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美术分析十篇

时间:2023-10-10 17:26:26

电影美术分析

电影美术分析篇1

[关键词]电影;美术;审美形态

《英雄》这部电影,相信大家都看过,无论是票房还是艺术评价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尤其是电影中极其唯美的画面,令所有的观众陶醉不已。一个优秀的导演会在电影中运用恰当的美术手法,为电影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本文主要从变异式、拼凑式、虚拟式、舞台式等几种不同的电影表现方式,来分析电影美术的审美形态。

一、拼凑式中审美形态的分析

波普式的美术风格是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下形成的一种艺术形态,包含着很多种艺术因素,有趣味的,有时尚的,有通俗的,在嘲讽中表现美学。它使高雅和低俗变得模糊不清。

周星驰的电影《功夫》是一部叫好又卖座的电影。电影中参考了美国好莱坞的很多经典电影,香港本土电影的有机结合,掺杂了日本游戏漫画的艺术元素,是一部非常成功的艺术作品。

《三峡好人》近年来是比较成功的文艺片,在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上大放异彩,拿下最佳影片奖。电影中运用了现实主义手法,表现了现实社会中国很多场景,电影中三峡中的纪念塔尾楼的飞走和神秘飞行物的出现,充分展现了导演对表现观念的随意性。导演对于叙事和画面的展现在处理的方式上完全处于天马行空的感觉。在创作中不遵循常规的创作方式,完全由自己的想象随意来表现生活的本质,把现实和想象相结合相融合在一起,表现出带有趣味和戏谑的美学模式,使人们在观看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视觉享受。

《佛里达》这部电影中,导演只是随意将各种场景拼接在一起,把静态的场景和动态的场景相结合在一起,定格成电影画面,构造成了一种拼凑式的电影模式。同时在这部电影中,里面会出现很多静态的图片,还有很多流行的元素在电影里,充分展示了导演的随意性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电影美术设计的开放包容,是当下电影人需要学习的美术技巧。这样的美术设计包含现实的、虚幻的、现代的、古代的等一切都可以融入电影创作中的,不断地增强人们的视觉效果。

二、舞台式中审美形态的分析

现在的电影发展已经超越了过去的表现方式,从过去的小场景,到现在发展到大空间的室外取景拍摄。电影的拍摄方式从过去的小棚子的取景拍摄,到现在的大场景、大空间的随意取材,美轮美奂的背景,现在又要回归到最初的简约拍摄场景,成为一种简约的符号。是美术设计不断上升的规律。舞台式的多种美术表现方式对于现在电影的发展具有个性化的重要意义,使人们的审美观念也有了相应的改变。

电影《狗镇》的拍摄场景创造了极端另类的舞台形式,让所有的观众感到惊讶,为之震撼。场景造型的设计极为独特,因此展示给观众的画面效果极为震撼。在影片里,小镇居民的想象力非常独特,以画在地上的平面图的白线表示房屋与墙,布景也较为简单独特,颇具舞台式的特点。这种表现方式在以前的电影拍摄上并不多见,通过这样的一个拍摄手法,充分展现了狗镇居民的虚伪性和残忍性。舞台式的简约场景很清晰揭示了每个人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改变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环境场景,非常的纯净,清新,其中的美学原理的运用也让人极为惊叹。极大程度表现了简约的美感,实现了电影美术艺术品位的升级,体现出了对传统的回归和现代的颠覆。

获得西班牙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的《哥雅》,化妆,色彩,都是一种颠覆和创新。被电影和喜剧融合在一起,通过黑白的简单色调象征回忆真实的通道,墙壁反映了时空的转化。电影同时出现了两个不同的时空场景,通过舞台的纱布巧妙连接在一起,通过不断变换的色调来烘托气氛,实现空间的不断转化,体现了美学的特性,通过电影实现喜剧的转化。

这种简约舞台式的美术手法,在电影的拍摄中,把现代电影在室外大空间取景的方式重新转移到舞台上来。把戏剧舞台的造型方式和手法移植到电影,使舞台造型艺术手法和电影艺术手法相融合,是源于把戏剧作为电影的一种文化传统,戏剧的表意是电影精神结构中摆脱不掉的历史情结,一种埋藏在叙事艺术精神深层的原型图式,推行戏剧场景转换的文化价值与美学价值,增强了电影的表现力。

三、变异式中审美形态的分析

解构主义是在20世纪70年代前主要应用在文学和哲学批评领域内的,之后美术设计界重把解构主义应用到具体实践中。把另类的艺术手法转化为新的造型创作欲望融入影片的叙事和主题中,更多地传达出一种变异的美学艺术。它以全新的叛逆的形式展现了什么是美的艺术形态,是全新的艺术方式,能够达到最大限度展现美术的设计性。

《圣诗复仇》这部电影是变异式的代表,是根据莎士比亚的作品《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而改编成的电影,在美术手法上运用了加空间的构思手法,古代与现代相结合,古代的服装道具与现代的服装场景有机融合。既有现代的桌球,大型游戏机,可口可乐,麦克风,也有古代的宫殿,这样的全新的尝试和创作是对残虐的重新解释。《圣诗复仇》的美术手法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加以重组。将叙述故事和造型元素相结合,重新诠释了人性的复仇和弱点。这部电影中应用的美术设计打破了固定的限制,为原著注入了新鲜血液从而让精髓得到了升华,赋予影片一种新的美学价值和审美体验,打破了艺术创作原有的局限。影片造型把一种不和谐不统一的张力完全释放出来,表现出一种更有弹性的造型的时空组织形式,全新的美术变异手法赋予电影无限的活力,也使这部电影成为当代史上电影美术设计里程碑式的一部艺术作品。

2004年泰国电影《暹罗复兴》是一部充分应用美术设计的大型商业片,电影表现了一个在新时期的女子获得了特异功能,时空穿梭返回一百多年前的时期和贵族相爱及展开一段反殖民反侵略的历史。在影片里,女主人公所游走的两个时代有些空间造型却在同一个电影场景中出现,在人物通过电话聊天的过程中,路过的厨房与居室就与古代暹罗的集市场景相一致,她在同一个景物中,境外的真人所穿的是现代的服装,但是被镜子映射出来的却是古代暹罗的装扮,造型的不同使我们产生了时空的错觉。从解构主义来讲,虚空不在场的概念显得特别重要,它是能实现自由变构、形式实现转化生成的重要前提。

相似的艺术手法在英美拍摄的影片《诺丁山》中也使用过,讲述的是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剧中有男主人公威尔独自走在波多贝罗大街上,同时播放的背景音乐是一段优美慵懒的旋律,男主人公走过了一条阳光普照、绵绵细雨、雪花飘舞的将四季融为一体的情景,这样唯美的艺术画面,展现了一年中不同的四个季节,很有创新意识,现在的很多MV中都应用这样的艺术手法。

解构主义不断追求无限性,改变了理性现实之间的感觉,不同于传统的剧作题材,其根本动机是源于一种打破秩序和惯性、挑战平庸、建构自由和个性的另类美学。其把传统的造型方式以一种新的方式重新诠释出来,不受原来的思想和形式的拘束,体现了一种展现个人品质的银幕方式。被称作是后现代主义之父的里欧塔说过,创造起源于分歧,异构是产生分歧的最有效的方法。

四、虚拟式中审美形态的分析

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为电影美术设计提供了更先进的技术方式,数字虚拟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美术方式有着很大的优势,在过去电影的场景构造上要花很大的精力,比如说构造个古代的画面,这就可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建造出场景,而且更加浪费时间,一部好的电影需要巨大的财力保证,等到拍出来的时候可能都几年过去了。而数字高科技的发展,通过电脑特技可构造出所需要的一切场景,比如《金刚》的拍摄,电影里面涉及大量的原始森林的场景,金刚和霸王龙的打斗场景放在几十年前是根本拍摄不出来的,但是现在却很容易。这就是数字科技的先进性。

数字技术的运用在现在的电影运用中的手法越来越灵活,通过麦喷、模型、合成等数字手段使美术设计手法脱离了传统单一方法,使得造型更加生动,增强了视觉感和画面感。

美国好莱坞是世界的电影中心,也是数字美术技术运用的最成熟的。很多的好莱坞商业大片都拥有成功的美术特效,给人以视觉的冲击。比如《泰坦尼克号》《金刚》《指环王三部曲》等一系列影片充分展现了数字美术技术多年来的发展,使电影的美术效果表现得非常逼真。改变了传统的美术方式,使一切想象得到的画面场景都可以在电影中呈现出来,所以使电影的拍摄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现在的电影大片,无不应用数字化的美术特效,可以说,不管你需要什么样的场景,数字美术技术都可以很好做到。在电影的艺术表现上、主题的升华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潘神的迷宫》这部影片中,导演运用了许多的特技手法以此来满足人们的视觉享受,打造了一个不同于现实甚至超越现实的魔幻般的童话世界,在影片中,大部分的场景设计与人物造型都比较特别,脱离自然,尤其是迷宫的造型,极其独特,其中的那个圆环形的阶梯以及圆形的入口都是通过建模而形成的,在建模的过程中,主要用到的是三维软件,这样最终显现出来的圆弧线条别具特色,美感性十足,并且上面覆盖着泥土材质,灰咖色的设计给地下洞穴增添了许多的美感,并且人们在观看欣赏时也完全看不出特效的存在。并且片中奇幻王国大厅装饰的色彩也独具匠心,片中就连女孩子所住的简陋房屋的窗户与墙壁也都是应用建模来进行渲染,极其优美;精灵、螳螂魔鬼以及人参娃娃的造型都使人们眼前一亮,造型极具特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数字科技展现了一个虚拟的世界,这个属于未来或是根本不存在的世界,这是对于现实的一种超越,对于美学的一种追求,它丰富了传统的电影画面的表现手法,增强了电影的表现力,是美术手法与电影的完美结合,它证实了人类的无限想象空间,是对于电影美术手法的不断创新。

五、结语

美是指当事物进行巧妙组合后给予人们一种主观上的享受,这种特殊的感觉不同于对其他事物所产生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普通的焦虑或者反感,它要区别于这些感受,甚至高于这些感受。虽然它们较为独特,但是仍然以人为主体,只是所赋予的深度比广义上“感受”更为深刻。当面对电影、审美形态与艺术,思考也逐渐变得深远和有价值。分析电影美术的审美形态,找到电影在审美价值中的源泉,这样我们就可以更为深刻地懂得电影与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同的原因,正是这种原因,才使得电影深受人们喜爱,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 魏蒙.当代电影美术设计及其审美形态[J].美术,2011(05).

[2] 王丽君.当代电影美术先锋设计及其审美形态[J].科教文汇,2012(04).

[3] 刘克效.当代电影美术艺术的思考[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11).

电影美术分析篇2

[关键词] 处理方式;艺术特色;人物

影片的艺术特色

(一)对黑帮生活的举重若轻的处理方式

《好家伙》是一部黑帮片,但是,它没有像其他的黑帮片那样充满激烈的格斗、暴力场面。影片表现黑帮的生活时所采用的是一种举重若轻的处理方式,是极其冷静的,也正是由于这种冷静,才更让观众感受到其中的残酷。在影片中,主人公甚至在告诉观众,真正的黑帮杀人与电影中的区别在哪里:真正的黑帮从来不说废话,总是直接达到目的。

影片也确实是这么来表现的。影片中,汤米杀比利、杀男招待、杀摩利,都是在不经意之间完成的,事先没有征兆。这在他杀男招待时最为明显:第一次,他向他的脚开枪,打伤人之后继续在玩牌,如同什么都没有发生。第二次,只因为杰米的一句笑话就轻易地杀了他。而且,从电影中可以看出,这个男招待也是黑帮中的一分子。由此可见,汤米杀人并不需要充足的理由,只是在凭自己的情绪行事。在他的脾气下,无论是普通人、还是黑帮的头目都在可杀之列。杀人已经成为了他生活中很自然的一部分,不需要任何渲染。正是这种态度,才更显出他的凶残。他杀摩利是在与他一起喝酒快活之后,也是在观众没有想到的情形下轻易地杀了他。他自己的死正是中国人所说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写照。他是在满心以为自己被黑手党接受的时候被人突然枪杀的,也同样是事前没有任何警告,甚至是在充满希望的时候。对于他的死,杀他的人没有任何解释,如同他没有给别人解释一样。这种杀人的处理十分冷静,甚至都到了故意淡化的地步,这种淡化的处理,与其他黑帮片拉开了距离,使凶残显得尤为可信。

这种拉开距离的处理方式的另一个功能就是使这部影片与好莱坞其他的商业气息很浓的黑帮片隔离了开来。这不是一部以其场面的激烈、动作的惊险来愉悦观众的影片,它是要观众看到黑帮题材内部深刻的东西。这种处理把观众的注意力从黑帮的职业生活拉了开来,从而使人们关心他们的心路历程。

(二)纪实性与主观性的融合

本片淡化热烈的场面的主导目的是增强影片的真实性,为了增强影片的真实性,大量地使用了一些纪实性强的表现手法,如影片中的长镜头的运用等。影片的后半部分,在表现主人公80年代的生活时用了一种近乎纪录片的表现方式,通过字幕来逐一表现主人公在一天中的生活。这种客观纪录的方式为主人公的第三次被捕保持了客观性。但是同时,影片又是以亨利的视角出现,拆借动作的现实性,表现出动作、事件在人物心里所产生的影响,表现一种人物心理上的“真实”。这种真实不是客观的真实,而是一种主观的真实。这种真实是违背实际真实的,但是又与主人公的感受相吻合。这就使影片还具有相当强烈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与纪实性的结合,是这部影片一个很大的特色。关于这一点,在下面将会有详细地分析。

人物分析

(一)亨利

1.亨利梦的实质――美国梦

影片最着力刻画的人物就是亨利,先是通过他的眼睛来看黑帮人的生活,再通过他的生活来表现黑帮的生活。亨利的梦是一种变质了的美国梦,他与许多其他美国孩子一样,梦的实质是金钱和权力,只是他的方式不是去做总统,而是去做黑帮。这样一来,他就必须卷入许许多多的矛盾纠葛中。在这里,黑帮的意义的外延得到了扩大,黑帮并不仅仅是黑帮,还是一个美国社会的缩影。美国的导演大多数都喜欢用一个小团体来体现一个大团体的精神,这部《好家伙》也不例外。黑帮成员为了金钱与权势互相仇杀的事实就是社会上人们为了相同目的使出的披着合法的外衣的相同性质手段的映射。积极向上的美国精神、美国梦,也往往会是引导人们犯错误的一个根源所在。

2.亨利成长史――从忠诚到背叛

《好家伙》的又一种翻译为“盗亦有道”,这是一个充满了浓郁的中国味的译法,但是从思想意义上来讲,无疑这种翻译揭示了更多的东西。影片展示的是亨利的成长过程,时间线索很清晰,但是,影片的开头却不是完全地按照时间顺序的发展进行的。影片的开头是亨利、杰米、汤米杀人,被杀者是另一个黑帮分子比利。在亨利看着杰米向比利开枪的时候,画面突然定格,从这里才开始了按照正常的时间顺序所展开的叙述。影片把这一幕作为开场是很有意义的,它不仅仅是以激烈的场面来调动观众的情绪、吸引观众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这一幕对于剧中的主人公亨利来说,是具有转折性意义的。几乎可以说,这一幕改变了他的命运,既改变了他对黑帮所谓的“道”的一部分看法,又对他的经历造成了直接的影响。这一行为不仅仅使他时刻处于害怕被黑帮发现而被人杀害的境遇,而且也使他看到了自己日后可能的命运,从而对他所接受的黑帮教育的“道”产生了怀疑: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在遵守着“道”,仅仅自己做一个“好家伙”是不够的,关键的时候还是要先救出自己来。汤米的被处决加深了他的恐惧。这突出地表现在他在80年代看到直升机在对他进行监控时,首先反应的不是警察对他的追踪,尽管他犯有许许多多的大案子,但恐惧的是黑帮人对他的暗杀。所以,在听到警察拘捕他时所说的例行公事的一套话后,他反而放心了。因为如果是黑帮的话,他会听不到这些,直接就送了命。这是极具讽刺意味的。

3.亨利三次被捕的意义――对黑帮认识的深入过程

亨利的被捕共有三次,这是三个阶段。他在少年时的被捕正是对黑帮生活充满了向往的时期。那次被捕,虽然没有任何人给他警告或通知,他仍然几乎是凭着自己对黑帮成员的爱戴维护了他们,没有说任何话。在这里,他在无意间遵守了黑帮的规矩,从而成为黑帮的正式成员,成为一个“好家伙”。

第二次的被捕就不是这种情况了。当时,他已经是黑帮中的一分子了,在他进监狱之前,汤米信誓旦旦地说会为他照顾家人,但是事实上没有人照顾他的妻子,他的家人的生活费是出自他在狱中贩毒。而且,这时的他通过此前汤米、杰米等人的行为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入狱后家人可能的命运,他并没有把朋友的话当真,没有等待帮助,而是在救自己和家人。在这个时期,黑帮的朋友已经成为只能共享利益的合作伙伴。他的守口如瓶并没有为他本人带来实际的好处,这是他对黑帮认识的一个重要转折。

电影美术分析篇3

对于电影美学研究来说,“电影美学”本身还是一个问题,就更不必说“中国电影美学”了。尽管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将会遇到一系列麻烦的理论问题,但是,只有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电影美学的研究框架和学术规范的问题才能恰当地提出来并且得到确定。很显然,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不管我们已经有了多么丰富的电影美学思想,电影美学的研究都不大可能卓有成效地展开(因为电影美学研究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提出这一问题的初衷,不是为了限制电影美学研究的创造性,而是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和发挥这种创造性。这一点,从学术研究的群体性(科学研究越来越需要合作与协作,而不是单干)和机构性(即有组织地进行)运作的角度,更容易理解。其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节约和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文化资源(包括财力与智力的投入)。在国内有关高校正在积极申请国家影视学术基地之时,这个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便具有更为紧迫的现实意义论文。

首先是电影美学的研究对象亟待明确。

电影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切电影审美现象。如果我们接受这个界定,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界定电影审美现象。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电影审美现象是一种效果现象(当然同时它也是一种等级现象)。也就是说,电影审美现象只能根据电影观众的审美接受状况来确定。

而电影审美接受只有在与电影艺术接受的区分中才能更明确地加以确定。这又涉及到对于审美与艺术的理解问题。我认为,电影审美接受可以界定为对广大观众接受起来比较顺利、而且一般来说也比较高尚的因素的接受。电影艺术接受可以界定为广大观众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而专业工作者却特别敏感的因素的带有探索性的职业性接受。在这个意义上,电影审美接受不同于电影艺术接受。但必须说明的是,电影艺术接受可以转化为电影审美接受。也就是说,电影艺术现象有可能(但不是必然)转化为电影审美现象,而电影审美现象则必定曾经是电影艺术现象。从这样的观点来看,无论是所谓的“娱乐片”,还是“艺术探索片”,都是既有审美因素,又有非审美因素,只是,这两者的两种因素的分布有很大不同。娱乐片以审美因素为主,探索片以艺术因素(较严格意义的艺术)为主。应该指出的是,影片中的比较露骨的色情因素和残忍的暴力因素、恐怖因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既不是审美因素,又不是艺术因素,而是非审美因素。这些因素的弱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审美色彩。但这并不意味着非艺术、非审美的因素在电影中是应该绝对地加以排斥的。

其次是电影美学的研究目的亟待明确。

电影美学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对电影作品(一部或一批)进行美学分析。对电影作品作美学分析,不同于对电影作品作艺术分析。这种不同主要是着眼点的不同。其次是所针对的电影作品的断层不同。艺术分析更着眼于电影作品在专门化和创造性两个方面的贡献。美学分析更着眼于电影作品作为审美对象(或者更严格地说,电影审美形态)这一既成事实的形成规律,或者说电影作品审美效果的形成机制和规律的分析与运用。因此,美学分析比艺术分析更关心电影作品作为整体的复杂构成。在对电影作品的美学分析中,电影作品不能再被理解为只是一种简单的线性构成物,而是必须被理解为一种具有复杂结构的多级表意生成系统。可以把这种分析称之为系统性分析。在这样的理解与分析中,电影美学的研究框架才能形成。与此同时,还应当有另一种分析,即对在电影作品的各个层面中都发挥作用的审美规律与审美原则的分析。可以把这种分析称之为规律性分析。正如法国电影理论家米特里所说:“电影美学就归结为确定一种形式由于某种内容和某种意图的关系,怎样和为什么优于另一种形式,换句话说,它要在特定情况下为这些形式确立其心理学的依据。”[1]

如果说电影艺术学研究的是电影作品媒介的“特化”特征,那么,电影美学研究的就是产生电影作品效果的“普化”规律(尽管它要面对大量个别的电影作品)。也就是说,电影美学必须在同电影艺术学的区分中加以界定。

接下来是对中国电影美学如何理解的问题。

我们知道,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实际上讲的是古希腊的悲剧。那么,为什么亚里士多德没有把他的《诗学》称之为《古希腊诗学》?我们有什么必要在电影美学前面冠以“中国”二字呢?顾名思义,中国电影美学属于中国电影理论。那么,为什么没有人提出建立中国物理学或中国生物学呢?我们有必要提出建立中国电影理论的问题吗?这确实是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得如何,将会决定中国电影美学的研究方向。对于这样一些问题,我们也许可以说,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他的悲剧理论是世界性的,或者他并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其他比古希腊文化更高的文化存在。此外,我们还可以解释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比,更具有普遍性。就是说,中国的物理学家或者生物学家的研究成果一定是世界性的和世界级的。否则就谈不到任何成果,或者说不算成果,而人文科学就不同了。人文科学似乎没有那么多的普遍性。跟黑格尔同时代的一位德国著名哲学家谢林根据他对中国文化的观察,提出过一个很有趣的看法。在他看来,中国的皇帝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皇帝。其他国家的皇帝只是他自己国家的皇帝,而中国的皇帝则是整个世界的皇帝。就是说,如果那个时候,不论中国产生了什么样的理论,站在这样的立场上,就只能是世界性的理论,而不会是中国的理论。如果我们在今天仍然抱有这样一种信念的话,那么,发生于中国的电影美学(而不是中国电影美学)就应当是世界性的电影美学,也就是电影美学。是不是因为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变化,中国人已经失去了“中国就是世界”的眼光、气魄与信念,所以才要提出建立所谓的中国电影美学呢?这种意图难道不是与我们经常能够听到的关于中国的夜郎自大的论调恰好相反吗?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提出中国电影美学之时所必须考虑的。

法国学者是不是有人提出要建立法国电影美学呢?据我所知,至少巴赞和米特里都没有这种想法。麦茨是否有这种想法就很难说了。据我所知,麦茨甚至对于他的理论分析的适用范围都是存有疑虑的。那么,美国的电影学者是否提出了要建立美国的电影美学呢?在电影理论家当中似乎没有。但超出电影理论家以外,就很难说了。

总之,不管有还是没有,这其中肯定会有它的原因。但问题在于,是出于什么原因?或者可以这样说,建立中国电影美学的正当理由是什么?也许我们还可以这样认为,电影属于文化范围,而文化是有文化圈或者文化类型之分的。

事实上,精神分析就是如此。精神分析的发展表现出浓厚的民族风格与民族特色。比如,美国学者霍兰德在精神分析是否适用于中国的问题上,就表现得相当谨慎(尽管这种谨慎显得有点儿可笑)。更有意思的是,他对精神分析中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现象,诸如英国精神分析、法国精神分析、奥地利精神分析等等,并不是感到高兴,而是深深感到不安。他的疑问与我们前面的疑问是一样的,他说:“我们从来没听说过英国物理学或法国生物学,甚至在人类学、心理学和语言学中,也不再存在民族风格了。只有精神分析依然被各民族所瓜分。”在他看来,精神分析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现象表明,精神分析的推动力量与其他学科的推动力量不再是一致的了。其他学科的推动力量是对真理的追求、新资料的积累和新方法的发展。而精神分析只能响应时尚。他所担心的,并不是没有美国的精神分析,而是美国所建立的只能是美国的精神分析,而不是世界性的精神分析。霍兰德的担心是不是有道理呢?

考虑到以上的问题,提出建立中国电影美学的任务,还具有充分而且正当的理由吗?我们认为,答案应当是肯定的。

理由是,第一,尽管电影是“舶来品”,但电影仍然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与民族特色。这一点是电影文化史的一个不争的事实。美国电影不同于法国电影、日本电影和中国电影。我们所要确立的电影美学,作为一种研究框架和学术规范,显然应当以对中国电影的研究为主。第二,我们所要确立的电影美学,其思想来源,不仅应当包括当代西方文化的思想成果,而且应当包括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的思想成果。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还要强调这一方面。我们之所以强调这个方面,最主要的不是因为它是我们自己(民族自我)的,而是因为它确实是伟大的。中国文化是世界历史上最悠久、最富于生命力的一种文化,中国文化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即使是从理想主义的观点来看也是如此。

在我看来,只有这样的理由,才能保证中国电影美学研究目标的正当性。当然,这还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在近代世界确实是落伍了。那么,这是否表明中国文化本身确实有它的不足和缺陷呢?我认为,这种不足和缺陷应该是所有文化的特点(在文化问题上应当坚决反对“胜者王侯败者贼的观点”)。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站在更宏观的立场上来看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不仅对中国文化的某些不足和缺陷不满,而且对西方传统理论与当论的缺陷和不足也是同样不满意的。这里没有必要掩饰我们要在某种程度上超越西方文化和民族自我的意图。

最后是电影美学的研究框架问题。

这个问题如果不能适当地提出并得到某种解决,电影美学的群体性研究和机构性研究就根本不可能展开,电影美学研究就无任何学术规范可言(这不意味着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草率行事)。

鉴于国内尚没有提出这样的框架,本人尝试提出一个研究框架(这一框架受惠于结构主义思想家的研究成果),以作抛砖引玉或就教于方家之用。

电影美学研究的核心目的是对电影作品进行美学分析。在这种分析中,电影作品显现为一种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有四个明显的要件,也许我们可以说,这个系统有四个依次递进的基本单元,即知觉单元、故事单元、思想单元和特征单元。在这四个单元的依次递进的关系中,形成了电影作品的三条表意主线:知觉——>故事——>思想——>特征。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由于这四个单元中的知觉单元与故事单元本身所具有的“超符码”表意作用,即:

知觉——————>思想

知觉——————>特征

故事——————>特征

一部电影作品便形成了三个层面、四个单元和六条线索的构成格局(这里不必举例,上述表意线索肯定是存在的)。在我即将出版的《电影学》一书的第二章(即“电影美学”一章)中把电影作品的这种系统构成图示为:

思想特征

故事思想

知觉故事

图二

知觉故事思想特征

^---------^

^---------^

^---------------^

这一分析系统的复杂性在于,知觉单元(简单地说,视听单元)和故事单元本身还有复杂的构成和特征。其中,知觉单元的构成包括两个方面:影像构成和声音构成。影像包括人物造型、环境造型、文字造型和表现造型四个方面。声音包括话语、音乐和音响三个方面。故事单元的构成更灵活,也具浮动性。由于任何故事都是被讲述出来的,故事的表意功能只是通过相互关联的讲述方式和讲述内容发挥出来的。其中,讲述方式的构成包括叙述结构,讲述内容的构成包括母题。一般所说的本体论研究,主要是指对知觉单元的研究。而对故事单元的研究却可能被归结为对电影作品的文学性研究。

这一分析系统的复杂性还在于,思想单元和特征单元各有其不同于知觉单元与故事单元之处。虽然知觉单元也表达思想,但故事所表达的思想却是电影作品思想的主体。而思想是以其整体的方式来表现特征的(当然,知觉单元也参与表现特征)。思想对于特征的表现作用,要通过对思想的分类才能理解。

思想是通过故事表现的,而故事的核心却是(人物的)动作。编导者如何处理动作,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其中包含了思想):人可以采取有理据的动作而实现自己的目的,所表达的思想是“人定胜天”或“有志者事竟成”,所传递的是对人的智慧的自豪感,是对于自然的征服感;人不能采取有理据的动作而实现自己的目的,所表达的思想是“命运是不可抗拒的”或“人算不如天算”,所传递的是对人的智慧的无用感,是对于自然的臣服感;人物所采取的主要动作都不是有理据的,因而也是无目的的,所传递的是一种一切都不可理喻的思想,是对于自然的无可名状的荒诞感。编导者通过自己的故事所表达的思想可能是隐蔽的,也可能是含糊的。但是却是可以分析的,因而也是一定存在的,并且是表现特征的。这就要求我们对故事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以确定其思想与特征的关系。一般的观众与电影批评者是不作这种分析的。这是电影美学研究者的任务。

特征单元把握起来更为困难。因为特征是一个感受性事实。而感受又是需要表达的。一般说来,对于电影作品特征的表达有两种:一是非整体性表达,如我们说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是一部“纪实性”作品,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具有很强的“写意”性,等等。二是整体性表达。这里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类型化表达,如悲剧、喜剧、正剧、闹剧、情节剧之类,一种是个性化表达,如痛切、沉重、亢奋等等。

以上所描述的,还只是对于电影作品的系统性分析框架。由于审美现象是一种极其广泛的存在现象,并不限于电影作品,所以美学研究所发现的一般规律对于电影作品也是适用的。把这些规律运用于电影作品的分析之中也是必要的。在这方面,我已经提出了三条规律:审美的关联性规律,审美的权重性规律、审美的结构性规律(穿透率)。其中每一规律还可能有一些具体的原则。如权重性规律就包括均衡原则和极致原则两条原则。[2]关联性规律揭示了审美对象如何利用了人们对某些事物的关心。权重性规律揭示了审美对象的各种构成因素的不同重要性的综合作用。结构性规律揭示了审美对象的内在结构与人的内在关系。

总之,电影美学研究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于电影作品(一部或一批)的系统分析,一是对于电影作品的规律性分析。

我不认为本文已经提出了一个无可争议的电影美学研究框架,这应当作为研究者共同遵守的学术规范。我只是想说,我们应当有这样一个东西,或者至少也应该研究这样的问题。没有电影剧本就开拍的导演也许有,对于电影剧本连想都没有想的导演肯定没有。不然他甚至无法指挥各个部门(包括化、服、道、美等前期准备)的工作。

电影美术分析篇4

首先是电影美学的研究对象亟待明确。

电影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切电影审美现象。如果我们接受这个界定,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界定电影审美现象。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电影审美现象是一种效果现象(当然同时它也是一种等级现象)。也就是说,电影审美现象只能根据电影观众的审美接受状况来确定。

而电影审美接受只有在与电影艺术接受的区分中才能更明确地加以确定。这又涉及到对于审美与艺术的理解问题。我认为,电影审美接受可以界定为对广大观众接受起来比较顺利、而且一般来说也比较高尚的因素的接受。电影艺术接受可以界定为广大观众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而专业工作者却特别敏感的因素的带有探索性的职业性接受。在这个意义上,电影审美接受不同于电影艺术接受。但必须说明的是,电影艺术接受可以转化为电影审美接受。也就是说,电影艺术现象有可能(但不是必然)转化为电影审美现象,而电影审美现象则必定曾经是电影艺术现象。从这样的观点来看,无论是所谓的“娱乐片”,还是“艺术探索片”,都是既有审美因素,又有非审美因素,只是,这两者的两种因素的分布有很大不同。娱乐片以审美因素为主,探索片以艺术因素(较严格意义的艺术)为主。应该指出的是,影片中的比较露骨的色情因素和残忍的暴力因素、恐怖因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既不是审美因素,又不是艺术因素,而是非审美因素。这些因素的弱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审美色彩。但这并不意味着非艺术、非审美的因素在电影中是应该绝对地加以排斥的。

其次是电影美学的研究目的亟待明确。

电影美学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对电影作品(一部或一批)进行美学分析。对电影作品作美学分析,不同于对电影作品作艺术分析。这种不同主要是着眼点的不同。其次是所针对的电影作品的断层不同。艺术分析更着眼于电影作品在专门化和创造性两个方面的贡献。美学分析更着眼于电影作品作为审美对象(或者更严格地说,电影审美形态)这一既成事实的形成规律,或者说电影作品审美效果的形成机制和规律的分析与运用。因此,美学分析比艺术分析更关心电影作品作为整体的复杂构成。在对电影作品的美学分析中,电影作品不能再被理解为只是一种简单的线性构成物,而是必须被理解为一种具有复杂结构的多级表意生成系统。可以把这种分析称之为系统性分析。在这样的理解与分析中,电影美学的研究框架才能形成。与此同时,还应当有另一种分析,即对在电影作品的各个层面中都发挥作用的审美规律与审美原则的分析。可以把这种分析称之为规律性分析。正如法国电影理论家米特里所说:“电影美学就归结为确定一种形式由于某种内容和某种意图的关系,怎样和为什么优于另一种形式,换句话说,它要在特定情况下为这些形式确立其心理学的依据。”[1]

如果说电影艺术学研究的是电影作品媒介的“特化”特征,那么,电影美学研究的就是产生电影作品效果的“普化”规律(尽管它要面对大量个别的电影作品)。也就是说,电影美学必须在同电影艺术学的区分中加以界定。

接下来是对中国电影美学如何理解的问题。

我们知道,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实际上讲的是古希腊的悲剧。那么,为什么亚里士多德没有把他的《诗学》称之为《古希腊诗学》?我们有什么必要在电影美学前面冠以“中国”二字呢?顾名思义,中国电影美学属于中国电影理论。那么,为什么没有人提出建立中国物理学或中国生物学呢?我们有必要提出建立中国电影理论的问题吗?这确实是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得如何,将会决定中国电影美学的研究方向。对于这样一些问题,我们也许可以说,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他的悲剧理论是世界性的,或者他并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其他比古希腊文化更高的文化存在。此外,我们还可以解释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比,更具有普遍性。就是说,中国的物理学家或者生物学家的研究成果一定是世界性的和世界级的。否则就谈不到任何成果,或者说不算成果,而人文科学就不同了。人文科学似乎没有那么多的普遍性。跟黑格尔同时代的一位德国著名哲学家谢林根据他对中国文化的观察,提出过一个很有趣的看法。在他看来,中国的皇帝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皇帝。其他国家的皇帝只是他自己国家的皇帝,而中国的皇帝则是整个世界的皇帝。就是说,如果那个时候,不论中国产生了什么样的理论,站在这样的立场上,就只能是世界性的理论,而不会是中国的理论。如果我们在今天仍然抱有这样一种信念的话,那么,发生于中国的电影美学(而不是中国电影美学)就应当是世界性的电影美学,也就是电影美学。是不是因为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变化,中国人已经失去了“中国就是世界”的眼光、气魄与信念,所以才要提出建立所谓的中国电影美学呢?这种意图难道不是与我们经常能够听到的关于中国的夜郎自大的论调恰好相反吗?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提出中国电影美学之时所必须考虑的。

法国学者是不是有人提出要建立法国电影美学呢?据我所知,至少巴赞和米特里都没有这种想法。麦茨是否有这种想法就很难说了。据我所知,麦茨甚至对于他的理论分析的适用范围都是存有疑虑的。那么,美国的电影学者是否提出了要建立美国的电影美学呢?在电影理论家当中似乎没有。但超出电影理论家以外,就很难说了。

总之,不管有还是没有,这其中肯定会有它的原因。但问题在于,是出于什么原因?或者可以这样说,建立中国电影美学的正当理由是什么?也许我们还可以这样认为,电影属于文化范围,而文化是有文化圈或者文化类型之分的。

事实上,精神分析就是如此。精神分析的发展表现出浓厚的民族风格与民族特色。比如,美国学者霍兰德在精神分析是否适用于中国的问题上,就表现得相当谨慎(尽管这种谨慎显得有点儿可笑)。更有意思的是,他对精神分析中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现象,诸如英国精神分析、法国精神分析、奥地利精神分析等等,并不是感到高兴,而是深深感到不安。他的疑问与我们前面的疑问是一样的,他说:“我们从来没听说过英国物理学或法国生物学,甚至在人类学、心理学和语言学中,也不再存在民族风格了。只有精神分析依然被各民族所瓜分。”在他看来,精神分析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现象表明,精神分析的推动力量与其他学科的推动力量不再是一致的了。其他学科的推动力量是对真理的追求、新资料的积累和新方法的发展。而精神分析只能响应时尚。他所担心的,并不是没有美国的精神分析,而是美国所建立的只能是美国的精神分析,而不是世界性的精神分析。霍兰德的担心是不是有道理呢?

考虑到以上的问题,提出建立中国电影美学的任务,还具有充分而且正当的理由吗?我们认为,答案应当是肯定的。

理由是,第一,尽管电影是“舶来品”,但电影仍然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与民族特色。这一点是电影文化史的一个不争的事实。美国电影不同于法国电影、日本电影和中国电影。我们所要确立的电影美学,作为一种研究框架和学术规范,显然应当以对中国电影的研究为主。第二,我们所要确立的电影美学,其思想来源,不仅应当包括当代西方文化的思想成果,而且应当包括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的思想成果。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还要强调这一方面。我们之所以强调这个方面,最主要的不是因为它是我们自己(民族自我)的,而是因为它确实是伟大的。中国文化是世界历史上最悠久、最富于生命力的一种文化,中国文化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即使是从理想主义的观点来看也是如此。

在我看来,只有这样的理由,才能保证中国电影美学研究目标的正当性。当然,这还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在近代世界确实是落伍了。那么,这是否表明中国文化本身确实有它的不足和缺陷呢?我认为,这种不足和缺陷应该是所有文化的特点(在文化问题上应当坚决反对“胜者王侯败者贼的观点”)。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站在更宏观的立场上来看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不仅对中国文化的某些不足和缺陷不满,而且对西方传统理论与当论的缺陷和不足也是同样不满意的。这里没有必要掩饰我们要在某种程度上超越西方文化和民族自我的意图。

最后是电影美学的研究框架问题。

这个问题如果不能适当地提出并得到某种解决,电影美学的群体性研究和机构性研究就根本不可能展开,电影美学研究就无任何学术规范可言(这不意味着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草率行事)。

鉴于国内尚没有提出这样的框架,本人尝试提出一个研究框架(这一框架受惠于结构主义思想家的研究成果),以作抛砖引玉或就教于方家之用。

电影美学研究的核心目的是对电影作品进行美学分析。在这种分析中,电影作品显现为一种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有四个明显的要件,也许我们可以说,这个系统有四个依次递进的基本单元,即知觉单元、故事单元、思想单元和特征单元。在这四个单元的依次递进的关系中,形成了电影作品的三条表意主线:知觉——>故事——>思想——>特征。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由于这四个单元中的知觉单元与故事单元本身所具有的“超符码”表意作用,即:

知觉——————>思想

知觉——————>特征

故事——————>特征

一部电影作品便形成了三个层面、四个单元和六条线索的构成格局(这里不必举例,上述表意线索肯定是存在的)。在我即将出版的《电影学》一书的第二章(即“电影美学”一章)中把电影作品的这种系统构成图示为:

这一分析系统的复杂性在于,知觉单元(简单地说,视听单元)和故事单元本身还有复杂的构成和特征。其中,知觉单元的构成包括两个方面:影像构成和声音构成。影像包括人物造型、环境造型、文字造型和表现造型四个方面。声音包括话语、音乐和音响三个方面。故事单元的构成更灵活,也具浮动性。由于任何故事都是被讲述出来的,故事的表意功能只是通过相互关联的讲述方式和讲述内容发挥出来的。其中,讲述方式的构成包括叙述结构,讲述内容的构成包括母题。一般所说的本体论研究,主要是指对知觉单元的研究。而对故事单元的研究却可能被归结为对电影作品的文学性研究。

这一分析系统的复杂性还在于,思想单元和特征单元各有其不同于知觉单元与故事单元之处。虽然知觉单元也表达思想,但故事所表达的思想却是电影作品思想的主体。而思想是以其整体的方式来表现特征的(当然,知觉单元也参与表现特征)。思想对于特征的表现作用,要通过对思想的分类才能理解。

思想是通过故事表现的,而故事的核心却是(人物的)动作。编导者如何处理动作,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其中包含了思想):人可以采取有理据的动作而实现自己的目的,所表达的思想是“人定胜天”或“有志者事竟成”,所传递的是对人的智慧的自豪感,是对于自然的征服感;人不能采取有理据的动作而实现自己的目的,所表达的思想是“命运是不可抗拒的”或“人算不如天算”,所传递的是对人的智慧的无用感,是对于自然的臣服感;人物所采取的主要动作都不是有理据的,因而也是无目的的,所传递的是一种一切都不可理喻的思想,是对于自然的无可名状的荒诞感。编导者通过自己的故事所表达的思想可能是隐蔽的,也可能是含糊的。但是却是可以分析的,因而也是一定存在的,并且是表现特征的。这就要求我们对故事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以确定其思想与特征的关系。一般的观众与电影批评者是不作这种分析的。这是电影美学研究者的任务。

特征单元把握起来更为困难。因为特征是一个感受性事实。而感受又是需要表达的。一般说来,对于电影作品特征的表达有两种:一是非整体性表达,如我们说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是一部“纪实性”作品,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具有很强的“写意”性,等等。二是整体性表达。这里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类型化表达,如悲剧、喜剧、正剧、闹剧、情节剧之类,一种是个性化表达,如痛切、沉重、亢奋等等。

以上所描述的,还只是对于电影作品的系统性分析框架。由于审美现象是一种极其广泛的存在现象,并不限于电影作品,所以美学研究所发现的一般规律对于电影作品也是适用的。把这些规律运用于电影作品的分析之中也是必要的。在这方面,我已经提出了三条规律:审美的关联性规律,审美的权重性规律、审美的结构性规律(穿透率)。其中每一规律还可能有一些具体的原则。如权重性规律就包括均衡原则和极致原则两条原则。[2]关联性规律揭示了审美对象如何利用了人们对某些事物的关心。权重性规律揭示了审美对象的各种构成因素的不同重要性的综合作用。结构性规律揭示了审美对象的内在结构与人的内在关系。

电影美术分析篇5

一、欧美电影音乐赏析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欧美电影音乐赏析课程实践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等。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与学生们在进行课程选修时呈现的热情形成了巨大反差。通过不断地分析发现,造成这样的局面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在开展欧美电影音乐赏析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教学内容也略显陈旧。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对参与欧美电影音乐赏析失去兴趣。第二,由于一部分老师在音乐教学素材的选择上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形成了一定的差距,无法让学生通过音乐赏析来形成共鸣与关注。第三,由于欧美电影音乐赏析课是一门选修课程,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放松了自我要求,在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

二、革新教学内容增强音乐教学新体验

(一)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兴趣

在开展音乐赏析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采用的教学形式通常以讲解为主,然后进行音乐欣赏,最后再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讨论来完成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时,老师通常会选择一些经典影片的音乐作品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对于具有个性化要求的学生而言相对较为固定,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热情,无法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选择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影片或者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影片素材来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充满阳光、青春气息的影片中寻找到学习的方向。此外,在开展音乐教学时,应该打破教材的限制,不要只把重点放在好莱坞作品上。可以借助音乐赏析的教学机会,让学生能够了解到中西文化的不同之处。比如:我们在以神话主题开展音乐教学时,可以为学生播放来自不同国家的一些神话电影片段,同时也要向学生展示我国的一些神话电影来增强学生对影片的印象,有助于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认识,从而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相同电影题材所采用的不同音乐表达方式。

(二)借助影片中的古典音乐来渲染学习氛围

在一些欧美影片中,经常会出现古典音乐,尤其是电影内容涉及到某位音乐家时,在影片中会更多地使用古典音乐作品。比如:《一曲难忘》中所刻画的主角就是肖帮与乔治,在《不朽的情人》这部影片中所讲述的就是贝多芬的情感经历等。这些影片所呈现出来的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的音乐都是在讲述每一位音乐家的成长经历,以及他们在演奏音乐时的技巧和内心变化。学生在观看这类型的电影时,会受到故事内容和音乐作品的双重感染,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到音乐赏析教学活动当中,利于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借助影片中的现代音乐来增强音乐的时代感

现代音乐在电影中的应用,不仅具有感情抒发和渲染氛围的作用,同时还能在开展音乐赏析教学时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让学生观看一些具有现代音乐元素的影片,来增添课堂的活泼性,可打破传统音乐赏析教学过程中的沉闷局面。比如:让学生观看美国灾难大片《龙卷风》,在这部影片中,大量地采用了摇滚元素的音乐,让学生在听到这样的音乐时精神一振,从而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

三、个性化教学模式加深学生的艺术感受

(一)个性化教学的内涵

所谓的个性化教学指的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综合的分析来判断学生的学习需求,再通过老师的精心设计为学生量身定制相应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音乐这门艺术,本身就具有十足的个性化,换言之,个性就是艺术的生命。虽然在针对非艺术专业学生开展欧美音乐赏析音乐教学时,不需要以艺术专业的知识学习目标来要求学生,但是同样要在赏析过程中达到艺术教学应该具有的情感性和创造性的教学目的。

(二)个性化教学的步骤

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以开放式的教学理念来涵养学生的艺术感情。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够充分地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作热情。比如:在讲解电影音乐对影片中人物情感的表达功能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来为影片片断创作音乐。老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片没有配乐的影片,让学生通过观看来分析影片中主要人物的内心活动、人物当时的情绪。然后老师再分析给出多组不同情绪的音乐作品提供给学生进行选择。让学生选择其中适合于这个片断人物情绪表达的音乐类型。比如:愉快的、悲伤的、雄壮的、古典的、激动的等等。在这个音乐教学环节中,每个学生对于影片片断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因此会有不同的创作理念,老师要针对学生所做出的选择给予一定的肯定,否则会给学生造成打击,失去音乐学习的信心。当学生选择完之后,老师把学生所选择的音乐分别加入到影片当中,让学生进行赏析。最后老师结合影片的发展以及人物情绪,针对学生所选择的音乐作品进行节奏、音乐等全方位的点评。

(三)个性化教学的效果

通过个性化教学模式,学生会了解到自己选择的音乐作品在与影片进行搭配后,有哪些不足之处,是否出现了节奏不一致的问题,画面与音乐之间是否和谐等等。让学生充分地意识到,电影音乐只能在节奏、音色、旋律等多个方面与电影画面形成统一时,才是一个非常好的电影配乐。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而且在很大程度中激发出了学生进行音乐创作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艺术观,实现音乐艺术的教学目标。个性化教学,可以有效地在音乐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进行渗透。我们应该有效地把电影作为一个载体,把音乐作为一个媒介,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来了解音乐的美,加深对音乐艺术的印象,提高对音乐艺术的理解与感悟。

四、营造教学氛围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90后甚至00后,这个年龄层的学生由于时代的变化,而更加具有个性化。因此,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将无法让学生完全融入到教学当中。我们应该改革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互动的教学环境,让其能够在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满足自我的学习需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来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通常采用的老师播放、学生观赏、老师讲学生听的固定模式,要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其能够更好地溶入到整个音乐赏析教学氛围当中。比如:在讲解音乐节奏必须要与影片的画画节奏保持一致时,老师应该采用多媒体技术,把一段影片的片段展示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节奏的打击。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感受到了音乐的节奏以及律动,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由于学生亲自动手来进行节奏打击,让学生更加充分地理解节奏要素对音乐表现的重要性,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非常容易地就能够掌握音乐节奏以及节拍方面的知识点,有效地提高了音乐赏析课程的教学质量。

五、运用电影音乐审美特征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感知力

(一)运用电影音乐来唤起学生的情感

传统的音乐创作,是创作者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绪。对于电影音乐而言,创作者需要顾及到的内容很多,这给电影音乐的创作增添了一定的难度。比如:电影音乐作品更多地还需要考虑音色、人物情绪、画面节奏、故事情节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音乐作品能否把这些因素表现得恰如其分,决定其是否能够成为优秀的电影音乐。所以说电影音乐作品不具备音乐的独立性,应该更多地考虑到与电影艺术所要传播的意图相结合。如果学生按照传统的音乐接受方式来理解电影音乐,有可能会无法真正意义上地对电影内容以及音乐作品的艺术性达到更深入地理解与感悟。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好电影音乐具有的非独立性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让这个特征来唤起学生的情感意识,让其能够更好地对音乐艺术进行深入地探索与理解,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感受。

(二)借助电影的音画结合特征培养学生的审美思考能力

虽然欧美音乐赏析课是一门选修课程,却具有独特的音乐教育功用。因为电影音乐的审美方式有所不同,需要更多地考虑电影中画面、人物情绪、音色等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到电影音乐所要表达出来的情绪和内容。音乐是通过声音的传递来进行形态呈现的,但是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音乐记忆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完成。因此,我们借助电影的音画结合的特征,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通过画面的清晰表达,把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行诠释,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并且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归纳能力以及音乐想象能力。让学生通过画面来对音乐进行联想,从而延伸到用心去体会音乐的艺术魅力,让学生的整个身心都沉浸于电影以及音乐艺术享受当中,有效地提高了音乐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思考能力。

六、结语

电影美术分析篇6

[关键词] 电影音乐;审美功能;实验研究

一、研究背景

电影音乐是专门为影片创作、编配的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新的艺术体裁。

目前,大多数研究关于“电影音乐”都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关注的内容更侧重于“电影音乐”的功能上。

由一百八十多位电影界专家、学者集体编撰,历时两年十个月编撰而成的《电影艺术词典》中,将电影音乐的功能总结为以下六种:

1,抒情

电影音乐能够很好的抒发人物内心世界的感情。音乐的特点在于可相对精确概括地表现人类最内在的心理体验与微妙丰富的感情状态。

2,渲染气氛

音乐能为影片创造一种特定的背景气氛(包括时间和空间的特征),用以深化视觉效果。它可以为影片的局部渲染气氛,也可以用来贯串全片。对后者,音乐不是简单地重复画面上的视觉效果。而是细致入微地为影片的局部渲染气氛。

3,评论

在影片中用音乐来表达创作者对人物和事件的主观态度,如同意、喜欢、厌恶、气愤等。

4,描绘

描绘性音乐是对画面中运动性、动作性的事物和情境做某种描绘的音乐,对视觉形象进行强调和渲染。例如,在“狮子王”第一部中,辛巴和娜娜闯入了大象墓园。在他们被土狼追赶的过程中,观众的感觉会随着他们的奔跑而紧张,此时交响乐队由弦乐队演奏出节奏快速、下行的旋律,并伴随着管乐队和打击乐器制造出紧张气氛,符合了当时观众此时视觉和听觉的统一描述。

5,剧作功能

有的音乐直接参与到影片的情节中去。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一个元素。影片《冰山上的来客》的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是一首具有剧作功能的电影歌曲。

6,连贯作用

用音乐衔接前后两场或多场戏。同样的音乐在影片中反复出现或者经变化后出现。在情节发展过程中起到纽带的作用,既能使整部电影完整、统一,又能使观众在心理上获得前后贯穿的感受。

从以上可以看出,电影音乐的功能是比较丰富的。但是归根结底,电影音乐的功能还是让观众能够深入了解剧情。能够完全刻画剧中人的性格,使观众能够在观看中感觉到影片与音乐的良好配合。这样,电影音乐就有了审美功能。

曹红艳、张银生、刘金刚认为电影音乐可以结合电影内容以及剧情进行情感阐释和人物刻画,可以采用直接强化画面表现力的方法或者采用渲染、暗喻式的表现手法,实现与影片的整体表现方式相配合,增加剧情内容的表现力,对场景氛围进行烘托,对人物性格进行刻画。

孔晓飞认为电影音乐美学作为音乐美学的一个分支,也日益引起音乐学家的重视。从美学视角看,观众欣赏电影及电影音乐之间是―个互动的过程。从这个过程看,电影音乐具有非倾向、审美功能和倾向三个层次的功能。根据这三个层次,可以对电影音乐功能问题予以新的阐释。

黄烨认为电影音乐的审美功能是其教育功能的重要方面。电影音乐审美功能的开发依赖一定的条件。审美地位的确认、审美规律的认识、审美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隆强认为采取电影音乐渲染功能的心理实验来对电影音乐的渲染功能进行分析,结论表明审美主体对电影音乐渲染功能直接肯定作用。

本文首先采取隆强使用的心理学检验方法对电影音乐审美功能的实验分析,提出三个假设:

H1:电影音乐能够让被测者感觉起到了艺术审美的作用;H2:不同电影情况下被测者感觉起到了艺术审美的作用有显著差异;H3:不同类型的被测者感觉起到了艺术审美的作用有显著差异。

二、电影音乐审美功能的实验分析

1,研究目的

本实验从观众的角度。分析电影音乐的审美功能到底存在否。在研究这个问题时,需要解决两个问题,即电影音乐能否进行剧情情感阐释和电影音乐是否准确地进行剧情情感阐释。实验假设为:电影音乐发挥了审美功能,能够准确地阐释剧情情感,并且在各类人群中,电影音乐的审美功能有何差异。

2,研究过程

(1)研究材料选取。本研究的素材是关于电影音乐发挥审美功能的电影材料:电影《暖春》和《少年犯》中选取。《暖春》中背景音乐给整个影片带来了一种悲凉的基调。能使观众体会到主人公小花的悲凉心境,使审美主体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张艺谋导演的影片《红高粱》中一段音乐每一位看过此片的观众都会记忆犹新,片中对音乐的运用采用了音画对位的手法,以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行为,反映了中国千百万军民的悲惨遭遇,突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卑劣行径以及其魔鬼面目。

(2)流程。在让被测者观看影片《暖春》后,让被试者回答1~3个题目,这3道题针对电影《暖春》的电影片段而设计,主要考察电影音乐与画面匹配与否、音乐是否让人身临其境和对于该片段是否认为音乐起到了艺术审美的作用。

隔半小时后,继续播放影片《少年犯》的片段,让被试者回答4―6小题。4~6小题根据影片《少年犯》的电影片段设计,主要考察电影音乐与画面匹配与否、音乐是否让人身临其境和对于该片段是否认为音乐起到了艺术审美的作用。

(3)统计方法。统计方法根据隆强的分析方法,根据被试选择的答案,对应“1”“0”值,“1”代表与假设一致,“0”代表与假设不一致。在这lO个题中,选择“是”表示与实验假设相符,记“1”,选择“否”表示与实验假设不一致,记“0”。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相关样本的符号检验法)进行统计:根据“1”“0”的个数查“符号检验表”判断统计结果的显著性,确定实验结果是否支持假设,最后运用百分数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3,数据分析

运用SPSSl3,O软件进行非参数检验结果,得到如下结论。

(1)被测样本总体的电影音乐审美功能状况

从1―6题,大多数被测对象认为电影音乐与画面匹配、音乐让人身临其境和对于该片段认为音乐起到了艺术审美的作用。假设Hl通过检验。

(2)不同电影的电影音乐审美功能差异

在平均数方面,《暖春》的平均得分要高于《少年犯》,但是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显著吗?下面进行方差分析。

对两个电影的被试者回答问卷得分情况的显著性差异比较,用F检验来推断做方差分析,检验三份问卷的显著性差异,一般来说F>2的话,则表明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计算,F=10.687。且P检验值 相比《少年犯》,音乐更能显示音画结合对被测者理解电影情感有促进作用,有更好的审美功能。假设1-12通过检验。

(3)不同类型被测者的电影音乐审美功能差异

在平均数方面,得分依次为:学校>政府机关>企业。再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根据计算,F=5.678,且P检验值

三、结果与讨论

分别从当地政府机关、学校、企业选取124名人参加测试,分别为政府机关42人,学校53,企业29人。通过分析结论如下:

1,从被测者被测第一部电影《暖春》的分析结果可知,92.13%的人的大多数被测对象认为电影音乐与画面匹配分段;有83.64%的被试认为音乐让人身临其境,表明《暖春》中背景音乐给整个影片带来了一种悲凉的基调,能使观众体会到主人公小花的悲凉心境,使审美主体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92%的被试者认为电影发挥了艺术审美的功能,音乐起到了艺术审美的作用。同样。从被试观看第二都电影片《少年犯》后做的问卷来看,94.23%的被试者作了肯定回答,表明除了剧情外,音乐在影片沉闷气氛的审美功能发挥了作用。在问及片中音乐是否与画面相匹配率达95.82%,87.82%的被试认为电影音乐在这部电影片段中发挥了审美的功能。

2,不同电影的电影音乐审美功能差异显著。在平均数方面,《暖春》(O.942)的平均得分要高于《少年犯》(0.917),并且通过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大家在看《暖春》时候认为电影音乐比较符合影片画片、匹配比较一致,并且电影音乐更能让自己发挥审美功能,当然这一点是相对于影片《少年犯》来说。

3,不同类型被测者的电影音乐审美功能差异。在平均数方面,得分依次为:学校>政府机关>企业。这表示学校的学生更能接受电影音乐。这一方面是由于年龄因素,年轻人更能接受新的事物,另外一方面这也和目前大学音乐课改革有关。好的电影是一种资源,而且电影从出世以来,已经成为传播知识的重要手段,如何通过影视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一直是各国教育界关注的问题。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以雷祯孝为代表的一批先行者就尝试把电影引进课堂,通过几十年来的不停探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02年国家教育部把电影课教学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优秀电影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证研究》,并成立总课题组。其中强调电影课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电影美术分析篇7

影评,是文艺评论的一种,是对各种电影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文章。它主要是对蕴藏在电影艺术中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及其思想意义的揭示、开掘,是对电影艺术创作规律的探索,并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失贩的教训。所以,好的影评,一方面可为电影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提供反馈信息,一方面又能帮助观众正确理解电影,培养和提高观众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健康的艺术情趣。

写影评,应该把握好这样几点:

捕捉住感受点。一部电影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品评的着笔点很多。这就需要对电影反复回味思考,用心灵再度感受,把握住影片中最能动人的地方,并使之在自己的笔下得到理性的升华。如观看了《泰坦尼克号》,不能只简单地叙述这场爱情故事,而要从主人公生与死的考验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芒。

立意要新,开掘要深。写影评要有新意,要有独到的见解,抓往要点,自感而发。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内容,结合社会现买;二是要准确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实质,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例如对张艺谋电影的分析要紧扣住时代背景,但也不必要都从思想意义角度分析,如巩俐在张艺谋电影中的形象塑造,张艺谋电影中的男性形象等,都是可以开掘的领域。

要实事实是地分析评价。鲁迅先生说过:评论作品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还要知入论世。他说倘若论文,最好的是顾及全篇,非目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这有较为确凿。对影片作实事来是的评价,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不是顾其一点,而是关照全片。顾及编导的意图、表演的全部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等,作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不能强导演、演员、片中人物所难,求全责备。同的,我们在写影评时,也不能人云亦云,如评电影《花季,雨季》时,在一片叫好声中,有同学冷静地认为编导将银幕中的学生形象给拔高了,就很有思考。

要重视影片的艺术分析。电影是通过艺术手段来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抒发感情的,所以影评要重视对影片艺术的高下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应具体详细,由表及里,言之有物;评价则应观点鲜明,实事求是。在艺术评析中,字里行间渗透出电影意识,尽可能恰当地运用电影艺术名词术语,还需要有对电影艺术的深刻感受与理性把握。这可以通过阅读电影理论书籍和多欣赏优秀影片来解决。每年的美国奥斯卡电影大奖评选,世界各国的影展都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虽不能亲临其境,但通过多种媒体一样能了解动态,捕捉到世界电影发展的最新信息。

影评写作可以有长有短,可着眼于一部影片的一个镜头,也可以着眼于一种电影现象。对于我们师范生来说,要对一部影片作出全面的评价比较困难,练习写影评,可从评论一个人物形象、一个情节、一个场面入手,可对演员演技。拍摄技巧、导演意图、影片风格、色彩、语言、音乐等进行单一的评析。随着写影评水平的提高,就可对某一人物形象,如影片中的学生、教师、军人等银幕形象发表看法,也可以从纵向谈某一阶段电影的回顾或某一体裁电影的回顾,分析其得失;或从横向谈某一风格的电影,如西部电影、贺岁片、娱乐片等,或横纵向结合,谈一个导演的风格,如谢晋模式、张艺谋现象等到。初涉影评写作不宜贪大求全,而应从一点一滴写起,思考挖掘,连缀成篇。

开始练习写作影评时还应该注意:语言要朴实,要个性化。写影评一定要讲真话,讲自己的话,不要抄袭别人的评论。唯独自己的感受和朴实的语言,才会使自己的评论富有个性和新意,也才会给读者带来清新的感受。

叙议要结合,突出评论。电影最直观可感的,影评离不开叙事。但切忌过多地叙述故事,要突出分析写评价。当然,所评所析不得脱离影片孤立地进行。

电影美术分析篇8

[关键词] 电影美术;现状;对策;艺术

电影艺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的衍生物。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影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所以,众多国家的电影美术的工作者们面临着众多的挑战。日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影视行业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影美术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众多的电影综合艺术中,电影美术也是发光发热的一环,是专为影片画面造型进行设计和创作的艺术部门,其在表现电影的“意”与“境”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电影美术中的“意”是将电影思想和情感进行表达;“境”是对镜头中环境的展现;电影美术的效果展现的就是“意”与“境”的结合。

一、当前电影美术发展的现状

(一)电影美术师人才培养有待提高

如今影视事业的发展可谓非常顺利,但是其中不乏小插曲的存在。电影美术中,“意”与“境”的融合首先要求的就是美术师自身能力的提高。但是,在创作的过程中,不难发现电影美术师们专业能力不强,这一点是造成国内影片和国外影片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电影美术的设计非常复杂,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电影美术师匮乏的原因,主要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电影美术师要求的条件较高,做好本职的工作以外,还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第二,电影美术师经常会受到场地的限制,这就对电影美术师的专业素质要求非常高;第三,专业的电影美术师需要在拍摄之前,将流程进行盘点,这是国内电影美术师缺乏的重要原因之一。电影美术的现状不仅是美术师的缺乏,专业能力不足的现象同样存在:第一,电影美术师们没有较好的组织能力,拍摄的过程中达不到同一性的要求;第二,对于不同的片种而言,电影美术的位置、作用以及创作特点在共性中又有各自的独特性,电影美术师们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和随机应变的能力;第三,电影美术师们过硬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严重匮乏。上述电影美术师们的匮乏和能力的不足,是导致我国电影美术发展落后的原因之一。

(二)电影美术设计难度较大,技术创新难度大

电影美术的发展过程非常艰辛,设计创新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合理性的解决。电影美术的设计要考虑方方面面的融合性,“意”与“境”就是其中之一。目前,电影美术的设计过程不仅复杂,而且更新的程度不够:第一,电影的美术设计是一个复杂性的工作,布景、灯光、人物的造型必须统筹规划;第二,电影美术设计思路的形成,不会是按照的固定的模式发展,往往会受到其他情况的制约;第三,电影美术的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空间和时间的关系进行合理性的配置,有时两者要进行转换,电影的美术设计中往往会忽略掉这一点。美术设计的更新上同样达不到要求:第一,电影美术的设计中,很多的规定和绘制还是按照原有的模式,技术的陈旧造成了设计的制图难以达到最新的要求;第二,电影美术的设计中,制作上的各项任务,美术师们要进行合理性的分配,这一点很多的美术师达不到要求;第三,电影美术中出现了三维性的设计,技术上的不成熟,根本没有办法满足设计的要求。正是电影美术设计上出现的难度和更新速度的问题,导致我国的电影美术设计长期得不到良好的发展。

(三)电影美术创作的独特性没有体现,空间环境设计不足

电影美术的发展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长期性的磨合才造就了今天的成果。电影美术的创作中,独特性受到人们的重视。电影美术的独特性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方面:第一,电影美术设计空间造型的设计极具讲究。人物的选定是和“意”相连,周围环境的选择是和“境”吻合,这也是“意”与“境”在空间中相互融合的一种表现;第二,电影的拍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技术要求极高;第三,有机性和限制性也是电影美术创作中最为特殊的环节,各拍摄部门之间尤其要做好协调工作。空间环境的设计要求要不断提高:第一,空间环境的设计考虑整体,美术师们不再单独性进行设计构思;第二,心理空间环境和情绪空间环境的把握必须统筹兼顾;第三,空间环境的设计要求各种内部造型元素之间要注意协调性。

二、电影美术的发展策略

(一)增大电影美术师的规模,提高其专业性能

电影美术的发展有了一定的时间,美术师专门从事创造性的工作。现今人们对于影片的要求越来越高,艺术水准的制定直接关系着票房的收入和口碑。因此,电影美术师在影片创作中非常重要。影片中的造型是集合所有人的努力,其中包括导演、摄影、演员等。现今的电影美术设计和制作必须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反映地方的特色,情景交融的场景才能吸引人心。电影美术的发展需要引进人才,尤其是专业性的人才。电影美术界是时候考虑培养专业的电影美术,可以从以下的几点进行:第一,各大影视院校在培养其他人才的同时,要关注此类人才的培养;第二,对现今电影美术行列中的美术师们加大锻炼的力度,让他们产生危机感,才能有创作的动力;第三,通过众多的工作积累一定的经验,培养电影美术师们的能力。这样的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专业电影美术师缺乏的问题,翻开电影美术史上崭新的一页。影视艺术行业要想取得一定的进步,培养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的复合实用型人才非常有必要。通过大量的电影美术设计师的共同努力,才能为将来的影片美术设计塑造完美的效果。

(二)将电影美术的设计以及技术进行优化

电影美术的发展,是时代的要求,优化设计是任何时候都不会放松的环节。美术设计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第一,将和美术设计息息相关的环节考虑周全,比如,布景、人物服装造型、灯光等;第二,电影美术设计的思路要明确,综合性考虑各项具体的情况,减少制约因素的产生;第三,拿出准确的策略,积极应对时间和空间上的转化,使得画面呈现三维效果,充分将电影美术中的“境”展现出来。同时还要注意技术上的更新,这点也有对应性的策略:第一,规范化的设计制作图样,将舞台的效果充分展现出来;第二,电影美术师在技术设计中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质疑,一旦在效果和设计上有什么问题马上指出自己的要求,合理科学性对电影美术进行设计;第三,电影屏幕上三维效果的设定,是集合了时间和空间的艺术转换。电影美术在设计上得到一定的优化,才可以在技术上得到一定的更新,中国的电影美术行业才能得到长久的发展和进步。电影题材的不同会造成设计的差异性,环境造型的设计能够直接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不同的电影题材,将“意”与“境”进行展示,对题材本身的特点和创作进行构思。“意”在电影中,是人物情感和思想最真实的表达,情感的寄托是需要客观环境和心理环境的衬托;“境”在电影中,主要的服务对象就是“意”,为情感的表达提供了寄主。因此,电影的屏幕中,空间环境的造型设计是需要“意”与“境”的配合,才能展现强烈的效果。

(三)重视电影美术创作中的独特性,提高空间环境的设计

影视美术是以电影视觉形象造型为前提,来实施设计的,还应该强调形状、光线、色彩等造型的内在联系;第三,应该在处理好影视美术多种艺术造型的前提下,科学地构建空间环境设计。在影视艺术发展、电影发展理念转变与科技发展的新情况下,电影美术亦应当在造型观念、制作思维与实践方面有所创新与发展。唯有如此,电影美术方可以取得长足发展,电影美术里的 “意”和“境”方能实现完美表现。此外电影美术中的“意”与“境”必须注重情景交融的结合,才能取得影片成功。电影的美术的创作,需要更新一定的思想,认识其中存在的独特性。电影美术的独有性质,是需要电影美术人员在创作中渐渐挖掘的。电影美术师们想要对独特的创作型进行准确的定位,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考虑:第一,美术空间造型的研究非常重要,着重把握各种特技工作,其中包括美术、字幕等方面的工作;第二,摄影过程中,对人物活动进行分析,研究他们的运动造型,做出新的认识;第三,要充分把握好有机性和限制性,电影美术师要处理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电影美术设计的独特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空间环境的设计也应该加紧:第一,电影美术空间环境的设计,是从影片的整体出发。构思上的设计是集合了导演、美术和摄影共同想法,环境造型的设计和影片的题材、样式、风格必须统一。设计中的主题的意念和基本的情调要把握准确,才能达到情景交融的目的;第三,在空间环境的设计中,心理和情绪上的波动尤其引人注意。人们的思想和情感直接将“意”的内容进行展示,空间环境的设计就是将两者进行结合。电影美术的成功设计对影片的视觉形象非常重要,主要是从形、光、色等造型上进行配合;第三,电影美术的各种造型设计要根据合理性的配置,来建造空间环境。电影艺术的发展观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了新形势的变化,电影美术也应该乘着这股变化的浪潮在造型和思维、实践上进行一定的转变。做到这样,电影美术才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电影美术中的“意”与“境”才能得到最完美的诠释,满足人们现今对影视行业提出的各种要求。

三、结 语

总之,人们的需求变化直接要求电影美术发展的变革。对于目前发展中遗留的问题,要想推进电影美术的发展,只能将电影美术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应性的措施来解决。对“意”与“境”深入探索和研究,是时展的要求。要根据我国电影美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来促进电影美术的发展,将“意”与“境”完美交融,使我国的影视行业得到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伟力.病态空间与治病之道――论黑泽明前期的电影[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03).

[2] 王国强.黑泽明电影中人物脚步的处理浅析[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03).

[3] 冯道如.从《曹操与杨修》到《廉吏于成龙》――从狼的理想到超人传说[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S2).

[4] 胡良鸿.论美术与电影内在的艺术联系[J].电影文学,2010(02).

[5] 傅紫琼.小议黑泽明的电影[J].电影文学,2010(05).

[6] 钱运选.银幕背后的创造――一个电影美术师的阐述[J].电影艺术,2012(01).

[7] 王丽君.银幕空间造型设计的智慧和理性――屠居华电影美术创作访谈[J].电影艺术,2009(04).

[8] 邓莉丽.传统漆艺在现代室内陈设中的应用探析[J].包装工程,2010(06).

电影美术分析篇9

【关键词】英美经典影片赏析 大学英语教学 通识教育教学改革

学术界涉及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英语课程中电影赏析如何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听力口语教学、任务和输出型驱动教学、纯语言知识、情感体验等几个方面体现功用;翻译学视阈中研究英美经典电影的片名、字幕和文本解读;跨文化视野下英美经典电影的个案分析;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与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关系研究。上述研究成果的相关论文如:康燕彬《英语电影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发表于2010年9月《读与写杂志》;林黉《英文原版电影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发表于2011年5月《楚雄师范学院学报》;胡贞《鉴赏原版英文电影 提升跨文化语用能力》发表于2011年第2期《电影文学》;吴S《多维立体化的翻译教学研究――以美国电影为语境》发表于2011年1月《外语电化教学》;殷和素、严启刚《浅谈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关系――兼论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方向》等。

本文从学科特点、教学难题、可行性三个方面思考英美经典影片赏析与独立院校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教学改革的关系。

一、学科特点

1.语言水平与教语言水平。除了研究语言专业知识外,教师应该注重教语言水平的提高,通过广泛涉猎各学科书籍提升人文素养,使大学英语教学成为实现通识教育的路径。

2.道与术。大学英语教学实现通识教育的功用,要处理好道与术的关系,道术并重,将人文素养和英语语言技能培养深度融合。

3.工具性与通识性。大学英语教学赢得学生,靠的是鲜活的语言材料和充沛的情感,既要让学生学习使用语言,也令其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4.语和文。重“文”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传统,近年来强调“语”的教学逐渐成为发展方向。在慕课平台等技术逐渐走向成熟,翻转课程日益成为主流的情况下,重点训练“语”的听说课程及其教学改革必须跟上。

5.英语和母语。英语和母语在文化上的差异,也是大学英语教学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难题

1.技术限制。语音室教学环境难以实现全覆盖,普通教室操作听说课受限制影响效果。慕课平台框架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英语教学受限于语言室资源的问题。非商业目的使用欧美经典影片资源以构建翻转课堂,学生可以反复利用资源提高语言水平,教师可将教学重点放在课堂的人文价值和人文建构。

2.听说课程。外教人手不足,外教教学难以实现全覆盖。慕课平台框架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汁原味的英美经典影片作为网络教学和网络资源可以反复使用,操作便利,学生在课后自学并做好充分准备,课堂成为情感沟通和语言交流的平台。将“语言输入”为主的课程扭转为“语言输出”为主的课程。

三、英美经典影片赏析实现大学英语教学通识教育的可行性

结合视觉文化风靡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在论证英美经典电影片段赏析与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内在逻辑联系的基础上,以跨文化思维方式赏析英美经典电影片段为切入点,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教学改革,重点思考英美经典电影蕴涵的人文价值和思想突破,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提供实施路径。

英美经典电影片段赏析的主题和案例系列及人文价值,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教学改革提供内容。重点思考英美经典电影片段赏析蕴涵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将最具代表性的案例系列和主题加以总结,思考其对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的意义,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内容。

美国经典科幻电影,指向未来和人类终极命运如《12猴子》、《地球停转日》;对文明冲突和人类作茧自缚自我毁灭的隐忧如《终结者》、《黑客帝国》、《银翼杀手》等;探索物种进化过程中的此消彼长如《人猿星球》、《X战警》;表达对神经、精神世界未知和混沌的恐惧如《盗梦空间》、《少数派报告》;对宇宙奥义的追问如《2001漫游天空》、与外星生命的合作和对抗如《星际迷航》、《星球大战》。该专题旨在启发学生运用哲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时间、生死等终极问题。又如思考人工智能与智人命运的纠缠,近几年诞生出《机械姬》、《机器纪元》等影片,对智人的未来作出预测和反思。《超体》和《星际穿越》等影片,勾勒出科学和思想的边界。

代表美国魂和精神内核的电影,谈殉道者的孤独和伟大:基督教的“原罪”与救赎如《七宗罪》、《沉默的羔羊》、《肖申克的救赎》;孤胆英雄的非凡勇气如超人系列《超人》、《蝙蝠侠》等,西部牛仔的浩然正气如《正午》,警匪片对舍生取义的讴歌如《变脸》,政要和名流的底线和良知如《杀死一只知更鸟》、《洛城机密》等。该专题旨在启发学生用理性思维看待人性的弱点并思考宗教和文学对现世的超越。

另外还可以探讨如英美名著及电影,闪耀着人类普世价值的永恒之光,英美女性文学及电影涉及的爱情和独立问题,英美史诗电影的崇高和美,黑帮片看社会的显规则和潜规则等。

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活动,收集包括大学英语电影教学的跨文化研究类书籍和相关论文、英美经典电影DVD、经典电影鉴赏中英读本、大学通识教育(ELE)英语读本、西方正典中英读本、英文经典名著详注等,从教学实践和理论素养两方面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教学改革做大量前期准备工作。最后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如何以英美经典电影片段赏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课程的人文价值和精神,为实现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功用提供可能性。

目前学术界在跨文化视野下,对英语教学中电影赏析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些成果,而其与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教学改革关系方面的研究不算多,本文用英美经典电影系列的案例分析,寻求经典英美电影片段赏析在大学英语课程人文价值方面的突破。以英美经典电影片段赏析来实现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的旨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文史哲修养、审美品位和思辨能力,这是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意义所在。

作者简介:

电影美术分析篇10

随着我国电影与国际接轨,除了高等艺术院校,许多综合性大学也纷纷开设影视艺术专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全国1070所高校中,已有600多所设置电影专业方向或专门院系,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可设电影业招生的高校又添25所,电影学科的教学体系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形成。”[1]

在教育部2011年3月8日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艺术学升格为门类,下设5个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这意味着影视学由二级学科升格为一级学科。这一举措使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高等艺术院校的电影史课程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是作为专业必修课,在电影学专业中开设;二是作为全校性通选课,面向其他专业开设。这就意味着,电影史课程的教材与教学法都应该分为电影学专业和非电影学专业两个层次。本文在此主要讨论电影学专业学生(包括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影视艺术方向的学生)的电影史教学法。

一、电影史课程教学现状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尝试在电影课教学中应用电化教育手段,形成了“课堂讲授―影片观摩―讨论总结”的教学模式,沿用至今。这种教学法能让学生通过影像资料,对某一时期的电影风格,如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或电影表现手法,如蒙太奇等,产生直观感受,进而理解、记忆,有效消除了单纯讲授的许多弊端,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重作品,轻历史

电影史课程是对电影艺术发展脉络的梳理,对各个阶段电影类型与风格的归纳,对重要电影作者及其主要作品的解读。教师在课上对电影作品的解读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影片的时代、历史背景对电影艺术风格的影响,理解电影作者的个人经历对个人风格形成与变化的影响。而目前的电影史教学中,教师对电影作品的把握大多停留在影片故事情节的讲解与欣赏上,或是通过播放电影片段,介绍各个阶段形成的电影流派和电影理论,缺乏对影片历史背景与文化底蕴的探析。

(二)“大历史观”缺失

“电影是一种过去和现在都是多面性的现象,它同时是艺术形式、经济结构、文化产品和技术系统。从传统观点看,这些方面的每一个一直都是电影史研究中互不相干的次学科。基于这一事实,我们把对电影史研究的讨论分成四章: 美学的、技术的、经济的和社会的。”[2]电影的艺术性、技术性、社会性决定了它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涉及政治史、哲学史、文学史、美学史、自然科学史等知识。也就是说,我们研究、学习电影史,不单单从电影作品与电影作者出发,也不仅仅关注电影技术和电影语言的发展,还应该把电影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影响也纳入其中。而当前电影史教学中,教师着重于对电影史中重要事件、人物、影片的分析,但对影响电影发展的技术革新、产业动态、传播问题缺乏重视。

(三)历史与当下割裂

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当下。电影史课程教学中,教师通常按照时间顺序,从前向后推进:电影的诞生―电影叙事观念的形成―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美国经典叙事传统―现代电影……揭示每一个阶段的总体风格,具有代表性的电影作品和电影作者,进而将作品的艺术风格与阶段特征联系起来,但对各阶段电影之间的联系,前一阶段电影理论对后一阶段电影的影响,当代电影对历史经典电影的借鉴等等,却一笔带过,甚至不涉及这部分内容。这从客观上割裂了历史各个时间点的联系,即历史与当下的联系。

(四)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长期以来,艺术教育形成的“重技轻道”氛围,致使大部分学生对电影史课程缺乏热情,把学习重点放在了艺术技艺的研习上。即使有学生感兴趣,也由于一方面缺乏必要的文史哲背景,一方面电影理论知识掌握不全面,而对电影史理解困难,因此他们的学习难以形成体系。

科技的迅猛发展让电影日新月异,商业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对当下的学生影响很大。学生对于经典电影以及电影的传统表现手法了解得少,也关注得少。虽然播放影像资料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某一阶段的电影风格或电影表现手法有所理解,但学生在观看影像资料的过程中,焦点过多放在了影片情节发展、人物形象上,以感性认知为主,缺乏深层次的理性思考。特别是对于欧洲艺术电影,笔者所教授的学生中,有60%的人表示“看不懂”“没兴趣”,仍然以观看商业电影的心态来对待。这直接造成了教师在教学中无法达到“以史带论、史论结合”的教学目的。

二、电影史教学改革的实现路径

“学生们需要一种研究电影的方法, 使它与他们通过所了解到的美国相呼应: 他们需要一种探讨电影的方法, 不仅要把电影看做一种艺术, 而且要把电影置于它的社会背景之中。”[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研究的方法。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研究兴趣,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到电影史课程教学上,学生不仅要了解电影发展的历史脉络与阶段特征,还需要获取研究电影的方法。笔者认为,电影史课程教学改革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由重作品向重历史转变

“电影或电影业并不只是一个东西,它的内涵肯定要比一组精选影片丰富得多。它是人类交流、企业实践、社会关系、艺术潜能与技术体系的一整套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系统。”“影片不是自然而然出现的,它们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被生产和消费。”[4]电影史教学应将电影作品或电影作者还原到“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去,在丰富的史料中寻找答案。如要考察美国西部片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就要把这类影片放置到美国的政治、文化大系统中,了解美国的西进运动以及由此形成的西部文化,了解北美殖民者与印第安人之间的种族冲突、文化冲突。教师可一边展示图片资料或播放相关纪录片,一边讲解,培养学生对美国西部开拓史的“感觉”。

具体到“电影史”本身,对于一些常识性的电影史知识,如电影作品内容、产生年代、电影作者经历等,教师可让学生自己通过查阅资料去了解,不做过多过细的讲解。讲授的重点应放在电影艺术发展史的重要转变以及承前启后的关键点上,突出对起重要作用与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作品的讲授,此其一。其二,教师应注重各阶段电影的联系,如新好莱坞电影在电影形态方面对欧洲艺术电影的借鉴,如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对乔治卢卡斯《星球大战》的影响,等等,使学生能够对电影发展史进行整体把握。

(二)运用比较、联想教学

为了避免与现实脱节,教师教学应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由于时代背景、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局限,学生对经典电影缺乏兴趣,这要求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对比、联想教学法。一是可将经典电影与热门电影相结合。如姜文导演的《一步之遥》,开头的谈话场景,模仿的是美国黑帮电影《教父》;开车冲上月亮的情节,来自梅里爱的科幻片《月球旅行记》;此外还有对费里尼《八部半》、卓别林《大独裁者》等影片情节的模仿。通过将经典电影与贴近学生的热门电影相结合,让学生明白经典影片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其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二是可将中外电影相比较。如在讲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时,可将其与中国新生代电影人的一些作品进行比较。如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偷自行车的人》《罗马十一时》等影片都表现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注,在讲授时教师可将这些影片与李杨《盲井》、贾樟柯《三峡好人》等学生较为熟悉的中国电影进行比较分析。三是比较同一电影表现手法在不同影片中的运用。教师可将某一电影表现手法在热门影片当中的运用与在经典电影中的运用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异同,表达效果上有何差异,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采用互动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