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初级培训范文10篇

时间:2023-10-22 10:16:30

茶艺初级培训

茶艺初级培训范文篇1

关键词:茶学专业;茶艺课程;茶艺师考试;课程改革

茶艺课程是茶学专业茶文化类课程中的一门骨干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茶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能使学生了解中华茶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原理、茶艺要素和环节、茶艺礼仪、茶艺美学特征、茶艺编创原则等理论,掌握各种形式茶艺的技能实践,茶的冲泡和品赏艺术,有助于学生提高文化艺术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综合素质。[1]茶艺师考试是人社部对从事茶艺服务的工作人员进行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内容与茶艺课程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要实现茶艺课程教学与茶艺师考试的对接,就要分析茶艺课程教学与茶艺师考试的异同,对茶艺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本文将以青岛农业大学茶学专业为例,探讨茶学专业茶艺课程改革与茶艺师考试的对接。

一、茶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及企业需求

茶学专业是由我校2008年新开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在课程体系的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2]据统计,近3年我校茶学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保持在80%以上,20%-30%的学生考上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其他学生报考了公务员、事业单位或从事茶业相关的生产、销售和服务工作。在这些涉茶的工作岗位中,从事茶艺工作的工作地点、工作环境及工资待遇方面都是非常好的,深受茶学毕业生尤其是女生的青睐。[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精神层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茶叶企业的经营销售就需要茶艺师们来发挥他们专业技能,赋予茶叶文化艺术,因此中高级茶艺师可以说是市场中的“抢手货”。各大茶叶公司、茶艺馆、涉外宾馆等把拥有茶艺师资格证的茶艺师看作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专业培训的茶艺师往往能得到消费者信赖,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茶学专业毕业生对此深有体会,学生被安排到茶业公司实习期间,学生普遍反映大多公司里没有茶艺人员可以为顾客泡茶、介绍茶叶、招待客人,这样就不能很好地把茶叶推广出去。另外通过参加几次青岛市、济南以及烟台的茶博会,同学们发现在人山人海的茶博会上,茶艺表演往往更能吸引更多的人来认识并了解企业的茶叶,使企业产品在万千茶叶中脱颖而出。而一些茶艺馆、茶文化类公司,也需要大批优秀的茶艺师。茶学专业毕业生获得茶艺师资格证书,不仅能证明自己的职业能力,还能为他们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提供帮助。

二、茶艺课程教学现状与茶艺师考试形式

(一)我校茶艺课程教学现状

我校茶艺课程教学分为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茶艺课程的理论知识,介绍了与茶有关的各种基础知识,而作为茶学专业的毕业生,经过茶文化、茶树栽培学、茶树育种、制茶学、茶叶审评与检验等课程的学习,其茶艺基础知识的掌握已相当扎实。茶艺课程实验教学教授学生习茶基本手法、基本程序,玻璃杯泡法茶艺、盖碗泡法茶艺,壶泡法茶艺、壶杯冲泡乌龙茶、壶盅冲泡乌龙茶、碗杯冲泡乌龙茶等。实验教学内容侧重茶艺基本手法、基本程序的掌握,简单的茶艺表演形式。

(二)茶艺师职业技能考试

茶艺师是茶叶行业中具有茶叶专业知识和茶艺表演、服务、管理技能等综合素质的专职技术人员。本职业共分五个等级: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茶艺师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茶艺表演两部分。理论考试主要考核茶艺师对茶专业知识的储备,只有拥有足够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通过考试。茶艺表演则考查了茶艺师对茶艺表演的熟练程度以及创新能力。这种茶艺师考试的根本目的不是考试,而是提高茶艺师的职业技能和素质,这是需要茶艺师经过长期不断地练习和实践才能获得的,这也是衡量茶艺师从业资格和能力的重要依据。

三、茶艺课程的教学与职业技能考试的异同

2014届茶学专业的几位学生曾在2014年10月参加了青岛市职业技能大赛———青岛首届茶艺师大赛。这次比赛共进行了两天,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审评茶样(干茶辨识与茶汤辨识)、茶艺表演三部分。学生普遍反映理论考试还行,到了审评的时候虽说是各大类茶都在审评课上审评过,可缺乏实践,不能快速而准确的审评出来。茶叶表演也不是教师课堂上所教的那样,当茶海出现在茶艺表演用具上的时候,因为以前都没有用过,学生有一点茫然。作为茶学专业的学生志在冲击大赛前三名,可最后居然没有一个人进入前十名,更有甚者名次还非常靠后。这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所学习的茶艺课程与茶艺考试还存在很大的不同。

(一)茶艺课程的教学与茶艺师考试的相同之处

我们所学习的茶艺课程与茶艺师考试有一些相同之处。例如:1.考试形式相同,都分为理论知识与茶艺表演两部分;2.考查理论知识部分覆盖全面,涵盖了与茶有关的各方面知识,要求我们的学生储备大量的茶叶基础知识;3.考查茶艺表演形式基本相同。茶艺师考试所考查的茶艺表演是最基本的绿茶、红茶、乌龙茶茶艺表演,这与课堂上教师所教给的基本相同。

(二)茶艺课程的教学与茶艺师考试的不同之处

我们学校茶艺课程的教学方案、教学评价方案与茶艺师证书考试要求不太相符。在我们茶学专业的茶艺课程教学过程中,不管是人才培养方案还是教材内容,多数是与茶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课程偏重理论知识,这样便造成了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死记硬以应对各项考试,缺乏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而茶艺师考试不仅是对专业知识的考核,最重要的还是对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考核。考试不仅考核了茶学的理论知识,还要考核职业道德、茶艺服务、管理等内容,这正是茶学课程所缺乏的。学生由于缺乏技能实践和经验,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就业要求,出现就业偏离专业的情况。对照茶艺课程的教学与职业技能考试的异同,不难看出,我校茶学本科专业茶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基本涵盖了茶艺师和茶艺技师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但学生的实践锻炼环节有所欠缺,学生做不到活学活用,距离优秀的茶艺师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四、实现茶艺课程改革与茶艺师考试对接的必要性

茶艺师资格证书是劳动者能力的标志,也是进入人才市场的通行证。而现在有些茶学专业学生为了取得茶艺师证书,专门报培训班学习茶艺考试,培训报考费用高达两三千元。我们茶艺课程本来可以学习到的知识却要专门花钱来另外学习,这样不仅浪费财力还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因此,将茶艺师资格考试引入到我们的茶艺课程中,可以很好地避免这样的事情的发生,也更加便于我们茶学专业的学生取得茶艺师资格证。我校是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专业技能是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技能。针对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和就业现状分析,应该将茶艺师职业资格认证引入到茶艺课程中来。坚持将茶艺课程教学改革与茶艺师考试相对接,能促使学生在获得学位证书的同时又能够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中的就业竞争力,同时提升学生的自我价值。[4]

五、茶艺课程改革与茶艺师考试对接的措施

(一)课程体系设计要适应社会需求

茶叶行业茶艺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对茶艺师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茶艺课程不仅要涵盖茶文化、茶艺技能、茶叶生产加工、茶叶品鉴、茶具鉴赏,还需要涵盖营销管理、传播策划、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为了适应茶叶行业的高速发展,茶艺课程要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进行改进,培养出适合现在企业的复合型茶艺人才。学生要深入到茶行业中去,与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共赢。

(二)改善薄弱的师资力量,降低授课中的理论比重

目前我校茶艺课程教学师资力量薄弱,缺乏既懂专业技术又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团队。这就导致教师在授课中理论比重过高,而在实际的操作实践比较少。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本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全面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和专业素养。

(三)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

在茶学专业的茶艺教学中,实践教学环节存在课程设计学时短、专业实践明显不足的问题,相对削弱了对学生茶艺能力的培养。而茶艺师职业技能考试却要求具备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操作实践,把审美与艺术表演相结合,启发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学习,将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此外,还需要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网络的支持强度,提高校外实习基地的服务水准,可以让学生参观一些具特色的茶艺培训机构和茶楼、茶艺馆等,并介绍学生到其感兴趣的地方实习。

(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考试资源

很多学生在进行茶艺专业备考的过程中,普遍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考试资源。通过建立网上测试平台,不仅能够实现茶艺知识的无纸化考试,而且还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五)学生自身要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在完善茶艺课程教学改革的同时,学生本身也不能松懈。虽然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教学环境以及优质的学习资源,但若自身不努力,也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茶艺师。因此,学生不但要学习教师所教的茶艺知识,自身也要不断的提高。作为学生可以多走出去,去茶博会、茶馆等地方不断观察、学习,以提高自身的能力。另外,也可以去参加一些茶艺比赛,在比赛中发现自身的不足。茶艺比赛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茶艺师,他们都拥有自己的能力和特点,学生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开拓自身视野,不断创新。茶艺比赛能在体验比赛的乐趣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

六、小结

实现茶艺课程改革与茶艺师考试的对接,能让学生在取得茶艺师资格证书的同时,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对学生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胡建辉 张新富 赵磊 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参考文献:

[1]丁以寿.中华茶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

[2]丁兆堂.山东省茶产业人才需求状况及培养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0(8):68-70.

茶艺初级培训范文篇2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茶文化;教学策略;教学设计

随着我国社会科学不断进步,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日益成熟,汉语作为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纽带,作用愈加显著。从文化年建设开始,一直发展到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孔子学院、派遣对外汉语教师和志愿者,丰富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等内容,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更有保障和基础,为普及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相关知识、完善茶文化研究体系提供了可能。

一、茶文化教学的课程规划

刘珣在《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中指出:“要想真正学好一门语言,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学习和掌握该语言所承载的文化。”[1](142)对外汉语教学开设文化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多方面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促进对汉语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对外汉语理论和茶文化教学相关内容的研究,将文化与语言紧密结合。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不仅是中华文化丰富内涵的重要体现,还是第二语言文化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现在文化中的物质、精神、语言等各个方面。将茶文化作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一部分是十分必要的。但目前我国关于茶文化的教学多集中在介绍中国茶史、茶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渊源等领域,缺乏从跨文化角度对茶文化进行的研究,因此要加强对这一方面的理论及实践探索。(一)茶文化的理论教学茶文化的理论研究主要体现在茶文化的教育功能上。茶的起源和分类等基础知识可以作为初级学习内容。茶被认为是“君子之饮”,通过沏茶、闻茶、品茶等程序将茶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影响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对培养人们的精神修养起了重要的作用,茶文化中级学习者可以将此作为学习内容。周朋(2013)指出:“佛教的禅学精神与茶文化的精神内涵真正地融会贯通;道家有茶顺为茗品的说法;茶文化和儒家文化中的中庸思想、伦理道德相关。”[2]像这些关于茶道精神等比较有深度的思想,可以作为高级茶文化学习的内容。(二)茶文化的实践教学针对外国学习者的茶文化实践教学应该着重于中国茶艺和茶道。茶艺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包括整个饮茶过程的美学意境。茶道是从中国起源的,不仅是陶冶性情的绝佳选择,更是茶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对外汉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亲自接触茶叶、学习和欣赏茶艺、进行泡茶比赛等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增强茶文化知识的趣味性,通过对茶文化的学习和体验,加深对茶文化内涵的理解,掌握茶文化相关技艺,更好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三)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外国学生学习汉语文化知识,根本目的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这就要求茶文化教学内容为语言教学服务,把文化知识与交际能力相结合。对外汉语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理论知识和实践过程与实际生活接轨,提倡不同的教学模式适应不同的教育阶段,才能充分发挥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进行茶文化教学。

二、茶文化教学的教学策略

陈映戎(2011)指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策略研究从外语文化教学策略研究中获得了很多启发。”[3](4)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出发,以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茶文化教学为例,从教师、教材、教法出发,介绍茶文化教学策略。(一)提高教师的茶文化素养教师在讲授文化知识时,首先要了解学习者本国的传统文化,坚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沟通、互相适应的原则,通过文化的异同比较突出各自的内涵。积极举办茶文化培训活动,加大茶文化在教师中的宣传力度,丰富教师的茶文化内涵,提高教师的茶文化素养。让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感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更好地教授汉语,更加有效地保障文化教学活动进行。(二)在教材中合理编写茶文化内容张英(1994)认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的文化教学都有各自的侧重点。”[4]初级、中级和高级这三个阶段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关键阶段,必须明确各个阶段的教学内容,有所侧重,循序渐进。对外汉语教材中关于茶文化的教学内容及相配套的茶文化读物(如:《茶经》《大观茶论》《中国茶文化》等),都需按照不同学习阶段有序地编写和安排,初级、中级、高级不同阶段对应的教材要衔接,充分利用图片、幻灯、多媒体等手段,构建一系列紧密的教材体系。(三)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法进行茶文化教学目前开设的文化课一般都是用汉语授课,实际教学中学习者具备有限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刘娜(2017)指出:“在进行理论教学时主要使用以语言交流为主的讲授法,在技能课部分采用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操练法,再结合其他相关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5]教学方法主要有:1.讲授法讲授法是通过师生语言交流和学生书面阅读为主要途径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技能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依靠语言而不借助其他手段,是使用得最普遍的方法。茶文化中部分知识性、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内容需要通过教师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加深学习者对茶文化知识的理解。2.演示法演示法是学生通过观察教师展示的实物、直观教具及简单的操作过程,对所学知识获得直接、形象、具体、真实的认识的教学方法,如实物、图片、录音、录像、多媒体的演示等。如讲茶艺时,可以先播放一段茶艺师表演茶艺的录像,使学生对茶艺有总体的认识,通过一定的活动情境给学生留下印象。3.操练法操练法又叫练习法,是一种以巩固知识、形成各种技能为目的,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作为组织者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在茶文化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进行茶艺示范操作,然后让学生动手操练,通过监控操练过程,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精讲多练,学生理解茶文化知识。4.体验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强调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参与教学,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教学内容更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如讲茶文化时,我们带学生一边品茗一边讲解,身临其境地感受教师讲解的文化知识,用更直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文化知识更自然地融入学生的知识体系。5.教学法的优化组合教学是互相联系、互相包容、彼此融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法。如在讲解茶叶的种类及茶艺的步骤时,可以将讲授法与演示法优化组合,将语言与实物、图片、录像等相结合展示,先对茶叶的种类和茶艺进行简单介绍,然后利用茶叶的实物与图片、茶艺的多媒体视频等手段丰富学生的整体感知,提高教学效率。

三、茶文化教学的教学设计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从古到今,“茶”被人们视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被誉为“国饮”。本节茶文化课程主要介绍茶的起源、种类、茶具、茶艺等内容,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适合具有中级汉语基础的学习者,在帮助他们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同时,掌握与茶相关的词汇和用法。(一)课型:文化课(二)教学对象:中级汉语水平,对中国茶文化感兴趣的学生。(三)教学目标:1.了解茶的起源及分类,初步感受茶文化的生态美,对中国茶有一定的认识。2.了解基本茶具和喝茶礼仪,感受茶艺之美,在品茶中体会茶的精神内涵。(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熟悉茶叶的基本特点,会用汉语简单介绍。2.教学难点:茶艺及基本的品茶技巧。(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操练法、体验式教学法。(六)教学内容:1.茶的起源:《神农本草经》中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里的“荼”即为茶。茶是一种草本植物,最早作为食用,后成为一种健康饮品。2.中国主要名茶和种类:绿茶: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红茶:祁门红茶;乌龙茶:安溪铁观音;黑茶:云南普洱;白茶:银针白毫;黄茶:君山银针。茶叶通过不同的制作工艺,便可形成丰富多样的色、香、味、形。3.中国茶具主要包括茶壶、茶杯、茶碗、茶盘。4.喝茶的礼仪:第一,茶具要清洁,这是待客最基本的礼仪。客人来到家里,先让坐,后备茶。泡茶前,一定要把茶具清洗干净。第二,泡茶时茶叶用量要适当,不宜过多,也不宜太少。茶叶过多,茶味过浓;茶叶太少,泡出来的茶没有味道。第三,给客人倒茶不宜倒得太满,以倒七分满为宜。第四,用双手给客人端茶。有杯耳的茶杯,一般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给客人。第五,要时刻关注客人的杯子,及时添茶。5.喝茶可以修身养性。茶叶含有多种矿物质有助于人体吸收。在生活中,喝茶能够让人清心明志,获得心灵上的轻松。在品茶过程中,追求喝茶时的淡雅和宁静,感悟人生的真意,才是喝茶的真谛。6.随堂练习:考查学生对茶的起源、种类及与茶有关的词汇的使用。(七)教学步骤:1.导入:教师提问,多媒体展示茶的图片,然后介绍中国茶叶的起源和种类。2.所需材料:多媒体、茶叶、卡片、茶具一套。3.教学过程:(1)以茶园和采茶图片为背景,讲述茶的起源。(2)介绍中国七种名茶并把部分实物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看、摸、闻等步骤了解茶叶的特点。再拿出不同茶叶的卡片,边教学生读边让学生对应种类。(3)请学生用连线的方式把七种名茶的卡片和种类在黑板上相连,然后选学生判断对错并提出修改意见,教师在旁边加以引导直至正确。(4)老师利用图片和部分实物介绍茶具。(5)利用泡茶的时间,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茶艺的基本过程。(6)利用刚才讲解的茶叶知识,让学生观察干茶和冲泡后的茶叶颜色及形态,亲口品尝茶叶的味道,多角度地了解茶的不同特点。(进行小组讨论并总结)(7)邀请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茶艺的部分操作,将泡好的茶给同学品尝,让学生按照礼仪接茶、品茶,感受茶的滋味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利用所学词汇组织学生进行交际练习)4.布置作业:搜集与茶有关的故事,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四、结语

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出发,着重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教学,通过对本课程进行分析,重点介绍该课程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旨在将文化教学应用于实践中,将语言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茶文化教学活动,充实学习者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提高汉语交际能力,推动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中国文化的广泛传播。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第1版)[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2]周朋.对外汉语中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与教学[D].长沙:湖南大学,2013.4.

[3]陈映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策略与形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0).

[4]张英.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J].汉语学习,1994(5).

茶艺初级培训范文篇3

1高职高专英语口语课程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法滞后

在我国的教学模式中,常常是以考试为目的,所以许多的教学课程都是奔着应试的目的去的,导致了学生的学习范围仅仅局限于课堂,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学习的内容显得单一。在英语课程的学习中,老师过多地讲解书本上的内容,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虽然得到了提高,但是口语方面却欠缺很多,在高职高专学生中常常表现出学生不善于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无法将学到的英语变成口语表达出来的现象,高职高专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运用到英语口语的机会还很多,现有的普通教学方法已经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单一的教学方法让高职高专学生在出入职场面对英语实际问题时,表现出不知所措,在学校学习的英语难以实施到具体的工作上来。

1.2学生英语基础较差

在我国的教育中,职业教育逐渐走向了衰退的状态,老师和学生在面对职业教育时都表现出敷衍的态度,而且职业教育学校在招生时,录取学生的综合分数也较低,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成绩较低,英语水平还有待提高。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选择高职高专,许多老师也形成了这样的观点,所以学生在进入到高职高专学校前成绩较差,尤其是英语方面。在进入到高职高专学校之后老师实施开放式教学,学生的英语水平更加降低。1.3学校教育设施的落后在高职高专学校中,学生学习英语口语仅仅局限于一本教材和一本字典,难以满足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需求。学校的图书馆没有引进相关的英语口语教材配套设施,学生在课余时间无法进行英语口语的学习。另外学校在英语方面也没有加强重视,没有设立专门的英语口语角,学生在课余时间难以感受到英语的熏陶。高职高专学校的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也没有较好的配套设施支持,仅仅局限于粉笔与教材,学生在课堂上感到枯燥,英语学习效率较低。

2创设英语口语课程实施情景教学模式

2.1提出设问,创设问题型情景课堂

在课堂开始前,老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对将要讲述的课程进行问题型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这对教学的开展是一个好的开端。枯燥的学习只会让学生觉得英语困难、无味,在新的课程开始之前,老师都可以设立一些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给学生进行解答。这样的问题型课堂是情境课堂创设的方法之一,老师在创设问题性情境课堂的时候,需要对学生的认知度进行了解,若老师提出的问题没有悬念只会导致课堂的失败。另外,所设立的问题还必须是学生所喜欢的、感兴趣的,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才能更好地学习。例如,老师可以对当今比较流行的话题进行英语讲解,让学生对英语更加感兴趣,或者也可以在黑板上进行话题展示,让学生用英语进行表达,发挥学生的思维,融合较多的词汇,进一步让学生走进英语口语课堂。在高职高专学校中老师在进行英语口语教学时,老师可以用设问的方式提出课堂问题,让学生对此产生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答案。总之,在英语口语课堂上,主要以学生表达为主,老师只需要对其表达进行总结和纠错,以此达到口语教学的目的。问题型情景课堂教学模式需要老师与学生之间有较强的互动能力,老师需要进一步地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融合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加对英语口语有兴趣。

2.2联系实际,创设探究型情景课堂

在课堂中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可以使学生感觉更加亲切,更能使学生很好地走进课堂。联系生活实际,更能使学生感觉到英语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样的探究性课堂更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在以后的英语学习中联系到生活实际,让英语更好地为生活和工作服务。比如在进行英语口语教学时,老师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小贴士,在课堂开始前,对学生进行提问,例如“小心,地滑”用英语应该怎么表达等,这时学生就会说出一系列的猜想,老师将他们的表达进行汇总,最后老师再将正确的表达公布出来,这样的例子就会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记忆,在实际生活中也可以使用,更进一步推动英语口语走进生活。在高职高专学校有航空专业,在进行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时就可以多加采用探究型情景课堂的方式。比如老师可以将航空中经常运用到的词汇进行展示,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做一个短的互动表演,进一步熟知航空中所要运用的英语,在生活中也可以多加使用,增强英语口语表达的能力。总之,学习英语口语的目的就在于运用于今后的实际生活,所以在教学时可以多加引用实际例子,加强学生对英语的探索。

2.3运用科技,创设视像情景课堂

在进行英语口语教学时,可以较多地运用现代科技,这就需要学校进一步加强教育设施的引进,让学生的课堂生活变得丰富、有趣。在实施英语口语教学时,可以将有趣的图片在投影仪上进行展示,让学生用英语对其进行描述,掌握基本的英语口语语言能力。其次,学校可以在教室安装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时老师可以实时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学生也能够直面地了解到课堂内容,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视觉反应,使课堂氛围更加融洽。总之,高职高专学校应该加强学校配套设施的引进,将优质的课堂提供给学生,运用各种科技手段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从而能够较好地将英语应用到工作中去。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高职高专学校的教学模式也应该得到改变,以适应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在高职高专学校中关于英语教程的实施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这就不仅仅需要老师加强教学方式的转变,还需要学生进一步重视自己的英语水平,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在未来的英语教学中,学校应该加强英语口语课程情景教学模式的实施,保证学生在英语方面保有激情,更进一步加强英语口语的学习,为自己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增添更多的工作机会。

作者:龙亮 单位:遵义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幸.大学英语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1).

[2]苏园园,梁淑梅.大学英语口语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6).

[3]伍燕平.对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培养的思考[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4]杨舒,李廉.对大学英语教学和交际能力培养的再思考——从口语测试谈起[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6(2).

[5]张征,邓军,段慧如.大学英语口语网考属性与功效的实证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2(1).

第二篇:大学茶艺英语教学改革思路分析

摘要:伴随着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的更新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度越来越快,体现出更激烈的竞争与发展、共享与合作。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很多场合,对于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茶艺,特别需要英语来介绍出去。在此背景下,很多大学将茶艺与英语有机结合,基于大学英语学习者的兴趣,通过良好的英语交流能力,将富有中国特色的茶艺文化传播出去,扩大了传统茶文化的影响力,有效促进中国茶文化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本文分析了当前茶艺英语的重要性、现状,并提出了教学思路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大学;茶艺;英语;学习兴趣;教学改革

1茶艺英语的重要性和意义

当前,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上,有很多的茶艺师、茶叶生产商、茶叶经销商、茶文化喜爱者、各国政府组织等都需要一个无障碍的交流平台,能够让更多的国际友人更加准确到位地了解到中国茶艺文化。而现实的情况是,部分国内高校开设茶艺文化专业后教学效果不理想,有的大部分高校甚至没有开设茶艺英语这样细分市场的专业,学生的教材选择不到位,一些学生对专业内容不感兴趣,很多类似专业的学生表面上是毕业了,但实际上却对茶、茶具、茶水、煮茶、泡茶、敬茶、养生、接待等多层次多角度的茶艺文化一知半解,有的时候望文生义或者是词不达义,令不懂汉语的朋友们不明其理。所以说,要通过提高大学英语学习者的兴趣,来实现茶艺英语教学质量的改进完善,使学生能够既要掌握英语,又要掌握茶艺,做一个能够熟练使用英语来讲解、传播茶艺文化的人。

1.1基于大学英语学习者兴趣的茶艺英语

据相关统计,在中国,茶文化的论文数量可观,而茶艺文化的论文数量就少之又少了,同时涉及茶艺与英语的论文数量更是凤毛麟角。一方面,在很多大学里,没有茶艺英语这样的专业课程,而且相应的教学老师也都是业余选手,兼课或代课的情况非常普遍,不能在茶艺和英语两者间同时进行,总是出现不同程度的侧重,导致茶艺与英语的结合点讲解得不够到位,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对于茶艺英语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对茶艺文化与英语兴趣尚不能有效统一,同时,还缺乏社会上对茶艺英语的关注、缺乏对茶艺英语信息的互动传播。

1.2茶艺英语教学的实践性思考

茶艺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形式,但是,有很多关于茶艺的表述中却有着很多不能准确使用英语来讲解的空白地带,有的人甚至无从下手。这就是茶艺术英语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最大难题。:如何确保用英语将茶艺文化翻译出来的原汁原味。比如在说到“茗”这个词语时,往往会翻译成“tea(茶)”字,虽然说勉强翻译出来了,但对于“茗”字的确切意味却表达不出来,而事实上,“茗”是极嫩之茶,属于“茶”的一部分,这样的翻译就失去了茶艺文化的准确性。因此,既要掌握茶艺文化的相关知识,又要熟练使用英语,更要能将二者有机结合统一使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确保所要表达的茶艺文化的到位,维护中国茶艺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形象,茶艺英语的教学改革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2茶艺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存在区域性差距的情况

当前,很少有大学开设茶艺英语这样的专业课程,只有部分大专或职业院校才开设类似课程,主要是茶学和茶艺学两个课程,茶学重在种植,茶艺学重在品茶。还没有用英语传播茶艺的专业课程。另一方面,只有农业类院校才开设这样的课程,还仅仅局限在南方的个别城市,在广阔的北方、东北、大西北却鲜有这样的专业课程。而事实上,中国茶种类丰富,地域广阔,文化灿烂,各省都有着爱好茶艺并希望用英语将茶艺传播出去的学生、企业、单位或机构等。国内各地急切需要传播茶艺的现实需求与局限在南方的个别院校才开设的茶艺英语专业课程这样的矛盾,突出反映了茶艺英语发展的瓶颈问题。

2.2很多大学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茶类专业的教学指在培训传统意义上的种植、加工茶的人才,而忽略了茶艺文化的传播,特别是面对国际化发展进程日益加快的形势,没有认识到茶艺英语的重要性和国际性,同时,缺乏与市场相对接互动的机会,对市场需求了解得不够深入,从而造成了茶艺英语专业不被全体大学所重视。

2.3缺乏相匹配的师资力量

由于茶艺英语是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是国内外茶文化碰撞交流的需要,而历史上却很少有既懂茶艺又懂英语的人,造成了能够传授茶艺英语这样专业课程的师资力量相当薄弱。有的老师可能是茶艺方面的专家,但在英语方面却显得力不从心,而有的老师虽然精通英语,但对茶艺文化的掌握却比较单一。甚至还有的情况是在有些学校里是以理论式的讲解为主,而缺乏实际性的对茶艺英语练习的机会,使得茶艺英语的效果非常不理想。

2.4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茶艺英语专业是市场细分的结果,融合了两部分专业内容的精华,对学生的要求很高,需要掌握茶艺、文学、美学、英语等各学科的知识。而事实上,很多从高中毕业的学生,往往都很偏科,对于多学科都能掌握的综合型能力有待提高。

3基于大学英语学习者兴趣的茶艺英语教学的改革思路

茶艺英语是一门新的专业语言,更是技能,所以说,单纯依靠课堂上的理论讲解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还需要老师多引导学生“勤听说、勤读写、勤练习、勤交流”,这样才能提高茶艺英语的水平。

3.1对茶艺英语加强重视

不论大学还是教育部门,或者文化部门,或者是茶艺交流的相关组织机构,都要重视茶艺英语专业的重要性,要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建设这门学科,因为茶艺文化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形象,每一个中国人都要有准确传播、精心爱护的精神,全社会应合力共同培育一朵美丽的茶艺英语之花。所有的大学在开设茶艺英语专业时,都要有统一编制的教学大纲,要确定战略性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避免不同学校教学的结果不统一的现象,才能提高老师、学生、家长、社会对茶艺英语专业的重视,最终共同来促进茶艺英语行业的发展。

3.2建设专业的茶艺英语师资队伍

茶艺英语师资力量的建设,迫在眉睫。因为市场对茶艺英语老师的要求很高,不仅要英语过关,还要对茶艺文化有非常深厚的掌握。在课程设置上,大学要突出专业细化和重点目标,因为有的学生从小就在茶园长大,对茶艺相应懂得较多,而有的学生却只对英语感兴趣,参差不齐的情况显然会影响到老师对茶艺英语的教学。所以,在改革茶艺英语教学的实践道路上,要注重所讲授内容的层次关系,茶艺知识要从初级过渡到中级,再发展到高级,一步一个脚印;英语知识也要从公共到专业,要注重讲与练的结合。在师资力量的建设上,可以把英语老师挂职到茶艺专业锻炼,在日常的交流过程中认知、了解、掌握茶艺专业方面的文化知识,同时了解茶艺行业的发展动态,便于安排教学进度;也可以抽选优秀的、或者有兴趣的英语老师到茶园、茶艺馆、茶厂、茶叶经销商等各类机构去实践学习,以便于丰富自身的茶艺文化知识,提高将茶艺与英语相结合的教学水平。当然,高校还可以借助于学校的外籍老师或者聘请专业的外籍老师,让外籍老师走进实操室与学生交流互动,因为外籍老师大多对中国茶艺感兴趣,而学生,也可以视外籍老师为客人,这样来创造真实的英语交流环境。

3.3全维度的茶艺英语教学模式

如果大学对市场把握不高,那么对于茶艺英语这样的专业是不好定位的。放在英语系、文学系、艺术系都感觉不合适,所以大学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要对以往的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将过去的选修改为主修,将过去的理论讲授改为结合实操,将过去的在茶艺或英语专业的侧重点不同改为两个专业都重视同步发展。3.3.1教学内容的改革建议在大学英语学习者对茶艺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实质上是想通过茶艺来提高就业能力。所以讲,教学内容应按此进行,以英语专业教学为主,并将茶艺专业的教学内容与实操能力相结合,整体课程的理论和实操要紧密围绕茶艺文化的历史与发展来进行,要真正从实践中体会茶艺流程的各个环节内容,以促进学生的职业能力迅速形成。茶艺英语的专业教学内容应包括有:茶艺英语词汇和术语、茶艺流程实务、茶艺服务、茶艺文化讲解。内容以实用为主,理论宜少不宜多,实操宜多不宜少,专业术语宜精不宜多,所选教材文章宜短不宜长,最主要的是提高英语学习者对茶艺的兴趣,为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3.3.2教学方法的改革建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要求学生多加练习,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布置用英语来讲解不同茶叶的冲泡过程,或者用英语来讲解不同产地的茶叶区别的作业,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兴趣爱好。学生也要在项目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茶艺文化的韵味与意境,逐步培养茶艺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各类文化旁征博引的境界。3.3.3教学地点的改革建议要想提高实际茶艺英语的能力,就要将教学地点从过去的教室里走出来,在实操室进行。实操室的布置,要严格按照茶艺馆的布置来,从茶叶、茶具、桌椅、装饰等等,都是最直观形象的教学用具,创造最真实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真正的场合中掌握茶艺英语的精髓。

4结语

虽然茶艺英语在当前的中国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要相信中国对于茶艺英语行业发展的前瞻性眼光,要相信中国茶艺文化的深厚底蕴,要相信中国人民对于茶艺品牌的感情。只要通过相对应的改革,必将创造出中国茶艺英语专业“桃李满天下”,也必能促进中国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更好地使用英语传播好茶艺文化,让更多的国际友人认识中国茶艺、喜爱中国茶艺。

作者:王琴 单位: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宏.以大学生实践创新为载体提高学生茶艺服务能力的实践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4(4):127-128.

[2]沙迎雪.项目教学法在茶艺课程中的运用与反思[J].世纪桥,2011(19):106-107.

[3]房宝娟.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基于人才需求分析的课程设置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1):114.

第三篇:综合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摘要]综合英语的综合性表现在语言知识学习和听说读写译技能的综合培养,跨文化意识培养必须在课堂中发挥跨文化意识的主导作用,才能在综合技能培养中发挥跨文化意识的作用。本文就在分析和具体应用中逐步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高效完成综合英语课程。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综合英语;技能培养;主导地位

综合英语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并掌握语言跨文化交际技能。从教师实践中看来,大部分的学生将学习精力放在词汇和语法的学习中,在听、说、读、写、译等技能没有明显的进步,特别是在跨文化意识方面表现为文化思维混乱。因此我们要打破综合英语学习中的盲目性,保证综合英语教学的高效性。

1跨文化意识概述

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看,语言学习者要不断应用语言才能够掌握这一语言,特别要对语言文化内涵进行深刻理解,语言是文化重要的载体,要对文化有所了解就必须对语言内涵进行分析。文化可以提供语言知识的基础性理解和初步应用,我们要对英语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就必须对其文化进行深刻的解读,树立跨文化意识。所谓的跨文化意识是一种文化的敏感度,是本国文化和他国文化的转换能力,是一种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言文化来调整自己语言输出和逻辑的文化自觉性。这种能力和自觉性表现在多个方面,例如rose代表玫瑰,在英美文化中常用来深刻情感表达,但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常常对这个词的使用拿捏不准,经常产生误解。另外这种文化的自觉性体现在语言使用的得体性。学生在使用过程中要从不同的场合和情景去体会语言形式的准确思想表达。

2跨文化意识对综合英语教学的意义

中文和英语分别形成和发展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语言带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文化习俗特征。例如在英语段落分析中,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受到本国文化的影响,但是在英语中占主导的思维模式是一种直线型的思维模式,主要的逻辑结构是第一句对本段的主要内容进行概述,第二句开始对具体的事件和人物进行介绍,剩下的语句都是对第一句的支撑和说明。这种思维最初是由古w.esteachers.com第4期(总第076期)2017年4月希腊历史演说而来。这种演说是一种劝说性的演说,必须要在开头把主旨说明,句子和句子之间逻辑清晰。这种思维模式在修饰形式方面也深有体现,表现在主题句的段落模式中,主题句+发展句+发展句+……+发展句+结尾句。英语的这种思维模式在语言方面体现得非常明显。与此相反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一种螺旋式的模式,在讲清主旨之前要进行各种铺垫,以螺旋式的形式进行思想表述,在此基础上进行主题归纳和主旨的说明。受此思维模式影响,很多学生在英语表述时不能简明扼要地说明主题,表现为段落结构混乱、主题不突出、思维连贯性差等;螺旋式思维和直线式思维发生碰撞。在综合英语教学中要尊重英语文化,在交际使用中必须要直线式思维才可能把语言说得地道和准确。

3综合英语中跨文化意识培养原则

综合英语在学生英语技能培养方面以其内容丰富和教学课时多而有着重要的地位,师生双方在教学中应该体现出文化内涵教育为主线的跨文化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3.1尊重双方文化原则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综合英语教学要注重对两种文化差异的反映,任何一门语言都无法离开文化而独立发展,同时语言又是一个文化和习俗的反映,是文化的一种体现形式。语言是一种文化传递的符号。因此我们在综合英语讲授过程中要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2注重实践的原则这个原则要求呈现的文化内容和学生所学知识语言内容密切相关,不至于让学生认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过于抽象和空洞。在综合英语教学中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课堂任务的性质和完成质量,教师有目的地设置任务,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是课堂有效性的基础性保证。综合英语教学任务既包含有理论性的知识点,同时也包含有实践性的技能应用。这些任务的完成都是和文化息息相关,都以文化为主线,以听、说、读、写、译为形式去完成具体的交际任务。要让学生直接参与跨文化交际,融入到跨文化实践中来感知两种不同文化,获得跨文化的感知,最终形成跨文化的自觉性。3.3比较与融合的原则所谓比较与融合是一种多方位的认知英语和中华文化在某一问题上的异同方法,用融合的方式将交际能力目标系统地融入综合英语的课堂实践中,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所提高,让学生在五种技能的培养中自觉进行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培养。综合英语帮助学生建立跨文化能力,让学生在以后的英语应用中充满信心。3.4阶段性原则这个原则要求文化内容的体验要呈现一种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语言水平确定文化渗透的内容。一般采用由浅入深的原则,还必须注重文化内容本身的内部层次的一致性和整体性,不至于教学内容零碎。教师在对英美文化的讲解中要有选择地讲解,对主流的文化内容要详细讲解,要调整好老师讲解和学生自学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学,大量阅读课外材料,以增加学生文化素养的积累。

4综合英语课堂中跨文化意识培养方法

跨文化教育是一种对某一文化的受教育群体进行其他文化的影响的群体性的教育活动,教育是一种特殊文化。综合英语课堂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是建立在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和跨文化意识的基础上的。增加英美文化底蕴可以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4.1英美文化知识的讲授掌握英美文化知识是培养跨文化能力的基础性工程,掌握英语的标准不是能用词汇量来衡量的,理解了词汇的意义和使用规则,也不能够完全对语言的内涵有了深刻理解,所以不了解英美文化就不能真正掌握英语。跨文化背景的知识内容非常广泛,有效交际是在同样的文化理解下进行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贯穿中西文化对比知识。教师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应该贯穿教材内外和课堂内外,使学生对不同领域的英美文化都有所涉猎。结合教材所学的知识加以注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尤其是对一些有特殊含义的注释。日积月累,学生的英美文化知识必然会得到丰富和发展。4.2实践教学法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改编进行话剧表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和文化,同时教师要对表演过程中的文化细节进行指导,提高学生对跨文化应用的自觉性。在表演过程中,可以采用中西对比的方式进行,可以从称谓、问候、相互介绍、告别、做客等方面进行对比演示,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进行学习。当教师在讲到英美文学作品时,可以对作品主人公的性格和背景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确英美文化在文学和历史中的体现。4.3结合词汇进行文化展示教师可以结合一些有着浓厚文化背景的词汇进行介绍,例如“像猫头鹰一样的聪明”(Aswiseasowl),英美文化中把猫头鹰当作智慧的象征;J.K.罗琳的魔法小说《哈利•波特》中,猫头鹰和蟾蜍等是巫师们的宠物。在这些宠物中,猫头鹰是最高贵也是最受欢迎的一种。因为它们不仅可以帮助主人发放邮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邮递员”,而且它们能够通晓人类的感情和语言,是具有智慧的动物。与此相反在我国民间有“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不怕夜猫子叫,就怕夜猫子笑”等俗语,常把猫头鹰当作“不祥之鸟”,称为逐魂鸟、报丧鸟等,古书中还把它称之为怪鸱、鬼车、魑魂或流离,当作厄运和死亡的象征。教师通过词汇展示可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4.4电影融入跨文化能力教学英文电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过程中的历史背景知识和文化现象,例如我们在综合英语第二册第二课《说“是”》的教学开头我们就可以应用《辛德勒的名单》和《卢旺达》经典影片中的种族主义重点情节,让学生感知这一文化。然后我们接着对教材中美国家庭夫妻的口角引申到一个敏感的种族主义话题。通过之前的文化铺垫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被调动起来。学生在课后进行影片欣赏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种族主义,从而体会到作者在文章中的意图。电影是文化传播者,每一部电影都是一部讲述英语国家生活文化的百科全书,在我们学习到《午夜来客》这篇文章后,可以欣赏英国《憨豆特工》这部影片,主人公是MrBean饰演的一位颠覆传统的特工,通过教材和影片的鲜明对比学生加深了对英美文化的理解力。4.5开展专题讨论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开展一些英美文化的专题讨论活动,在讨论中结合中华文化进行对比分析,这种讨论活动可以让学生对某一英美文化侧面进行展示,然后就材料中涉及的内容进行扩展性讨论,最后以文字的形式做出讨论总结。这种有针对性的对比分析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美文化的敏感性,使他们在外语的学习中善于发现的特点。

5结语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就是语言存在和发展的土壤,从这个角度分析,我们学习一门语言就是学习这个国家的文化。各个国家因为地理和历史因素的不同形成了各具迥异的文化特征,使学生在英语应用过程中出现各种偏差。外语学习者一定要对文化差异有所认识,不断增强跨文化意识,增加语言使用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在综合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应用多种方法对英美文化差异进行区分和讲解,让跨文化意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性能力,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

作者:张玉洁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外语系

参考文献

[1]陈军.中西茶文化差异与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策略研究[J].茶叶,2016(4).

[2]冯冬红.在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4(1).

[3]柳莉蕊.语言、文化与体育的融合——我国体育专业学生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素养培养[J].海外英语.2016(21).

[4]刘应红.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6

[5]赵晨辉.对接文化“走出去”战略,加强英语教材建设[J].外文研究,2016(2).

[6]赵东.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5(3)

第四篇: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设计的影响

摘要:在传统认知中,教育是一种理性的人类活动,严肃的学习环境不应该受到情感的影响。然而,大量的神经科学和教育学研究表明,情感与认知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一些与情绪有关的大脑分区也有操作学习行为的功能。因此,笔者认为在大学英语教学设计中需要强化情感因素,并从三个角度提出了在教学实际阶段加强情感因素的策略,以便师生有效地利用情感促进英语学习。

关键词:情感因素;大学英语;教学设计

人类的认知活动并不总是理性的,而是不断受到情感的影响。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让他们感觉快乐,有安全感的科目时,他们更愿意学习并且成绩更好。当学生太过兴奋时,他们反而会心烦意乱,无法集中注意力。在学生处于恐惧、愤怒和悲伤等情绪中,他们完全无法学习。这说明情感有可能刺激学生的学习,也有可能会干扰学习。虽然我们知道情感是影响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我们很少主动地考虑把情感带进课堂,甚至把情感因素纳入教学设计中。一些教师往往是在课堂上遇到情感因素作用的时候,才进行“临场”处理。在语言教学的课堂上,情感因素体现得更明显。在当今神经科学与教育学的研究中,研究者致力于通过结合神经科学和认知理论,找到可以在教育中有效使用情感因素的策略。大学英语教师也需要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情感因素的作用,与多种教学手段结合,让情感因素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英语。

一、情感的大脑

为了了解情感因素作用的机制,教师有必要去了解大脑里哪些区域与情感、记忆和学习过程有关。下丘脑是与人类情感联系的大脑分区之一。1937年,康乃尔大学的比较解剖学家帕佩茨,提出人类情感大脑网络的假设。1952年,麦克莱恩将这一假设完善,并正式把与情感有关的一系列大脑结构命名为“大脑边缘系统”。不过至今为止,科学家无法统一地、准确地说明“大脑边缘系统”到底包含哪些分区。因为“边缘”一词本身就有争议性,它可以同时联系到很多不同的功能,比如学习和记忆、感觉功能、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和情感。大脑的不同区域都可以交叉影响学习和情感。例如海马区在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杏仁体将记忆的存储和情感建立联系,并且巩固长时记忆;扣带皮层涉及情感形成和处理、学习和记忆的组成部分等等。我们的大脑时刻在处理包含情感的各种信息,情感信息很多时候就是一种无意识的认知信息,经过有效的认知活动,无意识的认知信息就会被强化为有意识的知识被大脑记住。如果说认知是大脑确定知识的存在,那么情感就是大脑判断知识对自身是否有利。当学生对知识有积极的情感反应,他们会更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反之如果学生带有负面情绪,学习就不会顺利进行。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科学家克罗尔等人发现,最佳的学习情境是,学生可以被鼓励着使用已有的知识,并且能够习得新知识(克罗尔,1990)。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如何使用情感因素促进学习、减少认知障碍,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情感对学习的影响

通常来讲,情感可能会通过三种方式影响学习:控制大脑平衡情感与学习的机制,引起与学习有关的焦虑,以及引发和学习有关的其他情感反馈。当情绪过于激动时,人们会过度使用脑力。一些学生可能很难集中精力在学习上,这是因为他们的头脑里充满了让人分心的思绪和记忆。如果学生总是带着这些情感学习,他们可能很难投入学习,甚至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让人分心的事情都是暂时的,比如和一个朋友吵架了,学生很容易克服。但对于敏感的学生,和在情感上有很大创伤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需要教师进行额外的帮助和疏导。和学习有关的焦虑可能会干扰学生的学习。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作业,甚至学习的整体情况都表现得没有信心。有些学生可能会逃避学习,而有些学生会额外花更多时间在检查作业答案上。这些学生经常较真于怎么样得到“正确”答案,而不关注思考的过程和对概念的理解,在出错时就会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这样的情绪产生了负面的情感,学习变得被动和无趣。当学生来到了开放式的学习环境里,尤其是大学课堂,他们可能无法适应讲究参与的、答案开放性的教学活动。这时教师需要提醒学生,大学学习不再注重答案,而是注重思维过程,没有“正确”答案是很正常的,犯错误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学生对于某些学习事件有定式的消极情感,如不理想的成绩、考试的焦虑等等,这很可能彻底阻碍将来的学习。这些反应可能来源于学生对学习一直以来的态度。许多学生在中学阶段英语成绩不好,更是极少开口讲英语,他们会对英语课抱有消极的态度,上课不认真,不参与课堂活动,甚至用“反正也学不好”作为英语课迟到早退的借口;在不得不说英语的时候,学生会焦虑、恐慌或者想方设法地逃避。如果学生长期以来对学习的态度停留在沮丧和自我否定上,学习就会一直和负面情感联系在一起。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学习如何管理自己学习中的负面情绪,和如何转变对学习的消极情感。

三、大学英语教学设计中的情感因素渗透

情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这一点尤其可以体现在语言学习中。情感因素在语言教学中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学习者的个别因素,包括焦虑、抑制、自尊心、学习动机等;第二类为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和教师之间的情感因素,包括移情、课堂交流等(阿诺德,2000)。虽然绝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师都认同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也认为目前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没有被充分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但付诸实施的教师却不多(项茂英,2003)。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中融于情感因素,以下三个角度可以体现利用情感促进英语学习的教学设计:1.大学英语教师在备课时更多地设计充满“人情味”的英语读写课程,打破传统认为听说课程是需要投入更多情感的惯性思维。大学英语教师需要在课前,甚至学期伊始充分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背景,调查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普遍看法,有机地调整授课方式、课文章节顺序、授课进度和课堂活动。如在节假日来临之际,安排“购物”、“出行”、“探亲访友”等主题的课程,讲解相关词汇,要求学生查找资讯,阅读相关文章,布置相关话题的议论性或叙述性作文。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将英语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让英语学习从课堂延续到课外。教师还要考虑环境对学生情绪的影响。如在天气晴朗或学生精力充沛时,教师更适合讲解生词,分析课文,讲解语法;在天气阴沉或者学生犯困时,教师可以调动课堂气氛,组织包含肢体动作的课堂活动等等。这样可以使英语教学张弛有度,使英语读写也变得生动有趣。2.大学英语教师需要在设计形成性评价时更多地考虑情感因素。形成性评价的三个要点在于反馈、鼓励和指导(朴杰,杨琳丽,曹德品,2015)。这三个要点都需要情感的辅助,形成性评价的设计过程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要肯定和鼓励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学习。大学生普遍对于英语口语没有自信,不喜欢当众用英语表达看法,会伴有焦虑、恐慌甚至排斥的情绪。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所有形成性评价的目的不是追求“正确”答案和成绩,更不是让学生当众出丑,而是获得学生的反馈,帮助教师和学生来阶段性地检查学习效果、了解真实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态度,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接下来的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形成性评价,减少严肃的测试,增加有趣的课堂活动,把活动的成果作为评价的依据。结合学生的学习情感,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翻转课堂等等,活动情况和评价结果需要反馈给学生并进行适当的点评。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减少对评价方式的负面情感,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更从容的对待口语表达。3.为了消除学生长期以来影响学习的消极情感,大学英语教师要结合社交平台进行帮助,把英语学习设计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除了上课时间,教师在课后也需要和学生建立情感纽带。大学英语教师普遍在课后与学生的联系偏少,学生只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用英语交流,在课后缺少英语语境和专业的指导,不会再去主动接触英语。这导致了很多学生虽然很努力的学英语,但是英语能力提高不明显,无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语。因此,教师应该多和学生建立英语的联系,借助多媒体和各种通讯方式,与学生进行情感和英语的交流。如在微博上,教师设计“一周一条英语微博”活动,鼓励学生发英文微博,分享他们对社会热点的看法,感情和个人动态,教师进行点赞和回复,并鼓励其他同学进行回复;教师可以定期在微博上讨论话题、分享英语学习资源,鼓励学生评论和转发;在微信上,教师可以每周组织一次“微信语音英语角”,要求学生在班级的微信群里用英语语音聊天,鼓励学生之间倾听和回答,甚至辩论,教师可以记录学生发言的质量和频率,对经常发言的同学予以奖励,对很少发言的学生规定发言次数,并及时给出反馈和评价。这样可以让社交平台辅助英语深入学生的生活,用他们舒适的方式来使用英语,促进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积极乐观的情感,进而把英语学习形成一种习惯。

四、结语

为了营造一个高效的和充满关怀的英语教学和学习环境,大学英语教师需要时刻把情感因素放进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不拘一格地选用教学策略和沟通手段,帮助学生管理他们的情感,强化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情绪,减少在学习英语时产生的消极情绪,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的长期需要。

作者:李峻 单位: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阿诺德,J.情感与语言学习[M].剑桥大学出版社.

[2]克罗尔,G.,奥特尼,A.,柯林斯,A.情感的认知结构[M].剑桥大学出版社,1990.

[3]朴杰,杨琳丽,曹德品,关于形成性评价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5):4-5.

[4]伍海燕,王乃弋,罗跃嘉.脑、认知、情绪与教育——情绪的神经科学研究进展及其教育意义[J].教育学报,2012(4):48-54.

[5]项茂英.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理论与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23-26.

第五篇:大专英语教学现状与实践

摘要:主要针对艺术学校大专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根据其特点,重视学生群体差异,因人施教。借鉴目前一些语言学习的理论,从英语学科特点着手,加上十多年来教学实践上的尝试,立足于教学课本的同时,更多的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需求,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习惯,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实实在在的提高他们的英语应用水平,改变艺术类学生学习英语的弱势化和边缘化的现状。

关键词:艺术类学生;英语习得;学习兴趣;英语教学

近些年来,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进步,国内的英语学科的教学研究也有了多元化的发展,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是成果显著。但是针对艺术类院校学生,考虑到群体的独特性,相关的研究不是很多。本人一直在艺术类学校执教,致力于艺术类学生的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工作,特别是五年制大专的艺术类学生,该类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群体相比有其特殊性。在十七年的工作中,我发现,艺术类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英语基础薄弱,英语习得能力差

目前我国中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招生看重学生的专业课成绩,文化课的录取分数明显低于其他专业,这就形成一种特殊的极端的现状,无论什么专业,美术,舞蹈,或者音乐,文化录取分低直接导致该群体的文化水平低下,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都不高,一个班只有20%不到的学生能达到教学目标要求。还有外界学习环境也引导考生更重视专业课,轻视文化课,英语课作为文化课里重要科目也不能幸免。大多数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对专业课的研习上,无暇顾及英语。实际教学中,更有不少学生未经过高中英语系统性的学习,严重脱节,其结果是艺术类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明显低于入学要求。

二群体心理态势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很大

和其它专业的学生相比,艺术类学生是一组特殊群体,他们有着独特的思维特征、群体个性和专业学习特点:形象思维能力强,且思维比较跳跃,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逻辑思维能力则较弱,且很情绪化,很容易受心情和兴趣的影响放弃学习。学习的恒力和毅力也相对较差。同时不同的艺术专业也具有不同的,显著的群体特点:美术的安静,不活跃,对语言学习接受很被动。舞蹈的,好动,很容易分心,对学习的兴趣和耐心很低。音乐专业相对好一些,学习能动性高,也比较活跃但十分情绪化。在群体里,个体很受环境的影响,具有从众的特点。这些对于学习英语是有影响的。因为语言习得的是一个长期坚持,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语言需要科学的方法,主动积极的情绪,持之以恒的毅力。由于他们特殊的思维方式与心态,还有群体特点共性的影响,艺术类学生在习得语言方面比其他专业学生要难。

三英语学习教学内容设置偏难

艺术类学生本身英语基础差,加上群体的英语水平都偏低,大家会有负面的相互影响,学的相对较好的学生也会在经过一二个学期之后变的不那么突出,而目前英语课程采用的教材又是和普通专业一样的《综合英语》,该教材是针对普通中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设计的,对艺术类学生来说,难度偏大,进度太快,内容也不太实用,更谈不上艺术专业特色,这无疑增添了学习英语的难度。事实上,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普遍存在着畏难情绪,既然不懂就放弃的学生不在少数,自然谈不上什么积极性和感兴趣,英语学习被动和低效,且自我评价很低。

四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知不够,学习态度也差

从现实情况看,英语对于学艺术的学生来说,其重要性和接受度不高。通过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学生坦言在中学就没有学好,也没有养成英语学习习惯,老师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按照现在教材要求授课,学生很难接受。再有,多数学生对外语学习缺乏信心,对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认知不足,因此就没有认真学习掌握这门语言的必要的心理准备和学习动机,而且普遍存在时断时续的学习经历,背单词,阅读和听说这些常规的学习模式无法坚持,耗时耗力,收效甚微;学习的成就感弱。反过来,这些消极的结果也抑制了学生坚持学习的情绪,大部分都存在学习动力缺失,学习态度不好。使得艺术类学生的英语教学一直处于边缘化和弱势化。虽然艺术类学生的英语习得现状处于弱势和边缘化,但随着各种教学手段的进步,还有各种有效的科学方法可以借鉴,以下是一些外语习得理论中可以实际运用的理论:一是美国著名的应用语言学家StephenD.Krashen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说”。该理论认为:我们只有获得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时,才能习得该语言。因而在现实的英语教学中如果输入语言过难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或者太容易太接近甚至低于学生的已有水平,都对学生掌握知识或者提高语言能力无益。同时StephenD.Krashen还提出了“情感过滤假说”。只有输入适合学生水平的语言量,才能使学生在情感上吸入和接受已经理解的语言输入量,并会产生共鸣从而减少对语言输入的“过滤”现象。反过来过难和过易的语言教学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自信心和焦虑等情感方面有影响,让学生在心理上形成障碍,不愿继续学习。这些充分解释了根据学生现有英语水平来调整教学的必要性。还有美国教育心理学家B.S.Bloom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学生都是有能力理解和掌握任何教学内容的(排除有智力缺陷的),要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引导和帮助。如果把教学与学生的需要和他们自身特点联系起来,几乎所有的人都能有所学。开展富有成效的教学,为学生创建一个友好的合理的学习环境,因材施教。我们重视差异,充分利用学生独特性来改革教学。以学生为本,并强调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运用能力为目的。在教学中,采取有针对性的和有实效性的教学模式,以便改善目前艺术类学生的英语习得低效的现状。针对艺术类学生在前面提及的一些群体的特点。本人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实践,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

五在教学内容方面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必须根据艺术类学生的现有水平设置,不能太难,还必须考虑到学生学习自觉性差和难持久的特点,要花更多的功夫去设置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英语基础差和学习习惯差导致学生很难完成现有的普通高校的英语教学目标,所以我们首先选择了一些生词较少,较通俗易懂的文章和段落作为教学材料。在教学实践中,加入了新概念这套教材,对课本上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取舍,更加的强调听说能力的培养,和基础高频词汇的运用,因为听说的英语是比较简单基础的,辅助文本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英语的畏难情绪,基础高频词汇的掌握可以高效的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提高英语水平,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一步步地增加英语学习资料的难度和广度,力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能融入教学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和信心。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潜能,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水平来选择和制定学习目标,鼓励他们进步,让英语学习过程更加个性化,学习内容也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尊重他们的差异,而不是按一个固定的标准要求他们。

六在教学设计方面

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为了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即学生提前预习,分组安排学习任务,预习的内容可以包括文章朗读理解、单词运用,也可以对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自由扩展。让学生通过合作、互动、保障学习者能切实参与到课堂中,但考虑到学习者的水平,老师要控制好课堂上讲解的难度和程度,鼓励所有学生参与任务讨论和学习,最后由老师点评强调学习任务的核心,并强化学习中的重点和基础,淡化难点和冷僻的知识点。同时课堂教学的呈现方式以多媒体为主,鉴于艺术类学生活泼,喜欢新事物,更容易接受形象具体的,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的语言输入和呈现方式。若采用多媒体教学,以课件代替板书,既能节省时间又能丰富和规范课堂内容。并且多媒体教学可以实现避免直接口述学生难以听懂,板书呈现呆板,单一低效的问题。听力材料和视频材料的实时切入也可以极大的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效的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的呈现。英语各项技能的训练设计,英语是语言和英语文化的学习,按部就班的,科学系统的教授英语听说读写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找到合适自己的方式去学习。词汇是英语学习的根本,最开始用词汇语音视频帮助学生掌握语音,并能用语音来背单词,虽然内容简单,但对很大一部分没有系统学过语音的学生,效果明显,还可以纠正很多发音问题。并让英语基础差的同学按英语的词频来扩充自己的词汇,从500到1000,最后达到3000,重视基础词汇的讲解和练习。听力,口语能力的训练,按话题细化听力资料,并在正式听之前,让学生熟读话题词汇。并补充一些实用的口语和听力内容,贴近他们的专业和生活。阅读能力的训练,推荐学生使用在线词典,避免词汇水平低导致的阅读障碍,重点从词汇、语法和翻译技巧等几个方面入手,考虑到他们对英语文章的理解有难度,可以适当的补充一些相关的文化习俗、文学常识和背景资料。实际上,学生也非常关注西方文化,教师在上课时适当地讲述一些相关的文化,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加强学生理解课文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写作能力训练应该是最难的,写作部分重点锻炼学生的常用句型和应用文体的训练。主要老师讲解引导为主,逐步推进的方式进行写作训练。

七在教与学的态度方面

从心理学上讲,学习兴趣是认知需要和爱好的情绪表现,是能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心理机制。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平时的教学要注意内容的设置和方式的设计,以活跃英语课堂教学气氛,引发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和兴趣。此外,还要引导学生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在最开始的英语课上就向他们指出英语学习的目的,不只是狭隘的考试目的,更多的强调它的实用性目的。并向学生说明学好英语的重要性,并针对他们的畏难心理,缺少坚持学习的信心,着重交流和分享英语学习上一些实用的方法,并帮助学生分析他们的实际英语程度和水平,科学指引学生直接面对问题,和有针对性的解决他们目前水平与目的要求之间的差距,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有学习的动力和端正的学习态度。最后还要指导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程度的学习计划,并监督计划的实施,采用有效的测试方法,让他们学会合理利用业余时间,并抱团学习,相互监督和促进,以此帮助学生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并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从学生的视角来看,基础差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感情关怀,对于必须要掌握的内容的教学,老师更需要付出多的耐心,细致的反复呈现这些基础的重点内容,以使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能真的理解并有同等的机会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不是被动的作为旁观者,脱离教学。

八在教学评估方面

英语教学的考核评估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运用得当,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的信心,所以在考核方式上要进行一些改革,具体方法为,将平时成绩由占总成绩的30%提升到50%,并实行各项加分的奖励制度,比如任务完成和笔记,写作,听写的优秀等可以加分,一切以提高学生平时课堂参与度和学习任务完成度为目的,让学生更加重视平时学习的常规。在期末考试的内容上要贴近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内容和重点,不强调区分度,强调通过率,让学生重拾学习英语的信心。

九在课外引导方面

通过互联网络、电脑、手机等工具,运用真实有效的一些英语学习网站和软件(比如沪江英语学习网站,Englishtown口语培训网站,还有扇贝背单词,知米单词,知米听力,有道词典等手机软件)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积极有效的参与到这些开放性的,互动交际性的,可以个性设置的,智能性的和实用性的英语语言学习中。事实证明,善于运用这些学习手段的学生可以获得更愉快和更有效的学习。同时培养学生对英语各种学习资源的运用,比如英文歌曲,歌剧,电影和英语文学作品的了解和学习,提高了对英语这门语言的了解,也丰富了学习英语的途径和手段。

十重视艺术专业特色的补充

为验证切合艺术类学生理想的外语学习类型特点,笔者开展了一些特色的任务活动课堂:对美术专业有信件写作、看图说话、阅读绘图、广告设计等和专业有关的英语运用项目。对音乐专业,有英语诗歌赏析,英语好歌推荐交流、英文电影的背景音乐赏析等。对舞蹈专业,英语剧角色扮演、英语电影赏析、舞蹈艺术基本动作英语指令互动活动等。这些针对艺术群体特点的活动包含了大量的专业词汇的运用,并融入了专业特长,能极大的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运用中锻炼了英语翻译、读背、听说等能力。在这些设计的教学任务中教师提供专业英语词汇的帮助,以及明晰专业语言文化信息。学生在体验这些带有艺术特色的英语文化语境时。作为语言文化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充分运用主体的创造性和独特艺术专业经历,使语言习得更加具体化,自主化,实用化,英语习得技能得以发展。本文通过对艺术专业大专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和现状的分析,透过教学实际中出现的种种现象和问题,以学生为中心的视角出发,将理论研究集中在艺术专业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明确英语学习的特殊性和困难,总结出其独有的教学模式,并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可以应用于艺术专业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新的教学方法,希望可以对当前艺术类专业院校的教学实践做出一些值得参考的贡献。在此,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在强调大纲要求的英语教学目的的同时,必须加强基础英语教学,立足于基础,夯实基础。切实以提高学生现有英语水平为目的,不能盲目跟进。第二,高等院校务必要把好招生关,控制生源质量,既要注重专业成绩,也不能忽视文化水平。并在日常教学中强调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第三,随着社会的进步,艺术要走向世界,艺术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才能适应要求,教学要根据艺术人才培养的特殊性,构建艺术类自己的英语教学体系,设定教材内容,制定艺术类英语考级标准,以适应当前的教学实践。

作者:艾蓓蓓 单位:云南艺术学院附属学校

参考文献

[1]黄月圆,顾日国.以学生为中心,多维一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9-13.

[2]应国丽,罗珊冰.艺术类英语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4):114.

[3]李继红.艺术类大学生专业性特征与外语认同初探[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4(1):127.

[4]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邓嵘.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初探[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增刊.

[6]Williams,M&Burden,R.L.Psychologyforlanguage,Teachers[M].England: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7.

[7]Krashen,S.D.1985.TheInputHypothesis:Issuesand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

第六篇:大学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学教学的结合

[摘要]英美文学课程是我国大学英语专业课程规划中的必修课程,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不仅可以丰富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促进英语专业学生的整体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升。现如今在很多大学英语课程中英美文学课程受重视度不高,因此就英美文学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如何进行深度结合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重点。本文就在分析英美文学课程重要性的基础上阐述了如何结合大学英语开展英美文学教学。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英美文学课程;重要性;途径

一提到英美文学课程很多人都认为是英语专业的课程,其实在大学综合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课程是一门必修课。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大学英语课时安排较少的原因,英美文学课程不能开设,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久以来大学对学生英语技能培养的重视,而对学生英语素养的忽视。衡量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标准在于学生四六级过级率,注重学生英语的听、说、写、译能力,但是我们要看到文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人的发展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是需要长期的积淀才能发挥作用的课程。很多学生对英语教学的认知是尽快通过四六级,为毕业后找工作增加更多的筹码,因此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花费大量时间去背诵单词和材料,对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长期忽视。教师在考试指挥棒的指引下在日常的课程中很少深入地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赏析,学生自身更是很少能够接触到优秀的文学作品,体会不到文学作品的巨大价值。大学生在经过中学英语的积淀后阅读优秀英美文学作品必将对提升学生英语素养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英美文学教学进行深入的分析。

1开展英美文学教学的重要性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英美文学教育必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英语技能的提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人们对某件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必将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研究。现如今很多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考试过级或者出国留学,很少的学生能够w.esteachers.com第4期(总第076期)2017年4月对英语有着纯粹的兴趣,因热爱英语而学习英语。阅读文学作品是充满乐趣的,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够在课堂中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经典英美文学作品阅读,必然带动一部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感受异域文化的同时学习英语知识,在阅读的同时增加英语语感,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掌握能力,进而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著名英国诗人叶芝曾讲过文学作品是他最为重要的教育力量,是所有价值创造中最高的价值。鉴赏英美文学作品,能够提高学生的个人品味,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英美文学教学对提升学生个人人文主义精神、跨文化的交际能力、语言文化修养有着重要的意义。英美文学之所以带有浓郁的国际语言文化魅力,原因就在于英美文学是从文艺复兴兴起到启蒙运动发展,再到浪漫主义和现代时期繁盛的作品,展现了英美两国人民反对专制和压迫,追求理想和民主自由的历史,带有强烈的英美文化符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英美文学进行鉴赏,可以培养学生批判和创新思维,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英美文学的道德教育往往具有寓教于乐的效果,学生在学习英美文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进行情操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英美文学经典作品以一种细腻和尖锐的方式处理人所面对的伦理问题和困境,对自我价值和人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大学生成长和伦理价值观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RobertBurns在ARedRedRose(《赤艳玫瑰》)中对忠贞不渝的爱情进行了歌颂,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恋爱观;在名篇IWanderedLonelyasaCloud(《咏水仙》)中传递的自然生态保护意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在RobertFrost的短诗“TheRoadNotTake”中以一种隐含的方式表达了人生如旅途的生死哲学观。这些英美文学中的名篇佳作能够让学生学有所获、获益良多。

2英美文学课程开设现状

在不少高校英美文学课程仅仅作为英语专业的选修课程,在非英语专业中很少有开设。另外英美文学教师在总体英语教师中所占比例较小,很多英语教师由于自身知识面有限不能很好地开设课程。在某些开设英美文学选修课程的专业中,教师也只是简单地对文学作品和作家进行介绍,授课方式单一,缺乏乐趣,学生主动性差,学习兴趣低。课后缺乏对于文学作品原著的阅读。另外文学学习是一门耗时较多、见效较慢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其他学科的影响。学生在阅读经典原著的时候会花费巨大的精力和时间,在现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的背景下很多学生都不能坚持,经常半途而废。

3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植入英美文学教学的具体方法

在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我们发现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欣赏和理解文学原著的能力,逐步掌握文学批评的知识和方法,促进学生语言基本技能和人文素质的提升。所以在英美文学教学课程中文学的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的一部分,而且是给学生提供一个阅读和思考的引导。教师应该不断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步骤。对于英美文学而言思想就是一切,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对文学作品中的思想进行解读,引导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感悟人生,这也是人文学科的重要任务。3.1发掘教材方面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材料选材丰富,形式各异,有很多名篇佳作,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充分发掘这部分材料,引入作家概述、代表作品、创作风格、文学地位等基础知识,例如在全新版本《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三册中的TheLastLeaf教学中,教师可借此机会对欧•亨利进行简单介绍,并对其创作特点进行分析。再例如第一册中的PublicAttitudesTowardScience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题发挥,对雪莱的著名科幻小说进行简单介绍,又可以延伸到美国作家哥特式小说代表人物艾伦•坡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拿出部分时间进行英美文学基础知识讲授,不仅不会影响教学进度,而且可以开拓学生文学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2教学过程方面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专门开设英美文学课程,必须增加大学综合英语课时量,专门选取一部分课时进行英美文学经典作品赏析,这门课程可以开设一学年,每周两课时,教师在上新课之前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经典作品部分赏析阅读,教师要对经典作品提出引导性问题。学生根据教师所提问题在课前阅读时需要查找相关资料,甚至对作品的作者、写作背景、评价有所了解,阅读的这一过程也是对作者创作风格和语言特色的了解。在学生进行充足的准备之后,教师在课堂引领着学生进行积极讨论,讨论以小组讨论为先导,教师激励学生进行有个性和深度的讨论,激发学生文学批评的能力。这种教学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平等地进行对话,不断提升学生各个方面的综合性能力。3.3教材选取方面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在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之间应该有所区别,在非英语专业的课程中教材选择要格外认真,多采用短篇小说,要精选有典型意义的优秀英美文学作品进行赏析和学习。教师要注重对文学作品的语言特征进行分析,难易程度要适中,同时也要选取有趣味性的作品,增加学生阅读兴趣。例如对莎士比亚、雪莱、狄更斯等大家的作品进行赏析。也可以专题的形式出现,着重对浪漫文学、圣经文学、希腊神话等进行分析。如果采用晦涩难懂的文学作品,就会使文学赏析课程变为文学知识或者是英语词汇和修辞学习课程。英美文学作品重在赏析,让学生体会作品中的原汁原味,因此学生课前和课后的阅读必不可少。教师在让学生采用泛读和精读时一定要首先对作品进行分析,特别是对于精读部分的关键词和关键句进行精讲。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课前设问时教师要对经典作品的作家、作品、人物角色、社会、历史等有所了解。3.4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采用理论和作品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堂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改编话剧,例如采用萧伯纳的作品,其作品多有冲突激烈的情节。也可以采用电影配音的形式增加学生课堂积极性和参与性,促进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可以采用有现实主义的《简爱》《奥利弗》《嘉莉妹妹》,现代主义的《丧钟为谁鸣》《了不起的盖茨比》等作品。教师还可以采用专题讲座的方式对意识流作品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后现代代表托马斯•品钦的《拍卖第49批邮票》,非裔作家作品如《野草在歌唱》,华裔作家作品如《女勇士》,甚至通俗小说家作品如《指环王》等进行系统的讲解和赏析,让学生更为深刻地体会文学作品的强大影响力。另外可以采用经典作品中英语诗歌朗诵比赛、英语文学翻译比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一定对《圣经》的相关典故、古希腊罗马故事有所涉猎,因为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这些知识出现的几率是非常高的。通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学生个人的文学素质和文化素养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得到提高。3.5在教学评价方面在大学英语中植入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中,对学生的评价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侧重于学生个人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并注重学生对英美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单方面采用基础知识测试已经不能反映学生的课程学习。教师可以采用课前设问、课中提问的方式进行考核,测试问题应该是对经典作品总体内容的把握,也可以按照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酌情给分,考核成绩还应该包括考勤、英美文学批评小论文等。

4结语

英美文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通过借助英美文学的作用,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英美文化的内涵,感受到英美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的鉴赏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学的阅读能力和英语短文的写作水平,更能为提升学生自身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打下牢固的基础。

作者:李国金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参考文献

[1]雷炎炎.广西地方高校大学英语与英美文学一体化教学的意义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6).

[2]罗晨.论ELE与ESP之争下大学英美文学教学的发展方向[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11).

[3]马永奇.以莎士比亚作品为例探究英美文学教育[J].语文建设,2013(33).

[4]田静.浅析英美文学在教学中的价值及意义[J].语文建设,2013(6).

[5]许荟.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6(24).

[6]许立捷.多媒体在英美文学课堂中的应用及对策[J].中国报业,2015(18).

[7]曾琛.学习英美文学的价值和现实意义[J].科技风,2013(1).

第七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的作用

[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既要求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要求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环境相适应,其中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范式已经是比较成熟的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形成的大学英语教学范式。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大学英语;教学;范式;讨论;过程设计

建构主义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已经有了很多的实际应用,许多一线的大学教师对建构主义理论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随着大学生英语实际能力的提高和社会对具有创新能力人才需求的增加,建构主义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设计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文就在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础上讨论并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设计的具体应用,并为大学英语课堂设计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图式是建构主义理论的重要概念,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方式,同时图式也是个体进行心理活动的框架和组织结构。很多人认为图式是认知的起点,个体在图式数量和质量方面的进步影响着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发展是认识的发展。认知的发展受到同化、顺化、平衡三个因素的影响。同化是事物首先在头脑中留下的基础图式,这个图式是最为基本和本原的,其他的认知都是在同化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顺化是指个体在新的事物的刺激下,在原有图式基础上改变原有图式,把新事物嫁接在原有图式中。平衡指的是个体在经过上述过程后在大脑的认知中对原有图式已经有了新的认知,达到了新的认知平衡。

1建构主义教学过程中遵循的原则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是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图式理论的重要发展,主要内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1强调学生中心地位建构主义认为教育本身就是用一个生命来激活一个生命,用兴趣来激活兴趣。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对知识的主动探索的过程,是一个学生主动发现和建构学习的过程,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学生是知识的w.esteachers.com第4期(总第076期)2017年4月主动建构者,并非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成为课堂教育的指引者和促进者,并非满堂灌给学生知识。1.2对学生学习情境有着严格要求由于英语课程是一个实际应用型的课程,必须要求在实际的应用中才能不断地掌握和巩固,因此实际的情景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过程。在实际情景中学生对已有的知识框架进行补充,这样的实际应用情景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学到新知识并不断巩固新知识。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情景创设,在实际的操作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影像资料、CAI与多媒体科技、网络资源等达到创设情景的目的。1.2.1注重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合作性学习对英语知识建构起到关键性作用。在合作性学习中教师和学生要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通过课前布置、课中讨论、情景展示、教师总结概括四个过程把知识实现了从学生合作探究到灵活应用的过程转换。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思维成果,合作探究和情景应用是学生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1.2.2对意义建构有着重要的认识意义建构是整个大学英语学习的目标,学生要在课堂中实现对事物性质以及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建构。在大学英语教学,教师要搭建好平台,让学生在平台上进行展示,完成知识探索并完成意义建构,进而完成所有的知识学习。因此建构情景是大学课堂中的重要学习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穿插小组合作,让学生在相互沟通和合作中完成知识的新建构。

2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

大学英语课堂的好坏评价标准有很多,在建构主义看来课堂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评价课堂是否高效的标准,其中在课堂中是否有充足的学习资源,是否有促进学生积极展示的平台,能否将教材所涉及的主题恰当地应用到实际应用中,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否能够在课堂中得到锻炼,这些都是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课堂是否高效的评价标准。下面我们就简单介绍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的课堂设计流程。2.1课前阶段课前是学校自主学习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也要针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备课,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进行指导,策略的指导作用大于对学生进行单纯知识的传授作用。由于大学英语教材所选取的主题都是和大学生生活相关,学生有话可讲,例如毕业生找工作或者大学生兼职,学生在课前就可以以口头和书面表达的形式进行自主学习。作为大学生很多都有兼职的经历,学生可以选取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练习,我们可以设置一个话题MyFirstPart-timeJob。针对没有兼职经历的学生可以设置MyDreamJob话题,让他们进行课前练习,形式不要求一致,可以是访谈对话,或者是演讲,或者是短文一篇。在教师课前备课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接受度,在教材设置的原有基础上做调整,同时结合学生必考的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题型进行相关的解答,在备课中一定要遵循综合教学法,可以以写促读、以说促听、以听促写等,以灵活多变的形式促进学生对技能的掌握。2.2课堂阶段教师课堂阶段一定要对师生关系处理得当,教师和学生要形成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使得双方在自主的课堂中实现语言知识的建构和学生自主性的发展,进而达到认知和情感的统一。在课堂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听、说、读、写、译的练习,不管是哪一个阶段的练习都必须在适合的情景中展开。例如在Job这一话题中,学生可以在课堂中轻松展示自己的自学成果,有的可以进行采访式的座谈,可以采用演讲的方式进行展示,使得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讲述自己的经历。教师再结合听力部分,从听说相结合的方式写出自己的感受,让学生再结合阅读教材根据课前定的口语话题,给学生布置一道限时作文题,学生15分钟内完成后进入到教材精读阶段。教材的阅读可以分成两次进行,第一次阅读采用阅读技巧,掌握大致中心意思,然后通过学生口头概述,达到了读和说的结合;在第二次阅读的时候采用查读的方式,让学生独立完成,或是分组进行查读,以相互问答的方式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达到精读的目的。2.3课后阶段在课后阶段主要是要求学生们自主复习,教师进行课后反思。教师让学生们复习教材,让学生们通过以说促听、以听促写、以写促读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学生还可以通过研习四六级真题,对相关的短文进行写作。教师还可以布置相关的应用文写作,例如写一些简历和求职信等。教师在课后也要对四六级真题进行分析,摘取相关的题目进行课堂分析或者是作为课后习题留给学生完成。课外阅读也是不可或缺的资料,学生通过对课外材料的阅读,一方面可以开拓视野,另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英文课外阅读材料包括网络、报刊杂志等。在下一节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和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这样可以进一步延伸课堂,让教学与应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教师在课后反思阶段,要对教学设计的得失进行自我评价,利于以后对课堂设计的优化。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模式范式

3.1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Instruction)是在“最近发展区”理论上建立的一种教学范式,支架式教学注重为学习者知识的建构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其实是一种分解式教学,要求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成若干组成部分,从简单到复杂进行知识和能力提升。支架式教学主要包括五个教学流程,分别是搭建支架、进入情景、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支架式教学关键在于对围绕当前知识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进行课程设计,在这个过程中要建构开放性课堂学习平台,采用多元化的情景,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开放性的课堂学习鼓励每一位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达自我看法或者提出意见和建议,进而培养学生意义建构能力,教师在这一阶段也可以寻找到好的微课资源,用于重难点突破。3.2抛锚教学抛锚教学(AnchoredInstruction)中的抛锚是对要求建立的具有感染力问题或者是案例。这种案例或是问题的提出被形象地称为抛锚。在建构主义者看来,学生要完成对知识的建构最好的办法就是深入到实际情景中去,在真实的情景中感受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事物的本质。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为重要。因此抛锚式教学又称为情景教学和实例教学。抛锚教学的教学过程一般由创设情景、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五个阶段。3.3随机进入教学随机进入教学(RandomAccessInstruction)认为对事物的认知可以从不同的点进入,这是由于事物的复杂性造成的,我们对复杂事物的理解在不同的视角看来得出的结论也是不同的,一个真实的结论往往需要许多次的认识才可以最终完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多视角地分析事物,让事物以多种形态出现,利于我们对事物的全面理解。这种课堂教学形式并不同于传统课堂,每次进入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讨论和认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不同的,通过这种多次的进入事物,最终形成对整个事物的全面的认知。随机进入教学主要有五个教学环节,分别是基本情景呈现、随机进入学习、思维发散训练、小组协作、效果评价。在随机进入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查找和模拟展示,教师进行多方面指导,进一步提升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4结语

现如今教育的重点已经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向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转变,应用型人才也深受用人单位的亲睐,大学英语课堂教育也应该由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应用。实践证明,利用建构主义思想对大学英语课程进行改革,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但是如何能让大学英语课程与建构主义理论更为紧密地结合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在教学中探索。

作者:成阳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晓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6).

[2]徐先荣,付迎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育意义[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3]张海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实践反思[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4]张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及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9).

[5]钟松红.研究性学习理论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创新微探[J].高考.2016(15.

第八篇: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之下,文化可以极大地促进多国之间合作交流的进程,各国通过语言交流实现多国文化之间的融合与碰撞。语言成为了传播文化的载体,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跨文化交流不仅使人们对现阶段的英语教学方式提出一些新的见解,还可以提供给英语教学一些新的方向与思路,使语言应用得到更好的重视。

[关键词]语言环境;文化意识;英语

在现阶段的语言环境教育下,教师应当重视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提升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针对如何实施该目标,本文主要基于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出有效的建议。

1多方面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

在以往的英语教学模式之中,如何构建英语课堂是教师首要面对的问题,往往要依据两方面来进行开展,即:词汇与语法,进而忽略了学生们在接触不同的语言时形成的抵触心理。(孙茜、刘宇、张梅等,2012)所以,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课堂的学习之中,教师就必须根据学生们的喜好来设法让学生们深入接触西方文化内容,提高学生们对学习母语文化的程度,为开展英语教学做好一定的铺垫。1.1增强影视电视剧文化辐射功效在现如今的条件下,高校可以通过交换生的方式来让学生们真正实现跨文化交流。很多学生都是通过电视或网络来了解西方文化,西方文化通过影视剧集中体现出来,不只是将各国人民文化精华进行浓缩,并且集图像、声音与情节于一体,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故事性与直观性,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喜爱。(杨东杰、王维倩,2013)所以,教师必须要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与文化素养,对现阶段信息技术强大的交互性与共享性进行利用,积极开创一些有利的条件来方便学生们深入了解西方文化。1.2开展有关的文化课程,体验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在学习英语课程中,教师可以特意地开设几门课程,以一种专题讲座的方式来对中西文化间的不同进行比较,然后通过对文化基础的不断衍生,引出汉语与英语在使用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专题讲座内容可以包含介绍英国国家艺术、历史、价值观等方面内容,因为语言受到一个民族自身的价值观、思维模式的影响,所以对ww.esteachers.com第4期(总第076期)2017年4月这些文化因素进行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两节课的时间给学生们介绍一些英国这个国家在文化方面的突出地方,例如:第一次科技革命对自身发展形成的一些影响。设置文化课程可以真正地通过讲述文化对学生们进行英语教学,让学生们认识英美国家的文化内容等。在上述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地去查阅资料,让学生们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分析,并揭示这些文化与语言差异间的联系。

2创造具有浓郁的西方文化氛围的英语课堂环境

在以往的英语教学课堂之中,教师一般只会使用中文来进行讲解,较少用英语授课。在选择教学材料时,缺少西方文化气息,内容枯燥且生硬,这就不容易让英语课程存活在西方文化这块深厚的土地上。英语学习已经完全脱离了它自身的文化环境,如同没有来源的水,不能在真正意义上得以开展。2.1英语课程中应当融入西方文化西方文化对于我们中国的学生来说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学生对中国文化了解得比较多但对西方文化知之甚少,当老师将西方文化融入到英语课堂上时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会有更加迫切的了解欲望,从而更加认真地听课,并将课堂知识牢记于心。因此,老师在选择教学材料的时候要将重点着重放在涉及西方文化的内容上,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逐步展开西方知识的讲解,将更多的西方文化引入其中,这样会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们去探索和去思考。例如:在教授新视野大学英语三时,比较明显地涉及到英美文化内容的主要有两个单元,分别是第四单元与第七单元。教师可以着重去讲授这两个单元。第四单元的主要内容围绕美国文化的五个象征展现了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文化,包括自由女神像、芭比娃娃、美国哥特式、野牛镍币、山姆大叔。19世纪70年代中期,法国艺术家弗里德里克等设计的大项目:自由女神像,1886年在纽约湾北部落成,是代表美国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是专门庆祝美国独立和美法联盟的纪念碑。芭比娃娃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却没有人知道这是美国的文化之一,马特尔公司将德国的洋娃娃做了改造变成了体面而地道的美国版本。美国哥特人展现了美国农民庄严的自豪,画面展示了一位神色严肃的男子和一位女子站立在农舍之前。1913至1938年间发行的野牛镍币是为了纪念由美国拓展引起的两起相互关联的悲剧:野牛群的灭绝和美国印第安人的毁灭。山姆大叔的由来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14岁的山姆离家出走加入父亲和哥哥的行列,为美国殖民地独立而战。23岁时开始加工肉类,因为人诚实、工作勤奋而赢得声誉。第七单元主要介绍比尔盖茨成功的过程,他主导着计算机革命,引导世界朝着数字化时代迈进。老师可以通过对这两个单元的详细讲解来让同学们认识西方文化,可以通过媒体将更多的西方文化的图片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自由女神像、芭比娃娃图片,向学生介绍美国的文化;通过介绍伦敦塔桥、白金汉宫、莎士比亚、牛津大学,向学生介绍英国文化,同时鼓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让其深入了解这些事物内在隐藏的故事以及对美国历史的重要影响,使英语课堂处于浓厚的西方文化气氛之中,帮助学生们加深对美国文化的理解。2.2巧妙设计英语情景对话设计英语的情景对话可以帮助还原某个英语对话的语言环境,进而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到一定的学习语言环境之中,增强对语言反应的灵敏度。所以教师在设计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当重视设计英语的情景对话,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并且对他们的交际能力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英语的情景对话体现了语言社会中的交际能力,具有一定的实用性,通过配合情景,学生们更能了解对话的实际作用。无论是特殊的还是普通的语言对话,它都囊括了在不同场合之中英语国家所使用词汇的基本特征。例如课堂上老师以代表英国文化象征的莎士比亚为主题,让学生自由发挥,同学们可以分为两个组,每个组的成员都要说出莎士比亚的文化象征意义及价值,例如为什么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化的象征?由谁建立?等等。与此同时两个组可以进行讨论,讨论的内容都要通过英语口语形式表现出来,这样的情景对话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能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印象。

3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一般围绕某个特别的主题,它要求全体人员共同参加活动。它通过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的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之中积累经验。英语综合实践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它将语言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在选择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但要结合学生现阶段的实际生活,还要结合西方国家的文化特质,进而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4结语

如果想要掌握一门外语,就应当了解这门语言隐含的文化背景。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一门语言,有着它独有的表达方式、语言词汇等。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英语教学时,应当强调英语的使用特点,逐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者:李丽萍 单位:荆州教育学院外语系

参考文献

[1]胡颖颖.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大学教育,2014(6):77-78.

[2]孙茜,刘宇,张梅等.跨文化交际型大学英语模式下的教学问题浅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9):16-17.

茶艺初级培训范文篇4

一、该镇劳务输出的基本情况及特征

镇地处县城西南110公里,全镇总面积220.5平方公里,镇辖13个行政村,总人口11885人,农业人口11294人,其中农村劳动力6394人,该镇已初步建成板栗、茶叶、蚕桑和劳务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格局,是我县西部经济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

镇农民素有外出劳务习惯,也是我县劳务大镇,全镇有超过半数的人外出打工,2013年全镇外出打工3665人,劳务收入达到3440万元。劳务输出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占输出农村劳动力的87.2%,在家多为留守儿童和老人。2013年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434元,其中劳务收入占农民收入的51.9%,经营性收入占26.6%、财产性收入占9.7%、转移性收入占11.8%,农村劳务输出已成为镇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其特征是。

(一)有组织劳务输出数字逐年增长。截止2014年3月,该镇输出劳动力3571人,就地转移1189人。外出劳务中由政府、劳力资源局(就业局)、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有组织输出农村劳动力2287人,占到劳务输出比例的半数以上,相对集中分配在山西、长三角、珠三角、省中部和北部等地区,随着劳动力素质和技能的不断提高,部分已走向管理阶层、技术岗位。

(二)外出劳务收入普遍不高。外出劳务呈现两栖状态,以季节性为主,农闲时外出劳务,农忙时回乡务农。常年在外打工的每年能够拿回两三万元的收入,但绝大部分只是赚点小钱,而且只是以初级劳务为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一技之长的农民工比例较低。

(三)务工者回乡创业热情高涨。镇党委政府全面启动精准扶贫工作以来,该镇为1209户3655名贫困户建档,实行一对一帮扶,制定了镇整体发展规划、集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茶叶、蚕桑产业发展规划、贫困户精准扶持规划。吸引了很多矿老板返乡,建成了油湾大鲵养殖有限公司、三观庙电站、象园茶厂、金龙家生态养殖基地等,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6个,使得丽光、象园、山庄等集中搬迁户就近工作,提供农民工再就业岗位400多个,推进了该镇陕南移民搬迁工作,提高了该镇城镇化水平。

二、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

(一)打工者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6.8%,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86%,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3.7%,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仅占3.5%。因而70%以上仅限于采矿、建筑、纺织、机械、电子、家政服务等行业,从事脏、重、累、险的工作。

(二)遭受职业病危害情况突出。一些中小企业对职业卫生重视不够,车间缺乏通风、除尘、排毒等基本职业病防护设施,生产环境差,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其中尘肺病患者最多。

(三)个人权益缺乏保障。不能保证农民工劳有所得,企业欠薪行为依然存在;部分企业未能给农民工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食堂、住宿、洗浴室等生活服务设施不齐全,看病就医、孩子上学是问题;遭受歧视,不能与城市人享受同等待遇。

(四)人身安全缺乏保障。一些地区地下矿山、石油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领域缺乏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不健全、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监管存在差距,重特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人身安全,给社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

三、关于劳务输出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组织体系,提高组织程度。依托劳保所摸清农村适龄劳动力的现状,建立健全就业需求的信息网络和镇村级服务网络,建立输出劳动力档案,搞好跟踪服务。结合县劳动部门提供的劳动力转移渠道,将该镇劳动力分层次、按供需、有组织地输出。

茶艺初级培训范文篇5

关键词:红茶;茶产业;坦洋工夫;品牌建设

品牌是各企业为实现最大程度范围内的产品市场需求适应性,通过国家质监局等专业部门产品商标认证和最终授权的标志和记号。目前,茶叶消费市场需求趋于多样化和个性化,如何依据自身发展条件来制定品牌建设战略已引起茶企重视。企业为迎合消费者不同年龄层需求,满足消费者社会经济利益需求,通过制定清晰的战略目标和产品营销定位对自身产品进行包装、设计和加工,投入大量资金和科学技术,改良生产设备,改进生产方式,增加品牌附加值,刺激消费者进行消费。福安红茶产业品牌建设作为茶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紧密对接科研机构,开发科研创新成果,加大茶叶工艺改良力度,推进品牌建设,而后进行品牌推广、管理和追踪,力求通过打造坦洋工夫品牌推动整个福安茶产业发展。

1茶产业品牌建设相关文献综述

首先,从对茶产业品牌建设现状分析的使用方法来看,较多学者采用SWOT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现状描述。如侯大为将武夷大红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以往各类茶品牌成长相关文献的梳理,认为武夷大红袍茶产业发展关键在于其品牌建设,运用SWOT分析法从大红袍品牌内涵、包装、定位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分析[1];饶甜甜运用SWOT分析法对湘西茶产业的品牌发展作出分析,围绕产业、企业和政府这三大建设主体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2]。也有一部分作者在此分析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运用实证分析的手段,对所研究对象作进一步的探究。如谢向英对茶企地理标志认知行为、地理标志的市场运用意愿和推广期望等进行分析总结[3];沈学政采用层次分析和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茶企在品牌溢价中的行为进行影响因素分析[4]。其次,从对茶产业品牌建设的内容上来看,国内学者对茶产业品牌建设已有诸多研究,且在前人基础上更进一步对品牌建设各方面的内容进行细分研究,包括关于茶产业品牌发展战略、品牌竞争力、品牌定位、品牌整合以及品牌忠诚度等。如袁清通过研究茶业会展经济与茶产业发展战略的互动关系提出茶产业品牌建设建议[5],张华伦针对我国茶产业整体品牌竞争力作出有关的提升策略研究[6],陈启强着重强调福建名茶的发展必须立足茶文化品牌的创新营销进而推动品牌建设[7],陈绪敖围绕茶产业品牌整合程度作出相关分析[8],张国政等基于研究茶企行为视角对品牌忠诚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认为茶产业品牌建设正向或逆向的发展和茶企与消费者是否进行有效沟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9]。以上研究表明我国学者对茶业品牌发展的重视程度和研究深度逐步提高。但就目前来看,对我国红茶品牌建设研究较少,且闽东地区较多集中于对白茶和乌龙茶研究,近几年对于坦洋工夫的研究逐渐变少,提出的策略虽有一定借鉴意义,但不够深入和完善。红茶作为福安支柱性产业之一,打造出坦洋工夫这一享誉世界的知名品牌,成为福安市公共区域地理标志,为福安市创造较高的产业价值。福安红茶产业仍处于转型过渡期,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为迟缓。为究其原因,本文将对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对品牌建设成效和经验进行阐述,进而分析福安红茶在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切实可行、与时俱进的意见和建议,为福安茶产业品牌建设与发展提供思路,以促进闽东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

2福安红茶产业发展现状

2.1资源条件充足,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福安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地处鹫峰山脉东南坡,太姥山脉西南部、洞宫山脉东南延伸部分。土地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壤资源丰富,生物系统具有多样性,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足。茶树适宜种植在中低山区域,喜暖温和漫射光,酸性土壤更有利于茶叶生长过程中产生有机质,降水充沛是茶树种植的基础保证[10]。福安市劳动力较为充足,共有涉农人口41.4万人,其中涉茶人口约为85%。截至2019年底,福安市实有茶叶种植面积近23.2万亩,毛茶年产量2.57万吨,总产值近12.8亿元。其中坦洋工夫红茶产量为6400吨,产值为9.46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74%(数据来源:福安市茶业局)。近年来,福安市不断推进坦洋工夫生态茶园标准化建设,改进茶叶清洁化生产技术,实施无公害生物种群防治工程,紧密对接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和市内技术职业高校,提高茶产业科技水平。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改造低产低质茶园,改进栽培技术,建立茶树良种繁育基地,不断改良红茶品种结构,茶树良种优化率达到98%,福建新坦洋茶业集团和南方佳木茶叶有限公司建立起千亩生态有机茶基地。2.2相关产业联动,市场消费需求增加。福安市以工农业优势互补、服务业支持工农业的三产融合方式推动产业发展。电机电器制造业辅助茶产业完成生产加工设备升级和改进的工作;船舶业的壮大发展为拓宽茶叶的海上运输渠道奠定基础;餐饮服务业和食品加工业与茶产业进行多方位的全新合作,使茶产业附加值有效提升。福安作为“中国茶叶之乡”,全市登记注册的茶叶企业有611家,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有40多家[11]。福建新坦洋茶业集团作为福安市红茶产业中实力强劲的龙头企业,转变传统产业销售战略,在坦洋茶文化名片上下狠功夫,将红茶产品放于各大电商平台销售,有效减少产品交易成本。福安红茶销售遍布全国,上海、山西等作为主销售地区纷纷设立坦洋工夫推广中心。为拓宽福安红茶销售渠道,各大厂商和茶企纷纷联合开设福安坦洋工夫专卖店、连锁店和专柜等,多达2千多家[12]。2.3政策扶持力度大,茶叶质量安全水平逐年提升。近年来,福建省不断出台有关茶产业绿色发展增质提效、产业结构改革调整的相关意见和措施,以奖金补贴和项目申报的茶产业财政扶持政策,鼓励龙头茶企继续做大做强茶产业,小型茶企或个体能够积极参与。宁德市对福安红茶产业由数量向质量的转型发展十分重视,出台多条关于福安市红茶产业园区建设和生态茶园基地建设的相关意见,并佐以资金扶持。坦洋工夫茶国家标准实物样品已通过审定,且坦洋工夫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省地方综合标准[13]。福安红茶产业通过建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和质量监管服务中心,严格把关茶叶质量安全,为培植、采摘、制茶、包装到销售的生产过程设立更加系统综合的质量标准。红茶茶企通过无公害、绿色化和有机化产品标准的数量连年增加。在政府各部门和茶企的努力下,茶叶质量安全逐年提升。

3福安红茶品牌建设的成效与经验

3.1福安红茶品牌产生。清咸丰初年(1851),坦洋村村民胡福四将茶庄客人所带来的红茶制作方法,运用到坦洋菜茶的制法之中,坦洋工夫红茶成功问世,带动了周边县市茶农效仿和大规模生产。至此,坦洋工夫红茶远销出口到西欧多个国家地区,享誉海内外。后70多年(1915),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授予坦洋工夫金质奖这一较高的荣誉,英国王室指定坦洋工夫为王室专供茶。民国时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海路中断,包括坦洋工夫在内的国内产业出口皆处于停滞状态。后经过政府扶持,才逐渐复产,但又恰逢人们追捧绿茶,坦洋工夫被迫大规模停产。新世纪时期,通过坦洋工夫老一代制茶大师张天福等人的不懈努力和政府部门的鼎力支持,使坦洋工夫红茶恢复生产和发展,卷土重回消费市场。3.2福安红茶品牌建设成效。坦洋工夫是中国红茶领域内的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第一个红茶国家标准[14]。坦洋工夫自2006年被评为中华名人特供茶以来,福安市以茶产业现代化发展为前提,着力打造福安坦洋工夫红茶品牌,正确树立品牌创新意识,积极引导茶企参与坦洋工夫的品牌建设,要求茶企树立正确品牌管理理念,培养专业型技能人才,培育管理型品牌创新人才,利用红茶品牌优势来逐步提高品牌竞争力。市政府与茶业协会积极开展各项茶事、茶会和茶艺活动,带领坦洋工夫红茶参加国内外众多大型赛事,并斩获多项荣誉,先后通过茶叶公共品牌、地理标志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等认证(详见表1)。政府积极支持茶企改良创新制茶工艺,配合茶企开展产品宣传活动,且通过打造茶产业与旅游业融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型生态茶园,邀请名人作家聚集茶园拍摄宣传大片。3.3福安红茶品牌建设经验。3.3.1福安红茶品牌生态系统的构成。福安红茶品牌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福安坦洋工夫品牌与由品牌延伸加工的产品、品牌拥有各个茶企、供应商(本文主要指农户)、消费者、竞争者(主要指同类茶企业)和政府(主要指当地政府)等有机体所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15]。具体来说,以坦洋工夫为龙头品牌和其他茶业品牌所形成的各个节点能够在政府、茶业企业、消费者和供应商这四大有机体的帮助下,通过合理资源配置,发挥自身获取资源能力和竞争优势,与企业上下游品牌进行合作资源共享以延长增值链,促进福安红茶品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信息、资金等能量的流动和循环,从而形成一个强大的品牌增值网络。3.3.2福安红茶品牌生态系统各参与主体的作用。第一,茶业企业是坦洋工夫品牌建设的主导者。茶企树立正确管理观念,强化企业管理制度,制定企业品牌短中长期具体目标,营造以人为本、关怀至上的企业文化与氛围,通过奖励补贴等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开动思维,开展专业创新技能人才招聘,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来改进现有的生产工艺,增强科技创新水平,以新型营销手段实现品牌价值。第二,政府是坦洋工夫品牌建设的管理者。政府定期对红茶质量安全进行抽检,对茶叶质量安全进行监管,利用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规范红茶交易秩序,设立茶业管理局开展茶树种类资源保护、茶叶标准化生产、茶叶科技推广等工作。第三,农户及其经营组织充当坦洋工夫品牌建设的供应商这一角色。通过与合作社构建红利分配、资源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参与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培训,丰富自身种茶技能,提高专业知识素养,从运用传统方式是费用药转变为现在对有机肥、生物农药的合理利用,以产出品质高的坦洋工夫。第四,茶业协会是坦洋工夫品牌建设中的助推者。福安茶业协会作为福安茶业品牌建设的牵头人,于全国各地产销省市设立茶协分会和茶协青年委员会,并于2017年开始创办坦洋工夫制作技艺传习所,培养优秀的坦洋工夫茶学弟子。自2005年起每年以不同的活动形式开展各式各样的茶事比赛(斗茶技能大赛、茶艺人才评选、品牌信誉十佳评选、汉服茶道论坛、红茶高峰论坛和海峡两岸茶业交流等等),在全国各地举办各类大型茶文化宣传活动,打响坦洋工夫茶文化品牌,为其创造良好的品牌溢价。第五,消费者是站在消费市场最前沿的人物,能够及时、客观地反应自身的需求以及对品牌建设的见解。通过了解消费市场需求,对品牌建设中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必会刺激消费者购买茶叶。如坦洋工夫茶业企业近几年根据消费者对茶叶价格的控诉和提议,从茶青买入价格、品牌建设成本和产品销售成本等方面对价格进行有效的调整。

4福安红茶品牌建设存在问题

在利益相互联结的状态下,政府必须积极地、充分地发挥自身最大的经济发展能力,供应商保持不破坏系统平衡且主动受到组织合理约束,茶业企业于一定时间内完成阶段性品牌目标,消费者为满足自我需求进行大量消费,使整个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福安红茶在品牌建设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4.1产业链延伸不足,品牌附加值较低。由于科研投入力度不足,福安红茶产业难以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科学技术没有得到明显突破。除规模较大的几个茶业企业(如新坦洋集团、御香红有限公司等)之外,其他茶企普遍存在规模小、生产加工分布零散、茶业供货主要来源模糊等问题。福安红茶产品主要以茶叶散装出售和礼盒出售为主,产业链延伸不足,品牌附加值较低,创造品牌溢价能力较弱。相比来说,福鼎白茶近年来通过创意营销与传统营销相结合的茶叶销售方式,得到广大茶叶消费者的热爱和市场加盟商的支持,在茶叶批发中心、茶叶店铺等主要销售渠道均可见踪影,且销售量极高。增强坦洋工夫品牌附加值已成为品牌建设的关键。4.2政府投入力度小,茶业协会能力有限。消费市场尚未健全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商标授权管控力度不足,售卖方规模大小不一,仍存在鱼龙混杂的销售现象。就福安本土茶业市场而言,缺乏有效质量监管的售卖方不乏少数,其产品尚未得到安全认证,却能够混杂在市场中直接进行交易。坦洋工夫作为公共品牌的影响力逐渐落后,坦洋工夫在本土市场名声减弱,山西太原等地区逐渐成为主要产销区,福安政府却没有及时采取适当行动以有效维护这一属于福安本土的地理标志产品。近几年,茶业协会虽在坦洋工夫品牌建设上做出较大贡献,但因长期受到政府管辖,自主性逐渐降低对茶产业进行协调、帮助和服务受到诸多限制[16]。协会内部也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青年人才缺乏的问题。4.3农户经营理念老旧,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福安茶农大部分深受传统农业生产观念的影响,目光短浅,追求眼前利益,接收市场消息速度慢,接受新事物、高科技的专业素养能力较低,种植过程中仍存在过量施用农药化肥的现象。福安涉茶人口数量虽多,仍有很大一大部分没有加入农民合作组织,不愿积极主动地参与高素质农民技术培训和农业推广人员授课指导。有些农民合作组织缺少专业技能素养,缺乏组织规范,领头羊没有发挥带头作用,仍未形成利益共同体,导致茶农陆续退股。目前,乡村人才回归工程尚未取得良好的效果,青年人才多数不愿回归农村,更倾向于大城市发展。福安红茶产业人才造血能力弱,人才储备明显不足,专业技能人才匮乏。4.4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品牌战略同质化严重。坦洋工夫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占比较低,虽在较早时期已与国际接轨,但在国际市场尚处于探索阶段。品牌识别度高低决定其在日趋同质化的茶业市场中能够创造价值的高低,制定凸显品牌优势的品牌战略将强有力推动坦洋工夫品牌建设。福安红茶产业虽大力推进品牌建设,也取得一定成果,但各企业品牌建设仍存在品牌战略同质化、品牌定位不清晰、品牌营销创新不足等问题。福安茶业企业对坦洋工夫红茶的文化和价值等方面挖掘不够,坦洋工夫茶文化只是在举办茶事茶艺比赛和各项活动开展期间进行大力宣传,宣传缺乏感染力,仅将茶文化作为一种宣传手段,而尚未将它转化成品牌文化来进一步打造。

5福安红茶品牌建设主要措施与对策

随着经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产业竞争也由传统销售竞争转向品牌建设竞争,未来产业营销之战将会是品牌之战。就上文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具体有效的措施,将在一定程度上为福安红茶产业提供品牌建设思路,有效激发各主体发挥创造活力,为品牌建设注入新血液。5.1推进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茶树品种繁育基地,进一步优化坦洋工夫红茶品质,利用智慧化、数字化监测系统对茶园进行定期检测。实施现代生态茶园建设技术,因地制宜,对生物多样性强、水土流失且土壤污染严重的茶林嵌合型老茶园进行改造,合理套种绿肥作物,实施生物病虫害防治,完善茶园灌溉设施,加大茶园清洁化水利工程建设。对物种较为单一、裸露面积较大的纯茶种植老茶园进行四周绿化,合理种植遮荫树和常绿树。福安红茶每年新增种植面积均在千亩以上,可利用新垦茶园建设技术选择生物多样性丰富且可持续生产能力强、距离城镇、工矿区、交通主干道和居民生活区地区较远的山区建园[17]。加大红茶工艺创新投入力度,提高制茶技艺水平。在茶协和政府的衔接下,与坦洋工夫制茶技艺传习所进行加工技术交流与探讨。积极吸引周边产业、企业给予红茶产业资本支持,如深入挖掘坦洋功夫优秀文化历史,将茶产业与旅游服务业相结合,开展历史名村坦洋村茶文化之旅,或将福安红茶其他主要生产区合理打造成为集休闲旅游、茶事体验和茶文化感知为一体的茶庄园。紧密对接科研机构,提高科技水平,促成整个红茶产业由初级生产向精、深加工转变,由松散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传统型向绿色生态型转变,由标准化向品牌化转变。5.2政府发挥支撑作用,茶协提高组织化水平。政府进一步提高茶叶市场管理标准,颁布相关政策,规范市场交易秩序。健全质量安全体系,加快完善茶叶质量可追溯系统,保证市场上合法出售的每一包茶叶都能查到基本生产信息。对茶叶市场经营主体进行规范化管理,严令禁止无执照经营者进入市场进行茶叶售卖,未明码标价者处以严厉惩罚,对茶叶市场经营主体进行诚信交易管理。政府应更加重视坦洋工夫在本地市场的发展,加大资金项目投入,给予茶协更大的支持作用,采取“放一只手”的形式,使茶协拥有充分的灵活性和自主性。通过电视广告、地方新闻频道、赛事活动以及官方自媒体运营全力输出坦洋工夫品牌文化,增强其品牌影响力。福安茶业协会应完善组织管理制度,对本地协会内部进行有效规范,对外地分会定期进行专业化的规范和管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福安红茶产业现代化发展,对福安红茶产业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和深究,以此为政府和茶企提供发展思路。加强对协会成员综合素质规范管理,增强整体专业科研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组织化水平。定期前往乡村对茶农展开科技信息交流、专业技术培训和制茶工艺指导,积极参加国内外各项专业性强、学术水平高的茶产业高峰论坛。在政府的监督下,开展公开透明的茶艺专业技能评选和认证。5.3增强农户绿色生产认知,培育复合型专业人才。茶农应树立正确价值观,兼顾绿色发展与经济利益,规范自身生产行为,以身作则进行绿色化、生态化生产。应改变固有传统农作观念,注重茶叶名优品种培育和茶叶质量安全管理,在生产过程中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提高绿色科技服务技术和绿色防控技术。对茶园设置有效的检测管理系统,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保护乡村环境,合理利用自然和社会资源,促进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提高茶园生物多样性,促进茶园生态系统物质有效循环。应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参与新型农民培训,储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先进技能,提高自身对市场信息的敏锐度和对政策新闻的敏感度。加快推进乡村人才建设工程,完善激励奖金补贴机制,引导市内优秀青年人才回归乡村工作,对基层工作者制定人才培训课程和培育计划,使其充分发挥人才造血功能,为乡村产业建设注入活力,打造一批支撑乡村产业发展的青年人才队伍。通过开展赛事活动、科技交流活动、专业技能评定和认证,为福安红茶产业物色专业技能型人才。激发坦洋工夫制茶工艺传习所的活力,实行大师带徒弟、徒弟帮徒弟的培训形式,培育一批拥有专业制茶技能的优秀人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保持科研进取精神,开拓员工思维,对企业员工定期开展创新型管理培训,实行薪资福利制度,吸引社会科技创新人才。5.4实现品牌营销多样化,创造品牌溢价最大化。消费者需求趋于个性化和差别化,品牌营销多样化将提供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坦洋工夫产品需进一步加强改良和研发力度。一是创意元素融入包装设计,通过对现有坦洋工夫统一传统包装的改进,配以坦洋工夫有关历史故事进行广告宣传。二是主动参与福安市白云山、天马山等旅游景区的休闲旅游合作,于各大景区设立茶文化推广点,提高游客参与度,开展茶事体验,推出坦洋工夫系列的茶杯、茶具以及茶叶,制作成便于携带的伴手礼进行出售,实现品牌营销多样化。打破传统“国内公司+农户+基地”的合作营销思路,实行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和国际公司合作的“跨国公司+供应商+企业公司+农户+基地”的新模式,打造福安红茶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在全球化的框架下,把握市场需求,制定产品高标准,严格管控产品质量,加强优秀人才培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18]。推动坦洋工夫这一品牌打入国际市场,融入全球价值链茶叶生产网络,将更强有力的打响品牌知名度,创造品牌溢价最大化。

6结论

研究表明,福安红茶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为福安红茶产业品牌建设带来强大动力。经查阅当地政府官网、东南新闻网以及走访福安茶业协会等资料收集法和实地调查法,总结得出福安红茶产业品牌建设主要是由福安市政府、茶叶种植农户或农户组织、福安市茶业协会以及茶业企业而构成的以坦洋工夫为龙头品牌的福安红产品牌生态系统,各个主体各司其职为品牌建设做出一定程度上的贡献。但近几年坦洋工夫品牌生态系统无法得到有效循环,品牌建设能力减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福安红茶产业链延伸不足、农户经营理念老旧和品牌战略同质化严重等问题。经研究认为福安红茶产业欲解决以上所述的问题,应加快推进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加大监管力度、实现品牌营销多样化等。

参考文献

[1]侯大为,吴艳丽.大红袍茶产业品牌建设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9,39(4):413-420.

[2]饶甜甜,温贝贝,刘仲华.基于SWOT条件下潇湘茶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策略[J].茶叶通讯,2018,45(4):45-48.

[3]谢向英,杨江帆,杨朝英,等.地理标志品牌成长下的福建茶叶企业行为特征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3,33(1):74-79.

[4]沈学政,金雨婕,苏祝成.基于AHP和PSO方法的茶企业品牌溢价因素定量研究[J].茶叶科学,2020,40(1):133-142.

[5]袁清.我国茶业会展经济发展策略及茶产业发展互促研究[J].福建茶叶,2016,38(5):100-101.

[6]张华伦,张振华.中国茶叶品牌国际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农业考古,2012(5):209-212.

[7]陈启强.文化营销在品牌战略建设中的应用———以福建名优茶为例[J].福建茶叶,2017,39(6):45-46.

[8]张国政,彭嫔,王坤波,等.茶企价值共创活动对品牌忠诚度影响的研究及建议[J].茶叶通讯,2019,46(1):61-65.

[9]陈绪敖.安康富硒茶产业品牌整合现状及对策[J].茶叶通讯,2019,46(2):249-252.

[10]王明汉,林娇蓉,祝新宇.福安市发展茶叶生产的气象条件分析[J].新农业,2015(23):34-35.

[11]陈荣华.福安市“坦洋工夫”红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福建农业科技,2012(6):86-88.

[12]林阿禄,颜颖.茶叶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协同研究———以福安“坦洋工夫”茶叶品牌为例[J].质量技术监督研究,2011(5):42-46.

[13]林清菊.提升坦洋工夫品质壮大福安茶产业[J].蚕桑茶叶通讯,2019(1):37-39.

[14]王水金.坦洋工夫品牌转型升级的思考[J].茶业通报,2014,36(3):117-119.

[15]刘彧彧.中国学院派企业形象诊断咨询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

[16]薛明.福安“坦洋工夫”茶品牌推广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2.

[17]杨如兴,张磊,陈芝芝,等.闽东红绿茶产区生态茶园建设技术[J].茶叶科学技术,2014(2):28-30.

茶艺初级培训范文篇6

一、突出改良品种,推进茶叶产业良种化

茶树的良种化是茶叶生产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重要前提。我县茶叶品种多而杂,有本地品种,有外来品种;有小叶品种,有大叶品种;有知道名称的,有不知名的,品种五花八门。就是同一品种的茶园,包括鹿苑茶核心产区鹿苑村茶园,也是发芽时间不一,叶片大小、肥瘦、颜色和柔软程度、茸毛多少不一,制出的茶叶在匀度、净度等品相上不一,在品质成分上也差异较大。据专家介绍,茶树为异花授粉,同一品种茶籽种出的茶树在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上存在差异,有的差异还较大。要发展名优茶生产,必须在良种上下功夫。一是要确定主推品种。根据专家建议,主推本地大叶茶、福鼎大白茶和鄂茶8号,坚持不是无性系良种不发展,不是无性系良种不支持。本地大叶茶种源必须来自鹿苑寺145亩核心茶园。福鼎大白茶和鄂茶8号种源从过去引种的表现好的茶园中选育。二是要搞好品种选育。要依托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茶科所、宜昌高农公司等科研单位抓好良种的选育。旧县镇鹿苑村有700-800年生长历史的茶树群,据省专家初步鉴定,表现良好。对古茶树群中抗逆性强、发芽密度大、育茶能力强、茸毛较少的单株进行理化分析,选择表现优良的单株进行无性繁育。每一单株母本繁育的苗木种在一起,以保证茶叶的品相一致,发芽的时间一致。三是要建立繁育体系。要尽快建立母本园,每个品种根据计划种植面积确定20—50亩母本园,专门用于繁育插穗枝条。要鼓励企业和大户建立无性苗木繁育基地,重点推广温室穴盘育苗。温室穴盘育苗不仅成活率高,而且见效快,能做到一年栽、二年采、三年收入过千块。四是要注重品种布局的区域化。尽可能做到一个区域一个品种,每个品种早生、中生、晚生合理搭配,以避免品质风格单一、采摘期过于集中的问题。早生品种面市时间早,经济效益好,但品质较差,怕倒春寒;晚生品种抢市差,效益相对较差,但品质好、灾害风险小。五是要有计划地推进老茶园改造。改造的主推方式是嫁接换种,它能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又可利用砧木发达的根系和抗性,一般嫁接后经过1周年的培育能够达到新种茶园3年的生长水平,与传统改种换植方法相比,茶树嫁接换种可以显著降低改植成本、提早成园提前收益。我县目前的茶园,绝大部分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茶园,要重点推广嫁接换种技术对低产低收益的老茶园进行改造。荷花镇金桥村二组谢长明,2007年对其自有的0.5亩茶园进行嫁接换种,经过两年培育达到新植茶园4年生产水平,亩效益预计在3000元以上。

二、突出基地建设,推进茶叶产业规模化

基地大小决定产业规模大小。我县现有茶园规模小,且布局非常分散。全县茶园总面积16950亩,可采茶园15840亩,年产茶550吨。全县几乎是村村有茶园,70%的山区群众户户有茶树,连片300亩以上的基地不超过6处。鹿苑茶核心产区旧县镇鹿苑村,仅有茶园400亩,由160户种植,户平2.5亩。没有规模的产业,即便质量再好,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也没有带动作用。加快发展我县茶叶产业,首当其冲是要加快基地建设。一是要科学规划。茶叶生产周期长、管理精细、采摘批次多、用工量大。因此,在选择基地时,要充分考虑到交通便利、相对集中等条件,做到统一规划、分户分片开发。要将旧县镇鹿苑、石桥,荷花镇真金、望家,河口乡双坪、河口三片规划为茶叶发展重点区,将坡度在15°以下、土壤PH值在4.5—6之间的非钙质土壤的宜茶区域全部规划为茶园,用立地条件最优的林地来发展最优质的茶叶。二是要连片开发。分散的茶园一则不利于管理,二则不利于推广机械化、省力化设施。今后,无论是新建还是改造茶园都必须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原则,财政扶持资金要向企业和大户倾斜,各类项目要向连片基地整合。要以建设万亩片、千亩村、百亩户为目标,重点建设鹿苑、望家为中心的两个万亩片,石桥、真金、双坪等20个千亩村,扶持培育100个百亩以上大户。多年的实践证明,财政资金“撒胡椒面”的办法起不到多大作用,也调动不了群众的积极性。三是要高标准建园。要以新开发的茶园为重点,以满足田间机械化作业和省力化管理为方向,科学设置茶园行距、株距,完善路、水、电、药、肥管网等基础设施,实行山水园路综合配套,茶林农牧合理布局,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今后开发的茶叶连片基地,必须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配套建设“三池两管一渠”,即抗旱水池、生物肥料池、配药池、供水管、喷药管、U型渠,推广使用机耕、机修、机采、机防设施,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高效茶园。

三、突出培育龙头,推进茶叶产业集约化

培育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我县茶叶生产经营企业过多过滥过小,恶性的资源争夺、无序的市场竞争,是做优做强茶叶产业的最大障碍。据统计,全县茶叶生产经营注册企业(户)78家,其中茶叶企业13家、专业合作社2家、个体加工厂23家、个体销售户40家。某一环节拥有茶叶加工机械的经营企业(户)46家,茶叶营销队伍约在100人左右。加工企业规模小、设备落后;专业合作社作用发挥不明显,尚没承担起上连市场、下联农户的责任。所有加工企业或经营户基本上是家家一口锅、户户靠手搓。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鹿苑茶将永远处于小打小闹的窘况,最终沦为他人的原材料基地。对一个产业而言,小企业要有,而且要尽可能多一些,有一个产业企业群体,但决不可缺少龙头企业。这是外地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对于茶叶这一特殊产业,建设好本地的龙头企业显得尤其重要。要按照培育、引导的思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扶持现有的规模企业,支持其尽快做大做强。重点扶持宜昌禅茗堂养生茶开发有限公司、县荷花茶叶有限公司,支持其建基地、盖厂房、添机械、创品牌,引导企业推行“公司带户、全程服务、双层经营、共同致富”的模式,推进茶叶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良性互动局面的形成,为茶叶产业经营打造强势主体。要加快茶叶专业合作社发展,充分发挥其在组织生产、技术培训、推广标准化上的作用,引导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开展合作,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订单生产等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二次分红”等形式与农户建立新型利益联结机制,推进茶叶专业化生产。要按照《食品卫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现有小企业、小作坊进行整顿、规范,引导企业达标安全生产。2005年10月1日,国家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已开始实施,凡是达不到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的,一律不准生产。

四、突出质量管理,推进茶叶产业标准化

茶叶标准化是提升茶叶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我县茶叶质量特别是鹿苑黄茶的质量从最显而易见的感官指标上看,是令人堪忧的,可谓参差不齐、杂乱无章。十个师傅炒的是10个样的茶叶,一个师傅一天炒的10锅茶叶是10个样的,还不说叶片的大小不一、颜色不一。许多购买者反映,买茶叶完全是碰运气。要做优做强我县茶叶产业,必须在推进茶叶产业标准化上下功夫。由于茶叶标准化种类繁多,是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基础抓起。一是要执行茶叶安全质量标准,规范种植投入品管理。茶叶作为一种大众化的饮料食品,它的质量安全自然备受关注。要规范使用允许使用的化学农药、肥料等生产投入品,尽可能采用生物、物理措施防治病虫害,使用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从源头上减少茶叶中农药残留、重金属、有害微生物的污染。要大力推行公司或合作社成立专业化技术服务队,统一防虫治病、统一配方施肥,以确保茶叶安全质量标准。二是要制定鲜叶分级标准,确保茶叶的外观质量。要依据鲜叶嫩度、匀度、净度及芽叶组成,明确制定我县茶叶特别是鹿苑茶鲜叶分级标准,依据统一标准提升本地茶的品质和品相。三是要大力推进茶叶加工全程机械化,靠机械化提高标准化。要在适度保留传统加工工艺的基础上,依托省农科院茶科所、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根据鹿苑茶传统加工工艺,在保留鹿苑茶本质特征的前提下,研制鹿苑茶加工专用机械,努力实现加工全程机械化、标准化。靠机械化、自动化控制来实现产品外观形状、内在品质的标准一致。要积极争取将茶叶加工机械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进一步提高龙头企业提升加工水平的积极性。

茶艺初级培训范文篇7

关键词: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成效;启示;

福建省安溪县产茶历史悠久,是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乌龙茶之乡”。改革开放以来,安溪县各级政府立足得见独厚的资源优势,围绕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目标,制定了茶业产业化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极富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为此,福建师范大学经济法律学院99级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李建建和何荣天两位老师的带领下于2000年7月3日至7月10日前往安溪县进行了实地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同学们听取了安溪县茶果局局长蔡健明,祥华、长坑、大坪、西坪等乡镇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报告和情况介绍,走访了12位当地茶农、茶商,5家当地较有规模的茶叶生产企业,召开数次小型座谈会,较为深入地了解了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的做法与成效,掌握了安溪茶业发展状况的第一手材料。本文是对这次调查情况和我们的思考做的初步总结。

一、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的做法和经验

安溪县地处闽中戴云山脉东南延伸部分,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多数为粉砂性的红壤、黄壤,土层深厚酸性强,属于亚热性气候带,太阳辐射强,热量充足。山高雾多,泉甘土赤,得天独厚的茶叶生产条件加之悠久的种茶历史,精湛的制茶工艺,优良的茶叶品种,孕育了茶业王国的“天之骄子“,使安溪成为“中国乌龙茶之乡”。

改革开放以后,在泉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下,安溪县委县政府贯彻中央、省、市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大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加强对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宏观调控,努力实现茶业产业化经营,主要做法与经验有4个方面:

1.以市场为导向采用多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

农业产业化必须依托一定的载体——生产经营组织形式。适宜的组织形式是农业产业化顺利发展的基本保证。安溪县逐步打破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形成了多元化的组织形式:

①科技型企业十基地十农户型:大坪绿色食品工程有限公司是福建省首家集研究、生产、加工、销售高山绿色食品富硒乌龙茶为一体的股份合作有限公司。公司与所在地安溪大坪乡政府协作,与当地茶农合作,在千米海拔高山上建立了万亩绿色食品茶园基地,既是公司原料基地又是国家教育部食品工程研究中心的一个原料生产基地。

②同业工会十农户型:同业工会在政府部门的协助下,联合农户建设10万亩成片的铁观音基地和6万亩乌龙茶“绿色食品”基地,并指导茶农统一管理茶园,举办各种形式的茶叶促销宣传活动。

③收购站十农户型。安溪县和各乡镇都设有茶叶收购站或农贸市场,每逢“墟日“或茶季,茶农都会将毛茶运往收购站,直接与茶商进行买卖交易。随着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990年西坪镇已建成全省最大的乌龙茶交易市场——茶叶中心市场,长坑乡正在积极建设长坑茶叶市场,中国乌龙茶都——安溪全国茶叶批发市场也已竣工。收购站十农户型正在向专业市场十农户型转变。

2.围绕茶业产业化,培育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经营所依托的组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在其组织体内,必须建立起一个核心部门——龙头企业,以发挥其对生产、流通的组织管理与利益协调作用。龙头企业一头联系农户、生产,一头联系市场,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能否发挥龙头企业的组织协调功能,能否保证龙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是理顺产业化组织体内经济利益关系,推动农业产业化的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关键所在。安溪县现有茶叶精制加工企业400多家,国有、集体、三资、个体等经济成分并存,其中年产值在100万元以上的已达50~60家。国有企业安溪茶厂在全县设立22个茶叶收购站,年收购毛茶5000多吨,加工销售带动农户2万多户。①众多不同规模的茶厂有效地调动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增效,茶农增收。

3.通过科技兴茶,促进了茶叶产业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育成熟,产品的竞争最终取决于它的科技含量,加大产品的科技含量,用先进的科技来培壮扶持主导产业,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安溪县提出“科技兴茶“的战略口号,各乡镇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科技培训班。如西坪镇邀请农科院和农学院以及县茶果局有关专家、教授、农艺师授课45场次,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88期,参加听课人数达到12350人次。安溪茶厂针对原有设备老化,不能适应新的生产要求的情况,投入大量资金,分期分批进行技术改造,引进高科技含量的设备、技术。如引进国内最先进的拣梗设备——电脑茶叶拣梗机来拣剔茶梗;斥资30多万元建立茶叶农残检验室和理化审评室;与厦门大学联手开发“乌龙茶水分自控系统”等。县政府与科研单位联合建立三大基地:与国家教育部食品工程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合作的国家产学研工程高技术产业化项目——高山无公害优质茶园;与省市县各级科研机构合作的可持续发展高优茶业系统调控应用技术及良种示范基地;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的富硒茶研究生产示范基地。

4.宏扬茶文化,健全市场流通服务体系。

占领市场是产业经营的命脉,农产品顺畅及时地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并实现其价值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之一。安溪县做足茶文章,宏扬茶文化,大力提高安溪茶的知名度并积极拓宽销售渠道。由茶叶行业工会协调,组织全县茶叶企业到国内外大中城市举办“茶王赛”,茶艺表演和茶叶产品展销会,开办茶艺馆,建立连锁店,并以举办“中国茶都(安溪)茶文化旅游节首届安溪铁观音”等活动形式来扩大品牌影响和市场。

二、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的成效与不足

安溪县茶业产业化经营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安溪县已连续三年被评为福建经济“十佳”县市。1999年,该县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值、财政收入分别比1990年增长6.63倍,7.3倍和6.34倍,年均递增率25.34%,26.51%和24.73%。②全县农业基础得到加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000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6.6亿元,比上年增长6.1%。③

从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来看,实施茶业产业化经营是巩固与发展茶业的可靠措施,也是提高茶业比较利益,实现茶业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有效途径。它实现了茶业生产市场化,专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加快了全县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经济跃上了新台阶。

1.解决了市场与农户的衔接问题

农业产业化通过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可把分散的小农户有效有机地组织到主导产业、基地建设的整体系统之中。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采取多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使企业与农户,生产与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提高了农户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而且使农民产前计划有指导,产中服务有保障,产后销售有渠道。通过一体化经营,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比较利益,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增强了抵灾抗险的能力。

2.立足地方优势,促进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形成地方特色产业

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全县农业经济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具体表现为:①立足本地优势,形成了以茶业为主导产业的农业经济结构。安溪茶业发展规模居于全省首位并在全国产茶县中居于前列,被省政府定为全省三个外贸茶叶出口基地县之一。现已有茶园25万亩,年产量1.35万吨,产值3亿元,加工、销售附加值6亿元,从事与茶相关行业人员60万左右,占全县人口的60%,④②主导产业带动型的产业化模式使农村经济格局逐步形成区域性产业群体。安溪从特色产业茶业入手带动了印刷业、交通运输业、加工业、机械工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产业群、产业链。③拓宽了农业的原有结构。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得农业超出了初级生产范围,拓展了其与非农产业的纵向和横向联系。横向上,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不同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建立新型伙伴和联盟关系,将商业与农业结合起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纵向上,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将农业与工业结合起来,可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农业效益。

3.建立了农产品销售网络,拓展了农产品市场

农业产业化的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促进了农产品销售的专业化,起到了农户与市场的衔接作用,对于农产品市场的开拓有显著功效。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使得其茶业销售网络在90年代初步形成并日益扩大。安溪茶叶主要内销往本省的漳州、厦门、泉州地区,广东的潮汕地区,以及台湾、香港地区。外销集中在东南亚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和东亚的日本,每年为国家创汇2000多万美元。目前,正在进一步开拓美国、欧洲、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市场。

农业产业化是在农业专业化高度发展,农业实现高度分工协作的基础上产生的。而当前我国农业专业化总体水平不高,市场体制和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各种经济成份和社会组织形式的利益关系还不协调,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农业产业经经营形式还较为少见。安溪茶业是1985年茶叶经营体制改革后才真正迅速发展起来的,产业化的提出更是才短短几年时间,所以几年来虽取得很好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如龙头企业实力不够强,名牌战略实施不力等不少困难与问题。仍需当地政府、农户、企业团结协作不断努力。

三、安溪茶业产业化实践的启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不断完善,各项政策、制度及环境的巨大变革,加上信息科学技术的普及,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无疑会加快。安溪县以其特色产业——茶业为主导产业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形成自己的特色经济。此次的安溪之行,引起了同学们对于如何实现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也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1.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

在当前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通过合适的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吸引分散的农户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流通等部门结合起来,形成农业产供销、产加销的一体化经营利益共同体。根据农业各产业特点,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因产业制宜,选择恰当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可以采取相对松散型的联结方式,如“公司十农户”、“工厂十农户”型,这种模式比较适应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在这种形式中,公司与农户之间仅是一种简单的契约性商品买卖关系。可采用紧密型联结方式,这种方式往往带有专业合作性质,通过利润纽带或产权纽带(如股份制)等形式把企业和农户,把产供销、农工贸联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企业是生产经营的决策者、实施者,负责生产经营计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并向农户提供农用生产资料和负责产品的加工销售,农户则按企业的要求生产,成为产业化中的“原料车间”,参与企业的最后利润分配。在发达地区,及有较大规模的龙头企业的地方往往采用这种形式。这样做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也可采用半松散半紧密型的联结方式,由企业与农户共同建立生产基地,企业负责提供种苗、技术、销售等服务,农民负责基地的生产管理,双方一般签有协议成合同,企业按保护价收购,使农户利润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这种形式比较适合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水平,畜牧业、水产养殖业、部分经济作物种植业都可采用此形式。

2.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十分重视对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扶持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龙头企业是关键环节。那些大(规模大、带动面大)、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高)、多(多种所有制、多种形式),基础雄厚、辐射面广、劳动生产率高的农产品加工、销售和科技开发等企业,往往能带动一种或几种农产品的综合开发。龙头企业的强弱和牵动能力大小,直接影响产业化经营的规模与成效。要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必须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形成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和政策金融,互相配合、分工合作的新型农村金融体制,增强农村金融机构为农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服务的功能。要切实采取措施鼓励农村金融机构为龙头企业提供贷款,建立农业产业化贷款担保基金,为龙头企业的贷款提供担保;可以利用证券市场融资功能,将现有的一批已形成一定规模,效益良好、具有发展前景的农业企业推向股票市场,利用股票上市所募集的巨额资金,进行多种样式的农业产业化开发。政府应当在税收、土地使用、市场准入、财政贴息贷款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3.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当重视品牌战略,积极扩大出口

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日益临近,中国农产品将面临国际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同时也面临着一次难得的机遇。要把握好机遇,迎接挑战,必须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十分重视品牌战略的实施。当今世界商品消费已进入品牌消费阶段,品牌是致胜之本。培育品牌,实施名牌战略是农业产业化的迫切任务。实施名牌战略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有特色、杜绝以次充好,树立良好的质量形象,它既是保证产品质量,建立企业信誉的一种措施,又是拓展市场,推动企业发展的一种手段,也是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办法。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只有树立具有特色的名牌,加强宣传,扩大经营规模,才能成为左右国内市场和占领国际市场的巨头。

4.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当重视科技进步

科学技术进步,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起着重要作用。首先,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提高农产品品质,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其次,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结构的不断升级换代,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再次,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生产能力和加工水平,提高劳动生产力、扩大加工规模,带动农业生产上规模、上档次;最后,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不断改良农业产品品种,调整农产品结构,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提高农业比较利益,提高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实现农业的科学技术进步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①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开发工作,鼓励上规模的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协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②加强现代农业良种开发推广工作,与农科院所、农业院校建立协作关系,引进名优特水果、蔬菜和粮食品种,建设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养殖、水产养殖、花卉栽培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推动农业技术进步。③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要通过农业技术人员的“有偿承包”等形式,调动农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使农业技术推广落到实处。④加强农业适用技术开发推广工作,适应市场细分化的需要,加强农产品新品种和加工业的适用技术开发推广,着重发展市场潜力大、加工增值多的产品、运用技术,并向方便化、工程化、功能化、专用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5.农业产业化经营要重视发挥政府作用

政府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同时,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也是政府职能转化的过程。政府应当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制定完善相关的扶持政策、搞好基础设施,做好产业发展规划,维持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以保证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其次,政府要站在大市场、大流通的高度,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组建起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市场信息网络,及时捕捉复杂多变的市场信息,为分散的农民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服务保障。再次,地方政府要做好农业产业化的招商引资、产品展销、技术引进等服务工作,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还要正确处理政府行为与农户(企业)自主经营的关系。农业产业化要真正面向市场,真正做到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要求安排生产,保持生产与市场的动态一致性,就必须避免政府代替农民(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决策,避免政府干预过多,包揽过多。此外,规范政府行为,切实制止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等“三乱”行为,真正减轻农民(企业)负担,也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要条件。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征、李建平、郭铁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纲领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2.杜梅萍:“九五”留给“十五”的最大课题——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前线》2000.4。

3.谭静:农业产业化研究进展综述,《中国农业经济》1996.10。

4.董雅珍: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我国农业现代化,《江淮论坛》1996.6。

5.张开华:试论农业产业化的一般规律及政策导向,《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7.6。

6.王书芳:农业产业化:又一次经营制度的创新,《探索与争鸣》1997.11。

7.陈昭峰: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制约因素研究,《调研世界》1998.2。

8.李刚、赵华安、李新香、阎方台:加快培育高素质经营型农民的若干问题,《农业经济问题》2000.7。

9.沈筱敏:我国传统农业的分化与现代农业的成长,《农业经济问题》2000.4。

10.刘建华:立足闽东情发展农业产业化,《福建经济》2000.8。

茶艺初级培训范文篇8

关键词: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成效;启示;

福建省安溪县产茶历史悠久,是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乌龙茶之乡”。改革开放以来,安溪县各级政府立足得见独厚的资源优势,围绕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目标,制定了茶业产业化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极富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为此,福建师范大学经济法律学院99级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李建建和何荣天两位老师的带领下于2000年7月3日至7月10日前往安溪县进行了实地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同学们听取了安溪县茶果局局长蔡健明,祥华、长坑、大坪、西坪等乡镇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报告和情况介绍,走访了12位当地茶农、茶商,5家当地较有规模的茶叶生产企业,召开数次小型座谈会,较为深入地了解了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的做法与成效,掌握了安溪茶业发展状况的第一手材料。本文是对这次调查情况和我们的思考做的初步总结。

一、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的做法和经验

安溪县地处闽中戴云山脉东南延伸部分,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多数为粉砂性的红壤、黄壤,土层深厚酸性强,属于亚热性气候带,太阳辐射强,热量充足。山高雾多,泉甘土赤,得天独厚的茶叶生产条件加之悠久的种茶历史,精湛的制茶工艺,优良的茶叶品种,孕育了茶业王国的“天之骄子“,使安溪成为“中国乌龙茶之乡”。

改革开放以后,在泉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下,安溪县委县政府贯彻中央、省、市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大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加强对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宏观调控,努力实现茶业产业化经营,主要做法与经验有4个方面:

1.以市场为导向采用多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

农业产业化必须依托一定的载体——生产经营组织形式。适宜的组织形式是农业产业化顺利发展的基本保证。安溪县逐步打破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形成了多元化的组织形式:

①科技型企业十基地十农户型:大坪绿色食品工程有限公司是福建省首家集研究、生产、加工、销售高山绿色食品富硒乌龙茶为一体的股份合作有限公司。公司与所在地安溪大坪乡政府协作,与当地茶农合作,在千米海拔高山上建立了万亩绿色食品茶园基地,既是公司原料基地又是国家教育部食品工程研究中心的一个原料生产基地。

②同业工会十农户型:同业工会在政府部门的协助下,联合农户建设10万亩成片的铁观音基地和6万亩乌龙茶“绿色食品”基地,并指导茶农统一管理茶园,举办各种形式的茶叶促销宣传活动。

③收购站十农户型。安溪县和各乡镇都设有茶叶收购站或农贸市场,每逢“墟日“或茶季,茶农都会将毛茶运往收购站,直接与茶商进行买卖交易。随着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990年西坪镇已建成全省最大的乌龙茶交易市场——茶叶中心市场,长坑乡正在积极建设长坑茶叶市场,中国乌龙茶都——安溪全国茶叶批发市场也已竣工。收购站十农户型正在向专业市场十农户型转变。

2.围绕茶业产业化,培育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经营所依托的组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在其组织体内,必须建立起一个核心部门——龙头企业,以发挥其对生产、流通的组织管理与利益协调作用。龙头企业一头联系农户、生产,一头联系市场,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能否发挥龙头企业的组织协调功能,能否保证龙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是理顺产业化组织体内经济利益关系,推动农业产业化的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关键所在。安溪县现有茶叶精制加工企业400多家,国有、集体、三资、个体等经济成分并存,其中年产值在100万元以上的已达50~60家。国有企业安溪茶厂在全县设立22个茶叶收购站,年收购毛茶5000多吨,加工销售带动农户2万多户。①众多不同规模的茶厂有效地调动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增效,茶农增收。

3.通过科技兴茶,促进了茶叶产业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育成熟,产品的竞争最终取决于它的科技含量,加大产品的科技含量,用先进的科技来培壮扶持主导产业,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安溪县提出“科技兴茶“的战略口号,各乡镇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科技培训班。如西坪镇邀请农科院和农学院以及县茶果局有关专家、教授、农艺师授课45场次,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88期,参加听课人数达到12350人次。安溪茶厂针对原有设备老化,不能适应新的生产要求的情况,投入大量资金,分期分批进行技术改造,引进高科技含量的设备、技术。如引进国内最先进的拣梗设备——电脑茶叶拣梗机来拣剔茶梗;斥资30多万元建立茶叶农残检验室和理化审评室;与厦门大学联手开发“乌龙茶水分自控系统”等。县政府与科研单位联合建立三大基地:与国家教育部食品工程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合作的国家产学研工程高技术产业化项目——高山无公害优质茶园;与省市县各级科研机构合作的可持续发展高优茶业系统调控应用技术及良种示范基地;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的富硒茶研究生产示范基地。

4.宏扬茶文化,健全市场流通服务体系。

占领市场是产业经营的命脉,农产品顺畅及时地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并实现其价值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之一。安溪县做足茶文章,宏扬茶文化,大力提高安溪茶的知名度并积极拓宽销售渠道。由茶叶行业工会协调,组织全县茶叶企业到国内外大中城市举办“茶王赛”,茶艺表演和茶叶产品展销会,开办茶艺馆,建立连锁店,并以举办“中国茶都(安溪)茶文化旅游节首届安溪铁观音”等活动形式来扩大品牌影响和市场。

二、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的成效与不足

安溪县茶业产业化经营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安溪县已连续三年被评为福建经济“十佳”县市。1999年,该县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值、财政收入分别比1990年增长6.63倍,7.3倍和6.34倍,年均递增率25.34%,26.51%和24.73%。②全县农业基础得到加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000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6.6亿元,比上年增长6.1%。③

从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来看,实施茶业产业化经营是巩固与发展茶业的可靠措施,也是提高茶业比较利益,实现茶业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有效途径。它实现了茶业生产市场化,专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加快了全县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经济跃上了新台阶。

1.解决了市场与农户的衔接问题

农业产业化通过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可把分散的小农户有效有机地组织到主导产业、基地建设的整体系统之中。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采取多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使企业与农户,生产与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提高了农户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而且使农民产前计划有指导,产中服务有保障,产后销售有渠道。通过一体化经营,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比较利益,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增强了抵灾抗险的能力。

2.立足地方优势,促进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形成地方特色产业

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全县农业经济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具体表现为:①立足本地优势,形成了以茶业为主导产业的农业经济结构。安溪茶业发展规模居于全省首位并在全国产茶县中居于前列,被省政府定为全省三个外贸茶叶出口基地县之一。现已有茶园25万亩,年产量1.35万吨,产值3亿元,加工、销售附加值6亿元,从事与茶相关行业人员60万左右,占全县人口的60%,④②主导产业带动型的产业化模式使农村经济格局逐步形成区域性产业群体。安溪从特色产业茶业入手带动了印刷业、交通运输业、加工业、机械工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产业群、产业链。③拓宽了农业的原有结构。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得农业超出了初级生产范围,拓展了其与非农产业的纵向和横向联系。横向上,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不同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建立新型伙伴和联盟关系,将商业与农业结合起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纵向上,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将农业与工业结合起来,可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农业效益。

3.建立了农产品销售网络,拓展了农产品市场

农业产业化的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促进了农产品销售的专业化,起到了农户与市场的衔接作用,对于农产品市场的开拓有显著功效。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使得其茶业销售网络在90年代初步形成并日益扩大。安溪茶叶主要内销往本省的漳州、厦门、泉州地区,广东的潮汕地区,以及台湾、香港地区。外销集中在东南亚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和东亚的日本,每年为国家创汇2000多万美元。目前,正在进一步开拓美国、欧洲、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市场。

农业产业化是在农业专业化高度发展,农业实现高度分工协作的基础上产生的。而当前我国农业专业化总体水平不高,市场体制和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各种经济成份和社会组织形式的利益关系还不协调,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农业产业经经营形式还较为少见。安溪茶业是1985年茶叶经营体制改革后才真正迅速发展起来的,产业化的提出更是才短短几年时间,所以几年来虽取得很好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如龙头企业实力不够强,名牌战略实施不力等不少困难与问题。仍需当地政府、农户、企业团结协作不断努力。

三、安溪茶业产业化实践的启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不断完善,各项政策、制度及环境的巨大变革,加上信息科学技术的普及,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无疑会加快。安溪县以其特色产业——茶业为主导产业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形成自己的特色经济。此次的安溪之行,引起了同学们对于如何实现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也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1.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

在当前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通过合适的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吸引分散的农户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流通等部门结合起来,形成农业产供销、产加销的一体化经营利益共同体。根据农业各产业特点,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因产业制宜,选择恰当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可以采取相对松散型的联结方式,如“公司十农户”、“工厂十农户”型,这种模式比较适应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在这种形式中,公司与农户之间仅是一种简单的契约性商品买卖关系。可采用紧密型联结方式,这种方式往往带有专业合作性质,通过利润纽带或产权纽带(如股份制)等形式把企业和农户,把产供销、农工贸联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企业是生产经营的决策者、实施者,负责生产经营计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并向农户提供农用生产资料和负责产品的加工销售,农户则按企业的要求生产,成为产业化中的“原料车间”,参与企业的最后利润分配。在发达地区,及有较大规模的龙头企业的地方往往采用这种形式。这样做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也可采用半松散半紧密型的联结方式,由企业与农户共同建立生产基地,企业负责提供种苗、技术、销售等服务,农民负责基地的生产管理,双方一般签有协议成合同,企业按保护价收购,使农户利润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这种形式比较适合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水平,畜牧业、水产养殖业、部分经济作物种植业都可采用此形式。

2.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十分重视对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扶持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龙头企业是关键环节。那些大(规模大、带动面大)、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高)、多(多种所有制、多种形式),基础雄厚、辐射面广、劳动生产率高的农产品加工、销售和科技开发等企业,往往能带动一种或几种农产品的综合开发。龙头企业的强弱和牵动能力大小,直接影响产业化经营的规模与成效。要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必须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形成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和政策金融,互相配合、分工合作的新型农村金融体制,增强农村金融机构为农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服务的功能。要切实采取措施鼓励农村金融机构为龙头企业提供贷款,建立农业产业化贷款担保基金,为龙头企业的贷款提供担保;可以利用证券市场融资功能,将现有的一批已形成一定规模,效益良好、具有发展前景的农业企业推向股票市场,利用股票上市所募集的巨额资金,进行多种样式的农业产业化开发。政府应当在税收、土地使用、市场准入、财政贴息贷款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3.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当重视品牌战略,积极扩大出口

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日益临近,中国农产品将面临国际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同时也面临着一次难得的机遇。要把握好机遇,迎接挑战,必须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十分重视品牌战略的实施。当今世界商品消费已进入品牌消费阶段,品牌是致胜之本。培育品牌,实施名牌战略是农业产业化的迫切任务。实施名牌战略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有特色、杜绝以次充好,树立良好的质量形象,它既是保证产品质量,建立企业信誉的一种措施,又是拓展市场,推动企业发展的一种手段,也是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办法。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只有树立具有特色的名牌,加强宣传,扩大经营规模,才能成为左右国内市场和占领国际市场的巨头。

4.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当重视科技进步

科学技术进步,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起着重要作用。首先,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提高农产品品质,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其次,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结构的不断升级换代,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再次,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生产能力和加工水平,提高劳动生产力、扩大加工规模,带动农业生产上规模、上档次;最后,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不断改良农业产品品种,调整农产品结构,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提高农业比较利益,提高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实现农业的科学技术进步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①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开发工作,鼓励上规模的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协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②加强现代农业良种开发推广工作,与农科院所、农业院校建立协作关系,引进名优特水果、蔬菜和粮食品种,建设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养殖、水产养殖、花卉栽培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推动农业技术进步。③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要通过农业技术人员的“有偿承包”等形式,调动农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使农业技术推广落到实处。④加强农业适用技术开发推广工作,适应市场细分化的需要,加强农产品新品种和加工业的适用技术开发推广,着重发展市场潜力大、加工增值多的产品、运用技术,并向方便化、工程化、功能化、专用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5.农业产业化经营要重视发挥政府作用

政府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同时,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也是政府职能转化的过程。政府应当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制定完善相关的扶持政策、搞好基础设施,做好产业发展规划,维持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以保证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其次,政府要站在大市场、大流通的高度,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组建起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市场信息网络,及时捕捉复杂多变的市场信息,为分散的农民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服务保障。再次,地方政府要做好农业产业化的招商引资、产品展销、技术引进等服务工作,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还要正确处理政府行为与农户(企业)自主经营的关系。农业产业化要真正面向市场,真正做到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要求安排生产,保持生产与市场的动态一致性,就必须避免政府代替农民(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决策,避免政府干预过多,包揽过多。此外,规范政府行为,切实制止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等“三乱”行为,真正减轻农民(企业)负担,也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要条件。

注释:

①④安溪县茶果局:《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福建省安溪县安溪乌龙茶简介》。

②《2000年福建年鉴》第340页。

③《2000年福建年鉴》第177页。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征、李建平、郭铁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纲领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2.杜梅萍:“九五”留给“十五”的最大课题——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前线》2000.4。

3.谭静:农业产业化研究进展综述,《中国农业经济》1996.10。

4.董雅珍: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我国农业现代化,《江淮论坛》1996.6。

5.张开华:试论农业产业化的一般规律及政策导向,《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7.6。

6.王书芳:农业产业化:又一次经营制度的创新,《探索与争鸣》1997.11。

7.陈昭峰: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制约因素研究,《调研世界》1998.2。

8.李刚、赵华安、李新香、阎方台:加快培育高素质经营型农民的若干问题,《农业经济问题》2000.7。

9.沈筱敏:我国传统农业的分化与现代农业的成长,《农业经济问题》2000.4。

10.刘建华:立足闽东情发展农业产业化,《福建经济》2000.8。

茶艺初级培训范文篇9

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各派更好地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客观需要。在学院发展的关键时期,学院党委及时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参政党的一名基层成员,我本人表示衷心的拥护,也将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政治热情全力投入到此次学习实践活动中去。从学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了解到了由学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和部署的活动方案,感觉活动方案目标明确、贴近学院实际,相信对全院教职员工更好地统一思想认识,破解影响学院发展的各类难题,提高教育质量和现代化办学水平,实现学院又好又快发展能够起到积极推动和促进作用。

作为基层党外干部,在这里就培训鉴定工作中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谈一谈我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一、培训鉴定工作的现状

近四年来,我院培训鉴定工作年培训鉴定总量在3万人次以上,20*年培训鉴定总量更是达到了53165人次,其中培训29884人次,鉴定23281人次。就*年统计数据来说,其培训鉴定来源分为三类:一是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和岗位提高培训,达到了23000人次,主要集中在市内的各金融行业和餐饮行业。二是本院学生计算机高新认证、普通话、外语等级考证以及成都市区县职业学校学生和社会从业人员参与的餐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茶艺师、调酒师、育婴师等十多个职业资格认证,共计20000余人次。主要来源集中在本院学生和各职业中专学校学生。三是灾区培训,共计60余人次,集中在都江堰职业中学“学生蜀绣工艺培训班”和“咖啡师技能”培训班。

二、培训鉴定工作在发展过程中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路与主要做法

学院领导早在2007年就给培训鉴定工作提出了“找市场、挖潜力、促效益、树品牌”的十二字方针,并明确要求在工作中必须坚持“社会效益”和“质量第一”的原则。“找市场、挖潜力”为我们提供了工作方法,“促效益、树品牌”为我们提供了工作目标,而“社会效益”和“质量第一”两个原则又为我们如何处理在培训鉴定工作中“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培训鉴定质量与培训鉴定数量”这两个关系提供了坚持。方针和原则的确立,为我们明确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提供了前提,也为培训鉴定工作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就职业鉴定工作来说,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为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牵涉人群广、涵盖职业种类多、工作关联度大,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统筹规划,协调推进,才能实现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具体方式方法上,我们根据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结合市、院情,在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进程中始终坚持注重职业能力鉴定数量与质量同步提升;注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培训就业制度相衔接;注重优化技能人才队伍的结构和比例,坚持抓长效机制(健全组织实施体系既抓考评员队伍建设、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既抓命题管理,考评人员管理,考务管理,证书管理,所站标准),突出内部服务能力和保障能力两个重点,很好地促进了我院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今年我院获得了“成都市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这也体现了主管单位和社会对我院培训鉴定工作的肯定和鼓励。

三、培训鉴定工作在今后进一步科学发展中应重视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发展,其要求是又好又快,培训鉴定工作如何在已有基础上更进一步,谈两点思路供大家参考。

1、在培训工作如何进一步为成都市统筹城乡一体化改革试验区建设提供农村人口向城镇居民转移的职业技能培训问题

在前面现状中我谈到我们的培训主要集中在企事业单位岗前和岗位提高培训上,在面向成都市持《再就业优惠证》、《残疾我证》、无力垫付培训费的城乡其他就业困难群众和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方面有待尽快推进,我个人认为这将是今后培训工作上台阶应努力的方向。这一工作的推进将带来两个有利,一是切实为成都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统筹城乡作贡献,二是由于市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有专项资金补贴,可以弥补学院在这一工作上的投入。在学院领导的重视下,今年3月我院已经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定点机构。

但推进这一工作有两个难点:一是组织实施难,二是安置就业难。解决的方法就是统筹协调,创新工作模式。首先,由于入围培训机构有严格的培训专业种类认定,不可能由一个机构来完成多样化的培训工作,故必须走合作共建双赢之路既与有培训生员但没有相关专业种类认定的培训机构合作,优势互补,解决农村劳动力培训需求多样化的问题。其次,学院各职能处室、分院紧密协作,集师资、基地和就业渠道优势,解决安置问题。再次,有必要加强这一培训工作人员数量,至少兼职人员应扩展。

2、在鉴定工作中如何为学院提出的“争创西部一流高职院校”目标服务的问题。

要争创西部一流高职院校,其培养的学生中高技能人才应占相当的比例,这就要求一定比例学生达到全国统一职业资格鉴定标准,目前我院资格认证主要在中、初级上,培训中心还没有获得一类全国统一职业资格鉴定,各分院虽可以到其鉴定机构实施认证。但自身成为全国统一认证站点,其便利和优势不言而喻。故有必要积极申报全国统一职业资格认证站点。但其认定主管单位多为行业主管部门,这需学院大力支持。

以上是个人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对培训鉴定工作的肤浅认识,仅供各位领导参考,也请批评指正。

茶艺初级培训范文篇10

关键词:茶叶;电子商务;创业教学;实践分析

1引言

茶文化在世界内都享有很高的评价,无论是中国的茶文化还是西方的茶文化,都对人们的生活与思想都有着很大的作用,对以后的工作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完善的就业理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状况,在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中应该实现理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内容。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很多企业都将茶文化与互联网技术紧密结合起来,这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茶叶行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也有一定的帮助,我国对大学生创业指导方面的工作做到还不到位,并且不重视形式、内容,学校的创业工作指导应该选择合适的学生进行创业,让学生拥有创新的能力,同时创业指导工作的形式也在不断的丰富,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调动起学生的创业兴趣,在高校指导工作中还包括了对创业项目的设计、定位以及资金方面的支持,学校与各企业进行合作,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平台。本文就对茶叶电子商务创新创业的发展以及创业教学实践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借鉴。

2茶叶电子商务创新的发展前景

2.1茶叶电子商务的形式。大多数企业在进行电子商务实践的时候,都从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网站开始,这也能够看作是开启电子商务的关键一步,在网站中企业可以将自己的名片设计成网页,这种美观大方的设计为企业的宣传增色不少,也能够让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电子商务的核心就是促成交易,这也是网上销售的关键所在。对于企业管理来说,电子商务的引入与其他的管理模块能够进行紧密的结合,让企业逐渐朝着网络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阿里巴巴完成的B2B业务交易额已经达到了198.6亿元,其中茶叶的交易额排名第三,针对当前消费者的网上购物情况来看,茶叶已经成为淘宝网上销量最高的农产品之一,日销售额为722万元,而在2017年的天猫双十一活动中,茶叶类目销售总额也是排名在前十名,主要的销售品牌是龙润、易福堂、天福茗茶等,虽然茶叶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是无限的,但是从整体的发展来看还处于初级的阶段。2.2茶叶网上购物存在的问题。茶叶网上购物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1)茶叶行业是比较传统的行业,目前我国的茶叶销售都是采用坐店经营的模式,很多茶商对电子商务还比较陌生,因此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也比较落后一些。(2)一些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茶商看到了茶叶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就相继建立起了企业网站,并随着电子商务的推广开始引入更多的茶商进行销售。(3)一些茶商也会通过建立网站的方式来取得更多的客户,很多客户也能够通过网站的方式了解更多产品,从而促进产品的销售,但是网站的设计由于不够完善,还是没有取得十分理想的效果。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很多茶叶企业也看到了巨大的财富,但是如果对电子商务经济模式不够了解的话,那么就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因此在进行电子商务尝试的时候一定不能够盲目。很多企业在电子商务的过程中,也会遇到比较核心的问题,由于互联网的公开性也会对实体经济模式造成一定的冲击,有些实体经济销售正常的产品也会遇到电商中常见的促销、团购以及打折的情况。2.3茶叶电子商务发展的条件。电子商务是一个跨领域与专业的综合性学科,因此作为专业的商务人才不仅要有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储备,还要有项目管理方面的经验,从现实的情况来看这样的人才是比较缺乏的,因此企业要想进入到电商领域中,就要具备一定的素质与能力。电子商务的核心目的就是销售,如果能够选择适合的网上销售模式是十分重要的,而茶叶企业的产品品牌也能够有效的缓解茶叶消费的评价依赖,茶叶消费有一定的购买率,是比较忠实的品牌受众。互联网经济有一定的经济特点,与传统店铺不同的是网店不需要找位置,网商的运作主要是依靠推广与宣传,要做到一定的成本控制在这方面的投入是很大的,对企业的财力也是一个考验。

3茶叶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教学实践分析

我国很多茶企业都想要拥有与茶叶相关的高水平人才,创业教育除了在创业品格以及意识方面的培养之外,还有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创业教育的教师团队也要有很高的教学水平,如果高校能够与企业有合作的话,让茶企业中的人员参与到高校创业培训中,就能够让培训更贴近市场的需求。大学生通过这些实践也能够对创业有所认识,掌握了基本的技能,为以后大学生走向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企业的实践岗位就是高校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最好平台。3.1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了,因此创业的形势比较严峻,但是这也不失为一种大学生就业的新形式。茶文化在我国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如果能够将茶文化与大学生创业联系起来将会取得更好的成果,在我国政府是为人们服务的政府,大学生是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的,对于这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没有社会经验,也没有很好的资源,再加上资金比较短缺,因此创业就变得更难了。茶文化日益盛行是一个很好的创业选择,但是如何才能够将茶文化发扬光大,让茶叶行业取得更大的进步,就成为人们比较关注的话题,传统的营销方式都是利用店铺形式,这样的效果不够明显,如果能够将互联网技术与茶行业结合起来将会取得更大的效果。首先应该对大学生进行一定的创业培训与指导,让大学生对创业有着浓厚的兴趣,政府应该定期的向大学生进行一定的创业培训与指导,让他们对创业有足够清晰的认识,也能够让他们在创业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其次要完善相关的政府政策。多给大学生资金方面的支持,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完善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与方法,给他们提供更大的优惠与支持。3.2需要社会和学校的帮助。创业需要良好的环境与文化,在社会背景之下要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文化,可以借助茶文化的背景,再加上现代电子商务的模式,让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现代科技进行融合,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到茶文化。在中国很多人都有品茶的习惯,因此人们对茶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多,根据这一特点,学校可以建立起宣传茶文化的网站,给喜好茶文化的学生和社会人士提供交流的机会,作为社会各界人士也应该支持大学生创业,创业是需要大量资金的,要想给大学生们提供机会,社会各界可以建立起一个基金项目,汇集社会中比较分散的资金,当然还可以邀请成功的社会企业家提供一些创业经验。3.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因为大学生刚刚踏入社会,还会有一些学生气,对于比较高的创业目标没有一定的概念,而且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也不够,因此常常会遇到挫折,这都是很常见的情况,作为大学生自己应该树立起信心,拥有正确的创业观念,当遇到了困难不轻言放弃,应该想出合理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由于社会的竞争比较激烈,再加上大学生的竞争力不强,因此很难在残酷的社会环境下立足,这需要大学生从自身的角度考虑,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素质与水平,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自己,将自己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掌握竞争的主动权,社会变化的越来越快,因此创业环境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面对茶文化的创业机遇从竞争中抓住机会,不断的调整与壮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主要对茶叶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茶叶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并且茶叶行业在各地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要想让茶行业得到更大的进步,销售量得到提高就应该与最先进的技术结合起来,电子商务模式的应用能够促进茶产品的销售,对刚刚准备创业的大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帮助,当然这也需要来自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相信以后我国茶文化会得到更大的发扬。

参考文献

[1]陈仲先.试分析茶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J].福建茶叶,2017(12):203-204.

[2]黄秋鸯,黄毅能.大学生创新创业背景下高职茶艺创业课程体系构建[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6(10):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