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活动实践十篇

时间:2023-10-18 17:37:47

公益活动实践

公益活动实践篇1

公益活动应该在实践中逐渐积淀为高校的文化品牌,并进一步内化为大学精神。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他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分开来。换句话说,品牌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从而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并最终形成品牌认可度。 

高校公益实践活动通过整合公益资源、提升服务质量,拓宽活动空间,完全能够锤炼成为高校的校园品牌文化。好的校园品牌文化应该能够体现大学精神的引领、文化品位的格调、学生发展的需求,这不仅是体现一个高校文化格调和形象的载体,更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抓手。因此,提升高校公益实践活动的服务质量,并打造高校公益活动的品牌特色,对于和谐社会的发展建设、高校的人才培养及学生的自我发展而言都有着重大意义。 

一 高校公益实践活动品牌建设的现状 

高校在整合公益服务资源、提升公益服务质量,拓宽公益服务空间方面做出的调整和努力,事实上就是公益实践活动走向品牌化建设的过程。当前高校开展的公益实践活动,总体而言存在若干问题。 

(一)实践层次浅表化 

当前,由大学生自主开展的公益实践活动,目标定位层次相对较低。许多活动仅停留在爱心献血、为贫困生筹集钱物、打扫街道社区卫生、到敬老院陪老人聊天等表层活动上。活动开展重视的是实践主体也即大学生群体在提供服务时的自我满足,但却忽视了受众群体(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社区矫正人员、孤老残障人士等)自立自强以及自我发展的内心意愿。缺乏对服务对象内心的深层次关注,对于服务对象的心理调整和环境改善没有实质性的支持。这类活动由于实施简便,容易为其他各类公益组织复制模仿,造成活动的同质化。公益活动不应是简单的馈赠,而应关注受众的身心健康与幸福,这些帮助远比物质帮助更让人感动,实施的正向影响效果也更加长远。 

(二)指导思想不够专业 

当前,许多高校开展的活动未能较好地与自己的专业特色结合起来,打造独具自身特色的公益活动品牌,高校参与公益事业的智力优势与人才支持优势未得到展现。同时,由于高校公益社团组织成员均为在校大学生,人员变动较为频繁。许多活动是“昙花一现”,对受助对象缺乏长久持续的关注。这样的实践活动无法得到实质性的飞越和提升。它固然体现出高校青年大学生的公益热情与奉献精神,但背后却折射出高校公益实践活动缺乏专业的公益思想作为指导,零散而浅层次的活动难以形成统一的活动品牌,品牌价值更无从提炼和凝聚。 

(三)流程标准待规范 

当前高校对外开展的公益实践活动,既有学校层面及各二级院系的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也有各级各类的公益社团组织,还有学生自发的个人行为,在开展服务时缺乏统一的协调指导。通过问卷调查得知,高校公益实践活动在实施前普遍缺乏研究论证,鲜有针对志愿者及以掌握服务知识为内容开展的业务培训,在对外开展公益活动时,也极少有使用统一的规范标识,以便更好地树立公益活动的品牌形象。 

诸多因素使高校大学生在开展对外服务时,既没有统一的服务标准,也缺乏统一的行为规范。由于流程和标准化意识的缺乏,因而造成公益服务的识别度不高,主观随意性很强。 

二 高校公益活动品牌建设的路径 

高校的公益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半社会化的行为。公益活动的专业化过程,是从非专业的志愿者服务向专业的社会工作转型的过程。基于高校公益实践活动的现状,可以探索将社会工作专业“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引入到高校的公益文化活动中,作为设计高校公益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从而推动高校公益活动的品牌化建设。可从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专业培育实现公益层次提升 

目前高校内部,开展公益实践活动的主体千差万别,缺乏统一的协调部署。而各类公益组织由于资源背景、能力素质的差异,对外提供的公益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在高校内部建立统筹全校公益事务的协调机构或中心。它应当能够指导所有的公益性社团组织,从单纯的低层次实践活动中解脱出来,转向以专业化培育为手段,发掘公益活动中潜藏的核心价值,确立高校独有的公益品牌。 

1 促进公益组织转型升级 

公益中心作为各类公益力量的协调机构,可以集中精力与优势资源,选取已经具备一定实力与影响力的公益组织,打造若干有特色的品牌化服务项目,并重点培养一批高校内的公益组织,使其成长为非盈利性公益组织。引导社团组织进行公益创业,积极参与各类公益创投大赛,向社会组织的方向转变。引导高校的公益服务精准对接社会需求,有助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2 抓好公益人才队伍建设 

校级公益中心还应当承担起培育公益性人才的重要功能。对于各级各类公益组织的学生骨干进行业务培训,既包括公益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包括公益活动组织领导的实践操作。要针对不同活动,不同服务对象和不同层次的人员开展不同的培训,以提高公益活动服务质量和社会影响。通过培训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公益活动的组织者与领导者,同时也是为社会培育兼具志愿精神和领导能力的公益性人才,有力推动高校公益实践活动水平。 

(二)以助人自助促进公益理念升华 

在当前信息化社会中,各高校的公益服务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势下,要进行公益活动品牌化建设,实现与低层次服务活动的差异化,需要引用社会工作价值概念。“社工”工作价值是社会工作专业或社会工作者基于社会公平、平等、和谐、公正的理想和人类基本需求的满足而奉行的一套基本理念、态度及行为准则的总称。其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社工”工作价值观是与公益志愿服务精神一脉相承的,它更多地致力于对受助对象的心灵支持,是帮助受助对象走向自主的过程。公益服务不仅是要强调助人,更需要帮助受助人达到“自助”的目的。

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首先应从认知公益精神开始。公益实践活动项目的设计及开展,要以“助人自助”的公益理念为导向进行,并在这一公益理念下,结合院校特色展示自身品牌特色。高校开展的各类公益实践活动,均应当是这一理念的外在体现,并通过不断地凝聚提炼起到强化这一核心价值理念的作用。 

(三)以规范流程强化公益品牌影响 

高校公益实践活动的品牌化建设,尤其要重视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这在推动品牌化建设的过程中尤为重要。公益实践活动是一种无形的服务,在开展活动时,应当使无形的服务内容尽量转化为有形化的东西。 

就公益活动的实施者而言,在开展活动时要实现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用语和行为规范化。就对外开展公益活动而言,要重视实物因素。在开展公益实践活动时,志愿者的服装、服务品牌的LOGO、办公用品的设计等应当尽量统一。将无形的服务尽量以有形的实物展示出来,从而在受众者心中树立起可识别的公益品牌形象,使活动的品牌效应得到加强。 

在服务流程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同时,应加大公益实践活动的宣传力度。一是要使公益服务的理念在校内外深入人心,向社会传递爱心和正能量,使公益活动的影响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则是便于接受来自外界的评判,在自我施压的过程中使公益实践活动能够得到提升和改进。 

三 高校公益活动品牌化的意义 

公益实践活动对社会提供的是无形的服务,具有可复制、易模仿的特点。受众对于公益活动的判断和选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活动品牌的塑造。公益实践活动的品牌化建设,是高校文化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在公众面前的直接体现。因为品牌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公开承诺。 

公益实践活动是高校为社会所提供的一种无形的服务产品。知名活动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能够给社会公众留下良好的印象。公益活动的品牌化建设,是在服务产品趋同性背景下实现服务差异化,树立高校良好公益形象的重要路径。同时也是凝聚受众情感,建立对于公益实践活动主体的信任感的重要手段。公益活动的受众是否有意愿接受二次服务,往往取决于与实践活动主体的初次接触。在发生初次接触时,有无活动品牌、品牌效应的强弱均会带给受众者不同的情感体验,进而影响受众者对于公益实践的信任度,并影响着公益活动的后续深入进行。 

高校公益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充分认知社会、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能够使他们在承担起社会责任的同时,得到自我的成长与精神满足,同时在实践中深入了解社会现实需要。公益实践活动能够增加参与者的社会阅历,提高他们的服务技能,磨练意志品质,从而提高综合素质,提升精神境界,使其成为志愿服务精神及“助人自助”的“社工”精神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育人。因此,高校文化品牌的建设要服务于学生成长,尤其要强调与育人功能的结合。良好的品牌化建设有利于强化公益活动的实践育人功能,从而向社会传递大学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回归到教育的本质上来。高质量的公益实践活动,既是在为社会培养深具公益精神的高素质公民,更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1]吴维东,詹美燕.高校共青团活动品牌文化建设浅析[J]. 

科技咨询,2013,(21). 

[2]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J].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王俊秋,夏峰德.关于发展高校公益社团的调研报 

告——以德州学院为例[J].德州学院学报,2011(3). 

公益活动实践篇2

勘测总队开展文明实践“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助力全民公益日活动小结

为了营造一个清洁、卫生、祥和、文明的生活环境,按照南林社区全民公益日活动方案,勘测总队结合工作实际,领导带头参与,精心安排活动,为文明城市助力。2019年8月20日,勘测总队开展“清洁家园、美化环境、清除城市‘牛皮癣’”环境整治公益日活动。

上午,勘测总队职工、结对亲戚参加南林社区对沿河路开展的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利用火钳、铁锨、扫把、垃圾袋等工具,针对一些卫生死角地段进行彻底捡拾、清理各类垃圾。在森林大第小区西院与社区干部、大学生志愿者发放各类宣传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辖区居民传播正能量,倡导全民树立爱护美化家园意识,营造健康、卫生、和谐、美好的居住环境。

同时,勘测总队组织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对东西两院卫生进行彻底清扫,铲除“牛皮癣”小广告。采取手剥、刷刮、涂盖等办法,对小区内张贴、喷涂在电线杆、小区居民楼院内外墙面等非法小广告,进行集中清理。在大家的努力下,小区环境焕然一新。

                            2019年8月20日

公益活动实践篇3

关键词:公益;交互性;人文素养教育

倡导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北京大学的五四讲话中更是强调:广大青年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2012年,中国扶贫基金会搭建“公益未来”交流互助平台,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支持高校公益社团发展,带动大学生参与公益,从而促进青年大学生了解公益慈善,培育现代公益理念,推动中国公益的发展。我们知道,传播方与接收方双方都有着一定的日常社会条件或环境背景,且每一方传播活动都受到条件和环境的制约。一方面,大学生志愿者们将能量、信息、物质传递给受助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方的既有认知和行动;另一方面,在社会大变革和社会文化日益多元的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工作等发生交互性传播,在实践过程中树立服务的理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一、公益活动实践案例背景分析

自中共中央做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后,各级党委、政府、高校纷纷开办一系列公益性文化活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高校大学生社会参与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的日益提高,高校大学生公益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公益创意大赛、公益社团、公益论坛等活动不断深入,使大学生成为社会公益行动的主要群体。为响应中国扶贫基金会在首届全国高校公益论坛上启动的“公益未来”项目号召,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与社会公益机构合作,组织大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爱心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利用我校工作方面的资源优势,开展以关注自闭症儿童、留守儿童、儿童村(由陕西省回归研究会1996年建成的,替罪犯代养代教无人抚养的未成年子女的公益性慈善机构)等为重心的一系列活动,推广和丰富校园公益活动的实践内容和形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志愿活动实施过程

我校本着试点先行,突出重点,分段实施,逐步推进,重在实效,主体参与,实践育人的原则,从学校教育和学校实际出发,以公益教育和支教活动为切入点,明确目标,开展了以下实践活动。第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组建团队,成立实践研究小组,组员由系主管领导、相关活动指导教师等从事学生教育和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质量的监控。由系学生党支部牵头,成立朝阳协会和爱心小分队等公益团队,推动了具体工作的实施。第二,选择试点,实行阶段性实践研究。根据实践需求,成立公益团队,作为试点,研究大学生在“公益未来”视阈下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观察志愿服务主体和受助者群体的关系;公益文化传播和实践教育环境的发展对公益文化传播的影响及其传播环境的资源优化;开展公益文化传播和志愿服务实践应用后,学生和受助群体双方在认知层面、心理和态度层面、行为层面的效果分析。搜集整理各阶段研究过程的原始资料,进行阶段性总结,及时提炼研究成果,收集反馈意见,及时发现和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三,总结,整理,分析研究材料,及时记录实施活动过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策划调整,总结经验。

三、实践活动的主要成效及经验

前期,我校由系学生党支部成员带头,成立了志愿者性质社团——朝阳协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韩峪小学开展贫困山区送温暖活动,学校赠送了表达谢意的锦旗,并达成了长期合作的共识。目前,本志愿者协会已经历了四次换届,团队成员有的毕业后成为现所在单位的骨干,有的已自己开始创业,有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坚力量,为社会和党团组织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之后,我校又组建团队与全国向日葵公益联盟合作,成立爱心小分队,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在向日葵公益联盟的引荐下,与太阳村签订长期合作的协议;带领西安明慧阳光家园20位自闭症儿童与千千爱等多家特殊儿童教育机构合作参与“百人观影”全国巡回西安站活动;参与向日葵联盟与壹基金合作的“蓝色行动”等活动,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获得了全国向日葵公益联盟认可并颁发了“优秀集体”荣誉证书。期间,我校利用学生暑假时间,响应团中央和院团委的号召,带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小分队赴广西桂林龙胜县西腰银桥小学开展爱心支教活动,并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参与活动的队员们返校后纷纷表示,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他们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投身于社会服务,展现个人技能,感受到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团队的优秀队员还受到当地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局邀请,希望学生毕业后能到当地从事长期教学工作,并给予丰厚条件,表达了对志愿活动的极大支持和迫切需求。人文素养教育要求学生能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学会做人”,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完善人格,启发学生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智慧的人,做一个有修养的人。通过一系列志愿者服务的实践活动和调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青年大学生以追求志愿奉献为乐,以传承志愿者服务为己任,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进一步发展公益团队奉献爱心、服务他人的社会功能,将社会正能量传递下去。一方面,大学生能够为部分弱势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义务帮助,并希望能借此引起更多群体的关注;另一方面,通过交互式传播的影响作用,培育和践行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四、总结

坚持了几年的公益实践活动,我们发现,其在活动经费、媒体宣传、活动深度和广度上还存在一定缺陷,需要我们加强校园人文环境的构建和周边环境的整治,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使得高校能够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有效推动中国公益事业的持续发展。此外,还需要通过多维度的媒体宣传,内外结合,将公益正能量传递给大众,起到更广泛的社会效应,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形成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1]黄启红.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原因分析[J].新世纪论丛,2006,(2).

公益活动实践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 公益创业 心理动机 价值取向 目标选择

[作者简介]陈湘瑶(1976- ),女,湖南洞口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心理学;韦小双(1981- ),男,江苏扬州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南京 21003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接受美学视野下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心理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SJD880127)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106-02

公益创业是近些年来一种新的创业模式,是个人或组织在社会使命激励下采用创新方法、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社会价值的创业活动。大学生是公益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未来公益创业的重要力量。就高职院校学生公益创业而言,其心理动机、价值取向与目标选择影响和制约着公益创业教育的成效与发展。

一、高职院校学生公益创业的心理动机

心理动机是人从事某项活动的内在原因。参与公益创业的这种内在的驱动激励高职学生创业行为的产生,这种创业动机是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它激励高职学生把参与公益创业内化为自己的个人目标,让高职学生在参与公益创业过程中寻找机会,同时把握机会,实现创业。他们的心理动机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1.自我成长的利己动机。通过公益创业个人可以获得不断的成长和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参加公益创业活动,在活动中获得人格发展和能力增强。在自身参与公益创业活动的过程中,培养自己发现机会的能力、对风险的忍耐力、团队协作能力、企业家的特性;同时,对参与公益创业的学生而言,在创业实践中得到了他人的关心、友谊、尊重、他人的支持认可与合作,获得个人能力的提升,得到情感和心理的满足。在这种自我成长的利己动机的驱动下,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参与公益创业活动,从活动中感受自身的价值,确认自己是被他人所需要的,这些心理需要是利己性的。

2.社会发展的利他动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积累,贫富分化的情况日益加剧,新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不断涌现,社会需要个人和企业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需要个人和组织能够更主动参与和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公益创业就是在社会使命和创业精神的激发下产生的,它以实现社会效益为宗旨,解决社会问题,产生社会价值。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公益创业,利他动机明显。由于受过高等教育,他们有能力、有知识,认为自己有义务为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做贡献,他们感到帮助别人是自己的责任。公益创业追求社会公正,解决社会问题,增加公共福利,他们的核心动机是利用机会来进行社会变革和改善。开展公益创业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包括社会使命感、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以及技术、管理技能等在内的系统教育,更强调创新性、公益性和社会使命感的培养。

3.自我与社会相结合的混合动机。创业动机是影响创业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其他条件都很好的大学生,完全可能因为没有创业动机或缺乏自信心,不愿承担风险而不选择创业,或者由于创业动机的缺乏,使得对创业机会的把握、对创业形势的分析出现偏差。公益创业动机既有利他主义的激励也有利己主义的鼓舞,公益创业动机的形成受到家庭、学校教育及社会的影响。同时公益创业具有更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公益创业者面对社会问题提出新方案,解决社会弊病,在公益创业活动中获得心理和技能的满足,他们乐于自我纠正、自我突破和分享荣誉,他们在获得自我成长的同时对社会产生强烈而又深远的影响。他们既有利他动机,同样具有利己动机,他们有很强的自我实现动机,发现社会需求,追求社会创业的机会,追求社会影响与制度变革,也具有很强的风险倾向和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公益创业是利己动机和利他动机的混合体。

二、高职院校学生公益创业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受到创业者主观意志的制约,由于知识、认识、态度和价值取向的不同,高职院校学生公益创业出现“三重三轻”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如下:

1.重个人本位价值取向,轻社会本位价值取向。个人本位价值取向就是从个人需要出发,对个人发展和完善的价值,而社会本位价值取向就是从社会需要出发,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在高职院校学生公益创业活动中,出现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的倾向,他们参与公益创业的主要目的不是解决社会问题,谋求社会发展,而是自身完善,获得实践经历,增强自身能力,改善人际关系。社会本位价值取向主张人是社会的产物,人也是社会的人,人的这种社会属性决定了他们在公益创业活动中要以社会价值为中心,通过活动和教育使个人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他们认为社会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教育的一切都应服从于社会的意志,高职院校公益创业这种重个人价值取向的倾向使公益创业活动陷入两难的困境。

2.重实用主义价值取向,轻理性主义价值取向。公益创业活动中,实用主义价值取向强调参与公益创业是以自我的发展、能力的增长、社会问题的解决等实际功效作为价值标准,公益创业活动的主旨在于鼓励高职学生在公益创业实践中学习和体验,并且用这种知识来寻找答案,解决个人和社会的实际问题,实现实用主义的价值。而理性主义价值取向忽视公益创业的实用性和职业性,主张教育是生活的准备而不是职业的准备。公益创业的理性主义价值取向认为公益创业活动就是在活动中探索真理、完善人格,对知识的追求不是主要目的;实用主义价值取向虽然也承认人应具有理性,但理性本身不是目的。公益创业的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参加公益创业活动要提高自身发现、处理问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导致在高职院校公益创业活动中,出现重实用主义价值取向轻理性主义价值取向。

3.重科学精神价值取向,轻人文精神价值取向。公益创业活动中,科学精神价值取向是高职学生在公益创业实践活动中认识公益创业本身,探寻公益创业的客观规律,并且在公益创业活动中培养严谨、探索、批判和创新的科学精神。而公益创业活动中的人文精神价值取向是高职学生在公益创业的过程中,获得对自身生存意义的理性思考,公益创业完善了高职院校学生对真善美内涵的理解,对个人自身命运的关怀,还有自己的理想、信念、人格和道德等。科学精神价值取向与人文精神价值取向是公益创业活动的重要价值之一,两者相辅相成。但是,高职院校公益创业存在重科学精神价值取向轻人文精神价值取向的现象,轻视人的情感、信仰和价值因素对创业活动的影响,这种严重的“趋利性”的取向,导致了公益创业活动中人文精神的缺失,造成了高职院校学生精神家园的丧失,出现了价值与信仰的冲突,从而使公益创业出现新的危机,社会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

三、高职院校学生公益创业的目标选择

高职院校学生公益创业既要立足于个人发展,又趋向于社会需要,是一种理性与实用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教育。它能促进公益创业者自我价值的实现,唤醒他们的创业意识,使他们在自我意识的觉醒中自觉地去认识和体验,在探索与实践中充分发挥个体的创造力,同时,公益创业也能促进每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传承创新精神。高职院校学生公益创业的目标选择要立足学生的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

1.构建高职院校公益创业教育体系。公益创业教育实现了对教育价值取向的有机整合,在高职院校公益创业教育体系中,我们要完善公益创业教育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体系。第一,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将公益创业的知识和理念嵌入就业指导课、心理健康课、职业生涯课、商务礼仪课和日常专业教学计划当中;第二,以项目教学为中心进行模块教学,公益创业教育应以项目为中心,通过团队合作式学习培养工作素质,提高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挑战风险的毅力;第三,加强专兼职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公益创业”复合型师资队伍,聘请知名专家与有成功公益创业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参与公益创业教学,同时培养高职院校自己的公益创业教学团队,提升公益创业教育的指导能力与业务水平;第四,加强公益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建设,实践基地是锻炼高职院校公益创业能力的重要场所,也是把公益创业理性主义价值取向与实用主义价值取向融合的主要阵地,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创业管理与实践,锻炼他们的毅力、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高职学生的创业生涯规划能力。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完善了个人的专业知识,培养了自身的思考能力,同时创业也强调知识的实践运用,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创业实践的能力,将知识转化为财富的能力,实现公益创业理性主义价值取向与实用主义价值取向的融合。

2.完善公益创业的政策、法律社会支撑机制。通过完善公益创业的政策、法律社会支撑机制,为高职院校学生公益创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社会与企业发挥监督和协调的职能,为高职院校学生公益创业提供宽松适宜的发展环境;同时,学生在进行公益创业实践中,着眼于自身的全面发展,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巨大贡献,这是一个双赢的现象。完善高职院校公益创业的扶持政策,加大对高职院校学生公益性创业的扶持力度,制定专门政策,对高职学生公益创业活动提供资金援助,如启动资金、小额低息贷款等,同时对高职院校学生公益创业在场地费等方面实行费用减免,针对社会需要为公益创业者提供市场信息、网络关系等,帮助学生进行商业化运作,为学生公益创业提供运行良好的市场环境,细化申请程序、出台配套措施,设立专门的法律援助机构,为公益创业提供法律咨询与服务,让学生在公益创业活动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结合。

3.发展公益创业类社团,培育公益创业文化。在公益创业活动的驱使下,公益创业类社团先后兴起。这类社团关注公益,关注各类社会问题,他们对社会诉求和热点把握准确,他们直面社会问题、直接参与创业实践,他们组织志同道合的成员,成为培养公益创业者以及公益创业团队的摇篮。同时公益创业类社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培养公益创业者严谨求实、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他们通过创业活动培养学生创业激情、对梦想锲而不舍的意志等。通过共同的理想和使命,公益创业类社团以共同的价值观加强社团文化建设,以文化建设来统领全局,用创业实践类提高创业能力,培养优秀的公益创业人才。公益创业类社团在实践摸索中获得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同时在实践中宣传和培育公益创业文化,实现了公益创业科学精神价值与人文精神价值的融合。

[参考文献]

[1]韩力争.大学生创业动机水平调查与思考[J].江苏高教,2005(2).

公益活动实践篇5

关键词:大学生公益创业;限制因素;路径

一、引言

大学生公益创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思路,参与公益创业、孵化公益创业正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新热点与新趋势。然而,大学生公益创业实践活动因各种条件限制而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如何破解发展的难题,打破约束瓶颈,使大学生公益创业真正迎来春天,已成为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和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问题。

一、大学生公益创业的限制性因素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培养也做出了许多努力,学校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培养学生对就业、创业的认识,同时通过各种活动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以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但形式和涉及的范围还不够广泛。从总体来看,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受以下因素限制。

(一)从人力基础上看,缺乏持久的智力支持

高校对公益创业的理解不到位,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尚未起步。高校师生对公益创业的认知比较模糊。对于大学生和教师来说,公益创业更多的是好奇和观望;对于校方来说,则缺乏有效的组织领导和相应的创业政策及激励机制,由此导致了目前公益创业校园氛围的缺失。也正是由于广大师对公益创业概念的认识不到位,致使本校对公益创业教育表现冷淡,认知基础方面尚未形成对公益创业的科学认识。教育课程未跟上,学生缺乏公益创业的意识,公益社团稳定性和延续性均较弱,无法保证公益创业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持不足,制约了本校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发展

(二)从物力基础上看,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

大学生公益创业,资金短缺是短板。由于大学生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大学生公益创业融资渠道单一,大学生公益创业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投入和社会组织商业赞助,其中政府方面的资金投入是其最主要的来源。目前我国虽然开展了一些鼓励大学生创业的项目计划,如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等,但总体数目仍是僧多粥少。许多优秀的自发公益组织争取不到政府的创业资金支持,公益创业计划成为空中楼阁。大多数公益组织在成立初始规模并不大,资金来源有限,现有政策法规对于公益组织设定的门槛很容易将一些优秀的自发公益组织扼杀在美好的策划之中。创业资金的缺乏,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限制了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发展。

(三)从运行系统上看,缺乏有效的平台支持

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重在实践,大学生公益创业存在风险,因此需要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这就需要为其搭建一个实践平台。这一实践平台,一是校内的公益创业实践活动。近几年来,高校开展的公益创业教育实践活动较少,主要为公益创业计划大赛和学生社团活动,形式和涉及的范围不够广泛,缺少有明确目的的公益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二是校外的公益创业实践基地。企业对大学生公益创业有巨大的帮扶作用,为大学生公益创业搭建实践平台,在资金扶持、组织培训、运作指导等方面有重大作用。缺乏实践平台的支持,大学生公益创业难以与校外相关社会组织建立密切联系,本校的实践基地建设尚不完善。

二、拓宽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有效路径

促进大学生公益创业发展,拓宽大学生公益创业路径,需要多方合力。

(一)高校教育,提供智力支持

高校提供的创业教育是公益创业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持。目前,以湖南师范大学为代表的一些高校率先开设了公益创业的课程并获得很大成功。借鉴湖南大学“公益助学+就业+创业”模式,做好公益创业教育,整合高校资源,为大学生公益创业提供智力支持。

公益创业教育课程应注重实际,遵循自身规律和教育规律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特点,实行分层分类教育。

第一,在教育形式的设计上,注重普及性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实行分层教育。大学生公益创业起初大多来源于创业竞赛或社团活动,公益创业教育体系还不成熟。因此,开展公益创业教育不能贸然课程化。我们应把普及性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采取灵活多样的公益创业课程形式,从各方面加强学生对公益创业教育的认识。

第二,在教育对象的选择上,注重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价值观取向,实行分类教育。对于是否参与公益创业课程,高校态度应是软性鼓励,尊重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和多样性。公益创业课程应更多地从公益性社团成员、相关专业学生入手,让有志于公益创业或价值观接近的大学生首先接受教育。

第三,在教育内容的选取上,注重开展知识、能力、理念以及相应实践活动的教育。既要传授知识、锻炼能力,讲授公益事业的企业化运营模式,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实践管理能力等。又要注重培育过硬心理品质,培养大学生坚强稳定的个性品质,追求独立性、求异性、进取性、坚韧性。

此外,高校应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公益创业的良好校园环境,建立有效的创业政策及激励机制,崇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创业,给大学生大胆创业创造一个“鼓励尝试、宽容失败”的校园环境。

(二)政企助力,保障资金来源

发挥政府和企业的帮扶作用,保障大学生公益创业的物力基础,有力推动大学生公益创业的蓬勃发展。

政府方面,切实发挥政府提供者、监督者的职能,加大对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扶植力度和政策支持,为大学生公益创业提供资金来源和适合的发展环境。一是政策优势助力,减少大学生公益创业启动的资金障碍。出台鼓励大学生公益创业的相关政策,在手续办理和贷款税收等方面予以扶持和鼓励,为大学生提供公益创业的基础环境。二是发挥政府服务者和协调者的作用。提供运作资金外,牵线搭桥引入私人资金或风险资金,进行社会化募集。在为公益组织提供物力支持。三是立法规范行为,保障大学生公益创业资金的规范性。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其运行机制,规范准入门槛和贷款条件,保障大学生公益创业资金的规范性。

企业方面,商业赞助可更多地倾向公益性质的大学生创业活动。一方面通过创业活动培育企业所需人才,一方面通过公益活动提升企业自身形象。如联想的“飙爱心,创未来”公益创业项目和零点集团的“公益成就酷我――零点大学生公益创业行动”,有力推动了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发展,同时实现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促进就业的双重效果。

(三)校企联盟,搭建实践平台

1.开展实践活动,拓宽竞赛平台

高校科研成果是在社会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以高校为平台进行公益创业是实现创业成功的有效途径。开展校内公益创业竞赛,既可以激发大学生参与公益创业的热情,又可以吸引企业的资金投入,为有志于公益创业的大学生打造一个有资金、有条件的实践平台。努力拓宽公益创业的竞赛平台,以竞赛带动公益创业之风,营造公益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高校公益创业竞赛时,需进一步强化主题竞赛、项目竞赛和组织营运竞赛内容,实现公益创业大赛从方案设计向项目实施和实体运营的转化。

2.创建实践基地,建立校企联盟。

企业对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帮扶作用,主要表现在举办专业培训、创造公益实习机会、提供创业资金以及“一对一”的近距离辅导等。开展校企合作,为大学生公益创业搭建实践平台,为创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以校企联盟建设为中心,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和各地校友企业,设立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孵化中心或创业园。大学生进入实践基地进行工作实践,接触真实的项目开发和管理流程,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做真实的项目,培养大学生的公益创业视野和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管理能力和素质,从而提高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赵淑雯.论高校创业教育[J].教育科学.2006(4)

[2]刘兰剑,张瑜.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9)

[3]曾建国.我国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现状与思考.理论研究[J].2002

[4]苏海泉,周志强.大学生公益创业的社会支持研究[J].青年探索,2012(3)

公益活动实践篇6

[关键词] 高职院校;公益创业教育;公益创业教育模式;积极人格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5?0039?03

公益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是指个人、社会组织或网络等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效果,是面向社会需要、建立新的组织、向公众提品或服务的社会活动[1]。我国社会转型期庞大的社会需求,相比于商业领域创业的低风险和高成功率,以及社会公益领域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为公益创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就业机会。在高职院校探索和实践公益创业教育,拓展传统创业以及创业教育的概念和思维,激发高职学生的职业梦想和社会责任意识,是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与创业难题,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阐明公益创业教育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价值,提出具有高职特色的公益创业教育模式。

一、公益创业与公益创业教育的含义

公益创业有别于传统的商业创业,它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创造社会效益为核心目标,涉及绿色环保、扶贫发展、社区服务、信息化普及、特殊群体关爱等领域,强调创业时兼顾社会公共利益,兼顾公益诉求和创业梦想。根据湖南大学公益创业研究中心的研究,公益创业初步确定为创办兼顾社会利益的非营利组织、创办兼顾社会利益的营利企业、志愿公益活动和产学研混合型等四种类型。

公益创业教育是以公共利益为导向,对大学生进行公益创业所需要的意识、精神、知识、能力及其相应公益创业实践活动的教育。公益创业教育在欧美发展了近20 年,我国公益创业教育则始于2003年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举办的公益创业培训,2007年中国首个公益创业研究中心在湖南大学成立,2009年清华大学启动首届公益创业实践赛,北京大学成立了公益创业研究会。可见,我国的公益创业教育发展相对较晚,尚处于起步阶段,高职院校的公益创业教育更是如此。

二、公益创业教育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价值

牛津大学公益创业研究中心认为公益创业具有公益性、创新性和市场导向性三个特点。基于公益创业的这三个特点和创业的实践性,我们可见公益创业教育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价值。

(一)公益创业的公益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

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曾指出:“大学教育应该提供这样一种教育,不仅赋予他们较多的专业技能,而且使他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格。”[2]高职学生大多因为达不到普通高校录取标准而被高职院校录取,他们认为自己不如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上职业院校是高考失败的无奈选择。这种心理状况会左右学生的情绪,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公益创业教育能激发学生心底的善良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帮助家庭贫困的同学完成学业、关爱空巢老人和外来务工者及其子女,进行普法宣传、青春助残等志愿公益活动,增进同学们的积极体验,有利于他们心智的成长和幸福感的产生,最终形成积极完善的人格。

(二)公益创业的创新性有助于建立学生的高自尊

高自尊是指个体具有良好的自尊,能自己管理、指导和监督自己,能有效地应对生活中出现的种种挑战和各种问题,相信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价值和意义,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心理幸福和心理健康(Branden,1994)[3]。受早期学校教育消极因素积累及失败经历的影响,一些高职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对自己如何度过大学阶段,今后如何发展,非常茫然,学习动力不足;有的学生认为读书无用,自己就是来混日子的,这些心理困扰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公益创业的创新性,意味着新思想的产生和新模式的建立,从而解决社会问题。以湖南大学“滴水恩公益基金会项目”为例,该基金会通过海内外各界的支持,以多种方式帮助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招聘贫困大学生加入滴水恩旗下的创业项目。通过创新性的实践活动,激发和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利于逐步建立高自尊。

(三)公益创业的实践性有助于重塑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很多高职学生是低学业成就者,学业自我效能感低,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不高。高职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其智力类型和智能结构不同,高职学生更擅长实践性操作技能,能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的体验式学习来构建自己的知识。创业教育是一种开放的、与各种创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教育,所以其课堂教学更加趋于实践化,如通过创业设计大赛、产品销售竞赛、网上开店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义乌工商学院有1200多名学生在淘宝网开店做网商,学校将创业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计划和专业教学课程,该校因此涌现出一批凭借经营网店创业致富的学生典型。创业教育的实践性特点,与高职学生的智力类型和智能结构相匹配,有利于学生重建学业自我效能感,提高学习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公益活动实践篇7

论文关键词:最佳,实践,活动,载体,推动

近一年来,宝钢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称韶钢)广泛开展“最佳实践者”活动,推动职工岗位自主创新,涌现出一大批奋发进取,业绩优良的“最佳实践者”,推动了企业管理升级,技术创新,效益提升,“最佳实践者”活动为企业降本增效超过4亿元,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一、开展“最佳实践者”活动,建设自主型职工队伍

宝钢“最佳实践者”活动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2008年下半年,全球钢材价格大幅“跳水”,宝钢也出现了订单严重不足、利润大幅下滑甚至月度亏损的困难和挑战。这在宝钢建厂30年的历史上还从未有过!危机面前,宝钢从成本改善、产品经营、管理变革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应对举措。然而,再好的措施,最终都要落实在“人”上面。

如何才能把企业管理者与职工的行为取向聚焦到应对危机上来?经过反复深入的思考,2008年8月,宝钢工会提出开展发现、培养、宣传“最佳实践者”活动,倡导广大职工和各级组织在执行计划目标、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中争当“最佳实践者”,努力创造最佳的精神、方法和业绩。各级管理者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要发现、培养、宣传、推广“最佳实践者”,通过这一过程,使企业管理更加生动而富有人性化,从而最终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与核心竞争力。而着眼于创造最佳实践,又使得“最佳实践者”活动从一开始便成为企业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

“最佳实践者”活动给所有职工搭建了释放聪明才智、展示风采的平台,它不同于评先进,没有那么高的门槛,只要做得比昨天好、比同行好,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最佳实践者”。该活动将每一位职工都纳入关注视野,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参与热情。

2011年,宝钢重组韶钢,韶钢加入宝钢系列,成为宝钢集团的一员。2011年6月,韶钢启动“最佳实践者”活动。6月9日,公司召开“向宝钢学习,开展‘最佳实践者’活动”动员大会;6月10日,公司下发《关于开展发现、培养、宣传、推广“最佳实践者”活动的指导意见》;6月20日,公司党委批转了工会提出的《关于开展“最佳实践者”活动的实施方案》。经过近一年的推进,活动开局良好,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公司有29个单位制订了“最佳实践者”活动方案,并扎实开展活动。近一年来,全公司的基层单位(二级单位)共涌现出“最佳实践者”500多人次,工段、班组的“最佳实践者”达到1500多人次。

今年4月,按优中选优的原则,全公司共有28个单位推选了30名“最佳实践者”个人、2个最佳实践团队(侯选);公司推进“最佳实践者”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及工会相关人员以无记名投票的形式推选出11名公司级首批“最佳实践者”(含一个最佳实践团队);6月,公司对首批“最佳实践者”进行了隆重表彰。

二、自我激励,勇创佳绩,为企业创造效益

首批公司级“最佳实践者”是公司众多“最佳实践者”中的杰出代表,他们是在执行计划目标,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中“响应好”、“执行好”、“方法好”、“效果好”的优秀个人或优秀团队:

炼轧厂炼钢作业区丙班EAF炉主操刘进强勤于钻研,善于思考,在工作实践中创造出“小刘操作法”,实现对电转炉炉温和终点碳有效控制。他总结出了快捷、实用的“目测炉温法”,目测与实测结果偏差不超10C。判断准,调整快,操作细,他所在的班组各项冶炼消耗比其他班低。“小刘操作法”推广后,吨钢冶炼成本降低10余元,按100万吨/年计算,年降成本1000余万元;每月还可提高产量0.9万吨。墙内开花墙外更香:“小刘操作法”作为技术输出项目走出韶钢创效益,使中天钢铁公司电炉冶炼时间缩短15—40分钟,日产提高1000吨,吨钢成本降低100元左右,年降成本超过1亿元,让一家民营企业起死回生。

炼钢部炼钢作业区二工序总炉长何智荣提出所在班组每一炉钢的氧耗要比前一炉降低的目标。“最佳实践者”活动开展以来,他所在班组的氧气消耗在4号转炉最低;他创新了炼钢操作方法:采用变枪变压操作,提高终点碳含量,氧气消耗持续降低,从最初的55m/t降至49.9m/t以下;他降低铁合金消耗业绩突出,所在班组的铁合金消耗每月都低于公司下达的指标。

能源中心发电工段司炉二班班长吴玉田优化锅炉启动模式,利用自产焦炉煤气对锅炉预热后再用柴油加热,使锅炉启动时间由8小时降到6小时。他持续改进操作,改变点炉油枪的投入顺序,进一步把锅炉启动时间由6小时降到4小时。两次改变锅炉启动方法,使每次锅炉启动降低柴油用量8吨左右,每年创效益69万余元。

规划设计部“新一钢钢渣处理项目”设计小组(12人)开展了原一钢厂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改建工程钢渣处理项目自主集成设计,实现“五大控制”目标;投产达效,产品质量达到设计指标;降低厂房、起重设备估算4000多万元。按新一钢规划建设4座转炉测算,减少渣罐数量50多个,减少直接投资费用约1000多万元。另外,工程投产后,可减少外运费用,降低生产成本3元/吨钢。

公司财务部、运营改善部和机动部等部门对各单位上报的“最佳实践者”岗位降成本、创效益情况进行了专业确认。据不完全统计,“最佳实践者”活动开展以来,全公司的基层“最佳实践者”在各自的岗位上开展对标找差,持续改进降成本工作,仅职工在岗位创新、技术改进、节支降耗等方面为企业直接降本增效超亿元;加上最佳实践团队如设计部新一钢钢渣处理项目设计小组、香港公司等,“最佳实践者”活动为企业降本增效累计超过4亿元。

三、加强现代企业管理,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1.“最佳实践者”活动体现了人本管理的企业经营哲学

宝钢的管理者认为:我们搞了几十年的企业管理,最终造就了一些不懂企业管理真谛的管理者。目前,我们绝大部分企业的管理还停留在制订严厉的措施监督职工、处罚职工这一阶段。职工始终处在被动的工作环境中。

目前,全社会都在提倡加强人文关怀,如何在企业管理中体现人文关怀,“最佳实践者”无疑是一个重要、及时、有效的载体。以往,企业管理还偏重于建立制度和规范操作,配合以严苛的管理和考核,这样一来,职工队伍步调是一致了,但职工队伍的主动性、创造性受到了明显抑制。这些管理方法在企业成立之初为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秩序确实起到了促进作用,但随着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职工要求被尊重、被关怀、被肯定的心理需求日益强烈,劳动者要求体面劳动、快乐工作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企业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模式就必须进行变革。“最佳实践者”活动无疑是顺应了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要求的企业管理模式,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应对危机只是暂时的,企业发展却是永恒的话题。”集团公司领导表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后危机时代乃至更远的未来,企业竞争的关键在于能否把职工的积极性调动好,把他们的作用发挥好。这要求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用人文关怀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欲望,从而丰富劳动内容、提升劳动效率,在劳动的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最佳实践者”活动反映的是人本管理的企业经营哲学理念。在提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今天,回归人本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2.“最佳实践者”活动让职工实现自我价值

韶钢认为,职工队伍中的亮点多过缺点,优秀职工的比例一定大于不称职职工的比例。因此,管理的真谛关键在于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了多少;关键在于有多少职工真正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人的能力有大小,掌握的资源有多少,但作为企业的一员,你在自己的岗位上今天比昨天干得好,尽责尽力干得比别人好,你就是“最佳实践者”。从这个意义上讲,最佳实践没有高低之分,也没有贡献大小之分,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不可能每个职工都全面优秀,但每一名职工都有闪光点。一个职工身上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毛病,但这都不影响他在自己的岗位上成为“最佳实践者”。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最高层次为自我实现。韶钢的职工说“领导给我一次掌声,鼓舞我一生”。正因为有了这种充分尊重职工的文化氛围,韶钢才有了“最佳实践者”活动的创新。韶钢已经摒弃了传统的“胡萝卜加大棒”式的管理,上升到从企业价值观、从文化和道德的层面来凝聚职工、引导职工、激励职工。

韶钢在“最佳实践者”活动开展过程中,先后举办了30多场次的“最佳实践者讲坛”,让各单位、各岗位涌现的“最佳实践者”走上讲台,给领导和同事“上课”,讲述最佳实践的故事,分享经验和成果,收获掌声和鲜花。“最佳实践者”得到了荣誉感、成就感,激发了责任感、使命感,从而也激励了更多职工岗位自主创新,成为“最佳实践者”。

3.人人可当“最佳实践者”

“最佳实践者”是以最佳的精神状态,通过采取最佳的工作方法来创造最佳的工作业绩。公司首批“最佳实践者”绝大多数来自生产一线,他们虽不是“劳动模范”、“最佳职工”等“高、大、全”式的人物,仅是你我身边普通一员,但他们用心工作,勤于思考,善于发现,持续改进,在改进操作,改善管理,小改小革,降本增效等方面独辟蹊径,呈现“闪光点”,真正诠释了“今天比昨天干得好,自己比别人干得好”最佳实践的真谛。最佳实践并不深奥,完全可学可做。职工们只要认真向“最佳实践者”学习,自己也完全可像刘进强那样,精心操作,善于总结,创造出“小刘操作法”;也可像何智荣那样,改进炼钢操作方法,使所在班组氧气消耗保持最低;还可像吴玉田那样,优化锅炉启动模式,使锅炉启动时间缩短再缩短,降低柴油消耗……我们同样都可在平凡岗位中作出不平凡的贡献,“人人都可当最佳实践者”。我们相信,随着公司“最佳实践者”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职工们将会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佳实践,大有可为!

4.提升管理,总结固化最佳实践成果

“最佳实践者”活动不仅改变了职工,也改变了管理者。集团公司领导提出,不仅要倡导、鼓励职工成为最佳实践者,管理者更要进行最佳管理实践,“形成一个让员工实现最佳实践的环境,是管理者第一位的职责”。

公益活动实践篇8

一、基本做法

(一)成立领导小组,营造气氛。为了加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领导,单位成立了以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x同志为组长、x同志为副组长、各部门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筹安排我公司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活动一开始,单位就制定了详实的实施方案,召开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会后,公司利用内网大力宣传,设立专栏,及时报道、总结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学习实践活动的推进,及时编发活动简报,营造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良好氛围。

(二)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在学习阶段,我们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以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活动: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集体讨论与个人交流相结合、写笔记与写心得相结合,先后学习了十七大报告、上级领导的讲话精神、上级公司领导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以及有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资料等。通过学习,广大员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明显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

(三)全面分析排查,整改提高。我们找准了存在的突出问题,查清了问题根源,提出了思路对策,形成了分析报告,具体做法是:

一是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集民智。公司领导亲自到基层公司进行调研,指导开展活动,同时征求意见,分公司与基层公司互动。针对公司发展中的某些薄弱环节,通过采取召开座谈会、打电话、组织干部职工建言献策,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等方式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举措,并加以落实。

二是理清思路制订措施。针对意见建议情况,公司党委组织部撰写专题报告,就当前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工作措施。

三是督促落实解决问题。针对业务发展和车险保效益这两个主体,结合征求到的意见,公司始终坚持两个“不松懈”:一是,很抓业务发展不松懈。在大力拓展市场,加强内部管理,加强制度的有效实施等方面下重拳;二是,很抓车险盈利能力建设不松懈。全力拓展车险市场,很抓车险理赔管控。为此,市分公司专门召开理赔管控大会,用“铁心、铁面、铁腕、铁纪”抓理赔管控,强调做到“反复抓抓反复、长期抓抓长期、警钟长鸣不松懈”,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二、主要成效

积极谋划公司发展。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单位充分发动广大员工集思广益,班子成员也多次调研,理顺关系,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公司业务发展的支持,积极探索发展的新思路,确定了:一、强化以效益为中心坚定不移;二、加强承保管理和风险管控,把承保质量和风险管控放在重要位置;三、加强理赔管控,服务效益第一的目标。

有效开展“增收节支,开源节流”工作。教育员工坚持科学节能和自我环保,降低办公成本,节约每一分钱用于发展业务上。在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节约用电用水教育的同时,对单位用电用水进行专人统一管理。

三、经验体会

(一)坚持自觉能动与完善机制相结合,在增强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的持久性上下功夫。在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的同时,我们不断完善监督考评机制,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各项活动在内网上及时报道,做到了对集体学习内容、热点问题讨论、个人学习体会、民主评议情况等进行公开报道,受到全体员工的好评。

(二)坚持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在增强理论学习的实效性上下功夫。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理论武装头脑,促使广大干部职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学习内容上,既学政治理论、学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又学业务知识、岗位技能等。

(三)坚持理论研讨与学习实践相结合,在增强基础理论学习的创新性上下功夫。要对公司的发展意识、发展成就、发展方向,查找思想观念上的差距,形成争做开拓创新急先锋和谋求单位理性科学新发展的共识,并把先进的科学的方法运用到业务发展工作中。

(四)坚持民主与集中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了单位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确保集体决策都能够建立在民主的科学的基础之上,并得以贯彻落实。

四、今后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在具体工作中,注意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找准发展的突破点,力争在新的年度内使各项工作有大的进步,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具体工作相结合。

(一)、把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创建学习型公司、提高全员综合素质相结合

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市分公司党委充分认识到面对当前宏观经济、金融和保险业发展形势,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符合国际、国内、人保的发展趋势。虽然现在我市业务发展和改革创新的任务很重,但都要自我加压,认真学习,勤于实践.无论工作多忙,市分公司党委都要把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政治理论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特别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达到切实增强“践行科学发展,再创人保辉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科学发展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依法合规、防范风险的观念。以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市分公司本部学习制度》、《市分公司系统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各党支部也要落实“”制度。市分公司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每月至少集中半天进行学习,市分公司本部规定每周的星期三下午为本部固定的学习日、星期五下午为党、团学习活动日,遇到特殊情况时间顺延。通过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工作实际,达到学以致用、讲求实效的目的,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通过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学习、编发简报、专题辅导、听报告、看录像、上党课、采用多种载体,搭建学习讨论、交流思想的平台等形式,丰富学习交流内容;通过实行学习签到制度,明确学习纪律和考勤制度,抓实学习。各基层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学习计划,做到了时间、人员和内容三落实。市分公司党委不定期对各单位和员工个人的学习情况特别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情况进行督查和抽查,并把抽查的情况作为各单位年终考核考评的依据之一,做到在基本理论和对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的掌握、理解和运用上深入而不浮浅,系统而不零碎,联系实际而不空谈,提高市分公司党委领导班子和全体员工运用科学发展观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觉性,增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的素质、能力与时俱进,增强公司的发展后劲。

(二)、把实践科学发展观与促进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市分公司党委领导班子根据贯彻集团公司党委提出的“促发展、保效益、防风险”工作主基调方面存在的问题、公司业务发展的实际和党内外群众和基层公司的意见、建议,要求全体员工紧紧围绕“践行科学发展、再创人保辉煌”这一主题,紧密联系公司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组织开展解放思想讨论,认真查找自己在思想观念上的不足,致力于解决影响和制约可持续发展问题。要通过对速度与效益、规模与利润、规范经营与业务管控等问题展开的讨论,努力破除制约和影响公司发展的各种旧观念、旧思维,着力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以解放思想促科学发展,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形成新思路、拿出新办法。通过思想上的洗礼、观念上的重塑和思维方式上的更新,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观念(科学发展观念、市场观念、改革观念、竞争观念、服务观念、客户至上观念、创新观念、学习观念),转变片面追求业务规模、增长率和市场份额的观念,注重提高承保质量、优化业务结构,实现效益与规模同步增长,不断增强我公司的实力、活力和竞争力。

(三)、把实践科学发展观与规范经营结合

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财产保险市场秩序工作方案》,

认真学习王银成总裁的讲话精神,严格执行总公司统一法人制度和“六条禁令”,准确把握保险监管政策,严格规范经营行为,防范违规风险,提高规范经营的重要性,在规范中谋发展、求效益,推动业务持续健康发展。要结合“混乱与规范、发展与规范、效益与规范、竞争与规范”四个方面的关系和公司实际工作,认清形势,打破习惯思维,消除侥幸心理,消除“谁先规范谁先死”的意识,积极应对市场形势变化,以科学发展观和规范经营统筹好当前与今后的工作,切实提高公司执行力,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努力将财产险市场监管挑战转换成公司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借助规范经营的东风,实现全年实收保费任务的完成。为营造一个公平、规范、有序竞争的保险市场、促进人保财险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

(四)、把实践科学发展观与成本管控相结合

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实践,围绕目前保险业发展环境中我公司不适应保险业科学发展的体制与机制问题,探索建立和完善相关体制与机制,促进公司科学发展的制度和措施。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实现全年理赔工作目标、任务和“车险保效益”的工作要求相结合,从公司实际出发,着手完善理赔管理体制和机制,建立理赔中心与市区营业机构的良性互动机制(理赔中心与市区营业机构理赔共管机制)、理赔中心各岗位责任考核与追究制度,落实理赔管控职能和举措,提高理赔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服务水平、降低服务成本,促进市区业务快速健康发展。通过继续管控好应收保费,完善应收保费清收责任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加强风险评估,完善承保管理,提高承保质量、防范承保风险;增强全员节约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与制约;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成本管控等措施,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公益活动实践篇9

管理水平是衡量公路整体管理能力的重要因素。内部管理水平低主要表现在运营单位人员较多且工作不积极,导致运营效率低。其次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人多多数超编。其次由于当前公路运营市场没有完全开放,市场竞争相对比较小,与先进的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提升公路经济效益的措施分析

针对当前公路经济效益落后的发展现状,为了提升经济收益,需要从实践出发,将管理措施落实到实践中。以下将对如何提升经济收益进行分析。

1.提升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公路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针对当前工作人员管理意识差,工作责任心不强的发展现状,为了提升实践效果。需要在内部管理中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帮助员工明确自身岗位职责,提升服务水平。其次在实践中,提升管理层的实践能力,鼓励内部员工积极开展自我学习,学习国内外先进公路管理的经验,结合国内公路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究公路多样化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公路的经济收益。

2.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制度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对国内公路建设的经济效益有重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公路运营管理机制,规范公路运营单位的运营行为。其次要明确运营单位的责任和义务,保证公路运输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管理人员要根据内部结构的整体变化,对内部结构做适当的调整,认真研究当下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探究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将对策落实到实践中,达到提升促进发展成效的目的。同时完善相应的制度对保证公路运营的经济有重要的作用,需要不断规范公路运营的市场经济体系,制定严格的公路收费标准,改变原有制度存在的问题,实现公路运营的市场化规范化管理,达到不断提升公路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3.创新技术改革在公路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需要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提升公路级别,应用先进的维修技术,减少成本,起到节约的作用。在技术改革过程中,利用先进化技术提升运输安全,减少运输事故的出现。其次在采用新的设计方案对公路线路进行修整,有效的节省运输时间和运输里程,进而提升公路的经济效益。

4.对内部管理进行改革和优化公路运营是一项经营性活动,同时也是社会的基础机构。针对当前公路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的发展现状,需要明确公路目标和社会公益服务的责任目标。其次公路运营单位要发挥主导地位,将提升经济收益组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积极对内部管理进行改革和优化,满足公路指标规定的内容。其次在内部管理部门进行经济活动时,需要考虑到经济活动的实践性,是否满足当前市场经济的实践要求。必要时对公路系统的内部结构做适当的调整,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转换经营管理体系。相关公路养护单位要积极配合工作,转换养护模式,开展多种经营活动,制定长远的养护计划,按照公路建设要点,确保一个工作点,做好引导工作。

三、结束语

公益活动实践篇10

关键词:实践;风险社会;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K02;B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6)06-0003-05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风险社会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05JC720027)和江苏省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球化背景下风险社会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05SJB72000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庄有刚(1971- ),男,江苏连云港人,苏州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西方马克思主义。

全球化高度发展的当代社会,是充满各种全球性风险和危机的风险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风险已成为人的一种存在状态,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进程遭遇了风险悖论。科学发展观为扬弃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悖论提供了根本的理论思路和实践指导。本文认为,只有把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批判、反思并最终消除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分裂与对立结合起来,即只有在弥合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分裂与对立的进程中积极推进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实践发展,才是人类摆脱生存与发展悖论的根本历史出路。

一、人的风险生存与风险社会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它构成了人类生活世界的真实基础。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是在实践基础上逐步建构和发展起来的,是人们物质活动的结果。人“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1]76;“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1]77。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人为了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仍须对自然界进行实践改造,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改造自然以

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其他各种实践活动和意识活动。人类实践就终极目的而言,是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人类实践具有继承性和开放性特征,即总是在原有实践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从而使人类生活日益丰富,范围日益扩大。实践的发展性是人类社会得以不断进步、上升的动力源泉。正是在这样的理论基点上,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的历史进程就是人日益走向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历史进程。

但是,人类实践的实际后果与其原初目的并不总是一致的,并非在任何时候实践的任何后果都对人类有利。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进程中,不仅存在有利于人生存和发展的自然人化现象,同时也存在着不利于人的反人化现象。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2]实践给人类带来的,不仅有积极的自由后果,也有消极的风险后果。这就告诉我们,风险是实践的内在特征,只要人类在活动,总会不断面对新的风险。实践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创造性,是创新,而在熊彼特看来,“创新”与“风险”是相伴共生的。一方面,风险是激发创新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创新又是导致风险的重要原因,是“创造性破坏的过程”[3]。实践的发展、扩大,不仅使实践的积极后果增加,也使实践的消极后果加剧;实践规模越是扩大、程度越是加深,人类面临的风险后果也就越是严重。

就此而言,人类的生存就是一种风险生存,风险已成为人的一种存在状态,这一点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也表现出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越是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是增强,意味着人类越是走向自由。但与此同时,人类又面临两种不确定性的限制。一方面,客观物质世界是无限的,而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总是有限的,人类认识与实践的水平越高、规模越大、范围越广,人们面对的不确定性就越多。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了人类更多的自由,但自由的增加有时并不意味着必然性束缚的减少,反而意味着人类要受到必然的更多束缚。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本身也是人类认识的对象,对其功能和后果的认识是一个历史过程。对具体的科学技术来说,当其功能、后果尚未被清楚地把握的时候,其应用对人类而言就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即意味着巨大的风险。这两种不确定性的存在,使人类走向自由之路总是充满坎坷与困惑。

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人类实践能力的增强,人类所面临的风险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以至于对人类存在本身形成了根本性的威胁,使人类社会成为全球风险社会。正如乌尔里希・贝克所言:“工业社会的社会机制已经面临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种可能性,即一项决策可能会毁灭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这颗行星上的所有生命。仅仅这一点就足以说明,当今时代已经与我们人类历史上所经历的各个时代都有着根本的区别。”[4]所谓风险社会,是指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由于人类实践所导致的全球性风险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发展阶段。在这样的社会里,各种全球性风险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全球风险社会的到来,是对人类实践终极价值目标的根本否定。人类实践的终极目的就在于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但是,现实实践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标志人类进步高度发达的自由社会,也导致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根本威胁的风险社会。人类实践在实现自身终极目标的进程中走向了自身的反面,风险社会成为人类生存的悖论!

这里,必须对人的风险生存状态与风险社会做出相应的理论区分。生存风险的存在并不必然意味着风险社会,历史成为世界历史,才是风险社会存在的根本条件。在世界历史条件下,全球相关性日益加强,实践风险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才使原来局部的、区域的风险转化为全球性的风险,使风险主体从局部的、区域的主体转换成为人类主体――即风险从原来对局部的、少数人的影响转变为对整个人类的影响,风险程度从原来对少数人生活的某些方面的影响转变为对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威胁!也就是说,正是人类实践的历史发展成为世界历史,为全球风险社会的形成提供了历史前提。

全球风险社会的到来不是某一个因素孤立作用的产物,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风险社会有其实践存在论基础,但不能因此就说人类一直生活于风险社会。在风险社会之前的社会中,实践风险虽然存在,却并未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根本的威胁。贝克认为,“人类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各种社会形态在一定意义上说都是一种风险社会”[4],这就忽视了风险社会的世界历史背景这个前提条件,难以把世界风险社会与此前的社会真正区别开来。更为重要的是,全球风险社会的到来是全球资本关系深度扩张的产物。一般而言,实践在两个方面的内容――物质的富足和自由的增加,与风险的增加和加剧是相互制约、相对平衡的,前者的扩大意味着后者的扩张,前者扩大的程度又限定了后者扩张的程度,反之亦然。自由与风险的这种相对平衡性,使风险的存在对人类而言处于合理的限度,不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根本性的威胁。但是,在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分裂的条件下,私人利益便成为个人行动的出发点。对私人利益的过度追求,使占有并攫取物质财富成为首要的甚至唯一的目标,这时,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完全意味着人类发展的自由程度的提高,从而失去了对实践风险应有的限制和制约作用。于是,出现了相互分离的两种极端趋势的同时并存:一方面是物质财富的极大增长,另一方面是实践风险的无限扩张与加剧,最终对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产生了根本性的威胁。因此,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分裂是风险社会的直接促成因素。资本所有制是最高形式的私有制,它所代表的是最高形式的私有观念。在资本关系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私人占有观念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任何与资本增殖并占有的欲望相违背的要求都会被完全抛开。于是,获取物质财富成为实践的唯一目标,而完全不考虑实践风险问题,实践的终极价值目标被异化了――只要能最大限度地攫取物质财富,任何障碍都可以被摧毁,任何公共利益都可以抛在一边。在全球性的资本关系形成以后,私有观念固有的这一缺陷便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全球风险社会实质上是资本关系的固有矛盾在全球化时代的极端表现。

二、风险社会中的科学发展

在全球化背景下,风险社会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悖论现象,那么,人的个性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否还有可能?或者说,风险社会条件下人类的活动能否服从于个性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终极目标?答案是肯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风险社会背景中人的所有实践活动及其后果都能汇入这一干流。对人类实践的深层反思,是实现这一终极目标并最终扬弃风险社会的基本理论前提。这种反思可以从对实践后果的方法论反思和对实践目的的合理性反思这两大方面展开。

第一大方面,是对实践后果的方法论反思。实践的后果具有二重性,就个性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标而言,实践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个性自由发展的根本动力源泉,又带来了不利于这一目标的负面后果。实践不仅意味着财富的增加和自由程度的提升,同时也意味着风险与不确定性,实践的后果并不总是与其目的完全一致。首先,在进入具体实践之前,人们总是对实践的后果有所预期,这一预期构成了具体实践的行为动机,是触发具体实践的直接动力。但是,人们对具体实践结果的预测总是相对的。一方面,对实践结果的预先认知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另一方面,总有些东西是尚未被认识的,尤其是风险后果。无论是哪个方面,都意味着实践活动本身的巨大风险性。其次,人们对具体实践过程的预先把握总是有限的。实践计划的制定、实践方案的设置、实践方法的选择、偶发因素的影响等等,人们对这些方面的把握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即使对于某些特定的实践目的而言,人们对它们已经有了完全正确而充分的把握,那也只能保证特定目标的实现,而不能保证其他后果的不出现,尤其是风险后果。再次,人们对实践过程和后果的认知与评价也是有限度的。通常,人们总是把实践后果与原先的预期目的相对照:如果达到了原来预期的目的,则对实践行为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如果没有达到,则给予否定性评价。但是,一方面,人们的认识是一个过程,对实践后果的认知与把握也需要有一个过程,在特定的阶段,这种认知与把握总是有限度的。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风险具有潜在性,它是一种可能的危险,具体实践的风险后果可能会在很长时期以后,在几代人甚至是十几代人之后才显现出来。因此,对具体实践的评价只能是针对特定目的的、特定阶段上的评价,而对于个性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终极目标而言,如何评价还是一个未知数。如果认为曾经得到肯定评价的实践就可以任意地重复施行,这本身就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实践的规模越大、涉及的范围越广,实践的风险也就越是增加。正因为如此,在具体实践特别是大规模实践前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能盲目,不能操之过急。这涉及实践决策的科学化与合理化问题。

对实践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还涉及到一个利益问题,这就进入到我们要讨论的第二大方面,即对实践目的的合理性反思。实践总是围绕一定目的进行的,实践目的与实践主体的现实利益虽不能直接等同,但二者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社会实践大多是围绕着实践主体的直接现实利益展开的。正是由于多数情况下实践主体的直接现实利益成为确立实践目的的主要决定因素,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一种后果:为保证直接现实利益的实现而对风险后果不予考虑,或者仅仅是在不妨碍直接现实利益的前提下才考虑风险后果。只要看一看我国触目惊心的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就不难理解这一点。由此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在理智让各国对酸雨、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忧心忡忡并提出了各种应对措施时,美国政府却迟迟不愿签署《京都议定书》。对实践目的的合理性反思,核心的问题是对利益分配的反思。从利益的视角而言,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应予以考虑:第一,不同利益层次的问题。现实生活中,个人与集体之间,个人、集体与社会、国家之间,社会、国家与人类整体利益之间尚存在着各种利益差别。利益立足点的不同,不仅直接影响到实践方式的选择,而且影响到对实践风险后果的评价。第二,长远利益与近前利益的合理定位问题。第三,当代利益与后代利益的分配问题,即代际利益关系的处理问题。这三个方面都关涉实践目的的选择与确定,最终都关系到风险后果的分配,亦即涉及到利益分配的合理化问题。

对人类实践的深层反思,全面、深刻地展示了科学发展观在风险社会背景中的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展理念,在内容上涉及众多的理论方面,但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即决策的科学化与利益分配的合理化。这两个方面恰好正确地反映了我们在反思当代实践时提出的要求,或者说,科学发展观完全适应了对实践的当代反思的要求。首先,对实践的方法论反思表明,由于实践具有二重本性,实践决策不仅在态度上要慎之又慎,更要强调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不仅要在实践中达到预期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正面目标,还要尽可能防范、规避和化解实践活动可能带来的负面的风险后果。当代风险社会的现实,进一步强化了这方面的要求。就是说,对实践活动本身要有科学的认知和把握,增强预见性。对实践活动把握的科学性越强,就越能够达到强化实践的正面后果,并降低、防范实践的风险后果的目的。在这方面,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在于,一方面为决策提供基本的理论指导,要求实践活动要体现和贯彻彻底的科学精神,把科学作为实践的依赖性工具和力量;另一方面也为具体的实践决策活动提供了科学的方法――五个“统筹”的统一,这既是一种要求,又是方法论的指导。其次,对实践目的的合理性反思表明,实践目的的确立是否合理,直接关涉到实践的风险后果及其分配状况。实践目的合理与否,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和处置利益关系问题,而科学发展观的另一个核心思想便是强调利益分配的合理化,强调发展要坚持个人、集体、国家发展的统一,坚持社会发展与人的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统一,坚持近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坚持代际利益关系的统一。这些内容不仅提供了合理分配利益的观念指导,而且提供了合理分配利益的方法论。只要真正全面、深入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就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防范和化解实践的风险后果,在风险社会条件下,这一点有着更为重要和急迫的意义。

从人的实践生存论的视角来看,科学发展观是基于对人的风险存在状况深层反思而形成的一种发展理念,它反映了人的认识和实践的特点,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趋势。就此而言,科学发展观带有世界观的意蕴。在风险社会背景下,科学发展观作为规避风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理念,它不仅是对人类风险生存状况反思的产物,更是对当代风险社会理论把握的产物。正是风险社会的时代背景,全面展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意义。

三、科学发展观与风险社会的扬弃

风险社会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悖论现象,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人类实践的目的在于使自身不断发展、提升,以创造一个更加和谐、有序、自由的社会状态,而现实的风险社会却日益成为一个“失控的世界”。难道混乱、失控是人类发展必然的悲壮宿命?难道构建和谐、自由的社会状态只是人类理性的乌托邦?笔者认为,人类生存的悖论是确实存在的,但它并不具有终极的意义,扬弃这一悖论才是人类理性的必然选择。

扬弃生存和发展的悖论,超越风险社会,就必须了解风险社会的历史成因和存在条件。前文已述,风险社会是在世界历史前提下,在人类实践基础上,由于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分裂而直接促成的。世界历史的形成是人类历史的必然进程,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实践风险的存在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在本性,因此,超越和扬弃风险社会只能从弥合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分裂这方面来寻求思路。

私人利益或个别利益与个人利益是有所区别的概念。在社会生活中,现实存在的主体首先是有生命的个人,个人利益的存在是天然合理的。另一方面,人又处在社会关系中,不同关系范围内的人们总会存在一些共同的要求,因此,也就存在着不同范围的共同利益或公共利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并不必然对立,二者的分裂与对立只是在私有社会才存在的现象。个人利益存在于人类发展的始终,而私人利益或个别利益只是个人利益的特定表现形式,是与公共利益相对立的个人利益。现实的人的利益是分层次的,这使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区别只具有相对的意义。相对于个人利益而言,集体利益是公共利益;相对于国家利益而言,集体利益又是个别利益,国家利益是公共利益;相对于当代人的利益而言,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共同利益成为公共利益。也就是说,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对立在不同的层次上表现出来。马克思在谈到人们道德观念的对立时说:“共产主义者既不拿利己主义来反对自我牺牲,也不拿自我牺牲来反对利己主义,理论上既不是从那情感的形式,也不是从那夸张的思想形式去领会这个对立,而是在于揭示这个对立的物质根源,随着物质根源的消失,这种对立自然而然也就消灭。”[5]价值观是人们利益的观念表现,是被意识到了的利益。如果说人们的价值观是对立的,只是表明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利益的对立。

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分裂与对立,不可避免地单向、片面地强化了人类实践的风险特征。因为,在利益分裂与对立的前提下,实践主体的直接现实利益成为确立实践目的的直接的决定性因素。当公共利益被抛在一边时,实践对于公共性主体而言就存在着巨大的风险。而且,这样的实践规模越大,程度越深,风险也就越大。在世界历史条件下,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深度扩张,利益的分裂与对立成为风险社会的直接促成因素。在唯物史观看来,利益的分裂与对立是社会本身分裂的结果,是私有制和强制性分工的产物,这种现象是与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相对应的,迟早会被历史的发展所超越、扬弃。由此可以确定,风险社会这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悖论现象不会永远存在下去。资本所有制是最高形式的私有制,也是最后的私有制形式。随着人类历史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私有制和强制性社会分工的逐步消失,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分裂与对立将得以弥合,风险社会也将被扬弃。

既然消除利益的分裂与对立是跨出风险社会、扬弃人类生存与发展悖论的根本历史出路,那就意味着,只要这种分裂与对立还存在,就不可能根本消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悖论现象,不可能根本超越和扬弃风险社会。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解决利益分配的合理化问题。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是在利益的分裂与对立历史地存在的前提下的发展观;如何最大限度地协调利益的分裂与对立,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防范和规避风险,是科学发展观着力追寻的一个中心问题。从这方面来看,科学发展观是风险社会背景下的发展理论,或者说是风险社会限度内的发展理论。最终跨越风险社会,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界限。另一方面,从对实践后果的方法论反思所展现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的意义来看,科学发展观又包含着对扬弃风险社会这一人类生存和发展悖论的深层思考和探索。对实践活动的世界观层次的反思,包含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意义。因此,只有把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批判、反思并最终消除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分裂与对立结合起来,即只有在弥合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分裂与对立的进程中积极推进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实践发展,才是人类摆脱生存和发展悖论的根本历史出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3]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