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决策的方法十篇

时间:2023-09-27 16:46:31

管理学决策的方法

管理学决策的方法篇1

【关键词】经济管理;科学决策;原则;方法

1、前言

经济管理决策的正确与科学不仅需要企业的领导者与管理者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能够从经济管理工作的全局角度出发,科学地制定企业的经济建设发展决策,而且在进行决策的制定时也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采取正确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经济管理的科学决策,才能够实现企业经济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有效。企业的领导者要树立起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务实精神,要根据自身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内部管理现状来作出科学的决策,实践经验证明科学的经济管理决策能够有效的符合企业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并能够正确反映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对于促进企业的各项经济管理工作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因此做好企业经济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建设具有极高的价值,必须将其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工作内容。下文我们就经济管理中科学决策的原则与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2、经济管理中科学决策的原则

经济管理中科学原则是经过长期的经验总结而来,其能够正确科学的反映出当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做好企业经济管理决策具有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和价值,企业的领导者与管理者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相关原则,从而依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科学正确的决策。

2.1 集体决策原则

之所以将集体决策原则作为第一个论述对象是因为本文认为集体决策原则依托于高素质的企业经济管理领导队伍,有助于推动和激励企业管理者自我学习与自我提高意识的增强。而所谓的集体决策原则内涵为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决策的制定时要树立起全局观念,要在综合多领域、多行业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不断的进行决策内容的改进和完善,有必要的可以通过专业的咨询机构以及行业市场评估机构对具体的决策意见进行专业的检测和评估,集体决策原则在于充分

利用和发挥大众的智慧,不断的对决策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进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经济管理决策的科学性。除此之外,集体决策的原则有助于调动广大各级管理人员以及企业普通职员的积极性,鼓励其树立企业主人翁意识,为企业经济管理建言献策,全面推动经济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建设,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现代企业管理民主化模式的发展和进步。

2.2 可行性原则

经济决策不仅仅要重视其制定基础的科学性,同时也要对其日后的实用价值进行科学的评估,因为企业经济管理决策应用到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其必须具备较高的可行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有效发挥科学决策的价值和意义,指导企业经济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求经济决策的制定者应当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原则不动摇,要依据企业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策略,要注意保障经济决策的可行性,从而发挥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2.3 创新原则

当前形势下企业面临的发展形势与发展环境已经发生重大的改变,这种改变仍然持续存在,因此经济决策的制定不能够受到环境条件的束缚,要树立起创新意识,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情况,制定适应性较强的经济决策,不断改变自身决策内容中的不科学或者落后的方面,树立创新意识,大胆地进行决策创新,进而全面提高经济管理工作的创新性,以创新性来推动决策的科学性发展。

2.4 信息的全面与准确

决策的科学性与否必须建立在完善的信息供应基础之上,企业的经济活动信息对于经济管理决策的制定具有深远的影响。现代企业的经济活动范围不断地扩大,和经济活动相关的数据信息种类以及数量也越来越多,如何能够在海量的信息数据中提炼出有助于企业管理者作出科学决策的参考信息,决定了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因此企业的管理工作必须重视并做好经济活动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建立科学的信息数据分类收集系统,通过正确的归纳整理,挑选出最有价值的信息对其进行统筹制作,从而为科学决策奠定良好的信息基础。

3、经济管理中科学决策的方法

在具备科学的决策原则的基础上还必须采取正确的决策方法才能够成功的实现科学决策的工作目标,决策方法的采用必须依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从各项经济指标、企业管理模式以及生产力等方面全方位的进行综合分析,在诸多的决策方法中优中选优,选择适合自身的、有助于进行科学经济管理工作的决策方法。

3.1 各类经验的总结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企业要注重对自身以及其他同行经济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因为即使当前存在的包括排队法、归纳法以及数量分析法在内的诸多数学模型化的决策方法,在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以及新问题,这些决策方法显然灵活性不够,难以真正的满足企业进行经济管理科学决策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经验的总结工作至关重要,既要从自身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同时也要把握行业的整体发展现状,这样才能够全面的认识并发现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问题,确保在决策的制定过程中能够很好地解决有关问题,降低决策执行过程中各类问题的发生几率,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3.2 建立起健全责任体制,提高科学化素质教育

企业的经济管理决策归根结底在于管理者与决策自身,具有较高素质与责任意识的管理者更加易于作出科学化的经济管理决策。因此要积极推动企业管理责任体制的建立,明确各级经济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与工作任务,规范其监督管理以及决策行为,避免决策权力的过度集中,推动管理责任体系的系统化、科学化以及民主化建设,鼓励各级管理者以及决策者责任意识的提高。此外可以通过综合素质教育以及科学文化的培训使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和决策水平得以逐步提升,进而为科学化的经济管理决策奠定充足而稳定的人才队伍,保障决策制定过程以及制定结果的民主性与科学性。

4、结语

经济管理工作在现代企业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决策水平更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水平,科学的经济管理决策不仅能够保障企业内部各部门各机构高效地按计划完成工作任务,而且有助于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确保企业良性发展。现代企业运营,依赖于有效的经济管理手段,而科学的决策是企业管理的根本,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学习和掌握科学决策的原则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陈晓敏.经济管理中科学决策的原则与方法[J].才智.2012年02期.

[2]雷弯山.提升领导思维方式 实现领导方式创新[A].构建和谐社会与领导科学创新——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彭银凤.论领导者在经济管理中的科学决策[J].审计与理财.2008年12期.

管理学决策的方法篇2

摘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过程就是对现有学校制度进行变革和创新的过程,也是现有学校制度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的过程,必须结合学校目前的制度状况、发展实际以及外部环境的情况,从条件与基础方面考虑可能性与可行性。中小学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应该从行政管理制度、举办制度与内部管理制度三方面进行创新。

关键词:中小学;现代学校制度;创新

一、中小学的行政管理制度创新

其一,明确地方政府对中小学的行政管理权,加强其能力与责任意识。依照法律规定,中央政府应将具体管理中小学的权力下放到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全面负责中小学的公共管理工作,激励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实际对管理学校的制度做出适应性的安排和决策,使其更好地回应当地人民接受良好基础教育的需求。面对全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状况,中央政府应根据各地情况,为地方政府发展和管理基础教育提供支持与帮助,加强其行政能力与尽责意识,通过双方的合作来达到基础教育的国家目标。

其二,明确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的行政管理权,加强其统筹能力。依照法律规定以及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规定,地方政府对中小学的管理权主要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来行使,而不能进一步下放到县级以下的政府机构。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能力,突出其在处理相关教育事宜中的领导地位,更好地协调财政、税务、规划等政府部门对教育的管理工作,形成相对集中统一的中小学行政管理制度。

其三,明确行政管理权是公共管理权力,依法对中小学平等行使。中小学因不同的举办性质而有各种不同的类型,政府在行使对不同类型的中小学的行政管理权时,必须依法平等地行使,不能有歧视和不公正现象。为此,应该统一对公办中小学和非公办中小学的行政管理机构,由一个行政部门统一来行使公共管理权力,并按照一视同仁、为学校发展服务的原则对待不同类型的中小学。

其四,明确行政管理权是有限的法定的,不能侵犯举办者、学校的法定权利。行政管理权是法定的由政府代表国家统一行使的管理权,其特点是有限的强制,也就是在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是强制的,如超出权限范围变成无限的,则是违法的、会被强制的。地方政府在对中小学行使行政管理权时,必须合法,绝不能侵犯举办者、学校以及相关利益主体的法定权利。从行政管理权与法定权利而言,行政管理权应是对法定权利的保障权,法定权利规定着行政管理权的边界。因此,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要明晰行政管理权的法定界限,明确对中小学相关主体权利的保障责任,推进依法行政,维护法定权利。

二、中小学的举办制度创新

其一,从法律层面进一步细化举办者的权利与义务,确保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性与对称性。目前的法律对举办者的权利与义务的规定比较简略,法定权利仅有一项,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其所举办的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体制;法定义务也仅有一项,即负责筹措办学经费。法律对举办者确定学校的管理体制没有进一步的规定,这既不利于保障举办者权利,也不利于约束举办者权利的过度使用。法律仅对国家作为举办者的法定义务进行了进一步的规定,规定了办学经费来源、标准与办法,对国家作为举办者保障办学经费给予了征税、收费等相应的权利,但对非国家的举办者如何筹措经费没有相应规定。这既不利于依法规范这些举办者的筹措经费行为,也不利于这些举办者依法筹措经费,不能为举办者更好地筹措学校经费提供法律依据。

其二,从法律层面或政策层面进一步明确公立中小学的举办者及其责权。公立学校的举办者是国家,实际上是各级政府在代行国家作为举办者的责权,但是法律对于各级政府在举办中小学中的责权没有明确的规定与安排。从责任来说,各级政府如何分担作为举办者的投入责任,如何明确各级政府分别作为哪些学校的举办者,特别是如何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对公立中小学承担的举办者责任;从权利来说,各级政府如何行使对举办学校享有的权利,如何分享在确定学校管理体制方面的决策权,如何行使这种决策权等。同时,作为举办者的政府在行使学校管理体制方面的决策权时,如何与作为公共管理者行使的行政管理权相区分,两者的界线在哪儿。这些根本性的问题,都需要法律或政策做出基本的制度安排,从而能真正落实各级政府对中小学承担的举办者的投入责任,为不投入或投入不足提供明确的法律责任承担者。同时为各级政府合理分享对公立中小学的内部制度安排上的决策权提供依据,使公立学校在更好地体现中央利益的基础上照顾到地方的利益。

其三,从法律层面或政策层面进一步明确非公立中小学的举办者资格。从法律的原则规定上,任何合法的组织或个人都有权利成为中小学的举办者,但从中小学的性质及设立学校的法律标准来看,这种成为举办者的权利是有限制的,不是一种无限或绝对权利。法律应对自然人或一般组织成为中小学的举办者进行程序、标准、条件等方面的明确规定,从而对权利进行明确的法律限制或规定。这样,既可为那些想成为举办者的组织或个人提供明确的法律保障,也可为政府作为公共教育管理者行使行政管理权提供一个明确的法律依据,为合理合法地设置和管理中小学提供制度保障,也为这些非公办中小学的长远发展提供一种制度保障。

其四,从法律层面或政策层面进一步形成对非公立中小学的举办者激励。由于教育的公益性质、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国民性质,举办中小学本身不能带来经济上的利益,如何从制度上激励和吸引非政府的举办者积极举办非公立中小学,推动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仍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举办基础教育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的权利和责任。法律也规定政府鼓励非政府的各方举办教育。这就要求政府作为公共教育管理者要尽到鼓励的责任,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对非公立中小学的举办者进行激励。这种激励既可以是非经济的制度安排,如荣誉、名声等,也可以是经济的制度安排,如财政奖励、财政补助等。应该说,政府作为中小学的举办者和非政府中小学的举办者享有同等的法律权利与义务,政府作为举办者没有权力排斥非政府的举办者,政府作为公共教育管理者也没有权力对非政府的举办者采取歧视或不公平政策。

三、中小学的内部管理制度创新

其一,通过决策制度安排保障举办者合法利益。学校的决策制度安排最为基本的一点就是要体现举办者的合法利益,保障举办者拥有一定的决策权。借鉴现代企业制度对股东利益的保障制度,学校的决策制度安排应有三个基本要素:(1)解决谁有决策权问题,一般应是举办者会议或举办者代表会议作为最高权力组织,由它来决定决策权的分配、行使制度,最为基本的是决定决策权的代行机构方式及组成;(2)解决如何行使决策权问题,一般应是学校董事会或学校理事会等决策机构的决策制度安排,包括决策权限、决策程序等,代表举办者会议具体行使有关学校的决策事宜;(3)解决如何监督决策权行使问题,一般应是学校监事会或学校设独立董事方式,代表学校举办者利益监督代行决策权的机构或个人的决策权行使。现代学校制度的决策制度安排因其举办者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安排,但其基本的安排应使决策权合理配置、高效运行、监督有力,保障举办者合法利益,体现举办者办学思想与办学理念。由此来看国家举办的中小学,其决策制度安排应明确中小学的具体举办者或举办者代表,明确举办者拥有的决策权以及决策权在学校内的具体行使方式,将举办者利益通过决策制度安排内部化,从而保障国家作为举办者对中小学所持有的理念与办学目的。非国家举办的中小学,其决策制度安排首先是在法律框架内进行的合法的决策权安排,其次也应明确决策权在举办者间的分配、明确代行机构及监督方式。具体而言,对于举办者是个人的,其决策制度安排重点解决决策权的科学与民主问题,防止个人过度集权;对于举办者是多人或多个组织合作的,其决策制度安排重点解决决策权的合理分配问题,防止无法做出决策。

其二,通过执行制度安排保障法人利益。国家举办的中小学校,其执行制度应该是继续完善校长负责制,赋予校长明确的执行权力以及组阁(安排校内管理权力制度)的权力,改善其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使其充分代行国家对于学校的内部运作权,推动学校发展。非国家举办的中小学校,其执行制度安排也应是完善校长负责制,明确校长选任、执行决策以及业绩考核制度,明确校长管理学校事务的相对完整的权力,避免决策者越权和过分干涉校长的执行权。

其三,通过监督制度安排保障成员利益。现代学校的监督制度安排应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在决策权上有相应的监督安排,这种监督安排是代表学校成员的利益的监督,从决策上保障成员的法定利益,一般而言采用学校成员(教师、学生)代表进入决策机构享有决策权的方式或专门享有监督权的方式来安排。二是执行权上的监督安排,也就是对校长行使权力进行监督。这种监督安排更多的是让学校成员或代表参与管理,或是落实法律对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组织的安排,保障学校管理权的行使不侵犯教师的合法权利。三是成员权利日常保障上的监督安排,也就是一种常设组织或监督专人,是日常保障、补偿、救济成员合法权利上的监督安排,主要负责对日常管理行为中出现侵权时做出一种迅速反应,发挥权利补偿与救济保障作用。

其四,通过督导评估制度内部化安排保障公共利益。学校制度安排中除了通过学校行政管理制度、学校举办者制度来保障学校的公共利益外,更为重要的是将社会或公众对学校利益的要求内部化,使学校正常运行与发展的过程就是社会公共利益得到保障和发展的过程。学校的督导评估制度安排要体现和保障公共利益,需要有如下基本安排:一是在决策制度、执行制度与监督制度安排上有公众利益的代表者,一般而言是指社区或家长的代表者在学校的决策、管理与监督上有参与机会。二是在学校运作的过程中有公众参与的机会,也就是学校对社区或家长是开放的,家长能及时获知孩子的教育教学情况,能参与和选择对孩子教育与学习的某些活动。三是社会专门督导机构代表公众对学校办学情况进行定期评估,评估结果能成为激励和约束学校办学行为的依据,学校形成接受社会专业评估的负责文化与及时反馈的制度。

参考文献:

[1]陈桂生.“学校管理体制问题”引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1(1).

[2]全国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专业委员会.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c].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7.

[3]顾明远.建立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d].中国教育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2003.

[4]李继星.关于现代学校制度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d].中国教育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2003.

管理学决策的方法篇3

其一,明确地方政府对中小学的行政管理权,加强其能力与责任意识。依照法律规定,中央政府应将具体管理中小学的权力下放到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全面负责中小学的公共管理工作,激励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实际对管理学校的制度做出适应性的安排和决策,使其更好地回应当地人民接受良好基础教育的需求。面对全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状况,中央政府应根据各地情况,为地方政府发展和管理基础教育提供支持与帮助,加强其行政能力与尽责意识,通过双方的合作来达到基础教育的国家目标。

其二,明确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的行政管理权,加强其统筹能力。依照法律规定以及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规定,地方政府对中小学的管理权主要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来行使,而不能进一步下放到县级以下的政府机构。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能力,突出其在处理相关教育事宜中的领导地位,更好地协调财政、税务、规划等政府部门对教育的管理工作,形成相对集中统一的中小学行政管理制度。

其三,明确行政管理权是公共管理权力,依法对中小学平等行使。中小学因不同的举办性质而有各种不同的类型,政府在行使对不同类型的中小学的行政管理权时,必须依法平等地行使,不能有歧视和不公正现象。为此,应该统一对公办中小学和非公办中小学的行政管理机构,由一个行政部门统一来行使公共管理权力,并按照一视同仁、为学校发展服务的原则对待不同类型的中小学。

其四,明确行政管理权是有限的法定的,不能侵犯举办者、学校的法定权利。行政管理权是法定的由政府代表国家统一行使的管理权,其特点是有限的强制,也就是在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是强制的,如超出权限范围变成无限的,则是违法的、会被强制的。地方政府在对中小学行使行政管理权时,必须合法,绝不能侵犯举办者、学校以及相关利益主体的法定权利。从行政管理权与法定权利而言,行政管理权应是对法定权利的保障权,法定权利规定着行政管理权的边界。因此,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要明晰行政管理权的法定界限,明确对中小学相关主体权利的保障责任,推进依法行政,维护法定权利。

二、中小学的举办制度创新

其一,从法律层面进一步细化举办者的权利与义务,确保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性与对称性。目前的法律对举办者的权利与义务的规定比较简略,法定权利仅有一项,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其所举办的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体制;法定义务也仅有一项,即负责筹措办学经费。法律对举办者确定学校的管理体制没有进一步的规定,这既不利于保障举办者权利,也不利于约束举办者权利的过度使用。法律仅对国家作为举办者的法定义务进行了进一步的规定,规定了办学经费来源、标准与办法,对国家作为举办者保障办学经费给予了征税、收费等相应的权利,但对非国家的举办者如何筹措经费没有相应规定。这既不利于依法规范这些举办者的筹措经费行为,也不利于这些举办者依法筹措经费,不能为举办者更好地筹措学校经费提供法律依据。

其二,从法律层面或政策层面进一步明确公立中小学的举办者及其责权。公立学校的举办者是国家,实际上是各级政府在代行国家作为举办者的责权,但是法律对于各级政府在举办中小学中的责权没有明确的规定与安排。从责任来说,各级政府如何分担作为举办者的投入责任,如何明确各级政府分别作为哪些学校的举办者,特别是如何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对公立中小学承担的举办者责任;从权利来说,各级政府如何行使对举办学校享有的权利,如何分享在确定学校管理体制方面的决策权,如何行使这种决策权等。同时,作为举办者的政府在行使学校管理体制方面的决策权时,如何与作为公共管理者行使的行政管理权相区分,两者的界线在哪儿。这些根本性的问题,都需要法律或政策做出基本的制度安排,从而能真正落实各级政府对中小学承担的举办者的投入责任,为不投入或投入不足提供明确的法律责任承担者。同时为各级政府合理分享对公立中小学的内部制度安排上的决策权提供依据,使公立学校在更好地体现中央利益的基础上照顾到地方的利益。

其三,从法律层面或政策层面进一步明确非公立中小学的举办者资格。从法律的原则规定上,任何合法的组织或个人都有权利成为中小学的举办者,但从中小学的性质及设立学校的法律标准来看,这种成为举办者的权利是有限制的,不是一种无限或绝对权利。法律应对自然人或一般组织成为中小学的举办者进行程序、标准、条件等方面的明确规定,从而对权利进行明确的法律限制或规定。这样,既可为那些想成为举办者的组织或个人提供明确的法律保障,也可为政府作为公共教育管理者行使行政管理权提供一个明确的法律依据,为合理合法地设置和管理中小学提供制度保障,也为这些非公办中小学的长远发展提供一种制度保障。

其四,从法律层面或政策层面进一步形成对非公立中小学的举办者激励。由于教育的公益性质、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国民性质,举办中小学本身不能带来经济上的利益,如何从制度上激励和吸引非政府的举办者积极举办非公立中小学,推动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仍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举办基础教育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的权利和责任。法律也规定政府鼓励非政府的各方举办教育。这就要求政府作为公共教育管理者要尽到鼓励的责任,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对非公立中小学的举办者进行激励。这种激励既可以是非经济的制度安排,如荣誉、名声等,也可以是经济的制度安排,如财政奖励、财政补助等。应该说,政府作为中小学的举办者和非政府中小学的举办者享有同等的法律权利与义务,政府作为举办者没有权力排斥非政府的举办者,政府作为公共教育管理者也没有权力对非政府的举办者采取歧视或不公平政策。三、中小学的内部管理制度创新

其一,通过决策制度安排保障举办者合法利益。学校的决策制度安排最为基本的一点就是要体现举办者的合法利益,保障举办者拥有一定的决策权。借鉴现代企业制度对股东利益的保障制度,学校的决策制度安排应有三个基本要素:(1)解决谁有决策权问题,一般应是举办者会议或举办者代表会议作为最高权力组织,由它来决定决策权的分配、行使制度,最为基本的是决定决策权的代行机构方式及组成;(2)解决如何行使决策权问题,一般应是学校董事会或学校理事会等决策机构的决策制度安排,包括决策权限、决策程序等,代表举办者会议具体行使有关学校的决策事宜;(3)解决如何监督决策权行使问题,一般应是学校监事会或学校设独立董事方式,代表学校举办者利益监督代行决策权的机构或个人的决策权行使。现代学校制度的决策制度安排因其举办者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安排,但其基本的安排应使决策权合理配置、高效运行、监督有力,保障举办者合法利益,体现举办者办学思想与办学理念。由此来看国家举办的中小学,其决策制度安排应明确中小学的具体举办者或举办者代表,明确举办者拥有的决策权以及决策权在学校内的具体行使方式,将举办者利益通过决策制度安排内部化,从而保障国家作为举办者对中小学所持有的理念与办学目的。非国家举办的中小学,其决策制度安排首先是在法律框架内进行的合法的决策权安排,其次也应明确决策权在举办者间的分配、明确代行机构及监督方式。具体而言,对于举办者是个人的,其决策制度安排重点解决决策权的科学与民主问题,防止个人过度集权;对于举办者是多人或多个组织合作的,其决策制度安排重点解决决策权的合理分配问题,防止无法做出决策。

其二,通过执行制度安排保障法人利益。国家举办的中小学校,其执行制度应该是继续完善校长负责制,赋予校长明确的执行权力以及组阁(安排校内管理权力制度)的权力,改善其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使其充分代行国家对于学校的内部运作权,推动学校发展。非国家举办的中小学校,其执行制度安排也应是完善校长负责制,明确校长选任、执行决策以及业绩考核制度,明确校长管理学校事务的相对完整的权力,避免决策者越权和过分干涉校长的执行权。

其三,通过监督制度安排保障成员利益。现代学校的监督制度安排应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在决策权上有相应的监督安排,这种监督安排是代表学校成员的利益的监督,从决策上保障成员的法定利益,一般而言采用学校成员(教师、学生)代表进入决策机构享有决策权的方式或专门享有监督权的方式来安排。二是执行权上的监督安排,也就是对校长行使权力进行监督。这种监督安排更多的是让学校成员或代表参与管理,或是落实法律对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组织的安排,保障学校管理权的行使不侵犯教师的合法权利。三是成员权利日常保障上的监督安排,也就是一种常设组织或监督专人,是日常保障、补偿、救济成员合法权利上的监督安排,主要负责对日常管理行为中出现侵权时做出一种迅速反应,发挥权利补偿与救济保障作用。

其四,通过督导评估制度内部化安排保障公共利益。学校制度安排中除了通过学校行政管理制度、学校举办者制度来保障学校的公共利益外,更为重要的是将社会或公众对学校利益的要求内部化,使学校正常运行与发展的过程就是社会公共利益得到保障和发展的过程。学校的督导评估制度安排要体现和保障公共利益,需要有如下基本安排:一是在决策制度、执行制度与监督制度安排上有公众利益的代表者,一般而言是指社区或家长的代表者在学校的决策、管理与监督上有参与机会。二是在学校运作的过程中有公众参与的机会,也就是学校对社区或家长是开放的,家长能及时获知孩子的教育教学情况,能参与和选择对孩子教育与学习的某些活动。三是社会专门督导机构代表公众对学校办学情况进行定期评估,评估结果能成为激励和约束学校办学行为的依据,学校形成接受社会专业评估的负责文化与及时反馈的制度。

管理学决策的方法篇4

一、我国现代大学制度

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

现代意义大学制度来自于西方,可以溯源自16世纪牛津和剑桥的大学自治,奠定1810年的洪堡主政下的柏林大学的学术与教学相结合的自由理念,时至今日,西方发达国家都形成较为成熟的大学办学理念与制度模式。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在19世纪末,随着传统教育的衰落和现代新型高等教育的兴起而逐渐出现的。大多数高教史研究者均认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北洋公学”(天津大学前身)是在1895年建立的,次年“南洋公学”(西安交大、上海交大前身)成立。1898年,又建立了“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育体制已经名存实亡了。

中国大学制度是由蔡元培先生开创的,这种制度主要包含现代大学制度与学术制度,它包括四项内容:一是阐明了大学教育的宗旨在培养人才,而变成求官发财之梯,故学生之志趣必以钻研学术为指向,教师聘用也应视其才学为原则,这是对京师大学堂所积官僚旧习的一次重大改革;二是为发展学术,给学术研究提供广阔的空间,特别是“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原则;三是在校内实施“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制度;四是调整北大的学科,确定以文理两科为重点的发展方向。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大学以苏联模式建立专业体系和内部管理体制,自被取消,学术自由受限制,直至的大学浩劫和灾难。

改革开放之后,大学又逐渐复归了大学精神,学术自由吹来了科学的春天和大学的快速发展。但政府对大学内部事务的干预、薪酬制度的设定、人员聘用的控制,领导干部的指派等使大学的自受到了较大影响,大学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治校的创造精神和革新精神没有达到预期,政府较高投入的期望与高校的世界影响力不够,大师级的学者不足、原创性成果的缺乏相去甚远,最终演化为世纪之交对现代大学制度的呼唤与热议。

现代大学制度是世纪之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社会和高校自身对高校作用的新期待不断高涨的情况下的一种制度建设的愿望,带有我国现实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大学制度创建理论。现代大学的核心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科学管理。现代大学制度涉及规范和理顺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涉及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与改革。现代大学制度的构架包括两个层面,即宏观层面(学校与外部的关系):政府宏观管理、市场适度调节、社会广泛参与、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微观层面(学校内部):党委领导、校的、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二、民主管理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根基

现代大学制度和民主管理存在着关联性,是相互促进的。民主管理是现代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特征,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促进高校科学决策、深化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加强民主管理、才能更好地保障师生员工的民利,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现代大学制度是高校民主管理的保障,并促进了民主管理,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是高校改革的方向,得到了《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保障。随着发展的深入,高校客观上需要依法保证教职工能够参与民主管理的深入,师生员工必然会对学校的发展越来越关心,进而促进学校在学校的管理中进一步发扬民主。

(一)高校民主管理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意识不强

这一方面表现为学校领导对民主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存在认识偏差甚至错误认识。有的担心教职工的参与会削弱领导的权威性,有的对师生员工参与民主管理的程序、方法、途径并不熟悉,没有保证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另一方面表现为师生员工的民主惰性,由于他们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对民主管理没有精力参与或不愿参与,有的对自身的民利和义务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民主管理对自身的价值。

2.机制不完善,机制不合理

高校缺乏健全的民主管理制度,使得民主管理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教代会作为重要的民主管理形式,有的高校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制度,何时开、如何开教代会比较随意。部分高校民主管理流于形式,民主管理运行机制不合理,师生员工的知情权、监督权、表达权等制度保障有待完善。

3.摸着石头过河,自说自话

现代大学制度之所以强调民主管理,是因为人们认识到民主管理的重要性,但在现实中,有的高校恰恰由于民主管理不到位,不完善,使得师生员工对民主管理不关心、不参与、不感冒,民主管理的成效就越发显示不出来。最主要的是民主管理缺少对民主管理成效的评价机制,高校在民主管理方面开展得成功还是失败,缺少衡量的尺度。

(二)民主管理实现的途径

1.正确认识民主管理的重要作用,加强民主管理的文化建设

高校应加大对民主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教育,营造民主管理的文化氛围,使师生员工充分意识到民主管理“人人有责”,把民主管理的意识贯彻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鼓励师生员工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工作中来。特别是学校领导要强化民主管理意识,在民主管理方面发挥挥率先垂范作用。

2.以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为目标,不断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建设

进一步完善教代会制度。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首先要明确教育代会的职权,成为师生员工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其次,完善教代会动作方式,确保教代会不流于形式,让教代会起到应有的作用。还要以制度的形式保证教代会常态化运作。

3.进一步完善教授治学制度建设

在现代大学制度中,要逐步形成一种以教授为代表的师资队伍与学校党政领导一起共同承担的又明确分工的运行制度,保证学校决策、民主管理。在教学、科研、学术发展等问题上,应给予教授及相关教师更多的决策、监督等权力。要建立完善的产生程序组织设置与规章制度等,明确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制度的地位、权力、义务等。

4.进一步完善民主评议制度

世界一流的高校广泛建立了民主评议制度,该制度不仅保证了师生员工的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力,而且对转变高校领导的工作作风、提高其工作水平、保障廉洁自律等方面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建立民主评议制度要从制度保证、机制完善、公平民主等方面下功夫,使得民主评议真正发挥作用。

(三)畅通民主渠道,不断探索民主管理的科学机制

即使建立了民主管理制度,但没有科学的运行机制、没有畅通的民主渠道,高校民主管理的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1.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

民主管理是科学决策机制的前提,只有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在决策机制上,高校要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以党内民主带动学校民主。要明晰、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民主管理权力的权力框架结构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不同群体、不同机构、不同人的作用,实现学校民主管理,科学决策。

2.健全民主监督机制

没有健全的民主监督机制,就没有科学的民主管理制度。一方面,高校要将民主管理制度纳入学校的考核体系中,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奖惩的重要依据。同时,高校要以教代会、学代会、学术委员会等机构和师生员工等主体构建立体监督体系,监督、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

总之,民主管理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系统工程,要不断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创新思维,保证高校事业为断取得更大进步。

三、科学决策是现代大学制度健康发展的关键

之所以说科学决策是现代大学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因为决策的成功是最大的成功,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决策无疑对一个学校的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

(一)科学决策的内涵

所谓科学决策,就是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多门类多学科知识,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和论证手段,开展跨学科、多层次的决策科研活动,保障我们决策利益对理性的和经济的需求,使我们决策的成本和风险降低到最小。简言之,科学决策就在于要求我们要从经验决策转变到科学决策上来,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决策,实现决策全过程程序的科学化。

(二)科学决策与经验决策相对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决策对象日趋复杂,决策由经验上升为科学,是一种较之经验决策更为高级的决策形式,它是现代人类社会决策的主要形式。科学决策的优点是把决策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能够克服个人知识水平、决策水平以及决策经验不足的局限,使决策摆脱主观随意性而更能符合客观实际。实现决策科学化,有效地进行科学决策,包括:决策体制科学化、决策程序科学化、决策方法科学化、决策者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管理知识、从事决策的工作能力和作风。科学决策的主要特点是:一是要有科学的决策体制和机制;二是要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三是要特别重视“智囊团”在决策中的参谋咨询作用;四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

(三)科学决策要遵循高校的基本规律

高校领导要做出科学决策,必须遵循高教规律,按科学决策基本规则办事。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有多种层次:一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二是每个学校的校情,即特殊规律;三是特定高校每一方面的专项工作规律。推进高校重大决策科学化,要体现特定时期教育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使决策的内容与办学理念、发展目标相一致,不同类型与不同层级的大学等不同的发展目标对于决策的内容及侧重点的选择。

(四)科学决策的标准与程序

一是要有准确的决策目标;二是决策的执行结果能够实现确定的目标;三是实现决策目标的代价较小;四是决策执行后的副作用较小。相应地,科学决策的程序,一是明确问题,确立目标;二是调查研究,集思广益;三是分析论证,拟定方案;四是分析评估,选择方案。程序决定成败,其中调查研究尤为重要。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决策权,没有调查研究就谈不上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因此必须把决策前的调查研究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先调研后决策。所有领导都要亲自参加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建立调研制度,整合力量,共同搞好调查研究。

一言概之,要保证学校和谐、持续发展,必须确保学校决策的科学性。决策的科学化是根本,它要求决策遵循科学原则,运用科学方法,通过科学的程序,反映客观发展规律。唯有如此,才能保证现代大学制度健康稳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管理学决策的方法篇5

〔论文摘要及时科学的卫生应急决策是卫生应急管理的核心。通过分析卫生应急管理的内在特征以及理性决策的特点,描述了理性决策在卫生应急管理中的普遥适用性,论证了卫生应急管理决策的动态系统和决策内涵的层级变化以及动态理性决策在卫生应急管理中的适用性,构造了卫生应急动态决策系统,提出了强化决策主体专业化倾向和完善决策支持系统是实现动态理性决策的关健环节,对目前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决策机制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

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已引起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突发公共事件主要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在这四类突发公共事件中,公共卫生事件备受关注。一般意义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闭。因为突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很可能同时也对当事人的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同时也可能是公共卫生事件。

“管理就是决策”,应急管理就是应急决策。及时科学的卫生应急决策是卫生应急管理的核心,也是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决策,一些研究者通过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性、紧急性、不确定性等因素,认为理性决策在卫生应急决策中具有局限性,不应作为核心的决策方法,本文即从理性决策和卫生应急管理的内在倾向性分析出发,来论证理性决策在卫生应急决策中的普遍适用性以及优化。

1理性决策

最早关于理性的论述应该说是隐藏在哲学理念中。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指出,自然真理“隐藏”在事物之中,唯有人的“思想”而不是“感觉”才能获得它。赫拉克利特所指的“思想”其实就是“理性”。

18世纪的哲学家们将“理性”从认识论引申到其他领域,认为凡是合乎自然、合乎人性的就是理性。后来的经济管理学者们认为个体人的决策行为应该是合乎理性的,决策者在决策时可以获得完全的信息支持,个体根据完全信息进行计算和分析,按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目标在既定方案集中选择决策方案,获得最优结果。这种完全理性假设是传统管理科学的逻辑起点,但超越现实的完全理性假设显然是绝对和理想化的。于是,有限理性、过程理性、渐进理性、适应性理性等理论紧随而出,其中以赫伯特·西蒙等为代表的有限理性最具影响力。享有“决策之父”之称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而决策取决于理性,理性是有限的,理性决策就是用评价行为后果的某个价值体系,去选择较令人满意的备选行为方案。比较其他各种“理性”流派,论述各有不同,但普遍认为理性的实质就是基于某种原因的逻辑性分析。

有限理性为人们决策提供了一个更契合实际的参考点和新的思维框架,同时也为管理决策指出了一条通途,有限理性与决策的藕合机理始终是管理学研究者乐此不疲探讨的领域。根据对“理性”概念的历史分析,可以认为理性决策是一种有明确的决策目的,有充分的思维依据,能够对决策对象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一种决策方法,是一种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理性决策实现的要素有:明确的目的性,信息的完整性,推理的逻辑性,决策的客观性。同时分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特点,理性决策依然是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决策的主要决策方式。

2理性决策在公共卫生应急决策中的适用性分析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具有内在特殊属性,适用于理性决策,现分析如下:

(1)决策者身份的特殊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理是公共决策者、政府,这和私人决策是不同的,应该更加重视强调程序性、合法性、合规性、逻辑性。这就决定了决策者在决策的时候,虽然也受到普遍意义上的个性气质、心理特征、偏好习惯的影响,但是理性客观依然是公共决策者的核心要求。

(2)卫生事件特定的目的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牵涉到人们的健康,而健康很多情况下具有不可逆转、不可弥补的价值,这就要求决策要有更高的成功概率。而理性决策在众多的决策方法中,由于其逻辑的推理性具有更高的成功概率。

(3)执行决策的约束性。决策的执行力往往取决于决策的可操作性。应急处理中的约束因素,如人力,财力,地理方位,信息管理、技术等都要充分了解和评估,而不是主观臆断。

(4)决策者知识和认识的限制性。当前公共卫生事件的起因可以说纷繁复杂,有毒物质的威胁、传染病的快速传播、水和空气的污染、工业事故、自然灾害、意外或者故意制造的卫生安全事件、环境灾难等,作为安全管理者很难对每一种情况都很熟悉,这就需要专业人员对客观危害的分析和评估,经验和直觉往往和现实会有偏差。

(5)决策目标的确定性和统一性。决策者的价值取向影响到决策目标系统各要素的权重分配,而公共卫生事件的目的性很确定和统一。人民的健康总是第一位的。这也符合理性决策的一个必备条件。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复杂性和新异性。人类在地球上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卫生疾病的发生已经不再是稳定的和容易预见的。人口的激增、工业化的普及、迅速的城市化、恶化的环境、药物的滥用、生物世界平衡的破坏等,特别是微生物世界的平衡,“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新出现的传染病即以空前地、每年新增一种或者多种的速度被发现。现今有近40种疾病在一代人以前是不为人所知的”。这些都对决策者提出了挑战,决定了决策不能是随意的、主观的,必须进行科学分析、理性推理、参考咨询、统筹择优。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特点符合理性决策的适用条件和需要,理性决策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决策的水平,进而决定了应急管理的水平。

3动态理性决策框架设计

决策大师西蒙在指出“决策即是理性”的时候,同时认为理性是有限的,应该在理性决策前加一个限定词。作为卫生应急理性决策,决策过程绝不是静态和一劳永逸的,根据卫生应急事件的特点,动态理性决策方法就是对理性决策的补充和优化。

卫生应急决策作为一种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具有高度的动态性。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具有明显的动态特性,是阶段性处置结果和突发事件发展趋势的动态博弈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系统动态作用机理有利于提高决策准确性和事件处理效率,发挥应急管理的整体效能

3.1基于决策目标变动性的框架设计

“应急动态决策行为具有比较明显的程序非常规化、目标动态化以及信息稀缺性等特征”。由于时间、资源的限制,卫生应急管理决策者们往往可能需要在决策的程序和步骤方面有所调整,虽然决策的核心方法依然是理性分析、科学决策,但在决策的具体方式就要有所优化和完善,强调动态性和调整性。

在卫生应急管理系统中,目标系统是核心,信息系统是关键,综合智囊系统,管理者作出决策,然后付诸实施,在决策执行的过程中丰富认识,根据实施过程和结果,把信息反馈到信息系统,管理者根据信息的变化调整决策目标,再次综合智囊系统,进一步作出决策调整,形成一个如图1所示的动态循环系统。

3. 2基于决策内涵层次性的框架设计

“突发事件本身的随机变化与动态性质决定了应急决策的资源调度是一个动态多阶段的复杂过程。在卫生应急的实际决策过程中,常常面临着比过去复杂得多的新情况、新问题,许多重大的问题需要及时、准确地做出决策,稍有不慎就会失去转危为安、化解危机的良好契机,使管理陷人被动。在处理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的不同时段和阶段,决策的内涵也是不断变化的。根据决策内涵的变化,决策要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卫生应急管理的决策非常注重及时性和即时性,层次性和递进性。

突发事件初期,无法尽快确定一个比较明晰的决策目标,决策者总是尽快控制局势,及时救助,防止事态的恶化,决策强调要“快,’;到了“事件处理层”,随着信息的增加和深人了解,进人事件的实质处理阶段,这时的决策要求就强调“优”,决策内涵也相应发生变化。到了应急事件处理的后期的“改进提升阶段”和“追本溯源阶段”,工作要求就要强调“实”和“真”,工作重心也相应调整。如图2所示,应急管理决策在不同层次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决策要求也是不同的,它是一个动态递进的过程。

4完善卫生应急动态理性决策系统的途径

虽然动态理性决策是卫生应急决策的必然选择,然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性与高度不确定性等特点也影响理性决策;而且无处不在的媒体效应使恐慌疑惑情绪的传播比卫生事件本身传播还要快,决策者有时也难以获得客观全面的信息并难免不受舆论情绪的影响。因此,实现科学合理的对应急事件的理性决策,还必须优化整个决策系统。从各个环节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图3是卫生应急管理的动态理性决策系统分析图。如图所示,明确决策目标系统,优化决策主体系统,完善决策支持系统,强化决策保障系统是实现动态理性决策的重要环节,其中,优化决策主体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是保证理性决策成功的关键。

4. 1强化决策主体专业化倾向

中国的管理学专家这样来给决策下定义:“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国外关于决策的权威定义为“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从两种定义的比较可以看出,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或领导者,同时也是决策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管理者的素质决定着决策的水平,应急决策的非程序化和时间的紧迫性,未来决策的复杂性决定了应急决策的专业化倾向。

决策者的心理倾向、经验气质、人格魅力、知识智慧总会影响到决策过程,作为卫生应急管理的决策者,要掌握各个方面的知识,不仅要通晓卫生知识,还应懂得管理学的理论,学习教育、经济、传播、统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历史、人文、地理、环境、自然科学。只有这样,才能视野开阔、观察敏锐、善于明辨是非。否则,对问题的有关知识一无所知或残缺不全,就不可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并做出迅速准确的决策。这些都决定了卫生应急管理的专业化倾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因此,科学及时地处理卫生应急事件有待于专业的卫生应急反应机构的设立和专业人员的培训。在世界的很多国家,都设有专门的卫生应急反应机构和负责人,负责以各种形式集中处理疫情信息,突发卫生事件信息的获取、诊断、病例管理、控制、风险评估、舆论沟通、组织分析、评定、检测以及,同时协调已经发生或者潜在的卫生事件的应对事宜。

4. 2完善决策支持系统

理性决策的前提就是信息准备。现在所有流动的要素中,信息应该是最快的,建立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是提高群体性事件应急决策水平的最有效方法。决策者在公共卫生应急事件中能够成功实现理性决策的关键环节就是及时、客观地获取信息。

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有信息系统和智囊系统。信息系统建设既要强调信息的搜集提供,也应该根据管理科学,设置相应的参数和处理程序,在提供准确有用的信息的同时提供相应的智能决策结果。实现通讯指挥调度、医疗救治资源管理、医疗救治情况分析、健康随访分析、公共防治分析、物质保障分析、防治隔离分析、政府文件管理、疫情动态分析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的信息采集、信息统计、信息分析、信息展现等功能。进而在完善数据处理机制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全国疫情、化学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环境相关卫生事件、群体卫生事件预普及反应系统等。此外,理性决策的时间要掌握合理,理性决策并不是充分考虑后的决策,而是及时科学的决策,因此,智囊团的作用也很重要。卫生专业人员,决策者,安全官员要科学沟通,智囊团可以充分发挥其专业技能的作用,为决策提供意见和建议。

4. 3融合辅助决策方法

动态理性决策过程并不排斥其他决策方式方法,其中直觉决策就是动态理性决策的一个可选补充。虽然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迥然不同,直觉思维不是以充分的信息为基础、按规定好的步骤前进为其特征的。但直觉思维也绝不是毫无根据的凭空想象、主观臆断、盲目决策,而相反,直觉是在认识过程中,人们头脑中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等在无意识或潜意识的状态下,未经逻辑推论而突然跃出所产生的认识上的飞跃,它不仅是基于现实观察的结果,更是人脑在既往经验和感性认识基础上形成的综合判断。“直觉思维总是以熟悉的有关知识领域及其结构为根据;使思维者可能实行跃进、越级和采取捷径,并多少需要以后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重新检验所作的结论”

在充分肯定严密的逻辑推理是获取最优化决策结果的合理方法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卫生危机中的一些微观决策或者即时决策是纯理性的方法所较难解决的。事实上,在实际的决策过程中,“利用超理性和反理性决策方法的次数,远较用纯理性和有限理性决策为多”。这种理性决策的优化模式—“超理性和反理性”的思想基础就是直觉。直觉在理性决策中的补充应用就是决策者基于知识、经验和能力,在综合分析各种资源的前提下,凭借直觉或灵感来对头脑中即存的理性解决方案做出选择的过程,是理性决策水平得以飞跃的重要条件。

5小结

管理学决策的方法篇6

政府决策是国家决策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政府公共管理过程中有重要地位,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要推进国家决策科学化,必须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科学发展观战略需要各级政府的贯彻落实,各级政府的科学决策水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条件。政府决策是政府公共管理的关键环节,是政府其它管理环节的前提和基础。政府决策为政府公共管理和治理提供目标、方向和价值判断标准,是影响政府公共管理和治理水平的核心要素。决策的失误是管理中损失最大的失误,科学化水平低是产生政府决策失误的重要原因,如何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水平是现实政府决策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政府决策与政府决策科学化

政府决策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派出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而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行政机构为了履行行政职能,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按照法定程序,针对各种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制定政策、对策和方案,并通过执行达到特定目标的过程。

政府决策不同于私人决策,具有以下特征:(1)政府决策的制定主体是具有法定权限的行政机关,以政府机关为主,但不限于狭义的政府概念。(2)政府决策的对象是国家和社会的公共事务,包括各种公共决策问题。(3)政府决策的依据是国家宪法和法律,不论是政府决策制定过程、执行过程,还是监督过程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4)政府决策目标不仅是为了履行行政职能,最主要是为了解决各种公共问题和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5)政府决策一旦做出,具有权威性,这样才能提高决策执行的效率。(6)政府决策还有责任性,即政府决策出现决策失误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于因主观失职而出现的决策失误,应追究相应决策者的责任。

决策的科学化是把科学引入决策的过程中,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科学的程序,通过科学的论证,为正确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政府决策科学化是指政府决策制定主体和其它各相关决策主体按照科学的决策理论、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和决策制度、运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和手段进行决策,使决策过程符合实际规律、决策结果有效解决决策问题。政府决策科学化需要尊重科学,按照客观规律决策,需要运用科学的决策理论、方法和技术。

二、政府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水平,是因为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政府科学决策具有以下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政府决策科学化有利于促进政府管理现代化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旧的政府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世界范围内的政府管理改革浪潮不断兴起,服务型的政府治理模式正在取代管制型的政府管理模式,成为政府管理现代化的趋势。服务型政府强调运用企业的服务理念和管理精神来改革政府;强调顾客至上,顾客包括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和作为社会主体的公民和社会团体,并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合作与和谐相处。要实现服务型政府的管理模式转变,政府必须深入了解公众的不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决策、政策、法规,提供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以满足公众和社会的多方位的、多层次的要求和愿望。大力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是政府深入了解公众的多层次需求、制定符合现实的决策和政策的重要途径和必要环节。政府决策科学化能使政府适应日益变化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环境,不断提高政府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快实现政府管理现代化。

(二)政府决策科学化是政府决策本身的要求

政府决策的发展趋势和如何减少决策失误的现实需要政府决策科学化。政府决策是政府运用公权力对社会资源进行协调和配置,政府决策失误可能造成的是经济的巨大损失、大范围的社会负面影响、政府公信力下降、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了预防和减少政府决策失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实现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减少因为决策不科学所带来的决策失误。现代社会的发展使政府决策的内容、范围、难度也在不断变化,社会新问题、新情况的不断产生使得政府决策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多,社会问题的高度复杂性、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经济社会结构的迅速变化使得政府决策的难度不断增大、影响范围越来越广。因此,政府决策的现代趋势要求政府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不断完善科学的决策程序和决策制度,不断拓展科学的决策方法。

(三)政府决策科学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需要的是一个成熟的规则和制度体系,需要政府的微观直接管理转变为宏观间接管理。宏观地间接管理需要政府制定具有导向性、规划性的规则和制度,这就需要一个健全的科学决策制度和机制,否则宏观决策失误的经济损失、社会影响和政治影响都是巨大的。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伴随的是多重利益主体的存在,平衡和协调各种市场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和诉求将是政府决策的重要内容,这也需要一个科学的决策程序和机制来处理市场中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博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特征要求同国际市场接轨,以分享国际资本、技术、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投资优势,这在客观上也要求政府决策科学化。

(四)政府决策科学化是政府应对科技发展的有效前提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知识经济和网络社会成为现实。知识经济时代中,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传统的经验决策模式根本不能适应理论、信息、技术、知识创新的步伐。网络社会的发展使得社会组织结构由线性向网状结构转变、管理方式由自上而下向团队式和同心圆式转变,传统的政府管理的决策模式需要向电子政务式的决策模式转变。要想有效应对知识经济和网络社会带来的复杂局面,就需要政府决策实现科学化,主动适应科技发展新形势。

三、我国政府决策中需要加强科学化的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府决策科学化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但也存在着以下问题及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政府决策相关主体的科学观念有待提高

政府决策相关主体既包括政府决策者,也包括政府决策过程中的相关利益公众。政府决策科学化需要决策过程中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技术、手段,遵循科学的程序、规则、制度。部分政府决策者的程序意识、规则意识、制度意识淡薄,决策过程中不遵循已有的程序和制度,依靠个人主观愿望决策。在决策方法上,定量决策运用不够,定性决策以个人经验为主,决策技术也不能跟随社会现实的变化调整。政府决策的相关公众的科学意识有待加强,在个人利益面前,经常忽视合理、科学的参与政府决策的途径,这些因素都制约了政府决策科学化。

(二)政府决策体制存在缺陷

现代政府决策体制是一个包括决策信息系统、决策咨询系统、决策中枢系统、决策执行系统和决策监督系统等既分工合作又密切配合的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在我国当代政府决策实践中,决策信息系统的建设刚起步,调查研究技术和方法有待改进;决策咨询系统中存在着咨询组织独立性不强的问题;决策中枢系统中存在着决策权力、职责划分不明确、决策权力过分集中、决策制定主体决策方式和方法单一的问题;决策执行系统存在着因执行职能受制于决策中枢系统而执行不力和执行低效的现象;决策监督系统存在着监督主体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够的问题;且各子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不紧密、分工合作的效率有待提高。

(三)政府决策程序的科学性有待加强

我国政府决策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调整和优化,建立了许多科学的政府决策程序,但与西方国家成熟的政府决策程序相比还有不足,如调查研究的程序不规范导致政府决策信息系统的信息能力低,专家咨询论证的程序不健全导致政府决策咨询系统的利用程度低,集体选择的程序不完善导致部分决策中枢系统决策失误多,决策评估程序的不健全导致政府决策监督系统的不完善等。

(四)政府决策的制度化不健全

政府决策的制度化、法制化水平低容易造成政府决策缺少约束和监督,主观随意性大,易出现决策失误。当代我国政府决策中有许多相关的决策制度,但制度的执行力需要加强,决策实践中缺少一个系统的制度组合,调查研究制度、决策咨询制度、决策公示制度、决策听证制度、集体决策制度、决策评估制度、决策责任追究制度之间的联系性有待加强。

四、推进我国政府决策科学化的对策

鉴于政府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我国政府决策科学化中存在的问题和出现问题的原因,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我国政府决策科学化。

(一)树立正确的决策指导思想和决策原则

指导思想和原则是行动的前提,政府决策指导思想和决策原则是政府决策行为的前提,政府决策科学化必须有合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政府决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要在政府决策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中国现实国情。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是要在政府决策中始终站在中国的发展阶段、历史位置的高度来思考问题。政府决策坚持科学的原则就是要用科学的精神贯穿于政府决策过程中,如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客观实际出发。科学地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重点与全面的关系等。

(二)提高政府决策相关主体的科学素养

政府决策者特别是行政领导是政府决策的核心主体,其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政府决策科学化的水平。政府决策者的科学素养是一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能力方面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战略预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等。素质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职业素质等。要提高政府决策者的科学素养,就必须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加强他们的大局意识、创新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等。政府决策者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基础上,要运用科学的决策思维方式。所谓科学的决策思维方式、是决策的系统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在具备总揽全局、立意高远的决策境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决策视野,抢抓先机、果断定锤的决策魅力的基础上形成的整体性决策思维、全面性决策思维、准确性决策思维、效能性决策思维、创新性决策思维和惠民性决策思维。对于政府决策利益相关的社会公众,也应该提高科学合理参与政府决策的观念,对于利益相关的政府决策,应该事先了解其流程和相关知识,以提高决策参与的有效性。

(三)提高政府决策体制的科学性

政府决策体制是规范政府决策制定主体、决策执行主体、决策评估和监督主体的制度规定。完善政府决策体制需要处理好决策信息系统、决策咨询系统、决策中枢系统、决策执行系统、决策监督系统之间的关系,使这五大子系统既相互独立、各司其职,又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在政府决策主体的决策权限方面,既要按照行政权力运作的规律,处理好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又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有限政府、法治政府明确政府的决策权限和范围。对于市场能自行运行好和政府不该管的领域,政府的决策权力应该撤出,对于市场失灵的领域,政府应该加大决策力度。决策执行可以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和企业管理规律,并用法律的形式确定运转有效的政府决策执行机制。决策监督方面,既要完善政府决策的权力监督,也要加强权利对政府决策的监督。

(四)健全科学的政府决策程序

从决策过程上讲,政府决策科学化是指政府决策过程的科学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政府决策程序的科学化。政府决策程序包括发现决策问题、确定决策目标、调查研究、制定备选方案、科学评估论证和预测、确定最后方案、实施备选方案、决策反馈与完善等决策阶段中的程序。政府决策程序的科学化要求政府决策程序系统化、规范化、法治化。比如在具体操作流程上要明确规定决策议题的提出过程、调查研究的过程和报告、开会集体讨论的过程、专家咨询论证的报告、集体表决的方式、决策试行的标准等。

(五)健全相关决策制度

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政府决策过程中有许多相关制度,如调查研究制度、决策咨询论证制度、集体决策制度、决策公开制度、决策听证制度、决策监督制度、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等。完善这些制度都可以在结果上增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下面论述的制度是从信息和知识的角度增加政府决策过程科学化的相关制度。

(六)调查研究制度

调查研究是政府决策的必经程序。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决策实际情况的认识、了解、分析程度,这取决于调查研究的力度和质量。没有调查研究不仅没有发言权,也没有决策权,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谐社会、先进文化的今天,政府决策者如果不认真调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趋势,就不能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政府决策过程中的调查研究需要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并不断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调查研究的技术、方法、手段,对于调查研究的范围、内容、方法都要有明确规定,对于不经过调查研究的决策应谨慎表决。

(七)决策咨询论证制度

目前,我国各级党政机关都成立了政策研究室、政策研究中心、政策调研室等咨询机构,但是这类咨询机构大多是体制内机构,其人事和财政都受制于政府相关部门,导致现实中存在着研究主体不独立、研究结果不客观、研究成果利用率低等现象。要改变这一状况,政府就必须完善政府决策咨询论证制度。一方面要提高政府研究部门的独立性,并聘请社会各界专家担任政府决策顾问,让其切实发挥思想库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民间咨询机构,促进决策咨询的独立化、客观化和高效化。

(八)决策评估制度

完善的决策评估制度是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的重要途径。决策评估制度不仅要评估政府决策结果的有效性,也要评估政府决策本身的科学性,还要评估决策过程的科学性和决策方法的科学性,为提高以后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提供经验和教训。完善决策评估制度要提高决策评估人员的专业性,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完善的决策评估指标体系,以促进决策评估的科学性。对于决策评估的结果要充分利用,并同决策目标相比较,以提高决策评估的有效性。

(九)有效利用科学的决策理论、方法、技术和手段

政府决策科学化既需要科学的决策理论、方法、方式,也需要科学的技术和手段。科学的政府决策理论有完全理性决策理论、有限理性决策理论、渐进决策理论和综合扫描决策理论等。科学的决策方法有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细分到决策过程中有决策问题构建与规划方法、各种调查研究方法、决策备选方案的制定方法和预测方法、备选方案的选择方法、决策实施的评估方法等。科学的技术和手段包括政府决策中运用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其配套的现代化设备。其中,完善电子政务是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电子政务为公众提供有关政府决策的信息,有利于实现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电子政务为公民参与政府决策提供了新渠道,社会公众可以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愿望和利益诉求,使政府决策者可以更多地了解实际情况,做到从实际出发,增加决策结果的科学性。政府相关部门应有效利用电子政务给政府决策的带来许多科学的技术、方法、手段和工具,比如通过视频会议、网络决策专栏等形式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管理学决策的方法篇7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决策;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王学通(1971-),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工程项目管理,建筑企业组织管理,工程项目信息化等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国际上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如ProjectDeliverySystem、ProjectDeliveryMethods、ProjectProcurementSystem和ProjectPaymentSystem等,在我国主要称其为工程项目管理模式[1]或工程项目交易模式[2],本文统称为项目管理模式(PDMs)。项目管理模式通常定义了项目各参与单位的角色和责任,设立了项目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的执行框架。学术界对于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一方面是尝试提出新的项目管理模式以适合发展的需求,如提出DB模式、CM@risk等;另一方面,探究各种项目管理模式的特征及如何选择恰当的项目管理模式。

从工程项目的实施绩效来看,PDMs的选择将与其他因素一起共同影响工程项目的实施效果。有研究指出,选择一个合适的项目管理模式能够使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降低5%[3]。然而,我国目前在项目管理模式的决策上仍很大程度依赖于经验和直觉,如何根据工程项目的技术特征、业主与承包商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模式,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将从管理模式绩效、决策指标研究及项目管理模式的决策方法等对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决策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将当前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总结其对我国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启示。

1项目管理模式的绩效

目前,在项目管理模式的绩效方面,许多学者认为DB、DBM等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在费用、工期和质量等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的DBB模式,但也有少量学者提出了不同见解。

Konchar等[4]收集了351个美国建设项目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对CM@Risk、DB、DBB3种不同的项目管理模式在费用、工期和质量方面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DB模式在成本和进度方面有显著的优势,在质量方面通常更令人满意。James等[5]收集和分析了1996~2006年的825个项目的数据,结果表明,与DBB模式相比,DB模式在项目成本控制和设计变更方面具有明显优势。Koppinendd等[6]通过调查和文献研究,对比DBB、CM、DB、DBM模式的运行原理和绩效,指出对于道路项目而言,CM、DB、DBM等总承包模式通常能带来更高的绩效,且更能满足业主的要求;DB、DBM模式在费用方面优于DBB模式。Darren等[7]针对两个类似的军用建设项目,对比研究DB与DBB模式的优越性程度,分析得出DB模式在平均每床工期、成本增加百分率、项目工期、工期增长百分率等各项指标都更具优越性。

针对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绩效优于传统项目管理模式的观点,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Love[8]收集和分析了161个澳大利亚建设项目的返工费用,结果显示传统总承包、DB、Turnkey和BOOT等PDMs在返工费用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且结果显著。Ibbs等[9]在全球范围内收集了67个工程项目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得出采用DB模式并不能给项目各方面的绩效带来优势,节省工期是DB模式最大的优点,而在费用以及生产率方面影响不明显。Pramen等[10]通过收集德克萨斯州的130个金额超过5000万美元的高速公路项目的数据,对比了DB与DBB模式在成本、工期与工程变更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DB模式在建造速度与移交速度方面与DBB模式相比有显著优势,但在成本与工程变更引起的成本变化方面则无显著差异。Rojas等[11]收集了297个已完工的学校项目,比较了CM@Risk和DBB模式在费用增长方面的区别,发现DBB模式在投标阶段的成本低于预算的3.09%,在项目实施阶段则超过预算的3.25%,而CM@Risk则分别超过预算10.5%和19.4%,明显高于DBB模式。

2项目管理模式决策指标

2.1项目管理模式选择指标

项目管理模式选择指标的确定是项目管理模式决策的重要基础,是能否选择合适项目管理模式的试金石,因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当前许多国内外学者分别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选择指标的构建,就研究成果来看,可以分为业主特征及目标、项目属性、外部环境、项目管理模式绩效和承包商的经验能力5个类别,详见表1。

另外,也有学者针对选择指标的适用情况,提出由于中国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与西方国家存在差异,国外的项目管理模式选择指标并不一定适用于中国;在广东进行问卷调查,探索适应于广东省建筑企业项目管理模式选择的标准,指出工程质量、风险、纠纷与仲裁、成本是项目管理模式选择的重要指标,而工程质量为其中最重要的因素[12]。西方国家非常注重工程项目采购的效率和公平性,相关政府部门或机构颁布了工程项目交易的指导性文件,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指标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13]。

2.2项目管理模式成功实施的评价指标

识别PDMs成功实施的评价指标对提高项目的实施绩效有重要影响。Songer等[22]通过文献研究、访谈、业主调研及统计分析,得出DB模式成功实施的5个评价指标。Adnan等[23]的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他们共同认为,参与方对项目有准确的定义、能清晰界定工作范围、按预算完成项目是DB模式成功实施的重要评价指标。

Chan等[24]指出目前对于项目成功的评价没有统一标准且不够全面,特别是针对特定项目管理模式(如DB)的成功标准的研究则更缺乏;对53个公共部门DB项目参与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利用因子分析得出DB项目成功实施的6个评价指标,分别为项目团队承诺、业主的能力、承包商能力、风险和责任评估、使用者的要求、使用者的限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前三者是项目成功最重要的指标。Lam等[25]构建了评价DB项目成功实施的绩效指数,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了项目本质、有效的管理以及采取创新的管理方法是DB项目成功的重要指标。识别项目成功实施的评价指标能使项目参与者有针对性地对项目进行管理,以便取得项目的成功。

3项目管理模式决策方法

3.1决策建议

有些学者对某些特定PDMs特征进行分析,构建PDMs选择框架、决策矩阵等,尝试给出PDMs决策的一般性规律。2008年CRCforConstructionInnovation发表了一项研究报告,将澳大利亚最常用项目管理模式决策框架分为六个步骤,为项目管理模式的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26]。部分学者对公共部门如何选择项目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指导性建议。Songer等[27]分析了公共部门选择DB模式的态度,对于特定的项目,可能驱使业主采用DB模式的原因有确定的费用、节约成本、施工创新、确定的工期、减少索赔。Love等[28]通过昆士兰、西澳大利亚公共部门高层管理人员的调研,认为传统的施工总承包模式是最适宜的方法,实践当中,仅有少数的承包商具有非传统管理模式的经验和资源,尽管其它项目管理模式可能更适合,公共管理部门更愿意选择传统的模式。Touran等[29]通过现场采访一些交通项目的主管,探索交通部门选择项目管理模式的因素及其基本原理,认为对于交通部门来说,更好地实现工期压缩是项目管理模式选择的一大重要因素,在实施过程中进行风险分析能促使项目达到按期、按预算完工的目标。

3.2多属性分析方法

项目管理模式决策过程涉及多方面的属性,部分学者从这一角度出发,利用多属性效用、价值理论、层次分析方法和模糊逻辑等多属性分析方法对PDMs的决策进行探究。

Mafakheri等[17]构建了基于粗糙近似理念的决策辅助模型来帮助业主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模式,能在综合考虑基准测试和业主意见的情况下对不同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排序。Mostafavi等[15]和BoXia[18]利用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来帮助决策者选择最适合的PDMs,其主要思想是确定PDMs的类别、决策指标,建立PDMs与决策标准之间的隶属度函数,通过模糊集理论来定量分析各种项目管理模式的绩效,从而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Mostafavi则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决策者的风险态度。王学通[2,13]运用不确定多属性理论分析了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决策的不确定性并建立决策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可能度矩阵排序向量的决策支持模型,考虑了决策过程的模糊性,使决策结果更接近于实际。

3.3基于知识积累的决策方法

PDMs决策过程存在着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难以用普遍规则来描述,以往的项目经验、专家知识具有丰富的借鉴意义,能很好地指导实践。然而在现实当中,没有系统地对这些信息进行收集。因此,学术界在利用知识、经验促进项目管理模式决策方面展开了研究。基于案例推理的方法(CBR)提供从历史经验中收集、描述和管理知识的技术,能为后续工程项目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借鉴,近几年这种方法颇受学者们的关注。Luu等[16]构建了项目管理模式选择决策模型,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基于案例推理的方法适用于PDMs的决策过程,能使管理者了解各种可替代PDMs的潜在结果。Kumaraswamy等[14]提出以知识为基础的决策支持系统,在大量基础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核心模块,通过统计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证实了所提出系统的价值。Luu等[30]指出PDMs决策主要受PDMs决策指标的公式化及PDMs选择系统的影响,这都依赖于过去类似工程项目的经验,提出建立可记录和存储管理模式选择的经验知识系统——CaPS,为确保该系统能被行业接受,寻找专家进行测试,表明模型中的案例是正确的、适宜的,且产生的结果是准确的。

3.4多方法结合

在实践当中,鉴于每种决策方法都存在某些方面的缺陷,有些学者试图采用多种方法结合运用,以期取得更好的决策效果。Cheung等[19]提出了客观—主观的项目管理模式选择方法,通过多属性效用方法对各种项目管理模式进行客观分析,利用AHP确定选择标准的权重,同时允许决策者指定选择标准的重要程度、容纳个人偏好及项目的特殊情况,体现了主观性。Moon等[20]利用逻辑回归、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实际工程数据进行分析,建立DB和DBB模式的选择模型,并在复杂房建项目中对模型进行验证,得出模型预测的精确度达到了95%,预期能帮助业主根据项目的特点、外部环境等选择恰当的项目管理模式。

4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的评述及启示

4.1对当前研究的评述

在项目管理模式的绩效方面,尽管少量研究存在异议,但大多数学者认为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模式将对项目产生重要影响;大量理论、实证研究表明,采用总包式的项目管理模式将使项目的工期、进度和质量等指标绩效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当前对决策指标的研究主要可分为业主的特征及目标、项目属性、外部环境、项目管理模式绩效和承包商的经验能力4个维度,再者决策指标选择还受项目所在地、政策环境等的影响,导致研究者有不同的见解,但学者们普遍关注的指标有工期、费用、质量、业主对风险的偏好、业主参与项目的意愿等;然而,各个国家有不同的政治经济环境,这些指标是否适用于我国建筑行业尚有待于考证。尽管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模式是项目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但实施过程中有效的管理、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和清晰的工作范围界定等因素将进一步影响项目的绩效,在特定的项目管理模式下,探索项目成功实施的影响因素,能为实践者提供借鉴作用,提高社会整体效益。对于项目管理模式决策方法的研究,从单纯运用统计方法对实证数据进行分析,到利用多属性理论、基于知识积累的方法、多方法结合进行决策,研究方法日趋丰富,呈现出数学化、模型化和计算机化的趋向,这与决策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项目管理模式决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其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

(1)项目管理模式绩效方面。主要采用统计方法对比不同管理模式的绩效,实际上项目绩效还受到外部环境、技术特征、承包商能力等多方面的影响;再者,所选择的样本不可能完全相同,如何对原始数据进行修正也将对结果产生影响。

(2)决策指标方面。缺乏完善的项目管理模式决策指标分析框架,当前研究主要是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的技术特征、所在地等情况选择决策指标,指标体系普适性不强。

(3)项目管理模式成功实施的影响因素方面。目前对项目管理模式成功实施因素评判没有统一标准、不够全面,且研究主要分析集中在DB模式,对其他模式的研究较为少见。

(4)决策方法方面,决策建议的内容往往局限于某些特定类型的项目或性能绩效,不够详细,不能清楚地指导决策者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模式;基于知识积累的方法能够减少对项目数据的依赖性,但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储存大量项目信息的数据库,且项目具有唯一性,需要对相似项目进行修正,修正系数的确定是研究的一个难点。

4.2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的趋势

综合分析国内外学者对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成果,以下几个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1)建立更为完善的项目管理模式决策属性的分析框架,研究归纳影响项目管理模式决策的属性集,并提炼决策指标体系,也可将范围限定在特定的地区或项目类型。

管理学决策的方法篇8

四川长虹公告称,经初步测算,公司按现行会计政策和谨慎性原则,对存货计提减值准备金预计11亿元左右后,2004年度公司预计亏损37亿元左右。按照其总股本21.64亿元计算,预计全年每股亏损约1.71元。上述两例虽然只是国有企业财务决策重大失误的个案,但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二、企业决策因素对财务风险的影响

财务管理作为价值管理,其基本职能就是决策职能,有人将财务决策、生产决策、销售决策一并称为企业的三大决策支柱。因此,财务活动作为财务决策的结果往往会随着决策的正确与否而给企业带来收益或损失。实践告诉我们,企业决策因素对财务风险的影响是首位。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决策主体的独裁化及决策方法的经验化。许多企业的决策者,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最高层决策者往往是企业最初的创业者,这些人大都反应灵敏、吃苦耐劳、敢于冒险,因此在创业阶段凭个人的聪明才智为企业之生存和发展争得一席之地。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企业就不能再凭借“经验”摸着石头过河了,企业的管理必须从无序走向有序,从经验走向科学。因此,这时如果还凭经验决策就会失误,进而导致失败。众所周知,决策是一个选择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收集与决策相关的信息———设计、创造解决问题的关键———审查、分析各种可行方案———依据一定的标准抉择出最佳方案,这个过程需要以经验为基础,以科学理论为依据挖掘利用集体智慧来完成。任何凭直觉、拍脑袋、以个人意志所进行的决策只能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之中。所以,决策者的素质对决策的有效性是最为关键的。决策者如果不具备决策者的基本素质,如运筹帷幄、开放创新、精通专业、高瞻远瞩、冷静而果断、群策群力等等,做出的决策就只能是错误的决策。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讲,决策过程都应该是依靠一个群体———决策层来完成,而不能只靠某个领袖人物独断专行、凭经验决策。否则,决策的执行所带来的只能是投资失误———资金周转困难———举债补洞———错误决策———债台高筑———破产倒闭。所以,企业要避免财务风险,首先要构建一个富有创新意识、积极进取、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高素质的决策层。

(二)决策过程的无序化和决策机制的混乱化。科学决策的“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审查活动”4个阶段缺一不可,而且前序阶段必须充分完成才能进入下阶段,否则就会影响决策的有效性。特别是情报活动,如果情报收集不准确或者不全面,便会影响到可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进而影响最佳方案的抉择。事实上,如果研究一下现行企业的决策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决策过程,甚至是一些非常重要的决策,比如是否扩大企业规模,怎样确定企业方向,怎样抢占市场份额等等,经常是由企业的老总们一锤定音,或者凭老总们一时之兴“说了算数”。人事决策更是凭关系、凭感情来定夺。这种决策的无序化最终将企业送入风险重重之中。决策过程是一个科学的过程,科学规律不能违背,任何企业、任何时期一旦违背了科学规律,必然导致更大的危险。在国有企业,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由于决策机制混乱而带来的危害。决策机制不健全、责任不明、领导之间争权夺利、见荣誉就上、见好处就抢、见风险就逃、见责任就推、互相扯皮、互相推诿,该决策的不决策,不该决策的要决策,给企业给国家造成的损失不计其数。

(三)决策标准的随意化和决策时间的漫长化。目前,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机制还不很健全,特别是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还不很到位,大多数企业都存在着决策机构庞大、决策程序复杂、责权不分、效率低下等问题。许多决策因人而异,决策标准不一,你有你的想法,他有他的企图,令出不一,使决策无法执行,决策效果自然可想而知。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决策机构庞大,各部门决策者各执一派,强烈的本位主义导致决策者关心局部利益多于关心全局利益,从而使决策标准过于随意化。比如,一个是否上新产品的决策,有人认为上新产品是一种政绩,表明自己能够跟上不断创新的时代步伐而赞成;有人认为上新产品会增加投入,损失眼前利益而反对,从而使决策迟迟不能做出,贻误了时机,使企业蒙受损失。由于决策标准不同,决策的结果就会不同;决策的时间不同,得到的收益就会不同。而作为科学决策,其标准应该是唯一的,应遵守成本———效益原则,即采用这一决策所带来的收益一定要高于放弃这一决策而发生的成本,这里的成本应该包括机会成本。否则,一个可行的方案就可能变成不可行,或者一个不可行的方案就可能变成可行,从而使企业遭遇风险。决策标准的随意化和决策时间的漫长化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事例不胜枚举,在此就不再多赘述。

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为规避决策因素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强化财务风险意识,树立现代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不同时期的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和对风险的认识是有很大差异的。企业开始系统地关注风险,是在工业革命后20世纪初,特别是20世纪五十年代,由于企业大型化及生产灾难连锁性发生带来的重大损失,导致企业决策者开始重视风险管理的问题。但当时风险管理主要关注的是“生产安全与保险”。这是第一代风险管理的典型特征。20世纪六十年代随着人们对风险认识的增加,风险管理的范围逐渐加大,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方法也不断取得进步,但人们所关注的风险大多仍然属于个人或财产方面的。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由于汇率管制、利率管制等的放松,金融领域出现重大变化,导致20世纪八十年代财务风险管理需求的爆发性增长。总体而言,第二代风险管理主要关注的是“分散性纯粹风险(只有带来损失一种可能性的风险)”的管理,其标示性成果是1983年5月在美国风险与保险管理学会的年会上通过的“101条风险管理准则”。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企业风险管理进入了全面风险管理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关心的风险不再是分散的纯粹风险,而是利用整合的过程与方法,评估和治理那些可能影响本企业财务及战略目标的所有风险。树立现代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理念,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经济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美国COCO委员会在2004年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中,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进行了权威的概括,提供了关键的概念与原则、共同的语言、明晰的方向和指南,从而成为一个得到企业普遍接受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在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任何企业都必须强化风险意识,建立风险预测机构,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构建风险预警机制,采用回避风险、转嫁风险、分散风险等规避风险的方法,尽量避免决策失误给企业造成的财务风险。目前,国外已经有很多管理良好的公司建立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调查显示,美国已有40%的大型企业设有首席风险官(CRO)职位,80%以上的世界性金融机构也设立了CRO职位。实践证明,强化财务风险意识,树立现代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可以提高企业整体抗风险的综合能力,减少企业战略与经营方面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生命力。

(二)构建高效的决策机构,选拔高素质的决策者。企业决策机构

的构建取决于企业规模的大小以及企业经营之特性,一般情况下,对于小型企业,应该选择简单直线式即高度集权式决策机构,以便于控制全部经营活动,对市场的不断变化做出迅速反应,及时决策,抓住时机。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决策机构就会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必须向职能专业化转换即让专家来决策,并且需要形成一个决策层,以便排除因局部利益而发生冲突和引进的决策失误。对于集团企业则应构建事业部式或矩阵式机构,以便明确责任,提高效益,激发决策者的创造性,使决策实现高效化。决策机构是否能够高效,还取决于所配备的决策者的基本素质。高素质的决策者应该是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够深入调查研究、坚持开放创新、能冷静而果断、运筹帷幄、高瞻远瞩、随机应变、集思广益、掌握现代高科技技术手段的人。决策者应该通过选拔和考核,唯才是用,决不可讲关系、讲义气。低素质的决策者只能给企业带来巨大风险。

(三)规范决策程序,掌握科学的决策方法。规范决策程序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途径,同时科学的决策方法对提高决策的有效性也是至关重要的,成本-效益法、差量分析法、贡献毛益法、会计收益率法、回收期法、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现值指数法等这些科学的决策方法都是历史经验的积累,但却很少有企业能够正确运用。这也是很多企业决策失误的又一重要原因。掌握科学的决策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避免因决策失误而造成的损失。

管理学决策的方法篇9

决策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就曾经说过:“管理就是决策”。决策作为管理的一项重要的职能,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从企业决策失误的现状、原因及如何减少和避免决策失误的对策进行一些探讨。减少决策失误、实现科学的决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完善企业决策机制、规范企业决策程序、运用科学决策方法和健全企业决策制度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决策;失误;对策

一、企业决策失误的界定

许多管理学家都对决策的定义进行过探讨。尽管众说纷纭,但是基本内涵大致相同。区别主要在于对决策概念作狭义的理解还是广义的理解。狭义地说,决策是在已经拟订好的几种行动方案中进行选择。从广义的角度给决策做出解说,是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H.A.西蒙的杰出贡献。他反复强调的一个著名观点就是:决策是管理活动的核心,是主管人员的主要任务。也就是说,决策就是指一个人或组织在占有一定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客观环境与相应条件的可能性,通过采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分析各种相关因素,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从若干个可供选择的准备行动的方案中选取满意的方案,以期优化地达到目标,并付诸实施和进行修正完善的过程。

决策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贯穿于资产运作的全过程,还贯穿于产品经济寿命的全过程。具体来说,企业决策是指经理人员在从事经营管理的活动中,对与企业生存、发展有关的各种问题所做出的决策。它们是经济决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决策正确,前景可观;决策失误,全盘皆输。

所谓决策失误,就是对决策的事物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估计不足,对可能出现的种种结果论证不够,使决策的事物向不利方向发展,没有达到预定的决策目标。是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相脱节、相抵触、相违背的错误行经,是客观对主观最严厉的惩罚。可见企业决策失误就是企业经营者的预测能力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甚至走向了相反方向,使企业产生负效应,造成或大或小、或轻或重的财产损失或资产流失。

二、企业决策失误的主要类别

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企业决策失误的分类可以有多种形式。根据企业决策失误的表现形式来分类,可以分为决策错误、决策失效、机会失误;根据企业决策失误的识别难易程度分类,可以分为显性决策失误、隐性决策失误;根据企业决策失误所造成的损失程度分类,可以分为重大决策失误和一般决策失误。但基于建立数学模型的考虑,本文主要从企业管理的视角依据决策的性质对决策失误进行分类。

1. 企业战略决策失误

企业战略决策,是所有决策问题中最重要的决策,是指全局性的、长期性的、作用大和影响深远的决策。一方面,高质量的战略决策能够使企业的发展目标更加明确,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控制能力和竞争能力,充分利用和开发各种资源;另一方面,高超的战略决策还能使企业人员开发新思想,高瞻远瞩,筹划未来,避免和减少各种风险,抓住各种有利机遇,确保企业的高收益,使企业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得以长期生存和发展。战略决策一般需要经过较长时期才能看出决策后果,所需解决的问题复杂,环境变动性较大,对决策者的洞察力、判断力有很高的要求。企业战略决策失误主要有以下几类: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决策失误、企业营销战略决策失误、产品开发战略决策失误、技术改造和引进决策失误、组织机构改革决策失误等。

2. 企业战术决策失误

企业战术决策,又称管理决策,属于执行战略决策过程中的具体决策。战术决策旨在实现组织内部各环节活动的高度协调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以提高经济效率和管理效能。它不直接决定组织的命运,但其正确与否,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工作效率的高低。企业战术决策失误主要包括:销售、生产等专业计划制订失误,产品开发方案制定失误,职工招收与工资水平制定失误,更新设备选择失误等。

3. 企业业务决策失误

企业业务决策,又称执行性决策,是一种常规性的、与企业内各个部门日常运作中有关提高效率和效益相联系的决策,一般由中、下层管理人员作出。业务决策失误主要包括生产管理决策失误、销售管理决策失误、劳动力调配决策失误、工作程序和方法的变动失误、企业内的库存控制失误、材料采购失误等。

三、导致企业决策失误的因素分析

在决策过程中,导致企业决策失误的因素有很多,其主要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 决策机制因素

决策机制,是企业经营运行机制中,决策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机能。它客观地反映着决策机体的运动变化规律,并决定着企业决策行为的有效性程度。完善的决策机制是正确决策的必要条件,其衡量标准就是看它是否与决策的运行规律相符。具体地说,完善的决策机制包含如下三个方面:(1)权力结构;(2)责权利关系;(3)组织保证体系。

2. 决策者因素

在决策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应该是决策者。虽然,决策应按严格的科学程序进行,但是决策者素养的高低仍是决策成败的关键。决策者是决策活动的主体,决策者的个人行为特征和群体成员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群体行为。对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影响决策过程的行为特征有多种,但下列三个特征似乎是最重要的:(1)个人对问题的感知方式;(2)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3)个人价值系统。

3. 决策程序因素

决策程序化是提高企业决策效能的重要途径,可是由于企业决策部门或者决策者不注意研究企业决策机制的内在机理,不注意研究决策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再加上国家没有明确界定决策主体的决策权限,对于不同内容的决策,尤其是一些常规决策,都还没有形成一套固定的程序和方法,决策过程比较混乱,决策工作的开展缺乏主动性、计划性和预见性,造成一些决策者不是严格按照科学程序进行决策,不了解情况,又不尊重客观规律,瞎子摸象,“情况不明决心大,思路不清点子多”,以至于出现了“订计划时拍脑袋,搞项目时拍胸脯,出了问题拍大腿”的现象。

4. 决策技术因素

决策中的技术手段是决策主体和决策对象之间的“中介”因素,它是决策主体对决策信息和环境进行分析处理的基本工具。运用现代决策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决策者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为解决日益复杂的企业决策问题,合理地选择和运用决策技术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不借助先进的决策技术,就很难对极其庞杂的各类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往往难以保证决策的正确,也就不能避免决策失误。

四、企业决策失误的对策研究

1. 提高企业决策者素质

企业决策者是指在企业中被赋予一定的职务、掌握一定的权力、承担一定责任的人。企业层面的重大决策涉及企业多方面人员,但决策行为的中心人物无疑是企业的领导者。我们所说的决策者的素质,是从企业领导角度讲的,主要是指在特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决策者对决策对象实施决策的能力,是决策者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获得的德、才、学、识的总和。它是决策者从事决策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现代企业决策者素质至少应包括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组织管理能力。决策者的素质在决策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它是决策者决策能力的基础,直接决定决策者的决策能力。其次,决策者的理论修养、科学知识素质和聪明才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决策质量,甚至决定着决策的成败。因此,提高决策者素质是首要环节和当务之急。

2. 健全内部规章制度

首先,经营管理层的任何一个成员身上都应有相应的责权利,对董事会成员应重点实行资产保值增值和重大投资决策责任制;对总经理和经理层人员,实行经营目标责任制。首先责任制要订得科学、合理,符合企业实际,符合责任人的觉悟程度。该怎么办,不该怎么办;办了怎么样,不办怎么样等等,都应规定明确,表达准确,应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不能兑现的责任制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只有责令不虚出,才能取信于民,否则,只能是自食其言。其次,责任制一旦定了,就要加强考核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有人负责,出了问题,可咎其过。反之,未履行责任制,出了责任事故,就应重罚。其三,要维护规章制度的权威。责任制出来之后,要规定其权力,规定其利益,做到“三边相等”。在制度不适应形势、落后于时代时,应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采取广纳良言的办法,重新调整、完善制度,使制度切实可行,不失权威性。

3. 强化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

考虑到企业经营者在企业中起着更加直接和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企业经营者的约束和激励制度对于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和提高资本的经营效率就显得尤为关键。首先,应实行经营管理者收入与企业经营业绩挂钩,使经营管理者获得与其责任和贡献相符的报酬,其中最好的办法是实行经营管理者年薪制和期股奖励制。在报酬制度设计方面,除了有短期激励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对企业经营者的长期激励。为此,应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通行的经营者年薪制,使经营者的报酬与企业员工一起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并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在企业经营者薪酬的构成上逐步增加风险收入的比重,真正把经营者的报酬与企业经营的效果挂钩。其次,应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实行联股联利联责联心,企业内部不存在模糊工资、模糊奖金制等暗箱操作问题,经营者的收入应作为厂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再次,应建立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实行企业领导人责任期经挤责任审计。

4. 运用科学的决策方法

长期以来,在企业决策活动中,大部分都是凭借企业领导人的经验、感觉、主观判断进行定性的决策,而很少采用定量性决策,更少采用从多种不同定量决策方案中择优决策。这种经验决策往往表现出想当然化、浪漫化、模糊化,其决策过程仅凭“大概”、“估计”、“大致”、“好像”等非理性判断,决策者依直觉办事,其实质是一种典型的传统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即使企业盈利、扩张时,巨大的超额利润帮助掩盖了经验决策造成的管理漏洞,一旦市场疲软,所有危机也会一起爆发。

为了使决策的每一步都达到科学化的要求,要应用多种科学决策的技术方法以及技术经济分析软件、数学模型等。如战略分析方法、市场预测方法、环境预测方法、投资估算方法、现金流量分析及财务评价方法、国民经济评价方法、投资项目社会评价方法、方案经济比较和优化方法、风险概率分析方法、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对策论、网络理论等等。每一种技术方法里面,往往又包含多种具体内容。如在战略分析方法中,就有行业竞争结构模型分析、行业吸引力分析、竞争态势矩阵分析、产品生命周期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分析(PEST分析)、企业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分析、SWOT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企业投资组合分析(波士顿矩阵、通用矩阵分析)等许多具体方法。企业要依靠有关专家或专门机构,结合本企业实际组织开发应用这些技术方法,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分析方法体系,综合地加以应用推广,从而断提高分析问题的准确性和决策过程的科学性,为领导决策提供良好的服务。

5. 建立企业决策失误追究制度

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决策失误追究制度,能够促使决策者在做决策时更加谨慎,更多地思考问题,尽量减少人为的主观判断,使企业决策更加科学,更富有效率。

企业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包括的内容应有:(1)决策失误的确切含义。决策失误的确切含义是指经营者由于不遵循决策规律和决策制度人为主观决策而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2)明确决策失误与失误主体之间的责任关系。从制度上界定清楚决策失误与失误主体之间的对应关系,使决策失误能够及时地找到责任人。(3)制定决策失误追究办法。这是建立科学民主决策责任制的重点和难点。处理办法应包括政治的,如评先评优等;经济的,如降薪、罚款等;职务的,如免职、降职、撤职等;法律的,如追究刑事责任等。对决策失误者的处理程度要根据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的大小来确定,处理中既要定量又要定性;既要分清集体责任,又要分清个人责任;既要分清是改革中的探索,还是违背决策程序搞“盲目”决策或“独断”决策等。为了把决策失误追究制度落到实处,企业应成立科学决策评审团或评审组,评审团(组)的牵头工作由企业工会主席负责,其成员包括企业分管负责人、有关专家或专业人员、职工代表等。评审工作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评审结果首先向企业主要负责人沟通后,在企业内部公开,以便从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如确属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政治影响的,要由上级主管部门按有关程序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这样,使决策者有职、有权、有责,从而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实现正确决策。

参考文献:

[1]保罗纳特著.刘寅龙译.决策之难:15个重大决策失误案例分析[M].新华出版社,2003,12

[2]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德洛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

管理学决策的方法篇10

一、对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科学决策的基本认识

经济管理是一项相对严谨的管理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决策的制定需要结合当前企业发展的现状开展进行,在充分了解相关问题,把握关键点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科学的决策才能够实现企业经济管理朝着正确的方向开展进行,而对于科学决策来说,它就需要在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切实的反应客观问题,符合实际管理活动的需求。要实现科学的决策,就要进行一系列的工作,在决策之前必须要做大量的调研和分析工作,全面的了解经济运行的状况,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做好记录和统计,不能盲目的去开展,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规律的变化来分析。与此同时,在进行决策制定的过程中还有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决策的程序。企业相关管理者和领导者在进行经济决策时,要有相应的流程来进行约束,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制定。对于决策的制定要从企业发展的各个层面进行调查分析,不仅要实现和企业战略发展上的统一,同时也要满足实际战术上的要求,要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严格审慎的开展决策分析。

二、企业经济管理中科学决策的方式和方法

企业的经济管理决策是一项科学性的工作,所以在进行相关决策制定的过程中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并且按照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开展进行,只有这样决策的制定才会更加科学而严谨,才会适应当前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1、确保信息的安全和完整

在企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必然的要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大量的信息统计和分析是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重要的前提和基本的保障。所以,要在决策之前做好信息的收集、分类并且进行比较研究,信息的管理对于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完整性以及真实性直接的关系到了决策的成败,所以一定要确保信息的安全和完整,只有遵循这一基本的原则,企业的经济决策才会科学有效。

2、判断决策是否可行,即可行性

决策不是一个口号,它是用来指导具体工作的,所以确保其是否可行是判断决策是否科学的重要衡量标准,这就要求在进行决策制定的过程中,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企业发展的现状出发,科学有效的分析相关的问题,分析其是否可行,在执行的过程中会有什么样的风险或者是阻力,这些都要在决策过程中作为决策依据。

3、对比选优的原则

进行有效的比较和分析是决策的重要原则,我们知道,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一般会有不同的执行方案,做好这些方案的比较和分析,从而选取最优的方案设计对于决策来说意义重大,没有比较就没有更加全面的评估和判断,同时在评估和对比的过程中也能够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找准关键点和重点,从而综合考量,实现最优化的决策。

4、集团决策原则

经济管理过程中,决策的制定不是一个人或者是某个领导说了算,而要进行集体的分析和讨论,在民主的基础之上实现集中,所以要在决策的过程中落实开展民主集中制得原则,以便更加民主和科学的进行决策,避免专制和盲目的决策,这是科学决策的一个重要保证。同时这一方法也避免了重大经济决策过程中受少数人的影响,能够在更大程度突破信息量不足的局限,在全面掌握情况的基础上作出正确决断。

5、经验判断和科学的数量分析相结合

企业的经济管理要进行系统化的决策评估,这就需要我们在可行性以及有效性的基础之上对相关决策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进行有效的筛选,从而进一步的缩小选择的范围,充分的权衡利弊进行选择。与此同时还要进行科学的数量分析。企业的经济决策面临着众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进行科学的数量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在经验判断的基础之上,还需要通过科学的数量分析来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使得决策更加精确和科学。

三、经济管理中科学决策的制定问题探讨

前面我们对于科学决策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对于其在决策过程中需要进行哪些准备,遵循哪些原则,那么制定的过程中就要结合实际的情况予以落实,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来确保制定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此,笔者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并总结了以下几点:

1、科学的进行调查,及时的发现存在的问题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现权,对于决策也是这样,决策的过程建立在科学的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的。决策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这是进行决策的重要前提,也是决策的一个基本起点和出发点。如果开展决策分析和讨论的话,还不能够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这样的决策就是无效的,也耽误了时间和精力。所以,在决策之前一定要明确需要决策的分析,做好总的问题设定,进而围绕这一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

2、系统分析,确定目标

决策的目标是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于企业的经济管理来说,在明确了相关的问题之后,就要根据这一问题展开分析,从而确定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从而避免决策的盲目性,这也使得决策的过程更加具有针对性。因为如果目标选择的不正确,也就会有错误的决策方向和决策要求,决策也就失去了科学性和有效性。

3、科学的拟定相关方案进行评估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