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环卫管理制度十篇

时间:2023-10-07 18:09:21

智慧环卫管理制度

智慧环卫管理制度篇1

关键词:智慧城市;北斗产业化;城市发展;卫星导航

1智慧城市的概念

2008年,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不断加剧,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正悄然发酵。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美国IBM公司首先提出了智慧地球的发展理念并作为智能项目已经被世界各国当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振兴经济的重点领域。其认为世界的基础正在向智慧的方向发展,可感应、可度量的信息源无处不在,互联网的平台让这一切互联互通,让一切变得更加智能。“智慧地球”提出以更加智慧的方法,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变人们交互的方式,提高实时信息处理能力及感应与相应速度,增强业务弹性和连续性,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和谐发展。“智慧地球”既是人类美好的愿景,它从更加人本的视角审视今天的IT产业,使我们的技术因而更加有“生命感“,同时也是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各国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未来科技革命制高点的必然选择。因此,“智慧地球“的理念一经推出,就引起来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内的世界各国领导人的高度关注,一时间,“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家居“、“智能电网“等概念应运而生。而“智慧城市“作为“智慧地球“的基本特征,自然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及应用

由于”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定位和短信功能,所以尤其适合于特殊应用,如海上、边远与人口稀少地区、沙漠荒原、山高林密、内陆水路、长途运输等特定地区和特殊行业应用,适合于普通的无线网络无法覆盖的地区或跨区域应用。

“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盈利点主要包括北斗终端用户机的销售,各种各样的应用系统建设,北斗运营服务费的收取等。具体可广泛应用于船舶运输、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海上作业、渔业生产、水文测报、森林防火、环境监测等众多行业。“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可以有以下几种应用模式:

(1)小型集团监控

应用移动目标配置基本型“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用户机,集团监控中心配置指挥型用户机和相应的计算机设备及监控软件,快速构建实用的监控管理应用系统。

(2)大型集团监控

应用移动目标配置基本型“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用户机,集团监控中心配置“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天基指挥所设备,通过地面网络接入“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运营服务中心,完成大规模、跨区域的移动目标监控管理和指挥调度。

(3)自主导航

应用利用“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基本型用户机、多模型用户机进行车辆、船舶等的自主导航。

(4)通信应用

利用北斗通信终端,实现点对点、点对多点的通信。这种应用模式适合于各类数据采集和数据传输用户,如水文观测、环境监测等。

(5)授时应用

利用“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授时终端,进行通信、电力、铁路等网络的精确授时、校时、时间同步等应用。

3智慧城市与北斗产业化

3.1设想

作为近年来对人类城市发展关注和探索的一个进程,“智慧城市(Smart City)”的概念逐渐被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社会公众所接受。作为智慧城市这一概念的一个基本特征,城市高度的信息化成为当今各国政府争相实现的目标,而北斗导航系统的产业化恰恰能为智慧城市的实现提供有效的帮助。

在今天国内的一些城市,我们可以看到公交车已经可以做到即时定位,乘客通过手机app或者公交站台的显示即可知道公交车的等待时间,但往往并不能做到准确,这就有赖于导航系统的精准度。同样,城市日益扩张,交通拥堵问题也日益严重。作为私家车主,获取道路信息的渠道依旧贫乏。设想一下,如果有一款精准的导航系统普及到每一台私家车,用户便可以更智慧的选择出行道路,避免拥堵和迷路。再设想,出海的渔民,山区的猎人,高原的游客,在那些通讯匮乏却又必须追逐资源的地方,我们必然需要这样一个稳定的联络方式来帮助我们构建新的智慧城市。

3.2产业前景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以北斗产业为代表的卫星导航产业可以说是高科技产业中为数不多的投入少,产出高,见效快,能够实现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的大产业。

卫星导航的出现,就意味着许多行业会发生一场场重大技术革命,会对许许多多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结构调整、服务业提振,均会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并且涉及到国民经济许多相关领域,密切联系着国家当前的“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与产业重构,加快转变国民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重要组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利用科学技术实现突破,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发展的产业典范,对于全面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将会发挥深远影响。它所涉及到的产业包括测绘业、航运业、物流业、汽车业、通信业、农林业、机械控制业、智能交通业 ,使得这些行业大大节省成本、提高效率、改善环保、强化管理、保障安全、惠及民生,还可以实现增值服务;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仅仅受到人们想象力的限制”,其在专业化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对于常人来说,可谓匪夷所思,甚至诱发产生一系列新的学科和科研项目,如卫星气象学、卫星大地测量学、地壳形变和地震监测、大桥和水坝监测、地质灾害监测、空间编队飞行、卫星测轨、无源探测和卫星导航与遥感融合 。卫星导航科学研究及其应用是个不竭的科技源泉,是个源源不断的生产力诞生地,值得去用心探索。

4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为核心的智慧城市理念颠覆了之前城市物理基础设施与 IT 信息基础设施截然分开的传统思维,将城市中各类设施有效联系在一起,使得城市管理、生产制造以及个人生活全面实现互联互通,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理念。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特点,与全球性的系统相比,它能够在很快的时间内、用较少的经费建成并集中服务于核心区域,是十分符合我国国情的一个卫星导航系统。

笔者认为,所谓的智慧城市的核心就在于用智慧的科技来让人们更智慧的生活。而北斗产业化的蓬勃发展恰恰能为智慧城市的建设贡献举足轻重的力量。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北斗产业化的发展会带给我们更加智慧的城市和生活。

参考文献

[1]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智慧地球赢在中国(EB /OL),2009. 02,http:/ /www-900. ibm. com/innovation/cn/think/downloads/smart_China. Pdf.

[2]李德仁,龚健雅,邵振峰. 从数字地球到智慧地球[J].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 2010, 35(2): 127 132.

[3]许庆瑞,吴志岩,陈力田.智慧城市的愿景与构架[J].管理工程学报,2012.4

智慧环卫管理制度篇2

(征求意见稿)

 

“十四五”时期,是武汉市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建设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与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期,更是武汉市适应社会矛盾历史性变化和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为加快形成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执法水平、服务水平,助推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根据《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特制订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武汉市城市管理发展“十三五”规划各项指标和主要任务的完成情况基本达到预期水平,全市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城市环境品质实现大幅提升。以举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为契机,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发扬“绣花精神”、“工匠精神”,整体推进户外广告、景观亮化、井盖、管线、箱杆规范整治,综合提升背街小巷、老旧社区、铁路沿线市容环境,强力推进“拆违飓风行动”、渣土运输、施工噪声、违法占道控管,城市环境面貌脱胎换骨,功能品质大幅提升,为我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成功举办军运会奠定了坚实环境基础。

(二)“大城管”机制进一步做实做强。坚持“四位一体”、整体联动,城市综合管理统筹调度机制不断创新完善,城市综合管理责任体系不断拓展延伸,“大城管”考评机制实现检查全覆盖,考评“指挥棒”作用进一步凸显。

(三)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全面推行“精致环卫”,实行精细化作业、精细化管理、精细化考核,环卫作业质量不断提高。启动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建设,不断拓展垃圾分类覆盖范围。实施“厕所革命”,强化公厕建设布局,公厕管理维护水平明显提升。

(四)垃圾处理能力保持全国前列。优化调整全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设施布局,建成“5焚烧、2协同、2填埋、4生物”垃圾处理利用新格局,弥补建筑垃圾处理短板,建成弃土消纳场9个,主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保持10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建筑垃圾消纳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

(五)景观亮化彰显城市新风貌。紧跟城市建设步伐,加强城市景观顶层设计,全面建成了点、线、面交相辉映、璀璨夺目、多维立体、运行安全有序的城市夜景照明体系,彰显了城市美丽天际线,极大提升了夜间城市形象,“长江灯光秀”夜景成为武汉独特的城市名片。

(六)法治城管体系更加完备。制订修订相关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7项,创新城管执法体制机制,制定权力清单,明确城管执法边界,推进管理职责下放和执法队伍下沉。探索创新城管司法协作、信用联合惩戒机制,完善城市管理工作责任制和评议考核、责任追究制度,提高城管执法工作的透明度和权威性。

(七)桥梁燃气安全监管机制更加健全。进一步健全人防、物防、技防体系,实行每月专家会审制、“双桥长制”,加快实施桥梁维修加固、独柱墩结构加固、智慧桥梁系统建设,全市城市桥梁安全运行。建立完善市、区、街三级燃气监管体系,建立管道气、液化气、加气站三支市级应急救援队伍,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全市燃气事故应急处置率100%。

(八)智慧城管系统建设应用步伐加快。完成智慧城管一期建设,推进城管核心业务智慧监管,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垃圾处理、燃气、桥隧、户外广告、景观照明、餐饮油烟、执法监督、智慧停车等业务监管平台,强化标准规范、信息安全、运行维护三大保障体系,全市城市管理智慧化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居全国前列。

(九)城管执法队伍管理更加规范。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完成全市城管执法队伍新式制服和标识更新;创新执法管理方式,推行集约式执法、非现场执法模式,实行执法办案平台监管,强化“五要”、“五不要”执法要求,城管执法效能、队伍形象大幅提升。

(十)社会共治体系进一步完善。进一步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推进路长、楼道长、店长“三长制”,发动市民利用城管“随手拍”举报城市管理问题,拓展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宣传效应,开展“百万市民接力城管、百万粉丝参与城管、百万大学生走近城管”等活动,不断扩大城市管理工作社会参与度、覆盖面,形成共治共管共享的良好氛围。

“十三五”规划主要发展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规划指标

属性

规划目标

完成情况

建立更加完善的城市综合管理体系

1

城市综合管理检查考核覆盖率(%)

预期性

100

100

2

城市综合管理重大事项组织协调督办落实率(%)

预期性

≥90

100

3

“门前三包”责任落实率(%)

预期性

80

≥80

建立更加规范的城管执法体系

4

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创新任务完成率(%)

预期性

100

100

5

新增违法建设查处率(%)

约束性

100

100

6

城管违法案件及时查处率(%)

预期性

100

100

建立更加统一的城乡环境管理体系

7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主城区

约束性

100

100

新城区

约束性

90

98

8

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率(%)

预期性

≥90

调整

9

生活垃圾密闭化运输率(%)

预期性

100

100

10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覆盖率(%)

预期性

100

100

11

垃圾焚烧飞灰安全处置率(%)

预期性

100

100

12

主次干道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率(%)

主城区

预期性

100

100

新城区

预期性

≥80

>80

13

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率(%)

预期性

90

94.6

14

建筑垃圾集中消纳和资源化利用率(%)

预期性

60

60

15

环卫作业市场化率(%)

预期性

60

53

16

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覆盖率(%)

预期性

30

≥85

17

长江、汉江漂浮垃圾收运处理率(%)

预期性

60

60

建立更加有力的市政监管体系

18

快速路和主次干路道路完好率(%)

预期性

≥95

调整

19

桥梁设施安全无重大事故率(%)

约束性

100

100

20

燃气安全应急处置率(%)

约束性

100

100

21

背街小巷道路完好率(%)

预期性

≥90

调整

建立更加靓丽的景观体系

22

景观灯光核心展示区建设任务完成率(%)

预期性

100

100

23

户外广告规范设置率(%)

预期性

90

90

建立更加高效的智慧城管体系

24

智慧城管“互联网+”建设目标任务完成率(%)

预期性

100

100

25

城市管理市民投诉处置满意率(%)

预期性

≥80

81.2

建立更加完备的城管法规体系

26

制定修订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项)

预期性

≥5

≥5

建立更加系统的城管标准体系

27

制定出台行业管理标准规范(项)

预期性

≥8

≥21

建立更加开放的社会共治体系

28

城市管理共治互动平台建设任务完成率(%)

预期性

100

100

二、发展环境

(一)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体系为城市管理工作明确方向。多次提出,要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城市管理工作是城市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重要指示为今后五年武汉城市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二)城市高质量发展为城市管理工作带来机遇。十四五时期,武汉市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加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高效服务社会民生、促进资源融合与业务协同,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在城市高质量发展带动下,城市管理工作将面临理念提升、标准提升、管理手段提升、设施设备提升等新机遇,同时面临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效能提升、工作作风改进等新挑战。

(三)城市管理领域依然存在诸多短板和不足。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我市城市管理与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城市综合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全覆盖网格化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城市管理问题发现处置不及时,部门统筹协调机制不够完善,智慧城管体系建设与应用有待加速;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环卫作业标准不高,市场化改革推进较慢,市容秩序还需进一步规范;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制尚未全面落实,还存在管理盲区,老旧社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薄弱区域环境卫生整体质量不高;超大城市垃圾处理体系存在短板,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还不健全,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存在选址难、推进慢等问题。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四五”时期,武汉市城市管理工作将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强化“全周期管理”意识,围绕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不断完善城市综合管理体制机制,搭建城市综合管理信息服务平台,打造信息共享、快速反应的城管指挥体系;健全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为基础的公共参与机制,全面推进城市治理理念、治理手段、治理模式创新,构建与超大城市相适应的城市治理体系,实现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促进民生原则。坚持城市管理发展与市民需求相适应,强化政府管理职能,健全人性化管理机制,提供完善、高效、便捷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市容环境日益增长的现实需求,实现和谐发展。

(二)依法治理、提升效能原则。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理顺城管执法体制,完善城市管理法治体系;充分利用先进技术资源,健全智能化管理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执法执法效能,提升超大城市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三)综合治理、协调发展原则。统筹推进中心城区和新城区、功能完善区域和环境薄弱区域协调发展,完善精细化、常态化管理机制,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城管执法、公共服务向薄弱区域、农村地区延伸,整体提升市容环境质量,实现各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四)政府主导、共管共治原则。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分级负责与属地管理,建立健全各级管理网络。建立城市管理的公众参与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管理工作,把维护城市环境秩序变成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逐步实现共管共治、共建共享。

三、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末,形成与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定位相适应的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打造整洁、优美、宜居的城市环境,保障城市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实现环境卫生管理、城管执法效能、公共服务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一)城市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增强综合统筹协调能力,“大城管”机制进一步健全;建立完善精细化、长效化环卫作业机制,形成环境卫生管理“武汉标准”;着力构建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超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形成垃圾分类“武汉模式”。

(二)综合执法能力居全国前列。城管体制机制持续改革创新,城管法治体系进一步完善,综合执法能力明显提升,执法队伍管理规范,打造城管执法“武汉形象”。

(三)公共服务效能居全国前列。智慧城管系统全面建成,城市管理标准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持续提升,营商环境与管理服务持续优化,燃气、桥梁安全监管机制不断健全;拓展公众参与渠道,形成全民共建共享治理格局,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效能。

主要规划发展指标

序号

规划指标

2020年

2025年

属性

1

建成区主次干道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率(%)

≥90

≥98

约束性

2

环卫作业市场化率(%)

53

80

预期性

3

生活垃圾收运车辆密闭率(%)

100

100

约束性

4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覆盖率(%)

100

100

约束性

5

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

≥85

≥97

约束性

6

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

100

约束性

7

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90

≥95

约束性

8

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率(%)

68

≥90

预期性

9

建筑垃圾集中消纳和资源化利用率(%)

60

70

预期性

10

户外广告规范设置率(%)

90

95

预期性

11

新增违法建设查处率(%)

100

100

约束性

12

违法占道案件及时查处率(%)

100

100

预期性

13

桥梁设施安全无重大事故率(%)

100

100

约束性

14

桥梁巡查、检测、智慧桥梁管理覆盖率(%)

100

预期性

15

燃气安全应急处置率(%)

100

100

约束性

16

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全过程信息化监管率(%)

100

预期性

17

城市综合管理检查考核覆盖率(%)

100

100

预期性

18

城市综合管理重大事项协调督办落实率(%)

100

100

预期性

19

“门前三包”责任落实率(%)

80

≥90

预期性

20

城市管理类市民投诉件按时办结率(%)

≥96

预期性

注:2020年指标值为“—”的指标为“十四五”规划新增指标。

 

第三章  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

 

一、聚焦协同高效,完善城市综合管理体系

按照以区为主、市区联动、精细高效的原则,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指挥调度机制、创新大城管考评机制、强化城市综合管理协调机制,形成指挥调度顺畅、考评监督有力、管理协调高效的城市综合治理新格局。

(一)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

将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以各社区(村)网格为基础单元,综合运用基层网格治理资源,完善网格员队伍,负责辖区内城市精细化管理问题的发现、上报、处置工作。强化快速处置,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明确责任部门和整改期限,推动及时处置,迅速整改。

(二)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指挥调度机制

充分发挥城综委跨区域、跨部门综合协调指挥调度能力,按照全市“一盘棋”的思路,构建市、区整体推进,职能部门整体联动,齐抓共管、共治共享的城市综合治理格局。健全完善城市综合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沟通会商研判;建立问题通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到位。

(三)完善部门协作机制

以文明委、城综委、爱卫会、环委会“四位一体”工作新机制为依托,强化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协调职能,整合工作资源,完善部门协作,及时研究解决边界不清、职能交叉或跨区域的城市管理重难点问题。深化规建管一体化机制,强化城市管理工作顶层设计、事前规范、过程监管,形成权责明确、分工协作、高效务实的城市综合管理运行体系,做到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整体推进。

(四)创新大城管考评机制

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以区为主、街为基础的城市管理机制,实现层级考核,突出区对街的综合考核,夯实市直部门的专业考核,完善对权属单位的考核。完善考核监督服务平台(逐步实现人工检查与科技手段相结合),严格落实考评机制,确保考核公开、透明、有效。不断优化考核评价巡查频次和范围,优化考评考评内容,聚焦群众关注热点和城市管理短板,

增强考核的导向性、多面性和针对性。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成绩与绩效目标挂钩,实现部门考核结果互通互用,提高考核权威性。

二、聚焦精细管理,改善提升城乡人居环境

(一)提高环卫精细化管理水平

持续推进“精致环卫”,完善精细化作业模式,实行早晚错峰普扫、定时定点收运、人性化清洗,规范垃圾收运设施管理,建立清洗消杀、管养维护、油饰更新、淘汰升级、执法管控等常态化管理机制,生活垃圾收运车辆密闭化作业率保持100%。落实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制,加强环境卫生行业监管力度,及时协调督办责任单位落实老旧小区、未交付道路、高架匝道等区域的环境卫生责任制,减少管理真空。强化环卫执法队伍建设,健全环境卫生违法违规问题线索发现机制,逐步形成市、区、街三级执法链条。提高应急作业能力,进一步健全疫情防控、重污染天气等突发公共事件下的环境卫生应急保障机制。

(二)增强环卫设施设备配置

实施环卫车辆逐年淘汰更新,适当提高隔音屏清洗车、垃圾桶清洗车等实用新车型比例,整车质量8吨及以下的新购环卫车辆优先选用新能源车型,确保全市环卫车辆满足精细作业需要,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全市建成区主次干道机械化率达到98%以上。更新垃圾收集容器,逐步淘汰、停用钩臂箱。增设环卫工人作息点,充分调动社会资源,采用多种形式增设一批环卫工人作息点。进一步健立完善水域市容环卫设施建设与管理体系,适当增加水面保洁设备的配置。

(三)提高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构建城乡一体化、处理专业化、运作市场化、管理常态化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完善和规范“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街转运、区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立与生活垃圾分类相衔接的收运网络,升级改造农村垃圾转运站,全面取缔临时露天转运点,全面普及密闭运输车辆。试行垃圾处理农户缴费。推进农村保洁市场化运作,建立多维度督导考核机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覆盖率保持10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加强乡村环境卫生监督和治理,提高行业乡村振兴帮扶水平。

(四)强化垃圾处置运行监管

构建市统筹调度、区监管运营、街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理顺处理费用支付机制,科学制定生活垃圾调配计划,保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力争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率达到90%。

(五)强化环卫行业基础管理

加快推进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力争2025年全市环卫作业市场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实施环卫作业服务资质审批告知承诺、武汉市道路清扫保洁作业服务合同书示范文本、环卫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等监管措施,形成宽进严管的市场监管机制。提高环卫管理经费整体投入,提升环卫管理经费标准,力争2025年全市环卫管理经费整体规模较2020年增长20%以上。加强环卫工人保障,落实环卫工人平均工资不低于本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30%,并建立与物价和社平工资增幅相适应的增长机制。优化生活垃圾收费管理机制,出台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制度,建立与生活垃圾分类相匹配的差异化收费模式。

(六)高标准推进公厕建设与管理

巩固“厕所革命”成果,倡导公共厕所和大型综合开发项目规划建设“三同时”的原则,按照数量足够、分布合理的要求,“十四五”期间,全市新改扩建二类以上公共厕所300座。进一步提升公厕精细化管理维护水平,实施规范化清洗保洁、消毒杀菌、硬件维护作业,保障无障碍、通风除臭、便民服务等设施功能完备,确保专人负责、服务完善、硬件达标、洁净无味的如厕环境。

三、聚焦功能完善,构建超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体系

着力构建与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超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实现生活垃圾处置能力稳步提升;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和全过程管理,全市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化发展,形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武汉模式”。

(一)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覆盖

强化宣传发动,开展分类督导,健全法规政策体系,加强执法保障,形成垃圾分类人人知晓、单位和居民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至2025年底,全市公共机构及相关企业、社区居民和行政村生活垃圾分类基本实现全覆盖。坚持党建引领,示范引路,探索不同的分类模式和运行管理方式,形成具有武汉特色的分类模式,规划期末,全市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单位260个、示范小区400个、示范村280个。

(二)多措并举提升分类投放质量

督促落实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职责,规范合理设置分类收集容器和配套设施,采取宣传、指导、监督、纠错等方式,提升分类品质。在具备条件的小区逐步推行定时定点投放,强化投放和收运衔接。加快推进“两网融合”,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完善可回收物物流衔接,力争实现可回收物应收尽收,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及资源化产业发展。建立更加科学、覆盖面更广的分类投放激励机制,提升分类绿色账户吸引力和影响力,有效提升分类投放质量。

(三)严格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运

明确各类垃圾收运主体和收运模式,配齐分类收运车辆,规范颜色标识,补齐分类收运体系短板。严格实行分类收运,严禁“混装混运”。加强分类收运监管,逐步推行“不分类不收运”倒逼机制。完善分类转运系统,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新建和现有转运站升级改造后,应具备转运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的功能。采取规模以上餐饮企业安装油水分离装置、具备条件的农贸市场和居民小区安装厨余垃圾生化处理设施等措施,推进厨余垃圾源头减量和就近处理。

(四)建设高效能生活垃圾处理体系

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坚持绿色、环保、节能理念,以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基地为重点,以焚烧为主、生化处理为辅、协同补充的垃圾处理格局,建成与超大城市相适应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推进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建设,新改扩建一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以及一批含环卫车辆停保、垃圾分拣、大件垃圾破碎等功能的高标准转运站,提升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水平。

四、聚焦难点攻坚,提升建筑垃圾处置管理水平

按照以区为主,市、区分级管理原则,建立“源头控管有力、运输监管严密、执法查处严格、消纳处置有序”的建筑垃圾长效管理工作机制。推进建筑弃土有序消纳和建筑弃料资源化利用率达标工作,以及装修垃圾全监管、全收集、全申报、全处置工作,实现建筑垃圾处置全周期管理模式。

(一)推进建筑弃土消纳场建设

采取山体修复、土地复耕、基坑回填、场地预平整、堤防护坡修复、园林绿化、源头资源化、异地调剂等方式并举进行建筑弃土消纳。在提升现有消纳场受纳能力的同时,适时在汉口、汉阳、武昌三个片区新改扩建2-4个建筑弃土集中消纳场(含异地消纳场)。会同相关部门编制建设计划,各区人民政府建设和运行管理。加强协调服务,杜绝区域壁垒现象,畅通跨区过境消纳渠道。

(二)提升建筑弃料处置能力

坚持“减量排放、规范清运、有效利用、安全处置”和“建筑弃料不出区”的原则,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行业主管、属地管理的建筑弃料治理体系,着力构建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的建筑弃料资源化利用体系,不断规范建筑弃料处置,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建筑弃料资源化利用和治理体系。“十四五”期间,全市新改扩建3个弃料综合处理厂(含装修垃圾处理)推进建筑弃料与装修垃圾的资源综合利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营造高效规范、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运行模式,采取固定加移动、定点加调剂的方式,实现建筑弃料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

(三)规范装修垃圾处置模式

采取每个小区物业(社区)建密闭式收集点、每个区设集中处置点的方式,推进装修垃圾收运和处置工作。加大对装修垃圾监管执法力度,健全以区为主、任务明晰、流程规范的工作机制,形成较为完善的装修垃圾全申报、全收集、全处置、全监管的治理体系。

(四)严格落实建筑垃圾专项执法督察

以问题为导向,狠抓突出问题,落实“主题执法”,督导各区落实并开展“净车密闭”、“前四后八”车辆违规运输、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污染路面、车容车貌整治提升等专项执法,深入推进环境卫生执法督察,以执法促管理,以执法促长效,做到精心组织安排,常抓不懈。

五、聚焦规范有序,持续提升城市容貌治理水平

坚持规范、协调、有序原则,强化顶层设计、规划指引,推进市容秩序综合整治,进一步扮靓城市容貌,提升城市形象,形成与国家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的城市新面貌。

(一)加强广告招牌规划管理

按照《武汉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等法规要求,科学合理地规划全市户外广告布局。按照“美观、协调、规范、安全”的原则,持续推进户外广告专项整治从中心城区向新城区延伸,从主次干道向背街小巷延伸,从天上(楼顶)向地下(地铁广告)延伸,提高广告执法办案率、管事率,实现违法广告发现处置率达98%以上、破损广告及时修复率达98%以上。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推进户外广告招牌设施安全检测,强化户外LED电子显示屏的网络安全监管工作,完善户外广告综合监管平台。

(二)加强路政监督管理

强化路政统筹调度,推动制定《武汉市城市道路路政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及相关政策文件,推进占道挖掘计划管理,建成市政信息管理系统,实施占道挖掘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建立井盖发现处置联动机制,推广“六防”井盖,实施“方改圆”试点,推进智能井盖试点应用,持续推进井盖问题整治和改造提升,每年井盖整治提升不少于1万个。提升架空管线容貌标准,重点整治路口“飞线”,实现重要道路“飞线”清零。开展城市道路沿线箱柜彩绘美化提升专项行动,实现全市中心城区主次干道箱柜美化全覆盖。

(三)持续加大拆控违力度

优化查处违法建设智能监管平台,继续落实每周拆违攻坚日制度,每周开展集中攻坚行动、每周讲评通报、每月考核排名,基本清除存量违法建设,严控新增违法建设。建立违法建设联合惩戒机制,探索追缴违法建设当事人强拆费用制度、对不能拆除的违法建设予以没收机制以及将违法建设当事人纳入社会信用体系,提高违建成本。深化“无违法建设街道”、“无违法建设社区”创建活动。

(四)推进市容环境综合整治

加强占道管理,坚持主次干道严禁、背街小巷严控、特色街区规范有序,对流动摊贩、出店经营等严格执法。实行共享单车划线停放、超量转移,确保停放规范有序。加强薄弱区域环境整治,持续推进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铁路沿线、城市进出口路等薄弱区域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治理环境脏乱差,提升环卫基础设施水平,确保全时全域干干净净、路见本色,整体提升市容环境质量。加大“三乱”违法行为综合治理,完善园林、油烟、噪声及渣土、治超专项执法保障,进一步规范市容环境秩序。

(五)规范道路停车收费管理

推动《武汉市机动车道路临时停放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提升道路停车秩序。

六、聚焦品质提升,提升城市景观灯光管理水平

(一)提升景观灯光夜景品质

根据“控制总量,因地制宜,精细管理,确保安全”原则,按照一流标准优化完善城市景观照明专项规划,严格控制景观照明总体规模,实施查漏补缺和盲区提升,完善景观灯光夜景层次,提升城市人居品质,确保长江灯光秀优势品牌。

(二)提高景观灯光管理水平

遵循绿色、环保、节能理念,按照标准精细化、监管专业化和运维市场化的要求,梳理完善相关标准规范,优化全市景观照明电子档案,细化工作质量标准和管理流程,强化管理实际效果,确保设施有序运行。完善提升市级景观照明智能监控平台功能,优化视频监控智能化水平,高速高效反馈景观照明设施实时状况,提高实时预警和迅速处理能力,确保网络和设施安全运行。

(三)做好重大节日氛围营造工作

健全完善节日氛围营造工作机制,围绕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活动,利用长江灯光秀、现有其他景观照明设施及墙面大型LED电子显示屏播放节日主题动感画面,在重点路段、商圈和景区张挂国旗、灯笼等装饰物,营造祥和、喜庆、浓厚的节日氛围。

七、聚焦改革创新,完善城管综合执法体系

坚持法治化、规范化,持续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创新,完善城管法制体系、标准体系、执法监督体系,推动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

(一)完善城管法制体系

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管理工作,修编城市管理执法实用性手册。完善城市管理执法程序制度,制定完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全过程记录、执法记录仪使用管理、执法记录仪信息采集工作站使用管理等配套制度,探索推行城管行政强制自由裁量权标准化,完善法律文书、执法行为、执法办案监督等标准,建立完善的城管执法规范标准体系。加强城市管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应诉工作,完善城管法律顾问制度;深化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加大对区城管部门的执法指导。加强城管普法宣传,加大对市容环境卫生、油烟噪声污染、占绿毁绿、占道经营、违法建设等方面的城管法律法规普及力度,提高市民城管法制意识。

(二)完善城管标准体系

立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国际大都市目标,坚持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理念,研究推进环境卫生、燃气管理、城管执法、智慧城管标准建设,形成严谨、规范、精细、长效的城管标准体系。重点围绕环卫作业、垃圾处理、燃气监管、市政设施监管、城管执法、智慧城管等领域,及时组织相关标准制订修订工作,提高标准编制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推进标准宣传实施,以标准指导城市管理工作,提升城市管理效能。

(三)提升城管执法效能

创新执法模式,继续探索推行综合性集约化执法、“非现场”执法,提高执法效率。进一步拓展城管执法监督平台功能,利用物联网、AI技术、5G,构建智能感知、智能推送、智能核实的城市管理24小时巡查系统,一个网络、一个平台、一张图整合分析的执法信息系统,推动城市管理执法由信息化向精细化、高智能化方向发展。

(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顺应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做好源头监管、业务培训和执法监督等工作,配合建立市、区职能部门与街道综合执法指导协调机制。开展城管执法队伍“形象塑造”专项行动,规范队伍管理,实施系统培训工程,强化监督考核,加强作风督查,提升执法队伍整体形象。

(五)优化行政许可服务体系

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推进“四办”工作向纵深发展,切实落实各项改革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高质量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好权威、规范、可信、统一的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和网上寄送等基础应用系统。抓好环节优化和流程再造,按照“四办”改革总体要求,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继续开展政务服务事项对标优化,推进“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次数”,优化拓宽办理服务方式。

八、聚焦智能高效,全面提升城管科学治理服务水平

紧紧围绕“数治城管,智惠江城”的建设理念,以数字赋能超大城市创新治理为目标,紧密对接我市智慧城市大脑建设,按照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要求,全面整合城市管理领域信息资源,一体化打造纵横贯通、市区联动的智慧城管业务应用体系和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加快构建适应超大城市治理需要的“数治+智治+共治”智慧城管工作模式。

(一)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依托全市政务云建设,继续采用购买云服务的方式,做大做强智慧城管云平台,加强云资源集约化整合和集成化管理,形成即需即取、弹性扩展、安全可靠的云计算支撑环境。以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升级为契机,推进城市管理基层队、站、所政务外网全接入,实现政务网络全覆盖。充分运用5G技术和全市统一物联网平台,推进桥梁、燃气、环卫、景观亮化等城市管理设施设备物联成网。

(二)完善智慧城管大数据资源湖

建立城市管理全口径数据资源目录,完善数据汇聚和共享机制,强化城市管理基础数据采集、治理、建库与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升级数据交换系统,建设业务数据协同平台,按需推进跨部门、跨层级数据的互通共享,加快建成城管大数据资源湖。

(三)深化智慧城管五大功能中心建设

1.健全城市管理民情民意中心。推动民意云平台与全市“民呼我应”平台深度对接,升级12319呼叫中心,推进城市管理类投诉件智慧化管理,实现话务服务质量智能化监督与审计,投诉件办理流程自动化跟踪和智能化办结,群众投诉热点智能化分析研判,提高民意问题处理效率。积极加强窗口服务规范化建设,深入探索服务管理新模式,优化接诉即办服务流程,努力提升市民群众对城管工作的满意度。整合武汉城管随手拍、垃圾费征收等市民服务资源,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武汉城管网站建设一站式为民服务平台,实现城市管理便民服务一站汇聚、一网通办。

2.完善城市管理智慧监管中心。完善智慧监管平台及相应专业监管系统,提高动态监管、精细维护和主动服务能力。升级景观亮化管控平台,提高系统安全防护和管理水平。新建路政管理系统,实现对全市城市道路附属设施信息化管理、占道挖掘行为的有效监管。建设智慧环卫管理系统,构建生活垃圾全流程管理平台。建设智慧公厕系统,鼓励各区进行智慧化公厕改造。完成智慧桥梁三期建设,实现全市330多座自管城市桥梁健康监测全覆盖,推进桥梁智慧管理系统升级及结构分析提升优化,提升桥梁安全预警与评估的科学性。续建智慧燃气综合监督平台,完成全市约150万只钢瓶标识码制作安装,实现钢瓶全生命周期动态监管;建设武汉市获得用气一网通办管理平台,推进“互联网+供气”服务。

3.优化城市管理执法监督中心。顺应街道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升级执法监督平台,实现对全市城管执法人员工作状态、执法过程、办理结果的全员、全程、全时监管。加强物联网、AI、5G等技术在执法平台的应用,积极探索推行“非现场”执法与督察模式。推进查违控违、建筑垃圾、油烟噪声、户外广告、园林绿化等专项执法系统建设,实现违法行为早发现、早处理,提升执法实效。

4.建立城市管理指挥调度中心。建设城管应急管理系统,实现对日常调度及融雪防冻等突发事件等应急场景下的有效指挥、敏捷调度和高效处置。完善城管指挥体系,强化市、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功能,打通城管市、区、街、队员四级指挥调度业务信息渠道,加强对各区城管部门、城市综合管理相关部门、服务单位的统一协调调度,确保信息即时交换、服务即时跟进、问题即时解决。

5.完善城市管理考核监督中心。升级智慧城管服务监督平台,推进采集员评分、专项检查等子系统拓展,建成智慧城管综合评价指标库,优化各类评价模型,量化相关考核数据,促进城市管理服务全面升级。按照国家、省、市三级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统一架构,完成市级平台建设,纵向对接国家平台、省级平台,横向整合或共享城市管理相关部门数据资源,进一步增强城市管理统筹协调能力,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

(四)夯实智慧城管三大体系

1.加强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全市智慧城管平台建设管理及数据采集、数据交换、系统对接、系统安全等信息化基础标准,制定执法装备、环卫、桥梁、燃气等业务信息化规范,推动部分业务标准上升为地方标准。

2.筑牢网络安全体系。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健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推进政务信息系统密码应用与安全性评估工作,开展网络安全监测、态势感知和攻防演练,持续加强智慧城管信息安全技术保障能力。

3.健全运行维护体系。统筹云网基础设施、大数据资源湖运维,开展业务应用系统集约化运维试点,整合城管系统运维资源,加强系统应用推广和培训工作,确保智慧城管各类应用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九、聚焦安全稳定,持续提升桥梁燃气运行保障水平

以城市运行和市民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增强新形势下桥梁燃气安全运行、稳定供应与高效服务水平,保障城市安全高效运行。

(一)持续优化燃气服务与安全监管

1.进一步提升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城镇燃气输配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大型LNG储气库、高压外环线联络线等重点项目,提升全市城市燃气应急调峰和供应输配能力;完善全市天然气统一调控平台,推动全市燃气企业资源整合,配合理顺价格机制,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形成“调度统一、输配有序、保障有力”的燃气安全供应保障体系。

2.不断优化行业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和完善特许经营管理体制,指导企业持续提升服务水平。推进燃气企业用户服务标准化进程,规范服务流程,实施企业智慧管理和“互联网+服务”,实现用户报装服务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整合共享、动态分析,政务服务手续“一网通办”。

3.持续加强行业安全监管。压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和属地安全监管责任,推动监管重心进一步下移,建立完善市、区、企业三级信息化综合监管平台和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充分利用“北斗”、5G、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实现场站、管网、用户实时监管全覆盖,设施隐患、安全风险早发现,应急处置、抢险救灾高效能。强化燃气领域执法,及时查处市管燃气工程建设、燃气供应市场、燃气器具安装维修等领域违法行为,保障燃气设施安全。

(二)进一步提升桥梁安全管理水平

1.着力提升桥隧安全“体检”水平。对全市城市桥隧设施实施检测评估全覆盖,在每年不少于1次常规检测的基础上,增加重点桥隧的每季度专家会诊,对检测结果定期进行研判评估,并有针对性实施桥隧特殊检测和变形监测;强力推进桥隧在线监测从自管桥梁向行业管理桥梁覆盖,从市级向区级覆盖,实现全市桥隧安全实时受控。

2.强力推进桥隧养护及病患治理。深化桥隧养护服务市场化改革,狠抓日常巡查维修实效,强化日常病害处置及时性,提升日常养护“养早、养勤、养好”的水平,防止“小病拖延成大病”的问题;实施重点隐患桥梁病害的根治改造,完成朱家河大桥、老武黄立交等9座桥隧的维修改造,三环线9座独柱墩桥梁的加固提升,实现全市独柱墩桥梁清零。

3.有力实施桥隧安全保护。发挥物防技防措施,强化桥隧安全保护区的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及时发现桥下堆土、开挖、打桩等违法行为,全面打击各类危害桥梁的行为;强化“双桥长制”桥隧管理机制,完善应急体系建设,组建应急专业队伍,提升桥隧安全应急保障能力。完善执法联动机制,加强超重超载车辆管控治理,统筹、协调各区开展跨江城市桥隧安全保护区危害桥隧安全行为的执法工作。

4.高品质实施桥隧环境整治。编制城市桥梁桥下空间使用规划,合理利用桥下空间资源,规范桥下空间使用,提升桥下空间环境水平;因地制宜实施桥梁外立面涂装美化,形成轮廓清晰、美观靓丽的整体效果;整治桥梁栏杆、防撞墙、隔音屏等桥隧附属设施,提升桥隧整体环境品质。

十、聚焦共治共享,全面提升城管社会参与水平

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有效推动社会公众主动参与决策、参与管理,形成“大城众管”格局。

(一)推进“门前三包”管理

全面推行“门前三包三长制”,实行全区域道路“路长”实名制,建立问题上报、分派、整改、回复工作机制,推动问题及时发现和处置。建立“门前三包”信息平台和沿街商铺数据库,试点将“门前三包”与文明单位评选、诚信体系、零散税收等事项相挂钩,有针对性的开展联合执法与惩戒行动。

(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紧贴形势、围绕中心、紧扣重点,高水平策划城管新闻主题宣传,全面展示城管工作成效,营造正面、积极的城管工作舆论氛围。拓展新媒体宣传阵地,做强做实城管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宣传平台,增强城管新媒体影响力。开设电视宣传专栏节目,做好城管访谈工作,讲好武汉城管故事;加强与市民互动,营造全民城管氛围。加强城管宣传队伍建设,培养具有新闻敏锐性和宣传潜力的骨干力量。

(三)积极发动社会参与城市管理

坚持开门决策、科学决策,落实政务公开要求,出台重大行政决策前,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听取社会公众意见。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坚持城管战线周末大扫除活动,带动广大市民参与清洁家园活动。鼓励市民利用城管“随手拍”手机小程序举报城市管理问题,扩大市民参与度,提高城市管理问题发现率。

 

第四章  保障措施

 

本规划是指导未来五年城市管理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规划实施机制,提高统筹协调能力,强化项目支撑,保障规划目标如期实现,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一、加强规划衔接

落实《武汉市城市管理发展“十四五”规划》,要做好与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城市管理相关的发展目标、重大任务应符合本规划的要求,并建立多部门协调协作机制,确保各项规划任务全面落实。

二、建设规划项目库

坚持以规划确定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发挥好重大项目对规划落实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规划项目分解及推进机制,建立规划项目库,按年度制定建设项目及重点任务计划。

三、积极落实项目资金

加大引进社会资本力度,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建设,加大财政资金对非经营性项目投入力度,特别是加大环卫管理、垃圾分类、行业安全监管、智能监管体系建设投入力度,以及改革生活垃圾处置费机制。切实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严格做好审计工作,规范财政资金使用。会同市财政局联合发文,分年度逐步实施项目资金,并将项目资金纳入区级年度财政预算,为各区“十四五”规划的落实提供资金保障。

四、开展规划实施评估

跟踪、督促规划项目的推进进度,掌握规划发展目标、重点项目和主要任务的年度进展情况。在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组织开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进一步促进规划任务的推进与落实。

智慧环卫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智慧校园;云计算;物联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1-0139-02

教育信息化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与演变,衍生并积累了许多新情况与新问题,外部环境的发展与演进越发活跃,一些新理念和新技术也随之涌现出来。当前的教育信息化在发展过程中已将社交化、个性化、开放化、智能化等特点较为清晰的呈现出来。数字校园为智慧校园所替代也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趋势。

1智慧校园及其特征

智慧校园这一概念的产生晚于智慧城市与数字校园,物联网、云计算、社交网络与移动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智慧校园的产生创造了较多的实现手段与良好的外部环境。智慧校园的建设理念是“以服务为核心,以管理为支撑”,能够完成科学决策、管路逻辑、信息交换、资源组织、智能感知等工作。其终极目标就是通过与高校校园活动进行“深度融合”,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从根本上来看,智慧校园应用于校园信息化建设更受到校园管理部门的青睐,就目前的实际需求情况来看,有效建设智慧校园不应只对物联网技术进行应用,而应该对更多的新技术加以应用与融合,从而对应用与服务进行有效的突出。从高效的信息化建设目标来看,智慧校园在实质上是对“以人为本”的理念的继承与发展创新。

智慧校园的内涵形象化、具体化的实现形成了其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能够较为灵敏的对现实环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感知,然后依据建立好的模型,较为准确地预测出服务对象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

(2)通过对高速多业务的网络体系加以应用,来实现及时传递各类数据与消息的目的,最大程度的消除时空的限制。

(3)最大程度的对信息化平台进行有效整合与集约化利用,从而充分体现出信息资源的优化存储与良好组织。

(4)以“大数据”理念为依据,实现信息资源的推荐与挖掘,并由此实现智能化的决策与管理。

(5)真正意义上建设起开放的、多维度的学习空间与科研空间,并将进一步建立具备有利于多模式的学习环境与科研环境作为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

2智慧校园的关键技术

2.1环境感知与物联网

目前传递物联网信息的主要平台依旧是网络,但物联网为网络终端增加了一些信息感知与处理功能。感知技术一般包括激光扫描、红外感应与视频监控。与传统意义上的人到终端的网络所不同的是,物联网可以有效实现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定位、结合识别、管理、监控功能为一体,充分提现智慧校园特有的“智能化”优势。

2.2 云平台对教育资源的组织与整合

通过将教育教学资源与云平台进行有机整合,更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从而实现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更新速度慢、共享难度大等问题的有效解决,更好的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发展。以往的数字校园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教育资源的初步整合与静态组织,往往会受到平台限制作用的影响,资源整合更多的表现为物理储存,但资源本身对逻辑上的关联性的体现较为缺乏。

2.3 移动互联与应用

移动互联技术从本质上来说主要包括自组织网、4G、Wifi等接入技术,而移动互联可以有效突破高校校园中网络接入时受到的有线网络的限制,充分体现了智慧校园的“开放化”特征。同时,无线网络支撑下的智慧校园移动互联环境具有自身的优势,其特点主要扩展、融合、高速、规模。与传统网络所不同的是,移动网络的接入终端还具有多样化的特征。

2.4 学习协作及社交网络

我们通常将社交网络定义为社会化或具有社会性的一种网络服务,是一种方便人际交往的网络服务手段,具有虚拟化的特征。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潮流之一就是社交网络,它已经成为了促进互联网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与此同时,社交网络还具有成本低廉、开放性强的优势,是高校大学生们展现个性、对社会实体关系进行维系、表达利益诉求的首选方式之一。

从应用涵盖面上来看,智慧校园将数字校园的所有应用都包含在内的同时,还通过新技术的增加与融合实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目的,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智慧校园完成作业下载、网络选课等基本操作,学校可以依据课表对学生的上网时间与访问内容进行限制。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与其他同学的相关学习数据相比较,按照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为学生创建有效的学习方案,并将具有针对性与系统性的学习方案推送给学生。

从整体规划上来看,智慧校园主要包括智能化设计学校活动、个性化推送资源、决策辅助、展现决策的各项数据、移动使用各类业务系统、建立数字校园基础平台、融合学校各种数据等主要内容。

从架构上来看,其架构与物联网基本相似,但其决策层与数据层是物联网所没有的,具体可以分为决策层、应用层、数据层、通信层、感知层。

3 云计算与物联网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3.1 云计算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云计算平台在智慧校园当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平台、应用三个层次。其中,基础设施层又包括服务器、存储系统及网络系统等重要硬件部分。平台能够为用户提供服务器租用与虚拟硬件资源等服务,其中包括数据管理、用户认证与授权等。开发平台及中间件、数据库共同构成其平台服务系统。智慧校园的中心是软件服务层,其所有的教育信息均存在于该层次。在未来的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云计算将会发挥不可小觑的作用,以学生实验为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发现新领域、获取新知识有着重要作用。但学校实验室不会每天开放,更无法为每个学生提供随时做实验的机会,学生无法拥有属于自己的实验室。针对这个问题,云计算平台能够利用资源共享与远程桌面的方法,为学校师生提供访问云平台的客户端系统,使其体验到高速运行与海量存储的便利,从而为每位师生提供一个属于自己虚拟实验室。在建设虚拟实验室的环节中,需要首先建设好实验室的环境,搭建出一个完整的虚拟化资源池,以自动化的方式对资源申请、监控与回收进行操作,学校师生可以随时利用虚拟桌面远程访问虚拟实验室。

3.2 物联网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智能感应是物联网最主要的特征及优势,智慧校园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能够对学生安全、教学活动、教学资源、校园生活等进行有效管理,有利于创建和谐、智能、便捷、高校的校园环境。而物联网在智慧校园当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校园生活、教学管理与安全防卫。其中,物联网在发挥教学管理的作用时,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智慧图书馆、自动考勤管理、智慧课程等;在校园生活方面,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智能浴室管理、智能宿舍管理、智能食堂管理;而在安全防卫方面,物联网发挥的作用则更为重要,它能够为校园的安全防卫提供技术支持,弥补了当前校园中安全防卫不足的弊端,通过传感设备对学校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掌控,当发现安全问题时,设备能够自动报警,有利于学校安保人员对安全隐患进行及时处理。

4 结束语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广泛而深刻的命题,在当前的各所高校中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教育实现信息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信息化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及路径,阶段性是其主要特征。相关研究认为,初始、应用、控制、结合、数据管理、数据成熟是信息化发展的六个必经阶段。而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则包括起步、运用、发展、创新四个主要阶段,各个阶段之间有着相互关联、依次递进的关系,外部环境与实际需求的变化会使信息化持续推进至更高阶段,且各个阶段之间不存在隔断与超越现象,这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通过应用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服务广大师生的智慧校园有利于高校校园绚丽多彩的校园文化的创建,方便高校师生的生活、学习与工作。当前正处于智慧校园的建设初期,在不久的将来,智慧校园会逐步取代数字校园,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卢喜利,周月鹏.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智慧校园的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15 (4):18-21.

[2] 罗贵雄,李蕤,章伟,等.“智慧校园”的构建和应用--以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4(12):36-38.

[3] 徐晓玲,马元琳,刘卫,等.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校园规划[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8):110-111.

[4] 黄荣怀,张进宝,胡永斌,等.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4):12-17.

[5] 胡钦太,郑凯,林南晖,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转型: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J].中国电化教育,2014(1):35-39.

[6]于长虹,王运武,马武,等.智慧校园的智慧性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9):7-12.

[7] 于长虹,王运武,马武,等.智慧校园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5(2):48-51.

[8] 王磊,闫政.智慧校园是校园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5):224,226.

[9] 王运武.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转型发展研究――基于系统思维的分析思辩视角[J].远程教育杂志,2013,31(2):21-28.

智慧环卫管理制度篇4

一、城市级智慧医疗发展问题

随着国家“互联网+”发展战略的推进,为城市居民健康提供更优更完善的医疗服务,成为城市发展中重要的发展课题。在进一步强化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基础上,不断推进应用模式及商业服务探索与实践,创新智慧医疗合作、服务、运行模式,培育、带动以信息服务为核心的新型智慧医疗产业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在城市辐射范围内的合理覆盖,成为提升城市医疗水平的金钥匙。

目前各地在智慧城市的发展中,对于智慧医疗建设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医院信息化水平较大提升,但城市范围智慧医疗整体发展缓慢,大部分停留在业务型医疗信息处理阶段,智慧医疗缺乏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缺乏专业人才和政策落实机制。城市级医疗信息集成水平和应用水平总体较低,在智慧医疗建设中医疗机构对技术开发商依赖程度偏高,由于各开发商技术水平和标准规范存在较大差异,为以后的信息整合和信息利用埋下隐患。智慧医疗推进程度参差不齐,信息共享与交换主要以“点对点”方式开展,城市内各医疗机构信息资源不能有效整合。

二、城市级智慧医疗的发展建议

对于医疗健康领域,“智慧医疗”属于“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产业”,是一个集自然科学、生命科学与人文科学于一体的特殊服务型领域。具体到城市级智慧医疗,就是解决在城市中如何实现医疗资源供给与需求的长期矛盾问题,最大限度的让市民获得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

(一)利用“O2O”模式,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医疗资源包括专家资源、技术资源、设施资源等,在“智慧城市”总体框架内,充分依托城市政务、医疗卫生、民政人社、计生药监和财政等部门信息交换资源,构建医疗影像中心、检验检查中心、药品配送中心和医疗金融服务机构等,实现跨行业、跨领域信息资源互通共享,提供面向城市居民的医疗诊治、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医疗管理和健康保障增值服务,提升城市医疗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利用率和服务能力。

(二)利用智慧城市信息化手段,整合医疗信息资源,改善城市居民就医感受

医疗服务的碎片化和医疗服务信息碎片化一直以来是阻碍智慧医疗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通过加强电子健康档案、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卫生信息网络和居民健康支付网络的建设,逐步建立城市级跨医院的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医疗体制改革,支持双向转诊服务,使城市居民感受到真正的“医疗惠民、医疗便民”。

(三)在智慧医疗创新价值方面,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医疗数据资源价值

创新智慧医疗合作、服务和运营模式,通过与商业保险、生物制药、体育健身、专业健康管理、大数据研究机构的合作,充分发挥医疗卫生大数据在智慧城市体系中的应用价值。关注人群健康大数据采集和利用,提高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

三、城市级智慧医疗的资源整合

当前,中国智慧医疗的发展进入关键时期,行业在高速发展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于这个新兴行业来说,如何高效地利用医疗、信息和金融等领域资源,将决定城市级智慧医疗的整体发展方向。

(一)强化移动支付,启动移动医疗的金融商机

移动医疗是智慧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移动医疗技术的发展完善。通过移动医疗技术提供医疗服务中的在线支付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医疗“一卡通”向医疗“一账通”转变,打通移动支付环节,进而提供完善的后续医疗配套金融服务,将衍生出一个巨大的金融领域商机。

(二)建立信息渠道,实现多方衔接的信用平台

对于中国的大众患者或者消费者来说,医生和患者没有建立实质性的长期一对一沟通的习惯。当患者企图通过移动医疗的方式选择医生咨询时,对医生产生信任是关键问题。建立患者、医院和医生等多方的信息对接渠道,实现解决信任问题的医疗信用平台,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三)线上线下衔接,融合智慧社区的智慧医疗

医疗优质资源长期集中在大型三甲医院,分级诊疗机制推行缓慢。一方面由于患者的长期诊疗习惯;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缺乏社区医疗资源的衔接。从智慧城市整体规划的角度,将智慧社区经济与智慧医疗经济相互融合,正是解决两个领域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四、小结

为了抓住智慧医疗这个面向未来集约、智能、跨界、转型的难得机遇,中国各城市积极结合发展实际,力推智慧医疗与城市管理、社区建设等产业融合,让智慧医疗迸发出无限精彩。

目前,我国智慧医疗产业正处在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医疗”理念的深入,政府在政策及资金方面大力支持智慧医疗产业建设;另一方面居民健康意识提高使得对于智慧医疗的需求越来越大。智慧医疗发展潜力巨大,虽然在具体城市级发展建设中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但通过总结在各城市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相信不久的将来,智慧医疗将更好地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方便和支持,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为南京市信息化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孟群,叶强,胡建平,等.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与发展[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2] 孟群.卫生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与发展规划(2011~2015)[EB/OL]. 2010.

[3] 陈敏,武琼,张帧,等.智慧医疗卫生服务的挑战与启示[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3,29(8):597-599.

智慧环卫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排水设施;信息化平台;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6-0237-04

Construction and Key Technology of Management and Control Platform for Urban Intelligent Drainage Based on GIS

CHEN Yong-feng1,GAO Zhao-liang1,HUANG Lei1,WENG Jun1,WANG Wei2

(1.Fuzhou City Survey Institute, Fuzhou 350014, China;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 Surveying,Mapping and Remote Sensing (LIESMARS), 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9,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igitaliz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social service level of the urban drainage facilities, ensure the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facilities, the construction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management and control platform for urban intelligent drainage based on GIS was adopted. Considering the seamless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ystems, the system expansion and integration for the future and vision to achieve the goal of leaving margin,the system have a certain degree of advanced, scalability, fault tolerance, robustness. The system integrates computer technology, network technology, GIS , GPS, mobile technology and sens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by the grid and refined management tools. It were achieved on urban drainage of storm water drainage facilities dynamic management, urban waterlogging forecasting real-time running sta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drainage facilities. It could eventually achieve "dynamic management, early warning and forecasting, wisdom network" ,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level of drainage and waterlogging management, and finally achieve the intelligent management of drainage facilities.

Key words:GIS; Drainage facilities; Information platform; Intelligent

近年来我国城市内涝灾害时有发生,不仅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还严重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如2005年10月2日,“龙王”台风登陆城市,给城带来了有记载以来最强的一次短时强降雨,造成市区大面积内涝、停水停电、交通中断[1]。由于排水设施情况复杂,监测监控、运营管理、规划及社会服务尚无集中高效的现代化手段,目前仍采用人工管理的方法来管理城市排水管网,其弊端显而易见[2]。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方式无法使管理部门及时掌握排水管网的相关信息及运行状况。而且,城市相应的雨、污水处理设施也越来越多,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的信息量越来越大。

为了提高城市排水设施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和社会服务水平、保障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建设一个融GIS系统和排水管网管理、规划、监控一体的排水O施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GIS技术、GPS技术、移动技术及传感通信等技术,通过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手段,建立科学有效的排水设施巡查和维护机制,实时客观体现生产情况、质量评比,实现对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的动态管理;结合气象数据、历史经验数据,通过内涝模型分析内河水位变化情况以及管网排水情况,实现对城市内涝事件的预警预报;通过水位、水质、流量、位置等不同感知设备的建设,实现对排水设施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控制,实现对排水设施的智慧化管理,达到 “动态管理、预警预报、智慧管网”的总体目标,从而提高排水防涝管理的效率、质量和水平,这也是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

1 城市智慧排水管控平台建设的需求和意义

城市排水设施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排水设施管理的好坏,是衡量现代化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改善城市投资环境的重要环节[3]。对排入城市排水设施的污水、废水和雨水等进行监测管理,是保障城市排水设施正常S护和安全运行,促进城市水环境改善的必要和有效手段[4]。同时,信息技术在市政管理、管网管理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5]。在智慧排水管控平台的支持下,不仅可以方便地获取、存储、查询、管理、显示排水设施信息,而且可以进行有效的监测、分析、评价、预测等工作,为全市的排水管理和市政管理提供全面、准确、及时和客观的信息服务与技术支持。

智慧排水管控平台的建设具有如下许多重要的意义:

1)智慧排水管控平台变革了地域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交流方式。智慧排水管控平台通过采用统一的标准规范建立全市权威、规范的排水设施数据库,使得城市排水设施管理突破了空间距离的束缚,让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共享成为了可能,改变了传统以离线拷贝或纸质数据进行交流和共享的模式,避免了排水设施数据重复采集和更新造成的数据不一致性,避免了排水设施数据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重复投入所造成的资源浪费[5,6]。

2)智慧排水管控平台提高了排水设施管理效率。智慧排水管控平台提供排水设施资产管理和排水设施运维管理服务,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排水设施巡查和维护机制,将排水设施巡查、维护等流程进行规范化以实现在线办公,便于排水设施管理相关部门之间的协同办公,提升了排水设施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3)智慧排水管控平台推进了智慧城的建设进程。智慧排水管控平台基于政务信息云平台,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通过传感网实现对排水防涝和污水排放的监控与管理,利用大数据技术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实时监控数据、排水设施数据等进行融合与挖掘,实现对城市内涝灾害的预警与风险评估,提供内涝应急预案,为城市内涝的应急管理提供智能化的决策支持,以便降低或避免城市内涝造成的损失。因而智慧排水管控平台的建设能提升排水设施信息的智慧化服务水平。同时,排水设施作为城市市政的基础组成部分,是城市的地下命脉和生命线,是城市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之一,因此,基于政务信息云平台建设的智慧排水管控平台是智慧城建设的重要组成元素,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智慧城的建设进程。

4)智慧排水管控平台提升了公众管理的参与力度。智慧排水管控平台为公众提供了群防群策服务,公众可以通过微信投诉排水、内涝等问题,水务公司、排水管理中心等相关管理部门在线反馈、投诉问题的处理结果等,让公众真正参与到排水防涝的管理中,有利于排水防涝管理部门的公众满意度的提升和市民生活质量与环境的改善。

2 智慧排水管控平台建设的内容

智慧排水管控平台建设的内容可分为排水设施数据库建设、排水设施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三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1)城市排水设施数据库建设:基础地形数据库;排水设施空间数据库;排水设施业务数据库

2)智慧排水管控平台建设:排水设施资产管理(排水防涝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排水接驳及排水设施施工管理系统);排水设施运维管理(排水管网巡查动态管理系统(B/S)、排水管网巡查数据采集及实时上报系统(M/S)、排水管网动态维护管理系统(B/S)、排水管网维护数据采集及实时上报系统(M/S));排水防涝应急管理(污水厂、泵站在线动态监控系统、排水管网群防群策动态管理系统(B/S)、排水管网群防群策投诉件确认系统(M/S)、排水管网群防群策公众服务系统(微信)、城市供排水管理中心(筹)网站、排水防涝在线动态监控系统、排水防涝智能分析与预警系统、排水防涝应急管理系统、排水事件动态管理系统、排水防涝信息联动系统、下穿通道防涝预警监控动态管理系统(开盖报警管理平台、开盖报警APP);污水排放监管及收费管理;平台运维管理;业务综合管理。

4)基础设施建设:软件基础平台建设;基础服务器硬件;网络系统建设;在线监控中心建设;井盖编号、铸铁标识、电子标识建设;涝点液位监控、实时视频设备建设;移动业务办理终端;在线监控中心配套设备;下穿通道防涝预警设备;井盖打开报警设备。

3 智慧排水管控平台总体框架

智慧排水管控平台涉及数据自动采集技术、数据库技术、GIS 技术、中间件技术、Web 技术、视频技术、排水模型技术以及系统集成技术等,是一个分布式的复杂的巨大系统。在智慧排水管控平台的建设过程中,部分专业应用模块需要强大的实时操作和复杂的逻辑分析功能支持,如管网的编辑和数据更新维护,拓扑检查,这比较适合与采用C/S体系;而部分应用功能需要更广泛的人使用和共享,如管网数据的和查询,这比较适合采用B/S体系。因此,系统体系根据应用的具体要求选择了C/S和B/S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这样既可以满足复杂功能的开发和使用要求,又可以尽可能在网络上共享数据和功能[7]。

为实现动态管理、预警预报、智慧管网的建设目标,平台总体框架设计主要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数据层、应用层、使用者层,设计框架图如下:

1)感知层。感知层即通过传感网络获取环境信息。要实现智慧化的排水管网管理就必须要建设物联网,而感知层是物联网的核心,是信息采集的关键部分。项目中涉及的感知设备包括巡查终端(排水管网巡查维护终端、群防群策巡查终端)、液位计、泵站监控设备(污水厂泵站、下穿通道泵站)、视频探头(污泥装卸点、易涝点)、北斗定位设备、电子标识。

2)网络层。网络层功能为“传送”,即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信息传输,作为纽带连接着感知层并与平台连接[8,9]。项目涉及的网络类型包括3G网络, Internet网、政务外网。

3)平台层。平台层即项目建设所需的基础软硬件平台,项目涉及的基础软硬件平台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平台、GIS平台、服务器网络硬件、在线监控中心、业务终端电脑等。

4)数据层。数据层是项目数据存储、交换、处理中心,负责各类数据分类存储,接收感知层和应用层的数据处理请求,进行数据更新处理。本项目数据类型包括矢量地图、影像地图、排水管网、排涝设施、管网巡查维护数据、绩效考评数据、工程信息、内涝模型数据、排水事件、污水检测数据、排水收费数据、用户信息数据等。

5)应用层。应用层是包含具体实现项目建设目标的业务逻辑,为满足现有及未来城市排水设施业务管理需要,实现动态管理、预警预报、智慧管网管理目标,本项目涉及的业务应用主要包括排水接驳及排水设施施工管理、排水管网巡查管理、排水管网维护管理、污水厂泵站在线监控及污泥处置跟踪、排水管网群防群策及投诉处理、排水防涝在线监控预警预报、排水防涝应急处置管理、排水历史事件管理、排水防涝多部门信息联动、下穿通道防涝预警监控、污水排放监测管理、排水收费管理、排水管理中心业务综合管理、排水防涝数据维护管理、平台运维管理、平台与外系统数据接口管理。

6)使用者层。使用者是平台的服务对象,要想理清项目的总体需求,就要充分考虑平台使用者对象,项目建成后平台使用对象主要包括排管中心(领导、工作人员),管网维护公司(领导、工作人员),市级领导部门、信息联动部门、社会公众。

通过网格化、精细化、动态化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排水设施巡查和维护机制,实时客观体现生产情况、质量评比、监测数据,提升排水设施管理的工作效率。建立预警预报分析模型,根据气象雨情预报信息,分析计算内河水位变化情况,并结合排水管网现状,分析对管网排水的影响,预警预报城市内涝发生情况。及时处理城市排水防涝应急抢险工作,包括事前制定应急预案、事中辅助应急抢险、事后统计上报等,实现排水防涝应急抢险事件的完整流程化处理。通过水位、水质、流量、位置等不同感知设备的建设,实现对排水设施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控制,达到对排水设施的智慧化管理的目的。

4 智慧排水管控平台关键技术

4.1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是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支持下,科学管理综合分析那些表征地理环境的空间数据,以对规划、管理、决策和研究提供所需信息的系统[10]。简言之,地理信息系统是处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系统。一般来说,地理信息系统有以下几部分组成:数据输入、数据库、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输出、用户界面。

4.2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实时位置定位的设备是巡查维护手持移动终端,其采用北斗和GPS双定位定位模块,可以实现北斗定位。下面介绍下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概况。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可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北斗卫星系统已经对东南亚实现全覆盖。其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11]。

4.3 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系统承担所有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存储和管理任务,是整个管理系统的基础,它的数据质量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管理、分析的准确性,其数据结构是否合理影响到整个运行系统维护和更新工作的成效和费用。本系统采用了大型关系型数据库――Oracle数据库,Oracle是以高级结构化查询语言(SQL)为基础的大型关系数据库,是用方便逻辑管理的语言操纵大量有规律数据的集合。是目前最流行的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体系结构的数据库之一。

4.4 ArcSDE空间数据引擎技术

ArcSDE是一个用于访问存储于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中的海量多用户地理数据库的服务器软件。它是esri公司产品ArcGIS 中所集成的一部分,也是任何企业GIS 解决方案中的核心要素。它的基本任务是作榇娲⒃RDBMS中的空间数据的GIS网关。ArcSDE提供了一组服务,用于增强数据管理功能、扩展数据类型以便于存储于RDBMS中、使模型在RDBMS间便于操作并提供灵活的配置。

4.5空间海量空间地理信息的一体化存储与管理技术

分布与集中相结合的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又包括空间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和交通专题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要管理这些海量的城市空间地理信息,必须利用大型关系数据库例如Oracle存储和管理海量空间数据的能力,实现空间属性数据的高效一体化存储和管理:支持海量空间数据存储;强大的并发控制能力,支持多用户同时操作;高效准确的空间索引机制;分布式多层应用程序体系结构;高度可控的查询能力;强大的空间查询能力;安全高效的管理能力。

4.6 多尺度和无比例尺的空间地理信息库

空间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包含多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和影像数据。在空间基础数据库设计中,比例尺的概念对用户是透明的。根据当前的窗口视野范围,系统将自动调用和显示相应比例尺的数据。用户也可以选择任意范围按要求输出某一比例尺范围的任意比例尺地图,在数据库中没有地图比例尺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坐标精度、分辨率与可靠性。从而实现无比例尺和多尺度城市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

4.7 城市排水系统的监测检测设施的传感网模型

智慧环卫管理制度篇6

下载“掌上医院”手机APP,身体不舒服时,就通过手机实时挂号,直接赶往医院就诊。

住进医院,生命体征动态监测系统,会通过患者手上腕带追踪和智慧床垫实时测量,病人身处何处、健康状况等信息都明明白白地浮现在屏幕上,一有异常,信息系统能第一时间通知医生……

这些情景已经或正在成为我们身边医院的新常态,这背后是智慧医疗产业的强大支撑。来自杭州高新区(滨江)的智慧医疗企业,正用这些前沿的技术、产品和智慧医疗解决方案,实现这些可能。他们改变了医院诊疗和病人就诊模式,让“看病”这个老大难问题,变得轻松起来。

近年来,杭州高新区(滨江)努力实现从“天堂硅谷”到“智慧e谷”的跨越,大力发展信息经济。其中,智慧医疗产业成为一股发展迅猛的新力量。目前,该区已经集聚了医惠科技、银江股份、和仁科技、创业软件、泰格医药、好络维等一批“智慧医疗”创新企业。

随着“杭州国家高新区智慧医疗产业基地”项目正式落点该区,该区也明确了发展智慧医疗产业的蓝图:大力发展智慧医疗网络服务业及其装备制造业,力争用10年时间将打造出一个千亿级的智慧医疗产业基地。

“智”解看病烦:

医院“聪明”患者舒心

一次次排队,一次次拿报告,一次次缴费……一提起去医院看病,许多人都会皱起眉头。

在大医院,医生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稀松平常,面对一拨又一拨如潮的病人,他们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否则小小差错就可能导致激烈的医患矛盾。

信息经济时代,智慧医疗企业应运而生,他们让医院变得信息化、人性化、智慧化,同时也减轻了医患双方的负担。在位于高新区(滨江)的医惠科技的模拟医院,我们见到了这样的情景:

在自助机上完成自主挂号后,在候诊时,患者先到医院的自助评估机前,自己做一回医生。按照屏幕要求,患者依次自主录入血压、血糖、温度、身高等基本信息,提前完成医生要问的基础性问题,然后到门诊系统和护士确认。轮到患者看病时,医生的电脑页面上已经有了他的基础信息,大大节约了病人的就诊时间。

对于身体虚弱的患者,营养点配餐管理系统通过二维码腕带,随时了解病人信息和身体状况,为病人提供流动点餐服务,避免出现食物禁忌的情况。

在输液室内,有移动门诊输液系统维持秩序。输液前,医生先刷一下患者手腕上的腕带及输液器上的条码,确认信息无误,再进行输液。

育婴室里,婴儿纤细的手臂上被戴上小小手环,手环里嵌入智能芯片,随时追踪婴儿的行踪;有人把婴儿抱出育婴房,警报器就会报警。

从患者的状态,到医疗器械消毒,到药品分发以及医疗垃圾收集处置。医院的每一个环节都被信息化、智能化,这都是智慧医疗信息平台在出力。

医惠科技的服务对象已遍及600多家国内医疗机构,对医院内部进行业务流程再造,从数据、业务流程、管理、服务等多方面为智慧医疗提供支撑。

在高新区(滨江),还有服务对象达3000多家的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创业软件;拥有电子病历系统、临床数据中心(CDR)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数字医疗信息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系统集成商、服务提供商――和仁科技等一大批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智慧医疗企业,为缓解看病难提供技术支持。

24小时守护:

健康管理如影随形

移动互联网是个放大器,搭起了医院――患者――亚健康人群的桥梁。急病上医院,慢性病患者和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如何改善?在高新区(滨江),有一家公司在国内率先专注“移动智慧医疗”产品开发、生产、销售的国家高新企业――好络维。

该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平台,搭建了以区域(省级)医疗为龙头,向下连接市(县)二级城市医院乃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三级医疗体系,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百姓在社区服务中心就可享受到大医院的专家服务。

公司的专业便携医疗设备进入百姓家庭,可将监测的人体生理参数远程传输到医院平台,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大医院提供的精准的个性化医疗服务,提醒你管理好自己的健康。

在杭州,这样的产品和平台已经得到应用,服务患有慢性病的基层百姓。作为桐庐一项惠民工程,桐庐县卫生局在各乡、镇、村建立远程诊疗点,利用好络维公司的无线网络生理参数监测仪、腕式监测呼救定位器及无线网络血压计、心电采集器等检测仪器和设备,建立以心电诊疗、血压为主的分级远程健康管理网络平台,共发放2000多台监测设备终端。

医生虽然不能随时在你身边,却有一个24小时运转的监测平台守护你的健康,成为你生命的卫士。

项目运行近3年来,监测人次超过18万人次,其中血压监测16万例,单导心电监测1万余次,多导心电1万余次,远程心电会诊500余例,新发现心脏、血压问题病人800余例,处理紧急呼叫200余例,成为了桐庐县名副其实的“生命网”,为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在高新区(滨江),像这样专门从事远程医疗系统研发的企业还有不少。华为杭州研发中心推出的智慧健康协作应用解决方案可以实现远程会诊等诸多功能。该区另一家企业银江股份,也把智慧医疗作为重要发展领域,生产开发了移动门诊输液系统、移动临床信息系统等众多智慧医疗解决方案。

2014年8月开始,高新区(滨江)的“智慧城市”建设也开始启动,“智慧医疗”项目将逐步落地。目前,该区卫生局正在与好络维等企业进行洽谈,引入更多新智慧医疗产品服务本地居民。

目标千亿级:

智慧医疗规划新天地

在高新区(滨江),智慧医疗产业不仅有落脚之处,更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空间。

在高新区(滨江)西部入城口,该区规划了5.6平方公里的智慧新天地,并在智慧新天地建设智慧医疗产业基地。

智慧医疗产业基地项目主要功能分为产业发展、服务配套、基础设施三大类,规划总面积88.27公顷。据初步测算,智慧医疗产业基地总投资将达到150亿元以上。

在这片三江交汇、山水相望之地,作为浙江省“智慧医疗”操作系统软件技术创新综合试点,智慧医疗产业基地将重点培育和发展智慧医疗网络服务业和智慧医疗装备制造业,打造“智慧医疗”产业集群,实现智慧医疗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联动发展。

智慧环卫管理制度篇7

龚健雅(1957-),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57年4月生于江西省樟树市。1982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测量系,1992年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国家测绘局科技领军人才、国务院第六届、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测绘学科组召集人,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第六委员会主席。

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理论和几何遥感基础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面向对象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数据模型,现已成为GIS软件的主流技术,并率先研发了面向对象GIS软件GeoStar,在我国测绘、国土和电力管理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于本世纪初系统地提出了空间信息共享与互操作理论与方法,研发出多源空间信息共享服务平台GeoSurf和网络三维信息共享集成平台GeoGlobe,成为我国军民各类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如天地图的基础软件。在摄影测量与遥感方面,他提出了遥感广义几何成像模型与精确处理方法,主持研发了我国遥感卫星地面处理系统,并大幅提高了国产遥感卫星影像自主定位精度。

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3部(其中第一作者专著6部),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4部,430多篇,论著他引共10000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1项(排名第三)、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2项排名第一、1项排名第二)、省部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Dolezal成就奖1项。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与核心技术

1.智慧城市的概念

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的智能化,是数字城市功能的延伸、拓展和升华,通过物联网把数字城市与物理城市无缝连接起来,利用云计算等技术对实时感知数据进行即时处理并提供智能化服务。

2.智慧城市的核心技术

透彻感知(图1): 图1.透彻感知

无处不在的智能传感器,对物理城市实现全面、综合的感知和对城市运行的核心系统实时感测,实时获取物理城市的各种信息。

广泛互联:

通过物联网将无所不在的智能传感器连接起来,通过互联网实现感知数据的高效传输和存储。

时空分析

在智慧城市信息设施基础上,对海量感知时空数据进行实时处理管理、融合与分析,为智能服务提供信息支持。

3.智慧城市的逻辑框架

(见图2) 图2.智慧城市的逻辑框架:利用高性能计算机平台,通过Internet透测感知(广泛互联)进行时空分析(高效的计算),并提供广泛的服务。

二.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概念

1.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

“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公路、铁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等公共设施,即俗称的基础建设(physical infrastructure),而且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即“社会性基础设施”(social infrastructure)。

2.信息基础设施

信息基础设施的范围非常广泛,包含了诸如通信管网(由光纤PSTN、同轴电缆、以太网线及其管道资源等组成)、无线基站、中继设备、各级机房以及相关配套的电源、建筑等设施。信息基础设施是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

“信息高速公路”。

云计算与云存贮平台。 图3.目前我国已经发射了16颗北斗导航卫星,实现了亚太区域的卫星导航定位,2020年建设目标发射30多颗卫星,提供全球导航米级、增强导航分米级、精确定位厘米级,国内导航市场60%,并竞争国际市场。

3.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美国总统克林顿入住白宫以后,1993年着手实施耗资上千亿美元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1994年4月克林顿又了12906号总统令,“协调信息获取和建立国家(地球)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数字地球是以信息高速公路和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为依托的一个广泛的概念。

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主要包括:地球空间数据框架、空间数据协调、管理与分发体系、空间数据交换网站和空间数据转换标准。

4.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指对地球空间信息进行获取、传输、处理与应用的工程设施。除了“信息基础设施”之外,它还包括为地球空间信息导航与定位的基础设施―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NSS)及室内导航定位系统,地球空间信息获取的基础设施―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及地面观测网,以及地球空间信息应用与服务系统。

三.智慧城市中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1.通信网络

通信网络包括:

1)有线网络: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

2)无线网络:移动、联通、电信,(2G、3G、4G、5G)

3)空间网络:星地通信网、星星通信网、机星地通信网

通信网络的特性是实现自主组网和自维护,实现网络互联互通(三网融合)。

网络应具备维护动态路由的功能,保证整个网络不会因为某些节点出现故障而导致整个网络瘫痪。

2.导航与位置服务网

1)导航与位置服务网包括: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

・美国全球导航定位系统(GPS)

・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

・欧洲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alileo)

・中国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北斗)

2)北斗导航卫星系统:

目前我国已经发射了16颗北斗导航卫星,实现了亚太区域的卫星导航定位,2020年建设目标发射30多颗卫星,提供全球导航米级、增强导航分米级、精确定位厘米级,国内导航市场60%,并竞争国际市场(见图3)。

3)卫星导航系统(见图4): 图4.卫星导航系统:地基增强服务系统(CORS)、卫星直接定位精度(动态5-10米)、地基增强服务系统(动态0.1-0.5米)。

・地基增强服务系统(CORS):卫星直接定位精度:动态:5-10米;地基增强服务系统:动态:0.1-0.5米。

4)广域实时精密定位服务系统(MASS):

・基准站系统

・控制与处理中心系统

・信息播发系统

・用户系统

・亚米级服务

5)室内与地下导航定位(见图5): 图5.室内与地下导航定位:基于传感器和无线信号的智能手机定位。二维码城市控制点用于导航定位,在已有三维城市模型中建立布设二维码形式的三维控制点。智能手机摄像头采集影像,通过影像上已知三维控制点信息解算当前位置。

室内与地下空间等无卫星信号覆盖区域的定位,可以利用射频、蓝牙、WIFI、蜂窝基站等无线信号,以及陀螺仪、加速度计、电子罗盘等传感器进行室内与地下的导航定位。

基于传感器和无线信号的智能手机定位。二维码城市控制点用于导航定位,在已有三维城市模型中建立布设二维码形式的三维控制点。智能手机摄像头采集影像,通过影像上已知三维控制点信息解算当前位置。

6)天地融合的导航与位置服务网(见图6):

・基于卫星定位

・基于无线信号定位

・基于传感器定位

・混合定位

7)导航与位置服务网(曦和计划)(见图7): 图6.天地融合的导航与位置服务网:基于卫星定位、基于无线信号定位、基于传感器定位、混合定位。 图7.导航与位置服务网(曦和计划) 图8.天空地传感器网(遥感网) 图9.2020年建设目标:全天时、全天候、全球精细观测,发射14颗卫星,分辨率达0.3m,高分数据的自给率达60%。

3.天空地传感器网(遥感网)(见图8):

1)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

2020年建设目标:全天时、全天候、全球精细观测,发射14颗卫星,分辨率达亚米级,高分数据的自给率达60%(图9)。

・空间基础设施(遥感、通信、导航卫星)

・全球实时监视系统(卫星群)

高分一号遥感卫星(表1;图11-1;图11-2);

高分一号--伊朗(GF-1影像, 2m)(图12);

GF-2影像,0.8m(图13);

航空遥感(有人机遥感);

芦山县太平镇灾前灾后影像对比图(无人机航空遥感)(图10);

2)移动道路测量系统

・多平台移动测量装备与高精度建模:车载CCD,LiDAR与POS集成的高精度快速测量装备,实现大规模三维场景快速三维建模(图14)。

3)地面传感网

基于自组网技术的地面大气、水文传感网,自动连续实地测量环境参数

4)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系统

5)水下传感网

多层次自组织网络和Internet组成的异构网络实现水下传感器和远程终端之间的信息交流。

地下传感器(图18);

传感网络。

4.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网

地理信息技术实现了从二维到三维的跨越,从地理信息系统到地理信息服务的跨越。如:地理空间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图17)、地上下、室内外一体的三维GIS、武汉市地上地下一体化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空间信息服务网络构建模式:

・纵向多级,分级管理。国家、省、市分别建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分级维护和管理。

・横向多库,分建分管。基础地理信息和各部门专业信息分别建库,各自管理与维护

・异构共享,在线集成。兼容不同软硬件环境,实现纵横异构地理信息在线共享与集成

・统一标准,协同服务。制定统一标准,保障纵向、横向各种空间数据在获得许可情况下互联互通,协同服务。 图10.芦山县太平镇灾前灾后影像对比图(无人机航空遥感) 图11-1.高分一号遥感卫星。 图11-2.高分一号遥感卫星。 图12.高分一号――伊朗(DF-1影像.2m)。 图13.GF-2影像,0.8m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与省节点的无缝聚合;

国家、省、市节点服务聚合;

天地图的多级服务平台(图16);

基于天地图的应用系统开发―国家灾害应急系统;

基于天地图开发的应用系统―中国地震网(图15);

地面传感网与地理信息服务网的集成;

视频与地理信息服务网的集成―天眼系统。

轨迹追踪,通过时间-空间约束关系,排除不可能的路径,计算嫌疑目标轨迹。从案发点,依据路段长度和逃逸速度,形成具时空关联关系的一组录像,在此录像中发现和追踪嫌疑目标。

四.结语

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国家信息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星导航、航空航天遥感、空间信息服务技术已经成熟,标准和规范基本可以满足要求,剩余的问题是推广应用;构建一体化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对于促进智慧城市的应用,以及资源环境和各种人流、物流、交通流、信息流的监测与分析抉择具有重要意义。 图14.多平台移动测量装备与高精度建模:车载CCD,LiDAR与POS集成的高精度快速测量装备,实现大规模三维场景快速三维建模。

资料链接:

克林顿政府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1993年9月,克林顿就任美国总统后不久,便正式推出跨世纪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工程计划。该计划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同时,也造就了美国信息经济日后的辉煌。

智慧环卫管理制度篇8

1.1智慧城市内涵

2008年,IBM提出重大社会发展理念:“智慧地球”。认为世界的本质和变化,在未来是能够被感应和度量的。所有事物、流程、运行方式都将实现更深层次的智能化,整个世界正在向着全面互联互通的趋势发展。2010年,IBM又提出了“智慧城市”愿景,指出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的一个核心要素和突破口,是智慧地球落实到实际区域的做法。所谓“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和下一代创新(“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具体而言,智慧城市是通过信息化技术取得良好效益的一种城市形态,它着眼于城市发展的总体效果,反映了社会对未来城市知识化、信息化、高效益的一种愿望。其核心特征是信息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成为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力。在城市建设实践中,“智慧城市”以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为城市公共管理服务、城市产业持续发展等城市综合规划提供新的发展模式。在实践中,智慧城市利用信息社会的发展,抓住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新形势,以人为本,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城市实力与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战略制高点。

1.2国内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几乎所有的一线城市、50%的二线城市已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构想,部分三、四线城市也喊出了创建智慧城市的口号。迄今为止,全国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总数已超过150个,投资规模超过1.1万亿元。截止2013年1月,住房建设部确定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计90个,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北京、上海等城市也都提出了一系列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的方案,将加快城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推动力,努力把信息化提升到新的高度。

2智慧城市对档案信息化的影响

智慧城市的建设如火如荼,身为智慧城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档案馆,它的建设也面临着巨大变化,同时也蕴含着机遇。智慧城市中,信息存储与呈现形式的多样化,使得档案不再以单一纸质形式展现,电子档案数量将急速增长,档案类型更加错综复杂。

2.1海量数据涌现

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网络技术的催生下,大数据时代翩然而至。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类型众多、生成速度快、价值巨大但密度低等特点。据统计,目前档案馆中采集到的电子数据很大一部分是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而档案是人们在以往历史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各行各业由于电子信息化所产生的大数据,也包含着能够收录为档案、具有价值的数据。大数据与信息化的汹涌而至,使档案馆陷入了迷茫,由于档案馆信息技术水平和软硬件设施配备有限,档案馆在处理电子信息,进行档案信息化工作时,时而发生“信息库存”过多,处理不及时甚至无法处理的现象。

2.2信息技术处理难度增加

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和建设,给予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处理技术、4G通信等新兴技术用武之地。智慧城市,其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互联化、感知化、智能化的方式,将城市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为各产业发展提供设施基础。这就意味着,无论何种产业,在运作和发展过程中都将会产生大量的档案文献,有时,由于各系统、各领域之间的交错,以及不同行业间信息技术的错综复杂,都为未来档案馆的档案信息化工作增加了难度。智慧城市中的档案馆,担当着历史记忆的重任,更有记录重要信息知识的职能。因此,如何利用各类新型信息技术,处理档案信息化问题是档案馆各部门与系统需要努力的方向。

2.3服务方式转变

目前,有两种驱动力推动智慧城市的逐步形成,一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二是知识社会环境下逐步孕育的开放的城市创新生态。前者是技术创新层面的技术因素,后者是社会创新层面的社会经济因素。智慧城市建设,使得档案馆的档案信息化工作,从以面向档案实体保管为重点,转向面向电子档案形式为重点,从提供传统纸质服务、到馆服务,逐步转变为提供电子化、社会化服务。同时,也促使档案部门加快了各类档案信息资源的采集、监控、统计、互联和共享,将档案服务与档案信息化密切相连,着重对搜集的档案信息进行智慧感知与分析,强调用户的档案信息电子化需求,逐步走向智慧化档案信息化服务体系。

3智慧城市中的档案馆创新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主要集中于数字档案馆。数字档案馆以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传统载体档案信息、原生电子档案及其目录信息,应用网络传输技术实现档案信息网络查询和传播。数字档案馆的产生,使档案信息得以脱离传统载体的束缚,以数字及电子形态存储、传播与利用,给档案工作带来革命性变革。数字档案馆作为档案信息化的开拓者,顺应大势,将档案工作从原来的“纸质化”推向“电子化”,将服务模式由原来“封闭化记录化”逐渐“开放化信息化”,但数字档案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数字档案馆在依托数字技术进行档案信息管理的同时,存在档案信息与档案实体相互分离的,无法做到迅速查找与利用;数字档案馆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为传统档案资源建立了数字镜像和利用平台,无法进一步辅助档案管理工作者进行信息分析,更好地提供用户服务;数字档案馆中,信息的管理、服务与安全上也存在薄弱点,很难进行系统化的档案信息化工作,而且其中一个环节有问题,便环环相扣。相比数字档案馆,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的档案馆,在档案信息化方面存在以下创新点。

3.1档案信息协同性增强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具有档案信息感知与协同处置的功能。档案馆运用智慧城市中先进的物联网技术、4G通信技术等技术,构建一个能够自动搜集与接收档案信息内容的智能化感知系统,增加了档案管理各环节的互联性与协同性,进而提高档案馆档案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除此之外,档案馆还注重档案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对各类档案信息进行感知、挖掘,通过档案管理技术人员以及智能技术软件,将信息整理集合,妥善应用于档案馆日常管理、服务和决策中。

3.2服务水平更高

与目前的数字档案馆相比,智慧城市背景下档案馆的服务范围因移动服务技术的使用而更加广泛。智慧城市提供的互联网、物联网以及目前4G通信服务平台,促进了档案馆在数字档案馆的基础之上,实现随时采集动态信息,相比数字档案馆,智慧城市中的档案馆在信息搜集和获取、信息实时反馈和信息智能服务上,都更胜一筹,它能够运用智慧城市背景下提供的各类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手段,对包括档案收集、管理、利用、存储、监督等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化响应和智慧支持,为档案馆中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的全面互联、互通、互动提供了良好基础条件,为档案信息化的开发与管理创造了更广阔的平台。

3.3注重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服务是智慧城市背景下档案馆的重要服务导向。在信息时代里,信息服务一方面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增值,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社会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智慧城市的建设尤其注重以人为本、市民参与、社会协同的开放创新空间的塑造,以及公共价值与独特价值的创造。在城市建设实践中,智慧指挥中心体系,以数据信息互通互联为基础,运用公安应急、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系统;数据共享平台系统,通过网络学校、教学资源库、远程数据库等系统,来提供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与智慧教育文化服务的建设;卫生服务体系,通过卫生服务网络和卫生管理信息平台,建立覆盖全市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来提升医疗和健康服务水平。因此,智慧城市中档案馆也以做好档案社会服务为工作根本要求,将城市建设和社会大众视为智慧城市档案馆的服务对象,充分贯彻国家档案局提出的“以人为本为核心,实现‘两个转变’,建立‘两个体系’”的方针政策。无论是在信息收集、资源开发,还是在提供资源利用上都要充分考虑城市建设和社会大众的需求。

4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工作的“智慧”出路

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一方面大量运行数据积累,档案馆面临海量信息的采集、存储、利用等一系列处理上的棘手问题;另一方面,多技术、多系统的智能兼容也会给档案馆信息文件的存储与阅览带来各种各样的复杂问题。毫无疑问,智慧城市建设给档案馆带了机遇与挑战。

4.1档案信息化管理

智慧城市建设中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在关注信息资源的生产、积累和应用的同时,更加注重从用户视角出发进行信息服务设计。这就对档案馆在档案信息化服务方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馆在“三个体系”建设中,更应注重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从用户的需求角度出发,在档案信息数字化和对电子档案的整理、编目、挖掘工作中,都应制定一个科学化、信息化、用户化的服务视角。智慧城市建设中另一个特点,是调动各方力量,努力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城市高效运行与发展。根据这一特点,档案馆需要在工作中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将档案信息化工作与国家建设、城市建设大局紧密相连,运用相关档案专业技术,提升档案工作的服务水平,实现档案工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独特价值。

4.2档案资源信息化转换与记录

智慧城市不再满足于通过城市信息虚拟化的静态形式展示传统城市,而是更加注重进一步利用传感技术、智能技术实现对城市运行状态的全面、实时的感知。因此,档案馆在档案信息化工作中,注重将传统意义上的“死档案”通过数字化技术转变为“活信息”。此外,档案馆应破除传统档案保管理念与场所的限制,注重对转换为电子档案的电子文件的管理,以及归档电子文件的内容、格式与利用,不过分强调档案最终存放地址,而对管理权限加以关注。迎合智慧城市运行的动态形式,努力在不同领域、不同平台,及时有效地记录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所需的档案信息。

4.3档案信息资源互联互通

智慧城市建设,强调各行各业间,迈向统一开放、整合协同的城市信息化架构,发挥城市信息化的整体效能。因此,档案馆应加强档案信息资源从获取到利用的“互联互通”。这种互联互通即体现在档案馆馆内各部门之间,也体现在对外部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与利用上。馆内各部门之间在档案信息化工作中,应当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为信息化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与技术保障。对于外部信息资源,档案馆需要适时地与各个行业、各个系统进行必要沟通,加快消除档案信息搜集、利用的限制。总而言之,档案馆一方面需要建立一种更加合理的档案信息集成、整合制度,另一方面,需要建设与智慧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档案信息共享制度,以及档案开放利用制度。

5结语

智慧环卫管理制度篇9

(一)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

1.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我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集约化程度和管理水平为目标,逐步改善信号覆盖薄弱区域信息通信能力,力争在2015年末使我区的通信服务能力达到中心城区平均水平,为“智慧”建设提供基础保障。2013年,完成“区信息基础设施管理平台”建设,实现信息基础设施全程信息化管理。(牵头单位:区科委。责任单位:电信局,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管线公司。配合单位:区规划土地局、绿化市容局、公安分局、水务局、建设交通委、环保局、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2.基本建成城市光网。2012年,已完成区所有城镇小区的光网改造工作,累计FTTH小区覆盖到达29万户。2013年起,逐步开展农村自然村的光网覆盖建设,并结合区域发展,同步实施泗泾南拓展大型居住社区、新城南部区域(高铁片区)、茸北生态园区等新开发区域的光网建设工作。积极落实新建住宅小区光纤到户第三方建设工作。(牵头单位:区科委。责任单位:电信局,移动公司,联通公司)3.实现无线城市全覆盖。逐步形成布局科学、覆盖全区的3G移动通信网络,配合重点工程、重点区域以及楼宇建设推进我区公共场所、服务场所的WLAN场点覆盖,覆盖率超过80%,接入能力达20Mbps。2015年末基本实现全区范围无线宽带连续覆盖和无缝衔接。(牵头单位:区科委。责任单位:电信局,移动公司,联通公司)4.积极促进三网融合。大力发展有线电视网络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业务,将区的有线电视网络建成可承载语音、视频、数据等综合业务的高性能接入网。至2015年底,模拟电视关闭之前,完成有线电视数字整体转换工作,全面实现我区三网融合的工作目标。(牵头单位:区文广影视局。责任单位:东方有线公司)

(二)发挥信息化助推作用,促进产业转型发展和提升创新服务能力

1.产业园区信息基础设施优化。2012起,启动我区的工业区、中山工业园、张江高新区漕河泾园3个产业园区信息基础设施优化建设工作,对上述产业园区内公共移动通信基站、通信机房、基础通信管线、室内覆盖系统等信息基础设施的优化整合,建立全业务、全覆盖、大容量、高速度的信息通信网络,达到“移动通信网络无缝衔接、WiFi热点区域全覆盖、百兆宽带到桌面”的信息通信服务指标,全面提升我区产业园区信息通信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满足产业园区发展需求。(牵头单位:区科委。责任单位:电信局、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市管线公司、建通公司、东方有线公司。配合单位:相关产业园区)2.努力推进两化融合。进一步营造区域企业信息化建设氛围,政府引导,以企业为主体,提升企业“两化融合”意识。对于中小企业,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支持IT企业开发和推广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息化产品;对于大型企业,鼓励企业实施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规划(ERP)、数据挖掘系统、商业智能和决策支持系统等先进信息系统,加快集团管控、系统集成、业务协同和流程再造;对于行业龙头企业,推动建立全球供应链管理、协同研发设计制造系统和跨地域经营管理系统。引导发挥信息技术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鼓励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支撑传统产业节能减排,优化企业能源管理,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提高工业生产效益。(牵头单位:区科委、区经委。责任单位:各相关企业。配合单位:各相关产业园区)3.促进信息产业发展。一是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加强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让经济变得更有效率。在电子商务、物流等方面进行探索。加强现代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国际电子商务集聚区建设。二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十二五”期间聚焦7个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依托四个产业基地,增强产业集中度,利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技术支撑,打造一批联结产业链上下游、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新能源接入与控制、电力电子逆变技术、电力储能、智能变电站、智能用户端、智能芯片、特高压输电、分布式微网、管理系统与软件等九个相关产业。(牵头单位:区经委。配合单位:各有关街镇,产业园区)4.进一步发展农业信息化。建成覆盖全区的为农服务综合业务管理平台,主要包括区农用土地管理平台、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农业综合管理数据库、农村“三资”监管平台、涉农补贴资金监管平台和假日乡村网。加快实施市科技兴农项目。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农民中的普及和应用,提高农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牵头单位:区农委。配合单位:区财政局,区监察局,各有关镇、园区)

(三)加强“电子政务”智能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效能

1.深化网上行政审批平台智能化建设与应用,推进“审批云”建设。围绕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深化网上行政审批平台智能化建设与应用,通过市区两级平台的对接,运用智能化手段,为实现跨部门协同审批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优化审批流程,整合现有资源,提高行政效能提供支持;完善“一站式企业服务与管理系统”功能,拓展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功能,实现对行政审批事项的实时、全程监控,提高行政审批服务质量和效率。(牵头单位:区监察局。配合单位:区企业服务中心,区科委)2.完善电子政务建设。继续推进办公门户建设,提升平台的整体沟通协作能力;进一步推进整合更多现有的业务系统;完善法人领域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加快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和交换体系建设;建设信息化项目管理系统,配合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促进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进一步提高信息化项目全过程管理的能力。推进重点领域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应用,大力发展跨部门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集成,促进跨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加快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建立统计数据仓库。(牵头单位:区科委、区统计局。配合单位:各相关单位)3.开展电子政务云试点应用。初步完成部分服务器虚拟化及应用虚拟化建设。通过电子政务虚拟化,实现各应用系统的之间的硬件共享、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共享资源,实现应用系统按需分配资源,既确保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又起到了节能环保、降低财政支出,并有效提高我区现有应用系统的性能及稳定性,以达到增强基础构架的目的。(牵头单位:区科委。配合单位:各相关单位)

(四)推进城市管理智能化,营造生态宜居绿色家园

1.开发“大联动”信息平台。2013年基本建成“区城市综合管理大联动信息平台”,进一步提升我区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和应急管理的水平,形成区指挥中心、街镇指挥分中心、村居工作站的“区城市综合管理大联动信息平台”三级运行模式,并在各区内联动职能部门实现单点或整机构接入,为“大联动”不同参与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智能化支撑。(牵头单位:区科委。配合单位:区“大联动”办公室,各区职能部门)2.建成视频图像监控系统。到2014年底,全区城市图像监控系统实现整体布局网络化、区际卡口全覆盖、局部区域闭合化、重要部位不遗漏的目标,基本建成“区视频图像监控系统”,实现应急处置、警卫工作、治安管控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复查的智能化应用。确立“社会建设、政府租赁、资源共享”的工作机制,制定各类操作性保障文件,实现视频图像资源共建共享。(牵头单位:区科委。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3.开展智能交通建设。不断提升城市交通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大公交行业信息化建设力度,重点建设公交车辆、车站、营运场站等感知层系统、公交与出租运营调度监控系统,构建公共交通信息平台,建立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陆上水上安全监控系统、应急处置系统及完善交通监控中心等,切实发挥信息化技术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支撑作用,提高公交行业科学管理水平。(牵头单位:区交通局。责任单位:区公交公司、电信)4.实现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在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以总体规划、分步推进、逐步完善为原则,在市级部门信息化技术应用基础上,研究和拓展各种信息化手段的运用,研发区域食品安全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及其子系统,继续推进食品安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及执法平台建设管理,以信息化促进区域食品安全监管现代化。在食品流通环节,按照市统一部署,做好食品流通安全信息追溯系统的配合推进,继续加强市消费市场快速反应系统区子系统建设,健全消费运行监测机制。(牵头单位:区食安办。责任单位:区食药监局、区商旅委、区农委、区质监局、区工商局)5.探索数字环保。一是建成重点污染源管理系统和环境监察信息管理2大系统,着力提升综合管理水平。二是建成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管理三大职能的信息监控集成系统,着力提高实时监控能力。三是积极探索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提升环境科技水平,切实提升监管效能。(牵头单位:区环保局)6.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应用水平一是建立区域住宅小区信息和相关社会经济信息在内的基础空间数据库,建设“已建住宅小区信息查询系统”,参与完善建设市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现“项目全覆盖、管理全过程、部门全参与、服务全方位”的管理目标。筹建区建筑能耗监测平台,为我区的建筑节能工作纵深发展打下基础。(牵头单位:区建设交通委。责任单位: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民防办)二是参与市级网格化管理拓展工作,实施街镇网格化管理拓展,逐步打造“数字城管”基础平台;以“数字环卫”为目标,建立全区环境卫生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质量监督,实现问题处置的数字化流程。2013年,进行绿化市容局门户网站升级改版;开发城管大队门户网站,构建“数字城管”基础平台。(牵头单位:区绿化市容局)三是推动数字水务建设。应用物联网等先进适用技术建设水文数据采集、水文监测、智能决策和辅助调度系统,实现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景观的系统化管理,逐步启动防汛信息中心、泵站管理信息系统等项目建设。2013年建成水务综合信息系统。(牵头单位:区水务局)四是加快数字民防建设。2013年,建设公用民防工程视频预警系统、地下空间网格化(一期)系统,继续做好民防政务网站维护工作。“十二五”期间,在已建成的2家街镇指挥所基础上,继续完善市、区、街镇三级人防指挥网络,2016年前目标完成10家以上。(牵头单位:区民防办)

(五)推动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全面提升市民生活质量

1.积极推进“教育云”建设。一是初步建立“教育云”基础体系。二是启动教育数据中心建设,为全区学校提供应用统一部署和数据集中存储的基础环境。三是统一建设信息化系统平台,推进在公共服务、管理信息化、教育资源和教师专业成长、学生数字化学习等方面系列应用。(牵头单位:区教育局)2.进一步提升卫生智能化水平。建成覆盖全区以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与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相适应、高效便捷的卫生信息系统,使全区卫生系统信息化在“基础网络全面覆盖、业务应用特色拓展、行业管理便捷高效、卫生服务群众满意”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到2015年全面实现全区实有人口人人拥有电子化居民健康档案,享有信息化医疗卫生服务,并具有数字化全程健康管理的发展目标,使本区卫生信息化整体水平继续保持全市前列。(牵头单位:区卫生局)3.大力提高旅游信息化水平。加大旅游信息化发展,一是通过微博等新媒体互动模式,全力打造商旅政务网和旅游网。二是提升咨询服务信息化水平,推进旅游电子触摸屏进社区、进大学城。三是积极推进智慧景区建设,提升商旅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牵头单位:区商旅委。配合单位:佘山镇)4.积极开展“智慧社区”试点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各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加强一门式平台系统的运用。二是完善街道基础信息的数据建设,实现对社区的精细化和空间化管理,完善街道原有的“一门式”服务平台、志愿者服务工作站等功能,整合各方资源,组建“一站式”事务处理平台。三是利用信息化手段,面向社区居民开设各类便民服务项目、添置便民服务设施,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供。四是推进岳阳街道“智慧社区”试点工作,2013年底有比较明确、直观的效果显现。(牵头单位:区科委、区社区办。配合单位:区民政局、相关街镇)

(六)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营造可信、可靠、可管的信息化网络环境

1.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成立区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对“预防、检测、预警、预控、应急、恢复”等工作环节进行指导、检查监督。(牵头单位:区府办。责任单位:区科委、保密办、公安分局)2.提升政务网络管理能力。加大政务网络维护管理力度,对全区政务外网用户进行域控部署,通过统一平台,实现单点登录,方便用户使用。建立统一的网络用户管理机制,制订统一管理策略,提高政务外网的管理能力,增强政府信息系统防病毒、防攻击、防泄密和反窃密能力。(牵头单位:区科委)3.加强政府网站安全防护。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网站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以及市网安办下发的市政府网站安全保障指南的要求,积极开展区政府门户网站的安全管理工作。从管理机制、技术防护和运行维护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政府网站安全防护和管理水平。逐步建立门户网站群,以区门户网站为母网站,各工作部门为子网站,形成统一平台、分权管理、共享数据的理念,从而提高政府网站的信息安全管理水平。(牵头单位:区科委。责任单位:区门户网站。配合单位:区各相关部门,各街道镇)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区“智慧”建设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各委办局、镇、街道、园区主要领导为小组成员,负责“智慧”建设的总体规划及阶段目标制定等。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科委主任兼任,副主任由区府办副主任和科委分管副主任兼任,负责日常协调推进工作。计划每年度召开一次“智慧”建设推进大会,总结上年度建设推进情况,布置下阶段重点工作任务。各委办局、镇、街道、园区成立“智慧”推进工作小组,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党政办公室有关人员及信息主管任组员,负责本部门、本区域信息化建设计划的制订、上级工作任务的落实以及相关项目的配合等。

(二)成立专家委员会

建立“智慧”专家咨询决策机制,做好“智慧”的顶层设计,结合地方特色,作好“智慧”规划方案,在发展目标、重点方向和整体构架上进行总体把握,按照“统一规划、分类部署、阶段推进”的原则,有步骤、有目的地稳步推进。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完善系统接口规范、明确数据标准,以促进资源整合共享、提高系统整体效益。

(三)加大资金投入和监管

要逐步探索形成“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多元操作”的“智慧”投入机制,每年设立一定额度专项资金,以大力支持具有前瞻性、公共性、示范性、协同型、创新型的项目,按轻重、分缓急,确定年度重点推进项目,集中财力,干大事、干好事;加大“两化融合”资助力度,吸引集聚民资、外资等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建设。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化项目和专项资金管理体制,规范项目操作和资金监管,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

(四)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一是在专业队伍建设方面,建立健全区各委办局,各镇、街道、园区的信息主管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岗位职级,完善工作考核制度,充分发挥信息主管队伍在“智慧”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二是在人才培养方面,进一步普及信息化基础知识,加强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开展各类信息化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活动;规范化信息技术培训市场,切实提高现有的社会培训质量。三是以信息化项目为依托,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引进培养一批领军型、复合型、专业型人才,形成支持“智慧”建设的智力保障。

智慧环卫管理制度篇10

杭州市是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数字城管首批试点城市,是全国第一个通过验收的数字城管试点城市,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杭州实际、具有杭州特色的数字城管建设运行之路,被住建部冠名为数字城管“杭州模式”。

近年来,杭州市在“数字城管”的基础上,一直着手建设“智慧城管”,目的是向市民提供更加实用的公众服务资源,同时也让每个人都参与城市管理工作。搭建数字城管协同平台

杭州市于2005年10月份被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十个数字城管试点城市(区)之一,2006年3月,杭州市数字城管建成运行,同年8月全国率先通过住建部验收,杭州成为全国首个通过验收的数字城管城市。

杭州市数字城管的主要内容是以日常管理为主的街面管理。数字城管采用对城市部件和事件管理的方法,主要是将市政公用设施、道路交通设施、市容环卫、园林绿化、房屋土地和其他城市基本要素(含地下管网)归类为六大类城市部件。同时,将引起城市部件发生改变或影响城市环境的行为列为管理事件,主要包括市容环境、宣传广告、施工管理、突发事件、界面秩序等五大类。

为了打造城市管理行政许可信息与行政执法信息互通,更高效地进行管理,方便广大市民生活,杭州市通过政务网搭建了数字城管协同平台。

目前,杭州市已经有172家城市管理网络单位和362个社区实现了互联互通,实现了政府网络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

同时,杭州市还初步建立了政务信息与城市地理信息交换平台,实现了与公安视频监控、桥梁在线监测、城区防汛决策等系统的对接。

通过将GPS与GSM定位技术相结合,杭州市实现了对环卫作业车辆的实时跟踪监管,并且实现了全天候监管和对城市管理问题进行统计分析,范围覆盖主城区198.82平方公里。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管理范围的不断拓展,市民对城管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给城市管理提出了诸多新课题。为优化数字城管的服务功能,杭州市开通了12319城管服务热线,全天候受理市民的咨询和投诉,将市民反映的问题和诉求纳入数字城管体系一并解决,上线以来累计受理问题15.38万件,综合处置满意率99.85%。

同时,通过开展经常性的数字城管服务进社区、进广场活动,问民需,察民情,求民计,不断地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此外,杭州市充分发挥全市468个社区城管工作室的作用,建立了社区发现问题统一归口数字城管解决的工作机制,为小事不出社区奠定了基础,同时也畅通了社情民意。

“智慧”理念提升“数字城管”

杭州市数字城管在全国首创了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市场化运作,即通过创立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相适应的城市管理信息采集运作方式,较好地实现了资源整合、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功能创新的工作目标,打造了智能化管理模式。

但是,自数字城管运行以来,在发现手段、流程设置、管理方式、运行评价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数字城管有待改进和提升,为此,迫切需要用“智慧城管”的理念和思路来提升杭州数字城管。

为此,一方面需要不断引入新技术,通过整合、扩建、升级、新建应用系统,构建智慧城管的技术支撑体系,提供“智慧的管理工具”;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模式,通过完善标准规范、协同机制、预警机制、评价机制、服务机制等,构建智慧城管的管理支撑体系,提供“智慧的管理方法”,从而为“智慧城管”提供全方位支撑。

杭州市在现有的数字城管全市统一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了系统软硬件,满足数字城管中心镇全覆盖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数字城管流程,实现智能化案卷提醒和回复,增加部门之间的协同能力。开发了市民版“城管通”,升级“12319”系统,进一步提升与市民互动能力。

同时,以网站互动、微博智能手机应用等为载体,整合城市管理行政审批、人行道违停等各类城市设施地理分布。

目前,杭外州市正在积极搭建智慧城管平台,它在原先“数字城管”的基础上进行升级。该平台运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以数据交换、统一GPS监管、统一视频监控等为应用支撑的智能化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通过智慧城管平台,市民只要打开智能手机,下载一个相应软件。里面便能提供城市管理行政审批、人行道违停、公厕、停车场(位)查询等各类城市设施地理分布以及停车诱导等各类信息,提高了市民在城市管理中的参与度与互动性,可以随时掌握社会舆情。

基于“智慧城管”数据资源中心,杭州市将开发自适应的数字城管智能分析评价系统,进一步提升数字城管考核评价的科学性。建设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增强数字城管系统软硬件运行状态的自动预警和动态感知能力。

在“智慧城管”数据资源中心的基础上,综合数字城管以及其它各类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数据,建立城市管理智能预警以及分析决策模型,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实现对城市管理难热点问题、城市管理指标以及各类城市管理专题的智能分析、预警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