聚的统一性,最大限度地平滑了整个影视艺术时空的陌生性,以至于令观众在这种拟真直觉与拟真幻觉的潜意识驱动及牵引之下,已经意识不到现实时空的背反,由此可见,这种深度融合的时空幻像技巧,已经成为了营造隐喻世界、艺术世界、幻像世界,并打通视觉知觉的唯一钥匙。例如,在《西谎极落之太爆太子太空舱》中,即以后现代的光影艺术技法与美术设计的艺术内聚进行了多元化、多层次化、多时空化的剪切拼贴,从而形成了一种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的高度统一性表达。

(三)艺术内涵统一性

从学界视角而言,艺术设计学是技术、艺术、设计术三者有机融通的一门新兴实用学科,而沟通三者,使其得以有机融通的关键要务则在于为艺术作品确立由艺术规训的,由设计术规约的,由技术规范的趋于完美的统一内涵。众所周知,影视艺术实质上是一种基于陌生视觉氛围营造的异化认同,显然,这种异化认同,不同于现实镜像,因此,如何令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至于产生现实排斥就成为了影视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在这一关键要素与现代视觉效果技术的约束下,无论是光影艺术,还是美术设计都着力侧重于艺术内涵的塑造。并且,二者的塑造在其形而上的意义上而言亦必然具有统一性。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在现代视觉效果的促成之下的艺术内涵的统一性,事实上已经由其震撼的视觉冲击性,与其强烈的艺术设计性,而成为打开影视艺术由现实而象征,由象征而意象的唯一钥匙。

二、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融合性研究

(一)动态与动感的融合性

艺术设计学由于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因此,所渗透于其中,影响于其中的其他学科因素较多,同时,这些因素之间的相融情况亦较为复杂,既往的研究过多地聚焦于艺术设计学的静态性,因此,本节内容将主要针对艺术设计学的动态性加以研究。从影视艺术的动态性与动感性视角而言,一方面,影视艺术的动态性为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提出了动线与动势以及动作与动作设计等方面的较高的艺术设计学要求;另一方面,影视艺术的动感性则为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提出了以动线与动势所曳引着的,以形体动作与动作设计元素表现出来的形诸于艺术设计学规律、规训、规范的要求。由此可见,在影视艺术的动态性与动感性的双重要求之下,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必然会在影视艺术场域内最终形成相互渗透、相互观照、相互融合。例如,在《失业生》一片中,我们看到在表现男女主角浪漫爱情的场景中,即以独运匠心用美术设计进行了巧妙的设计,而光影的运用更是绝妙,无论是男主角手中的灯光,还是映照着男女主角的灯光等,都与美术设计达到了相映成趣的动态与动感的融合性。

(二)动线与动势的融合性

在影视艺术作品之中,光影艺术的动态拟真,与美术设计的静态拟真等都是影视艺术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影视艺术作品中的动线与动势所带来的由视觉感官对人体各感应机能所产生的运动效应刺激,恰是越来越多的观众喜爱动作片的关键原因所在。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在动线与动势方面也存在着较为强烈的融合性,这种融合性表现为以轨迹的显性或隐性诱导,为关键要素或关键路径的艺术设计学行为,在视觉梯度、视觉位移、视觉透视、视觉消隐等作用之下,形成一种艺术驱策之下的动线与动势的艺术化心理诱导。在更高阶的影视艺术研究过程中,这种动线与动势显然是表现影视作品张力的不可或缺之物,事实上,并非所有导演都能较好地将这种技巧在影视艺术作品之中运用自如。拙劣的动线与动势显然有损于整部影视艺术作品的艺术性,而恰到好处、张力十足、灵动的动线与动势则足以征服世界上最挑剔观众的视觉与心灵。

(三)动作与设计的融合性

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中的动线与动势,为进一步建构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中的动作,提供了必需的建构基础与动作行为指引,在这种动作行为指引之下,所塑造出来的影视艺术作品,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在视觉应激感应下,可以快速地做出“不动而动”的动作感应效应。而能够产生这种动作感应效应的,不仅包括外物的运动,而且亦包括外物运动过程中的暂态静画的情景交融。显然,外物的运动过程需要光影艺术在艺术设计下,以物体的运动速度、运动节奏、运动幅度、运动方向等加以表现,而运动过程中的暂态静画则需要以美术设计的图形、色彩、色块、色界、线条、形状、曲直、色度等加以表现,而一旦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在艺术设计的融合之下相辅相成,则美轮美奂的影视艺术作品画面也就由此应运而生了。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动作的融合性在现代视觉效果技术的介入之下表现得愈加明显,所有的光影艺术动作的雏形,都需要首先建构于美术设计的运动架构之中,由此可见,影视艺术的先进技术反而更依赖于美术设计与光影艺术,以及二者的深度融合。

三、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的超文本皈依性研究

(一)超文本性

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的统一性与融合性,分别为影视艺术作品的艺术设计学视阈提供了“共同”与“共通”的艺术性观照。诚然,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同样均为美的造型魔法,而现代视觉效果对影视艺术的支柱性支撑,更使得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这两种造型魔法,在视觉效果的牵曳之下,开始越来越多地融冶于一炉。美术设计与光影艺术相互之间的愈加紧密的协作性,亦更使得二者之间快速地形成了较强的融合性。而正因如此,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的物质性工作成果,才能够最终在影视作品之中,集中地表现为视觉上与精神上的愉悦享受。事实上,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的融合及其为观众所带来的视觉意义上的不可分割性,在艺术设计学的视阈之下,二者深度融合的影视艺术已经一体两面地完形为一种“诞于文本、衍于现实、成于艺术”的超越了原始文本的艺术设计学皈依。

(二)超现实性

在艺术化超越文本的同时,亦以其艺术性而进一步衍化为一种超越现实性与昭示现实性。客观现实的三维空间,以及客观现实与艺术意象的二元对立鸿沟,为观众更加深刻理解影视艺术作品,与更加沉浸感受影视艺术作品带来了隔阂。而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完成瞬时的过去、现在、未来的三维光影闪现,而且亦能够完成现实、象征、想象的三维光影展现。突破时空体系三维与突破拉康体系三维,恰恰是影视艺术学界自始至终将一力追求的艺术自由王国的极致境界,这种极致境界在艺术设计学视阈下则表现为一种经过概括了的超现实性。影视艺术作品不应像一堵墙一样碍事地挡在观众审美意识对象的客观现实与艺术意象之间,而应如灵魂使者一般,既不知不觉又自然而然地将观众迎入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所一体建构的,艺术设计学视阈下的灵魂殿堂。[2]

(三)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的殊途同归性

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在经历了超文本性与超现实性进阶过程之后,已经分别由艺术皈依与艺术自由实现了深度融合的艺术设计学意义上的艺术升华,艺术设计学所研究的其实就是一种对于拉康三维世界中的底层实在界的一种想象式超越,这种想象式超越的结晶,最终表现为一种观众观影之后大脑中的意象反映。正面或者直接描述实在界的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实际上是一种基于视觉建构所形成的视觉规训,与传递视觉感受的以艺术化表达的光影艺术表现。由此可见,影视艺术中的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显然最终是殊途同归的。影视艺术作为一种超越文本的一种超文本存在,其中的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在不同象限的深度融合性,及其在超文本意义上的皈依性,最终汇聚成为同一象限的殊途同归,这种殊途同归性不仅符合艺术设计学在其视阈下的规训,而且更加符合影视艺术于艺术视域下的规范。

四、结语

美术设计的拟真直觉与光影艺术的拟真幻觉,在艺术设计学的影视艺术视域时空之中,以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共同共通的塑造审美的魔法,为观众谱写了一幕幕美术设计拟真直觉“静中有动”,光影艺术拟真幻觉“动中有静”的二者深度融合所造就的活态艺术范式,这种活态艺术范式以其光影艺术性与美术设计艺术性而不断地定格于全球数以亿计观众的脑海之中,并由艺术幻觉与艺术直觉对观众的现实视觉与现实知觉进行了潜意识的规训。同时,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二者也在统一性、融合性、皈依性的过程中实现了艺术设计学之于影视艺术的最终完形。

参考文献:

[1]杨晓飞.我国电影美术设计要素及观念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7):143-144.

影视的艺术性篇10

一、影视艺术艺术批评的价值维度

影视艺术作为一门视听艺术,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备受追捧。影视艺术凭借着独特的媒介效应成为人们日常接触最多,最为大众化的艺术,其影响力与感染力也是其他艺术所望尘莫及。所以,深入研究影视艺术批评的价值对于影视艺术发展至关重要。首先,影视艺术批评对影视艺术创作具有重要的反馈意义。影视艺术批评家们通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形成系统化的知识,对于创作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艺术创作者通过影视艺术批评的反馈不断地提高自己,认识自己。创作者由于自身的文化素养、民族、思维方式等方面的限制,导致艺术创作的一些不完美;这就需要通过他人的艺术再创造来认识自身的不足,从而给自身以积极的反馈,投入到新的创作当中。尤其是积极的影视艺术批评对于创作者自身的创作实践具有重要作用。比如,“鬼才导演”宁浩的小成本电影《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这两部作品比较,后者的手法更为娴熟。当宁浩拍完《疯狂的石头》后,赞扬声和批评声不绝于耳,正是这种影视批评的相互探讨,使得宁浩不断地调整艺术创作的方向和水准,才成就了后来的《疯狂的赛车》,把黑色幽默的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影视艺术创作者要不断的关注艺术批评的走向,多去阅读艺术批评的文章,倾听不同层面的声音,取百家之长,适时地对自己的创作观作出审视,投入到新的创作中去。换句话说,“如果创作者只是孤芳自赏、一味固守个性,就失去了其创作的生命力与社会价值。”[1]其次,对于受众来说,影视艺术批评能够提高受众的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帮助人们更好地鉴赏艺术作品。西方接受美学所确立的读者的中心地位,这被看做是艺术系统的重要发现;特别是伊塞尔的“空白”,“‘空白’即‘未定点’,是作者在本文中为读者进行再造想象留下的‘空间’”[2],这在艺术史上曾引发重大的观念转变,曾一度把读者的地位捧上首位。现在看来有些过激,但不可否认的是,受众的身份得到观照,受众的地位被确立。但在当今影视艺术中,错误引导为迎合读者的审美趣味而忽视艺术自身的创作价值。但不可忽视的是接受美学的本意是要创作者注意到观众的价值,从观众的反馈来总结自身的创作经验,进而带来更多的艺术作品。可是细数中国的观影群体,大多是寻求感官刺激和生理快感的人群,能够给创作者带来反馈的观众凤毛麟角。大多数的电影公司迎合着大众的审美趣味,做着大众所期待的媚俗、小资、无厘头、恶搞等反传统的电影,更有的直接传播者淫秽色情。2014年的“快播公司”事件震惊全国,认为这有接受美学的理论支撑,传播者夺人眼球的色情内容,进而忽视少部分专业影评人的呼声,使创作者与观影者之间沟通陷入错误的死循环。在中国观影市场,大部分人缺少通识教育,缺乏艺术鉴赏的能力和专业的艺术修养。当代电影必须要处理好自身创作和观众反馈两者间的平衡,而不是丢弃自身的艺术底线,镜像表达为许多烂片。基于此,对受众正确的审美引导就显得至关重要。如今影视剧泛滥,受众对于影视剧的抵抗力在下降,受众与影视剧外化为直线传播,《娱乐至死》的国度正在蔓延。影视艺术批评必须要在受众与影视剧之间建立可选择的屏障,对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进行积极地评价,形成一些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通过揭示影视艺术作品的好与坏、优点与缺点,给受众以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使观众深层次的去理解影视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从而提高受众的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比如说,在一些作品中普通观众只重视视觉享受,忽视影视作品背后的文化观。1987年张艺谋凭借《红高粱》走向了世界的舞台,获得了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这部影片以山东高密为背景,讲述了在抗战时期的男女主人公历经曲折后一起经营一家高梁酒坊,最后女主人公被虐杀的故事。但是张艺谋这部作品背后却有着更为深沉的含义。这部作品是根据莫言同名小说改编的,但张艺谋对小说进行大胆地改编。电影中对颠轿和制作高粱酒等进行大篇幅的展现,大胆的强化民间文化元素。结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时代背景,这些民间元素暗示着旧事物。这些旧事物,旧的制度代表着旧中国,展现着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强大遏制力,而这种遏制力是当时中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影片对于女主人公与男主公情感纠结的刻画充满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借此批判家族制度和传统文化,对自然人性进行高调的张扬和强烈的呼唤,对自由和生命力量进行赞美。第三,影视艺术批评对于影视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调节和导向作用。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尤其是在大众传媒中的体现更为充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日新月异,尤其是电影电视,三网合一的大力推进,影视文化已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时代变化,电影电视都出现了娱乐化和商品化的趋向,影视剧数量高居不下,但隐患重重,高产背后是影视剧水平逐年降低,观众的审美水平也在持续降低。“观众的众多与精品的稀少恐怕是公认的事实,对此我们也无须讳言。‘量’的堆积和繁荣与‘质’的低劣形成了强烈的反差”[3],这是影视艺术面临的严峻考验。但是专业的影视评论机构和组织正确的批评对影视文化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比如,每年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中国影协理论评论委员会共同承办《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以及《中国电影艺术报告》,会对前一年度的影视发展作出评价和分析,给予电影发展调节和导向。《2014中国电影艺术报告》认为“2013年中国电影在剧作质量上可以总结为少数作品优秀,整体水平堪忧,具有思想和艺术冲击力的标杆性影片仍然缺席”[4]。再如,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出版的,中文核心刊物《艺术评论》就是最好的示范。每期都针对一些文化现象给予理论上的鉴别和探讨,以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人们。综上所述,影视艺术批评作为创作者与观众之间协调的桥梁,调节着观影者与影视作品之间的沟通,间接地“减轻甚至消除影视艺术创造和欣赏中的消极因素和影响,从而引导并强化积极的文化倾向,提高它们的影响力,进而促进社会与人类思想的进步。”[5]

二、影视艺术批评的标准尺度

(一)影视艺术批评的美丑观

电影被作为第七艺术确立起来为大众所接受并支持。但是电影艺术到底有没有评判的标准值得探讨。可以想象一下,中国电影艺术都是人云亦云,那艺术的存在还有什么价值。如果艺术没有客观的标准,那把艺术作为一个学科确立起来并且还来教学,这样的方式又有什么意义。中国电影的症结之一就是缺少影视艺术的评判标准。比如2014年上映的电影《归来》,许多观众在看完之后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好。更有的人甚至说艺术是主观的,即我认为《归来》好它就好,我认为《归来》不好它就不好。根据每个人的感觉不同,艺术的评判标准不同。如此来说艺术只是一种感觉,也没有必要作为学科来建设。达?芬奇以《蒙拉丽萨》闻名于世,可以说达?芬奇更多的以艺术而被人所知,但是达?芬奇在作画前解剖了多具尸体,研究人的神经脉络以及他的透视法,都具有科学精神。显然艺术的精神是科学的精神,反之亦然。既然艺术精神是科学的精神,而科学技术是客观存在的,那艺术必然也是客观存在的,由此艺术品家必然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所以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也必然具有客观的评价标准,而不是主观臆造的。而中国电影并未为此来解释何为艺术客观评价标准,观众不知,甚至创作者也不知。是否能用美丑来归咎当代电影好坏。简单的用美丑来评价电影是否有合理?是否在电影中拍摄大场面或者美丽景象就算好作品?由此来看2002年《英雄》美轮美奂的画面是否就是好作品,2003年《盲井》中展示人性恶是否就是不好的作品。但是《盲井》却在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等多项大奖。对比两者差异可以看出不能用现实中的感官上的美与丑来规定艺术的好坏。真正的影视艺术评判标准在于“艺术所表现的形式要与艺术所表现的效果相吻合”,这也就是为什么戏剧中的丑角能够成为大师。在影视艺术中为什么黄渤所扮演的丑角能够得到认可,就是这个道理。而在影视艺术创作及传播过程中并未注意影视艺术的评判标准。

(二)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影视艺术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具有“艺术性与娱乐性、商品性与文化性”等多重特质,这就要求对影视艺术批评的标准不能单一,而是全面考量。纵观影视发展史,优秀的影视作品“既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使得影视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国际性”[6],同时,影视艺术展现的是时代生活,所以影视艺术必然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时代性。此外,对于影视艺术创作者,由于每个人自身的文化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差异,在每部作品中都表现出独特的影视艺术风格,或者说在某个时期具有相同创作观念的影视创作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流派。所以影视艺术批评的标准尺度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首先是时代维度与民族尺度。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其风格多种多样,这必然要求与之相配套的影视艺术批评标准的多样性。影视艺术作品风格的成因既来自于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也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阅历、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和艺术追求,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是受到社会环境制约的。这其中最为鲜明的就是影视艺术作品的时代维度与民族尺度。前者是说同一时代艺术作品所展现出来的共同的审美特征,表现这个时代共同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后者则是受到地理环境、社会状况、文化以及风俗等方面的制约所展现的艺术追求。由此,影视艺术批评标准也就要因地制宜,要有更多的包容度;从不同的民族和时代来考量影视艺术的艺术价值。作为专业的影视批评人才,不能以今天的眼光看待过去的影视艺术的价值,不能以本民族的视角来看来否定其他民族的影视文化。比如,1987年张艺谋拍摄的作品《红高粱》,在世界上斩获了多项大奖,所以对这部影片进行解读就必须要放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去;如果以现代社会文化来看,那影视艺术批评的价值就毫无意义。无论是当今还是以后,时代与民族都将是影视艺术标准构建的重要尺度。其次是关注艺术创作者群体尺度与个体尺度。电影艺术批评可以没有深度的泛泛而谈,但作为专业的影视艺术批评者,要想深入的解读影视艺术作品,必须把艺术作品同艺术创作的主体结合起来探析;但由于艺术家主观上的特点以及创作题材的的客观元素,所以导致了艺术家的风格独特鲜明。所以深入地了解艺术家的风格和特色,对于提高艺术批评的标准和尺度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对于创作者个体来说,艺术家运用电影独特的艺术语言,根据导演的创作构思与艺术技巧在创作上表现出独特的创作个性和鲜明的艺术特色。影视艺术批评必然要把导演的个性特色与艺术个性作为自己的重要参照。比如,对斯皮尔伯格部分作品《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兄弟连》等,影视艺术批评家在对这些影视艺术作品的批评过程中,要对导演的个性心理、思维方式、价值观深入探讨,进而去解读作品的艺术韵味;如果这些作品是出自别人之手的话,艺术批评家的视角就要发生转变,也或许就不会阐述过多批评文章。其次,由于某些导演获得成功,就会感觉好多影视评论者会有话可说,也有个人衍生出了一种文化现象,继而引发更多的探讨,所以,对于导演的关注,追从“明星效应”等都为影视批评奠定了个人标准尺度。除了关注个体的价值尺度之外,群体的艺术价值同样是艺术批评参考的重要基石。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双重造就,中国电影人呈现着鲜明的线性式模块化发展;在某个时期,由于艺术风格相同或相近,呈现许多的流派。其中最为明显的是中国电影的分代喻意,“‘第四代’的以各种社会和性意义的内容统辖相对传统的、循规蹈矩的叙事;‘第五代’的个性张扬和电影表现上探索和拓展;‘第六代’的意义解构、空间和经验的私人化、以及电影语言的个性化等等,事实上都将构成艺术批评的有益参照乃至是有力的依据。”[7]群体也好,个体也罢,这种源于欧洲的以创作者为中心的批评方法是值得借鉴的。

三、影视艺术批评的本体构建

(一)人才及组织机构建设

作为一个完善的学科体系来说一般都是由史论、理论再到评论这样一个过程组成。相对于当今影视艺术的发展,介绍影视艺术的史论著作和理论著作琳琅满目,但是少有影视艺术批评具有针对性的理论。影视艺术创作的电影公司多如牛毛,但是电影公司只管拍电影,反观影视艺术评论的机构几乎没有,在这么多的电影公司中几乎没有几家愿意出资设立影视评论的机构。相对于影视艺术创作的队伍来说,影视艺术批评队伍也是相当贫乏。这样就造成一种薄弱感,相对于较为强大的创作队伍而言,影视艺术批评者人微言轻,这样就很难对影视艺术的创作做出反馈。所以推进影视艺术批评人才队伍建设、机构组织建设对电影艺术的发展相当重要。首先,建立与影视艺术创作相适应的的影视艺术批评机构。就全国而言设立专门的影视艺术批评的科研院所,对当年所出现的影视艺术文化价值走向给出总结和指导,壮大影视艺术批评的话语权及其影响力。其次,在院校设立影视艺术批评专业,学习电影的影视批评方法,培养专门的影视艺术批评人才,针对电影发展给以人才支撑。第三,在电影公司中应该设立与影视艺术创作相协调的影视艺术批评团队,对创作中前期的剧本策划到后期的拍摄过程给以学理和价值观上的指导,推进影视艺术健康发展。

(二)打造影视艺术批评的典型

典型就是成功案例,是通过影视艺术批评者的批评,形成对影视创作者的反馈,进而拍出优秀的作品。相比于以往的影视艺术来说,如今的影视艺术批评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包括期刊、研究所、影视专业建设都有了巨大的进步;并且在新媒体平台上的表现更明显,包括手机客户端、网页客户端、豆瓣、迷影网等都有所建树。此外,虽然“电影批评在整个的电影理论研究体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现实情况是,各界对电影批评的质疑、斥责、批判却不绝于耳。”[8]换句话说,今天的电影批评活动相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影响力较小,很少有影视作品是由于批评家的反馈而变得更好。而且,今天“大多数批评等同于一般的文学批评,批评一个艺术作品与批评一部小说在阐述的起承转合上路径大致相同,我们看不出艺术批评自身的特殊性在哪里。”[9]甚至有些专业院校直接把影视艺术划归为文学学科,很难看出影视艺术批评自身的特殊性何在。影视是一门视听的综合视听艺术,它所需要的是对影视实践有所帮助的艺术批评,而不是文学评论;许多文学博士都看不懂电影最基本的视听语言,更何必谈能给电影理论反馈。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许多影视创作者对文学批评感到难以理解,所以很难有因为影视艺术批评的反馈而成功的电影范例。最后导致的结果是文学家不写影视艺术批评,创作者也不看影视批评,单凭观众反馈来创作。所以打造典型是影视艺术批评关键所在。首先,要剥离创作者的利益机制。如今导演越来越多的背负着票房的压力,尤其是较为知名的导演。要想有较为优秀的作品应当剥离影视艺术创作者的票房观念,回归艺术创作本身。同时文化部或者是中国影协等机构应对优秀作品给予基金扶持,对于特别优秀的作品给予荣誉奖励。其次,打通影视艺术评论家与影视艺术创作者交流的通道。建议电影传媒公司与高校或者是科研院所的影视艺术批评机构合作。学术机构对于影视公司开拍电影的稿本或者是分镜头脚本进行审稿并给出建议,创作者根据建议完善自身的艺术创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影视公司可与学术机构共同研讨艺术与市场的关系定位,学术机构为影视公司提供影视艺术理论上的支持,影视公司为艺术创作者提供技术保障,进而打通学术机构与影视艺术创作者交流的渠道。第三,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影视艺术鉴赏的通识教育。文化主管部门和中国影协可利用新媒体技术宣传基本的影视鉴赏知识,如微信、手机客户端、互联网等。学术机构借助宣传工具展示优秀的影视艺术作品,介绍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以及影视文化和电影的发展史,分享优秀影视大师的生活经验和创作历程等;高校可以开设影视艺术鉴赏的通识教育课或选修课,借此提高全民的影视艺术鉴赏水平,促进中国当代电影艺术和影视艺术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