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培训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9 19:00:04

茶艺培训总结

茶艺培训总结篇1

卦卦:随着当下研习茶艺之风日渐强盛,许多的人都开始接触、学习茶艺,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群体主要有哪些?

Echo:其实目前有很大一部分人学习茶艺是出于工作的需要,在茶艺方面的部分技能是很多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我目前就在一家茶企工作,一般情况下,我们只简单地接受企业的安排,接受定期的培训和考核,但身边的同事也不乏自己去单独接受培训班的情况,有的是出于自己的兴趣,有的则是出于对自己的高要求,有点则是因为在事业上有更高的打算。

天上客:现在国内其实也有不少行业都涉及到茶,比如茶行业的媒体工作者,一些从事设计方面的人员等,虽然他们的工作并没有对他们在茶艺上作出硬性要求,但是为了能够得到对茶更为深刻的领悟,她们也有很多从了解茶文化走上了学习茶艺的道路。

吴雅真:20年前,我便从事茶艺培训方面的工作,在当时,许多都市的白领都已经开始对茶艺培训产生兴趣了,在她们看来,这样的培训不仅可以提高精神文化素养,陶冶情操,还可以拓宽个人的交际圈。后来随着茶文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将茶艺作为一种技能学习,许多学校也都添加了茶艺作为一门专业来学习,而其中职专的学员占了很大的份额。现在许多非茶企业也会为职工报名参加我们的茶艺培训班,茶艺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卦卦:不同的人对茶艺的培训肯定也有不同的需求,那么根据不同的需求,目前茶艺培训主要有哪些模式?而不同的模式主要又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Echo:现在很多茶企都在逐渐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茶艺培训模式,这些专门针对企业员工开设的课程,一般都有定期的培训和考核,而其相对应的考核制度也相对完整。茶企的茶艺培训模式通常是建立在企业的文化背景上的,不同的企业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形成专属自己企业的茶艺。另外,茶企的茶艺在性质上往往也会分为两种:一种为实用型。这种往往服务于企业各大门店的茶水试品,是一种较浅显的茶艺,通常简单易学;另外一种为表演型。这种往往服务于企业文化展示的茶艺队,很多是结合舞蹈动作进行展示的。

天上客:师傅带弟子,这是中国比较传统的一种教授方法。这种模式的教授往往强调因材施教,能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水平进行相应的调整教学,而这种教授模式也相对深刻,能够最大限度地把技艺传承下去。与此同时,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也存在无法大量教学、学习时间相对长的问题。此种教授模式目前在中国还比较低调,并未形成较为清晰的茶艺流派。另外,当茶文化在一个地方的普及率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茶艺就变成日常生活的技能,形成民间处处有工夫的现象,就好似潮汕和闽南一带的人。几乎人人都懂得泡茶。

吴雅真:随着茶文化的普及,茶业市场的扩大,茶艺培训班已日益成为培养茶艺方面人才的重要模式。茶艺培训班的教学往往是帮助学生获取茶艺师资格证,所以许多正规的茶艺培训班也具有相应的门槛。随着高校茶艺课程的逐步增多,每年不同的学校都会举办相应的茶艺大赛,许多职专学校也会对学生的茶艺技能进行强化,于是便诞生了许多专为高校而设的师资班。这些班级往往也会像高校一样设有不同级别。现阶段,许多高级茶艺师也逐渐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室。通过工作室,茶艺师可以与政府、企业、个人进行直接的合作,所以茶友们也可以通过工作室直接跟随茶艺师进行学习。

卦卦:既然存在如此多的学习模式,那么学习者又该如何根据自身的情况正确地选择培训的方式呢?

Echo:我觉得在学习前,自己要清楚参加培训的目的。就像之前说的。茶企所开设的课程都已经足够应付日常的工作需求了,而人来人往的工作交流也能丰富很多茶文化方面的知识。但总会有一部分职员出于兴趣、升职、加薪等各个方面需求特意报名培训班,由于目标清晰,加上自身的基础,他们往往能很好地进入学习状态。所以我觉得自身的需求是学习的最大动力。不要只是因为一时兴起,或者随波逐流地因为别人在学而开始一段学习的旅程。

天上客:这种选择确实要因人而异。我认为一方面如果作为一种职业需求去学校,最好选择应聘的企业的茶艺培训,在商言商。但另一方面,如果把茶艺作为个人兴趣爱好的话,我建议采用师徒制的学习法比较好,可以学习一辈子。所以在选择前,一定要对自身的情况作出充分的评估。因为只有对自己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有效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有些初学者在学习茶艺之前对相关的了解是处于相对空白的阶段,而部分学习者在学习茶艺前其实对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甚至有非常高的领悟,那这些不同情况在学习模式上的选择肯定是不同的。另外,茶艺很多时候就是茶文化的一种载体,所以在学习茶艺的时候,也应该对各大茶类进行充分的了解。

吴雅真:我觉得培训班的正统正规性是茶友要重点考虑的要素之一。只有正规的培训班,才具备真正雄厚的师资力量,才能为学习者提供正确的茶艺引导。而随着网络日益的发达,很多资料都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或对培训班有所了解的人进行充分了解,继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另外,不同的老师也会有自己的茶艺风格。所以不同的培训班也都有属于自己的教学内容,比如范增平有其独创的“三段十八步”行茶法,而我在泡茶表演这方面的教学则是以自己创建的“闽氏功夫茶泡茶程序”为主。不同的内容一定会存有风格差异,所以茶友们在面对众多的培训模式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卦卦:当下茶艺流派也日渐增多,其中有的流派对茶艺培训要求非常严格,许多动作姿势都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而有些流派的茶艺培训则较讲究随性,大家是如何看待这种区别的呢?

Echo:在我看来,规模化的内容就意味着相对简单。因为规定较为严格,很多内容并不需要学习者过多的专研。固定的要求更有利于规模化,特别是企业培训这一块,在这个讲究效率与速度的时代,这也是艺术与时俱进的表现。

茶艺培训总结篇2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无锡 214081)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高职院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开设了茶艺课程,如何利用现有条件来上好茶艺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通过对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旅游酒店管理专业茶艺课程教学进行分析,提出了有利于课程建设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茶艺;课程;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4-0212-03

作者简介:卢常艳(1978-),女,江西奉新人,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学士,高级茶艺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茶艺、调酒、酒店管理;宗桂琴(1980-),女,江苏如东人,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工商管理、英语教学。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旅游业的兴旺,越来越多的饭店设有茶室,茶楼、茶叶店、茶艺馆也越来越多。饭店、茶楼、企事业单位都希望自己的员工有一技之长、一专之能,茶艺师是茶叶行业中具有茶叶专业知识和茶艺表演,服务,管理技能等综合素质的专职人员。茶艺师作为一种新兴职业,是国家37个特有工种职业资格培训鉴定的一种,被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正因为如此,国内不少院校旅游酒店管理等专业开设了茶艺课程。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茶艺课程开设于2010年,首先针对的是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2013年也面向航空、高铁专业开设。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与技能技巧,能适应现代行业发展第一线所需的旅游企业接待岗位、酒店茶艺服务岗位、茶馆茶楼优秀服务人员、基层管理人员等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同时也把中级茶艺师技能考证相关内容融入教学。使学生达到中级茶艺师职业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茶艺师岗位工作。

1 现阶段茶艺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1.1 课程学时短,生源基础相对薄弱

茶艺课程开设时间为大一第一或第二学期,课程总学时36学时,课程包含理论与实践。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同学主要通过高考,少部分是中职,升入高职院校。没有相关农林专业学习背景,与茶相关的理论基础薄弱。学生特点是不太爱理论学习,但动手能力及好奇心强。如何在36学时内,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茶兴趣,学茶、习茶、爱上茶?并能进行相应茶艺表演与茶席设计?这是高职院校酒店专业领导及老师务必思考的问题,走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道路,课程设置及培养目标应当有别于茶学专业。

1.2 教材局限性

市场上高职院校茶艺教材侧重实训,理论阐述较为简单。日本、韩国、台湾茶艺等介绍相对较少,相关音频信息更是缺乏。

1.3 实训室条件有待完善

采购人员采购茶具存在各个茶具型号不相匹配,存在个别茶具数量不够等现象。部分茶具数量需要增添,实训室实训硬件设施与条件需要进一步完善。

2 现阶段茶艺教学的几点思考

2.1 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不以茶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来设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茶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能从事茶艺编创与服务、茶席设计与茶会组织、茶叶加工与评审等。这相对于高职高专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同学来说难度相对较大。考虑受36学时束缚及学生本身基础等原因,本课程目标仅要求同学能够对常见茶进行品质鉴别,掌握茶文化的基本理论知识、茶水服务的基本技能,能从事六大茶类的茶艺表演。对茶室的管理、自主创业的实践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后期大三第一、二学期的专业实习获取。后阶段,也可考虑把学时增加至54学时。或者在茶艺课程开设前,增设一门茶文化理论课程作为先导课程,茶艺课程作为纯实训课程。

2.2 师资的培养与提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健全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和标准。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茶艺课程的任课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取得劳动社会保障部颁发的高级茶艺师、茶艺师考评员、中级评茶师证书;参加2015年全国茶艺大赛教学指导及裁判执裁学习研讨会议;参加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中华茶艺技能大赛执裁。学习培训与研讨会议的多次参与,进一步提高了茶艺课程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保证了教学质量、能力、水平稳步前进。

2.3 教学方式与方法改进

2.3.1 茶艺教学突出旅游专业背景。结合旅游酒店专业特点编创有旅游专业特色的茶艺表演。授课时注意结合旅游专业的中外民俗文化,适当扩充各民族茶俗知识,丰富民族茶俗表演,安排学生观看、练习傣族竹筒茶茶艺、白族三道茶茶艺、佤族烤茶茶艺。受学时限制,部分内容可上传至班级QQ共享,方便同学自行查阅,反复观赏学习。以便同学毕业后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能针对不同民族进行不同茶艺表演,或者演绎民族茶艺,显示旅游酒店专业同学学茶优势。同时,要求同学思考,研究无锡本土民俗,根据无锡民俗,进行创新茶艺表演。2015年大学生创新项目无锡阿福茶艺的编创与表演,就很具有地方特色。

2.3.2 任课教师认真备课,多渠道收集前沿信息。多渠道收集,传递茶界最新信息。理论教学,增加茶健康知识,指导同学健康、科学饮茶。“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学过程,不仅注重茶之物质面,也注意茶之精神,茶之价值观传导。茶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饮料,而是与宗教、艺术高度的结合。让同学们理解廉、美、和、敬的茶文化,理解茶文化与儒、释、道关系,从而更好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文化,使同学获得自我身心净化和人格升华,在茶教学过程中渗透健康人格教育,使同学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懂得团结互助,和谐共处。教学过程中利用QQ、微信等现代化通讯手段,与同学线上线下交流,好文好视频共享。积极参与好文点赞,多次提交经典评论者,增加其平时成绩,促进同学主动学习与思考。

2.3.3 注重实践教学,适当延长实践课程的学时。将课程36学时分为理论学时16学时,实践学时20学时。其中实践课采取分模块分项目教学与考核,重点解决上课人数较多,课时较短情况下,如何使学生学习效率最大化?

解决办法一:请高年级茶艺课程成绩优良同学作为小老师,在课程上进行示范,课余实践进行茶艺指导。师兄师姐的示范,能有效激发同学们学习积极性,学长与同学间学习交流更有共同语言,学长作为小老师对同学们茶技提升也有很大帮助。高铁141班在2014至2015学年第一学期即大一上学期学习了茶艺课程,姜素玉同学茶艺技能掌握较好,此学年第二学期请其作为小老师在课余时间示范,指导酒店班、航空班同学进行乌龙茶茶艺、红茶茶艺学习。小老师很好的辅助任课教师课堂教学,大大减轻了教师工作压力,也得到同学们的肯定与赞美。教学相长,姜素玉同学茶艺技能也大有提高。

解决办法二:课程分小组进行,课程上小组与小组间进行竞赛,竞赛成绩计入实训平时成绩,竞赛能够提高同学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良好;实践考核分两块进行:一是小组创新茶艺,小组自编、自导、自演。二是指定茶艺,绿茶、红茶、青茶选一进行考核,以抽签方式抽签决定绿茶、红茶、青茶中一款进行考核。考虑时间性,指定茶艺小组可选派一名或多名选手同时参加。2014至2015学年的第二学期,132酒店班、141航空班及142航空班,采用此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实践考核,此考核方式既增强了团队合作性又充分调动了同学们主观能动性,同学们考核前认真准备,考核效果良好,所有参加考核同学实践成绩均为良好以上。

解决办法三:开放式实践教学,打破课内、课外时间概念。上课时间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每周一、周三晚,周二下午开放茶艺实训室,学生在此时间段自由练习,鼓励同学在实训室多品、多练、多交流。

解决办法四:鼓励同学校内校外考察实践。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一些民间茶事活动,鼓励茶叶茶具用品店、茶楼、酒店茶艺服务等岗位参加社会兼职。校内也积极给同学创造一系列茶艺表演机会,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知识技能活学活用。2013年11月8日年南洋学院建校十五周年大庆,2012届高铁班韩佳凌、旅游班王倩被选中进入校庆礼仪队,进行茶艺表演,冲泡接待,两人圆满完成校庆服务工作;2014年3月25日我院与苏南硕放机场合作签约,韩佳凌与王倩同学在VIP接待室为苏南硕放机场白总、成总等嘉宾进行乌龙十八式茶艺展示,同学们真诚、清新、优雅的表演得到嘉宾及院领导的赞许与认可;2014年6月12日南洋学院首届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大学生职业风采展示,韩佳凌、王倩茶艺表演获得学院一等奖;2014年12月16日,高铁141班姜素玉、王左悦同学主题为师生情的茶艺表演在第二届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职业风采展示也获得学院一等奖好成绩;同年姜素玉同学主持申报的2015年大学生创新项目无锡阿福茶艺表演编创与实践成功立项。

教学与实践一体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塑造学生人格与气质,陶冶学生美好心灵,更好为其专业学习和今后职业发展服务。赛事的磨练,使得学院学子在就业求职过程中表现也更加自信,他们的熟练的技能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2012届韩佳凌同学大三就被上海铁路局上海客运段,高铁一车队,上海虹桥站成功录用;2012届王倩同学也被上海清实网络有限公司录用。

2.3.4 作业形式多样化,充分利用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地理环境优势,组织各种茶事活动,安排学生茶园采风,体验。也安排学生深入各大超市考察。具体内容如下:

作业一 主题:茶园考察。内容:要求通过PPT呈现,考察分小组进行,3至4人一组,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茶园实践,记录5-10天茶之生长状况,附图,并简单说明茶之生产环境,并比较六大茶类的不同制作工艺。

作业二 主题:茶叶店考察。内容:要求通过PPT呈现,考察中国十大名茶,用图片配与文字说明分别描述其色、香、味、形。并标注其市场价。

作业三 主题:我最喜爱的一款茶。内容:要求通过PPT呈现,通过品饮实践,深度描述你最喜欢一款茶特征。

作业形式多样化,作业内容接地气,有效调动了同学学习热情。作业制作完成后,在课堂上分小组阐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迎合了青年同学好表现、好张扬的个性,团队共同完成作业增进同学间友谊,每次课堂作业汇报现场气氛热烈,作业完成效果良好。

2.4 合理选择、使用教材。分析教材,充分利用教材,适当选用参考教材。2010年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选用的教材是饶雪梅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茶艺服务实训教程《茶艺》,该教材有点注重实训,是平面化教材,没有音频资料。2013年,选用周作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茶艺》,此教材侧重实训,附有光盘,便于同学课后学习与演练模仿。缺点是理论表述相对较少,音频资料无法反应行业最新动态与茶艺表演,创新茶艺欠缺。选用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施兆鹏主编的《茶叶审评与检验》,作为课程参考教材,对常见茶叶品质鉴别与审评知识补充。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丁以寿主编的《中华茶艺》有关茶具选配及择水候汤阐述较为详细,可作为相关资料的补充。另外注意利用互联网查询文字资料、音频视频资料,充实丰富教学资源。广泛收集当前最热点日本抹茶道、煎茶道、台湾茶艺、唐代煮茶、宋代点茶等视频,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习兴趣。同时考虑到南洋学院为民办院校,民办院校的学生情商较高,对理论知识兴趣较弱,动手能力强,课程组也在准备开发适合南洋民办院校学生使用校本教材。

2.5 充分利用现有实训条件,并不断完善。老师应根据现有的实训条件合理安排实训教学,达到教学资源利用最大化,教学效果最大化。根据特定的茶艺表演适时增添些好用、耐看、益茶汤之器具。第二届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职业风采展示茶艺表演就根据师生情这一主题需要添置了竹制茶荷2个,150毫升紫砂功夫茶壶2个,150毫升紫砂公道杯2个,手工刻绘干泡茶盘2个,田园风桌旗1个。为保证实训课程上课需要,也要因时因地不断增添茶具,茶具购买与添置规格参照全国职业院校中华茶艺技能大赛比赛用具列表。2015年6月,为改善茶艺实训条件,学院与大益爱心基金会洽谈,积极筹建大益爱心茶室,此项目正在洽谈中。

3 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文本,《茶艺》课程教学任道重远。作为一名高职院校茶艺课程教师,应该充分合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与教学条件,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每一位茶艺课程教师需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探索、创新,使教学更为健康、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周作明.茶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前言.

[2]王岳飞.茶既滋养人的身体,也滋润人的精神[J].福建茶叶,2007(4):40-41.

[3]nvsc.com.cn/2015/jsxm-hot_0602/19335.html.

茶艺培训总结篇3

2013年承办首届北京市中华茶艺大赛以来,为办好茶艺技能大赛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习如何办好技能大赛,如何提高选手的茶艺技能。为此我们先后到浙江省、福建省等茶艺教学发达地区观摩他们的省级茶艺技能赛事,学习了解茶艺竞赛的赛项设置原则,竞赛规则及茶艺技能标准化、规范化等问题。同时我们还邀请江浙地区茶艺教学权威专家来学院指导我们的茶艺技能训练,使我们对创新茶、茶艺微电影等茶文化表现形式有了全新的认识。通过四年的学习和经验总结,北京市中华茶艺大赛的赛项由指定茶艺、创新茶两项扩大到指定茶艺、创新茶艺、茶席设计及理论知识问答四项,丰富了比赛内容。竞赛方式由最初的团体组队形式转变为个人参赛,由个人指定茶艺表演于创新茶艺团体表演的结合形式,在竞赛参赛模式上有所创新,调动了参赛选手的积极性。参赛院校由最初的5所扩大到10所高职院校并实现了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代表队参赛实现了京冀共同竞赛。扩大茶艺的影响里,推动了茶艺教学。

二、茶艺技能大赛带动了茶艺教学的发展

四年的中华茶艺技能大赛带动了我院茶艺教学的迅速发展。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长期以来注重以园艺、畜牧等专业为主的涉农类专业教学,在建设全国示范校的过程中上述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作为北方院校基本涉及茶学类专业,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我院于2008年在现代服务管理系旅游管理专业开设了茶艺选修课,仅为32课时,一名茶艺教师。这种情况持续到2013年开始的中华茶艺技能大赛。

由于成功承办北京市高职院校中华茶艺技能大赛,并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茶艺技能大赛极大地促进了茶艺教学的开展。首先,扩大茶艺课的授课范围。我们将旅游管理专业的茶艺课有选修课升级为必修课,会展策划与管理、物流管理、物业管理等专业均开设茶艺选修课,从而扩大了学习茶艺的学生人数,使更多的学生了解茶艺。其次,在现代服务管理系相关专业开设茶艺集中实训项目,同学们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全身心的投入茶艺的学习,通过集中实训可以使同学们在短时间内较为熟练地掌握茶叶的冲泡技法,有利于茶艺教学的深入专业开展。第三,则是配合北京市中学生学农工程,开设“学做小茶人课程”经过近一年的教学,我们共计为北京市40余所中学近2000名学生进行了茶艺普及教学,既丰富了我们茶艺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也扩大了茶艺的影响。第四,组建专业学生社团―茶艺社。在2013年承办首届中华茶艺大赛后,我们就选拔喜爱茶叶的学生组建以爱茶、学茶、习茶为主题的茶艺社。学生经过一定选拔加入茶艺社,老师利用业余时间对茶叶社学生进行专业教学,学校茶艺室向学生开放允许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茶艺室训练、活动。茶艺社作为专业学生社团实行教师指导,学生自我管理的模式。几年来茶艺社由最初4名同学发展到今天20人的规模,并且每年茶艺社要举行校内茶艺技能大赛、无我茶会等茶艺活动。5年来茶艺社迅速发展并承担学院重大的外事接待活动,为俄罗斯国立农业大学等来访单位及嘉宾进行茶艺表演,促进了茶文化的交流;全程参加第四届国际兰花大会茶艺表演活动,茶香飘来,空谷幽兰,为兰花大会增添色彩。我们以茶艺社骨干成员为基础参加北京市及全国茶艺大赛,成绩优异,先后获得北京市一等奖15人次,中华茶奥会二等奖4人次,国赛二等奖等优异成绩。通过组建茶艺社这样的专业学生社团极大地推动了茶艺教学的开展。通过承办茶艺大赛也是使我们的茶艺教学的教师队伍有以前的一名教师发展到现在的4名教师,形成茶艺教学团队,并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参加了社区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茶艺培训工作,把我们的茶艺教学由课堂、学校推广到社会。

三、进一步推动茶艺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承办市级茶艺技能大赛,参加部级茶艺技能大赛,拓宽了我们的茶艺教学的视野,锻炼了我们的茶艺教育师资队伍,促进了我们的茶艺教学工作。相比茶艺专业建设发达地区,在茶艺教学工作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努力解决。

第一是茶艺课程标准问题。进过几年的发展,目前我们开设了茶艺必修课、茶艺选修课、茶艺集中实训、中学生学农“学做小茶人”课程。可谓课程形式多样,课时有长有短,内容也各自不尽相同,导致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的规范程度不高。因此需要我们针对茶艺教学制定具有指导作用的茶艺课程标准,并以此选用相关教材,或者自编针对性较强的教材来看展教学活动。第二是改革教学方法问题。茶艺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传统教学模式是以课堂、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并不适于茶艺教学活动。我们要不断完善实训条件,强化实践教学工作。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学生茶艺技能的学习,教师要做好动作分解示范,学生反复操练;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微课等多媒体课程来加强实践教学并促进教学改革。这就要求我们的茶叶课程教师在掌握茶艺理论知识的同时,还有更好地掌握茶艺表演、茶叶冲泡的技能;同时也需要学校在茶艺实训室、现代信息技术等软硬件实训条件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第三是茶艺教学培养目标定位问题。由于比方大部分职业院校没有茶叶或茶学类专业,只是在服务类专业里开设茶艺课程,基本定位为素质拓展课程。几年的茶艺技能大赛参赛工作,促使我们对于非茶类专业茶艺课程的培养目标定位有了新的认识。同学们经过两个月时间的集训备赛,高强度的训练使他(她)们对茶艺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有了近乎专业水准,而理论知识的消化,创新茶艺表演的排练及茶艺微电影的拍摄,使得同学们对于茶文化的理解也上升到了很高的水平。他(她)们已经超越了茶艺课程最初的素质拓展的培养定位,已经开始向一个真正的茶文化爱好者甚至是茶艺从业者方向发展了。事实上近两年来已经有部分参加过茶艺竞赛的学生毕业后选择以茶艺表演或者其他与茶相关的行业作为自己的职业。鉴于此,我们应该根据形势的发展与变化对于我们茶艺课程的培养目标给予认真研究并确定适当的培养定位,更有好促进茶艺教学工作的开展。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茶艺作为茶文化的一部分在人们生活和社会上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茶艺课程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大量的开设。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通过承办北京市高职院校中华茶艺技能大赛的契机发展并加强了茶艺课程教学工作。这种以赛促建的模式对于促进茶艺课程的建设及教学改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也为进一步完善茶艺课程建设,创新茶艺教学方法和模式提供重要机遇。

(作者单位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茶艺培训总结篇4

关键词:高校茶文化社团;发展;现状;对策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繁荣与发展茶产业迅猛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将野一带一路冶升格为国家战略全球主题多次在重要场合重申野文化自信冶2017年1月中央办国办联合颁发的叶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曳要求各地区部门实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现在已成为中华民族最强呼声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物质和精神文明统一的文化体我国现阶段茶文化仍处在动态变化发展中[1]茶文化的发展壮大重在加大教育以培养人才重在利用高校资源优势加强茶文化研究工作[2]目前中国已初步建立了从初等中等到高职高等教育以及职业培训和各种短期培训等多层次的茶文化教育体系[3]与此同时不少高校将茶文化教育结合社团活动进行纷纷在学校内设立了茶文化社团使其服务于学生素质教育但是现实中高校茶文化社团发展困难存在人才流失缺乏资金和教师指导不足等问题本文着眼于高校茶文化社团发展现状结合自身经验和文献调查全面分析了高校茶文化社团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总结出高校茶文化社团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1高校茶文化社团发展的意义

1.1有利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茶文化的表现形态为茶艺茶艺之美在茶艺演绎茶席设计茶形之美茶器之精上并辅以插花及民乐令人心旷神怡学生在茶文化社团活动中经常组织茶艺活动将真山真水名人真迹融为一体精湛的茶艺技巧平和的茶人精神与茶浑然一体学生将感受茶文化的和谐之美从而达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1.2有利于学生竖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物质文明越发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却越发贫乏大学生表现尤为突出[4]学生在遇到学习不如意就业难等问题时如不能理性地进行情绪疏导和调节容易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焦虑等消极情绪而自古以来文人雅士以茶为修习心性的载体饮茶艺术包括茶艺礼法环境修行四大因素茶艺重在泡茶的技术偏向审美享受而茶道则旨在通过茶艺展示的严谨与周围环境的影响达到修身养性在社团活动中专业教师对社团成员讲解茶人的淡泊名利乐于奉献向学生灌输茶文化的精髓影响学生思想向乐观积极方向发展茶性温和茶文化社团主张通过饮茶的平台来沟通彼此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的友谊饮茶可清心达到洗涤内心浮躁的目的不断地审视自己反思自己的行动以便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理性处理问题茶文化社团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学习不同的茶知识体验不同国家的茶文化参加无我茶会从赠茶品茶中感知乐于奉献的茶人精神茶文化微妙地融合儒道释三家的哲学色彩蕴含了诸多传统美德凝聚了中华民族文化精华在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的新时期开展茶文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5]

1.3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茶与一定的历史文化相融合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上至社会的规章制度与法令下至各种民间的风俗风气与习惯以及以茶为内容所产生的各种茶诗茶楹联和茶画都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扩展其人文知识[6]

1.4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茶文化社团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指导的学生社团在社团内部社团成员之间是平等合作的关系社团活动内容由社团成员集体协商修订在活动过程中全体社团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努力来完成形成团结协作的工作意识社团更好地发展需要社团组织者发挥自身的组织决策能力有利于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7]茶文化社团的成员来自校园各个专业在社团活动中社团成员通过授课讲座参加各种茶文化活动等获取知识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熟知各类茶的品质特点掌握每种茶类的冲泡技巧并通过开展志愿者服务参观考察行业品牌营销等活动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例如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茶文化社团提供茶艺师培训茶艺培训传承和传播了茶文化丰富了业余生活近年来茶文化在社会中颇受欢迎社会的各项活动也会邀请社团参与我院茶文化社团曾多次参与野中华茶艺技能大赛冶野青青经贸窑茶韵悠悠冶等竞赛活动和杭州茶都品牌促进会的二十四节气茶会浙江省茶叶学会的敬老茶会等志愿者活动并多次接受相关企业邀请参与品牌宣传茶叶营销等活动学生在这些活动中逐步接触活动的组织执行并通过茶艺表演等增进自身的自信心

2存在的问题

2.1管理组织松散

广大兴趣浓厚的学生组织起来成立社团其运行更多依靠学生的热情兴趣与爱好管理组织较松散缺乏严格的规定和程序有较强的自发性社团成员组成复杂联系松散随意性强社团内部的管理活动开展一般均由社团成员自主决定学校分管部门一般只提供建议干预较少另外高校中学生社团的数量及种类繁多难于管理

2.2社员流失快

茶文化社团主要是围绕茶艺教学以及茶知识普及等方面开展活动形式较为单一且缺乏乐趣很多社员几次活动之后便不再积极参与社团活动[8]另外社团活动缺乏场地器材导致组织的教学和表演活动效果不佳这些都影响了茶文化社团的进一步发展

2.3负责人领导力不足

高校社团负责人一般为本科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其经验丰富但学业较一年级新生繁重精力不足导致对社团的领导力不足限制社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低年级学生时间充裕想法丰富往往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社团工作但其缺乏经验社会实践能力不强

2.4缺乏场地

资金和教师指导支持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往往缺乏必要的场地支持开展活动要经过繁琐的申请程序且高校活动场地较紧张例如本院茶文化协会茶艺学习和表演往往需要宽敞有大桌子环境幽静的场地由于茶具场地等物件限制一旦要进行茶艺教学或表演排练就要和其他社团竞争场地场地紧缺限制了社团活动的开展经费困难更是阻碍社团发展的重要瓶颈社团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会费的收取[7]茶文化社团所需购买的茶具茶叶服装茶席等价格都比较高收取的会费远远不够在教师指导方面一些学校并没有茶学相关教师因而部分高校茶文化社团开展教师指导工作存在困难另一方面茶文化社团的指导教师大多属于兼职没有相应的报酬导致其对社团的指导有限限制了教师的积极性

3对策

3.1完善茶文化社团内部制度

抓好骨干培训完善的规章制度是社团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社团建章立制要涵盖干部职责社团部门职责社团成员职责等方面体现权益和义务统一奖惩分明社团工作才会相得益彰[9]使社团成员共同维护野同甘苦共患难荣誉分享责任分担共存共荣的共同体冶同时建立健全社团培训体系提高社团成员的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组织应遵循因材施教各因其才与时俱进的多元指导思想针动性采取不同的培训手段同时抓好骨干队伍的培养发挥学生社团骨干的示范带头作用

3.2重点扶持优秀社团

学校重点扶持活动开展好组织制度健全经考核优秀的社团并给予一定的经费奖励场地奖励或给予优秀教师指导资源奖励等凝练社团文化让社团文化走出校园走向各个高校走向社会以保持社团长久可持续发展

3.3提供资金补助和教学指导

高校茶文化社团要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加强对社团的指导以及对社团经费的管理茶文化社团经费有限要把有限的经费用到刀刃上社团要有选择地开展活动在大型活动开展中可以向社会企业等寻求帮助例如我院茶文化社团可以参加相关企业的商演来增加社团经费[10]

3.4完善社团建设

积极宣传社团文化加大茶艺社团建设力度例如我院茶文化社团利用社团节结余社费购置了多套茶具茶服茶席等基本上能满足社团学员们正常的教学需求对于大学校园内茶文化社团的宣传不应只局限于某个系的学生圈子而应该利用有效媒体广为宣传吸引更多的学生青年加入充分发挥校园中媒体的宣传作用如贴吧匝匝海报宣传单等方式普及茶文化知识推介茶文化社团

3.5整合高校茶文化社团资源

茶文化社团可以和现有社团进行合作如绘画协会书法协会棋类协会器乐协会等合作学习表演等这样既有利于管理又有利于丰富社团表演的内容和形式另外可充分利用大学城的优势来扩大发展空间形成规模效应加强与其他学校茶文化社团间的交流打破校际界限共享社团资源共享活动成果共享场地资源经济资源管理资源品牌资源等联合开展活动学会分工合作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交流网络[11]

3.6提高社团活动质量

打造品牌社团社团活动能够加强成员间的联系提高社团凝聚力同时也能提高社团认可度从而吸纳更多的优秀学生关注社团加入社团支持社团社团才能更好地发展提高活动成效要求要做到2点院一是要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活动的举办的目的和形式集思广益创新社团活动理念结合院系专业特色举办精品活动避免野重复活动冶寻求强强联合弱强联合同时茶文化社团要积极创立自己的品牌活动走活动品牌化之路对一些野杂牌冶活动进行清理整合提升形成一种良好的活动氛围二是要在活动过程中积极组织服务克服困难力争最好的结果只有精心策划加上不懈努力总结提炼成功活动经验活动才会取得更好的实效[12]

参考文献

[1]张琳洁.现代茶文化现象研究[D].杭州院浙江大学2004.

[2]余悦.加强茶文化学科建设的理性思考[J].农业考古2005464-65.

[3]伍萍宋丽丁以寿.中国茶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初探[J].农业考古2006530-33.

[4]赵作斌.成功素质教育院大学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新突破[J].中国教育报2004352-54.

[5]何海兵.论高校社团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探索20024118-121.

[6]康日晖.茶文化社团在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商情20122198.

[7]周玲侯艳居倪萍等.以茶艺团建设为龙头培养高素质特色人才[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97184-186.

[8]任孔冰.高校学生社团发展问题及应对策略[J].现代企业教育201018200-201.

[9]樊立君余华珍.新形势下高校社团的发展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520191.

[10]苏建国.高校社团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924346.

[11]邢光晟毛波杰张庆华.高校学生社团科学发展问题刍议[J].江苏高教20105125-126.

茶艺培训总结篇5

“凭兴趣养活自己”,张雨婷和魏霞也算其中代表。她们一个是高级茶艺师,一个是汉服爱好者,都是“90后”女生。张雨婷在昆明茶界已小有名气,魏霞还是初出茅庐。在许多人眼里,花艺师、茶艺师和身着汉服的美女都有点“小众”,还有点不食人间烟火;而对于她们仨,这也是养活自己的“营生”。

“‘不入流’也能活得出彩”

“怎么说呢,我有‘办公室焦虑症’。”说起从业初衷,吴柠妤如此解释。2014年毕业,学会计的她应聘进银行工作,干了不到一年就开始焦虑:她不善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也不喜欢朝九晚五、日复一日的重复与忙碌,于是一上班就感觉莫名焦躁。

爸妈都是“正经职业”,她从小就学画画、学舞蹈,“种下了个性、自由和浪漫的种子”。妈妈在国企上班,平时喜欢买花、插花,也培养了吴柠妤的兴趣。趁年轻做自己喜欢的事,家里的经济压力也不大,吴柠妤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瞒着父母辞职了!

比吴柠妤顺畅,张雨婷走上茶艺师之路,父亲是引路人。2007年以前,正是普洱茶“火得不得了”的时候,父亲是生意人,也喜欢喝茶,就对她说:你学茶艺吧,这个以后能赚钱。从大一开始,专业是汉语言文学的张雨婷就开始学茶艺,结果一发不可收。

张雨婷说,我本来是一个“做事情只有三分钟热度”的人,从小学琴、学过各种才艺,现在回头想想,茶艺是唯一坚持下来的。与茶结缘近10年的她,在昆明邦盛茶城刚开了一家店。这些年,她考茶艺师、评茶师,跋山涉水探访云南大小茶山,开博客、拍视频、做茶媒、搞营销,在大学开设茶艺课程,风风火火又扎扎实实,到如今“一日不可无茶”。

青青子衿,汉服飘飘,美则美矣,是否脱离了生活和时代?面对记者的诘问,魏霞反问:谁说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就不能穿汉服?话虽这样说,2011年她第一次穿汉服上街,还是被许多人视为另类指指点点,甚至有人问这是不是“和服”。她把汉服照发在朋友圈,妹妹留言说:脑子是不是出问题了?以后得离你远点。

今年24岁的魏霞专业学设计,读大一时加入“昆工汉服社”,纯粹是被爱美之心驱使。“一开始觉得穿上汉服漂亮,后来发现里面学问挺大,有很多传统文化在里面,越来越迷人。”魏霞穿上汉服就“脱不下来”了,她成了学校“汉服社”的社长,2015年毕业后成了职业,如今在昆明翠湖拾翠文化创意园当起了“掌柜的”。

吴柠妤、张雨婷和魏霞互不相识,但似乎有一股力量让她们殊途同归。吴柠妤喟然感叹:“真得感谢这个时代,让我们这些‘不肯入流’的人,同样活得出彩。”

“你在塑造花,花也在塑造你”

魏霞曾是个“爱疯”的女孩,可一穿上汉服,就“觉得身上有了一股约束”。“穿上它,你自然就得挺胸收腹、器宇轩昂,不拿出点气质,配不上这身衣服。”魏霞挥动衣服长袖说。

改变最大的,莫过于张雨婷,她自称喜欢上茶,就是和某种生活方式和性情习气诀别了。她对记者郑重相告:“‘三观’都会变,真的。”

年轻人都爱玩,喜欢许多浮夸的东西,张雨婷说,自己小时候也常和小伙伴“声色犬马”。但茶人的气质不同,要安静,要优雅,要博学,要简约,要真诚,“最要命的是让人投入”。她回忆,当时是被上课的老师吸引,又漂亮又有气质,学茶艺也是在学她,慢慢才被茶所吸引――觉得这里面有文艺、有历史、有哲学,当然还有植物学,“把喝茶这种平常事变得不简单,也算是一种本事”。

不知不觉中,张雨婷和原来的圈子“绝缘”了,有的朋友、同学很有钱,但感觉不对路,也就疏远了,她逐渐入了另一种圈子――新圈子是什么样的呢?

大三时,也就是考下高级茶艺师证那年,在一家公司兼职的张雨婷到茶山走了20多天,足迹遍布云南三大产茶区临沧、普洱和西双版纳。刚上路时还挺兴奋的,吃的是山茅野菜,到处美不胜收。没几天,她就发现,茶山上洗不了澡,走一天的山路会把浑身的骨头颠到散架,吃的看的也越来越单调。她只好把心思收回来,跟茶农学采茶、炒茶、揉捻,这时才发现,实践和书本差别挺大,茶农都是“看茶做茶”,没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套路。“你比如杀青,要根据茶种叶片的肥厚和当地的海拔来定,锅温200度只是个参考值。”张雨婷解释。

张雨婷毕业后到“大益茶道院”工作,开始给别人泡茶卖茶,历史音乐什么的都要懂点。大公司管理规范,员工培训抓得很紧,“每周都要做传统文化的演示文稿”。2012年她再次跳槽,又一次上茶山,并做主持人,用镜头记录制茶过程和风土人情,“雨婷说茶”的视频一炮走红。2015年,张雨婷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边做“茶媒”边卖茶,直到今天与人共同创办品牌――沧和古茶。回首来路,她说:“在茶人圈子里,你永远觉得还不够,一直在不停地学。”

人们常常只看到玫瑰艳丽的花,看不到花下的刺――对于这句老话,吴柠妤深有体会。“一天的课程结束,深夜‘打扫战场’,你面对的就是一堆垃圾。”她说:“花艺师表面光鲜,也甘苦自知。”但她打心眼里爱这行,在一心做事中改变了很多――“创作一件插花作品,几个小时过去了,你还浑然不觉,那种专注是很幸福的:你在塑造花,花也在塑造你。”

“秉承匠心才能行稳致远”

以前别人问张雨婷的父母,女儿是干什么的?他们总笑着说是茶艺师;如今他们会说,卖茶叶的。

这一称谓之变,折射的是茶艺师口碑之变和年轻人职业心态的调整――茶水里泡久了,看多了市场的潮涨潮落,张雨婷变得越来越平实,正如她把主业从“茶媒”转向了推销产品。

张雨婷观察,云南茶叶行业内虽然文化营销说得多,但愿意为此掏钱的经营者并不多,“文化注入”的价值被贬低了,“茶媒”难做,“这也说明茶叶主要是用来喝的,并非坏事”。

年轻人脑子活泛,张雨婷前两年在业内尝试了“茶山游”项目,一路还动用视频拍摄。“旅游方式在转型和细分,我们希望把游客引向云南原生态的茶山,并体验当地民族文化”,张雨婷说:“但这个实验不算成功”。她后来发现,有些人上了茶山两天就待不住了,觉得累,只想找地方睡X;还有的人就吃饭时才提起兴致,对茶树、民族风俗什么的基本“无感”。“有些真正爱茶的人确实更感兴趣,但要去开发这个市场还有困难。”她总结:“作为生意,看重的是叫好还要叫座。”

尽管磕磕绊绊,吴柠妤始终认为,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为鲜花行业带来了新生力量。云南是鲜切花大省,还是“植物王国”,花艺市场潜力巨大。但以前,鲜花被视为农产品,以对外批发为主,加之从业者文化水平普遍不够高,导致附加值高的业态如插花成长不好。吴柠妤为此不惜重金专门到韩国、法国学习插花技艺。“东方的传统花艺侧重于修身、审美,而西方的花艺更贴近商业,这是从业者不得不面对的。”她说。

茶艺培训总结篇6

大家好!

去年的这个深秋,商会的会员相聚,欢声笑语中畅谈友谊,憧憬未来。去年相聚的欢声笑语仿佛还在耳畔回绕,又迎来了商会两周岁生日,在过去的一年里,省茶叶商会蓬勃发展,团结进取,在弘扬茶文化、发展茶经济,服务会员、宣传商会方面作了一些积极的工作。

今天,我受省茶叶商会委托,向各位会员代表作年省茶叶商会的工作报告。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商会作了以下主要工作:

一、积极配合省工商联的工作

我会成立两年来,报着学习的态度,积极参与配合省工商联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大地震,商会响应省联号召,迅速组织会员向灾区捐款,广大茶商积极响应,从发出信息到捐款,仅仅一天时间,募捐10万余元,很多外地会员委托在的亲朋送来捐款,很多会员甚至没有留下姓名,感人的场面与茶商的高贵品格,让在场的省市区领导为之感动,对茶商和商会与以了很高评价。

二、继续建设和完善行业网站《中原茶网》

继续加快《中原茶网》的建设,我们不停顿的工作,适时商会资讯,大幅更新茶网内容。由于时间、人员和各方面因素制约,网站还不能满足“弘扬茶文化、服务茶经济”的需求。我们将在今后加大这方面的工作,更好地利用好这个阵地,宣传好我会会员,在弘扬茶文化,发展茶经济方面作出贡献。

为使会员尽可多的能够获得茶叶方面的各种信息,对生产经营起到指导、帮助作用,我会积极组织编辑了《茶文化》杂志。该杂志为内部交流刊物,不定期印发,目前已出二期,使我会会员及时了解了我商会及中原茶业、茶文化的动态。刚刚创刊的《茶文化》是我们商会的又一个宣传阵地,请会员多提意见,使我们这个内部刊物更接近我们的经营活动。在这里也提醒会员、特别是外地的会员,来时请与商会联系,以便尽快得到《茶文化》。

四、主办了“中国﹙﹚茶叶博览会”

今年月—月日,我会与省茶文化研究会、展览公司合作,共同举办了“中国﹙﹚茶叶博览会”。这是在中原地区第二次举办的大型茶叶会展,我商会积极参与、积极支持,支持配合了本次博览会,为会员搭建了大流通、大交流的平台。

我会为外地来郑参加会员代表大会和茶博会的会员及部分省兄弟商会的朋友,举行了欢迎晚宴,为他们接风洗尘,竭尽全力为会员服务。

通过博览会,我们学习了经验,增长了见识,结交了朋友。我们还将认真总结本次茶博会的经验,在宣传商会,(在帮助会员搞好经营方面继续努力。

五、积极发展会员

发展会员是各个社会团体的重要工作,商会也始终把会员的发展放在了重要位置,发展会员是我会的重点工作之一。作为我会会员,邦助商会发展会员,成了大家的共识,很多会员积极为商会发展会员。今年我发展会会员近四十人,其中理事增加了十一人。可喜的是,今年许多茶商通过各种渠道要求加入商会,一方面说明商会的工作得到了茶商的认可,一方面说明商报会宣传工作的不完善,各位会员要多做宣传工作,在此表示感谢。

年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仍是发展会员。同时也希望广大会员积极宣传发动,重点发展外地会员,协助商会搞好发展会员工作。

六、搞好职工培训工作

职业技术培训工作在我会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全面提升我会会员的职业素质,八月份,我会与职业技术鉴定站联合,举办了一期茶艺员、评茶员培训班,共培训职业技术人员三十多人,其中评茶员十五人,茶艺员十六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为我会会员。通过职业培训,全面提升了我会会员的从业水平和职工技能。

经过几期职业培训,我们摸索出了一些经验,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为今后我会职业培训工作做了一些积极的准备和铺垫。我们编发了《省茶叶商会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站管理办法》,并积极筹备在地市成立商会培训站,各市踊跃申请设立培训站,目前此项工作正顺利推进。

七、配合电视台三套制作《茶人茶事》栏目

为了搞好我会会员的宣传工作,我会积极配合电视台三套制作《茶人茶事》栏目,重点配合宣传我会工作。同时本着商会牵线,商家自愿的原则,对茶叶批发市场的部分商户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宣传,截止目前,己播出五十多期,制作宣传节目二十期,宣传商家四十多人,该节目寓教与乐,收视率令人满意,很好地宣传了省茶叶商会和我会会员。此项工作茶叶批发市场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出人出钱给了大力支持,在此对茶叶批发市场表示感谢!

八、筹备成立了省茶叶商会茶馆专业委员会

作为名优绿茶的主产区和茶叶的主销区,拥有众多的茶馆和广大的茶客,为了规范茶馆的经营,督促茶馆业的自律,应多数茶馆的要求,我会成立省茶馆专业委员会。会址在,由全省各茶馆经营单位组成,业务上受省茶叶商会领导。茶馆业商会宗旨是: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茶文化,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全面提高茶馆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以推动茶馆业乃至整个茶产业经济的发展。以打造一个系统、和谐的茶馆行业交流管理平台为目标。

九、积极开展茶文化交流

我会积极组织了多起茶文化交流,邀请了等茶人座谈讲座。特别是今年九月底,我商会邀请来参加亚洲艺术节的日本茶道代表团,在国香茶城交流座谈,并举行三场中国茶艺和日本茶道茶道表演,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间的交流引起了阵阵掌声,商会会员一百多人进行了观摩,促进了茶文化的交流。中日茶人还在细雨蒙蒙中进行无我茶会。

十、举办民间斗茶比赛

我会于月份组织了信阳毛尖斗茶比赛,月份组织了铁观音斗茶比赛。通过切磋交流,促进了会员与会员、会员与外界的交流和了解,提高了对茶的认识和从业水平。斗茶比赛不仅得到了会员的积极参与,还吸引了媒体和茶叶爱好者的关注和参与。较好地扩大了企业的影响,促进了茶叶销售。

尊敬的各位会员,年就要过去了。在将要(过去的一年里,我会会员团结进取,相互支持,积极工作,摸索出了一条发展道路,开创一个新的局面,作了一些积极工作,一年的团结协作,让我们结下了友谊,一幕幕感人的场面让我们久久不能忘记,久久地处在感动之中。我商会今后将利用各种渠道,组织会员互通有无,搞好茶叶、茶具在会员间的流通和交流。还将继续加强会员的发展工作,特别是外地会员的发展应与以重点进行。同时也希望我会广大会员与以大力支持!为商会的发展尽一份力量!

茶艺培训总结篇7

关键词:茶文化 专业人才 人才培养

福建省茶文化发展的历史悠久。作为我国最古老的茶区之一,福建省是茶文化发展的起点,有着浓厚的茶文化积淀,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茶文化专业人才。在发扬我国茶文化优秀品德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功地将茶推广到世界各广阔的角落。目前,福建省茶园面积将近13.07万公顷,茶叶产量居各省之首。同时更通过多样化的茶叶博览会等形式推广各式各样的茶文化,并与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茶文化交融碰撞,提升我省茶文化的综合实力,增加茶叶培育的技术力量。福建省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地貌特征,培育了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福鼎白茶等众多的茶品牌。2000年以来,福建省先后对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福建乌龙茶等名茶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完成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标准。这些获得地理标识的福建茶产品,使福建乌龙茶“原产地”生态效应得到发挥,增加了茶产品的出口贸易额。数据显示,安溪铁观音在地理标志获批前,全县茶农出售茶叶取得的人均收入仅为790元,占人均总收入的24.8%;去年该县茶农从出售茶叶中取得人均收入3914元,茶农人均总收入比例增长了55%[1]。

福建省高度重视茶叶地理标志品牌的保护,注重对差异原产地的宣传和保护。据工商质监及农业部门的相关统计,以2010年12月为限,福建省先后有24个茶叶产地获得了地理标志品牌保护的商标,8个茶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以及2个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2]。2011年,福建省质监局通告武夷红茶也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目前,福建省地理标志品牌的有闽南的安溪铁观音、永春佛手、漳平水仙茶、坦洋工夫、政和工夫、福鼎白茶、政和白茶、福州茉莉花。其中,最早于2006年1月获得地理标志品牌保护的安溪铁观音和武夷岩茶发展最好。依靠茶产品地理标志品牌,福鼎白茶和福州茉莉花茶开始了传统茶产品的复兴之路,推动了福建省特色茶叶茶区的保护和发展。在法律保护层面,国家于2007年先后以不同的形式保护茶叶地理标志。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及“依法保护农产品注册商标、地理标志和知名品牌”。国家层面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保护,为地方支持茶叶地理标志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然后,必须看到福建省茶叶文化的发展面临着市场经济同质化、营销方式类似性的弊端,使得福建省的茶叶发展面临着来自不同地区的竞争。江西省、浙江省等国内各地茶叶的冲击,以及世界东南亚等国家的茶叶发展挤压,福建省的茶叶文化发展必须寻找蓝海领域,以人才的培养,夯实茶文化未来之路。因此,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升茶叶文化专业性人才培养。

一是依托现有茶学校,农业专业性院校培养专业性人才力量。在推广及加强我省茶叶专业性人才问题上,福建省先后成立了多所茶专业院校,形成了以安溪茶校、华侨职校、安溪艺校等中等茶校,同时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的成立为提升福建省茶叶整体人才素质培养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平台。依托现有茶学院校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与茶产业科技与文化的专业性内容,同时开设与茶叶管理实践相关的管理学课程,培养大批的茶文化专业性人才的后备储备力量,为茶叶文化的推广输送大批优质的针对性人才。同时,要依托茶叶院校,加强与茶企业、茶农的联系,开设茶叶实践培训基地,利用学生的暑期寒假等时间定期地参与茶叶栽培、烘烤、培植等专业性实践性活动,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更好的了解当前茶叶发展的整体过程,培养一大批优秀的涉茶从业人员。同时,利用学校的资源,开设多种多样的茶叶讲座,茶叶技能比拼,茶叶专业性人才综合能力的比赛等多样化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茶叶的了解,加深学生对茶文化的热爱。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缩小了学生与茶产业之间的距离。

二是依托茶企业的产业化转型,为员工搭建多元化的茶叶文化营销舞台。茶叶文化营销舞台的搭建对于从事茶叶营销的人员而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福建省的大多数茶叶品牌企业所遵从的都是内部培训机制,多数都为家族式企业。而这种家族式企业的存在,能够为茶叶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但也必须强化茶叶文化营销舞台的搭建,为员工的多元化发展,员工的专业性培训提供基石。因此,在具体的员工专业性能力的提升问题上,茶叶企业应该加强企业创办传习所等讲茶史加深员工对茶叶发展历史的了解;通过举办演茶艺术比赛,提升员工的茶叶技能;由技术较高的茶艺师,在企业中帮扶茶企员工的茶文化知识。同时,茶叶企业要将茶文化与茶旅游相结合,建筑茶叶公园开设茶叶体验和旅游专区;开设知名茶企形象店,提升员工的专业性形象;开设铁观音专园,展示茶文化的重要阵地。

三是开展茶叶员工的职业资格考试与培训,加强对员工专业技能的考核和培训。在这种教育模式的指引下,当前福建省茶叶职业技能鉴定站先后培养出多达5000多名茶叶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遍布全国茶叶市场的各大领域,深入茶叶生产基地,以自己的专业性水准,为茶农生产经营进行现场的专业性技术指导。通过这种定期的规范性的员工技能考核,激发员工自主学习的动力,在茶企业内部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同时,企业在员工内部引入良性的激励机制,对于职业资格考试发挥较好的员工或者是专业技能较好的茶叶员工给以更多的上升机会和物质奖励,增加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度。利于这种外部强化机制的员工硬机制的约束,硬性要求员工加强自身的专业化技能锻炼,提升茶叶员工自身的茶叶管理技能以及茶叶技能的技术力量,并用企业所指定的奖惩机制,疏通基层员工上升的职业通道,扩宽基层茶叶员工的上升空间。同时,这种茶文化专业性人才的培养需要茶叶企业多参与世界茶文化的交流与培训。通过与全球高端茶叶企业的交流与融合,给员工一个认识自身的机会,看到自己的不足,方可有动力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性水准。

茶艺培训总结篇8

1.“多渠道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

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创新了“多渠道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多渠道”是指学校渠道与企业渠道并存、课堂内渠道与课堂外实践渠道兼容、教师指导式的培养渠道与学生主动实践体验渠道共享。“开放式”是指专业建设以及学生培养过程是无障碍、敞开式的,企业专家参与专业标准的设计、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及教材的开发,兼职教师介入课堂内外的教学过程,企业专家参与对学生的评价过程。

2.“多重层级模块式”课程体系

专业建设中根据营销职业岗位需求,按照人文素质模块、专业基础能力模块、岗位链接技能模块、专业拓展能力模块、岗位实习模块五个层次设置课程,该成果获得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3.“校中厂”“厂中校”的实践教学

本专业通过将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湖南春华食用菌有限公司、湖南供销电子商务公司引入校园,由学院与企业共同出资入股建立了经营面积达800平方米的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农产品营销实训基地。基地实行共同经营,学院出场地,企业出资金、设备、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学生担任员工从事实际业务,初步形成了“校企一体”的运行机制,实现“校中厂”“厂中校”的办学格局。

4.工学结合进行订单培养

如“湘茶班”根据人才培养过程中,将整个学习过程分为课堂学习与湖南茶业有限公司下属企业岗位实践两个过程并交替轮流进行,具体安排见表1。实现“学校即企业,教室即车间,教师即师傅,学生即员工”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毕业时由公司和学生进一步作双向选择后到公司就业。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效

1.提高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1)为涉农流通领域培养了大量营销人才

营销能力培养与具体产品结合的“多渠道开放式”工学交替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实现了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使该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从2010年的实际到校206人增加到2014年的312人;2010年到2013年,为涉农企业输送高素质的营销技能人才从147人增加到的289人。

(2)为行业提供多样化的专业技术服务

教师服务行业能力得到提高,为省里多家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的品牌推广策划项目。2012年专业教研室由省教育厅授权,主持了湖南省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技能抽查标准的制定工作,以及湖南省中职学校市场营销师资培训标准的制定任务,目前已由省教育厅结集出版。

(3)积极开发行业标准规范行业行为

该专业教研室连续几年相继承接了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有关农产品的经营管理规范,如《食用农产品连锁经营通用规范》、《茶叶连锁经营管理规范》、《食用菌连锁经营管理规范》、《冷鲜肉连锁店经营管理规范》等湖南省大类农产品的经营管理规范的地方标准的制订工作,上述4个标准已由省技术监督管理局公布推广使用。

2.创新了校企合作的途径和方式

(1)通过校企合作创新教学方法

通过合作企业在学院举办多样化的主题活动,来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如:唐羽茶叶多次在学院举办“茶文化进校园”的主题活动,通过茶叶知识的抢答,茶席展示、茶艺的表演,校友工作经历展示等方式,不仅让学生了解茶文化,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和展现自我的机会,感受到榜样的力量,丰富了以往相对单调的课堂教学模式。

(2)创新教学考核和评价模式

学生进入企业实训,实训期间由企业指导老师对其成绩进行考核,考核的结果作为学院评定学分的依据。如2010级学生《推销与谈判》课程实训在农博会进行,其实训考核成绩由出席农博会的企业专家予以评定。对于订单班学生,由相关企业协助学校对整个培养过程进行管理,由企业在最后一学年开设的与岗位工作密切相关的课程由企业专家自主考核,学校承认考核成绩。

3.推动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达到较高水平

先后建设了农产品营销实训室、大类农产品商品实训室、茶艺实训室等仿真实训室,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使学生接触先进的企业文化,感受职场氛围,并按照企业要求规范学生的仪容仪表和行为,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2)校外实训基地不断拓展

合作企业数量从几家增加到了十几家,类别也更趋合理。着重开发了茶叶企业和菌类产品企业、蜂产品企业,建设了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湖南君山银针茶业有限公司、湖南白沙溪茶厂等15个校外实训基地,每年为在校生提供310个现场真实训练与顶岗实习的岗位。在已有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依托在我省每年举办全国农博会会展的契机,在会展期间参与企业的布展、参展、推销、洽谈的整个过程。

4.较大地提升了专业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有一批具有较强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专家或有特殊技能的人员成为专业的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时占专业总学时的40%。专业还实施了“双专业带头人”制,聘任了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担任农产品市场营销专业带头人,改善了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

5.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经过几年的实践,学生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在2011年在全国高校“创意、创新、创业”大赛决赛获特等奖;2013年在全国中华茶艺技能大赛”中获全国二等奖,2015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高职组市场营销技能赛”中获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通过毕业调查的数据表明,2013届农产品市场营销毕业生对口就业率95%,初次就业率达到99%,其中订单班湘茶班毕业生共计47人,对口就业率98%,初次就业率达到99%。毕业生起薪明显提高,2013届湘茶班毕业生工作起薪基本达到2000元以上,高收入者的比例也明显增加,月收入达到4000以上的达到10%以上。改革后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大大提升,就业率与就业质量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为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建设为湖南省名牌专业提供了依据,更是为农业企业输送了高素质的应用型营销人才。

三、改进措施

1.课程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目前,本专业体现高职教育理念与特色、与农产品营销实际工作相结合的优质课程及相关教学资源的开发还没有全面铺开。

2.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和在职业教育领域处于领军地位,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学名师的培养都需加大力度。

3.社会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示范引领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

茶艺培训总结篇9

关键词名优茶;机械化生产;对策;安徽舒城

舒城县位于大别山东麓,是产茶大县。20世纪70~80年代,舒城县开始引进推广大宗茶叶加工机械,90年代后期开始引进推广名优茶加工机械,2002年后以浙江上洋、安徽省黄山白云为代表的名优茶加工机械引进使用。自2008年茶机纳入农机购置中央补贴范围,机械增幅较大,2008年、2009年2年补贴购置杀青机、理条机、烘干机、修剪机等茶机103台,全县现有各类茶叶机械300多台。然而在总体上舒城县茶区制作茶叶多数还是手工制作,目前茶叶的机制率大约是30%,其中机制名优茶虽然起步晚,但机制率较高,占比茶叶总机制率可达到50%左右。2008年全县名优茶加工大户和企业有80家,年机制名优茶300t,2009年加工大户和企业增长到100家,年机制名优茶达360t,占名优茶总产量的54.5%。相比茶叶加工机械化,茶园管理机械化程度低,茶树修剪机和耕作、施肥、除草等机械在生产中使用不多,适合大宗茶采摘的采茶机没有得到普及应用。目前舒城县名优茶机械化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制茶机械数量不多、加工能力不强;茶机装备结构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机械化制茶的技术含量低,进程缓慢;缺少产业化龙头,机械化效应不强。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只有有效应用茶叶机械才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1搞好区域化布局,建好一批示范基地

按照20hm2茶园建1个加工厂(1套加工机械)的标准,加快小型名优茶加工厂建设。根据现有茶园面积和区域分布,把茶叶机械化由浅山区延伸到高山区,重点建立一批名优茶制作示范基地。根据现有加工企业分布情况,支持具有一定规模的茶厂实现清洁化改造,促进名优茶清洁化、标准化生产,向“茶厂标准化、加工规模化、生产清洁化、产品无害化”方向发展。对茶园面积大、加工能力较强的乡镇,积极引进示范推广茶园管理机械;对加工能力较差、茶园管理相对落后的乡镇,应重点扶持示范成套系列加工机械,加工能力的提升可带动茶园管理机械发展。

2培育大户,提高茶叶机械化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培育一批机制名优茶大户,鼓励有条件的大户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发挥典型带动作用。通过大户和组织外连市场、内接农户,逐步推行产加销一条龙的运作模式,引导和组织茶农逐步实行适度集约加工,扩大规模效益。可采取以奖代补、资金注入、新建达标重奖等形式,鼓励和引导各类茶叶生产、销售大户改建或兴办茶叶机械化加工厂。同时,抓住当前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良好时机,大力发展茶叶机械化生产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和完善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基地和农户发展,共同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是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使机械与茶园有效对接。二是实行“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搞股份合作,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引导和支持茶叶加工大户企业联合重组,茶叶机械化生产专业合作社可与茶叶产销协会组织等各类茶叶中介服务组织相结合,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等环节互通互联,政府职能部门在加强业务指导和管理的同时搞好引导和扶持[1,2]。目前舒城县已有的7个茶叶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已发挥了重要作用。

   3扩大实施补贴项目,提高机械装备水平

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能直接激发广大茶农购买茶叶生产机械的积极性,极大地利于推进茶叶机械化发展,实现茶业增效、茶农增收。要进一步增大茶机购置的补贴额度,适当增加补贴范围,提高补贴率。在舒城县茶叶产业经营中,流通环节收益明显高于生产环节,而机械一次性投入较大,因而提高购置茶机补贴率,对新型茶机、组合配套茶机给予累加补贴,补贴实施中适当向茶叶生产大户倾斜,可进一步带动社会资金投入,为名优茶机械化发展提供装备保证,也为茶叶产业升级提供了可能。

4引进先进茶叶加工机械,提高制作工艺

引进先进加工机械,既要重视技术水平,又要提高机械成套率,由小型机械或单机独立作业为主,向较大型或半自动化、半连续化作业发展,提高茶叶机械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在应用初制机械的同时引进茶叶精、深加工机械。按照名优茶加工标准,积极引进和推广气热杀青机、微波杀青机等先进技术设备[3,4]。立足现有机械现状,进行机械设备工艺更新,以连续化、清洁化为方向,茶叶加工过程中实现不落地、清洁化生产,快速提高茶叶制作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舒城县晓天镇在查湾建立的蒸青茶加工流水线,实现了蒸青茶的半自动化和半连续化生产。引进蒸青茶加工流水线后,只需操作人员10人,即可日加工蒸青茶近2t。

5注重整体性,着力发展茶园管理机械

长期以来,舒城县茶区在茶叶采摘、病虫害防治、除草、施肥等茶园管理环节主要靠人工劳作,效率低、成本高;农村劳动力尤其是妇女劳力大量转移外出务工,在茶叶采摘期,季节性劳力紧缺矛盾突出,茶叶不能及时采制,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价格。引进茶园拖拉机、茶树修剪机、采茶机等茶园作业机械,可进一步提高机械化对茶叶生产的技术贡献率。名优茶着重机制,大宗茶要着重机采,采茶机是节约人工最多的机械。茶园管理机械可有力促进低产茶园改造和新茶园发展。

6加强茶叶机械操作的技术技能培训,促进机械功效发挥

每年春茶开采前,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名优茶生产制作技术培训,特别是机械化生产的技术技能培训,引导茶农调整产品结构,提早开园,多制适销对路的名优茶,通过对茶叶产加销大户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产茶区的茶园管理水平、茶叶质量安全意识、茶叶采摘特别是机制水平,从技术应用上提高名优茶外形和内质。

7引导茶树品种改良,为机制提供优质鲜叶

利用舒城小兰花获得部级证明商标的有利时机,大力搞好部级茶树良种舒茶早和新选育出的具有发芽早、抗性强、品质优良特性的山坡绿、特香早2个茶树新品系良种选繁推广工作,建好良种苗圃园。扩大茶树良种繁育推广,开发高标准的无性系良种茶园,在晓天、河棚、舒茶、南港等产茶乡镇,大力推广无性系良种繁育技术,逐步淘汰劣质品种、低改茶园,巩固无公害、绿色茶园基地。对新发展的茶园要给予茶农一定的补助,连片种植一定规模以上的无性系良种茶园要给予追加奖励。

8参考文献

[1] 张佩,刘静,徐良,等.贵州茶叶产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09(7):201-203.

[2] 华芳.浅谈宁国市茶叶机械化生产的现状及对策[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8(6):77.

茶艺培训总结篇10

关键词:中职茶艺教学;中职英语茶艺教学;培养

加强职业教育在学校中的普遍运用,是在教育改革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在茶艺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种生活礼仪的茶道来说,其修身养性之道,一直为国人所感,至于外国人,我们要以文化感世人,就要真正使茶艺、茶道走向世界。所以在中职学校中要在教学中增强职业核心能力在学生授课中的培养,用不同的授课形式,真正的技能与技术将学历教育相结合。在教育中最优地配置教学资源,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职业核心能力在茶艺教学中的加强

1.职业联系未来发展

在教授茶艺的同时,教师也不要单单只在茶艺的教学中去全课教授,在授课之中穿插茶文化以及茶文化在现在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教学中深层次、多层次地对茶文化进行剖析解读,并在解读的同时往届毕业者示例真切地去展现现在茶文化以及茶道运用的发展方向。使学生能够真正了解茶道艺术的精髓之外,更能在未来的市场和经济生活中给自身创造相应的经济效益。

2.在教学中加强学生专业意识的培养

在现代教育和企业发展中,都一直在强调人员的核心能力的建设。从核心职业能力来说,不论是从事哪一门、哪一行,核心职业能力都要能够与之匹配和相互适应,它属于一种综合能力,也是一种基础能力。而作为中职类院校来说,在培养适应岗位的特定能力的同时,核心能力的建设也同样在我们高职类院校的教学中体现出来。在普通教学中,虽说各行各业都有相对需要的个性特征,但在教育的过程中把思想教育渗透在专业教育之中,在特定能力的基础上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形成较为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总结思路在茶艺教学中的运用

1.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使学生正确地对待这门专业的同时,要加强学生对这个专业的兴趣。正所谓“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在教学中像上文所说的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专业发展方向之外,更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茶类在国外的一些发展状况及历史。

因为在茶道的授课中我们更多谈的是茶艺的推广,在推广中,对外推广是十分大的趋势,甚至是重要的环节。所以在茶艺教学中,有一部分采用的是英语教学,在这部分教学中,要的不单单是学生英语水平的标准,更需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将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完美地契合,在授课中不只是简单的单词在中外称呼上的转变,最好在俗语、谚语上的引用、转换。这样就不仅仅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在转化的过程中加强对茶道的兴趣,更能在茶水的流淌中加强对知识的了解。

2.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

在茶艺的学习中,因为是一种文化推广活动,所以在茶艺的学习中不单单要注重的是在课堂上的教学,更多的还是要注重在校外的实践活动,这也是把茶艺教学引向重点的关键。

动手能力也体现在对“茶”的整个生产过程的了解。在实践操作中,学生能够了解茶树的生长周期以及茶叶制作的方式。在茶品制作中,与做茶师傅多交流,在听取其经验体会的同时可以对自己心中的疑问、难解与工人探讨,以便加深对茶品的了解,进而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得以充实。

3.重视学生的自我发挥

在实践中,学生能够体验到“茶”在整个过程中的变化,同时对茶的表象形式以及沏、泡中学生也能有所了解和体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当教师对茶艺的基础性操作演示后,就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也不单单是对茶艺的简单模仿,更多的是在结合基础之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在学生对茶品的体会后,自主的创新与在基础性茶道上进行大胆、别出心裁的改变,使之茶道的艺术能够真正融入人的性格之中,在茶道中反映一个人的个性所在,正所谓“合茶性,顺茶理”体会出茶的不同韵味。

在现在国际生活中,各国之间的竞争更注重人才的素质,而茶道人才更是我国向外推广和展现自身文化的体现。在英语教学下的茶艺学生,更是对外展示的窗口。对茶艺传授的我们来说,虽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教学始终贯穿一个宗旨,为了学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就是教学的成功。教学求新,希望以后能在教学中取得新突破,让学生在茶艺创新之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孙琳.公共职业培训另一种路径的选择与拓展[J].职业技术教育,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