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的标准十篇

时间:2023-09-22 17:57:39

基础护理的标准

基础护理的标准篇1

[摘要] 高等教育专业认证是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有效手段。本文阐述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中有关基础医学教育教学要求的内涵和意义,提出重组教学内容,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启发式教学;优化基础医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科研五个方面的改革思路。以期保证护理专业通过认证,培养国际化护理人才。

[关键词] 专业认证;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基础医学;教学改革;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11(b)-0144-03

Study on the reform of basic medical education unde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standards (Nursing)

ZHAO Wanhong ZHU Ming'an YAN Hongchun ZHU Kegang

College of Basic Medicine, 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Hubei Province, Shiyan 442000, China

[Abstract] Professional programmatic accreditation for higher education is the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guarantee of higher education external quality.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the connot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demand for basic medical education unde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standards (Nursing), summarizes the five following aspect of reforms: taking the content of recombinant education, making education reform by selecting organs as the center; reducing the time of classroom lecture, improving the time of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reforming teaching method, outstanding heuristic teaching; optimizing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basic medicine; enhancing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All these reforms can make nursing be through the authentication and culture international nursing talent.

[Key words] Professional programmatic accreditatio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standards (Nursing); Basic med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Internationla

[基金项目]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湖北医药学院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2015)。

[作者简介] 赵万红(1970-),男,陕西宝鸡人,医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药理学及医学教育研究。

通讯作者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高校内部的自我质量保障是核心,外部的质量保障也不可或缺。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专业教育和专业人才的跨国流动日益频繁。20世纪末,高等教育专业认证作为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有效手段以及人才国际化的重要保障被引入我国[1-2]。

医学类专业认证最早开始于2006年。其中,《护理学专业认证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于2009年初步制定,并于2010年首先在吉林大学进行护理专业认证。截至目前,有6所高校的护理学专业通过认证。普遍认为,专业认证很好地促进了现代护理学教育观念的传播与更新,促进了内外结合、多元主体参与的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模式的构建与完善,促进了护理学院办学水平的提高和学校整体的发展[3-4]。鉴于此,本文对《标准》的有关内涵进行剖析,对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进行探讨。

1 重组教学内容,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标准》提出,“积极开展课程改革,注意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对医学基础课程,鼓励开设包括基础各学科内容的创新性、整合性课程”[5]。

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强调本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很少注重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同一系统的不同内容分布在不同的学科,教授时间相距较远,前期知识容易遗忘,需要重复讲授的内容较多;教学时数过多,教师、学生负担较重,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很少;前期教学不是以为后续课程打基础和解决临床护理问题为主要目的,学习内容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这种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时期护理人才培养的要求,不能满足《标准》的要求。因此,必须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优化课程体系。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1993年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推荐的课程模式之一。在教学内容上,可以按照“形态功能疾病药物治疗(药理)”的认知规律,将组织学、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学科的内容按系统重组为若干个模块,采用模块式教学,如呼吸系统模块:呼吸系统的正常结构(宏观和微观结构,包括解剖学和组织学)正常功能(生理)异常结构(病理)异常功能的形成(病理生理)治疗(药理)。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按照系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授课学时,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需要克服的困难是:缺乏合适的优秀教材;需要打破现有以学科划分的教学单元——教研室,增加了教学准备和组织管理的难度;需要建立新的考核评价体系[6-8]。

2 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

《标准》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基本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健康保健需求”[5]。

现行护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周学时在25~30之间,平均每天5~6学时,再加上学生的业余活动,学生很少有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生不需要过多的思考,只需要被动的接受,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居于较次要地位。所以,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力求涵盖书本的全部内容,充分利用学生的有限学习时间,很少留给学生自学时间,非常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显然,这与当前医疗行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与《标准》的要求、与人才国际化的要求都是不适应的。而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前提是要给学生学习时间。因此,必须修改课程计划,减少讲授学习,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可以结合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进行,减少不同学科间重复内容的讲授。修改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主要由教师讲授。当然,自主学习不是教师放任不管,学生自由的可学可不学,而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设定学习目标和灵活的考核方式,教师做好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大力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突出启发式教学

《标准》要求,护理学院(系)必须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改革,关注沟通协调能力的养成,注重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关于教学方法,鼓励应用讨论式、案例式、问题式等启发式教学方法[5]。2009年,教育部、原卫生部颁布的《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有一致的要求。

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千百年来,在各行各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护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中也不例外。然而,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只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还要有创新思维和自我发展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护理人员也不是简单的分发药品、换药和打针,还要指导患者就医治疗全过程,要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要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良好的护理在患者身心恢复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当前,主要的教学改革有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case-based learning)、以资源为基础的教学模式(resources-based learning)、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research-based learning)、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模式(task-based learning)和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team-based learning)等[9-10]。这些模式各有特点,但共同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各院校、不同学科可根据实际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4 优化基础医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认证的关键在于专业教学是否适合学生毕业后进入该领域从事专业工作的要求和期望,是否符合该专业资格证书或执照的申请条件。《标准》课程计划要求具有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在课程计划中明确实践教学环节,在主要课程中对护理专业实践做了具体的要求。对医学基础课的要求是“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必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为学生学习护理学专业课程打下基础”[5]。

在以往的课程计划中,对基础医学实践课的要求与临床专业相似,安排的实验内容和实验学时也相似或略少,都包括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探索性实验等。笔者认为,按照《标准》的要求,基础医学主要是为护理学专业课程打基础,对实践要求不高;护理专业毕业人员从事基础医学教学、科研的人员几乎没有;在护理工作中,也很难用到与基础医学实践有关的技能。所以,护理学专业基础医学实践教学的要求相比临床专业应大幅降低。当然,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掌握基础医学知识角度来说,基础医学实践教学也是必要的。但应该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帮助学生掌握基础医学理论,同时兼顾学生的能力培养。减少实践教学时数,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或增加专业课的教学时数。

5 加强学生科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标准》要求,护理学院(系)必须将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学生创造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与条件。提倡教师将科研活动、科研成果引入教学过程,通过科学研究培养师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道德。必须制定政策鼓励教师或以学科为单位的教师团队开展具有护理特色,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科学研究活动[5]。这说明,《标准》主要要求学生多参加和护理专业课程有关的科研活动,而对于与基础医学有关的科研活动,主要是提倡,而非必须。所以,应该鼓励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申请有关基础医学的学生科研项目,或参加基础医学教师的科研活动,以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思维、方法和道德,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护理专业人才。但在参加科研活动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关注科研过程,关注科研能力的训练,而不是结果,毕竟学生的精力、基础有限,而且学习重点并不在于此。当然,对于学生的科研也应该有激励机制,否则,学生缺乏兴趣,培养目标难以实现。

总之,专业认证是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满足社会需求的必经之路。现行基础医学教育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吸收国内外教学改革的优秀成果,建立新的课程体系,采用启发式教学,优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具有特色鲜明的护理学教育发展道路,通过常规化的护理专业认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国际化护理人才[11]。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2010.

[2] 袁东敏.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认证发展之路径选择—基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 12(4):86-89.

[3] 吴云,付丽.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专业认证的现状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2):207-209,220.

[4] 陈敏,邱伟华.美英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比较[J].复旦教育论坛,2013,11(1):92-96.

[5] 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试行)[S].2009.

[6] 沈杭丽,卢丹,罗东晓,等.“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护理教学模式的探讨[J].浙江临床医学,2011,13(9):1061-1062.

[7] 张萍,解玲.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在护理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科学进展,2012,18(4):381-382,384.

[8] 何云,周晓帆,郝嘉.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例浅谈器官系统教学模式的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5):1057-1059.

[9] 赵万红,龚应霞,蓝星莲,等.药理学PBL教学实践与评价[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8):997-1000.

[10] 蓝星莲,潘龙瑞,于龙顺,等.药理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应用与比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2):27-29.

基础护理的标准篇2

【关键词】基础护理;研究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305-01

基础护理是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为了保障病人的治疗、康复的顺利进行,为病人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生活服务、完成常规治疗等护理工作。基础护理的质量不仅直接反映医院的护理水平,也反映了医院的管理质量。目前,各医院基础护理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表现为生活护理不到位,病情观察不及时,病区管理不规范等。本文总结目前基础护理的现状,并分析其发展方向,报道如下。

1 基础护理的现状

1.1 人力资源不足

2005年卫生部对全国400家医院调查结果显示,三级综合医院病房床护比平均1:0.33,最低为1:0.26,远低于国外医院的床护比(美国1:1.6,法国1:1.2)。护理人力不足导致护士只能忙于执行危重病人的医嘱和完成硬指标的治疗护理工作,忽视或无暇顾及基础护理等软指标的工作内容。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医院特别注重医疗效率指标的优化,将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增加床位周转率及收治患者数作为考核科室工作的重要指标,带来护理工作量的大量增长;另一方面, 目前以患者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要求护理工作的内涵从单纯执行医嘱延伸到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和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同时服务对象的法律意识增强, 如对疾病观察的某些疏忽或观察记录不全,护士可能面临法律纠纷,需要她们付出更多的劳动让患者满意,造成护理人员相对不足。

1.2 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滞后

临床护理人员知识结构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难以提高基础质量。有调查表明,护士的压疮防治知识相当缺乏,主要表现为“对己压红的皮肤进行局部按摩”、“在无感染的情况下,压疮创面保持干燥利于愈合”作为教科书提供的知识,与研究结果相悖,而“为减小骶尾部剪切力,半卧位时抬高床头5°~ 30°为宜”在基础护理教科书中并未提到,所以, 基础护理学教材作为护理人员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应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提供正确的知识和信息,以提高临床实践活动质量[1]。

1.3 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指对工作中长期的情感和人际关系压力源的持续反应,不仅可引起多种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还可导致工作满意度降低、工作效率下降等。护士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当前护士在工作中普遍感到工作紧张以及工作量大[2]。护士的职业倦怠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和高风险性、护理工作的高负荷和高责任、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和工作性质的不稳定、医尊护卑的观念及医护之间巨大的福利差异有关,令护士们感到职业前景暗淡、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工作无成就感,影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影响基础护理质量。

1.4 基础护理设施落后

临床一线使用的基础护理设施大都简陋,如无多功能病床、沐浴机等,多依靠护士的双手和付出体力来完成各项护理操作。一些方便、快捷的仪器因价格昂贵而无法得到广泛应用。如此效率低、耗时长的基础护理方法严重影响了基础护理工作的发展。

1.5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滞后

虽然临床护理工作要求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管理,各项护理质量标准纷纷出台,但评价方法还基本上停留在功能制护理和责任制护理水平,如医嘱是否按时执行, 分级护理是否落实有效等为主,而基础护理工作的量化管理明显不足,如病情观察、生活与心理护理等“软指标”缺乏比较完善的、真正意义上的质量评价体系。

2 基础护理的思路和对策

2.1 改变护士服务理念,调动护士主观能动性

在护理工作中,通过改变护士的基础护理服务理念,将“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对病人的护理服务过程中,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的同时,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交流,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同时,管理者应帮助护士克服职业倦怠,让护士真正了解自己的职业内涵,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护士对基础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加职业自豪感,体现自身价值。正确的服务理念和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基础护理实践中起决定性作用。

2.2 提高护士基本技能水平,鼓励参与科研创新

走向临床护理工作一线的每个护士,无论学历、职称如何变化,基础护理技能始终是不可生疏的基本功。首先,加强护士基本技能培训,并对薄弱环节、薄弱对象进行专题教育,从技术上保证基础护理质量。其次,在临床上要发挥本科生及高学历护士的特长,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生活护理、护理安全、健康教育等基础护理方面的科研创新和突破,以提高基础护理质量。

2.3 加大护理经费投入,使用先进的护理设施

医院应加大护理经费的投入,提高护士工资、奖金、福利等劳动待遇,并应用先进的护理设施,如翻身床、转运病人的吊机等,不仅减轻护士的劳动强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还使护士有更多的精力、体力来为病人服务[3]。

2.4 改进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价标准

医院可以结合护士队伍分级管理,明确基础护理职责,通过责任制护理模式,使护士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从而加强护士工作责任心,方便管理者对责任护士工作进行评价和监督。有研究发现,在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后,病人压疮发生率减低,健康教育的满意程度显著提高[4]。一些医院通过创建“示范病房”,让病人参与评价等措施,加强基础护理,规范护理行为,改善护理服务。另外,基础护理的质量评价标准是促进基础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的有力保证。健全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确定指标权重,用量化管理方法把软指标具体化、目标化,改善基础护理质量的薄弱点,使基础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持续改进。

3 小结

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护理管理者及护士都将面临新的挑战,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础护理是护理工作中最基础也是病人最需要的服务[5]。做好基础护理是确保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必备基石,也是发展专科护理的重要保证[6]。如何保证基础护理质量,深入研究其有效举措是护理管理人员不断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骆宏, 叶到弘, 冯莺. 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领域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1): 13.

[2]程蕾, 游川.注重基础护理内涵建设促进护理学科发展[J]. 全科护理, 2010, 8(3B): 739-740

[3]陆洁, 张华.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实践与体会[J]. 护理杂志, 2010, 27(8B): 1206-1231.

[4]丁炎明.护理人员现代护理观与基础护理认识现状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 23(3): 56-58.

基础护理的标准篇3

X镇农村基础设施管护运营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谁受益、谁维护”的总体要求,聚焦有人管、有钱管、有机制管的“三个有”;突出明确管护范围、明确管护权属、明确管护标准、明确管护资金、明确管护责任等“五个明确”;创新专业管护、市场化管护、自行管护“三个模式”,确保我镇农村基础设施管护运营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有人管.对农村所有公共基础设施,明确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凡出现自然灾害,有人及时排危抢修;凡出现人为破坏,有人代表集体进行制止和索赔;凡出现使用故障,有人及时维修养护;凡出现资产闲置,有人引导正确使用,着力解决“有人用、无人管”问题。

有机制管.夯实镇、村、农户的管护责任,形成一批可操作、有实效的好的办法措施,建立各种行之有效的管护制度。对每一类公共基础设施都要明确建设、移交、管理、验收、监督等制度,对具体管护责任人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评价监督,并根据考评结果支付一定的管护报酬,切实解决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有心管、无力管”的问题。

有钱管.以村集体投入为主,以群众自筹投入为补充,多渠道筹措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资金,逐步实现人员管理有报酬、损坏维修有资金、灾后恢复有保障,着力解决“有钱建、无钱管”问题。

一、明确管理范围

将各级财政投入建设的各类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全部纳入管理范围,主要包括以下10项具体内容。

1、村内油路、水泥路,包括通村路、通组路、产业路;

2、小型水利设施,包括村级供水站、饮水及灌溉管网设施等;

3、幸福院;

4、村卫生室;

5、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包括文化广场、演出舞台、文化活动室、体育场、健身房等设施设备;

6、村级活动场所,除文化体育设施以外的基础设施,包括村支部、村委会办公用房、活动场地等;

7、路灯;

8、公厕;

9、垃圾处理设施,包括垃圾桶、垃圾箱、拉运车辆等;

10、其他公共基础设施,包括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工程形成的渠道、护坡挡墙等资产。

二、明确管护权属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的原则,将村内各项产权明晰的公共基础设施产权移交到村,村委会负责日常管护,建立“村有、村管、村使用”的管护责任体系。明确管护清单,切实做到物有人管、事有人办、责有人担。

三、明确管护标准

结合行业规定和管护实践,制定明确管护标准。

道路管护标准:路面平整,干净整洁,边坡稳定,排水畅通,路肩无缺口,安全设施齐备,路容路貌良好。

公厕管护标准:标识清楚,设施完备,清理及时,卫生清洁。

幸福院管护标准:设施维修及时,卫生干净整洁。

村卫生室管护标准:环境卫生整洁,设施维护及时,垃圾分类处理。

四、明确资金来源

资金投入是做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要采取“五个一点”的办法,即“向中省市县争取一点、行业部门补助一点、镇级财政筹措一点、村集体经济支付一点、投工投劳折算一点”的办法,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各方面资金,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维修管护的投入力度,确保正常运行。

五.明确管护责任

镇上成立X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X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政府农业办,负责全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的协调、指导、监督和考核。各村成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站,由村主任担任站长,负责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和考核。

专业管护+市场管护+自主管护

专业管护。全面推行“五岗十二员”管理制度。

“五岗”:即农村道路管理岗、水利设施管理岗、村卫生室管理岗、公共服务场所管理岗、环卫设施管理岗,岗位负责人从“十二员”中产生。“五岗”负责组织管理“十二员”,以志愿者服务、老党员、村组干部、环卫员为主、支付报酬为辅的工作模式。

“十二员”:即道路管理员、水利设施管理员、幸福院管理员、村卫生室管理员、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员、路灯管理员、村扶贫工厂管理员、扶贫产业园管理员、公厕管理员、垃圾处理设施管理员、其他设施管理员,根据任务量大小据实确定每一类管理员的数量;

市场管护。对垃圾清运等村级无力承担的管理任务,由专业公司承担,定期处理等方式予以解决。

基础护理的标准篇4

1.1一般资料

2011-01~07我院妇科住院患者600例,均为女性,年龄21~78岁。其中子宫肌瘤3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101例,宫外孕40例,卵巢癌35例,宫颈癌40例,其它病例3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两组年龄、病种、病情、治疗方法、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护士每天按照分级护理标准要求及基础护理服务项目适时提供基础护理服务。

1.2.2观察组护士每天告知患者及家属各项基础护理的内容及时间并按照分级护理标准要求及“妇科基础护理时间表”,在规定时段内提供对应的基础护理服务。

1.2.3两组患者均由相同的护理人员提供服务。

2结果

按照基础护理时间表实施护理(观察组)与没有按照时间表实施护理(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部和科室的护理质量考核与住院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达标例数(达标率)、危重病人护理质量达标例数(达标率)及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人数(满意度)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基础护理的标准篇5

1完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保障护理质量监督水平

护理质量评价是护理管理中的控制工作,是对所订标准或目标实现程度、效果作出判断的过程[2]。同时也是一个沟通过程。护理质量评价人员的思维和观念、评价方法和力度是影响护理效果评价准确性的因素,并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

1.1完善三级质量控质网络 在原有三级质控网络的基础上,增加科室内质控小组监督环节,完善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质量组织管理。科内质控小组认真学习研读质量标准,并对照标准逐一落实各项工作,同时充分发挥监督控制作用,对科内各项工作周期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正,从源头扼制问题的出现,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在此基础上继续发挥快速、有效、指挥、协调和监督作用,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每月考察,协助护理部全面控制医院护理质量。

1.2修订完善质量控制标准促进护理质量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 认真学习领会优质护理服务文件精神,依据临床护理质量标准基本要求,基础护理指导原则,结合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估细则,针对重点环节明确护理工作目标,细化每个阶段,制定各个环节、各个程序、各个岗位的行为标准,细化更新了中西医结合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着重考察科室中医操作项目的开展和实施,坚持每月对护士进行中医、西医各一项护理技术的系统规范培训和考核,提高全员护士中西医操作技能。在原有基础上加大中医护理方案落实、中医创新项目的开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的应用以及中医特色健康教育的开展等护理服务质量评价的权重系数,发挥督导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形成了包括中西医结合护理、临床护理质量、优质护理、护理质量指标,护理操作、综合考评等6项考察内容的系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保证实际工作和标准要求的一致性。

1.3改变督导方式 全面调整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委员会成员分工,由最初的全体质委会成员集中统一全院检查,调整为分组分片检查,优化人员调配,提高工作效率,在保证督察质量的基础上达到互查效果,合理地进行护理质量控制。针对当月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系统分析,提出整改措施,针对性地对护士进行培训,采取"分析-研究-改进-调查-再改进"的程序进行定期、定向专题检查。行政办公室专设护理值班岗,护士长按排班表每日巡查各病区督促检查护理人员在岗及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偏差,及时给予纠正处理。引进竞争机制,每月检查结果在院内公示,与科室绩效挂钩,激励护士的质量意识,使护理工作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2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安全和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只有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转变护理观念,并围绕护理质量管理要求不断改进各个环节中潜在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消除护理隐患,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

2.1完善护理工作全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制度 健全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整改,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流程,对于护理缺陷中的高危因素、高危环节、高危人群、高危时段、高危意识等应做好预防措施,经常查找安全隐患,及时解决现存问题,将安全管理纳入病房的目标管理,使护理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同时定期对急诊科、ICU、手术室、内镜中心、血液净化中心等特殊科室进行检查指导,规范工作流程,强化医院感染控制理念。

2.2开展护理质量评价核心指标监测和上报工作 针对全市护理工作中发生率较高的压疮发生、坠床跌倒、脱管和给药错误等护理缺陷问题,重新梳理院内不良事件上报流程,细化不良事件上报表格内容,使之与全市上报系统要求相符合,从而对每例不良事件进行全面记录和收集。开展护理质量评价核心指标上报培训,使全院科室认识护理质量评价核心指标监测的重要性,掌握科学、规范的指标计算和收集方法,每月上报核心指标相关数据,并对收集数据进行总结分析。

2.3规范护理不良事件分析讨论工作 全院科室详细记录每月不良事件,认真进行根因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规范护理工作。护理部汇总每季度全院不良事件及核心指标监测情况,对相关数据进行单项指标趋势分析,并与市重点单位平均值进行比较,判断医院在指标控制中所处的水平以及可改善的空间。从每季度上报事件中筛选典型事例,组织全院科室利用鱼骨图深入剖析事件原因,讨论改进措施,针对相关事件重新梳理规范工作流程,从每个事件中借鉴经验教训,提炼总结,防微杜渐,从而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3结果

在持续完善的中西医结合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督导下,我院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不断提升,2015年全院质量检查平均分数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2014年,见表1。

基础护理的标准篇6

【关键词】pdca循环 落实 护理质量 有效方法

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护理质量的重要性。护理服务的对象是病人,具有生物特点外,更具有社会和心理特点。在一切质量中,安全、健康和环境是全世界关心的三大质量。生命质量第一,人的安危第一、因此,护理质量问题不容忽视。 护理服务范围的拓宽,要求护理跟上时代的要求。护理服务的普遍性说明护理质量管理在提高医疗水平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治病与康复的关系是“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说明护理在医疗中的地位。 护理质量管理内涵的多样性和质量管理的复杂性,需要全面管理。病区管理、消毒隔离、安全管理等质量与患者的舒适、安全密切相关。由于临床护理人力长期配置不足,管理者弱化了护理质量的监控力度,致使临床护士逐渐忽略、淡化了护理质量所蕴涵的专业价值。为切实有效落实护理工作,持续改进护理质量,2009年我院护理部应用pdca循环强化护理质量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编制床位205张,其中监护床位6张。设有7个护理单元。临床护理人员80名,均为女性,年龄(34.2±6.5)岁。职称: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2名,护师21名,护士31名,护理员5名。学历:本科21名,专科45名,中专14名。床位与护士比为1:0.39。

1.2 pdca循环管理方法

1.2.1计划阶段(plan)

1.2.1.1 现状调查

①对象,2008年4季度从每个病区随机抽查5个护理单元进行检查,结果内一科、内二科、外一科、外二科病区管理合格率分别为87%、89%、89%、88%,平均88.25%;消毒隔离合格率分别是92%、91%、93%、95%,平均92.75%;安全管理合格率为90%、90%、92%、93%,平均91.25%;基础护理合格率分别为85.9%、86.3%、84.4%、84.1%,平均85.18%;患者满意度89.5%。

②依据《山西省医院管理规范》要求自行设计病区管理质量评价标准100分(90分为合格)、消毒隔离质量评价标准100分(90分为合格)、安全管理质量评价标准100分(90分为合格)、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100分,(合格率≥90%为达标)。

1.2.1.2原因分析①护理质量意识淡漠。护理工作各个质量环节把关不严,质量控制组人员不能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者的管理力度不够。②部分护理人员制度掌握不好,导致工作不认真、护理质量滑坡。③部分临床护士、护士长对基础护理的职能、范畴界定不清,由家属、陪护倾倒引流液、记录尿量、翻身等均视平常,未意识到自身职责及其所蕴涵的专业技术。护理员岗位的设置,使相当多护理人员脱离晨晚间护理,甚至部分低年资护士对更换床单、卧床患者洗头等基础护理操作不熟练、不规范。部分高学历护士从事基础护理的主动性、积极性低,对临床重复性基础护理操作厌烦,重治疗,轻护理。②护理人力配置不足。举证倒置致使临床护理文书书写进一步增多,加之计价、收费等非护理工作,使护士从事基础护理时间、精力锐减。另外后勤支持系统薄弱,护理员大部分时间忙于领物、护送医技检查等外勤工作,落实基础护理的有效时数减少。③护士长日常质量监督以是否完成治疗措施、管道管理、压疮高危患者防护等保障安全方面的质量为主,降低基础护理、生活照护等软指标的要求。基础护理主要依靠督促检查及护士自觉性完成,管理被动、处罚无力、难以量化与计数,未认真列为常规工作监控。

1.2.2执行阶段(do)

1.2.2.1强化质量意识,实行无情制度,有情疏导。组织院内护士以《知识竞赛》的形式,使护理人员掌握护理核心制度及日常工作标准,引导护士正确认识护理专业内涵,明确护理质量是保证护理安全的根本,是取得患者信任的砝码,激发护理人员主动服务好患者的积极性。

1.2.2.2强化护理技能培训,对全院责任护士进行护理技能强化培训,并直接在患者床边真人实地示教基础护理操作,应用护理程序挖掘、展示基础护理操作的科学内涵。强化护士操作前的护理评估意识与能力,训练护士执行操作的评判性思维,依据基础护理理论选择因人、因病、因时、因地的操作方式,强调基础护理操作的个性化、人性化、灵活性与舒适性,淡化操作流程,注重效果,避免僵化、刻板、简单流水式作业。

1.2.2.3建立健全护理工作制度,修订、完善病区管理、消毒隔离、安全管理、基础护理等护理质量标准,改进后的评价标准,扣分力度加大,制定护理缺陷责任追究办法,狠抓落实管理常规化、制度化。实行量化管理,做到“四定”,即定人员、定班次,定内容、定指标。对不同工作年限、技术职称、工作岗位的护士确定月、季、年需要完成的各项基础护理指标,并建立《护士专科宣教手册》,人手1册,每月如实记录执行基础护理的患者姓名、项目、时间,设见证人(患者或同事)签名栏,护士长每月审核,并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其中,对患者最满意的护士优先定级评优。

1.2.2.4 科学合理排班,高效利用人力资源全面落实各项护理工作,首先从时间上量化,确保实施各项护理工作的有效时数。对护士、护理员均按工时计算出勤,采取弹性排班,化整为零,整合应用岗位护理人力,以相对解决护理人力短缺的矛盾,提高护理质量。如内一科将2名护士排为a、b 2班,a班工作时间7:00~10:00、12:00~17:00,b班7:30~10:00、17:00~20:30,以加强中午、夜间时段人力,保证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工作的落实及延续。

1.2.3检查阶段(check) 责任护士、责任组长、护士长、护理部对护理做到日、月、季4级监控,结合科室日、护理部月、季度患者满意度调查监督基础护理工作落实。评估均采用问(询问患者或家属核实基础护理落实情况、患者对宣教内容的知晓程度、护士对患者病情及心理需求的了解程度等)、查(护士长手册、医嘱、基础护理卡、巡视记录、护士专科宣教手册记录等)、看(病室环境、物品摆放是否规范,床边实地查看患者基础护理效果等)三结合法,并注意把握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考评要客观、真实反应护理工作的执行情况。

1.2.4处理阶段(action) 护理部每季度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总结、反馈。针对重复、普遍出现的不合格项目,组织责任科室讨论分析不合格原因,拟订纠正、持续改进策略,并作为下一循环护理质量的监控焦点,由护理部在平时随机检查中追踪验证措施落实情况并进行效果评价。

1.3评价方法比较内一科、内二科、外一科、外二科4个病区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2008年第4季度、2009年第4季度)护理质量合格率、患者满意率。4个病区床护比同前,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同1.2.1.1段的②。患者满意度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

2 结果

4个病区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护理质量(病区管理、消毒隔离、安全管理、基础护理)总合格率及患者总满意率分别为88.25%、92.75%、91.25%、85.18%、89.5%,实施后分别为95.7%、99%、99%、96.8%、94.6%。实施前后比较。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经过统计学x2检验分析,2008年第四季度与2009年第四季度的护理质量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105.32,p<0.005),可以认为2009年第四季度的护理质量合格率及患者满意率较2008年有很大的提高。

3 讨论

实施pdca循环后患者满意率明显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得到了明显提高,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在护理工作中逐步得以体现,护理人员在工作时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护理行为逐步规范,护理质量问题重复发生率明显减少,护理管理从经验型和控制服从型的管理转变成为积极参与和努力发挥创造力的管理模式,护理人员自我管理能力得到加强,提高了护理质量,病人安全得到了保障。pdca循环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实践,使护理管理有的放矢、有始有终,既有基于现状的科学调查,又有具体的改进措施,并强化措施的追踪落实与效果评价,真正实现护理质量“软指标”转变为“硬指标”,使临床护理质量监控更具有计划性和系统性,环环相扣,层层落实,反复循环,促进了管理效能的快速提高。护士岗位护理质量管理贯穿pdca小循环链,实现了护士分层管理,反映出护理质量是患者对护理工作评价的敏感点。基础护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使临床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1],切实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密切了护患关系,得到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认可。质量缺陷只有15%的问题是个人不努力,而85%与组织管理不善有关,究其原因是缺乏监控及提升护理质量的科学管理。

参 考 文 献

[1]刘淑君.基础护理——护士的专业内涵[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243.

附:

设:h0:2008年四季度与2009年四季度护理质量合格率及患者满意率相同。

h1:2008年四季度与2009年四季度护理质量合格率及患者满意率不相同。

v=(5-1)(1-1)=4

α=0.005

x2=n(∑a2/nrnc-1)=p32.03[(88.252/183.95×446.93+95.72/183.95×485.1+92.752/191.75×446.93+992/191.75×485.1+91.252/190.25×446.95+992/190.25×485.1+85.182/181.98×446.93+96.82/181.98×485.1+89.52/184.1×446.93+94.62/184.1×485.1)-1]=105.31939≈105.32

查x2界值表得:p<0.005

基础护理的标准篇7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4.047

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的核心和关键[1],持续改进是新时期护理质量管理的灵魂。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注重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理论[2]。我院自2010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以来,结合三甲医院质量控制标准,将持续改进应用在护理服务质量管理中,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现报道如下。

1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与完善

1.1制定全面系统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重视护理管理制度的建设和规范化护理管理标准是促进护理业务可持续性发展和护理质量管理的基础。2013年我院在2012年护理质量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三级甲等医院质量控制标准[3],重新从7大方面建立健全各项质量评价标准,分别为:科护士长工作标准及评价,护士长工作标准及评价,病房管理质量标准及评价,三基培训质量标准及评价,护理文件书写标准及评价,优质护理临床工作标准及评价和特殊护理单元质量标准及评价。其中,优质护理临床工作标准及评价包含分级护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和危重症护理质量标准及评价。特殊护理单元质量标准及评价包含手术室、消毒供应室、血液净化室、重症监护室、层流室、急诊科、产房、母婴同室、体检中心、新生儿室、腔镜诊疗中心、导医系统、门诊医技检查科室、病案室质量

标准及评价。新修订的质量评价标准涵盖了我院各护理单元,纠正了以前标准中存在的交叉考评现象,在临床实践中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不断修改与完善。

1.2建立三级质控,施行目标管理制定医院护理质量目标,完善护理目标管理。逐级制定质量控制目标,分护理部、科系(内、外、门)、科室三级,同一类质控目标,下一级制定的目标值不能低于上一级制定的目标值。每一级均有质量管理控制小组,各级质量管理控制小组成员依据各自的质控小组工作制度对各自管辖区域进行检查,并对各种检查结果和质量控制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行护理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制定达标措施并在护士长手册中记录。

2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护理质量管理组织结构

2.1三级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建立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质量管理组织体系,逐级控制,检查护理人员职责执行情况,动态掌握科室工作。建立自控与互控,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护理质控网络[4]。现代质量管理应通过实时动态检测,加强过程控制,重视环节质量,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因此,护理部实施院控重点放在终末质量控制上,科系实施质控重点放在环节质量控制上,科室的质控重点是过程质量控制,护士是质量控制的基础,自控的重点是落实好制度执行工作,同时每月逐级进行质控讨论分析,及时总结反馈。

2.2护理部质量控制内容护理部质量控制包括三部分:护理部主任与护理部质控护士质量检查,每月1次;夜班值班护士长质量抽查,每周3次;院护理质量督导组对所督导科室进行全面质量检查,每月1次(全院护士长组成十个护理质量督导组,每个督导组分别负责2~6个护理单元,每月各护理质量督导组对其负责的科室按质量评价标准给予全面质量督导与检查)。以上三部分除院护理质量督导组外,其余质量控制检查结果均与科室效益奖挂钩。

2.3科系质量控制内容我院所有护理单元分内科系统、外科系统、门诊系统三部分,分别由内、外、门科护士长组织本科系质量控制小组成员负责本科系各护理单元的质量管理。科护士长组织科系质量控制小组成员科系内质量检查,每月1次,科护士长不定期抽查。所有检查结果均纳入科室二级考核。

2.4科室质量控制内容科室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流程,使护士的行为有章可循。护士长作为科室护理服务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方位对科室护理服务工作进行管理和负责。根据科室实际工作情况组织科室质量控制小组成员检查科室护理工作,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每周组织科室成员讲评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评价问题改进效果。科室质量检查结果纳入科室二级考核,由护士长记录在护士长手册中,并在下一个检查周期评价问题改进情况。

3及时有效的质控信息反馈

3.1护理质量反馈系统的建立健全有效的质控信息反馈是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和全面质量提高的关键。根据持续质量改进和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将现代护理质量管理理念与医院信息化技术结合,建立和完善了护理质量反馈系统[5]。

3.2质量反馈规范、及时我院采取的反馈方法是:(1)将护理质量反馈与护理检查形成制度化,检查人员将检查存在的问题当即面对面指出,并当场以文字形式反馈给受检护理单元。(2)护理部、科系每月将检查结果输入计算机,打印反馈单,反馈给受检科室,并要求科室将问题原因、整改期限和整改措施填写在反馈单上。(3)反馈存在的问题。专人专组跟踪督促检查,按科室自定的整改期限限期整改后专人检查整改效果,填写在反馈卡上,上交科护士长或护理部。(4)科室每周组织一次质量讲评会,科系、护理部每月组织1次质量讲评会,讲评质量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作为下一个检查周期的考核重点。

4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

4.1建立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以及卫生厅优质护理服务相关文件要求,实施绩效分配,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医院设立优质护理奖励基金。每月对各护理单元通过综合因素排名评选出前10个病区给予优质护理奖励基金,护理质量考核分数(以护理督导组和护理部每月对护理工作检查得分进行考核)占科室排名10%的权重比例。

4.2质量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方法持续改进计分方法,使护理质量排名日趋公平。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1)按分级护理标准进行护理质量检查时,无一级护理患者或仅有1名一级护理患者的病区相比较2名以上一级护理患者的病区按标准扣分减少或不扣分。(2)按危重症护理标准进行护理质量检查时,无危重症患者病区不扣分,有危重症患者病区达不到标准扣分。(3)按护理技术操作标准进行考核时,每病区抽考1名护士,按10个月为1个考核周期,科室护士不足10人的个别护士要经历两次考核;科室护士>10人的个别护士不参与考核。(4)按护理文件书写进行护理质量检查时,无重症患者科室护理文件书写简单,扣分较少,反之,重症患者较多的科室扣分较多。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经护理部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修定计分方法如下:(1)分级护理质量总分20分,每个病区抽查2名患者,设立基础分:一级护理患者每名10分;二、三级护理患者每名5分,检查分值在此基础上扣除。(2)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总分30分,抽查的病区有危重症患者时在30分的基础上扣除,无危重症患者时不得分。(3)技术操作考核每月按科室护士比例的10%抽考,不足10人的科室年底轮空,>10人的科室按比例在一个周期内全部考完。(4)护理文件书写总分100分,每月各抽一份现住院病例和出院病历,设立基础分:危重症病例100分;一级护理病历90分;二、三级护理病历80分,检查分值在此基础上扣除。

4.3全员参与,持续提高护理质量通过护理质量考核排名计分方法的改进,使质量排名更加公平合理。使护理质量监控更趋科学与完善,有效激励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逐渐改变了以往重结果、轻过程的管理模式,形成了重实效、人人参与的护理质量管理文化,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和提高。我院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在护理服务质量管理中,逐步建立了护理质量改进的长效机制,使我院护理质量管理由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过渡,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发展,促进临床护理质量螺旋式上升。

参考文献

[1]周凯云,金学勤,刘琴,等.护士长对护理部质量管理认可程度的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4):143-145.

[2]张丽华,赖玉莲.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项目存在的缺陷与对策[J].当代医学,2011,17(24):112-113.

[3]王艳,王加凤,谢雯俊.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促进护理质量安全持续改进[J].护理学杂志,2013,28(19):1-3.

[4]胡玉琼.持续改进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J].医学信息,2011,5:2176-2177.

[5]梁雁芳.护理质量反馈系统的建立与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7):630-632.

基础护理的标准篇8

摘要 当前,我国环境管理正处在从以污染控制为导向向以环境质量改善为导向的战略转型期,环境基准是进行环境质量管理以及风险防范管理的重要基础。通过分析环境基准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及我国当前基准研究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环境基准研究工作应统筹规划、加强能力建设、建立成果共享平台、开展国际基准跟踪研究等建议。

关键词 环境基准;环境管理;环境标准

当前,我国环境管理正处在从以污染控制为导向向以环境质量改善为导向的战略转型期,其目标是实现环境风险管控与防范的跨越式发展。环境基准对科学保护环境、维护生态与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是进行环境质量管理以及风险防控管理的重要基础。2015年1月1日起实施的《环境保护法》第十五条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开展环境基准研究”,首次从法律层面上明确了我国环境基准研究T作的地位与要求,做好我国的环境基准研究工作,还面临不少问题与挑战,亟待提高认识,建立研究方法与技术体系,采取有效对策。

环境基准研究的战略地位

环境基准是环境污染物对环境介质中的人、生物或生态系统等保护对象不产生不良或有害影响的最大限值。它是国家进行环境管理、制定环境管理政策和法律的科学基础,也是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风险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环境科学技术水平。

环境基准是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重要依据与基础

改善环境质量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保护人体健康和维护生态安全的基本要求,但环境质量需要用环境标准衡量。环境质量标准是环境质量的量化指标,是衡量环境是否受到污染的标尺,还是管理部门确定环境保护工作目标的基本依据。凭何制订环境质量标准?依据就是环境基准。基准是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科学基础,以剂量一效应关系客观地给出了“最大无害剂量”,明确环境质量标准的“底线”。环境质量标准则是在“底线”以上附加了社会发展程度、经济和技术承受能力等主观因素后确定的环境保护工作目标。

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加强环境基准研究至关重要

众多发达国家已将构建国家环境基准体系作为环境安全的优先发展战略。环境基准需要多方实验,是耗资大、费时长的基础性研究,每个环境基准资料的获得需要较长时间做大量而细致的科学研究工作,其成果是一个国家科研实力的体现。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等国际组织开展了大量的环境基准研究,不断出版一些具有广泛影响的基准资料和文件。世界卫生组织于1984年和1985年相继了第一版《饮用水水质指南》。1993-1994年又了修订版《饮用水水质指南》。目前最新的水质基准是2008年的《饮用水水质准则:卷一》(第三版)。还于2005年了《全球空气质量指南》。美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投入巨资开展了系统的环境基准研究。在水质基准方面,美国环境保护局自1968年《绿皮书》后,相继对基准进行多次修订和补充完善,了《蓝皮书》《红皮书》《金皮书》,1999年、2002年、2004年、2006年、2009年及2012年等一系列水质基准。现行最新的为2012年并实施的《国家推荐水质基准》。在土壤环境基准方面,美国环境保护局1996年《土壤筛选导则:用户指引》和《土壤筛选导则:技术背景文件》,2003年了《生态土壤筛选值制定导则》。在大气环境质量基准方面,美国的大气质量基准以颗粒物为主,了《颗粒物空气质量基准文件》。总体上,美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环境基准体系,奠定了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中的领先地位。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也相继开展了环境基准研究,构建了各国自己的环境基准体系。

我国环境基准研究工作的现状

2005年,国务院明确提出“科学确定基准”的要求,随后中科院、相关高校以及环保系统的重点科研单位在环境基准领域开展了一些基础研究工作。如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等,均开展了大量环境基准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在水环境基准研究方面,我国已设立多个项目,开展基于我国区域特征和国情的水环境基准研究,如环保公益专项“我国环境基准技术框架与典型案例预研究”、国家重大水专项中的“流域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体系研究”、“973”项目“湖泊水环境质量演变与水环境基准研究”等,并且于2011年经科技部批准,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建立了我国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已经产出了一些成果,如相关研究者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环境基准体系中长期路线图,还有研究者提出了保护人体健康基准的理论与方法学。这些成果对于水质基准研究工作具有方向性和纲领性指导作用。

在大气环境基准研究方面,我国至今未环境空气污染物基准文件;环境流行病学方面开展了关于大气污染物对公众健康影响的研究,包括空气污染对死亡率、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等方面的影响。在国家环保公益专项中已经设置了“基于健康风险评价环境空气铅质量标准限值制定方法研究”“我国大气颗粒物环境基准预研究”“我国大气污染健康影响前瞻性队列调查的关键技术、方法与应用研究”等研究项目。总的来说,研究成果还比较薄弱,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2012)主要参考国际上的环境空气质量基准研究成果,如WHO的空气质量准则以及美国环境空气质量污染物基准的研究成果。

我国土壤环境基准研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环境保护部南京环科所(原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科所)的专家们在“七五”全国土壤环境背景调查基础上,开展了镉、汞、砷、铜、铅、铬、锌、镍8种重金属对主要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影响的大量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现行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其后我国相关学者也继续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盆栽试验、田间试验对土壤中重金属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不少学者通过文献、模拟试验,并根据农产品的食品卫生标准推导出农产品产地土壤的重金属基准值。福建农林大学牵头对福建省土壤中10种主要元素(镉、铅、锌、铬、汞、砷、镍、铜、硒、氟)的总量、有效含量及其与土壤性质之间的关系,主要农作物可食用部分对这些元素的富集规律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对全国土壤环境基准研究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总体上,我国环境基准研究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且缺乏系统性。

我国环境基准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的环境基准研究工作发展缓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环境基准研究工作起步晚,再加上长期以来经费投入不足,研究机构封闭运行,基准成果难以共享,导致已有的为数不多的相关基准成果,如土壤重金属基准,也难以用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修订。环境基准研究缺乏科学规划,研究任务部署零散,研究成果不系统,难以支撑当前环境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为了支持环境基准研究工作,2011年10月13日,科技部正式下发了《关于批准建设心血管疾病等4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通知》(国科发基[2011] 517号),依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建立了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环境基准,开展环境质量特征与分区、环境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基准与应用研究工作。但是截至目前,该实验室仅在水环境领域有一定成果积累,对大气、土壤等环境领域的基准研究工作更有待加强。

其次,我国环境基准研究工作成果产出少。成果产出远远满足不了目前环境管理工作的需要。例如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根据水环境质量指标将水环境质量分为5类水体。I类~V类水体分别对应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1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T.业用水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农业用水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华”等水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湖库富营养化等水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开展基于我国区域特征的水环境基准研究势在必行。另外,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已不能全面、准确反映当前土壤环境污染特征,亟需修订,但是污染物项目及限值的选取缺少可靠的数据支撑,严重制约了质量标准的修订进程。

再者,即使有些国外的基准研究成果可以拿来我用,但由于各种条件的差异性,也不完全适应我国管理要求,针对性、适用性不够。比如在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价过程中,早有学者呼吁由于人种、生活习惯等因素的不同,国外暴露参数不能较好地代表我国居民的暴露特征,若一味参考国外的暴露参数将可能给健康风险评价结果造成较大误差,影响环境风险管理和风险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还有,我国的自然背景、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特征与国外存在明显差异,污染特征也有别于其他国家。我国目前尚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消耗型的行业普遍存在,由此产生的污染物种类、排放量和环境风险与国外不同,部分国外没有关注的污染物我国可能需要特别加强研究,他国关注的污染物我国可能尚不那么迫切。如目前我国湖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环境基准研究就比较迫切,而其他发达国家更关注新化学物质的人体健康基准。再有,一些基准的研究成果是不能照搬的。如土壤中污染物的形态分为水溶态、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矿物残留态等,其环境活性和生物有效性因形态不同而具有较大差异。不同土壤类型,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和生物学特性。污染物进入土壤后,土壤有机质、土壤酸碱性、氧化还原状态等都会影响土壤中污染物的毒性。也就是说,同一种污染物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环境危害差别很大,基准不能照搬。

加强环境基准研究工作的对策建议

环境基准研究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持续推进的基础性工作。更好地推进我国环境基准研究工作稳步快速向前发展,应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以解决当前公众较为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尽快建立适应我国环境管理工作要求的环境基准体系,为环境管理各项工作提供支撑。

统筹规划中长期国家环境基准研究工作

在国家重点研究计划中设立环境基准研究重点专项,系统开展水、土壤、大气环境基准体系及支撑技术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环境基准体系。科技、环保部门应加强顶层设计,启动实施环境基准研究专项,完善环境基准研究管理工作制度,形成长期、稳定、系统开展环境基准研究与制修订工作的机制,依据“先易后难、成熟一项推出一项”的原则,逐步建立我国的环境基准体系。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导各地科学治污、合理治污,环境保护部于2013年9月启动实施了《清洁空气研究计划》,从2013年到2015年分三个阶段,针对大气污染防治过程中“底数不清、机理不明、技术不足、机制不顺”等科技需求,选择火电、交通、钢铁、有色、石化、水泥、化工等行业重点污染源,拟在摸清我国大气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及跨界传输规律的基础上,研究PM2.5、臭氧及其健康与生态效应等区域性环境问题,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空气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国家层面的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体系,建立相应的空气质量评价体系。

加强环境基准研究的能力建设

应进一步提高环境基准研究工作经费支持力度,加强国家环境基准重点实验室建设,至少应在研制环境标准的环境保护部门设立针对性较强的大气与土壤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完善科学合理的环境基准研究工作管理机制;与此同时,合理调配技术支持力量,不断扩充完善环境基准研究人才队伍,抓紧引进和培养出能力强、水平高、规模有保障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及团队,确保环境基准研究工作长期、持续开展,有效提高环保系统环境基准领域科技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强化环境基准领域科技支撑能力建设,推进先进成熟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大力支持大气、水、土壤污染健康影响研究、特征污染物人群暴露评价、生物毒性及生物监测等科技攻关活动,出台环境与健康监测、环境与风险评估、特征污染物筛选、环境基准制定方法等规范性文件,指导和规范环境基准研究工作。充分调动各级科研机构及科研工作者开展基准研究的积极性,形成各方面参与环境基准研究工作的良好局面。

建立成果共享平台

建立国家环境基准基础数据网络共享平台以及环境基准管理支撑平台,实现环境基准研究工作规范化系统管理,加强环境基准数据资源整合和信息系统建设,为信息收集、传送、存储、共享、展示等提供安全、高效、稳定的运行环境,并对各类相关数据进行整合、提炼、实时更新,形成成体系、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为环境质量标准制修订、污染场地修复、环境健康风险管理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建立环境基准信息共享机制,明确共享信息的基本内容,规范信息查询、交换和访问授权等信息共享方式。注重发挥标准规范在信息化建设中的支撑作用,推动环境基准信息技术开发以及信息系统建设、运行与管理的标准化。

开展国际基准跟踪研究

基础护理的标准篇9

关键词:安全护理 品管圈 基础护理合格率 护理风险

伴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提高患者术后24 h护理质量对手术患者而言非常重要,现已成为进一步发展护理方式的必然趋势[1-2]。因术后24 h内患者生命状况不稳定,且无法有效交流沟通,心理脆弱,移动不变,且无法有效确定疗效,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不良情况发生。对此,加强护理干预配合非常重要。有研究指出[3],对术后24 h内患者开展日常护理时,由于此类患者活动能力受限,影响自身功能,所以加强基础护理干预显得非常重要,不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加患者的舒适度,而且能加快疾病恢复。品管圈(QCC)活动是近几年在我国兴起的一种活动方法,可用于医疗、企业文化等活动中,而且,QCC的成立后,圈员在活动中能相互交流意见,提出构想和创意,促使潜能发挥、张扬个性,能够有效有序地解决问题,实现共赢局面,故本研究拟探讨安全护理与QCC活动在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共同开展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9月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筛选法与整体群抽法分设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18~80岁,平均(42.16±2.16)岁;动静脉内瘘术19例,腹膜透析置管术9例,翼状胬肉切除加羊膜移植术12例;学历:初中及以下9例,初中21例,高中及以上10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18~80岁,平均(42.23±2.17)岁;动静脉内瘘术21例,腹膜透析置管术8例,翼状胬肉切除加羊膜移植术11例;学历:初中以下9例,初中21例,高中及以上10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开展手术治疗;(3)患者对此次研究开展均知晓同意,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无法交流、言语障碍者;(2)伴严重精神功能异常者;(3)伴听力障碍,意识障碍,且无法独立完成测评者;(4)伴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性护理,为患者家属简单介绍基础性疾病护理方法以及相关治疗方法,并引导患者正确、合理用药,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按病情巡视,一旦有意外情况出现应马上告知医师,制定对应的措施。

给予观察组患者安全护理与QCC活动共同开展。(1)QCC活动开展:(1)组间QCC小组,成员包括圈员7人,圈长2人,辅导员1人。经开展圈会的方式集思广益。先选定主题,圈员经分析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问题,具体如下。如何提升护理工作者交接班的准确度?如何提升患者对检查宣教知识的知晓度?如何提升术后24 h基础护理的质量?如何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等。(2)对策制定:将主题选定后,以头脑风暴的方式分析现状,经脑力激荡和评价,找出可行性策略并达成共识,对各个问题构建对策制定圈,包括隐私保护、基础性护理步骤等。比如当发生遗漏基础性护理步骤时,针对护理问题圈员可通过对其进行总结,包括护理操作流程熟练程度差、护士和护工缺乏责任心和操作物品不齐等。而具体的改进措施包括如下:制定适用于重症患者的护理步骤;有效增加操作备用品数量,具体以会阴护理棉、翻身枕等为主;组织护理人员开展基础性护理培训;有效考核护理培训,根据护理操作步骤设专人进行培训人员技能考评。经持续改进完善,将管理制度化及标准化,并把其归于日常管理操作系统中。此外,向每个护理人员发放护理流程单,并组织护理人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使护理流程持续完善。(3)确保护理计划有效提升与改善:每月定期由QCC圈长组织开展问题分析会,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实施效果与改善措施。经此方法,有效实现护理方式的改进,使其正循环提升。(2)护理安全:为使术后24 h基础性护理质量有所提升,应适当调整护理和管理机构。利用安全护理方式对患者术后24 h内护理风险进行有效控制,有助于整体护理质量提高。开展三级质量管理,把护理人员分为3个等级,其中,初级护理人员为最低等级,工作重点为基础性护理工作;护理骨干为第二等级,工作重点是面对比较复杂的患者,并对低等级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技能指导;高等级护理人员主要进行整体管理,合理安排各班次的护理人员,对整体护理质量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基础护理合格率,以及不同干预方式护理风险的发生情况。术后24内护理合格率的评定选用我院基础护理技能评分表[4]进行,共20个项目,每项评分0~5分。与患者交流自然,言语沟通易懂,无缺项,操作规范、熟练,符合以上标准为最高等级;对话交流不自然,有1~2项操作未遵照规范要求完成,符合以上标准为中等;交流少,缺乏操作规范度与熟练度,符合以上标准为中下等;交流、操作等护理差,且操作混乱无序,符合以上标准为差。100分为总分,合格则不低于9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24 h基础护理合格率的比较

对照组术后24 h基础护理合格率为85.00%(3440),观察组为97.50%(39/40),观察组术后24 h基础护理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4,P=0.048)。

2.2 两组不同干预方式护理风险总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风险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 讨论

护理质量管理为护理管理的核心,护理质量的优劣除了能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产生直接影响,还会对患者生命安全带来影响,同时还会对医院整体医疗质量产生影响[5-6]。QCC指的是由同一工作场所人员组成的小团体,或者是把此类人员有意识地组织在一起,对工作质量管理相关问题进行探究讨论[7]。利用QCC统计方法实施分析,把工作场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实现业绩改善[8]。QCC活动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提高质控的意识,便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9-10]。安全护理主要由医院各护理部门和护士长进行监督管理,通过对三级护理管理方式的构建,旨在使护理质量显着提高[11]。在安全管理中,通过构建委员会将护理管理的实践性、民主性和科学性充分体现出来,从而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12-1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基础护理合格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安全护理与QCC活动共同开展能有效提高术后24 h患者检查护理合格率,保证基础护理质量。上述两种护理措施的共同开展,能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护理理念,打破被动服务的思维。而且还能使患者舒适度得到提升,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14-15]。同时管理层也能强化基础性护理流程的力度,细化考核培训流程,对工作进行弹性化安排,实现对有限护理人员的合理安排,共同协作,相互团结。因为开展QCC后,通过对24 h卧床患者护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给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定期进行护理质量分析和点评,不但能使基础护理质量得到保障,不断持续改进护理期间出现的不足,而且能够明确护理工作的目的,对术后24 h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从而能进一步降低护理风险情况的发生。

综上,联合开展安全护理与QCC活动,能使术后24 h患者检查护理合格率显着提升,而且还能减少护理风险发生,提高护理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春雨,李维静.QCC活动对降低宫颈癌术后患者尿潴留发生率的作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4):74-76.

[2]谢树英.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内分泌科护理交接班质量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2):12-15.

[3]程转莹.QCC护理模式在提升普外科术前患者治疗效能感及睡眠质量中的效果研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9):185-186.

[4]罗烨,王峰,夏海苗.PDCA循环模式的QCC活动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32(12):1402.

[5]路丹丹,孙娜,顾淑芳.品管圈在提高CCU床旁心电监护仪正确使用率中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24):3414-3419.

[6]李霞,付建云.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366-367.

[7]张妍,玛依努尔·玉努斯,杨艳涛.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皮肤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符合率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7):128-130.

[8]祝小丹,廖金珠.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发生率的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8):55-58.

[9]张姬,许映佩.品管圈活动在晚期肿瘤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1):47-49.

[10]季翠玲,傅巧美,陈璐.品管圈活动提高护士对脑卒中患者吞咽训练指导正确率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11):45-48.

[11]温卿,杨月香,谢坤.品管圈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自我维护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3):122-123.

[12]李文平,刘凤琴,樊延琴.品管圈在提高肺结核患者服用抗结核药依从性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1):202.

[13]张燕,高祝英,王海霞.品管圈在提高患者腕带佩戴率及护士操作腕带核对率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21):2985-2987.

基础护理的标准篇10

关键词 新护士 专科 培训

新护士完成专科专业培训,是由学习到工作所必需延伸的一个教育阶段,长期以来,新护士的培训一直以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为核心,沿用面授式、答卷式、经验式进行带教,入院定科后,因专病专治而出现工作盲区,建立一套规范的专科专业培训计划,是新护士保证工作质量的基本,通过三年的培训,现制定了规范的培训计划,取得了预期效果。

1 制定培训目标

专科病的抢救流程,应急处理标准,常规护理,特殊用药的注意要点,记录准则,监测要点,健康教育与饮食护理标准,特异性检查的认知。

1.2 实施方法

2.1 半年一个阶段,分三个周期,第一周期是自学专科病种的基础知识,第二周期是通过授课集中培训,第三周期经口试和答卷及工作质量标准进行考核。

2.2 制定标准是关键,将学习标准、工作方法、操作标准、突发与特殊事件处理方法统一化,标准化。

2.3 具体培训,将计划与标准打印成册,人手一本,在带教中督查学习和应用的状况。例如:在处理应急事件和抢救工作中,熟知各类抢救药品医用名、通用名及作用机理,必须在单位时间内迅速建立三个通道,氧通道的方式,浓度计算,准确的流量;静脉通道特殊用药的速度,浓度,监测要点;负压通道的负压值,操作要点,注意事项。护理记录书写准则,对急、危重病人及生活监护人的配合诊治护理的事项进行宣教,对初入科学的护士先是口试,后模拟演练,遇到工作案例跟从高年资护士和护士长参加应急处理,而后逐渐由高年资护士和护士长辅助新护士进行工作。

2.4 教学的准则,依据专科病种的基础知识,将工作中有可能出现的应急、突发事件与工作技巧制定出标准,纳入授课范围。

2.5 培训方式,依据个人素质,带教老师的能力结成教学组合。拿病房现有病例作案例,依据标准进行分析,巩固学习内容,还可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单独讲解。

3 效果分析

3.1 因为有了统一的标准,减少了茫然无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