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学艺术的认识十篇

时间:2023-10-17 17:36:05

对教学艺术的认识

对教学艺术的认识篇1

关键词:艺术设计;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135-001

为尽快实现课堂教学的根本转型,为21世纪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群体人才,是时代向我们教育工作者发出的呼唤。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的最强有力的要素,是对课堂教学的评价。

艺术设计教学是一个预设和开放并存的系统,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随着新时代的要求,我们的教学工作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打破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希望做到静中有动、动而有序、活而不乱。同时在情境中,通过多媒体图片的欣赏,老师的提问和引导,学生选择喜欢的材料进行绘制或制作,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的情境中,学生乐于尝试,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艺术设计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艺术设计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同时,他们的个性化创意得到了体现和展示,尽管他们的作品还不够成熟,但是每件作品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情感、理想和创造性。

“互助互动”的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互助互动,由学生进行演示尝试,解决问题。结合作业进行“互助互动”,艺术设计作业与其他作业不同,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不同,对同一题材的表现也不同,因此,作业的完成应从封闭走向开放,由个体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作品的质量。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有思想、意识、情感、欲望、需求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与教育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应该是人,我们不仅要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更应切实地将他们看作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关键在于“授之以渔”,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是“鱼”,而应该是捉鱼的方法。我们认为可以从六个维度来评价我们的艺术设计课堂教学。

一、学生的学习方式

我们在评价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时要求准确把握:“实践—发现”的过程;“讨论—归纳”的过程;“自学—交流”的过程;“猜想—论证”的过程;“争论—统一或不一定统一”的过程……从而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为“主动探索——内化”的学习方式;引导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能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内容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学生的学习水平

教学中“知识”的价值在于:①“应用性”,它是学生认识世界,适应社会,改造生活的工具;②“基础性”,它是学生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基础;③“载体性”,它是学生学习水平提高和综合素质发展的载体。

我们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外显行为特征来评价一堂艺术设计课中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①是否积极参与;②是否独立思考;③是否主动探索;④是否自由表达;⑤是否善于合作;⑥是否富于想象;⑦是否敢于否定;⑧是否兴趣浓厚。我们试图用这样的评价来提升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从备课开始就重视“知识”的载体功能,在每一堂课中关注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

三、学生的学习效果

原先评价艺术设计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改成评价“学习效果”,决不仅仅改变了评价的方向,更重要的是赋予它一个全新的内涵。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定位于三个目标的达成:①知识目标:学会了吗?— 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②能力目标:会学了吗?— 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③情感目标:学得有情趣吗?— 提升学生的学习情趣。

四、教师的角色定位

在“以知识为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知识的传授者”,异化为“学生学习的监督者”和“学生学习的指令者”。这种“角色”和由此而产生的教师在课堂中的“职责”行为,和在新的平台上构建的“以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对教师“角色”的要求已经格格不入了,我们试图通过评价中这一内容,来促进艺术设计教师迅速转变自己的“角色”,使自己成为:①学生学习的合作者;②学生学习的帮助者;③学生学习的激励者。

五、学习环境的营造

在新的平台上构建的艺术设计课堂教学,我们希望教师能:①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平等、互动的,有利于他们在学习目标引导下自主学习、交流的环境;②为学生达成学习目标而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提供必要的启发式帮助,为学生成功学习创造条件;③为学生营造一种可以充分发挥学习个性,各抒己见、相互争论甚至各执己见的研究性学习的氛围。其次我们希望学生内在心里素质的不断提高:①喜欢学、愿意学、相信自己能学好;②能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大胆地进行想象、联想和猜想,并勇于付诸探索实践活动,不怕失败、追求成功;③有反思自己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习惯,能选择更好的学习途径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原认知水平。

我们试图通过“评价”中的这一维度,促进教师在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从外部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化环境,并十分关注学生内在心理“学习化环境”的构建。

对教学艺术的认识篇2

关 键 词 (冒号):师范艺术教育 艺术实践 艺术素质

目前,师范类美术教育的讨论中,就专业教育目的而言,或反对过多的专业教育,或反对过多的职业教育。其讨论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师范生应具备的专业技术程度的作用上。前1种观点认为,针对中小学美术教育,完成教学工作无须过高的技术要求。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重要的是通过“审美”活动认识和理解艺术的含义,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成长教育,而不应以掌握某种美术技术为目的。因而,艺术教师的培训,重在教育理论和艺术理论的掌握。而持后1种观点的人则提出,艺术学科的教育如果没有技术的含量,就不能称为艺术的教育。尤其在中学的课程中,没有良好的技术水准,教师不仅难以向学生提供优秀的示范作品,技术水平的低下也必然导致低水平艺术的教育。

上述讨论,无论就师范的性质,还是美术专业的性质,都在忽视1个问题,在师范教育中,就接受基础教育的初学者而言,艺术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对人所具有的本质意义。笔者认为,艺术行为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认识、体悟世界的基本方式之1。因而,艺术教育首先应该是针对人的教育,应该是具有艺术含义的教育,1个开放的而非形式规定的教育。

就广义的美术教育来讲,美术的教育内容在3个方面展开(冒号):1.文化知识的教育;2.艺术技能的教育;3.艺术行为的教育。就艺术教育的总体来说,无论哪个方面,艺术的教育都必须是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的教育。但在上述师范教育的讨论中,不难看出,我们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认识,是在将艺术教育的技能培养、知识教育与艺术素质教育的要求分离开,来强调艺术教育中的技术能力和泛文化意义,而忽略了艺术行为自身对于人的文化价值。无论是中小学美术教育还是师范高等专业教育的讨论中,我们虽然在不断地强调艺术的创造性和文化性意义,但这1强调,大都是将创造性和文化性从艺术体验的行为中剥离开来,孤立地谈它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由于这种观点更多地倾向于艺术教育在教育中的工具性意义,从而,使艺术行为本身的实践性与创造性分离开来,使艺术行为的价值与人生活的本质要求分离开来。造成我们的艺术教育所针对的目的与艺术对于人的根本价值在事实上的背离。

艺术的本质是通过艺术的活动实现对现实的体验,通过某种情感的行为方式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因而,艺术的行为也适用于认知的原则,它总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以幼儿学说话的过程为例,1个母亲对孩子进行语言教育的同时,必然通过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使孩子获得言语的基本条件。语言能力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认识能力的成长而实现。语言能力的成熟,实际上是孩子在整体成熟过程中的1个方面。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语言的掌握必然要在生活的要求中,通过实际的运用过程才能领悟其意义,创造性必然蕴含在这1运用的要求中,它并不能脱离与生活紧密关联的运用要求而孤立存在。就艺术的文化性意义来说也是1样,它不仅包含文化知识的内容,艺术对人的意义,更多地在于我们用艺术的方式来领悟生活,感悟人的存在价值。审美体验来自于我们内心深处对事物所做出的回应性体验。生成美的感悟和体验依赖于我们的体验过程,就如同我们经历生命的过程1样。艺术的领悟同样是在1种实践性的过程中来实现的。因而,艺术的行为也必然总是针对现实做出的实践。由此,反观上述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讨论,不难看出,在师范艺术教育的认识中,我们对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和作用,在事实上是忽视的。

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艺术体验方式和思维的发展有着本质的关联,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意义就是对生活本身最充实、最纯粹的体验。艺术的体验性特征要求我们的艺术行为,首先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实现认识的目的。从事艺术的学生所以从绘画学起,不仅是为学习绘画的技能,其目的还在于培养学生用视觉的方式对事物进行体验和传达的能力,建立艺术的行为意识。

在艺术行为中,图像的表达和体认,实际上是对事物的1个“看”法或认识,艺术的行为是以视觉作为体验事物的基本方式来拓展人的认识能力的1个实践。只有通过探索性、体验性和表现性的运用才有可能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艺术语言的意义。由此看来,现存的师范艺术教育,其艺术实践的意义是否具有艺术行为的含义也是值得质疑的。艺术的行为目的要求我们以艺术的方式来实现对生活的实践,艺术家的体认和观看,是以视觉形式“体验”和“探索”事物的过程。因此,绘画创造的真正价值是在形式体认的要求下,给人提供1个观看的方式,而不是1般人认为的那样,仅是发现美的形象感受。

我们在艺术教育的认识上,对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和作用的忽视,表明了我们对艺术含义的曲解。我们对艺术这个词义的狭隘的认识,分裂了人的本质要求。我们忽视了人的思维、体验、认知都来自于作为同时是精神的、生物的和物理的存在的人的要求。如果,艺术行为本身不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人就不能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我们也就无法依靠这种行为改变或构建我们的艺术观念,获得艺术的创造能力和体验能力。

人的认识从来都不是纯粹来自于对象的映照,认识的世界是在认识者的参与中产生出来的。因而,艺术的创造不在于新的现象、美的式样的发现,而在于建立新的视觉思维的角度和视觉体验的方式。这是1个不容忽视的,在“人”的基础上实现认知的起点。因为它能促进我们用体验的方式反思和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艺术的表达和体验中,视觉发现的效应取决于“观看”世界的方法的可塑性。通过视觉的塑造、发现,这个观看的可变性、多样性使我们体验到了这个世界存在的方方面面和我们存在的意义。就人的体验的要求上,成功地运用这种功效,不是艺术家的专利,它也是艺术教育者的责任。我们的艺术教育就正在这个“视觉塑造”的过程中发生着作用。

阿恩海姆认为(冒号):想象本身是1种思维的功能,观察则是认识的过程,解释和意义是观察的1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而教育可以阻碍,也可以培育人的这些能力。

在我们的艺术教育过程中,无论面对怎样的对象,就艺术对人的意义上说,都是1样的。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师范艺术教育所面对的学员,不仅是未来的教师,他们首先是1个接受普通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在这1点上,和所有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1样,艺术教育的价值是相同的,接受艺术教育的权利也是相同的。因而,我们在实施师范性的艺术教育中,不能因为师范的职业教育目的而因噎废食,用1种简化的艺术教育来替代教育中艺术对人的根本意义。这种意识会导致1个危险的结果——它必然把艺术对于人的意义歪曲为某种形式的审美教育或是单纯的技术教育。将审美的概念,引领到仅对现实表象的“美”的发现上,将艺术的教育引申为仅就“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误导学生对艺术的基本理解和认识。在艺术教育的基本问题上存在的这些偏见,会使我们的美术教育不仅与艺术素质教育有根本性的偏离,即使作为专业艺术教育的要求来讲,也会因为这1偏见背离人对艺术的要求。

所以笔者认为,师范类的艺术教育,应该由两个内容组成(冒号):首先是针对人的艺术教育;其次是针对美术专业的技术教育。作为接受普通教育的学员,师范生所受的艺术的专业教育首先必须是1个完整的艺术教育,而不仅是职业技术的教育。就培养艺术教师来说,具备艺术实践的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素质,而这1良好的素质,不是仅理论教育所能给予的,它同时还必须通过艺术的实践行为来实现对艺术价值的领悟。否则,作为艺术教师,在他进入美术教育的实践时,就无法保证他对艺术教育思想的正确理解,并在这1思想的指导下实现有效的艺术教育。不难设想,如果1个师范生自身就没有得到过真正的艺术体验和教育,他又怎么能够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艺术对于人的价值?

尽管在师范的艺术教育中,由于目前的制度问题使得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矛盾的确难以解决。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艺术的教育目的,无论是针对专业艺术人才的培训或是普及教育中的素质培养,艺术素质作为人的基本要求都是1致的,都是作为进入社会的能力准备的。艺术教育应该也必须和人的生存价值结合起来,以便在真正的意义上实现艺术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冒号):

对教学艺术的认识篇3

关键词:艺术教育;认知原理;艺术情感;艺术思维;艺术表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146-03

从1994年美国在《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中以立法形式将艺术课程确立为核心课程并颁布《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到1997年哈佛大学提出“艺术第一”的教育理念将艺术置于大学教育的核心位置,艺术教育在美国已作为核心课程贯穿了从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而2000年以来,许多西方一流综合性大学也开始重新审视艺术教育的角色和作用,全面规划面向全体师生的艺术教育行动方案。在这样的世界教育改革浪潮推动下,我国的艺术教育也进行着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在理论研究或是实践教学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但就目前国内关于艺术教育的研究而言,仍存在研究方法片面化,缺乏严谨的概念系统、整合性的学科理论等问题。其研究大致侧重以下几方面:一是注重对具体艺术门类教育及教学法的研究;另一种是关于整个艺术教育概论的研究。前者主要是以具体艺术门类为基础,就其含义、概念、特点、性质、发展、现状等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而后者则从艺术教育的整个学科角度出发,对其学科概念、研究对象及范围、性质、特点、功能、原则、方法进行研究。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从交叉学科角度出发,从事审美教育学、审美心理学、艺术心理学等方面研究,也为艺术教育的理论发展做出了贡献。但艺术究竟是如何影响人的情感、智慧和行为的?怎样实现艺术教育的理念创新与技术创新?如何借助艺术教育培植创造性经验、催化创造性思维、孕育创造性观念?21世纪的艺术教育又应当传导哪些核心内容?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似乎很难从以上几方面理论研究的著作中找到答案。丁峻教授的《艺术教育的认知原理》(科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一书从心理学及脑科学角度出发,借助认知神经学、神经美学、审美心理学及相关学科,以实验室科学为基础,以严谨、理性的原则来阐释艺术教育认知中的相关原理。其突出贡献在于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和交叉性的艺术教育认知理论观点及应用路径,深入揭示了艺术知识转化为人的情知意创造性能力的内在机制及精神嬗变特征,阐释了人们学习艺术文化的认知操作原理,体现了艺术教育的新观念。重点介绍了艺术教育过程中的体象思维、符号思维、工具思维、技术思维等认知操作内容及其高效训练范式,生动具体的释说了人们对艺术内容进行具身转换、移情体验、符号体验、意识体验、自我认知及对象化映射等认知加工的思想技术方法,具有教育方法论层面的深刻启示。作者开篇即肯定了艺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艺术是决定人的智慧发展程度的关键动因,并对国内外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简要介绍,提出若干思考。进而从艺术知识的内化方式、艺术情感、艺术思维、艺术表达四方面对艺术教育的认知原理进行讨论与分析,并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应采用的相应教学方式。

首先,作者从本体艺术经验建构、本体艺术知识建构、本体审美意识建构三方面对艺术知识的内化方式进行了讨论。具体而言,通过分析自传体记忆、自传体艺术记忆、本体陈述性记忆、艺术情感记忆来讨论本体艺术经验的建构;通过对本体艺术知识的生成和建构原理的讨论,指出艺术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即在于扩展本体知识;通过讨论艺术工作记忆、元认知系统、本体意识体验、本体意识预演等内容来讨论本体审美意识的建构和生成等问题。概言之,人的审美意识活动主要与前额叶新皮层的背外侧正中区之激活过程密切相关,它对人的美感产生及审美活动中的意识体验具有重要的催化作用,而以前额叶新皮层为主的顶级调节性元结构为我们解读艺术文化的理性内容、运动规律及其对人类认识客观世界与精神世界的规律性启示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作者从移情体验与自我情感认知、情感表征与自我建构、自我情感管理、情感想象与自我评价、情感决策五方面讨论了艺术情感的相关内容。情感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艺术与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艺术教育家罗恩菲德就曾指出,艺术是平衡智慧和情感不可缺少的工具;现代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评价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时也说:“我们所听到的是人类情感从最低音调到最高音调的全音阶;它是我们整个生命的运动和颤动。”对此,作者指出审美情感有丰富的形态和多元的价值,其产生以人的联想-想象为基础,而人的想象主要依赖自己独特的元记忆、元体验、元调节、综合性记忆与知觉等多种心理特质。同时作者从移情体验的价值、心理机制、神经基础三方面对移情体验进行了分析;从自我情感认知的基本内容、涉及的大脑结构、表达自我情感的审美方式、自我情感认知的教育思路四方面对自我情感认知进行分析。在情感表征与自我建构部分作者又提出了“三元一体”的情感表征系统和情感建构的基本原理;自我情感管理涉及自我情感管理的基本内容、自我情感体验的认知效应、艺术情感教育的认知操作原则和方法论等内容。作者从自我认知管理、符号思维、技术思维三方面讨论了艺术思维的相关内容,指出艺术教育的宗旨及核心内容之一在于讲解思维科学的基本原理、传导艺术思维的科学方法,借此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艺术思维能力。“思维是以已得的知识为中介的现实反映。”思维能力是智力结构的核心,培养创造力首先应重视培养创造性思维。对此,作者在自我认知管理部分介绍了本体知识的内涵与构成、发生神经基础和审美构建原理及自我认知管理与艺术思维构建,并对元认知系统进行深入介绍,同时提出培养艺术思维的教学方法。作者又着重讨论了技术思维的教学研究现状、教学原理和艺术思维创新的技术操作原理等内容。最后,作者以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为主要内容,讨论了艺术表达的相关问题。作者指出,审美活动的实质在于主体借助客观形式来沟整精神世界与客观世界、意识与存在的深层价值,人的审美创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基于主体掌握的审美创造的认知方法与思维操作原理,而这正是我国艺术教育最缺乏和亟待强化的关键之处。作者以具体艺术门类为例,结合心脑认知原理,讨论具体艺术门类的教学原理和方法。这无论对于从事艺术教育相关专业的研究者还是从事美术教育的大中小学教师而言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意义。研读该著作,作者始终贯穿这样一种理念,就是全面的教育是同时兼顾人的知、情、意三方面的教育,三者并行才能完成真善美的理想,而艺术教育对人的情、知、意的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作者指出,“当代教育与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个性主体用以创造新理念、建构新人格、发展科学人文一体化的主体意识并表达与实现上述精神产物的多元素质和整体能力。”而艺术学习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促进学习者的情知意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创新自我和创造知识奠定方法论基础。”作者指出,我们的艺术教育宗旨“不是为了培养艺术家,也不是为了传播艺术知识,而是为了提升他们对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生命和自我的审美认知能力,借此促进学习者多方面和深刻新颖的审美表现能力与审美创造能力的发展。”对此,罗恩菲德也曾指出“艺术教育对我们的教育系统和社会的主要贡献,在于强调个人和自我创造的潜能,尤其在于艺术能和谐地统整成长过程中的一切,造就出身心健全的人。”苏联美学家尤·鲍列夫也说:“如果说社会意识的其他形式的教育具有局限性质的话(例如:道德形成的是道德规范,政治形成的是政治观点,哲学形成的是世界观,科学把人造就成专家),那么艺术则对智慧和心灵产生综合性的影响,艺术的影响可以触及人的精神的任何一个角落,艺术造就完整的个性。”可以说,艺术教育带给人知识、理想,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使受教育者进入艺术意象提供的情境中,达到个性心理结构的完善和人性自由的确立。正如当代西方美学家托马斯·门罗所说:“任何一种理论,如果不是为了指导实践,就不能算是可靠的理论,也不可能提供真正的解释。”在该书中,作者不但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探讨了艺术教育认知中的一系列问题,还提出了适用于艺术教育教学的具体原则、方法和指导性建议。如在艺术情感教育论部分,作者指出教师应该改善认知操作方式,将艺术概念转化为生动具体的经验表象,并借助丰富其他表象来激发学生的好奇感、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同时教师也要向学生传导有关元认知的思想操作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和情感管理。在艺术思维部分作者指出为了培养青少年的艺术思维能力,以便为学生学习认知管理及发展艺术思维奠定思想基础;把学习者体验自我、认知自我和创新自我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和主导方式之一;作者还针对艺术思维教育目前存在教育理念错位,偏离以学生为本的精神坐标,片面强调艺术技能及其使用价值,忽视激发学生认知兴趣和创新意识引导,教学内容程式化等问题,提出当代艺术教育应当大力减少模式化、标准化、机械性的技能训练内容,强化创新能力这样的建议。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的开卷所写道:“求知乃人类的天性”,我们都有好奇心,都想知道为什么。《艺术教育的认知原理》就是从认知角度来阐释艺术教育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不仅告诉我们“然”,同时解释“所以然”。作者在实验室研究基础上,涉猎大量中外文献资料,提出了一系列弥足珍贵的见解。针对目前国内外对艺术表象及艺术思维的具体类型与内容的研究较少,特别是缺乏对有关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表达的认知操作内容和技术心理分析等问题,作者从艺术教育心理学层面系统的研究了有关方面的认知机制、教育原理,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理论的空白。该著作不但为艺术教育研究工作者拓展了视野,而且对于艺术教育工作者的实际教育教学具有针对性的指导作用。

当我们翻阅完该著作,仍让人感觉唇齿留香、意犹未尽。虽然书已经看完,但由此引发的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与思考才刚刚开始,这就是本书的魅力与价值所在。艺术教育是一门发展的学科,构建一个现代形态的、科学的艺术教育理论体系也是个长期的过程。只有更多人投身其中,从各个角度进行研究和探讨,前赴后继、推陈出新,才能不断推进该科学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2]弗·谢·库津.美术心理学[M].周新,王燕春,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

[3]尤·鲍列夫.美学[M].冯申,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4]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M].滕守尧,等,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5]康定斯基.康定斯基论点线面[M].罗世平,魏大海,辛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7]罗恩菲尔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中译本)[M].王德育,译.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8]丁宁.美术心理学[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9]崔宁.艺术美学新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0]丁峻.思维进化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1]美术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2]丁峻.艺术教育的认知原理[M].科学出版社,2012:23.

[13]丁峻.艺术教育的认知原理[M].科学出版社,2012:27.

[14]丁峻.艺术教育的认知原理[M].科学出版社,2012:29.

[15]丁峻.艺术教育的认知原理[M].科学出版社,2012:35.

[16]卡西尔.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191.

[17]丁峻.艺术教育的认知原理[M].科学出版社,2012:107-108.

[18]弗·谢·库津.美术心理学[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136.

[19]丁峻.艺术教育的认知原理[M].科学出版社,2012:143.

[20]丁峻.艺术教育的认知原理[M].科学出版社,2012:166.

[21]丁峻.艺术教育的认知原理[M].科学出版社,2012:71.

[22]丁峻.艺术教育的认知原理[M].科学出版社,2012:98.

[23]丁峻.艺术教育的认知原理[M].科学出版社,2012:41.

[24]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中译本)[M].王德育,译.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10.

[25]尤·鲍列夫.美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164.

对教学艺术的认识篇4

关键词:高校;艺术理论课;教学形式;感性认识;考评方式;教学内容;

作者:吕琛等

前言

在高校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艺术教育得到了迅猛地发展,特别在“扩招”的大环境中,高校艺术教育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一方面高校艺术学科的结构和分类正在完善和合理,另一方面,从事艺术学习的学生数量正在逐步增加,这样的实际从多个方面加强和促进着高校艺术专业的发展,并在客观上形成对高校教育和艺术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教学,从学生课堂反馈和毕业学生的工作体验,我们发现在艺术专业课程和理论课程之间学生存在着态度上和学习主动性上的明显差异,比较典型的问题是学生艺术理论课程内容和知识掌握不牢固,容易形成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以及工作后在艺术理论方面的“断板效应”,这应该引起专门从事艺术理论教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应该在课堂上通过教学手段和方式的丰富和完善,提高学生掌握艺术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形成以理论指导学生艺术学习和创作的实践,组成学生自我提高的完整学习链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具体的高校艺术理论课堂中应该在丰富艺术理论课教学形式、增加学生感性认识、改变艺术理论课考评方式、做好艺术理论课教学、优化艺术理论课教学内容等做文章,以多角度、多层次和多目标的艺术理论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和掌握艺术理论知识的质量和水平,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能力,同时达到推进高校艺术理论课程变革的目的。

1高校艺术理论课堂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艺术理论课堂上学生表现出与专业课程截然不同的学习态度和制动精神,由于学生对艺术理论存在着偏见,认为艺术理论课冗长与乏味,枯燥与说教,抽象与无趣并存,并且对自身的提高没有必然的联系,导致其丧失对高校艺术理论课程的学习热情。此外,传统的高校艺术理论课堂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不适合学生实际,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相差较大,着也是形成高校艺术理论课堂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学习热情的重要原因,长此以往,将会造成高校艺术理论课堂教学效果下降,不能使学生通过高校艺术理论课堂的学习提高自身素养、形成长期进步的基础,对于高校艺术理论课程和学生自身都带来众多负面的影响。

2高校艺术理论课堂的变革

变革高校艺术理论课堂的教学形式,提高学习学习艺术理论的热情,形成一种良好的课堂分为,促进高校艺术理论知识的传授,这是当前高校艺术理论教师应该力主推进的主要工作。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环节入手:

2.1丰富艺术理论课教学形式

传统的高校艺术理论课授课形式基本采用课堂讲解、幻灯欣赏或者录像片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艺术理论课教学成为史实和现象的简单罗列,常识及基本理论的讲解。这种教学虽然也采用了先进的教学辅助设备和方法,但还属于填鸭式的旧教法。学生学到的除了一些艺术家家的姓名、生平、几件代表作品之外,就是一些艺术的原理和概念化的语言,对经典作品的鉴赏也是人云亦云的状态。我们应该在丰富艺术理论课教学形式上下功夫,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自觉学习的意识,鼓励学生独立发现、探索问题的能力的增强。

2.2增加学生对艺术理论的感性认识

大学阶段学生最需要的是感性认识,这一点对艺术类的学生而言更为重要。在艺术理论这种专业性很强的课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非常关键,因此,要改进教学形式就必须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参与为核心来实施。围绕这一核心,教师的讲解应具有启发、引导性。教学中,每一章应有相关的讨论主题,章节之间的连接处应有悬念,也就是留给学生独立深入探讨的艺术观念和现象。课堂上,教师应该努力与学生构成有问有答的互动交流,课堂形式才有可能营造出开放式的氛围。同时我们需要的是一套适合艺术类学生的优秀教材,它不仅包括史实、现象、概念等知识,更应有对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深入细致的分析,及教导学生如何把握、辨别、分析、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2.3改变艺术理论课考评方式

要改掉艺术理论课检测以文字表述占主要地位的局面,加大画图或者动手的测验,把美术专业课程的检测方法引入理论课程中来。只有这样才会增强学生的主动认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2.4优化艺术理论课内容

艺术理论课上教师除了要讲授基本的常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对这些基本常识进行横、竖之问的比较。有对比才有好坏之分,以让学生更加系统的掌握理论知识。

对教学艺术的认识篇5

工科大学为了满足学生对于艺术教育的需求,艺术教育的责任就落到了选修课上。2006年,教育部针对非艺术类专业学生,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明确说明了艺术课程的性质和目标。据笔者在这几所高校的调查发现,教师普遍对于艺术教育的认识不够,工科教师由于自身专业背景,有的教师仍然认为艺术教育与理科课程教学无关;有的教师认为有些关系,但仅仅停留在文件理解的层面上,缺乏实际的理解。而从事艺术类课程的教师在教育部所要求开设的鉴赏类课程如《音乐鉴赏》、《美术鉴赏》、《戏剧鉴赏》、《书法鉴赏》等教学过程中,偏重艺术史论的讲解,对艺术流派现象的介绍流于表面,很少把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明白清晰地传达给学生,学科之间的穿插联系不够,导致学生对艺术教育理解的片面,如同嚼蜡。更有甚者,采取降低难度的方式来开展工科学生的艺术教育,传授一些浅显的艺术技能,用专业技能训练来代替“美育”,歪曲了艺术教育的性质和目的,艺术教育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工科大学学生对于艺术教育的认识,由于局限于本学科范围内,缺乏对跨学科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艺术教育课程就是完成学分,学习艺术课程不能对本专业有“立竿见影”作用的功利化想法普遍存在。笔者以武汉某大学2011级选修课停课的课程为例,2011级选修课共27门次的课程停开,其中停开的文化艺术类课程24门次,占到89%,其中,艺术类课程为10门次。停开的原因除《书法鉴赏》因老师工作调动原因而停开,其他均为选课人数不足。从停课的情况不难看出,工科学生普遍缺乏对文化艺术类课程的兴趣,在选修课的选择上,也偏向与理工科挂钩,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拿到学分,就算是选择艺术类的选修课也会依据往届前辈的介绍,哪一门课考试容易就选哪一门课,而尽量回避自己不太熟悉的课程。这样,跨学科选修课开设的意义就形同虚设,学生在艺术教育这部分的学习得不到保证,从而导致学生艺术素质的普遍缺乏。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高校艺术教师与在校学生的比例多在0.1%以下,清华大学的比例为0.1%,而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比例高达0.43%,[2]我国工科大学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差距很大,师资的匮乏是我国工科院校艺术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另外,师资的质量也有待提高。艺术教育课程是素质教育实施的载体,对教师本身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具有专业素质的同时,对跨学科知识具有一定认识的教师才能承担艺术教育课程。我省工科高校都设了人文艺术类的学院或研究机构。

据调查显示,艺术教育课程师资的主要来源是人文和艺术类学院的专职教师,还有学术讲座、短期课程等外聘专家,这些都是在自身艺术专业有所建树和成就的人员,但相当一部分教师其实缺乏跨学科教学的知识和经验,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教学效果不明显。工科大学缺乏有特色的艺术教育教学体系完善的、有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是艺术教育的基本保障。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的音乐课程有特色,在学分上加强艺术课程的比重,规定必须修满32个学分,给学生一个持续的学习,同时学院开展的校园活动,包括艺术节、专业比赛等都围绕音乐展开,在理工校园内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有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麻省理工培养的学生艺术素养很高,成为竞争力强、能适应社会变化、解决职业中遇到各种问题、广博而又专深的各行各业的领袖。我省工科高校没有形成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与国际上的高校还有很大的距离。

进一步提高对艺术教育的认识是首要任务和关键,广大的师生都应该认识到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素养,提高学生跨学科解决各种问题的综合能力,具有很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也认识到艺术教育的作用不会是立竿见影,而是潜移默化的熏陶,艺术教育对于综合人才的培养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世界上先进的艺术教育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多组织和开展教师出国学习和邀请国外专家学术讲座的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对于优秀教师给予更多的奖励,提高艺术课程教师的地位。加大对艺术教育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完善艺术教育的基本硬件条件,如琴房、专业绘画教室、雕塑室、表演室等,有条件的高校可以修建艺术馆,形成一定的艺术品收藏规模,开设常设的艺术展览等。要有统一的教学实践规划,根据各校的办学特点,逐步寻找和完善具有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

作者:杨涛 周贺 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对教学艺术的认识篇6

 

教学艺术概念是人类活动进入教育领域以来一个永远鲜活的话题。“教学”和“艺术”分属两个不同的概念体系,两者都有自己独有的内涵和外延。然而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却频频出现“教学艺术”这样的话语表达,这两者是如何结合并生成这样一个教学科研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概念呢?它们之间的概念同构性程度如何呢?

 

1.教学的本体涵义

 

对于教学这个在教育学领域中的重要命题,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有自己的独特理解。斯卡特金认为:“教学是一种传授社会经验的手段,通过教学传授的是社会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模式、图式、总的原则和标准”。他强调教学活动的工具性;布鲁纳认为:“教学是通过引导学习者对问题或知识体系循序渐进的学习来提高学习者在学习中的理解、转换和迁移能力。”他强调对学习者能力的培养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在近代中国,有的学者认为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种统一活动过程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这种观点强调了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而且它的目标最终指向是学生;顾明远对“教学”的界定则为“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其特点为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此定义强调了教学的双边活动性、目的性、教师的促进学生发展性。

 

综上所述,由于各人界定概念的立足点不一样,因而对“教学”概念的界定差异是明显的,但他们都从不同层面揭示了“教学”概念的本质。而我们认为:教学是教师以教学目标为指引的以教学内容为中介的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技术和方法促进学生知识掌握、能力提高和身心发展的活动过程。它包含五个特点:

 

(1)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2)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在具体教学目标指引下完成;

 

(3)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以特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托;

 

(4)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指向学生的发展;

 

(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能根据实际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2.艺术的本体涵义

 

何谓艺术?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就是“模仿”,艺术“模仿”生活。它强调的是艺术来自于生活,生活是艺术的重要源泉,艺术不能等同于或还原为生活过程自身。这种“从生活到艺术”的观念在相当长的时间一直被当成主流价值认识传承,而如今人们说“艺术即过程”,是“走向过程的艺术”。这种转变是从克罗齐开始的,他认为“艺术即直觉”。这种强调艺术只是艺术家直觉的观点,打开了动摇生活到艺术传统认识的缺口,从此艺术开始同某种“过程”等同,首先就是从等同于人的意识自身活动过程开始。如弗洛伊德潜意识升华的观点,詹姆斯意识流流动的观点,柏格森生命力表现的观点等等,直到“生活过程本身即艺术”,“过程论”达到顶峰,就成了所谓的“20世纪艺术精神”,解构秩序、消释中心、析离主体,它已经背离了“过程即艺术”的本身意义。传统上西方历来认为艺术是人的观念客体,它是人的心灵、情感的投射物,它不具有本体意义,这种观点在当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如今人们认为艺术品不仅是人创造的,而且也是艺术的创造过程,也是创造本体艺术的过程,艺术的存在不仅具有观念客体属性,而且更是一个真实的本体存在。施莱格尔就说过:“没有诗,就没有存在。”而罗杰加洛蒂甚至说:“艺术不是别的,就是一种生活存在。”它为人提供“诗意地栖居于这片大地”的精神家园。然而,“只有把‘从生活到艺术’与‘生活过程即艺术’结合起来,对艺术的认识才可能是深刻的完整的。”

 

从词源学的角度,艺术是指“技艺”、“技能”,英语和法语art均来源于拉丁文ars,类似希腊语中的“技艺”。指的是诸如木工、铁工、外科手术之类的技艺或专门形式的技能。在德语中的艺术是krunst,它是从具有“知道”、“会做”的意义的“K nnen”一词发展而来的,指能够巧妙地解决任何困难课题的特殊熟练技术。在这个层面,艺术一词等同于英语中的“skill”,而如今我们所使用的艺术一词是指英语中“art”的涵义,是指“达到了某些要求的创造性工作”。

 

在我国,艺术概念是指“用语言、动作、线条、色彩、音响等不同手段构成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并表达作家、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如果对它作进一步细化,艺术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艺术,是指包括文学在内的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来具体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意识形态。狭义的艺术,是指主要不用语言而以其他手段和方式来塑造艺术形象的意识形态。

 

综合上面的阐述,我们在把握艺术这一概念时,必须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艺术不仅是静态物化作品的存在,而且也是一种动态行为过程的存在;

 

(2)艺术反映了人的创造性力量,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

 

(3)艺术必须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或行为来体现。

 

3.教学和艺术的概念同构

 

通过对教学和艺术概念的分析可知,教学和艺术具有相当高的共通性和契合性。

 

(1)教学和艺术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动态的存在过程;

 

(2)教学和艺术的最终目的都是指向人;

 

(3)教学过程和艺术创作过程都是人本质力量的外化,都具有创造性的特质;

 

(4)教学和艺术的价值实现都必须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和行为。

 

由于教学和艺术在过程、目的、物质、形式等概念层面的共通性和契合性,所以教学和艺术在概念结合上具有相当高的同构性特点。因此,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教学要追求一种艺术化的存在形式。但由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等教学本体的特殊性要求,教学和艺术的本体差异是非常明显的。这也为我们促使教学和艺术的概念结合提供了契机,我们必须研究在教学领域中的特殊艺术,因而教学艺术概念的生成就具有了它特殊的逻辑发展要求,教学艺术概念也应运而生了。

 

二、教学艺术的本质解析

 

1.关于教学艺术本质的不同观点的评述

 

人们对教学艺术的本质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存在的主要流派可划分成如下几种。

 

(1)科学主义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艺术体现着教师对教学规律的探究和运用能力。美国在四五十年代科学主义教学思想盛行的背景下,对教学艺术的理解普遍持这种观点。这种观点为推动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做了巨大的贡献,使得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大大提高,教学艺术也因此沦为科学主义的附庸,丧失了自己的主体地位。这种观点如果发展到极致,教师就会沦为一种分析思维的机器,对学生来说,一个被“科学地”培养出的儿童将是一个可怜的怪物。如崔含鼎、梁仕云认为:“现代教学艺术,是把现代心理学、现代行为科学、现代学习科学和现代美学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而形成的教与学这一系统工程的辩证化合体”。这种流派的观点强调教学规律和教学科学方法的本体地位,教学艺术仅仅是派生物而已。但是这种观点增进了人们对教学艺术的理性认识,有助于人们摆脱将教学艺术神秘化的倾向。

 

(2)审美主义观点。唯美主义认为教学艺术不属于一般教学论范畴,而是一个关于教学的纯审美范畴或美学范畴,教学艺术是一种美的艺术创造活动。克莱德E柯伦的《教学的美学》和哈里道的《教学:一种表演艺术》等著述就较为集中地反映了这种观点。如阎增武认为:“教学艺术是通过诱发和增强学生的审美感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这种手段的运用能使学生在有益身心健康的积极愉快的求知气氛中,获得知识的营养和美的享受。”当然,以上学者的观点强调了审美性在教学艺术中的重要地位,还不是纯粹美学主义的观点,但他们对教学艺术的审美性的重视都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有点泛审美主义的倾向。如果审美主义观点发展到极致,就会在教学实践中走向审美的形式主义倾向,走向为艺术而艺术。但它对纯粹功利主义观点有积极的对抗意义。

 

(3)创造主义观点。这种观点将教学艺术看作教师艺术家式的创造劳动,如苏灵扬认为:“教师之所以称为艺术家,是因为教师的劳动本身就是创作,而且比艺术家的创作更富有创造性。”“教师创作的对象是生动活泼的人,创作本身不是集中、提炼与典型化,而是培养和发展……所以教师又是艺术家,而且是有更特殊要求的艺术家”。这种流派的观点在当前国内教育界相当普遍,许多研究者用这种观点来对抗科学主义观点,用教师的主体性的能动创造去对抗科学主义纯粹理性观点。但如果这种观点发展到极致,就会走向主观主义、神秘主义。

 

(4)功利主义观点。人是一个目的动物,人类一直在努力探索人类自身、人类行为的价值和意义,目的性是人的活动区别于动物的显著标志。“合目的性”是衡量实践活动的重要标准。功利主义教学艺术论过分强调教学的功利价值,认为凡是能实现教学目的、有用或实用的教学便是教学艺术。如盖奇认为,如果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只能是“一门有用或实用的艺术,而不是一门以创造美和唤起审美快感为目的的艺术”。功利性泛滥,常常会牺牲学生的综合发展,只注重现实目的性,甚至手段目的化;王晋堂认为:“所谓教学艺术,就是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套方法”。当然这种观点对重视教学目的全面最佳实现具有工具性、方向性的作用。但如果走向纯功利主义的视域,将使教学艺术沦为纯功利主义的工具,它自身独有的本体价值必将被掩盖。

 

以上四种流派的观点都从教学艺术的不同层面对教学艺术的本质作了深入的解剖,都具有相当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如果走向极端,就会扭曲教学艺术的本质。

 

2.教学艺术本质的界定

 

我们认为科学界定教学艺术的本质应注意以下三个纬度:

 

(1)教学艺术必须是一门艺术,它必须体现一般艺术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2)教学艺术一定是有关教学的艺术,它必须符合教学活动的特殊要求。

 

(3)教学艺术一定要克服科学主义、审美主义、创造主义、功利主义的狭隘视域,回归到本体意义的教学艺术观上来。

 

基于以上三个维度的考虑,我们认为:教学艺术就是教师为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遵循教学规律和美学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优化教学实践活动的能力素养和行为。对这一定义的科学理解,我们认为应把握住以下三个逻辑层次:

 

①教学艺术是指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的创造性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创设各种教学情境的一种能力素养和外化行为,它是观念艺术和行为艺术的统一体。

 

②运用教学艺术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最佳教学效果是一个综合的目标体系,是教师运用教学艺术的逻辑起点,它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体。

 

③教学艺术在运用过程中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和美学规律,它是科学性和审美性的统一体。

 

三、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的关系

 

对教学艺术概念进行本体解析必然要涉及它的逻辑外延的问题,其中尤其以它和教学科学的关系问题最为重要。

 

1.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的区别

 

(1)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教学科学是古往今来许多教育家从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总结概括出的一般规律、原则和方法,要体现教学的“真”,要“合规律性”;教学艺术则是对教学规律、原则和方法的创造性运用,体现教师在运用教学方法上的主体性力量,既要“合规律性”,又要合审美性。

 

(2)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的价值取向不同。教学科学追求教学的规律性的内容,它体现教学认知的真理性;教学艺术追求对教学规律的有效运用,它更体现教学活动的效益性。

 

(3)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的表现形式不同。教学科学主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如说明、推理、论证等,很有程序性和逻辑性;教学艺术主要运用艺术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如观察、体验、形象化手段等,形象性、体验性很强。

 

(4)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的特点不同。教学科学强调普遍适应性和规律性,为教学提供一般性的相对稳定的模式,是教学活动共性的体现;教学艺术强调特殊规定性和灵活性,为教师优化教学提供展现主体力量的机会,是教学个性的集中体现。

 

2.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的联系

 

(1)教学科学是教学艺术的基础。教学艺术的运用虽然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情境的创造性运用,是教师主体力量的外化,但他不能天马行空,任意所至,必须符合教学科学所揭示出来的教学本质和客观规律,按科学规律进行教学实践活动,也就是说教学艺术必须以教学科学为依托,不能坠入为教学艺术而艺术的纯艺术化的泥潭。

 

(2)教学艺术是教学科学的升华。教学艺术由于运用主体的差异而程度不同,即使是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会在不同教师身上产生天壤之别的运用差异,产生的效果会明显不同。也正是由于这些教师运用技巧和能力,才使教学科学的价值得到完美的体现。这是一条典型的从理性回归到感性的更高层次的逻辑升华过程,也是一条使理性知识升华到更高逻辑层次的运动过程,也使教学科学更具活力,真正成功的教学必须要将二者结合起来。

对教学艺术的认识篇7

【关键词】意会认知;思想引领;民族地区艺术类

波兰尼的意会认知理论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有一定的契合之处,同时也是隐性教育的理论基础之一。艺术教育在知识传授、思维方式等方面包含了大量意会成分,意会认知占据了艺术类大学生认知方式的主要地位。运用意会认知理论,探索民族地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引领方法途径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艺术类大学生思想特点和认知特点

(一)思想特点

民族地区艺术类大学生因其地域特性、民族特点、专业特色,成为高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既有普通高校学生的一般性,又具有民族地区艺术类学生的特殊性,他们的思想特点与普通高校学生有所差异。仅谈普遍性不谈特殊性,仅泛谈思想引领而不研究民族地区艺术类学生思想特点,是难以做好民族地区艺术类学生思想引领工作。

民族地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上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拥护党的领导但理想信念模糊。他们拥护党的领导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及路线。但因他们因专业学习所用时间较多,理论学习不够,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理想信念模糊。部分学生因专业上接触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思想,人生观、世界观出现一定程度偏差。二是重专业技能锻炼轻理论学习。艺术类学生有一颗追求艺术抱负的心,他们在专业学习上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对专业学习充满热情,但容易被外部环境影响陷入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中,忽视了基础性理论知识的积累。三是自我意识较强而集体观念较弱。艺术类学生思维活跃、观察细腻、求变创新,他们自我意识较强、个性鲜明、行为张扬、自我表现欲强。艺术教育的求异性容易使他们产量重视自我忽视他人、重视个人忽视集体的心理。四是民族成分复杂。民族地区生源成分多为少数民族籍,少数民族艺术类学生思想、行为更多为民族习俗所影响,他们在艺术学习、艺术创作上对本民族认知、认同更为强烈。

(二)认知特点

就艺术类学生认知来说,其以意会成分区别于与其他普通专业学生认知的共性。其他专业认知多以具有固定性、单一性、重复性外在性的程序教育为内容,以使学生熟练掌握规则规范,但其难以超出规则规范获得更高的发展。艺术学习需要学生进入艺术意象的情境,通过感悟、体验循序渐进,而达到这些,离不开艺术类学生的意会人资。意会认知的积累和应用,意会认知体验的形成和丰富,意会认知能力的掌握和提高,都决定着艺术类学生艺术技能的掌握。意会认知使得艺术类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对于艺术教育来说,意会认知能力的培养优于显性言传认知。在艺术教育中,有丰富的意会认知能力,能够根据学习情境的变化和认知对象的不同特点调整学习计划和目标,专业水平高、认知能力强的学生,

二、思想引领的方法与途径

(一)构建思想引领的校园环境背景

人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受到环境氛围的影响,“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艺术类学生因思想特点和认知特点,对环境氛围有着特殊的敏感性。艺术类学生向善、积极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由正面环境氛围影响所致,艺术类学生消极的思想和行为由负面的环境影响所致。正面的环境氛围对艺术类学生的道德发展起到难以发现并言述的引领作用。利用校园环境资源,创设一个能被艺术类学生在无意识中认知、认同的的环境氛围,通过环境氛围将教育内容全天候的显现在学生生活、学习中,起到与其它思想引领方法途径所不能达到的特殊效果。

校园环境是思想引领的有效隐性途径。校园环境设施服务于人,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环境设施不仅于其有使用价值,其还可以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艺术类学生以艺术创作为专业,既是创设校园环境的参与者,又是校园设施的使用者。良好校园环境能够在无意识中渗透性的对艺术类学生产生时间持久并积极有效的影响,进而在无意识中使学生的道德品格得到提升。发挥校园环境对艺术类学生的隐性教育功能,应将教育内容寓于校园环境中,结合民族特色、地方特点、时代特征师校园环境体现出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高校可以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鼓励艺术类学生发挥专业特长,让艺术类学生为创设校园环境提出自己的想法。通过此种具有良好参与性、互动性的实践活动,促进艺术类学生在创设具有隐性教育功能的校园环境的同时无意识地接受隐性教育,从而更加有效的实现意会教育目的。充分发掘、开发现有校园环境资源,包括校史馆、图书馆、办学旧址等,通过将对校园环境现有资源外观的修缮,与发掘内在的文化教育意义相结合,提升艺术类学生对现有校园环境的感悟,使艺术类学生对校园环境的认知内化为知识背景,进而认同蕴含于校园环境之中的思想内容。

(二)发挥艺术教育“师徒制”的作用

在艺术教育中,“师徒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种难以说出其细节的技艺只能通过实践,由师傅传递给徒弟。这就使该种技艺的传播被局限在亲身体验的范围内,因此,我们发现工匠的手艺总是在一个受限制的地区性传统中传承”艺术类学生在与专业教师的交流中,通过观察和模仿专业教师的言行,通过揣摩、体会和内居,有效地从专业教师那里意会认知到专业教师所具有而又难以言述的知识。

在艺术教育中,专业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时间更为充裕、交流方式更为多样,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为直接和重要,这是普通专业师生交流无法比拟的。专业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强烈的示范性作用,这种示范不仅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上的示范,还是道德知识和思想行为上的示范,这种示范对学生的影响是持续性的。在“师徒制”中,艺术类学生往往无意识地对专业教师的行为进行观察、模范,并意会认知到含有意会成为的道德知识。在学生做出道德选择的时候,艺术类学生以其个人意会认知到的道德价值进行判断,选择作出能被社会认可的行为。通过“师徒制”,专业教师与艺术类学生接触甚多,能更准确地把握艺术类学生的思想状况,帮助艺术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一文指出,“高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导师制”与这一要求暗合。因此,应当充分利用专业教师资源,把对艺术类学生的思想引领蕴育在知识的传授中,发挥专业教师为人师表的模范作用,实现思想引领的目的。

(三)强化思想引领中的实践环节

波兰尼认为,要引导并养成大学生某种行为习惯和能力,必须使学生掌握大量的认知信念、框架、方法等而不是单纯的向其传递已有言述性知识是不够的。这些难以言述的隐性的知识是显性方法所无法传递的,只能够通过学生的直接体验、直接经验的方式传递和获得。引领民族地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必须充分重视并强调思想引领中的实践环节。

对教学艺术的认识篇8

论文摘要:高校艺术教育在高校扩招、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背景下,其作用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越来越突出。高校艺术教育通过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质、道德认知、情感体验、净化心灵功能的提升,促进校园主体的和谐;通过促进高校教学模式的转变,促进高校教育体系的科学、和谐发展。

高校艺术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高校艺术教育用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成为高校学生心理发展、精神完善的栖息地。高校艺术教育与智育结合,不仅仅促进了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且高校艺术教育渗透于德育,有助于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高校艺术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审美,它的审美方向主要包括:道德认知功能、情感体验功能、培养想象功能、净化心灵功能。

一、高校艺术教育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审美素质、道德认知、情感体验、净化心灵功能的提升,促进校园主体的和谐

高校艺术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又是一种巨大的激发因素和原动力,是一种具有潜能的厚积薄发的教育力量,是推动大学生积极进取、博学成才、不畏困难、开拓创新、思想和谐的强大精神力量。高校艺术教育不仅仅包括对文学、舞蹈、美术、音乐技能和现象,而且这些高校艺术教育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文化现象等。通过提高大学生的想象力,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的审美素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高校艺术教育具有“辅德性”,高校艺术教育的目的首先就是要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激发对美的热爱与追求,进而内化为一种美的意识,使其道德、情操、精神得到升华,达到完善和谐的境界。WWW.133229.CoM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艺术教育对于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艺术教育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从另一方面,高校艺术教育注重培养审美个人风格和个性方式,更容易使学生形成自信、上进、吃苦、坚持的完美人格。同时通过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方法,陶冶他们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培养他们美好、和谐的情感和心灵,从而使他们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真正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全面发展、具有科学和谐思想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艺术教育不仅仅完善了高校教育体系,丰富了高校教育内容,而且高校艺术教育为培养具有创造力、和谐思想的人才奠定了基础。从而促进了校园主体的和谐,有助于大学和谐校园的建设。

二、高校教育扩招背景下的高校艺术教育的作用

高等教育正在朝着全民教育的方向发展,在扩招的同时,高等教育的性质在发生着变化。200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人数达到2900万人,入学率达到23.3%。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已经实现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的历史跨越。高校艺术教育从过去的精英文化教育正在转变成大众教育,高校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面对新形势,高校的艺术教育通过从管理机制、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资源、教育方法,甚至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做出科学协调、有效联动,并且将和谐的思想运用到高校艺术教学之中,从而更好地发挥高校艺术教育的整体功能。随着高校的扩招,人们对知识的认识也会转变,物质社会的功利性驱动着知识的商业化,如果这样发展下去,高校校园的环境将会变得浮躁、肤浅。此时,应该发挥高校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中作用,通过完善和培育大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人类自有的认知力。在高校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通过学习艺术知识,感悟艺术魅力,从而了解艺术、表现艺术、创造艺术。在其过程中,高校艺术教育将会塑造大学生道德情操、的审美个性、科学和谐的思想。

三、高校艺术教育有助于促进高校教学模式的转变,促进高校教育体系的科学、和谐发展

高校艺术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在高校教育的结构构成中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高校艺术教育作为人文思想的教育在构建大学生的思维、思想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我国高校艺术教育模式基本上还属于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模式,然而高校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通过对文学、舞蹈、音乐、美术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道德修养、思维创造力,实现大学教育中理科的科学思想与人文精神的互补性发展。大力发展高校艺术教育,有助于调整改变高校教育中单一、枯燥的教学思想,把具有科学和谐的高校艺术教育运用到高校教学模式的实践上,有助于促进科学和谐的高校艺术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有助于促进一批高素质、具有科学和谐思想的高校教师队伍的形成。进而促进高校教育科学和谐的发展。

四、高校艺术教育对高校校园的人文主义精神氛围的构建作用

高校艺术教育中的文化名人有助于塑造高校学术氛围、追求真理的性情,有助于促进高校校园人文主义精神的建设。而且,高校艺术教育中的文化知识蕴涵着深厚的民族精神、历史情感。这些潜在的文化有助于大学生转变为对校园文化、祖国精神的认识,从而达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的。比如高校艺术教育中优秀的民族音乐包涵着炎黄子孙对自然的理解,人生的感悟。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艺术见解。通过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的审美性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对高校教育体系教学目标的认识,提高对高校校园文化的认识,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心灵内心的和谐,有助于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五、大学和谐校园的建设需要高校艺术教育的渐进性渗透

高校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区别是高校艺术教育对人的审美、精神、道德体系的构建作用,是对“真、善、美”三位一体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构建。随着高校艺术教育与时代主题的结合而发生创新性的发展,高校艺术教育将会不断地促进高校艺术教育教学模式的科学化与和谐化。大学生通过对以文学、舞蹈、音乐、美术为主的艺术教育的学习,从内在的方面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道德修养、思维创造力,从而达到高校艺术教育逐渐构件科学、和谐的教学思想,并把科学和谐的思想运用到教学模式的实践上,促进科学和谐的高校艺术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促进一批高素质、具有科学和谐思想的高校艺术教师队伍的形成,进而促进大学和谐校园的建设。大学和谐校园的构建是精神文化的构建,是不能够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高校艺术教育的渐进性渗透,通过高校艺术教育对高校校园环境的渗透,最终达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建平,艺术探索,2010年2月第24卷第1期

[2]高校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全面发展,傅有明,2003年第1期中国高教研究高校艺术教育

[3]李酉媛,论大学生艺术教育培养方略[a]赤峰学院学报第31卷第2期2010年2月

[4]四川大学校长办公室,每日信息

对教学艺术的认识篇9

关键词: 儿童美术 民间艺术 人文素养

随着物质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美术教育逐渐成为儿童教育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美术教学内容的创新性构建,可以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优化传统的美术教育。因此,在现阶段儿童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育人员可以适当引入民间艺术中的美术元素,将民族文化与美术教育充分融合,使儿童在课堂上得到民间艺术的熏陶及文化的渗透,从而使幼儿在提高民族美术的认知的基础上,强化幼儿的美术素养,并为美术创作提供有效手段,为民间艺术的传承及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文章将儿童美术教育中民间艺术的融合作为依据,对其教育意义、影响内容及教育的优化进行系统性探究,旨在为儿童美术素养的提升及民间艺术的传承提供有效依据。

一、民间艺术融入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

(一)民间艺术是地方文化的彰显

民间艺术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同时是对历史发展的见证。因此,在儿童美术教育的过程中,通过与民间艺术的融合,可以使儿童在艺术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识。民间艺术主要是对历史文化、物质生活及人文思想的融合,同时是地方文化的体现。如果民族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失去了民间艺术及民族文化的传承,则会使这些特定的环境及条件失去其原有的价值,并最终脱离历史舞台[1]。

(二)民间美术是民族多元化发展的标志

人类学家基辛认为,文化是一种多元化的资源形式,如果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失去了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则会使世界文化呈现出一致的文化形式,使人类的一切智慧失去其原有价值。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受到地理环境、空间位置及特定文化等内容的限制,不同地区的文化形式也会呈现出差异性。而民间艺术作为特色化的艺术形式,由于其文化的多样性,因此在其传承过程中也会充分彰显丰富的文化形式。将其引入儿童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使儿童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民族文化的价值,并实现对不同文化特色的认识与感知,因此,通过这种教育模式的渗透,可以使儿童提升民族精神,激发审美潜能,实现民间艺术内容引进的意义[2]。

二、民间艺术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影响分析

(一)民间艺术可以培养儿童的美术素养

民间艺术对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在现阶段美术活动构建过程中,应该从全新角度对幼儿的美术教学进行审视,认识到幼儿时期儿童思想的活跃性和对事物充满好奇心等特点,将民间艺术有效融入美术课堂中,使幼儿的审美能力及艺术创作灵感得到激发,从而使幼儿的美术素养得到提升。例如,在儿童美术剪纸活动构建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并将更多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展现在儿童面前,在教师引导下,让幼儿独立动手操作,并将幼儿作品展示在黑板报上,从而使儿童更积极参与到美术活动之中。同时在剪纸活动引导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剪纸的起源及发展等内容融入活动中,从而使幼儿提高对剪纸的认识,为幼儿美术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3]。

(二)民间艺术可以提高儿童的人文素养

民间艺术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点,其文化形式多样性,但是,很多艺术内容对于儿童而言,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儿童教师在美术活动教育过程中,应该认识到儿童的主体性,将人文素养的提升作为基础,合理融入民间艺术元素,使幼儿在民族素养传承的基础上,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彰显自身的主体性。教师在民族元素融合过程中,应该将人文素养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部分,提高幼儿对民族元素的认知,并通过教育手段的创新加深儿童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与此同时,在儿童美术活动组建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民间艺术制成活动课件,通过内容的播放提高幼儿对民族艺术的认识,并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传统美术与现代美术的充分融合,使幼儿在课件观看过程中,认识民间艺术,提升人文素养。

三、儿童美术教育中引入民间艺术的策略分析

(一)探究民间艺术的本源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民间艺术是源自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化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多元化的呈现,很多传统文化形式发生了一定改变,其中很多民间艺术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因此,在活动构建的过程中,应该在探究本源的基础上,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并构建以下几种活动内容:第一,幼儿教师可以让儿童将家里具有民间艺术的物件拿到课堂中,例如,一把古老的木梳、食盒篮、草鞋等,通过这些物件的收集,可以实现民间艺术的直接展现。第二,体验传统的民间节日。在民间艺术中,传统的民族节日是民间文化的充分体现,因此,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这一内容,构建美术教育活动,例如在端午节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节日文化故事导入,再与幼儿一起用粽叶做一个小香包、小汽车等,通过对于传统节日有关的材料的创造性运用创建美术教学活动,使幼儿既体会到美术的乐趣又实现对传统节日的认识,通过活动的建立激发儿童美术探究的意识,使幼儿在美术教学中激发活动参与兴趣。第三,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让幼儿在家长的陪伴下进行民间文化收集,将收集到的资料拿到美术课堂之中进行交流,从而激发幼儿美术活动参与的兴趣,同时实现互动性美术课堂的构建[4]。

(二)构建因地适宜的美术教育活动

在现阶段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构建的过程中,为了更全面地融入民间艺术元素,教师应该通过积极探究,提高对民间艺术的认识,构建特色化的民间艺术融入形式,为民间文化的传承提供有效依据。因此,在教育优化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幼儿美术活动构建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地方地理位置的优势性,定期构建亲近自然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发现民间艺术中的美术元素,例如,古朴庄园的白墙黑瓦、古老的纺车及稻草房,将自然环境变为一种教育课堂,从而使幼儿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提高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在地方儿童美术教育中,可以通过对地域特色分析,将美术课堂渗透在民间艺术之中,例如,泥塑、陶瓷、沙雕等活动。其次,使幼儿园的特点得到充分彰显。立足本幼儿园的特点打造有特色美术教学活动,将幼儿培养成一个审美能力强、立足本土的人,为幼儿的综合性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与此同时,在将民间艺术融入幼儿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强调学习环境的广泛性与渗透性。在美术活动中,民间艺术的融合不只是将民间艺术停留在课堂上,而应该渗透于儿童在活动参与过程中,有效利用民俗文化,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并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在活动构建的同时,教师可以有效运用民俗文化,使幼儿与家乡民间艺人的对话,让幼儿在整个活动之中受到民间文化的洗礼。例如,维吾尔族的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构建的过程中,可以与当地的文化相融合,利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维吾尔族的乐器店观看塔尔、黑依杰克等民族鼓手的弹奏,使儿童在活动参与过程中积极融入民间活动之中,并感受到多元化的民族氛围。与此同时,在儿童美术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构建“我爱家乡”的主体活动,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对自己印象中的家乡进行描绘,教师也应该结合当地的人文特点,激发学生主动审美的意识,通过多种教学环节的紧密集合,构建主体探究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幼儿在活动参与过程中认识到民间文化及人文特点,并为儿童美术素养的提升提供积极、有效的依据[5]。

(三)构建创新性的美术实践教育活动

在现阶段幼儿美术活动构建的过程中,怎样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认识,传承良好的民族文化,成为幼儿美术教育中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美术教学活动构建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创新,从而为民族素养及美术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首先,构建文化传承的教学模式。美术活动构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临摹、复制民间艺术文化形式,例如,民间美术中的彩绘、泥塑及上色等,通过这些教育活动的构建,可以使幼儿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民间艺术的基本构思,通过艺术中造型的变化、色彩的对比及线条的融合,提高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其次,实现资源统合性的教育理念,在儿童美术教育活动构建的过程中,通过民族元素的融合,可以使儿童沉浸在民间艺术的净化之上,并在教学活动变化、重组等方法创新的过程中,提高美术活动灵活性。例如,在材料、技术等创作内容运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降低民间艺术中基本元素运用的难度,将传统的模板雕刻转换为雕刻印制;在色彩吹塑中,用吹塑纸代替铅画纸进行拓印画的创作;在画面构图过程中,应该采用圆形式、对称式及形式的结构形式;而人物造型的过程中,为了激发幼儿的想象,应该彰显人物形象基本特点,并将幼儿的质朴、夸张及大胆的造型进行保留,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所以,通过这些创新元素的融合及运用,可以使美术课堂充分注入新时代的元素,并使文化在继承及发扬的基础上得到传承,使幼儿创作的美术作品充分彰显民间艺术的特点。与此同时,在儿童美术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与民间艺术的融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儿童对民间艺术的感悟能力,强化民间艺术的表现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儿童的民族情感,同时可以为幼儿美术素养的提升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因此,在现阶段儿童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育人员应该认识到民间艺术融入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民间艺术的充分性融合,激发幼儿实践及探究的意识,从而为幼儿美术素养的提升提供有效依据[5]。

四、结语

在现阶段美术教育内容构建的过程中,在民间艺术融入的同时,儿童不需要对民族艺术的抽象复杂内容进行解读,只需要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提高自身美术素养。对于这种教学环境的营造而言,是一种生态化的教育模式,幼儿在整个氛围中,可以通过互动、体验、实践进行美术内容的学习,同时在儿童美术教育中要激发儿童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使幼儿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充分展现主体意识。通过将民间艺术引入儿童美术教学,可以使幼儿在美术活动探究过程中强化民族意识,提高民族素养。

参考文献:

[1]赵淑芳.民间工艺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意义及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0.

[2]王瑜.齐鲁民间艺术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5.

[3]张玮.幼儿园民间美术欣赏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4]郭林.论民间美术与儿童美术造型艺术特点的相似性[J].青年文学家,2012,26:136-137.

对教学艺术的认识篇10

一、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内涵

多元文化艺术教育是指在多种族、多文化共存的社会背景下,在充分尊重和保障不同民族文化平等发展的基础上,丰富国家整体艺术文化的一种教育。多元文化艺术教育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并在之后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主要精神是允许文化艺术存在差异,并让学生对不同的文化进行科学的认知,进而产生对艺术的尊重。这种多元文化思潮对艺术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台湾学者郭祯祥就曾指出,艺术教育应该涵盖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作品,学生能够通过欣赏不同艺术文化的过程对不同的文化艺术背景及其社会价值进行认知。

二、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多元文化发展现状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艺术教育相比,我国高等艺术教育有自身的特点。首先,在文化观念的认知上存在两极分化现象。由于我国加入全球化进程相对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在艺术教育领域的发展也处在起步阶段,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文化观念的认知上。就整体状况来看,虽然我国在艺术教育的多元文化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两种现象:部分文艺工作者过度重视国外文化,认为国外文化才是最先进的;还有部分文艺工作者认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才是最好的。这两种极端的一元文化论都是不科学的,会阻碍我国艺术教育的多元文化发展,使我国艺术教育缺乏多元化视角的创新精神,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复制品。其次,从另一个角度看,虽然我国高校在文化观念的认知上存在一些不足,但是整体的艺术教育多元文化发展意识在不断增强。我国与其他不同国家、地区日渐频繁的文化交流活动和各个高校举办的艺术文化研讨会,都能够充分体现出我国对多元文化发展的重视。这种多元文化发展意识的增强也符合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教学宗旨。新课标的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以开阔的视野学习不同文化的精髓,逐渐形成平等、尊重的多元化文化观念,进而促进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这对当前广大高校的艺术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所以当前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多元文化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三、多元文化对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影响

多元文化发展是当今乃至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趋势,其对于艺术教育的发展有着促进意义。从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现状来看,多元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促进以往教育模式的转变。多元文化的发展必然会冲击我国以往的艺术教育模式,由于受到多元文化发展的影响,无论是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讲授丰富的知识内容,以符合当前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只有改变以往的艺术教育教学模式,才能够培养出满足当前时代需求的艺术专业人才。

其二,有利于学生艺术情怀的塑造。美作为艺术教育追求的目标,学生通过多元文化的艺术教育,可以感受到不同艺术的内在魅力,这个学习的过程将极大地增加学生的审美体验。学生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学习,进而体会到不同的文化价值与时代特征,这对于学生的自身情感陶冶和艺术个性的塑造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三,促进艺术与其他学科的交融发展。多元文化的发展对艺术教育所产生的影响还体现在促进艺术与其他不同学科的交融上。任何艺术作品都有其内在思想,涵盖了不同的创作历史、人文情感和地理风貌。如,要想理解长城的艺术价值,就要从其产生的原因、时代背景和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才能最终体会其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对埃及的古建筑金字塔、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等艺术作品的理解同样要如此。只有将这些艺术作品还原到当时所创立的环境,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其艺术思想。艺术所具有的学科交融性的特点,在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四、促进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多元文化发展的建议

其一,改善教学模式,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以人为本作为重要的施教理念,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应该改变以往教师作为主角的传授型教学模式,一切艺术教学活动的开展都以学生作为基础,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从学生角度展开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艺术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文化艺术学习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从主观意识上渴望追求艺术作品的内在价值,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情操是极为重要的。

其二,重视本土文化,树立正确的艺术价值观。提倡多元文化的发展并不意味着要忽略本土文化,而是强调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融合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大国,本身的文化底蕴是非常深厚的,本土文化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是无可替代的。本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情感和精神的凝聚体现,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我国当前的一些艺术教育者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存在不足,对西方文化存在过度崇拜,这就要求高校艺术教育立足于本土文化,正确看待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差异和价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认同价值观。

其三,创新艺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艺术教育的本质是追求美,而美好的事物总是会让人浮想联翩。在丰富的想象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得到极大的拓展,这也是获得艺术思维的过程,而创造能力的培养便是以这种想象力作为基础的,因而艺术教育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上有着其他学科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鉴于此,在日常的艺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魅力,创新艺术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情感认知,进而由抽象的艺术概念理解转变为具体的艺术价值领悟,发现新的规律和特点,促进学生创新。

其四,开放思维,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艺术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外延不断得到拓展。这就要求在艺术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前沿知识的传授,设计出多元文化的艺术教学活动,使艺术课堂呈现出一种包容开放的姿态,从而提高学生接纳新鲜事物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拓展思维和艺术视野,进而增加对艺术学习的激情。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