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疾病的防治十篇

时间:2023-10-26 17:33:10

呼吸疾病的防治

呼吸疾病的防治篇1

在呼吸内科就诊的患者是不是普遍年龄较大?

不一定,其实就诊的人群主要分为两类,一部分是老年人,往往带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者是有其它慢性疾病,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另一部分则年轻人也很多,年轻人外出活动多,接触人群广,容易患感冒、流感、支气管炎等。

冬季多发雾霾天,空气质量低下,面对这种情况,人们特别是本身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该怎样应对呢?

不要外出,尽量呆在室内。在雾霾天很重的时候,即使戴口罩,其防护作用也是有限的,像PM2.5,一般口罩几乎是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当然,在一些无可避免的外出时,戴口罩还是要更好,因为尽管它对于雾霾的作用收效甚少,但是它可以遮挡一些颗粒比较大的灰尘、污染物,以及阻断一些病毒的传播。冬季流感易发,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戴口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呼吸道感染。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配置一些高质量的空气净化器,对人们的健康还是有好处的。

戒烟是保卫肺功能的第一步

戒烟对于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的最大意义是什么?

戒烟是保卫肺功能的第一步,也是目前改善肺功能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措施。吸烟对于呼吸系统的危害是极大的,不吸烟的人很少得慢阻肺,慢阻肺主要是由吸烟引起的,而慢阻肺病患者同时再得肺癌的几率也很高。吸烟致死中,慢阻肺占45%,肺癌占15%,食管癌、胃癌、肝癌、脑卒中、CHD和肺结核各占5%~8%。此外,吸烟对于家庭成员的危害也是极大的。在我们门诊寻求戒烟帮助的人,有一部分就是因为准备生育,戒烟以避免对孩子和家人的健康造成影响。

关于戒烟,你有什么建议?

最重要的是决心,这是成功的基础,一些戒烟药,或者戒烟工具都只能起辅助的作用。现在,已有一整套用于减轻戒烟所致痛苦的辅助疗法,例如尼古丁替代疗法,即用含用微量尼古丁的产品,来帮助吸烟者缓解戒烟过程中易怒、失眠、焦虑等戒断症状;药物辅助治疗,最新临床使用的一种戒烟药是尼古丁受体拮抗剂酒石酸伐尼克兰,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他药物治疗还有可乐宁、抗抑郁药、抗焦虑药。但是药物的作用都是暂时的,只能维持一段时间,所以关键还是在决心。

在给患者做戒烟指导时,做的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咨询、引导,在决定实施戒烟计划之前,你必须对戒烟所带来的种种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考虑和心理准备,并学习一些有用的技巧。这些技巧包括:做操、冥想等。

我会给他们详细讲解吸烟的危害,明确告诉他们,如果你决心不大,就算短期戒烟成功了,最终还会反复吸烟。戒烟最终还是自己的事,大家要充分认识这点,不能妄求依靠某种外来方式解放自己,要自己从心而发拯救自己。当别人向你敬烟时,一定要委婉而坚决地说:“不,谢谢。”

加强体力锻炼 改善肺功能

加强锻炼对于改善肺功能的作用明确吗?

明确,一定要加强体力锻炼,这是改善肺功能的重要方法。以慢阻肺为例,目前研究证明,呼吸康复对它是肯定有效的,锻炼肯定能恢复一定的肺功能。慢阻肺患者得病以后,肺功能下降,影响患者的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目前,除了药物治疗,防治措施也是治疗中很重要的部分。

我们经常提到的呼吸操,是康复过程中的内容。但呼吸操的作用是局限的,其实更重要的是有氧运动,锻炼体力。在呼吸功能以及体力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患者可以选择快走、慢跑、骑脚踏车等方式锻炼身体。这些都是一些全身运动,也属于肢体运动,对于全身基本体质的改善都有作用。我们知道,慢阻肺患者绝不仅仅是肺出了问题,身体其它部位肯定也有影响,所以选择这种全身性的有氧运动效果要更好,这也是慢阻肺康复计划中的重要内容。

除了体育锻炼,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平时生活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第一,戒烟,这在上面已经提到;第二,可以在易感季节打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第三,规律用药,改善症状,减少发作次数、程度;第三,均衡饮食。营养不良其实也是患病的重要因素,同时饮养不良本身也是疾病的一个症状,如营养不良就是慢阻肺病患者的一个合并症状,再加上肺功能不佳,营养状况堪忧。患者不要太过忌讳发胖等问题,保持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等各项营养素补给充分。

宜用化痰药 慎用镇咳药

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经常会有排痰的问题,如果患者出现排痰困难时,该怎么办?

遇到长时间的咳嗽,有些患者可能会担心把嗓子咳坏,其实这倒不必过于担心。咳嗽是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一个重要保护措施。正常人是不产生痰的,当呼吸道发炎时,呼吸道内的黏液细胞在炎症的刺激下就会分泌黏液,在应对炎症的过程中形成痰,然后通过咳嗽这个动作,把痰排除体外,同时把体内的病菌也带出来了。

所以咳嗽其实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机制,我们不应该抑制它。如果你的咳嗽严重,说明炎症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咳嗽只是一个表面现象,我们应该去控制炎症这个病而不是咳嗽,炎症好了,咳嗽自然也就停了。

患者在痰很多的情况下,建议患者使用化痰药,因为它能稀释痰液,使排痰更轻松。如果患者的情况是干咳,并极其影响生活甚至睡觉的情况下,可以适当使用镇咳药。

按医嘱使用激素药物 安全且有效

很多人是谈“激”色变,你对激素药物的使用是怎样的态度?

事实上,我们对于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的使用是比较安全、成熟的,该用的就用,不要太过担心副作用。在支气管哮喘、慢阻肺、肺纤维化这三种慢性呼吸道疾病中激素应用的情况都比较多,但是在用药途径、用药疗程和用药原则上又有所不同。

我们建议支气管哮喘长期规律使用吸入激素,能够控制症状,缓解病情,避免哮喘急性发作。按医嘱使用,对身体其它部位的影响微乎其微,比较安全;对于控制比较困难的哮喘,也可以短期内口服激素,尽管对身体其它部位有一些影响,但是利大于弊;慢阻肺患者我们一般建议长期规律使用支气管扩张剂,部分慢阻肺病患者由于频繁发生急性加重,则有必要联合使用使用吸入激素,这是没问题的;肺纤维化患者在病情需要的情况下、在医生指导下可以使用口服激素,因为肺纤维化的种类很多,有的用激素治疗效果好,有的则不好,具体要看病情来定。

专家提醒

老王(化名)是一位慢阻肺患者,因为要去外地,好几年没有随访,再见他时,身体变差了很多,一检查,已经得了肺癌,而且到了晚期。

在门诊的过程中,经常看到一些患者,他们本来有机会健康生活,却因为一些疏忽而与健康失之交臂。所以,为了守卫健康,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患者要加强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认识 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不要对疾病产生畏惧心理,坚信疾病不可怕,同时坚持治疗,时刻监测病情变化。

选择正规治疗方式 不要轻信虚假广告 现代信息流通方便,也使得虚假信息泛滥。病人必须理解任何疾病都有自己的规律,不要亲信非科学的防病治病知识,在看到“根治、包治好、不复发”等字眼时,一定要理性判断,因为基本上这样的宣传大多都是谎言。

呼吸疾病的防治篇2

关键词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病因;临床症状;综合防治

近年来,复杂的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日益严重,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按目前疾病发展的形势估计,呼吸道疾病仍是影响养猪生产的主要疾病之一。现就该病的病因和防治总结如下。

1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的病因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Porc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PRDC)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总称,是由病毒、细菌、环境应激和猪体免疫力低下相互作用造成的[1]。PRDC涉及几种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体,包括原发性感染疾病和继发性感染疾病。

1.1原发性感染疾病

包括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流感病毒(SIV)、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所致的病毒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如猪气喘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和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等。

1.2继发性感染疾病

继发感染疾病包括猪肺疫、猪链球菌病、猪副伤寒、猪副嗜血杆菌病等。在一个猪场中,如果发生和流行上述原发性感染疾病,同时又合并发生或继发感染,即可加重发病猪群的临床症状,造成极高的死亡率[2]。除此而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猪群密度过大,不同日龄猪的混群饲养,不良的饲养方式,不同季节温度的巨变和猪舍温度变化过大,猪群因营养和疾病造成免疫力和抵抗力低下等,都可引起猪场或猪群PRDC的暴发和流行。

2临床症状和病变

该病多暴发于6~10周龄保育猪和13~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通常称18周龄墙,发病率25%~60%,发病猪的死亡率为20%~90%,猪龄越小死亡率越高。病猪表现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无食欲,眼睛分泌物增多,出现结膜炎症状[3]。急性发病体温升高,可发生突然死亡。大部分猪由急性变为慢性或在保育舍形成地方性流行,病猪生长缓慢,消瘦,死亡率、僵猪比例升高。哺乳仔猪以呼吸困难和神经症状为主,死亡率较高。如饲养管理条件较差,猪群密度过大或出现混合感染,发病率和临床表现更为严重。病猪在药物的辅助下逐渐康复,死亡率较低。

所有病猪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肺炎。6~10周龄的保育猪剖检可见弥漫性间质性肺炎以及淋巴结的广泛肿大,肺出血、硬变和花斑样病变,个别肺有化脓灶,病猪肺部有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有些病猪有广泛多发性浆膜炎(胸腔、腹腔很多纤维蛋白渗出,并造成粘连),有些肺部病变与猪支原体肺炎相类似,除肺部出现病变外,小部分病猪可见肝肿大出血,淋巴结、肾、膀胱、喉头有出血点,部分猪出现末端紫色。1~3周发病的哺乳仔猪剖检可见心、肝、肺有出血性病变。

在我国猪群中,与PRDC相关的疾病主要有猪蓝耳病、猪气喘病、猪伪狂犬病、猪流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猪萎缩性鼻炎。如果在猪场存在这些疾病,经常会继发猪肺疫、猪副伤寒、猪附红细胞体病。在所有原发性病原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肺炎支原体(M. Hyopneumoniae)是与PRDC相关的最常见的病原体,可以改变呼吸道免疫系统对它们以及其他病原体的反应能力,降低猪只的黏膜免疫抵抗力,从而增加猪群对其他与PRDC相关的许多病原体的易感性。

3防治对策

3.1建立以卫生消毒工作为核心的猪场生物安全体系

将卫生消毒(消毒用复合醛或复合碘)工作贯穿于养猪生产的各个环节,严格控制饲料原料的质量,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必须废弃[4]。研究表明,肽制品可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能力和生产性能,增强抗病能力和抗应激能力。可在饲料内添加0.2%生物活性肽,能有效地克服仔猪断奶应激,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通过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病原体的传入和猪场内病原体的传播,减少猪场呼吸道疾病发生的机率。

3.2严格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建立严格的饲养管理制度,避免将不同日龄的猪混养在一起,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做好产房和保育舍的保温、通风工作,降低猪群的饲养密度。哺乳仔猪可采取早期隔离断奶和用药进行控制,可使用长效土霉素,在仔猪出生后3、7、21日龄分别注射0.5 mL,对预防呼吸道疾病和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有一定的效果。

3.3疫苗注射

做好猪瘟、猪伪狂犬病、猪气喘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萎缩性鼻炎等疾病的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阳性猪场切忌不要使用活疫苗。因猪肺炎支原体是重要病原,可在仔猪1、3周龄时各注射支原体灭活疫苗2 mL,以提高猪群免疫力。采本场(在暴发该病时不发病)健康老母猪或健康商品猪血清,在仔猪断奶前1周腹腔注射3~5 mL/头有一定效果。

3.4药物的使用

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在发生PRDC的猪场,药物治疗的效果常常不是很好,因此建议使用药物预防,可采用母猪和仔猪饲料添加药物的方式。断奶仔猪可用支原净(50mg/kg)+金霉素或土霉素(300 mg/kg),连续使用1个月,母猪产前1周和产后1周使用支原净(100 mg/kg)+金霉素(400 mg/kg)。如果育肥猪存在PRDC,可在13、17周龄使用1周,对PRDC有很好的预防效果。但应避免使用产生盐酸克伦特罗假阳性的药品,如含氨茶碱的猪喘平等。

3.5猪只淘汰

及时淘汰治疗效果不佳的病猪和僵猪,以防止疫病传播。

3.6做好驱虫工作

蛔虫和鞭虫等寄生虫可损害猪体免疫系统,使其抵抗力下降,蛔幼虫经肺移行和肺丝虫都会加重呼吸道疾病的病症。因此,在仔猪断奶转入保育舍1周后,可饲喂拌有2 mg/kg有效成分的伊维菌素粉剂的饲料连喂1周,间隔7~10 d再喂1次。

4参考文献

[1] 陈桂香,郭其祯,银梅,等.猪呼吸道疾病(PRDC)的综合防治[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516,6518.

[2] 厉丽华,叶碎燕.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防治[J].中国动物检疫,2006,23(8):38.

呼吸疾病的防治篇3

关键词:家禽;呼吸道;疾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 S858.3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13.037

鸡的呼吸道疾病种类很多,不同的种类的疾病产生的原因不同,有病毒性的、有细菌性的、有支原体的原因而引发的,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鸡病毒性呼吸道病

家禽病毒性呼吸道病的定性相对要难一些,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临床的症状进行大致的判断,但要准确定性,多数情况下主要还是依靠实验室的科学检测进行。

1.1新城疫

此病一旦发生基本是因为接种疫苗不当、接种时间不合理、疫苗选择不恰当、疫苗使用随意等导致免疫抑制普遍过强而引起淋巴细胞缺乏。主要症状表现为鸡以咳嗽为主,有很多的呼噜声、甩鼻声音等。绿色粪便的症状和流感是一样的,不能通过粪便来判断是新城疫或禽流感,要进行实验室进行测定才能定性。

1.2温和型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具有变异快、隐性感染率高等特点,再加接种疫苗间隔时间太长、疫苗选择不当、保存不当、剂量不够、流感疫苗没有粘膜特异眭抗体等都可能导致防控不利而爆发此病。患鸡部分有头肿、脸肿、流鼻涕、眼结膜红,呼噜比例多而咳嗽少。

1.3传染性支气管炎

主要是疫苗毒引起,因此,免疫接种传支疫苗应该谨慎。此病患鸡表现呼噜多,在鸡群内传播极快。

1.4传染性喉气管炎

诱因主要是接种疫苗剂量大,疫苗滴洒在鸡舍;其次是野毒感染。H9和其混感率很高,在防控中要多加注意。症状特点为鸡群内有尖叫、怪叫、伸颈脖、部分有咳血,此病也传染较快。

2细菌性呼吸道病

2.1波士杆菌病

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垂直传播;其次是水平传播。波士杆菌病发生比较普遍,种鸡表现和传染性支气管炎一样的呼吸道病;雏鸡主要是在5日龄前出现高度呼吸困难的症状,同传支也十分相似。其他单一的细菌性呼吸道病一般不发生。

2.2鼻气管炎鸟杆菌病

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内存在垂直传播、水平传播,目前我国气囊炎病例中有80%是鼻气管炎鸟杆菌感染。主要引起呼噜、咳嗽、死亡率高;肉鸡一般和H9混合感染,单发不多。蛋鸡则多是单发,主要是气囊炎病变。解剖病变和支原体很相似,腹腔内有大量的泡沫、气囊内有干酪样物;传染快、死亡率高可区别支原体病。

3支原体病

这种病的诱因在环境中普遍存在,属条件性致病。传染慢、没有继发感染,死亡少,咳嗽少,主要是患鸡表现出甩鼻、缓慢的呼噜声,前期白天听不到,夜间有较明显的呼噜声。 4呼吸道疾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鸡呼吸道疾病的产生原因有很多,也很复杂,在防控中如果不彻底很容易发生病情反复。在防控措施上,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同时要防治相结合,把疾病控制在萌芽之中,避免大面积爆发。平时在饲养管理中,要密切关注鸡的生活状况,做到对疾病的发生早发现,再进行及时的治疗,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

4.1构建并执行生物安全体系

鸡舍的消毒工作一定要做到位,空栏期时鸡舍内外要严格消毒,做好清扫、清洗工作,避免上期出栏鸡遗留下来的病原微生物继续污染,对设备、用具、污染物要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处理;重视肉鸡日常带鸡消毒、水线冲洗、消毒工作;饲养员进入鸡舍必须穿工作服和舍内工作鞋,避免将外来病原带入鸡舍;严禁外来人员和饲养员窜舍,尤其是邻近鸡舍发病时,应严格封锁,必须每日消毒;鸡舍远离粪便堆积发酵处理场,病死鸡要深埋;尽可能杜绝飞禽、老鼠、犬等传染病的携带者。

4.2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

秋季昼夜温差较大,天气变化无常,这时为了确保鸡的生活环境稳定,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忽冷忽热,减少鸡的应激反射,对鸡舍内的湿度、温度及光照要尽可能保持稳定,处理好通风换气与扩栏之间的正确关系;在饲料上要保证充足,而且要保持卫生,同时饮水要及时供应,饲料的质量要保证,避免变质饲料进入鸡场,提高饲料营养水平,养护好肠道,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氨气(NH3)、硫化氢(H2S)等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避免免疫抑制病,提高肉鸡抗病抗应激能力。

4.3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根据当地实际,制订科学的免疫程序,并进行抗体监测,依据监测结果,进行科学免疫;严格执行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提高抗体水平;注意免疫前后药物的使用,避免影响疫苗免疫效果;适当添加抗应激药物,减少免疫应激。

4.4做好预防保健工作

秋季由于气温的变化,细菌和病毒极易传播,是易发生呼吸道病的季节,此时要做好药物保健,疫苗接种时要根据鸡生长规律进行,避免产生严重应激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所以此时的药物保健工作十分重要。

4.5药物防治

呼吸疾病的防治篇4

关键词 秋冬季节 产蛋鸡 呼吸道疾病 症状 防治

中图分类号:S831 文献标识码:A

进入秋冬季以后,随着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增大。温度快速波动会使鸡群处于应激状态,导致鸡群的抵抗力下降,为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提供了有利条件。尤其是秋冬季节产蛋鸡的呼吸道疾病,给大中小型各类养殖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如何防治秋冬季节产蛋鸡呼吸道疾病,提高产蛋鸡的产蛋率,进而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成为人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1种类病症鉴别

1.1疾病种类

一般来说,秋冬季节产蛋鸡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种类较多,主要有鸡传染性鼻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气囊炎、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禽流感类继发呼吸道疾病以及禽霍乱等。对于这些疾病必须及时根据发病征兆进行判断,对症下药治疗。

1.2疾病鉴别诊断

(1)鸡传染性鼻炎由嗜血杆菌引起,感染后鸡会有流泪、甩鼻、打喷嚏、鸡鼻周围结痂以及面部肿胀等现象。解剖的话则可发现鸡鼻粘膜有粘性分泌物,并充血肿胀。(2)传染性喉气管炎由鸡疱疹病毒引发,感染后病鸡会有呼吸困难、呼气甩头长鸣、吸气伸颈张口等症状。解剖会发现其气管内有血凝块、带血黄色粘液或者呈豆腐渣样的栓子。(3)传染性支气管炎由冠状病毒引发,病鸡气管有音,咳嗽或打喷嚏。此外,发病后病鸡排便呈绿色或白色,产蛋量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畸形蛋。解剖其气囊浑浊、器官附有干酪状物体或者粘液、肾病变肿大、输尿管增粗并且有众多尿酸盐沉积。不仅如此,还可能出现腺胃粘膜充血溃疡、输卵管水肿或者卵泡充血。(4)鸡气囊炎主要由大肠杆菌继发引起,病鸡会咳嗽、甩头以及流鼻液,解剖可发现其胸膜气囊增厚浑浊,表面附有干酪状物体。(5)鸡慢性呼吸道疾病多由败血霉形体引发,病鸡呼吸音、咳嗽、流泪以及眼肿。剖检可发现病鸡鼻腔、鼻窦以及气囊内部有干酪状物。该病多发生于雏鸡。(6)禽流感类继发呼吸道疾病会引起病鸡排便呈白、黄或者绿色稀便,且鸡冠肉髯发绀甚至肿胀,腿部鳞片也会出血。剖解后可发现其肌胃角质层出血严重。该病死亡率高。(7)禽霍乱呼吸道疾病的死亡率极高,剖检心冠脂肪、肝脏坏死易碎、十二指肠出血。

2病因

2.1通风状态差

因为深秋季节昼夜温差较大,为了保障鸡舍的温度,养鸡户就可能将鸡舍内的通风设备关闭,因为鸡舍的通风口较小以至于不能发挥作用,进而导致鸡舍内的空气流通不良,缺乏新鲜空气。这样一来,众多蛋鸡的长时间呼吸就使得有害气体蔓延,为产蛋鸡感染呼吸道疾病创造了条件。

2.2鸡舍卫生条件差

如果鸡舍内鸡群较多,那么必然闷热潮湿,当养鸡户不能及时清理粪便,同样会导致鸡群发病。

3秋冬季节产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治

3.1加强鸡舍管理

鸡舍必须保持空气流动,确保有害气体的及时排出。一般来说,常用通风方法有人工通风和自然通风2种,,通风时间保证15 min,排气标准以鸡舍内没有刺鼻氨味为佳。不仅如此,鸡舍还必须保持一定的温度,尤其是深秋季节,昼夜温差大,如果温度过低则可能影响产蛋鸡生长,最佳温度为10~15℃。

3.2采取行之有效的免疫程序和手段

养鸡户要注意,在进行免疫时必须选择正规厂家的疫苗。此外,还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多发病症制定行之有效的免疫程序。在注射完疫苗之后还必须配套投放一些抗菌类药物。除此以外,注射疫苗完毕后还应该在饲料中掺加黄连解毒散。需要注意的是疫苗注射完毕后的注射器械和疫苗瓶要及时销毁,不能直接留放鸡舍内。

3.3健全消毒制度,及时消毒

养殖场必须制定健全的消毒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及时进行消毒工作。鸡舍内的粪便和杂物等要及时清理;饲料槽和水槽等必须定期消毒清理,以每日一次最佳;养殖场要严格限制无关人员的随意出入。一般来说消毒药物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最好气味较小,消毒药物要定期更换,以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

3.4及时进行药物预防

在进入秋季之后,就需要及时对产蛋鸡进行药物投放喂食,一般来说药物投喂以每月2次为宜,每次需要持续5d。如果发现病机出现,应该及时诊断,并对症下药以便控制鸡群感染。

3.5加强饲养管理

养殖人员一定要注重鸡饲料,必须加强储存和管理,避免发霉变质。此外,鸡饲料应该尽量做到营养均衡、丰富,以确保产蛋鸡的营养摄入量。

呼吸疾病的防治篇5

1鸡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特点

鸡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具有一些特点,在鸡的养殖过程当中应当对其有所把握。例如,鸡呼吸道疾病的发病时间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春季和冬季均为发病高峰,明显的气候变化加之细菌、病毒、微生物的活动,非常容易使鸡发生呼吸道疾病。发病后的鸡多会出现张口呼吸、喘咳、打喷嚏以及流鼻涕、流眼泪等症状,部分还会伴有眼部充血、肿胀、眶下窦肿胀,这些都提示鸡发生了呼吸道疾病。如果不及时的医治,鸡呼吸道疾病会逐渐加重,进一步出现精神萎顿、食欲不振以及全身感染等症状,这个时候雏鸡的生长发育会明显减缓,成年鸡的产蛋量会明显下降,再到后期鸡可能会直接死亡。

2鸡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改善饲养条件和鸡场环境:(1)要做到定时清洁、消毒鸡场,现代养鸡非常密集,因此鸡粪便及其他的垃圾、污染物产生速度快,而且非常集中,这极易导致病源的出现和传播,只有对鸡场进行定时的清洁和消毒,使其保持清洁、干燥,减少空气中的粉尘以及细菌、病毒、微生物,才能预防发病。饲料日常的贮藏、保存必须要干燥、清洁、无菌,不能靠近可能存在或产生病源的物体、环境,随时为鸡提供清洁、充足的饮用水,过长时间的水或是受到污染的水,要及时撤换。(2)增强鸡场的防疫能力和效率近期对鸡舍进行全面的病原体净化,消除可能存在的病原体,在鸡呼吸道疾病出现、流行的前后,同样要各进行一次病原体净化。在进行病原体净化的过程中,不能放松了孵化期和育雏期的生物安全工作,要积极预防病原体感染。药物防治方面,可以选择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黄芪多糖,这些药物均可以对鸡呼吸道疾病起到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在疫苗的注射选择方面,应当按规定和地方实际情况进行,只要疫苗使用得当,则可以相当有效的预防鸡呼吸道疾病发生。(3)强化对鸡场监测和管理在对鸡呼吸道疾病的预防中,要加强对鸡场和鸡舍的日常监测和管理,进而及时地发现鸡感染和出现呼吸道疾病,进行及时处理。在监测鸡场时,要通过对鸡场和鸡舍进行定时的检查,记录鸡的状态以及活动情况,进而为以后的监测提供资料。一旦发现某些鸡出现呼吸道疾病的症状,要及时处置,防止疾病扩散,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此外,在监测鸡舍和鸡场中,要提高监测人员的监测水平和责任感,通过技术培训和责任教育,进而提高其监测质量和职业素养。同时,在当前的时代条件下,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远程监测鸡场和鸡舍,进而提高检测的效率和水平,减轻人的劳动投入,降低人力劳动成本;另外,在对鸡场和鸡舍的监测中,要改善和管理鸡舍和鸡场的环境。

3结语

鸡的呼吸道疾病会对鸡的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要积极的做好相关防治工作,切实有效的预防鸡呼吸道疾病发生,从而确保鸡的健康、安全,保障好鸡的养殖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翠玲.秋冬季节鸡呼吸道疾病产生的原因及防治[J].今日畜牧兽医,2017,21(02):41-42.

呼吸疾病的防治篇6

[关键词] 家禽 疾病治疗方法 特点

[中图分类号] S8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250-02

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家禽规模化养殖逐渐兴起,家禽的养殖业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渠道之一,尤其在肉鸡和蛋鸡的养殖上,效果非常明显。但是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家禽疾病长期困扰,致使我县不少养殖户蒙受损失,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季节更迭,冷空气侵袭,家禽疾病发生率显著提高,不仅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了较大损失,还为动物防疫工作带来严峻挑战。因此,全面了解家禽常发病以及发生特点,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提高家禽养殖业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家禽疾病的发生特点

1.呼吸道疾病频发

目前正值冬季,冬春季节气候变化较大,较为寒冷,对家禽呼吸道粘膜有冷刺激,时常诱发多种呼吸道疾病。寒冷天气能使呼吸道粘膜的抵抗力下降,这时一些病原微生物就会趁虚而入,从而引起严重的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此外,随着规模化、产业化养殖业的发展,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日益加重,饲养管理水平长期滞后。冬春季节,饲养舍内温度控制、通风换气、相对湿度三者矛盾加剧,很容易出现低温、缺氧、湿度高、二氧化碳浓度大等较差的空气环境,使家禽的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不仅如此,在呼吸道出现机械损伤时,非传染性因子进入呼吸道,从而引发呼吸道疾病。常见性的能够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因素还有一氧化碳、氨气等有毒气体。

2.病毒性疾病的混合型感染日益普遍

以往家禽养殖容易引发的常见疾病大多是单一性病原感染,例如鸡白痢、鸡新城疫、鸡大肠杆菌、鸭病毒性肝炎、霍乱、鸡传染性法氏囊等疫病,这些疾病均为单一性疾病,危害较轻,其主要发病症状以及病理分析显示,这类疾病的诊断比较简单,治疗效益十分明显。但是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多疫病的混合型感染逐渐流行起来,从实验室的检测结果看往往出现多种病原,鸡传染性法氏囊与鸡新城疫同时出现,鸡慢性呼吸道疾病与大肠杆菌疾病形影不离,有些家禽甚至同时感染3种疾病,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难度。

3.病原出现变异,非典型性疾病较多

随着国家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逐步重视,各地区动物检疫防疫工作全面开展,但是面对复杂性的疾病,一般普通类疫苗很难防控某些疾病,导致接种疫苗的家禽体内不一定产生抵抗力,一旦遇到突发性、强感染性的病毒就会引发大面积疫情。

随着用药标准的逐步提升,家禽疾病在发生和流行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异,使临床症状非典型化,例如有些疫苗的病原毒性减弱,在对家禽进行免疫接种时,会受到家禽基础抵抗力、个体差异、人为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使家禽的免疫水平严重下降,达不到标准,进而导致一些流行性疾病的发生特点、症状表现、病理原因等方面表现出非典型化,以前常见的疾病以新的症状爆发流行,其中非典型性新城疫就是很好的证明。有些疫苗病原毒性增强,虽然经过接种,但是免疫效果失效,例如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与马立克氏病毒均出现了超强毒株,对于这些新型的病毒除了进行科学的疫苗接种外,尽可能的缩小污染的范围,及时消毒,尽可能的降低负面效应,为家禽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 家禽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

1.沙门氏杆菌病和白痢病

沙门氏杆菌病又称之为禽副伤寒,常见于雏禽发病,一般在一周龄到两周龄感染, 病死率较高时期集中于2~3周龄的雏禽,其主要的症状有畏冷、体质下降、呼吸困难,最终脱水而死。而白痢病仍然常发于与幼禽身上,是一种常见性的细菌性传染病,死亡率较高,幼禽感染均为干痢,大禽感染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一般出生5~15天的幼禽病死率最高,对于白痢的防治一般选择在幼禽出生第二天,在其饲料中加入适量的0.02%的痢特灵,时间一周,保证足够的剂量,也可以加入0.2%的磺胺类药物,时间一周。对于沙门氏杆菌病的治疗方法与白痢治疗方法相同,加入少量的氯霉素也可。

2.球虫病

家禽球虫病发病率比较高,范围比较高,危害十分严重,一般雏禽患病后两个月内死亡率最高,其主要症状有食量下降、精神萎靡、大便带血、盲肠出血并肿大。对球虫病的防治首先要保证养殖舍的卫生,对于杂物及时清除并消毒,幼禽出生一周后便注射预防药物,持续用药一个月以上,药物的使用要多种混合使用,提高家禽抗病能力。在其饲料中可以加入0.03%的痢特灵、0.005%~0.01%的土霉素等药物。

3.马立克氏病

马立克氏病一般发病与母禽身上,其主要的症状是导致所有器官和组织出现肿瘤,具有很强的潜伏期和传染性,由于个体差异其病死率不定,一般在10%~80%之间,对于雏禽来说非常容易感染,因此要对刚出生的雏禽及时隔离、净化,有效防止马立克氏病的感染。肉禽类一般在1~2月龄内易感病,而对于蛋禽类来说,一般在2~5月龄内易感病,这种疾病的症状分很多种,如神经型、皮肤型等,神经型症状为禽类两脚一脚超前,一脚朝后,脚步神经变粗;而皮肤型症状为翅膀、腿部、颈部等处出现灰色或者黄色的肿瘤,容易破裂。主要的防治措施是及时消毒、保证卫生,及时接种马立克疫苗,一般在注射后三周开始形成免疫力。

4.慢性呼吸道疾病

这种疾病主要感染家鸡,由鸡毒支原体引起,并且广泛存在于鸡体内,在多种激素的作用影响下才会发病,主要的发病对象为4周左右的肉鸡,呈慢性症状,主要有:粘液性鼻液、咳嗽、呼吸困难、喷嚏等,并伴有呼吸道啰音到了后期眼睑肿胀。治疗方法为:选择红霉素、力高霉素等药物,用量为每千克体重的家鸡注射10~15mg,并配合柴胡、辛夷、桔梗各50g掺入饲料中喂养。连续喂养3~5天。

参考文献

[1] 王秀芳,顾锐,黄宗男.怎样预防与控制禽群发生传染病[J].吉林畜牧兽医,2009,2(30).

[2] 殷秀玲.冬春季节家禽呼吸道疾病的诱发原因及防制措施田[J].中国家禽,2009,31(3).

[3] 欧阳金旭,陈昌蓉,张士义.当前禽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田[J].湖北畜牧兽医,2009(1).

[4] 管新彬,崔文秀,刘春燕.畜禽疾病防治的必然趋势—生态防治[J].中国禽业导刊2001,18(15).

呼吸疾病的防治篇7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护理;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0(c)-0147-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COPD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至2020年将位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1]。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呼衰)是导致COPD患者住院最重要的原因,由于该病具有病程较长、疗效较差、较为痛苦、并发症多、需要反复住院治疗等特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给患者造成严重的社会负担及经济负担。在当前的医疗水平下,COPD虽然是不可逆转的慢性进行性疾病,但积极采用综合性护理和治疗措施可以使疾病进展得到延缓。尤其在COPD稳定期采用综合性护理和治疗措施,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延缓减少急性加重次数,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社会负担和经济负担。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呼吸内科2010年1~12月收治出院的COPD稳定期患者40例。诊断参照2007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稳定期标准,选择自愿接受临床护理与治疗者,年龄45~75岁。40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74岁,平均59岁,平均病程20年。

1.2 康复护理方法

1.2.1 相关疾病知识宣教

以COPD相关知识为重点,使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该病的治疗目的、主要病因、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有关知识,引导他们积极配合诊治及康复,减少急性发作,延缓病情进展,改善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

1.2.2 心理护理

COPD患者病程长、反复发作、疾病缓解率低、痛苦程度较高,有的患者丧失工作及生活能力,甚至生活不能自理,非常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悲观等不良心理[2],个别患者甚至感到恐惧和绝望。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针对患者病情及心理特点,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心理状态,加强与患者的有效沟通,了解恐惧不安的原因,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介绍类似疾病治疗成功的病例,强调坚持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及时给予精神安慰、心理疏导,稳定患者的情绪,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面对生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缓解焦虑、恐惧的心理。同时做好家人及亲友工作,调动各种社会支持系统,鼓励他们给予患者精神安慰及物质关怀,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保证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

1.2.3 饮食与营养

COPD患者大都食欲不振,饮食量减少,吸收功能下降,加上呼吸肌功能增加、发热等因素导致能量消耗增多,机体处于负代谢,比正常人更容易发生营养不良[3],时间久会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常因感染导致急性加重次数增加,住院次数增多,生活质量下降,严重的导致呼吸衰竭。因此,加强营养治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尤为重要。根据病情及饮食习惯给予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低糖类、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预防营养不良及呼吸肌疲劳的发生,对高碳酸血症者适当控制糖类的摄入量,以免加重二氧化碳潴留,少量多餐,避免油腻、辛辣和易于产气的食物,保证患者得到合理营养,以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鼓励便秘者多进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对心、肝、肾功能正常的患者,鼓励每日饮水1 500 mL以上[4],以利于维持呼吸道黏膜湿润,有助于稀释痰液,易于咳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1.2.4 家庭氧疗

家庭氧疗(LTDOT)是指患者脱离医院环境后返回社会或家庭而施行的氧疗[5],是最能影响COPD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家庭氧疗能够有效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改善组织器官的缺氧状态,增加组织供氧能力,稳定和降低肺动脉压,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呼吸困难,而且还可阻断或延缓COPD向肺心病发展的进程和速度,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减轻红细胞增多症,预防夜间低氧血症,改善睡眠质量,预防肺心病和右心衰竭的发生,减少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长期氧疗能延长COPD患者的生存期,降低病死率。家庭氧疗的指征:经过戒烟、胸部物理疗法和药物治疗后处于稳定状态的COPD患者,休息状态下存在动脉低氧血症,即呼吸室内空气时,其动脉血氧饱和度<0.88或动脉血氧分压<7.3 kPa(55 mm Hg)。家庭氧疗的方法:鼻导管吸氧,流量1~2 L/min,每日吸氧时间建议不小于15 h,不因症状缓解而减少吸氧时间。夜间睡眠时不间歇,以防熟睡时呼吸中枢兴奋性减弱或上呼吸道阻塞而加重低氧血症。对伴二氧化碳潴留的高碳酸血症患者,严格控制吸氧的浓度,防止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引起的氧中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加强氧疗知识教育,指导患者掌握氧疗的目的、用氧的基本常识、供氧装置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加以解释说明。强化患者安全用氧意识,注意防火、防热、防震、防油,严禁吸烟,使用氧气瓶随时查看氧气的压力,小于5 mPa时应换瓶,以免充气时发生危险。为防止交叉感染,定时对吸氧的导管、面罩、湿化瓶等器具进行清洁消毒。家庭常用的消毒方法为1∶2 000的“84”消毒液浸泡15 min,然后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备用。

1.2.5 家庭无创正压通气

1.2.5.1 家庭无创BIPAP机械通气是治疗稳定期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使大部分呼吸衰竭患者避免气管插管,保护气管的防御功能,缓解呼吸肌疲劳,全面地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长期实施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急性加重次数和降低病死率,同时缩短 住院时间,大大降低住院费用。

1.2.5.2 无创BIPAP治疗适用于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每年反复多次因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而住院抢救,特别是每次急性发作需机械通气救治者。

1.2.5.3 选用无创BIPAP呼吸机,选择S/T模式,吸气压力(IPAP)12~20 cmH2O,呼气压力(EPAP)3~5 cmH2O,呼吸频率12~16/min,经口鼻面罩进行通气治疗,氧气通过面罩附加孔传递。根据患者脸型特征选择合适的面罩,避免面罩漏气,头带压力要适当,将不适感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根据血气分析指标,调节呼吸机压力参数,当患者呼吸困难减轻、呼吸频率减慢、动脉血氧饱和度>90%,且患者和家属熟练掌握呼吸机操作要领后,可带机出院。在家应用呼吸机通气治疗以夜间和午休为主,每天累计通气时间≥8 h,其余时间尽可能经鼻低流量吸氧1~2 L/min(用氧气瓶或家庭制氧机)。

1.2.6 呼吸康复锻炼

引导COPD患者正确进行呼吸操锻炼是增强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增强活动能力、扩大活动范围、预防呼吸肌疲劳和呼吸衰竭、延缓肺功能恶化、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途径。呼吸操锻炼常用的方法是腹式呼吸和缩唇呼气。腹式呼吸通过腹肌主动舒张与收缩来加强腹肌运动,有利于提高通气量、减少耗氧量、减轻呼吸困难、提高运动耐力。缩唇呼气能够有效防止呼气时小气道过早陷闭,提高支气管内压,有利肺泡气排出[5]。指导患者正确掌握具体的锻炼方法。

1.2.6.1 腹式呼吸,也称膈式呼吸,是靠腹肌和膈肌的收缩而进行的呼吸。动作要领:取坐位或半卧位,上身肌群放松做深呼吸,左、右手分别放在腹部和胸前,吸气时用鼻吸入,腹肌舒张放松,尽力挺腹,同时膈肌收缩,位置下移;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内陷,膈肌松弛回复原位。训练初期每次10~15 min,每分钟呼吸7~8次,每天2次,熟练后可增加次数和时间,形成自然的呼吸习惯。此法能够有效增加体内氧量、排出体内残气。

1.2.6.2 缩唇呼吸采取“吹笛状”呼气法[6],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吸气时最大限度吸入空气,呼气时将嘴唇缩成吹笛状,让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形缓慢呼出,同时收缩腹部。吸呼时长之比为1∶2或1∶3。

1.2.6.3 有氧耐力训练[7]。每天有计划地进行运动锻炼,如定量步行,登楼梯、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练习气功等。每次30 min,以不感到疲惫为宜。此法有助于增加肺活量、肺总量、肺泡通气量。

1.3 评价指标

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估干预前后1年内患者的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生活等指标,同时对干预前后1年内患者急性加重次数、住院次数、肺功能指标进行对照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定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应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圣乔治问卷调查对照

经过1年的护理治疗之后,40例患者中自诉咳嗽、咳痰、胸闷等呼吸自觉症状明显改善的24例,轻度改善8例;活动受限明显改善29例,轻度改善10例;疾病影响生活明显改善28例,轻度改善11例。见表1。

2.2 干预前后对COPD患者影响情况调查对照

急性加重次数明显减少,由原来的平均4.8次降到平均2.7次;住院次数明显减少,由原来的平均2.1次降到0.8次;肺功能指标有所好转。见表2。

3 讨论

通过对COPD稳定期患者康复护理观察,可以看出:科学合理的综合护理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不良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dylw.net 高免疫能力,减少急性加重次数及住院次数,延长生存时间,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和社会负担。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使其懂得预防引起疾病急性加重、减少急性加重次数的重要意义和主要方法。加强心理护理,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精神痛苦,增强配合治疗、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强营养治疗,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实施家庭氧疗和无创正压通气,能防止和减轻缺氧对心、肺、脑等重要器官的损伤,控制疾病症状,改善脏器功能。加强康复锻炼,可增强患者体质,提高呼吸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是COPD患者较为有效的康复方法[8]。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病学组. 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2] 张岚,杭小华,贾东梅. COPD患者缓解期长期家庭氧疗进展[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2):25.

[3] 陈淑红.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营养管理[J].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 19(9):404-406.

[4] 曾秀云,李咏文,骆丽玲. COPD 缓解期肺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J]. 现代护理,2006,12(29):2755-2756.

[5] 金奕,孟宝珍,曹文眉,等. 三种吸氧方式对心肺疾患患者氧疗效果的临床研究[J]. 天津护理,1999,7(2):1-2.

[6] 范小辉,李淑媚.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缩唇呼气锻炼的作用[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21):110-112.

呼吸疾病的防治篇8

论文关键词:呼吸道,综合症,防治

 

猪呼吸道综合征(PRDC)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细菌、病毒引起,再加上不良的环境应激和猪只抵抗力降低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总称。

1、PRDC的主要表现及危害

猪表现咳嗽、呼吸困难、部分猪死亡;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胎、返情率高;仔猪及肥育猪体弱、腹泻、生长缓慢或停滞。

本病自1995年以来,已成为影响全球养猪业经济效益的头号疾病。多发生于1320周龄的生长育肥猪,512周龄的保育猪也可发生,发病率为25%--60%,病死率为5%-10%。日龄越小发病死亡率越高,猪只不论大小、年龄及品种均可感染,有时呈地方性流行,寒冷季节多发,猪群饲养密度过大,不同日龄仔猪混群饲养,猪舍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温度和湿度过高或过低、有害气体(如氨气、硫化氢及二氧化碳等)浓度过高,饲料霉变,仔猪转群、运输、以及其他可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因素等,都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2、发病原因

猪呼吸道综合症主要由两类病原引起:一是潜在的原发病原,包括猪肺炎支原体、猪流感病毒、伪狂犬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猪圆环病毒等多种病原体;二是继发病原,主要有副猪嗜血杆菌病、猪巴氏杆菌病、放线杆菌胸膜肺炎、猪附红细胞体、猪链球菌II型等。其中喘气病是导致病猪死亡严重的主要原因,因为喘气病是本病的导火索,它的存在使蓝耳病等病毒以及防线性杆菌等细菌的侵袭感染更加容易。

猪呼吸道综合症的发病率和猪群的饲养管理条件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包括:饲养密度过高、通风不良、温差大、湿度高、频繁转群,日龄相差太大的猪只混群饲养、断奶日龄不一致、没有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喷雾消毒措施不严等。

3、与呼吸道综合症PRDC相关的主要疾病

主要有猪支原体肺炎、猪流感病毒、伪狂犬病毒、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圆环病毒病引起的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及猪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病等。

4、猪呼吸道综合症PRDC病原体之间的关系

4.1几乎所有的猪场都感染了与PRDC有关的病原体;

4.2很难在猪群中彻底清除这些病原体,例如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等;

4.3单一感染的病原体危害较小,单一因素引起的疾病也较少见;

4.4饲料原料的霉变因素、蓝耳病的免疫抑制导致多种疾病的免疫失败和免疫抑制,加重了PRDC发病的严重性和控制难度;

5、猪呼吸道综合症PRDC病原体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5.1猪肺炎支原体麻痹和破坏呼吸道粘膜系统;

5.2猪蓝耳病病毒破坏肺泡内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

5.3猪流感病毒破坏粘膜纤毛系统,损伤呼吸道上皮细胞;

5.4伪狂犬病可造成猪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紊乱,干扰机体的免疫力;

5.5发热和厌食也影响机体的免疫力。

6、猪呼吸道综合症PRDC的防治措施

PRDC是许多病因混合或协同感染和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控制混合感染比控制单一病原感染更困难,一种疾病的控制可影响其他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重点应放在PRDC最重要的原发病-喘气病的控制。对PRDC的控制应采取综合措施,即改善饲养管理、免疫接种、药物防治等。

6.1饲养管理措施

6.1.1全进全出,每批猪转出后及空栏时彻底的清洗消毒;

6.1.2不要将不同来源的猪混群饲养;

6.1.3注意饲养密度:饲养密度与本病的发病率密切相关,饲养密度适宜,可有效地控制本病的发生。饲养密度提高一倍,疾病的发病率会提高4倍以上;

6.1.4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通风,降低空气有害气体的浓度。猪舍要有良好的通风换气系统和独立的粪尿排放系统,加强通风换气,保证舍内空气质量,尽最大限度降低氨气、硫化氢及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污染;

6.1.5加强温度控制:冬天注意防寒保暖,夏天注意防寒降温。尤其保育舍必须具备采暖条件,断奶后第一周保育舍内应维持2628℃,第二周25℃左右,前两周温度控制非常重要。

6.1.6引进没有呼吸道症状的种猪,做好隔离消毒工作;

6.1.7设病猪隔离栏,及时将保育舍或生长舍的病残猪隔离治疗;

6.1.8加强消毒等措施。特别是把握好产房的彻底消毒和母猪进产房时的体表消毒,切断病原体的母仔传播途径。

6.2免疫接种预防措施

6.2.1合理使用疫苗:使用安全性好、免疫效力高的疫苗,采用合理的免疫程序;

6.2.2猪场除了用好常规疫苗如猪瘟、口蹄疫、细小病毒、乙型脑炎、猪丹毒、猪肺疫外,还要用好引起猪最大疾病损失的呼吸道病综合症疫苗伪狂犬疫苗、萎缩性鼻炎疫苗、喘气病疫苗等,伪狂犬病疫苗的免疫一定要重视仔猪免疫。

6.3建立科学有效的、合理的药物预防措施

在养猪的过程中,呼吸道综合症的易发期,饲养管理的关键时期,猪有应激因素如断奶、母猪分娩、天气变化、注射疫苗等发生前后,建立科学有效的、合理的药物预防措施,是预防猪呼吸道综合症的关键,具体的措施如下:

6.3.1母猪产前、产后7-10天,在母猪料中添加利高霉素,能有效预防母源性呼吸道疾病早期传染给仔猪,有效预防母猪、仔猪呼吸道病综合症。

6.3.2母猪产后一针保健。母猪产后身体最虚弱,一方面最容易感染疾病,另一方面也最容易排毒,将其身上本身就有的疾病传染给仔猪,母猪产后8小时内尽早肌肉注射得米先或母易安,同样能有效地预防母源性呼吸道疾病早期传染给仔猪,有效预防母猪、仔猪呼吸道病综合症。

6.3.3仔猪出生后3天、7天、21天给每头仔猪分别肌肉注射土霉素、氟苯尼考或头孢0.5毫升、0.5毫升、1毫升,在乳猪、仔猪饲料中添加利高霉素,就可以非常有效地预防乳猪、仔猪早期感染呼吸道病病原,预防母源性的疾病传染给仔猪,使仔猪度过疾病的易发期与生命活动的疾病易感危险期,增强仔猪的抵抗力。

呼吸疾病的防治篇9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治疗体会;临床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由于肺部异常炎症反应累及整个呼吸系统导致全身反应的呼吸系统常见病,其主要特征是呼吸道气流受阻并且不完全可逆,作为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经常因为呼吸道的反复感染等出现慢性呼吸衰竭的症状,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嗜睡、昏迷以及休克等,严重的会危及患者的生命[1]。呼吸衰竭作为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本文对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人民医院自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6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6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27例,年龄为20~79岁,平均年龄51.3岁,所有患者均通过胸片、心电图以及肺功能等诊断,诊断结果均符合中华医学会2007年颁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治指南》中COPD的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2例),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都是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相应的治疗。治疗组32例采用雾化吸入莫西沙星,2 mg/次,2次/d,连续治疗14 d。对照组33例患者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治疗,一般24 h之内喷10次左右,每次喷量控制在1~2喷,同样治疗疗程为14 d。

1.3 疗效标准 痊愈:患者的呼吸趋于平稳、没有咳嗽、咳痰和缺氧的症状,经检查各指标均有明显的好转。有效:患者的肺部啰音基本消失,但是仍然有轻度的咳嗽症状,没有咳痰症状,经检查各指标有所好转。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有加重的迹象或者患者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卡方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疗效统计为:治疗组中痊愈2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16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8.8%。由此可见,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上一种非常普遍的呼吸系统多发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是非常的明确,影响因素分为外因和内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感染、恶劣的大气环境、冬天寒冷的气候以及工作中接触到的粉尘等。内部因素则主要缘于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低下。随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恶化与发展,常会导致患者引发一定程度上的肺功能减弱,呼吸衰竭是在此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并发症之一。在临床上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目标就是防止患者病情继续恶化,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尽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最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因为该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是非常大的,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中治疗组患者应用的莫西沙星是第四代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其主要是治疗呼吸道感染。研究表明莫西沙星对多种细菌都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鉴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严重性,对于高发人群要采用经济的预防措施,患者自身要注意加强锻炼,增强自身的免疫力;有吸烟史的患者一定要戒烟,以便于有效的防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进一步发展。在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要及时的注射流感疫苗以及肺炎链球菌疫苗,以防止出现感染其他的症状。

呼吸疾病的防治篇10

过敏――哮喘发作的祸首

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过敏性炎症性疾病。哮喘发病的原因比较复杂,虽然它与遗传、感染及过敏等因素均相关,但引起哮喘发作的祸首是过敏,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故称其为过敏性炎症性疾病十分恰当。这是有关专家对哮喘病的最新定义。

常见的过敏物质,包括花粉、尘蝇、职业粉尘、霉菌、动物皮毛、空气污染、房屋装修、某些药物和食物、以及上呼吸道感染和气温大幅度变化等,均可能成为诱发哮喘的致敏原,其中寒冷的刺激尤为重要。

但令人头痛的是,哮喘的过敏原有着极其复杂的混合性、多重性,因而要找出明确的过敏原就比较困难。医生只能推测上述这些物质与哮喘有关,而不能明确过敏原,这就使得哮喘病的防治成为一件困难的事情。

治疗――缓解期更重要

不少人认为,哮喘在发作时才需要治疗,这实际上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哮喘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如果在缓解期(哮喘未发作期)不进行有效的预防性治疗,哮喘就会反复发作,久而久之会引起肺气肿、肺心病等严重的并发症。

目前,抗炎防过敏成为治疗哮喘的首要原则。这无疑指出了哮喘现代治疗的重点,应放在缓解期。通过适宜的锻炼、合理的营养、良好的心态、充足的睡眠,通过对缓解期上呼吸道等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对可疑致敏原的预防,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彻底消除气道内的炎症,降低过敏原对气道的致敏反应,这样就能有效地预防哮喘的发作。

对于小儿哮喘,治疗越早越彻底,治愈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是因为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如果不及时治疗,患儿成年后,将失去治愈哮喘的机会,从而使哮喘成为终身疾病。

预防――让呼吸变通畅

做好哮喘的预防工作,对减少哮喘的发作和缓解病情十分重要。

注意日常自我保健 生活有规律,营养要合理,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有效的睡眠,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注意防寒保暖,防病治病,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保持居室内空气新鲜,经常开窗通风,减少污浊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忌食对自身有致敏作用的食物以及其他生冷、辛辣和肥腻的食物。还要注意戒烟戒酒。

进行家庭吸氧 家用的供氧装置有压缩氧气瓶、制氧机、液氧罐等,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练习吸氧。当哮喘没有发作时,在家中吸氧一般以多次、短时间、低流量的氧疗效果最好,可于每天早、中、晚各吸低流量氧30~40分钟;当哮喘发作时,可立即给予中等流量的氧气吸入。

勤做呼吸操 立位:两手叉腰,深呼吸,延长呼气阶段,呼气时间比吸气时间长一倍左右,即吸与呼的时间比例是1:2。吸气用鼻,呼气用口,口唇缩起作吹口哨状,把气从齿缝或唇间呼出。

坐位:双手抱颈,左右扭转腰部,以保持和增强胸肋和腹部的灵活柔韧性,从而有助于呼吸的深长。动作要缓慢平稳,扭转幅度不可过大,尤其是遇到头晕时,更应减缓扭转速度。

卧位:平卧,全身放松,双手轻轻置于腹部,随着一呼一吸的呼气时,双手稍稍用力按压腹部,以锻炼和增强呼吸肌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