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财务制度十篇

时间:2023-10-17 17:24:38

村级财务制度

村级财务制度篇1

第一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规范村级财务行为,严肃财经法纪,切实保护集体和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有关政策,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除集体经济发达的村外,村级财务实行乡镇“双代管”。区、乡镇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部门分别负责全区各乡镇村级财务管理的指导和监督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区区域内按行政村设置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包括村民委员会代行其职能的。(下同)

第四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工作,应坚持下列基本原则:一是要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二是要适应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特点;三是实行计划管理和民主管理;四是坚持自力更生、勤俭办事业的原则。

第五条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建立健全以下八项财务管理制度。一是现金、银行存款管理制度;二是产品物资管理制度;三是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四是有价证券管理制度;五是财务收支管理制度;六是财务报表和财务档案管理制度;七是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制度;八是财会人员管理制度。

第六条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做好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减要有完整的原始记录;各项收支活动要做到手续齐全、内容合理;平时不定期地进行财产清查,年度终了前,要进行一次全面的财产清查。

第二章民主理财

第七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工作应坚持民主理财的原则,以保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集体财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第八条村集体经济组织应按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以其成员代表为主,有村干部共同参加的民主理财组织。民主理财组织应定期召开理财会议,认真听取和反映全体成员对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第九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重大财务事项,应先报乡镇农经站审查,并经乡镇人民政府复核,经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执行。主要包括:1.村集体经济组织筹集的资本在特殊情况下需要抽走的;2.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大额借债;3.由于债务单位撤消,依照民事诉讼法确定无法追还,或由于债务人死亡,既无遗产可以清偿,又无义务承担人,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的核销;4.大、中型固定资产的购置、变卖和报废处理;5.大额对外投资项目;6.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会人员的任免和调换;7.计划外较大的财务开支项目;8.主要生产项目的承包办法及承包指标;9.其它重大财务事项。

第三章财务公开

第十条村集体经济组织要根据有关规定,制定和健全财务公开制度,按月进行财务公开,业务量少的村也可按季度进行财务公开。

第十一条进行财务公开前,应对全部财产、债权、债务和有关帐目进行一次全面核实,对收支凭证进行认真核对。核实、核对工作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主持,由村主管会计负责具体业务。同时要认真研究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确定公开重点。

第十二条公开的内容应经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民主理财小组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共同审核并签字后,提交乡镇农经站审核,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审定。

第十三条村级财务公开的内容既要详细全面,又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便于群众了解。主要包括:财务计划、各项收入、各项支出、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农户承担的农业税及附加以及筹资筹劳、集资款、水费、电费等。

第十四条村级在财务帐目张榜公布后,村主要负责人应安排专门时间,接待群众来访,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做出解释。

第四章乡镇代管村级财务

第十五条村级财务实行乡镇“双代管”是指村集体的帐薄、凭证和现金、存款由乡镇农经站代记、代管,所有权仍属村集体经济组织。

第十六条村级财务实行乡镇代管后,村级应保留现金日记帐、财产物资登记薄、债权债务登记薄、内部往来登记薄等财务会计帐薄,乡镇农经站应设置总帐、明细分类帐、现金帐和存款帐。

第十七条村级财务实行乡镇代管后,村级只设置一名财会人员,负责办理村级的财务事项、登记有关帐薄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安排的其它相关工作,并按区、乡镇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向乡镇农经站按时报帐。

第十八条乡镇政府要配备具有一定财务会计知识的业务骨干从事代管工作。人员设置包括总会计一人、记帐员一至二人、专职出纳员一人。人员管理实行岗位责任制度,各乡镇要制定工作人员的具体岗位责任,明确分工,具体工作由乡镇农经站站长主持负责。

第十九条区业务主管部门要定期对代管业务人员进行培训,每年至少一次,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区业务主管部门可根据业务人员的岗位职责定期进行工作考核和业务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乡镇政府不得再任用其从事此项工作。

第二十条乡镇代管村级财务要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和工作责任制度。主要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制度、财务审批制度、财务报表和财务档案管理制度、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等。

第二十一条乡镇代管村级财务要按照规定设置财务帐薄、记载财务事项、管理现金收支和保管有关档案资料,及时向有关部门和上级领导报送财务报表。乡镇代管村级帐目、资金,要手续清楚、会计核算及时、帐目清晰、责任明确。乡镇农经站每月末(业务量少的村,可每季度一次)都要与村财会人员核对有关帐目和盘点库存现金,做到乡镇、村两级帐帐、帐证、帐款、帐物、帐榜五相符,如实反映村级财务状况,保护集体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第二十二条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村级各项收入的管理。村级各项收入统一由村财会人员凭乡镇农经站统一发放的专用收款票据收取,不得使用其它票据。收取的大额现金(一千元以上)应在当日内送交乡镇农经站,收取的小额现金可在3日内上交,村集体的资金收入不得坐支。乡镇政府要针对坐支和村干部直接经手现金收支以及村集体经济组织不按时报帐等问题,建立约束机制。

第二十三条乡镇代管村级财务要严格有关财务手续。乡镇农经站站长和总会计要认真审核村级的各项支出凭证,不符合规定的票据严禁入帐。对违反财经法纪、法规及区、乡镇有关规定的支出,应查明情况,提请乡镇政府或有关部门处置。大额支出(一千元以上)与“三费”支出,须经乡镇政府主管领导审核后,才能入帐,其中大额工程支出还要有招标承包合同、工程预算等必备的附件。同时,要严格支取代管资金的审批手续,支取小额代管资金由乡镇农经站站长负责审批,支取大额代管资金由乡镇政府主管领导负责审批。不论是报销开支,还是支取各种款项,都要严格手续,手续不完备,出纳员不准付款,严禁白条抵库、公款私存,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挪用集体资金。

第五章审计监督

第二十四条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部门负责组织领导全区村级财务的审计工作。乡镇农经站负责本乡镇村级财务的审计工作。

第二十五条区、乡镇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部门,可根据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派,开展专项、专题审计;可根据乡镇、村等有关单位的委托和要求,开展委托审计;可根据审计计划和工作方案,开展常规审计。

第二十六条区、乡镇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部门应根据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确定审计工作重点,编制审计项目、计划和工作方案。

第二十七条审计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审计、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廉洁奉公、保守秘密,审计工作人员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打击报复。

第二十八条区、乡镇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部门在审计过程中有下列职权:

(一)要求被审计单位报送和提供财务计划、会计报表及有关资料;

(二)检查被审计单位的有关帐目、资产,查阅有关文件资料,参加被审计单位的有关会议;

(三)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调查,被调查的单位和人员应当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及证明材料;

(四)对正在进行的损害集体经济组织利益和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有权制止;

(五)对阻挠、破坏审计工作的被审计单位,有权采取封存有关帐册、资产等临时措施。

第二十九条审计人员对审计事项进行审计后,应向其委派或委托的单位提出书面审计报告。重大审计事项和在审计过程中发现重大问题的审计报告,应分别报送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

第三十条审计部门审定审计报告,作出审计结论和决定,通知被审计单位和有关单位执行,并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向农民群众公布。

第三十一条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结论和决定如有异议,可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复审。复审期间,不停止原审计结论和决定的执行。

第六章财会人员

第三十二条农村财会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无正当理由,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随意调换。农村财会人员的任免和调换,必须按财务制度的规定,经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并报区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三条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要领导不得兼任财会人员;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领导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财会人员。

第三十四条对村级财会人员,实行凭证上岗制度。凡是从事农村财务会计工作的人员,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证),凭证上岗。未取得会计证的人员,要通过区主管部门的培训、考核,取得会计证后,方能上岗,否则,不得任用其从事财务会计工作。

第三十五条农村财会人员有权参与本单位各项财务计划的编制和参加有关生产、经营管理的会议;有权对本单位有关资金的筹集、使用和财产保管等方面的工作提出建议和进行检查监督;有权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告财务收支情况,反映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有权不办理违反财务制度的收支;对认为是违反财务制度的收支,应立即制止和纠正,制止和纠正无效的,应向乡镇业务主管部门提出书面报告,要求处理,否则,追究财会人员的责任。

第三十六条乡镇党委政府、乡镇农经站和村干部要支持财会人员履行工作职责,保证财会人员行使其工作权利,任何人不得打击报复财会人员。

第七章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七条对遵守和维护财经法纪成绩显着的单位和个人,由乡镇人民政府或村党支部、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给予表扬或物质奖励。

第三十八条对违反财经法纪的单位和个人,由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对违反规定的收支、用工和非法所得的收入,应根据审计机关的结论和决定,分别上缴国家或退还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

第三十九条对处罚不服的单位和个人,可向作出处罚决定机构的上一级机构提出申诉。

第四十条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及其它有关人员,由乡镇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一)村干部不经财会人员,直接办理财务收支业务,坐支村集体收入的;

(二)村干部及村财会人员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

(三)拒绝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审计部门提供帐薄、凭证、会计报表、资料和证明材料的;

(四)阻挠审计工作人员依法行使审计职权的;

村级财务制度篇2

一、财务开支审批原则,村级集体经济开支审批坚持实行联章联

签审批原则,限额授权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负责人审批,同时还建立财务监督小组。

二、财务开支审批权限:金额在

2000

元以下的由村民主任、支

部书记碰头后联合审批;2000

元至

5000元的由村级两委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后,由村委会负责人、村党支部书记联合审批;金额在

5000元以上的,由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后,由村委会主任、

支部书记联合审批。

三、财务开支审批程序

1、经办人出具合法的开支原始凭证,注明事由、用途、时间、

并有经手人和在证明人的亲笔签名。

2、财务主管人审批时,要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规范性和合法性,并把好经手人、联签人签字关。

3、出纳在支付时要把好经手人、审批人及限额审批关,对不符合的不予支出。

4、须经财务监督小组审核通过后方可盖章入账。对有疑问的发

票,经手人及审批人在村民代表大会上作出说明;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后方可入账。

5、对于各项出差及购物人员的暂接款,必须在一个星期内结清。

四、财务开支审批责任

1村财务负责人审批的开支内容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做到合理、

合法、规范。对超限审批而造成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严重混乱,集体资产损失重大的,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处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五、财务公开制度

1、建立健全财务制度,由村委会主任主管,实行计划管理和民主管理。

2、财务人员按各自规定的职责管理全村集体资产,防止流失。

财务收支月结月清,每季度定期张榜公布,接受村民询问和监督。

3、每年由村民主任向村民代表大会报告一年收支情况和明年预

决算,接受村民监督。

村级财务制度篇3

关键词:乡村;财务管理;村账乡代管;审计委托管理制度

本文为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青年课题,课题编号:2014040215)“乡村财务管理的现实选择及保障措施”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9月15日

近年来,广大乡村不时增强和完善民主理财制度建立,全面实行村务公开制,村账乡代管,狠抓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获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乡村在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村账乡代管的过程中暴露了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不少问题,例如:村级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的监视机制、会计人员素质较低且会计核算不标准、白条抵库、非正式票据入账、坐支现金、无证收费、未按规则办理业务等等,这给乡村经济安康带来了严重影响。本文对我国现有村级财务管理出现的普遍性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针对其提出解决方案。

一、村级财务管理的定义

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是指对直接归农民集体占有、支配、管理的各项资产所发生的收入、使用、分配等,财务活动进行的核算、计划、监督与控制。

二、我国现有村级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

1、财务制度不完善。缺乏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或是村财务管理制度与现行实际情况脱节,资金管理不到位,群众监督乏力。

2、账簿设置不规范。会计科目随意设置,记账方法不统一,账账不符、账款不符、账实不符、有账无证、有证无账现象较为普遍,不能进行规范的账务处理和全面反映村财务活动状况,也不利于财务公开和财务监督。

3、凭证审核不严格。财务原始凭证不规范,无经手人,无证明人,无事由,无审批人签字。财务开支未由分管领导“一支笔”审批,权责不分明。

4、财务收支无预算。资金收支无计划,资金使用不合法。

5、会计档案保管不当。会计档案资料未集中管理,会计人员甚至不办理移交手续,各管各的账,造成账簿和凭证丢失。

6、会计队伍不稳定。相当一部分村财务人员文化水平低,知识面窄,业务素质差,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知识和综合分析核算能力,因而在实际操作中漏洞百出,难以起到监督管理财务的作用。

三、村级财务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1、从财务人员本身来讲,主要是由于本身专业素质较低,对国家政策法规不熟悉,会计基础知识薄弱,对财务工作缺乏责任心。

2、从村负责人来讲,没有对村财务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财务管理认识不清,太过放纵,缺乏制约、监督。一是缺乏内部监督,村级会计大多是村干部,无法独立行使职权,不能发挥财会监督作用。二是缺乏外部监督。监督村级财务实际是个空白带,这就给法制观念淡薄者有可乘之机,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

3、从村民角度来讲,村民对本村财务状况应具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但是有些村民民主参与意识并不强,对相应的法律制度了解不多,没有很好地履行其民利。对村委会的不当决定通常消极对待,村民主理财小组也没有按照规定对村日常性开支的合理与合法性、真实性进行定期审查。应由村民大会或者村民代表大会集体通过的重大事项,例如专项资金的使用、土地补偿金的分配等,由于村民缺乏民主参与意识,造成权力集中到了极少数人的手里,权力失去监督,决策的透明度与公正性缺乏。

四、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体系的具体措施

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要依据一定的现实性,既要有理论的指导,也要有学术思考的引领,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确保管理模式的现实性选择正确性。此外,乡村管理模式的选择不能抛开新农村建设大背景,综合性考虑和抉择才能确保农村经济顺利发展,才能使新农村建设速度加快。具体解决措施如下:

1、提升财会人员整体素质。稳定会计队伍、乡村财务程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财会人员素质的高低,因而提高财会人员素质,稳定财会人员显得尤为重要。乡村财务管理人员有农经干部和基层的领导干部,还有财务管理人员,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对于提高乡村财务管理是个最根本的措施,也是对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贯彻和实施的有效方法。要提高管理力度就要庸者下能者为,还要懂法、爱岗敬业,这些素质是财务管理人员必备的。首先,树立岗位义务制,明白财会人员的权益与义务;其次,增强对财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作业务效率。经过多种方式来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以根绝乡村财务工作中呈现的不设明细账、用圆珠笔记载凭证的常识性错误;再次,提高财务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稳定会计人员队伍;第四,、严肃财经纪律,强化义务追查。实行财务定期检查制度,树立村级财务管理义务制,使财会人员盲目实行其职责,不时进步其工作业绩,增强会计材料的管理。村级财务管理的记载和反映村级业务的重要证据,是村级财务信息的载体,因而,必须要管理好财务档案。对会计凭证、账簿等材料进行全面清算,装订成册,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增强对会计凭证的管理,防止呈现自制票据现象。增强对外拨付资金手续的管理,防止不必要的资金流失:增强对工程项目的管理,严厉制定工程资金预算表。树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强化约束机制,树立科学的、实际可行的财务制度是搞好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要保证。各村应该从本身实践出发,依据相关制度,树立健全合理的、科学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以保证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例如,树立财富清查制度、预算决算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以处理局部乡村工程项目的建立缺乏预算的问题。做到账簿齐全、核算科学、资产完好。

2、财务公开制度的践行要进行到底。在现代社会,村民是有权力知道并监督乡村财务管理的具体情况,有责任获悉三农资金的来源和去向,也就是说村民行使监督权最有效的方法便是财务管理的公开制度,而且为确保国家利益和农民利益,要把财务管理公开制度进行到底。在财务管理公开制度方面,公开时间和公开内容是财务公开制度的两个重要因素。公开的内容要正确、完整,而且必须真实,同时还要让农民懂得每笔资金的具体名堂,不要巧立名目,故弄玄虚。也就是说账目的明细表中要有具体财务事项,数字翔实可信,避免一些专业术语让农民凭借猜测,模棱两可的下意识里的乱定位。有必要的还需要做出具体解释,以确保每笔账目清晰;从时间上可以认定年终年初、季节性必须公开账目。此外,随着重大事项的决策,要及时公开账目,也就是要做到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进行账目公开。也可以在村民大会上进行财务细则通报,并允许农民进行质疑和提问,也可以通过公告栏里的“一览表”进行账目公开。农经部门可以对每一次的账目公开进行核实复查,对财务半公开、假公开、不公开的按制度进行严肃治理。

3、加强预算管理,强化支出控制。改革后乡(镇)、村财政(务)收支矛盾的加剧,要求我们必须强化支出控制。为此,应在撤并乡(镇)、村财政(务)供养机构,减少人员经费开支,规范县级和县级以上部门行政行为等前提下,着力建立健全乡(镇)、村支出制度,主要包括:(1)财政(务)支出预算制度。每年初,各乡(镇)、村要根据上年的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结合当年实际,制定本年度的收支预算或计划,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后,严格执行;年终各乡(镇)、村要对本年度的财政(务)收支进行决算,并将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情况向全体乡民、村民公开。该预算必须是乡、村的综合预算(即包括各部门、各下属单位的预算);是一个列举所有开支项目并对其分类的详细计划;其中的每项开支都要说明理由,以区别轻重缓急;其执行中,没有列支的项目不能开销,列支的钱不能挪作他用;(2)预算总量控制制度。年初预算支出应实行总量控制。最高限额应坚持量入为出、留有余地,以应付预算难以预料的紧急情况;(3)开支标准和限额制度。应按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执行;没有统一规定的,由乡(镇)、村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并报政府有关部门备案;(4)开支审批制度。所有支出事项必须严格按审批规定由领导和民主理财小组进行审批;(5)政府采购制度。该制度不仅适用于各级政府,还适用于乡(镇)、村各部门的直接支出,都应按法律规定方式实行规范的集中采购;(6)国库或乡镇经管站集中收付制度。即将所有政府性财政资金或村集体性资金全部集中到国库或经管站账户,其支出可由各部门、村根据细化的预算自由决定,经财政部门和经管站核对后直接支付;(7)财政财务稽查审核通报制度;(8)财政财务支出公开制度。乡(镇)、村应定期或在年终对预算支出的执行情况,乡民、村民最关心的情况等予以公开,接受全体乡民、村民的监督。

4、在农村试推行审计委托管理制度。经济管理学系统中的难题就是财务管理审计问题。各种人际关系严重影响了财务审计的进行,特别是在乡村有限的空间内,碍于乡里乡亲或者上下亲的关系,审计小组的权利形同虚设,走马观花一般走过程,不能从根本上彻查审计问题。村领导和农经部门关系密切也无法让财务审计顺畅进行。为了破除这些关系的桎梏,试着在乡村大力推行审计委托管理制度。在审计委托管理的管辖范畴之内,乡村的财务将由被委托的专业会计师进行审计,审计的时间可以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从审计内容看,可以把财务往来账目列为重点,针对资金的无故挪用、莫名失踪、巧立名目的贪污、没有节度的挥霍浪费现象彻查到底。被纳入审计内容的还有离任的村乡级干部必须经过审计方可脱离工作岗位。从审计的效果来看,没有熟人和所谓关系网的干涉阻挠,审计的结果自然是真实有效的,而且还能保证审计是一个可以独立行使的部门。

5、力求在我国乡村普及会计电算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遍及到各个行业,会计电算化早已屡见不鲜。面对新农村建设更应该普及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是由计算机、会计软件、财务人员组成的会计系统,这个系统将代替很多人力所不能及的运算,也就是说计算机是一个极具现代气息的财务管理工具。使用这个工具的好处是没有人情味的计算机按照内部的会计软件铁面无私地管理着财务的一切细目,不造假、不虚张声势,而且对于农村中对财务知识粗通的人根本无法改变软件的程序,从而做出虚伪的假象。可见,会计电算化在农村的大量使用,可以提高农村财务管理的强度,并且可以使财务核算的质量得到提高。会计电算化的确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高效方法。

会计电算化的高效性、优越性和重要性值得更多的乡村关注和普及。在农村应该有侧重性的、有倾向性地培养会计网络人才。通过大力培训网络会计人才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提高乡村财务管理。此外,财务管理的经济市场可以通过编程来制作出适合农村各地财务状况的会计电算化管理系统,使这种经济高效的管理模式尽快通过提高认识,尽今早普及。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伟娟.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的现状及对策――基于邢台农村的数据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1.

村级财务制度篇4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财务“双”制度“四权不变”原则

农村社会的经济利益是农民的权益, 最集中地体现为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当前农村主要矛盾和纠纷的一个焦点就是农村财务管理,如果解决不好,不仅会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 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而且会损害党群干群关系, 甚至引起社会矛盾, 阻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中村级财务“双”制度是我省在农村财务管理中一项有效的、科学的财务管理举措。

村级财务“双”就是在保证村集体资金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村两委会经村民代表会议授权,将村集体的帐务处理和货币资金(现金存款)管理委托乡镇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中心,进行会计电算化财务处理和货币资金监督管理。乡镇设立村集体财务管理中心,负责财务“双”。农村推行财务“双”旨在切实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进一步强化基层民主和监督,深化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妥善控制和处理村集体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化解干群矛盾,促进农村社会稳定。浙江省各地农村自2006年开始全面实行农村村级财务“双”制度,具体做法是乡镇成立集中记账专门机构(乡镇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中心)集中管理核算村级财务,各村设报账员实行定期报账制,村日常支出实行备用金制度,所有账务由乡镇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中心办公室统一核算和管理。

从实际实施落实效果看,该制度对村级财务的监管起到了一定的成效,各地村级财务基本上杜绝了农村财务管理混乱的问题,但在具体实施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特别是在各级纪委、农业主管部门的联合财务检查中暴露出一些具体实施中的问题。如在误工补贴的发放中,具体流程可以先由村两委造清单、监督小组长审核、主任书记审批、到出纳处核实、复印留底、领钱发放、最后再交回票据。这就有效的避免了导致财务账目管理的滞后和信息不全面的情况发生。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本文就浙江省在实行村级财务“双”制度下农村财务管理问题进行探索提出相应策略。

一、浙江省在实行村级财务“双”制度下农村财务管理现状

农经工作涉及农村领域的方方面面,包括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经统计以及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当前农民最为关心的就是村级财务问题,农村财务工作透明、公开已经成为农民最感兴趣的村级事务,因为这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近几年来许多乡镇因为财务方面的原因出现过多起群众上访事件,规范财务行为已经刻不容缓。为了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行为,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工作透明度。我省各个行政村已经全面实行了会计委托制,各村会计按季到乡镇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中心统一做帐、记帐、审核,会计电算化已经全面实施,农经管理工作正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

(一)各行政村全面落实财务“双”的新管理措施

浙江省各市县、各乡镇人民政府在全面铺开财务“双”新制度前,各市县进行了村级示范试点工作,在取得一定成效后,全面落实。在全面推进财务“双”制度前,各级乡镇人民政府通过组织召开研讨会等形式,向基层群众介绍实行财务“双”制度的各种好处,使群众了解推行财务“双”管理制度的作用在于从源头上杜绝村干部挪用、滥用村级财务,严肃财经纪律,坚决抵制白条现象,严格实行账款分离管理,减少由于财务问题出现的上访案件。同时落实了推行村级财务“双”制度坚持“四权不变”的原则,即资产所有权、资金使用权、收支审批权、收益分配权四权不变的原则,具体以村级会计、出纳委托乡镇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中心管理。同时将示范村的经验和成效加以分析和推广,基本上广大基层党员和村民代表对村级财务“双”有了充分的了解,在思想统一、制度全面、操作规范的情况下,此项农村新财务管理制度推行有序且有效。

(二)具体财务新政操作中时间节点明确

浙江省各地农村在落实财务管理新政中,对具体操作时间节点有明确的时间界限,要求各村会计在规定财务期间将财务报乡镇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中心,以便尽快办理各种交接手续。同时在规定时间节点上村两委会、会计到乡镇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中心办理相关手续。村会计核对了当年上半年科目余额、现金存款余额,并在核对单上签字确认。各村村委会主任代表、委托单位、乡镇农经干部代表、受委托单位分别在村出纳资金盘点移交清单、 村级财务档案移交清单、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中心出纳职责、村级财务业务委托书上签字盖章,确认双方委托关系成立,使村级财务管理走上规范化。村支书对村出纳资金盘点移交进行了鉴证。明确的时间节点操作,使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能在规定的会计核算期间完成相应的财务核算、审计等系统工作。

(三)实施了村级财务“双”制度后村级财务透明度提高

实施了村级财务“双”制度的行政村,大大促进了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和工作效益的提高,财务公开及时,增加了财务管理工作透明度。各村对开展的各项农业经济项目的各项经费开支和收益有了统一的财务信息控制系统,在乡镇级财务监管中心,不仅全面掌控各类会计科目的收支现状,同时对各行政村项目经济的财务成本控制提供了科学准确的财务分析报表,为基层农业项目在资金有效利用等方面提供了财务保障。同时从财务制度上保障基层农村在经济发展中对基本干部财务工作规范化、廉洁化方面提供了相应的制度保障。

浙江省各地农村推行财务“双”后,从源头上杜绝村干部挪用、滥用村级财务,严肃财经纪律,坚决抵制白条现象,严格实行账款分离管理,减少由于财务问题出现的上访案件。推行村级财务“双”制度坚持“四权不变”(资产所有权、资金使用权、收支审批权、收益分配权)的原则,村级会计、出纳委托乡镇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中心管理。浙江省各地在全面实行村级财务“双”制度以后带来了明显的效益,经济纠纷明显减少,财务管理制度化,正常化。党员、村民代表对实行“双”制度表示欢迎。

二、浙江省在实行村级财务“双”制度下农村财务管理策略

从实际实施落实效果看,该制度对村级财务的监管起到了一定的成效,各地村级财务基本上杜绝了农村财务管理混乱的问题,如报账滞后,现金管理混乱,审批不规范等,但在具体实施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特别是在各级纪委、农业主管部门的联合财务检查中暴露出一些具体实施中的问题,如设立备用金影响了会计核算,造成了许多弊端,去年开始取消了备用金制度,而且就2000元备用金来说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如在误工补贴的发放中,具体流程可以先由村两委造清单、监督小组长审核、主任书记审批、到出纳处核实、复印留底、领钱发放、最后再交回票据。这就有效的避免了导致财务账目管理的滞后和信息不全面的情况发生。

就此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策略:

(一)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强和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推进农村民主管理和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通过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制和会计电算化等途径,不断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取得了了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一些村农村财务制度不完善、内部管理不规范、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仍较突出,由此造成集体资产流失,农民来信来访增多,引发了干群关系紧张,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各村两委会要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1、指导思想。以发展和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物质权益和民利为核心,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形成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监督有力的农村财务运行和管理机制,有效防止农村集体资产流失,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2、工作原则。坚持民主管理,推进财务公开和民主制度,增强农民群众民主管理意识和能力,维护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这里强调的是财务公开。

(三)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

1、完善村级会计委托制。进一步规范会计委托行为,强化会计监督。确保会计核算准确、如实反映经济活动事实。严禁侵占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及收益,维护集体资产产权。村报账员要及时报账(乡镇确定每周哪几天为报账日)。

2、深入实施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制度。各村委会要全面建立村级财务公开制度,统一规定财务公开时间、内容及格式,并在便于群众观看的固定公开栏上按季或按月公布财务明细账。凡属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粮食生产直补及良种补贴等重大事项都要及时公开(按制度要求的时间公开)。

3、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银行存款账户管理、财务预决算、集体资金审批领用、收支报账、票据使用管理、债权债务管理、财产清查、财务档案管理等财务制度。制定和完善村干部报酬、误工补贴、出差等支出的标准和程序、规范和控制非生产性开支行为。健全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会人员补贴和其他待遇。全面清理银行存款账户,按照每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一个银行基本存款账户的要求,取消多余户头。村级各项收入,包括上级补助、奖励及社会捐助的资金、物资必须统一纳入集体经济组织账户核算,严禁公款私存、多头存款和设账外账、搞小金库等,严禁擅自出借集体资金或利用集体资金谋取私利,严禁为任何单位或个人提供担保。全部收据上交管理中心,所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由管理中心统一开票。

4、加强经营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经营承包、发包以及工程项目建设集体讨论决策制度和公开招投标制度。凡涉及工程项目建设、集体资产的发包租赁及出让、物资采购等事项必须经村班子集体讨论,群众较为关注或金额较大的项目,必须经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讨论同意,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公开招标。

(四)切实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领导

农村财务管理涉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村党支部、村委会要高度重视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落实农村财务管理“一把手”责任制,明确专人分工负责。

三、结束语

新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大大促进浙江省各地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和工作效益,同时财务公开及时,增加了财务管理工作透明度。这项工作的开展所带来的财务管理的几点启示:首先,创建财务公开规范村首先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村级财务公开作为村务公开的重点,既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农村工作的难点。通过财务公开规范村的创建,能进一步规范村集体经济管理,充分发挥民主管理,有效防止村干部铺张浪费乱花集体资金和贪污、挪用集体资金行为,促进基层组织廉政建设。其次要加强领导,建立组织,狠抓落实,确保质量。其次,实行财务“双”要严肃纪律,认真确保“双”的资金安全,严禁平调、挪用村级集体资金。第三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要坚持制度化,要依托乡镇党委政府建立长效机制,才能真正维护群众的利益。最后,财务内容要规范化公开。公开程序要规范,财务公开表由乡镇财务规范化管理中心统一电脑生成,公开内容细化,做到逐笔、逐项公开,让群众看懂。监督到位,公开栏边设立意见箱,接受群众的监督,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及时作出解答。

参考文献:

[1]张娜.论农村财务管理[J].农村财务,2008,(10).

[2]尚洪杰.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几个问题[J].财务会计,2008,(8).

[3]侯丽生.财务管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4]苏永玲.浅谈农村财务的审计监督体系[J].农业经济,2005

村级财务制度篇5

关键词 村级财务管理 存在的问题 产生原因 对策

村级财务管理是促进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做好农村工作和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村级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的政治稳定。

一、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村级财务管理是指村委会代表本村村民对有关资金的筹集、投放和分配的管理。近年来,通过对乡镇、街道村级财务管理状况的审计调查情况来看,一些村、社区财务管理仍然比较混乱。主要存在以下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财务基础工作薄弱

一是会计账簿不规范。会计人员不能认真执行财务制度,“糊涂账”较多,会计核算方法比较混乱,根本无法真切地反映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情况。二是财务手续不健全。有的村财务原始凭证不规范,无经手人,无证明人,无事由,无审批人签字。三是对账程序不规范,对帐不及时,账实不符、账表不符、账账不符、账款不符等现象时有发生。四是会计资料管理不善,会计档案不全,有些原始票据长期保存在个人手中,未及时搜集、分类、归档保存,导致会计信息残缺、失真。五是财务管理机构不健全,制度不能有效落实,会计人员年龄偏大,业务生疏,导致账目不清。

(二)集体资金管理不到位

一是村干部随意支配资金,占挪资金现象普遍。有的村干部不将零星收入入账,私设小金库,乱花乱用群众集资款;或公款私存;或侵占集体资产利息;或把公物占为己有等。二是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招待费开支大、比重上升快。三是有的村干部领导能力差,不懂得理财,财务收支无预算,导致年终决算结果一片“红”。四是有的干部急于求成,不遵守市场规律,拿上级专项拨款胡乱投资。

二、村级财务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村领导的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有些干部领导能力差,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认为村级财务管理仅仅是财务会计的事,自己没必要花心思。有些干部认为目前村级集体经济没有什么可管,管不管无所谓,只是群众反映强烈了才组织力量去清查。

(二)村级财会人员的财经法纪观念不强、业务素质较低

有的村没有建立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有的虽有制度,但没有落实,形同虚设;有的村虽设有会计、出纳,但工作人员未认真履行职责;有的村财务人员文化不高,未受过专业培训,政策水平和业务知识差,连起码的会计基础知识、财经政策、法规都不懂,只知道记个流水账,所有的票据都依赖镇记账人员记账。

(三)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不足

尽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得到了逐步完善,但财务制度不足的负面影响没有消除。很多村子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有些村委会连最基本的现金出纳制度都不健全,白条抵库现象严重。

三、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对策

针对村级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从宣传、培训、完善、规范、健全、提高等方面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体制。重点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强村干部的财务管理意识

一是在考核村干部的时候,应加入财务管理方面的内容。村级财务管理的目标应界定为集体资产发挥效益的最大化,并在此基础上设置财务管理的考核指标。指标可以打分形式评出村干部的总分,作为对村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之一;二是在村干部的培训上,可以针对本村特有的情况,请专业老师对村干部进行指导,也可以参观发展成果好的农村,多与当地村干部进行交流。

(二)开展业务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素质

针对村社区财会人员业务水平不高、文化偏低和人员流动频繁等问题,制订切实可行培训方案,如举办财会人员培训班,使农村财会人员掌握填制会计凭证、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等财务知识。这样不仅有利于村级会计部门与上级政府财务部门的直接沟通,而且便于提升村级会计人员素质,使得上级政府部门更深了解基层财务,利于预防农村干部腐败。

(三)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一是必须建立起一整套财务管理制度。各村、社区必须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农村财务审计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动态化管理。财务会计人员通过加强业务培训,逐步做到持证上岗。规范村级财务处理方法,制定有关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详细规定现金、财产物资管理办法,逐步实现财务管理“六统一”,即封面统一、会计科目统一、账本统一、报表统一、收款单据统一、凭证统一。二是切实执行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建立定期公开制度,至少每月公开一次,公开时间要及时;重点公开土地征用补偿款、上级下拨的专项补助、集体资产承包、租金收入、集体债务等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彻底消除群众心中疑虑,建立起村民对干部的信任。三是建立健全村级财务定期核查和审计制度。实行季度财务核查、专项资金收支核查和年度财务审计相结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专项资金或投资项目的收支情况应逐项进行核查或审计,核查或审计结果在村务公开栏中向群众公开。四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加大惩处力度。逐步建立对乡镇领导的责任追究制度,实行村级财务管理乡镇领导负责制,对因村级财务管理混乱而引起干群关系紧张,矛盾激化,造成不良影响的,一经查实,须追究党政一把手和分管领导的责任,情节严重的给予一定的党纪政纪处分;同时要加大对村干部在村级财务管理中违纪违规问题的查处力度。一旦发现村干部在村财务中有虚报、谎报、瞒报、白条入账、贪污受贿、占用挪用集体资产或专项资金、私设小金库等问题的,一律严肃处理。

(四)严格村级财务管理,加大监督力度

坚持定期公布账目,实行审计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一是严格规定审计内容,即财务制度的建立和健全,财务收支、收益分配,重大工程预决算情况等;二是严格审计程序,即先发审计通知,接受审计,审计结束写审计报告,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三是严格审计操作标准。对涉及工程项目和农民负担费用情况的应逐项审计,对审出的问题,按照性质不同作出处理,逐步建立健全村级财务考核体系,定期联查,预防核准后的财务内容出现以假乱真现象,确保群众满意放心。

综上所述,当前村级财务管理存在不少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村经济健康发展。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有针对性提出对村干部、村民进行教育,对财务管理的制度环境、公开力度及监督力度进行全面改善,由此提高财务管理制度在村委会的执行力,对于加强村级财务资金的有效管理,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为云南省陆良县同乐街道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 刘文霞,王敦青.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15).

[2] 周永梅.新时期农村财务管理探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8).

村级财务制度篇6

【摘 要】 农村财务规范化对推进新农村建设有重要意义,而村级会计委托制有利于促进财务规范化。文章从财务公开、会计电算化、会计人员队伍建设等角度对该制度下如何促进财务规范化进行研究,并结合案例进行应用分析。

【关键词】 农村财务; 规范化; 村级会计委托

一、前言

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是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个突出热点问题,也是关系到农村稳定的最敏感的因素之一,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要意义。管理规范化可以克服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农村各级财务更具透明度和时效性,从而进一步充分调动和保护群众民主理财、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可以有效地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三资”进行监管,防止集体资产的流失。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十分重视农村的财务规范化管理,积极探索改革财务管理体制,全国出现了村账双代管、村账乡管、村账站审、会计委派制、村级会计委托制等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国内学者对各种模式进行了充分研讨,张楚堂等(2006)认为,村级会计委托制是目前治理我国农村财务混乱的有效模式。

村级会计委托制是指在不改变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所有权、审批权、使用权、收益权的前提下,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代表大会表决同意,委托乡(镇)经管站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上,实现乡(镇)、村两级的双重监督。该制度下,对村级财务实行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记账、统一公开、统一建档的“五统一”服务,实行多级监督,建立统一的村级财务管理机制。这种模式目前在浙江、山东大多数地区实行,截至2009年2月,山东省79.6%的乡镇已实行村账委托制度,其中,青岛、淄博、东营、泰安、莱芜、德州地区100%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效果显著。

二、村级会计委托制下的规范化研究

农村财务规范化要求村级的各项收入、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和部门对农村拨付的资金,都要规范缴付手续,统一管理,有效监督。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有利于保证财务公开,有利于实现电算化管理,规范财会队伍,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从而有效地促进财务管理规范化。

(一)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从机制上保证了财务公开的透明度,形成群众参与的监督机制

实行财务公开是促进农村社会稳定,政治安全的有力保证,是村务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村级民主监督制度的基础。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后,需要对各村的资产、负债进行全面清查,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建立严格的民主理财监督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等,有利于农村财务管理的程序严格,制度规范,公开透明,便于监督,排除了村干部的干预,在不改变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所有权、审批权、使用权、收益权的前提下,将村级的理财权和会计人员的监督权适当分离,使会计人员更好地依法行使会计职能,从机制上创造了敢于监督、便于监督和有效监督的条件,从根本上确保了农村财务收支的公开、公正、真实,满足了群众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要求和愿望,形成群众参与的监督机制,有力推进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二)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为实行电算化创造了条件,有效地规范了会计行为

该制度下区域集中,管理集中,应用集中有利于实现电算化。电算化可以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克服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摆脱了会计对村干部的依附,使账目更清晰、更客观,为农村数据和业务规范化提供了一个解决良机,使农村各级财务更具透明度和时效性;可以利用电算化进行预算控制和流程控制,避免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有利于堵塞各种漏洞,遏制乱收滥支;可以利用电算化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三资”进行动态监管,防止集体资产的流失;可以标准会计科目代码、资产编码,为实现业务标准化打下基础;电算化下可以实时查询,有利于上级部门实时监控、远程查询、及时决策;有利于完善财务公开内容与形式,可以进行触摸屏查询,电话查询,网上查询;电算化有利于实行网上审计,提高了审计质量与效率……总之,会计电算化可以有效地规范会计行为,达到有效监管、支持农村决策的目的。

(三)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有利于财务人员队伍稳定,提高业务素质,从而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农村财务管理是一项业务性较强的工作,稳定财务人员队伍、提高人员素质至关重要。传统村账自管模式下,选拔财会人员任人唯亲,全凭个人意志,致使一些素质低下、不具备会计条件的人被调到会计岗位上来,账务处理不及时,程序手续不清楚,会计科目使用混乱,他们大多只能记记简单的流水账,很难满足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要求。村级会计委托制下公开选拔农村会计,对农村财务人员的任用、免职等必须履行公开选拔、考核、审报手续,持证上岗,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健全监管和考评机制,从机制上使会计人员认真负责,敢于监督,不因村委会换届和村干部变动而变动,形成一支稳定、精干的农村会计队伍,有利于促进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确保会计核算质量。

(四)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有利于完善各项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资金管理,提高农业财政专项资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财务工作有章可循,是搞好财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保证。委托制下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记账,统一公开,统一建档,有利于严格执行各项收支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基金管理制度、收益分配决算制度等;有利于集体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增值;有利于严格按照农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管理、使用资金;有利于规范财政专项资金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认真落实好专账管理和县级报账制的有关要求,严格支出管理。

(五)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有利于强化监督,完善民主理财制度,完善农村财务审计制度,促进财务规范化

该制度下可以实行多层监督。一是群众监督,每村建立3-7人组成的财务监督小组,负责对村级管理全过程进行监督;二是乡镇会计监督,会计对村里上报的原始凭证进行严格审查监督,审核是否符合规章制度,手续是否齐全等;三是审计监督。各乡镇落实专人对村级财务进行定期和专项审计,对村干部实行任期和离任责任审计。通过多层监督,完善了民主理财制度与财务审计制度,有效促进财务规范化。

三、村级会计委托制下的财务规范化案例研究

山东省章丘市从2002年开始就成立记账中心,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历时七年,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市908个行政村的账由83名记账中心的会计承担,全面实现了农村财务的电算化、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其基本做法为:

(一)建立“农村会计记账服务中心”,实行会计垂直管理,实现会计专业化,高标准搭建农村会计集中记账平台

他们本着“规范、安全、方便”的原则,各乡镇(街道)在利于群众办事、交通便捷的乡镇驻地建起了硬件设施完备的记账服务中心,全市记账中心建筑面积达3 000m2,市里统一配备了微机和专用财务软件,实行电算化管理。为加大监管力度,市财政、农业部门分别建立了村级财务监控中心,利用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与各乡镇记账中心实行微机联网,实现了对村级财务管理的远程监控,大大提高了村级财务透明度。

(二)择优录用,选好会计人员

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经全市统一考试和考核,选拔出83名会计,并设人才预备库,由市政府与其签订招聘合同,定期培训,由市、乡两级共同组织考核。高素质、专业化会计队伍的建立,有效地解决了过去由于村干部直接任免会计而出现的会计信息失真、监督职能弱化的弊端,为优化农村财务管理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三)清产核资,移交账款

各村清产核资后向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征得群众同意后办理交接手续,记账中心以村为单位建立账簿,承担起会计业务的核算任务。

(四)坚持收支两条线原则

所有集体现金收入一律进记账服务中心村级账户,所有现金支出一律从记账服务中心村的账户划出,禁止账外账和小金库的存在,避免村级财务管理漏洞。

(五)规范村干部权限,强化村级事务管理

支持和强化村级民主决策、民主评议、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对村级土地发包、水利工程等村级事务,制定相应的制度、规定民主监督落实机制,使办理的过程和结果公开透明。抓好三层监督,实现监督多元化。一是群众监督。坚持由村民理财小组对村级财务实施全程监督,确保财务支出的合理合法。村民若对本村账目有疑问,可以持本人身份证和村民理财小组介绍信,随时到记账中心查询。二是业务监督。乡镇记账中心和会计定期对财务进行业务审核,实行谁审理谁负责的制度。三是审计监督。各乡镇组织专人定期对村级财务进行专项审计。对审计出来的问题,及时通报,督促整改。由于加大了审计力度,一些不合理开支被取消,全市每年节约非生产性开支达8 000多万元。

(六)建章立制,规范运作

为推动村级会计委托,章丘市在加强领导的同时,也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制度,实施四个统一,实现运作规范化。一是统一制定了《农村会计集中记账管理办法》、《会计人员职责》、《报账员职责》、《记账中心考核办法》等规定,用以指导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二是统一规定各村的报账员必须在每月的25日前,将集体资金收入全部缴入记账中心本村的现金专户,记账中心会计每月对各村的集体收入资金进行汇总并制作会计报表。各村支出的原始收据,在由当事人、村主要领导签字并由村民理财小组审核后,每月10日前由各村报账员到记账中心集中记账。三是统一全市农村财务公开的时间、内容和程序,规定每月的15日各村收支情况要在记账中心和本村的公开栏同时公开,公开内容至少保留15天。四是各记账中心统一建立村级财务档案室,采用专门的铁柜,一村一柜,统一管理村级财务资料。

章丘市实行农村财务制度改革,有效解决了多年来农村财务不清造成的种种矛盾,理顺了干群关系,堵塞了财务漏洞,取得了明显成效。200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06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 156元,同比分别增长16.1%、25.7%和7.9%,全市农村出现了蓬勃发展、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四、结束语

我国农村发展正处在结构变革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村财务规范化任重道远,为了保证农村综合改革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从管理制度和机制等方面进行科学规范,打好基础显得尤为重要。村级会计委托制是符合目前国情的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使农村财务工作从制度建设、人员建设等方面逐步走向规范化轨道,对促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社会稳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楚堂,李超楠.我国农村财务管理模式评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10):54-55.

[2] 李瑞芬.新时期农村财务理论与实践[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2):66-69.

[3] 苗宏.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思路和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07(3):87-88.

村级财务制度篇7

关键词:农村财务;规范化;思路对策

农村财务管理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是农村基层组织、思想、政权建设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搞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中央和省一再要求要认真搞好村级财务的管理,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一项大事来抓。之所以如此重视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是因为农村财务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由于目前村级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着不规范的问题,影响了农村工作的正常运转,使得村党支部缺乏号召力和凝聚力,各种公益事业难以兴办,所以完善和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在当前已是刻不容缓。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财务管理已显得相对滞后,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混乱,迫切需要进行规范。如何切实解决当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农村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会计法规制度的培训,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农村财务管理既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又是一项业务性极强的工作。因此,稳定财会人员队伍,提高财会人员素质至关重要。财会人员被确定之后,一般不要随意变动,以稳定财会人员队伍。这里关键是要严格财会人员的任免程序,必须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并建立岗位责任制,财会人员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为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要切实加强业务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业务考核,稳定队伍,提高素质,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多年来财会人员队伍不稳定问题一直困绕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要改变这种现状,有必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会计队伍。因此,一是应健全财会人员任免制度。凡经群众推荐,村委会上报,乡镇考核合格,应由乡镇会计管理站审批并统一颁发聘书;二是建立财务人员人事管理制度。对村级财会人员的配备、考核、聘任以及劳动报酬、岗位责任制等均做出明确规定,不经乡主管部门批准,不得任意调换和聘任财会人员;三是对乡村财会人员进行全面清查,建立会计人员档案管理网络,以便储备和统一调配整个乡镇的会计人员。

财会人员是村乡里的“内当家”,一定要有全局观念和法制观念,要有较高政治觉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业务素质。为此,各级领导应重视对村级财会人员的培养,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争取尽快地把国家改革的有关政策和新的财税制度,贯彻落实到乡村一级;同时乡村也要建立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即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按照其资格证的级次,持证应聘相应岗位之职,保持财会队伍稳定。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二、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必须要坚持“五个统一”,有效化解农村财务管理的矛盾

加强财务规范化管理,必须要坚持“五个统一”即:统一思想,规范监督程序;统一帐、表、册、据,规范会计操作程序;统一审批手续,规范支出管理;统一业务培训,规范交接手续;统一档案专柜,规范财务资料。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农村的财务行为进一步规范,从而可以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农民也不必为财务问题而上访,干部也不必因财务管理而费心,干群关系将更加密切,为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为此,各级乡镇领导都必须提高对村级财务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使之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农村财务规范化就是要求村级的各项收入、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和部门对农村拨付的资金,都要规范缴付手续,统一管理,有效监督。这样可使村级收入管理得到加强,有效遏制乱收费、乱摊派行为,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村级各项支出均在村财乡管部门的全程监督下使用,资金使用进一步规范和透明,不仅避免了资金使用的盲目性,还可有效地杜绝挤占、挪用等违纪现象的发生。

三、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化的各项管理制度,做好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制度保证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是搞好财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保证。为使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农业部、财政部新颁布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财务制度》这两个新制度。新《制度》针对目前村级财务混乱的种种现状,对现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开支管理、票据管理、农民负担款项和共同生产费管理、义务工和积累工管理、财会人员及财会账目管理、财务审计与民主理财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对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工作,推进村级财务管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村级财务制度篇8

【关键词】农村 财务管理 村级集体经济

一 我国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农村目前尚未实行完善、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在管理人员的选拔上,没有系统的人才选拔机制,导致“任人唯亲”现象比较严重,不仅出现没有相应证书就上岗的现象,更甚者会计和出纳是亲属关系或者会计、出纳为同一人担任,无法保证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公平性和公开性。在财务预决算方面,乡村道路、农业、水利等建设性支出无工程预决算,随意扩大投资数额,一些工程支出使用白条,没有村民委员会的集体决议,也没有施工合同,最终导致账目不清。

(二)会计基础制度不健全

在会计核算上,会计账簿、科目的设置不规范,一些村会计随意设置会计科目,导致账证不符,账实不符、账表不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农村财务会计账簿、重新建立的新账资料杂乱无序、残缺不齐。有些农村的会计凭证,不按规定装订成册。对于一些重要单据,会计人员也没有及时整理立卷,做好归档工作,而是随便存放,随意保管或销毁。

二 我国村级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财务管理理念陈旧

现阶段,我国对于农村采取的制度是村级自治,一些人在这种认识上有误差,导致很多村干部对村级财务管理不重视,认为不宜多管。对于农民群众反映财务方面的问题不进行认真的调查和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农村财务管理的混乱无序、不够规范等现象的出现,也给某些不廉洁干部打开了方便之门,这是对民主自治的认识不清;第二,在财务政策和规章制度方面,有些主管财务的村干部不熟悉《会计法》、《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等财务法规和财务制度,不按照国家规定的财务规章制度管理村级财务管理,又不听取财会人员的专业意见和建议,造成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问题不断。

(二)财会人员素质不高

我国农村财会人员的选拔还不规范,一些地方还是以“任人唯亲”为唯一选拔准则,在挑选村级财会人员时,只选那些和村干部有关系的人,而不考虑财会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我国很多农村的财会人员没有执业证书就能上岗,这就导致财会人员没有相应的业务素质和技能,在财务管理的过程当中,对于财政法规,财务操作不熟悉,造成农村财务管理的不当,严重影响我国农村的财务管理规范和发展。

(三)民主监督乏力

我国农村财务管理的透明度低,管理缺乏民主,群众监督乏力,内部监督乏力,村民对集体的经济事不关心,给村干部、财务人员可乘之机;监督的缺乏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村干部、财会人员不提高业务能力、不思进取,,造成农村财务管理的落后和财务状况混乱。

三 完善我国村级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改革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

1.村级财务管理会计制度

(1)会计核算制度。在我国农村实行统一账目设置、完善票据和凭证管理制度等会计核算制度,实行统一核算和分散核算相结合的良机核算体制,村集体经济组织发生的收支、结算、分配等会计事项都必须按照这个体制规定进行核算。村集体按照规定的会计核算制度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2)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我国农村应建立完善的会计档案制度,对于会计原始凭证及票据要一月一订,单独成册,做好封面记录,会计年度终了后,将装订成册的会计档案进行整理立卷,由财务部门负责具体的管理工作。农村财务部门按规定建立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查阅和销毁等管理制度,保证会计档案妥善保管、有序存放、方便查阅、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

2.村级财务管理监督制度

健全有效的财务管理监督制度是,保证整个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解决农村矛盾和建立农村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完善村级财务管理的监督机制:

(1)农村财务审计制度。完善农村财务审计制度,规定审计程序,增强农村财务审计及审计结果公开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结果公开的透明度。财务审计制度的要形成长效机制,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

(2)民主决策和民主理财制度。实行民主决策和民主理财机制,建立民主理财小组,对于农村重大资金项目必须由民主理财小组决策通过才能进行投资建设。在各重大项目的开展过程中,一切资金流向都由民主理财小组参与监督。

(3)财会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农村会计和出纳严格分工,明确规定各职位职责权限,相互监督和制约,凡是涉及资金和财务收付、结算和登记的,必须由不同的财会人员办理,杜绝交叉任职或办公。

(二)建立完善的村级财务管理网络化信息系统

村级财务制度篇9

关键词:农村财务;规范化;思路对策

农村财务管理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是农村基层组织、思想、政权建设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搞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中央和省一再要求要认真搞好村级财务的管理,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一项大事来抓。之所以如此重视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是因为农村财务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由于目前村级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着不规范的问题,影响了农村工作的正常运转,使得村党支部缺乏号召力和凝聚力,各种公益事业难以兴办,所以完善和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在当前已是刻不容缓。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财务管理已显得相对滞后,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混乱,迫切需要进行规范。如何切实解决当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农村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会计法规制度的培训,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农村财务管理既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又是一项业务性极强的工作。因此,稳定财会人员队伍,提高财会人员素质至关重要。财会人员被确定之后,一般不要随意变动,以稳定财会人员队伍。这里关键是要严格财会人员的任免程序,必须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并建立岗位责任制,财会人员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为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要切实加强业务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业务考核,稳定队伍,提高素质,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多年来财会人员队伍不稳定问题一直困绕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要改变这种现状,有必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会计队伍。因此,一是应健全财会人员任免制度。凡经群众推荐,村委会上报,乡镇考核合格,应由乡镇会计管理站审批并统一颁发聘书;二是建立财务人员人事管理制度。对村级财会人员的配备、考核、聘任以及劳动报酬、岗位责任制等均做出明确规定,不经乡主管部门批准,不得任意调换和聘任财会人员;三是对乡村财会人员进行全面清查,建立会计人员档案管理网络,以便储备和统一调配整个乡镇的会计人员。

财会人员是村乡里的“内当家”,一定要有全局观念和法制观念,要有较高政治觉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业务素质。为此,各级领导应重视对村级财会人员的培养,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争取尽快地把国家改革的有关政策和新的财税制度,贯彻落实到乡村一级;同时乡村也要建立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即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按照其资格证的级次,持证应聘相应岗位之职,保持财会队伍稳定。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二、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必须要坚持“五个统一”,有效化解农村财务管理的矛盾

加强财务规范化管理,必须要坚持“五个统一”即:统一思想,规范监督程序;统一帐、表、册、据,规范会计操作程序;统一审批手续,规范支出管理;统一业务培训,规范交接手续;统一档案专柜,规范财务资料。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农村的财务行为进一步规范,从而可以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农民也不必为财务问题而上访,干部也不必因财务管理而费心,干群关系将更加密切,为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为此,各级乡镇领导都必须提高对村级财务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使之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农村财务规范化就是要求村级的各项收入、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和部门对农村拨付的资金,都要规范缴付手续,统一管理,有效监督。这样可使村级收入管理得到加强,有效遏制乱收费、乱摊派行为,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村级各项支出均在村财乡管部门的全程监督下使用,资金使用进一步规范和透明,不仅避免了资金使用的盲目性,还可有效地杜绝挤占、挪用等违纪现象的发生。

三、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化的各项管理制度,做好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制度保证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是搞好财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保证。为使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农业部、财政部新颁布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财务制度》这两个新制度。新《制度》针对目前村级财务混乱的种种现状,对现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开支管理、票据管理、农民负担款项和共同生产费管理、义务工和积累工管理、财会人员及财会账目管理、财务审计与民主理财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对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工作,推进村级财务管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村级财务制度篇10

关键词: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大集体时期,还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以来的今天,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力度的不断加大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启动,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强化财务监督,解决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源头上堵住滋生腐败的漏洞,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我镇9个行政村全部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实现制度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监督系统化、管理网络化的目标,使村级财务会计核算迈上一个新台阶,现就实行村级委托的有关情况作一点粗浅的探讨。

一、指导思想

    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制的指导思想: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和保障村民权益的前提下,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改革农村财务管理体制,完善村级财务监督机制,促进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

二、基本原则

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制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村级资金属全体村民所有,其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平调、挪用或拆借。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必须确保村级资金所有权、使用权、监督权、收益权、处置权不变,切实维护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二是民主自愿的原则。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必须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意愿,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不得行政命令,强行,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三是独立核算原则。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必须按村建帐,单独核算,村级原财务独立核算主体和债权债务关系不变。

三、主要内容

1、记帐。镇村级会计委托中心要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要求按村设立帐簿、帐表等,并根据各村会计上报业务进行审计并作出帐务处理,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整理、装订会计档案,定期出具内容全面、详实的财务公开材料。

2、村级资金。村集体资金属于全体村民所有,必须全部纳入镇中心监管,不得设置帐外帐。村级转移支付资金和补助资金也必须纳入镇中心管理。

3、会计档案。镇委托中心按村及时整理好会计档案,装订成册,统一保管,购置专用档案柜,制定完善的档案制度,做到职责明确,专人负责。

4、提供会计信息。镇委托中心按照财务会计制度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时编报、提供真实完整的各类会计信息,以保证上级业务监管和群众的需要。

四、初步成效

1、村级财务得到了规范管理。原来各村会计由于文化程度不一,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加上村多面广,乡镇对各村的财务管理业务指导和监督工作难以到位,导致村级财务规范管理相对欠缺。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制度,保证了记帐质量,票据的审查把关比过去严了。从运行情况看,基本杜绝了不规范支出的入帐,村级财务管理明显规范。

2、减少农民经济上访案件的发生。近年来,村务公开工作推行起来难度很大,而村务公开的核心是财务公开,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制度,实行了统一公开,较好地解决了不公开、假公开、公开不及时等问题。从目前村级委托制的实践看,村民对村级财务的信任度、满意度有了较大提高,群众对村级财务问题的上访明显减少。

3、增强了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农村会计中心建立了规范的票证入帐制度,有效的控制了一些村干部法制观念淡薄,无视财经纪律和财务规定,管理不民主,财务收支少数干部说了算,随意性大,不合理开支增多等现象。因此,农村会计中心既是村级财务业务处理中心,又是村务财务监管中心,从源头上遏止了农村一些腐败问题,促进了廉政建设,促使了村干部依法行政,按章办事。

4、促进了农村会计电算化的推行,规范了会计核算。由于有的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不可能每个村都实行会计电算化,由乡镇中心统一进行会计核算,统一财务报表,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科目设置随意性大,帐簿记录不及时和核算不规范的弊病,使村级会计核算上了一个心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