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认同感十篇

时间:2023-09-22 17:58:43

民族文化认同感

民族文化认同感篇1

【关键词】苗族 民族认同感 文化多元化

引 言

民族认同感是个人承认和接受民族文化后所产生的归属感。按着学者的研究,民族认同感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包括许多成分的复杂心理结构系统,具体可分为认知成分系统(指对有关民族文化的知识的了解和熟悉)和情感成分系统(指对民族文化的主观突显性、依赖程度、归属感、自尊心和自豪感等)”①就我国来说,民族认同感就是承认中华民族这一个统一体。我国虽然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但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在这中华民族共性的基础上,还允许着其他56个少数民族和民族文化的存在。所以,民族认同感实质上就是一种“族群归属”,即承认56个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以及个体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分享一种对中华民族历史、情感的生活方式的认同。

因此,要考察苗族学前儿童的民族认同感,就是要考察他们对苗族和中华民族的认知状况和情感状况。为此,笔者开展个案研究。所谓个案研究就是抽取一个个体、单位来研究,“对这样一个小的社会单位进行深入研究而得出的结论并不一定适用用于其他单位。但是,这样的结论却可以用作假设,也可以作为在其它地方进行调查时的比较材料。”②笔者通过走访四川省宜兴市兴文县苗族乡一所幼儿园中的学前儿童,通过对其的观察来比较他们在今天不同文化环境里对中华民族和苗族文化的认同感。

兴文县属四川南部山区,全县有苗族乡5个,苗族4.8万人,为川南最大苗族聚居县。为了解幼儿的教育状况,笔者在2010年9月到10月期间走访了兴文县苗族乡一幼儿园,每周观察一到二次,每次40分钟。该幼儿园是全乡最大的幼儿园,有精美的塑胶跑道和游戏设施,为县政府投资。该幼儿园有教师14名,苗族6名,其他八名教师为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大专4人,中师10人。

幼儿教师对民族认同感的理解

3~6岁的幼儿生活经验少,对事物的理解水平相对较低,缺少书面的阅读能力,主要依靠父母与教师的教育。幼儿园里,幼儿教师的施教对幼儿民族认同感形成起很大的作用。因此,有必要了解教师对民族认同感的理解,笔者通过访谈来了解教师们对民族认同感的理解。

笔者随机访问该园的几位教师:“你们平时对孩子进行民族认同感的教育吗?”教师反映表情比较迷惑。

笔者随即改变提问方式:“你们平时对孩子进行热爱祖国和热爱苗族的教育吗?”“嗯,我们平日都对孩子们进行爱国教育,比如通过唱儿歌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们学习热爱祖国。”一个教师回答。“爱国我们都会教育孩子们,平时也告诉孩子们苗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平时苗族的盛大节日和苗族歌舞,我们都组织孩子们去观看,也会告诉孩子们苗族服饰。”另一个教师回答。

笔者访问了几个教师,得到类似的答案,由此可以看出:该幼儿园教师和领导们虽然对民族共同感的概念比较模糊,但都比较重视对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苗族文化方面的教育,教师们虽然没有刻意去做,但是鼓励孩子们接触苗族的歌舞和节日,也是潜移默化进行苗族文化教育。

幼儿园里苗族学前儿童的民族认同感

根据幼儿认知发展特点,笔者设置了一组简单的问题考察其对中华文明和苗文化的了解情况和认同感。笔者选择了节日、衣服、儿歌这些孩子们能够理解同时也能代表文化特征的问题;同时,由于动画片和童话都是一种文学形式,它们浅显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很容易被幼儿所接受与理解,且也表达着民族文化的精神思想和民族特征,因此,笔者也选择了与幼儿接触比较密切的动画片、卡通与童话来做问题。通过对部分年龄约五到六岁的幼儿园大班孩子作为调查对象,用提问的方式进行调查,得到的具体情况如下:

对于“你喜欢过自己节日吗?”这一问题,孩子的答案以春节、儿童节、圣诞节为多。对于苗族的节日,孩子们了解花山节、喜欢上刀山绝技,县里每年有庆祝活动,爸爸妈妈都带他们去看,很热闹。

“你喜欢什么玩具?”孩子们喜欢变形金刚、坦克和芭比娃娃,玩具都是父母买的,没有自制的。

“你喜欢穿什么衣服?”部分孩子提到芭拉芭拉、小猪斑纳;对于苗族服装,孩子们都点头说知道,并且能比划出。

“你喜欢苗族的歌舞吗?”孩子们回答父母老师曾领着去看过,很好玩、很热闹。

“你唱过什么儿歌?”孩子们哼起了许多流传的儿歌,比如《小燕子穿花衣》、《拔萝卜》等等,没有孩子会唱苗歌。

“你喜欢什么童话?”孩子们提到《宝葫芦的秘密》、《白雪公主》、《大林和小林》等等。对于苗族的神话故事不知道。

“你平时喜欢看什么动画片?”孩子们说出了很多国产和国外的,比如《喜洋洋与灰太狼》、《聪明的一休》、《奥特曼》、《海绵宝宝》之类的。动画片的内容都不涉及苗族文化。

以上七个问题简单而浅显,但从幼儿的回答中可以看到,孩子们对中华文化认同感比较明确,对苗族民族文化认同感比较淡薄。

山村里苗族学前儿童的民族认同感

为进一步了解苗族学前儿童民族认同感的情况,笔者走访了山里的苗族村。村子交通闭塞,大多数是崎岖的山路,村里的人们穿着苗族服饰。交流中,部分青年人和中年人会说普通话,但交流仍然比较困难。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大多只会说当地的苗语,笔者请了一个会苗语的教师作翻译。在翻译的帮助下,笔者就用先前调查问卷再次与村里的孩子面谈,孩子年纪大约在五六岁之间。

第一个问题,孩子的回答除了春节之外,还有苗族的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苗族的花山节、上刀山绝技等,没有提及例如圣诞节之类的外国节日;第二个问题,孩子们的回答丰富多彩:弹弓、小木人、沙包、毽子等,未提及商店里卖的玩具;第三个问题,孩子们大多数指着身上的苗族服装;第四个问题,孩子们点头表示喜欢,个别孩子当场跳了起来;第五个问题,孩子们哼起了父母教给他们苗族歌曲;第六个问题,孩子们能够讲起父母告诉他们的苗族神话故事;第七个问题,你喜欢看什么动画片,孩子们回答不上来。

通过调查发现,山村苗族学前儿童对苗族民族认同感比较强,对中华文明的历史以及中华民族的认同感相对较弱。

多元化背景下加强苗族学前儿童民族认同感之举措

经过调查可以发现,接受幼儿园教育的苗族学前儿童对中华民族有一定的民族认同感,对苗族的民族认同感较弱;而同龄山村里的苗族幼儿,对苗族的民族认同感较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外来民族认同感则比较弱。究其原因,幼儿园的孩子居住在经济条件相对比较好的乡镇。虽然有不少是苗族,但很多已被汉化,接受现代人的生活而失去了原来苗族的风俗。但是住在大山里面的苗族儿童,在学龄前没有接触汉族的教育和社会文化,因此较少会说普通话。他们接受的是苗族自古流传的家庭教育,这种家庭教育保存了苗族的文化,因此他们对苗族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和认同。这对于苗族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大山里的苗族孩子缺乏与外界交流,会影响孩子将来对中华文明主流文化的了解,影响他们顺利踏入社会。而乡镇已汉化的苗族孩子,忘记了祖先的苗文化,缺少将苗族文化与中华文化融合,将苗族文化发扬的能力。

为此,对于偏僻山村的苗族学前儿童来说,乡政府应该发起一些活动,让苗族的村民和孩子多与外界相互交流。在幼儿阶段,家长教育对孩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政府要帮助苗族家长们认识到,要让孩子主动适应外界文化,学习普通话。著名苏联作家帕乌斯托夫就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没有对本国语言的热爱,要他对自己国家热爱就是不可思议的。让苗族大山里的孩子们去领略汉字的魅力,“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③孩子们在领略普通话的语言美的同时,也要保存本民族的苗话,同时有意识地对幼儿们进行文化熏陶教育。

对于民族地区的幼儿教师来说,一方面应该帮助苗族儿童适应社会主流文化,另一方面也要帮助正逐渐汉化的苗族孩子保留独特的民族文化。教师要利用节日等机会给孩子介绍苗族的习俗与传统,给孩子提供机会参与各种传统活动,平时多给孩子讲述苗族民间故事,在艺术教育中教孩子表演苗族歌舞等。

此外,孩子们都喜欢动画片,可将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作为媒介,渗入更多爱国主义和民族的教育。国内动漫市场要加快发展,制作出符合幼儿身心特点又体现民族内涵的动漫作品,增加他们对中华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热爱。在动漫以及童话文学作品上,要渗透民风和民族特点,让孩子们领会到各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帮助儿童逐渐形成民族认同感。这既有利于增进苗族儿童对本民族的民族认同感,有利于增强苗族儿童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也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融合和发展。(作者单位:宜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注释

①佐斌:“论儿童国家认同感的形成”,《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第2期。

民族文化认同感篇2

关键词:青少年 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表征 民族认同感

1 研究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积淀,价值意识里具有强烈的感彩,它是国家认同心理的深层源泉,每个民族成员在这种特定文化背景中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构建了价值观念。作为一个多民族大国,文化认同始终是中国政治家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的战略主题,历史长期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多种文化并融一体的民族文化,不同边缘民族在文化变迁和文化适应的过程中,透过文化记忆的重组与建构,最后都被同化为中国人。社会表征理论是近20年欧洲社会心理学最具影响力的本土化理论,该理论界定了群体认同的符号边界,个体内化了本群体的某些社会表征就必然形成群体的社会认同。同一社群共享一种认知结构后会促进一种亲密情感及群体的一致性。由此可见,文化的认同功能在多民族国家显得更加重要,且文化认同是可以跨越民族的。这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反映了对其认同状态,它也与中华民族认同感不可分割的。

2 研究方法

自编《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表》,秦向荣编制《中华民族认同感问卷》,本研究发放问卷300份,实际收回问卷292份,回收率为97.33%。同一被试同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表征问卷与中华民族认同感问卷,为了平衡顺序效应,有一半被试先做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问卷,然后再做民族认同感问卷;而另一半则相反。根据测谎题筛查被试有效数据,将《中华民族认同问卷(EIS)》中测谎题重新赋值,求出测谎项总分范围在0-5之间,根据这个分数来确定剔除被试数据的标准,最后得到有效问卷274份。主要统计工具为spss11.5和lisrel 8.3,对研究做项目分析、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

3 结果分析

3.1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量表各个项目分析

研究分析出各项目具有良好区分度;切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α=0.8272,一致性良好。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的三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是:“文史文化”是0.7420;“民族文化”为0.7264;“思想文化”是0.6893,分量表有一个维度是在可接受范围内,其他维度的信度较好。

3.2中华民族认同量表项目分析

分析得知中华民族认同量表的信度量表总体的α系数为0.715,该问卷具有可接受的信度。按照秦向荣所做因素分析,量表分为四个“认知维”、“情感维”、“评价维”和“行为维”。

3.3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总体状况

采用单样T检验方法,将平均分与得分中点94.5进行比较,青少年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平均分118.41,标准差为10.355。得分显著高于中点,总体看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感都比较强。

3.4社会表征与中华民族认同感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对中华民族认同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作总体积差相关分析,中华民族认同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存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 =0.467*(*表示 p <0.05)。文史文化”和“思想文化”分别与“认知”、“评价”、“情感”和“行为”维度具显著正相关。“情感”维与“民族文化”没有相关性。

回归分析:一元回归方程分析显著,中国传统文化可解释中华民族认同感21.8%的变异。

随后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民族文化”没有进入回归方程,“文史文化”与“思想文化”可联合解释中华民族认同感52.8%变异量(表6)。“思想文化”层面的预测力最佳,解释量为61.5%,“文史文化”的解释量为22.5%。中华民族认同感= 0.615*思想文化+0.225*文史文化

4 分析讨论

研究针对社会表征应用功能即中国传统文化认知对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影响作用。研究首先证实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感状况呈积极正向认同,结果证实社会认同理论,通常个体会以偏好的态度看待自己和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非常有必要,但对这方面的实证研究非常匮乏,将传统文化认知置放于民族认同中作以观照,除了“民族文化”与“情感维”无相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各维度与中华民族认同感其他维度两两呈正相关。说明中国传统文化表征中的“文史文化”、“思想文化”和“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正面因子,可见,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程度较高,中华民族认同感程度也就越强烈。一直以来关于文化的定义颇有争议,但是不可以忽视概念本身的三个主要特性:(1)历史性;(2)群体性;(3)影响性。中华民族认同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的相关已被证实,但不排除其他因素作用的结果。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可以预测中华民族认同感21.8%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的三个维度中,“思想文化”和“文史文化”进入回归方程进行解释。其中“思想文化”的系数达到0.615。文学著作、思想智慧、道德风尚等项目属于“思想文化”维度,一直以来,中国节气和爱国主义精神被提倡,这些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最精华的内容。“思想文化”对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影响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昭示着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有径可循,传统文化的教育应立足于核心部分,即“思想文化”的教育力度加大才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民族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性,其项目更多是与我们生活内容息息相关,如民族衣饰、传统佳节、特色食品、典型物品以及风俗习惯等等,青少年对于已经融入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有可能产生笼统无分化的情感。“民族文化”与“情感维”不具有相关性,而“情感维”又恰恰是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核心部分。对于青少年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日常生活中的风俗民情的晕染,当生活成为一种习惯,其中民族情感凸显性的内涵就会减少。对于青少年的思想教育需要通过必要手段,从文化的特性去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结构也许会更精确。

参考文献:

[1]方文.欧洲社会心理学的成长历程.心理学报[J].2002,34(6).

[2]Durkheim E..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In R.A.Jones(eds), Emile Durkheim: An introduction to four major works[M].Beverly Hills,CA: SAGE Publications Inc,1986.24-59.

[3]Moscovici,S.Attitude and opinions[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63,(14):231-260.

[4]管健和乐国安.社会表征理论及其发展.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1):92-98.

[5]朱小芳.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及其与民族认同感的关系[D].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8

[6]秦向荣.中国11至20岁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发展[D].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5.

民族文化认同感篇3

【关键词】 大学生;民族认同;全球化;研究

大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积极探求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民族认同状况,并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祖国统一与稳定、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沈阳工业大学学生为重点,在辽宁省部分高校通过发放问卷、走访谈话的方式,对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进行了研究。

一、民族认同概念的界定

对于民族认同,在学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了自己相对合理解释。根据本文内容要求,认为所谓民族认同,是指社会成员对自身所属民族群体在情感和态度上的认知,以及在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等选择上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成熟度的标志之一。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的各民族的总称,所提及的民族认同特指中华民族认同。

二、民族认同的调查

1.问卷的编制。本研究借鉴Phinney的研究成果,依据民族认同的四维结构编制了《大学生民族认同调查问卷》和《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访谈提纲》。在《大学生民族认同调查问卷》的内容上,第一部分设计主要考虑对大学生民族身份的认同调查,在第二部分内容中对大学生民族认同的认知成分、评价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承诺成分四个维度进行调查设计。同时在问卷的设计上还考虑到大学生对民族认同的途径、方式,对中华民族整体认识、对发达国家的看法及是否形成开放融合的民族观等问题,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作调查问卷。

2.调查对象。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总共抽取来自沈阳工业大学、辽宁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的325名大学生作为研究被试(有效试卷),其中理工类高校学生175名,文史类高校学生150名;大一学生106名,大二学生77名,大三学生78名,大四学生64名;男生196名,女生129名。研究还从参与问卷调查的被试学生中选取20名进行深度访谈。

三、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状况

1.民族认同感较高。大学生深受学校教育影响和中华传统文化熏陶,能够正确清晰辨别身份及种族特征,能够基本把握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对国家修改法定假日,突出本民族传统节日十分认可,并且愿意接受成为一个生活习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有基本认识,有超过一半的大学生知道四大名著等文学常识,赞同本民族的传统道德规范,并愿意接受,努力实践。在民族认知与评价方面,认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悠久的历史(82.9%),觉得中国当今社会保留民族特色很有必要(65.1%),由此可以看出近七成的当代大学生都以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而自豪。

在社会参与与实践方面,通过走访发现,中华民族取得的每一项重大成就(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神州七号顺利完成出仓)都让当代大学生激动不已;大学生对法国拍卖中国铜兽首、奥运火炬在境外传递受到一些阻碍会通过理性地方法表示强烈不满与谴责(71.8%);汶川发生地震时,大学生会尽最大能力援助灾区(80.4%)。

2.民族观念有弱化倾向。在调查中明显呈现两个特点:文化认可程度高,政治经济认可程度低,对传统民族特征认同度高,对当代民族认同度低,这与目前我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大致吻合,说明大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对我国古代的辉煌成就很自豪。对与发达国家明显差距的现实,一时还难于接受,表现出一定的反差。西方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形成了个别大学生的畸形思维方式和批判方式,削弱了大学生对民族的认识与理解。

有关“针对于眼下流行的‘哈日’、‘哈韩’一族,有人认为应该做出一定的干涉,你的态度是”这一问题,有43.6%的人认为没必要,因为这只是一种文化上的交流;有27.7%的人认为很有必要,因为它会冲淡人们的民族意识;有24.4%的人认为纯属个人兴趣行为,与民族意识无关;又有3.5%的人并不关心这个问题。在调查中还发现,有54.7%的大学生更喜欢美国大片;有62.6%更愿意购买进口的数码产品。这些都弱化了大学生的民族认同。

3.部分大学生中仍然存在狭隘的民族认同观。在问卷中,大学生对法国拍卖中国兔首、鼠首一事有94.3%反对,有59.7%认为应该抵制法国日本,说明部分大学生没有真正形成开放融合民族认同观,这也是非主流民族主义存在的土壤。

4.民族认同是个渐进的过程。通过调查数据对比看,民族认同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大四的学生民族认同感普遍高于大一学生。在大学期间,由于接触民族的信息量增多,交流的机会也增多,从而对民族文化发生兴趣,开始探索自己的民族认同。可见大学生随着年龄增加,认知能力不断提高,民族认同相对概念更广泛,对本民族认同由表象到本质逐渐深入。

四、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的特征

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的时代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思想观念多元化。当代大学生们不仅思维活跃,而且思想开放,观念更新,在民族认同感上,充分体现此点。访谈调查过程中,大部分大学生都表达了自己对民族认同的不同见解,调查问卷答案选择的离散趋势也十分明显。

二是行为选择多样化。大学生在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中,很少考虑国家,民族等因素,而是以个性喜好为主导。他们向往外国留学,喜欢国外时尚产品,并能理解新新人类们“崇洋”行为。这些可能无法简单用“民族气节”的眼光来看待,应当视同当代社会的时代特征。

三是富有公平正义感。在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中,亦包涵着公平正义因素。如在调查汶川地震的态度,大学生都愿意尽最大能力援助灾区。失学儿童和欠发达地区的民众能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同情,有90%以上的人表示有机会将捐助失学儿童,有78%的人认为欠发达地区民众是自己同胞,要想办法帮助他们。

四是理性认知代替了极端民族主义。在民族认同上,当代大学生少了极端的民族主义,多了理性的思考,他们能认识到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不盲目自大;他们大部分认为中华民族只是世界民族的一支,并不比外国民族优秀;他们愿意去国外学习和工作,以开放的姿态面对世界;他们认同并尊重中华民族内部各分支民族,也愿意与世界各民族友好相处。

五、强化大学生民族认同的途径

(一)利用“两课”主渠道,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

“两课”是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也是建构民族精神教育的基础平台,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基本要求。在走访中获悉,有超过35%的大学生认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最佳途径,这一方面反映了思政教育作为高校的传统项目在弘扬民族精神上的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当代大学生对高校中的以“两课”为代表的思政教育形式是持基本认同的态度。高校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块主渠道、主阵地,不断探索与创新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思路与方法,在大学生中培育,弘扬和发展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二)拓展历史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选择能力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一个概念,面对经济全球化下文化的激荡,对待文化的正确态度应是启发文化自觉,即继承传统文化,改进落后文化,吸收先进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美英等国高校在这方面给我国树立很好的典范,如美国哈佛大学的“共同基础课”五类课程中,文学与艺术和外国文化是其中的两类。牛津大学一直坚持在学生中开展古典文化知识的学习。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是增强大学生文化选择能力的关键。学校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要有区别地设置相关历史文化课程,并通过团学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增加各种形式的有关中华民族传统及其民俗知识的教学,以此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认知度,激发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

(三)借助重大传统节日及典型社会事件,开展民族教育实践

通过调查发现,凡是有全国性、全民族性大事件发生,如汶川地震、问题、航天载人飞船飞天等,都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关注。培养大学生民族认同感,一方面需要帮助大学生广泛开展或积极参与各类民族特色的活动,如祭典祖先、旅游寻根、识读家谱、节日庆贺等,让他们在传统文化和生活实际中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亲身体验并强化民族认同感。另一方面可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充分利用国家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及时进行教育与引导。既可以强化大学生国家、民族观念,提高其民族认同感,还可以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摒弃民族极端主义等不良影响。

(四)增强全球化素质,形成开放融合的认同观

全球化在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其所引起的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转型,对于民族及民族文化的发展未尝不是件好事。“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强调:“我国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

“和而不同,有容乃大”。在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下,才能在与外来异文化的参照、对本民族文化价值进行重新审视,重新定位。也只有在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下,才会有一种发展本民族文化的紧迫感、使命感,全球化的这种激励机制无疑给我们民族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在经济全球化的汹涌浪潮面前,应把民族认同和全球意识教育结合起来,树立全球意识,增强全球化素质,摒弃狭隘的民族认同观,形成开放融合的认同观。

总之,大学生是民族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只有不断提升和优化大学生民族认同感,才能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才能为大学生将来投身祖国建设和民族振兴事业注入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赵建华.《浅析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民族认同感》.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11)

[2]陈世联.《文化认同、文化和谐与社会和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3)

民族文化认同感篇4

关键词:国家认同感;民族地区;培养;教育意义

国家认同一词最早出现在1953年列文森论梁启超的名著《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中。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归属国家的认知以及对这个国家的构成,如政治、文化、族群等要素的评价和情感。是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升华,也就是广义上的国家认同。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是中国保持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

一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感培养的必要性

国家认同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基础和培养目标,以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为对象的国家认同感研究,其功能和价值指向决定着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意义和趋向。国家认同度的高低与强弱,直接关涉到国民人格的健全与完善,从而使现代公民的身份认同与国家认同保持一致,并借助于国家认同意识和国家-社会平台实现个人价值,并促使个体人格与人生价值的协调统一。

民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拥有者强大的族群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相对集中,由于发展的差异化、历史遗留等问题,民族地区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致使包括教育在内的诸多因素无法与发达地区形成平等,这将对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培养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感培养的教育意义探析

当前,国家正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在这个体系建设当中,针对学生主群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重要板块,而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培养,完美地衔接了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一主题。

1、有利于能够健全民族学生的国民人格,培养现代公民

加强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落实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引导民族学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服务社会。从而体现在教育对于民族学生发自内心深处地对国家认同度的提升,以及凸显他们的整体价值和社会地位,从而体现出人本主义思想和人文精神,成为一名合格的,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公民。

2、有利于激发爱国热情,凝聚国家力量

国家认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化方向和思想认知根基。爱国主义是实现高度国家认同的途径和措施,是中华民族精神核心和民族凝聚力要素。强化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度,促使狭义的民族认同拓展到广义的中华民族认同,实现中华民族与中国的民族国家同一体,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有利于构建和谐中国。爱国主义是一国之民对祖国的心理认同和情感归属,是真挚的深厚的热爱和忠诚,是内化于国民言行的思想体系,是国民自发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的精神动力。

国家认同观的内聚有利于形成价值认同的一致性和统一性,从而凝聚成巨大的精神力量,促使作为个体的少数民族学生把人生价值追求定位于对国家的无私奉献,为国家的强大和繁荣倾注自己的青春年华。

3、强化国家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

从我国中西部民族地区学生成长的宏观环境看,特定的自然地理因素、历史文化条件、国际政治关系等综合因素成为民族学生的生活文化之根本。西方国家从未放弃过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来自于民族地区学生的政治立场和国家认同观念在国家安全中就则显得极为关键,能否在全社会实现和保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培养民族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自觉性倍显重要,提高其国防意识,将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助于强化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有利于国防安全和国家,有利于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强化国家认同,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以国家认同理念为基点进行共同文化的塑造,有助于构建少数民族学生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等要素组成的民族精神,使之成为民族存续的精神血脉和民族兴盛的精神资源。历史经验和现实实践昭示我们,必须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各族人民具有正确而强烈的思想觉悟和明确的国家认同理念,潜意识中具有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维护国家尊严、保障国家安全、增强国防实力、保卫领土完整的综合性的系统性的目标。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思想理念的根基是国家认同观,在这共同理念和思想意识的基础上能够把浓厚的民族意识升华为强烈的国家认同,把狭隘的区域意识升华为整体的国家意识,从而不断增强民族团结,增强各民族群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树立起坚持民族团结共御外侮的旗帜,坚定地维护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

三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认同感培养的思考

教育机会平等是直接影响到国民对政府和国家的好感程度。在认同机制和教育制度上,国家认同度的高低与教育程度密切相关,国家认同度高的少数民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党和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在行动方向上也与党和国家保持一致,从而学生的崇高理想和现实比较一致地对接,在观念上也契合于主流思想。在法律上,强烈认同国家的法律体系的学生能够遵守现有的社会秩序和管理模式,使少数民族学生成为依法治国和国家认同的参与力量。

构建起个体与组织的关联并存,体现为作为个体的学生与国家命运的关系,以及少数民族与中华民族的部分与整体的对应关系,从而使少数民族学生肩负着民族发展和国家繁荣的双重责任,并在观念上表现为民族认同度和国家认同度的提高,最终确立起个人国家观融合于集体国家认同。透过爱国主意教育方式,将民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融入到对国家的认同感中,从而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凝聚力和自信心

为此,必须以国家认同为基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为契合点开展国家认同教育,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从而形成以中华民族魂为精神纽带,以民族团结和国家利益为中心的国家认同观。

参考文献:

1.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民族文化认同感篇5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

“自从1992年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性框架文件《21世纪议程》以来,现在全球已有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出台并着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是全球第一个制定21世纪行动纲领的国家。1994年国务院要求认真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并将此作为制定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性文件。”[1]任何一种文化的存在和发展都有其历史背景和现实土壤,对于少数民族文化来说尤其如此。云南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多,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七分之一多,居住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可见,云南少数民族在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云南是多民族文化大省,有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是主要的旅游文化资源,这是云南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核心。因此,开发云南旅游文化产业,重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保护中做到可持续发展。

一、少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需要文化尊重和文化认同

“认同,最初由德国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提出,最早被译为‘同一性’或‘自我同一性’,而在社会上更广泛流传的则是‘认同’或‘自我认同’,‘身份’也是这个词。”[2] “所谓文化认同就是指文化主体在共同的社会实践中造成的对某种文化意识在心理上达成的共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相对其他民族共同体而言,我之为我的民族感情。”[3]所以,文化认同,是发自内心情感的文化尊重与文化交流。各民族之间要彼此欣赏和认可,形成友好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在民族文化建设与发展中给予虔诚和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文化方式的可持续发展。因为文化是生产生活方式的结果,持续的方式产生持续的文化。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都是人类重要的文化资源,对人类文化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认同民族文化生存方式,坚持民族文化个性,构建民族文化情感,强化民族文化意识,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以避免文化弱化与文化保守,抵抗民族文化的边缘化趋势。

1. 文化认同与尊重的情感和态度

情感上,需要培养一种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和家园归属感,因为“民族文化认同的首要特征就是具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和情感归属。”[4]既要热爱本民族,也要热爱他民族。既要有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也要有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不岐视任何一种少数民族,关爱少数民族在现实生活中的文化表现,做到尊之、学之。一是各民族首先要热爱自己民族的文化, 要建立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守住自己民族的文化阵地,防止文化边缘化。要有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精神的责任感,捍卫民族文化尊严。二是各民族要有团结协作意识,要构建和谐包容的文化心态,建立依存互利的文化关系。三是关注少数民族的生存。一切文化和自由的根本在于生存。要更多地关注少数民族的生存问题,有了生存的自由,才有发展的可能。关注生存与发展,可以更好地构筑民族文化的情感空间。

行动上,结合现实,做到知行合一,真正解决少数民族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急人民之急,想人民所想, 这样才赢民心,得民意。在行动上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政府给政策。云南少数民族和谐相处,共同繁荣,主要得益于政府的关心和扶持以及科学有效的决策。少数民族绝大多数处于边远地区,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还处于经济相对滞后状态,要获得很好的生存与发展,除了自身努力外,主要靠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帮助。对于政府的支持来说,更重要的是各项配套的民族政策的制订、出台、实施和落实。二是学习和研究。少数民族有许多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这是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应该认真向少数民族学习,学习他们朴素善良勇敢的精神,学习他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学习他们生活中的各项技术和艺术等。同时深入研究少数民族的历史与发展,研究他们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精神,研究他们的审美判断和心灵世界等。三是继承和发扬。一切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归结点在于对民族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发扬。继承和发扬文化精神,这是文化繁荣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只有精神的、深入人心的才是永恒的。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首先需要每一个人从思想深处,从内心情感,热爱自己的民族,时时捍卫自己的民族文化,弃其遭迫,取其精华。强化传承意识,培养民族精神和民族信仰。其次是需要具备科学有效的方法。每种文化的传承总是依赖一定的现实基础和物质手段以及科学方法。具体方法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化特点而定。

2. 民族文化认同与尊重的主要方面

在民族内部和民族之间文化情感培养与生成集中体现在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尊重。文化发展首先在于思想的认同和尊重,其境界是心灵与情感的交流和塑造。“民族认同对其成员具有精神上的内聚作用,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5]民族文化认同和尊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认同与尊重。如果说音乐是人类的共同语言,那么宗教同样也是人类的共同语言。因为宗教是人类对苦难的解脱,对幸福的向往。宗教具有民族凝聚功能和民族教化功能以及审美教育功能。民族对宗教的信仰,实际上是对生活的信念与渴望,对民族的认同与尊重。在少数民族的各种文化活动中,宗教文化现象总是处于重要地位。宗教在不断地牵制和引领着一个民族的发展与变化。少数民族的各种宗教活动神圣而隆重,对民族宗教的认同和尊重实质是对民族生存和情感的认同。认同和尊重一个民族的宗教文化能更好地走进这个民族的心灵世界和文化深处。这样做,有利于探寻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源头和思想依据,所以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不能破坏一个民族的和精神寄托以及生活信念。

二是少数民族生存方式与思维习惯的认同与尊重。文化是生活方式的状态和结果,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是生活方式的不同。少数民族各自的生存与生活方式是长年累月形成的相对稳固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决定着不同的生存思维和行为习惯,也就创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因此,认同民族的生存方式和思维习惯,就是认同一个民族的存在。要很好地保持一个民族的文化个性,障显民族文化魅力,就是要坚守一个民族文化的原生性、本土性和民族性。因为“人类的审美文化,从根本上讲,都是某些特定的审美思维充分展开的结果,所以说,审美思维孕育出了各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审美文化内容,这些审美文化内容通过审美思维的形式而得到强化和展示。”[6]要保持这样的文化生命力,需要认同、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在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不能轻易改变民族的生存方式和生活习惯。相关的社会组织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容易破坏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只注重物质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缺乏有效地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精神文化的思想意识。文化保护重在精神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其根本在于民族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保护和坚守。“整个民族的习尚、情趣和审美理想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保守性。当然,它也不是凝固的、一成不变的。”[7]今天很多地区的民族文化就是由于生活方式的破坏,使得少数民族文化生命力脆弱,民族文化只是在节日等特定时空的象征符号、文化包装、文化碎片和文化记忆。

二、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中常遇的矛盾与冲突

少数民族文化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需要长期的艰苦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矛盾,各种因素不断呈现,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彼此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1. 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与矛盾

目前民族文化的拥有者是文化研究机构、学者、族长、头人、祭司、长者等。而更多的年轻人对本民族的文化的掌握和继承处于弱势和断层。很多有价值的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基本消失,这种现状和趋势是多种原因长期作用的结果。但其中不可忽视的是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总是长期处于矛盾与冲突中。

随着岁月的流世,掌握文化的这些长者们渐渐离去,本民族的文化传承势必受到严重影响。加之年轻人对外交流频繁,大量吸取了他者的文化和现代文明。随着对外来文化的吸纳,人们观念发生变化,容易被现代文化和外来信息所洗礼。少数民族中年轻人普遍认为:一旦走出本民族,讲本民族的语言或穿本民族的服饰,他们认为“另类”, 对于民族服饰他们只是逢年过节时才穿。于是这些年轻人走出本民族自然就融入现代文明,对本民族的文化失去自豪感和自信心,几乎丢失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本民族的文化已变成抽象的特定时空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怀旧。这也是民族文化边缘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要加强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所谓自我同一性或自我认同感,就是一种熟悉自己的感觉,一种知道自己将会怎样生活的感觉,是一种自然增长的信心,即相信自己保持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这种信心是与他对别人保持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相协调的。”[8]有文化的自我认同,在生活中就不觉得另类,不感到文化孤独,能建立文化自信心。少数民族文化充满着浓厚的农牧气息,有鲜明的民族色彩,而现代文明渗透着浓厚的工业气息和商业色彩。二者都有其优越性,既有对立也有融合。如何有效地把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这是人们长期关注的焦点。

2. 生存发展的强烈愿望与滞后的生产方式的矛盾与冲突

每一个民族都需要生存和发展,这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表现和愿望。对于云南少数民族来说,生存与发展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因为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大多数处于多山的边远地区。在现代文明条件下,越受到外界文化的渗透和挤压,各少数民族渴望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和愿望就越迫切。这种强烈的意识和思想与本民族滞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条件形成鲜明的对比。于是有些少数民族和当地政府就会急于求成,采取过极行为,大力改造本民族的文化,引进各种思想,生搬硬套外来文化,违规操作,改变了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受商业利益躯使,买卖民族文化资源,破坏了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文化资源来源于生活,人为地破坏民族既定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判断,势必倒至民族文化资源枯遏和浪费。云南少数民族村落文化的改造有力地证明这一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关键一点是不能轻易地改变少数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只有在独特的生活方式下优化生产力才会创造独特的民族文化。

3. 民族文化特色与落后贫穷的矛盾与冲突

在某种程度上,局部的落后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个性特点有一定的联系,但彼此没有因果关系。有些少数民族地区贫穷,主要是由于观念落后和生产力滞后。这种落后归根到底就是没有充分发挥本民族文化资源的生产力作用。这种原因的背后根本在于对少数民族缺少文化情感、文化自信和文化精神。有了民族文化意识和文化情感作为本民族的精神活力,就会积极有效的探寻民族文化传承的思路和方法。在传承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在不断地创造本民族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所以保护和发展同步,重在民族文化情感的培育和民族文化精神的塑造,把文化转化为生产力。

在民族文化的个性中,有些文化因子是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碍于生产力的提升,应该加以改造,弃伪存真,弃粗取精。把本民族最鲜明、最独特、最健康的文化基因加以培育,整合文化因素,发挥生产力作用,弘扬文化精神。所以,少数民族滞后,不是文化的滞后,而是对本民族文化保护不妥、发展不力、定位不准、特色不明、认识不清、传承不够。

三、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中文化适应能力的提升

少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中值得关注的是少数民族文化在当下文化生存的适应性。一种文化的存在有特定的文化空间和文化背景,不能脱离这种文化环境。文化的现代适应性其实也是文化的生态问题。“文化适应过程,在特定意义上就是文化的特殊进化过程。文化的特殊进化是指文化在控驭能量的总能力不作实质性改变的前提下,由于其生境的导向作用,为更好地利用生境条件而进行的发展,目的在于使该种文化更加适应其生境。”[9]所以,在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中,要培育和拓展少数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融入当下社会,与时俱进,体现鲜明的民族个性,彰显其文化地位。一是更新文化理念,二是积极探索思路与方法,三是付出行动。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来说,民族虽然众多,但由于大分散,小聚居,交错杂居,所以对于某一种民族来看,其文化势力并不强,为了生存,常依附了其他民族,或者融于其他民族。该民族的文化元素便会慢慢消失待尽。所以,从以下方面可以提升民族文化的现代适应能力。

1. 充分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强化民族文化元素。

不能把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视为生活的障碍,要强化民族文化资源的优越性,增强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大力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用民族文化资源推动民族经济的发展。把民族文化的发展回归到民族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建立和强化少数民族的文化标志和文化符号。在资源的开发中提炼标志性的文化元素,进一步强化民族文化元素,做到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中走民族文化产业之路,加强传播媒介与文化资源的有效结合,注重媒介传播的广泛性和整合性,因为“现代传播媒介是文化产业的重要形态。”[10]

2. 充分解决少数民族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根本在于生存。而生存的关键是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因此,要把少数民族文化转化为生活工具、生产力和生活需要。不但政府要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更重要的是少数民族本身要有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主意识,用自己的文化改造社会,创造生活,建立自己的文化平台 ,用自己的文化积极应对现代社会,形成平等互利的文化交流空间,找到自身文化的优越性和创造性。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带动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和文化适应能力。

3. 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实践,把文化回馈社会,回归生活。

这才是民族文化发展良好的状态。少数民族文化生命的土壤在日常生活。由于种种原因,少数民族文化脱离了实际生活空间和文化土壤。少数民族文化应该回到日常生活中,坚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判断。文化应该为生活服务,解决生活问题,体现文化的生命力和向心力。关注少数民族日常生活,把少数民族文化日常生活化。要真正实现少数民族文化日常生活化,这需要勇气和耐力。比如,少数民族服饰应该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资源和重要组成部份,应该直接服务于日常生活,普及于日常生活。由于现代文明的影响,今天很多少数民族服饰脱离了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只是节日的点缀和舞台的幻影。民族服饰穿戴范围缩小,使用频率降低,于是民族服饰概念化、符号化、同质化、现代化。服饰的民族特色弱化。不能让民族服饰等文化成为怀旧的符号和历史的记忆。因此,要关注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使少数民族文化回归现实生活,激发他们对本民族文化和艺术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样民族文化的传播才有时效性,发展才有广泛性。

四、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中强化文化传承意识和能力

文化的根本在于人,少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后继有人,世代传承。因此,要使民族文化世代繁荣,对于一个地区民族文化的拥有着和管理者来说最关键的是对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强化文化传承意识,提升传承能力。

1. 通过政府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

对于当地民族文化的管理者或管理机构来说,要把民族文化传承提高到重要的文化战略高度。首先从政策机制上引进和培养文化传承人,制定优惠政策大力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具体办法有:一是在当地建立相应的民族文化典藏馆;二是建立相应的民族文化传习所;三是组织人才编纂当地历史文化典籍,抒写自然文化风光;四是塑造文化传承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五是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2. 通过宗族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

民族文化认同感篇6

一、藏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的影响因素

藏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观因素包括家庭、宗教、生活环境对藏族大学生个人性格和信仰的塑造。客观因素包括社会环境以及政治、经济等因素。

1、主观因素

首先大学生处于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成长叛逆期,作为少数民族,在高校的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学习压力、生活习惯、情感困惑等各种问题。其次,由于成长环境和家庭影响,藏传佛教文化深植于藏族大学生的思想中,形成了藏族学生独特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些主观因素,使藏族学生形成了自身特定的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考方式和接收模式。

2、客观因素

藏族大学生作为藏族同胞中的高素质群体,对社会环境、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等相对比较敏感和关注,国家的少数民族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行政区域的领导配置等,都会影响到藏族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和自身的归属感。同时,科技的发达使具有现代化知识的藏族大学生掌握了更多的认知世界的方式和对外沟通渠道,一些负面的声音也会对藏族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产生干扰和负面影响。

二、藏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对高校政治思想工作情况的调查和了解,藏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

1、政治思想和理论知识有待提高

藏族大学生由于语言和文化习惯的不同,部分藏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国家政治的关注度不够。表现为对国家政治机构、社会事件、政治体制改革等不够了解,思想中对西方国家宣传的人权与民主存在模糊的认识。其原因是政治理论学习和政治参与度不够,认为政治远离自己的生活,对政治学习的积极性低于文化课的学习,加之网络流传的负面信息,对藏族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造成困扰,影响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

2、对我区 政策的理解

我区的教育政策、 大学生分配情况等,是藏族学生非常关注的问题。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各项政策,反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民族团结精神。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家在教育、经济等方面给予西部地区大力的扶持和政策倾斜。大学生初入社会,人生阅历较浅,对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有时会缺少客观、理智的思考,政策的不完善以及社会中存在的负面现象会使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质疑。

3、对经济发展寄予更高的期望

对于经济的认同可以影响意识形态的认同。藏族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民族意识和权利意识,地区间的贫富差距会冲击他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很多藏族大学生认为少数名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内地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尽管改革开放以后西藏的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普遍希望能够有更好的民族经济政策来扶持少数名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尽快缩小贫富地区之间的差距。期望和现实的差距会导致人的挫败感和不如意,而这种消极的情绪会在少数民族团体中蔓延和相互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藏族大学生逐渐跳脱出先辈漠视物质的价值观,受到繁华物质世界的影响,关注自身利益和民族经济的发展。因此,对于经济发展的认同严重影响到其社会意识形态的认同。

三、增强高校藏族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的有效途径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我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密切关注藏族学生的思想动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通过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平等的民族交往政策,向学生介绍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扶持政策,结合实际,用具体的事例使学生了解国家(兄弟省市)对(西藏)的关心和援助。培养藏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明确西藏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繁荣的目标。培养藏族大学生科学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树立科学唯物论和无神论的思想,正确理解和处理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加强对藏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2、尊重藏族大学生的文化特性,加强藏汉主流文化教育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文化的相互尊重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基础。藏族文化历史悠久,灿烂辉煌,是藏族大学生的骄傲。尊重藏族文化,将藏族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可以增强藏族大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高校中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藏族文化、民族、艺术的展演活动,通过多民族学生的共同参与,加强文化的融合与互通。同时,加强藏汉主流文化的多元文化教育,鼓励藏族学生参与更广泛的文化交流活动。西藏高校文化氛围由藏汉文化共同构成,多元文化教育,可以通过不同民族的文化碰撞,将藏文化的民族精神与汉族文化的精髓更好地融合,大学生通过对不同民族的历史传统、思想观念、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相互交流与了解,彼此尊重与认同,最终将各民族优良的文化得以更好的融合与传承。

3、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民族文化认同感篇7

全球化时代使得中国民族文化身份认同问题更加突出,很多人提出质疑:全球化是否会使得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界限消失,是否会形成一种民族文化对另一种民族文化的同化最终使其沦为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附庸。这种质疑不是没有根据的,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将其文化思想传播到中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了巨大冲击和挑战:在中国随处可见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在中国越来越流行,而一些传统的中国节日则越来越被人遗忘。西方文化已经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吃、穿、住、行都打上了西方文化的烙印。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古国,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然而,令人尴尬的是,近代西方文明向前行进的同时曾傲视世界的东方文化却一片沉寂。全球化时代,在传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面对西方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挑战,不免产生文化焦虑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质疑和对西方现代文化的向往引发了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危机。

二、中国民族文化身份的构建与认同

全球化拉近了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距离,使得世界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与此同时多种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使得文化主体面临文化身份选择,从而不可避免的出现困惑、焦虑、痛苦等主观体验。中华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危机反应了国民对于中国文化现状的不满,如何构建中国民族文化身份、增强中国国民对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感,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塑造良好的国家身份和形象。“国家形象”的塑造关系到国民对国家和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也影响并决定了中国和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地位,国家机构要进行改革创新,政府要加大法治建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提升中华民族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影响力,在世界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公民要增强国家主体意识,支持国家本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良好的国家形象需要长久的多方面的努力。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综合国力得到提升,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的精神文明却举步不前,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经济软实力,我们必须以国家为主体,找准文化发展的定位,重塑中国文化大国形象。在良好的国家形象塑造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还是政府对国家的有效管理能力,切实保护公民的权益。在利比亚撤侨行动中,中国政府做的就很漂亮。这件事情中,政府极力确保中国公民国外安全,外国人对中国政府的评价很高,形象也就跟着提升。

第二,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华民族文化要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必须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过去中国在对待民族的传统文化时总是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宣扬“去传统化”,如五四文化运动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思想”的全盘否定与批判,极力宣扬文化西方化、现代化,丧失了对民族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二是回归传统,及彻底地文化本土化,拒绝和排斥其他民族文化,这种文化上的闭关自守行为只能使中国民族文化越来越边缘化,最终退出历史的舞台。我们必须用辩证的方法、批判的态度全面地、与时俱进地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充分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的文化建设才具有民族特征,才能使我们获得真正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感。

民族文化认同感篇8

景颇族是一个典型的跨界民族③。据统计,景颇族人口约100万人,主要居住在缅甸克钦邦、掸邦,中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印度北部阿萨姆邦等地区。我国的景颇族主要分布在德宏州各县,有景颇、载瓦、勒期、浪峨、波拉等五个支系,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称为景颇族。本文选择景颇族作为个案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景颇族人民喜好音乐、舞蹈,千百年来创造了丰富的且在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民族乐舞文化———目瑙纵歌,是景颇族传统文化的综合汇演;第二,景颇族一般居住在海拔1000———2000米的山区,与外来文化交往受到限制,歌舞文化及其功能相对原始、古朴,该个案具有代表性;第三,民族主体在境外④,对景颇族国家认同及中华民族的认同构成潜在威胁,凸显了研究的现实意义;第四,与中国境内景颇族聚居区毗邻的缅甸克钦邦长期与政府军对峙,这种复杂的形势和跨界民族身份的特殊性应该引起关注。目瑙纵歌,源于景颇族“万物有灵”原始宗教的盛大祭典,是景颇族最大最具特色的祭祀活动,又是景颇族人民的集体歌舞活动。历史上,目瑙纵歌在不同支系有不同称谓:景颇支称为“目瑙”,载瓦支称为“纵歌”,浪峨支和博拉支统称为“占”,勒期支称“装”。虽称谓不同,但都有欢聚歌舞的意思。新中国成立后,景颇族各支系统一了舞蹈名称,称为“目瑙纵歌”。“目瑙”是景颇族景颇支语,“纵歌”是景颇族载瓦支语,意思都是“大家一起跳舞”[4](P133)。据景颇族创世史诗《目脑斋瓦》记载,人类最初是不会跳目瑙的,只有太阳神的子女才会跳。一次,太阳王邀请地球万物去太阳宫参加“目瑙纵歌”盛会,而地球上只有鸟雀可以飞往太阳宫参加。盛会结束后,鸟雀们从太阳宫返回地球的途中休息时,看到黄果树上结满了熟透的果子很高兴,为分享果实,举行了地球上第一次鸟类“目瑙纵歌”盛会。景颇族的祖先看到了这场盛会,被百鸟热烈优美的歌舞所陶醉,于是模仿鸟雀的舞步舞姿,选择一块宽阔平坦的场地树立起“目瑙纵歌”标志———目瑙士栋,在正月中旬时举行了人间第一次“目瑙纵歌”盛会。据传说,人们学会跳“目瑙纵歌”后,一天天地富裕起来,从那以后,为表达不同意愿,产生了名目繁多的目瑙纵歌,不同场合的目瑙均不相同。新中国成立后,目瑙纵歌从一种原始宗教集体祭祀活动演变成为景颇族最大的传统节日,其传统宗教意义被淡化,转变为弘扬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表达社会进步、诉说人民幸福,祈愿民族得到外界认可的一次景颇族传统文化的综合汇演,在民族文化认同别异中展示出特殊的作用与价值。现代的目瑙纵歌,也不纯粹是“大家一起跳舞”的乐舞狂欢节,它仍然保持着宗教仪式的严肃性。据瑞丽市勐秀乡景颇族的大董萨⑤讲,“目瑙士栋”是目瑙纵歌的标志,以前每年都要重新立起,因此在目瑙举行前一个月,董萨们就要住进“木代房”⑥制作“目瑙士栋”,并做复杂的法事活动以祈求神鬼、祖先保佑活动顺利进行;如今大型目瑙纵歌场上的“目瑙士栋”则由钢筋混凝土铸造而成,可重复利用,不需要董萨提前一个月前往场地准备。但是按传统习俗,每次跳目瑙的前一天都离不开骠牛祭拜天地、祖先的活动,这一先期仪式“赋予了合乎民众期许的神性色彩,让这个活动得以在民众的心目中获得庄严的合理性,这会让参与者在认识上获得一种神圣性,从而让他们得以全身心投入的姿态积极参与进去”[5]。一切祭祀仪式结束后,目瑙纵歌的狂欢才能开始。届时,景颇族男女老幼身着民族盛装,男性手持景颇刀,女性持扇子、手绢、竹筒等日常生活中的器物,在领舞———瑙双带领下,沿着“目瑙士栋”上的路线,以腿部自然屈伸带动上身左右摆动,以腰、胯、腿的匀称移动和手势的协调配合为主要动作,向前行进。舞步随鼓点的变化而改变,上万人的队形进退有序、毫不紊乱,直至精力殆尽,人们几乎陷入疯狂状态……在铓锣稳定的节奏中,在景颇族激昂的歌声中,在万人统一的舞步中,景颇族人民完成了文化认同的现代建构。

二、民间乐舞在云南跨界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中的作用

民间乐舞何以具备文化认同之功能呢?笔者认为是与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显要的教育价值、与宗教的密切关系,以及自身所具备的审美价值等因素分不开的。

1.民间乐舞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强化民族文化认同

民间乐舞是由人民大众创造,反映创作主体生活、风俗、信仰等,在民间广泛流传至今的一种综合艺术形式,是一个民族典型的文化符号。一般来讲,每个民族或某一地区的民间乐舞都具有典型的动律、体态、节奏、仪轨,在服饰、道具和伴奏乐器的选择上也都具有独特性,这一族群正是基于自身文化符号的独特性,区分“我”(我族)与“他”(异族),并以此来强化本民族的身份认同。舞蹈是目瑙纵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贯穿始终的舞蹈就是“以腿部自然屈伸带动上身左右摆动,向前行进”这么一个动作体态,并在整个活动中保持着同一个动律,只要所有人始终与自己前面的人保持动作一致,整个活动就能够在领舞者的带领下顺利进行。动作单一,易于掌握,但正因为没有高难度的技术要求,才使得男女老幼都能非常自如地参与到这一仪式活动中来,也因此文化认同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尽管没有花哨的舞蹈技巧和多变的舞蹈动作,却使个体在单一节奏、动作的反复和不断变换的“走线图”所产生的“形式”中,强烈地感受到来自群体的力量以及个体在群体中的存在感。正是这种文化符号的独特魅力吸引了海内外景颇族民众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自己的节日”。可以说,每经历一场目瑙纵歌,景颇族民众的身心就将得到一次彻底洗礼,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就会得到一次强化和再建构。今天国内的目瑙纵歌节已经成为景颇族为主,德昂、傈僳、傣、汉等其他民族参与,面向国内外游客开放的狂欢节日。节日中各族文化在此聚合,各具特色又彼此尊重,争奇斗艳而不失体统,在这种相互交融的过程中既显明了民族文化的魅力,又展现出文化主体宽广博大的胸襟。中国境内的景颇族举办目瑙纵歌节,缅甸一方的克钦邦也时有代表参加,跨国境线而居的兄弟民族在芒市“中缅友谊馆”前宽阔的目瑙纵歌场上,穿着相同的民族服饰、打扮相似的民族装束、交流共同的民族语言,与广播里轮番播放的景颇族世代传颂的民族乐歌,共同营造出充满景颇族气息的空间氛围,人们在这种“视、听、动觉汇同”的空间中感受到来自共同的民族文化迸发的无形力量,强烈地激发了民族的文化认同意识。

2.民间乐舞以鲜明的教育功能保障民族文化认同

历史上的许多少数民族有语言而无文字,所有生产生活经验、民族风俗习惯、与禁忌等都只能依靠“言传身授”的方式进行代代承传,民间乐舞以“具有鲜活生命的人”为载体,成为记载历史、传播知识、教育后代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活的教材”。景颇族是一个迁徙民族,据《目瑙斋瓦》记载,景颇族祖先历经千辛万苦由“木拽省腊崩”⑦迁徙至现在的居住地,目瑙纵歌的“走线图”形象地反映了民族迁徙的“历史记忆”,它“以一种富有凝聚力的方式,向参与者们不断地陈述着民族自我的历史和轨迹”[5]。作为“教材”的目瑙纵歌,向后代子孙诉说着祖先迁徙的曲折与艰辛,表达了整个民族的历史厚重感和对祖先的敬畏之情。云南是少数民族节日的聚宝盆,丰富的民族节日承载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通过节日 既展示了民族风土人情,又以一种自觉的方式传播着民族文化。目瑙纵歌节就作为景颇族文化的集中展演,向参与者展示了各种具有景颇族个性的文化事项,如:族群起源———“走线图”表示民族迁徙的艰辛;———仪式前的祭祀活动表明“万物有灵”的原始;民族禁忌———景颇族崇尚双数,目瑙纵歌一般跳双倍次数;民族服饰———女子上衣缀饰银泡、下身着红黑色筒裙、腿上带裹腿与男子佩戴景颇族长刀;民族饮食———“鬼鸡”与水酒;民族音乐———激昂、优美、朗朗上口的“喔然然”;民族舞蹈———目瑙纵歌本身;民族礼仪———送礼篮⑧;民族美术———目瑙士栋上的图案、民族服饰上的图案等等。这些文化事项是景颇族进行历史记忆,区分“自我”与“他者”的主要凭借物,构成了“景颇族之所以为景颇族,而不是其他民族”的主要文化判断依据。通过目瑙纵歌,参与者和欣赏者会有不同的心境:作为参与者的景颇族民众,产生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作为本族成员的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再一次得到强化;作为欣赏者的其他民族,则感受到来自“他者”文化强大的震撼力,因此产生一种敬畏之情。乐舞这种无需翻译、最不撒谎的“身体文化”,逾越了语言文字的障碍,将不同族属的人们联结到一起,在身体的对话中增进了彼此间的文化理解、尊重与认知,在同一的步伐中“舞蹈打破一切由更高级别的文明形成的各种界限”[7](P1)。跨界少数民族与所在国家主体民族和其他兄弟民族平等享受着这种“身体文化”,而使心灵紧紧地绑在一起,民族认同向着更为高级的国家认同、文化认同转变。

3.民间乐舞以独具的艺术魅力参与文化认同

建构丰厚的民族资源、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云南省富饶的民间乐舞宝库。从没有语言文字的原始社会,乐舞就一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节庆仪式等保持着密切联系。尤其,当人类朦胧地意识到宇宙间的万事万物莫不以运动为其主要存在和发展的方式时,便衍生出用舞蹈驱邪除役、祈求平安,保证风调雨顺,迎接五谷丰登的观念和仪式。于是,舞蹈成为万能之神……在先民的生活中可谓无处不在[8](序言P4)。至今,乐舞仍然渗透到云南少数民族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少数民族文化价值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乐舞之所以能被各类仪式所青睐,是与它的根本属性分不开的:其一,乐舞尤其舞蹈的载体是生命鲜活、富有情感的人体,这种以非语言文字的“肢体语言”为表达方式,以人的身体承载民族历史记忆,凭借自身的节奏感和形式感对灵魂产生震撼的艺术品类,在沟通天地人神、动员族群成员、传播生产知识等各类活动中,表现出强大的文化张力,这是其他艺术品类或艺术形式难以企及的;其二,民间乐舞是一种参与性很强的集体活动,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人们可以在乐舞中感受到自己在群体中的真实存在,并找到自己的位置,进而达到一种心灵的认同;其三,乐舞以身体律动为形式决定了它本身就是审美的艺术,具有自娱和娱人的功能,因此参与者乐于接受。作为舞蹈的“目瑙纵歌”最闪耀的文化魅力,不在于简单的舞蹈动作,而在于成千上万的参与者和欣赏者在“视、听、动觉汇同”的空间氛围中感受到一种无形力量对灵魂的震撼。目瑙纵歌场上,由瑙双带领的群众队伍按照“目瑙士栋”上的图案,走出蕨菜纹、云雷纹等舞蹈队形,通过“走”,人们“始终在感受着、体验着、强化着、认同着先民们坚强不屈的意图和意志,从而让这个过程渐渐成为这个民族之本族魂魄的符号象征”[5]。也通过“走”这个单一重复的动态过程,民族神话中表达的民族迁徙史、民族传统文化和习俗变成可以听得到、看得见,而且身体可以直接参与的真实场景———“借助诉诸听觉、视觉、触觉的多维符号活动,参与者们‘身临其境’,在相互之间完成情感的缔结,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架起理解的桥梁。”[6](P161)这种身体直接参与的动态性是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

民族文化认同感篇9

关键词: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文化 性质 民间性

前言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不仅有融合性较强的中原文化形态,而且还有各少数民族特有的多元文化形态,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灿烂文化体系,这是我国56个民族共同缔造的结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各民族历史实践的产物、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区域化的不断扩大,少数民族也逐渐走进整个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而带来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其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则面临时展的挑战,是继续传承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和要求,还是与时俱进,顺应发展的要求,大胆创新,寻找新的出路。本文根据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状和前人研究的成果,旨在分析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性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性质分析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性质及传承和保护必要性分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我国主体民族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是各少数民族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点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历史悠久。性质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和特质。是同类事物所共有的,也是区别他类事物的依据之一。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性质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也具有自己的文化特征,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地处边远落后地域,自然条件、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并受到中原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综观中国传统文化,它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而是我国众多民族文化大融合的产物。从地域性和民族根源性来看,华夏的中原文化是其主流,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北方草原地区的“北岳文化”和“游牧文化”,东北黑水白山的“满洲文化”,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各少数民族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而各个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彰显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和生活习惯,它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民族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人文特点等因素融合而成的。然而,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生活情趣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逐渐被人们淡忘、失传,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合理定位,以及在生活现代化的今天如何普及和推广,继承和弘扬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更具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尤其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热潮中。搞好少数民族团结是很重要的一项举措。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能有效调解、缓和人际关系冲突与矛盾,促进民族团结。

综上所述,我们根据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特有的特征,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性质归纳为民间性、同族性和自发性。

民间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是在体育活动形式中升华出来的一种意识文化,进而融入整个本民族的文化主流,随着历史的车轮,注入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大熔炉,形成一种传承的民族文化形式,深深地扎根于各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并在传承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文化价值。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大都没有统一的文字,所以教育的手段主要靠言传和身教,大都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模仿学习。这种模仿是生产生活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是民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需要说明的是生活方式对民族体育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譬如,主要分布在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流域的赫哲族,从事渔业生产,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赫哲族人民积累了丰富的捕鱼经验。人们对各种鱼类的习性十分熟悉,捕鱼的手段是用鱼叉去叉,往往百发百中。为了,让下一代能熟练地掌握叉鱼的生产技术,家长就教他们学习叉草球,这就演化成了一项富于乐趣的传统体育活动,同时又能学习生产技能。叉草球运动的方法是一手握鱼叉,一手把草球扔在地上使其向前滚动,象征着鱼儿在水中游动,这时迅速掷出鱼叉,一人叉一次,轮流进行,数轮以后,以叉中次数最多者为优胜。当小孩子的叉球技术十分熟练的时候,家长便带他们到江河中去叉鱼③。新疆哈萨克、克尔克孜、塔吉克、蒙古等民族都以畜牧业为主,马成了他们主要生产、生活的工具。由此产生了与马有关的体育项目。如:赛马、刁羊、骑射、马上角力、姑娘追、飞马拾银等项目。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历来是漠北少数民族载货物和骑乘的工具。由此产生了“赛骆驼”运动。这些形式多样、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族体育活动一直沿袭至今。

同族性,是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民旅之间的民族性、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5个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所谓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性是指:除汉族外55个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民族群体共有的,并区别于其他民族体育文化的特征。文化学理论认为:文化具有民族性是任何文化的共性所在,如珍珠球运动是满族的一项传统游戏项目,又称“采珍珠”,满语“尼楚赫”;板鞋舞、板鞋竞技是壮族民问传统体育项目,起源于明代:还有傣族的孔雀拳;白族的霸王鞭等,都反映出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显著的民族特性。由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加之地域性和民族性等基本特性,使其成为培养民族认同感和民族精神的有效形式。认同感是使人们聚合在一个群众中的情感,是一种其成员对某些人比另一些人感到更亲近的情感。认同感的形成是在伦理观念、价值观念相同的同一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就起着使本群体、本民族认同的作用,并能增强内部的亲近感。许多少数民族都通过民族体育活动增强这种认同感,并从孩提时代开始就这样做了。如白族的人拉人拔河、苗族的接龙舞等运动,在运动中往往需要许多人参与和协作,儿童在活动中能结识许许多多的小伙伴,并养成与众多小伙伴友好相处的习惯,从而培养儿童的协调关系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认识得到加强,也对增强认同感起着重要作用。

民族文化认同对于维系一个民族形成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具有全民性的特征,尤其是全民信教的民族,通常以、节日祭祀活动等形式来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特殊性往往是由民族特点所决定的,这些特点包括居住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民族心理素质、等因素以及各种

因索的互相交织,反映了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生活轨迹。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形成要素中,民族认同是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特征。因为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虽然民族文化认同也随着其他要素而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则会发生民族分化或者与其他民族融合。民族认同的差别,是区别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标志。民族认同是促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发展最基本的族体维系力量。从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往往要经历一个体育文化的实践、族外体育文化的趋同、族内体育文化的认同、最后融合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形式。

集体荣誉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各个少数民族也不例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培养这种集体荣誉感的功能。例如,舞龙、舞狮子、踩高跷、龙舟竞渡、斗牛、拔河、赛马等活动,多以村赛或部族为单位。参加比赛者除了进行激烈的竞争外,还表现出了集体荣誉感。在这类富有竞赛性的活动中,集体内各成员相互配合和协作,往往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即使旁观者也都难以作为局外人,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角色,为自己的集体欢呼鼓劲或沮丧惋惜。这种将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融为一体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培养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自发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受地域条件的制约,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只能以嬉戏、娱乐的形式延续。例如:青海牧区的“抱沙包”,藏族的骑“牦牛”,朝鲜族和苗族的“荡秋千”,青海土族的“轮子秋、拔腰”等。根据上世纪80年代由中国体育博物馆和原国家体委文史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的全国性的调查,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达970余种,但大多数项目都是自娱自乐的项目,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虽然有一部分项目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但从本质上没有超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自发性的缺陷,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自发地从生产生活的劳动中逐渐演变出自己的以嬉戏、娱乐等形式的体育运动项目,竞技成分较淡。不同的民族自发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体育项目,分别代表不同的民族文化,如以我国南方(包括西南、中南和东南地区)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就属于山地体育文化的类型:我国西北地区和内蒙古部分农村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就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村体育文化类型;生活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藏、门巴、珞巴等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就属于高原体育文化的类型:分布在我围的内蒙古、新疆、青海、等牧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大体上属于草原体育文化的类型等。

结语

民族文化认同感篇10

关键词: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5)-08-0051-02

民族认同是指一个民族的人们受其自然因素和民族文化的影响而具有的文化倾向性的认可与共识。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对于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的认同,是形成捍卫自己国家和民族利益主体意识。在国家利益受到侵害时能够保护国家的利益,为国家的利益而奋斗,从而承担起国家发展的重要责任。

一、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

(一)关于民族关系和国家关系的认同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稳定发展需要各个民族之间的团结,各个民族之间的经济政治发展需要国家的保障,因此,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民族的繁荣发展是国家能够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在政治实践中,无论哪个群体或者民族都无法脱离国家的存在而独立发展。国家认同指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一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的归属感、依恋感的心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人与国家之间发生情感上的结合,对国家的合理性表现出无尚的忠诚。[1]国家的一切稳定因素要结合民族的特征而设置基本的方针政策,这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的统一稳定是各个民族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总而言之,国家的发展要以民族为基础,民族要以国家为存在形式,才能共同促进民族关系和国家关系的认同。

(二)关于民族地位和国家地位的高低问题

在部分的少数民族的大学生中存在着民族地位和国家地位的比较关系,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国家的地位高于民族地位,而有部分的大学生却不这么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民族关系和国家关系之间的比较。在原则上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发展史和谐共生的关系,因此,国家的地位要高于民族的地位。因为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大家庭,各个民族是大家庭中一份子,各个民族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从概念上分析,国家与民族最大的不同是由于国家是的象征,而民族只是一个文化上的意义概念。民族只有在国家的范围之内才能使得民族的发展而具有一定的意义。

(三)关于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这是处理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基本要求,然而在和平年代,有部分的大学生认为国家的利于与自己利益无关,只要维护好民族的利益就足以。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念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进行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尤其是对于国家的稳定产生重要的影响。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当代大学生要充分要以国家的利益为主,同时兼顾民族利益,强调国家利益的同时并不是忽视民族的利益。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的原因分析

(一)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的个人原因

少数民族在受到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民族语言的影响下,在新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中其对于民族的认同意识逐渐加强,而往往忽视国家认同的思想意识。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脱离了自己的居住地进入大学生生活,而年龄的增长对于国家的认同产生不同的理解,一般而言年龄的增长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成正相关关系。尤其在受到教育的影响,人们对于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理解程度有所不同,从而导致视野更加开阔,个人对于事物之间的认知能力也逐渐提高,从而能够主动的学习有关国家的历史,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从而对于国家的归属感更加强烈。另外受到的影响,宗教和民族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宗教的发展与民族的发展相关,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不同对于国家的认同也有所不同。宗教对于民族的风俗习惯、道德情感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

(二)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的家庭因素

家庭父母文化程度的高低之间能够反映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的家庭教育,尤其是在父母文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能够使得孩子接触更好的教育,从而增加对于国家的认同。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更凸显了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性,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人数逐渐增多,但是当前的家庭教育中高校忽视了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性化培养。[2]另外,家庭教育程度的高低对于家庭的生活水平也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家庭生活较好的条件下就能够使得学生的幸福感增加,从而能够对于社会满意程度增加,从而对于国家的认同产生好感。反之,生活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少数民族的大学生对于社会产生严重的不满情绪,从而直接影响了对于国家的认同,这就需要提高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和教育质量,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差距。

(三)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的学校因素

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人数与少数民族人数之间的朋友关系是反应个人社会化过程的重要因素,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在与汉族学生的交往过程中,能够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实现特有的群体亚文化,这对于民族的融合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产生一定的影响。

朋辈群体是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外部环境因素。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因时、因地、因事灵活运用教育疏导、解决需要、谈心对话、激励吸引等方法,坚持运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以义,施之以爱”的情感艺术,引导学生树立热爱中华民族,建设家乡故土,尽快改变本民族地区落后面貌的坚定志向。[3]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人喜好和思想观念能够在多民族的文化交流中实现对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了解,这是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这是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进行的交流和文化之间的促进。

(四)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的社会因素

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是反应综合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经济的发展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从而能够影响了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同时经济的发展能够缩小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发展,从而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因此,社会环境的稳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能够反映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因为国家的发展壮大能够直接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对于国家稳定的期盼和增强自己的认同感和找到影响的归属感。另外关于国家和政府对于少数民族颁布的各项政策也是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外,能否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国家认同的社会因素。

三、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措施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适应时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为了更好的促进人们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在少数民族的多种文化交流的状况下,迫切需要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学生的思想,从而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更好的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关注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不同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是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能够对于国家认同有确切标准的重要保障,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56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文明,这对于各民族产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能够协调民族之间的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增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凝聚力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多元化日期发展的今天,尊重个、体尊重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产生积极的影响,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作用外,还能够对于对于处理民族关系和国家关系的认同产生一定保障。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解决少数民族的实际问题

在处理少数民族地区出现的各种问题上,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尤其是涉及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经济状况等多种现实问题,党和政府要制定适应少数民族的方针和政策,从大学生的自身出发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积极作用,对于我国现阶段促进民族稳定、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4]同时可以把国家认同教育与注重解决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问题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是党和政府对于少数民族给予的帮助,才能促进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从而加强少数民族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四、结语

人类文明的发展使得各民族之间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属性,从而影响着各民族之间的心理特征和文化交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能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养成自觉的行为方式和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这对于当代大学生塑造良好的国家认同起到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培养大学生的共同理想和民族精神方面。少数民族的大学生作为国家重要的人力资源,不仅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而且对于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进行健康的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徐柏才,孙明福.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状况与教育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11(09).

[2]斯琴格,日乐.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