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的传承十篇

时间:2023-10-19 16:07:41

茶艺的传承

茶艺的传承篇1

关键词 赣南采荼戏;艺术风格;传承与创新

作者简介 王婷(1972-),女,赣南教育学院音乐系讲师;(江西赣州 341000)徐灵(1982-),女,南昌大学艺术学院助教。(江西南昌 330031)

赣南,有着约占江西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的沃土蕴藏着丰富的客家文化。数百年乃至近千年的历史沉淀使赣南采茶戏这珍贵的文化遗产时隐时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还在继续沉淀或正在消失。因而传承与创新这些文化成为我们当代赣南人不可忽视的历史责任。

一、赣南采茶戏的起源

赣南采茶戏是著名的客家戏,它源于赣南一些地方的民间歌舞采茶灯。明代中后期逐步发展成为“茶灯戏”。早在明万历年间,《插秧采茶歌》已进入了绅吏的“大雅之堂”。此后,粤东的采茶灯传人赣南,并与九龙茶区民间灯彩结合,演变成有简单情节与人物歌舞动作结合的采茶小戏《姐妹摘茶》。到清初时便创造形成了有简单情节,以大姐、二姐、茶童三个人物角色表演的最早赣南采茶戏――三角班。继而发展到有十三场、四十多折、十余人演出的《九龙山摘茶》等茶灯戏剧,采茶灯演变成了赣南采茶戏。采茶戏源于劳动人民,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这种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成的戏种,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鲜明的地方特色,以及欢快的载歌载舞的演出形式。它发展很快,迅速向外传播成为赣中、赣东、湘中、闽西、闽北、粤东、粤北及广西一带的流行戏剧。

二、赣南采茶戏的风格特点

1 赣南采茶戏是赣南的代表性剧种之一,是赣南文化在戏剧方面的集中表现。她的传统剧目有82种,分灯戏和杂套戏二大类,灯戏“即茶灯戏”,代表剧目是《九龙山摘茶》;杂套戏的代表剧目是以《反情》、《卖杂货》、《上广东》、《大劝夫》组成的“四大金刚”和以《妹子》、《补皮鞋》、《钓拐》、《老少配》组成的“四小金刚”。1979年传统剧目《茶童戏主》由上海人民电影制片厂摄制搬上银屏,蜚声全国。其中《试妻》获1992年文化部艺术局全国戏剧小品比赛二等奖。大型赣南采茶戏《山歌情》1994年获文化部第四届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赣南采茶戏已经成为赣南客家最有特色的地方剧种。

2 赣南采茶戏,载歌栽舞,气氛轻松活泼,语言幽默风趣,她的舞蹈形态组合有三大部分。一是丑中见美的矮子步;二是风韵独特的单袖简;三是优美动人的扇子花,俗称赣南采茶戏的“三绝”。其中“矮子步”这一艺术形象主要提炼于生活,有高桩、中桩、矮桩之分,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另外,单水袖的动作也非常丰富,表演时有“摆动像狗尾,站势吊马腿,游走像蛇过,龙头又凤尾”之艺诀。而赣南采茶戏的另一绝――优美动人的扇子花更是将人们的生产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彩扇,它可以拟作任何生活生产工具,是助情之物,表演起来夸张得体,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如“龙头凤尾”轻松活泼,“水漂漂”连滑步一气呵成,给人积极向上的感觉。

3 赣南采荼戏的音乐根据其来源、风格、弦路、调式、使用情况等,已分成“三腔一调”,即“茶腔”、“灯腔”、“路腔”、“杂调”四类。其中,茶腔是赣南采茶戏音乐中最主要的腔类,其过门、间奏音乐中的打击乐,最具赣南采茶戏剧种的音乐特征,并用客家方言演唱,唱腔中衬词甚多,显得别具一格。

三、赣南采茶戏的艺术价值

赣南采茶戏形成于明末清初,迄今有400多年历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客家特色,唱腔优美动听、语言诙谐幽默,被田汉誉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先后辐射传播到赣、闽、粤、桂、及港、台等客家人聚居的区域,成为凝聚客家民系,团结客家乡亲的艺术纽带,成为研究客家语言,民俗族群生存状态的活化石。无论是从地方戏曲艺术,还是从客家文化、客家语言,客家人文的角度来看,都具有不可代替的研究和保护价值。

其次,采茶戏还是茶文化在戏曲领域派生或戏曲文化吸收茶叶文化形成的一种灿烂文化内容。大家知道,因不少剧作家、演员、观众都喜好饮茶,在早期的戏院或剧场,其收入是以卖茶为主,演戏是为娱乐茶客和吸引茶客服务的。所以,有人也形象地称:“戏曲是我国用茶汁浇灌起来的一门艺术。”另外,茶叶的生产、贸易和消费,已成为社会生产、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自然,也就不可能不被戏剧所吸收和反映。所以说,如果没有采茶和其他茶事劳动,也就不会有采茶的歌和舞;如果没有采茶歌、采茶舞,也就不会有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许多省区的采茶戏。

如今,赣南采茶戏已列入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最重要的依据之一是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另外,它还给我们两方面启示――一方面它向世人宣布,赣南采茶戏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地位;另一方面它向世人警示,赣南采茶戏到了不得不高度重视的地步,否则,这朵戏剧奇葩将可能失去它的传承的基础。

四、赣南采茶戏令人堪忧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近一个时期以来,由于受城市化和现代文明的冲击,赣南采茶戏的观众愈来愈少,创作人员愈来愈少,演员愈来愈不精,县级剧团愈来愈不景气,演出空间愈来愈狭窄等等问题,已困扰着赣南采茶戏向纵深发展。

1 观众群体的缺失

客观地说,改革开放初期呈繁荣景象的采茶戏,今天有日渐淡出平民生活的趋势。在乡村,尚有民间三角班在支撑采茶戏的天空;在城区,30岁以下的年轻人基本没看过采茶戏,采茶戏市场一度萎缩。据了解,在县一级,有些采茶剧团已名存实亡,有的则“改行”成为歌舞剧团。在这种形势下,有些采茶戏演员为了求个人发展,背井离乡去经济发达地区当歌手。编剧创作队伍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80余人锐减到今天的不到10人。而民间采茶三角班,50多年来内容与风格一直停留在解放前的“台词庸俗、表演低俗”之状态。如此三角戏,严重地损伤了采茶戏的艺术品位,在赣南采茶戏登上高雅殿堂的今天,这不能不是一个值得高度警觉的问题。

2 演员及创作人才严重缺乏

在“戏外”,人才和资金是采茶戏发展的两大问题。赣南采茶戏发展最大的问题是人才紧缺,特别是创作人才严重缺乏;另外,缺少年轻演员尤其是男演员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现今演员主要是中老年,年轻人很少,抓紧培养年轻一代掌握这一传统艺术十分重要。另外,艺术创作需要大量的经费,剧院增添设备、培养演员等也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否则,事业发展必定举步维艰。而目前,由于市场不景气,光靠各剧团自身没办法破解这个难题。

3 剧情陈旧,缺乏时代感

有关专家认为,从采茶戏自身来看,赣南采茶戏

作为本土的传统剧种带有很重的地方特色,有歌有舞有唱有白,它的舞台语言是当地客家方言。但是声腔的不柔美、韵白的平淡无味让现代的观众有些受不了。另外,其剧目多以喜剧、闹剧为主,题材虽来源于基层百姓生活,男欢女爱的情戏所占比重为大,而一些传统采茶戏剧目已不能适应现代观众的口味。

今天,赣南采茶戏已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个最大的契机。赣南采茶戏除了其本身的历史渊源与广泛的民众基础之外,还凝聚了数代艺术工作者的辛勤付出。这无疑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需要全盘考虑,唯有如此战略重视,赣南采茶戏才有可能被引往一条更为广阔的道路。

五、如何传承与创新赣南采茶戏

传承和振兴赣南采茶戏,这是一项系统工程,艺术工作者责无旁贷,然而,它更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力量。重振采茶戏的辉煌任重道远,需要我们赣南人民树立‘守土有责’的使命感。

1 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各级政府要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积极动员社会各界为振兴赣南采茶戏贡献力量。要把采茶戏当做“文化名片”来打造。近几年,赣州市政府对赣南采茶戏在人才培养上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为保护这一宝贵的地方剧种,赣州市政府决定,从今年起,连续5年,每年由各县(市、区)选送3至5名学生到赣南文艺学校定向培养,计划年培养学生约60名。这项措施列入到各县(市、区)的“一把手”工程,由各县(市、区)财政承担人选学生的学费,学生毕业后带编进团。

2 通过赛事和媒体来加强宣传力度,建立激励机制。

文艺界要多与其他地方的戏曲协会进行交流,可举办专题戏血会演、评演及各种赛事,如2005年举办的赣南民族民间艺术节,2007年在一些社区成功举办的“采茶戏健身操比赛”活动,对传承和推广赣南采茶戏就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将采茶戏的振兴与赣南发展旅游业紧密结合起来,比如来赣州观光的游客能否都看上一场采茶戏;在报刊、电视、广播节目中开辟戏曲栏目,在一切可以利用的交通工具上和各旅游景点,大力宣传赣南采茶戏等地方戏曲,以扩大剧种的影响力和培养新的观众群体。

3 与发展赣南采茶戏

让赣南采茶戏有越来越多的观众尤其是年轻的、高层次的观众喜欢,还可以进一步拓宽、延伸采茶戏的舞台空间。如市委宣传部的组织领导下,赣南文艺学校的教师根据群众的健身要求创作采茶戏健身操,出品了采茶戏健身操音乐盒带和光碟,目前,在全区正式启动“赣南采茶戏进校园”活动,把采茶戏作为素质教育和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列入校本课程,把采茶戏的基本知识和精彩唱段介绍给学生,并和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民健身阳光体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力促赣南采茶戏的“种子”根植于青少年一代,掀起了一股学采茶戏、唱采茶歌、跳采茶舞的热潮。

4 加强赣南采茶戏的对外交流

茶艺的传承篇2

2006年6月2日,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同德化瓷烧制技艺、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等89项传统手工技艺共同“金榜题名”于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下简称《名录》)上,是首个入围部级“非遗”名录的茶(凉茶是非茶之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茶)。从此,拥有双“世遗”的武夷山,又多了张“非遗”的新名片。在《名录》出炉的当年,“非遗”一词就蹿红网络,成为网络热门词语之一。同时,在政府、媒体、学者和企业等各方的推波助澜下,这种“热”也从“线上”波及到“线下”,各地风风火火地开展“非遗”项目发掘与申报工作。因而,在2008年6月14日公布的第二批《名录》中,西湖龙井、铁观音、祁门红茶、大益茶等几乎涵盖六大茶类的13只名茶制作技艺一举入围,较之首批武夷岩茶的“孤芳自赏”,大有“井喷”之势。继之,福鼎白茶与安吉白茶鼓其余波,列入第三批《名录》的推荐项目。此外,列入全国各级行政区划“非遗”保护名录的制茶技艺更是数不胜数,“申遗”热还在持续升温。

有学者认为:“申遗”不啻为国人的文化寻根寻源之举,是对灿烂文明的追忆。“申遗”热的出现,则反映了正处于经济发展快车道上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自觉”的抬头。然而,在这此起彼伏的“申遗”热潮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如过度开发、商业味过浓等问题。同时,来自业界内外的质疑声也不绝于耳……针对种种不同的观点,本期的“观茶论”则为读者全方位解读中国茶界的这股“申遗”热。

制茶技艺何以榜上有名?

中国人植茶、制茶、饮茶历史上千年,茶叶在历史上长期是连接中国与东西方世界最重要的贸易产品和文化纽带。可以说,茶不仅彰显着特定的历史、区域或族群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结晶,甚至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因此,承认茶在中华民族文化史的重要地位,保护中国茶传统制作工艺,意义非凡。

至于如何承认和保护?“申遗”便是途径之一。近年来茶业发展迅猛,为了提升茶叶的生产效率和满足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茶企使用机械制茶,久而久之传统的制茶技艺开始被人遗忘甚至濒临消失。申报“非遗”是把那些有价值、有文化背景和历史沉淀的制茶工艺记录和保护起来,由此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和重视,期待传统文化的回归。

大红袍

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茶文化艺术之乡,拥有适宜茶叶生长的气候、土壤和自然环境。武夷岩茶(大红袍)为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分布在武夷山市的10个乡镇,面积达10万亩。其传统制作技艺及习俗主要分布在星村、兴田、洋庄、吴屯等乡镇。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工艺流程共有10道工序,即采摘、萎凋、做青、双炒双揉、初焙、扬簸晾索以及拣剔、复焙、团包和补火等。武夷岩茶(大红袍)既有绿茶的清香、红茶的甘醇,又独具“岩骨花香”的乌龙茶神韵。

大红袍的传统制作技艺萌芽于16世纪,茶农在漫长的制茶过程中总结创造出独特的手工制作工艺,全凭人工实践经验、现场感觉来进行手工操作,是现代机械无法完整替代的。大红袍属于半发酵茶,与其他茶类相比,制作工艺更加繁杂,每道工序对茶的品质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特别讲究。

大红袍手工制茶技艺的非物质文化内涵,重点在于其不可复制性,如“看青做青,看天做青”、“两晒两晾”、“低温久烘”等,这些技艺依赖于大红袍独特的生长环境与原料的地域性,与武夷山脉地理地貌、以及特殊的土性是分不开的,在武夷山区域外无法应用。

在武夷山,从事茶叶生产制作的人口约有4万,其中,栽种制作“大红袍”的只占到百分之六七,大约不到3000人。而且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需要长年累月经验的积累和几十年如一日的恒心,年轻人大都不愿尝试。现在传统大红袍的一线制茶工人多在60岁上下,面临着断代的危险,这也是大红袍制作技艺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益茶

大益茶的制作工艺独特之处在于:勐海茶厂每年都要采购大量毛茶,然后储存起来,一两年后再使用。尽管这么做对企业的资金积压很大,但用陈年毛料制作普洱茶,品质能得到很好的保证。勐海茶厂对毛料的选择相当严格,仓库里的茶叶按200多个级别堆放的,每个茶山的茶叶按10级分级堆放,10个茶山的茶就要分1D0堆,而且详细记录了茶叶的信息,便于日后查找。

除此之外,大益的发酵工艺也是一绝。这除了和勐海当地的气候条件有关,更重要的原因是,经过几十年的沉淀,茶厂酵池的微生物组成已近乎完美,经验丰富的发酵师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级别的茶叶进行控湿控温,有效适时地翻堆、解块,恰到好处地掌握发酵的熟度。

另外,拼配也是大益的成功之处。每个单一茶青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而根据各个茶叶品种的特点进行合理的组合,取长补短,可以弥补单一茶青滋味变化不够丰富的问题,而且有效地将各个茶叶品种的优点尽情展示出来。

普洱贡茶

清雍正七年(1729年),云南总督鄂尔泰在普洱府宁洱县建立了贡茶茶厂,采摘普洱困鹿山皇家茶园中的女儿茶,制成团茶、散茶和茶膏,敬贡朝廷。史料记载:普洱茶成团,有大中小3种。大者一团5斤,如人头式,称人头茶,每年入贡,民间不易得也。普洱金瓜贡茶,是现存的陈年普洱茶中的绝品,被称之为“普洱茶太上皇”。现今真品仅有两沱,分别保存于杭州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北京故宫博物院。

制人头贡茶的茶叶,据传均由未婚少女采摘,且都是一级的芽茶。采下的芽茶一般先放之于少女怀中,积到一定数量,才取出放到竹篓里。这种芽茶,经长期存放,会转变成金黄色。所以人头贡茶亦称“金瓜贡茶”或“金瓜人头贡茶”。

普洱贡茶因为独特的原料优势和制作技术,一直保持着独立的制作形式,现代的普洱贡茶的制作技艺其实是中断后重新恢复和创新的。1840年之后,由于历史原因,贡茶的制作就已经渐渐隐退在历史的硝烟中。至今,作为进献的贡茶已经不再制作,而现在坊间传闻的贡茶制作技艺,是经过后人改良的。

普洱茶的制作,约定俗成为相对固定的4个程式,分别是祭祀茶神、原料采选、杀青揉晒、蒸压成形。普洱贡茶的第八代传人李兴昌是掌握贡茶制作技艺的极少数人之一,尽管他已经收了几个徒弟,但李兴昌仍然希望儿子能够把自己的独门手艺传承下去。李兴昌坦言: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号,不应只着眼于获得名号本身,其意义更应该落实在抢救和保护上。

千两茶

“千两茶”,即花卷茶,历史上是安化边江刘姓家庭不外传的神秘产品,是安化独有的历史传统产品,也是中

国茶文化的宝贵遗产,被誉为“世界茶王”。

据史料记载:千两茶最早出现在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其制作工艺独特,系纯手工制作。采用新鲜篾片制成花格篾篓箍严,包装与成型同步进行,前后有30多道工序,只有得先人真传,技艺精湛的踩制师傅才能主持制作。通常由一班身强力壮的男子进行踩制,配上粗犷有力的调子,只进不退、只紧不松,有“千两茶浸水七年茶心不湿”之说。产品成型后,需置于凉架上,经夏秋季节49天左右的日晒夜露,自然发酵、干燥,吸天地之精华、集日月之雨露,历时越久,品质更佳。

“非遗”背后的那些事儿

自从制茶技艺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那些“传承人”、“纯手工”、“传统工艺”等字眼频繁走进人们的视线,越来越多的传统制茶技艺正在逐步走向回归。

事物总是有两面性,也有人对制茶技艺印上“非遗”名片提出质疑,更是对跟风进行后续申报的行为进行批驳。而“商品”和“非遗”之间又该如何平衡?看来,“非遗”、“申遗”的背后还有很多事儿……

传统制茶技艺正在回归

2010年8月,福州市农业局为了找寻福州茉莉花茶的传承人,呼唤传统花茶制茶工艺的回归,特别策划主办了一场福州茉莉花茶工艺传承大赛。茉莉花茶属于福州当地的传统茶类,大多数老福州人的成长记忆中都充满着茉莉花茶的馨香。大赛的消息一公布,马上引起广泛的关注,不仅关注大赛的结果,更重要的是重新拾起这门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手艺,让当地人感到欣喜和感动。

来报名参加比赛的人很多,大部分是在茶厂工作过的老茶师,也有是从小看着父辈做茶长大,耳濡目染了制茶手艺,抱着一份参与和见证的心情参赛。在报名现场,有一位名叫陈光富的茶师已经从事茉莉花茶制作20多年了,他告诉记者,一直希望能把自己的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他还特别透露了他的杀手锏,“我擅长害花,这也是多年工作的经验积累。什么时间的花,什么样的茶坯,决定下多大的花量;单害还是连害,也决定下花量的不同和起花的方法和时间。我学做茶那会儿,厂里的条件好,已经有机器了,当时只有一些年纪比较大的老师傅还用纯手工的做法在做。机器和传统手工做出来的茶在口感和香气上有挺大的差距,要做精品茶还是需要手工,手工做出来的茉莉花茶才有其特有的冰糖香。”国家茶叶质检中心名誉主任骆少君在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福州茉莉花茶界不乏人才,这次选出来的6位传统工艺传承大师就是制作福州茉莉花茶的状元。我一直都说不只是茶,中国的很多传统手工都要传承下去,不能断掉,所有从事这些行业的能工巧匠都应该得到尊重。福州茉莉花茶曾经很辉煌,现在能恢复到这样的水平实属不易,我为此感到高兴。”

“福州茉莉花茶,历史上曾名噪一时,如今它却濒临着制作技艺失传和制茶技术人才断层的危险。我们举办这个活动,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有着千年历史的福州茉莉花茶制作工艺得到有效地保护并传承下去。福州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据介绍,福州茉莉花茶制作工艺与目前国内其它地方的茶制作工艺迥异。根据福州茉莉花茶传统制作工艺要求,窨制花茶需要“四害一提”以上,高档的福州茉莉花茶要经过“六窨一提”甚至“九害一提”后才可出厂。如此复杂的工艺掌握起来难度相当大。此前陈师傅提到的冰糖香也是作为福州茉莉花茶特征和品质的评判标准。目前,福州茉莉花茶传统制作工艺已被列入市级‘非遗’名录,相关方面正组织力量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争取将它列入部级‘非遗’名录。”

茶王赛也是茶师技艺较量的比赛。顶级好茶非机械之力所能成就,必须凭借茶师们实实在在的手上工夫。第八届中国(福州)安溪铁观音茶王赛结束后第二天,记者约见了茶王赛的组织者、福州市泉州商会安溪茶叶分会秘书长王桂林先生。落坐后,王先生拿两款茶叶供我们品尝,其中一款是莲苑茶叶公司的茶,这茶在茶王赛上过五关斩六将获得韵香组别的冠军;另一款则是普通的市价200元/斤的铁观音茶。品尝过之后,无论从外形、香气、滋味上的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王桂林介绍说:安溪铁观音的制作技艺积淀了茶农几百年的智慧,无法完全用现代机械模式套用。顶尖的好茶一定需要从传统工艺上去把握每一个细节。

好的铁观音茶要有明显的兰花香,且汤水柔顺,回甘持久,有喉韵。我手中的这款冠军茶是参赛者寄来的茶样,不予定价,专门赠人品评,如果要定价也要上万元1斤吧。导致如此悬殊的价格差异,虽有茶树生长环境自身的影响,后期加工却是最主要的因素。

莲苑茶业有一位姓高的师傅是炭焙茶的高手,此次的茶王正是出自这位高师傅之手。今年约莫50岁、貌不惊人的高师傅出生于安溪制茶世家,自小与茶打交道,拥有30多年的炭焙经验。他将炭焙繁杂的工序概括为“玩火”和“闻味”两个环节。简单地说,就是从茶的味道判断出焙茶时间的长短和火势的大小。炭焙要常翻拌,至于如何掌握翻的时间,全靠高师傅一张鼻子。据莲苑茶叶公司的技术总监张先生介绍说:

“炭焙不仅耗时费力,又需专业性和经验,是一种不容易控制的茶叶烘焙方式。因此,它已随着现代电焙炉的出现而消失。但近年来,随着现代人对传统生活的回归,和养身观念的改变,一度消失的炭焙茶重新出现在大众面前。”

第八届中国(福州)安溪铁观音茶王赛上,青香组和浓香组的茶王分别由天马山茶业和帝菀茶业获得。天马山茶业的林彩桦是本次比赛最年轻的女茶王。她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制茶中机器无法取代的环节是做青。摇青与摊置相间进行,合称做青。做青技术性高,灵活性强,是决定毛茶品质优劣的关键,有长期经验累积的制茶师,才能感受得到茶叶特有的生命气息。在摇青一静置的往返过程中,需要闻青、看青,来决定轻重和次数以及下一步的炒青。对此,帝菀茶业的陈历生也有着同样的体会:许多人觉得这些工序都很简单,其实不是这样的。在制茶过程中,每一个小细节都要做到恰到好处,而且小细节的处理是机械无法替代的。

“申遗”的误区

“非遗”从生产力较为落后的古代农业社会流传至今,在展示其非凡魅力和顽强生命力的同时,也表现出“脆弱”的一面:在商品经济时代,商业运作无孔不入,

“非遗”自然也就很容易成为一些政府、商业集团赚钱敛财的“摇钱树”。因此,当某个“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榜上有名时,除了赢来欢呼与掌声之外,还会受来自商业社会的觊觎。就以民俗类的“非遗”项目为例,一些以民俗风情表演为卖点的旅游项目,常常扯着“非遗”的幌子向游客兜售纪念品,甚至咄咄逼人地让游客掏钱,令人十分反感,导致原汁原味的“非遗”因沾染了铜臭而变味。

“‘非遗’本身不是也不可能是商品。产生于农业社会的‘非遗’,它是属于文化,并无商品属性,只有通过特定的载体,它才具有商品的属性。就像茶和制茶技艺,茶是制茶技艺的载体,二者是不同范畴的两个概念。‘非遗’保护是公益性质的,政府“申遗”成功

后,就应投入人财物去保护,而非颠倒本末倒置,变成商业运作的工具。”福建省文化厅社文非遗处梁祥霖说。由此看来,上述现象的存在,究其根源,就在于人们对“非遗”的误读,混淆了文化与经济特有的内在属性。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詹罗九教授也一针见血地指出,“申遗”是文化事业,而非文化产业。文化归文化,经济归经济,文化不是经济的奴仆,不能被经济所践踏。

不可否认,“申遗”热之所以会形成风起潮涌之势,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和不少地方政府将“申遗”成功与否与政绩相挂钩有关联的。“这种带有功利心的‘申遗’在各地、各行各业中都普遍存在。”梁祥霖如是说。他给记者讲述了一个事例:在承担国家项目――中国乌龙茶传统制作技艺申请联合国人类“非遗”的过程中,因为地方领导过份注重当地的品牌,而一时难以统一多个地方的思想认识,从而延误了申报工作的进程。从这个事例中不难看出,追求政绩、追求影响(品牌效应),已经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申遗”的出发点之一。若照此方式申请,那就应该是×××制作工艺,而不是中国乌龙茶制作工艺了!它的内涵、外延和属性都将被大大压缩,与既定的目标南辕北辙。

“非遗”“政治化”的另一种倾向亦不可轻视,例如,列入《名录》的传统节日或特色节日,由于政府的介入,原本应由民间主持操办的活动就变成由政府导演的一场文化活动,变成了某地政府的形象工程。政府的支持固然不可或缺,但来自于民间的“非遗”仍然要回到民间,政府在“非遗”保护中只能是扮演“协调者”或“合作者”的角色,而非“主导者”。

在全国各地日益高涨的“申遗”热潮中,各级政府不辞辛劳地发掘本地的“非遗”,然后一级一级地向上申报,都希冀能在《名录》中占有一席之地。一些地方政府几乎是为“申遗”而“申遗”,他们看中的只是“非遗”的“名”而忽略了它的“实”,错误地以为,只要进入《名录》就算完成任务了,获批“非遗”后就没有了下文,甚至将其束之高阁,置之不理。

总理曾指出:“非遗”之所以能传下来、千古不绝就在于它有灵魂、有精神。灵魂和精神就是“非遗”的内涵,也是它的魅力所在,形式只不过是个躯壳罢了。“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好“非遗”的内涵,传承民族文化的文脉。为此,梁祥霖很形象地举例说:武夷山正因它有自然风光,也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而获得“双世遗”。而诸如影视基地、人造公园之类的人造景却很少能长久地保留或闻名,其根本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拥有内涵。如是观之,“申遗”“重外轻内”的倾向实为荒谬之举。

正解“申遗”

制茶技艺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之后的那些事儿,有好的现象,也有出现误区。而为了让这项悠久的传统技艺能代代相传,继续为人类造福,“中遗”者和传承人十分有必要拨开“云雾”,认清摆在眼前的首要问题:“非遗”究竟是要保护什么?

拨开“云雾”

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冲突与矛盾是世界性的难题,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指南》中也感喟道:“随着当今世界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形式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并受到文化标准化、武力冲突、旅游业、工业化、农业区缩减、移民和环境恶化的影响。”如此看来,不遗余力地保护“非遗”是全人类的当务之急,而就茶业而言,亟需保护的“非遗”正是传统的制茶技

传统制茶技艺的每一道工序是由劳动人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经验总结,其传承需要回归落实到人。就此,詹罗九教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进行了深入地解构:“所谓遗产,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和历史沿传下来的传统文化。文化包含精神、制度(行为规范)、物质三个层面。在这三个层面中,精神层面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的灵魂在精神,物质是精神的载体,是人思想、思维的具体化。什么人创设了什么制度,发明了什么技艺,制造了什么茶品,都是人的思想和思维起主导作用。”因此,“人化”的文化是“非遗”的精神财富,是“非遗”保护的核心和本质。

事实上,以人为本的“非遗”保护根本性原则在“非遗”传承人的评审上就能看出一点端倪。据梁祥霖介绍:在评审“非遗”传承人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在呈递申报材料时,经常有这样或那样的疑惑和错误观念。有人认为,传承人要有学历、要有职称或者要获过什么奖。其实不然,我们评审认定传承人的唯一标准就是他身上是否拥有独特技艺,且这技艺是否正宗并具有代表性。梁祥霖在参与评审中医“非遗”传承人时,曾遇到一名医生的质问:“我是医学博士,还是主任医师,资历、学历都比他(坐堂中医)来得高,为何他被认定为传承人,而我却不行?”对于这名医生的不解,梁祥霖直截了当地回复道:“就西医而言,你的水平可能要比他高得多,但是中医不见得你会比他更精通。评审传承人不是评职称、评学科带头人,更不是评模范、评先进。我们不看资历、不看文化程度,而是要看你身上是否拥有‘非遗’的技艺。”

“非物质”的制茶技术经过人类的智慧和行为作用于“物质”的茶,形成了花色各异的茶叶品种,同时也因融入了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而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饮茶文化,其具体表现形式就是茶艺、茶俗,抽象表现形式则为茶道。人们在着手保护传统制茶技艺的同时,还要保护表现为泡饮方式、饮茶习惯的“茶道”,如潮州功夫茶艺、径山茶宴的“非遗”保护就可以借鉴。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福鼎白茶、福州茉莉花茶都和它们诞生的地域文化密切相关,使得这些地方的饮茶方式、饮茶茶俗也不尽相同。

针对福建各名茶茶艺的发掘现状,梁祥霖坦言:目前福建茶艺存在趋同性,而且对表演性的注重超过了其内涵的挖掘,譬如说,岩茶茶艺和铁观音茶艺都有十八道程序,几乎都有“韩信点兵”、“关公巡城”,或者在表演方式上大同小异。这不见得是好事,像武夷岩茶本身就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完全可以去深入挖掘和它历史、传说联系紧密的、能充分凸显武夷山文化特色的茶艺,如将彭祖传说融入岩茶茶艺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

把“根”留住

与世界上“非遗”保护起步较早的韩国、日本等国相比,目前我国的“非遗”保护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规范之处,尤其是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政绩工程的误导以及学界、文化界的过度解读或误读,导致一些“非遗”项目丧失了本真,成为某些地方提高经济效益、提升政府形象的牺牲品。甚至有人戏言:“‘非遗’生于民间,死于庙堂。”

“过度开发在‘非遗’保护尚不成熟的我国不可避免。但是,我们还是希望有识之士能坚守住传统的阵地,保留住传统文化基因。”梁祥霖说。当记者问及现今福建传统制茶技艺保护情况时,他对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传承人魏月德和王文礼的做法赞许有加:“魏月德和王文礼都充分认识到了保护传统工艺的重要性。像魏月德就恢复设立了制茶小作坊,平时带着一些徒弟手工做茶。当有客人来访时,他就拿出他们用传统手工艺制的茶,而没有拿机械化生产的

商品茶,这就是一个坚守传统的很好证明。王文礼也一样,他在坚守传统的同时,还十分重视运用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技术。我相信他们都会走得更远。”

“非遗”本身就有的“软肋”――“非遗”因人而存在,以技艺、声音、形象、习俗、知识等为载体,传承只能通过言传身教,一旦断层就很容易后继无人,这些“活”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非遗”的传承。以武夷岩茶为例,要制得一泡纯正的大红袍,非那些熟练掌握并灵活应用大红袍制作技艺的茶师所不能。“即使我们将茶师制茶的全程仔细地拍下来,至多也是作为子孙后代作为参考的资料,而茶师在现场制茶的手势、力度以及对制茶程度的掌控都是无法复制的,必须通过技艺的传承来实现。”

中国国家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曾说:“非遗”是每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基因,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人类创造力的重要因素,它只有存活于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才具有生命力。正如前文所述,“非遗”保护的核心和本质在于保护传承人,“非遗”传承的关键也在于人的“活”传承,若无薪火相传,任何“非遗”都将失去其固有的价值。因此,梁祥霖说:“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为何?就是因为手艺断代了,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根’留住。希望传承人能多花些时间和精力,传授一批徒弟技艺,争取每年做一批手工茶,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技艺发扬光大。”

茶艺的传承篇3

关键词:音乐教育;茶文化;传播与传承;茶艺表演

1我国音乐与茶文化的关系

1.1二者同属于文化体系

自夏朝开始,中国便开始出现“礼乐”一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制礼作乐”以及“礼乐之邦”等说法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礼乐体系对古人的重要意义。据我国近现代历史学者来看,我国音乐发源于炎黄时期,并得到后世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事实上,我国有着璀璨而丰富的音乐文化,比如先秦时期的石磬音乐和编钟音乐、秦汉时期的乐府音乐和歌舞百戏、唐宋时期的曲子词音乐等。相较之下,“炎帝尝百草”之后,茶开始与华夏儿女结下了不解之缘,但这并没有意味着我国茶文化得以形成。事实上,茶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一直到唐代茶圣陆羽编写《茶经》这本茶学典籍之后,才标志着我国茶文化的初步形成。我国音乐(文化)与茶文化同属于传统文化的分支,是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2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

我国音乐文化与茶文化虽然同属于传统文化体系,但是二者却有着很大的差别。二者在内容、形式、发展历史、影响范围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就音乐文化来看,音乐主要包括器乐和声乐,不同地域的音乐有着诸多差异(比如我国的汉乐和西方的爵士乐、摇滚乐等)。就茶文化来看,茶文化主要可以分为物质器物层面(茶叶种植、茶品、茶具等)和精神文化层面(茶文化习俗、茶文学作品、茶典籍等)。音乐文化主要是一种听觉艺术,其主要作用于人类的听觉感官;相比之下,茶文化则主要作用于人类的嗅觉和味觉。除此之外,音乐文化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文化,而茶文化是兼具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一种文化形式,二者均可以给人的精神感受带来一定的影响,比如音乐可以使人闻歌起舞、感同身受、潸然泪下,茶则可以使人感受到舒适惬意、自然放松,同时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

1.3二者呈现出融合趋势

由于音乐和茶文化均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分支,因而二者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会出现相互重叠的现象,并逐渐呈现出一种文化融合的趋势。比如说,茶艺音乐、茶道音乐、禅茶音乐等就是这种文化融合趋势下的产物。但这并不意味着,茶文化音乐就是将“茶”和“音乐”这两个元素进行简单相加。二者是文化的交叠和融合,并非内容或形式上的加减乘除。当茶人步入茶室或者茶楼之前,首先就会听到缓和雅致的轻音乐,音符的节奏律动和茶室的摆设布置在无形中营造了一种天然的饮茶意境,从而使茶人真正放松身心,舒缓疲劳的身躯。由此可见,茶文化音乐是基于茶文化理念和音乐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可以给茶人的心灵带去一阵暖风。

2音乐教育对茶文化传播与传承的作用

我国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提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观点,由此看来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德育和智育,同时还要重视诸如美育在内的其他教育内容。音乐教育属于其中的美育(即“美感教育”)的范畴,因而音乐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幼儿园到大学,音乐教育基本上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涯,为学生培养了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茶文化是我国引以为傲的文化,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逐渐沉迷于物质世界中无法自拔,茶文化也因此淡出人们的视线。茶文化与音乐文化同属于我国传统文化,并且呈现出融合趋势,因而借助于音乐教育传输茶文化理念将有助于我国茶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当前,音乐教育对茶文化传播与传承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2.1音乐教育可以为茶文化传播提供更坚实的土壤

从现阶段茶文化的发展可以看出,很多社会人士对茶文化、茶思想都不太重视,当问及与茶有关的典故时,有人竟十分茫然。很显然,这一现象透露出茶文化的循序渐进,要想更好地传播我国茶文化,还需要从现阶段的教育做起。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其思想和言行对祖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将包括茶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植入到教学内容中,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并帮助给他们自觉树立文化保护意识。从近几年的学术论文中不难发现,很多教育工作者都曾尝试着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音乐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美感和鉴赏能力的学科,我们同样可以将茶文化导入到其中,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能够意识到茶文化的重要性,并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自觉肩负起传播和传承我国优秀茶文化的重担。

2.2音乐教育可以发掘潜在的茶艺表演者,推动茶文化传承

茶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并且茶文化艺术形式也曾为我国历史舞台上散发着特殊的光芒。但是现代化脚步的加快导致人们出现“短视”的问题,他们开始忽视文化的重要性,进而导致我国很多传统文化艺术出现后继无人的局面,比如茶艺表演。通常意义上的茶艺表演主要由乐器演奏者和歌舞表演组成,茶艺表演可以深化茶人对茶文化的认识。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可以借助茶道音乐和采茶歌等音乐形式培养学生对茶艺表演的兴趣,并从中发掘颇具天赋的人才进行培养,从而为我国茶文化的传承做出一定的贡献。当然,在此过程中,教育单位不妨与民间茶艺表演机构合作,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场所,从而在某种意义上推动茶文化的传承。

3音乐教育在茶文化传播传承过程中的应用

在具体开设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学工作者应该对茶文化加以了解,并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整合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培养其对茶文化的兴趣。要想更好地促进茶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我们建议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开展音乐教育:

3.1创新教材内容,加大文化比重

在中小学,音乐通常作为一门“副科”存在,音乐教材更是多年也未进行调整和创新。随着时代的变化,音乐内容也出现了很多变化,要是一直按照原来的教材进行教学,就可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促进我国茶文化的传承,教材编撰人员可以结合我国茶文化进行编写,将与茶文化相关的音乐内容编入教材。比如说,可以在教材中加大茶文化的比重,介绍我国各个地方的采茶歌(唱腔、歌词等)、并可以适当地融入现阶段的茶艺背景音乐和茶文化轻音乐,培养学生对于我国茶文化的认识。当然,还需要指出的是,很多学校经常在临近考试时会将音乐课砍掉,将其挪让给“语数外”等科目。很显然,这种课程设置存在明显的缺陷,这会导致学生不重视音乐课,对音乐课产生抵触心理。

3.2利用多媒体,调动课堂氛围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多媒体也逐渐进入到很多学校,多媒体成为了教师教学的辅助手段,有助于推动教学内容的展开。近年来的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很多音乐教师通常采取一种“唱练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事实上这种教学方式并不存在任何问题,但是很多学校的音乐教师大都由其他科目老师担任,因而这些老师在示范歌唱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专业的问题,比如气息不稳、“走音”层出不穷等。这种不专业的教学方式很可能会在较大程度上误导学生,使学生也出现此类错误。为了避免此类问题,教师不妨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播放茶文化音乐的精选有声读物、音频和视频等,帮助学生形成较为直观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学生对茶文化音乐形成全面认识。

3.3开设趣味茶吧,培养学生兴趣

很多情况下,一周一次的课堂教学并未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对茶文化音乐的兴趣。而且根据人类的记忆规律来看,人们在学习之后的两到三天内进行巩固可以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因而,趣味茶吧的开设将有助于学生在课下进行音乐学习。音乐教师在布置茶吧时,应该注意结合茶文化的特点进行摆设布置,从最大程度上营造出一种自然舒适的茶意境。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学习音乐,一边饮茶一边感受茶乐的律动,身心也会放松下来,这对于结束了一天繁重学习任务的学生来讲是十分有益的。当然,学生在茶吧内可以欣赏到各类茶艺音乐,并接触到一些课堂上未曾接触的音乐内容,进而感受到茶音乐的魅力。

4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和茶文化均属于文化范畴,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重合,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茶文化音乐。音乐教师应该认识到音乐教育与茶文化之间的关联,并积极主动地将茶文化内容导入到教学过程中,使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相结合,这样可以使教师在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同时提升他们的茶文化保护意识。为了更好地促进茶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教师也应该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于茶文化音乐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肖艳芳.浅析民族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之间的联系[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12):233-233.

[2]谢向颖.分析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体现[J].北方音乐,2013(9):141-141.

[3]郎启训.对当前云南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反思———从传承民族文化谈起[J].文教资料,2009(35):218-220.

[4]张笼.浅谈高校音乐教育对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作用[J].文摘版(教育),2015(3):167-167.

茶艺的传承篇4

关键词:茶文化;音乐教育;茶道

从茶席设计,到茶艺表演的具体实践,利用自然、优美的动作传承天人合一、物我相荣的理念,赋予茶具、音乐、整体环境以和谐的韵味,实现茶道艺术和音乐的有效融合,向参观者传递茶道的文化观念,当然也传达着中华茶文化的精神。这,即是茶道教学中开展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通过音乐学习,抽象的审美能够伴随着具体的茶艺表演活动展开,丰富视觉体验的同时,升华听觉感受,进而加深对于茶色、茶汤、茶味的感受以及茶道表演本身所传达意境的感受,超越表演本身看到茶艺表演的本质,泡茶技能自然也随之上升,进而促进个人修养的有效提高。

1茶文化的传承

中国人民饮茶的习惯,源于神农时期,周、汉时被世人所认可,唐宋时期更成为文人雅士的必备技能,加之元、明、清的发展以致形成当前时代的茶道,可谓经历了饮茶、煮茶、茶艺表演、茶道、茶文化沉淀等一系列不断深化的过程,最终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尤其在中华文化的演进中,茶道文化与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精神相互融合,在综合三家天人合一精神的同时,也顺应社会发展的自然潮流,形成了清净淡雅、自然随顺的茶艺风格,并将其赋予茶艺表演过程中,实现以动传静的目的。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不同地区的茶文化,也有着新的发展,比如各地采茶歌、采茶戏的表演,以幽默的风格传达着采茶地区人民的生活状态;各地不同大小、不同风格的茶馆中,茶艺表演中与各类传统乐器的结合,也丰富了个人饮茶的体验。当然,采茶戏和茶馆茶艺都是在茶道与音乐相融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音乐创造意境,茶艺渲染意境,两者都在传递中华文化的传统内涵,当然,音乐教育功能在茶文化中也愈加凸显。

2茶文化中音乐教育功能分析

音乐教育能够加深个人的五官感受,改变人们对于基本物质的情感体验,对于帮助个人发现美、理解美、深化美并再次认识美具有重要作用,当然更有助于提升个人的认知体验,增强个人想象力,提高个人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实现个人的精神升华。在茶文化传承中,音乐教育的展开主要具有以下功能:

2.1提高个人协作能力

在以茶艺表演为主的茶文化传承中,煮茶、洗茶等一系列过程都需要不同表演者之间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尤其加入音乐演奏的茶艺表演,需要茶艺师和乐师之间相互理解,把握每一个音乐节奏或者是茶艺表演的具体过程,以促进两者的和谐。在具体的茶艺表演教学中,加入音乐教育,一方面能够帮助个人理解音乐对于茶艺表演的促进作用,提高他们对于艺术美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培养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提高他们在茶艺表演中与其他表演者相互配合的能力,实现其具体表演与音乐的完美融合,提升其协作能力的同时,也促进其对天人合一理念的理解。

2.2传递茶文化和历史

在茶文化中,采茶戏、采茶歌等可以说是接受度比较广泛的一种文化传承方式。当然,采茶戏并非简单的滑稽表演,其借助于采茶时候的步调、采茶的技艺与音乐之间的相互融合,展现我国采茶文化的同时,也向大众传递着采茶者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表达着采茶者面对艰苦的生活依然乐观的态度。而在茶艺表演中,托壶、旋转、倒茶等的一系列富有音乐韵味的肢体动作,一方面展示着茶文化本身的包容性,表明茶文化可以与音乐文化相互融合,进而利用人民丰富的智慧创造出新型文化表现形式;另一方面更突显茶文化发展背景下的茶道、音乐等中华文化经过不断的融合和创造,在不同时代呈现不同的状态,具备强大的生命力。茶艺表演中的音乐,已经超越了音乐本身的内涵,融于茶道表演当中,让人们能够在音乐欣赏和茶艺表演中了解音乐,更了解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史,升华中华文化的传承效果。

2.3展示中华传统文化

饮茶,讲究慢条斯理,以心境理解茶境,以茶境感染心性,在淡然的氛围中,体味茶色、茶香和茶汤。同时,在舒缓的音乐中,放缓为生活忙碌奔波的心情,在品茶的同时,了解中华文化,感受文化本身带给人的滋养。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人们的心情也跌宕起伏,很难平静下来。包括茶艺表演在内的很多艺术都变得相对浮躁,人们都希望找一个不忙的时候放松心情。茶文化,则给了人们这个机会。茶艺中音乐的加入本身是为了给人营造平和的环境,而茶艺表演,则利用茶香与音乐情境的融合,茶艺表演与音乐节奏的融合,让人们在聆听音乐的同时感受它的的平静,加深对于生活的体验,更在品茶的过程中寻得片刻休息的机会。可以说,音乐教育让人们对于茶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给茶文化这一中华文化以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并以此传统文化的魅力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对生活的理解方式,并在传递茶道文化精神的同时展示着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帮助个人提高应对世俗凡务的能力,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更促进个人品格的塑造。

2.4培养个人审美能力

经常在品茶的同时听一些节奏舒缓的音乐,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于周遭事物的感知和观察能力,增强其审美体验也有帮助。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通过节奏、音调、音色的介绍,让学生明确基本的音乐结构,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基本特征,但是从学生角度来说,由于缺乏具体的情感经历,其很难把握音乐所传递的情感,因此在弹奏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自身情绪的影响,因无法专注音乐本身而影响最终音乐效果。但是茶文化则给音乐提供了具体的表演情境,茶艺表演中融合的茶道精神,与音乐本身相互作用,让学生在音乐表现技法熟练的同时,也能够通过茶道文化的体味、茶艺表演的观察等,丰富其个人的情感体验,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就好比,一个经常去茶馆听曲的人,因为原有的茶文化滋养,对茶艺表演已经相当熟悉,而音乐人在表演过程中出现的与茶艺表演节奏不和谐、音乐表演人情绪过于紧张的状态,其一下子就能辨认出来。

2.5促进个人身心健康

当一个人出现状态问题时,喝一杯茶,感受一下《春江花月夜》所描绘的大好河山,能够再次拓宽其视野,让人不再沉浸于原有的情感天地中,而是放眼于更大的局面去感知生活本身的美好;当一个人经过长久的漂泊,于一处安闲的地方喝一杯温暖的茶,听一曲家乡的采茶戏,不仅能够感受到音乐带给个人的亲近感,还能够在茶香中获得愈加沉静的感受,进而从这种感受中汲取再次奋斗的力量。而当个人十分失意,充满沮丧感时,以茶代酒,在慢慢品味茶汤的过程中,感知《高山流水》中知音之音,感受渔舟唱晚的闲散舒适,感受《沧海一声笑》的壮阔豪情,发泄心中的沉闷,同时也提升思想境界,重新变得斗志昂扬。在茶文化中,优秀音乐曲目的展现,不仅能够平复个人的心情,让人能够深入到茶所营造的文化氛围中,帮助个人和缓心情,同时也能够通过思想境界的升华,保证个人身心健康。

3茶文化中音乐教育的实践

结合茶文化的音乐教育,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学习音乐节奏、音乐表现形式的同时,加深对于茶文化的解读;另一方面则是利用采茶戏、采茶歌等具体的茶与音乐的结合形式,了解茶与音乐之间的动静结合之美,明确茶文化不仅是静止的历史和文化,其在不同的地域、历史中,发展出了不同的形态,当然也接受历史、人类智慧的滋养,在不断丰富着自身的表现形式,以多样的状态向人们传递着生活的美好,加深人们生活的体验,更促进个人生活态度的转化。当然,茶文化的音乐教育,最终目的还是让学生在赏析音乐的同时,提升其对于音乐本身的感知能力,进而提高审美体验,实现与茶文化的相互融合,与音乐精神的相互融合,让抽象的理解变得更加真实。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突破原有的思维方式,进入音乐所营造的想象境界。同时,在整体的音乐感受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对于音乐的认识,尤其加深对于不同音乐小节中所表达情感的认识,进而将一个个音乐片段联系起来,以新的音乐展现形式传递音乐带给自身的感动,更向周围的人再次传达音乐理念,深化他们对于音乐的理解。音乐实践本身是一个多角度、全方位的学习过程,进行音乐的具体演奏实践,有助于个人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使得原有的以静态方式的曲谱灵活展现于手指尖,让音乐的表演更加鲜活可感。而在音乐表现过程中,学生自身情感的加入,也可以让身心全都沉浸在音乐所营造的氛围中,进而在感知音乐情感的同时实现个人精神的升华,帮助塑造音乐品质。茶文化中的音乐教育,让学生学习茶文化的同时也进行与茶相关的音乐文化的理解,促进学生音乐思维的形成,为茶文化的深层次构建、茶文化在新时代的新式理解创造条件,更为茶文化的深度发展和时代传承做出贡献。

结语

从茶文化的传承当中,了解茶文化的具体韵味;从茶文化与音乐结合当中,明晰音乐的功能,明确音乐教育的加入对于茶文化教育的具体作用,音乐与茶文化结合的具体形式以及茶文化中音乐教育的具体展开形式;在以茶文化为背景的音乐教育实践的展开,不仅有助于提高个人的音乐审美体验,丰富个人形象感知能力,提高个人对于音乐和茶文化的认识,更有助于茶文化本身的时代解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贞文.论音乐教育在茶文化中的运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4):174-176.

[2]蔡荣章.茶席•茶会[M].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2).

[3]刘勤晋.茶文化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9).

茶艺的传承篇5

书院为继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修习传统经典与各种艺道,并针对修学生提出了“戒玄虚空谈”“戒速成轻浮”“戒懈怠骄奢”的六戒要求。修学生们每日礼圣、读经、洒扫、下厨,并进行相关的艺道研习。器以载道,以艺近道,注重修学生心性的养成,并在艺道学习和事务承担的实践中养成君子气象。

以“茶”证道

“茶”作为天地间的灵木,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存在了两千多年。书院以茶文化为主要建院核心, 崇尚“中正和雅”的饮茶精神。提倡书院茶风,致力于传统茶礼的恢复以及茶文化的研习和传承。

信心・愿景

华夏茶书院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之下,能够让传统中式雅致生活方式走进更多人的生活中。在这个愈加浮躁的社会,给大家的心灵留一片宁静的净土。同时,通过六艺的研习和经典的学习,能够继承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把祖先留给我们的五千年文化瑰宝发扬光大。

茶会・雅集

自立院以来,策划并组织了“春服既成”“乙未清秋大茗雅集”“湖山一梦茶雅会”和“七夕烛光无我茶会”等,并参与了在佛教圣地五台山举办的“海峡两岸名泉汇”、在河北赵州举办的第十届“天下赵州国际禅茶文化交流大会”等茶事雅集。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二三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乙未年春,由茶书院且庐为主要策划的第二届“春服既成”弦歌诗茶会在山清水秀的石台慢庄举行。

春风拂面、湖水荡漾,清亮的诵读声凭着水面传到山谷,与对面的青山激荡;而后,人们或三五成群的,踏着晨露,拾阶而上,听泉水潺潺,闻鸟语花香。之后在慢亭举办祭祀,在大祭司的率领下,拜文王,凭先圣,怀祖先,遵照国之仪轨,盛装祭祀。古琴艺术家谢东笑现场抚琴。祭祀结束后,国内著名茶席设计师在慢庄禅厅静心设置九席茶。

乙未年七夕,华夏茶书院与秋浦书院等机构合办七夕烛光无我茶会。77名席主,77只火烛,拈77壶茶,以77颗素心,以茶为鹊,以席为桥,传递着爱意。

[茶礼・茶风]

古代的教化机构有寺院、道观和书院三种,而这些地方大都离不开茶,并逐渐由各自的特点衍生出了不同的茶风。譬如僧人爱喝茶,提倡“禅茶一味”。赵州和尚一句“吃茶去”,便引无数人去参悟。道士饮茶,则可助益修炼,唐代卢仝七碗诗中有曰:“七碗吃不得也” ,大概便是此意。而书院茶风则提倡“中正”“和雅”的饮茶精神,以茶体现儒家的伦理和内涵。

书院茶风,讲究专门的行茶场所和礼仪,通过饮茶达到“和乐”的境界。书院邀请南山流煎茶道的马守仁先生为导师,研习并继承南山流煎茶道与点茶道,致力于茶礼的复兴与传承,并将饮茶与古琴、和香、书画等艺道的研习结合在一起,体现出独特的书院饮茶风尚和茶道美学。一盏茶汤,亦可用来交流心得,和谐人际。

在新年茶会里,书院修学人员带领大家礼敬茶祖神农、品饮六款奇茗、重现宋代四艺、诵读经典茶文、参与欢乐筹令,茶友们济济一堂,其乐融融。净手、止语、行香、插花、礼圣,茶会的环节设置正是对于书院茶风最好的阐释。

[生态茶叶基地]

书院设有自己的茶叶基地,并对生态茶叶进行研发。其中,雪域极品红茶“倾城”便是一例。此款茶选取了云南腾冲明光镇境内的极边清境山茶园最佳核心小产区的原料,生态茶园每年五月头采,纯手工制作,技术结合乌龙茶的加工工艺和滇红加工工艺,茶香清雅迷人,饮时鲜爽顺滑,醇厚甘甜,可谓“好茶如美色,未饮已倾城”。同时与茶马古道源头“易武”合作,生产制作易武普洱茶。

以艺近道

书院以茶为核心,同时香文化、古琴、插花、书画、华服以及古典家具并举。提倡“器以载道,以艺近道”,并在各个艺道方面聘请国内顶级导师进行相关的教导。

[茶道・且庐]

“一饮涤昏寐,再饮清我神,三饮便得道。”且庐旨在中国茶文化的推广。除了相应的茶叶、茶器,还设置了《茶经》的研修课程,马守仁先生的煎茶道、点茶道的相关课程。华夏茶书院亦将成为中华点茶道安徽基地。

[香道・德充符]

香之妙用,“燔柴事天、萧炳供祭、蒸享芬、升香椒馨,达神明、通幽隐,其来久远矣。”德充符香道馆旨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和香文化,所有香品皆用天然香料按君臣左辅和合而成、调和身心。言香,必提及炉。德充符以宣德炉古法所制香炉,炉质细腻,呈暗紫色或黑褐色,触之如婴儿肌肤。

[古琴・六清]

语云:“弹琴不清,不如弹筝。”言失雅也。故清者,大雅之原本,而为声音之主宰。地不僻则不清,琴不实则不清,弦不洁则不清,心不静则不清,气不肃则不清――皆清之至要者也。而指上之清尤为最。

“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之为琴。”六清琴馆与扬州古琴斫琴传承人田泉先生合作,通过传统工艺进行古琴制作。其中有一款田泉先生监制的琴,款落丹霞,名丹山凤,琴声幽雅,状若崇山,又像流波。浩兮汤汤,郁兮峨峨。检容授节,应变合度。性洁净以端理,含至德之和平。

茶书院多次举办古琴演奏会及雅集,交流古琴文化。其中,“鸣泉”古琴雅集已成功地举办了近二十回,于各地进行古琴文化的传播。在刚刚结束的2016中国古琴名家新年音乐会・合肥站中,华夏茶书院作为重要协办单位,为喜爱古琴的朋友们带来了古典音乐与传统文化的新年大餐。

[花艺・隐见]

茶艺的传承篇6

【关键词】桂南采茶戏;艺术特征;传承保护

采茶戏的历史距今已有四五百年。作为娱乐活动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在古代摘茶工作中,由于村民负担沉重,于是他们就在闲暇之余把自己采茶的过程和在采茶途中发生的故事记录了下来,并编成戏剧传唱。而采茶戏剧是一种新文艺形式,它包含了动作舞蹈表演和唱歌演出等,不仅戏剧内容充实多元,而且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演出节目形式。博白客家采茶小戏主要是糅合了赣南地区采茶歌剧的优点而编写的,但也带有地方特点,是民俗小曲。而现代的博白采茶传统声乐小戏,有很多都是由粤曲发展而来。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采茶戏的种类逐渐丰富,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著称[1]。在2006年桂南采茶戏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采茶戏的艺术风格和采茶歌、采茶舞有很多相似之处,而桂南采茶戏是自江西赣南传入后,其戏曲风格和江西采茶戏颇有关联。广西采茶戏也称桂南采茶戏,其中以博白采茶戏为主,也最为有名。作为我国的重要戏曲之一,桂南采茶戏拥有很大的艺术价值,其在音乐方面更是无可替代。新时代背景下,采茶戏凭借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鲜明的特征充实了当代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文化和价值观的形成[2]。

一、桂南采茶戏的价值

(一)精神价值

博白客家人喜欢演唱、热爱劳动,生活中开朗、豁达,与人友善、亲切,这在博白客家采茶戏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反映。在物质短缺、困难重重、生存艰难的时候,博白客家人以歌曲相伴,用歌曲来表达情感、表现渴望,无论是在劳作之时,或是休闲之时,不管心境快乐或是情绪悲伤,都会用歌曲来表现情感。而博白客家采茶戏歌曲,与博白客家人的日常生活、劳作状态密切相连,是博白客家人生存风貌、劳作状态的最真切、最朴实的生活写照,真真切切地体现着博白客家人的生存风貌与精神信仰,是博白客家人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3]。

(二)情感价值

出于某些因素,有不少博白客家人离开故土,迁居国外,其中以东南亚移居者为多。在东南亚,许多地区都能够很明显地见到移民后的博白客家人,在异地他乡中努力寻求生活的影子。而尽管离开了故土迁居国外,但身在他国的博白客家人却始终眷恋着故土,甚至一刻也没有忘却过自己的根在博白。而博白客家采茶戏歌曲,被迁居他国的博白客家人当作母语方言,作为联络故土的沟通纽带与桥段。不少迁居他国的博白客家人,都对儿时听过的博白客家采茶戏歌曲十分耳熟能详。在当代崭新的历史中,博白客家采茶戏已然变成了置身博白的客家人与国外客家人之间联系乡谊的主要话语载体与人文沟通纽带,并变成了宣传客家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客家精神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推动力量。

(三)艺术文化价值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精神及其教育内容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影响巨大,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根源,是所有中华儿童都为之自豪的精神根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涵盖着全国五十六个民族不同特点的优质传统民俗艺术文化,是各民族优质传统民俗艺术文化的结晶。其白客家采茶戏,就是中华民族优质传统民俗艺术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种传统民俗音乐艺术文化传统形式,目前已形成了中华民族十分弥足珍贵的民族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4]。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涵盖了全国各地、各少数民族丰富的传统音乐形式,其白客家采茶戏是历史传承下来的一个特色突出、影响巨大、闻名遐迩、广为人爱的民俗歌曲,是博白客家人长期生存、劳作、聪明才智的结晶,有着不可估量的史料价值、文学价值、现实价值。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华夏族儿女千百年来生命的写照、才智的晶体,经历了千锤百炼和无数次的积淀,集中展示着中华民族的民族艺术个性、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历史文化精神风貌特征,是中华儿童最重要的精神财产。而博白客家采茶戏身为一个民俗音乐艺术传统文化,其文化精神核心、思想文化精神内容都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紧紧相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无法剥离、又不能舍去的重要内容。

二、桂南采茶戏的艺术特征

(一)采茶戏的应用范围广泛

桂南采茶戏是对广西玉林、南宁等地采茶戏的统称。今天认为桂南采茶戏起源于赣南采茶戏文化并结合了桂南当地的艺术生活而形成的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戏曲。桂南采茶戏和当地客家人的生活方式十分密切,以有声有色的表演方式再现了博白县客族人民的传统生活和风俗文化以及审美追求。逢年过节、庙会、丰收以及婚丧嫁娶等大事件时,桂南客家人都会邀请采茶戏班来村中演出,戏班通常在一个村子中表演几天到几个月,每到这个时候十里八乡的村民都来观看,场面壮观[5]。

(二)采茶戏的组成元素丰富

桂南采茶戏主要有生、旦、丑三个行当。这些人物角色通常是由当地的村民扮演,他们以幽默生动的形象、趣味横生的语言、灵巧活泼的动作来表现人物角色,同时能更好地反映当地的文化特色。桂南采茶戏的唱腔以客家话为主,分为“茶腔、茶插和新唱腔”三种,这些演员由于都是当地人,因此能较好地掌握客家话,从而使各种唱腔能游刃有余的展现。

(三)采茶戏所用乐器多样

最初由于物质匮乏,材料有限,所以桂南采茶戏一开始仅有锣、鼓、钹等乐器,之后随着进一步的发展依次增加了一些吹管乐器和拉弦乐器。民间的戏班通常由五人组成,著名的博白采茶戏使用的乐器有:铜锣、小锣、大钹、小钹、鼓、笛子、唢呐、二胡、扬琴、秦琴等。桂南采茶戏的表演具有较强的创意性和喜剧效果,主要反映的是人民生活、爱情、劳作、民间故事等,贴近生活,生动的情节为人们的生活增加光彩[6]。

(四)布景道具简单,便于流传

因为采茶戏内容较接近广大的劳动民众日常生活,它角色较少,布景简洁,和其他传统戏剧程式比较一致,具有生命活力,也特别便于在山区流传。这和客家人传统的生存习惯有关。客家生活以流浪为主,尽管现在已不再漂泊,但这种历史印迹在戏曲里却还保留着。道具饰带、钱鞭、花扇和手巾等,由于道具设计简便,也很易搬动,所以不管身在何处均可布景设计,而且能够进行客家人所喜爱的表演节目。于是,自采茶戏在赣州出现后,便迅速传到了与之毗邻的闽、粤、湘等地,特别是在客家人的聚集地方,各地竞相传演,蔚然成风,逐渐形成了客家人最喜欢的戏剧形式一种。

(五)贴近客家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多以下层人民、特别是手产业工人、艺匠的劳动日常生活为表演的主要对象,尤其男欢女爱的剧情所占比例较大。题材主要包括喜剧和闹戏,剧情内容生动有趣鲜活,又具有浓厚的日常生活气氛和当地神秘色彩,且戏剧结构也较为完善,故为当地群众所欢迎。在博白客家区域,每逢有庙会、春节等节日就有民俗采茶戏剧团走村串户演出,听众多是老年人、女性、儿童等,演至最高潮时,有台上台下一唱一和的生动场景,而听众在和歌时也十分投入,戏曲散场回来后还余味无限,以至边跑边唱,手舞足蹈的,其乐无穷。

三、桂南采茶戏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人才流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采茶戏这类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采茶戏的演员们收入下降,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许多演员发现依靠采茶戏很难维持生活,纷纷转行,从而使这方面的人才流失,一些专业表演剧团很难进一步发展,采茶戏无法正常演出,逐渐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7]。同时,采茶戏中的一些老艺人由于年纪渐大,体力不够,逐渐淡出舞台,加上现在娱乐活动众多,年轻人对传统戏曲不感兴趣,因此这项技艺很难得到传承,于是经常出现演出团队后继乏人、缺少青年演员的现象。

(二)资源流失

20世纪,桂南采茶戏在广西各地深受欢迎,几乎在重大节日中就能看到采茶戏的身影。如今,桂南采茶戏已经很少出现在当地农村的节日中,一般很难再看到热闹的采茶戏了,这就导致其剧本逐渐消失,许多故事逐渐被遗忘,或是被加入了网红元素,使其失去本味。在岁月的磋磨和流逝中,采茶戏不仅得不到有效的传承和保护,还遭到了不少的冲击和影响,这就使得原本传世的作品逐渐流失,一些资源逐渐被人遗忘。此外,由于采茶戏难以找到合适的传承人,并且现在的年轻人对其关注度也不高,因此,严重阻碍了采茶戏的发展,有些剧本已经失传,部分剧种正面临破产。

(三)观众流失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全力发展工业,这就导致许多农民放下锄头,纷纷走向城里打工,社会水平稳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较大的改善,但是,我国的一些传统文化,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一些民风民俗,逐渐被人淡忘。如今,人们对桂南采茶戏的关注度越来越少,也很少有人会去观看这一类传统戏曲,只有一些中老年人会观看采茶戏,这也使得其观众偏于单一化,不能全面覆盖。

四、桂南采茶戏传承和保护的具体措施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是一个民族、某片区域的历史记忆和生命基因。为擦亮历史的风尘,唤醒这些活态的历史记忆,近年来,博白县专门从财政预算拨款为采茶戏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舞台,许多民间表演艺术家纷纷响应号召,共同助力,加快推动我国乡村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让失活已久采茶戏艺术再现魅力,重回大众视野[5]。博白县坚持以申报谋发展、促保护,以开发促传承,制定并推出多项非遗保护机制,同时通过日常教、民间宣传、政府出资等方式,使传统、优良的民族民间文化可以薪火相传。

(一)出台政策,建立机构

桂南采茶戏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广西博白县的骄傲,同时也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近年来,博白县一直致力于发展和保护桂南采茶戏,出台了相应的保护政策和保护机制,并于2008年成立了桂南采茶戏保护中心,开展经常性的工作。为了进一步推动桂南采茶戏保护工作的扎实开展,2011年5月,县政府又出台了《桂南采茶戏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保护措施、要求、人员、机构、保护职责等。

(二)摸清家底,掌握现状

桂南采茶戏的发展历史悠久,为了更好地做好保护工作,摸清民间桂南采茶剧团状况,并登记造册,完善档案。据统计,全县现有采茶剧团80多家700多名演员,遍布全县各乡镇,其中国有县级专业剧团1家,即博白县采茶剧团;正常开展演出活动的民间采茶剧团28家,其中仅大坝镇就有3家。

(三)收集资料,充实库存

资料的收集整理,是保护传承的重要前提。该县非常重视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充实资料库。近年来,加大了对资料的收集力度,对采茶戏的剧本、音乐、教材等资料予以收集,发动老艺人提供线索和实物,并给予适当奖励。目前,主要搜集了《博白县采茶戏曲志》《采茶戏表演艺术资料》《采茶戏曲音乐集成》《桂南采茶戏资料》等资料,重点抓好已公布的6项县级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桂南采茶戏、傀僮戏、绿珠传说、木偶戏、客家山歌的相关挖掘保护工作。

(四)搭建平台,抓好展示

最好的保护就是经常组织演出活动。一是举办的演出,都坚持安排一定数量的采茶戏节目。二是县委、县政府把采茶戏作为宣传县中心工作重要手段。三是对坚持在民间演出的民间采茶剧团给予适当补助。四是通过举办客家文化节,把采茶戏作为客家文化的精髓来展示。逢重大节日及大型活动,如迎春晚会和各地农村民间传统节日,采茶戏表演都是必不可少的压轴戏。博白县剧团在保护传统剧目的同时,积极创作排演新剧目,每年坚持送戏下乡50多场次,真正把艺术归还民间,不单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有效达到保护传承采茶戏的目的,而且还向群众宣传了党的政策方针。全县共组织了28个民间剧团深入28个乡镇和广东等地演出,采茶戏焕发出勃勃生机,展现出极强的生命力。

(五)抓好培训,提高质量

抓好桂南采茶戏人员队伍的培训,是开展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近几年,每年都选派有培养前途的桂南采茶戏业务骨干到艺术院校学习[8]。该县先后举办桂南采茶戏骨干培训班,组织全县28个乡镇民间文艺表演团体及文化馆人员100余人次参加培训班培训,培训科目主要有采茶戏基本功、采茶戏表演、采茶戏片段排练,培训班邀请了市戏剧家协会的艺术家到场指导。同时,还从县文化馆、县采茶剧团派出骨干力量进驻民间剧团辅导。

(六)强化宣传,扩大影响

加大桂南采茶戏的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与广西电视台合作,调查走访采茶戏保护较好地区,拍摄采茶戏主题宣传片,发展当地旅游产业文化,以旅游带动发展,协助中央电视台《客家足迹行》栏目组拍摄采茶戏相关内容片段。

五、结语

桂南采茶戏作为博白县艺术文化的代表精品,是博白县当地客家人传统生活方式、民俗民风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桂南采茶戏在博白县不断被滋养和润色,逐渐与当地客家人的生活、信仰、语言、习俗等融为一体,密切联系。它像博白县漫长历史中的一朵美丽的鲜花,展现了客家人勤劳、善良、民风淳朴的形象,使更多人了解到客家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全容菲.桂南采茶戏唱腔发展研究[J].民族音乐,2020,(05):38-42.

[2]李龙.桂南采茶戏的唱腔艺术及传承研究[J].福建茶叶,2020,42(08):128-129.

[3]王恒华.采茶戏的音乐特色——以广西桂南采茶戏为例[J].戏剧之家,2020,(04):15-16.

[4]冯婷,李春园,陈晓妙.桂南采茶戏文化发展的创新策略[J].传播与版权,2019,(09):108-110.

[5]孙远轶.浅析桂南采茶戏唱腔的音乐形态及变化[J].福建茶叶,2016,38(06):323-324.

[6]蒋燮,邹值友.博白桂南采茶戏青山民间剧团及其旦角唱腔个案研究[J].歌海,2015,(01):43-48+56.

[7]黄静芳.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初探——以桂南客家采茶戏为例[J].成功(教育),2013,(02):292-293.

茶艺的传承篇7

关键词:茶道;文化传承;高校教育

中国茶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茶文化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韩国、日本等国家都具有自己的茶道文化,而所有的茶道文化都是在中国茶道文化的基础上演变而来。高校是茶道、茶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教师讲授、茶文化专家的讲座,来传达茶道知识、茶道传统与茶道技艺。因此茶道文化对现代人的意义并不在于学习茶道技巧,而在于继承、传播茶道文化,推动茶道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1茶道的起源与文化内涵

茶道起源于唐朝,《茶经》是第一部有关茶叶的文学著作。而中国也是最早发现茶、饮茶的国家,从唐朝以后茶作为一种饮料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传播开来。《茶经》是唐朝陆羽所做的有关煮茶、饮茶的文学文献,它不仅仅是介绍煮茶、饮茶等茶叶知识的学术著作,还包含儒家天人合一、道家道法自然、佛家一切皆空的深厚茶道文化思想内涵。自唐朝以来,宫廷、民间、寺院、市井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饮茶品茶活动,茶道茶文化已成为深入人心的文化符号。宋代以后逐渐出现点茶、斗茶等活动,茶道也由原来的高雅文化逐渐向市民文化转变。各个阶层的民众都能够用茶道文化招待朋友、拜访亲友,以完成日常的交往活动。明清以后的饮茶品茶活动更为简约,而茶叶的选择、生产也更加的精细化。市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进行饮茶活动,茶道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目前中国茶道并不拘泥于煮茶、饮茶形式的选择,而更加关注茶产业附加产品的生产、茶产业经济效益的增加。自唐代以后茶道开始向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各个地区的茶道交流活动往来不绝,其中茶道文化得到最好继承的国家为日本。茶道在原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四大皆空的思想上,又增加清寂的禅学思想。因此茶道思想融合宗教、哲学、艺术、伦理等多方面学科的知识内容,形成自身独有的清、柔、圆、寂的文化氛围。如今的茶道一方面承担养生的作用,普通民众从茶道中获得心灵的升华;另一方面也承担着文化传播的作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茶道内涵能提升国民的思想素质,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

2茶道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中国茶道融合儒家、道家、佛家等多种宗教的文化思想,形成独特的清寂和美文化理念。我国地域辽阔、茶叶种类众多,因此在煮茶、品茶等形式上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各个地区的居民都有一套自身独有的饮茶方式,也形成不同的茶道思想。当前茶文化领域尊崇的茶道思想为“廉、美、和、敬”,廉洁清廉、追求美向往美、心态平和安定、心存敬畏成为茶道所尊崇的主要思想内涵。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茶道正在逐渐往商业化、大众化等方向靠拢,休闲娱乐成为茶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茶道专注于煮茶、饮茶、茶产品方面的探索开发,提倡茶叶平心静气的养生作用。但相比于日本茶道而言,我国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茶道礼仪规范。由于我国的茶叶种类众多、茶道流派复杂,煮茶、饮茶等茶道方式也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与此同时政府也没有从制度层面对茶道文化的传承方式、传播特色进行规范,所以我国的茶道发展呈现出较为混乱的特征。目前我国专注于茶叶产业建设,包括茶叶生产、茶叶附加产品生产、茶文化景区建设等,通过建立茶叶品牌来提升茶叶品质,促进茶叶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通过开展各种茶文化交流活动来吸引游客,增加本地的茶叶收入,提升地区的茶叶知名度。茶道的传承主要通过茶叶的经营销售来完成,现代居民通过煮茶、饮茶来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同时各个高校还设立有茶文化、茶学专业,传授给同学们茶叶理论知识、茶道的理论知识,使同学们自觉培养自身的审美情操。茶道还能够与茶叶科研结合起来,生产出符合消费者需要的茶叶产品;有些学校还开设茶产品营销课程,教授给学生茶产品营销技巧。而社会中也出现茶艺师培训等课程,主要向现代居民传授茶道的礼仪文化,以及煮茶、倒茶、饮茶等方面的技巧。茶道文化传承方面的间断问题,应该在茶道制度、茶道传播形式、茶道传播程序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创新。茶道传播制度、方式、程序方面的规范,能够建立起完整的茶道文化体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茶道文化主体。同时茶道的传播要贴近普通群众,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茶道文化的推广宣传,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与文化修养。还要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进行茶道文化课程的设置,争取每个学期都能开设一门茶道文化课程。茶道行动规范、礼仪的培养,能够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3茶道在高校教育管理思维中的运用

中国茶道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着丰富的内涵与强烈的现代意义。茶道首先讲究现代居民对茶的理解,讲究茶文化的发掘与传播,以及茶道产品的开发创造,主要围绕茶叶的经济价值、精神价值、附加价值等方面展开;然后茶道讲究现代人对自身的理解,通过煮茶、倒茶、品茶等一系列的活动,人能够从自身灵魂中发掘到更多的东西,将身体与灵魂进行融合。茶道的内涵是以自然为基础,进而上升到人文精神领域。茶道中的“真、善、美”是相互联系的,茶道讲究真善美,提倡清寂廉静和美的文化品位。所以,茶不仅具有缓解口渴、陶冶身心的物质滋润作用,而且有着洗涤心灵、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茶道也成为居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煮茶、倒茶、品茶的茶道活动,能够带给人心灵的陶冶、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茶道的清幽、廉静、和美是传统茶道追求的至高境界,也应该成为现代人所追求的幸福目标。茶道分为两个部分:茶和道。茶涵盖所有的茶叶种类,道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属于哲学的范畴,是由孔子的《论语》、老子的《道德经》、佛教的《金刚经》等一系列的宗教经典组成。茶与道的结合也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茶道文化涵盖我国传统文化的所有内容。茶树对自然条件的依赖特征、以及茶本身的清幽,揭示茶叶与环境存在的紧密联系,也能够从侧面提升人类的环保意识。茶叶具有“和善美丽”的特性、茶道主张“精行俭德”的品德与信仰,告诫世人应“德博而化”。这表明通过茶道文化和善品性的熏陶,能够逐渐提升世人的道德素质与文化修养。茶道还具有天道人伦的道德思想,天道人伦的思想主张万事万物都要按照其自然规律进行运转,不能违背天道人伦进行经济、社会生态的发展。茶道以和、天人合一作为人道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天下大同所依从的理论依据,也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茶道专业讲师专注于对茶道的文化、精神、艺术特色进行详细讲解,以提升大众的艺术水准与文化修养。茶道与其他专业课程有着紧密的连接关系,茶道通过煮茶、倒茶、品茶的演示活动,进行茶文化的传播;还能够通过茶道书籍、茶道自然生态景区进行茶道文化的传播。自然科学、文化艺术、民俗民风共同构成完整的茶道文化体系,才能促进茶道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才能使人们深入了解茶道文化的精髓。通过利用茶叶博物馆、老茶馆、茶叶生产加工基地、茶文化景区等现实资源,开展茶道文化传播活动。茶叶基地参观考察、茶文化景区游览、茶道社团活动的结合,能够促进茶道文化的深度传播,也能够使大众了解茶、感悟茶,品位茶道的独特美感与深厚的文化哲思。我国在古代已经有茶道教育方面的课程,茶道教育大多以家庭授教为主。传统上社会的茶道交流、煮茶、饮茶,也以男性为茶道交流的主要群体。现代社会也允许女性从事茶道学习、交流活动,大多数茶馆酒楼有着男性茶道传授师,也有女性茶道传授师,他们主要从事茶道表演、煮茶等一系列茶道活动。我国也逐渐增设茶艺师资格考试、茶道师技艺欣赏交流活动,用以培养大量符合国家要求的茶艺从业人员,提升全民族的文化修养与精神境界。茶道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道在高校教育中主要起着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作用。虽然说各个高校也开设茶道课程进行茶道的交流,但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与文化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与陌生人、合作伙伴的交流能力,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要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要按照一定的规矩来履行各自的职责。茶道具有严格的动作规范、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经过茶道的学习以后,能够增强学生与他人的心神交流,拓宽自身的文化视野。茶道中的动作规范也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茶道的教授活动能够促进茶道文化的传播交流,能够逐渐提升自身的审美品位与道德素养。对那些非茶叶专业的学生可以开设茶叶基础知识方面的内容,传授茶道煮茶、倒茶、品茶等方面的技能与规范。通过茶道知识的通俗讲解,使学生初步理解茶叶方面的知识技能,理解茶道传播的人文思想。对那些茶叶专业的学生,可以开设专业的茶叶、茶具、煮茶标准动作、品茶心态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茶道文化的深邃内涵。

4结语

茶道不仅仅包含茶叶、茶文化的内容,更涵盖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佛家的哲学与艺术思想。因此茶道包含茶文化的所有内容,同时也包含哲学、美学、自然科学、艺术学等方面的内容,已经成为社会居民的精神寄托与文化归属。所以高校的茶道教育管理,最重要的是传播博大精深的茶道文化。高校可以通过茶道专业教学、茶叶产地参观游览、茶道实践等方式,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茶道文化体系,推动茶道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作者:刘大勇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参考文献:

[1]庄爱兰.高校教学管理中的理念与制度关系探讨[J].才智,2015(36):124-125

[2]岳淼.高校的教学管理现存问题与应对措施[J].科技展望,2016(3)

茶艺的传承篇8

关键词:赣南;采茶舞;茶文化

0引言

赣南地区,人杰地灵,从古至今,这里的居民都朴素而辛劳的生活着,靠着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和文化。千百年过去了,赣南地区采茶舞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并成为能够代表赣南地区的奠定文化形式。赣南采茶舞依托茶文化的丰富内涵,以舞蹈和音乐的形式,更加生动、更具特色的展现赣南地区的茶文化,赣州地区的采茶舞蹈是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表演与创作将本族的人文精神、性格特征、情绪变化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他是赣南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同时也使地方戏剧的发展得到了滋润;通过采茶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与表演内容,为客家文化、风土人情的传播提供了基础。

1赣南采茶舞的起源

赣南是采茶舞蹈形成的最早地点,在这里居住的人以采茶为生。常年从事采茶工作,因此将主要的时间都花费在种茶、经营茶园以及采茶的事情上。为了缓解采茶时的疲劳,也为了让采茶工作变得更有乐趣,她们在采茶时经常一边唱歌一边采茶,所以逐渐形成了采茶舞,而在采茶时所演唱的歌曲,则被称为采茶歌。赣南采茶歌与采茶舞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为了增强歌舞结合的观赏性,也为了增加舞蹈表演的形式与风格,当地采茶舞的风格逐步完善,并根据地域区分为不同流派,这些流派的主要特征是:表演轻快、诙谐幽默、喜剧性强,也正是由于表演风格的不同,才让采茶舞能够更好的被现代人所接受。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人们的采茶工作变得更加快乐。为留住在采茶时所哼唱的小调,茶农开始了最初的歌曲记载,并以哼唱的方式传承。在赣南地区,为了迎接远方到来的茶客,也为了展示对这些客人的友好,当地人首先会泡上最好的茶,以示热情。然后,会为这些茶客表演自编自导的舞蹈,由于表演形式的特别,因此,茶客会更感兴趣,并由衷的表示感谢。采茶舞的表演过程经过改编以后,具有一定的表演含义,每位人物个性鲜明,在特定的情节中表演着不同的角色,精湛的演技也让人物更加鲜活。表演时有的负责炒茶,有的负责送茶,而这也是比较经典的桥段《送哥卖茶》的内容。还有一种是当地人十分喜欢的事物“采茶灯”,这也是采茶舞的表演雏形。赣南彩灯还有很多内容,有的表现了茶农辛苦的劳作过程、有的记录了茶农在工作时的快乐,虽然记录的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但却十分具有地方特色。采茶歌也有多种演唱形式,经过当地人改变以后,形成了另一种表演风格“采茶戏”。采茶戏有许多经典桥段,比如《挖笋》、《补皮鞋》、《捡田螺》等等。这些经典曲目结合采茶舞的表演形式,既是对当地劳动人民生活的一种记录,又能让多种唱腔和民族风味的演唱形式得以推广,让更多人了解采茶舞的文化内容,因此更受广大人群的喜爱。

2赣南采茶舞与茶道和茶艺的发展

中国人种茶、饮茶已有近千年的历史,随着人们对这段历史的记忆和印象的加深,逐渐形成了茶文化。茶文化既是我国古代人民精神文化的代表,也代表了物质文化的象征,二者相互促进、共同融合,才能让现代的茶文化变得更加完整。随着国人饮茶习惯的养成,茶道和茶艺随之产生。具有良好茶道思想的人在饮茶时,会有一种特殊的精神享受,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层面的想法,也是多数饮茶者无法企及的。进行茶艺表演,可以让茶文化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茶艺表演的整个过程更具有观赏性,被现代社会上流人群所推崇,成为了文人墨客体现个人高尚情操的一种方式。茶艺表演具有一定的美感,整个表演过程如行云流水般顺畅,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茶文化的核心讲求天时、地利、人和,而在人们追求精神文明的今天,也成了值得学习的经典。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对于现代人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促使其了解古人的想法与观点,这也是茶文化被现代人所推崇的主要原因。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与赣南采茶舞蹈形成有直接关系。由于采茶舞蹈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性和表演性特点,所以在表演之前,表演者应对茶文化的内容有所了解,既追求表演形式的完美,又要保证表演内容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可以体现一定的文化价值。各种元素共同叠加,成就了赣南采茶舞蹈表演形式的多样化特点。

3赣南采茶文化中的茶歌和灯彩艺术

茶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是我国古代乃至近代多种优秀文化集中体现的形式,具有一定的学习价值和传承价值。由于茶文化中含有多种艺术形式,因此可以将茶文化用于文学、绘画、舞蹈等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当中,并能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正是茶文化内容的特殊性,才能将茶文化应用于教育领域,确保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赣南民族的灯彩也十分流行,为了增添节日气氛,会开办各类灯彩活动,纷繁多样的灯彩,既代表了祥和,也代表了家丁兴旺,富有浓郁的吉祥意义。灯彩有多种形式,比如龙灯、狮灯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始终不变的一句话是“百善孝为先”,这也是历代子孙时刻尊崇的有道理的遗训,灯彩也受了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古代文化得以传承的工具。从现有的调查分析来看,茶歌的形成与诗歌有直接关系。茶歌的内容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所以在被世人传唱的过程中,其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一同被传承,这也是茶文化被现代人所推崇的主要原因。古人有饮茶的习惯,还有许多文人骚客喜欢自己种茶,在远方好友到来时,为其亲手沏上最好的茶水用于款待,并以茶为主题,吟诗对话,其乐无穷。茶农为缓解采茶时的疲劳,也为了让采茶的过程更加有趣,缓解采茶时的寂寞之感,通过演唱茶歌的方式,让采茶的过程变得更加愉快。有心人将这些歌曲做了记录,因此这种艺术形式得到了保留。有些茶歌的最初原型是歌谣,歌谣的内容都是夸赞茶的美感,让饮茶文化流传得更广。多数茶歌是茶农自行创作的,因此可以更好的体现原始演唱风格,并从最初的清唱演变为现在的歌曲,让配上乐器以后的演唱形式更具有吸引力。

4茶舞和茶戏促进了赣南采茶舞蹈的发展

采茶舞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演形式,在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历史以后,已趋于成熟,其舞蹈演奏形式和演奏风格等内容也得以统一。茶舞是当地人一种特殊的表演形式,在与茶歌融合以后,其舞蹈形式也变得多样化,进一步促进了采茶舞的形成。随着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也随着经济发展的迅速,当地居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所以有更多时间去完善采茶舞的内容和形式,并保证这种优秀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弘扬。现代人处于节奏较快的时代,并没有闲暇时间去饮茶,也没有时间去享受来自生活的快乐,因此,很难体会来自茶农的那种特殊的娱乐感受。采茶舞的出现,改变了其原有的枯燥生活方式,赣南地区的人们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会自行编排各种舞蹈,确保业余时间更加充实。茶戏的出现与采茶舞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关联。当地人为了将舞蹈与灯彩的艺术形式相结合,也为了让表演的内容更为充实,因此,会在表演的过程中添加一些管弦乐器,让有节奏的声音促使表演的内容更加完整,而这些体系的综合,恰恰促使了茶戏的诞生。在茶歌与灯彩艺术结合的基础上,逐步衍生出了采茶舞。由于赣南地区的采茶舞最为原始,因此,其它采茶舞即使处于不同的地域,但总体的舞蹈形式却十分相似。采茶舞自被人们发现至今,其发展速度十分惊人。我国许多省市都争相学习采茶舞,并深深的被这种特殊风格的舞蹈形式所吸引。由于采茶舞融入了文人墨客的高雅文化,并可以进一步体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内涵,所以人们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也同步学习了茶文化的内容,这也进一步增添了学习采茶舞的意义。虽然多数采茶舞的动作都较为单一,并且整套舞蹈也不过十余个动作,但人们在模仿学习的过程中,仍然对这种简单的动作充满兴趣,认真的梳妆、打扮然后出门,整个过程极其认真。赣南采茶舞的发展,展现的是一种特殊的舞蹈形式,而随着与现代舞的结合,其舞蹈动作也变得更为丰富。有些舞蹈动作是模仿动物、而有些动作则带有一定的喜感。为进一步区分不同采茶舞的样式和风格,也为了让采茶舞更具吸引力,每位舞蹈者都会因演奏环境和气氛的不同,换取多套服装,给观众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表演者需要做到体态优美,并可以按照事先制定的舞蹈动作认真完成整个舞蹈过程。谦虚的态度以及坚韧不拔的执着精神是学习采茶舞的基础,为了将这种特殊的文化进行传承,适当的融入茶文化,可以进一步提升采茶舞的文化价值,让融入茶文化以后的采茶舞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提升采茶舞的传承意义。

5结语

研究赣南地区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对赣南地区采茶舞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采茶舞是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形式,在赣南地区,采茶舞是当地居民的最主要娱乐形式,也是当地文化艺术的主要类型,更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在茶文化日渐繁荣发展的今天,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更好的研究、发扬和传承采茶舞,这不仅仅是提升民族文化影响力的需求,也是实现中国民族文化完整性需求。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赣南采茶舞的形成进行了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文化部门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也能够为采茶舞的传承创新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卢忠华.茶文化与信阳茶歌的艺术研究[J].福建茶叶,2016(11):385-386.

[2]巴玥.茶文化对提升茶产地景观品质的作用研究[J].福建茶叶,2017(3):273-274.

[3]刘达,岳艳峰,李锲.英国文学艺术中的茶文化研究[J].福建茶叶,2016(5):332-333.

[4]王宏燕.茶的多维意义及中西茶文化比较分析[J].福建茶叶,2016(4):320-321.

茶艺的传承篇9

关键词:民俗传统体育;采茶舞;高校;体育教学

1采茶舞进校园的意义

1.1学校层面

丰富校园文化,提升中华传统教育高校不仅肩负着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教授专业理论与技能的人才培养的基本任务,更是传播和培育中华民族传统人文教育的重要基地,促进大学生对人文知识的理解、思想观念的转变、道德修养的认知、行为方式的约束、个人价值的取向等都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采茶舞简单而直接地体现了我国从事采茶行业基层民众生活、生产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真实现状,从文化层面也直接体现了中华民族最为传统的勤劳、朴实、勇敢、机智、热爱生活和艰苦朴素的精神与美德。因此,在学习生存、生活、生产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加强人文教育,不断灌输传统人文教育,使当代大学生更好认清自己所处的历史阶段的重要历史责任,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在成人成才的道路上保持健康的身心发展。

1.2社会层面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采茶文化受众人群和专业人才是采茶舞传承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因素。受众人群是采茶舞传承与发展的外部因素,专业人才是采茶舞传承与发展的内部推动力。采茶舞属于地方性小剧种,因此从事采茶舞编导、表演、音乐、舞台等的专业人才相对匮乏。因此,校园成为在新时期推动采茶舞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校园学子来自全国各地,能够将采茶文化传播到更广阔的地域文化中去;另一方面,校园开设采茶舞课堂,有助于培养采茶舞从业者的素质,更好地推动采茶舞的创新与发展。

1.3学生层面

发展个性,培养大学生对民俗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继承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方式,造就了颠覆式的青年一代的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的变革。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环境背景下,社会、学校、家长越来越发现必须在教育中重塑青年一代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与继承,以保证新的接班人和生产力资源在精神与思想战线的统一。中华民族拥有着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也是过去几千年我国整个社会、民族发展和进步精神的基石。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力发展民族传统文化,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对于提高育人标准,育人质量,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创新发展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2采茶舞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2.1传承与发展的可能性分析

高校作为传播人类文明和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肩负着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重任,在高校开展采茶舞的体育教学也是实现这一重任的体现之一。采茶舞在江西省赣南地区很多中小学的课外体育活动和舞蹈比赛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由于还没有上升到足够的重视程度,目前还没有成为一门正式的体育课程并得以普及教学。采茶舞的主要表演形式有舞台剧、场景剧、广场舞等,对于学习者和参与者自身的要求不高,采茶舞进校园在国内很多地区已经广泛开展,例如:广西、贵州等地的桂东南采茶舞等传统体育项目已经作为体育教学资源引入校园体育课堂和课外体育活动。在融入了地域性的特色历史文化的同时,还贯穿了文化价值观和个人价值观的教育,其所包含的文化功能和教育功能都符合校园文化教育教学的需要。

2.2硬件设施建设

采茶舞的主要表演形式有舞台剧、场景剧、广场舞等,几个人即可组成一个团队,也可数十人完成一个表演。对于校园这种文化艺术底蕴比较浓厚,经常开展大型晚会或文艺演出的场所来说,场地设施条件是可以满足常规的采茶舞教学和表演需要的。北京舞蹈学院早在1959年就开始创编了赣南采茶舞教材,并在舞蹈专业教学中成功实施采茶舞的教学实验。广东舞蹈学校也于1963年开始在舞蹈专业教学中成功实施采茶舞的教学。虽然都有过成功的教学经历,但因当时大环境的局限性,还未能系统完整地列入教学体系进行规范。直到1986年,北京舞蹈学院建立了独立的中国民间舞蹈系,并由赣南艺术学校民间舞蹈教师陈宾茂先生担任客座教授,这也是赣南采茶舞蹈正式进入教学体系的里程碑。之后,众多艺术类院校和文化学者开始对采茶舞蹈进行研究和推广。

2.3软件设施建设

采茶舞在江西省范围内的很多高校、中小学校园已经在尝试开展并发扬传承。目前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在校园里普及还需要铺垫一定的基础。比较典型的成功代表有原赣州高等师范学校也就是现在的赣南师范学院的教师所创编的《小小采茶迷》在“2014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邀请赛——中国56个民族青少年艺术人才大赛”中获得表演三等奖。《小小采茶迷》很好地体现了采茶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将赣南采茶戏融入了现代舞的舞蹈元素,既体现了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也展现了现代舞蹈元素的气息,可以说是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创新,也为采茶文化在校园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采茶文化从民间区域性文化走向大众文化进行了良好的文化积淀。郭磊教授所编写《赣南采茶舞蹈教材与教学实践》教材对于推动赣南采茶舞蹈教学走进高等教育体系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该书不仅介绍了赣南采茶文化的历史渊源、表演特色、角色特点,也对学习者的技术重难点、学习要求、课堂训练、舞蹈创编、音乐创编等方面给予了指导。该教材被广泛应用于国内舞蹈院校教学和研究参考使用。玉林师范学院在传统《打杯舞》的基础上改编创作了新版《打杯舞》。在2008年全国大学生文化艺术展演舞蹈普通组获得二等奖。江西理工大学拉拉操队将采茶舞的动作融入现代拉拉操表演中,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拉拉操总决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并成为北京奥运会的“中国拉拉宝贝”。以此可见,在我国校园,采茶舞的体育教学已经有所发展,师资队伍虽然还不够健全,但是已经具有开展此项教学工作的基础,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专业化的团队建设。

2.4借鉴学习

虽然国内高校目前采茶舞体育教学普及程度不高,但在江西省20多所艺术类院校中已有2所开设了采茶舞蹈专业。江西赣南地区是采茶舞元素最为浓郁的区域,其采茶舞所包含的文化、艺术、音乐、舞蹈动作等很多元素出自该区域。因此,在借鉴学习的时候应该抱着创新的理念但不能忘本的宗旨,在保持原有传统元素的同时,融入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与表现形式的新的理念,将新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等元素融入采茶舞的音乐创作、舞蹈动作的创作、舞蹈剧本的创作过程中。

3采茶舞体育教学课程体系分析

体育舞蹈课程在高校体育教学体系中早已形成了完善的教学体系,不论是公共体育选修课,还是体育专业学生普修课与专业课都具有较好的教学基础。采茶舞虽然也是舞蹈的一种,但毕竟是独特的民俗体育舞蹈项目,有其自身区别于其他舞种的文化元素与技术元素。因此,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开展采茶舞的体育教学需要根据采茶舞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开展此项工作。

3.1理论方面

校园采茶舞的理论教学应该更注重精神层面的传递,通过理论与技术的学习与体会,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采茶文化的传统文化内涵和精神意义。校园采茶舞在校园里开展,其最重要的任务是传授采茶舞的动作技能,传承和发展采茶舞的文化精髓,只有深刻认识和理解了文化精髓才能更好地运用到舞蹈动作中,不断开拓和创新思维,促进采茶舞的发展和创新。同时也能实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科学素养、文化素养、创新素养的培育。

3.2技术方面

技术教学要注重情感、气质、肢体、挑战、创新等元素的融合与创新,并结合多媒体展示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体会采茶舞蹈动作的同时能更深层次地感悟舞蹈动作的精神与文化内涵的实质。舞蹈艺术的学习与实践过程重在体验、参与、表现。现代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能够生动、形象、客观、深刻地将采茶舞的舞蹈艺术、语言特色、音乐旋律、地域文化、学习要点、注意事项等环节重现在观众和学习者眼前,有助于提高认知和接受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采茶文化在校园里的普及和开展,从而扩大采茶文化在社会范围的传承与发展。

3.3实践方面

在指导学生学习和参与各种采茶舞蹈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必须遵循体育教学规律:循序渐进、分层实施、回归本土、适应范围等基本原则。同时注重围绕学习与体验目标指导学生完成相关学习与考评任务。在创新与突破方面:紧紧围绕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目标指导学生在采茶舞的创编、音乐、表演等方面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肖驻华.粤北采茶戏进校园对大学生人文教育的作用[J].戏剧之家,2014(3):40.

[2]刘斌,杨林.新时期如何创作出优秀的赣南采茶舞蹈作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3):77-79.

[3]黄文华.跳好赣南采茶舞的三个环节[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10):42-43.

[4]李俊玲,杨林.赣南采茶舞蹈实践教学探索与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2):154-155.

[5]屈红梅.璞中有真意民间有华彩———试析《赣南采茶舞蹈教材与教学实践》编写特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S2)102-106.

[6]孙庆彬,凌颖,周家金.民族传统体育校园化改编的方法探析———以民间采茶舞的体育教学改编为例[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4,35(5):78-81.

茶艺的传承篇10

就地方性而言,“工匠精神”在地处浙江中部的永康无疑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南朝陈人虞荔在《鼎录》中载,黄帝曾在现永康城南的石城山上生活居住、炼丹,并铸就了黄帝鼎。从那时起,冶炼技术就开始在永康撒种发芽。自此之后,春秋铸剑,汉造弩机,唐制铜铳,宋采铜矿,清制枪管,永康五金工艺始终随历史而发生变革。据有关史料记载,唐宋时期,永康已有五金工匠加工五金产品。历元、明、清、民国,永康已经拥有了庞大的五金工匠群,且多能工巧匠,故永康又被称为“百工之乡”。清光绪《永康县志》载:“土、石、竹、木、金、银、铜、铁、锡皆有匠……多鬻技于他乡。”

作为永康五金传统制作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银壶的制作和使用也由来已久。古人有“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之说。银器自古便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故历代均“煮水以银壶为贵,泡茶以银壶为尊”。茶圣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其《茶经》云:以银制壶且雅且洁,既可完整保持茶之原味,且用之恒久,但很奢侈。明代许次纾《茶疏》曰:“茶注以不受他气者为良,故首银次锡”。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则说:“以银制壶为妙,然过于奢侈,非一般人所能拥有。但虽说奢侈,却也有它的妙处。”

银制茶器之所以为历代名人雅士所推崇,自有它的道理。纯洁的白银,须经数十工序,涉数百工具,历数万次精敲细击,由工匠心、手、力通融合一,千锤百炼,精雕细琢,始成银器。

就银壶手工制作技艺而言,重在传承,而其中家族的传承更具优势。笔者的家乡位于永康五金发源地之一方岩,祖辈自清末起就以打银为生,传至父辈,更是成了“肩挑行担走四方”的五金工匠。笔者也是在父辈的言传身教之下,自小走上了银匠之路。

回看自己的早期银壶作品,多以古朴、简约造型为主,甚至略显粗糙和单调,传统手工艺的痕迹非常明显。尽管不尽完美,但传统技艺的传承尽在其中――打造银壶选用的是纯度较高的“雪花银”,采用的是“一片造”的制壶方法。所谓“一片造”,就是将一块银锭慢慢敲打延展成一块银板,不用熔接、灌模,完全依靠手工敲打,淬炼―捶打―錾刻―打磨―抛光,讲究一气呵成。

但单靠传承势必会因循守旧,尤其是当下人们的审美观和个性化需求日益提高,银壶手工制作技艺必须在传承中创新。

而新就必须不断学习。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笔者先后奔赴国内的云南、贵州,向少数民族的老银匠学习,甚至远赴日本、韩国,向国际一流的制壶大师取经。设计、画图、淬炼、锤击、敲打、錾刻、镌字、打磨、抛光、镀金、鎏金、仿古、漆艺……对于手工匠人来说,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逼迫自己成为“全才”。只有这样,你所打制的每一把手工银壶才会是独一无二的。反观现在的银壶作品,其器形、壶流、壶盖、壶钮、把手,既融入传统技艺的精髓,又富有自己的创意和变化。特别是既经典又出新的造型,流畅的线条、精美的纹饰,以及鎏金工艺的装饰,使作品融实用、养生、审美于一体,可用可赏可藏。

以笔者近期的作品银雕《八方八仙壶》为例,在今年4月份举办的第七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喜获金奖。这把壶前后耗时一个多月,几乎用尽了全部银壶手工制作技艺。

首先在造型上,方壶的制作比圆壶要难很多,八方壶更是难上加难,因为要兼顾到八个面的大小、平整和匀称;其次是錾刻,要在八个面上相对独立地刻出八幅复杂构图的画,耗费的精力可想而知;当然最难的还是人物造型,八仙是人尽皆知的著名神话人物,要在方寸之地刻画出每一个人物神形兼备的面部表情,还有每个人物独有的法器,容不得半点差池。

为了使人物造型形象逼真,在前期设计阶段,笔者邀请了以画禅意小品见长的青年画家松波加盟,反复推敲,几易其稿,最终得以完美呈现,大大提升了银壶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银壶手工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永无止境,只有不断学习、创新、融合,才能让这门古老的技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作为一名匠人,唯有不忘初心、永葆匠心,才能担负起这份传承的重任。

作者简介:

程志芳(1971.07.23)男,籍贯:浙江永康,民盟盟员,永康市第十四届政协委员,金华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金华市首届“八婺工匠”,永康市首届“十大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