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文化常识十篇

时间:2023-10-26 17:56:41

艺术文化常识

艺术文化常识篇1

(一)群众文化艺术创作人员比较业余

大多数的群众文化艺术的创作者都没有受过专业的创作训练,因此,他们的艺术创作来源主要是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象和事件。群众文化艺术创作者在进行创作时,主要是把自己日常生活中听说的事实,或者亲身经历的事件进行收集和整理,然后通过艺术加工展现出来,因此,艺术作品通常带有鲜明的生活痕迹。群众文化艺术的创作者在进行文化艺术的创作时,通常是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完成的,创作时间存在不固定性,这就阻碍了文化艺术创作的进一步推进。因此,群众需要付出比专业创作者更大的努力,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创作水平。

(二)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个人倾向性严重

群众文化艺术创作者大多是人民群众,他们的职业不同,所处区域也不同,而各个区域和职业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特点,因此,人民群众的兴趣爱好和审美能力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在进行文化艺术创作时,创作者通常会把不同的理念和喜好在作品中进行展现,这就导致文化艺术作品中存在严重的个人倾向,不能体现客观事实。

二、提高群众文化艺术创作质量的对策

(一)加强对群众艺术文化馆的建设

政府和文化部门要加强对群众艺术文化场馆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增加对群众艺术文化馆建设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并指派专业人员对群众艺术文化馆进行监督和管理。针对群众艺术馆存在的资金缺乏、创作人才稀少等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增加对群众艺术文化馆的资金投入,保证场馆建设具备充足的资金;还要积极引进群众艺术文化创作方面的专业人才,提高群众文化艺术作品的质量,让群众艺术文化馆真正为群众服务。

(二)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文化部门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发群众的创作积极性。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考核指标,让群众文化艺术创作者的工作绩效与他们自身的创作水平、创作效率和创作质量挂钩,从而让创作者充分认识到文化艺术创作的重要价值。当创作者创造出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时,要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另外,还要寻求多样的文化艺术创作模式,保证群众文化艺术创作水平,并且为创作者提供良好的创作条件,培养他们对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兴趣。

(三)树立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精品意识

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精品意识对于提高创作质量有着重要作用,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文化艺术的需求,有利于品牌形象的塑造,因此,创作者在进行群众文化艺术创作时,要树立精品意识,将作品的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另外,树立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精品意识不仅体现在创作者的个人身上,还体现在整个区域群众文化艺术创作质量的提升,因此,要在提高创作者个人创作水平的同时,提高职整个区域的创作水平。

(四)加强与其他文化艺术部门的合作

艺术文化常识篇2

安阳市深蓝文化艺术学校是一家专注于从事文化艺术培训的教育机构。安阳市深蓝文化艺术学校成立于2001年,是经安阳市教育局批准最早的第一批民办教育机构,学校设立有“艺术培训部”、“文化辅导部”、“ 行政财务部”和“市场推广部”,自建校以来为众多高等名校培养过大批人才,每一年高考结束之际,便是“深蓝文化”将多才多艺的莘莘学子一批又一批地,源源不断送向高等学府进行深造之时,办学至今有许许多多高校学生已经走出名校,走向社会,充分发挥着他们的光和热。学校办学质量高,已经形成了广泛的,有口皆碑的社会品牌效应,并深受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学生们自愿来到这里学习,社会对“深蓝文化”的认可度甚高,“深蓝文化”也多次在教育培训界荣获大奖。

当前,教育培训业良莠不齐,深蓝文化艺术学校导入CIS,有利于其塑造“深蓝文化”品牌形象,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工作气氛,有利于提高其“深蓝文化”品牌的知名度,有利于提高深蓝文化艺术学校的经营业绩。因此导入CIS对深蓝文化艺术学校显然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文化艺术学校导入CIS的现状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文化艺术学校(这里泛指文化艺术培训机构,包括公办和私人投资性质的文化艺术培训机构)正在使出混身的招术各显神通并使市场上文化艺术学校的招生简章琳琅满目,五彩纷呈。众多文化艺术学校都向顾客诉说我是第一流的文化艺术学校,拥有名牌教师,来我文化艺术学校是最佳的选择。现实中到底哪些文化艺术学校能得到公众的认可,在公众的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并树立起良好的学校形象,可说是廖若晨星。有的仅是昙花一现,很快就在公众的记忆中消失了。大部分文化艺术学校寄希望于高薪引进教师,注重学校门面的装修和招生简章的精美“包装”,投入大量资金于广告活动,期望达到提高招生数额、增加高额利润的目的,而多数文化艺术学校往往不重视学校形象的一致性。文化艺术学校的理念、行为和视觉识别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达不到塑造文化艺术学校形象的目的。

(1)文化艺术学校形象建设上的问题。不少文化艺术学校只凭借优惠价格、雄厚资源、师资实力以及所争取到的优惠政策去拓展市场。它们根本无法在跨区域开展广告和公关传播活动,而主要是依靠招生来开拓业务,无法以优良学校形象和学校品牌去参与竞争并占领市场,可以说基本无形象可言。有些文化艺术学校是地方垄断性质的学校,占有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你不求我,也得找上门,包括再优秀的学生也不例外。在这种情况下,文化艺术学校不太注意形象的塑造和设计。

(2)反映在文化艺术学校内部的经营目标、经营策略和管理手段上,常常出现的不良行为。现阶段许多文化艺术学校的投资人惧怕风险,搞短期行为。一些文化艺术学校的投资人,在投资期内没有前期的打算,不注意人才的引进和培训,不注意设备的维修和更新,特别是投资人不想再做文化艺术学校的时候,更是“杀鸡取卵”,拚命追求利润,以便投资人迅速发财致富。文化艺术学校的领导人在管理上不尊重职工的人格,不重视人才,造成员工纪律松驰,没有凝聚力,没有归属感,以致管理不善、质量下降、以次充好使消费者不知所措。

(3)从当前文化艺术学校实施CIS战略的情况看,文化艺术学校的CIS战略与文化艺术学校的现实情况存在十分严重的脱节现象。它的实施受许多条件的限制,面临的困难很多。我国当前的文化艺术学校还处于财富最初积累阶段。这些文化艺术学校多数刚刚学会运用广告和招生简章来进行招生宣传,以求更多地获取利润,还不具备准确的CIS意识。因此,在这一不稳定的阶段导入CIS缺乏较深厚前提基础。从文化艺术学校的领导层来看,一些已经离退休或者即将离退休的投资人往往缺乏一种以积极的姿态导入CIS战略,塑造和设计文化艺术学校形象,以振兴文化艺术学校师生员工的自觉性和责任心。此外,不少文化艺术学校的师生员工对CIS思想的传播还存在着不少的偏差,缺乏一定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深蓝文化艺术学校导入CIS的市场环境分析

1.市场概况。整个河南省目前大概有五至六万艺考生,而本市生源数量趋于稳定,波动不大,估计只有大约在三至四千学生。随各大艺术院校持继扩大招生规模,而艺术培训产业却步入了一个疲软阶段,产主疲软的主要因素有各大大小小规模不等的画室相继成立,画室之间产生不良竞争,行业持续混乱,生源被极度的分流,进一步导致艺术培训的发展向恶性循环演变。市场品牌认可度不高,许多小画室并不在意对品牌的树立,只一味的以低廉的学费价格作为招生的卖点,而很有一部分艺考生都不明就里的进入了这种学费低,而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的小画室去学习。像“深蓝文化”这类在安阳数一数二的一流名牌的培训学校,却被没有经验的学生及家长在择校时忽略掉,其品牌的影响力先不说,关键在其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也是过得硬的。目前的市场还需要相关部门进行干预和整顿,及时清除一些扰乱整个培训市场,而根本不具备教学资质,也无法保障教学质量的不正规小画室,让整个市场进入一个正常的运作轨道当中来。

2.竞争对手及竞争状况。安阳市深蓝文化艺术学校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敦煌、群艺馆等市内品牌文化艺术学校。以上两家学校基本和深蓝文化艺术学校处于同一水平统,都是安阳市艺术文化培训行业的一流名校,“群艺馆”在生源上略高于“深蓝”和“敦煌”,“群艺馆”每年都可出现一两个各校的冒尖生,“深蓝文化”已经发力名校,力争每年给名校送几名优秀人才。

深蓝文化艺术学校的CIS设计

1.MI理念识别

对于MI理念识别,大多数艺术培训学校的领导者只是在形式上完成了MI的导入。深蓝文化艺术学校深刻地认识到这些误区,计划不仅要设计好深蓝文化艺术学校的MI,更是要实质性地将设计好的MI融入到学校的发展中来。深蓝文化艺术学校的MI如下:深蓝文化艺术学校的经营理念——永远创新,永远高质。深蓝文化艺术学校的办学定位——多方位的教育培训。深蓝文化艺术学校的发展目标——安阳第一,河南一流。深蓝文化艺术学校的品牌形象定位——文化养成。深蓝文化艺术学校的学校精神——专心、专注、专业。深蓝文化艺术学校的经营模式——艺术培训,文化辅导,英语体验。深蓝文化艺术学校的经营哲学——学生为尊、成绩为首、人才为源。我们将到深蓝文化艺术学校参加艺术教育培训的学习人群首先定位在初中学生或高中学生,而文化教育培训则不作限制。以“深蓝文化”为品牌深蓝文化艺术学校首推以“文化养成”吸引人们的关注,更希望将每位来到深蓝文化艺术学校的学生都能成为学有所成的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深蓝文化艺术学校培养出来的“深蓝文化”人应该具有“专心、专注、专业”的精神,从而体现出良好的以“深蓝文化”为品牌学校形象。

深蓝文化艺术学校的校址选于交通方便,安静宜学的安阳市靛市街。学校非常注重文化艺术教育的品牌和名声、教学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并提供专业知识。深蓝文化艺术学校的主经营模式为:艺术培训,文化辅导,英语体验。每一块都是深蓝文化艺术学校的重中之重的关注板。深蓝文化艺术学校要重质量,抓成绩,将大量的专业的人才送到高等校院进行再深造,意义重大而深远。

2.BI行为识别

对于CIS中的行为识别BI,虽然现在有一些艺术培训学校实施了BI,但大多数艺术培训学校的领导者对BI的理念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深蓝文化艺术学校要从教学项目、生源对象、经营战略诸方面恰当定位,突出特色,还要方便学生。如:食寝安顿,教室布局,让学生们都能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找到快乐和满意。同时,深蓝文化艺术学校还要注重学校服务。深蓝文化艺术学校在以教育服务为主导的同时,也要非常重视升学率、录用率的提高,特别是要大力发展能考上名牌高校的生源。只有深蓝文化艺术学校的历届高等名校录用率较高,才能让人们看到深蓝文化艺术学校“深蓝文化”的品牌实力,让学生们更加有信心学好,因为别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自己为什么做不到呢。

此外,领导者是领导深蓝文化艺术学校团队发展的头儿,深蓝文化艺术学校领导者必须具备民主意识,并且还要注重良好的管理策略在深蓝文化艺术学校日常管理中的运用。

3.VI视觉识别

深蓝文化艺术学校的LOGO标志设计为“DB”,为“DARK BULL”二字英文的首字母。深蓝文化艺术学校的“DB”标志以深蓝色为底色,为了突出效果而将标示及英文用白色表示,并将大写D使用了橙色这一蓝色的互补色,从而增强了视觉的冲击力。此外,深蓝文化艺术学校的“DB”标志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深蓝文化艺术学校管理层偏好深蓝色,再一层意思是世界上有一台名字叫“深蓝”的电脑与国际象棋冠军比赛,并成功战胜了国际象棋冠军,因此“DB”在这里有战无不胜之意。

为了更好地增强深蓝文化艺术学校VI视觉识别效果,在环境视觉识别(即:学校统一标识“DB”LOGO等的标识等)方面的应用要素项目有:(a)标识招牌类,如校旗;(b)事务用品类,如员工名片、各式文书等;(c)广告促销类,如各类手册及宣传资料;(d)运输工具类,如校车;(e)商品包装类,如商标、包装纸等;(f)员工制服类,如校徽、校服、工作服;(g)建筑环境类,如校门及各类办公室;(h)活动展示类,如各类活动及展示的环境。

深蓝文化艺术学校导入CIS的建议

1.做好CIS导入前的调研分析工作

在CIS导入之前的规划过程中,调研分析是一项系统的重要工作。在深蓝文化艺术学校导入CIS前,如果对调研分析的内容、对象、方式、项目、程序与时间没有明确的设计安排,零打碎敲,支离破碎,即使对深蓝文化艺术学校的有关营运与形象方面的信息有一点了解,也难免偏颇、疏漏,以一点偏概全局。错误的调研分析基础必定会导致错误的CIS的导入实施,这样不仅不利于深蓝文化艺术学校的发展与市场拓展,反而直接导致深蓝文化艺术学校经济效益的减退。此外,对深蓝文化艺术学校进行CIS规划的人员不仅需要创意、技艺,还需要系统的知识准备与研判能力,包括对深蓝文化艺术学校财务数据、市场营销统计的理解和利用的能力。

2.做好CIS导入前的规划设计工作

深蓝文化艺术学校做出导入CIS的决策后,深蓝文化艺术学校应该成立CIS委员会,并由该CIS委员会进行深蓝文化艺术学校的CIS规划设计工作。在组织落实之后,紧接着应及时制定明确深蓝文化艺术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经营目标,这是深蓝文化艺术学校导入CIS战略的核心。确定深蓝文化艺术学校的办学理念首先要突出办学理念的差异性,其次要强调经营目标的超前性。在CIS规划设计时,深蓝文化艺术学校还要做好活动识别的执行和拓展工作。活动识别的拓展就是要把深蓝文化艺术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经营目标具体化,通过各种广告、公关宣传活动塑造“深蓝文化”的品牌形象,通过培训和教育使深蓝文化艺术学校的办学理念成为深蓝文化艺术学校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此外还要发动深蓝文化艺术学校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内外活动,为塑造“深蓝文化”的品牌形象作出奉献。

3.做好CIS导入时的宣传工作

深蓝文化艺术学校的CIS规划设计完成后,深蓝文化艺术学校要选择时机对内对外进行CI系统的。这种CIS的除了日常的运行和操作外,深蓝文化艺术学校还应举行隆重的CIS仪式,利用尽可能大的媒介空间来向社会和企业内部进行宣传。此外,深蓝文化艺术学校CIS教育与宣传要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侧重:对管理层的人员,CIS教育应注重具体计划、安排的通知传达;对于普通员工,则应注重CIS意识的普及与行为规范的宣传;对于营销部门的员工,则应加强CIS设计应用与制作的说明等。深蓝文化艺术学校CIS的对外主要是通过广告公关与新闻报道的形式,宣传深蓝文化艺术学校导入CIS的新设计系统、理念体系以及有关CIS的重大活动,让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深蓝文化艺术学校的CIS运作,以及“深蓝文化”品牌形象的特殊面貌。

4.做好CIS导入后的督导评估工作

艺术文化常识篇3

消费时代的艺术变化

视觉艺术在消费时代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视觉消费化,二是泛媒介化,三是消解艺术生产者与艺术消费者的界限。

1、视觉消费化

视觉消费化,隐含了视觉艺术经典语言在消费时代的“白话化”和视觉图像刷新的快节奏性特质。在消费时代,消费文化的视觉可感性在不断刷新受众的视觉印象,追逐刺激暴烈的图像逐渐成为视觉艺术家的创作目的。从消费信息的营销理念出发,艺术比任何时候都强调它的视觉感受。特别是非常态美感的视觉冲撞,语言和媒材由此从表述的功能中独立出来,显示出视觉艺术家在文化营销中强化感官刺激的企划策略。

在这个消费时代,传统绘画的文化叙述也常常演变为视觉快餐。比如传统文人画的荷花是“文化符号”的荷花,不论八大的荷花还是老缶的荷花,他们的作品并不在于表现荷花的真实性,而在于用个性化的笔墨表达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人格寓意或文化隐喻。在消费时代,这个“文化符号”的荷花却逐渐演变成“视觉符号”的荷花。如在张桂铭的作品中,不论荷叶、莲蓬还是水鸟、游鱼都被平面化地切割分离,作品像色彩分割派那样将碧绿、粉绿、中黄、土黄、普蓝、土红填涂在分割的块面中,以显示对象中本不存在的斑斓的色彩。这种以草书用笔编织的线与色块的构成,已无关荷花本体形象的表达,重要的是能否产生新的视觉冲撞。

作为传统中国画的媒介语言,笔墨是传达艺术主体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载体。但进入视觉消费时代,传统文人画笔墨不仅被还原到没有文化身份的“水墨”和“彩墨”,而且追求画面外在形式感的新鲜刺激,由此把“图式个性”作为当代中国画最重要的创新课题。所谓图式个性,是指画面整体的结构、造型、空间、视角、色调、氛围、意境上显现出的个性区别,它强调视觉感官上的节奏、韵律、张力和错觉。①图式个性所呈现的艺术主体的个性往往是隐蔽的,它呈现的是视角与视觉的独特性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审美体验的独特性。周韶华就曾说:“没有艺术语言的震惊力量,就不能震撼人们的视觉神经;没有超常的现代结构语言,就谈不上艺术语言的现代化。”②在这里,作为传统艺术规范和标准的“笔墨”失去了以往的效力。

2、泛媒介化

泛媒介化,一方面指视觉艺术从主流意识形态的制约性转变为技术意识形态的操控性,由此将当代一切视觉信息技术的媒介都作为艺术媒介;另一方面则是传统视觉艺术的分类边界瓦解,各种媒介艺术特质的换位与整合。泛媒介化是消费时代艺术对媒介资源最大化利用,从现成品到人的躯体,几乎没有什么媒介不可以作为艺术的载体。

新时期以来,视觉艺术的发展就体现为由主流意识形态制约性向技术意识形态操控性的转变,即由政治意识形态到媒介意识形态的转换。在’85新潮美术之前,美术的发展与繁荣除了以往所注意到的诸多因素之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却又常常被忽略的因素,这就是权力话语与主流意识形态掌控下的美术体制的功能对美术创作的巨大影响。这种美术体制的运作模式,首先要处理的是美术创作与政治的关系问题,美术的政治化自然就成为这种政治社会美术的主要特征。’85新潮美术之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及艺术市场的繁荣,美术的意识形态性逐渐淡化,而其商业性逐渐增强,原有的高度意识形态化的美术体制渐渐失去了独尊的地位,市场化、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开始发挥巨大的作用。在这样的经济社会,一切视觉信息技术的媒介既是连接艺术与社会、实现艺术的社会价值和推动艺术不断刷新的手段与动力,也是艺术本体不断超越的载体。

非物质消费的“民主化”意识,还促使艺术内部的界限消失,艺术变成一种无限扩大媒介的混合体。美术,已不再是国、油、版、雕唱主角,连、年、宣唱配角的媒介尊卑性;已不再单纯是架上经典艺术的形象塑造性,而是模糊不同艺术语言的边界、创造个性化的媒材乃至利用大众媒体或日常物品形成的泛图像性。获第二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金奖的刘俐蕴的《山水图卷》,用棉花和白丝绸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图式和意境阐释为具有现代灯光和空间的一种场景。这个从经典艺术的角度既不能归类中国画,也不属于雕塑的作品,正是利用大众性的媒介营构了幽雅、恬静、神秘而独特的空间审美境界。这个可以让普通观众自由进出的空间装置,正体现了消费时代艺术媒介无限扩展的可能性。作为一个岩彩画家,胡明哲参加第二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作品却是《自然痕迹》装置,作品将不同质地的织物和纤维营构在独特的空间中,展现了作为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细腻。装置作为新兴的艺术种类,改变了人们观赏雕塑时环绕作品的被动性,而是让人们直接进入空间。在某种意义上,装置是介于环境和雕塑之间的艺术,是雕塑的环境化,是有观念和意蕴表达的环境艺术。走向媒介综合,正是技术信息化对传统架上艺术的整合。因为没有数码成像技术、没有电子影像,行为、装置、录影便难以广泛传播,甚至也不足以成为艺术。在某种意义上,这些新媒介艺术就是现代传媒的产物,超大型社会传媒机器和国际互联网既是这些新兴艺术的载体,又是它们的消费对象。也正是科学技术的支撑,才加速了新媒介艺术的生产速度,加速了新媒介艺术的消费速度。

3、艺术生产者与艺术消费者界限的消解

艺术生产者与艺术消费者界限的消解,既是非物质消费“民主化”意识的深化,也是非物质消费“民主化”引发大众文化化的必然。大众文化的本质,是文化大众化的平等参与性,而大众的参与性和平等意识,必然会引导文化消费者成为文化生产者;或者说,文化生产者也成为自身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具有快餐消费特征的当代艺术,为每个普通人提供了平等的艺术参与、艺术创造和艺术消费的机会。那些在生产型社会中需要高难度专业训练和学养修炼的架上艺术,日益减少了它们的文化影响力,而专业技术含量少或者根本不需专业技术的装置、观念、行为、影像日渐显出其普及性。特别是数码相机、DV和拍照手机已成为大众日常消费的时候,普通人就可以完成一个画家的夙愿、一个导演的梦想、一个艺术家的名利。因此,当代艺术已疏离了人文塑造的技艺,而把具象、实物和现场作为图像的人文观念。这种文化理念正是物质消费的“民主化”模式带来的文化平等意识,不仅非物质的消费是平等的,而且非物质的生产也是平等的。“人人都是艺术家”,是消费时代对艺术家作为社会文化贵族身份的消解。艺术与非艺术区别的消失和艺术与生活界限的消失,最终抹平精英与大众文化的两极。

消费时代的艺术人文特征

从乡土大地的诗意到都市人文景观的时尚,这种作为视觉快餐式的消费时代艺术的转换,无疑都以都市文化和都市人文为主要观照对象,它所面对的文化命题,也极大地区别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文化理念。中国的城乡关系由原来的农村包围城市和农村供养城市的关系,转变为城市经济辐射农村,城市文明带动农村这样的新型关系。③与乡村相比较,当下中国城市是一种更为活跃的多元价值世界。

消费时代视觉艺术所转换的文化视野,在审美意象上,往往以都市人物和现代化的人文景观为观照对象;在审美角度上,往往从原来的“城市作为恶之象征”的批判性姿态转换为日常生存状态的描写和揭示。李孝萱,刘庆和、田黎明、周京新和何家英所表现的都市人物,都不再是从物质生活上否定都市文明的概念。刘小东、忻东旺、毛焰、石冲的作品注重以当下都市人物形象为表现对象,他们以平凡、本真、贴切和自然的视点审美凡俗人生。“他们不是英雄,虽然不过是平庸的凡人,但正是这些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这时代的总量。”他们的作品以庸常生活为关注焦点,不是描绘飞扬的人生,而是表述安逸和劳作的永恒。他们的作品关怀和欣赏那些都市普通人,特别是城市新型阶层农民工的生存努力和为了生活所作的退让,即使这种努力是琐碎的,这种退让是阴暗的。喻红、申玲、刘曼文的作品还以性别生存为文化命题,切入女性在当代社会性别生存的真实境遇与艰难处境。生活在当下都市的女性,表面看来已拥有更多的权益,可以接受教育、丰富思想,也有获得工作、自立的机会。可她们的真实境遇仍处于劣势,在没有获得真实的性别平等地位以前,她们不过是“有美的躯体以身体悦人,有美的思想以思想悦人的被动者”。

消费时代这种艺术观照对象和受众主体的变化所形成的新的文化命题,自然也造就了消费时代的艺术人文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审美认识的游戏化转向、精神俯视的物欲化转向和类关怀的个体性转向等方面。

1、审美认识的游戏化转向

审美认识的游戏化转向,是美术在消费时代从审美教育的认识关怀,转向审美休闲的娱乐性关怀。

一个不容忽视的历史现实是:’85新潮美术之后,美术从政治的美术、社会的美术、文学的美术、责任与工具的美术,回到形式的美术、语言的美术、本体的美术和文化的美术。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消费社会的逐渐显形,美术创作逐渐走向大美术的媒介整合,逐渐显露出追逐视觉消费的休闲娱乐性。这种意识形态工具角色和文学角色的淡化,意味着美术已演变为意识形态的边缘而成为大众消费市场的商品。④它不必再负载传统的重压,因袭沉重的历史包袱,扮演认知说教的角色,而以一种轻松游戏的心态并通过与金钱交换的方式来实现艺术的价值。

因此,作为文化消费的视觉艺术,在通过消费实现社会价值时所表现出的人文关怀,更多的是与受众的亲和性与娱乐性。消费时代最典型的艺术,都不是那些被动性的经典艺术种类,而是具有强烈参与性、互动性的装置、影像和行为艺术。这种人文关怀的目的,也是游戏化大于审美教育化。正是从消费文化的游戏化角度,你才能在威尼斯异域情调的文化之旅中,解读蔡国强获威尼斯第48届双年展国际奖的《威尼斯收租院》时空错置与文化错置所形成的游戏性的冲突和对比;你才能在欧美休闲一族的女士们中,体验徐冰在异质文化圈书写出一种跨越文化差异“新语言”的趣味性;你才能在宗教信仰与仪式最浓郁的国土,阐释谷文达人发装置《联合国》在不同的种族和地区产生的游戏图腾的文化反响。这些作品无关于生活、情感,无关于个性、风格,也无关于形式和美感,它们运用的修辞手法,诸如复制、挪用、戏仿、反讽,几乎是讽刺与幽默综艺晚会最常见的娱乐手段。由此可见,这些作品的非审美性,更多的是站在漫画化、喜剧式的游戏角度,把重大的、严肃的、甚至是深刻的社会、人生和文化问题化解在幽默的戏谑与机智的娱乐中。社会、人生和文化问题,本来是沉重的,但消费时代的这些新媒介艺术却把它变得像相声、小品里的段子似的轻松和愉悦。这正是消费文化大众化的典型表征。

2、精神俯视的物欲化

精神俯视的物欲化,使消费时代的人文关怀失去了悲壮的意味。如果说,消费时代的视觉艺术是“欲望的感性显现”,那么,它所体现的人文关怀,是用精神的“低姿态”与生活对话。世俗的一切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显得那么重要。

审美认识的游戏化转向,导致了以往社会那种精神诗意与神圣的失落。它所体现的人文特征,往往是忽视或者放弃精神、情感的诉求,消解生产型社会艺术的道德感召和现实批判。罗丹(Auguste Rodin)的雕塑《老娼妇》(又名《欧米哀尔》)以艺术的严肃性表达了悲剧性的人文关怀。在这个用凝固性的雕塑语言表达的真、善、美的道德批判中,“老娼妇”形象通过创作主体的“精神俯视”所呈现的忧患意识反而获得了精神净化。而参加首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瞿广慈的《英雄》,把本是“英雄”的形象日常化,那里已没有“英雄”非凡的气概和崇高的精神,只有挟裹在诙谐戏谑中的玩世不恭。罗丹的《老娼妇》和瞿广慈的《英雄》所表现出的审美变化,揭示出消费时代的艺术人文特征,已发生了从理想、忧患、崇高的精神悲剧性,向实利、诙谐和休闲的精神玩偶性的转换。

被商业殖民化的视觉审美,把“美”作为欲望的感性显现。精神俯视之所以物欲化,是和现实生活的审美化或艺术化分不开的。在生产型社会,人们一方面更多关注产品的物性特征、使用与实用价值,另一方面也因清贫的物质困窘而用丰赡的精神作为补偿。如果说,生产型社会强调的往往是艺术的生活化,在强调艺术与生活联系的同时,因现实社会物质的困窘而使艺术与生活分离、生活不等于艺术,生活只有通过艺术的“超越与理想化”,才能达到逼近而超越生活的一种艺术审美境界;那么,在消费型社会,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已发生了某种变化,即生活的审美化。在这种新型的关系中,因物质产品的消费性特征而强调艺术对生活的“进入与现实化”,追求的是一种生活酷似艺术审美的人生境界。⑤可见,精神俯视的物欲化是生活审美化的结果:人们一方面更多地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文化特性与形象价值,另一方面则是这种“诗意”的物质和审美化生活消解了整个社会的精神维度,当审美化成为消费时代衡量生活质量的尺度与杠杆时,物质困窘社会的艺术人文关怀,就从精神俯视转化为精神的“低姿态”。

3、类关怀的个体性转向

类关怀的个体性转向,是以社会生产的相对过剩为基础的。马克思曾在为创作《资本论》而写下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把“以物的信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大形态。他认为:“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 ⑥显然,类关怀的个体性转向,是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结果,是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

“英雄”和“理想”在消费时代的失落,揭示出“个体关怀”在现代文明中凸现的社会价值。在生产型社会中,物质尚不能完全满足个体生活的消费,因物质贫困而产生对富裕生活与社会平等意识的向往,因物质贫困也使得个体与个体之间相互依存,类意识是生产持续性发展的必要社会意识,“精神俯视”的忧患意识也是生产型社会最典型的人文关怀。只有物质的贫困,才有精神的苦难;只有精神的苦难,才有理想和英雄。可以说,类意识和精神俯视都是“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思想根源。群体利益,形成群体伦理的道德规范,建立在这种道德规范之上的人文关怀,也以道德批判作为主要的审美价值。现实主义所表达的人文关怀,实质上是生产型社会以“真”和“善”为道德批判的审美判断。当社会进入消费时代后,因社会物质的变化而发生社会意识的某些转化,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使个人消费获得极大的满足,“人”从群体的物质依赖中独立出来,物质的丰赡使个体消费成为可能。而消费的实质,是个体欲望的实现。因此,消费时代的人文关怀更多地是从类关怀到个体关怀,作为类意识象征的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在消费时代失去了语境,个体意识、普通人的思想情感成为艺术表述的主题。

消费时代是一个艺术个体关怀和个人化时代。艺术创作被各种个性独特的创作理念所包围,成为艺术家实验新的创作载体与形式的跑马场。录像、摄影和数码技术在记录与表达个人感受时所具有的直接性,和年轻一代艺术家的知识结构、生活背景与心理需求十分吻合,他们以纪录、拼贴、复制数字处理等不同方式构筑的图像世界,既捕捉了外部世界的变化,也营构了自我满足的空间。他们的作品所显示的人文关怀,往往不是对公共人文精神或人文问题的切入,而是“自我视角”的“个体关怀”。正像波伊于斯(Joseph Beuys)的许多作品一样,他的《油脂椅》显然不会产生公共性的人文意义,那“黄油”和“毛毡”所产生的人性温暖,只属于他个人的经历和体验。因为越是个人化、个性化的东西,越需要新的表现形式来支撑。为把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人性感悟方式表现出来,个性化的观念与语言追求便再所难免。而个性化观念与语言追求,也将赋予艺术以全新的面貌,给人全新的视觉审美体验。这种对于都市人的个体意识关怀和全新的个体表达方式,更适应与符合消费时代人们的视觉心理。

这种不是以人类命运拯救者的“精神俯视”面目出现,而是以各自个体的平等性身份(包括性别身份)生发的一种“自我视角”的“个体关怀”,所显现的消费时代的艺术人文特征,是和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传媒与网络所扩大的私密空间的信息传播、所提供的全球共享的个体终端联系在一起的。现代传媒与网络在扩大“自我视角”的同时,也复制着“自我视角”。电脑晶片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已预示了这个充分享有“个性”和“民主”的时代,恰恰因高度的标准化物质消费而酿制行为方式与思维模式的某种类型化。即物质消费的标准化导致非物质消费的标准化。唯其如此,消费时代所呈现的“自我视角”的“个体关怀”,才具有艺术人文特征的现实意义。实际上,这种“自我视角”的人文意识,是对人类命运“精神俯视”的消费化,而艺术的人文关怀作为人性的内核并没有彻底消解。

在消费时代,艺术的人文关怀还转化为文化关怀。文化问题之所以成为艺术问题,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全球化引发的世界范围的文化碰撞与冲突,成为隐藏在全球性市场经济背后最重要的社会现象;另一方面则是国际间的物质与非物质的消费市场流通日益频繁和紧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背景的人文关怀,都共同面临着文化错置与文化解读问题。因此,艺术与人的关系也转换为艺术与文化的关系。在科学技术、商品经济及其市场化、传播媒介、大众阶层的形成等综合因素作用下,“艺术”已经成为“艺术文化”,一种适应当代社会的意义符号的生产与消费系列。艺术文化性成为关注的焦点,艺术不是独立的语言作品或审美对象,而是一种文化形态。蔡国强的《文化大混浴》以不同肤色的人在中药浴缸的混浴,所表达的是不同肤色的种族文化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中的交互作用,如果说这个行为装置也存在自己的艺术“语言”,那么这个“语言”是作品在西方文化语境的复杂作用下的产物,而作品凸显的意义,也是在西方特定的文化语境中的公众阅读行为。像我们不能单纯地从审美上解读蔡国强的《文化大混浴》一样,当艺术的人文关怀转化为文化关怀时,艺术作品既有审美因素,也有非审美因素,不存在单纯的“艺术”或“文化”,而是一体化的实存。当代艺术的概念也因此演变为“艺术文化”概念,并与其他因素诸如政治、经济、非艺术文化之大文化语境构成互动关系。

总之,当下中国艺术体现了中国在全球化市场经济中,因消费型社会的形成而发生的艺术人文特征的某种变化。这种新型的人文特征,既具有全球化消费时代的共同性,显示出中国在世界多元艺术格局中占有的份额,又具有消费时代艺术的中国文化特征,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当代性和时代性。

①见尚辉《从笔墨个性走向图式个性——20世纪中国山水画的演变历程及价值观念的重构》,《文艺研究》2002年第二期。

②周韶华《上官超英的特写意象结构》,《美术》2000年第4期。

③参见杨扬《城市化进程与文学写作的改变》,《文艺报》2004年1月31日。

④参阅宁逸《消费社会的文学转向》,《文艺报》2003年10月14日。

艺术文化常识篇4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人才培养 艺术教材 

 

一、少数民族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 

少数民族文化,是今天的显学——文化学密切关注的内容。实际上,它不仅是文化学者展开学术研究的丰富矿藏,也应该是地方艺术院校培养艺术人才最值得重视的文化背景和教学资源。因为,中国内地大多数地方艺术院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许多珍贵艺术文化的形态较为完整地存留下来,构成了当地艺术院校办学的区域文化背景或者说是办学的区域文化基础。如果有正确的文化态度,就会将这种背景或者基础,当做自己办学的资源优势加以很好地利用;如果价值判断不准确,常常会将这种背景或基础当做妨碍前进的包袱或是自惭形秽的发展低起点。尽管随着多元文化价值的强调,这样的意识和心态已经越来越少,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基础来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培养人才,创新艺术,却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积极探索并深入研究的问题。 

文化背景,主要指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在学校培养的艺术人才的成长过程当中,成为他们对少数民族艺术认知系统所建立的重要基础。只有对少数民族风俗民情、历史社会、语言行为等有所了解,成为自有知识,才能对少数民族艺术有深切的体会和真挚的情感,才能产生自觉的传承行为与创作热情。但是,如果面对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只是将其存在当做一种背景知识来介绍,让学生掌握,那就太大材小用、重鼎轻置了。实际上,应该在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上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中国众多的民族大家庭,“少数”民族文化展现了文化构成的“多数”部分。 

教学资源,主要指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经过学校专家学者的耙梳、整理,总结出典型代表、规律性的东西,进入学校课堂,成为现代规模化教育的教学资源,成为学校艺术人才培养的知识系统中的重要部分。 

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延绵不绝、自立自新、发扬光大,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的链条上得到充分体现。 

 

二、特色教材:少数民族艺术变为艺术人才培养资源的重要途径 

少数民族文化,在今天的社会里,成为许多社会活动的重要资源。譬如,文化研究、宗教研究、法学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经济研究、社会文明研究、生态研究等等。而作为艺术院校,尤其是地方艺术院校的教育资源研究,如何将少数民族文化转化为艺术教育资源,近些年越来越多地被人涉足,但是,常常是一时一地一得的议论或心得。其实,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系统思考的问题。 

意识到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是一回事,将这种资源变为切实有效的教学资源则是另外一回事。有理念,有思想,还要有行动、有措施。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如何行动”“什么措施”。 

云南大学出版社与云南艺术学院合作,通过特色艺术教材出版、重点学科丛书出版和艺术精品课程教材出版项目,探索了一些路径,积累了一些经验。 

1.跟踪:采风经常化 

艺术文化常识篇5

关键词高等艺术院校 艺术档案 档案管理

根据文化部、国家档案局令第21号《艺术档案管理办法》中指出,艺术档案是指文化艺术单位和艺术工作者在艺术创作、艺术演出、艺术教育、艺术研究、文化交流、社会文化等工作和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实物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高等艺术院校由于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艺术性,艺术档案是这类学校教学、科研、创作实践、艺术指导、艺术评价的现实反映,对学校日后的艺术教育和文艺活动起着依据和借鉴的作用,是积累教学资料、活动成果、工作经验的重要手段,因此艺术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1 艺术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1 档案意识模糊,艺术档案难以及时、完整归档

高等艺术院校在日常教学、科研、校园活动的过程中均会产生大量艺术档案,其中包括:学校组织各类文艺活动中产生的艺术档案;师生在日常教学、科研、创作、演出、展览等活动中产生的艺术档案;师生参加校内外比赛中产生的艺术档案等。虽然艺术档案数量大,种类多,但是艺术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远不如一般的文书档案那样受重视,学校档案管理人员一方面对艺术档案的产生情况不能有效掌握,另一方面未意识到艺术档案收集的重要性,认为《高等院校档案十大类实施办法》中未对该问题作具体要求,便不重视收集,如学校举行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举办学生设计大赛、毕业生作品展览等,在比赛、展览中产生的艺术档案往往散落在各创作者手中,或长期存放在组织活动的教学部门,未能及时完整地归档到档案管理部门。

1.2 艺术档案归档问题复杂,缺少有力的收集手段

艺术档案中的声像、实物档案的创作者往往认为这些档案归属个人所有,经常会出现不愿意移交学校档案管理部门的现象,尤其是当今社会,人们的商品意识逐渐增强,不少师生认为上交艺术作品会使自己受到经济损失,同时还担心自己的作品存放不当,会成为“永不见天的废品”,而档案管理人员认为艺术档案收集、保存起来难度大,存在畏难情绪,从而使艺术档案收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这一系列的因素,大大影响了艺术档案的归档工作。

1.3 保管条件较差,艺术档案难以长期保存

艺术档案中的声像、实物档案由于其载体的特殊性,必须具备恒温、恒湿、防虫等保管条件,但很多学校均未能达到该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对艺术档案的重要性认识模糊,造成很多美术作品、设计图纸放在文书柜内与其它档案混存,未能存在专门的库房里,由于保管条件不理想,往往会影响了艺术档案的长期保存,如防潮工作未做好,会使书画作品受潮、起皱、发生霉变,破坏了作品本身的完整性,以致部分艺术档案无法利用。

2 加强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2.1 提高对艺术档案重要性的认识

由于艺术档案工作的进步和完善离不开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和专业素质,因此要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进行相关培训,加强对艺术档案工作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并提高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素质,让档案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同时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艺术鉴赏能力,积极做好艺术档案的收集归档管理工作,为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做好接收、积累艺术档案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要提高广大师生的档案意识。在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档案产生的源头是组织、从事艺术活动的师生,如果他们档案意识薄弱,就必定会造成艺术档案的大量遗失。因此,在校内开展档案法制教育、传授档案知识非常必要,可以在校内举办艺术档案知识培训班、艺术藏品展览等,通过宣传教育,切实端正师生的思想认识,牢固树立起艺术档案是高校档案不可分割整体意识,才能从档案产生的源头把好关,不至于重要的档案资料丢失,才能保障档案的完整性。

2.2 完善艺术档案管理制度

要改善艺术档案管理现状,必须建立和完善艺术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对艺术档案的从收集、归档、移交保管、借阅、利用作出明确规定,学校档案管理部门还要严格执行《档案法》、《著作权法》的有关制度,防止艺术档案分散流失,杜绝归为己有,以确保艺术档案归档质量,使艺术档案和其他档案协调发展。

还要加大对艺术档案的监督指导力度,要将艺术档案工作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并把其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将档案工作摆到重要的位置,使之逐步变成自觉的行动,这样才会使各相关部门和人员有意识地保存、上交艺术档案材料。另外,学校可给提供作品的教师和学生出具收藏证书和补偿一定的制作成本费用,档案管理部门还可以不定期举行优秀艺术档案展览,让师生的艺术作品在归档后可被更多人认识,以提高师生上交档案的积极性。

2.3 艺术档案信息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保存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艺术档案管理的需要,艺术档案要长期保存,让更多人共享,必须将其数字化。艺术档案数字化对实现档案资源共享,实现网络远程查询,构筑数字化档案室,延长艺术档案的寿命都有重要作用。学校档案管理部门首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对现有艺术档案的原始资料进行处理,借助扫描仪、数码相机、光盘等手段,将其转化为电子数据,实现艺术档案数字化处理,尤其一些较为老旧的书画作品和声像作品更要抓紧处理,尽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保存其原貌;同时,建立艺术档案目录数据库,便于艺术档案的检索和查阅,实现艺术档案信息化管理;还要将艺术档案的电子数据保存到计算机网络上,让广大师生在网络上可以自由检索、查阅艺术档案,最大程度上实现艺术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发挥和提升艺术档案在高校师生中的参考借鉴的作用。

艺术档案记录着学校事业发展的历史,记录着学校以往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优秀成果,要充分认识艺术档案的重要意义,引进先进的管理手段,做好艺术档案的归档、管理、共享工作,最大限度地向师生开放,融入学校的日常教学、科研、创作中,为师生提供最便利最优质的艺术参考,这才是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档案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陈兴宇.艺术档案管理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7.

艺术文化常识篇6

关键词: 毕业论文写作 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 意义

在毕业论文写作课堂教学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研讨,不仅是为了有效地提高毕业论文写作的水平,提高毕业论文写作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更是为了端正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态度,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摸索毕业论文写作教学指导的方法,寻求提高学生写作质量的途径。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的研究,有利于经典艺术作品的继承和创新。

同志曾经指出:“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从他的讲话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继承和创新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是辩证的统一。没有继承就不会有创新,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缺少了继承,创新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法捷耶夫在《谈文学》中说:“现代世界进步文学是过去文学发展中一切优秀成就的自然而然的――可以说是――合法的继承者,同时他们又在人类艺术发展中向前迈进了新的一步。”海明威1954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但他并没有去参加授奖仪式,由美国驻瑞典大使代读的书面发言中有这样一段很著名的话:“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每一本书都应该成为他继续探索那些尚未到达的领域的一个新起点。他应该永远尝试去做那些从来没有人做过或者他人没有做成的事。”[1]这些论述,阐明了继承和创新的核心精神,就是要求人们不断地去研究、探索、前进。继承和创新不仅延续着传统的艺术特点和优势,创造着新颖鲜活的内容和形式,更应该具备时代的理想和精神。对此,无论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还是艺术家都有过深刻的阐述。马克思曾经指出:“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2]这里我们可以认识到艺术的继承性体现在内容和题材方面。画家吴冠中说:“风筝不断线。”[3]他告诉我们继承和创新必须立足于民族的土壤。“只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跨越前人探索过的阶段,并以前人的成果为基础,去进行更高层次的探索和创造。”[4]从这句话里,我们清楚地看到继承和创新是艺术发展的历史趋势。艺术是无国界的。任何民族的优秀的艺术成就,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所以继承和创新不仅体现在毕业论文写作教学对经典艺术作品的专题探讨上,而且体现在平时日常的文化与专业的学习的各个方面。

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不仅仅是对文化艺术继承和创新的尝试,而是要运用恰当的思维方式和已有的知识与专业实践,致力于使自己的学业与社会保持零距离的一次冲刺。所以在毕业论文写作课堂教学中,我们选择舞剧《一把酸枣》作为专题研讨的材料,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研讨以点带面,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文化艺术的海洋,经典作品不计其数,但该剧在舞蹈艺术领域和学术上不仅对中华民族文化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而且曾获得过国家舞台精品剧目等多项大奖,它不仅是舞蹈艺术中的一朵奇葩,而且是山西打造文化强省的一个窗口。如今该剧已成为晋商文化的一个闪亮标志,是全国艺术职业教育走产学研相结合发展道路的成功典范。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舞蹈史,人们就可以清楚地了解舞剧《一把酸枣》在民族文化艺术上的地位和贡献。

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第一次用歌舞的形式,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的历史;民族舞剧《丝路花雨》,第一次用民族舞的形式,赞扬了丝绸之路上,英娘不畏强权同当地恶霸斗争的故事;《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土》《黄河水长流》,这三部作品凭着土美、怪美和丑美,歌颂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地方风韵和时代风采;《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第一次用芭蕾舞的形式把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土豪、,妇女翻身得解放的故事展示给了观众;舞剧《一把酸枣》却是第一次把晋商搬上了高雅的舞蹈艺术的舞台。

再从艺术职业院校的学习状况看,无论是文化还是专业课的学习,平日里教师们传授的虽都在文化艺术经典的范畴,但是有些学生往往在学习中把教师传授的技巧简单化,一味地只是找窍门;有的遇到一些问题解决不了,就只好把艺术专业的学习“神秘化”,其结果是“望艺兴叹”;还有一些学生虽然学了一着两势,就感到足可以称“星”了。这些学习现象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的写作。在毕业论文写作课堂教学中,开展舞剧《一把酸枣》的专题研讨,不仅可以继承和创新艺术的内容和形式,而且可以把日常的学习做个总结和比较,更可以激励学生们发扬舞剧《一把酸枣》的制作精神:“探索、创新、开拓”。在教学的同时突出学院的艺术品牌,体现学院的办学定位,对于形成地方院校的乡土校园文化风格,提高毕业论文程序性认知规律的掌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突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探讨晋商独特精神的生命状态和生存状态,以及晋商对人类文化艺术的贡献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不仅需要继承和创新,而且需要运用写作知识、民族文化常识和艺术概论常识。

“常识是人们普遍掌握的道理。不管到什么时候,艺术总难免要承担普及某些社会常识的任务”。[5]但是这些常识和“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在于书本之外。这是技艺,不体验就学不到”。[6]现代社会信息的时代,知识是公益性的,经验才是专利,从知识的学习中获取智慧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就是运用智慧,促进学生自觉学习毕业论文知识完成毕业论文的一个过程。教师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运用毕业论文写作知识,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以至于将来步入社会时能“承担普及某些社会常识的任务”,从而体验“写作则能使人精确”,[7]能够自我认识的。正如罗丹所说:“艺术,就是所谓静观、默察;是深入自然,渗透自然,与之同化的心灵的愉快;是智慧的喜悦,在良知照耀下看清世界,而又重现这个世界的智慧的喜悦。”[8]毕业论文写作就是运用语言艺术分析音乐、舞蹈、色彩等艺术现象的一个过程,它是促使学生了解世界的一个认知过程。因此,在毕业论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像学习艺术专业那样充满感情和耐心,而且要用“锐利的眼光能够发现‘性格’,换句话说,就是能够发现在外形下透露出的内在真理;而这个真理就是美的本身”。[9]这里的“性格”,在毕业论文写作中的运用就是要求学生写出自己所学专业的特色,发现在艺术外形下透露出的内在规律。

在展开经典艺术作品专题研讨时,还要注意区别艺术专业学习与毕业论文写作思维上的不同。艺术,就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10]余秋雨在《艺术创造论》[11]中引用了克尔希奈的一段话:

立在周围世界一切过程与事物背后的伟大秘密,常常影像似的现出来或可感,如果我们和一人谈话,站在一个风景里,或花及物突然对我们说话。你设想,一个人坐在我对面,而在他诉说他自己的经历时,突然出现这个不可把握的东西。这个不可把握的东西赋予他的面貌以他的最个性的人格,却同时提高他,超过那人格。如果我做到,和他在这个我几乎想称之为狂欢状态里联系上了,我就能画一幅画,而这画,虽然紧紧接近他自己,却是一种对那伟大秘密的描绘,它归根到底不是表现他的个别的人格,而是表现出了世界里荡漾的精神性或情感。这样远的摆脱了自己,以至于和一个别人能进入这项结合,这个可能性。……从这个阶段,用任何手段,例如通过文字或色彩或音调来创作,这就是艺术。

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知晓艺术及艺术创作使用的多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通过感性形象来反映和把握事物、创造文学艺术的思维方式。其思维特点是:以表象为思维的中介,形象地反映事物和创造成果。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神与物游”、“思与境谐”;它不排除情感体验的因素,情感因素和理性因素可以在形象思维中相交织,相渗透;可以借助想象,超越时空界限,跳跃形式逻辑的思维程序,完成新形象的创造。正因为如此,艺术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的思维方式。无论是语言艺术,还是表演艺术、造型艺术、综合艺术,它们都是在刻意创造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塑造出一种艺术意象和意境,一种心灵生活的图景。而毕业论文写作却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方式,对艺术现象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导判断,作出结论。王力先生曾说:“撰写论文,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运用逻辑思维。如果没有科学头脑,就写不出科学论文。所谓科学头脑,也就是逻辑的头脑。”[12]逻辑思维要求人们必须冷静客观,周密严谨,认识、分析、总结事物时要剔除表面的东西和偶然的因素,达到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规律的认识。但是同时我们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在艺术里最高的层次是哲理性的艺术作品”。[13]例如舞剧《一把酸枣》,主人公小伙计虽然历经艰难获得了巨大的财富,但却误食了有毒的酸枣,以致命殇荒漠。这种财富与情感的巨大落差,充满了哲理,给人精神上巨大的震撼和惊醒。其中的《团扇舞》,不仅婀娜多姿,深受观众喜爱,而且表现了中国地域性的某时期的一种特有的人文现象:小脚女人的典雅、端庄。但在我们的习惯思维中,一提起小脚女人便认为那是中国女性耻辱的象征,是很不情愿示人的。鲁迅曾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提到:“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舞剧编导抓住了女性这一时期的生存状态,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使观众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审视历史文化现象。这就是艺术运用哲理的魅力。这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艺术进入哲理的领地,也是人类在审美领域的一种整体性超越。”[14]这样看来,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既要运用形象思维,又要使用逻辑思维。这不仅仅因为“逻辑修辞使人善辩”,[15]而且逻辑思维可以指引你理解艺术

形式的最高境界。

三、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注意各种知识的融会贯通和思维方式的运用,有利于改变学习方法,端正文风。

这种研讨可以从课堂结构上改变满堂灌的教学形式,进一步明确教师的任务。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活”。这种结合与改变是“学活”的一次努力,是发现真理的一次锻炼。这种锻炼,主要强调的是亲自动手的能力。这种结合与改变正如第斯多惠所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16]这种结合体现了“教学做三者合一”[17]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的运用将改变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学习,从只听毕业论文写作知识到与教师一起研究材料,从感性地接受模仿到理智地总结分析,从互联网上拼凑材料到专研学院的品牌,从接受法到问题法,从填鸭法到研究法。这些学习方法的改变,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自觉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学习,同时发挥自主性和参与性,提高思维的创造性。从学生的角度说,这是调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某论题研究的一次“实战”,是获得治学能力的一次严格的锻炼,是学习阶段获得最佳学业成绩的最后冲刺、拼搏。从学院来说,是对学生几年来学习成果的一个全面的考查、衡量,是对其独立动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舞剧《一把酸枣》的专题研讨,不仅是对毕业论文写作的强调和看重,而且锻炼了学生学习方法的运用,实际上是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检验,是对将来职业能力的一个重新认识和定位。它不仅有利于独立思考的形成,更有利于适应社会就业能力的提高。

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不仅使我们的学习方法得到改变,艺术实践与理论分析的能力得到提高,而且有利于端正文风,避免拼凑、堆切、应付、抄袭现象的发生。这样的专题研讨,可以从各个专业的角度,系统地分析、鉴别、对比、吸收经典艺术的精华,收到学习实效。欧、美等国的高等学校对学生写作论文的能力都有严格的要求。像哈佛大学在有关的“校规”中就明文规定:学生论文写作如不及格,必须照章补课。日本的很多大学,毕业论文写作如果不合格,学生是不能毕业的。学生论文写作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位的获得和职业的谋求,因此学生岂敢等闲视之、草率应付,而是视为学习阶段中的一件大事。[18]如今我们国家在“科教兴国”思想的指导下,教育的考核制度渐趋严格。尤其是艺术院校,这几年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撰写逐步规范化,要求也很严格。这样不仅极大地锻炼了学生艺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能力,而且检验了教学,更在全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现在许多用人单位把毕业论文写作考核制度的情况作为招才引将的必备条件进行考虑,因为这是提高单位人才素质、提高办事效率的一个非常必要的措施,同时也保持了论文制度的生机和活力,必将会进一步促进院校毕业论文写作及考核制度更加规范合理,使教学结构更加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德艺双馨、和谐发展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13][14]余秋雨.艺术创造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5,第1版:89,54,75.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28.

[3][4]彭文民.艺术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7,第1版:3,73.

[5][11]余秋雨.艺术创造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5,

第1版:83,81.

[6][7][15][英]弗兰西斯・培根.人生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78,5,第1版:204,205.

[8][9]罗丹艺术论.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5,第1版:10,2.

[10]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8,第1版:550.

[12]刘锡庆.写作论谭.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3,

4,第1版:443.

[16]王占魁.《“自在”与“自为”之间》教育理论与实践.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2007,(10):3.

[17]李和平.《教育的历史变革与现实选择》教育理论与实践.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2007,(10):10.

艺术文化常识篇7

关键词:艺术民俗学;文化产业;教学模式

艺术与人类的总体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随着人类的文明、习俗发展而不断演变。以艺术为对象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完善,在艺术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者们从艺术的起源、艺术发展的规律、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艺术的创造等方面进行探讨,更有学者从民俗学、人类学等角度对艺术展开研究。就艺术与民俗而言,有学者从民俗中的艺术展开讨论,另有学者从艺术中的民俗进行探析。不论民俗中的艺术还是艺术中的民俗,都是对艺术与民俗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的探究,旨在深入了解伴随民俗产生的艺术本质以及艺术产生、创作的民俗文化内涵。正如学者钟年在其文章中所述“对于艺术的认识,不能‘止步于对艺术事象的静态分析’,而应该‘以艺术活动中的审美形式与情感效应为材料,将其置于民族区域社会中生产生活的、社会时尚的、的广阔背景下予以观测论析’”。[1]就此研究视角,张士闪教授首先提出了“艺术民俗学”的学科建设理念,尝试在民俗文化研究和艺术学研究的学科间,建立一门交叉性的学科研究理念,旨在研究艺术与民俗之间的关系,同时对艺术进行民俗学的视角研究。学科归属上,艺术民俗学是艺术学的分支学科,由艺术学与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相结合而形成。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首先是作为艺术活动背景的民俗文化,包括民俗事象和民俗观念。其次,它将以民俗学的视角重新审视、阐释艺术的源起,本体,功能,以及艺术与民俗的真实关系。”[2]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民间文化的表象之一,同时还是文化形态的一种表现方式,它们在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地发生着形态和功能上的演变。文化产业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就“产业”而言,其本源之意为国民经济的各种生产部门,后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而逐渐拓展为“泛指各种制造、提供物质产品、流通手段、服务劳动等的企业或组织”。[3]从文化产业角度结合艺术民俗学的研究视角对其进行观照,能更全面地对艺术的本源进行阐释,同时也对其产业化发展展开更深入地探讨。当下,我国的文化产业事业正蓬勃发展,在此热潮中应运而生了文化产业专业教育,尤其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同时也与民俗、民间艺术联系紧密。因此,要发展文化产业,对艺术民俗的研究、探讨必不可少,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开设艺术民俗学这门课程也是有必要的。笔者在本文中将尝试探讨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这一专业领域中的教学模式,从而为今后的文化产业民俗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1教学模式制定的理论依据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首要功能之一,在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正如潘懋元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理论“: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指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即必受一定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指教育必须与人的发展规律相适应。”[4]同样,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的教学也应遵循以上的教育规律。由此,制定与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相一致的教学模式是有必要的,而且应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1结合艺术民俗学的教学特征,应该突出区域特征或民族特色

就笔者执教所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而言,该地区世居12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壮族、瑶族、侗族、苗族、水族、毛南族、水族、彝族等11个,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艺术产生所依附的民俗文化也各具特色。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整理各民族文化资源,构建富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文化产业专业领域艺术民俗教学特色,强化学生的优创意识、特色意识和品牌意识,在保护和传承该地域中优秀的艺术、民俗类文化的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文化产业领域中进行艺术民俗的研究。

1.2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通过日常教学,使学生接收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包括艺术民俗学学科所涉及的艺术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艺术民俗学科学专业知识和规范,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理论训练,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同时使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学术研究水平。

1.3促进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

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完善专业结构、巩固艺术民俗学专业优势,逐步建立健全该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制定有效的教学评价标准,拓宽文化产业专业领域学生的专业视野,是艺术民俗学在教学中亟待完成的重要任务。艺术民俗学教学除了遵循专业研究规范外,还要围绕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结合我国国情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专业教学。在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等教育质量观贯彻于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科研创新、服务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之中”。由此可知,艺术民俗学教学贯穿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应结合该专业的学科特点,让学生在掌握文化产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民俗学、艺术学的专业研究方法,尝试艺术民俗与文化产业等学科理念融合展开科学研究,进行文化创新和传承。

2艺术民俗学教学目标与规格设计

目前高校教学在面对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市场与就业需求下,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由此,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艺术民俗学的教学中,要本着“突出地域特色和民俗特点”的目的,抓住在文化产业中如何发展民间艺术与民俗的基本点,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人文素养的,即掌握艺术与民俗知识又能够将其灵活运用于文化产业相关领域的学生,具体如下:首先,通过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领域环境中教学,让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交叉性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以下几点要求:一是必须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了解并驾驭历史文化发展与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理论体系。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的逐渐加强,作为文化产业专业的学生,在此领域中更应该具有敏锐的触角,而且要意识到艺术民俗学这一交叉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仅纸上谈兵是不能为今后从事的专业服务的,必须学会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引导学习实践以及学术研究,要注重当下新的形势、政策、信息、思想等,做新型的文化产业与艺术民俗的复合型学者。二是学生要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同时掌握民俗文化与民间艺术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民间艺术的生存需要民间文化的沃土滋养,艺术的创作也离不开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和掌握。民间艺术体现了不同地域、不同人群所特有的审美观念与道德意识,其间更蕴含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理念。因此,在艺术民俗的教学中,以艺术、民俗文化为根本,秉承传承传统文化的观念,站在当下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高度,探求如何构建新时期艺术民俗学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通过整合学科知识和运用知识传播发展艺术与民俗文化的能力。其次,通过教学,让学生在不同学科的交叉学习中具备传承及实践创新能力。张士闪教授提及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研究:一是从民俗学研究的整体文化观出发,对典范社区内曾经存在的和仍然存在的艺术事象予以梳理,对其中的各个艺术门类进行慎重的微观性分体研究和宏观性综合研究,为社区文化的艺术定位、发展提供出指导性建议;二是注重艺术活动与民俗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双向的动态研究;三是中国的艺术民俗学研究应注意其自身特色。[5]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的艺术民俗学教学,除遵循以上几点研究原则,还要结合社会文化的发展现实,让学生把社会实践同创新思维相联系,在日常学习的实地调研等实践活动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学习知识,同时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其运用到具体的案例分析和操作过程中。

3艺术民俗学教学模式中的课程教学设计

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所设立的艺术民俗学课程教学有别于一般学科中的艺术民俗学教学,除遵循一般课堂教学原则外,还有其独特的课程教学设计,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具体如下:

3.1根据实际情况展开教学,注重因材施教

综合来看,文化产业专业领域的学生的文化素质一般较高。但就艺术民俗学这个学科而言,涉及了艺术和民俗,具有一定特殊性,尤其是艺术,并非每个学生都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掌握艺术、民俗文化基础知识的具体情况,进行专业知识教学。对艺术基础常识较弱的学生,让其多听、多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对民俗文化常识较弱的学生,可通过消化课堂讲授知识和实地调研体验,增强学生的民俗意识和文化自觉性,掌握民俗文化基本理论。

3.2把握教学整体性与灵活性

在进行艺术民俗学的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方式通常采用纯理论性的授课方式,难免会枯燥乏味,让学生在冗杂的理论学习中失去对课程的兴趣。因此,笔者认为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传统的理论授课分解为理论与实践穿插,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灵活掌握课程的进度。例如,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各自选定一个调查对象,在进行前期的理论知识学习后,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内对其选定的对象进行文化、现状、发展、艺术性、民俗特征等方面的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写出调查报告并做课堂展示。学生的课堂展示不仅要表述清楚所调查对象的具体内容和文化背景等,还要结合文化产业的专业特点进行思考并展开有效的阐释。此类学生课堂展示的教学形式,将以学生为主体,自主策划每次课堂演示,教师为辅助对展示完的学生进行提问引导,从而达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艺术、民俗文化素养。

3.3掌握学生实践学习的合理性

艺术民俗学在研究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将艺术活动与民俗社会之间的关系结合起来,同时进行双向的动态研究。由此,将这个研究观念引入其教学模式中也是非常必要的。在艺术民俗学的教学中,尤其在文化产业专业视阈下的艺术民俗学教学更加要关注在变迁的民俗社会中艺术活动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动态的艺术活动所依附的民俗社会大环境。从而,在学生将艺术民俗学基本调查方法运动到实践过程中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调查进度随时给予指导,适时纠正学生在实践中所遗漏的关键信息,指导学生合理运用相关学术知识进行实地调研和调查报告写作,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民俗活动和具有特色的艺术形式。在张士闪教授提出构建艺术民俗学这一学科开始,就提出本门学科应该将文献资料、历史考古和民俗调查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展开学术研究,从而更清晰、准确地认识存在于各地域、人群中的民俗和艺术。同样,今天我们将艺术民俗学放置文化产业这样的专业领域中进行教学,不仅要遵循以上学术观点进行教学,而且要与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结合,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教学,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艺术民俗学,也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教学实践依据,让艺术民俗学研究的对象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年.《艺术民俗学》评述[J].民俗研究,2001(2):169-170.

[2]张士闪.当代艺术民俗学的研究视界[J].齐鲁艺苑,1998(2):48.

[3]王伟.民俗艺术产业化的路径研究[J].学术论坛,2010(8):161.

[4]潘懋元.教育基本规律及其在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中的运用[J].教育发展研究,1997(2):1-7.

[5]张士闪.当代艺术民俗学的研究视界[J].齐鲁艺苑,1998(2):49-50

艺术文化常识篇8

论文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人才培养 艺术教材

一、少数民族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

少数民族文化,是今天的显学——文化学密切关注的内容。实际上,它不仅是文化学者展开学术研究的丰富矿藏,也应该是地方艺术院校培养艺术人才最值得重视的文化背景和教学资源。因为,中国内地大多数地方艺术院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许多珍贵艺术文化的形态较为完整地存留下来,构成了当地艺术院校办学的区域文化背景或者说是办学的区域文化基础。如果有正确的文化态度,就会将这种背景或者基础,当做自己办学的资源优势加以很好地利用;如果价值判断不准确,常常会将这种背景或基础当做妨碍前进的包袱或是自惭形秽的发展低起点。尽管随着多元文化价值的强调,这样的意识和心态已经越来越少,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基础来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培养人才,创新艺术,却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积极探索并深入研究的问题。

文化背景,主要指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在学校培养的艺术人才的成长过程当中,成为他们对少数民族艺术认知系统所建立的重要基础。只有对少数民族风俗民情、历史社会、语言行为等有所了解,成为自有知识,才能对少数民族艺术有深切的体会和真挚的情感,才能产生自觉的传承行为与创作热情。但是,如果面对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只是将其存在当做一种背景知识来介绍,让学生掌握,那就太大材小用、重鼎轻置了。实际上,应该在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上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中国众多的民族大家庭,“少数”民族文化展现了文化构成的“多数”部分。

教学资源,主要指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经过学校专家学者的耙梳、整理,总结出典型代表、规律性的东西,进入学校课堂,成为现代规模化教育的教学资源,成为学校艺术人才培养的知识系统中的重要部分。

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延绵不绝、自立自新、发扬光大,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的链条上得到充分体现。

二、特色教材:少数民族艺术变为艺术人才培养资源的重要途径

少数民族文化,在今天的社会里,成为许多社会活动的重要资源。譬如,文化研究、宗教研究、法学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经济研究、社会文明研究、生态研究等等。而作为艺术院校,尤其是地方艺术院校的教育资源研究,如何将少数民族文化转化为艺术教育资源,近些年越来越多地被人涉足,但是,常常是一时一地一得的议论或心得。其实,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系统思考的问题。

意识到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是一回事,将这种资源变为切实有效的教学资源则是另外一回事。有理念,有思想,还要有行动、有措施。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如何行动”“什么措施”。

云南大学出版社与云南艺术学院合作,通过特色艺术教材出版、重点学科丛书出版和艺术精品课程教材出版项目,探索了一些路径,积累了一些经验。

1.跟踪:采风经常化

采风,是艺术院校许多年以来坚持的一个传统,无论从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还是学习民间哪个意义上讲,采风都是需要的。问题在于,采风不仅仅是到社会生活的基层当中去感受和吸收鲜活的生活素材,经过整理进入艺术创作;而且是要在人民群众生活当中切实地体验人们的情感、愿望、表达方式。这些内容,也是文艺创作从生活汲取灵感最重要的部分。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样的事实,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复、生活节奏的加快与生活压力的增加,人们变得越来越浮躁,沉潜到基层长期静观默察、广泛学习采风变得越来越困难,成为一种难于复制、不敢追求的奢侈。偶有出游,用相机、录音机、摄像机记录一些声音影像,回家再慢慢回忆,以此为创作题材进入创作,真正是“浮光掠影”。实际上,那些声音、影像背后,最为鲜活的情感、饱实的内容、隐藏的意义,被忽略掉了。今天许多所谓的民族题材、民族色彩的艺术产品,做出来令人感到存形失魂,原因就在于此。浮光掠影采风来的外在色彩,替代了对民族情感内容与情感方式的真正深入。

所以,办学环境地处边疆的艺术院校要清醒地意识到这种状况,将自己的办学路数中“采风经常化”的做法固定下来,学生、教师都如此。地处边疆的艺术院校,采风的便利十分明显,就应该用好用足这种天然的便利。云南艺术学院的一些教师,尤其是研究生导师,这方面的意识很强,做得比较好,其教学成果和人才培养效果也就显著得多。音乐、舞蹈、艺术设计、民族民间美术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收成。音乐人类学方面、少数民族音乐乐器研究方面、云南特色工艺美术研究方面、民族舞蹈艺术研究方面,云南艺术学院都有了值得骄傲的成果。

2.培植:研究项目化

艺术院校的学术研究,历史上常常有几种做法:一是以创作代替研究,认为研究思考已经在创作过程当中酝酿、创作成果里面体现了,不必一定要用文字来总结它;二是认为研究是个人的事,而且,艺术研究就像艺术创作一样,是随心所欲,因情所致,完全根据个人爱好兴趣,所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由于这样的认识,造成的直接后果,是艺术与人文科学家族里的其他学科相比,显得理论成果薄弱,所谓艺术研究停留在经验层面的探究、认识上。而且,就艺术整体研究看,作为专业、学科的整体性研究与结构性建设的意识淡薄。在这样的状态下,就应该在对接各种渠道的项目研究之外,针对自己学校的办学设想,针对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的布局,设计一些整体推进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研究项目,作为建设与发展的理性分析、科学发展的导引,这十分重要。将学校开展研究的个人爱好与零星行为,引领到项目、引领到彼此相关的项目群当中去,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通过研究项目凝聚精神、锻炼队伍、整合力量、打造品牌。

以云南艺术学院《云南特色民间工艺》的出版为例: 教师们从长期下乡采风的积累中,从特色民间工艺大师进入大学课堂的教学实践中,也从各级政府不断整理、确定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政府行动中,深切感受到高等艺术院校应该承担的相应责任。于是,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教师们在耙梳资料,补充采访采录,条分缕析后,于2008年编辑出版了《云南特色民间工艺》一书。该书出版后,成为云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教学辅助用书,也获得了第十二届云南优秀出版物三等奖。2009年开始,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将此书作为一项概论式成果,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立项运作,将15种云南特色民间工艺成果以项目化的形式运作为一个系列成果,这个成果将于2011年以高校“十二五”规划艺术教材的形式陆续出版。

3.支持:成果课程化

研究成果课程化,实质上是焊接教学研究与教学过程的办学行为,十分有力、有效,对于办学综合实力的生成也非常重要。大学里的研究成果,有的可以转化为经济成果,有的能够体现为社会效益成果,还有的,可以转化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当中去,建立一门课程或一种课程体系。以云南艺术学院为例,近年大力开展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教学成果以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精品课程、特色专业等形式体现出来,涉及教学环节的教师个体、教师梯队结构、专业特色优势与课程品牌各个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实际上,教学质量工程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落实在“教什么、如何教、谁来教、谁有资格教、为什么教”这样一些具体问题上的工程。

成果课程化,最有力的支撑显然来自教材编写。如何将少数民族艺术资源编写成可以在现代教育行为当中广泛教学传播的内容,就是一个考验教师和教学团队的关键所在。课程建设、专业建设都涉及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过程控制、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检测的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都在解决“教什么、谁教、谁有资格教、如何教、为什么教”的具体问题。这些问题首先是理论问题,是文化立场姿态与艺术价值判断的理论问题,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就是教材编写中体现出来的教师能力的增强与水平的提升,从一知半解的“知道者”变为专家。

出版社根据艺术院校的课程建设、专业发展、学科建设需求,积极回应,支持项目,扩大合作,在精品课程、特色课程、重点学科建设方面为艺术教育提供服务。

具体说,出版社用出版教材的方式支持地方艺术院校在办学当中强调特色,发展优势,支持他们在精品课程建设当中突出教学内容的特色优势,突出他们在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形成的丰厚资源基础上的教学优势,突出他们在整理和创新民族艺术方面身置其中所具有的深切体验。云南大学出版社近年来陆续出版的《云南特色民间工艺》《图形创意》《傣族舞蹈教材》《云南民族复调音乐研究》等,就是将院校教师或艺术家多年的研究所得整理出版后又把它们转化为课程内容,突出了少数民族艺术传承过程在现代大学里通过教学完成的实验。以《图形创意》教材的编写出版为例:云南艺术学院这个学科的教师从艺术设计课程的角度多年下乡采风,搜集了大量的民族民间图形,教师们把这些积累作为本地的图形元素运用到图形创意的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了这一专业基础课程的本土特色。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提炼完善,逐渐建设成了一门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于是,精品课程教材也顺理成章、应运而生了。

民间艺术,少数民族艺术,通过现代大学教育,变成规模化、群体性、科学化的科学可控的过程,为中国艺术的繁荣预埋下了“草根情怀”的种子。我们看到,云南艺术学院的学生,通过学习,除了艺术院校大学生都应该掌握的一般人文知识、艺术技能外,还可以获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知识的技能。这是他们拓展生存空间和发展平台的重要社会竞争力。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通过这样的学术研究和教材编写,艺术教育单位润物无声地准备了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的团队。经过了下乡采风实践、课堂教学运用、问题思考、项目研究,再回馈到教学实践中,经过如此锤炼的队伍是那种用别人的教材、鹦鹉学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队伍所无法企及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云南大学出版社在支持艺术教育单位的教材与研究成果的出版中,也支持了艺术教育单位的人才培养、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

成果课程化“一石双鸟”,既转化了研究成果,又培育了专家和教学团队。

三、出版社在艺术人才培养规划当中的自觉意识与积极作为

艺术人才的智力贡献与创造能力,是建设文化大省与文化强省的关键,要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民族文化传承者和创新者,就地取材、因人施教的教材编写尤其重要。2002年,云南大学出版社出面运作,由云南艺术学院牵头,召集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玉溪师范学院、大理学院等办有艺术专业或艺术学科的大学开会结盟,统一认识,将“继承传统、学习民间”的区域文化特色与地域艺术优势的内容结合到艺术教育的普遍性规律中,搭建了“新世纪高等院校艺术专业系列教材”的基本框架,至今,已经陆续出版了《艺术美学导论》《艺术概论》《艺术教育管理学》《艺术英语》《云南民族美术学》《中国水墨画:源流、审美、表现》《图形创意》《电子杂志设计》《云南高等美术教育史研究》《云南民族民间戏剧概论》《戏剧导演思维与训练》《欧美现当代名剧赏析》《云南民族舞蹈史》《傣族舞蹈教程》《诸子论音乐》《审美意识与音乐文化》《音乐美学教学论稿》《音乐素质通用教程》《电视导播》等教材,社会反响和教学效果良好。

云南大学出版社与云南艺术教育界基本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一个从云南艺术教育单位毕业的学生,如果对云南、对西南、对中国艺术状况知之不多、一知半解,那他就不是一个十分合格的学生,就远不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者、创新者的“候选人”,他的资格就差得很远。如果这样的状况是由于他所毕业的艺术教育单位造成的,那么,这个艺术教育单位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定位就很值得怀疑。

艺术文化常识篇9

关键词:第二课堂;高职学生;艺术修养;提升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2-0047-03

大学生艺术修养主要指在文学艺术欣赏、审美能力和艺术才能等方面的素质。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能通过情感与心理的训练和培养,达到塑造人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由于高职院校多注重专业教育和技能训练,艺术教育在师资、设备、课时安排上较弱,导致高职学生的艺术修养及素质整体不高,普遍存在着艺术知识贫乏、艺术素质低下的现象,因此,必须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切实加强高职学生的艺术修养。“第二课堂”具有活动主体自主性、参与实践性、形式多样性、内容广泛性等特点,可以成为提升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载体。

高职学生艺术修养的现状

高职院校对艺术教育的意义认识不够 首先,从高职院校管理层面上看,学院领导对加强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艺术在教育中体现的社会功能和作用认识不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压力下,多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对专业建设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设备,修建实训大楼,引进师资,而对艺术教育则投入非常少。笔者调查了湖南省的10所高职院校,其中,有5所在3年内未引进1名艺术类教师,有4所至今没有1台钢琴,有8所没有真正意义的学生艺术场地,学生艺术修养成为高职院校教育的盲点。其次,从学生层面上看,优秀的高职学生学习目的性很强,认为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根本不相关,对艺术的兴趣较低,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而较差的高职学生则热衷于进网吧、谈恋爱,没有时间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有些学生想学习艺术,想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但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没有去实践。

高职院校学生艺术基础知识普遍较少 首先,我国的基础教育尽管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大多中小学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侧重主课教育,对艺术教育重视不够,特别在初、高中阶段基本上不安排艺术类课程。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对艺术的兴趣不浓,导致学生的艺术基础知识偏少。其次,高职学生审美认知能力较低,导致艺术修养水平不高,有些学生虽有一定的艺术基础,但运用艺术的能力较差,对艺术的认知能力也较差,如看到优美的舞蹈时不能产生审美联想,欣赏优秀的影片时不能体会影片中表现的内涵,朗读动人的美文时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甚至有些学生在参与艺术活动时表现出麻木的情感、迟钝的思想、低下的审美能力。

艺术教育体系不健全 首先,高职教育比较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课程设计上强调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人文素质知识培养较少,学生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即使有些高职院校开设了艺术类课程,也是以选修课形式开设,从任课教师到选修的学生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教师只是完成工作量,学生只是为了修足学分,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其次,高职院校和学生都没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艺术教育和艺术修养,有些院校将课余时间用来上选修课,学生课外活动也没有教师进行指导,以娱乐为主,加强艺术修养的针对性不强,导致高职院校学生艺术素质发展受限。

高职加强学生艺术修养的意义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高职院校学生有强烈的追求真善美的愿望,也有一定的审美认知和艺术基础,但局限于最低层次的美的理解,主要是感官性美的享受,或悦耳,或悦目。真正的美是多层次的、丰富多彩的、无止境的,通过艺术修养可以拓展美的内涵,得到愉悦的感受和理性的启迪,审美心理结构不仅停留在赏心悦目,还会不断地丰富、完善和提高。加强艺术修养能培养审美的敏感能力,审美的敏感能力是通过具体、直观、可感的美的形象得到的,可使学生在直接感知美的事物的过程中充分展开想象,发挥创造力,提高敏锐的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它的形成既具有先天的生理因素,又与后天的艺术培养有关。如爱好舞蹈的学生在生活中,对人的举止、姿态、行为具有独特的感受能力,能够从工作、劳动和生活中发现美的形象并加以表现。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 学生的人格魅力是综合素质的表现,广泛体现在言谈行为举止之中,通过提高艺术修养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加强艺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格魅力中的智力素质;加强学生艺术修养有利于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便于他们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内在规律;通过美术写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美文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观看优秀影视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引导学生辨别事物的真假、善恶、美丑,增强对新生事物的热情和敏感,激发探索真理的激情,提高驾驭客观事物变化的能力。另外,艺术修养的过程也是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过度的紧张与疲劳的过程,也是美的享受过程,更是为充分拓展思考力、想象力提供条件的过程。加强艺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格魅力中的品德素质,美育与德育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美育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且效果往往比单纯的德育要好。艺术修养主要是靠美的视觉、美的听觉、美的感觉打动人,将高尚的情操和思想感情寓于美育之中,以美辨真、以美引善,激励大学生追求真善美,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身体是学生未来从事事业的基础,有好的身体,工作、学习起来会具有良好的耐力和速度,各院校都非常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而心理素质在一定意义上比身体素质更重要。艺术修养能使身心得到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对真善美的追求,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心灵的成熟。

基于第二课堂的学生艺术修养体系构建

(一)创新组织设置模式,扩大艺术素质培养的辐射面

很多院校利用第二课堂,通过学生社团组织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但效果都不太好,主要表现在:学生社团组织混乱,在开学之际社团广泛宣传,招募会员,收缴会费后,开展活动比较少,学生参与面窄;社团组织活动时,多以娱乐为主,层次较低,起不到提高艺术修养的作用;社团组织活动时,艺术教师参与较少。

创新组织模式就是由学生组织社团的形式改为学院组织俱乐部的形式,根据艺术修养范畴,可分为文学、书法、绘画、舞蹈、语言、音乐、歌曲、戏剧、影视作品、造型艺术、摄影等多个俱乐部,使每个俱乐部归属于各处室、系部,将相应的艺术教师也安排到各部门工作,由部门负责人担任俱乐部主席,副职担任执行主席,学生每学期开学通过网上系统报名参加各俱乐部,各俱乐部利用第二课堂进行教学,组织活动,这样可使全院各部门都参与到学生艺术素质培养中,从组织上得到保障。

(二)优化教育内容,提高学生艺术教育的针对性

首先,要加强艺术教师队伍的建设。非艺术类学院若每年都引进艺术教师,学院岗位设置存在问题,可以将引进辅导员与引进艺术教师结合起来,从高校毕业生中选拔艺术类优秀人才担任辅导员,平时可以从事辅导员工作,在学生课余时担任艺术指导教师,这样“一才两用”。还可以结合相应的外聘制度,聘请当地优秀艺术人才来校担任客座教师。要充分发挥艺术指导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和示范作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艺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不断改革旧的教学方法,探索教学的艺术性,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表率作用使学生耳濡目染地得到艺术熏陶。

其次,要优化艺术教育内容,艺术修养课程除了要学习艺术知识和技巧之外,还要使学生通过艺术历史背景、艺术文化来把握艺术所表达的本质和艺术的精神。如学生通过在书法艺术俱乐部学习,不仅可提高自身的书法水平,还能学到书法家的胸怀、感情、心境、气度,欣赏书法家的书法,领悟书法家的思想境界;学生在音乐艺术俱乐部学习,可以通过音乐形式洞察丰富的人生哲理,感受人的内心世界的美和客观世界的美,体会人生的存在目的与价值。

(三)丰富教育载体,提高学生艺术素质培养的实效性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教育主阵地,提高艺术教育效果 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每天的第7~8节课可作为全院艺术类教学时间,不得安排其他课程,学生在俱乐部上、下课实行打卡制度,并作为考核内容之一,每学期缺课三分之一,则取消该课程学分,从而在时间上保证艺术教育的效果。在这段时间,各部门日常事务不多,工作人员可下到各俱乐部教学、活动现场,既能起到督导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作用,也能加深师生情感,达到“全院育人、全员育人”的效果。

借助学院文化艺术节平台,促进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 学院文化艺术节是一次艺术教学的全面检验,是学院艺术教育成果的展示,是学生艺术的运动会,应以“向上、向真、向善、向美”的“四向”精神引导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各俱乐部要精心准备、细致策划,开展读书节、辩论赛、校园十大歌手大赛、舞林大赛、美文朗读、大学生电影节、书法摄影展等活动,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将艺术素质教育有形的内容和形式与无形的感染和熏陶紧密结合起来,在有声有形与无声无形之中使学生受到艺术精神的教育、启迪、感染和熏陶。

通过文化艺术交流平台,促进学生艺术素质的养成 艺术交流平台是指校内交流和校内外互动。艺术交流可以采取举办各种艺术类的专题讲座增强学生的文艺知识,不断对学生进行艺术渗透,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升华、校园学术品位和文化氛围得到提升。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文学俱乐部根据学院的百年办学历史,举办了“百年讲坛”,聘请省内著名大师开设讲座,听众场场爆满,效果很好;将高雅艺术和地方特色艺术引进校园,成立了学生交响管乐团,每学期举办多场高雅音乐会;引入当地社会文化团体在校内开展戏曲、话剧、朗诵、演唱、音乐等艺术形式的大型演出活动,强化了学生的艺术素质;将地方特色艺术引进校园,如常德丝弦具有音乐结构完整、演唱方法独特、表演形式灵活自由、伴奏手法丰富多彩的特点,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从2009年开展了“常德丝弦”进校园活动,学生学常德丝弦、唱常德丝弦,爱上了常德丝弦,从而爱上了常德,更爱上了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升华学生艺术修养的品位 校园文化体现在学校内部形成独特的校园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的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既包括显性的物质文化的建设,又包括隐性的精神文化的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具有对学生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可催人奋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能起到进一步升华艺术修养品位的作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要本着科学性、艺术性、教育性、独创性的建设理念,形成有自己鲜明特色的校园学术文化品位,让一栋栋建筑物变成人们观瞻和欣赏的对象,达到艺术的形式与美的享受的统一。要规划校园的绿化,楼道的布置,展板橱窗的设计,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具有人文性、艺术性,使一草一木、小桥流水都成为立体的画面,优美的诗篇,都能与校园环境的整体风格相呼应,相映成景,陶冶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充分享受到艺术的美和生活的美。

总之,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对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人成才具有关键作用,是时展的客观要求。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是当代高职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愈显重要。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方法很多,关键要看学校的办学定位和重视程度,只要学校重视、教师用心、学生专心,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何秀国.滨州学院理工科学生艺术修养现状研究[J].大舞台,2011(11):249-250.

[2]石征.关于高校开展艺术素质教育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30):82-83.

[3]张育广,邓俊,秦卫民,等.基于第二课堂的党员培养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成人教育,2011(3):93-94.

[4]张存库,田小平,陈梅,等.基于第二课堂建设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7(10):90-91.

[5]罗顺英.浅论大学生的艺术修养[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8(2):140-142.

[6]王锐琴,苏建国.浅谈理工科大学生艺术修养的提高[J].科教文汇,2010(35):151-152.

艺术文化常识篇10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校艺术 教学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168-01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智能手持设备的推广和应用以及网络技术成熟推广,人们可以利用自己的手持设备随时随地的了解世界各地消息。在全新的历史时期,国外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对于艺术类学生来说,他们很喜欢追求看似时尚革新的东西,盲目追求和向往国外的文化和艺术形式,忽视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国外文化盲目追求并不能真正将其作为自身艺术修养提高的养分,最终也只是简单的模仿。我们民族有着悠久文化历史,我们身处如此优秀的文化氛围中,我们要真正领会到传统文化所包含的真谛,这样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风格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

一、传统文化在高校艺术教学中渗透的意义分析

1.提高学生文化修养

高校艺术各个专业属于培养专门化人才的学科,十分注重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相对于其他普通本科学生来说,艺术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要求较低,这种录取方式对学生产生了不小的误导,他们认为只要专业过硬,文化课成绩并不重要,然而在很多艺术院校中常常发生不道德的事件,学生容易冲动,行为过激,这并不是艺术创作的需要,究其原因是艺术学生自身文化修养不过关。所以将传统文化在高校艺术教学中渗透对加强高校艺术生文化、思想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会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有着现实意义。

2.促进高校艺术发展

在高校艺术教学过程中,适当融入传统文化势在必行。通过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陶冶学生情操,同时还能拓展艺术生的创作视野。任何艺术的抽象表达都需要深厚的文化根基作为后备支撑,这样才能在艺术作品中赋予作者个性化的表现。我国传统文化和高校艺术教学属于一个文化范畴的两个不同表现形式,两种形式相互交叠,相互融合,促进了现代文化的发展,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二、传统文化在高校艺术教学中的渗透途径

1.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中华民族文化渊源流长,如何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高校艺术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是我需要我们重点攻克的难题。传统文化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对传统文化理解的前提下,艺术生只有准确理解传统文化,才能准确把握艺术生的动态。在日常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前讲解自己的对一项传统文化的理解,通过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让学生体会到深刻的文化底蕴,这样保证传统文化在高校艺术教学中更好的渗透。

2.重视传统文化教学

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并不能单纯的依靠学生自己努力,需要学校重视传统文化知识教学,开设专门的课程用于传统文化知识方面的教育,提高艺术生的文化素养,保证艺术生能准确理解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从而提高艺术生的艺术修养,在进行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也能更好的体现出自身的文化底蕴。当然艺术教师也需要重视自身文化修养提高,将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传递给学生,这样不但能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利于学生在传统文化学习中更好的吸取文化营养,充实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

3.协调好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关系

随着时代的变化,现代艺术理念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国的传统文化理念和传统文化所造就的独特文化元素可能和现代艺术行为有着很大差异性,但是他们的本质特征是一致的,都是本身所崇尚的事物成为主流。所以在高校艺术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协调好现代艺术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也保证学生能更加懂得艺术的本质。文化和艺术的表现形式截然不同,但又存在很大的联系,属于同一个文化范畴,如果艺术生的文化素养较低,这名学生也很难有艺术修养。艺术的创作不在于形态,而在于所体现的价值和精神寄托。中华民族文化独具一格,旗袍、太极、生肖、诗歌、水墨画、毛笔字、古玩、京剧、昆曲、儒家思想,如此众多的民族艺术近些年在国际艺术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文化引领作用和文化竞争作用。通过采取一定手段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校艺术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升艺术生艺术创造力,培养更多的艺术人才,让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艺术形式在世界上引领。

结语

总之,在进行高校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艺术和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民族归属感,提高学生对高校艺术教学的认识和理解,促进高校艺术教学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I

[1]邵杰.通识教育在公共艺术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