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患者的心理护理十篇

时间:2023-08-23 16:12:24

手术室患者的心理护理

手术室患者的心理护理篇1

1 一般资料

我院从1991年7月到1992年7月,重点观察手术患者1000例,其中,年龄最大的为87岁,年龄最小的为7岁,有80%为农村患者,20%为城镇居民。手术种类有外科手术,妇科手术,五官科手术,口腔科手术。通过观察我们认为,一个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其心理反应大从较为强烈,以恐惧、焦虑、适应心理差为重,其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心理活动,临床表现,不同于其他患者,他们更需要心理护理。

2 一般心理特征

2.1多愁、忧郁、渴求:

手术患者手术前有90%以上患者,精神过废紧张,考虑问题多,感悟易冲动,夜间失眠部分患者怕手术拖延时间长,医学费用大,经济负担不起,尤其农村患者,担心医护人员看不起,手术不给细心做,同时,还总是渴望由技术高明的医生给自己做手术,医护人员对自己的重视和关心,想寻找一切机会同医护人员交谈,从中渴望得到一点精神安慰和了解自己的病情及手术中的一切情况,这种焦虑和忧郁必须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2.2恐惧、紧张

对手术盼望很久的患者,一旦知道自己将要实行手术时却又产生了惧怕,自怜,紧张的心理。恐惧心理多发生在大手术或肿瘤的患者根据不同病人的表现形式又可分为抑郁型、激动型。

2.2.1抑制心理

多见大手术和中老年女患者,由于对手术缺乏正确认识及对手术室这种特殊环境的陌生又增加了一份神秘感,所以,把手术看得特别可怕,想起刀子、剪子、血就发抖,患者表现为神经抑制,反应迟缓,表现呆板,若有所思,问其话时突然醒悟,肢体活动僵硬不灵活,如仰壁动腿等。鼻尖出汗,发抖,双手下意识“紧张握床单”等

2.2.2激动心理

由于过度恐惧心理压力过大,无法忍受,采取自我解潮的方式,常在推进手术室途中就痛哭流泣。表现为神经衰弱症侯群,持续不安,心烦意乱,多见于儿童及女性病人。

2.2.3产妇心理

即发生在剖肤产患者,异常表现多在孩子推出后,有的特别高兴,喜笑颜开,并不停的与你谈论生活,也有因过度高兴而痛哭者,有因不如意而哭泣的,一是自己不称心,二是想到回去后要面对家人遗憾的面孔,二者都可引起予宫收缩不好,术中出血量增加。这些均说明,外在病理或生理因素与内在心理因素是相互参透,相互影响的,有的起着恶性循环。

3 心理护理

3.1手术前的心理护理:

3.1.1患者在手术前都有恐惧心理,表现为心绪紧张,恐惧,白天坐卧不安,夜间睡眠不佳,甚至有的用镇静剂都无剂于事,给手术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前一天应到病房看眼患者,做好解释安慰工作,讲清手术的意义和注意事项,使患者和家属正确对待手术,手术是对机体有一定创伤的治疗措施,在实施前,必须争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在决定手术时要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本病的性质。发展与转归,解释手术的目的,说明手术本身是一种创伤。有时能在麻醉和术中,术后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只有这些问题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充分理解后他们才能在万一出现不测时以积极的态度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抢救治疗。

3.1.2了解患者的近期情况,如:有无心慌、气促及其他不适,对女性患者需了解其月经情况,以便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手术日期,并向患者讲述手术前的注意事项。禁食水的目的,对患者提出的各项问题,我们都要采取亲切的语言,和葛态度耐心的进行回答和解释。从而,保证患者术前有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睡眠。为接受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

3.1.3对于急诊手术患者,医护人员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患者,同时,要安慰患者使患者有安全感,并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病情和拖延手术的后果,以取得家属和患者的配合,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2手术中的心理护理

3.2.1当手术室护士去病房接患者时,态度一定要和葛,动作一定要轻柔,病人进了手术室由于环境的变化可刺激患者心情紧张,使患者逐渐适应这里的环境,准确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实施个体心理护理,积极配合手术,使手术顺利进行。

3.2.2语言是心理护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术中要正确的运用语言,准确的表达情感,和病人谈些比较轻松愉快的问题,分散其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谈话时态度要和葛可亲,必要时做些手势和动作, 同时也要做个好听众,认真听病人的谈话,不要随意发言,当病人过度激动哭泣时应给予安慰,也可诱导继续谈些别的话题,在手术中医护人员要用心工作不要闲谈,不要谈易使病人误解的话,以免引起某些心源性疾病,使语言在心理护理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患者的合作,更好的配合手术。

3.3手术后的心理护理:

当手术室护士护送患者回病室后,首先要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好术后注意事项。多数患者都会希望手术治疗能达到立即好转,但实际上无论大小手术都对身体有一定的损害,术后常切口疼痛难忍,这样会使患者想到是否手术时损伤其他部位等各种离奇的想法。增加了患者的思想顾虑,这是患者很想知道手术的结果如何,当手术室护士出现在他的面前时,患者会得到很大的安慰,因为通过交谈,他可知道手术非常成功,术后的转归也一定很好。此时,那些离奇的想法就会消失,心情也会舒畅,手术后的思想顾虑就会解除。同时要做好耐心的细致的解释工作,还要做好保护性医疗,需要和家属交待的都要避开患者,以防引起情绪波动,影响切口愈合,此外,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家属的配合,通过家属可以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共同搞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可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典型病例:

病例1;姓名:王淑荣,性别:女,年龄53岁,诊断:予宫肌瘤。患者患予宫肌瘤三个月,反复性出血,血色素3.5g,因多次住院对治疗缺乏信心,恐怕术后改变女性特征,所以对手术非常恐惧,精神紧张,通过耐心的解释讲清了手术的利害关系,解除了患者的思想顾虑,同意手术,术后一期愈合。

病例2:姓名:高飞,性别:男,年龄19岁,职业学生,患胃穿孔入院后手术修补,患者入手术室后,由于精神过度紧张,思想负担重,涕哭不止,通过与他交谈,分散了注意力,解除了他怕手术影响学习升学无望的思想负担,顺利的做完手术,术后一期愈合出院。

手术室患者的心理护理篇2

护理心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彻临床护理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手术室护士怎样做好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掌握、提高交流技巧,与病房的整体护理变通融汇,有待我们探索和研究[1]。

心理学研究证明:疾病的发展是受精神因素制约的[2]。手术的成败与病人的心理因素有着一定的关系。手术作为一种应急源对每一个即将手术的患者来说,其心理、生理都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这些反应如果过于强烈,将会干扰麻醉与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手术室的肃静与陌生的环境也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紧张与恐惧,这些都会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现代护理模式要求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手术室护理已由单纯的手术期配合过渡到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其中心理护理贯穿其中,有效的心理护理将会减轻甚至消除上述不利因素,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患者康复。因此,作为手术室的一名护士,必须了解手术病人的心理状态,给予病人适当的心理护理,帮助他们建立起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使其积极地配合手术治疗,这对手术的成功和病人的康复极为有益。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患者的心理分析

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手术前有90%以上的患者精神过度紧张、恐惧。主要是患者对手术缺乏正确的认识、害怕手术中的疼痛和一些意想不到的手术意外、过度恐惧、心理压力过大、无法忍受,采取自我解嘲的方式,常在推进手术室途中就痛哭流涕。

2 手术前的心理护理

2.1为患者创造安静、清洁、舒适的手术环境,使患者心情愉快,消除患者紧张的情绪。

2.2认真做好术前访视工作,耐心说明手术的方法、麻醉方式、手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告知病人术前应如何禁食水、用药和手术的。指导术中配合要点和注意事项,使患者对麻醉和手术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嘱病人好好的休息有利于手术,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使其配合好麻醉。

2.3说明皮肤准备、术前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

2.4对于接受破坏性手术的病人如截肢、乳腺癌根治术等,我们要讲清手术的必要性及不做手术的危害,告知病人要勇于面对现实,战胜病魔,使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3 手术中的心理护理

3.1当手术室护士去病房接患者时,态度一定要和葛,动作一定要轻柔,病人进了手术室,由于环境的变化可刺激患者心情紧张,使患者逐渐适应这里的环境,准确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实施个体心理护理,使其积极配合手术,使手术顺利进行。

3.2谈些比较轻松愉快的话题,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是信息传递最强有力的手段。通过良好的语言交流信息,沟通情感[3],可以分散其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必要时做些手势和动作,同时也要做个好听众,认真听病人的谈话,不要随意发言,当病人过度激动哭泣时应给予安慰,也可诱导继续谈些别的话题。在手术中医护人员要用心工作不要闲谈,不要谈易使病人误解的话,以免引起某些心源性疾病,使语言在心理护理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患者的合作,更好地配合手术。

4 手术后的心理护理

当手术室护士护送患者回病室时,对清醒的患者应告知手术进展很顺利,一切正常。送回病房后要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好术后注意事项。掌握麻醉期和手术时病人的心理状态,同时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还要做好保护性医疗,需要和家属交待的都要避开患者,以防引起情绪波动,影响切口愈合。此外,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家属的配合,通过家属可以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共同搞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可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5 小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水平逐步提高,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日渐增强,病人对疾病、手术等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迫切需要医护人员的解释指导及安慰,从而才能获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因此,手术室护士做好手术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掌握患者主要的心理特征,可使每位手术病人都能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手术,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早日康复。这样也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宗旨,符合病人的需要,也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莺飞,王国英.语言支持在手术室术前心理护理中的作用[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4,2,4.

手术室患者的心理护理篇3

【关键词】 手术室;患者;心理护理

手术患者因受到精神上和肉体上的一定刺激,患者进入手术间后常会表现出对周围环境的陌生感、恐惧感和手术中疼痛感等不稳定的心理状态。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变,必然导致生理变化,影响患者手术的圆满顺利完成。因此对手术室患者的心理护理相当重要,现总结体会如下。

1 护理问题

患者在接受手术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心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特殊的手术室环境,对手术室医护工作人员的不熟悉,使患者产生一种不安全感;担心手术带来的疼痛,担心自身承受不了手术,对恢复健康没有信心。

2 护理

2.1 保持手术室环境整洁,医疗器械和医用物品的摆放都必须整齐。手术室护士必须强化感染意识,树立绝对无菌观念,保证消毒质量,严格各种规范程序,确保各类手术的圆满顺利完成。

2.2 术前访视 通过与患者交谈,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情绪反应及对手术的思想准备情况、了解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根据患者提出的问题和要求认真予以解答,消除患者的心理疑虑。介绍手术室的有关情况,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深深感染患者及家属,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护士在护理实践中,要注意运用规范的语言、标准的肢体语言、恰当的装束举止、主动与患者沟通。在语言沟通过程中,配合相应的动作、表情、手势等形体语言,强化沟通效果,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2.3 术日晨接患者 热情问候患者,关心患者的睡眠情况。搬动患者时动作要轻,同时注意遮盖,多给予关心体贴,安慰患者及家属,使其产生依托感,其恐惧焦虑心理就会减轻。

2.4 护士要注意衣帽穿着整齐、举止端庄。医护人员的仪表言行医护人员的言谈举止,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便会产生恐惧、紧张、焦虑、孤独无助的心理。此时护士应适时地给患者以鼓励、安慰,使患者在陌生的环境中感受到温暖。有的患者处于清醒或半清醒状态,不要高声喧哗,也不要窃窃私语,避免对患者产生一切不良刺激。当遇到意外情况时,不应惊慌失措,以免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手术室护士要有准确、敏捷、果断的医疗作风,熟练快速的反应操作技能;手术室护士除具有一般的护理知识和素质外,还要掌握较全面的医学理论知识,娴熟和果断地配合医师抢救

2.5 术后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主要是想迫切知道手术效果,要及时告诉患者手术情况,并说明术后注意事项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其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同时术后切口疼痛、周身不适、使患者烦躁不安,告诉患者疼痛及不适逐渐减轻至消失,用和蔼亲切的语言进行安慰和鼓励,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术后心理护理,对患者术后有较快恢复作用,同时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3 讨论

3.1 按患者的年龄作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儿童思想单纯、容易相信他人、自尊心强,好表扬,注意力容易分散,进入手术室后表现出违拗心理、固执、变得不配合治疗,术前与患儿建立感情,了解特点,使其熟悉环境,消除恐惧,做治疗时注意表扬他们、分散其注意力,从而使他们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从而顺利的配合手术治疗;青年患者对疼痛比较敏感,应减少或过早暴露患者的特别部、尽量在减少工作人员下进行术野消毒,术中不可对他们讥笑,不然其会感到不受尊重,受到委屈,表现愤怒,甚至要求停止手术;中年患者主要顾虑就是手术后功能问题和劳动力降低,严重病症的预后,家庭经济问题等,他们对医护人员的言行十分关注,对这类患者,医护人员多向患者介绍手术治疗的意义,目的、手术效果及手术和麻醉情况,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产生安全感,提高对手术的耐受能力;老年患者最大特点就是怕死,耐受性差、疑心重,最担心手术成功与失败问题,应该多安慰,多关心,多帮助,护理人员应注意引导、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

3.2 按患者疾病的性质针对性的护理 肿瘤患者最担心的问题是肿瘤的性质及手术的成功与否,医护人员一般会告诉患者手术顺利、成功,以达到他们安心养病;剖宫产患者对胎儿和情况及胎儿性别特别关心,术前应了解产妇意愿,如胎儿符合产妇意愿可以提前告诉她,使她精神愉快,反之要向产妇解释、安慰;使之努力配合手术的完成。

3.3 通过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患者的满意度;通过心理护理的实施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在实施心理护理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语言技巧;护理人员除了应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术及过硬的基本功,还应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高度责任心;同时要掌握患者心理护理知识,认真分析不同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时发现心理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和漏洞,及时调整护理计划,提高心理护理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涂顾芳.手术室护士应具备的素质.全国护理论文交流会论文集,1998,4(4):64.

[2] 姚芳,李小云.手术患者术前心理护理体会.武警医学院学报,2004,13(4):278.

[3] 周春华.手术室病人的心理护理.中华临床与卫生,2003,2(1):37.

手术室患者的心理护理篇4

[关键词] 舒适护理;手术室;心理状况;生理指标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3(b)-0148-02

手术患者多精神压力较大,精神恐惧紧张,这就要求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舒适的护理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创造性、个性化、有效的护理模式[1],其目的是改善患者手术前后的生理、心理状态变化,舒适护理作为整体化护理的过程和追求的结果[2],使基础护理与护理研究更注重患者的舒适感和护理满意度。本研究对我院2011年3月~2012年9月收治的43例手术室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9月收治的86例手术室患者,其中,男50例,女36例;年龄20~65岁,平均(50.3±4.1)岁;手术类型:普外科手术16例,妇产科手术30例,骨折手术25例,其他手术15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5例,高中20,大专18例,本科及以上33例。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3例,均知情同意。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类型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术前评估 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的访视,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订相应的护理方案。

1.2.2 手术环境的护理 患者进入手术室时由进行术前访视的患者亲切地迎接,保持手术室安静,手术室温度保持在23~25℃,相对湿度为50%~60%。

1.2.3 麻醉时的护理 麻醉时护士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变化,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尽量分散其注意力,用一些简单的动作和语言,使患者感受到关爱,缓解其紧张的心理情绪。

1.2.4 的护理 患者手术时的是影响患者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手术既要保证手术顺利又要保证患者生理的舒适,根据患者的具体手术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侧卧位时要注意肩部、臀部的固定;截石位时要注意不要压迫窝;除全身麻醉的患者外术中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变化,及时询问患者的感受,必要时可进行调整。

1.2.5 术中的护理 手术过程中对意识清醒的患者要用语言、态度、表情等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紧张心理。手术过程中让患者感到舒适、安全,避免暴露患者的隐私和过分暴露患者的躯体。操作时动作要轻柔,护士要保持注意力集中认真完成所有操作。

1.2.6 手术结束时的护理 手术结束后将患者皮肤上的血迹擦干净,注意输液通道及各种引流管的妥善固定,给患者穿好衣物、盖好被子,注意保暖,注意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将患者平稳的移至平车,安全送回病房。

1.3 评价标准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3]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评价方法:量表包括90项,主要包括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强迫症状、敌对、躯体化、恐怖等7个项目,均为患者自我评定项,术后由家属协助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况比较

对照组与研究组术前各项心理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明显下降,与同组术前及对照组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比较

术后对照组与研究组的血压、心率及呼吸频率均有所下降,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各指标下降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为满足手术室患者的需求,舒适护理应用而生,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创造性、个性化、有效的护理模式,舒适护理更注重以人为本,其目的改善患者手术前后的生理、心理状态变化,舒适护理作为整体化护理的过程和追求的结果,使基础护理与护理研究更注重患者的舒适感和护理满意度。

术前访视可加强手术患者与手术护士的沟通,可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焦虑心理。环境的护理可为手术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手术环境[4-5],对手术的顺利实施有重要的作用。麻醉、术中、及术后的护理均可使患者感受到温暖,可缓解患者的心理,改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减少其对手术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有研究报道舒适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6]。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对照组与研究组术前各项心理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明显下降,与同组术前及对照组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对照组与研究组的血压、心率及呼吸频率均有所下降,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各指标下降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以往报道一致[7-8]。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可改善手术室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生理指标,值得在手术室患者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志红,刘婷婷.舒适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J].现代护理,2006,12(21):1983-1984.

[2] 卓燕.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舒适护理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7):165.

[3] 王玲,王伟智.术前访视在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53-54.

[4] 丁燕,应慧杨,王蓓.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8):1202-1203.

[5] 崔玉红,林景英,高彩莲.舒适护理――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目标[J].中外医疗,2009,27(12):189.

[6] 蔡立侠,张玉芝,李文静.舒适护理对减轻手术患者焦虑水平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9):323-324.

[7] 吕筱霞.手术室整体护理模式临床效应最大化研究与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4):20-21.

手术室患者的心理护理篇5

【关键词】 手术室优质护理; 急诊手术; 生理影响; 心理影响

doi:10.14033/ki.cfmr.2016.34.0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4-0059-02

急诊手术患者在生理、心理上能够产生强烈刺激,多数伴有创伤、疼痛、病情危急等特性,病情的性质造成此类患者生理、心理产生一系列变化[1]。生理方面表现如血压升高,呼吸加快,心率变快等改变;心理方面产生焦虑、紧张、烦躁不安、敌对、恐惧等情绪改变,从而影响手术效果及术后康复。手术室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症状的康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效缓解患者负面的心理情绪,让其血压、心率、呼吸等生理指标都能够稳定在正常状态之下,并以安稳的心态去面对手术,保证手术顺利实施[2]。患者生理反应与心理症状能够快速得以康复,有利于促进急诊手术患者术后身体康复。本次研究将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2013年1月-2014年2月急诊入院并进行手术的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患者中男36例,女34例;年龄18~70岁,平均(44.2±5.6)岁;手术类型:妇产科15例、普外科15例、胸外科13例、泌尿外科

12例、骨科15例;麻醉方式:椎管麻醉20例、臂丛麻醉12例、全麻38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42例、大专及以上28例。对照组(70例)患者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18~72岁,平均(44.8±5.5)岁;手术类型:妇产科16例、普外科16例、胸外科12例、泌尿外科10例、骨科16例;麻醉方式:椎管麻醉18例、臂丛麻醉11例、全麻41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41例、大专及以上2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型、麻醉方式及文化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1)患者年龄均≥18岁,拥有清醒意识、正常理解思维及良好的沟通能力;(2)患者均符合各自手术治疗标准;(3)否认有心脏、肝脏、肾脏等脏器功能障碍;(4)否认携带有精神系统疾病以及文化程度较低而无法理解、交流等情况。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1)接到急诊手术通知立即到病房将患者接入手术室。(2)手术室护士立即做好术前的一切准备,包括手术器械、物品、手术间温湿度、灯光及空气等的准备。(3)手术室护士亲切、热情迎接患者,各项操作轻柔有序。(4)手术过程中保持手术间安静,控制好室内的温湿度及空气流通等情况。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各项生命指征,积极与麻醉师做好各项配合工作。(5)清醒患者应注意观察其动作及语言。(6)手术结束后由巡回护士与麻醉师一同将患者送回病房,并与病房护士做好交班工作。

观察组患者则应用手术室优质护理手段,进一步提升患者护理内容的全面性及护理标准,具体措施如下。(1)临术前护理:临术前手术室护理人员跟患者的沟通时间有限,所以巡回护士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与患者进行有效、简短的交流,让患者在临术前放下心理顾虑,避免产生负面生理反应。具体如下:手术室护士接到急诊手术通知后立即向患者所在病房的护士咨询患者的一般情况,了解患者当前生理症状、心理症状、病情症状,为缓解患者进入手术室时的不良情绪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患者入室后给以简要介绍手术措施、具体流程、大概持续时间、麻醉方式等多项内容,使患者对手术安全、时间机流程等均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护理人员在交流过程中应当评估患者当前心理症状,判断其是否存在心理障碍,针对患者即将手术时表现出的茫然、焦虑、恐惧等情绪给予相应的引导,例如有茫然情绪的患者应该全面告知其具体手术流程以及后续注意事项,协助患者摆好麻醉、手术的舒适,注重心理沟通,使其能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而消除内心的茫然情绪;针对越来越焦虑的患者,手术室护理人员可以讲解手术成功案例,吸引患者注意力,使焦虑的情绪得以缓解,避免影响手术进程;而针对恐惧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向其介绍麻醉方式、手术流程、大概持续时间等,使其了解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良好效果,使患者减轻恐惧心理,对手术治疗充满信心,积极配合手术室护理人员完成各项准备措施。(2)术中护理: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患者指定手术间前应该完成清理、布置手术间,根据患者手术内容做好各项手术准备措施,针对手术间内的温度、湿度、仪器设备、摆放、药物、机械等各项内容进行清理、调试等准备工作,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前应该再次核对其病历资料,一切确保无误后将患者推进手术间进行手术。患者入手术间后,护理人员要以积极、亲切、温和的态度与患者沟通交谈,保证陪伴患者完成整个手术,使之得到信任感和安全感。临术前麻醉时以语言安慰、手势抚慰等措施安慰患者内心,指导患者进行麻醉配合及告知即将开始的手术步骤和具体流程内容,使患者能够做好心理准备,积极面对马上进行的手术内容。护理人员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应该遵从医嘱,积极配合麻醉医生完成麻醉、输血、补液等各项措施,同r术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生理症状、生命指标等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应该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麻醉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因手术间室温较低应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防止体温过低。护理人员应始终以小心、谨慎的操作完成患者调整、静脉通道建立等操作,确保手术进程能够顺利进。手术台上器械护士术中传递手术器械应做到准、稳、快,避免手术器械互相碰撞而产生碰击声给患者带来不良刺激;手术间内相关人员应避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处处体现关爱患者,让患者感受到温暖。(3)术后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后应该使用湿纱布擦拭患者皮肤、血迹等,为患者遮盖隐私,做好保暖工作。清醒患者给予告知手术顺利结束,让其放心;全麻未清醒者则送至麻醉复苏室进行复苏护理,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与麻醉医生一起将其送回病房。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该与病房护理人员对患者病历资料、术中情况、生命指标、后续药物等内容进行交接,术后安排专人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康复情况,指导患者术后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

测定两组患者临术前、麻醉前及手术后的心率、呼吸频率、舒张压、收缩压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同时使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定两组患者临术前、麻醉前及手术后各项心理症状[3]。从感觉、情绪、思维、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方面进行评价,评分越高表示心理症状越差,应该加强心理疏导。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8.0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理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术前、麻醉前、手术后心率、呼吸频率、舒张压及收缩压等各项生理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心理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术前、麻醉前、手术后紧张、焦虑、敌对、恐惧、躯体化等各项心理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当前临床医学的发展,患者心理症状的康复效果越来越受到重视,将患者生理症状与心理症状的双重康复视为患者治愈的必要点。而患者心理症状的康复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其需要医务人员在患者治疗、生活中的多项努力与引导,因此护理是患者心理症状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措施[4-5]。

优质护理是一项以患者为主体、以护理标准提升、护理内容增加为措施的护理模式,其要求护理人员能够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全面、细致、高效的护理服务,确保患者身心健康并保证患者能够享受到及时的护理服务[6]。本次研究中通过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的优质护理,让急诊手术患者入手术室后接受优质护理。事实上,手术室优质护理并不只集中在手术室内,还包括患者的术前准备、术后核对等多项内容,尤其术前准备是手术室优质护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对确保患者手术进程顺利、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有关研究显示,术前护理还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7-8]。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术前、麻醉前、术后诸多生理指标及心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许惠春,张强.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患者生理与心理的作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0):124-125.

[2]唐美燕,周新淋.探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心理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5,21(20):149-150.

[3]杨一梅,宋伏虎.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对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减少并发症的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6):127-130.

[4]辛霞,王明旭,张琳娟.手术患者的需求研究与护理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5):608-610.

[5]曾国卫,郭静娜.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4):190-192.

[6]白顺荣,汤翠芳.妇科手术患者隐私暴露护理干预效果的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3):332-333.

[7]何春梅,岳建荣,陈敬芳.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提高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3):56-57.

手术室患者的心理护理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

2014年9月一2015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别60例,观察组60例,男39例,女21例,平均年龄为(59.5 ± 8.0)岁,平均体质量为(56.7 ± 6.5)kg,且有骨科有18例患者,妇科15例,脑外科有14例患者,13例五官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为(60.3 ± 8.8岁,平均体质量为(57.7 ± 7.5)kg,且有骨科有17例患者,妇科16例,脑外科有16例患者,11例五官患者,观察组及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作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护理方案,而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室系统化护理措施,具体过程如下:

(1)加强术前的心理护理以及健康知识教育,在向患者不断传播疾病知识时,还需增加心理暗示,建立战胜病魔的信心,营造良好的诊疗环境,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

(2)严格规划好手术时间以及空间,通常手术室的环境会使患者产生孤独、恐惧感。因而,在不影响手术室工作的前提下,可尽可能地减少参与人员,一定要保持安静的环境,且为了避免突发意外,手术均需安排在上午,手术室内无需放置其他无关器械,以便保证消毒效果和足够的空间。

(3)增强术中的管理,需维持足够的氧气,且需定时清理患者的呼吸道,设置较大的潮气量,使患者的PCO2维持在25-33mmHg之间,保持其颅内压的稳定,降低脑水肿的发生率。且需保持静脉通路通畅。避免出现酸碱平衡的紊乱。

(4)增强术后的护理工作,及时地对患者的各个指标进行监测,保持循环以及呼吸的稳定性,积极采取预防病变先兆的措施,避免发生意外。

(5)尽量减少手术境的刺激,应用布帘可把监护室分成几个小房间,保护其隐私。将护理有关操作规定在早6点至晚8点进行,使患者有足够的睡眠。

1.3 观察指标

1.3.1 测量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水平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后,术前、术后分别空腹抽取5mL的外周静脉血,对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以及皮质醇((OL)等相关应激反应的含量进行测定,

1.3.2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

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在护理前及护理后两周后都需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自尊量表(SES)的相关调查问卷,然后对其焦虑、抑郁以及自尊作出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资料EX(EL先用建库,进行一般资料均衡性检验。定性资料两组间比较用x2检验;定量资料两组间比较用、检验(正态分布),秩和检验(非正态分布),若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多次重复测量的指标用重复测量指标的方差分析。尸<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应激水平对比

观察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其应激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E,NE,(O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其心理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措施后,其SAS,SDS的心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方案,而其SES评分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患者在手术期间会发生某些应激反应,这些应激反应对其生理以及心理有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国内外报道称,手术应激其发生机制:应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结果,主要有:缺乏有关疾病的基本知识,对治疗以及护理过程不是很了解,对治疗结果失落等,产生抑郁、恐惧等负面心理。治疗时被迫与家人隔离,引发各种焦虑,以至于导致其发生能力和语言能力部分缺失,使护患之间交流发生障碍。而且术后患者的伤口疼痛使患者产生烦躁等负面情绪,监护室内的嘈杂环境、灯光照射以及有刺耳的仪器均可使患者产生紧张情绪,最终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因而本研究采用系统化护理措施,其不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而且可减轻应激反应的发生,进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系统化护理措施,极大地提高了患者对其手术相关的知识水平,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改善了护患关系,其对护理质量、患者术后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手术室患者的心理护理篇7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手术室;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1-0064-02

2010年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以来,我院积极响应号召,护理部多次召开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优质护理服务是卫生系统护理模式改变的核心,它体现的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本框架,并把护理程序人性化、规范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中,“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为病人实施生理、心理、社会性的一种动态、完整、连续的综合护理过程[1]。随着我院优质护理活动的广泛、深入的开展,我院的护理服务质量显著提高,我科于2012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管理,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将专业护理技术和人性化护理管理有机结合运用,对手术患者实行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创新管理模式

1.1 实行弹性排班: 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按“忙时人不少,闲时人不多”的原则合理安排各班次的人力衔接,实行弹性排班。弹性排班使手术室的护理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虽然手术室工作量增加了,但是工作秩序井然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护理质量也提高了,患者、医院、护士三方均受益。

1.2 实行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对护理人员德、能、勤、绩方面的综合评价,明确了科室质量目标与个人工作努力方向,量化护士综合素质,并合理引入激励机制,使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从而变被动为主动工作,加强了沟通协调能力,增进了医护之间的合作,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生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提高了手术室医生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整体护理质量。

1.3 实行分层级培训: 根据各层级护理人员的水平不一致所需要学习的内容不同,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级培训,按护理人员的资历与工作能力分为n0级助理护士、n1级初级责任护士、n2级高级责任护士、n3级专科护士四个层级进行培训,高年资护士是低年资护士的老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将护理人员个人所需的培训落实到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去,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护理培训的成效,有利于提高护士临床思维及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2 全面提高护理队伍综合素质

2.1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根据手术室工作特点,我科组织的业务学习、护理查房形式多样、涉及面广,从基础知识到法律法规、新技术、新业务等,并及时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对潜在的护理工作风险,做到提前防范,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达到防范于未然的目的。定期向手术医生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各个医生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问题及时反馈,制定整改措施,使我们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2.2 礼仪培训: 良好的护理礼仪可以无声地营造着完美的医疗环境,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了帮助医院医护人员塑造医护职业形象,通过职业礼仪体现出医护人员良好的文化素质,医院邀请礼仪老师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我科还开展护士礼仪讲座,让我们用优美的仪表、端正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优雅的举止,使患者在心理上得以平衡和稳定。

3 以患者为中心,优质服务手术全程

3.1 术前访视温馨,将术前访视延伸至家属: 手术前一天,巡回护士在探视时间访视患者,术前访视不仅要与患者沟通,更要与患者家属多沟通,使家属协助患者减轻术前紧张、焦虑等情绪。与患者沟通时先作自我介绍,态度和蔼、耐心细致地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体位、麻醉方式等,交代注意事项,我们将各种体位、为何要禁食等事项制成图表,以图表的形式向患者讲解,便于接受。并指导家属手术当日在手术室外休息室等候,以便术中出现特殊

况及术后看标本时能与家属直接沟通。

3.2 术中护理用心,营造亲切、舒适的环境

3.2.1 微笑服务:患者进入手术室时,手术室护士热情迎接,微笑服务,态度亲切,语言温和,安慰体贴关心照顾患者,缓解其不安和恐惧的心理。

3.2.2 音乐解压: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播放手术室背景音乐,通过音乐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缓解患者的恐惧与紧张,降低以此出现的的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心理应激反应。

3.2.3 握紧我的手,跟我深呼吸: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或多或少都会紧张,手术室护士握紧患者的手,嘱其深呼吸,以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尤其是产妇,进入手术室后,因疼痛不停的叫喊,手术室护士可握紧产妇的手,嘱其深呼吸,以达到缓解患者疼痛的目的。手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清醒的患者,时不时与患者的握手,与其交流给予心理支持,全麻患者复苏时,手术室护士陪护在旁,握住患者的手,询问患者的感受,根据患者主诉及时做好相应的护理,使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及苏醒期。

3.2.4 陪人等候区人性化 我科在陪人等候区的墙壁上张贴不同麻醉的患者手术流程,使患者家属了解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的大致步骤,还安装了有线电视,杂志、报刊柜等设施,为患者家属提供减压环境。患者家属也迫切希望了解患者的手术进展情况[2],因此,责任护士定时向家属告知手术情况,让家属放心。

3.3 术后访视贴心: 术后1~3天,巡回护士对术后患者进行回访和探视。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体温、伤口愈合情况及其他手术并发症等。通过与患者交流,一方面丰富了护理经验,另一方面拉近了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增加手术室的社会效益。最后征求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意见及建议,了解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程度,制定整改措施,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4体会

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是为了真正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转变护理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使病人得到实惠的优质护理服务[3]。在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从传统的机械性工作流程中解脱出来,尊重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是一种高质量、高品质的追求,激发了护理工作者的职业激情,扩大科室内涵。通过优质护理服务使护理人员认识到手术护理不再是简单的操作配合,而是对患者生理、心理的全面服务,由原来的要我服务转变为我要服务,激发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热情,提高了护理质量,使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认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邹丽英.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2):115-116.

手术室患者的心理护理篇8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手术室护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525-02

1.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应是以手术病人为中心,手术病人的需要作为护理目标,贯穿于手术前、中、后的全过程,它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主要部分,可通过术前访视,术中、术毕的关怀,术后的随访来分时分步进行,也是对手术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过程,还是对手术患者实心理护理的体现。

1.1 术前一天手术室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到病房,通过查阅病历和与主管医生护士联系等方式,并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手术种类、病情等情况与其及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交流。首先作自我介绍,同时认真评估患者的基本情况,了解其心理反应。介绍手术室的环境,设施,麻醉方式等,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以恰当的解释和安慰。关心、安慰、鼓励患者,减轻其紧张的心理,保持良好心态。主要介绍与手术室护理相关的问题,如:术前的禁饮、禁食,术前准备工作的配合(穿病员服,个人的卫生,保证睡眠,脱去戒指、手表、义齿等)。再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和资料认真填写《手术病人术前访视单》并保存。和病人及家属沟通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15分钟以内,不要打扰患者的休息时间。

1.2 术中始终把患者的利益和感受放在第一位,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针对手术患者的实际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把真心、爱心、细心、耐心、温馨和责任心融入到手术护理中去。哪怕是一个很小的细节都可体现对病人的关心、关爱。让患者充分感受到受重视,获得满足感。对清醒患者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可以提前告之,并告诉其缓解方法,以减轻其恐惧,紧张。术中尽量陪在患者旁边,以温暖的语言安慰患者,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情绪顺利度过手术期。

1.3 在手术结束后,及时擦干患者皮肤上的血迹,包扎好伤口。穿好衣裤,盖好棉被,注意保暖。对清醒患者随时询问其感受,并告之手术的基本情况安慰患者。护送患者搬动的过程中注意保护切口及引流管,尽量减轻病人痛苦。回到病房时做好与病房护士的交接,与家属交待术后的注意事项,让患者和家属从分体会到关心和重视。

1.4 术后2到3天亲切回访手术患者,了解其术后恢复的情况,给予鼓励和相应的指导,使手术室护理工作更加固定完善。同时征求病人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完善人性化的服务,加大了患者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好感和印象。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大大的提高。让手术患者感到被尊重和重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体现了手术室的优质护理服务。

2.存在的问题

2.1 手术通知单未按要求提前一天下午提交到手术室,手术室护理人员无法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的访视,使手术室的优质护理服务大打折扣。

2.2 一些医院对患者的管理及宣教欠缺,患者随意外出,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到病房找不到患者。

2.3 基层医院的病人大多来自农村,文化素质不高,对护理工作特别是手术室护理工作不了解,重视程度低,容易导致术前的访视效果差。

2.4 由于医院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加上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手术室的护理人员侧重于手术的配合而对手术患者的术前的访视及术后的回访工作重于形式,真正落实的情况欠佳。

3.对策

3.1 手术室督促临床科室须按医院要求于手术前一天将手术通知单交到手术室,以便手术室及麻醉科的工作开展。

3.2 手术室与临床科室多沟通,共同加强对患者的入院宣教,出院宣教及术前宣教,使患者真正深刻体会到护理人员对其的关心,使其主动配合我们的护理工作。

3.3 手术室的护士长要将手术患者的术前访视及术后的回访工作落实到人头,并随时抽查,奖惩分明,使手术室优质护理工作全面开展起来。

3.4 医院要加快临床护理人员的配置,只有足够的护理人员才能保证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质量。

3.5 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包括:专业知识,操作技能,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学习和提高。

4.体会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全社会都在提倡优质服务,作为护理工作者的我们应当按国家和卫生部的要求把优质护理服务的工作落到实处。这样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还可以增加病人的满意率,同时也可以增加我们医务工作者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做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可以使自己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生活也就更加轻松愉快。

参考文献

手术室患者的心理护理篇9

【关键词】基层护理;中医院手术;问题

中医院手术室基层护理的对象主要是即将进入手术室以及做完手术的患者,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中医院手术基层护理是指为手术期间的患者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通过综合,为患者减轻身心痛苦,使患者尽早渡过疾病折磨期。随着人们法制意识和知识水平、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现在基层护理差错导致的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给中医院机构也带来很大的压力。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基层护理的质量有待提高。

2009年5月6~9日,本院护理特级负责人的首期“基层中医院手术护士学习班”成功举行。通过学习班的学习,提高了护士的全面素质,改善了护患关系,护士将娴熟的操作技术,良好的沟通技巧,优质的服务,贯穿于患者的整个围术期,充分满足每位患者的身心需求,贯彻基层中医院手术室理念,实现护理科学跨越式发展,使患者在整个围术期充分感受到人文关怀。由此看来,提高基层中医院手术室护理的质量对医疗有着重大意义。

1基层中医院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经资料调查和研究可知。中医院手术室护理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1术前缺乏心理护理

在进手术室后。患者心理上、身体上都比正常人脆弱,承受能力低,非常敏感,因为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加之即将面临手术,患者心情会非常复杂,如恐惧、焦虑甚至绝望闭。然而,目前中医院手术护理过程中体现了因病施护,却没有体现因需施护,没有注意到患者的心理变化,从而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这个问题值得医疗机构深思。

1.2术中预防感染问题

手术室是进行抢救及手术治疗的重要科室。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取得手术成功的重要场所。中医院术中感染问题是手术常见并发症,也是医疗护理中的重要问题翻。导致感染的因素有很多,既有环境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这也跟医疗人员的预防知识密切相关手术中稍有疏忽。就很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感染,因此,手术期间预防感染的问题需要重视。要对基层护理人员加强管理。

1.3术后缺乏及时随访

手术后,患者需要经过恢复阶段,接受后期治疗。在这个阶段,基层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手术后。很多患者身体上会有很多不适的感觉,有些是手术后的正常症状,但是也有些是因为患者对用药敏感的反应。因此。患者身体的每一个不适反应都有可能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甚至影响其生命安危。很多年轻的护理人员因为缺乏这些常识,缺少与患者交流。无法了解到患者手术后不适的反应。从而不能及时反映给医生。做出相应的措施嘲。

1.4特殊病情特殊护理

特殊照顾常用于危重、抢救、大手术后或者特殊治疗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者.不同病情需要不同程度的护理,特殊患者在手术期间面临的不仅仅是躯体伤残、生命威胁,心理上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此时。如果基层护理人员给予的是普通护理,那患者的病情好转会变得缓慢,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圄。

2基层中医院手术室护理对策

2.1为患者创造最佳心理状态

进入手术室后,手术之前,患者主导心理活动是恐惧,因此,中医院基层护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消除患者的恐惧,增强患者的安全感闭。作为照顾患者的基层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需求去人性化照顾。对患者做好心理舒适护理。手术时护理人员应了解每位患者的不同需求。并尽量给予满足。

针对患者的恐惧心理,基层护理员需要与患者多交流,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及时了解患者最担心的事情。给予一定的鼓励,增加患者康复的信心,减轻患者的心理痛苦,给患者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状态,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2.2手术室及时消毒。避免感染

目前医疗机构大部分都是使用药物预防感染。在正确的时间使用适宜剂量的抗生素IlJ,可以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但是仅仅使用药物是不够的,还要认真做好防感染的准备工作。

①首先医护人员自身的卫生状况要加强管理,进人手术室必须带口罩,帽子,穿拖鞋,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手术室,以免带进细菌,然后注意手术室及时清洁。②手术室的卫生应该严格监察,每日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手术台也要进行消毒,包括手术室的桌面、台面、无影灯等出现在手术室的一切物体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手术室每立方米用甲醛溶液2ml和高锰酸钾1g,通过产生蒸气进行空气熏蒸灭菌,12h后打开窗户通风【1】。③手术时使用的医疗器材必须保证无菌,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等一律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后毁形焚烧处理:布类如使用后的无菌巾、单也要用消毒液浸泡、清洗后高压蒸汽灭菌。

2.3随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

手术后。患者处在昏迷状态。基层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提供最周到的护理:①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身体变化,在患者头脑清醒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尽量与患者沟通,去了解患者有哪些不适,有什么需要,都要尽快反馈给医生。②对患者术后的病情变化及时登记备案,记录患者手术后每一天的病情情况,给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和信息。

③术后随访,基层护理人员应该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必须安排两个责任心强。有沟通技巧的护士做责任组长闭。专门上白班,负责治疗与护理,与患者讨论身体健康状态,改变不良心理对患者的影响。

2.4设立特殊护理队伍

中医院可以设立特殊护理队伍,对于一些特殊病情。如危重及特殊重大手术患者,进行全方面综合性护理。特殊护理队伍的护理质量必须达到一定标准,保证护理质量,针对特殊护理队伍的护理质量。医疗机构应该定期举行培训班。培训特殊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练习,护理是治疗工作的重要体现,也是决定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护理过程中的整体性、个性化、创造性以及有效性,不仅反映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体现了护理质量,同时也确保了护理安全。

3讨论

手术室患者的心理护理篇10

    【关键词】基层护理;中医院手术;问题

    中医院手术室基层护理的对象主要是即将进入手术室以及做完手术的患者,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中医院手术基层护理是指为手术期间的患者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通过综合性服务,为患者减轻身心痛苦,使患者尽早渡过疾病折磨期。随着人们法制意识和知识水平、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现在基层护理差错导致的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给中医院机构也带来很大的压力。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基层护理的质量有待提高。

    2009年5月6~9日,本院护理特级负责人的首期“基层中医院手术护士学习班”成功举行。通过学习班的学习,提高了护士的全面素质,改善了护患关系,护士将娴熟的操作技术,良好的沟通技巧,优质的服务,贯穿于患者的整个围术期,充分满足每位患者的身心需求,贯彻基层中医院手术室理念,实现护理科学跨越式发展,使患者在整个围术期充分感受到人文关怀。由此看来,提高基层中医院手术室护理的质量对医疗有着重大意义。

    1基层中医院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经资料调查和研究可知。中医院手术室护理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1术前缺乏心理护理

    在进手术室后。患者心理上、身体上都比正常人脆弱,承受能力低,非常敏感,因为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加之即将面临手术,患者心情会非常复杂,如恐惧、焦虑甚至绝望闭。然而,目前中医院手术护理过程中体现了因病施护,却没有体现因需施护,没有注意到患者的心理变化,从而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这个问题值得医疗机构深思。

    1.2术中预防感染问题

    手术室是进行抢救及手术治疗的重要科室。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取得手术成功的重要场所。中医院术中感染问题是手术常见并发症,也是医疗护理中的重要问题翻。导致感染的因素有很多,既有环境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这也跟医疗人员的预防知识密切相关手术中稍有疏忽。就很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感染,因此,手术期间预防感染的问题需要重视。要对基层护理人员加强管理。

    1.3术后缺乏及时随访

    手术后,患者需要经过恢复阶段,接受后期治疗。在这个阶段,基层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手术后。很多患者身体上会有很多不适的感觉,有些是手术后的正常症状,但是也有些是因为患者对用药敏感的反应。因此。患者身体的每一个不适反应都有可能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甚至影响其生命安危。很多年轻的护理人员因为缺乏这些常识,缺少与患者交流。无法了解到患者手术后不适的反应。从而不能及时反映给医生。做出相应的措施嘲。

    1.4特殊病情特殊护理

    特殊照顾常用于危重、抢救、大手术后或者特殊治疗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者.不同病情需要不同程度的护理,特殊患者在手术期间面临的不仅仅是躯体伤残、生命威胁,心理上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此时。如果基层护理人员给予的是普通护理,那患者的病情好转会变得缓慢,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圄。

    2基层中医院手术室护理对策

    2.1为患者创造最佳心理状态

    进入手术室后,手术之前,患者主导心理活动是恐惧,因此,中医院基层护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消除患者的恐惧,增强患者的安全感闭。作为照顾患者的基层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需求去人性化照顾。对患者做好心理舒适护理。手术时护理人员应了解每位患者的不同需求。并尽量给予满足。

    针对患者的恐惧心理,基层护理员需要与患者多交流,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及时了解患者最担心的事情。给予一定的鼓励,增加患者康复的信心,减轻患者的心理痛苦,给患者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状态,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2.2手术室及时消毒。避免感染

    目前医疗机构大部分都是使用药物预防感染。在正确的时间使用适宜剂量的抗生素IlJ,可以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但是仅仅使用药物是不够的,还要认真做好防感染的准备工作。

    ①首先医护人员自身的卫生状况要加强管理,进人手术室必须带口罩,帽子,穿拖鞋,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手术室,以免带进细菌,然后注意手术室及时清洁。②手术室的卫生应该严格监察,每日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手术台也要进行消毒,包括手术室的桌面、台面、无影灯等出现在手术室的一切物体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手术室每立方米用甲醛溶液2ml和高锰酸钾1g,通过产生蒸气进行空气熏蒸灭菌,12h后打开窗户通风【1】。③手术时使用的医疗器材必须保证无菌,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等一律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后毁形焚烧处理:布类如使用后的无菌巾、单也要用消毒液浸泡、清洗后高压蒸汽灭菌。

    2.3随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

    手术后。患者处在昏迷状态。基层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提供最周到的护理:①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身体变化,在患者头脑清醒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尽量与患者沟通,去了解患者有哪些不适,有什么需要,都要尽快反馈给医生。②对患者术后的病情变化及时登记备案,记录患者手术后每一天的病情情况,给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和信息。

    ③术后随访,基层护理人员应该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必须安排两个责任心强。有沟通技巧的护士做责任组长闭。专门上白班,负责治疗与护理,与患者讨论身体健康状态,改变不良心理对患者的影响。

    2.4设立特殊护理队伍

    中医院可以设立特殊护理队伍,对于一些特殊病情。如危重及特殊重大手术患者,进行全方面综合性护理。特殊护理队伍的护理质量必须达到一定标准,保证护理质量,针对特殊护理队伍的护理质量。医疗机构应该定期举行培训班。培训特殊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练习,护理是治疗工作的重要体现,也是决定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护理过程中的整体性、个性化、创造性以及有效性,不仅反映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体现了护理质量,同时也确保了护理安全。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