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海报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07:18:21

电影海报

电影海报范文篇1

关键词:电影海报,设计,文化背景,民族性

世界电影自诞生之日已有百余年历史,“电影海报同月份牌、年画、宣传画一样可统称为招贴画,也可称为电影宣传画。一般张贴于影剧院、广告栏或是张贴在大街马路等公共场所。”电影海报属于平面广告设计,其作用在于推销电影内容,在颇具审美性的艺术形式下,电影海报因设计者的文化背景差异,导致了强烈的民族性艺术风格,因而也成为时代的忠实记录者。

由于美学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电影海报设计必定带有民族性特质。设计师的成长环境决定了设计理念的民族性差异,他的作品体现着历史发展的清晰脉络,在多元化的沟通与理解中,电影海报图形语言的国际性趋势并没有消解民族性内涵。相反,拥有国际背景的民族性设计才是电影海报的发展趋势,因为国际性基于民族性得以产生、发展,否则电影海报设计的国际化将成为空洞的说谈。以德国为例,它是现代设计与现代设计教育的发祥地,包豪斯的设计理念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欧洲传统文化对冈特·兰勃的广告招贴设计作品存有显而易见的影响。源于同一文化土壤的设计师,必定具备相似的设计观,德国HeinzSchulz-Neudamm亲自设计的《大都会》(由弗里兹·朗使执导)国际版电影海报,在美国拍出六十九万美元,因为作品绘制于1927年且存本较少,设计师采用艺术装饰主义手法,极力营造出充满未来世界的审美性效果,进而成为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珍品。不同文化背景决定了电影海报的设计理念差异,在提升电影主题的过程中,电影海报也因设计者的民族性,无形之中成为时代风貌的见证者。

电影海报设计伴随着世界电影而产生,经历了由黑白到彩色的发展历程,逐渐由单纯介绍电影内容的招贴画,变成一种平面设计艺术作品。从海报设计角度研究,世界电影海报大致经历了手绘海报和电脑(设计)海报两个阶段。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手绘海报首先出现于观众视野,直到五十年代,新中国的电影海报均采用手绘的形式。这种绘画方式强调了平面设计者的主观能动性,采用大胆的夸张造型以及鲜明的色彩,充分表达了设计者对电影内容的文化解读。此时的设计要求在于着力刻画影片内容,多写实性描绘,如影片的主人公以及重要场景皆成为手绘对象。1939年由维克多·弗莱明导演的《乱世佳人》成为影坛经典,电影海报以剧中亚特兰大的火光冲天为背景,配合火红的暖色调,夸张而鲜明地表达出英雄怀抱美人的浓烈爱意。1941年由奥逊·威尔斯导演的《公民凯恩》成为划时代的一部影片,它的一款海报(西班牙)采用写实性手法描绘出男主角的半身像,在色彩处理上因降低了纯度造成偏灰的效果,与电影所要阐发的深刻内涵相符合。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大型摄影加工器材的应用以及电脑合成技术的广泛普及,世界电影海报逐渐步入电脑设计时代。设计师采用先进的电脑合成技术,突破了传统的写实性描绘,丰富了电影海报的象征性寓意以及文化的多义性表达,成为电影商业化运作中的一个亮点。萨姆·门德斯(SamMendes)导演、AlanBall编剧的《美国丽人》为一部家庭伦理片,海报以少女性感、美丽的腹部为背景,一朵玫瑰花尽显青春的甜美,画面呈现粉红色娇嫩的绘画色调,温暖、鲜艳的色彩与深刻、复杂的故事内容形成鲜明对比。它没有任何写实性描绘,暧昧的电影主题通过人体的肌肤得以表达,含蓄而深刻。大导演斯皮尔博格的经典之作《外星人E·T》为一部科幻片,海报以一轮明月为背景,一个穿雨衣的小男孩正骑着单车向月亮奔去。画面前方男孩和外星人用食指相通,温情的友谊成为这部科幻片的感情基调。海报选取湛蓝的色调,象征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秘,正如影片内容注重电脑特效的运用,海报设计在奇幻性的视觉语言中向受众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孩童之梦。导演韦斯·克莱文于2000年制作的《惊声尖叫·3》为一部喜剧类惊悚片,电影海报选取黑色调造成了某种视觉压迫感,左边从黑暗中飘来一张变性的骷髅脸,右边为一个白色数字“3”,其中透出一个女子惊恐的眼睛。海报以黑白形成强烈的对比色,营造出恐怖的画面视觉效果,它在设计理念中摒除了叙事性概念,抓住“惊悚”这一核心元素,为电影做出了较好的市场宣传。

可以说,一部出色的电影海报可以提升电影的艺术品味,甚至成为电影内容所成就的某种文化的象征性代表。譬如顾长卫于2005年的处女作《孔雀》,它的海报以麦地为背景,左上方是一个白色的降落伞,右下方的女主角推着自行车,出神地望着远方天空。画面选取纯度较低的灰绿色为基调,呈现出略带感伤的怀旧情绪;女主角凝视远方天空的默默神态,以及象征着个人梦想的白色降落伞……这些设计元素与影片的主题意义相得益彰,观后令人无限回味八十年代社会转型期的历史风貌。当然,出于电影内容的实际需要,在电脑时代的电影海报设计中仍会出现若干手绘海报,这也不失为一种文化怀旧的经典性回归。

早期的手绘海报多出自画家之手,之后为专业设计师,无论其何种身份,电影海报制作者的文化修养对设计理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东方文化内部,包括中华民族、大和民族以及朝鲜民族,他们秉持着传统的儒教思想,却又各具特色,这种细微的文化差异对电影海报设计存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斯皮尔博格执导的《艺妓回忆录》中,它的海报设计将目光聚焦在一张苍白的脸上,搭配鲜艳的红唇、翠绿的眼珠、飘动的黑发,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黑白的眀暗关系,色彩的冷暖对比,平静的表情与舞动的头发,这些设计元素如同剧情一般,在中西文化间以及儒家文化圈内得到了莫衷一是的反响。在文化禁忌中,东方文化享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国人历来忌讳“流星”以及数字“四”,韩国人忌讳“菊花”,而日本人却忌讳“白手帕”。三国都对红墨水书写的名字表示反感,因为这也代表了“死亡”的意义。东方文化中的民族传统也各具特点:中国的“阴阳”学说在现实中对应着相应的象征物,如日、月对应着“阳”与“阴”;在日本和服礼仪中,只有死者的头部右侧方能佩戴头饰……中日文化间的差异,导致中国人在设计中注重平衡性理念,推崇中庸思想,而日本人却崇尚简约的设计风格,反映出大和民族平和、细腻的文化风貌。另外,中国的汉字不仅成为表情达意的语言工具,也成为一种审美性图案,它们或行云流水,或万马奔腾,只因字体的变化即可完成语义之外的情感表述。由此可见,文化背景的多样性呼唤着设计师必须具备专业性知识,只有立足本民族文化传统,方能在设计中显示出超越文化形态的包容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电影海报设计伴随着中国电影发展而逐步成熟,尤其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形成了自身的民族性风格。在更早的三十年代,中国电影海报业已出现,但那时并未形成规模,与西方的设计理念差距较大。建国后中国电影海报设计者借鉴多种艺术手法,在手绘海报时期,他们多采用水粉,还有油画、素描、摄影、雕塑、国画、版画、连环画以及剪纸等艺术形式,可以说他们在传统文化中找到了丰富的文化补给。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传统文化中的国画、工艺美术以及少数民族装饰艺术,对电影海报的民族性颇具影响。中国传统绘画粗略分为写意和工笔两大类,前者重在意境,用极简笔墨勾勒出物象的形神;后者运用工整、缜密、细致的技法来描绘物象。1959年出品的电影《林则徐》,邀请国画大师程十发进行海报创作,他用中国水墨的表现手法塑造了林则徐的英雄气势,成为手绘海报中难得的精品。电影海报的作用在于吸引眼球、传递信息,同时也要具备艺术审美。中国写意绘画要求笔墨简单且形神兼备,寥寥数笔便表现出物象特点以及现场氛围状况。电影《小街》海报即是此例,一个人物头像仅用去些许笔墨,简单、醒目的笔墨语言,黑白相间的虚实对比,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这种传统绘画方式也易于拉近与中国观众的距离,因为受众在迅速接受电影内容的宣传中,容易产生审美性共鸣。对于中国戏曲电影,借鉴传统绘画方式进行电影海报设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者皆为中国传统艺术珍品,讲求简约以及意境悠远,在设计中通过国画笔墨的“气韵生动”,可以达到两种艺术形式在审美取向上的精神性共鸣。

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工艺美术中的版画和剪纸艺术,也成为颇具中国特色的设计元素。版画是以“版”作为媒介,进行绘画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倡导的新木刻运动在文艺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他们在理论上吸收了了来自欧洲版画界诸如麦绥莱勒和珂勒惠支的艺术思想,以及当时苏联版画界的革命主义精神,于是中国版画界成为“左联”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在抗日宣传中,他们将版画视作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因而版画艺术与民族情感相融合,在中国得到广泛普及。电影海报《红色娘子军》以木刻版画的形式,着力刻画了娘子军的飒爽英姿;八十年代电《聂耳》和《早春二月》的电影海报设计,也都取得了木刻版画的艺术效果,令人印象深刻。

剪纸作为中国最为古老的民间美术之一,至今仍在民众中拥有影响力。早期的剪纸多见于丧葬以及祭祀仪式,发展至今,成为一种产生广泛影响的民俗艺术。剪纸讲究图案式构图,虚实相间以及明暗的强烈对比,这一艺术形式被电影海报所借鉴,设计的民族性愈发强烈。基于民间故事拍摄而成的电影《白蛇传》,它的电影海报采用民间剪纸设计元素,取得了良好的视觉效果。一方面,剪纸艺术为群众喜闻乐见,易于为受众接受;另一方面,剪纸与民间故事在审美上具有相通性,民俗艺术赋予民间故事以更多传奇性因素,颇具吸引力。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而民族装饰类图案也经常出现在电影海报设计中,成为一个亮点。由于地域广阔,各地民族风俗习惯亦有差异,于是别具风情的民族性装饰类图案可以获得更多关注,并发挥艺术审美的功用。在电影海报《金银滩》中,设计师手绘了少数民族典型服饰,不但符合剧情需要,也起到吸引眼球的作用。电影海报《相约在凤尾竹下》传递出浓郁的苗族风情,不仅适合少数民族影片的内容宣传,在艺术审美上更是获得了相当成功。

直至九十年代,中国电影海报设计多采用电脑三维技术与摄影图片结合的方式,这一阶段的时代创新仍在积极探索中。告别了传统手绘的设计方法,设计师需要在国际性图像语汇中找到自身的民族性内涵,正如七八十年代的努力探索一样,在新世纪中以民族性姿态走向世界影坛。

纵观电影海报的发展历程,从手绘阶段到电脑设计时代,这一艺术形式越来越需要设计师具备专业性知识。电影海报设计开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新兴设计门类,文化的差异性注定其具备显著的民族性特征。电影海报设计师只有立足文化传统并冲破其束缚,方能在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逐渐达到完善自身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朱浩云,《激情岁月的典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

2、李多钰,《中国电影百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3、王受之《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新世纪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4、索理、齐霞,《论电影海报设计》,《装饰》,2006年11期

5、戴晓玲,《小议电影海报的设计》,《电影评介》,2006年15期

电影海报范文篇2

关键词:电影海报图形设计表现设计原则

电影海报是海报设计的一个种类,但是比一般的海报更富有情节性,具有传递电影信息、吸引观众注意、刺激电影票房收入的作用,因此也被称为电影的“名片”。电影海报设计是一种自我形式的推广,更是电影灵魂的直接表达,这种直观的信息传达有时甚至比电影更有说服力。

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卢米埃史弟在巴黎的一问餐厅里,向观众放映《火车到站》,当时还制作了题为《卢米埃电影》的海报,这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电影海报设计。

由于电影海报兼具绘画和设计的特点,以及对电影宣传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后来的许多艺术家和设计师纷纷参与电影海报设计,他们将绘画和设计的各种风格相互融合,把多种表现形式、手段和技法综合运用,使电影海报设计很长一个时期内呈现出风格迥异、精彩纷呈的多元化发展格局。这些优秀的设计既传达了特定的观念和信息,又提升了电影的艺术品位和价值,同时,也使电影海报成为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收藏品。

随着社会的进步,政治、经济、文化都在多元化发展,东西方文化日益频繁的交流和融合,现代科技、文化、广告都给电影海报设计带来新的观念,设计师们也在不断尝试、突破常规,在注重电影信息传达的同时,力图使设计出的电影海报独具风格和富有创意,电影海报成为沟通思想、交流情感的媒介。图形,作为海报设计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在这种设计思潮中成为设计师设计的重点,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图形在电影海报中的功能

图形是一种用形象和色彩来直观地传播信息、观念以及交流思想的视觉语言,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独特魅力,它能够超越国界、排除语言障碍并进入各个领域与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是被称为“世界语”的人类通用的视觉符号。因此,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图形具有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易于理解以及将视线引向文案的诱导功能。将不同的图形通过创造性的组合能够产生新的图形语义,使电影海报具有更深刻的内涵,从而极大地拓展电影海报的表现空间,并在信息传达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电影海报中图形的具象和抽象表现

具象图形与抽象图形是海报设计最基本的表现方式,这种相对意义上的具象与抽象一直都在相互影响、并行发展着。在电影海报设计中,两者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局限,因此在实际应用时,两种表现方式有时会同时出现或者以相互融合的形式出现,设计师通常是根据电影形式和内容的不同。以及观众层次的不同需要而灵活应用的。

1、具象图形

具象图形具有一种亲近有趣和感人的魅力,是人们乐于接受和喜爱的一种视觉语言形式。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具象图形能通过表现客观对象的具体形态来突出电影主题,同时也能表达出一定的意境,其富有美感的写实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电影海报运用具象图形来传达某种观念或信息,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如电影《佐罗传奇》的宣传海报设计,画面中佐罗的形象英俊潇洒,黑面具、黑帽子、黑斗篷、佩剑和长鞭,以及人物坚毅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态,准确地刻画出一位行踪不定、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劫富济贫的蒙面游侠。不仅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和吸引力,提高画面的被注意值,而且还使电影宣传更富有成效。

具象图形以其直观的形象性、真实的生活感以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易于快速从心理上取得人们的信任,从视觉上激发人们对电影本身的兴趣和需求欲望,尤其是极具创意的写实图形,其被设计师主观放大的高度逼真的形象,超越了视觉的一般状态,会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上的极大震撼。

由于电影海报设计中具象图形的表现空间十分宽广,所以它的作用不可估量,它以其独特的魅力,至今一直占据着电影海报视觉表现的主导地位。

2、抽象图形

抽象图形,是“从具体物象出发,不断反复地剔除物的细节,忽略、忘却它的原形,超越它的具体性,从整体意象上把握它的结构形态,也就是要予以抽象化”,是高度理念化的一种视觉表现,集中体现了客观科学技术和时代精神的形式美。

抽象图形的独创性可以使电影海报设计不受任何对象和表现技巧的束缚。不受时空的限制,它通常是通过对构图、形象、色彩的单纯化表现强化电影主题,并使主题更为强烈鲜明,更具有典型性和情感化的特征。如电影《黑暗中的舞者》的宣传海报设计,斑驳的黑色背景,散落的白色文字,突起的盲文。不需要具体的形象,简洁的画面给人们留下了足够的幻想空间:在想象的明亮和现实的滞重问隐约进发出塞尔玛的歌声,也许此时塞尔玛的灵魂正徘徊在无边的黑暗当中,但天堂的光线就在她的前方,她会在那里看见吉恩清澈的双眼,将在那里用她的天籁嗓音歌唱天堂里的颤音。

抽象图形具有宽泛的象征性,所以在电影海报设计中表现的范围也是广泛的,既可以表现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电影主题,又可以表现科技、文化、体育等电影主题。与具象图形的相互结合、互为渗透,可以对电影主题进行更深层次的表现,这种两者结合的画面,具有简洁、明快的效果和强烈的现代感、形式感和装饰性。

没有一种图形能够如抽象图形的千变万化和象征特性一样涵盖更多的内容。也正是由于这种宽泛的象征性,要识别和理解它需要依赖于人们的感受与文化程度。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程度、生活经历、性格、欣赏习惯等因素都会使人们对于抽象图形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在选择与运用抽象图形进行电影海报设计时,必须以了解和掌握人们的文化心理、欣赏习惯为前提,加强针对性和适应性,避免因为视觉语言晦涩模糊出现的歧义性和负面效应,以利于抽象图形准确地表述电影主题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抽象图形在电影海报中的运用,打破了具象表现的单一模式,极大地拓展了电影海报的表现空间。

三、电影海报中图形设计的基本原则

首先,电影海报中的图形设计应该遵循“阅读最省力”的原则,形象要高度简洁、富于创意。直观形象性的图形阅读越省力,越能增强其被注意值,进而使人们对所要宣传的电影产生明确而又深刻的印象。

其次,电影海报中的图形要符合社会与大众的道德观念,在所传递的信息和社会形态的主流文化相吻合的基础上,画面形象应生动鲜明并给人以美的感受,使人们看后能够产生生理上的舒适感和心理上的亲近感,既设计中通常所说的感情的愉悦性。公务员之家

再次,图形的形象要主次分明,主要形象应与设计诉求的目标相一致,为电影主题服务,不能喧宾夺主。单纯的追求形式美和自我意识的表现。或者不知所云,都会使人们的注意力分散、转移,从而导致电影海报偏离传递电影信息、吸引观众注意、刺激电影票房收入的目的。

电影海报范文篇3

[论文摘要]电影海报兼具绘画和设计的特点,既能传达特定的观念和信息,又能提升电影的艺术品位和价值。在政治、经济、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当今社会,图形作为一种用形象和色彩来直观地传播信息、观念以及交流思想的视觉语言,可以极大地拓展电影海报的表现空间,使其具有更深刻的内涵,从而在信息传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电影海报是海报设计的一个种类,但是比一般的海报更富有情节性,具有传递电影信息、吸引观众注意、刺激电影票房收入的作用,因此也被称为电影的“名片”。电影海报设计是一种自我形式的推广,更是电影灵魂的直接表达,这种直观的信息传达有时甚至比电影更有说服力。

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卢米埃史弟在巴黎的一问餐厅里,向观众放映《火车到站》,当时还制作了题为《卢米埃电影》的海报,这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电影海报设计。由于电影海报兼具绘画和设计的特点,以及对电影宣传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后来的许多艺术家和设计师纷纷参与电影海报设计,他们将绘画和设计的各种风格相互融合,把多种表现形式、手段和技法综合运用,使电影海报设计很长一个时期内呈现出风格迥异、精彩纷呈的多元化发展格局。这些优秀的设计既传达了特定的观念和信息,又提升了电影的艺术品位和价值,同时,也使电影海报成为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收藏品。

随着社会的进步,政治、经济、文化都在多元化发展,东西方文化日益频繁的交流和融合,现代科技、文化、广告都给电影海报设计带来新的观念,设计师们也在不断尝试、突破常规,在注重电影信息传达的同时,力图使设计出的电影海报独具风格和富有创意,电影海报成为沟通思想、交流情感的媒介。图形,作为海报设计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在这种设计思潮中成为设计师设计的重点,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图形在电影海报中的功能

图形是一种用形象和色彩来直观地传播信息、观念以及交流思想的视觉语言,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独特魅力,它能够超越国界、排除语言障碍并进入各个领域与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是被称为“世界语”的人类通用的视觉符号。因此,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图形具有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易于理解以及将视线引向文案的诱导功能。将不同的图形通过创造性的组合能够产生新的图形语义,使电影海报具有更深刻的内涵,从而极大地拓展电影海报的表现空间,并在信息传达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电影海报中图形的具象和抽象表现

具象图形与抽象图形是海报设计最基本的表现方式,这种相对意义上的具象与抽象一直都在相互影响、并行发展着。在电影海报设计中,两者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局限,因此在实际应用时,两种表现方式有时会同时出现或者以相互融合的形式出现,设计师通常是根据电影形式和内容的不同。以及观众层次的不同需要而灵活应用的。

1、具象图形

具象图形具有一种亲近有趣和感人的魅力,是人们乐于接受和喜爱的一种视觉语言形式。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具象图形能通过表现客观对象的具体形态来突出电影主题,同时也能表达出一定的意境,其富有美感的写实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电影海报运用具象图形来传达某种观念或信息,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如电影《佐罗传奇》的宣传海报设计,画面中佐罗的形象英俊潇洒,黑面具、黑帽子、黑斗篷、佩剑和长鞭,以及人物坚毅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态,准确地刻画出一位行踪不定、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劫富济贫的蒙面游侠。不仅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和吸引力,提高画面的被注意值,而且还使电影宣传更富有成效。

具象图形以其直观的形象性、真实的生活感以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易于快速从心理上取得人们的信任,从视觉上激发人们对电影本身的兴趣和需求欲望,尤其是极具创意的写实图形,其被设计师主观放大的高度逼真的形象,超越了视觉的一般状态,会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上的极大震撼。由于电影海报设计中具象图形的表现空间十分宽广,所以它的作用不可估量,它以其独特的魅力,至今一直占据着电影海报视觉表现的主导地位。

2、抽象图形

抽象图形,是“从具体物象出发,不断反复地剔除物的细节,忽略、忘却它的原形,超越它的具体性,从整体意象上把握它的结构形态,也就是要予以抽象化”,是高度理念化的一种视觉表现,集中体现了客观科学技术和时代精神的形式美。

抽象图形的独创性可以使电影海报设计不受任何对象和表现技巧的束缚。不受时空的限制,它通常是通过对构图、形象、色彩的单纯化表现强化电影主题,并使主题更为强烈鲜明,更具有典型性和情感化的特征。如电影《黑暗中的舞者》的宣传海报设计,斑驳的黑色背景,散落的白色文字,突起的盲文。不需要具体的形象,简洁的画面给人们留下了足够的幻想空间:在想象的明亮和现实的滞重问隐约进发出塞尔玛的歌声,也许此时塞尔玛的灵魂正徘徊在无边的黑暗当中,但天堂的光线就在她的前方,她会在那里看见吉恩清澈的双眼,将在那里用她的天籁嗓音歌唱天堂里的颤音。

抽象图形具有宽泛的象征性,所以在电影海报设计中表现的范围也是广泛的,既可以表现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电影主题,又可以表现科技、文化、体育等电影主题。与具象图形的相互结合、互为渗透,可以对电影主题进行更深层次的表现,这种两者结合的画面,具有简洁、明快的效果和强烈的现代感、形式感和装饰性。

没有一种图形能够如抽象图形的千变万化和象征特性一样涵盖更多的内容。也正是由于这种宽泛的象征性,要识别和理解它需要依赖于人们的感受与文化程度。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程度、生活经历、性格、欣赏习惯等因素都会使人们对于抽象图形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在选择与运用抽象图形进行电影海报设计时,必须以了解和掌握人们的文化心理、欣赏习惯为前提,加强针对性和适应性,避免因为视觉语言晦涩模糊出现的歧义性和负面效应,以利于抽象图形准确地表述电影主题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抽象图形在电影海报中的运用,打破了具象表现的单一模式,极大地拓展了电影海报的表现空间。

三、电影海报中图形设计的基本原则

首先,电影海报中的图形设计应该遵循“阅读最省力”的原则,形象要高度简洁、富于创意。直观形象性的图形阅读越省力,越能增强其被注意值,进而使人们对所要宣传的电影产生明确而又深刻的印象。

其次,电影海报中的图形要符合社会与大众的道德观念,在所传递的信息和社会形态的主流文化相吻合的基础上,画面形象应生动鲜明并给人以美的感受,使人们看后能够产生生理上的舒适感和心理上的亲近感,既设计中通常所说的感情的愉悦性。

再次,图形的形象要主次分明,主要形象应与设计诉求的目标相一致,为电影主题服务,不能喧宾夺主。单纯的追求形式美和自我意识的表现。或者不知所云,都会使人们的注意力分散、转移,从而导致电影海报偏离传递电影信息、吸引观众注意、刺激电影票房收入的目的。

电影海报范文篇4

[论文摘要]电影海报兼具绘画和设计的特点,既能传达特定的观念和信息,又能提升电影的艺术品位和价值。在政治、经济、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当今社会,图形作为一种用形象和色彩来直观地传播信息、观念以及交流思想的视觉语言,可以极大地拓展电影海报的表现空间,使其具有更深刻的内涵,从而在信息传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电影海报是海报设计的一个种类,但是比一般的海报更富有情节性,具有传递电影信息、吸引观众注意、刺激电影票房收入的作用,因此也被称为电影的“名片”。电影海报设计是一种自我形式的推广,更是电影灵魂的直接表达,这种直观的信息传达有时甚至比电影更有说服力。

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卢米埃史弟在巴黎的一问餐厅里,向观众放映《火车到站》,当时还制作了题为《卢米埃电影》的海报,这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电影海报设计。由于电影海报兼具绘画和设计的特点,以及对电影宣传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后来的许多艺术家和设计师纷纷参与电影海报设计,他们将绘画和设计的各种风格相互融合,把多种表现形式、手段和技法综合运用,使电影海报设计很长一个时期内呈现出风格迥异、精彩纷呈的多元化发展格局。这些优秀的设计既传达了特定的观念和信息,又提升了电影的艺术品位和价值,同时,也使电影海报成为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收藏品。

随着社会的进步,政治、经济、文化都在多元化发展,东西方文化日益频繁的交流和融合,现代科技、文化、广告都给电影海报设计带来新的观念,设计师们也在不断尝试、突破常规,在注重电影信息传达的同时,力图使设计出的电影海报独具风格和富有创意,电影海报成为沟通思想、交流情感的媒介。图形,作为海报设计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在这种设计思潮中成为设计师设计的重点,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图形在电影海报中的功能

图形是一种用形象和色彩来直观地传播信息、观念以及交流思想的视觉语言,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独特魅力,它能够超越国界、排除语言障碍并进入各个领域与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是被称为“世界语”的人类通用的视觉符号。因此,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图形具有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易于理解以及将视线引向文案的诱导功能。将不同的图形通过创造性的组合能够产生新的图形语义,使电影海报具有更深刻的内涵,从而极大地拓展电影海报的表现空间,并在信息传达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电影海报中图形的具象和抽象表现

具象图形与抽象图形是海报设计最基本的表现方式,这种相对意义上的具象与抽象一直都在相互影响、并行发展着。在电影海报设计中,两者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局限,因此在实际应用时,两种表现方式有时会同时出现或者以相互融合的形式出现,设计师通常是根据电影形式和内容的不同。以及观众层次的不同需要而灵活应用的。

1、具象图形

具象图形具有一种亲近有趣和感人的魅力,是人们乐于接受和喜爱的一种视觉语言形式。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具象图形能通过表现客观对象的具体形态来突出电影主题,同时也能表达出一定的意境,其富有美感的写实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电影海报运用具象图形来传达某种观念或信息,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如电影《佐罗传奇》的宣传海报设计,画面中佐罗的形象英俊潇洒,黑面具、黑帽子、黑斗篷、佩剑和长鞭,以及人物坚毅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态,准确地刻画出一位行踪不定、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劫富济贫的蒙面游侠。不仅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和吸引力,提高画面的被注意值,而且还使电影宣传更富有成效。

具象图形以其直观的形象性、真实的生活感以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易于快速从心理上取得人们的信任,从视觉上激发人们对电影本身的兴趣和需求欲望,尤其是极具创意的写实图形,其被设计师主观放大的高度逼真的形象,超越了视觉的一般状态,会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上的极大震撼。

由于电影海报设计中具象图形的表现空间十分宽广,所以它的作用不可估量,它以其独特的魅力,至今一直占据着电影海报视觉表现的主导地位。

2、抽象图形

抽象图形,是“从具体物象出发,不断反复地剔除物的细节,忽略、忘却它的原形,超越它的具体性,从整体意象上把握它的结构形态,也就是要予以抽象化”,是高度理念化的一种视觉表现,集中体现了客观科学技术和时代精神的形式美。

抽象图形的独创性可以使电影海报设计不受任何对象和表现技巧的束缚。不受时空的限制,它通常是通过对构图、形象、色彩的单纯化表现强化电影主题,并使主题更为强烈鲜明,更具有典型性和情感化的特征。如电影《黑暗中的舞者》的宣传海报设计,斑驳的黑色背景,散落的白色文字,突起的盲文。不需要具体的形象,简洁的画面给人们留下了足够的幻想空间:在想象的明亮和现实的滞重问隐约进发出塞尔玛的歌声,也许此时塞尔玛的灵魂正徘徊在无边的黑暗当中,但天堂的光线就在她的前方,她会在那里看见吉恩清澈的双眼,将在那里用她的天籁嗓音歌唱天堂里的颤音。

抽象图形具有宽泛的象征性,所以在电影海报设计中表现的范围也是广泛的,既可以表现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电影主题,又可以表现科技、文化、体育等电影主题。与具象图形的相互结合、互为渗透,可以对电影主题进行更深层次的表现,这种两者结合的画面,具有简洁、明快的效果和强烈的现代感、形式感和装饰性。

没有一种图形能够如抽象图形的千变万化和象征特性一样涵盖更多的内容。也正是由于这种宽泛的象征性,要识别和理解它需要依赖于人们的感受与文化程度。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程度、生活经历、性格、欣赏习惯等因素都会使人们对于抽象图形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在选择与运用抽象图形进行电影海报设计时,必须以了解和掌握人们的文化心理、欣赏习惯为前提,加强针对性和适应性,避免因为视觉语言晦涩模糊出现的歧义性和负面效应,以利于抽象图形准确地表述电影主题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抽象图形在电影海报中的运用,打破了具象表现的单一模式,极大地拓展了电影海报的表现空间。

三、电影海报中图形设计的基本原则

首先,电影海报中的图形设计应该遵循“阅读最省力”的原则,形象要高度简洁、富于创意。直观形象性的图形阅读越省力,越能增强其被注意值,进而使人们对所要宣传的电影产生明确而又深刻的印象。

其次,电影海报中的图形要符合社会与大众的道德观念,在所传递的信息和社会形态的主流文化相吻合的基础上,画面形象应生动鲜明并给人以美的感受,使人们看后能够产生生理上的舒适感和心理上的亲近感,既设计中通常所说的感情的愉悦性。

再次,图形的形象要主次分明,主要形象应与设计诉求的目标相一致,为电影主题服务,不能喧宾夺主。单纯的追求形式美和自我意识的表现。或者不知所云,都会使人们的注意力分散、转移,从而导致电影海报偏离传递电影信息、吸引观众注意、刺激电影票房收入的目的。

电影海报范文篇5

[论文摘要]电影海报兼具绘画和设计的特点,既能传达特定的观念和信息,又能提升电影的艺术品位和价值。在政治、经济、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当今社会,图形作为一种用形象和色彩来直观地传播信息、观念以及交流思想的视觉语言,可以极大地拓展电影海报的表现空间,使其具有更深刻的内涵,从而在信息传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电影海报是海报设计的一个种类,但是比一般的海报更富有情节性,具有传递电影信息、吸引观众注意、刺激电影票房收入的作用,因此也被称为电影的“名片”。电影海报设计是一种自我形式的推广,更是电影灵魂的直接表达,这种直观的信息传达有时甚至比电影更有说服力。

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卢米埃史弟在巴黎的一问餐厅里,向观众放映《火车到站》,当时还制作了题为《卢米埃电影》的海报,这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电影海报设计。由于电影海报兼具绘画和设计的特点,以及对电影宣传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后来的许多艺术家和设计师纷纷参与电影海报设计,他们将绘画和设计的各种风格相互融合,把多种表现形式、手段和技法综合运用,使电影海报设计很长一个时期内呈现出风格迥异、精彩纷呈的多元化发展格局。这些优秀的设计既传达了特定的观念和信息,又提升了电影的艺术品位和价值,同时,也使电影海报成为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收藏品。

随着社会的进步,政治、经济、文化都在多元化发展,东西方文化日益频繁的交流和融合,现代科技、文化、广告都给电影海报设计带来新的观念,设计师们也在不断尝试、突破常规,在注重电影信息传达的同时,力图使设计出的电影海报独具风格和富有创意,电影海报成为沟通思想、交流情感的媒介。图形,作为海报设计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在这种设计思潮中成为设计师设计的重点,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图形在电影海报中的功能

图形是一种用形象和色彩来直观地传播信息、观念以及交流思想的视觉语言,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独特魅力,它能够超越国界、排除语言障碍并进入各个领域与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是被称为“世界语”的人类通用的视觉符号。因此,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图形具有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易于理解以及将视线引向文案的诱导功能。将不同的图形通过创造性的组合能够产生新的图形语义,使电影海报具有更深刻的内涵,从而极大地拓展电影海报的表现空间,并在信息传达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电影海报中图形的具象和抽象表现

具象图形与抽象图形是海报设计最基本的表现方式,这种相对意义上的具象与抽象一直都在相互影响、并行发展着。在电影海报设计中,两者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局限,因此在实际应用时,两种表现方式有时会同时出现或者以相互融合的形式出现,设计师通常是根据电影形式和内容的不同。以及观众层次的不同需要而灵活应用的。

1、具象图形

具象图形具有一种亲近有趣和感人的魅力,是人们乐于接受和喜爱的一种视觉语言形式。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具象图形能通过表现客观对象的具体形态来突出电影主题,同时也能表达出一定的意境,其富有美感的写实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电影海报运用具象图形来传达某种观念或信息,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如电影《佐罗传奇》的宣传海报设计,画面中佐罗的形象英俊潇洒,黑面具、黑帽子、黑斗篷、佩剑和长鞭,以及人物坚毅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态,准确地刻画出一位行踪不定、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劫富济贫的蒙面游侠。不仅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和吸引力,提高画面的被注意值,而且还使电影宣传更富有成效。

具象图形以其直观的形象性、真实的生活感以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易于快速从心理上取得人们的信任,从视觉上激发人们对电影本身的兴趣和需求欲望,尤其是极具创意的写实图形,其被设计师主观放大的高度逼真的形象,超越了视觉的一般状态,会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上的极大震撼。由于电影海报设计中具象图形的表现空间十分宽广,所以它的作用不可估量,它以其独特的魅力,至今一直占据着电影海报视觉表现的主导地位。

2、抽象图形

抽象图形,是“从具体物象出发,不断反复地剔除物的细节,忽略、忘却它的原形,超越它的具体性,从整体意象上把握它的结构形态,也就是要予以抽象化”,是高度理念化的一种视觉表现,集中体现了客观科学技术和时代精神的形式美。

抽象图形的独创性可以使电影海报设计不受任何对象和表现技巧的束缚。不受时空的限制,它通常是通过对构图、形象、色彩的单纯化表现强化电影主题,并使主题更为强烈鲜明,更具有典型性和情感化的特征。如电影《黑暗中的舞者》的宣传海报设计,斑驳的黑色背景,散落的白色文字,突起的盲文。不需要具体的形象,简洁的画面给人们留下了足够的幻想空间:在想象的明亮和现实的滞重问隐约进发出塞尔玛的歌声,也许此时塞尔玛的灵魂正徘徊在无边的黑暗当中,但天堂的光线就在她的前方,她会在那里看见吉恩清澈的双眼,将在那里用她的天籁嗓音歌唱天堂里的颤音。

抽象图形具有宽泛的象征性,所以在电影海报设计中表现的范围也是广泛的,既可以表现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电影主题,又可以表现科技、文化、体育等电影主题。与具象图形的相互结合、互为渗透,可以对电影主题进行更深层次的表现,这种两者结合的画面,具有简洁、明快的效果和强烈的现代感、形式感和装饰性。

没有一种图形能够如抽象图形的千变万化和象征特性一样涵盖更多的内容。也正是由于这种宽泛的象征性,要识别和理解它需要依赖于人们的感受与文化程度。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程度、生活经历、性格、欣赏习惯等因素都会使人们对于抽象图形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在选择与运用抽象图形进行电影海报设计时,必须以了解和掌握人们的文化心理、欣赏习惯为前提,加强针对性和适应性,避免因为视觉语言晦涩模糊出现的歧义性和负面效应,以利于抽象图形准确地表述电影主题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抽象图形在电影海报中的运用,打破了具象表现的单一模式,极大地拓展了电影海报的表现空间。

三、电影海报中图形设计的基本原则

首先,电影海报中的图形设计应该遵循“阅读最省力”的原则,形象要高度简洁、富于创意。直观形象性的图形阅读越省力,越能增强其被注意值,进而使人们对所要宣传的电影产生明确而又深刻的印象。

其次,电影海报中的图形要符合社会与大众的道德观念,在所传递的信息和社会形态的主流文化相吻合的基础上,画面形象应生动鲜明并给人以美的感受,使人们看后能够产生生理上的舒适感和心理上的亲近感,既设计中通常所说的感情的愉悦性。

再次,图形的形象要主次分明,主要形象应与设计诉求的目标相一致,为电影主题服务,不能喧宾夺主。单纯的追求形式美和自我意识的表现。或者不知所云,都会使人们的注意力分散、转移,从而导致电影海报偏离传递电影信息、吸引观众注意、刺激电影票房收入的目的。

电影海报范文篇6

【关键词】电影海报;艺术设计;视觉要素

1.前言

电影行业的崛起和发展不仅仅是以技术的进步、发展以及普及作为支撑,同时还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很大关联。电影作为一个重要的娱乐项目深受人们的欢迎,电影海报作为电影的附属产品也随着电影行业的不断发展而获得非常大的发展,现阶段的电影海报设计和时代元素、观念、技术等相结合不断发生变化,而视觉要素的应用则是电影海报成败的关键。

2.电影海报设计中的基本视觉要素

电影海报是通过完整的视觉形象以平面形式对影视文化、电影信息进行传达,海报设计师应该在海报设计过程中通过合理的确定海报的内容和形式,来提升海报本身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设计就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通过创造出具备诱导效果以及心理联想效果的视觉形象,对观众产生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情感上的碰撞。而总的来说在电影海报设计过程中视觉要素占据其中的主要部分,通过不同视觉要素相叠加从而设计出对观众富有吸引力的电影海报。电影海报基本视觉要素由三部分组成,图形要素、文字要素和色彩要素。这是电影海报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三大要素,电影海报设计人员要通过灵活运用三大要素,表现出和电影相符合的基调和情感。2.1文字要素在电影海报设计中,文字是三要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字应用主要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是剧情式海报,侧重于介绍影片基本信息;另一类是非剧情海报,侧重突出文字的艺术美感。在剧情海报中,应用文字来介绍影片基本的信息,这些基本信息主要包含演职员信息、上映的时间、获奖的情况或者是媒体评价等相关内容。在非剧情海报中,则着重对文字进行艺术化处理,这些带有艺术美感的文字主要是片名解说词等高度凝炼后的短语,这些带有艺术美感的文字使得整张海报的艺术感更加突显。这两个不同形式的文字要素表现方式会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效果,当然也可以两种形式兼收并蓄。设计人员在海报设计过程中通过对文字的设计,使得文字的形态与影片的主题紧紧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好地引起受众的共鸣。2.2图形要素在电影海报设计过程中,图形要素是最为重要的视觉要素,在海报设计行业中普遍认为,一个好的海报设计作品应该靠图形语言说话,而不是单靠文字来进行注释。图形要素在电影海报中不仅可以向观众传达相应的信息,还能够使用富于创意意味的形式,通过简约、中心突出的图形设计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起到宣传电影作品的目的。设计师在进行图形要素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三点内容:第一点就是需要关注图形的创意表达,注重创造新概念的同时,也需要增强图形的可读性。第二点就是需要使得设计出的图像树立自身的风格和品牌形象,从而传达出一种高品质的视觉形象。第三点就是需要在图形表达方法上坚持简洁、明快的表达方式。通过海报图形要素的设计给观众传达出一种非常直观的视觉冲击,轻易将影片的特性、卖点表现出来。当观众在看到画面的时候,就能够对电影的内容产生一定的联想,从而引发浓厚的观影兴趣。2.3色彩要素:电影海报设计中色彩要素也非常重要,这会对海报整体设计的方向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色彩要素将会直接体现整个电影的基调,其主要具备以下两点特征:第一点就是色彩搭配,电影海报中的色彩是一种非常直观的表现形式,人们在观察到海报的时候,首先会关注到的就是整张海报的色彩搭配。第二点就是色彩会表达出一种非常明显的感情意识,海报中的色彩要素能够使观众感受到电影的某种特定的情绪,从而对观众观影欲望和消费行为产生影响。而从海报的设计和艺术角度来对色彩要素进行分析,可以说色彩不仅仅丰富了海报的画面效果,还能够提升海报整体设计效果。在电影海报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想要对色彩进行选择,需要对影片内容有基本的了解,从而将影片的感情同色彩相关联起来。一个好的色彩设计,不仅仅能够强化画面的视觉冲击力,还能体现电影形象和主题。观众在通过海报色彩获得良好审美享受的同时,还能够感受到电影中所蕴含的情感。

3.在电影海报设计中视觉要素运用的重点

三大视觉要素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每个设计元素本身都有自身存在的必要。设计师要通过灵活使用三要素来提升整个海报的艺术感染力。3.1在海报设计过程中需要确定一个相对独立和明确的主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在确定主题之后就可以确定整个电影海报视觉要素的基调和方向。同时还能够更好的帮助观众在观看影片之后,对影片的本质特征有更为清晰和准确的认知,和周边同类电影区分开来。通过在海报设计中将新观念或者是想法融入到电影海报中,使得“形”和“意”之间有机的结合,从整体上来说海报的设计就会具有良好的活力,使得观众充满新鲜感。同时通过海报主题的确定,为视觉要素的选择提供一定的依据,根据主题选择海报色彩、文字、以及图形,保证海报整体视觉要素选择、使用能够和电影主题相符合。3.2在对海报设计中的视觉要素进行运用的过程中要注重创新。一般来说具有美感的设计通常是具有很强的形式感,而设计师在通过对视觉要素所具备的形式感进行创新,就非常容易勾起观众对于海报的欣赏和品味。设计师需要打破以往那些常规思维,把和时代背景相符合的新的视觉审美元素运用到海报设计之中,形成一种新型的视觉感受。3.3色彩要素的选择需要关注传统以及民族民情的差异性。在海报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保证色彩能够更好的和海报的内容以及形式相符合。在电影海报设计过程中一个良好的、正确的色彩运用能够使海报的宣传获得成功,但如果在海报设计的过程中使用错误的色彩会对海报的宣传起到相反的作用。由于文化传统不同,民俗民情的差异,使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对色彩的认识存在非常大的差异。海报设计师在进行海报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到不同民族、地域和习俗的色彩差异,并在这种差异、电影主题、消费群体各自的色彩喜好等多因素相结合的基础上,对电影海报的主色调进行合理定位,保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视觉欣赏需要,以便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4.结束语

电影海报对于电影宣传非常重要,可以说是电影精华成分的一种浓缩和展示,是对电影故事的一种平面表现形式。而通过巧妙的海报视觉设计,可以增强电影海报的表现效果。海报设计师在电影海报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视觉三大要素认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创新表现方法,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电影海报作品。

参考文献:

[1]张玲珠,张谦.浅析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视觉要素[J].电影文学,2011(11):138-139.

[2]吴念.构图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应用浅析[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2):61.

电影海报范文篇7

关键词:电影海报设计;插画设计;数字化

一、绪论

此次的研究内容我选择的是电影海报设计,主要内容是探讨电影海报设计与插画设计的关系,具体主题为现代插画对电影海报的影响。我想通过此次的探讨更能将专业知识运用在实践中,更能在当代数字化的时代中探索出自己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一方面,插图不单单作为商业产品在市场上出售,如插图书籍,杂志等。另一方面,插图也作为大学视觉传播课程中的独立专业存在,比如广告设计、海报设计和封面设计等等。本篇论文主要是探讨电影海报和插画设计之间的关系,论文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来论述这一主题。

二、插画概述

(一)什么是插画。插画一词可以解释为:插画家,意思是有启发性的,西方语言统称为“插图”,起源于拉丁文“illustraio”,即插画可以使文本观念更加清晰明确。在辞典上的表达为:指插附在书刊中的图画。有些散布在文本的中间,有些使用插入的排版来补充或澄清文本的内容。而在现代数字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插画一词也被赋予了新的定义,它不仅仅会增添设计主体的趣味性,也会增强艺术感染力。插画设计师是一种艺术形式,是当代设计中视觉传达的重要表现形式,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具有影响力,它已广泛运用于设计的各个领域,不仅仅是文化活动、社会活动、商业活动和影视活动等方面。插画家不仅增添了平面设计的表达,而且拓宽了我们的眼界,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想象设计空间。随着现代数字化的快速发展,插图设计艺术也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数字商业化时代。插画家不仅在促进商品经济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推动当代经济发展中也发挥了更加突出和突出的作用。在当代插画的概念也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范畴内,而是增添了更多的元素和风格。插画家绘制不同的插图,使插画设计艺术的发展更具发展空间和平台。插图的形式可以追溯到解放后的黑板报纸,版画,海报等形式。插图的表现和设计形式也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当代的插画师们运用现代设计手段将会创作出更多的精彩和打动人心的插画作品。(二)现代插画的特点及趋势。在如今信息化发展的时代,电脑等数字化产品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同时在计算机这一现代设计工具的辅助下,艺术设计这一领域也得到了新的快速发展。电脑辅助设计使得艺术设计的实现方式得到了新的飞跃,并使其以独特的方式融入我们的生活。和传统插画作对比来看,现代技术下的艺术设计有了更多的设计手段,借助电脑软件技术可以使得图形更加具有创造性和新颖性。在后期设计处理的过程中也为设计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处理方法。在现代数字化的影响下,插画艺术除了能创作出新的艺术效果,还会使得插画师产生新的插画风格的变化。比如绘图软件的产生会让现当代的插画师在没有束缚的环境下自由创作,大胆的做出新的尝试并以新的方式实现它。同时在现如今互联网发展的今天,许多的插画师会将他们的作品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会使得新的插画艺术活动得到充分发展并引起新的动力。从另一方面看,现代插画更是一种文化符号的象征,是现代文化流行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因此现代插画的特点更具有时代特征,融入了更多的信息化数字化特点,它能够应用在更多的设计领域中去并创造出新的流行风格。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插画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涌现与计算机软件技术结合,它将使设计师的工作更加便捷,并创造更多令人兴奋的设计。

三、电影海报中的插画创意

(一)电影海报设计的原则。电影在现代生活中已经是人们经常选择的娱乐项目,因此我们对于每部电影的宣传海报是非常熟悉的,电影的宣传海报不仅要具有宣传效果,还要具有设计感和吸引力。所以电影海报的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首先,电影海报的设计需要具有识别度,海报上的电影信息需要被消费者所理解和承受,以达到真正的传达效果。例如文字和颜色的排版组合设计,需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使得消费者了解并有引导消费的作用。在电影海报的排版设计中,要使得消费者首先对海报的画面留有深刻印象,其次才是文字,它和整个海报的画面共同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并且是整个海报的设计基础,因此,电影海报中的图形设计,颜色和文字的设计必须简洁明快。其次,电影海报的设计需要沟通和沟通的原则。这需要整个海报的画面的图形和文字容易被消费者理解和接受,容易读取其中的信息。画面中的文字画面主体关系正是能营造画面对比关系的重点,因此这要求海报的画面具有适当的字体设计和层次安排合理的图画。最后的设计原则是电影海报设计需要具备一定的美学原则,其设计必须得到公众的认可。海报设计中的设计和配色必须和谐,必须统一协调。所以在整个海报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将设计元素运用有序的程序组合在一起,在形式上设计师也可以创造出新的方式并使得大众感受到其令人惊喜的效果。(二)电影海报的视觉效果表现。图形是电影海报设计中重要的设计元素之一。图形的设计能够使得读者留有深刻印象并快速的从中获得信息。在图形设计中分别有具象图形和抽象图形,它们分别担任不同的信息传达作用,具象图形是具体的、写实的是以具体的人物形象为主的。而抽象图形是会让读者慢慢领会理解的,是抽象的。其次,文本设计也是海报设计中的重要设计元素。字体的合理排列将使整个海报设计升华。最后,色彩也可以成为电影海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颜色将表达不同的电影主题,并增强读者对海报的关注。(三)创意插画在电影海报中的融入。随着现代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发展,插画艺术领域也得到了充分发挥。不仅仅在原来的设计领域产生了新的方式并且也影响着其他的艺术设计领域。插画设计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运用最先会考虑到当今的热门热点话题,这使得设计师在创作时会及时的感受到大众的喜好和感性元素并运用插画的设计方式表达出来。运用插画的手法设计电影海报,从视觉传达的角度上来看,它可以传达出比文字更加宽广、更加生动的信息,并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插画的艺术表现形式比较传统的平面设计而言更具有可塑性,插画的绘制手法多种多样,这使得插画设计更加自由更加丰富。插画设计的画面更容易给读者以亲切的感受,在视觉上更能接近现代年轻一代人的心理;插画设计在现如今更加时尚、自然、随意与新颖。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加入插画的设计手法会使海报给读者带来更加清新、新鲜的感觉。虽然电影海报是商业化的产物,但插画的表现手法会给它增添了新的遐想和想像空间。

四、结论

通过此次对电影海报设计与插画设计关系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在以后的设计实践中运用不同的设计表现手法来表达一个明确的主题。在插画设计中使用有差异性的艺术技巧可以增加作品的创造性。而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增加当代的一些流行插画设计方法也会使海报的设计更具创新性,这些将不仅能提高我们的艺术审美水平而且影响未来的具体设计实践中。

参考文献:

[1]杨璇.探析插画在视觉专业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3,(04):51-52.

电影海报范文篇8

一.美术在电影中的应用

美术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是从几千年前传承下来的。电影的发展从19世纪末开始。电影与美术艺术一直是不可分割的,美术艺术在视觉上给电影增色不少。美术上的成就被借鉴于电影的视觉造型,对电影来说,美术是一笔取之不尽的财富,为电影提供充足的养分。电影的视觉感是由图形的轮廓、色彩的明暗度、幻化的光影、画面的运动感等因素构成的。优秀的电影作品肯定会注重这几方面的结合,在视觉的处理上别具一格,以体现优秀导演创造出的极富艺术表现力的影像画面。电影的视觉画面极力融合绘画艺术光影、色彩、造型的表现形式,电影大师运用技巧将美术技巧、修养体现在自己的创作里。美术和人类几乎是同步出现的。美术涵盖了绘画、工艺、建筑、雕刻。从世界各地发现的古文物来看,古老的制作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功底。电影较之美术的出现晚了许多年,但是电影的市场是广阔的,发展也相对较快。电影和美术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由此可见,美术对电影的作用和影响不容小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美术促进了电影服装道具的艺术美感和电影场景空间电影艺术中,人物是展示在一定场景中的,即在一个大的舞台上,需要一些道具和背景,如:室内的桌椅、下雪的布景等。场景代表电影故事所发生的环境,场景必须要符合人物的年代、性格、身份、活动变化和活动时间。场景的设计、加工、选择一般由美术工作者来完成。好的影片,人物、道具、环境相互促进,共同展示,融合在一起的最终效果使人享受到艺术的美感,让人看了觉得真实自然。例如电影《十面埋伏》里的场景大多都是工作人员自己创作出来的,其中包括人工环境、建筑等等。里面的好多自然环境,比如:雪地、竹林、客栈等,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的,都是工作人员根据需要制作出来的。这些场景做得相当逼真,也显示了一定的艺术美感。人物服装和道具都与剧情十分匹配,让人看了电影后觉得真实而自然,体现了艺术的真实性,也突出了人物的特点。如果不注意美术在电影道具和环境中的作用,结果肯定会降低电影的艺术性和可视性。

2.美术保证了电影形象的艺术性和典型性普通的电影形象是由演员来塑造的,动画片中的形象就要靠美术工作者来完成。画家要亲手绘制每个人物的形象,因此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美术修养才能保证电影作品的质量。优秀的动画片里有很多优美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我国著名的漫画家几米创作出很多生动、优美的形象,可谓雅俗共赏。他把社会中很多典型的人物通过自己的设计展示到作品中。正是由于他得天独厚的表现力,他的作品在社会中引起一股股热潮,受到广大观众的追捧。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影视后期处理技术在影片中得到了应用。这种辅助软件可以给电影加入很多的特技效果,也可以加快或减慢节奏,而美术技法和电影技术之间的合作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这是电影界的趋势。

二、电影中的视觉表现手法

电影海报范文篇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日益发展,人们的沟通方式从局限于单一文字的单模态到结合图像、声音和文字等多种模态的方式转变,所以研究文字以外的图像、声音、颜色等其他社会符合的话语分析很有必要。多模态话语的分析研究对象不仅仅局限于文字,也包括声音、图像等各种社会符号系统,旨在更加全面的引导受众理解语篇和语境的意义(朱永生,2007)。Kress&VanLeeuwen认为图像即社会符号,并提出了“视觉语法”(Kress&VanLeeuwen,2001)。本文试图从社会符号学的视角出发,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Kress&VanLeeuwen的视觉语法为理论框架,基于视觉语法理论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对《流浪地球》电影海报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旨在探究海报中的图像、文字和颜色等多种模态如何共同构建意义。分析表明,解读多模态话语语篇有助于读者深刻了解电影的主题和内涵,激发观看者对电影的兴趣,从而达到电影宣传的目的。

2.理论背景

2.1系统功能语法。Halliday总结了语言的三大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各种经历的表达。人际功能指的是通过语言可以表达说话者的身份、态度和动机并且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语篇功能指将语言成分组织出连贯的语篇。2.2视觉语法。以Halliday创立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Kress&VanLeeuwen(2006)提出了视觉语法理论。他们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提出的视觉语法理论与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的三大元功能相对应,分别是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再现意义包括叙事再现和概念再现;互动意义体现在接触、社会距离、态度和情态四个方面;构图意义分为信息值、取景和显著度三个方面。

3.《流浪地球》电影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流浪地球》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太阳即将面临毁灭,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进器,寻找新家园。然而宇宙之路危机四伏,为了拯救地球,为了人类能在漫长的2500年后抵达新的家园,流浪地球时代的年轻人挺身而出,展开争分夺秒生死之战的故事。该片由郭帆执导,吴京特别出演,屈楚萧、李光洁、吴孟达、赵今麦领衔主演。3.1再现意义。再现意义与系统功能语法中的概念功能是对应的,是指图像的参与者与被参与者之间的联系。Kress&VanLeeuwen(2006)将再现意义分成叙事再现和概念再现。区分叙事图像与概念图像的关键是矢量。矢量即图像中参与者之间的斜线。叙事再现的图像参与者有矢量连接,处于图像中较重要的位置,而概念再现中的图像没有矢量。在《流浪地球》这幅宣传海报中,一共有5个主要的参与者,分别是屈楚萧、吴京、李光洁、吴孟达和赵今麦。所有的参与者都穿着制服站在乌云密布的天空下,目光坚定,流露出一种誓死保护地球的决心。各位主演脸上严肃的表情表明了地球正处于危机之中,天空显得格外压抑。李光洁等战士的手上拿着枪,目光坚定。他们的眼神和动作都行成了矢量。此海报通过矢量进行构图,是叙事图像。3.2互动意义。互动意义对应的是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指的是图像表征参与者与图像观看者的关系。从接触、社会距离、态度和情态四个方面来研究其互动意义(Kress&VanLeeuwen,2006)。3.2.1接触。接触分为索求与提供两种形式。索求指图像中的参与者与图像观看者的目光有接触,反之就是提供。索求类图像一般会使参与者和观看者之间建立想象中的关系,而提供类图像两者没有目光接触,仅仅提供信息(Kress&VanLeeuwen,2006)。在《流浪地球》此海报中,屈楚萧和吴京与观看者有目光接触,与观看者建立了人际关系,属于索取图像。3.2.2社会距离。社会距离是指图像参与者与观看者之间的距离,取决于图像取景距离的远近。距离越近,则与观看者的关系就越亲密,反之就越疏。亲近距离指只看见脸部或头部;个人近距离指看得见头部和肩部;个人远距离指看得见腰部以上;社会近距离指看得见整个人;社会远距离指看得见整个人并且周围有空间环绕;公共距离至少有4-5个人的距离(Kress&VanLeeuwen,1996)。在本海报中,屈楚萧是社会近距离,可以看见整个人;吴孟达和赵今麦几乎可以看到整个人,属于社会远距离;观众可以看到吴京和李光洁的腰部以上,属于个人远距离。3.2.3态度。态度是由拍摄图像的视觉来决定的,视角不同,表达的态度就不一样。视角可分为水平和垂直两种。水平视角分为正面视角和斜面视角。正面视角指图像参与者与观看者距离很近,使观看者能更好地融于其中;斜面视角指图像参与者与观看者的距离很远,使观看者不能融于其中。垂直视角分为俯视、仰视和平视。(Kress&VanLeeuwen,1996)。本海报中,吴京和屈楚萧处于俯视的角度,另外三个演员则是平视。3.2.4情态。情态指在图像表达上的程度,主要由色彩饱和度、深度和色调体现(Kress&VanLeeuwen,2006)。在色彩饱和度方面,本海报背景中天空乌云的色彩和星空形成了一种黑白对比,属于低感官情态。此外,此海报中上端色彩暗淡,下端采取色彩鲜艳的红色,对比鲜明,给观看者一种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本海报采用黑白灰红黄这些高饱和度色彩。从语境化来分析,画面的背景,从上端的灰暗色过渡到下端的饱和,形象地体现了地球所处的危机,同时反映了各位主演应对危机和挑战的勇气和责任,从而传达了电影的主旨。3.3构图意。义构图意义对应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语篇功能,它将再现意义和互动意义结合起来共同构成完整的语篇。构图意义通过信息值、取景和显著度这三个方面来实(Kress&VanLeeuwen,2006)。3.3.1信息值。信息值体现在图像中人或物不同的位置。处于图像上面的信息是理想信息,指图像想给观看者传达的信息(Kress&VanLeeuwen,2006)。本海报中的理想信息是吴京,吴京在空间站工作,一直在为拯救地球的项目付出。处于中间位置的信息是核心信息,信息值最高,一般指图像中的主角,屈楚萧处于图像的中间,突出了其主角的地位。处于下方的是真实的信息,本图像中处于下方的信息有该影片播出的时间、演员信息等。3.3.2显著性。显著性指的是通过色彩深浅、线条粗细以及在图像中的凸显度使观看者对图像中的元素有着不同的关注度(Kress&VanLeeuwen,2006)。在本海报中,各个演员是整个海报的焦点,占据着海报的大部分空间。五位主演的脸部清晰可见,所穿的制服和枪支色彩鲜明,展现了地球的危机和他们战胜困难的坚定决心。五位主演被笼罩在灰白的天空下,与演员的神情动作和服装颜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演员们被至于前景化,背景则被虚化。3.3.3取景有无取景是通过图像上有无分割线来区分的,有分割线条则说明有取景,反之没有(Kress&VanLeeuwen,2006)。本海报中不存在分割线或分割框架。

4.结语

本文基于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和Kress&VanLeeuwen的视觉语法理论,从视角语法中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个层面对《流浪地球》电影海报进行了多模态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电影海报是一个由文字、图像、颜色等不同社会符号互相作用共同构成的一个多模态语篇。每个符号都承担了各自的任务。基于视觉语法的多模态语篇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挖掘图像中的深层含义,同时让读者更好地体会电影海报的美感,更加深入地了解电影的主题。为了提高海报的宣传效果,设计者可以选择更多的模态,设计出更能吸引观众的作品。

参考文献

[1]Kress,G.&vanLeeuween,T.V.ReadingImages[M].Bur-wood:BrownPriorAnderson,1996.

[2]Kress,G.&vanLeeuween,[T].MultimodalDiscourse:TheModelsandMediaofcontemporaryCommunication.London:Arnold.2001.

[3]Kress,G.&vanLeeuween,T.ReadingImages:TheGrammarofVisualDesign[M].London:Routledge,2006.

电影海报范文篇10

[关键词]当代文化文化消费当代设计艺术

一、文化的美学特质

在中国古代,“文化”一词有观念性和教化性之意,在西方,“文化”一词产生于拉丁语,原意是对土地的耕种。中西方的解释虽有所区别,但它们都把“文化”分作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两种财富。就精神形态而言,文化可分为文字性文化(文学)和视觉性的文化(艺术)。由此可见,“文化”是在人类生产劳动的实践中产生的,“文化”本身就包含着艺术,艺术自然而然孕育着“美”(即艺术的审美性)。

自从人类制造工具、发展生产以来,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形态的创造和完善的追求。从旧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等打制石器来看,其功能与形式之间有明确的关系。到新石器时代,石器采用磨制工艺,精巧细致,但仍以功能为主(如鬲、鼎、盆、盘、壶等,有的壶还增加了盖、提梁、钮等细节)。这一时期的日常工具的功能设计比较合理,造型也较完整,从中体现了设计艺术注重功能性的理念。所以有些工具一直延续至今。马克思在研究动物的活动和人的有目的的劳动之间的区别时,得出美学的重要结论:“人也是按美的规律来制造”。而到奴隶社会,社会上层的统治阶级使用的工具在满足产品使用功能的同时,增加了许多图腾和装饰纹样,表现了人类对审美的追求。因此,“文化”在人类的生产劳动中产生就具有美学的特质。作为美的艺术形式,以最初的满足功能到功能与审美并重的设计艺术就与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

二、当代文化消费观下设计艺术的转向

1.转向物质形态的消费文化

20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便进入后工业社会即后现代时期,文化发生了转向——由形象代替语言,这成为文化转型的标志。由于现代人对于由文字组成的经典文学名著阅兴趣的减弱;对陶器、青铜器、雕塑等人类古老艺术形式的身体直接感受力日趋下降;对传统的一些艺术形式的欣赏耐力的丧失等情况的存在,人们再如同阅读小说那样吃力的阅读青铜器时,审美趣味就发生了变异,因而各种文化形态均被简缩为视觉文化或影像文化。“形象就是商品”说明视觉文化逐渐与市场社会相联系。有人说,现代社会中只有儿童和真正的艺术家仍具有强烈的身体直接感觉,而大多数人的身体直接感觉已简化为简单的占有感。在经济冲击下的现代社会生活中,在经济搭桥、文化唱戏社会趋势下,文化成为产业,艺术成为消费品。“设计”是一个工业概念,设计在西方在15世纪以来一直被使用。从根本上说,工业设计和设计师是随着欧美的工业革命及社会的需要出现的。随工业产品的机械化批量生产,产品生产的分工不断细化,使工业设计者、制造者和销售者之间相分离,设计师开始成为工业生产和消费之间的调节人,从而在设计活动中有了“市场”的概念。设计的物质形态范畴表现为:设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市场”而存在,设计的产品来充分满足“消费文化”的物质需求。

2.转向精神形态的艺术化倾向

从美学观点来看,真正的文化中的美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存在于设计制作器物时思想情感的感性直观性的表达,另一方面存在于以语言、文本为主体的文学和以线条、色彩、节奏、韵律为主体的艺术之中。由于物质形态文化向“视觉文化”转变,如广告、电影等大量的电子媒体和机械复制手段的视觉形象表现出对文字的压制——既艺术对文学的压制,已经成为可视物和惯常的文化现象。

文字性文化、视觉性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差别在于:文字是叙述性的,其意义的呈现需要一个领悟的阅读过程,文字的形象性和美感因素在意义理解之中,比起视觉性文化来显得次要一些。而视觉文化则是结构性和空间化的,其意义的呈现是通过色彩、线条、形式和结构的空间组织来完成,传达信息和美感是瞬间的。产品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知觉结构作用于人们的视觉世界,当这种知觉形式和结构具有某种和谐、秩序之时,他们也具有了审美形式的特征,并与设计产品的功能因素、技术因素和美感因素一起,展示其审美文化的特征。以广告为例,广告是工业产品和消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者和消费者沟通的重要环节,在“市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广告由最初的“广而告之”的实施告之作用,到成为商业广告整合策划的一部分;广告由传统的依靠电视、广播、报纸和杂志四大宣传途径之上又增加了网络、媒体等视觉手段,构成以视象、听觉、文字、意念为一体的视觉形象,文字少了,独白少了,从而代表精神文化的艺术转变的视觉形象在设计艺术的实践中完成了。

3.审美具有了生活化的倾向

费瑟斯在谈及后现代文化的历史中论述了这样一个事实:随着后现代艺术的到来,艺术和生活之间的界限被消解了、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层次差异消弭、后现代主义艺术通过对传统艺术观念的否定最终否定了艺术自身。艺术形态和美感结构不再是一种远离生活和对抗生活的神圣精神世界,在视觉设计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也就是说艺术已经不再是高雅的、纯粹的、审美化的文化活动,越来越接近生活化、大众化——即已经进入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时代了。

随着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和机械化生产形式的大量出现,艺术改变了他的生产形式,手工业制造逐渐瓦解。手工艺运动并不能阻挡时代前进的车轮,传统艺术的崇高地位逐渐被颠覆,一些公认的“美”的“无价”的传世之作都可以进行机械复制,能够使其具有“美”的特征,使无价变有价,成为商品。在这一时期,艺术的美学理念向工业技术的退却和妥协,反映了设计艺术和美的标准与现实生活的物质化形式的界限逐渐消失,正如杰姆逊在《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中所说:“美感的产生已经完全被吸纳在商品生产的总体过程之中”。设计艺术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行为,是一种将艺术的审美性完全建立在时间之上的行为,是一种将至美因素融入到物质形态产品来满足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大众需要的行为。例如,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英国兴起的“波普艺术”把以往那种体现反抗世俗化生活的现代艺术转变成了一种拥抱生活的艺术,追求用日常生活中最为通俗的形式、色彩结构,形成一种大众化、市民化的风格,充当了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的文化英雄。与此同时,它也把表现创造性风格的设计艺术转变成满足世俗化需要的生活化艺术。从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艺术化角度来看,它的文化英雄角色无疑具有值得肯定的一面,它把一种新的美学活力注入应用到时尚领域和设计领域。

三、当代文化消费观下设计艺术的发展趋势

1.在发掘、掌握、运用好本土的传统民族化元素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创作灵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本身文化和艺术的修养,艺术家的文化艺术修养与所在国家的民族社会文化有极大的关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就设计而言,传统艺术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重要的审美形式,设计的对象和主体正是人民大众,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传统艺术形式的保护和创新、挖掘和提炼是做好设计一个重要的途径。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不是一个虚空的概念,而是具体的存在于物化了的艺术形式之中,象国画、戏曲中的黑白、虚实,象已渗入血脉中的的对中国红的喜爱,象对祥云、龙的图腾的认可等等。因此传承民族的传统艺术是丰富我们视觉艺术语言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是我们寻找和发现新的视觉语言、创造新的视觉文化的源头。

文化资源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土壤,要及时保护我们的文化财富,并对其挖掘、转化、提升,同时还要具有国际眼光。以三国文化为例:1991年初,日本学研出版社推出了《三国志》上下两册,以图片解释历史,仅一个半月内就销售了40万部。在漫画方面,横山光辉所绘的《三国志》,连续畅销3年,其总销售量竟达到3000万册。日本还运用现代传媒,生产各种有关三国的电子产品。如电动玩具方面,《三国志I》、《三国志II》在日、美两国就销售了76万组。它提醒我们必须要充分发掘掌握运用好我们文化财富的了。苹果公司的创始人说过,设计是人类创新最基本的灵魂,中国的设计界欠缺什么?缺少像日本的宫崎骏这样既有创新精神又有民族责任感的世界级大师。日韩创意产业的成功给我们的启发是既要模仿,又要超越,要在创作中融入本民族的文化元素,这些均源于自信,自信是根。

2.及时沟通与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借鉴、运用好世界性的设计元素

全球化不等于全球的同化,而是更多的沟通和交流。中国需要世界各国的文化,世界也需要中国和其他各国的市场,沟通是互通有无,是双向的,但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迷失自我,要始终在立足本民族文化基础上吸收和借鉴。

欧美电影海报设计的商业娱乐性很强,注意吸引人的眼球。欧美电影海报像是野兽派画家与后现代艺术的结合,用最纯粹、原始的色彩,最夸张、荒诞的意象拼贴出一件件冲击你视觉的艺术作品。如:用简单却难忘的图形元素设计表现面孔与人像的电影《艺妓回忆录》的海报;用暗色调及简洁图形——黑暗中的眼睛和脸直击心灵,引起观众的震颤的电影《惊声尖叫3》的海报;用灵动的色彩元素表现自然的美景的电影《海上钢琴师》、《碧海蓝天》的海报等。近年来中国的电影海报在借鉴国外作品同时又提炼本国传统设计的元素,再加上特色的创意,出现了一批好作品,如《霸王别姬》、《大红灯笼高高挂》、《我的父亲、母亲》等电影海报,是既有典型中国化设计元素又有世界性设计语言并把二者结合得很到位的经典性作品。公务员之家

四、结语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如何在吸收西方现代优秀设计成果,继承和发扬中国的设计传统,有效地调动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创建出中国的当代设计艺术体系呢?要用大爱去做最好的设计,设计是为全人类的终极关怀而做的。设计要在通往美的道路上的不断创造,未来艺术设计应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国际化语言特征,应该寻求合而不同,独联融创、共存悠存。

参考文献:

[1](英)迈克·费瑟斯通刘精明:消费文化与后现代艺术[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5

[2]钱凤根:现代西方设计概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托马斯·芝勒:走向科学的美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