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公益活动十篇

时间:2023-10-16 17:38:16

老年人公益活动

老年人公益活动篇1

社区公益性活动方案一

一、活动背景:

小区本是居民居住的大家园,而现如今环境问题严峻,小区内环境污染也较为严重,物业管理设施不完善,直接影响到小区内居民日常的生活健康,同时也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长江社区认真执行南岗区“1536”发展战略,谨记城市管理“洁净如家”的奋斗目标,对此长江社区倡导洁净、宣扬洁净,势在必行。所以长江社区的工作人员将对小区进行了一次环保清洁活动。

二、活动目的:

1、解决小区内环境问题,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2、宣传南岗区城市管理“洁净如家”的奋斗目标,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环境卫生的队伍中来。

3、在活动中提高自身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同时加强社区成员的相互沟通、理解,形成一种团结互助、上进的良好氛围。

三、活动主题:

绿色和谐社区

四、活动的具体内容:

(一)活动地点的选择

长江社区活动地点:信恒小区庭院

(二)活动的具体内容

1、清扫地面垃圾及丢弃在绿化中间的白色垃圾。

解决方法:用大扫把直接清扫入垃圾箱,拾取绿化中间的白色垃圾扔入垃圾箱。

2、清除广告纸,牛皮癣(主要集中在楼道出入口,楼道扶梯,下水管道,路灯柱及墙面等地)。解决方法:不易撕去的用小铲子铲去,易撕去的直接用手撕,以减少对墙面表层的磨损。

社区公益性活动方案二

走进社会生活,参加社区公益活动,获得生存体验,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充实、更有趣、更有意义和富有创造性,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与全面发展。为此,我校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的“三个面向”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根据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现状和需要,赢得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全面推进社区公益活动的实施。

二、社区公益活动的目标

1、学生能够关心社区建设,主动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形成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2、学生学会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提高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并在社区公益活动过程中学习新知识,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4、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区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活动的能力。

四、社区公益活动内容

社区公益活动是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社区公益活动是一种义务的、志愿性的活动,如公益活动、宣传教育活动、帮助贫困活动等。其内容可包括:

1、社区科技文化教育活动:参加社区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如敬老服务、社区学校的辅导、社区科技活动、科普宣传、法制宣传、人口与保健宣传、环保与卫生宣传、社区文体活动。

2、社区环境建设活动:如社区环境卫生,社区绿地领养工作、美化工作等。

3、志愿者活动:如为社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者服务,在公共活动场所参与管理服务;参加助残帮困活动、拥军拥属活动;学雷锋做好事活动;植树节活动、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等。

五、组织实施

(一)组织机构

学校由政教处和团总支负责对社区公益活动进行协调指导。由班主任负责对班级实践和社区公益活动进行动员、组织。

(二)活动形式

社区公益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在学校或家庭所在社区范围内开展活动,活动可以由教师来组织开展活动,也可以由学生自主安排,自主安排须征得家长同意,每个小组至少由5人组成。

(三)基本要求

1、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鼓励并要求学生自己参与设计、自己选择主题、自己组织实施、展开自我评价,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感知、判断、分析、反思和创造,将活动的实施过程作为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感悟生活的过程。

2、落实活动规范,要保证严肃性和真实性。每次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做到任务、实践点、指导人员、责任人四落实。在社区公益活动结束后,要注意做好考勤记录和活动原始纪录,保存好材料。

3、注重态度考察,重视过程体验,重在考察学生的参与能动性和真实体验。

4、学校在组织社区公益活动前,应该将活动方案告知家长,征求家长意见,家长可结合子女的身体情况给学校以特别提示,以便在学生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某种形式的社区公益活动的情况下,校方可提供其它更合适的活动供学生选择。在活动过程中,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患意识,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与安全。同时加强与学生家庭、社会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在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各项活动。

5、社区公益活动开展要从实际出发,积极主动,量力而行,讲究诚信。

社区公益性活动方案三

一、活动主题

活跃老龄,乐在创新

二、活动背景、目的和意义

活动背景

“活跃老龄,乐在创新”社区老年人系列公益活动源自北京邮电大学“关爱老年人智慧设计国际交流项目”。本项目为期两年,目的是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和适合老年人的服务和产品。老年人有着丰富的工作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也是最了解老年人需求的群体,故项目组发起一系列在社区的老年人公益活动,邀请老年人同科研人员、设计师一起,探讨科技能为老年人做些什么。

活动目的

通过科研人员、设计师、老年人以及服务老年人的社区工作者一起讨论,了解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发现老年人的创造力,输出新的产品设计、服务设计以及对现有产品/服务的改造意见,探索四位一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活动意义

老年人作为志愿者参与到活动中来,共同探讨老年人的需求和解决方法,是一种老有所为;活动的形式轻松愉快,有设计师、大学生共同参与,实现不同群体之间和代际之间交流,是一种老有所乐。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

活动时间20XX年9月—20XX年10月

活动地点社区

四、活动基本考虑

每次活动以社区提前通知、自愿参加为主。分户外和户内两种场合。

户内活动,以茶话会、互动活动为主要形式。活动的持续时间在1——1.5个小时为佳,不宜超过2个小时。

户外活动,以随机的谈话为主,同每个人的交流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需备有小礼品。活动要主题明确,材料齐备,活动介绍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给参与活动的老年人颁发“活跃老龄·乐在创新:老有所为志愿者”证书。

 

社区公益性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1.社区服务活动策划方案

2.社会公益活动方案

3.社会公益日活动方案

4.公益活动策划方案 爱心公益活动策划方案

老年人公益活动篇2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权益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3)02-0137-05

一、研究起源

人口的老龄化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成为了影响进一步改革发展的不容忽视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以湖北省为例,该省于1998年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2009年,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765.82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2.33%。据有关方面预测,到2015年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将上升到15%左右,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将达到100万以上。这也标志着该省的人口老龄化将进入一个加速上升时期。人口的老龄化也带来了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精神生活方面。例如,根据对城乡老年人口状况的追踪调查,可以得知“感到自己越来越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老年人口,2006年时比例仍高达73.6%,只比2000年下降1.2个百分点,并且单就农村来讲,这个比例反有上升;目前,常感孤独的老年人,城市为18%,农村为30.9%;特别是不喜欢结交朋友的老年人比例5年来有所上升,城市从2000年的20.4%上升到2006年的23.0%,农村同期从26.8%升至29.8%;有过自杀念头的老年人,在城市占2.6%,农村为4.9%。从健康状况来说,城市老年人认为自己健康状况很差的占4.2%,较差的占15.6%,一般的占52.3%,较好的占22.9%,很好的占5.0%;农村老年人认为自己健康状况很差的占5.8%,较差的占20.7%,一般的占50.4%,较好的占19.2%,很好的占3.9%。[1]以上的数据表明,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老年人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需要加强关怀和辅导,社会有义务帮助他们积极面对生活。同时,由于我国的养老现状,这就促使我们要从新的角度来研究老年群体。

一个由来已久的观念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之后,老年人的幸福感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但现实却是老年人感觉自身所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大。面对这一趋势不禁使我们反思为何会有这种与人们的常理相悖的现象出现。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可知,人们主要从社会参与、社会支持、社会变迁、社会保障、医学、行为健康、心理卫生、社区教育等角度来研究老年群体。但人们还没有对老年人的文化权益进行过相关研究,同时,针对老年人的文化权益的现状,为何又会出现文化权益缺失,以及如何更加有力地保证老年文化权益的实现没有得到有力地论述,人们更多的是将研究对象集中于农民工,而同作为弱势群体的老年群体却没能得到有效的关注。从公共文化服务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将其看成是老年群体的“精神保障体系”,它能够通过种种社会参与降低运作成本,有效改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切实解决老人的“精神空心化”问题。而老年文化权益的实现则对构建“精神保障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求我们要从文化权益的角度来研究老年群体,以使老年文化权益也能成为社会各界将关注点,最终促使老年文化权益的有效实现。同时,由于老年文化权益的保障主要来自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运转,因此,笔者将从公共文化服务的运转来论述老年的文化权益。因此,为了了解城乡老年人的文化权益保障中的问题,切实促进老年文化权益的实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成员,先后深入宜昌、黄石、黄冈、武汉等县市进行了实地调研。

二、老年文化权益的现状

文化权益与政治权益、经济权益、社会权益等一样都是公民的重要权益。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背景下,强调“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深入,人们的文化权益逐渐得到实现。但在老年人的基本文化权益实现中尚存诸多问题。

(一)文化享有的缺失

文化权益的实现需要外部进行持续不断地供给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这才能使人们在进行文化享受之时满足其基本的文化需求。但是,在调查中发现,部分村庄(社区)的文化设施依旧陈旧,甚至很多社区还没有文化设施。其中,没有老年活动室的占66.7%,没有图书室的占93.2%,没有健身器材的占96.6%。在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方面,86.7%的老人认为本地没有开展过文化娱乐活动。这样,可以清晰地看出该省的文化基础设施还较为落后,老年人的文化权益没有得到足够的保障。

(二)文化参与意愿的强烈

在调查中,会经常发现一个问题,人们特别希望能够参加到公共文化活动中去。当问及“你愿意参加所在社区组织的文化娱乐活动吗?”回答“愿意”的占66.1%(根据身体情况而定)、回答“不愿意”的则只占20.3%、回答“看情况”的占13.6%。由是,可以看出人们很期待能够参与到公共文化活动中去,但现实却满足不了这一需求,老年人的文化参与受到了一定的抑制,以致文化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对于公共文化服务来说,本就是一种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因此需要全民的参与、享受才能体现出其内在的公共性。

(三)文化需求的外部抑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质上的成功带来了文化上的‘自我伸张’,硬性的需求衍生出了软性需求。”[2]为了满足人们的基本文化需求,必须加强文化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但是在调查中,却会经常发现一个(对)老人独自呆在家里带孙子,每天的生活就是照顾晚辈,基本上没有机会参加任何文艺活动,基本上也没有文艺活动可供参与。一些老人时常抱怨:“我们苦了累了一辈子,我们的后半生可能就要这样孤独地走下去了”。可以看出,“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仍然存在差距,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文化需求”,这就需要“我们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要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服务和需求不能脱节、错位;另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也要追求效率性”。[3]

(四)文化表达渠道的缺失

当人们有了文化需求,人们对文化需求的表达也就凸显出来。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县市区在老年文化阵地建设上,很多地方“建国六十年没有动过一锹土,改革三十年没有砌过一块砖”。乡村两级情况更差,虽然有的地方有些“合作性的建设行为”,但更多的地方、更广大的领域还是“零作为”。这样,针对政府的不作为,当问及“您是否就公共文化服务向当地政府提过意见或建议?”很多人的回答是:“提过,但是提了政府也不理睬;或者没有提过,不知道向谁提或者不知道怎样提。”于是,我们可以看出,正常的文化表达渠道还不能有效地开放给老年人,作为责任主体的政府也没能积极地面对老年人的需求现状。

(五)文化资源分布的非均衡性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省、市、县、乡、村所拥有的资源呈现出逐级递减的趋势,且经济发达地区又比经济欠发达地区所拥有的资源多。以湖北的老年文化建设情况为例,省级层面有最多的资源,市级层面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状态,且多数没有建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全省17个市州区只有十堰、天门、神农架3家建有这样的“中心”。 全省共103个县市区,但绝大多数没有“中心”,向老年人开放的综合性活动场所也就只有7处。作为公益事业、由政府出资建设的老年文化阵地,在乡镇一级很少见到。部分乡镇有1间老干部活动阵地,部分乡镇在福利院加挂老年人活动阵地牌子。最后,在村(社区)这一级则基本上没有任何的老年文化建设。

(六)观念认识上的错位

对于部分政府部门来说,在他们的脑子里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比如,很多领导都倾向于如果经济没有起色,那么老年文化建设就始终搞不了。在调研中会经常听到很多政府的领导抱怨说,“本地没钱,政策上没有上级的支持,也没人愿意来为大家服务,再说,老年人是一个没有生产能力的群体,所以不能向他们投资,要解决也只能是靠老年群体自力更生”。同时,很多地方(部门)都是将其摆在文件上和口号上,并没有落到实处,最多也是搞一搞政绩工程。因此,对于当下的地方政府来说,它的运作逻辑大多是集中于政绩上,由于老年文化建设需要持续不断地投入资金、人力、物力才能保证它的运作,这样很多地方领导基本上对这一民生工程不予以重视,而是将注意力转到了经济GDP上。

三、老年文化权益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供给模式的单一

政府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责任主体,理应有效地满足社会的基本文化需求。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除了政府以外,还有社会组织、市场等主体。因此有研究者就指出“在公共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上,既要反对由政府包办的纯公益路径,也要反对完全市场化的纯市场路径,要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进行有限的市场化,将公共机制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4]。但是,在公共文化服务的参与主体中,市场和社会基本上只是作为一个辅助的角色在参与。因此,由于政府作为单一主体而存在,这就使得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能力受到了抑制。“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目前仍然局限于政府体系内部运作, 由于缺乏民众参与和需求表达机制,这种行政内部运作在行政自身逻辑(特别是政绩显现、利益最大化)的牵引下难免会与民众的实际需要相脱离,民众不仅仅对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不高,他们对各种形象政绩工程的反感和厌恶的不断累积,也会最终消解民众对政府的公信力和合法性认同,背离了通过公共文化服务提升民众对政府认同的初衷”[5]。这样,在单一模式的供给之下,老年的文化权益并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

(二)制度供给的缺失

在调查中发现,不管是文化部门,还是民众都会特意提及“公共文化服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部门领导的重视”,“运动式”的供给方式时常出现在文化建设之中。也就是说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的推动力量来自于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习惯于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由于具体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的各级地方政府、文化部门及其官员的运作逻辑基本上都是基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种行为选择是对特定制度机制的现实反应),使得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效果发生了偏离,既可能偏离国家设定的初始目标,也可能偏离民众的文化需求目标”[6]。因此,在非制度化因素的主导之下,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受到了极大制约,制度的输入最终会因为“个人”的惯性力量而式微。这样,公共文化服务作为一种持久性的服务项目,不能因为政府主要领导的个人意志为转移,而是使供给的动力来自于制度。

(三)文化服务组织的虚化

由于计划管理体制因素的存在,以及政府渴望包揽一切社会服务要求的强烈,致使我国大部分社会组织都具有官方背景和体制内运作现象,并受到政府的多元化管理,这就会使社会内生的文化服务组织难以得到发育。虽然我国目前也存在大量的社会组织,但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在市场经济的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理顺,同时,由于这些“服务组织”只唯上,不唯下,几乎受控于政府,其独立性也就随着政府控制的加强而表现出弱化之势。因此就会出现文化服务组织很难积极地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去的现象,从而使得对老年文化权益有保障能力的组织载体出现虚化的现状。

(四)老年主体地位的忽视

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人们习惯于“送文化”,也就是将公共文化服务简单地看作文化的单一性外部供给。这样,也就会出现老年人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有效的重视,主体性意识的缺乏所带来的问题就是供给与需求之间错位、缺位、越位等情况。我们知道,由于政府权威性作为公共机构,也就扮演着责任主体的角色,而社会作为文化受众,其理所当然扮演着参与者的角色。但是,在对老年人的文化权益保障中,由于外在因素对内在力量的排斥,致使老年文化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实现。同时,对于老年群体自身来说,由于其行动能力的逐渐丧失以及难以摆脱外来力量控制的定式心理的存在,就使得老年文化权益难以获得足够的独立性、主体性。这样,社会和老年群体自身对老年主体地位都没有产生强烈的主体性意识。

(五)观念认识的错位

在当前的政治安排体制下,由于下级政府基本上是“对上不对下”,因此只要能够快速地产生政绩就可以获得政治上的升迁。同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当一部分人对“实现现代化”的理解就是“经济上的现代化”,而这主要是靠经济GDP来实现的。所以,人们在奔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靠的是经济这个“独轮”来支撑,而文化建设由于其见效慢、投资大、外部性等特点,以及公共文化服务对老年群体所具有的社会效益和文化治理效应常被人们忽视等原因,致使老年的文化权益时常处于待保护的状态。同时,人们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完全基于“经济决定论”,也就是文化只有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获得推进,或者认为如果经济处于欠发达的情况,文化建设也难以获得有力的推动,但是有研究者经过对相关地方的调查后得知,“穷地方也可以搞好公共文化服务”[7]。

因此,作为政府主导下的公共文化服务,“行政干预”的因素势必会介入服务过程中,以表达出政府自己的意识。从上面的原因分析,可以看出,政府会因老年文化权益的保障而表现出“国家的在场”和“社会的表达”。如何平衡二者,就需要政府的“有效干预”,切忌过度地将自己的权力渗透进公共文化服务中,给“社会表达”以足够的活动空间。

四、老年文化权益实现的解决之道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文化消费水平得到了提高,文化上也出现了大发展大繁荣的现象。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出现了整体下降。虽然目前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享受群体主要是老年人和儿童,但是作为弱势群体的老年人,其文化权益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如前所述,在建设老年文化的过程中因供给模式的单一、制度的缺失、文化服务组织的虚化、老年主体地位的忽视、观念认识的错位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对老年文化权益的保障出现了式微的现实。面对这一趋势,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变这一状况,从而使老年的文化权益得到有力的实现。

(一)创新运作机制,实行多元化支持模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运作模式,将市场运作机制和社会参与有效地引进到公共文化服务中去,从而形成稳定的“三角关系”,并明确三者各自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角色和地位。首先,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政府应明确自身的责任主体地位,充分认识自己只是作为管理者、监管者的身份而存在,不能过分地将行政力量渗透进公共文化服务之中。“在新的机制下,政府的责任是遵循和利用市场经济规律来发展公共文化事业,政府的任务是组织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去办,也即从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经营者转变为组织管理者。”[8]其次,市场由于其灵活的运作优势,可以保证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高效供给,从而解决经营效益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同时,由于老年群体本身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享受者,也应积极地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去,这样也就能避免因为享受主体的缺失而带来的供需错位、缺位、越位等问题。这样,在多元化的支持模式下,老年文化权益也才能得到源头上的保障。

(二)减少人为因素的渗透,保证制度的有效供给

老年文化权益的保障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重要目的,它的实现既是保证老年的日常文化之需,也是构建起稳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因此,就必须减少政府主要领导的“个人重视因素”,切实地构建起“制度”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作用。当然,这既需要政府自身对制度建设的重视,也需要从体制上限制领导的“人格性因素”,还需要建立起“自下而上”的老年需求表达机制,畅通供需反馈渠道。同时,由于我国当前的政治现实,通过制度来保证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还有一段路走,因此切忌冒进,反对将“领导的作用”完全抛弃。

(三)积极培育文化服务组织,增强老年人文化权益的载体能力

由于目前的基层文化资源基本上是处于分散的状态,因此就有必要通过成立民间组织来整合资源,从而开启人们的文化行动潜力。有了组织载体以后,人们就可以依靠它去完成以前很多无法完成的事情,诸如通过组织的力量去解决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社会关爱等具有社会意义的问题。老年协会的建立可以看做是实现老年人“低消费、高福利”重要组织手段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组织化的文化建设过程中,切记防止行政性的过度干涉。从公共文化服务的参与主体来说,虽然我们可以把民间社会组织看做是政府的补充,但是只有社会组织自身出现了问题,我们才需要政府的介入,也就是希望政府与民间组织建立起有效的伙伴关系。这就需要政府把握一定的界限,不能越位、错位。在这里,最主要的就是政府自身要认识到现代社会管理的现实,对社会组织的控制改变为法律意义上的管理,促使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去,从而使老年人的文化权益可以获得载体上的组织保障。同时,在老年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资源分布上的非均衡性。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建立流动老年文化服务网络,促进资源的共享,整合资源。流动网络的建立可以切实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将文化服务送到家门口。

(四)更新社会观念,构建合理的文化建设路径

在社会建设过程中,由于目标的选择性而引起的“重经济轻文化”对老年文化权益的实现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如果仅仅只是从经济的角度来理解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那么势必会造成在社会建设发展上的非均衡性。众所周知,并不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幸福感就会随之而提高,如果文化建设被人们所忽略,那么社会也会出现严重“文化空心化”。因此,这就要求政府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对文化建设予以足够的关注,转变社会发展观念,构建起有利于文化建设的思路。同时,在进行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由于政府的责任主体地位的存在,不应将老年人的主体地位排斥在外。虽然老年人很大程度上被人们视作弱势群体,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中重要性。随着老龄化的加速,就有必要将老年人充分地利用到公共文化服务中去,并促使其成为重要的建设性力量。因为,对于公共文化服务来说,本就是一种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因此需要全民的参与、享受才能体现出其公共性,即:“群众文化群众办”、“社会文化社会办”。因此,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中就要充分地考虑老年群体的主体性意识,切实保障好老年群体的社会参与机制。

参考文献:

[1] 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研究报告[EB/OL].[20071218]..

[2] 陈长平.“文化义工”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运作及其功能性分析——基于浙江省邱隘镇文化站的调查[J].理论与改革,2012(2):108112.

[3] 吴理财.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六个特性[J].人民论坛,2011(3):3839.

[4] 蒋晓丽,石磊.公益与市场:公共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6569.

[5] 吴理财.公共文化服务的运作逻辑及后果[J].江淮论坛,2011(4):143149.

[6] 吴理财.穷地方也可以搞好公共文化服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124.

老年人公益活动篇3

中国正处于从礼俗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进步,宗教界参与养老服务,兴办公益事业的现象日益增多,通过调整政策、完备法律法规保护宗教机构宗教人员的合法权益,鼓励宗教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已成问题的关键。

一、目前宗教活动的相关法律法规简介

目前我国有关宗教及宗教活动的法律法规很有限。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2条和36条明确规定了中国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以及境内外国人的有关宗教的合法权益。1994年1月31日国务院令第145号了《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1994年4月13日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宗教活动场所登记办法》。2004年11月国务院又颁布了《宗教事务条例》。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条例》只是把国务院1994年颁布的有关宗教的法规和各省、市、自治区现行的有关宗教的地方法律法规集合在了一起,经过包装上升为比较系统的国务院的宗教条例。主要涉及总则、宗教团体、宗教服务场所、宗教教职人员、宗教财产、法律责任和附则等内容,对宗教社会服务和社会并未做出详细明确的规定,也没有涉及宗教组织和宗教团体参与社会服务的政策优惠的规定[1],宗教组织和宗教团体参加社会服务和社会福利活动尚未纳入正常的社会服务和社会福利范围。

长期以来,宗教参与社会服务的政策体系与相关配套政策框架、政策体系的衔接和一体化是宗教参与社会服务实践发展面临的主要的、具体的制度性障碍,它涉及服务对象、服务范围与优先领域、资金来源与行政管理,特别是宗教社会服务与福利制度的政策衔接。由于目前的宗教社会服务处于自发、分散状态,宗教社会服务与正规的社会福利制度就成为两个毫不相干和独立运作的服务体系,国家有关社会福利政策和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并不包括宗教机构及其社会服务活动。令人欣喜的是,2012年2月国家宗教局联合中央统战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民政部和税务总局等部门印发《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2],提出了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主要范围、基本形式,可以享受的扶持优惠政策以及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并对相关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做出了明确要求。一方面,《意见》强调了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积极意义,明确提出了对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积极支持、平等对待”的工作要求,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另一方面,《意见》重申和强调了党和政府支持和鼓励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既定政策,有利于统一各方认识,将为宗教界的公益慈善活动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和空间。

以上这些法律法规对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职员、宗教财产、法律责任等问题做了规定,确立了宗教开展公益活动合法性以及宗教人员的合法权益。这对于宗教社会服务的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可以相信,随着社会进步,宗教社会服务的政策法律环境还会通过补充调整不断趋于完善,但改善宗教社会服务环境,发展宗教社会服务工作已经受到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关注和支持。

二、目前宗教参与养老需要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

宗教参与养老是指宗教及其机构顺应社会责任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作为社会责任主体之一,以宗教社会服务为基础,以养老需求为依据,以提高养老质量为目的,参与到养老之中,帮助和支持养老事业的宗教社会实践活动[3]。宗教参与养老属于宗教社会服务的范畴,由于政治、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宗教社会服务的政策法律环境并不完善,致使宗教参与养老面临诸多困难。推动宗教参与养老健康发展亟须解决几个重要问题。

(一)宗教组织的合法性与平等性

作为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宗教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宗教组织是非政府组织,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宗教的合法性是指宗教依照法律获得合法的法律地位。合法性是宗教参与养老的前提,也是实现平等性的条件。

宗教的平等性是指宗教组织享有同其他社会组织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宗教人士、教徒享有同其他公民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法律规定所有公民和社会组织都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活动,维护国家利益,对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利用任何形式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以及其他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活动进行惩治,这其中自然包括宗教组织、宗教人士和教徒。在这个问题上,宗教没有例外,当然,社会也没有必要用有色眼镜看待宗教,更不应该歧视宗教。宗教组织、宗教人士及其活动只要不违反国家法律,我们都要给以理解,对于其开展的公益活动还要予以尊重和支持。

(二)宗教参与养老的慈善性和公益性

养老的福利性决定了宗教参与养老的公益性。养老保障建设是社会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一方面,它涉及老年人权益保护,涉及老年人社会价值的再认识,涉及对老年人的尊重程度,另一方面,它涉及一个国家或者民族人道主义的弘扬,涉及社会道德建设水平和文明程度,也涉及国家的稳定。21世纪以来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龄化和养老问题必然越来越突出。在这个社会转型期,家庭结构的变迁,以孝为核心的传统家庭道德滑坡,社会价值取向扭曲,养老面临的挑战巨大。

养老是个系统工程,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确立养老主体多元化原则,让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到养老保障建设之中是明智的发展方向。宗教具有慈善的本性,宗教参与社会建设,兴办公益事业是宗教的内在要求,也受法律的保护。因此,宗教参与养老是是符合国家养老保障建设需要的,是解决民生的有益之举。

(三)宗教参与养老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致性

宗教的目的在于解决现实世界与超现实世界,解决今生与来世、生与死矛盾,回答人死后去什么地方,是精神生活和精神信仰的一种方式。从历史角度看,宗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宗教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是现实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明社会是文化多元化的社会,是兼容并蓄的社会,是宽容的社会。不同的宗教意味着不同的文化,意味着不同的价值取向,但是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之间同样存在着相通甚至相同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同文化和宗教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契合点,古今中外莫不如此。传统中国儒释道的融合,当下中国基督教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适应,西方国家多元宗教与文化的会存与协调都佐证了这一点。从宗教教义方面看,宗教所倡导的的慈善、仁爱、诚信、宽容、忍耐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不矛盾,而且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大有利好。当然这也正是国家推行宗教信仰自由的基础。另外,承认文化多样性,允许多元宗教会存不仅符合文化发展的逻辑规律,又可以彰显执政党的建设宽容社会的博大胸怀,进而体现执政党的执政信心。

宗教养老是保障建设的重要力量,宗教参与养老,宗教组织、宗教人士或者教徒用自己的方式支持养老事业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目标吻合的。

(四)宗教参与养老的自组织性

国家、市场和第三部门都可以开展社会服务,但是多年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第三部门开展社会服务的范围较小,社会服务的水平也比较低下。而纵观世界各国发展历史,教会社会服务是现代社会服务和社会福利制度的渊源、基础和前景,普遍经历了由慈善到福利,由仁慈到公正的发展过程,教会社会服务由主角转变为社会服务的一股和部分。这个争议的实质就是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建设中如何处理国家、市场和第三部门三者关系的问题[4]。

宗教参与养老的自组织性就是宗教按照自己的方式参与提供养老服务。成人宗教参与养老的自组织性就是肯定宗教参与养老的相对独立性,充分发挥宗教养老的优势,从而体现其特色。其实养老内容的多样性、养老需求的复杂性决定养老“市场”是可以细分的,养老服务空间是有层次有差异的,养老服务搞一刀切,拘泥于一种组织模式,用同一个尺度或者框架去衡量不合适,容易造成养老主体争资源,抢地盘的局面,同时也会产生遗漏服务项目或无人问津的服务空间。其实,宗教参与养老的自组织性并不排斥国家和社会的监督,相反,宗教养老服务活动应该纳入国家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之中,按照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的原则构建一个由多元主体协同运行的完善的社会化的服务体系。

三、宗教参与养老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法律和政策调整方向

(一)宗教养老机构登记问题

宗教部门是典型的慈善组织、民办组织和社会福利机构,它们的登记注册问题关系到它们参与社会服务的名分和资质。1991年5月6日,国务院宗教事务管理局与民政局联合颁布《宗教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实施办法》,对宗教社会团体等级和和日常管理做出明确规定,但是当时并未考虑宗教社会服务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期,宗教团体特别是教会、教区、堂区的社会服务活动越来越多,宗教社会服务组织的建设、注册合法化问题日渐突出,甚至已经成为制约宗教社会服务的瓶颈。当然这种情况在所有第三部门普遍存在,但是宗教部门更加突出。如果宗教参与社会服务的资质得不到解决,宗教参与社会服务的合法地位就得不到确认和保护,宗教服务活动包括宗教参与养老的积极性就得不到有效调动,宗教服务活动的责任也很难界定。

首先,宗教事务部门要协助做好宗教养老服务机构的登记工作,对于社会需要却又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遇到登记难问题的宗教界拟设立的养老服务组织,各级宗教事务部门可以担任其业务主管单位,为其顺利登记创造条件。其次,简化登记手续,降低登记标准。只要有场所、达到一定的人员规模、比较规范的组织结构并且有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资金或者能力均可予以登记注册。各级民政部门、工商税务部门和公安部门组成协调小组,互相配合、合作办公,简化登记手续,共同履行管理职责。

(二)宗教参与养老优惠问题

全国各地宗教机构普遍缺少养老服务的资金,现有资金主要来自神职人员、教徒的无私捐赠和境外教会组织的资助两个渠道,政府购买宗教养老服务的情况几乎不存在。另外,宗教养老服务还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场所,致使宗教养老服务仅仅局限于教堂或者寺庙之内,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

宗教参与养老是公益事业,宗教养老服务是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理应给以支持。首先,直接对提供养老服务的宗教组织给以必要的资金支持,解决资金匮乏问题。其次,帮助有意兴办养老机构的宗教组织和部门解决建设用地问题。再者,出台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基础上,继续制定实施细则,落实宗教界依法设立的养老院、老年护理院等公益组织享受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和政府资助补贴等。

(三)宗教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问题

宗教养老服务的发展需要人才支持,而全国各地区的宗教机构普遍缺乏高素质的学有专长的神职人员、教徒和宗教事务管理人员,这是宗教养老实践发展的重要障碍。宗教养老服务是由宗教机构、宗教人士或者宗教徒提供的养老服务,既有一般养老服务的普遍性,又有不同于其他养老服务部门特殊性。这主要表现在:(1)强调精神慰藉;(2)突出终极关怀;(3)服务更富有人性化;(4)成本较低。宗教人士参与提供养老服务是宗教神的诱导,是自觉自愿的,表现在服务态度上可谓周到、耐心、热忱。但是,养老服务除了需要良好的态度外,还需要一定的专业服务知识和技能,否则是难以做好的。由于宗教参与养老刚刚起步,宗教神职人员参与养老还缺乏经验且人数有限,高层次的养老服务比如精神慰藉和终极关怀还很难做到位。更重要的是,宗教教徒虽然规模有优势,但是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专业知识和技能严重不足,单靠热情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并不容易。

基于此,抓好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是当务之急。第一,神学院可以开设老年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养高级宗教社会服务人才;第二,鼓励地方教会开办养老服务学习班,提高宗教徒的养老服务技能。第三,发动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深入养老机构,传播和传授养老服务的理念和专业知识、技能。

(四)慈善公益基金运作问题

社会转型期,慈善基金、公益基金被侵吞的不法行为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也成为阻碍公益基金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法律滞后是制约我国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根本原因。创新中国慈善公益体制,健全现行的法律制度已迫在眉睫。要从慈善公益组织的社会运行标准、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入手,既要明确政府职能部门与社会协调机构的组织形式和运作程序,也要明确慈善公益机构的行为准则。

宗教界设立养老服务组织,开展的养老服务项目同样要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单独核算,实现公开、透明。养老服务活动的资金来源和使用等情况,要定期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和捐赠者公布,接受有关部门、捐赠人和社会各界的监督,防止不法分子以开展养老服务活动为名聚敛钱财和进行其他不正当活动。

(五)宗教参与养老管理隶属问题

老年人公益活动篇4

秋季登山活动方案一为促进全市青少年社会组织发展,发挥青少年社会组织在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团市委拟在重阳节来临之际,组织开展20xx年重阳节登高一系列活动,努力实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投身志愿公益实践的目标,并通过举办活动发现、凝聚一批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青少年社会组织,为推进市青少年社团之家建设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

一、活动主题

青山秀水时尚行,重阳登高敬老情

二、活动设想

总体设想:以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为契机,深入挖掘重阳节登高的文化含义,结合全市九养政策的实施,弘扬敬老、爱老、孝老的优良传统;深入研究户外运动类、志愿公益类青少年社会组织的活动方式和组织特点,倡导绿色环保、文明健康、志愿公益等新风尚;围绕人文、科技、绿色建设理念,结合世界城市建设目标,积极传递国际文化名片。为此,推出九九重阳节青少年社团组织九项行动:

具体体现:

1.遍插茱萸登高,共扬重阳传统文化弘扬行动。所有活动参与者佩戴茱萸,并在活动手册中解读传统,弘扬重阳节传统文化。

2.老少携手同上,共享健康人生健康生活行动。青少年户外运动社团与老年登山队结伴登高,强身健体,共同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3.社团进养老院,共襄敬老盛举敬老爱老行动。举行青年社团与城乡社区(村)养老院共建仪式,以养老院为载体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4.青年老人结对,共倡志愿行动志愿服务行动。青年社团向老人赠送重阳节礼物,并与老人结对,推出敬老爱老志愿服务。

5.重阳公交出行,共推低碳节能绿色出行行动。以车友会少开一天车活动为载体,要求乘公共交通参加活动,倡导低碳出行。

6.山区设立路牌,共发环保提示环保引导行动。在山路上树立环保提示牌,号召户外运动参与者亲近自然、保护自然。

7.登山捡拾垃圾,共护青山秀水文明登山行动。登山者随地清理垃圾,并宣传节水观念,为户外活动做示范,倡导文明登山。

8.联合倡议,共宣公益风尚公益宣言行动。发出敬老爱老、绿色环保、公益志愿等行动倡议,营造青少年社会组织公益氛围。

三、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团市委

组织单位:团市委 青年联合会

某户外探索俱乐部

四、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星期六)

五、活动地点

六、组织规模及范围

以定向邀请为主要方式,动员组织100家青少年社团,规模在300人左右。主要类型为户外运动类、志愿公益类及其他骨干青少年社会组织等,并邀请部分老年社团参加。

七、活动内容

(一)启动仪式

时间:上午8:30-8:45

地点:停车场内

议程:

1.介绍领导来宾;

2.宣读《青少年社会组织志愿公益行动倡议书》;

3.举行青少年社团和敬老院结对共建仪式;

4.向老人赠送青少年社团志愿服务联系卡和重阳节礼物;

5.揭开户外运动绿色环保提示牌

6.为青少年社会组织代表插茱萸;

7.领导致词;

8.领导为登高活动发令。

备注事项:

1.检录登记时,发放活动手册(用于活动留念,内容包括活动介绍、检录打点盖印、传统文化解读等)。

2.仪式开始前,由青少年社会组织作垫场表演(名篇诵读、仪式展演、古文今唱等活动);

3.主会场周围设展板,展示社团风采,宣传传统文化。

(二)登高活动

时间:上午8:45-11:30

地点:香山玉皇顶停车场为出发点及终点,附近山区4.5千米环形山路为主要路线。

内容:

1.出发地点发放茱萸;

2.青少年社团共同登山,并清理山区垃圾;

3.沿途分布4个工作站,发放相关材料,宣传节约用水理念,并在手册上盖纪念章;

4.终点发放活动纪念品。

线路:

总长度4.5千米,宽4-5米,路面为森林防火道,海拔180米,全程最高海拔470米,相对海拔289米,上坡路段2千米。

八、宣传工作计划

(一)报纸类:

(二)电视台类:以新闻专题为主

(三)广播台类

交通广播:重点宣传青少年社团倡导公交出行,环保户外行动。

城市管理广播:重点宣传青少年社团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参与社区养老敬老服务工作。

秋季登山活动方案二1.时间地点:20xx年xx月xx日,深圳市笔架山公园

2.参赛人员:全体教师(当天上课、有任务者除外)、高三年级学生

3.出发时间:20xx年xx月xx日下午2:00乘车前往笔架山公园。教师在正校门口上车,学生由班主任组织在本部北校门乘车,1-20班学生分乘1-20号车,剩余学生则乘预备车(21、22号车)。

4.具体活动:教师、学生到达笔架山公园西门后,迅速在停车场前(公园内)集合整队。比赛分两组进行,第一组为教师,第二组为学生。教师组出发后5分钟后学生组出发。参赛队员按各路口指示牌(各路口有体育老师)指引完成比赛。教师、高三女同学登至第一座山峰为终点,男同学登至第二座山峰为终点(笔架山最高峰)。达到终点时终点裁判会将取得名次人员的名次牌发放到队员手中,奖品组按此颁奖。登山到顶后,所有人员应尽快下山到出发点集中,各班清点人数后由各班主任安排本班工作(学生不返校,就地解散回家)。

5.准备工作:体育老师负责比赛线路的勘查和组织比赛,学生处、办公室负责落实和公园的联系以及交通、奖品。

6.特别提醒:时逢重阳节,登山人数较多,大家应特别注意安全。原则上不组织比赛之外的其他活动。

秋季登山活动方案三活动主题:亲子登山

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x日

活动地点:xx高榜山

活动目标:

1、让孩子走入大自然,培养孩子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挑战自我独自登山。

2、给老师、父母、孩子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增进其感情。

3、简单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习俗等,启蒙懂得中华传统美德。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讲解重阳节的来历、习俗。

2、家长准备:幼儿穿园服、水、零食、卫生纸、毛巾、防蚊水、药物等。

3、活动前老师了解周边环境及路线(可坐208号车到城区政府)

4、教师准备班牌,口哨当天带上。

活动流程:

1、家长带孩子自行乘车到城区政府,早上8:00准时城区政府门口集合。

2、整理队伍,点清人数,照集体照,教师有纪律的组织家长、幼儿登山,孩子可自由结伴登山。(如迟到者,自行上山)

3、老师与幼儿、家长边登山边交流,并鼓励幼儿独自登山。

4、到达山顶以班级为单位集合歇息一会,教师组织幼儿互相分享登山感受和分享零食。

5、分享完后集体下山。

6、活动结束,家长自行乘车回家,到家后,家长以短信方式告知老师平安到家。

温馨提示:

1、爬山时穿运动鞋和休闲服。(幼儿穿园服)

2、如提前离开或有突发状况请于班上老师联系。

3、注意环保,不乱扔果皮纸屑。

4、活动期间(包括路途中)请家长注意自身和幼儿的安全,如因自身看护不当造成安全事故,后果自负。

老年人公益活动篇5

2000名贫困生获加多宝资助

2012年,加多宝集团将坚持了12年的公益助学项目正式更名为“加多宝·学子情”爱心助学行动,并再次出资1000万元,在全国资助2000名贫困高考生圆梦大学。自6月5日,“加多宝·学子情”爱心助学行动启动以来,来自全国的数万名学子通过网络、报纸、电话等方式提出申请。本着“优中选优,困中选困”的原则,历经近两个月的严格筛选与审核,2000名品学兼优、被重点大学录取的应届贫困高考生成功获得资助。

红十字会接受国际标准评估

记者从中国红十字总会举办的亚太合作论坛上获悉,针对目前红会系统暴露的诸多问题,红总会将采取国际通用的标准进行评估和改革。

据了解,中国红十字会已于近日在京组织召开了《国家红会组织能力评估与认证程序》(简称OCAC)评估研讨会。OCAC的指标体系是国际联合会在对全球180多个国家红会的调研与意见征集基础上形成的,为评定“强大国家红会”提供了具体可行的衡量标准。具体来说是把红会的核心能力分解为五个方面、89个具体特征,每个特征分为ABCDE五个等级,共计495个指标。

普陀山佛协资助舟山慈善公益事业

9月17日上午,浙江省佛教界暨普陀山佛教协会慈善公益大会在普陀山举行,普陀山佛协捐赠了2500万元资助舟山市慈善公益事业,这也拉开了浙江省“宗教慈善周”活动的序幕。据悉,此次大会是我省佛教界积极响应国家宗教事务局和中国佛教协会的号召,探索佛教服务社会的方法途径,践行佛教慈悲济世教理教义的一次大会。

浦发银行助斜视儿童“放眼看世界”

日前,浦发银行在上海启动“放眼看世界”儿童斜视公益慈善手术项目,该项目也是浦发银行20N年行庆主题公益活动。

“放眼看世界”儿童斜视公益慈善手术项目旨在为困难家庭的斜视儿童提供手术费援助,让孩子纠正视力,帮助孩子拥有自信和美好未来。项目将于2012-2014持续三年开展,计划资助2000余位困难家庭儿童接受手术,累计投入资金约650万元,所有资金将全部由浦发银行及其员工捐赠募集。

“一米高度看上海”公益活动延续

肇始于上海世博会的“一米高度看上海”公益活动在“后世博”仍在延续-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近日向徐汇区多个街道捐赠了50辆轮椅,由50名员工组成的志愿者还陪同多名社区行动不便者及残障人士游览了徐汇滨江大道、上海海洋馆等景点。

据了解,连续三年参与“一米高度看上海”公益活动,在泰科电子公司中营造了良好的公益氛围。今年9月,被泰科电子安排为“志愿者活动月”,全国各地的员工开展了19项公益活动,包括社区助残义卖,关爱空巢老人,爱心捐血,探访儿童福利院、孤儿院、特殊教育学校和民工子弟学校等。

安徽省2012年“爱心报刊”捐赠社会公益活动启动

近日,省邮政公司“携手”省妇联、省教育厅、省儿童少年基金会共同在全省范围内开展2012年“爱心报刊”捐赠社会公益活动,目的是动员社会各界支持参与公益事业活动,向留守儿童捐赠“爱心报刊”,以增加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量,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使留守儿童特别是贫困留守儿童感受社会的关爱。同时这也是邮政企业发挥优势,主动服务社会,诠释社会责任感的完美体现。

盛世大典举行大学生圆梦计划

盛世大典集团大学生圆梦计划公益活动捐资助学仪式近日在北京隆重举行。12名在京读大学的受助代表从盛世大典集团董事长裴来峰的手中接过学费与生活费的定格瞬间令启动仪式达到高潮。

据记者了解,受资助的110名贫困学子大学四年期间,北京盛世大典集团公司资助每位学生每年5000元学费,对其中30%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每位学生每年再资助2000元生活费。寒暑假期间,尽可能给他们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

走进灾区捐赠义诊 关爱皮肤关注健康

日前,滇虹药业联合上饶市红十字会等单位,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排山镇黄狮村小学开展了《走进灾区捐赠义诊关爱皮肤关注健康》大型公益活动。滇虹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世界自我药疗产业联盟主席郭振宇将价值100万元的皮肤病类药品捐赠给上饶市红十字会,并邀请专家为当地群众讲述水患后皮肤病防治的重要意义及皮肤类疾病的预防保健常识。

重庆第二届灯饰文化节所有捐款将用于关爱眼疾儿童公益活动

记者从重庆市商委获悉,重庆第二届灯饰文化节将于9月28日在重庆菜园坝城外城灯饰城开幕,灯饰文化节除了展示灯饰的演变历史和丰富多彩的灯饰用品外,将举办“大爱重庆、点亮光明”关爱眼疾儿童慈善公益活动,所有捐款将用于关爱眼疾儿童公益活动。

德阳市地税局开展爱心助学公益活动

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助家境贫寒、品学兼优的新生圆梦大学,切实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近日,市局团支部积极响应共青团德阳市委德阳市青年联合会“金秋圆梦 情满德阳”爱心助学公益活动的倡议,在市局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全局团员、青年和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踊跃捐款,仅2天时间,捐款金额达到7020元,并以德阳市地方税务局的名义,在会议现场捐助给了两位来自德阳中学和中江中学在今年的高考中分别被泸州医学院、西华大学录取的贫困学生。

老年人公益活动篇6

位于郑州市二七区航海路与工人路交叉口南的4119031009体彩网点业主邵环,荣获“2016温暖郑州十大民生人物”称号,并于2017年1月11日下午参加了在郑州电视台举行的颁奖典礼。

河南省体育管理中心主任孙和平与郑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裴保顺,共同为“2016温暖郑州十大民生人物”获奖者邵环颁奖。

河南省体育管理中心郑州东区分中心主任颐晓天、郑州西区分中心主任张浩森应邀参加了颁奖典礼。

环卫工老人的拥抱曾让她热泪盈眶

据邵环介绍,刚开始很多人不了解、不适应她所开展的免费领取衣物公益活动。看到别人在免费挑拣衣物,一个环卫工老大娘在寒风中站在她的体彩网点门口似乎有些忐忑,从她的眼神里看得出渴望和疑惑。邵环赶紧来到老人身边,告诉她只要需要衣物就可以免费挑选,并拉着老人的手来到衣物架边,亲自为老人挑选并试穿,一口气为她选了四五件棉衣。

在试穿衣服过程中,老人家拥抱住邵环并在她耳边轻声说了句:“闺女,谢谢你!”当老人与她拥抱的那一刻,邵环也感到了无限的温情和感动,顿时热泪盈眶。她说:“我心里也非感激老人的那声‘谢谢’,这一声‘谢谢’胜过所有华丽的赞美词藻。我也从心里对老人说:阿姨,谢谢您,谢谢您让我感受到作为一个爱心志愿者的荣耀!”

从业国家公益受影响言传身教为孩子做榜样

邵环说,做公益本身和我的工作也是有关系的。我是一名销售员,销售筹集的公益金也是用于回馈社会。就拿体育来讲,体彩公益金除了用于支持大家都知道的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外,还广泛用于补充社保基金、城市和农村的医疗救助、贫困学校的资助等。我也经常参加河南省体彩中心开展的各类公益活动,每天受到这样的一个大公益的氛围影响,我也想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同r也想给孩子做一个言传身教的好榜样。随着时间久了,参与的多了,我也慢慢领会到了公益的意义。

她还说,做公益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人的信任,并得到了他们的支持。2016年郑州下得最大的那场雪,在那么恶劣的天气下,当快速公交站的站长知道我急需棉衣时,冒着大雪来给我送衣服;郑州体彩分中心的领导得知我要去工地和工友们一起包饺子过冬至,特意挑选了礼物和我一起带给工友们:体彩分中心开展公益活动时,也会邀请我作为网点业主代表参加。这些信任和支持让我十分感动。

邵环常说,做公益不仅仅是看你捐了多少钱、帮助了多少人,还要看你唤醒了多少人的爱心,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和带动身边的人。公益不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做的事,而是我们整个社会都需要去关注的事情。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善良的小火苗,希望我们用自己的行动点燃您心中的那团火,一起来温暖社会。

邵环事迹简介

邵环,自2004年开始代销中国体育,开启了自己的公益人生。2013年,邵环加入民间公益团体“爱・公益”,并多次组织参加贫困学校物资捐助、困难家庭帮扶、公益暖冬行等爱心公益活动。

她还在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的路上,将自己的车标注为“邵妈妈顺风车”,只要孩子和家长愿意,她就义务接送同路的孩子,成为路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既感动着家长们,也在学校的孩子心中播下了爱的种子。

腊月寒冬,在郑州市工人路帝湖小区东门,体彩4119031009网点门口挂着一个“爱心衣服,免费自选”的牌子,不少市民在这里挑选自己喜欢的衣服,这些衣服都来自市民们的爱心捐献。这里是一个爱心衣服的中继站,组织者叫邵环,几年来她一直在坚持做这项公益行动。免费衣物主要供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家庭困难群体、残疾人朋友、一些年龄大的环卫工等低收入人群领取,还有一些是进城来帮助儿女带孩子的生活比较节俭的老人,累计已经募集到2万件以上的衣物,其中有1万多件的棉衣、7000多册图书。已在体彩网点门口现场发放6000多件衣物,寄往山西、云南以及河南信阳、鲁山等山区3000多件衣物,为登封学校的留守儿童发放3000多件棉衣,走访了6所学校,建立了3个爱心图书室。

老年人公益活动篇7

    第一条  为了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促进老年事业的发展,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老年人是指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一切组织和个人。

第四条  各级国家机关和全社会应当采取措施,维护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益,完善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医疗保健水平,改善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第五条  老年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以及民族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禁止歧视、侮辱虐待或者遗弃老年人。

第六条  老年人应当遵纪守法,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敬老、养老、助老成绩显著的组织、家庭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八条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本省“老人节”。

第二章  政府和社会职责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老年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逐步增加对老年事业的投入,并按本行政区域老年人人数和经济发展状况,确定年度老年事业经费,引导、鼓励社会各方面为老年事业提供捐赠和参与发展老年事业,使老年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有组织机构负责协调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宣传有关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

(二)制定老年人事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

(三)研究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四)指导、协调、督促、检查本行政区域内的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

(五)为老年人解答疑难问题和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

(六)对老年人合法权益侵害的投诉、举报进行调查,并向主管的机关、组织提出依法处理的意见和建议。

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协调机构的具体设置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有工作人员承办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有关工作。

第十一条  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民政、财政、卫生、城市规划、建设、土地、工商、公安、司法、文化、文物、教育、体育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

工会、共青团、妇女联合会等群众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协助人民政府宣传贯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本办法,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老年人协会应当反映老年人的要求,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为老年人服务。

第十二条  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等传播媒体和文化、艺术团体,学校和青少年组织,应当结合实际,运用各种形式和方法,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助老宣传教育和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制教育。

第三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十三条  老年人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形成扶养关系的继子女和其他被抚养人,均有赡养老年人的义务。老年人的子女死亡后,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有赡养老年人的义务。

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老年人配偶之间有相互扶养的义务。

由兄、姊抚养的弟、妹成年后,有负担能力的,对无赡养人的老年兄、姊有扶养的义务。

赡养人、扶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老年人的离婚、再婚以及其他原因,拒绝履行法定的赡养、扶养义务。

第十四条  赡养人必须履行对老年人的经济供养义务,保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提供必要的医疗费用。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得低于其家庭成员的平均水平。

对无经济收入或者收入低微的单独居住的老年人,赡养人应当按月或者按约定时间给付赡养费。

赡养人与被赡养人之间可以签订赡养协议书。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和赡养人所在组织,监督协议的履行。

第十五条  赡养人应当在生活上照料被赡养的老年人。对患病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应当承担照料和护理的责任,也可以请人照料和护理,其费用由赡养人承担。

对共同生活的老年夫妇,赡养人应当尊重他们的意愿,不得强行将他们分开赡养。

第十六条  赡养人应当在精神上给老年人以慰藉,关心老年人的生活疾苦,对未与赡养人同住的老年人,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和问候。

第十七条  赡养人有义务耕种老年人承包的土地和照管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赡养人亲自履行该义务有困难的,可以请人代为履行,并支付所需费用。

赡养人及其家庭成员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担力不能及或者有损其健康的劳动。

第十八条  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丧偶、离婚的老年人有再婚的权利。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和再婚后的家庭生活。

第十九条  老年人对自己的合法收入和其他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

老年人依法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或者与他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的,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成年子女及其亲属不得以无业或者其他理由,强行索取、克扣老年人的财物。

第二十条  赡养人有保证老年人居住和改善老年人居住条件的义务。不得强迫老年人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

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关系或者租赁关系;需要改变产权关系和租赁关系的,房产、土地管理部门在办理过户或者转移手续时,应当当面征得老年人同意。

老年人与子女或者其他亲属共同出资购买、建造的住房,老年人依法享有相应的房屋所有权和居住权。

子女或者其他亲属经老年人同意借用老年人房屋的,到约定期限应当及时归还,不得无故拖延。

第四章  社会保障

    第二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或者老年人所在单位,对依法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老年人,应当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不得拖欠、挪用老年人的养老金。

对农村尚未实行养老保险制度的老年人,有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先建立养老补助金制度。

第二十二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对居住城镇生活水平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老年人,应当按照本省有关规定给予社会救助。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能力或者扶养能力的老年人,居住在城镇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定期发放救济款或者由社会福利院供养;居住在农村的,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担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的五保供养,或者由集体办的敬老院供养。

第二十三条  农村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将集体未发包的部分土地、山林、果园、水面、荒坡、滩涂等作为养老基地,也可以兴办其它经济实体,收益用于老年人养老。

企业、事业单位和城市有条件的街道办事处,可以因地制宜,组织兴办老年福利企业。

第二十四条  农村老年人不承担义务工、劳动积累工。

第二十五条  医疗机构应当为老年人就医提供方便,对残疾、体弱和七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就医给予优先和照顾。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开设老年家庭病床,开展巡回医疗,送医上门,服务到户。大中城市可以建立老年病医院,县级以上综合医院可以根据条件开设老年专科或者老年门诊。

提倡医生为老年人义诊,为老年人免费提供医疗保健咨询服务。

卫生部门应当组织医疗机构开展老年人医疗保健科学研究,加强对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

第二十六条  老年人依法享有的医疗待遇必须得到保障。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老年人的医疗费用应当按规定及时解决。

第二十七条  农村老年人参加合作医疗,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给予照顾。有条件的地方,对老年人可以减免合作医疗费用。

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扶持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兴办老年福利院、敬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和老年医疗康复机构以及老年人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等设施。

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在开发、改造城镇公共设施和居民住宅区时,应当规划建设方便老年人生活及活动的配套设施。

公共的老年福利设施,未经原审批部门批准不得移作他用。

第二十九条  因城市建设拆迁等原因调整住房,房屋拆迁安置机构,应当照顾病残、体弱、孤寡老年人对住房安排的合理要求。

第三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企业开发、生产、经营老年人需要的生活、保健用品,开设适合老年人需要的服务项目,方便老年人生活。

第三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老年教育列入教育发展规划,对老年教育给予必要的投入,鼓励多层次、多渠道的社会办学,支持办好各类老年学校。

文化、教育、体育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积极组织和指导基层组织开展老年人文化、教育、体育、娱乐活动,帮助老年人丰富精神生活和提高健康水平。

第三十二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结合当地特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自己的条件,开辟老年人活动场所,组织老年人参加活动,为老年人生活、保健提供服务。

第三十三条  提倡、鼓励青少年和其他志愿者义务扶助老年人,为孤寡、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帮助。

老年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乘务员和其他乘客应当给予照顾和扶助。

第三十四条  适合老年人锻炼身体的文化馆(站)、俱乐部、公园、体育场,应当为老年人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提供方便,并给予减免收费。

七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参观文化旅游景点、游览公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凭县级以上老龄工作机构发给的寿星优待证或者居民身份证,可以享受减免收费的优待。具体办法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

九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按照本省有关规定按月发给保健费。

第三十五条  老年人因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提起诉讼,需要律师帮助但无力支付律师费的,可以通过法律援助机构寻求律师帮助。司法行政部门应当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

第五章  参与社会发展

    第三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基层组织应当为老年人发挥特长、参加社会活动创造条件。可以定期和不定期组织有管理经验和有理论知识的老年人座谈,征求他们对本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改进工作的意见。

第三十七条  老年人在自愿和量力的情况下,可以接受学校和青少年组织的聘请,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教育;可以接受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安排,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协助调解民间纠纷和其他社会活动。

第三十八条  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特点、业务专长、健康状况,依照有关规定,从事生产经营、传授文化科技知识、进行科技开发、从事写作编译、提供咨询服务等活动。

第三十九条  对有专业知识、特殊技能的老年人,人才交流服务中介机构可以根据本人申请,把他们的有关情况录入人才信息库,供有关用人单位征聘时查询。

第四十条  对在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做出突出成绩的老年人,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  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人可以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人民法院和有关部门,对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申诉、控告和检举,应当依法及时受理,不得推诿、拖延。

被侵害的老年人行动不便的,人民法院或者有关部门应当上门调查了解。

第四十二条  老年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可以请求公安部门或者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予以保护。公安部门接到请求后,应当立即采取保护措施。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接到请求后,应当采取临时庇护措施。

第四十三条  依照本办法规定,负有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责任的行政部门或者其他组织,不履行职责,其上级主管机关应当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致使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其所在组织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或者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  老年人与家庭成员因赡养、扶养或者住房、财产等发生纠纷的,可以向居住地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家庭成员所在单位请求调解,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调解钱款纠纷时,对有过错的家庭成员,应当给予批评教育。

人民法院对老年人追索赡养费或者扶养费的申请,可以依法裁定先予执行;对拒不执行有关赡养费、扶养费判决或者裁定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强制执行。

第四十五条  未经老年人同意改变老年人的房屋产权关系、房屋租赁关系的,老年人投诉后,房产、土地管理部门应当及时依法处理。

第四十六条  拖欠、挪用老年人养老金的,由其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并给予主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开侮辱老年人、捏造事实诽谤老年人或者虐待老年人,情节较轻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  暴力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或者对老年人负有赡养义务、扶养义务而拒绝赡养、扶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  家庭成员盗窃、诈骗、抢夺、勒索、故意毁坏老年人财物,情节较轻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条  擅自改变公共老年福利设施用途的,由上级主管机关或者所在地人民政府责令改正。

第五十一条  侵害老年人权益,造成财产或者其他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五十二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其他行为,法律、法规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七章  附则

老年人公益活动篇8

一、工作回顾

一是组织爱心公益活动,关爱老弱贫疾。

1、大型访问义诊活动。5.25官桥活动、512喜迎奥运火炬、517、518为灾区捐款义卖活动等;5.11母亲节诗山敬老院活动、4.27眉山大型活动、4.06英都回访活动、3.23翔云大型活动、3.23在翔云中学成立爱协第一个爱心图书室, 3.09康美走访活动、1.26康美走访活动、1.29丰州桃源行、1.27走访南安6家敬老院等。特别是母亲节、喜迎奥运火炬传递、为灾区人民献爱心活动,赢得媒体的关注和群众的赞许。

2、关爱关注老弱病疾。关注官桥白血病患者王志谅、关心官桥四川地震遇难者家属、关爱丰州流浪20年七旬老人黄怡双、关爱英都百岁老人陈洗等。

3、组织延伸向基层,强化爱心团队精神。成立南安站及英都、官桥两个乡镇站。

4、开展户外活动,丰富义工生活。组织5.2东田黄巢山、南山公园户外活动。

二是吸收新生力量,营造良好爱协氛围。

半年来,爱心公益协会南安站除了开展一系列的公益活动外,还积极发展一些新生力量参与协会活动。

1、爱心公益爱协南安、金英论坛、官桥在线、户外大本营、金淘便民网、洪濑便民网、弘农新圩在线、西海岸文学论坛、泉州论坛等网站爱心公益版块的开通和维护。

2、推荐身边好人两位。

3、按时召开每月南安站站务工作会议。

4、组织参与爱协组织的其他活动。

5、受到多家媒体的关注报道:福建日报,泉州晚报、东南早报、海峡都市报、泉州电视台、南安电视台都有报道南安的活动;新华网等多个大网站报道爱协南安的活动

二、主要经验。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利益于众善友的关爱理解,利益于社会的关注支持。我们的主要经验是:

1、是精心准备,多考虑困难

2、是善于总结,多发现问题

3、是积极主动,多沟通协调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

1、参加活动的义工积极性高,主动性和灵活性欠缺,组织活动总是集中在几个人的身上,没有发挥义工大家庭的作用。

2、义工交流较少,素质有待提高,大多仅停留在有空参加活动的状态,活动后少思考,少总结找问题,少心得交流。

3、发展新义工有激情有办法,做好新义工的组织工作,提高新义工的素质,组织新义工参加活动的办法不多。

4、义工间相互尊重、相互关照和共同提高存在问题,活动期间尊重老义工、尊重泉州来的义工,特别是新义工做得不是很好。

5、个别义工认为我们组织活动有序有成效,自以为是,讲话不注意场合和分寸,影响南安义工的声誉,影响爱协的团结。

6、走访的对象务必再“少而精”一些,这样便于我们回访时能做得更到位、更全面。

老年人公益活动篇9

志愿者服务是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更好地引导广大青少年和志愿者助力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公益志愿者活动策划,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公益志愿者活动策划1一、活动主题

感恩于心,励志于行,团结互助,服务他人

二、活动目的

改变宿舍楼下车库杂乱无序、拥堵的状况,让车库有序化,方便同学存车、取车、护车,构建良好的生活区环境,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广大志愿者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

三、活动对象

__中医

四、活动时间

2020年_月

五、活动地点

学生公寓下车库。

六、活动形式

“整顿车辆,服务同学”活动。

七、活动内容

活动前期准备:制作8个宿管站的公益宣传标语。

1、活动:

(1)了解数计学院宿舍楼周边车辆停放相对比较杂乱的地方,并与宿管站保持联系,商量共建“和谐车库,文明生活”的相关事宜。

(2)通知志愿者参加“存之有序,取之有道”整顿车辆活动。

(3)选派负责人负责不同的区域,做好准备工作。

(4)安排人员负责拍摄及做好活动的宣传工作。

2、活动具体流程:

(1)请全体成员集中,总负责人做好点名工作以及绶带,标语的分发工作,分配各个小队的工作。

(2)一组的同学分成三个小队,(每小队4人以上)并有专门的拍照人员。分别负责1-3管、4-6管,7-8管3个生活区楼下车库的车辆整理以及张贴标语的工作。

(3)请各个小队长将各组成员带到指定的区域,并分配该小队成员的工作。

(4)负责拍照的同学做好活动期间的拍摄工作,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

(5)做好相关的后期宣传工作。

八、活动意义

(1)培养一种这样的精神,那就是做有益于建立和促进相互关怀、友善和谐的人际关系的社会。

(2)肯定和确定个人的自我价值,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3)充分利用社会的各种资源优势,特别是自身的资源优势。

(4)加强个人对社会的归属感,强化个人来源于社会,又服务于社会的理念。也可以这样说,志愿者活动是纯洁和洗涤个性心灵的良好方法,志愿者活动可以实现自我精神的满足和体验。

(5)我们每个志愿者还可以通过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活动这样一个平台,在开展志愿者活动中结识一大批优秀人士,这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社会资源,将为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多有益之处。

九、活动负责人

总负责人:__

小队负责人:__

公益志愿者活动策划2一、活动背景

1971年,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正式成立,它的宗旨是动员具有奉献精神并有一技之长的志愿人员,帮助发展中国家尽快实现其发展目标。1985年,第四十届联大确定从1986年起,每年12月5日为“国际志愿人员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在中国传诵了几千年的名句,时时激励着人们友爱互助共同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国际志愿者日已经确立了28年整。还是一个年轻的节日。志愿实践部作为一个高校志愿组织,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活动,使人人都来当次志愿者,志愿为社会奉献,使人间充满爱,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二、活动目的

1.让同学们理解志愿者行动,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光荣的志愿者;

2.宣传我校志愿者服务队,让大家了解我校的志愿者活动,了解我校的志愿者.

3.锻炼本小组青年志愿者的各项义务劳动技能,增长服务经验。

三、活动流程

1、学校各活动人员6:20在1404全体集合出发,8:40到八一广场,整理队伍及做好活动最后的准备工作,9点活动正式开始。

2、进行志愿者宣誓活动

3、与其他院校的志愿者一起维持八一广场周边的交通问题,进行卫生清理活动,用实际行动服务大家,呼吁更多的人投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倡导和谐新风尚。

4、10点在八一广场集合,活动结束,合影留念。

四、活动后期宣传

1.由记者写成稿件在日新网、校报、广播站、院网、土木年华杂志上进行报道。

2.各部长总结此次的活动的经验和不足,留下记录备案。

3.处理好视频文件,制作节目视频放到日新网及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上以作宣。

五、注意事项及备注

(一).所有志愿者在来往的路途上要注意安全,并遵守交通法规。

(二).活动前各负责人复必将此次的活动内容.注意事项等清楚地告诉所有志愿者,让他们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在做什么,应该怎么做。

(三).在活动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保持好志愿者形象。

(四).活动期间相互保持紧密联系,不得擅自离开。

六、应急预案

下雨天活动推迟

公益志愿者活动策划3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尊老敬老活动,进一步教育青少年继承中华民族的尊老敬老的优秀传统,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学雷锋,树新风,重细节,塑形象”的主题活动为载体,知荣明耻,构建细节德育教育。

二、组织机构:

顾问:___

组长:___

副组长:___

成员:团委委员、学生会干部、各班团支部书记

三、活动时间:

20__年_月_日下午课活课时间

四、活动安排:

1、16:35团委委员、学生会干部、各班团支书和志愿者到__中学小广场集中;

2、16:40慰问队伍从_中出发往敬老院;

3、学生会干部到__镇拿好礼品;

4、在敬老院内集中排队;

5、由我校___副校长等带队老师为老人送慰问金,各班班长为老人送礼品;

6、请敬老院老人介绍他们情况;

7、请___副校长讲话;

8、参观敬老院并与老人谈心、合影、为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9、安全回家。

五、队伍秩序:

1、队伍两路中队前行;

2、队伍方块排列顺序。

团旗——校旗——学生会干部——各班团支部书记、志愿者按高年级到低年级顺序排列

六、安全保障:

1、团委委员在队伍侧边维持队伍秩序,确保学生安全;

2、在__路口,由___等老师把守,确保学生安全。

公益志愿者活动策划4指导思想:

为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推进学校和谐校园建设,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坚持学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办学思想。充分发挥党员、团员和青年教师的作用,帮助在本校就读的英语学习方面存在困难的解决英语学习中的困难,跟上教学要求。

一、活动目标:

通过一年的补缺补差,帮助服务对象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英语基础较扎实、英语运用能力得到提高、英语成绩明显上升。

二、报名形式:

教师自愿向党支部报名,学生自愿向班主任报名,由班主任汇总交党支部。(报名时间截止为:__月__日12:00)

三、活动方式:

根据报名教师的英语熟练程度和学生的英语基础,学校统一安排每一位志愿者带教3―4名学生,在学校对学生进行补缺补差。

四、活动时间:

教师志愿者服务队活动期限为20__年__月――20__年__月;利用中午休息、双休日或其他课余时间。

五、活动管理:

学校建立教师志愿者服务队,成立领导小组,由学校党支部统一管理。领导小组对学生的原有英语基础进行统计,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后进行分析对比,第二学期考试后进行服务质量评定,评选出优秀志愿者。

教师志愿者服务队领导小组:

组长:陈思华

副组长:朱文斌

组员:何文英曹根华顾华明

由曹根华负责日常事务

六、具体要求:

1、对服务对象的英语学习基础和所处年级的英语教学要求有一个明确的了解。

2、制定一份详细的帮教计划,按计划有步骤实施帮教。

3、经常向任课教师了解服务对象的课堂学习情况和英语测验考试情况,有目的地检查学生的课堂和回家作业。

4、从英语信心、兴趣、习惯、方法、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综合帮助学生,讲练结合。

5、帮教过程要做到耐心、细致、到位,方法科学、态度和蔼。

经常与服务对象进行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

6、经常与服务对象的家长进行联系沟通,进行适当的家庭教育指导。

7、做好帮教记录和情况分析。

8、服务结束,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

公益志愿者活动策划5一、活动背景

深秋已至,天气转凉,最近学校里感冒的人多了起来,而且全国的流感形式也很严峻,通过免费派发口罩活动希望能促使大家增强预防流感意识,注意自身清洁卫生,同时,向在校师生送上一份温暖,从而使自己能免于流感的侵袭。

二、活动的目的及意义

近段时间,大家都在网上或者新闻媒体上得知流感的严峻形势,所以想通过这次献爱心活动,希望能使在校师生免于甲流,也可使大家初步掌握防治流感的基本知识,还可以在将来的生活中,使自己更健康,懂得如何生活并珍惜健康。

三、活动宗旨和要求:

本活动与医药药品企事业单位合作,以推动我会成员开展公益实践,弘扬公益精神、宣传社会公德、倡导公益文化、开展公益实践、塑造公益形象为宗旨,开展公益活动,同时在此基础上扩大的医药药品企事业单位以及我会在学校的影响力。在公益活动中,大学生能与公益文化相结合,突出实效性、人文性、公德性,通过传播公益文化,营造科学、高雅的道德氛围,使大学生接受更多的新事物,传播爱心提高自身修养。

四、活动时间:12月22日前后

五、活动组织安排

本次活动由就业协会主办,对于本次活动的筹划和组织,我们将联合成立活动组委会进行规划和统一安排并遵循赞助商的安排进行适当调度。

六、宣传计划

冠名权:___医药药品企事业单位

宣传单:宣传单上公司以赞助商的身份出现或同时派发公司的宣传单。(该项目可独立,可由商家独自提供)

海报宣传:海报上商家以赞助商的身份出现,并可以印上商家各自的标志。(商家自行设计也可以)

展板宣传:展板上可贴部分赞助商自身的宣传海报1~2张。

宣传栏宣传:赞助商的宣传和海报在我校宣传栏拥有该活动的冠名权。

横幅宣传:在活动现场、运动场、饭堂可悬挂赞助商名称的横幅。

奖品宣传:奖品由赞助商赞助、提供或可印有该公司的图案。

产品宣传:公司产品可作为该活动的指定用品,也可以利用部分时间给赞助商宣传自己产品。

七、活动步骤:

1、经院团委审核批准,并寻找医药赞助商制定工作安排。

2、由会议的结果分配各项任务:由宣传部负责出海报、展板等来宣传各项活动。

3、组织一个流动小组,在活动当天在校园里做宣传活动和派发口罩工作,边宣传,边让同学积极参加此项活动。

八、扩张项目:

通过现场派发口罩这活动,赞助商医药药品企事业单位,还可以在此进行医药保健品销售,尤其是对预防流感药物和药品进行销售,并派发本店宣传单张,从而增强本医药药品企事业单位在学校的影响力。

九、活动经费:

1、独立包装型医药口罩1000个以上(由赞助商提供)

2、宣传标语横幅1~2条(由赞助商提供)

3、宣传板报设计及费用(我会承包)

老年人公益活动篇10

弘扬孝德文化

此次全国孝德关爱工程是一项以“弘扬孝德文化,关爱弱势老人”为主题的爱心工程,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南京中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起,以慰问全国各地养老院为主要活动形式,通过捐赠指定产品“中脉孝德爱心餐”及其他生活用品、联谊、聚餐、陪老人聊天做游戏、打扫卫生等方式,为老人送去生活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关爱。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副会长傅双喜表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企业共同发起这样一个全国性的,集捐赠、关爱与孝德教育于一体的爱心工程,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也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据悉,全国孝德关爱工程的前身是中脉孝德行系列活动。这是中脉在2011年10月开始推动的一项公益活动,主要是慰问养老院,中脉各地的分公司员工和当地的经销商均有参与,到2012年7月已经组织了8次活动。

“通过多次孝德行活动,中脉对孝德公益的形式、内容和捐赠产品都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同时也希望能有一个更长远的规划,能帮助到更多的老人,所以有了中脉科技和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的合作。”中脉科技中国区总裁张琦说。

中脉公司弘扬孝德文化由来已久,多年来一直热心孝德公益事业。将“孝德文化”作为企业慈善文化的核心,感召了全国乃至全世界无数经销商加入了中脉大家庭。

在最近的中脉道和系统三周年庆典上,还举办了“中脉孝德爱心餐”揭牌仪式,并特邀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相关领导及“中华孝亲敬老楷模”王志强现场分享孝德感悟。中脉公司在部分城市还出资捐款成立“中脉科技助老助残慈善基金”,以帮助和关爱老人。

中脉国际副董事长周希俭曾公开表示,“中脉孝德行的口号是‘孝德行,天天行’,我们希望能长期坚持下去,持续关注老人的生活。”

让孝德落地生根

孝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老人,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老龄事业任重而道远,非常需要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支持和参与。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副会长傅双喜表示:“中脉多年来一直热心孝德公益事业,持之以恒地开展孝德文化教育和面向老人的捐赠关爱活动。尤其可贵的是,中脉通过发挥关爱工程的平台作用,建立了更广泛的参与渠道,拓宽孝德爱心事业的参与面,逐步将其覆盖到所有经销商和顾客群。中脉科技公司在20年的企业发展历程中积累的顾客群已经超过千万人,这项工作做好了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此次“全国孝德关爱工程”会上,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公布了关爱工程启动的工作计划。在活动开展的第一年将落实捐赠计划、关爱计划、孝德教育计划,让“全国孝德关爱工程”全面落地。

第一是捐赠计划,资助30家以上经考察需要帮助的养老院,捐赠75万份中脉孝德爱心餐,由中脉公司提供全部善款善物;第二是关爱计划,组织中脉各地分公司员工、经销商及爱心志愿者进行捐赠和关爱,年度慰问3000人次以上;第三是孝德教育计划,开展系列孝德文化宣传,年度末将召开一场专门的孝德表彰大会,通过榜样的力量来带动更多人参与善行。

全国孝德关爱工程的指定捐赠产品是中脉孝德爱心餐。据中脉国际副董事长周希俭介绍:“‘中脉孝德爱心餐’是一款能用热水便捷冲泡的营养餐产品,主要原料产自加拿大、澳洲、中国巴马等生态环境优异的地区,富含一系列营养元素,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营养均衡。除此之外,根据考察情况,我们也会采购一些其他的生活用品。”

此次活动除了捐赠指定产品及其他养老院需要的生活用品外,还有与老人聊天娱乐等多项内容。“捐赠物品只是我们活动的一部分,我们希望给老人们更多精神上的关怀。”周希俭表示。

据悉,为了更切实地把“全国孝德关爱工程”执行好,中脉决定由中脉道和系统高管:章小军、姚红军、郑联军、张国平、袁建国、王健担任“全国孝德关爱工程”委员会委员,中脉道和系统慈善委员会理事长周健女士担任组委会秘书长,中脉全国各地近20家分公司,以及由分公司和经销商代表共同筹建的爱心志愿者联盟各地分站,也将保障各项安排按计划执行。“参与到此次活动中的志愿者粗略计算将以数万计。”周健表示。

坚持践行孝德善举

对于此项目的未来持续性,中脉也有更加长远的规划。中脉国际副董事长周希俭说:“我们计划分三步走,用五年的时间使全国孝德关爱工程成为一个有号召力的公益项目。第一步,在员工和经销商层面弘扬孝德文化,给养老院的老人送去生活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关爱;第二步,在顾客层面弘扬孝德文化,给员工、经销商、顾客们身边需要帮助的困难老人进行资助,并且通过经销商的“结对子”关爱进行帮扶;第三步,在全社会层面弘扬孝德文化,给社会上需要帮助的困难老人进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