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学案例的评价十篇

时间:2023-10-19 17:10:51

对教学案例的评价

对教学案例的评价篇1

关键词: 新课改 教学评价 反思

【案例】(教学百数表,课将结束)

……

师:小朋友,下面的表格你会填吗?

生:会(生填完,检查正确无疑问,正欲小结时,一个底气不足的声音从我的耳边闪过)。

生:老师,我这样填行吗?

师:不行。(我想都没想,就回答了这个孩子,当我第二次再看这个题目时,我不由得为刚才的轻率而感到羞愧,怎么不行呢?但碍于虚荣心,并未解释就急匆匆地下课了。那个孩子只好带着疑惑的眼神,欲言又止地坐了下去。)

一、教学反思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反思

反思本意反省,思考。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它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反思既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才能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及时发现新问题,把教学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实现自我超越。基于上述的认识,我对本节课的这句评价进行了深刻反思。

2012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又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数量和质量,给予定性评价,用鼓励性的语言进行描述,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而不能凭着自己的主观意念进行评价。在过程评价中关注发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将得到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而在实际教学中,一直倡导走进新课堂,一直想让孩子最早感受新课改带来喜悦的我,却不顾及孩子那种欲言又止的神情,那种迟疑揣测的目光,武断地给予了评价。课后我仿佛感到这个孩子的创新思维被我的虚荣心、知识的浅薄所扼杀。本来这节课设计得也不错,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渗透了新课改的理念,孩子们学的也很愉快,然而,一句“不行”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首先,“不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评价学生的忌语,新课程倡导为学生提供敢想敢问的思维空间。教师首先应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的能力,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敢想、敢说。学生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心情才会放松,思维才能活跃,创新精神才能得以展现。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我也努力尝试着给学生创造这样的空间,可为什么在努力实施新课改,真正走进新课程的过程中,却出现“不行”那么专制的评价呢?难道是旧有的观念在脑子里待久了,思维成了定势,行为有了惯性,再加之轻车熟路用起来省事,想刹车都不容易吗?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不能只是领会精神,而要真正落实新课程标准,决不能以师者的身份自居,而要真正给学生提供协商、交流与解释的时机,这样才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才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其次,“不行”是一种否定式的语气,它的本身就已经杜绝了延迟的评价,杜绝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如果我们仔细推敲,长期如此专横的评价,不正是浇熄学生创新火花的罪恶之源吗?新课改下的新课堂允许学生把想说的说出来,尊重学生的思维和想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关注自己那些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话语,决不能因为一时言行的“惯性”而扼杀极具思维活力的孩子,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殊不知,我们的这种“惯性”在育人的同时也抹杀了我们自己的创造力。相反,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运用一些激励性语言。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激励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在教学中,教师不妨多用一些鼓励性评价,如“你的想法很有创意!”“有不同的意见吗?”“说说你的独特见解!”“你和老师想到一块儿了,你真是好样的啊!”等等,这些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话语是课堂的生命,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的心灵敞亮起来。尤其是这个孩子,他在已经有答案的情况下,对问题进行再思考,老师对于这样的孩子,不管答案正确与否,对他的这种学习态度都要给予肯定。中国有句古话:“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提出质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的激励性语言无疑为学生质疑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心理安全,也为学生质疑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再次,“那个孩子真的做错了吗?”练习题上并没有说不行倒着填啊。而且我的本意设计也是开放的。“不行”只说明我的潜意识里受本节课知识点的制约,受自己知识的浅薄所制约。教师还没有跳出自己为自己设的怪圈,还是“老思想”在作怪,与教师的想法不一样就不允许,潜意识里教师仍以“师者”的角色支配着教学。即使这个孩子填错了,作为教师的我也不应该那么武断、专制地作出评价,因为这毕竟是那个孩子的独特发现,其间也透出他学习的积极情感。作为人师的我应尊重、呵护这种积极性,而不能因为自己的虚荣心而挫伤他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因而,作为教师,当你不同意学生的意见或难以一下子作出评价或判断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延迟评价”,让学生自己先说一说怎样想的,再让大家发表一下意见。学生想,大家说,很多时候就能把问题解决清楚。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如果你一时无法对学生的见解给予正确评价,你可以适当地让权给学生,变教师评价为生生评价。退一步说,即便学生之间没能解决清楚,但至少能给自己赢得宝贵的思考、调整的时间,而不能因一时言行的“惯性”,让自己尴尬。

最后,如果我不去反思,课后不及时上班级更正,那我岂不是误人子弟,岂不是错上加错?整天教导学生“言必行,行必果”,要师生平等,有错就改,但如果到自己身上,约束不管用了,那我还有什么威信可言?又谈何走入新课堂?又怎能让我的学生收获更多?

二、教学评价让新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感悟

新课改是与时俱进的体现,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发现、鼓励学生的这种与时俱进的独特见解呢?看来,要想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更好的,我们不仅仅要更新教学理念,更重要的是要落实新理念,对于我们的教学评价,还需要多一分宽容,多一点理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数学知识,丰富自己,使自己有深厚的数学功底,积极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深挖学生语言背后的思维,才能杜绝错误评价的出现,才能使得我们的教学评价既正确又有导向激励作用。

另外,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杜绝错误评价的出现,还要让我们的教学评价充分发挥有效性。缺少激励的课堂如一潭死水,缺乏生机,嚼之无味,精妙的评价语言如急风骤雨,能掀起阵阵波澜。因此,从学生角度看,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教师的角度看,准确、及时、丰富、有效的教学评价,既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体现,又是教师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内化程度的表现。在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如何让课堂因教学评价的魅力而焕发出生命活力?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全体小学数学教师研究的课题。

总之,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语言非常重要,作为教师,我们对每一个学生都要怀着诚挚的教育之爱,真诚地欣赏,用我们的爱心,用我们的教育智慧,去正确地评价每一位学生,这才是新课程评价的真谛所在,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对教学案例的评价篇2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学方法;运用策略

一、案例教学的内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具有实践性、情节性、趣味性、互动性等特征,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可以广泛应用于医学教学的多个教学环节。由于有些教师对案例教学的内涵与特征把握不准或者自身案例教学的专项素质不高,在教学应用环节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首先,在开展案例教学时,有些教师所选择的案例比较陈旧,是学生反复见到或多次接触的案例,这些案例通常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教学应用价值也大打折扣;其次,有些教师在应用教学案例时,不太重视教学的导入时机,导入过早或过晚,不利于学生掌握医学知识和提高专业素质,也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再次,有的教学案例的导入,未能实现与课堂教学任务目标的充分结合,没有体现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严谨性,其教学效果也受到限制。此外,有些教师的案例呈现形式比较单一,不重视与其他教学方法的融合,也常常忽略课堂教学评价。

二、案例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针对当前案例教学在医学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将案例教学引入医学教学实践时,需要遵循案例教学的客观规律,丰富案例教学的运用方法和呈现形式,营造出更加优良的案例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医学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1.科学选择医学案例教学素材

当前,针对医学案例教学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的问题,医学教育工作者在平时要重视案例教学资源建设,丰富医学案例的类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医学学习资源。在选择和应用医学案例教学素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案例的选择和应用要把握好导入时机,即在学生掌握相应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当学生学习注意力出现分散、对医学知识理解出现思维障碍时,可以适时导入案例,这样更有助于提高医学案例教学的实用性。其次,医学教学案例的选择要与课程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即教学案例要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服务,使案例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对医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学生医学专项素质的发展。再次,案例的难度要适宜,要符合学生已有的医学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由于医学学科的知识内容非常丰富和多样,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并且多用学生身边的案例开展教学。例如,在肺癌的病例教学中,可以讲解吸烟的危害,将吸烟定性为肺癌的主要诱因,但从生物学角度诊断,又可以诊断为神经质,因为患者可能因为家庭矛盾和生活压力而吸烟。这样的案例带有较大的开发性和互动性,便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丰富医学案例教学的呈现方式

当前,医学教学案例的呈现形式过于单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将案例教学法运用到医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对案例呈现形式进行灵活选择。首先,要重视引入式案例的应用。尤其是学习新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案例的引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其次,教师要重视穿插式案例的应用。尤其是讲解医学重点和难点知识时,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应用穿插式案例,帮助学生加深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有效突破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培养学生的医学思维。再次,教师要加强讨论式、互动式教学案例的应用。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反思与应用,实现学生知识、能力、思维的共同发展。例如,在讲授医疗卫生服务的相关内容时,在理论内容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导入医学卫生服务的案例,让学生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反思,讨论医疗卫生服务的现实意义、开展方法和职业素养等,提高学生的医学专业素养。

3.提高教师运用案例教学的能力和素质

目前,案例教学在医学教学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很多教师应用案例教学法也具备了一定的意识和能力,但教学效果还是不够理想,主要是因为教师对于案例教学法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素质还不够强。医学类专业教师要在掌握专业医学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对医学案例的教学设计能力。同时,教师要处理好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关系。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并不是对其他教学方法的彻底否定,而是与其他教学方法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让教师的教学方法体系更加健全和完善。所以,教师要具备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相结合的应用意识,以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首先,医学类专业教师要重视将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其次,教师要将案例教学与问题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相应的问题情境中开展案例讨论,以参与者的身份去探究处理问题的方法。如在临床医学教学中,该方法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预判和诊断能力,体现其独特的人才培养优势。再次,医学类专业教师要将案例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相结合。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医学教育的最有效的辅助手段之一,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呈现教学案例,可以让案例内容与形式的呈现更形象、生动和活泼。如在讲解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或学生在面对复杂疑难的案例时,多媒体教学与案例教学相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突破医学学习上的思维障碍,加快医学专业思维和职业素质的形成。

对教学案例的评价篇3

1.提升自身能力,精选案例素材高中地理教师要结合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原则、注意事项,查缺补漏,着力弥补自身不足,提升案例选编、案例讲解及点评等能力。案例素材的选择一定要狠下功夫,这是因为优秀的案例使用起来能够促进课堂氛围的营造,为课堂增添不少的活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参与课堂案例讨论的积极性。那么,该如何做到方便、轻松获取优质的地理案例呢?笔者认为,高中地理教师可以跟同仁开展深入交流,相互汲取成功案例教学的经验。高中学校也要针对案例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高中地理教师进行案例研讨,为他们提供交流意见、分享心得的场所及平台。与此同时,有条件的地区或高中学校可以组织人员建设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网站,把一些优秀案例上传至网站中,组建高中地理教学的案例库,让广大同仁一起借鉴使用。笔者挑选案例的体会是,踊跃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加各种研讨会,在生产实践中去了解、积累案例。比如,笔者会主动联系城市环保部门、地质矿产部门、气象部门,加强沟通与合作,努力从这些部门中去搜集、整理案例。

2.深刻把握案例内涵,开拓案例的应用思路高中地理课程属于自然学科与社会科学相互交融的一门重要学科。地理案例一般具有典型性、直观性,可以使用的地理案例数量其实是比较多,例如可以使用文字案例、图像案例、图形(地图)案例、数据调查案例、景观案例等。在这些多种多样的地理案例中,一些教师感觉力不从心,难以充分让案例的教学价值完全发挥出来。笔者在这方面的体会是,应该正确理解相关案例之内涵与特征,巧妙结合教学主题,多渠道拓宽案例应用技巧,如可以运用阅读、口头描述的方法、小组调查、实景模拟、现代多媒体展示等方法顺利实现案例课堂教学的目标。此外,教师也要学会加工案例,尽量让案例符合高中地理教学实际。例如,高中地理教师在传授长江沿江地带这个知识点时,可将沿江地带之概括通过多媒体在课堂上展示,然后通过分段与分层分析的方法来调动学生参与讨论,这样学生对这个知识点就很容易掌握了。

3.丰富课堂组织形式,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不是说让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单打独斗”,学生扮演观众的角色。其实,案例是一个课堂知识传授的平台,教师应该丰富课堂的组织形式,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激发出学生的主体性及积极性。为此,地理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的时候,既要摆在自己在教学中的正确位置,也要明确学生扮演的角色。笔者在这方面的体会是,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处于一个启发、引导、组织与调控的位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案例讨论、案例分析中;让学生扮演分析案例、研讨案例之角色。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相关案例以后,则应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会思考及探索:案例所涉及到哪几块的地理知识?在案例中存在哪几个问题值得深入思考与探究?这样一来,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案例教学效果得到实现。

4.加强案例教学指导,科学评价教学效果一些高中地理教师觉得在案例教学中,只要有了案例就可以将教学知识点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出来,不需要指导了,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其实,这是对案例教学方法的一种错误的理解。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该注重教学指导,只要加强指导,才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案例,打造高效的案例课堂教学效果。案例教学的评价效果也应该多元化,不能只是简单地位于终结性的地理课程考核上面。其实,每一次案例教学教师都要给出客观、公平的学习评价。当然,评价不能采用统一的标准,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学生学习认知差异等方面来建立不同的评价标准。做到形成性评价跟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跟学生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价跟小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跟定量评价相结合。

二、结语

对教学案例的评价篇4

合理开发、选择、使用案例是案例教学法兴废的基础,在具体的新闻评论案例教学实践中,应注意把握案例选择、案例结构设计与编写、案例教学实施、案例教学效果评价等几个重要环节。

1.案例选择环节为了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好地吸引学生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在案例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案例显得尤为重要。在案例选择的过程中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案例选择的类型,二是案例选择的标准。案例选择主要包括以下类型:针对新闻评论思维、写作训练的基本案例,这类案例主要针对具体现实情境中的具体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背景展示;当前新闻评论业界对评论作品的组织、策划案例,这类案例通过访谈、分析和附录文献等形式,把学习者带入不同媒体的新闻评论编辑、制作过程中,使其直接领略一线新闻评论工作者所面对的情境、他们的思考以及业务操作的规律。案例选择的标准,应从政治导向是否正确、传播效果是否良好和专业水平是否突出三个方面来衡量,这是要求案例选择时“以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和掌握业务技能为着眼点,在确保政治导向正确的前提下注重案例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只有在政治导向、传播效果、专业水平三个方面都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案例才能选择出来让学生进行分析和学习。《襄阳日报》龙仲平系列评论就是一个符合上述案例类型和选择标准的具体案例。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襄阳日报》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两个中心”“四个襄阳”、治庸问责、构建支点、文化立市、领导干部勇于担当、创新与人才、规划引领、新区建设等重大主题,先后刊发了17组龙仲平评论,共170篇。这17组系列评论,“既是《襄阳日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战略部署的舆论先导,也表达传播了广大干部群众发展诉求的共同心声,在襄阳地区引起了极大反响。”选择《襄阳日报》龙仲平系列评论作为新闻评论教学案例,从案例类型上看属于当前新闻评论一线对评论作品的组织、策划案例,符合政治导向正确、传播效果良好和专业水平突出的案例选择标准,教师重点从评论如何策划、选题这个理论知识点出发,引导学生分析系列评论的策划者如何通过策划、选题来体现媒体的特色及定位,对提高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示范意义。

2.案例结构设计与编写环节为达到良好的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为整个新闻评论教学的案例设计相对统一的结构必不可少。具体而言,新闻评论案例的结构应包括:案例简介、案例作品、案例访谈、案例分析、案例讨论、案例附录。下面以《襄阳日报》龙仲平系列评论为例来说明新闻评论案例的具体结构设计。案例简介:对《襄阳日报》龙仲平系列评论的社会背景、选题思路、与案例相关的新闻评论知识点作简要概述。案例作品:选择17组系列评论中的一组作品全文予以课堂呈现。案例访谈:由老师带领学生对《襄阳日报》龙仲平系列评论的策划人、编辑进行了访谈。可设计以下访谈问题:如何针对襄阳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进行评论策划?策划一组系列评论,报社是如何对各种资源加以利用、开发和配置的?在策划系列评论的过程中,报纸应如何引导不同观点的争鸣?这样的系列评论策划,对贵报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有什么影响?并对访谈过程进行记录。重点是通过访谈向学生呈现新闻评论一线的策划、选题过程及真实的影响因素。案例分析:这是一个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环节。通过对案例的具体分析,总结其可供借鉴的评论策划、选题的思维方法、操作模式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理论支撑。案例讨论:教师根据学生案例学习情况,列出结合案例的讨论题目供学生课堂讨论。如对此案例教师列出的讨论题目是:评论的策划会受到那些因素的影响?系列评论的选题具备哪些特点?系列评论有什么独特的功能?案例附录:将17组系列评论的发表时间、评论标题列出来,便于学生课后学习和阅读。此过程可由教师设计案例结构并提出案例编写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编写案例,分工合作完成案例编写。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更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与案例相关的各种信息,另一方面学生在编写案例的过程中对教师提出的相关案例讨论题可以进行思考和小组讨论。

3.案例教学实施环节案例撰写完成后,便进入案例教学实施阶段。在实施阶段,分为课前、课中、课后几个阶段,需学生和教师互动完成。(1)课前学生自主学习研读案例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案例的全貌,在案例课堂教学前,教师应将案例学习的相关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组成学习团队,收集、整理与案例相关的新闻背景、评论作品、策划者及作者背景资料等,通过小组讨论形成对案例的初步认识。如我们在此案例课堂教学前教师就要求学生分小组收集与襄阳市“两个中心”“四个襄阳”、治庸问责、文化立市、新区建设等主题相关的重大新闻报道,了解与此相关的系列评论的选题背景;要求学生通读选定的系列评论全文,对每一个系列评论的主题与风格形成认识;要求学生查找策划人的相关谈话及文章,对策划人的策划、选题思路有一定了解。(2)教师讲课过程中呈现案例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在合适的时机将准备好的案例在课堂上呈现。呈现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教师讲述,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多媒体形式呈现,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课堂阅读,由学生以团队形式将自主学习的案例资料在课堂上陈述等。不管采用哪种呈现形式,最主要的是要把案例中的人物、事件、前因后果讲述清楚。如在《襄阳日报》龙仲平系列评论案例的课堂呈现中,就采用了多媒体的案例呈现方式,通过案例PPT,教师将与案例相关的新闻背景、评论作品、访谈录像一一在课堂上展示,带领学生进入龙仲平系列评论策划过程的真实情境。(3)课堂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展开讨论评论案例的趣味性、实践性能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但是对于案例中所蕴含的理论知识点却不可能仅仅通过了解案例就可以知晓,这时需要教师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点的教学目标。如在此案例讨论环节,教师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展开团队辩论,学生就较易掌握从传播与接受的规律来看,评论选题会受到特定时期媒体报道重心和社会关注倾向的影响等新闻评论的重要理论知识点。(4)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学生进行课后总结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课堂总结。如针对本案例,教师课堂总结的内容就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分析,从而从案例的讨论中总结概述出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点,即影响评论策划、选题的社会、媒体、个人因素等,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二是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总结,指出各学习小组在案例教学的所有环节的参与情况及表现,总结经验,分析其不足,为今后的案例教学奠定基础。学生的课后总结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完成新闻评论策划方案及评论作品的修改完善,尽可能付诸实施或发表;二是写出案例学习手记,对自己在整个案例学习过程中所承担的任务及对案例本身的认识进行总结,加强对新闻评论实务及新闻行业的认识,提升自身的评论学习能力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4.案例教学效果评价环节(1)案例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效果评价是完善案例教学的必要环节,具体来说,可以从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各个环节来构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综合评价体系。案例选择环节:评价学生参与选择的案例的类型代表性及其是否符合政治导向、传播效果、专业水平等选择标准;案例结构设计与编写环节:评价学生是否能够根据结构设计进行完整的案例编写并达到相应的要求;案例教学实施环节:评价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对具体案例的研读、讨论、总结情况。(2)案例教学效果评价实施教师按照以上评价指标对学生在案例教学各个环节的参与情况进行评价,将其纳入到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在期末考试时和试卷分数以不同的权重形成学生该门课程的期末成绩评定,从而更好地调动起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积极性。

如在评价学生学习《襄阳日报》龙仲平系列评论这个具体案例时,教师将学生参与的案例选择、案例编写、自主学习、小组及课堂讨论、自我总结等环节确定一定的评分标准和加分条件,逐环节给予一定的分值。在案例选择、案例编写环节要求学生参与选择的案例具有现实代表性,能对当事人进行有效采访,案例编写结构完整等;案例教学实施环节在自主学习部分要求学生将具体案例学习与相关理论知识点学习结合起来,以组为单位作出学习PPT在班上汇报;小组及课堂讨论部分要求学生在班级讨论时间能回答教师提问并积极参加讨论;自我总结部分要求每位学生学生在课后写出案例学习手记,总结自己对案例的思考及收获,如果新闻评论策划方案及作品能够被媒体采用将获得加分。这样的教学评价贯穿于案例教学的整个过程,不再是传统教学评价的“期末考试说了算”,极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兴趣和动力,有效将案例教学落到了实处。

二、案例教学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教师的挑战

1.案例教学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尽管案例教学有诸多的优点,但在新闻评论教学中如操作不当,仍然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案例选择失当,案例本身缺乏代表性,仅仅为讲案例而讲案例,不能对学生起到示范及引导作用;教师能力不够,导致课堂讨论失控,课堂冷场或偏离教学目标。不能正确引导学生,妨碍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深度与广度;时间分配不当,案例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用时间太多,挤占了必要理论学习,影响学生学习的系统性,学生收获不大等。针对这些问题,有效的解决方法是:精选案例,案例要有代表性,所选的案例必须涉及所要讲述的理论知识点;加强教师自身的课堂掌控能力及专业素养,精心设计提问,严格控制案例教学讨论环节的内容及时间;将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如演示法、参观法等进行有机的结合,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对教师的挑战案例教学对教师的挑战不仅仅是案例的选择和编写的难度,还对教师的责任心、专业水平、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进行案例教学的教师,首先应革新教学理念,舍弃“理论———实践———理论”的传统教学理念,树立新的“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理念,将新闻评论教学从实践出发上升到理论并最终回归到实践;其次,教师应重视案例教学的课堂互动与学生创造力培养,案例教学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升华,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第三,教师应重视案例库的编制与更新,应以滚动推进的案例库建设支撑教学,确保学生通过案例教学了解新闻评论业界的最新发展。美国著名新闻教育家威廉•梅茨有一句名言:“没有一个学新闻的人能够在教室里成长为行家,因为教室不提供实景。”

对教学案例的评价篇5

关键词:国际营销 案例教学 课前准备 课堂的组织与实施 课后评价与反馈

注:此文章为内蒙古财经学院校级课题《案例教学法在营销类课程中运用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研究》(JX1136)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X1018)的成果。

国际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的应用科学。在国际市场环境中,它研究满足国际范围内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企业目标的整个商务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上延到产品的研制开发、市场定价、产品包装,下延到产品的售后服务,具有全程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根据这门学科的特点以及社会对营销类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在国际营销的教学中,应积极倡导和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案例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适应社会的需求。

一、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比较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促动式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参与,改变了传统的说教方式给学生带来的厌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各自特点,便于个性能力的培养。我们将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具体内容见下表一:

表一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

[项目\&案例教学法\&传统教学法\&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授理论知识\&教学形式\&课堂讨论式为主\&讲解――接受式为主\&教学情境\&仿真的实践教学情境\&孤立的人工情境\&教学媒体\&多媒体、视听录像设备\&单一媒体\&信息传递\&立体互动\&单向传递\&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合作\&单向传递\&学习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以案例为载体,创设

相应的问题情境,将理论与实践相互

渗透\&确定的、纯粹的理论知识,少

量的课堂练习

\&课堂活动\&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角色\&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咨询者\&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传授者\&]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案例教学法是适应社会对营销类应用型人才需求的教学方法,在国际营销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案例教学在国际营销中应用的意义

(一)激发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学生一味听老师的讲解,以讲解――接受为主。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处于主动地位,案例分析大多是以小组的形式加以讨论, 由同学自己去分析,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案例中所涉及的行业、跨国公司及产品有很多是同学们的生活中接触到的或是当下的一些热点问题, 很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开阔视野

现在市场上国际营销学教材多是以条条框框的理论为主,如:国际营销的4P理论, 学习起来枯燥无味而且不容易理解。国际营销案例大多来源于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的实践,描述具体的情况与事实, 有的还具有一定的情节性。案例中所涉及的不仅是跨国公司产品营销方面的知识, 还包括行业发展情况及其他方面的知识,这对于没有接触过社会和没有实践经验的大学生来说大大开拓了他们的视野。

(三)培养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际营销案例教学所用的案例是综合性案例,所给出的资料是具体的,多方面的,需要同学们自己把握资料的性质,决定其相对重要性, 权衡取舍。有时候一些重要的资料在案例中没有给出, 需要同学们自己去动手查找,再进行分析,要把案例分析到位, 仅靠一两个知识点是不够的, 要把多个知识点串起来连成一条线, 然后再把这些线编起来形成知识面, 加以灵活运用。这样既有助于同学们将原来散乱零碎的知识变成一个系统的体系, 又锻炼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高沟通能力,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国际营销案例教学中大多数案例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在讨论过程中, 既需要同学们相互启发, 从多个角度提出不同观点与看法, 又需要同学们将自己的观点展示给他人, 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 说服他人。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而且提高了他们的沟通技巧。另外,对一些大型、难度稍高的案例往往还需要小组的同学进行分工协作, 共同查阅资料完成一份分析报告, 这些活动的完成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国际营销案例教学流程的设计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营销中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设计国际营销案例教学的流程呢?合理的国际营销案例教学流程的设计对于提高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完整合理的国际营销案例教学流程的设计应该包括课前准备――课堂的组织和实施――课后的评价与反馈。

(一)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是国际营销案例教学流程设计的首要环节,课前准备充分与否涉及到案例质量的高低、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等,课前准备既涉及到教师的准备又涉及到学生的准备。

1.教师的准备

(1)案例筛选

针对某一国际营销理论进行案例的筛选是案例教学法的首要环节和步骤。案例筛选好坏关系到案例教学的成败。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所讲的理论从大量的同类案例中筛选出难易程度相当、典型、时效性比较强的案例用于教学。因此,所选择案例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案例要具有典型性。选择的国际营销案例要能反映不同国家营销环境的本质及变化规律, 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使学生学习后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目前跨国公司营销事件层出不穷, 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 在选择时应该经过严格讨论和筛选,选择具有典型性案例。

案例要具有真实性。好案例是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客观情况编写的案例, 写作过程中不能加入作者的主观意图,或夸大或掩盖某些方面。只有写实的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在讨论时有一种身临其境、现场练兵的感受。因此, 国际营销案例的选择必须能够提供比较真实动态的国际市场环境, 让学生用系统和动态的眼光分析跨国企业市场营销的战略战术。

案例要具有时效性。由于各国市场营销环境具有变化快、不稳定、不可逆等特点,案例发生的时间一般不能太久远, 案例发生的营销环境与当前的市场环境比较要没有特别大的变化,这样的案例更有利于学生在现实工作中参考借鉴, 因此最好选择当年或近年发生的事件采编成教学案例。当然,一些被世界各地商学院公认的经典案例已经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这些案例还是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选择使用的, 但时效性较强的案例应在教学中占有较大比重。

案例要具有有效性。有效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教学案例能够为当前和未来的营销实践提供有效的参照和指导。二是案例对授课教师和参与讨论的学生都必须是有效的,不能超越教师的驾驭水平和学生的理解能力,所以,选择教学案例既要对当前和未来的营销活动具有借鉴意义, 又要符合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适应当前的教学水平。

(2)课件的制作

课件是用于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软件的总称,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教学越来越依赖于多媒体课件,同样国际营销案例教学也离不开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制作一个理想实用的案例课件,也成为案例教学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案例教学时,必须重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尽量做到有声有色、动静结合,这样既感染课堂教学气氛、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节约时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学生的准备。

学生应根据老师预先布置的案例,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料库搜集与本案例、跨国公司、产品有关的资料,以便更好地理解案例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点,对案例进行自我分析和思考。对以小组形式讨论形式的案例还要要求学生课前先进行小组讨论,并完成书面的案例分析报告。

(二)课堂的组织与实施

课堂的组织与实施是国际营销案例教学流程设计的重要环节,完整的课堂的组织与实施的基本过程概括为:案例引入――创设问题情境――案例讨论――总结。

案例引入:因为在案例讨论之前,学生已经对涉及到该案例的相关理论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而且,学生也已经在讨论前了解与案例、产品、跨国公司有关的资料,因此在案例引入的时候,首先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收集到的信息,并要求做简单分析。

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即进入情境和独立探索,即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并让学生独立探索。案例教学的实质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型学习”,案例中包含了多个问题,同时也包含了问题的多个解决方案。教师要向学生提供紧扣教学目的、能引起学生讨论兴趣、训练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边看案例,边进行思考,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案例教学的课堂就像是随着一连串问题不断深入的“头脑风暴”的课堂,我们可以用图一呈现这一过程: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启发探求思路引导简答上升为理论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程序: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理性归纳 新的问题……

学生:接受问题挑战 探究与讨论 完成简答 形成新的认识结构、学会学习

图一 创设问题情境图

案例讨论:分组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主要方式。我们的做法是,把学生们分为几个小组,一般来说,在人数上,小案例3~4人即可,大案例可能要涉及到8~10人。在讨论时间的分配额上,小案例一般进行5~10 分钟的讨论,大案例要进行30~60分钟的讨论,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发言,表述各小组对问题的看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当然对于发言者还没有阐述明白的问题,可以由同组的其他成员补充,另外,在发言过程中要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达到互动的目的。如果争议分歧较大,可以再组织讨论。最后由任课教师进行总结,对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表述清楚的小组或代表予以表扬,对思路不清、方案不合理的指出他们的错误所在。

在课堂讨论和代表发言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组织和配合,提供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鼓励同学们积极发言,畅所欲言,支持同学们的创新精神,不要轻易否定他们的方案,因为,国际营销案例有些没有标准答案,许多方案不存在明显的错对之分,只有最优、次优和不优的区别。另外,教师在必要的时候,例如在小组之间争论不休的时候,应该因势利导,把握讨论的大方向。

总结:教师归纳总结是国际营销案例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现实教学中,由于时间紧张等原因常被忽略。在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要留出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讨论情况进行归纳总结,既充分肯定其优点,也要指出不足之处。一般来说,教师的总结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国际营销理论功底和较好的实践经验。得当的归纳总结,会使学生对案例研究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同时进一步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

(三)课后的评价与反馈

案例教学的评价与反馈应体现在国际营销案例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是整个案例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内容。课后的评价与反馈能够及时发现偏差,对案例教学进行调整与修正,减少以至消除实际案例教学与教学目标的偏差。课后的评价与反馈在案例教学中的位置如图二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国际营销案例教学课后的评价与反馈不只是单纯评价本次案例教学效果的好坏,而是纠正偏差,以至于更好地改进,国际营销案例教学流程的课后评价与反馈分为课后评价和课后反馈。

图二 国际营销案例教学的流程图

1.课后评价

通过课后评价,形成学生成绩,对于学生来说,成绩仍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成绩的评定要力求做到全面、客观、公开,调动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那么如何使评价全面、客观、公开呢?

评价的标准要全面、透明。对案例教学的评价,教师应结合知识创新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进行多方面的考核。对于一些难以量化的标准,教师可以将标准再进行细化,以解决问题能力为例,教师可将标准分解成:没有解决问题、基本解决问题和很好解决问题三个标准。教师应自始至终严格按照同一标准打分,避免按照主观印象打分,尽量做到公平公正,使学生更加信服,增加他们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

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国际营销案例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通过案例教学取得的结果,而且要重视案例教学时学生参与的全过程。过程评价可用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态度、团结协作的能力等来评价。结果评价可通过学生制作的PPT 课件,书面报告等形式来评价。

多方评价相结合。为更好地进行全面与客观的评价,可用采“自评”、“组评”与“师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一般情况下,“自评”要各小组组长根据各人贡献大小给予不同的分数;“组评”时小组成员将得到同样的分数,激励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师评”是教师根据小组各成员在准备、讨论过程中的表现给予不同的分数。当然,课后评价并不是不变的,教师需要针对特定情况,灵活掌握评价标准。

2.课后反馈

有评价就会有反馈,否则评价也就失去了意义,通过评价可以找出问题所在,而通过反馈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国际营销案例教学课后反馈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对案例教学的反馈,教师通过评价,对整个流程有了整体的认识和掌握,形成重要的反馈信息,如:国际营销案例教学流程有哪些问题,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欠缺等等。另一方面是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反馈,教师可以通过填写调查表、面谈等形式,课后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案例教学的看法,这些反馈信息将对未来改进案例教学流程,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案例教学虽然在国际营销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无法替代传统的理论教学。案例一般应当在学生掌握了国际营销营销基本理论后进行,也可以与国际营销理论教学同步展开。国际营销案例教学是一种实践的教学方式,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国际营销案例教学作为营销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善的模式,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案例教学的流程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提高学生综合的营销能力与素养。

参考文献:

[1]付晓丹.案例教学法在国际市场营销教学中运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24)

[2]许海清.提高《国际市场营销学》课程案例教学质量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3)

[3]武静.市场营销案例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1)

[4] 彭筱星.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6)

[5]李益民.《国际市场营销学》教学方法改革探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0)

对教学案例的评价篇6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中地理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9-131-01

案例教学就是为了达到掌握地理知识的目的,展开典型案例,并对案例进行判断、推理以及分析。在平时的高中地理教学中要重视案例教学的应用,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某一地理问题的基本技能和一般分析方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案例教学运用的都应该比较多。

一、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高中地理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爱国热情有重要意义,能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地质概貌以及地形结构等,高中地理历来都是一门基础学科。但很长时间以来,学生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被教师安排了,有些学生甚至产生了厌学倾向,大多数学生毫无主动性可言,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师课堂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过分注重成绩提升,导致课堂形式单调,课堂内容枯燥,教学方法传统僵化。案例教学法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本质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而教师并非传统教育思想中单纯就是一名传道、授业解惑之人,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在教学中扮演着激励者以及设计者的角色。本文在新课改背景下,拟将案例教学法运用到高中地力教学之中,最终为促进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学打好基础。

二、案例教学法运用的策略

1、构建案例运用平台,充分挖掘案例素材

一个恰到好处的案例,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课堂增色,有效提升整个课堂的氛围。所以,很多地理教育工作者一直为之努力的事情之一,就是如何方便快捷的获取有效的案例。但在快节奏的教学工作中,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要想方便的获得很多急需的案例素材,是很难通过自己查找实现的。所以,学校可以联系其它学校的地理教育工作者,协调自己学校各年级的地理教师,互相交流经验、交换意见,定期的进行研讨。并且为了激发教师们搜集案例的积极性,对于能够积极提供案例的教师,要在工作考核方面以及职称评定方面给予相应的照顾。

2、科学评价学习效果,加强课堂进程指导

有了案例,就不用在进行什么指导了,学习起来都会非常直观,这是很多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所认同的。实际上,案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只是方式更为直观一些,其实案例教学也无非是一种教学平台。而这种教学效果的好坏,还是要通过评价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指导来最终确定。所以,恰当的、及时的学习评价,在高中地理的案例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追求的评价标准既要关注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和学生个体的差异,又要体现学生的基本要求。所以在案例教学中,我们要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将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注重案例教学过程,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3、拓展案例应用思路

地理课程可运用的案例非常多,其案例具有形象、直观、典型等特点,是一门介于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之间的学科。而现在很多教师感觉棘手的问题就是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怎么能够使这些案例的价值更好的体现,以及怎么应用这些案例。实际上,教师还是需要积极拓展应用的方法和思路,充分理解案例自身的特点和内涵。还有一个例子,教师在讲解长江沿江地带的教学,可以在分层分析、分段分析之前,先展示沿江地带的基本情况,必要时可重新展示案例的部分或者全部。这个例子说明,除了上述应用思路之外,教师还应当对案例进行必要的加工。

4、丰富课堂组织形式

同学们听教师一个人在课堂上的讲解,然后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去记忆,这并不是运用案例教学。相反,有了案例作为平台,教师更可以更多的激发学生主体性,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运用更为丰富的更多的课堂组织形式。教师在案例教学中一定要明确学生和自己分别承担什么样的作用,这是教师在开展案例教学的时候必须要考虑的。在案例教学中,具体来说,学生是研讨案例、分析案例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促使学生展开研讨和探索,主动交流,积极参与,并且对学生的地理知识的学习起到调控、组织、引导、启发的作用。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教材有哪些问题值得探讨?教材涉及哪些方面的地理知识?这是教师在展示案例后仍需要做的。另外,教师还可以发动学生参与到案例的搜集和制作之中,这样可以提升案例教学的针对性,丰富案例的获取途径。学生负责动手搜集和整理,教师只是提出方向。这样以来,学生也会感觉到案例与自己关系更加亲切,所有的案例经过师生一起加工,学生接受起来也会更加容易。

三、结束语

案例教学正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原因就是其贴近生活、说服力大、直观性强的特点。应用案例教学,切记不能为了应用案例而引入案例,那样的话,不但不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很多教学内容与所举案例都没有关系的话,还会适得其反,使得案例教学流于形式。所以,为构建高效的高中地理课堂,还需要教师积极的总结案例教学方法,充分联系学生的具体情况,认真结合教学内容和课堂进程,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 刚.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案例应用.四川省彭州市第一中学,2002.

对教学案例的评价篇7

关键词:案例准备 案例讨论 反馈评价

案例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道理,进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他们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具有很好的启发性和实践性,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非常适用应用文写作尤其是体育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

一、准备案例

案例的选择和准备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案例的好坏、合适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精心准备案例。

(一)广泛搜集案例

应用文写作的案例来源是非常广泛的,应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搜集适合教学的案例素材,这个工作可以由师生共同完成。教师可以安排和指导学生在课外利用各种媒体去搜集案例素材,建立案例库或编写案例教材。比如新闻、通讯、广告文案等案例可以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查找。日常生活中的素材也是很好的案例来源,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在校内外接触到的各种文种,如产品说明书案例可以利用学生们购买的日用品、药品、电子产品的说明书;“申请书”的案例可以选择学生的入党申请书和奖学金、助学金申请书;“海报”可以选择校内的文体娱乐海报和学术海报;“策划案”可以选择学生社团活动策划方案;“竞聘词”可以选择“竞选学生会干部”的竞聘稿;演讲稿可以选择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发言稿,“求职信”可以选择学生毕业时的求职信或自荐信;论文可以选择历届优秀毕业论文。学生在搜集案例的过程中可以认识到应用文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另外,历届学生的作业都可以用来作为案例教学的材料,优秀习作和有典型错误的作业均可搜集起来,尤其是后者,可以通过分析改错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认识更深刻,从而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

(二)精心选择案例

案例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专业、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他们的案例。首先要优先选择专业相关的案例,学生对本专业的知识熟悉,所以选择专业领域案例,使学生感兴趣,学起来就会事半功倍。比如在给体育教育专业讲新闻通讯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专项选择经典案例。足球专项选择足球方面的人物通讯,如《足球之王贝利》;篮球专项可以选择篮球方面的新闻报道,如《独家专访姚明:CBA球员身价千万“很正常”》;网球专业可以选择网球方面的,如深度报道《李娜退役新闻会三次落泪 宣布结束职业生涯》。另外要选择具有时代感的案例,大学生尤其是体育院校的学生,爱好广泛,接受能力强,对社会热门话题非常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经常对案例进行更新。比如最近欧洲杯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闻通讯案例可以选择与欧洲杯相关的;贺词和讲话稿可以选择近几年的新年贺词和系列讲话稿;演讲词可以选择各国家领导人经典竞选演讲稿;调查报告可以选择“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大学生消费情况”“大学生网恋情况”“大学生兼职情况”“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等,有时代感、学生感兴趣的优秀案例。

(三)多形式呈现案例

援引案例是为了配合教师讲解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给予学生以直观具体的认识,能够让学生对该文体有深入的了解和深刻的记忆。在课堂上呈现案例最常见的方式是直接通过PPT展示出来,但这种方式较单一且有一定局限。如调查报告、论文、讲话稿等文体动辄四五千字甚至上万字,在PPT上要占五六页甚至更多,这必然给学生带来阅读障碍,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这类案例不适合纯PPT文字呈现,可以结合视频、声频资料、打印资料多形式呈现。如“主席发表2015年新年贺词”可以在网上下载声频,声文并茂;呈现奥巴马的经典竞选演讲词《无畏的希望》时,可以给学生观看奥巴马竞选演讲时的视频;论文和调查报告案例可以打印出来,装订成册,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一组一份,分组讨论。纯PPT展示的案例可以多配合一些案例相关且学生感兴趣的图片,另外教师也应在设计和排版上多花点心思,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学习兴趣。

二、讨论分析案例

案例教学法注重学生自己的尝试和探究,把生涩的理用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给予学生最大的思考和讨论空间,使课堂气氛生动、热烈,不呆板。

(一)设计讨论问题

案例中设计的问题应具有启发性。案例教学不仅注重知识的掌握,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案例中的问题不宜过于浅显,应富有启发性,能够引领学生去分思考,让学生们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分析、讨论去解决问题,自己来归纳该应用文体的特点。学生有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应用文的认识才更深刻。如在分析获湖北新闻一等奖的体育人物通讯《那一夜,杨威与杨云》时,可以设计以下问题:1.文章选择了哪个主题来写:(1)杨威和杨云的爱情(2)杨威与众多明星在大赛前的心态、训练和生活(3)杨威如何抗衡大赛前的压力;2.作者主要用了哪些手法,这些手法有什么好处;3.了解此稿发稿的时机和背景。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讨论分析,学生深刻认知到:1.新闻通讯主题要新颖、独家,且要有较深的思想性;2.要提炼鲜活素材、运用多种手法深化主题;3.新闻通讯要及时且要掌握好发表时机,这样才会提升新闻影响力。

(二)建立讨论小组

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以合作小组的形式来参与活动的,小组成员依靠参与、集体讨论来决问题,因此组建讨论小组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课堂时间和教室布局的限制,小组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讨论小组以 4-6人的规模为宜。这样基本可以保证每个成员之间距离不太远,能够充分听清别人的想法并表达自己的意见。且都有发言的时间和机会。小组成员在学期初建立后应保持不变,这样成员之间日渐熟悉,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都会得到很大提高。小组以自由组合为主,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个性和特长的不同适当给予安排和调动。有的学生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强,可以充当组长的角色。有的学生思维活跃、表达能力和表现力强,可以充当发言人的角色;有的学生思维严密、细心沉稳,可以充当秘书角色,对本组讨论结论进行归纳整理;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任务和分工,就会充分调动他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小组成员角色可以定期互换,这样会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多方面的锻炼,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和自信心。

(三)师生总结点评

对讨论结果的总结点评也是关键环节,这可以由师生共同完成。在小组讨论完成之后,应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可以从文体本身进行总结,如该文体内容结构特色、语言风格等;也可以从宏观上总结,如文体写作的规律经验及获得知识经验的方式方法等。然后,教师要对学生讨论的情况进行总结评点,对学生讨论的亮点应予以肯定,同时也要指出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教师在点评时要注意适度原则,既要摆脱“唯一标准答案”的思想束缚,肯定创新性观点,以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促进思考的积极性。同时也不能没有标准,“无标答”不等于无标准,不能任由学生信马由缰地发挥,偏离主旨,要做到能放能收,张弛有度。另外教师要对总结材料加以整理归档,作为该案例的资料积累,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这对进一步提高案例教学质量是非常有益的。

三、反馈教学效果

评价与反馈是案例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客观反馈教学效果能够促使教师分析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以后的教学研究活动提供指导和借鉴。

(一)创建网络反馈平台

课堂时间主要用于组织教学,对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反馈只能留在课后进行,但课后师生彼此间接触的机会很少。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反馈平台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师生可以共同创建网络交流平台,及时评价和反馈教学效果。如利用微博、微信群、QQ群、教学邮箱等方式进行交流和探讨,这样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更多地交流,不仅能起到反馈教学效果的作用,也使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班级的学习氛围更浓厚,这对于教学以及学生自身的发展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二)丰富评价内容方式

教学评价不仅要测定学习结果,也应该评测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创新意识与判断能力的培养情况。所以评价内容和方式要丰富、要多样化。评价内容上应该包括学生学习结果,学生参与案例讨论、专题研究活动的态度表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品质,学生能力的提高情况,等等。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灵活掌握标准,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可以将教师自评、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教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结合起来,既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也要评价教师的教学组织情况。然后根据应用文写作教学的要求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制定相关的案例教学效果调查问卷或评价表格。

(三)布置课后作业

案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某种应用文的概念、特点、格式等知识,明确这种应用文文体的使用场合和作用,最终会写应用文,所以课后实践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并且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作业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包括写文章、制作ppt、组织演讲比赛,虚拟情景演习(可以视频形式交上来),等等。如在讲解说词时恰逢体育教育专业通级赛,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了一个项目要求学生进行现场解说,最后将解说词文稿、现场解说音频、视频、图片资料以作业的形式交上来。又如在讲求职信和个人简历时要求每个小组虚拟一场现场招聘,应聘岗位是中学体育老师,最后同样以视频文稿相结合的形式交上来。课后作业的布置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上交的作业可以直观发现学生对课堂讲授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了解应用文的格式和特点,掌握应用文写作技巧,也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思维创新能力等诸方面都有进步和提高。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任务将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灵活地结合起来,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立华.大学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探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吴安平,王明珠,王继忠.案例教学法研究与实践[J].长春大学学报,2002,(5):22-23.

[3]唐世纲,李枭鹰.论案例教学的内涵及基本特征[J].教学与管理,2004,(6):47-49.

[4]郑国民,尹逊才.对语文课堂教学小组讨论问题的思考[J].语文建设,2006,(2):6-7.

对教学案例的评价篇8

环境影响评价 教学现状 教学改革 案例教学

随着国家对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视以及对环境影响评价从业人员要求的不断提高,《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在环境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同时也是学生毕业后的一个重要就业方向。该课程由于涉及的内容广、实践性强而与本专业其它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

目前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教学内容偏理论轻实践、教材不能与时俱进、教学深度达不到工程要求、教学效果达不到教学目标等不足。高校在培养高层次人才时应紧跟知识体系、政策法规等的更新步伐,同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符合社会对工程实践能力突出人才的需求。

一、《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偏理论轻实践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同样非常深广。课程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包括法律法规、环境标准、技术政策、产业政策、技术方法、技术导则、数学模式推导、工程分析方法、现状调查方法、评价方法、监测分析方法、方案制定及比选、报告编制方法等。深入全面地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庞杂的课程内容需要对理论知识的扎实学习,同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环境影响评价案例中。

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通过只是介绍从现实中抽象出来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而不将这些内容与其实际背景联系起来,则会使课堂教学缺乏真实感。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使学生学完了该课程后,都没有接触过真正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这实际上远远背离了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置的目的,单凭课堂教学与理论讲授无法达到与当前环境影响评价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预期目标。

2.教材更新不能与时俱进

相比于中国快速发展的环评制度,本科生环境影响评价教材存在严重的滞后性。环境影响评价涉及的标准、法规、技术导则更新很快,如《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HJ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2009年)等都是近几年刚刚更新或颁布的。

通过对其他高校开设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材使用情况的调研,发现部分高校使用的教材都还停留在2010年以前的版本,而且现在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材大部分以讲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为主,很多新的法律、法规、条例、标准、技术导则等内容都没有及时更新和补充。如果仍沿用原有教材进行授课,学生学习到的是一些已经废止的知识,对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非常不利。

3.传统教学方式达不到教学目标《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符合实际工程要求的环境影响评价高层次人才,为学生将来毕业参加环评上岗证、注册环评工程师考试和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纵观各高校环境影响评价的教学方式,仍是以传统的教师教授理论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的填鸭式灌输,而且教授内容可能在实践不实用,且非常乏味无趣,学生缺乏参与和讨论机会,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和交流较少,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教授理论知识与实际环境影响评价工程案例缺乏衔接,学生掌握的知识只适用于课程的结业考试,达不到培养实践能力突出的教学目标要求。

二、《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

1.增设课程设计环节

课程设计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对学生进行阶段性基础或专业训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重要教学环节。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评价程序、评价方法、预测评估模式、法律法规、标准、报告编制等理论知识基础上,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能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

指导教师提供实际环境影响评价案例,指导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重点掌握法律法规的适用性;走访项目所在地环保部门,收集所需资料,并依托各地环保部门的环境质量调查结果,查阅相关资料;现场踏勘和调研环境现状及工程概况;按编制原则和要点完成环评报告。

2.增加和深化教学内容

在实际环评过程中,国家对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运用所学知识评价实际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分析评价环境影响程度、预测未来环境影响预测等方面的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由于课时、教材等因素的限制,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内容仅限于介绍环境影响评价一些相关概念、技术方法等基础内容,对于环境标准、技术导则、产业政策、预测模式推导及延伸、案例的详细讲解、编制实际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等重要相关内容无法有效深入展开,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够高,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环境评价影响的工作内容脱节严重,达不到培养实际工程技术人才的深度。

课堂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并根据国家对环境影响评价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实时增加和深化有关环评上岗证考试、注册环评工程师考试的内容,为学生将来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参加注册环评工程师考试奠定基础。

3.实施案例教学方式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案例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案例的选取对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以及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至关重要。

因此案例的选取应根据高校自身的行业特色,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与所学理论知识有直接的联系,并且是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来源于实践而不是由教师主观臆测和虚构的案例。例如作者所在高校具有鲜明的煤炭行业特色,在选取案例时就以内蒙古某露天煤矿建设项目为教学案例,根据理论知识的教学大纲章节安排,适时穿插有关项目总论、工程概况、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各环境要素的工作等级划分及评价范围的确定、各环境要素的预测和评价、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环境保护对策及措施、项目选址、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水土流失、公众参与等实际环评项目全过程内容。学生在收集和应用理论知识于实际案例的分析、解决过程中无形就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三、结束语

随着国家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对环境影响评价从业人员的更高要求,高校在培养环境影响评价方向的人才时应紧跟知识体系、政策法规等的更新步伐,通过课程

教学的改进,克服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高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能力,培养出符合社会对工程实践能力突出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章丽萍,贾建丽,于妍.环境影响评价教学改革初探.中国现代教育装备[J].2012,139(3):62-63.

[2]张春晖,何绪文,于彩虹,等.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思路,环境科学与管理[J].2011, 36(11):18-20.48.

[3]郭廷忠.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初探――以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为例[J].中国教育教学杂志,2006,12(3):17-18.

[4]王建宏,陈家庆.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式教学实践与体会[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95(7):105-106.

[5]林文杰,林曼斌,任乃林.环境影响评价学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 32(3):92-95.

对教学案例的评价篇9

【关键词】资产评估;案例教学法;房地产评估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8-172-02

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案例教学法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即在资产评估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适时地运用现有案例解释和研究资产评估,其具体形式包括课堂讲授理论中评析案例专门组织案例分析、模拟评估、课堂讨论等形式。二是案例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不仅可以使理论讲授变得生动活泼,具有启发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抽象的资产评估原理,并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最终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下面我们通过房地产评估中成本法和市场法的具体案例来说明两种方法的特点。

一、房地产评估中成本法和市场法的相关概念

(一)成本法

成本法是对类似房地产或房地产开发建设所需要的包括的利息、利润和税费必要费用的估算,从而估测待估对象的价值。以建设开发商品房为例,成本法中房地产的价格主要包含土地开发的费用、筹资产生的利息、对房地产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应缴纳相关税费和开发获得收益。

1.成本法的适用范围

(1)房地产市场发展不完善;(2)市场上交易实例不多;(3)无法运用市场法与收益法等方法进行评估。通常采用成本法对房地产进行评估。如政府办公楼、医院、学校、公园等无交易市场又无收益的房地产。

2.成本法的基本公式

(1)成本法的最基本的公式为:

建筑物重置价格=重建支出―折旧

其中,重建支出=成本+管理费用+利润+利息+相关税费

(2)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的公式为:

Pi=[P×(1±K)×T×J±F]×Y

公式中各变量的含义如下:

Pi――待估宗地地价;P――待估宗地对应的基准地价;K――各影响因素修正系数之和;T――期日修正系数;J――容积率修正系数;F――开发程度修正系数;Y――待估宗地使用年期修正系数。

3.市场法介绍

市场法是以评价时点近期交易的类似房地产(使用、结构、地理位置等方面和待估价房地产相似或相同的房地产)交易价格为估价基准,将其与待估房地产进行比较,并通过交易情况、交易期日、区域因素、和个别因素等修正,最后得出待估房地产在评价时点最可能实现的市场价格。

4.市场法适用范围

(1)房地产市场愈发达;(2)存在大量与被估房地产相似的交易实例。比较适用市场法进行估价,在同一地区或同一区域的供应和需求,可用于参考的类似交易案例越多,市场比较法越能更有效的应用,与之相反,则不适宜使用市场比较法。如教堂、图书馆、学校、公园等不适合适用市场法。

5.市场法的基本公式

P=Pd×A×B×C×D

其中:P表示待估房地产评估价值;Pd表示可比房地产交易价格;A表示交易情况修正系数;B表示交易期日修正系数;C表示区域因素修正系数;D表示个别因素修正系数。

在实际评估工作中,上式A、B、C、D具体表示为:

A=正常交易情况指数/可比实例交易情况=100/()

B=评估基准日的价格指数/可比实例交易价格指数=()/100

C=待估对象所处区域的条件指数/可比实例交易所处区域的条件指数=100/()

D=待估对象所处个别因素的条件指数/可比实例所处个别因素条件指数=100/()

二、成本法和市场法的案例对比分析

案例:评估对象为某一处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的住宅区,分别于2003年和2005年完成建造的一栋建筑面积为4800平方米的七层砖混结构住宅楼,和一栋建筑面积为180平方米也为砖混结构的临街铺面、门卫房。分别对评估对象采用成本法和市场法进行评估。评估基准日为2013年8月。

(一)成本法估算过程(采用房地产分估、加总方法)

1.建筑物价格采用成本法进行评估。通过对该地域砖混结构建筑大量调查分析,确定的建筑造建单价为800元/平方米,平房造价成本为400元/平方米。该建筑建于2003年建造完成,估计使用年限为40年,且已使用10年,取残值率为4%。

楼房重新构造成本=800×4800=3840000元

楼房评估价值=3840000-[3840000×(1-4%)÷40]×10=2918400元

平房于2005年完成的建造,预估尚可使用年限为17年,已使用8年,残值率为5%。

铺面、门卫房重新构建成本=400×180=72000元

铺面、门卫房评估价值=72000-[72000×(1-5%)÷(17+8)]×8=50112元

楼房、铺面、门卫房等建筑物的评估价值共计为:2918400+50112=2968512元

2.土地价格采用基准地价修正系数法进行评估。

土地价格=土地所在区域基准地价×土地地价影响因素修正值

调查分析该市房地产市场相关资料,确定该住宅所处地区基准地价为1098/平方米。

土地单价=1098×(1+0.375)=1509.75元/平方米

土地价格=2000×1509.75=3019500元

该住宅地楼房地产价格=建筑物价格+土地价格=2968512+3019500=5988012元

3.市场法估算过程

(1)选择三个可比实例,具体情况如下表:

(2)可比实例价格修正表

运用市场法在进行修正之后,三处交易实例评估价格具体为:

A=1250×100/101×102/100×100/98×100/92=1400元/平方米

B=1200×100/105×104/100×100/95×100/99=1264元/平方米

C=1300×100/102×105/100×100/96×100/97=1437元/平方米

以上三个类似案例和评估对象位于同一供给需求市场内,而且交易日期与评估时点较接近,所以取三者价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待估对象的基准价格:

(1400+1264+1437)÷3=1367元/平方米

市场调查确认铺面、门卫房所在与类似案例同属一地域,取其价格为60000元。

4.计算评估结果

该住宅市场价值=1367×4800+60000=6621600元

通过以上计算,得出成本法评估价值为5988012元,而采用市场法取得评估值为6621600元,比较发现在住宅市场上采用两种评估价值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差价额为6621600-5987900=633700元,差额率为(差额/市场法评估价值)9.6%。

对教学案例的评价篇10

摘 要 基于对学习性评价理念的理解,设计了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六种可操作的学生的学习性评价策略,创设了多样化的自评和同伴评价情境,为探究性实验的有效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 学习性评价 课堂评价 探究性实验教学 评价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1 前言

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学习性评价为提高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效果提供了新思路。学习性评价是学生、同伴和教师共同参与的常规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当前学习作为出发点,搜寻、反思,并有效反馈从对话、实物展示及观察等活动中得来的评价信息。其最主要的特征在于运用评价得到的信息,从而促进教与学的效果。学习性评价理念强调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因此,要提高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评价活动,让学生成为评价过程的参与者。现从6个方面对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性评价策略的进行设计和实践。

2 策略的设计与案例

2.1 让学生参与制定某些学习目标的实现指标

目的:帮助学生找到他们自己能够真正理解的表述方式,加深对学习目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和学生不断地强化技能,使后面的探究性实验的学习更加顺利。

操作方法: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将一些重点或难点目标的实现指标让学生参与确定,经历指标的制订、修改、增删过程。

案例:“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中引导学生制订实现指标。

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合格的实验设计方案应该达到的标准,笔者先通过展示有缺陷的案例和合格的案例,让学生思考:“标准的实验步骤应该包括哪三个步骤?必须遵循什么原则?”然后,让学生相互讨论:“我们如何判断自己或别人的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当你觉得同伴的实验方案有问题时,你会给对方提出什么样的修改建议?怎样的指标才合适?”讨论后师生总结出合格的实验步骤的实现指标。

2.2 使用实现指标的评价清单促进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目的:加深对学习目标的清晰认识,觉察到自己或同伴与预订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在此基础上思考采取何种策略来改进学习;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促进小组的分工和合作。

操作方法:教师将一些学习目标的实现指标或将比较复杂的实验操作步骤设计为评价清单,以表格形式呈现。评价清单不设置等级的描述,使用时,学生将自己或同伴的学习结果与清单上的实现指标进行逐一对比,判断是否符合实现指标的要求,并对被评价者进行诊断、分析和提供建议。

案例1:“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教学中的评价清单使用。

该案例中,评价者一边阅读同伴的方案(图1),一边逐一对照评价清单(图2)中合格实验步骤的指标,检查哪一条做到了,哪一条没有做到,填写是否符合,并进行分析或提出建议;同时,在同伴的方案中对与指标不符合的地方进行圈划,标出实现指标对应编号,在旁边用“×”表示。在这个过程中,被评价者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到自己的实验方案存在什么问题,并能通过评价者的建议作出相应的修改。而对于评价者来说,在评价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对实现指标的理解。

案例2:“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使用的评价表(部分)。

如表1所示,小组中某一成员在操作时,由其他成员作为监督者观察操作过程,监督者对照清单提醒操作者要注意的事项和步骤,并对其操作是否符合进行评价判断(用“√”或“×”表示),指出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以帮助对方改进学习。

监督者在监督、指导和评价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方案的理解。被监督者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到自己的操作存在什么问题,并能通过监督者的建议作出相应的修改,从而促使小组各成员严格按照实验方案实施,减少实验操作的失误,促进小组成员间的有效合作,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2.3 通过范例或有缺陷的案例来促进自评和互评

目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内化,构建起正确的标准;加深对学习目标的理解,了解与目标的差距,作出改进措施。

操作方法:① 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和设计方案环节时,学生完成某项学习任务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个符合要求的范例,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自己或同伴的答案与标准的范例之间的差异;或者给学生提供一些有缺陷的案例(可以来自同伴中有代表性的或教师根据存在的各种典型问题设计的案例),引导学生参照实现指标进行讨论、分析,发现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加深对实现指标的理解。② 在实验操作开始前,教师可通过播放视频作为范例,让学生了解操作的过程;或者让一个学生上台进行操作,由其他学生对其操作进行纠错和分析。这样更加直观,能够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心中形成检测实验操作是否正确的标准。

案例:“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教学中通过范例和有缺陷的案例促进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要探究的问题。教师在学生中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子,其中有好的,也有不合格的,让学生分析比较后选出符合要求的问题。下面是学生提出的部分问题:

学生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生长素类似物”过于笼统,自变量不够具体)

学生2:不同浓度的2-4-D促进迎春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符合要求的问题)

学生3: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有什么影响?(自变量和因变量都不够具体,无应答域)

学生对比和分析这几个问题后,就会清楚符合要求和不符合要求的的问题有什么特点,且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地牢固。

2.4 单独完成一项任务后再进行小组的交流与评价

目的:避免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总是一些比较活跃或成绩好的学生占主角,其他学生成为配角,贯彻“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尽量让每个学生有效地掌握目标。

操作方法:教师根据教学的目标,对于某些任务,如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和得出结论,要求学生在独立完成之后,再进行组内交流和互评;在实施方案环节,则以小组形式进行,但尽量让组内每个同学都有操作的机会。

2.5 设立学生指导员

目的:①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感和责任感,促进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理解。② 解决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师生人数比过小,教师不能及时给学生提供反馈和帮助这一常见问题。③ 在探究性实验教学过程中指导其他同学,为其他同学提供学习上的帮助,一定程度代替教师作为评价者的地位。

操作方法:

(1)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每次活动为不同的人选,采取轮流做指导员的方式。学生既可以自荐也可以由教师或同伴推荐。人数一般每次为2~3个学生。

(2) 教师在活动之前要对学生指导员提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学习目标中要求的学习任务;活动的流程;评价的方式和技巧。

(3) 学生辅导员在探究活动时间巡逻,辅导其他学生。

2.6 使用“评价、交流记录表”促进交流、表达与评价

目的:促进学生的组间或组内交流和反思,让学生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操作方法:(1) 在“交流、表达与评价”环节,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其他成员或小组的汇报或阅读其他小组的记录单,对其他小组或成员的探究的过程和结论作适当的评价;(2) 要根据“实现指标”中的质量标准对其他组的探究进行分析,而不能仅给予等级性评价,并做一些记录填入表2中;(3) 评价者可以通过口头质询或呈现记录表的内容向被评价者反馈评价的信息,而被评价者则进行必要的答辩、反思和修改。

3 分析与讨论

3.1 学习性评价的策略更具操作性和常规性

从以上案例可见,学习评价策略是从有效教学、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出发,将评价策略整合于课堂上常规教学活动中,采用常规、实用、有效的的方法进行教学、学习和评价,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因此学习性评价的实施一般并不增加课时,评价者操作的难度相对较小。通过评价可以真正实现“促进学习和改进教学”的作用。

3.2 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学习性评价模式下,多样化的自评和互评一直贯穿于探究活动的全过程中,能让学生不断通过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探究学习进行评价,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和广度,能够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3.3 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科学品质素养

由于各环节的自评和评价活动,要求学生严格参照实现指标不断地对自己或同伴的探究活动进行监控和修正,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探究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的开拓、继承、修正和完善的过程,从而形成发展的科学观,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多样化的评价活动要求学生有更多的交流和协作,要求学生能倾听和尊重不同的观点和解释,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交流、合作意识。

3.4 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学生在同伴群体中往往更乐于暴露自己的问题,彼此之间对待错误和缺点也更加包容。基于学习性评价理念的自评和互评活动能让学生更多、更深入地参与到教学过程,自觉地在学习过程中从事计划、实践、监控和纠正等工作。在评价中发展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实现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帮助,促进共同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