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中的孝道范文

时间:2023-10-19 17:10: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儒家思想中的孝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儒家思想中的孝道

篇1

摘 要:佛经故事《弃老国缘》是一个经典的佛教孝道故事。佛教独特的孝道思想与对中华文化影响甚大的儒家孝道思想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然而两者在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传入中国以来相互斗争又相互融合,共同融进了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之中。在现代社会,仍可以看到这两种孝道文化的痕迹。

关键词:佛经故事《弃老国缘》佛教孝道思想儒家孝道思想

佛经故事《弃老国缘》体现的孝道思想

《杂宝藏经》卷一的《弃老国缘》讲述的是很久以前,有个国家名为“弃老”,其风俗是把老人带到偏远的地方抛弃。有一个大臣孝顺,舍不得将老父亲按惯例赶走,就偷偷在地底下挖了一件密室,将父亲安置在里边随时孝养。当时来了个天神对这个国家进行考验。所出的难题众人皆无法解答,这时,大臣回去请教老父亲,在危机的时候挽救了国家。事后,国王知道了是大臣的父亲的功劳,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立马尊大臣之父为师,并普告天下,废弃弃老的习俗,有不孝父母,不敬师长都当加大罪。故事的情节和结局明确地宣扬了孝道的思想,而其中天神给国王出的几个难题和老父亲的解答更是突出地反映了佛教的孝道思想。具体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强调要敬信三宝,供养父母师长。故事中,天神变成一个连骸拄骨的饿人,问国王,世界上还有比他更饥穷瘦苦的人?大臣的父亲说道“世间有人,悭贪嫉,不信三宝,不能供养父母师长,将来之世,堕饿鬼中,百千万岁,不闻水谷之名,身如太山,腹如大谷,咽如细针,发如锥刀,缠身至脚,举动之时,支节火然。如此之人,剧汝饥苦,百千万倍。”①形象地描绘出不愿供养父母师长之人在地狱将遭受的痛苦。由此告诫世人要善对父母,为来世积福报。之后又从正面肯定敬信三宝,孝顺父母,精进持戒的人能获得福报,转生天上,胜过常人百千万倍。

第二,认为不但要供养父母师长,更要由孝到信,由信到忠。故事里天神变成一个身披枷锁铁链,全身冒火的人,问国王,世界上还有比他更苦的人么?大臣的父亲答道:“世间有人,不孝父母,逆害师长,叛于夫主,诽谤三尊,将来之世,堕如地狱,刀山剑树,火车炉炭,陷河沸屎,刀道火道,如是众苦,无量无边,不可计数,以此方之,剧汝困苦,百千万倍。”②在这里,佛经把不孝引申到不信,不忠。连父母都不孝顺的人,更难做到对朋友信,对君主忠。这与《论语》中“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所表达的意思有相通之处。

第三,指出了行孝的根源在于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故事中天神问国王如何分辨两只外表一样马谁母谁子?大臣的父亲答道:“与草令食。若是母者,必推草与子。”③正是因为父母恩情重如山,儿女后代难完报。父母在养育儿女时,受了无数艰难困苦,作为后代,应该生起感恩心,以报父母之深恩。佛在《父母恩重难报经》中将母恩归为十种:一者怀胎守护恩,二者临产受苦恩;三者生子忘忧恩,四者咽苦吐甘恩;五者回干就湿恩,六者哺乳养育恩;七者洗濯不净恩,八者远行忆念恩;九者深加体恤恩,十者究竟怜悯恩。④而佛教的报恩不仅讲今世,而且注重来世,由此推及到对一切众生起好感,生慈心。因为万物都可能是过去父母的精神所化成的,所以要戒杀。这也是出于孝心的表现。

总之,佛教的孝道思想认为孝行应该不仅停留在赡养承欢的层面,并且需要提升到令父母出离生死轮回的高度。宣扬戒孝合一的思想,认为行孝是持戒的基础和前提,而持戒又是善的源泉,归根结底,孝是众善之本,持戒和行孝的关系至为密切。各种戒律在外道之人看来可能太过严苛,但是佛家宣扬行善尽孝的思想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中华民族孝道文化的丰富发展做出了贡献。

如儒家“孝道”思想与佛教“孝道”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融合

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传入中国以来,一直受到儒家正统的非难,儒家认为佛门弟子,违背父母意愿,辞亲别祖,不娶不嫁,绝嗣无后,是为大不孝。但是在古代,儒家思想作为统治阶级捍卫正统的思想武器,主要是被“知识分子”所接受,而佛教向往极乐世界,为来世积福祉的主张却在广大的穷苦劳动人民中有广泛的影响。儒家和佛教都是兼容性比较强的学说,并没有盲目排外,因此,在将近两千年的互相碰撞、磨合中,两者出现了一些融合的产物。

第一,佛教宣扬戒孝合一的思想。早在三国时的康僧会,就把佛教的持戒与世俗的尽孝联系起来,认为戒酒是“奉孝不醉”。由此,中国佛教历来有倡导持戒与行孝统一,宣扬戒孝合一的思想。《梵网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⑤说的就是,行孝便是持戒,行孝与持戒都有一样的功德,持戒与尽孝合而为一。首先孝为戒先,行孝就是持戒;其次戒为孝蕴,持戒就是尽孝。大戒以孝为先,众善由戒而生,如无戒,善无从生,而无孝,戒无所依。故经云:“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佛遗教三经要义丁四说劝修戒利益》⑥

第二,佛教将轮回报应与孝道结合起来。佛经通过描述不孝之人将要受到的种种地狱苦难,和持孝之人将要获得的种种天堂福祉来从两方面告诫世人,应该敬信三宝,孝顺父母。而佛门之中又有众多感人至深的孝亲事迹,众高僧用身体力行的方式,指引众生。佛教伟大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为报父母深恩,曾在父母生命垂危时,连自己身上的肉也割下来供养父母。后来又升忉利天为母说法,在皇宫为父阐扬净土,令其闻法生信,超升三界。又如弘一大师每逢“母难日”,必于佛前虔诵《地藏菩萨本愿经》以此功德回向先母。有一次,他在听静权法师讲《地藏经》时,禁不住痛哭失声,忆及先母生前为他所受的种种折磨,比他自己过着无柴无米的日子还难受。

第三,送子观音的偶像崇拜融合了佛教与儒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虽然佛教宣扬超脱红尘,无念无欲,不嫁不娶。但是由於佛教宣称观音慈悲为怀,救助众生,中国人民便在她的众多神通中增加了送子的神通,而且信徒众多,特别受还没怀孕的妇女推崇。这正是儒家注重子嗣繁衍的思想对佛教的影响的具体体现。

综上所述,孔子代表的儒家的孝道思想与佛教的孝道思想在本质是的一致的,都是为了对父母报恩,尊敬,供养父母。而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各有其特点,孔子更强调对父母的尊敬之心,以及通过严守礼的规定,传承父母的血脉,继承发展父母的功业等方面来表现孝道;而佛教更注重为父母积福报,不仅在今生供养父母,而且为了不误伤的前世父母而戒杀生,并对一切生灵怀有敬畏之心。两者对中国传统孝道文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儒家的孝道思想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有重大贡献。在现代社会,重新审视这两者的孝道思想,吸取其中的精华,陶冶审视自身的行为举止,对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有积极的意义。(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注解:

① (北魏)吉迦夜昙曜译选.杂宝藏经.花城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第19页.

② (北魏)吉迦夜昙曜译选.杂宝藏经.花城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第19页.

③ (北魏)吉迦夜昙曜译选.杂宝藏经.花城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第20页.

④ 释证严讲述.父母恩重难报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6页.

篇2

【关键词】日本;伦理体系;忠;孝

《菊与刀》为美国女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的不朽之作。“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作者以此命名,并非从此种含义出发,而是以“菊”和“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著者把日本文化的特征称为“耻感文化”以别于西方的“罪感文化”。如同众多读者,本文作者对于该书第六章“报恩于万一”论及的“忠”、“孝”思想颇感兴趣,由此联想到中国儒家思想的“忠、孝”,并加以比较研究。

一、日本忠孝思想的渊源

简单地讲,日本的“忠、孝”思想根源于中国的儒家思想。日本文化的发展在明治维新前就与中国紧相关联。儒家思想在日本的传播,最早可追溯至前4世纪,但见于史书记载的是《日本书纪》:公元285年,儒教传入日本。“百济使阿直歧来贡良马,帝即命之养焉。阿直歧能通经传,皇太子师之。”后来王仁渡海至日本,献《论语》十卷,《千字文》一卷,于是皇太子学焉”。日本“大化改新”前,圣德太子派遣留学生到中国学习,从中国引入了儒家思想。圣德太子亲拟的《宪法》十七条,即是以儒家思想和用语为骨干的,采用了大量四书五经中的典故、成语和资料。公元701年,日本《大宝律令》规定把儒学作为重要课程,在全国讲授,以《周易》、《尚书》、《仪礼》、《周礼》、《礼记》、《春秋左氏传》为教本,将《论语》、《孝经》定为必修课。公元137年开始祀孔,行释奠之礼。到奈良时代,儒家思想普及到日本各个阶层。公元757年孝廉皇子诏,令全国每家都要有一本《孝经》,百姓中如果有“孝子”、“贞妇”,地方官吏要随时奏闻以便表彰。国家考选官吏,试题几乎都是儒学、汉学内容。从镰仓幕府到江户时期,程朱理学传入日本。尤其是江户时期,儒学在日本达到鼎盛。日本的儒学学说,以中国的儒家思想为“蓝本”,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因而受到日本统治者的重视,并作为统治与管理国家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对日本的伦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形成日本的文化传统、道德习俗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日本伦理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忠”和“孝”在日本伦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正如本尼迪克特所述,日本的伦理体系是围绕“恩情”来建构的。日本人“总自认是历史的负恩人”,他们“承认对过去的一切欠有巨大的恩情,不仅如此,他们欠的恩情不仅是对过去,而且在当前,在每天与别人的接触中增加他们所欠的恩情。他们的日常意志和行为都发自这种报恩感。”日本人强烈的责任感也正是根源于这种报恩感。在日本文字中“恩”的含义极其广泛,几乎包括了一个人所负的债务和恩情,例如,“义务”、“忠诚”,“关切”、“爱”等。恩主是多层次的,上至“他那个生活圈的最高上级”,这个人物随着时代而变化,曾经是各地的地头、封建领主或将军,现在侧是天皇。“恩”是债务,而且必须偿还。日本人把恩分成若干类,依其地位可列为:皇恩――亲恩――主恩――师恩――一生中与各种人接触时所接受的恩。对恩的报答构成不同道德体系:义务和情义。依次为忠(对天皇、法律、国家的义务)――孝(对双亲、祖先的的义务)――任务(对自己工作的义务)――对社会的情义(即对主君、近亲、他人、非近亲的义务)――对自己名声的情面。在日本的伦理体系中,“忠”、“孝”处于最高位。两者都具强制性,是任何人生而具有的。这种强制性来自传统,在日本,忠、孝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这与中国大不相同,在中国忠、孝之上还有更高层次的道德,即仁。父母,君王都应该具有“仁”。日本在接受儒家文化的同时,采取了防御性的民族主义立场。公元7世纪初,日本圣德太子着手引进中国的行政和司法制度。但也意识到,中国那套制度所依据的儒家哲学有与他所要达到的政治目的相矛盾的地方。因此,儒家“仁”的思想,就不能高于一切,如果统治者不仁,人民就可以起来反对并他。天子能否永据皇位,官吏能否永居其职,均取决于他们是否施仁政。因此,圣德太子认为,除非修改这个对中国来说是有效的政治实践,否则,就不能在未来的改革中保护皇族。圣德太子划清了中国人的思想原则和他的实践能力之间的区别界限,小心翼翼地验证他们的精神是否适合于日本。如果发现中国儒家哲学中的某些成分不适合或不称心,那就完全抛弃或大加修改。虽然圣德太子热衷于把日本人民的教育水平提高到中国水准,但他并不想接受中国的一切。他只想把中国有价值的东西嫁接到日本的民族精神上。圣德太子宣布,在日本,除天皇外无人可以统治全国,在天皇面前人人平等。天皇成了“人格中的神”,这在日本民族每次面临危机的时候,都起到了鼓舞和镇静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忠、孝”在日本伦理体系中的至尊位置得以确立。

三、“忠”的内涵及对日本社会的意义

如前所述,日本人的“忠”是对皇恩的报答。日本的政治家把天皇奉为神圣,使之与人间喧嚣的现实生活完全隔离,“天皇是远离一切世俗杂虑的圣父。对天皇尽忠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它必须成为一种对幻想出来的、一尘不染的‘至善之父’的虔诚仰慕。”在日本天皇是国民统一的最高象征,但从未作为实际统治者发挥作用,“为天皇尽忠”成为日本精神的支柱,支控着人们的行为。在封建时代,日本人的“忠”是对世俗首领将军、主君的义务。明治维新的先驱及其领导者为了实现日本精神的统一,高呼“忠于天皇”的口号,向幕府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斗争,终于取得胜利,得以把“忠”的对象从将移到象征性的天皇。“忠”的对象之所以能够顺利转移到“天皇”一方面有民间传说的作用,即皇室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另一方面,是因为在整个日本历史上,只有一个皇室,万世一系,继承皇位。既然“忠”应当献给等级制度的最高者,那就只能献给天皇。正是这一原因使得日本的“忠”与中国儒家思想的“忠”相差甚大。在中国,皇帝是天子,是最高统治者。他拥有无限的权力和极强的权威性。他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他的话语更是不可忤逆的“金口玉言”。然而中国的封建时代却是一部经常改朝换代的历史,一治一替出现。“皇位轮流坐,今年到我家”这句民谚十分形象地道出了臣民心中潜在的取代意识。“臣忠”不过是种情性的服从,当“”时一切“忠”便都成了泡影。所以中国的“忠”是一种以“仁”为前提的,相对动态的“忠”,故有“大丈夫当事明主”,“良禽择木而栖”之说。日本人对天皇的忠是无条件的,自觉的奉献,是一种信仰。中国人的“忠”是对统治者正直行为的回应。

四、日本的孝道

日本的“孝”是仅次于“忠”的重要德目。孝道在日本是必须履行的义务。只有在与对天皇的义务相冲突时可以废除孝道,此外,无论父母是否值得尊敬,是否破坏自己的幸福,都不能不奉行孝道。日本的孝道比中国的孝道更加绝对化,其内涵也更为广泛。在中国孝的本义为“善事父母”。孔子认为“孝”产生于子女对父母之爱的回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是孔子及儒家所倡导的“孝”的根本标准。“生事之以礼”,既要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还应当对父母的过失进行恰当的规谏,但不能违背父母的意愿,勉强父母接受自己的意见。“生事之以礼”,不但强调孝子奉养父母的外部行为,尤其强调孝子爱敬父母的内心状态和真情实感;不但强调孝子对父母的服从,而且强调孝子对父母进行一定程度的诤谏。这种“孝”是基于爱心、敬意而又有一定原则的行为,是一种具有高度情感和理性精神的自觉行为。“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不但强调孝子对已经去世的父母的安葬祭祀要合乎礼仪的规定,更强调居丧祭祀期间的情感态度必须哀戚和恭敬。这种哀戚和恭敬同“生事之以礼”一样,亦来自对父母的爱心和敬意,是发自内心的诚挚的自觉行为。

五、小结

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对日本“忠、孝”的诠释,是建立在“恩”的基础之上,结合日本的历史,和对东西文化的比较而得出的结论。其凭借的是间接资料,可以想象对“忠、孝”的述评并不全面,也不深刻,但能让读者初步了解日本的“忠、”和“孝”。

事实上,日本的“忠、”和“孝”与中国的儒家思想关系甚密,日本在文化移植的过程中加以变通,形成其独有的“忠、孝”理念,但历史是发展的,随着日本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民主思想的影响,文化全球化的趋势愈加鲜明。今天的日本人虽然保留这种伦理精神,但其内涵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嬗变。所以对于日本“忠、孝”思想有必要深入日本民众,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以洞悉其全貌。

参考文献:

[1] Ruth Benedict. 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 [M]商务印书馆,2005.

[2] 王家骅 儒家思想与日本文化[M]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0.

[3] 尚会鹏 中国人与日本人 [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4] 董良,李尚儒.儒家三不孝思想浅见[J]. 求实.2004(11).

[5] 徐晖. 中日近代化进程中的儒家思想的比较[J].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4(1).

作者简介:

篇3

二孩思想其实与我国的孝道思想是统一的,都是是儒家及儒家思想核心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这种孝道思想的影响,中华民族才形成了尊老爱幼,孝敬老人,赡养老人的传统美德。据有关资料统计,2010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已达1.3亿,占总人口的11%,根据科学预测,到2025年底老年人口将达2.8亿,约占总人口的20%。显然,我国正以惊人的速度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与发达国家不同,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进入的,时间短,速度快,指望在短期内用社会保障和敬老院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

选题的意义

A 从理论上看,丰富和深化了儒家“孝道”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健康的养老体系

B 从实践上看,对于加强家庭道德建设,推进家庭文明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本内容

儒家“孝道”思想与现代家庭养老

1儒家“孝道”的基本内容

2儒家“孝道”原则的糟粕和精华

3现代中国的家庭养老

4儒家孝道的现代转承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重点: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儒家“孝道”的转承

2、难点: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儒家“孝道”的糟粕和精华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步骤:

1、收集资料

2、归纳整理资料

3、编写写作提纲

4、写作论文

5、修改文章

6、完善定稿

方法:1、文献研究法;

2、历史分析法;

3、演绎归纳法;

4、分析综合法。

措施:

1、充分收集资料

2、对资料进行阅读,分析和综合

3、制定写作计划表

4、主动多与指导老师交流

进度安排:

1、2015年12月20日前确定选题

2、2016年1月16日前提交开题报告

3、2016年4月10日前提交论文初稿交指导老师审阅后进行修改。

4、2016年5月20日前交定稿。

篇4

关键词:信仰民俗;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天人合一

河南地处中原,有着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和儒家文化的核心地区,在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同时也继承发扬着灿烂的中华文明。在河南民间广泛流传的神话传说、民俗信仰,真实生动地展示了在传统儒家伦理思想作用下的中原人民的精神风貌,展现了中华传统的深厚底蕴。

一、孝悌为本的家庭伦理

儒家传统道德强调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伦理,在以宗族关系为主的环境中,孝悌成为家庭生活的核心伦理之一,深刻地作用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之中,在中原地区的信仰民俗中随处可见。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首先进行的就是孝悌教育,其教育的方式主要是以流传的民间故事为模板,如“二十四孝”、百孝图等。儒家传统道德崇尚“百善孝为先”,忤逆不孝之人是不能理家的,更无法为官,无法对祖先创立的家业负责,也就失去了在家族中的存在价值。以“孝悌”为主的传统教育在社会生活层面的显现无处不在。中原地区流传的有家喻户晓的开封府包青天对其嫂娘极其孝道;卧冰求鲤的王祥,成为二十四孝的代表之一,至今洛阳城外还有条河叫王祥河。

儒家不提倡,也不主张死后有超越的彼岸世界,但极重丧葬之礼,因为这是生死之间一种纯真情感的表达,乃孝道之最后表现。故儒者就理智言,虽不明言人死有鬼,而从人类心情深处立教,则慎终追远,通过对丧葬的重视体现孝悌为本的家庭伦理,这在民俗中处处可见。儒家秉承“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的身体都是父母所赐,必须爱护它,避免遭受疾病使父母担忧。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传统的土葬制度强调入土为安,对丧葬礼仪的重视,正是对父母孝道的延续。土葬习俗的形成,同人们的观念有密切关系。死者入土是人的必然归宿,《周礼》中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土葬符合中原人民的生活习惯以及慎终追远的伦理情感。“生命是从泥土中来,再回泥土中去”的观念根深蒂固。中原人民崇尚黄色,历代帝王以黄作为显贵之色,黄色实为土色,在阴阳五行中,“土”居于中位,是最稳定、最可靠的基础,因此土葬符合汉人的生活习俗和传统观念。

祭祀是对祖先的怀念,必须出于内心的真挚情感,严肃而认真,虔诚而恭敬,即《论语》中“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中国人多承袭了祭祖的传统。马克斯・韦伯认为祭祖是出于复杂的心理作用,儒家祭祖不同于宗教徒,祭祀祖先多为祈求多福多寿,顺便也为死者安息着想,有所求而不纯粹,根本不为自己来世的命运祈祷。供奉祖先是许愿祈求。其心态大致有以下三种:一、由于对死者亡灵的惧怕,惟恐若没有好好祭祀祖先,他们就会作祟并惩罚子孙。二、向祖先求福,希望祖先荫庇子孙,并为子孙解决难处。三、饮水思源,因孝敬而祭祖。这也是受儒家正视死亡的态度影响,并不追求超越。

祭祀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人类始祖的公祭。最具代表性的是太昊陵庙会。太昊陵是为纪念中华民族的先祖即人祖伏羲而建。太昊陵庙即谒拜“人祖”,恳请先人保佑后代子孙。庙内有关于人祖伏羲的创世业绩流传于世。此外,近年来兴起的祭孔大典,不仅表达对先贤的景仰、崇拜、感谢之情,也是向其祈求保佑的一种表达。孔子因其特殊的地位被升格,其不朽在后人的祭祀中得到体现,并被神化并转化为一种民间信仰,这也是儒家思想在民俗信仰中强大影响力的显现。

另外一种是家族内部或个人对祖先的祭祀,其体现出的孝敬思想更为明显。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中民间最重视的节日,这一天人们都要为逝去的亲人扫墓,祭拜自己逝去的先祖和亲人。这种对先人的祭祀既是道德信仰,也是情感的表达,是发自个体情感的感恩与缅怀。人们通过这种庄重的仪式来表达对亲人、先祖的情意与祭奠。《论语・学而》有“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说法,通过对先人的缅怀,“面对先人的照片或墓碑,表达浓浓的思念和真诚的敬意,是人们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幸福和动力”,由祭祀体现出家庭的和睦,对于整个社会风气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孝道也成为先祖与我辈之间联系的纽带。

二、推己及人的社会伦理

人非独立存在的个体。儒家对人的考虑向来都是处在社会关系中的,“君臣、父子、夫妇”都是人与人的关系,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结构中,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人生幸福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处理好自身与他人的关系,努力使自己生活在一个和谐融洽的社会关系之中,实现个人和社会、他人的和谐发展。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和谐”是一个含义十分丰富的概念,它代表从人的内心到人伦关系,再到社会、国家的多层次关系,儒家的伦理进路是由内向外的扩展之路,中国传统的民俗传说对人们的引导意义也在此方面有所体现。

儒家提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由个人的修养德行出发,推及他人。“冬至吃饺子”即是对医圣张仲景仁爱之心的纪念。传说张仲景老还乡途中,看到冬日劳作的乡亲耳朵都冻坏了,于心不忍,便舍药治冻伤,那天刚好是冬至,舍的药是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人们吃了之后耳朵就好了。古代圣贤一直梦想将这种仁爱精神推广,追求“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种儒家主张的仁爱精神通过民间传说产生了更大的效果。直至今天,我们也应继承和发扬这种仁爱精神,使之成为构建社会和谐的道德支撑。

三、天人合一的自然伦理

天人合一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与精神实质,它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系。儒家向来“尊天敬天”,一方面对天道景仰和敬畏,同时荀子也主张“人定胜天”,但最高的境界仍是“天人合一”,人道与天道的和谐才是最圆融的。

在河南民俗传说中,亦有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在儒家看来,人对天是敬畏的,“天命之谓性”,人与天相通相系。二月二的“金豆开花”源于一个讲述天人关系的传说:武则天称帝惹恼玉帝,以三年不降雨惩罚人间。龙王不忍百姓受苦,偷降了雨。玉帝得知,认为龙王触犯天条,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在晒玉米时突然想到,将玉米粒炒开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供上开了花的“金豆”要求玉帝放过龙王,玉帝只好诏回龙王,让其继续给人间降雨。这个故事鲜明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观念――百姓敬畏上天,其温饱仰仗上天的风调雨顺,但上天的权威需要老百姓的维系,百姓亦可发挥其能动性救得天神。儒家认为人与天相通,若对人的惩罚过于严厉,会上达于天,若人不存在,天的权威也无法彰显。只有尊重人的价值和生存权利,天人和谐才能实现。

四、结语

篇5

[关键词]孝观念;西州;唐朝;佛教

西州地处边陲,少数民族人数众多,受多种宗教影响。唐朝西州地区孝观念在与中原文化保持大体一致的基础上又呈现出明显的地方特色。西州地区有很大一部分民众,在接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同时也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在吐鲁番地区出土的文书、墓志中也常有佛教元素、佛家语的出现,这说明唐朝时期西州地区佛教已经深入影响到普通民众及上层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在佛教影响下,唐朝西州地区的孝养观念及行为也体现着佛教特色。

一、因果业报:报恩与善报思想

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一直非常强调子女要孝顺父母,对长辈老人尽孝。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促进其在中原地区的传播,必须适应中原文化,所以中国化后的佛教也非常重视孝道。但儒家的孝养观念和佛教的孝养观念在内涵上还是有区别的。儒家的孝道建立在宗法制度之上,孝养观念强调对父母尽孝是子女的责任与义务。而佛教孝养观念中突出的是父母对儿女的恩情和儿女对父母报恩的思想。

唐西州地区民众认为,如果子女对父母尽孝那么子女就会得到好报。在吐鲁番出土文献中亦有提到子女要对父母尽孝,回报父母的恩情。

《唐赵义深自洛阳致西州阿婆家书》载:

口云道:共两个儿诵经念佛。义深承知阿婆语也。

问讯弟张隆训,妹连尽得平安已否?两个兄弟语弟

深等作兄弟时,努力慈孝,看阿婆阿兄,莫辞辛苦。脱为相

々力々天能报人。①

这是身在洛阳的儿子给住在西州的母亲寄去的一封家书。这份家书反映了赵义深感激父母和大哥养育之恩及向父母报恩的思想。书信中“々力々天能报人”第一个字缺失。笔者认为所缺的那个字应该是“努”字。在《唐李贺子上阿郎阿婆书三》中亦有类似用法:“语好努々力々看侍阿郎阿婆”。②在家书中还提到“共两个儿诵经念佛。义深承知阿婆语也”。赵义深母亲不仅自己信奉佛教并且还要求孩子诵经念佛。这说明赵义深的家庭里是有比较浓厚的佛教氛围的,受佛教影响较深。在这种环境下,赵义深的孝养观念中出现了佛教色彩就不足为奇了。

唐朝西州地区一些民众还认为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恩能够使父母能得到长命的好报。《唐李贺子上阿郎阿婆书四》载:

“得长命果报”是佛教用语,表示人因为做了好事能够得到长寿的报应。在这里指的是阿郎阿婆养育子女非常尽责,因此能够得到长寿的好报。笔者认为,李贺子在书信中的这句话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父母对我和大哥有养育恩情,所以我应该向父母报恩,要孝顺父母并向上天祈愿父母得长命果报。

二、生死轮回:转世升天的祈愿

唐时佛教在西州地区的广泛传播,使得轮回转世、修行成佛等佛教观念对西州百姓的人生观产生了一定影响。在佛教轮回观念的影响下,子女对父母的孝不仅只局限于现世之孝,而且更加突出了来世之孝。即在父母死后,子女会向上天祈愿希望父母死后能够转世升天,永远脱离生死轮回之苦。

佛教把人生的本质归结为苦。而生死来去之苦,对于凡夫俗子来说是不能避免的。对于生死轮回之苦,西州地区的民众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西州地区出土的《唐开元七年张行伦墓志》载:“隙影倏流,若飞星之过目。且诸天劫寿,犹不晚于三灾;岂我凡夫,而无去来之苦。一河生死,贵贱同归,勒此志铭,记斯年代者。”4这段墓志铭反映了墓志撰写者对生死的看法。他认为人生“若飞星之过目”,是短暂的。无论贵贱,生死轮回对于凡夫俗子来说都是不能避免的。但是佛教认为现世的生死轮回是无可避免的,但是来世摆脱轮回之苦是有可能实现的。这就给女子对父母尽孝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即祈愿父母死后能转世升天。

阿斯塔那29号墓出土的《唐咸亨三年新妇为阿公录在生功德疏》载:

这份功德疏是一位儿媳为其公公生前所做的功德而写的功德疏。功德疏中提到 “谨录此簿,分强分柬。出离三界,求胜上界”,说明儿媳写这份功德疏的目的就是希望公公死后能升入天堂(上界),并希望在公公升入天堂后能够托梦告诉后人。此外,儿媳认为公公生前所拥有的田园、宅舍、妻子、奴婢等产业“并是虚花”,并且劝诫公公“生死道殊”不要留恋生前的这些东西以免“致落下道”。可以看到当时西州地区部分民众对佛学思想的理解还是较为深刻的。

三、做佛事以行孝

受佛教影响,西州地区的子女还通过做佛事来践行孝道。例如父母生病后去寺庙为父母烧香诵经,做功德。这在吐鲁番出土的多份功德疏中,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阿斯塔那29号墓出土的《唐咸亨三年新妇为阿公录在生功德疏》载:

这份功德疏记载了儿子在父亲患病时为父亲烧香诵经、绘佛像,以祈求父亲早日康复等行为。

子女为死去的父母举行丧葬仪式是孝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受儒、释文化影响,西州地区的部分民众在举行丧葬仪式时,在传统丧葬仪式中又加入了诵经、布施、塑佛像及撰写功德疏等佛教仪式和行为。

篇6

摘要: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经济之所以能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有赖于韩国对儒家文化的传承。韩国传承了儒家文化中的讲“仁”重孝伦理思想、尚贤重教思想以及谦逊礼仪观等,不仅对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着重要影响,也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要借鉴韩国经验,领会其本质,从政府、教育、传媒等入手,引导人们对儒家文化的重视,以探索传承和发扬儒家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 :韩国;儒家文化;传承;启示

韩国作为继承和发展儒家文化最好的国家之一,对儒家文化进行了完整的集成与进一步发扬。时至今日,儒教在韩国占据主导地位,孔子的“为国尽忠,敬信节用,爱民如子,人伦之中,孝忠为本”思想已融入韩国人血液,成为国家发展和人们正确价值观的精神能源。儒家思想对韩国当代现代化进程、社会伦理道德、教育等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儒家文化在韩国发展的原因

韩国对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比其他国家更重视,韩国是儒教的“优等生”国家。儒家文化之所以能在韩国得到较好传承和发扬,除地缘外,还受到本土文化影响。

1.历史背景

中国作为儒家思想的发源地,一向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友好往来,尤其是古代朝鲜。古代朝鲜地处亚洲东部的朝鲜半岛北端,陆地与我国山水相连,地理位置非常接近。由于地缘关系,儒家学说最先传入的国家就是古代朝鲜。据文献记载,远古时期,中国东北各少数民族不断移居朝鲜,相互来往。《史记》中有殷末周初箕子率族人去朝鲜的记载,称其为“古朝鲜”。1 儒家思想先后传入朝鲜半岛的高句丽、百济、新罗三个国家,它们都以各种形式对儒家学说进行了传承。进入李朝后,儒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那时,不仅创造了韩国文字,还实现了以礼乐治天下的“儒教”精神,为韩民族精神的巩固奠定了基础。

纵观韩国历史,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儒教形式和内容有所改变,但儒教的基本理念,已深深根植于韩国文化中,成为韩国民族精神基石。

2.文化背景

韩国地处半岛,国土狭小,人口较少,历史上又屡遭外族入侵。保持民族团结和稳定,关系到韩国民族生死存亡。儒家文化所主张的中央集权加强了社会稳定,受到韩国统治阶级推崇。儒家文化已成为韩国人救亡图存、凝聚民族精神和推动现代化进程的精神动力。

韩国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古代曾多次派遣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汉文化。到了近现代,又虚心学习日本科学技术和美国文化。韩国提出世界化的同时,又注重保护和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能根据本国具体国情,把本民族文化发展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结合起来,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这是韩国传承儒家文化的最大特点。

二、韩国对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韩国,儒教既具有官方性质,又具有民间特点,对儒学的保护和复兴起到很大作用,也促使韩国能成为儒家思想保存较为完好的国家。由于对儒教的重视,韩国政府大力倡导人们对儒学的推广应用,鼓励学者积极探索和发掘儒家思想内涵。

1.韩国对儒家文化传承的内容

韩国传承的儒家思想主要包括伦理道德、社会教育、社会礼仪等,并将它应用到社会生活各方面,为促进韩国经济快速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1)讲“仁”重孝的伦理观。儒家推崇“仁爱”原则,强调“人和”精神,“仁”是儒家文化道德思想的核心和最高境界。韩国把“忠恕之道”作为“仁”的准则,把公民权利、义务教育与忠孝教育有机衔接起来,有利于人们形成忠孝一致的伦理观。儒家文化倡导大家庭和等级制度,长幼有序的礼节,服从精神。长期以来,韩国社会的人际关系是按家族与社会等级制度形成的“君、臣、父、子”的服从关系。这是“忠孝一致”的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观的体现,以此为基础强调对君主和国家的绝对忠诚和对家族先辈的绝对服从,构成家族内部生活伦理秩序。儒家文化思想已成为韩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尚贤重教的教育观。儒家的“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等教育思想,在韩国影响深远。韩国非常重视儒家思想教育,李朝太祖六年成立的一所以教授儒教精神为办学理念的高等学校,即成均馆大学,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至今,成均馆大学在韩国依然是政府重视的教育基地。韩国儒学教育除成均馆大学、成均馆下属的地方乡校外,成均馆下属的“儒道会”等组织,还举办各种讲习班以宣传儒学思想。

1960年以来,大韩民国政府正式施行伦理教育,还根据各级学校的不同情况制定了相应的道德伦理科目。小学学习《家庭》科目,讲述“正经的生活之道”。培养学生养成端正、诚信、节制、尊重生命等正确的个人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爱国家、爱民族、爱家庭等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初中学习“道德”科目。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懂礼节、重孝道、尚和平、善合作等正确的道德观。高中学习“国民伦理”科目。以培养学生尊重人的生命与价值、注重民本思想、重视修身养性等,以更好地传承民族的伦理传统。大学继续学习“国民伦理”科目,内容包括韩国传统思想的源流,实学思想等。让学生深入了解本民族发展史,从而热爱国家,更好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韩国,除了课堂教育外,还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孤儿院和养老院等进行社会实践,将所学的道德科目内容运用到社会生活中。

(3)谦逊的礼仪观。儒家文化中“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观念已在韩国人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韩国父母从小就开始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懂礼节,学校从幼儿园开始教孩子基本社交礼仪。韩国学校礼仪教育包含在系统的道德教育中,教授系统的礼仪知识包括国家、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等。韩国还利用政府在各个地方办乡校书院,积极向社会开展儒家文化礼节教育。如梁山乡校每年面向社会免费进行韩国传统礼仪教育,还开设书法、茶道、祭祀、韩服等礼仪。

2.韩国对儒家思想传承的方式

韩国对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展,主要通过教育实现。这种教育方式既有学校的正规教育,也有社会组织的非正式教育。教育乃百年大计,横向上教育传播面广,纵向上教育影响深远,教育模式具有简约性、整体性、延续性等特点,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儒家思想。除正规学校教育传授儒家思想外,韩国一些非正式组织也会宣传儒家思想。如儒道会、传播媒体等。儒道会主要通过举办学术和文化交流宣传伦理道德和忠孝思想。韩国国家电视台坚持定期播放《论语》讲座宣传儒家思想。

3.韩国对儒家文化的传承对青少年的影响

韩国对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展,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重要影响。讲“仁”重孝的伦理观教育,能促使青少年从小养成孝敬父母、与人为善的伦理观。尚贤重教的教育观,能促使青少年养成诚信、节制、热爱生命等正确的个人价值观,也能促使青少年爱国家、爱社会、爱民族、有责任等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形成。谦逊的礼仪观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养成懂礼貌、乐于助人、文明友善的正确道德观。

三、韩国对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儒家思想虽源于中国,但从某种程度上说,韩国对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展比中国还要好。韩国对儒家思想的重视,使得儒家文化在韩国现代化进程中,以一种不自觉的历史认同形式存在。儒家文化成为推动韩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精神动力。韩国对儒家文化的传承,对我国有着重要的启示。

1.正确看待韩国对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韩国对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发展,不是全盘吸收,而是在吸收儒家优秀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的国情,探索走自己的道路。做到了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在韩国得以较好地传承和发展,关键在于韩国政府对儒家文化的重视和积极引导。这些是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的。

首先,我国要足够重视传统儒家文化。中国目前比较重视经济的发展,忽视了意识形态领域建设,必然会影响经济发展质量。我国可以借鉴韩国对儒家文化的传承发展之路,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建设。其次,我国应该对儒家传统文化给予积极的探索和挖掘。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随着历史的发展,儒家文化中的某些思想已经过时,但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却具有永久性的价值。我们应该挖掘儒家思想中的积极成分,探索如何将消极的影响转化为积极的影响,使积极的影响发扬光大。

2.学习韩国设立专门的儒教大学

近年来,儒家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也已相继建立。作为儒家思想发源地的中国,更应该加大对以传授儒家文化为办学理念的学校的创建,尤其是孔子学院的建设。

在韩国,中央设有专门的儒教大学成均馆,在地方普遍设立公私教育机构,如乡校、书院等,主要以儒家经典教育、儒家文化传播为教育宗旨。这也是儒家文化在韩国得到普遍认同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我国可根据本国国情及借鉴韩国办学经验,探索建立有特色办学理念的学校,以更好、更有效地传承和发扬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在中小学乃至大学层面增加《论语》精华部分诸如诚、信、仁、爱、孝、悌、礼、仪等“道德”、“伦理”方面的内容和科目,借用儒家文化的道德资源对青少年进行启蒙式道德教育。学校除了学习儒家思想理论外,还应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志愿活动,比如,到养老院、孤儿所等志愿服务,把学到的儒家思想精神应用到实践中去。

3.发挥大众传媒的传播作用

大众传媒作为当代社会信息传播最主要的渠道,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时效性强等特点。我国可以借助网络、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进行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内容可以多样化,除了《论语》《大学》等理论知识外,还可以大力宣传孔庙、孔府、孔林这些世界文化遗产。让人们通过参观,亲身感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产生崇敬之情。还应该重视影视节目对人们的影响,影视题材要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内容要反映人们的道德伦理观和正确的价值观等,这些都有利于儒家文化更好地推广与传承。

引文注释

1 文思和.世界通史:上古部分[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397-398.

参考文献

[1]朴文一,金龟春.中国古代文化对朝鲜和日本的影响[M].哈尔滨: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99.

[2]柳承国.韩国儒学史[M].台湾:商务印书馆,1989.

[3]蔡茂松.韩国现代的儒学[J].华学月刊,1975(10).

[4]史丽萍.中韩儒家文化比较研究:韩国儒家文化继承对中国的启示[D].2004.

篇7

 

关键词:儒家思想;家庭伦理;父子;夫妇;兄弟 

    自古以来,在中国人眼中,家都显得至为重要。中国古代“家国天下”并举,而家居于首位,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国与天下只是家的放大,社会关系也不过是家庭关系的延伸。因此,家庭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占有中心地位,与这一现实相适应,儒家对于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从妥善处理家庭关系开始的。《中庸》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这句话是说,仁就是爱人,但首先是爱自己的亲人,也就是首先要处理好家庭关系。家庭关系主要包括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相应的儒家家庭伦理也就包括“夫义妇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内容。

    父子关系是古代中国家庭中最重要的伦理关系,“父慈子孝”是儒家处理父子关系的基本要求。“父慈”与“子孝”是相对的,一方面,父亲要爱护自己的子女;另一方面,子女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孔子说“父父,子子”,就是要求父亲要有父亲的样子,儿子要有儿子的样子,就是要求“父慈子孝”,反映了父子间相互的道德责任与义务。父母亲应当养育子女,子女则应孝敬父母。

    父母无不爱自己的子女,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亲情体现,是人之天性使然,所以儒家在这一方面论述不多。但是父母如何爱护自己的子女,却是大有学问。儒家认为,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职,养而不教,就没有尽到父母的职责。在传统社会中,父母爱护子女,不仅在于生养,更重要的在于教育子女成才。儒家充分注意到了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孟子之能成为继承孔子之志、光大儒学的“亚圣”,与其母亲的家教是截然不可分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为后来的父母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儒家更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道。在儒家看来,对父母尽孝是天经地义的。父母不辞艰辛养育了儿女,对儿女那份浓浓的亲爱之情,使得儿女自然而然地依恋父母、敬爱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克尽孝道是作为子女应尽的义务。儒家专门有一本讲述孝道、孝治思想的经典—《孝经》,汉代列人“七经”。从汉代开始,历代统治者都提倡“以孝治天下”,汉代举孝廉的官吏选拔制度甚至把孝作为选拔官吏的最基本标准,足见孝道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地位。

    所谓孝,是指赡养和敬爱父母。儒家认为,作为子女,应当竭尽全力使父母在生活上有良好的照顾,“事父母,能竭其力”;子女应尽可能地承担一切事务,有酒肉美食要让给父母享用,“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撰”。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职责。儒家还认为,对父母的孝不仅在于养,还在于以合适的礼节、礼仪侍奉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在世的时候,应当按照礼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以后,应当按照规定的礼节埋葬,死后还应按时以礼祭祀。儒家认为丧礼应当丰厚,对父母应当实行厚葬,还应当为父母守丧三年。儒家对于丧葬之礼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这一点在先秦曾遭到墨家的批评。

篇8

关键词:辩证 看待 传统孝道

一、传统孝道观的演变和发展

在中国早期社会,最初意义上的孝道仅仅局限于宗法和家庭伦理的范畴。直至后来儒家把孝道从家庭推向了社会,把孝移到“忠”上,将忠孝视为一体,从而使孝的内涵与外延都得到了扩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太平”,孝道成了同时维系家族和社会道德的纽带。到了汉代,孝被政治化,统治者提倡“以孝治天下”,且“举孝廉”,孝道成了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再到宋明时期,孝道更是被统治者及其思想家们加以扭曲,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愚孝在当时成为道德的楷模。

传统孝道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从整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传统孝道有三个层面的意思:第一,对宗法的无限追求。如对延续生命、传宗接代、祖先的崇拜等。第二,善事父母,孝道的最基本的伦理意识和规范。包括对父母的事生和事死。事生是指养亲、敬亲、顺之以行、谏之以礼;事死则是指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及继志述事、大孝终身慕父母。第三,修身、忠君、敬老。此乃是由孝道衍伸出来的社会道德伦理意识和规范。

二、传统孝道的内涵

依据孔子对孝的要求,子女要时刻把父母放在心中,对父母要常怀关爱之情,这是孝敬老人的最低要求。当我们成家立业之后,父母亲开始衰老,甚至生活上难以自理。这个时候是最需要儿女的照料。因此,这个时候子女要保证父母物质生活的需求,做到有吃、有穿、有住,生活不受饥寒,有病能及时得到治疗。“明礼之人,必有爱心”。父母作为自己最亲近的人,爱父母是自然的、也是最容易做到的。如果连父母都不供养,老人吃饭都成问题,哪还能谈得上“孝道”?“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养亲尊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孝道内容,是我国古代的各家各派,都十分重视修养问题。《礼记》云:“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意思是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两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表明了养亲尊亲是我国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作为人与人交往的原则,也是继承和推崇传统孝道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养亲尊亲在古代思想家的著述中多有论述,并且作为一种规范、礼法与我国的传统道德规范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伦理。孝道从内容上可包括敬、信、诚、慈、温、善、顺、和、礼、让、谦、亲、宽、明、直、俭等,若从行为上说,“孝”则表现为尊敬父母,友爱兄弟,妯娌和睦、尊师敬贤、尊长爱幼、公而忘私、扶贫济困、热爱人民、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等。

三、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传统孝道

“养亲尊亲”既是一种最高的道德标准,又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在家庭关系中,惟有从养亲尊亲出发,才能达到家庭中“人恒爱之”的彼此相爱的和谐关系。注重传宗接代的传统孝道,它形成了认祖归宗的思想,构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使得人们可以通过血缘关系的维系,形成孝顺长辈、恪守孝道的风气。使得父母老年有保障、在维持家庭地位、扩大家庭规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中国文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内容和特定的外延,渐次积淀和化为中华民族的心理情感,成为一种永恒的人文精神、普遍的伦理道德,对构建中华传统人本主义理论体系,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它毕仅是农耕经济时代的产物,又是延续了数千年宗法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历史的局限性显而易见。其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有合理的内核也有过时的内涵。这种双重性影响又往往纠葛在一起,好比一把双刃剑,难以断然割裂,必须历史的辨证的分析。

从孝的内容来看,孝道中的孝养等是传统孝道的精华,它既为中国历史上一切思想家所推崇,也为普通老百姓所熟知和践履,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使个体的道德达到完善;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从整个社会来看,孝道的思想可以规范社会的行为,建立礼仪的一些制度,调节人际关系,从而凝聚社会,达到天下一统,由乱达治。孝道思想为封建社会维持其社会稳定提供了意识形态,为中国的一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孝道作为封建道德的基石,其消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带有鲜明的封建主义色彩。首先,封建孝道具有愚民性。中国历史上的孝道文化强调“三纲五常"等愚弄人民的思想,其目的是为了实行愚民政策。孔子也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历代统治者也正是在孝道思想的掩盖下,实行封建愚民政策,利用孝道思想的外衣为其封建统治服务。其次,儒家孝道思想中“君臣、父子”的关系以及“礼制"中的等级观念渗透着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的关系表现为上对下、尊对卑的单向性服从,虽然也有尊老爱幼的思想,但长永远在上,幼永远在下。无论是家庭生活、政治生活还是社会生活,充斥着扼杀平等的价值观念。再次,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从政治上来说,在封建社会后期演变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武器,扼杀创新力量,强调对圣贤的思想理念的守成,在文化上就是文化守成主义,不思进取,给中华民族文化蒙上落后的色彩,而且,根深蒂固,即便是在今天,仍然难以肃清其保守性的影响。

我们在继承中国传统孝道精华的同时还有看清其不足之处。它有其与封建社会政治相联系的封建性糟粕,即孝道在封建社会中被统治阶级拿来作为其宗法等级统治的精神基础,并对此不断加以极端化、专制化、神秘化、愚昧化,从而使人形成愚忠愚孝,以巩固他们的专制统治,如对父母的绝对服从、传宗接代、厚葬久丧、移孝作忠等,这是我们应该抛弃的。

参考文献:

[1]孙希旦,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M].中华书局,1989.

[2]郭庆祥,《中庸》[M].东方出版社

[3].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论语・里仁》

[5]《曾子事父母》,《大戴礼记解诂》卷四

篇9

关键词:孝道思想;现代转换;当代价值;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B823;D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3-0060-04

一、传统孝道思想概述

孝道是儒家思想的基础范畴,不同时期的儒学代表,在各个阶段都继承和发展了孝道思想。孝道思想得到不断升华,孝的涵义也不断扩充。孝道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有积极意义。

(一)传统孝道思想的产生

在甲骨文中,孝字 就像一个长者在庇护一个少年,表现出了长辈与子孙之间的亲密关系。在周朝,孝既是对父母、长辈的“孝敬”,也是对祖先的“祭祀”与“追思”。孔子吸收了周朝关于孝的思想,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况,对孝道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开创了儒家孝道观。先秦儒学代表曾子、孟子、荀子扩展了孝的涵义,孝道思想由对长辈、手足的关怀,升华到对君王的忠心,孝治国家。

(二)传统孝道思想的主要内涵

儒家传统孝道思想是源于血缘亲情关系,它反映了在家庭中,亲子间的孝养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儒学家对孝都有进一步的发展,施行孝道既要在“小家”,也要推及至“大家”。纵观孝道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可以将其内涵概括为:赡养、敬养、立身、慎终追远。

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子女,子女成年后,对父母赡养,保障物质上的满足。对父母生活和物质上的赡养,是儒家孝道最基本的道德内涵。

“敬养”是尊敬、孝敬父母,实现父母在精神和情感上的需要,敬养是敬老、尊亲,是子女对父母真情的流露。在基本物质赡养满足后,与父母感情精神上的交流,是更深一层次的道德内涵。

立身既是身体的健康,又是道德的修养。对父母的孝,要求子女严于律己,修身行道,子女的行为直接影响着父母的声誉。孝的这一要求,有利于人们道德修养的提高,谨言慎行。客观上,促进着后代的积极向上,这有利于道德建设及社会稳定。

古人很重视丧葬之礼,传统孝道思想认为,对父母的厚葬和追思,能在最大程度上体现孝道。孔子是以“礼”来祭奠父母,而孟子提倡厚葬,认为厚葬是行孝表现,荀子也强调了丧葬是体现礼、孝的重要方面,提倡大葬。

二、传统孝道思想的现代转换

(一)传统孝道思想现代转换的原因

先秦儒家孝道思想以孝悌为本,施于仁政,服务于封建统治者,是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工具。这决定了传统孝道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封建落后性。在现代社会,传统孝道思想要褪去封建色彩,继承和发扬其真正内涵。我们要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出发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据,对先秦儒家孝道思想批判的继承,实现孝道思想的现代转换,形成“新”的孝道观念。

(二)传统孝道思想的现代转换

1.对父母“无违”的转换。传统的孝道思想在子女与父母关系上,提出的是“无违”,一切在无违的基础上,实践孝道,亲子关系是不平等的。而现代,平等是人的基本价值观,父母与子女是平等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促进家庭的和谐。

2.孝道对象的转换。封建社会,践行孝道,都是对自己的父母、长辈。到了现代社会,因为社会发展及人口结构的改变,需要我们“推己及人”,对父母赡养、孝道的同时,还要关心其他老人。践行孝道不再是个人的事,所有人都要为之努力,这是社会现实决定的,具有时代性。

3.祭祀、追思的转换。传统孝道中重视对父母的丧葬,孔子提出对先人的祭念是注重精神上的追忆。但随着孝道的发展,祭祀礼仪愈加繁杂,传统的丧葬之礼带有浓重的封建落后色彩。现代社会可以继承孝道思想对父母精神上的追忆,摒弃形式上的铺张。不追求形式,而注重实质的做法有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建立,也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三、“新型”孝道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党在十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为指导。包括3方面内容: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弘扬新孝道思想可以健全公民人格。孝道思想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要求人应注重健康,珍爱生命。关爱自己与关爱他人是一致的,身体健康是对社会做贡献的前提,也是健全公民人格的基础。传统孝道宣扬的“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1}通过个人努力,取得成绩,让父母荣耀,这促进着个人的奋斗。孝道思想是人们积极做事、努力进取的内在动因,推动着个人的发展。

2.弘扬新孝道思想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孝道思想强调对父母行孝,将孝道思想实践于家庭关系中,可以融洽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和谐。“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太平”{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由对家人的爱,推及至他人及社会,社会就会安宁、和谐,由家庭关系的稳定最终促进了社会关系的稳定。传统孝道思想不仅要求对父母孝敬,还表现为对君王的付出―“忠于事君”。而在现代社会,孝道文化的建构应定义为“服务社会”,我们要将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实现社会和谐、稳步的进步。

3.弘扬新孝道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繁荣。在十七大也提出,发展中华文化需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保持民族性、时代性和创新性。这说明坚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进行现代化建设,而孝道思想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弘扬孝道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着内在一致性。“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5}这都表达了安身立业、为国效力、实现自我价值的爱国主义思想。人们用孝德精神坚守岗位,献出自己的一份力,这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孝道思想对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指导价值,孝道思想提出的家庭、社会、国家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国家、社会、公民三方面发展相吻合。孝道思想提出要爱“小家”推及至“大家”,由家庭的和谐上升到国家层面,有利于唤起人们的爱国意识。家即国,国与家的统一,将爱国精神具体至家庭、社会层面的孝行,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爱国意识。

(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价值

1.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国家的发展致力于教育,教育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而孝道思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因此,在教育中必须弘扬孝道思想。孝道思想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思想认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促进社会道德建设。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为孝道思想的传播提供了途径,国家颁布了很多政策弘扬传统文化,提出培养爱国精神、民族精神。精神文明建设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而孝道思想又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因此,弘扬孝道文化势不可挡。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将孝道思想作为出发点,进行道德、政治教育,而孝道思想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传播。

2.促进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孝道出发,从最朴素的孝心教育开始,学习和发展传统孝道思想中的优秀部分来培养大学生的孝行,推己及人。大学生的行为会逐渐受到影响,社会道德规范会逐渐内化,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孝道思想提出对父母的孝敬,“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6}能够培养大学生的自强、自立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能指引大学生明确发展方向,促进大学生健康积极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及法治观的教育。孝道思想具有实践性,由孝道思想出发,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其道德品质的提高。践行孝道思想,对父母行孝,既是孝道思想的基本内容,也是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由对父母之爱,推及他人,发展自身以显父母,由家及国,为社会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三)对解决当代养老问题起指导意义

1.为养老问题提供和谐稳定的家庭、社会环境。在现代社会,很多家庭养老问题,子女与父母矛盾的激化,多是孝道思想的淡薄和缺失造成的。弘扬孝道思想,用孝道思想引导人们的“孝亲”行为,可以密切家庭成员,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我国的养老模式仍以家庭为主,家庭关系的和谐,是解决养老问题的基础。社会、机构养老、对老人的养老保障等都是对家庭养老的补充和替代。家庭养老关系和谐,其他养老模式也才能正常发挥功能作用。弘扬孝道文化,能促进家庭关系的稳定,家庭的稳定和谐推及至社会,就会带来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弘扬孝道思想可以为给我国应对养老问题垫定良好的家庭、社会基础。

2.为养老相关问题提供思想指导。现代社会,孝道对象已由自己父母推及至他人,养老模式也是多元化并存。不管养老对象是谁,以哪种模式来养老,都要以孝道思想为指导。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等依托他人来分担养老责任的养老模式,在具体实践中,更要以孝道思想来指导行动。弘扬孝道思想,可以增强服务人员的责任感,提高服务质量。弘扬孝道思想,还有利于完善我国养老法律法规。我国养老法律法规与现实已脱节,弘扬现代孝道观,以新型孝道观为指导,能够制定实际、可行的法律法规来更好的保障老年人的嘁妫促进养老的实现。我国现在是老龄化社会,解决养老问题必须坚持多元化养老相结合的道路。传统孝道思想为我国养老相关问题提供思想指导,可以促进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保障体制。

3.可以提高国民道德修养,促进养老体制的完善。弘扬孝道思想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在养老问题上大力弘扬孝道思想,可以提高人们的孝道意识,促进道德品质的提高。孝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现代老龄化社会,以弘扬孝道为突破口,对人们进行“三观”教育,树立正确的思想、立场和观念,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修养。人们道德素养的提高,让子女养老成为主动行为,人们的自我约束力和规范性更强,避免了辱骂、殴打老人情况的出现,更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养老服务意识的增强,可以提高服务质量,有利于促进养老服务的进步和养老体制的完善,这为解决我国养老问题提供了服务上的保障。

四、弘扬新型孝道思想,促进社会发展

在现代社会,必须从社会现实出发,扬弃的继承传统孝道思想,实现孝道思想内容的部分转换,树立社会主义孝道观。新型孝道观符合我国发展现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要求,对解决养老问题有重要意义。

(一)家庭要树立孝道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孝道思想应该从小树立。孝道思想的继承也是道德素质的体现,培养孩子的孝道思想也是健全孩子的家庭认知。

现在社会多是“四二一”家庭结构,家长在关爱孩子的同时,要注重程度,不能溺爱,要给孩子制定相关规定。父母对孩子进行孝道教育,首先就要让孩子认清家庭关系,知道要尊敬长辈,从小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同时,家长要孝敬老人,满足老人衣食,还有精神的愉悦,给孩子做榜样示范。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对长辈尊敬孝道,随之,孩子的道德修养也会不断提高。

家庭树立孝道榜样,让孩子在孝道氛围中成长,懂得规矩,尊敬老人,这是继承孝道思想最早也是最好的方法。

(二)学校应加强孝道教育

孝道思想具有时代性和永恒性,孝道思想需要学校教育来继承、发展。学校应将孝道思想贯穿整个教育阶段,无论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孝道教育都要作为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

孝道思想也要不断适应社会需要,不断发展,以孝道思想为突破口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学习孝道思想中,学生汲取其它优秀思想道德内容,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三观”。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道德素养会不断提高,言谈举止也会受到正面影响。

学校还要多开展孝道实践活动,如“家长开放日”“感恩父母”等活动,这可以增进子女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也能让子女体会到父母的辛劳,反思自己的行为。还可以开展课外活动,如:定期给孤寡老人、社区、养老院等义务服务,了解老人养老现状,体会老人的精神渴望,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学校要营造良好的孝道学习风气,教育工作者要以身作则,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孝道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师的积极引导加上学校良好的孝道环境建设,学生在不觉间就会形成良好的孝德品质。

孝道意识的树立及对孝道思想的继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是解决养老问题的思想前提。

(三)社会加大弘扬孝道

我国目前关于养老的法律法规,对子女的不孝行为没有明确处罚。孝道的践行及养老的顺利实现都是靠自我约束和道德规范。而道德行为规范,不能起到严格的控制作用。道德主要靠舆论来维持,要实现道德对养老行为的规范,就要充分发挥舆论的作用。

社会舆论要强调、弘扬孝道思想。如开设更多关于孝道的亲子节目,对尊老敬老的行为进行宣传;对于辱骂、殴打、不孝道行为要曝光,谴责。开展“道德模范家庭”“文明养老院”“孝道社区”等评选活动,将孝道行为作为评判内容,营造良好的孝道氛围,形成重视孝道品质的社会大环境。

社会形成践行孝道的舆论导向,可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鼓励、动员全社会来关爱、孝养老人。发挥模范榜样带头作用,激发人们的孝道意识。

――――――――――

注 释:

{1}{4}{6}洪霞注译.孝经・忍经・忠经[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4,4,4.

{2}{3}宗穹注译.孟子[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102,11.

{5}{7}董旭注译.大学・中庸[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11.

{8}程明霞注译.论语[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120.

参考文献:

〔1〕朱岚.中国传统孝道思想发展史[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

〔2〕王长坤.先秦儒家孝道研究[M].巴蜀书社,2007.

〔3〕吴荣华.孝道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探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

篇10

关键词:论语 孝 思想内涵 当代价值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书中详细记录儒家所提倡的传统道德观点,全书围绕“仁”的思想展开,涉及到政治、教育、伦理等各个方面,可称为“诸经之慧眼”。在《论语》一书所涉及的儒家思想中,“孝”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谓这种中华传统美德最确切最丰富的诠释,对于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论语》之“孝”的内涵

《论语》一书中,有关“孝”的内容一共出现了26处,分布于“学而”等11个篇章中,其中有14处直接出现“孝”字,其余12处是未见“孝”字而与“孝”有关,下以表格示之:

由表格可以看出,有关“孝”的内容在《论语》中占有一定的篇幅。经笔者分析,《论语》之“孝”具有较为丰富的思想内涵。

关于“孝”的词汇意义,许慎《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这样的:“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1]。这就告诉我们,“孝”在伦理方面的一般意义是指子女对父母的敬爱与奉养,而别无他意[2]。而在《论语》中,“孝”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既是成己之方,对个人行为有一定的要求,涉及子女对父母的敬爱与奉养,同时对于君主来说又是为政之道和治国之策,表现出一种由个人到天下的道德修养进程。笔者现将《论语》中有关“孝”的内容分为两组,以此为《论语》中“孝”之思想内涵理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脉络。这两组中,一组内容有关个人修养与行为19处,另一组则有关为政治国之策7处。(具体附录于文后)

《论语》之“孝”更注重个人的修养与行为这一方面,而涉及为政治国之策这一方面较少。当然两组也有重合之处,意义并不是彻底分离的,如“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3]中的“慎终追远”既有关个人修养行为又有关为政治国之策,君主与一般的士人一样,也是个体,也要注重有关“孝”的个人行为修养,进而才可以推之天下。

我们且来分析两组内容之要义。首先,在与“孝”有关的个人修养与行为的内容中,将“孝”看作是个人的道德标准之一,并且提及了不少与“孝”相关的具体行为准则,从理论到实践要求个人注重“孝”这一重要美德。从这一部分的内容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论语》之“孝”对于个人修养与行为的要求:

一是理论上理解何为“孝”及“孝”对于个人良好道德修养形成的重要性。这一方面,点出了“孝”与“仁”的关系,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篇第2页)而“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这样就彰显了“孝”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要性,正如另一部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孝经》中所言:“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4]

二是行为上要求敬爱奉养父母。具体如物质奉养,这是孝道的基本,但也是最浅的一层,故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为政篇 第14页)又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篇 第15页);又如情感慰藉,这是高于物质层面的行孝之道,是在精神方面给父母以关怀,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修养,有言“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篇 第40页)“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篇 第14页);再如怀念父母之恩,奉之以礼,如书中所言“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篇 第13页)“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篇 第40页)“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子张篇 第199页)礼是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儒家还有一本专门阐释“礼”的经典――《礼记》,儒家思想认为只有经过礼,仁才能由内在的德性转化为外在的德行,而“孝”作为“仁”之本,自然要受到礼的规范,“礼”是行孝的准则和方式,在日常生活、父母之生日及丧祭时都要注意,严守礼节,则达于“仁”可期也;再如无改父道,言“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篇 第7页),但从义不从父,父母有错时,要及时纠正之,但不能使其怨怒,也不能对其怨怒,故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篇第40页)。

再者,与“孝”有关的为政治国之策的内容,将“孝”由个人与家庭拓展到了国家天下,往往将“孝”看做是道德风化的一部分与其他道德标准并提,是以仁德治国(用现在的言语说即是精神文明)的一部分,同样体现出对“仁”和“礼”的重视,因此当“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篇第20页)《论语・尧曰》也提到:“所重:民、食、丧、祭。”(第202页)将“孝”用于为政治国,是将“孝”由个人推向天下的必经之路。

可见,《论语》中有关“孝”的内容体现出一个由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天下的系统,显现出“孝”和“仁”、“礼”的密切关系,指向“仁”的核心思想,要求个人注重“孝”的修养,要求君主以身作则,善诱民众。

二.《论语》之“孝”的当代价值

众所周知,儒家思想的核心为“仁”,然而他有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篇第2页)可见“孝”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将《论语》所有谈“孝”的内容归纳到一起,我们会发现他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学说体系:“仁”是“孝”的指导思想,而“礼”是行孝的准则,一个涉及理论,一个涉及实践,而都指向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论语》之“孝”,有的对于现今社会来说太过保守,不切实际,如严守礼节之“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阳货篇第188页)等,但其中还是有不少地方对于我们现今的社会仍是颇有启迪的,具有较高的当代价值。

第一,强调“孝”之美德的修养及“孝”在人伦关系中的地位。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儒家将“孝”作为其思想核心“仁”的根本点和出发点,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篇 第2页)认为“孝”是最根本的美德修养,只有具备“孝”之美德,才能向着“仁”之目标前进。《论语》之“孝”注重具有血缘关系的“亲亲”一面的孝道,强调子女要善事父母,认为其具有维系家庭关系的重要作用,而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家庭的和睦是社会和睦的基础,可见“孝”在社会人伦关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张入世的孔子亦常将“孝”与“忠”联系在一起,认为忠孝是士最根本的修养,如言“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子罕篇第92页)《孝经・广扬名章》中亦有言:“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於君。”[5]“孝”也是君主的行为准则之一,如“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微子篇第198页)意思是君主不要怠慢亲族,不要被大臣抱怨没被信用[6]。这样看来,在孔子眼中,为人臣者只有孝才能忠,为人君者只有孝才能治理好天下。这样的看法虽然具有封建思想的烙印,但从历史上看也不无道理,放于现今社会同样受用。子女孝敬父母而得家庭之和睦,个人的修养也会有所提高,更易闻达于世,而能光宗耀祖,是以尽孝;子女尽孝使家庭稳定和睦,这样才能有社会的稳定和睦。

第二,使“孝”的具体内容更为丰满。孔子在《论语》中指出,“孝”不仅要求子女怀念父母之恩,从物质上奉养父母,使之衣食无忧,而且要给予父母精神上的愉悦,以礼事之,使之身心舒畅,不让父母过多担忧自己,还要求子女在父母死后也要尽孝,重丧葬之礼,为自己的后代做好表率。是故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篇第14页)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篇第14页)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篇第40页)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篇第13页)《论语》之“孝”,要求子女真心实意地对待父母,更强调道德主体的自觉意识和能动作用,更吻合人的情感与理智。一个人只有真正懂得了孝,才有可能把它转化为一种品质,才可以更稳固地实施下去。对于当代社会,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所倡导的孝道仍然颇有启迪,他时刻为我们敲着警钟,告知我们,不可弃生育自己的父母于不顾,甚至打骂父母,而且并非给予父母物质上的满足既是尽孝,要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使父母身心愉悦,颐养天年。

第三,将“孝”由个人、家庭推向了社会,用于为政治国。《论语》之“孝”,不局限于个人与家庭,孔子及其弟子还将“孝”推向了社会,使其具有政治内涵,把其视为为政治国之策,认为“孝”具有使天下归顺的作用,体现出中国封建社会家国同构的模式,故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篇第20页)曾子亦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学而篇第6页)历史上,不少君主如汉文帝、清康熙帝等,将“仁孝”作为其治国之一,君主也做了很好的表率,国家因而得以趋于安定,民风得以趋于淳厚,“仁”则可期也,应了孔子所言:“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学而篇第2页)现今我国政府关注“中年空巢”,倡导子女“常回家看看”,并将“孝敬父母”纳入法律,以此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手段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对“孝”这一美德的重视与提倡,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义,也在某个侧面体现了孝的政治功用,同时这也展现出了两千多年前孔子思想的魅力。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论语》之“孝”具有其丰富的内涵及其独到之处,几千年来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以至现今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孝”之思想仍然闪耀着温情的光辉,对当代社会颇有启迪。虽然《论语》之“孝”具有封建思想的烙印,但无论如何,其“孝”之思想确实给中华文明带来了不可否定的重要意义,值得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发扬下去。

附录:

《论语》之“孝”两组内容一览:

1.个人修养与行为:

(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第2页)

(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第4-5页)

(3)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第5页)

(4)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第7页)

(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第13页)

(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第14页)

(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第14页)

(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第15页)

(9)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第40页)

(10)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第40页)

(11)子曰:“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里仁》第40页)

(12)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第40页)

(13)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於我哉?”(《论语・子罕》第92页)

(14)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於其父母昆弟之言。”(《论语・先进》第111页)

(15)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於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第139页)

(16)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於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於其父母乎!”(《论语・阳货》第188页)

(17)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论语・子张》第199页)

(18)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论语・子张》第202页)

(19)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论语・子张》第202页)

2.为政治国之策:

(1)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第6页)

(2)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第20页)

(3)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第20-21页)

(4)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黼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论语・泰伯》第84页)

(5)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论语・子路》第140页)

(6)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於一人!”(《论语・微子》第198页)

(7)所重:民、食、丧、祭。(《论语・尧曰》第202页)

注 释

[1](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173.

[2]程碧英.《论语》“孝”字的文化阐释[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3):16―18.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6.

[4]生.孝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1.

[5]生.孝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