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成就范文
时间:2023-10-26 17:56: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艺术成就,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艺术课课程综合生态式艺术教育
引言
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地位日趋得到确立。对于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人们已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没有艺术的文化是不完整的文化,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仅有技法教育的艺术教育是不完整的艺术教育,仅有专业知识而无艺术素养的人是知识经济时代不合格的人才。
课程是教育的重要载体和现实形态,对它的改革与创新直接关系到预期学习标准的实现以及受教育者知识经验的获得情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小学艺术课程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作为艺术课鲜明特征的“综合性”原则也由此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
一、对“课程综合”的解析
1.概念
“课程综合”这一现代教育领域的高频用词,经历了先有“实”后有“名”的发展过程。具体地说,对“课程综合”的定义,现并无定论,它是教育领域派生出的一个新的复合词,它强调学科领域间的联系和一致性,避免过分强调各个领域的区别和界限,防止各学科领域间彼此孤立、重复或脱节的隔离状态。对于艺术课而言,“课程综合”是基础教育新课改下对艺术课的“综合性”在课程设计方面的一种思想理念和原则方面的体现,是运用艺术门类间内在的关联,诸如通感、联觉以及艺术学习内容、形式上的通性,在同一人文主题下,构建的课程模式,是艺术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2.“课程综合”的依据与前提
发展“课程综合”的教学理念并不是人们凭空的想象,更不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它是依据基础教育的特殊功能、现代人的素质需求以及儿童的认知方式而提出的,它主要涉及在国家层面的课程结构中,以何种方式和怎样的程度体现课程综合化的潮流。①从艺术间的关系来看,真正的艺术能力不是单一感官的,它是以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共性作为坚实基础和“综合”前提的,即一种艺术领域为另一艺术领域提供灵感和刺激,通过一定要素的恰当融合与对话,产生一种新质,从而创造出相关联的、层出不穷的意象活动。基本上所有的艺术都涉及情感、知觉、审美愉悦、创作过程、文化背景等,它们的这些共同特征,为艺术课程成为一种综合性课程打下了强大的基础。
二、“课程综合”下的教学误区
艺术课程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教学体系中多方位的变革,其不仅仅是个认识问题,首先更是个观念问题,由于教学观念上的滞后和扭曲,导致一系列教学活动不能健康开展。
观念上的不适应使得大多数单科艺术教师表现出思想意识准备不足,对“课程综合”的相关理念认识不够到位,无法摆脱“新瓶装旧酒”的尴尬,把“课程综合”简单地理解为内容上的增多、科目上的增加,对“课程综合”在教学方式上的两种模式:“一科切入,兼及数科”和“多科综合”,②不能真正理解把握,为了迎合开放综合性课程新体系的构建,片面强调审美意识或课程综合,课上各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不够,不是被上成文学欣赏课、思想品德教育课,就是被上成各艺术学科的大综合课,忽视学科间相关内容、知识点的有机渗透和运用,以及学科内部的联系和互补、互利的生态关系,没有致力于改变以往单纯以学科逻辑来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没有真正强调以学生经验为线索的学习,没有注重情感的体验,更别说“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
因此,在基础教育新课改下,课程内容的安排更需要精心设计、适时适量,学科的综合更要自然、合理、适度。三、对“课程综合化”的理性认识
“课程综合”强调多种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的融合,旨在拓宽受教育者的视野,培养其融会贯通、整合创新等多种能力,所谓“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只有多种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碰撞,造就一种知识的融合、共生、开放、可持续发展模式,才能达到一定的“生态”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改变以往单纯以某一学科的知识体系构建课程思路的做法,重视多门艺术学科的融合、多种艺术的综合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丰富。
在20世纪的艺术教育中,艺术学科大多是分离状态,学科本身的综合被忽视,更不用说艺术与人文、科学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进入21世纪后,艺术课提出要注重多门艺术的综合,综合化已成为课程发展的趋势,它不只是改变四门艺术学科的一种课程组织方式,其本质上更强调的是课程价值观的深层变革。
(2)注重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艺术感知与欣赏能力、艺术创造与想象能力等,培养学生多种艺术能力的综合生成与发展。
生态式艺术教育不再把艺术知识技能作为最终的课程目标,而是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所谓“艺术能力”是艺术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的相互渗透融合的产物,它主要包括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能力、艺术创造与想象能力,以及通过学习形成的与非艺术学科的连通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艺术综合发展能力等。人文精神则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注,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对人无限关爱的思想倾向,而“综合”的用意也在于此。人文与艺术能力的结合,不是简单的加法算术,而是两者生发出的一种“出于蓝,而胜于蓝”、涵盖了两者又超越两者的综合素养。
(3)改变艺术学习远离日常生活和真实生存环境的现象,注重艺术课程与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汲取和拓展艺术想象及创作的素材和灵感,丰富内在情感,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最终目标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艺术课作为一门新型课程,其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样“课程综合”的实施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举。让我们在不断学习、研究、探索、实践中完善艺术课的教学,对于它的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注释:
①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8月版
②《艺术课程标准(试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胡知凡《艺术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2]腾守尧《艺术与创生》[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篇2
1.教学目的模糊化笔者在“构成”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研究中发现,由于教育工作者对“构成”课程的目的性和重要性没有认识清楚,构成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被归类到基础课行列,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师的讲解仅仅限于教材中的空泛概念,往往以简单的艺术审美规律进行形式化、填充式的授课,这种过于机械化、模式化的教学模式,使构成教学偏离了本质。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也只能根据现有的教材资料进行简单的模仿和抄袭,从而逐渐产生了麻木抵触情绪,失去了对构成深入学习的兴趣,片面地将精力集中于形式化的构成制作过程中。这一看似不起眼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地改善与解决,势必会使基础艺术教学失去系统性和完整性,削弱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动力。因此,明确构成课程的教学目的已成为设计教学工作者的迫切需求。
2.教学模式单一化在我国引入构成教育前,综合类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设置上基本是参照工艺美术类学科,形成了以工艺美术为特点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学生自身修为的提升和自我艺术素养的提高,尤其注重师承自然、手口相授,其不足之处在于缺乏系统性、科学化的专业训练。构成课的教学要求结合新的技法、材料、工具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强调“技术”与“艺术”的紧密联系、“手工”与“大脑”的高度结合。为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形势,改革传统的单一化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3.教学力量薄弱化在实际教学环节中,由于对“构成”的重要性没有引起教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部分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普遍较少,且愿意讲授“构成”的教师寥寥无几,教学课程分配过程中只能由新教师、外聘教师或是专业不对口的教师来担任。有人将这一怪象形象地总结为:“一等教师代创作,二等教师教设计,三等教师讲构成。”据调查,在国内各大艺术专业院校中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这种问题。教学力量薄弱化已成为构成教学的又一尴尬境遇。
4.教学内容陈旧化三大构成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于构成艺术中的造型、色彩、空间划分的表现能力,为相关设计创作实践打好基础。但是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对具体设计案例的引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感到教学内容陈旧化,认为“构成”基础课与相关设计专业课程联系不紧密,导致学生的感知能力、掌握色彩特点的能力、抽象提炼能力的训练与把握不到位,艺术素养没能得到充分提升;学生毕业设计创作过程或是敷衍、抄袭、临摹,或是不能独立进行创作设计,或是设计出千奇百怪的造型。因此,更新构成教学内容已成为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完善三大构成课程教学的建议
1.明确教学目的,激发学生设计创造兴趣教育主管部门及其各大艺术类院校要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在设计专业教学中首先要对相关构成课程的属性进行深入探讨,高度重视“构成”课程的合理设置,避免人为地、主观地将三大构成课程归类到基础课行列。教学改革能否顺利推进,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的知识体系健全与否、专业设计经验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设计能力的提升。所以,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师要明确构成教学的目的,准确把握构成的实质,深入研究构成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遵循“观察物体表面—分析内部构成—总结视觉心理感应规律—利用规律再创造”的艺术设计规律,要努力克服以往“突击式”“填鸭式”的陈旧授课方式,要收集大量的具体设计案例,客观、能动地引导、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改变学生的定势思维模式,激发学生设计创作兴趣。
2.改革教学模式,实现“技”与“艺”的完美结合在实践创作活动中,手工制作、绘画技术等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本技能,也是设计工作者普遍采用的技能,但它并非是绝对的表现技能。现阶段,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得以普遍推广,计算机设计也由辅助工具转变为主要的设计工具。但是,由于资金、技术等原因,国内部分艺术设计教学中仍然采用手工制作、绘画技术等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代科技设计需求严重脱节,这些问题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教育主管部门及艺术类院校要加大人力、技术、资金的投入力度,积极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努力实现创作设计“技”与“艺”的完美结合。
3.建立激励机制,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如何分配教学资源,如何有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人们常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首先认识到三大构成教学的重要性,转变构成课程是基础课的观念;其次,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增加代课教师收入,吸引部分优秀教师从“要我讲构成”转变为“我要讲构成”。
4.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设计实践紧密结合构成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艺术素养的提升。近年来,综合类大学艺术设计构成教育得以快速发展,但是由于传统教育构成体系的教学内容陈旧,延续了美术类教学内容,导致其难以与本土地域设计特点紧密联系,严重不适应当前设计教育发展的需要,重模仿轻创新。教师应意识到实践教学是贯穿现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应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争取更多的校外实践机会,使教学内容与设计实践紧密结合。
5.开拓教学视野,将设计实践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各大院校设置艺术设计学科,安排三大构成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作设计能力,这都是市场需求引导的结果。因为学生最终是为社会的服务,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经过几年的专业培训,部分学生毕业设计创作或是敷衍、抄袭、临摹,或是不能独立进行创作设计,或是设计出千奇百怪的造型,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我们的教学效果不好,针对性不强,不能适应市场的现实需求。这不是学生本身学习的问题,而是学校教学和教师引导的问题。无论是从国外的情况还是从国内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在构成教学过程中都要联系实际、联系需求、联系市场,不断开拓教学视野,将设计实践与市场需求相结合。
篇3
关键词 地域特色 中原服饰 教学 建设研究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结合十三五规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地域的文化消化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地域文化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从这个角度去看与实际结合、与市场结合、与企业结合、与具体课题结合,是设计专业与企业结合的目的所在。
1艺术设计教学课程现状分析
当前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基础课程设置上,主要是以包豪斯设计学院创立的三大构成基础为龙头,造型训练为设置,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再辅以相关的课程,基本采用相互独立的,理论性较强的教材,与地方建设及实践生产结合不足,且相互简单重复的内容较多,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已较多地显现出学生的设计作品与地方创新文化建设脱节,设计内容最终不能以服务社会及产品的形式得到检验。这也就让“设计的任务需要兼顾社会的、经济的、技术的、情感的、审美的需要”这个概念变成了纸上谈兵。
2艺术设计课程中蕴含地域文化的内涵特性
(1)理论依据。艺术设计课程的风格为教学内容的核心和出发点,地域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态,凝结着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如何不再把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及传承的应用手段只停留在文字论述上,同时也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而是在教师结合艺术设计的专业课与地方特色之间的关系下结合具体课程具体方法方式进行植入性的讲授,让学生按照引导去寻找得到这个成果的途径,最终完成设计创作作品,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这个过程不是注重最终的结果,而是让学生掌握了解及完成设计任务的方法过程。
(2)优势表现。传统的基础教学方法在技能的培养上有一定独到的作用,而培养服务地方建设的能力方面就比较欠缺,以地域文化特色艺术设计为主的教学模式在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方面体现出一定的独到之处。采用地域文化的美学、哲学、社会价值教学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改变思路,用生产一个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系列服装产品为任务,综合地域文化的各类符号特征以及图式语言的象征意义,使设计作品风格上不仅要有明确的地域风貌,还要具有丰富的传统内涵及应用价值,设计作品的成功与否,最后留给企业检验。整个过程由学生独立制订计划并实施,在一定范围内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整个过程,并且有明确具体的地域文化成果展示。期间还要求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设计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课题中地域文化成果。
3地域文化艺术在设计教学中的建设研究的基本思路
课程建设的新理念对本文研究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正确运用传统地方文化和文化教学之间的辨证关系,“以课题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将地方艺术科学创新精神研究成为教学内容对传统文化研究的宗旨。同时,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传统文化形态,本教学内容是为展现文化形态的共生性、多样性及文化在地域社会和精神空间的可持续发展迈出改革的脚步,O计的课程除了具备紧随潮流的前瞻思维,还体现出地方区域文化特色。具体研究过程中将按以艺术学、设计学、为主要研究方法,融入美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学科,再具体应用分析法、比较法、研究法及综合方法来切实推动中原服饰文化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教学推广建设,带动地方艺术科学创新精神研究。
4加强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的研究
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构建地域文化教学环节,按照教学要求合理制订教学计划,科学配置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有效结合的结构体系。以地域文化艺术为主的教学模式并不是很多,为了能够取得最好的成果,尽可能利用学校的实验设施对本文宗旨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通过在毕业设计中一个相关主题的服饰设计进行了尽可能全面的检测与分析,从系列的组织结构特性到性能及社会反响进行了检测,这包含了设计成果检验的绝大部分实验,主要分为四个研究部分:
主体形态的研究:这主要包括系统的集成与分解具备现代审美观的主题性款式构成,以市场需求的旅游地区文化艺术为实验,将原有的设计模式“以重复展现传统文化搭配的方法”摒弃,因为这无法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只能给人留下舞台装的印象,同时在式样中组织出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细节,这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比例、地点、人群、配饰的搭配与功能性、裁剪分割等。这个过程的探究意在能使地域文化能充分体现出原用的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双效功能。因为目前很多社会已有的此类型地域文化表现出来的是“一次性”的服用状态。人们一旦离开某个旅游地区就不再使用,这无疑对推广地区特色文化的途径产生了阻力。
正确运用传统地方文化和文化教学之间的辨证关系,“以课题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将地方艺术科学创新精神研究成为教学内容对传统文化研究的宗旨。同时,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传统文化形态,其研究意义是为展现文化形态的共生性、多样性及文化在地域社会和精神空间的可持续发展迈出改革的脚步,设计的课程除了具备紧随潮流的前瞻思维,还体现出地方区域文化特色。从这个意义上说,地域文化与艺术设计教学的整合研究是需要全面系统地认识和剖析现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发现问题的本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文科研究生 学术技能 科研素质 训练
研究生是一个以科学研究和学术探讨为主要学习、生活方式和内容的一个群体。它必须具备更为可信的学术技能和科研素质。但是,从事文科研究生课程教育和指导研究生多年,我们却愈发感受到在校研究生尤其是文科研究生在学术技能和科研素质方面的粗浅和薄弱。无论是素材积累、信息捕捉,还是论文写作、项目申报,也或者是学术研讨等,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非道德性错误与技术不当。因此,以特定的课程为依托,推进文科研究生学术技能和科研素质教育、训练,是提升研究生总体素质水平的重要环节和层面。
一、现实需求:加强文科研究生学术技能和科研素质训练的必要性
根据我们的现场体认和抽样调查,发现文科研究生在学术技能和科研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也是很真切的。它们的存在一方面,显示出在校研究生的学术修养基础令人忧虑。另一方面,也恰恰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工作内容和训育任务。因为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通过专门的训练而逐步改变或养成的。
第一,从反面来看:文科研究生学术技能和科研素质亟需提升。
课堂教学中科研素质展现令人沮丧。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专业课还是公选课,我们会经常就某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也必然会让学生各抒己见,一方面,了解学生知识结构和深广度,另一方面,也借此把握学生的科研组织能力。但是,结果往往令人沮丧。具体表现多种多样。主要有:①不能把口头语变成书面语,不能把日常语言转换成学术语言;②发言常常偏离主题,逻辑思路不清;③训练论文框架结构搭建时,层次混淆,递进关系不清;④训练制作论文大纲时,不懂得上级标题的包容性、总和性规则,也不懂下级标题的同一性、均衡性规则,更不清楚同级标题之间要做到互斥和对称,等等。
日常学术论文写作漏洞百出。除了学位论文之外,研究生还要不断地撰写各种小型学术论文,如课程论文、参加学术研讨的参会论文、比赛论文等,这是开展学术训练的基本方式,多写多练,才能切实提高写作能力和科研素质。然而,这其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实在让人难以恭维。主要有:①不会撰写“内容提要”,充满主观性词汇,动辄“本文”、“笔者”“我”等;②混淆注释与参考文献,或标示缺项、顺序失当;③行款格式紊乱,页面不留天地,段落开头不空格;④不会正确使用层级递进关系表示法,等等。
项目申报无从下手。申报各种各样的科研项目或课题,不是在校研究生的强项,但却是他们必须学习、摸索的未来科研形式和学术路径。他们往往在经过了系统的训练之后,还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下列问题:①主题不鲜明,或者阐释的时候南辕北辙;②“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不清、不全,缺乏现实支撑;③“研究意义”表达不到位,或拔高过度;④分不清“重点”、“难点”与“关键点”;⑤研究思路表达不清,采用的方法不切实际,等等。
学术交流表现蹩脚。参加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学术研讨会等,是研究生走向学术界、展示成长、领略更大范围的学术氛围的必经之路,是他们获得锻炼而不断进步的必要形式和重要舞台。然而,现有的这方面的知识、经验、规则等,主要是依靠学生的自悟和体验,这样显然是不够的。依然需要有针对性的教化。我们发现,他们的问题主要有:①准备不充分,导致现场发言机会难以确切捕捉;②不懂学术交流与人际交往、感情联络的共生性,往往失去整合学术资源的主动性;③缺乏语言表达技巧,难以引起与会者的共鸣和关注;④盲目自信或过于自卑、胆怯,失去学习的大好机会,等等。
第二,从正面来看:深受学生欢迎的《学术论文写作指导》等课程折射出客观的需求。
较高的选课率。自从2006年我校学院为研究生开设院内选修课《学术论文写作指导》以来,选课率一直很高,思想政治教育和基本原理两个专业都在90%以上。也有部分经管学院的学生选修,还有一些学生主动二次选修。而且,同学们高度认同该课程的必要性和有效性。该课程的讲授内容主要包括:学科研究动态的梳理,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图书馆、档案馆、网络等资料路径的开发与利用,学术背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论文的选题、构思、行文与文献征引规范,课题项目申报规则,参加学术研讨的基本要求,学术刊物定位、分布与投稿惯例,学位论文的撰写规范等。这些都是日常学术活动中的基本要领和操作规范。
《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课程开设三年来,师生反映良好。与此同时,作为众多训育形式中的一种,我们还邀请中国政法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专家专题教授学术论文写作规范、投稿技巧、学术动态把握等重大问题。这些工作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学生们更是热烈欢迎,不仅增长了他们的学术兴趣,也实际提高了他们参与各种类型的学术活动的积极性和成功率。
课程后学术技能和科研素质表现良好。根据学生在后期的学术论文写作包括学位论文写作、科研成果课堂呈现和投稿、学术研讨活动的积极作为等诸多方面和环节,进行综合考核,在经历过以《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课程教育为主体的学术技能训练和科研素质拓展之后,实际的参与能力和呈现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最有力的说明是,该课程教育结束后,学生投稿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命中率也明显提升,而且还有部分学生积极参加了国际或全国性学术研讨活动,并且都争取到了发言、展示的机会。以事后回观和倒叙的眼光来看,研究如何提升文科研究生的学术技能水平和科研素质,的确是一件意义真切和深远的工作。
二、崇高目标:加强文科研究生学术技能和科研素质训练的多重意义
实际地解决文科研究生的学术技能欠缺和科研素质低下问题,不仅仅是增长目前的综合素质,提升因对各种学术行为能力的需要,更是建构未来学术品质、度过漫长学术生涯的前提。
第一,引导并切实增进文科研究生的学术技能和科研素质。
学术技能和科研素质是从事研究性工作的重要前提。研究生必须具有可资信赖的科研素质和学术能力,这是他们未来走向学术殿堂的必要准备和基本“体能”。退一步讲,无论将来是否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在研究生阶段,他们都必须掌握真正的学术能力。这是硕士学习阶段所追求的综合技能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他们与本科阶段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对文科研究生而言,具备高强的学术能力和科研素质,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学术技能和科研素质并非天生,需要后天的训练和教育。一般来说,人们的语言能力往往与天赋有紧密的联系,但是,从事学术研究的诸种能力却往往是后天教化和熏陶的结果。只要开展系统而扎实的教育、训练,走入研究生群体的人们往往能够获得学术的拓展和科研的推动。而且,天分好的人,可以走得更快,做得更好,天分稍差的人,也可以获得基本的技能技巧和操作要领,从而渐次增长从事学术活动和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文科研究生的主要学习手段和成长展示方式,就是不断涌现的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活动品质。正因为如此,他们更需要以语言为中心,通过具体的技能、技巧和规范、规则等,实现自己的学术进步和科研提升,他们更需要系统的学术技能训练和科研素质培育。
第二,养成良好的学术习惯,培育高尚的学术品质,拓展强劲的科研能力。
学术品质、科研能力是学术技能和科研素质训育的最高追求。掌握学术技能,增进科研素质,这是浅层次的追求。对于研究生而言,在此基础上,锻造并培植出支撑未来长期人生发展的学术品质和科研能力,才是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而且,掌握学术技能,增进科研素质,可以通过教化和熏陶而获得。但是,养成学术品质和科研能力,却是必须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实践、积累,才能逐步达到。
学术成就和科研辉煌起步于基本的学术技能和科研素质训育。可以相信,研究生尤其是文科研究生要把自己的人生定位在科学研究领域,并力争在奋斗中创造辉煌的学术成就,没有渐次而系统地掌握学术技能,不能切实培育出基本的科研素质,这些崇高的人生追求和学术品位创造,几乎是不可能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朴素的技能训练和素质熏陶,早已成为文科研究生学术人生舞台的起点。
第三,捍卫汉语的语法、逻辑和修辞,培养良好的文风。
语言是展示科研成果和学术品质的工具,必须使用好,掌握学术技能,增进科研素质,还必须首先建立在熟练而规范的语言能力之上。如何呈现科研成果和学术产品,语言成为最主要的工具。这里面就要涉及到语言规范、习惯等,对于我们民族语言汉语而言,还要掌握系统的语法、逻辑和修辞。只有这样,而后才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文风。
无论是写论文、报项目、作报告、参加学术研讨会,都要使用语言,都要借助语言来传递自己的学术追求和科研成绩。如果缺乏过硬的语言能力,即使有一腔学术热血,满怀科研情怀,也只能烂在脑子中,死在心头里。
文科研究生在使用汉语开展科研中,承担更多的责任。相对于理工科而言,文科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开展科学研究的最基本途径,就是使用语言,用话语和文字展现自己的学术技能和科研素质。因此,文科研究生必须在通过语言文字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严格履行汉语规则,培育良好的文风,捍卫汉语的品质和尊严。
三、可行道路:加强文科研究生学术技能和科研素质训练的思路与对策
根据上述思想,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切实找到了对文科研究生开展学术技能和科研素质训练的信心。以笔者个人指导的6位研究生为例,除研一学生之外,他们都有,其中4位学生参加了不同层次的校外学术研讨会,更有其中一位07级研究生在经过训练之后,学术参与能力尤其是论文写作能力提升非常明显。目前,他已经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篇,位居我院所有研究生的发文量的首位。同样是这个学生,被外派参加大型学术研讨会包括全国性研讨会3次,1次大会发言,2次小组发言,并且,2次参会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因而,显示出了令人振奋的学术修养。从笔者所在的学院为例,目前,全院研究生都已经发表了学术论文。其中,在一级期刊发文的有4位,在核心期刊发文的有12位,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3人次,参加全国学术研讨会4人次,获得各种科研奖励6人次,举办各种学术讲座15人次,8位学生成功申报了省部级和厅局级项目。如果从投稿率与发文率的角度看,全院两个专业的二、三年级研究生投稿率已达98%,投稿成功率几乎达到60%。由此,我们愈发体会到,加强文科研究生的学术技能和科研素质训练,是大有可为的。
第一,弄清楚学术行为、科研活动中技能混乱和技术失误的表现方式。
比如,我们常常采取这样的方法,让一系列学术规范、技能方面的具体毛病和问题在课堂上集中爆发,现场比对,即时示范。这些方式方法主要有:讨论发言、现场制作PPT、即时搭建论文框架结构、学生作业文本解剖、范文讲解等。
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解剖,文科研究生在课堂上暴露出来的问题的确不容小觑。如有的人不会使用标点符号,有的人完成文稿后从来不标示页码,有的人行文不讲格式和规矩、随心所欲,有的人多种层级关系混为一谈,难辨轻重缓急;也有的人根本不懂得文稿的文面基本要求,把学术论文搞成了广告或张贴物,有的人不会撰写内容提要和关键词,有的人不清楚时间、数字、专有名词等的使用规定,如错误地把“十月革命”或“俄国十月革命”写成“苏联十月革命”,有的人不会使用简称,如把少数民族“蒙古族”简化为“蒙族”,把蒙古人民共和国简称为“外蒙古”而不是蒙古;有的人不会使用注释和参考文献,有的人征引混乱,有的人连文献标识码、中图分类号都一无所知;有的人不会正确使用信息搜索、采集渠道,有的人连《中国出版年鉴》、各种地方志等工具书都没听说过;有的人从来不使用中国人民大学的复印报刊资料或《新华文摘》的目录索引;有的人不会论证项目,要么主题昏暗、中心偏离,要么队伍整合乏力;有的人在学术研讨中表现不佳而痛失良机,要么缩头缩脚,不敢展示自己,要么言辞失当、行止不雅,造成无法弥补的形象损失……不一而足。所有这些问题既可以存在于日常的素材积累、信息捕捉活动中,也可能存在于论文写作、项目申报,间或学术研讨中。它们对于养成良好的学术习惯和学术品性的危害性,是不言自明的。
正因为如此,可以相信,借助生动的课堂训育,把问题暴露出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增进学生对症下药、治病求人的主动性,使它们能够坦然面对问题,积极求医问药,更可以带来病因分析透彻、治疗对症深入、印象生动深刻的效果。
第二,明晰并逐步革除研究生学术行为、科研活动中的道德错误。
如果说上述所列各种问题和弊端是属于非道德层面的技术性错误或不当的话,学术活动中的道德错误更是必须高度关注的。甚至可以这么说,技术性错误或不当充其量是学术能力问题,属于浅层次的,而道德错误则是深层次的,属于思想修养上的问题。对文科研究生进行学术技能和科研素质训练,必然包含着这一层思想。
众所周知,学术不端、学术违规或学术失范,都是不同形式的道德问题表达。但是,并不是每个研究生从一开始学术活动都明了这个问题的,同样需要训练和教化。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学生并不清楚下列行为的“缺德”性: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引用他人学术成果打“球”,请“”文章,篡改、伪造研究数据,在未参与工作的研究成果中“搭便车”,一稿多投等。这是危险的,是作为教育者所不能容忍的教育失职。因此,无论采取什么办法,寻找逐步克服这些错误,培育研究生高尚的学术道德的途径和方式方法,都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开展学术技能训练和科研素质培育。
要卓有成效地从学术论文写作规范、项目申报惯例、学术交流章法、学位论文写作技能等方面,解决文科研究生的学术修养和能力问题,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在综合训练的理念中,我们认为,建构一个以《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课程为主体的学术技能与科研素质教育、训练体系,是最有价值的。其中,继续完善《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课程内容体系并推广该课程,是可以立竿见影的举措。在我们学校,完全可以把《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课程由学院的专业选修课推广成全校范围内的公共选修课,并在推广过程中,不断充实、完善其内容体系和教育、训练方法。
篇5
【关键词】消费文学;关联性;文艺学
一、消费文化
消费文化,究其根源,其实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盛行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消费文化的使用,深刻强化了其在商品世界竞争当中的核心地位:就世界经济的文化维度角度讲,消费的文化规整化的过程意味着记录化,很好地发挥了沟通媒介的角色,与此同时,物质产品的使用,又很好的表现了它们的实际意义——实用价值;就文化产品的经济构架角度讲,文化产品与商品的供给、需求、垄断等形成了全新的完整型市场链条,而消费文化的重点在于文化的消费化和消费的文化化。
由于,消费文化最为直面的连接着广大的消费者群体,简而言之,就是说,人,作为一个个体,其实都是文化的消费者,都通过一定的消费从而达到自身对文化需求的满意度,最终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使得自身得到很大的改变甚至是提升,另一方面,也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水平也随着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人们开始不仅仅只是满足一般性的物质用品的消费,而是更大层面上的追求消费文化的精神以及艺术方面,开始更多地追求消费的高雅以及艺术感。可见,消费文化的影响力之大,范围之广。
二、消费文化与文艺学的关联性
一直以来,消费文化都是以市场利益为导向,不断地追求,以满足广大消费群体的需求。由于消费文化的价值观念以及运行机制的不断更新,使得文艺学的艺术生产力展现出了全新的格局。文艺,追溯其根源,能够长远发展的根本动力源在于创新。在中国文学艺术历史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学艺术面临重大性质的转型,可以算得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代;这时候的文学艺术的创作主要分为这样的几大具有代表性的派别:一些的作家依然坚持文学艺术的至崇至高,固守文学艺术家们的精英知识分子的地位,文学艺术创作上,则更多的表现为对人性的深刻意义上的剖析,注重对于审美的至高无上地位的崇拜;一些作家开始主动转变描写对象,慢慢转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文学艺术市场的需求;另一层面,开始出现佚名作家,他们主要靠创作网络文学系列,他们的作家群体和创作数量,逐步占据了文学艺术创作的主流,共同创造了网络文学的繁荣;还有一些作家靠改编为生,并且逐步成名,使得改编性质的文学艺术创作方式逐步兴起,使得文学艺术和市场逐步融合、贯通。从这些文学艺术创作的代表性派别不难看出:消费文化作用于文学艺术创作的大范围制约性;文学艺术创作作用于消费文化的执行和抗争的两种情形。
在消费文化的作用力之下,文学艺术的创作主体出现了分支:文学艺术创作主体对其价值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的有效性发生质疑,从而使得文学艺术创作由原先的社会贬值、自我贬值以及两者共存的状况中脱离,逐步向消费文化倾倒;文学艺术创作主体坚持文学艺术的社会精英知识分子的地位,独自承担着所有的批判社会、解剖人性的传统性质的重大职责。由此可见,消费文化解体了文学艺术创作原有的主体阵营,由于这样的间接性作用,最终导致了文学艺术创作的多元化局势。
在消费文化的作用力之下,文学艺术的创作方式方面,日益充斥世俗化和反复性,文学艺术不复往日的精神食粮意义,逐渐沦为闲暇娱乐的一种方式;文学艺术的语言表达方面,三俗话语言完全取代原先文学语言的含蓄以及耐人寻味,文学语言充斥着无聊、直白甚至是地痞气息,完全颠覆了文学语言原有的深沉;文学艺术的描写对象方面,平民生活、人的欲望之源、游戏等等都成为了主要的描述中心;文学艺术的整体线索理论方面,偶然性日据要位,因果规律日益遭到嫌弃,舍之不用,大体框架越发趋于松散甚至出现模糊化;文学艺术的价值诉求方面,文艺的价值诉求日益平民生活化,文学艺术逐渐成为日常生活的复制品,成为日常生活的调试器。
三、消费文化与文艺学的相互作用
一方面,消费文化重新塑造了文艺学在整个当代社会文学发展过程当中的生存状态;另一方面,消费文化从根本上对文艺学的行为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使得文化的消费结构出现了倾斜,使得人们在文化上的消费费用比重日益增加,消费群体也得到了相应的扩大,但就文艺消费心理而言,反而呈现出复杂化的情形:文艺转型的日渐商业化彻底摧毁了文艺自身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独一无二性质的地位,文艺的降格——商业化行为,很大程度上引发了文艺消费者心理上的疑惑;伴随着消费者群体的扩大化,随之而生的并不是消费群体整体消费观念的进步,使得经济的发展速度与人民素质的提高完全不存在正比例的关系,消费文化的根本目的开始模糊化,消费市场的恶意抢占以及消费欲望的浮夸化扩散几乎完全占据了传统的人们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由此可见,因为文艺学的作用力,消费文化的群体是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扩大化,但是消费文化的目的却日趋烂俗。
综上所述,消费文化对文艺学的产生、传播以及最终的消费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作用,而且,随着文化消费的整体的发展,使得消费文化对文艺学的渗透、整合逐步深入,产生的积极影响作用呈现出上升的大好势头。但是,又由于消费文化的复杂性质的存在,现阶段文艺学的多元化特点,使得一边倒式的评定消费文化对文艺的影响作用都变得片面。所以,消费文化成就了整个文艺学的辉煌,但是,与此同时也暴露了文艺学的诸多漏洞。
参考文献
[1] 滕守尧.大众文化不等于审美文化[J].北京社会科学, 1997(2).
[2] 何志钧.文艺与文化:生产、消费、开发[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
篇6
4月15日,是包头文学艺术界一个喜庆的日子,这一天,必将载入包头文艺发展的史册,成为熠熠生辉的一页。
全市文艺工作会议隆重召开,26名为我市文学艺术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老中青三代作家艺术家受到表彰奖励。嗣后,举行《许淇文集》首发式,耄耋之年的许淇先生精神矍铄,畅谈创作感想,分享人生体验,尽显名家风采。
人杰地灵,从包头走出去的作家艺术家,卓然而为大家。星光璀璨,玛拉沁夫、刘大为、杨飞云、马玉涛,四位特殊贡献奖获得者,光耀了包头的门楣。
以许淇为代表的六位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孜孜以求,勤奋创作,几十年如一日,在这片热土上耕云播雨,装点文艺百花园,姹紫嫣红,芬芳馥郁。
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十六位获得杰出贡献奖的中青年艺术家,在不同的艺术领域里,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薪火相传,刷新着艺术语言,谱写艺术的新篇章。
这是我市文艺事业的一次检阅!精彩亮相,丰赡盘点。
重奖作家艺术家,出版《许淇文集》,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文艺事业的重视,对文艺人才的尊重。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王中和,在这两个会议上都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殷切勉励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立足包头大地、传承包头文化、讲好包头故事、唱响包头声音、光大包头形象,让外地民众通过欣赏我市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包头的认识、增进对包头的了解。
不啻说,这又是一次文艺工作的总动员!集结号昂然吹响,进军曲轰然奏鸣。
篇7
[关键词]梁漱溟 新儒家 文艺思想 心 身 本能 理智
〔中图分类号〕IO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7)02-0124-04
梁漱溟的“新儒学”思想既不同于熊十力及其门人所坚持的“返本开新”的努力方向,亦有别于马一浮以儒家六艺之学统摄天下诸学的致思理路,而试图以西方现代生理学、心理学研究成果为根据,将传统儒学所建立的精神世界纳入一种具有普世性的人类精神发展图式之中。而这一人类精神发展图式的建立,则是以其对身心关系的独特理解为理论基石的。在梁漱溟所设想的人类精神发展图式中,儒家以理性为主要特征的精神境界居于最高位置。而“文学艺术之属”则是实现这种理想境界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在梁漱溟看来,文学艺术活动可以使人进入一种“能人化境,这是人的生命顶活泼的时候。化是什么?化就是生命与宇宙的合一,不分家,没彼此,这是人生最理想的境界。”[1] (P120) 由此可见,“文学艺术之属”在梁氏文化哲学中的重要位置,惜乎为其社会文化方面的巨大学术成就所掩,学术界迄今对梁氏文艺思想的研究还比较少见,也不够深入。近年来关于梁氏学术思想的各种评述,关注的热点大都集中在他对中西文化哲学的论述方面,而较少涉及其文艺思想。仅有的几篇提到梁氏文艺观点的学术论文也只是在谈及梁氏文化哲学或者道德哲学的时候顺便涉及其艺术哲学,而且大多也只是罗列一下他关于文学艺术问题的各种观点而已,既缺少对其文艺思想之内在逻辑的分析,也未能阐明其文艺思想与文化哲学思想间的内在联系。鉴于此,本文拟通过对相关材料的梳理、分析,揭示梁氏文艺学思想的基本构成和理论脉络,借以把握梁氏文艺思想对我国当代文艺理论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身心关系:梁漱溟文艺思想的哲学基础
在梁漱溟看来,“人的个体生命即人身,通过某种感觉器官与环境相接乃发生感觉、感情,一切文学艺术都建立在这上面”。[2] (P232) 而所谓“感觉、感情”者,则是“从身达心,往复心身之间”的,[2] (P231) 因而文学艺术之属也就可以被看作是往复于人类的身与心之间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方式。这是梁漱溟关于文学艺术问题最为根本的看法,也是其一切文艺观点的理论基石。
在梁漱溟的文化哲学思想中,身和心是一对极为重要的概念,对身与心之间关系的阐释也是梁氏整个文化哲学最为基础,最为核心的理论之一。在梁漱溟看来,所谓身,即“生命活动所资借的物质条件”;而心则是“生命活动的表现”。[2] (P106) 他征引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指出生命活动赖以发生的生理基础是动物神经系统的发展,由于人类神经系统的发展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种动物,因而拥有着地球上最高的智慧。人类因为有了特见发达的头脑,有了高级神经与低级神经之间的分工,“人类生活既进入理智之一境,知行之间往往很有间隔”,[2] (P105) 于是身与心之间也出现了必然的分野。
身和心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梁漱溟说:“人身――人脑只是给人心(生命)开豁出路道来,容得它更方便地发挥透露其生命本性耳”。[2](P130) 即是说,就人类而言,身是为心服务的,心是身的统帅。身、心虽性质互异,却并非彼此悬隔,而是一体相通的,“譬如电解池内两端有阴极阳极之分别,却往复相通而不隔”。[2] (P111) 因而,在梁漱溟看来,身和心之间是彼此相反而又相通,共存于生命有机整体之中的。这也就为感情“从身达心,往复心身之间”之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然则感情又是如何在身心之间往复的呢?这里需要提到梁氏文化哲学的另一重要概念――理性。梁氏是在与理智相对的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的。“从生活方法上看,人类的特征无疑是在理智”,[3](P126) 但“理智必造乎无所为的冷静地步,而后得尽其用;就从这里不期而开出了无所私的感情(Impersonal feeling)――这便是理性”。[3](P127) 这种理性,梁漱溟也称之为“情理”,以表示其偏于主观的特性。 这种“无所私的感情”与一般意义上的人类感情也是不同的。梁漱溟认为,一般所说的感情可归诸“冲动”一类,与他所谓感情含义有别:“冲动(impulse)无疑地是身内机械运动的发作,感情(feeling)则不尽然。一般粗重的感情当然联结到冲动,同为身之事;进于高尚深微的感情,离身愈来愈远,其境界便很难说了”。[2] (P111)
由此可见,在梁氏哲学中,感情与冲动都存在于身心之间,而有高低之别。冲动离身――本能较近;感情则离心――理智较近,其至为“高尚深微”者,即梁氏所谓“无所私的感情”,也就是理性。就二者之间的关系而言,感情之粗重者,还难免与冲动相关,其“高尚深微”者,则与冲动关系极为渺茫了。但也还不能说是毫无关系,因为身与心之间原本就是相通的,因而所谓感情,也就不能绝对与身――本能无涉。在梁漱溟看来,这种“从身达心,往复心身之间的”的感情,适足以成为文学艺术所要表现的内容。
身和心也是传统儒学谈论较多的一对哲学概念。但梁氏从现代生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出发对这一对传统哲学概念所做出的全新阐释,无疑使其具有了现代科学的某些特征,从而也给他的文艺思想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哲学基础。
二、梁漱溟论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问题
梁漱溟认为,文学艺术之属“大抵可以美或不美为其概括地评价”,[2](P231) 文学艺术显然应当属于美的范畴;然而,他又认为“文学艺术总属人世间事,似乎其所贵亦有真之一义”,[2](P231)于是文学艺术之属又具有着真的含义。美耶真耶,文学艺术现象的本质特征究竟如何?依梁漱溟之见,就文学艺术而言,“真切动人感情斯谓之美”。[2] (P231) 可见,文学艺术之属要成为美的,除了要表现人类多层次的丰富感情外,还要求这种感情必须能够真切动人。如是,则既是真的,亦是美的。因其是真的,才成为美的。这里所说的真,“与科学上哲学上所求之真固不同也”,[2] (P231)而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
为了说明真的不同含义,梁漱溟曾借用佛家《瑜伽师地论》中的“四真实”之说详加阐述。所谓“四真实”者,一是“世间极成真实”,“此即肯定现在通称的感性知识是有其一面真实性的”;二是“道理极成真实”,“此即肯定现在通称的理性知识有其真实性”;三是“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所谓烦恼障指缘自“我执”(或曰“人我执”)的烦恼使人烦扰昏乱,真理无从显现,净除此障,即成“净智”,真理方得以显现;四是“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所谓所知障,指缘自“法执”(或曰“法我执”)的障蔽使人迷惑于假象,真理无从显现,净除此障,即能进入佛家所谓“真如”之境(梁氏认为此即宇宙本体)。[2] (P206-209) 比较而言,前二者属于人世间的真实,后两者属于出世间的真实。
显然,这是两种不同的真实。梁漱溟的新儒学观点是深受佛学影响的,在他的文化理想中,始终为佛教天国在人世间的实现留有一席之地。因而,在人世间的真实与出世间的真实之间,他明显倾向后者。梁氏认为,从根本上讲,“世间一切相幻妄非真也”;[2] (P231) 但“平情论事,世间的真实性又何妨予以承认,却是出世间就更真实耳”。[2](P206) 在梁漱溟看来,科学研究所求的是他所谓人世间的真实,“治科学者意在求真,其真不出吾前文所云四真实品之前二者”;[2] (P231) 而哲学所求的则是出世间的真实,“然真莫真于破除所知障,是则非世人想象所及矣”。[2] (P231)
然则文学艺术之真实,与科学或哲学所求之真实又有不同。梁漱溟认为,文学艺术之属,莫非作家与其观众之间藉作品若有一种精神上的交通”。[2] (P232) 从创作者方面来讲,“创作家出其生命中所蕴蓄者以刺激感染乎众人”;从欣赏者方面来说,则是“众人不期而为其所动也”。在这种状态下,“彼此若有默契,若成神交”。[2] (P232) 可见,文学艺术活动不是科学研究那样基于主体对客体的分析,因而不是感性认识或者理性认识之真实与否的问题,也不是哲学探讨那样基于主体自身的体悟和探究,因而不是破除什么“执”或“障”的问题,而是基于创作主体与欣赏主体之间,经由作品而产生的一种精神交流活动的真实发生。文学艺术之属的真实,指的就是在这种精神交流活动中感情的“真切动人”。这种“真切动人”,不一定是上述四真实之任何一种,但却可能在每一种情况中存在:既可以是人世间真情实感的催人泪下,亦可以是出世间神秘情感的令人神往。在梁氏看来,“人的感情大有浅深、厚薄、高低、雅俗之不等”,[2] (P232) 因而体现在文学艺术之属中的精神交流活动之真实状况,也就有了不同的层次。层次低者,只可“悦耳悦目”;层次高者,则可“怡神解忧”;感情至为“高尚深微”者,则可以上通“宇宙本体”。
于是,在梁漱溟的文艺观念中,作为文学艺术之属之本质特征的,自然是美;然而此所谓美,又必须是真的,只有首先是真的,才有可能成为美的。因为“美者非止悦耳悦目,怡神解忧而已”。[2] (P231-232) 尚须由人心之广大深远以通乎宇宙本体,[2](P236) 亦即人类之生命本体,如此才能成其为无私的至美。显然,梁漱溟对文学艺术之属之本质特征的理解,也是奠基于他对身心关系的独特理解之上的。
三、梁漱溟论文学艺术的分类问题
梁漱溟所说的文学艺术之属,所涉极广。“说文学,涵括诗歌、词曲、小说、戏剧、电影等等。说艺术,涵括音乐、绘画、舞蹈、雕塑、建筑等等”。[2] (P231) 面对繁多的文学艺术门类,梁氏试图从不同的方面对之加以分类说明,借以把握它们不同的艺术特征。
首先,梁漱溟依据文学艺术作品之艺术形式作用于审美主体之感觉器官的不同方式,将所有文学艺术分为三类。第一,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即“从第一信号系统以与人类生命发生交涉”者,如音乐、绘画之类。第二,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即“形之于文字符号或口语者”,属于从第二信号系统以与人类生命发生交涉者,如小说、诗文、书籍及弹词、说书之类。第三,多种方式综合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即一般所谓“综合艺术”,如中国的京剧。[2] (P232) 这样的分类方法看起来似乎借鉴了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之说,而实质上依然是基于梁漱溟自己对于身心关系的独特理解之上的。梁氏所谓身心之间的分野,实际上讲的就是本能与理智的差异。梁漱溟概括巴氏学说为:“其所谓无条件反射者概属本能;其所谓条件反射则不离本能而向于理智发展之见端。凡此皆其所谓第一信号系统,为人类与高等动物所同具。其所谓第二信号系统,亦即信号之信号者,则理智之能事,而为人类所独擅矣”。[2] (P42) 在梁漱溟看来,第一信号系统多半基于本能,第二信号系统则全部建立在人有理智这一事实之上。因而,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发生作用的范围,就在本能和理智,亦即身和心之间。而文学艺术之属的存在方式,不是第一信号系统便是第二信号系统,当然也是存在于身和心之间的。
其次,基于文学艺术作品反映对象的差异,梁漱溟又将文学艺术作品分为“联属于身者”与“联属于心者”两类。“联属于身者”,即表现人的本能的艺术作品。依人类本能的不同,这一类作品大致又可以分为这样几种。其一,表现人的性本能的。在梁氏看来,“文学艺术任何一方面自古至今的创作,如其不全是围绕在此,至少亦必涉及乎此”。其二,表现人的斗争本能的。这主要包括武侠小说、惊险影片、球类竞技以及取材于雄师猛虎的绘画、舞蹈之类。另外还有一些是表现人类其它本能的,如:探究之本能、游戏之本能、自由冀求之本能”等等,“亦皆为文学艺术各方面创作中所常利用”者。[2] (P234) 在关于人的本能问题上,梁漱溟显然是深受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影响的,认为“所谓生活问题者,从一切生物所有生活看去,要不外个体生存、种族蕃衍两大问题而已。围绕此两大问题预为配备所需用之种种方法手段,随动物生命以俱来者,即所谓本能也”。[2](P47) 因而他在人的诸种本能之中最为强调性与斗争两项。而所谓“联属于心者”,指的是那些“意境甚高的文艺作品”,此类作品能够“感召高尚深微的心情,彻达乎人类生命深处,提高了人们的精神品德”。在梁漱溟看来,这一类作品无疑属于可以感发人的“无所私的感情”者,是至真的,也是至美的。在这一类作品中,梁氏特别提到了“陶渊明的诗,倪云林的画,恬淡悠闲,超旷出尘;又如云冈石窟、龙门造像,静穆柔和,耐人寻味;或如欧洲中世建筑仿古罗马式哥特式大教堂,外高耸而内闳深,气象庄严,使人气敛神肃,起恭起敬,引向神秘出世之思”。[2](P235-236)凡此种种,均可算作“联属于心者”的艺术作品。
综上,我们看到,在梁漱溟的文艺观念中,无论是从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方面着眼进行的分类,还是从其内容方面着眼的分类,实质上都是基于他对身与心之间关系的理解这一根本文化哲学观念展开的。
四、梁漱溟论文学艺术的社会功用问题
在梁漱溟看来,文学艺术之属并非只是一种娱乐方式。作为人类生命本性自然而真切的外露,文学艺术具有引导人生摆脱庸俗,走向典雅、高尚;引领人类社会平息各种争端,走向和平、安乐的意义。当然,这些在眼下还不能实现,但梁漱溟深信,不远将来,在他所谓中国文化在全世界得到复兴的时候,文学艺术之属所具有的上述种种人生的、社会的意义将会得到完美的体现。几乎在他所有涉及文学艺术问题的论述中都讲到这些内容,梁氏称之为“未来社会人生的艺术化”问题。我们不妨按照梁氏的逻辑将这一问题分为人生和社会两个方面来探析。
梁漱溟认为,心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方式,主要体现为理智,但理智却并不必然会引导人们进入理性的精神境界。在很多情况下,理智的运用适足以使人“在人情世故利害得失上易有许多计较”,于是“他的情绪常是被压抑而不能发扬出来,他的生命常是不活泼,而阴冷、涩滞。”[1] (P120) 而文学艺术之属的作用恰恰就在于它能够“使人解脱于分别计较,从支离破杂的心理得到很浑然整个的生命,发扬出真的有力的生命,把一切俗俚琐碎的事都忘了。”[1] (P137) 通过文学艺术之属的熏陶,原本被本能桎梏的理智终于得以脱离其障蔽,从而获得一种合乎理性的精神生活。
从社会方面看,梁漱溟认为,在一个有宗教生活的社会里,人们可以借助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而在一个缺乏或者宗教势力逐渐失去其原有影响力的社会里,则需要以道德力量构建人们的精神世界。而道德,在梁氏看来,就是“一种人生的艺术”。这有两方面含义:其一是说道德本身所达到的效果,其情形恰好就像是一种艺术形式,“道德是什么?即是生命的和谐,也就是人生的艺术。”[1] (P87) 其二,道德本身要起到更明显、更妥帖的作用,也需要借助某些艺术手段。比如中国古代常将礼乐并举,就是出于这种缘故。礼者,“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4] (P7) 是具有某些宗教意味的仪式。中国古代没有明显的宗教形式,礼主要还是一种维护道德规范的手段。而乐者,为“五声八音总名象”,[4] (P124) 显然主要是指各种以声音作为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两者并举,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礼和乐看作维持社会人生正常秩序的有效手段,正是道德活动对艺术手段的借重。梁漱溟如此看重文学艺术活动在社会人生中的积极意义,与他的文化发展观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梁氏认为,作为两种早熟的文明,中国古代文明和古印度文明将会在不远的未来依次得到复兴。古印度文明的复兴意味着一种宗教精神的重新抬头,而古中国文明的复兴则意味着道德社会的来临。在梁氏看来,不论是古印度文明还是古中国文明的复兴,都离不开社会人生的艺术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学艺术活动将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人们的整个社会生活也将成为一种艺术化的生活。在梁漱溟看来,这是一种更为合乎人类理性的生活。
尽管梁漱溟并不以文艺思想家著称,但在他为数不多的有关文艺问题的论述中却包含了极为丰富而深刻的文艺思想。他对“文学艺术之属”作为往复于人类身心之间的一种特殊精神活动方式的理解,既带有明显的儒家传统文艺思想的印记,亦融合了许多西方现代思想观念,而出之于他个性化的现代新儒学论述方式。因而,在将前人学说推向前进的同时,梁氏文艺思想的形成过程也为后来者指示了一条如何将中国古典文艺思想由传统推向现代的门径,这一点无疑对我国当代文艺思想的建设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梁漱溟. 梁漱溟全集 (第2卷)[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2]梁漱溟. 人心与人生[M]. 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
篇8
新闻与传播专业为何如此热门?其国际潮流和走向如何?学术地位怎样?有哪些著名的学术机构和期刊?中国新闻教育势头将如何?国际上最著名的新闻院系有哪些?新闻院系的教师有何准入条件?学生对新闻教育持何看法、有何收获?我们的新闻院系教给学生哪些课程?新闻行业的准入与新闻教育有何关联?具有新闻教育背景的人才有何优势?开设新闻院系在国际上有哪些标准?
以上这些问题,《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流变》一书都作了深入的探讨。中国已经有近百年的新闻教育历史,在包括大陆、香港、台湾在内的新闻教育界,以现实的视角,如此系统、深入地研究新闻教育的著作,这还是第一部。在新闻教育受到极大关注的今天,这部专著的出版,正逢其时。作者陈昌凤博士接受过新闻专业教育,并从事新闻教育工作十数年,在筹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过程中,对国内外的新闻教育作过大量的访问、调查和相关的文献资料研究工作,既视野开阔,又观察入微。条分缕析,纵横捭阖,使得这部书既翔实,又厚重,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这部书还有一个特点,即兼重实践性和学术性,作者力图将新闻教育放在新闻业与社会变迁的框架下加以论述,概论其历史传承和走向,探讨其理念与潮流的发展,对于新闻教育在中国(包括大陆、港台)的兴起和本土化,对于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对于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的矛盾和问题,都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作者在丰富的一手资料、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个案分析的基础上,设有极具现实性的专章:“教育者及机构研究”、“受教育者研究”、“新闻从业者与新闻教育的关系研究”、“课程设置研究”、“评估研究”等等。这些问题涵盖了新闻教育的主要元素,其深入的论述和探讨对于新闻教育实践有借鉴价值。作者应用了社会科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如在校学生调查、新闻从业者调查等,使论述更加深入、更具分量。
篇9
-一陶瓷艺术理论专著《吉祥陶瓷理论与生产发展》简介
《吉祥陶瓷理论与生产发展》首章论“吉祥陶瓷内容之源”,寻根溯源,论述了产生吉祥陶瓷与吉祥艺术的根本所在,及其思想的最早萌芽状态,表现出内容的深刻性。次章“吉祥陶瓷的文化环境与社会基础”,论述了吉祥陶瓷与历代文化环境、社会基础多方面的内在联系及紧密关系,表现出内容的系统性。三章“吉祥艺术思想基础、生成方式及生成思维”,论述了吉祥物生成思维遵循的逻辑原则与推理方式,揭示了其规律与本质,体现出内容的科学性。四章“吉祥陶瓷类别”、五章“吉祥陶瓷创作与生产”,对于吉祥陶瓷艺术创作及日常生产,进行了剖析、归纳与阐述,表现出内容的理论性。尾章“吉祥陶瓷发展前途”及前章,将吉祥陶瓷艺术理论与艺术创作、工业生产、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显示出内容的可操作性与实践性。此书内容对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国陶瓷美术史、吉祥艺术、民间工艺、中国画、陶瓷装饰等,在科研上、教学上、艺术创作上、工业生产上,均有参考作用。此外,书中还附有《论汉代画像砖》、《表现艺术形象神韵的途径》、《论陶瓷艺术诗情画意》等论文。书中所有内容均有利于促进陶瓷艺术创作与生产。
陶瓷书诗画礼赞
一一陶瓷艺术理论专著《论陶瓷书诗画》简介
《论陶瓷书诗画》首章论述了从陶瓷纹饰到陶瓷画面的出现;从陶瓷题款到陶瓷诗词装饰;陶瓷上书法艺术的进步;陶瓷上装饰艺术的觉醒。在概括陶瓷装饰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再引导出“陶瓷书诗画(题有诗文的陶瓷画)产生”的内容,使人认识到陶瓷书诗画的孕育及诞生的漫长历程。此章由“陶瓷上书诗画的同一性”等内容,深刻地阐述了陶瓷书诗画形成的理论基础。三、四两章讨论了包括珠山八友在内的文人陶瓷书诗画。五章以众多材料论述了陶瓷书诗画的内容与艺术形式。六章评论了陶瓷书诗画的艺术成就。七章将中国书诗画(题有诗文的传统中国画)与陶瓷书诗画作了多方面比较,表明了二者的联系及异同。尾章论述了陶瓷书诗画的现状与前途。此书归纳了众多相关的陶瓷艺术事例,论证了陶瓷书诗画产生的深刻原因,剖析了陶瓷书诗画的艺术本质、活动规律、艺术功能、艺术特征,总结了陶瓷装饰经验,有利于促进陶瓷艺术创作与生产。此外,书后还附有《青花佛图纹饰简论》、《文学与纪念陶瓷艺术》、《论多层运用艺术手法》、《昔时景德镇瓷业风俗及其它》、《论唐英诗歌》等多篇论文。因此,《论陶瓷书诗画》是一本纵横议论、材料翔实、内容丰富、独树一帜的陶瓷艺术理论著作。
艺术创作的好帮手
一陶瓷艺术理论专著《文学与陶瓷艺术教程》简介
《文学与陶瓷艺术教程》的宗旨是,让自己成为艺术家创作中的好帮手,增强艺术工作者艺术创作与创新的能力。其核心内容是“从文学中选美术题材”、“学习文学艺术表现手法”、“学习文学艺术辩证法”。“从文学中选美术题材”是以神话、小说、诗词为例,七十六例均各配画面,图文并茂。既总结了此类经验,也为美术创作提供了实例。而且,其中多有文学作品的鉴赏内容,不乏真知灼见,文字秀丽。“学习文学艺术表现手法”详细论述与介绍了文学和美术运用双关、比喻、夸张、对偶、衬托、借代、对比、象征等艺术表现手法的事例,其中含有学术新见。“学习文学艺术辩证法”也论述与介绍了文学及美术运用“形与神”、“情与景”、“意与境”、“主与宾”、“虚与实”辩证对偶范畴的事例,其内容富有哲理,是哲学思想在艺术中的体现。以上三章还讲述了相关的文学知识、艺术表现手法知识及哲学知识,三章之后介绍了书画提款艺术,以方便艺术创作,书中还附有一组相关的论文。此书以“文学与陶瓷艺术”为事例,以诗、书、画相联系相结合为中心,剖析众多艺术现象,探索艺术的个性与共性,认识与运用多门艺术之间本质相通、相互促进、相互配合与结合的艺术形式及规律,从而促进艺术创作与艺术理论建设,增强艺术人员的创作创新能力。
陶瓷文学的活力与辉煌
篇10
2011年工作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和纪念评剧诞生100周年为主线,用文艺形式歌颂伟大祖国60年的巨大建设成就和家乡这个评剧诞生地的丰厚历史文化底蕴,促进社会和谐、促进文化创新,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
一、庆祝建国60周年系列活动。
1、举办美术展览。同时备战五年一届的“第十一届全国美术展览”把展览办成建国以来唐山历史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展览。把纪念展览和全国美展预展双战合一。
2、在北京举办“魅力唐山”全国摄影展览。
3、参加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世界及合唱比赛。宣传唐山,展示唐山文化实力。
4、承办第四届中国女摄影家摄影展览。
5、唐山文学举办纪念专刊。
6、各协会根据自身特点举办艺术活动。
二、纪念评剧诞生100周年系列活动。
1、举办大型纪念评剧诞生100周年评剧演唱会。
2、举办“戏画评剧百年大型展览”。
3、出版《戏生成兆才》(剧本)。
4、以评剧洪派艺术研究会冀东“三枝花”发展促进会为龙头举办包括名家名段演唱会、电视名家访谈、戏迷擂台赛等活动。
5、播出8集戏剧电视连续剧《成兆才》。
6、拍摄20集戏剧电视剧《杨三姐出嫁》。
三、进一步开展主题创作,打造文艺精品。
1、继续完善传统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和)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孔子突围》的创作。
2、继续丰富《南湖故事》的创作。
3、继续完善《唐山民间故事大全》的创作。
4、出版反映新唐山人文精神的作品《失眠的城市》
四、继续成立协会组织,拓展艺术领域,规范艺术行为。
使规划中的唐山市古琴学会、唐山市艺术设计协会、唐山市礼仪协会早日成立起来。
五、继续加大文学艺术人才培训力度。
1、利用唐山文学院这一品牌继续招生,探索推荐与社会招生相结合的形式、探索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形势、探索文学创作与文艺评论(理论)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2、着眼于艺术人才的培养,各艺术协会组织“艺术进校园”活动。
六、进一步加强硬件和基础设施建设。
1、谋划成立唐山文联网站。
2、完成《唐山文学》改版,增加艺术内容,使形式更活,内容更丰富。
- 上一篇:科普类文本的特点
- 下一篇:养老服务行业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