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法十篇

时间:2023-08-18 17:51:30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法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法篇1

【关键词】职业高中;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现状;提高;策略和方法

怎样才能提高职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呢?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呢?我们必须了解职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了解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状况,从而对症下药,找到提高职高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一、职高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职高语文教学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探究,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课内轻课外等传统教学固有的弊端依然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进而导致语文教学脱离社会生活,脱离职高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际,进一步滋长了学生对语文的轻视和厌学情绪。

其次,缺少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职高生源质量差,部分学生甚至是“双差”,即: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差。学生入学起点不高,不少学生实际上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的合格要求。进入职高后,多数学生片面认为,职高只要专业技能好,其它科目无所谓,于是放松了对语文的学习。

二、改进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1.教学方法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确实,“兴趣是打开知识宝库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深知这个道理。作为其任课老师怎么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学习兴趣。我尝试了这样一些方法:

投其所好:十五六岁的中学生很喜欢流行音乐,课余也很爱唱歌。例如,我们在讲授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荷塘月色》时,就可以用学生们耳熟的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来导入,让学生先从听觉上感知一下荷塘月色之美,再来细细品味作者的文字魅力,岂不是事半功倍吗?

联系现实生活:学生不喜欢语文有一部分的因素是:觉得它离自己的生活太远了。那我们在教授时不妨让课文走进他们身边。例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一句为“拜为上卿”,这里需要学生掌握“拜”这个字今义为拜访、拜望,而古义为“授予官职”的意思。这是我给学生提到了汉中的著名景点“拜将坛”。这个地方学生很熟悉,但对它的故事却知之甚少。我就通过这两个“拜”为同义,给学生讲述了此处为汉高祖刘邦授予韩信为大将军之地。这样一来“拜”的古义恐怕学生想忘都不学了。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教学中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在职高语文教学中,更应重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首先,要注重培养、鼓励学生对语文材料的自主阅读的习惯,便于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能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系统性的学习思维;其次,要培养学生对阅读材料中的时代背景、形色人物、描写事物等有质疑的良好习惯,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质疑态度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能力;最后,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精神要重视,在职高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们在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上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从而满足他们对语文学习的需求。

例如在执教鲁迅小说《阿Q正传》时,为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可以率先让全体学生观看电影《阿Q正传》,以在初步了解故事背景、人物形象后,使他们能对人物有初步的看法;其次,在观后诵读范文后,针对时代背景对不同人物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设问出系列问题:举人老爷的乌篷船来未庄做什么?什么时间来的?说明了什么问题?举人老爷和赵秀才素不相识,现在却排了个“转折亲”反映了什么问题,等等。最后,根据学生领悟实际情况,进行小组合作探讨,并根据自我认识在网上搜集材料,以《说不尽的阿Q》为主题,每组学生进行组内研究某一问题,形成主要观点,制作网页,进行班内交流。在这样的主体发挥中,学生由最初从电影了解到课文的深入,在至自行搜集材料进行自我认识,效果自然比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效率更出色。

3.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欣赏理解课文情境

真正学习应创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这种轻松的氛围的创造需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实施情境教学:即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使得教学内容的仿真情况在课堂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再现,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

文学作品是生活情境的反映,欣赏教学就要引导学生创设适当情景来感受作品中反映出的情境。为达到这一目的,可结合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对浅显易懂的诗歌和散文,可采用朗读法和记诵法,使学生在熟读课文的过程中欣赏作品中反映出的意境美、语言美乃至技巧美等。对较含蓄难懂的诗歌和散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共同理解诗意和文意,共同体味诗歌和散文的含蓄美、艺术美。像我在讲《琵琶行》第一段时,先让学生诵读,接着自己范读和适当点拨后,说:“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和感受一下,作者在这一段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物图?其中又蕴含着怎样的感情?

你们看,茫茫江头,秋夜送客,枫叶飘零,荻花萧瑟,寒江浸月,客船待发,这是一幅怎样的图景,你们能用文中三个字概括出这景物的特点和给我们的感受吗?同学们自然会随着我有声有色的引导欣赏到一幅萧瑟的秋景图,也会抓得很准,立刻回答:“秋瑟瑟”。而对待小说和戏剧,除了生动地陈述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和作者的生活经历的之外,可以组织学生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相应的分角色朗读或登台表演,这样就使学生直接参与其中,在欣赏的同时再创造,既欣赏到作品原有的内容,又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这样学生便会在一种欢乐愉快中欣赏到了文学作品的魅力。这也是寓教于乐的一种体现。

总之,破解职高语文教学困境的关键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采取有效的策略方法,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意识的不断提升,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我们的语文教学质量一定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贺慧.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32期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法篇2

关键词:学习策略 高职生 对策

Ⅰ. 引言

在高职的英语教学中经常听到一些关于“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太差了”之类的抱怨。高职生英语成绩的不理想,除了他们基础相对薄弱以外,这与他们的学习方式或策略是不是也有很大的关系呢?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证明,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有效学习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和措施,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指标,是影响学习效率与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对高职生英语的学习策略进行调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英语学习的过程及个体差异,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的策略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

对于学习策略,目前分类很多。相对于英语学习而言,文秋芳(1993)将策略分为两大类:管理策略和语言学习策略。前者与学习过程有关,后者与语言学习材料有关。她认为管理策略处于语言学习策略之上,对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有制约作用。语言学习策略又分为:形式操练策略、功能操练策略以及母语策略。语言学习策略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它们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学习者使用是否得当。

本文试图从学习策略的理论出发,以问卷调查的结果为依据,探讨剖析我院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状况。主要是针对学生对各种学习策略的偏爱程度,学生对各种策略的使用是否有很大的差异这些问题,以期对今后的英语教学有所启示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方面的训练、培养,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不断发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性,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质量。

Ⅱ. 调查方式

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我校非英语专业的2004级的学生213人。我校学生在全国高校招生录取中属五批录取,这些学生上大学前均有6―8年的英语学习经历。从学生入校时的总体成绩来看,英语基础不太理想;从学生的个体来看,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2. 调查方法及结果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的方法,内容参照文秋芳、王海啸等人的相关文献并结合平时的教学体会和本院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增减修改而成。问卷由19项学习策略构成,其中1―5项是管理策略方面的;6―10项属于形式操练策略;11―25项属于功能操练策略;16―19是母语策略方面的。每题有5个选项。1=完全或几乎完全不适合我的情况。2=通常不适合我的情况。3=有时适合我的情况。4=通常适合我的情况。5=完全或几乎完全适合我的情况。问卷要求学生如实填写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由任课教师随堂向学生发放。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98份。统计结果按如下方式认定:平均得分4.5―5表示总是使用此类策略;3.5―4.4表示经常使用;2.4―3.4表示使用情况一般;1.5―2.4表示基本不使用;1.0―1.4表示几乎从不使用。所得数据如下表:

III. 调查结果分析

一、管理策略

管理策略是与语言学习过程的管理相关,它既管理认知过程,又管理情感过程。它涉及学习目标的制定、策略的选择、时间的安排、策略有效性评估和调整,以及情感的控制与调整。

(一)问题

数据显示涉及管理策略的这几项策略使用率很低,基本处于不使用状态。相当多的同学没有自己明确的英语学习计划和要求,更不要说对自己学习进程的反思了,在“学习计划”这项问题中,均值只有2.31,基本上是在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不少学生很少评价自己英语学习进步的情况,从而找出薄弱环节及改进措施。这些都表明高职生的英语学习管理意识相当淡薄,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它策略的实施,以及英语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对策:

大学生自己安排的学习时间相对多了,学生自我管理学习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成绩的好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但应强调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管理策略意识,帮助学生和督促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还要传授自我监控、评价、调整的方法,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水平和能力。通过评价,学生可清楚自己在哪方面的学习比较欠缺,对自己的学习特点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回答有关学什么、何时学、为什么学和如何学的问题,并依次可设立短期的学习目标,使自己的英语学习更具目的性。同时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借鉴彼此的可取的自我管理经验,从而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

二、形式操练策略

形式操练策略代表传统的英语学习方法。使用这种策略是在认为掌握语言知识对学好英语非常重要的观念的影响下,而采取的一系列方法,为了掌握语音、语法、词汇而刻意采取的措施。如,反复听录音,认真阅读语法书,反复朗读生词等。

(一)问题

这类策略中6、8和9三项运用率相当的高,这说明学生普遍比较重视对词汇、课文的复习,也能有意识地进行语音语调的模仿。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讲解语言知识为主,对语法、词汇知识比较强调,给学生的作业通常也是书面的语法、词汇练习、阅读训练等,所以学生使用该策略的机会非常多。在策略7“课外朗读课文或背诵好的课文”这一项,均值相对来说要低一点,只有3.02,这说明学生的课外复习,巩固意识比较差,还限于被动的接受老师布置的任务。但是在策略10,“主动查字典”这一项,均值极低,只有2.35。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养成查字典的习惯,甚至有的学生连英语字典都不会用,常常过分地依赖教师或一两本教科书,习惯于死记硬背。

(二)对策

在教学当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教师不应仅仅满足于学生记住了多少语言知识,更应关注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改变语法、词汇教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充分利用教材、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语言的输入,帮助他们进行科学的预习和复习。另外还要指导他们合理运用网络、字典等学习工具,培养自主获取外语知识的技能。

三、功能操练策略

功能操练是学生为获得信息、提高能力而进行的学习活动。功能操练策略这一现代的英语学习方法,认为大量的听说读写交际活动是学习的关键,是在交际中运用语言知识。

(一)问题

数据显示高职学生很少使用这项策略,除了看英语电影外,其它几项均值都比较低。高职生无论对课堂活动还是对课外活动的参与意识都比较差,大部分学生还是习惯于传统的课堂学习方式,上课很少主动回答问题,而对于课外学习的常用渠道他们则更少或从不尝试,只有小部分学生表示他们经常听英文广播或看英文电影。

(二)对策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大量机会进行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训练,设计丰富多采的语言实践活动,如学唱英语歌、讲故事、讨论、演讲或是情景对话等;在课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并且可以指导学生用英语写日记,多参加英语角活动、利用网络用英语通信聊天等等。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英语实践策略的指导和培训,以便他们能自觉且有效地进行英语的实践活动,从而不断提高英语水平。

四、母语策略

母语策略指的是,通过母语为媒介,用翻译的方法来学习外语的各项技能。

(一)问题

从上表数据可看出,母语策略是使用均值最高的一项,总体均值达到4分以上,处于经常使用的状态,学生外语习得能力受母语影响由此可见一斑。从这也可以看出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些问题:他们似乎只有借助母语才能理解和记住听到和看到的内容,而不是直接去领会其所指的概念,其结果必然延长理解的反应时间。再者由于英语的句法与汉语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学生过分依赖母语的话,思维会无可避免地受到母语影响。依赖母语习惯进行类推,会产生一些理解以及语用失误,造成一定的交际障碍。

(二)对策

母语对英语学习既有促进又有干扰作用,在充分利用学生对母语策略的偏爱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发挥“译”的能力。在教学中,注重文化教学,让学生学习和了解一些讲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在此之外,教会他们不要过分依赖母语,正确处理母语和英语的关系,既不能完全排斥母语,又不能过度依赖母语,而是正确有效地利用母语学习,同时也要学会用英语思考和交际。

IV. 结语

在四项策略中,母语策略与形式操练策略的平均数较高,功能操练策略和管理策略的平均数相对较低。一方面,可能是教学方法与要求的影响。大部分教师仍在运用语法-翻译这一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也就难免要借助母语来学习外语了。再者,可能在于学生自身外语学习环境不是很理想的情况下,如要创造一个适于发展交际能力的氛围,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和代价,而不少学生对此缺乏信心和恒心。而且,由于考试的反拨作用,学生不得不注重语言的形式;另一方面管理策略的均值不高,说明学生在自我管理意识方面还有待加强,计划的制定和对自身的要求还不够明确,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甚至根本不去找。另外,功能操练策略的忽视恰恰说明了学生英语学习进步不大的最主要原因。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在了解学生学习观念和策略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并培养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尤其是管理策略。因为学生良好的自主管理是决定学习成功与否的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自觉进行规划和管理。同时通过师生间同伴间的交流,让学生认识自己学习的水平,及时评价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管理、监控及评估。其次,学法与教法应当有机结合。在考虑学生基础和实际能力的基础上,使教法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教师在传授英语知识、技能的同时传授学习策略。也就是说,教师在备课时就应注意从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的角度考虑问题,做出科学的设计,如,英语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的训练,就需要不同的学习策略。只有这样从改变学习方式入手,才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曦.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

[2]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法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 外语学习 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职教事业发展迅速,随着我国加入WTO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下,社会对培养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技术院校学生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中就包括英语。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在职业技术院校中普及高效的英语教育是刻不容缓的。然而,我国职业技术院校当前的英语教学现状却是不太理想的,其原因之一就是生源的整体英语水平不高,主要是普通高中毕业生(虽经过正规的高考和录取,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但不适应现在的学习)或是从中专、技校、职业高中升入高职高专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学过几年英语,英语基础非常差,对英语不感兴趣)。面对这种多层次、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较差的学生,我们原有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必须探索新的有效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中贯穿学习策略的教授和培训,以取得良好效果。

学习策略,一直以来就是语言学习者所研究的热门话题。上世纪70年代,Rubin在TESOL Quarterly上发表了《善学语言者能教给我们什么?》一文,同年Stern和以Naiman为首的研究组也就善学语言者这一课题分别在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和TESL Talk上发表了文章,从此学习策略逐步成为研究热点。究其原因:过去几十年,人们研究教学方法热情高涨,却没有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如:60年代出现的听说法、视听说法,70年代出现的认知法、交际法,后来又出现的沉默法、全身反应法。尽管新方法不断涌现,但语言学习的效率并没有明显提高,由此人们逐渐悟出了一个道理,即只研究教而不研究学,只重视教师而不重视学生,双边关系只强调一边,自然不成功;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要以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为目标,学生一旦具备自学能力,就能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在这一改革的影响下,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听、说、读、写的综合应用技能,还要教会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

最近几十年来,在研究大学英语教学法时,不少研究者也发现,单纯寻找最佳教学法是徒劳的,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教法,总是难以取得最佳效果。因此,他们在研究教学法的同时,也注意把研究重点从怎样“教”转移到怎样“学”;从研究“教方”转移到研究“学方”,即研究影响学习者的英语学习的因素。其因素很多,如:环境、年龄、性别、学习动机与态度、个性、认知风格、学习策略、情感等。通过研究发现,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是影响其学习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根据目前的研究,笔者认为: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直接作用于英语学习的效果。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归纳与总结;二是教师的传授。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注意语言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应把学习策略的教授融入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一、学习策略的定义

学习策略有着多种定义,如:Bialystock(1978)认为学习策略是“利用有效信息提高第二语言学习水平最理想的方法”。Tarone(1983)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提高自己目标学习中的语言能力和社会语言能力所做的努力”。Rubin(1987)指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自己构造并直接作用于学习过程、旨在促进学习者语言系统发展的策略。”O’Malley & Chamot(1990)把学习策略定义为“学习者为了优化学习过程、加强语言知识和信息知识的记忆而采用的技巧或其他有意识的行为”。Oxford(1992―1993)认为学习策略是“学生为了提高第二语言技能而有意识地采取的行动、行为、步骤和方法。这些策略可以促进新语言的内化,储存和使用”。

可以看出,早期的定义侧重于策略运用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重点则转移到了学习策略的运用过程方面。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学习策略的以下特点已得到了广泛认可:(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提高第二语言学习水平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体现在语言习得和语言使用的全过程之中。(2)学习策略可以是可视的外部行为,如外显的操作程序和步骤;也可以是内部心理活动,如思维活动。(3)学习策略是灵活的,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对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4)学习策略是可教授的。(5)学习策略可以指总的学习思路与方法,也可以指具体活动或技巧。(6)对策略的运用,可能意识得到,也可能意识不到。高水平的策略使用者,对策略使用的意识水平即便不高,但当要求描述策略的内容,特别是当要求他们注意自己的活动时,也能意识到所用的策略;低水平的策略使用者,往往是随机地、盲目地使用,对策略的应用,通常处于无意识状态。(7)策略的应用有水平层次之别。由此可见,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均可归于学习策略的范畴。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

(一)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

O’Malley & Chamot(1990)根据Anderson的认知理论框架,将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三大类。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调整策略和驾驭学习策略)用于评价、管理、监控认知策略的使用;认知策略(即理解策略,如:利用原有知识帮助理解等)用于第二语言学习的活动中;社会/情感策略(学习者与他人进行互动和自我情感控制)只是为学习者提供更多接触语言的机会。这三类策略中,元认知策略高于其他两类策略,而每一类又包括若干小类。

(二)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

Oxford(1990)根据策略与语言材料的关系将策略分为两大类: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直接策略是策略的使用与所学语言有直接联系;间接策略是策略的使用与所学语言没有直接联系。如,直接策略:记忆策略(联想、利用图像和声音、有计划的复习、使用动作);认知策略(操练、接收和发出信息、分析和推理、为输入和输出创造构架);补偿策略(合理猜测、弥补缺陷和不足)。间接策略:元认知策略(制订学习重点、安排、计划学习、评估学习效果);情感策略(克服焦虑、鼓励自己、控制情绪);社交策略(提问、与他人合作、理解他人)。

(三)学习语言的策略和运用语言的策略

Cohen(1998)根据运用策略的目的,把学习策略分为两大类:学习语言的策略和运用语言的策略。前者指为学习第二语言所使用的策略,包括识别材料、区分材料、组织材料、反复接触材料、有意识记五小类;后者指为运用第二语言所使用的策略,包括检索、排练、掩盖(为掩盖自己语言知识不足所采取的措施)和交际四小类。

其中,O’Malley & Chamot的分类法是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比较而言,更全面、更具有代表性。

三、对某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为了解当前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状况,以及对学习策略掌握和运用的情况,笔者于2006年5月在乐山某职业学院校对26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男生170人,女生90人),全部调查受试者中有80人为优秀学生,其中有50人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有87人为英语考试常不及格者。此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形式,同时还采用和学生进行访谈的方式,作为问卷调查的补充。

调查问卷收集后,首先对问卷中的各策略问题的应答结果进行因子分析,并根据理论框架和因子分析结果,归纳出10类学生们常用的学习策略:(1)考察:开始学习活动以前,作好预习工作;(2)计划: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制定学习计划;(3)监管:在学习过程中常总结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和进度;(4)自主: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能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安排自己的课外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坚持:敢于面对难题并积极解决难题,能够坚持按所定计划进行学习;(6)情感:不怕丢面子,勇于互动,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信心;发掘学习的乐趣,善于把学习中的阻力转化为动力;(7)工具:备有相应的学习工具书等;(8)词汇和阅读:以大纲要求的词汇为基础,能够掌握好阅读的基本技巧,提高阅读的效率;(9)听力:听力训练,用精听和泛听相结合的方式找出自己的薄弱点,加以克服;(10)写作:注意积累词汇,掌握基本句型的结构,多从范文中学习。

通过这次调查,了解到不少学生在英语学习策略方面普遍有以下问题:

(1)学习策略知识贫乏。很多学生对学习策略的基本知识没有概念,更没有意识去培训自己的学习策略。(2)学习过程管理意识淡薄,被动接受思想意识相当严重。据调查,近76%甚至更多的学生没有自己的学习计划,更多的情况是被动地按老师的教学计划和要求学习,且有部分就连老师的基本要求都没达到。(3)认知手段单一,缺乏语言输入和输出环境。课堂内外借助视觉形象和其他真实材料的机会较少,使英语学习成为脱离使用环境的抽象语言模式的识记。(4)形式操练和功能操练严重失衡。对英语而言,形式操练和功能操练都十分重要。形式操练属于分析型策略,其重点是语言形式本身。在这种操练中,学生仅为外部观察者,着重抽象的语言形式和功能,缺乏真正的交际意图。与此相反,功能操练属于实践性策略,目的在于语言的使用。学生是积极参与者,注意力集中在真实语境呈现的语言意义上,而不是具体语码上。但在调查中发现,形式操练仍占主导地位,只强调语言知识积累,而轻视内容表达。(5)社会策略缺失,情感策略消极。语言是交际工具,只有在语言的真正使用过程中才能真正地掌握好语言。要真正掌握好语言,就必须能驾驭自己的情感,克服消极情感成分,如害羞和害怕犯错等。

影响学习策略选择和使用的因素可综合为人格、情景和情感等,其中人格因素主要涉及能力、认知风格,这些方面对个体而言是稳定的;情景因素包括作业的特征、内容、难度以及呈现评价作业的背景与有关作业教学的背景,这些因素是具有可变性的;情感因素主要涉及学习动机。在学科学习策略的运用上,研究者还特别强调已有知识对学习策略的影响。刘电芝(1989)研究表明,结合专门学科的思维策略训练不仅依赖训练的方法,还依赖于对象对专门学科的基础知识。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也表明,低水平的英语学习者使用形式操练策略多于功能操练策略。

四、高职院校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教授和培训

英语学习策略在英语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但如何掌握好,却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就方式而言,Oxford认为学习策略训练包括三种方式:(1)意识训练。指对策略的了解和对策略价值的认识,但学习者并没有实际应用策略。(2)短时训练。指学习和运用一种或几种策略于实际任务中。该训练包括给学习者提供关于策略价值的信息,怎样使用以及什么时候使用和如何评价策略的成功使用。(3)长时训练。长时训练不仅要训练短时训练的上述内容,而且特别注重训练学习者监控和评价自己的操作,同时,长时策略训练的时间更长,包括的策略更多。就步骤而言,Brown(1986)等认为策略训练应包括三个步骤:(1)学习策略及巩固练习。(2)自我执行及监控策略的使用。(3)了解策略的价值及其使用的范畴。后来Oxford(1990)又提出了策略训练的八个步骤:(1)确定学习者的需要和有效的学习时间。(2)选择良好的学习策略。(3)整体考虑策略的训练。(4)考虑动机因素。(5)实施完整的策略训练。(6)准备材料和设计活动。(7)评价策略训练。(8)矫正策略训练。前五步为计划和准备步骤,后三步为实施、评价和矫正。

结合实际情况,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策略的教授和培训:

(一)转变传统教学中“知识本位”观念。语言教育应着重学习技能、策略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更具有主观能动性。

(二)应加强学习策略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并用于实践,不断总结并提高。教师应了解国内外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在教学活动中大胆开展英语学习策略的教授和培训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教授和培训能力。

(三)明确英语学习策略的教授目标,运用灵活多变的培训方法。学习策略本身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因此,学习策略教授的目标应是提高学生的策略意识,培养学生选择、判断、以及评价策略的综合能力。具体实施有以下建议:

(1)将直接教学法和间接教学法相结合,集中培训和综合培训相结合。教师可从现有的教材入手,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将各种策略恰到好处地融入教材中;也可从英语学习策略入手,围绕具体策略设计课堂活动;还可把策略适当地穿插在课文讲解中,帮助学生运用。

(2)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与社会/情感策略融会贯通。缺乏元认知策略的学生,只重视语言知识积累而轻视内容表达,其结果往往是费时低效。缺乏社会/情感策略的学生,在课内重专心倾听、被动接受和内心交流,而轻主动参与;在课外重书本和录音,而轻互动、与人交际。消极情感策略导致羞怯和怕出错,不敢主动参与课内活动和主动与他人进行交际,缺失功能训练。由此可见,教师在英语学习策略的教授和培训中,应注意把三者结合起来,才会收到良好效果。

(3)注意对策略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和评价。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评价以及对策略教学的评价,不断增强学生的策略意识。教师还应研究本人的教学方法和整个课堂教学的风格,看其教学计划中是否给学生提供了运用各种策略的机会。

(4)开辟第二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策略综合运用能力。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给学生学习策略的综合运用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场所,特别是对社会/情感策略培训作用极大。

通过英语学习策略的教授和培训,不仅使学生掌握策略本身,同时也提高策略意识,能够自我总结并生成新的策略,在学习活动中成为实施者、实践者,从而在获得语言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学习能力。由此可见,在职业技术院校的英语教学中,贯穿学习策略的教授和培训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黄建国.职业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5,(1).

[2]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7.

[3]程月芳.大学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语言学习策略问题[J].外语界,2003,(2).

[4]Oxford,R.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New York:Newbury House,1990.

[5]程晓堂.关于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文科版),2000,(6).

[6]Cohen,A.D(1998),学习和运用第二语言的策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8.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法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 方式 素养

语文教学,看似容易其实很难,这就给了我们教师极大的挑战,在传统的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体地位,把学生看成消极接受知识的容器和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从而阻断了学生的发展,唯有教师角色的全方位更新,才能以优异的素质去主动适应并深入开展蓬蓬勃勃的创新教育,赢得新世纪全球战略竞争的制高点和主动权。

一、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过于落后,在学科定位、教学目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

1、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教学中将自身的思想过多地融入到教学体系当中,认为自己的思路能够代表学生的思想,只要把自己的教学思想灌输到学生的脑子里,就算是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事实上,当学生的思路与教师的思路不相符合时,就会出现学习上的断点,而教师又总是以自己为教学的中心,使得学生盲目跟从,学习索然无趣,学习效果不理想。

2、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教学的方法过于单一,只是单纯地讲授传播,缺少对教学方法的探索,方式过于简单粗暴,使得学生面对语文的教学内容难以全面理解,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效果。

二、初中语文教学策略及其类型

1、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含义。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是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的初中语文教学情境中为实现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而采取的教学行为方式或教学活动方式。一方面,初中语文教学策略从属于教学设计,确定或选择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任务之一;另一方面,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制订以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为依据;第三,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既有观念驱动功能,更有实践操作功能,是将语文教学思想或模式转化为语文教学行为的桥梁。

2、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类型。教学是一个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过程,因而针对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提出的教学策略就有很多种。首先,根据主导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个别化教学;其次,根据构成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某一重要因素,可将教学策略分为方法型策略、内容型策略、方式型策略和任务型策略;再次,根据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学任务指向的不同,可以将教学策略分为管理策略和指导策略。我们依据初中语文教学过程的不同环节,可以把教学策略分为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教学评价策略三大类。其中,教学准备策略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钻研教材,组织教法,分析自我和学生,制定教学计划的策略,主要包括确定教学目标的策略、设计教学内容的策略、选择教学方法和媒体的策略、安排教学环境的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策略,包括先行组织者策略、概念原理教学策略、促进认知情意发展的策略等。教学评价策略是指教师为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对教学全过程实行主动的计划、反馈、控制、评价和调节等采取的策略,主要包括教学监控策略和教学评价策略。

三、初中语文教学策略制定的依据

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的制定或选择的基本依据主要应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师以及在什么教学情境下使用等方面进行考虑。

1、初中语文教学目标是教学策略制定或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教学目标不同,所需采取的教学策略也不同,即使是同一学科的教学也如此。例如,在初一语文教学之初,教学的起始目标是要提高学习者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和信心,然后才是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的具体知识与技能和发展学生智能的目标。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应采用不同的策略。对于具体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师可选择对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对学习者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等方面都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而达到提高或保持学习者的积极性;对于发展学生智能的目标,教师可以根据知识与技能内在的逻辑联系、知识与技能掌握对学习者认知结构的促进作用、知识与技能迁移的规律、学习者的主观状态等进行综合考虑,然后制订或选择相应有效的教学策略。因此,教学目标的分析是制订或选择有效教学策略的关键。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法篇5

[论文摘要交际策略在提高第二语言(在本文中包括外语)学习者交际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交际策略已为中外学者所广泛研究。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交际策略定义、分类、影响交际策略使用的因素、交际策略教学等方面。本文详细介绍了第二语言学习者交际策略的定义,语言使用中的交际策略类型和影响交际策略选择的因素,包括学习者外语水平,问题性质,学习环境,学习者个性以及第一语言的影响等。本文通过对中国交际策略教学的研究,旨在加强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文际策略的意识,为在实践中进行这九种交际策略教学提供建议。同时,希望该研究有助于推进中国交际策略教学的研究,并能为进一步的研究,即如何实施课堂交际策略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前言

过去的二十年里,第二语言习得的重心已发生转移,语言学家和研究者更多地关注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更关心学习者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更注重交际策略的发展而不是单纯的语言知识的发展( F.llis ,1998 ; Cohen ,1998 ;Cotterall,2000)0可以说,交际策略的研究发展就是这次重心转移的结果。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被看作是一种中介语。它既不是学习者的母语,也不是目标语,而是一种学习者在习得目标语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接近口标语的过渡语言。语言学习者所掌握的目标语程度不同,他们的中介语也会呈现出由低到高这样一种发展水平。但有一点,不同程度的语言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由于还没有完全习得口标语,在中介语交际时总会遇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交际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成功交际的关键就在于他们使用了交际策略(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交际策略是语言学习者在对口标语掌握有限的情况下,遇到交际困难时为弥补其语言知识的不足而采用的方法或策略。

二、对交际策略的界定

交际策略是交际者为了解决二语或者外语中的困难而有目的和有意识采取的策略(文秋芳1990 ) ,是学习策略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决定着交际渠道的畅通与否,影响着学习者的口语流利程度。其早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有关交际策略的定义、分类的理论研究。后来发展到实证性研究。有关交际策略的实证性研究包括交际策略与第二语言水平、学习态度、学习风格、学习环境等因素的关系研究,以及交际策略教学对学习者交际能力的影响等。第二语言学习者经常使用交际策略来克服交际中的困难。交际策略教学对提高学习者交际能力起到重要作用已为很多研究者的实证性研究所证实。交际策略的定义是其理论研究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二语言研究,的交际策略主要指在有交际困难情况下实现某种特殊交际口标而使用的技巧。交际策略研究者主要从社会学、心理学、错误分析、语义协商等角度对交际策略下定义。交际策略的定义具有两大特征:即交际策略是为解决交际问题引发的,以及交际策略的使用是有意识的。

三、交际策略的分类

交际策略的分类方法具有多层而,多角度的特点,’faronc(1977)的分类,Faerch和Kasper(1984)的分类,以及Poulisse(1990)在Nijmegen研究项目中的分类。三种分类方法各具特点并相互补充,为以后交际策略研究中交际策略的进一步分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但目前学术界比较多用的是Fae-reh和Kasper(1983)的分类方法。Faerch和Kasper的分类可归纳为:缩减策略、回避策略〔形式缩减:音位缩减、词法缩减、句法缩减、词汇缩减;功能缩减:形位缩减、情态缩减、命题内容缩减);求成策略、补偿策略(非合作策略:语码转换、直译、外语化、迁移、替代、转述、造词、重组等;合作策略:直接求助、间接求助、非语言手段等);检索策略(等待语汇出现、求助形式类似词、语义场检索、其他语种检索、学习语境检索、感官检索等)。这种分类以二语习得理论为基础,具有明显的心理语言学特点,将交际策略放在言语表达的总框架中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对合理的分类。它将语言表达分为两个阶段:计划阶段和实施阶段。’交际策略划分为缩减策略和求成策略。这不仅仅是罗列交际策略,而是将其归类为策略范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就像其他的分类方法一样,这种分类方法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包含有重叠和含义不清之虑。

四、影响交际策略的主要因素

影响中国学生交际策略使用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学习者因素,如第二语言水平、学习态度、认知风格、个性、文化背景;以及学习者以外的因索,如学习环境、交际任务类型、语言谱系差异等。研究交际策略关键在于有效地促进交际,语言学习中的各种变量对交际策略的使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以下五种变量: 1.学习者外语水平

2.问题性质

交际问题的来源与性质对策略的选择有一定的影响。当母语一与外语同属一个语族时,学习者的语码转换策略较容易出现。二语学习者根据语法结构的不同使用不同程度的回避策略,Hamayan(1980)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

3.学习者的个性

学习者的个性一与其选择何种交际策略关系密切,有些实验对象在运用母语或二语复述故事时语速比较快,细节遗漏较多.另一些实验对象在完成同样的实验任务时则语速比较慢,较为详细,而且不断求助交际策略。

4.学习环境

5.第一语言

语言背景不同的被试者在选用交际策略时是否会有不同,现在还没有明确的证据,但这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之一。

五、交际策略对二语习得的作用和影响

交际策略对外语习得的影响的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交际策略对中介语的彭响主要体现的方而。是词汇方面、语法方而抑或两者兼而有之?有人可能会认为交际策略主要对词汇习得有影响,这在本族语者使用交际策略时表现得比较明显。但如果说交际策略会一导致本族语者学会新的语法规则,好象有悖于人们的直觉,所以如果认为交际策略对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的影响表现在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就意味着交际策略对本族语使用者和外语学习者有不同的作用。影响交际策略使用的几个重要因素之一的语言程度问题来源于性格和学习环境等,也就是说彩响学习者运用交际策略的因索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习者本人的特点、学习环境、交际对象、交际日标等都是影响交际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法篇6

英语语言的学习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是一个交流工具相互应用的过程。对于英语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来说,它的研究领域是一个新兴的领域,是一个充满朝气的领域。本文意在浅析对国内外的英语语言的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做出对比和研究,对它的发展做出简要的介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分析了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以及探讨了对于英语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方法和使之更好地发展的方法和更好地拥有学习的技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语言的学习的能力和方法。

关键词:

英语语言;学习策略;对比研究;学习技巧

大学中语法教学的地位与方式一直引起热议。试图通过对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的研究,以及对目前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状况的分析,探索有效途径,解决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切实促进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就目前的情景来说,在目前的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来说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困难,就大多数表现出来的状况是:我国高等学校的英语语言的教学过程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教学人员的认识上也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教与学的过程是发生变化的主要的表现方式。被教育人员如何进行自主的自愿的主动的英语语言的学习,已经成为了教育研究的重中之重,是一个研究必不可少的领域。学生如何自主的进行研究和学习是教育的重点方面。

1国内外英语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概况

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取得更好的语言学习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即学习者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对有效的学习方法的选择和使用。英语语言学习的研究不仅是可以帮助学习者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在一方面对于个体学习者的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另一方面对于英语教学的宏观方面也有十分深刻的意义,会对语言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从国内外的研究者的角度来说,他们在认知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他们把英语的学习的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交际策略。这些策略的划分对于语言的学习策略的划分对于语言的学习来说有着重要的特殊意义,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学习的意义。

1.1国外英语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发展

研究语言学习策略的外国研究者有Ruhin,Naiman,WongFilh-nore,Stern,AWenden,JamMalley,Chamol,ROxford以及A.Cohen等。在上世纪70年代的初期,外国语言的教学法研究,处在一个难以跨越的地位,发展的速度出现了极大地问题,同时在认知心理学方面的快速的发展使得双方的地位难以均衡,就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转化来说,它的研究的重点是从教育的角度发生了转变,从教育者如何去主动的教,逐步的转化成为了学习者如何的主动的去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的学习策略的研究所占的地位越来越大,影响力越来越突出。这一研究逐步发展成为了具有时代意义的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在较为早期的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的过程中,比较注重的是对学习策略和方法的重点总结和梳理,以及对学习策略的分类和比较。在稍后的时间里,研究者做出了重大的调整和改进,特别是在研究问题的深度和覆盖的范围上面。在这些问题的改进上都作出了重大的调整,使其发展有更好地空间。就早期的研究来说,无论是在哪一个方面都对以后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意义,对以后的新的策略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得到了重大的进步和发展是在上世纪80年代的后期,A.Wenden,JamMallev,U.Chamo},R.Oxford以及A.Cohen等研究者对语言的学习的策略进行了更为深刻的研究和探索,其中最具有代表意义和最具有象征性的是Malley等人的研究,这些人的研究主要是从认知学习的理论来指出的,他们认为在语言的认知过程中必然与学习的策略和方法有着必然的联系,在这个联系的过程中可以得出比较完善的一系列的具有理论化的关于语言的学习策略。伴随着语言学习策略的较为规范化和深度化的发展,对于学习策略的论著也越来越多了,如Wenden和Ruhin于1987年编辑出版的论文集LearnerSalegiesinLanguageLearning《语言学习》,这是对于学习者来说较为不错的学习策略。Malle和Chamo于90年代出版的专著LearnerSalegies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第一言习得中的学习策略》以及Oxford于1990年出版的专著LanguageLearningStrategies:WhatEveryTeacherShouldKnow(《语言学习策略:教师须知》)等。Oxford还建立了语言学习策略调查问卷SalegieseInve-WorvforLanguageLearning。这些著作的发展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语言学习策略的发展的前景和较为光明的未来。对于以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更好地条件。

1.2国内英语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发展

相对于来说,中国的语言学习的起步较晚,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语言的策略研究才刚刚开始了,主要的研究者有黄小华、桂诗春、刘润清、文秋芳等,他们在各自的论述和文章当中都有对自己所涉及的问题研究和重大的发现。并且在当中几乎都提出了自己的研究的方案和主要的研究的策略。这些研究者的研究为以后的教学的研究做好了铺垫,并且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以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的研究对于语言的教学工作有着重大的深刻的含义,并且在另一方面来说对于语言的学习者的学习和研究来说,也有着重大的实践性的杰出意义。这对这一过程的语言的学习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的特点,主要特点有:首先,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是在各种理论的学习的策略的基础性的研究,它是一种基础性质的研究,具有基础的意义。主要有Krashen的监控理论、Aderson的认知学习理论以及其他对学习者本体研究的成果,都为学习策略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其次,学习策略的研究学习逐步有了发展,它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过程。是一个从表面到深入内里的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和深入发展的过程。再次,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者对学习策略研究方法和策略有着比较深刻的重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觉得研究方法的研究程度对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真实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和联系。最后,语言学习策略的实践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从理论到实践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转化,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策略的研究者认为语言学习方法的证明的可行性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习者的接受的程度,接受的程度越高就说明学习策略的成功,在某些层面上也可以验证其成果的可行性,使用策略的成功是取决于学习者的能力提高的程度和幅度,是一个极为复杂和艰难的过程。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研究者和教育专家针对我国学生的外语语言的学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并且发表了大量的学术的报告来说明这一问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在1996年,文秋芳所发表的《英语学习策略论—献给立志学好英语的朋友》成为国内第一部专门论述语言学习策略的著作。另一有代表性意义的是在2002年,程晓堂和郑敏编写的《英语学习策略》,它的发表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语言学习策略研究在我国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有了一个新的方向。

2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英语语言策略研究方法

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学校的英语的教学的工作产生了较大的改变,是一个迅猛发展的阶段,教学的成果和质量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和进步,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程度和各个因素的影响和阻碍,以及传统的学习方法的根深蒂固,大量的大学生在对外语的学习上还有着较大的误区,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但是在成绩的取得上还是差强人意,还是有着较大的差距。取得结果和成绩并不理想,甚至难以接受。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的老师以教为重点,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这是最大的误区之一。

2.1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今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人才的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国际社会的深入发展和国际交流机会的逐渐增多,使得人才竞争成为主要的竞争之一。但是,与需求量显著增长的趋势相比,中国的外语教学存在着较大漏洞,使得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的需求发生了脱节。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较大问题,有着相当一大部分的大学生在大学的前部分时间用在了学习英语上,而没有真正的做到持之以恒,逐步发展。这种结果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教学理论环节的研究力不够;学校教学师资水平有限;外语的教学应试化严重,不注重真正能力的提高和应用;在外语教学工作上缺少创新能力和思维;学生学习态度的不主动;学习方法的应用出现问题;学习阶段的连接性不够等等。从另一角度上说,我国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上也有重大的概念性的错误,比如外语学习越早越好;语言是教会的而不需要联系;交际能力就是说话能力等等这些都是阻碍外语学习能力提高的阻碍。这些都影响了我国外语教学水平的提升与发展。要想进一步提升大学英语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主要方面在于老师怎么教会学生和学生怎么主动的去学。因此,如果让学生在英语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科学有效的学习策略,作为教师首先必须参与到学习策略的学习和研究中去。所以来说语言学习的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指导水平。

2.2英语语言学习策略研究方法

如果教师要使大学生具有英语语言学习的策略和方法,英语教师就必须应该掌握大量研究方法和技巧,学会观察和记录数据,并掌握分析方法。从一般意义上来说,英语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类型有:自然调查(survey),对研究(contrastivestudy),相关性研究(correlationalstudy),发展研究(developmental/longudinalstudy)和策略训练研究(strategytraining)。学习策略研究数据采集的方法有:观察法(observation),问卷调查法(questionnaire),访谈(interview),日记(diary)和口头报告(verbalreport)。就目前我国国内和国际上的研究趋势表面是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并且在研究上发现定性研究有增加的趋势。策略的研究者在大多数情况下通常是采用多种数据收集的方式来进行客观的研究以及调查,以客观并且全面地数据来反映事实、深刻剖析,进而避免所得的结论的片面性。所以,外语教师在进行策略研究中应该从多角度出发来采集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进而发现较为深刻的数据和发现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来进一步提高自身教学的效果和自身的科研水平。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地位早已毋庸置疑。作为语言准确性保障的语法教学绝不能再单纯停留在语言形式的讲授,通过对认知语言学理论的研究,教师可以寻找到将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应用能力相结合的途径,挖掘形式规则背后的潜在意义,传授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技巧,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语法规则,同时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2]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J].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5:4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法篇7

关键词:听力教学;学习者策略;策略训练

1引言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认知心理学研究的迅速发展,外语教学领域研究的重点从研究教师的“教”转向了研究学生的“学”。在对学习者个体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成功语言学习者的特征很快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注意,他们发现成功的外语学习者无论是在心理特征,还是在学习方法和技巧上,都具备了一些共同的特点——使用相似的外语学习者策略,由此,对外语学习者个体特征的研究很快发展成为语言学习者策略的研究。同时,我们发现在如今的外语教学中,听力教学成为一个薄弱的环节,而同时听力学习者策略的研究训练及在教学中的运用都远远滞后于外语学习中其他方面策略的研究和运用。

2学习者策略的定义和分类

英语学习者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更有效地学习和使用外语而做出的各种选择和采取的各种措施,它既包括学习者的心理过程,也包括其具体行动。有效的学习者策略是学会学习的前提。

根据不同的标准和目的,学习者策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R.M.加涅等人将学习者策略分为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理解监控策略和情感策略。文秋芳将学习者策略分为形式操练策略、功能操练策略和母语策略,而王立非根据学习者策略对外语学习的作用把学习策略分为两大类:正确策略和错误策略。目前在认知心理学文献中普遍采用的分类法则是将学习者策略分为三类,即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strategy)、认知策略(eongnitivestrategy)和社会情感策略(soeio-affectivestrategy)。

3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1)国内的相关研究

作为学习者策略训练的组成部分,听力学习者策略训练的有效性研究从一开始就受到较大的关注,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Rubin、Quinn、和Enos首先对听力策略教法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此实验,国外对于听力学习者策略训练的有效性大多持肯定态度。研究的对象设计了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其中,既有高中生,也有大学生;既有大学生中水平较低的,也有水平相对较高的:既有以西班牙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又有以其他语种如法语、俄语等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同时,研究者们在选择研究对象时,包含了不同文化背景的被试。国外有关听力学习策略的实证性研究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所有这些都为国内开展相关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国内的相关研究

国内有关听力学习者策略的研究始于90年代,最初多以介绍性的文章以及通过调查、访谈等方法而开展的描述性研究为主。从2001年至今,国内在听力学习者策略训练的实证研究上也取得了不少成果。

吕长竑在两个非英语专业的自然班中,根据成绩随即挑选了20名学生,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接受了一学期的听力策略训练。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听力成绩明显高于控制组。策略训练对优等生效果不显著,但对于中、差生的帮助比较显著。苏远连在对169名外语职业中学的一年级学生做了学习策略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其中66名作为被试,就15项听力学习策略对实验组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训练。结果表明:策略训练有助于提高被试的听力成绩、策略使用意识以及学习自信心:同时,策略训练对普通学生的影响比对优秀学习者的影响大。杨坚定对某高校非英语专业83名学生进行了为期15周的听力策略训练,得出的结论与苏远连的研究很接近:此外,该研究考察了性别影响,认为女生由于学习更努力的缘故,在训练中较男生进步得快。

从上述试验中可以看出,国内有关听力学习策略的实证性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较国外研究有进一步的提高。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国内对于听力学习策略训练的研究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还有上升的空间。

4教学中听力策略的应用

在教学中策略的训练确实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培养确实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另一方面也发现学生策略使用水平不高、频率低,学习比较被动。英语听力教师可从以下几点切入培养学生的听力学习者策略。

1)教师在进行策略训练时要对听力理解策略进行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要积极主动地拓宽自己对于策略的知识面,这样才能使自己胜任培训者、协调者、监督者、诊断研究者等多种角色。

2)理论与实践之间总有差距,要使训练成功,真正使学生受益,通过策略的训练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教师在策略训练前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教师在指导学生的策略训练之前,一定要通过问卷调查、面谈和观察等方法来了解学生的策略使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地给学生提供策略的指导。

3)教师应把学习者策略的培养纳入到自己的教学范畴中去,这一前提是教师要领会策略的重要性,认可策略的可教性。在她的一本如何训练策略的专著中指出,教授学习策略是为了使学习者“具有一双更加实际的眼睛,一对接受能力更强的耳朵,一条更加灵活饿舌头,一颗更加专注的心和一个反应更加灵敏的头脑。”

4)提高教师的学习者策略水平。学生使用意识的观念不强也反映出教师的策略水平意识不高。当先生先得当学生,外语师资培训应增加学习策略作为培训内容,以加强教师策略方面的修养这样才能有资格和水平去指导和训练学生。在课程改革中教师要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应该主动了解和学习有关策略研究的最新成果,才能适应课改的要求。

5)策略指导和训练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常关注学生的感受,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机和信心。

6)听力学习策略训练应该注重差异性和阶段性。学生经常使用的策略因人而异,学习风格的不同、语言知识水平的高低、学习的动机等都影响着学生对于策略的选择与运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使用策略的讨论,鼓励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善学者与不善学者的根本区别不是使用策略的数量和频率,而是使用策略的适当性,即善学者懂得何时、何地、完成何种任务、使用何种策略最合适”。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个体的策略使用及需求,针对不同的学生教授合适的策略,提高他们使用学习策略的质量。其次,对于策略培训的不同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

7)尽管策略训练对提高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能力有相当的帮助,但是不可忽视的是,策略终究是补偿性的,它不可能代替语言知识,建立在丰富的语言知识基础上的策略训练才能全面提高学习者的英语综合能力。

5总论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法篇8

关键词:渗透;探析;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6-0510(2008)12034-03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为和步骤。有了好的学习策略,就如同在打仗时运用好的战略来取得关键性胜利一样,在学习中同样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习策略渗透整个教学过程,而听、说、读、写贯穿其中,是学习和运用语言必备的语言基本技能。因此,笔者就从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和大家一起来渗透英语学习策略。

一、听力方面

听力学习策略主要包括:听力心理调试策略、听力内容预测策略、

抓关键词策略、要点记录策略、整体把握策略、巧听策略。猜测不仅可以运用于词汇学习,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听力训练策略。听前预测可以促使学生认真阅读题项,并对题项中渗透出来的信息进行思考和加工,在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的同时增强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听力质量。因此,在每次听力练习正式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问题选项、语音、语调、语境等所提供的信息,对听力内容进行预测,养成先读、后想、再听的习惯,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第六感觉”。为了能提高预测的准确性。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收集一些在听力测试中常出现的词汇、句型、场景,并按照某种特点对它们进行分类和整理,在听力练习过程中把相似的题目放在一起进行集中练习,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培养自己迅速捕捉信息和判断的能力。比如这次在我们的期中考试卷子上有一道这样的题:听录音,根据图中的衣物名称,找出他的主人。这就要求学生先默读出这些衣物的英语名称及人名,想好后再听。这样做起题来,十拿九稳。

二、说的方面

口语学习策略主要包括:朗读策略、跟读策略、模拟交际情景策略、大胆开口主动交流策略。一直以来。口语教学都是英语教学中的难点,其原因在于在缺少语言环境的情况下,任何学习技巧都无法使学生的口语水平在短时期内得到明显的提高,学生学习口语的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因此,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口语的兴趣应该是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让同学们听英语歌曲、小韵文、自编对话及短剧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主动性,并鼓励其大胆开口去说。

三、读的方面

阅读学习策略主要包括:关键字词分析策略、句型分析策略、主题归纳策略、精读四步法策略、词义精测策略、略读策略、速读策略、内容预测策略、文体识别策略。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不仅包括文章阅读,还包括词汇阅读及句子短文阅读等。这就要求在平时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即多读、多说、多空书(用手指照着单词拼写)。对于八年级、九年级的学生可以采用自学阅读的方法。对他们而盲,阅读可包括略括词汇阅读及句子短文阅读等。这就要求在平时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即多读、多说、多空书(用手指照着单词拼写)。对于八年级、九年级的学生可以采用自学阅读的方法。对他们而言,阅读可包括略读、速读、精渎等。高效且快速阅读需要把握好文章的“两点一线”。“两点”分别是指文章的主题句和信号词。一旦抓住段落的主题句和信号词,便能把握住作者的整体思路,而其余部分只需一扫而过。值得一提的是,快速阅读并非意味着完全忽略细节,而是要有所侧重,并技巧性地对其进行把握,这里提到的“一线”则是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教师可利用早读、课前或课后的时间指导学生熟读,并理解。

四、写的方面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法篇9

关键词:学习策略;学习观念;学习动机

一、学习策略的内涵、分类

70年代中期,随着应用语言学研究重点从“教方”向“学方”的转变,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就逐步成为了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内外的语言研究者对学习策略进行了大量研究,从他们的研究中,我们知道,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为使自己获得、贮存、重新获得及使用语言信息采取的任何操作、步骤、计划和行为,是自主学习和有效学习的途径。其目的是为使语言学习变得更加简单、快捷、有效和易于适应新的环境。

根据不同的标准和目的,国内外学习策略研究者对学 习 策 略 有 不 同 的 分 类 方 法:O’Malley & Chamot 将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Oxford(1990)将学习策略分为直接策略(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和间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两大类;Cohen将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取回策略、自述策略和覆盖策略。而Oxford的分类法是迄今为止最系统、最全面的一种。

二、高中英语学习策略使用存在的问题

根据学习策略的涵义,结合我们的调查和日常教学中对高中英语学习者学习策略的观察和了解,发现多数高中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管理策略和语言学习策略使用方面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

1.缺乏学习策略知识,认知方式盲目

多数高中英语学习者缺乏在学习策略方面的理论知识,对学习策略种类了解甚少。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提到“不知道怎样才能学好英语”等类似的问题。学习策略知识的匮乏降低了学习者的策略意识,限制了策略的选择范围,更谈不上认知策略的运用。

2.缺乏对认知活动的管理

认知活动属于策略管理范畴。在高中英语学习中,认知活动包括制定计划和自我评价。有效管理自己的认知活动对学习成绩的好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英语成绩较好和较差两类学习者的调查发现,成绩好的学生普遍认为,要学好英语,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有针对自己实际情况拟定的学习计划,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认为,无需花时间确定自己的目标和计划,学生只要根据老师的安排进行学习就行了,根本没有必要制定计划。

3.缺乏对情感活动的管理

情感活动的管理也属于管理策略的范畴。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产生的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的成效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往往具有消极与积极两重性。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63%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碰到很多困难,从而产生灰心畏缩、羞愧等情感时,不能正确面对,缺乏一种对情感活动的管理,从而影响到了学习的效果。

三、影响高中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的因素

1.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

环境因素包括英语学习条件、教学环境和学习任务。学习条件可以指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以及个人学习的物质条件。在不同的学习条件下,英语学习策略自然会有差别。教学环境则包括教师的教学态度、外语水平以及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习者学习策略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好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就产生积极的作用,而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则产生消极的作用。

2.学习观念落后

观念是学习活动的先导,存在于人内心的某种观念可能对他个人的学习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可能会起到消极的阻碍作用。英语的学习观念主导着英语学习者对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有的学习者认为学习过程中主要活动应是背单词、记语法;有的学习者则认为,只有积累足够的语言知识,才能谈得上语言的运用。这样的英语学习观念导致了学习者学习中较为普遍的重形式、轻意义及运用,强调正确性而忽视流利性等的学习策略。

3.学习动机的功利性

英语学习动机可以理解为学习英语的原因,它是制约英语学习者的策略选择和学习成效的关键因素。不同的动机会导致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英语的动机概括起来不外乎两类,一是表层的物质刺激,如文凭、好工作、高工资;二是深层的非物质刺激,例如兴趣、增加知识等。多数学习者学习英语是迫于升学、毕业找工作的压力。他们的学习动机带有极强的功利色彩,一旦目标实现,动力立即消失。而那些具有深层动机的人对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能掌握和运用英语,他们对平时的英语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想方设法多听、多说、多读、多写英语。显然,后者的英语学习比仅为表层动机学习的人进步要快。

四、如何培养高中英语有效学习策略的使用

1.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强化学习动机

受“厚积薄发”、“重文轻语”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高中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上都表现为重语言知识的积累,而轻语言的实践和运用;重专心倾听、被动接受和内心交流,而轻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而语言只有在交际中才能有生命,也就是说,运用是语言学习的归宿,又是语言学习的保证。学习动机是制约高中英语学习策略选择和使用的关键因素,为了让学生选择和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我们应强化学生的深层学习动机。因此,高中英语学习者要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就必须转变传统教育中知识本位、崇尚知识积累等观念和做法,实现从认知到实践,从学交际到在交际中学等的转变。

2.改进英语教学方法,开展学习策略的培训

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英语教学不应仅限于英语本身教学,而应着重在学习技能、策略和语言运用能力上的培养。通过有效的策略培训,使学生能自己确立学习目标,自己决定学习内容,运用合适的学习方法,自我控制学习时间、地点及进度,自我评估学习成果。然而,学习的具体策略种类繁多,难以尽数列出,因而在策略培训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学习对象、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来选择合适的策略,以取得最佳的培训效果.

五、结束语

正如Oxford所说,语言学习策略对语言学习者来说尤其重要,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学习的工具,是开发交际能力最根本的手段,也是使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语言的关键因素,应给予极大重视。有意识地采用学习策略的学习者,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学习外语,加强外语学习策略的运用,能快捷、有效地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增强学习者习得外语的信心和能力。(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O’Malley, J.M. & Chamot, A.U.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English Learning Strategies.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earning Education Press, 2001.

[2] 程冰.高中英语学习策略培训实践与效果分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9):49.

[3] 杜军.高中英语学习策略教学[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6(6):75-77.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法篇10

【关键词】高职英语口语 元认知策略 教学设计

一、理论框架

元认知概念最早是美国心理学家J.H.Flavell(1977) 在他的《认知发展》一书中提出的。他的观点是元认知就是个人在对自身认知过程意识基础上,对其认知过程的自我反省、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文秋芳教授是引进元认知理论及相关概念的第一人。随后有众多的国内外学者对其做出了相应的调查和研究,也取得了颇为丰硕的成果。但是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做调查的少。高职学生大部分英语基础差,对英语缺乏学习的兴趣,尤其是怕用英语口语交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高职学生元认知策略运用意识不强。

二、元认知策略对英语口语的影响

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是指用英语口头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以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的一种能力。在口语练习过程中,许多高职学生只知道反复大量背诵英语对话或课文,从不考虑使用口语策略,结果常常是费时低效。对英语口语而言,掌握相应的口语表达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口语表达水平,其中元认知策略尤为重要。元认知策略可以对整个学习活动起着控制和协调的作用。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评估策略、调整策略。计划策略决定着口语表达过程中语言运用和外语学习的水平和方向。监控策略就是学习者在进行认知活动的过程中,积极、自觉地监控和调节认知活动。调整策略是指在有需要的情况下,根据评估策略所得出的反馈结果及时采取一定的补救性措施。

三、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元认知策略设计

元认知策略设计分为:口语表达前策略的设计、口语练习中的策略设计和口语表达后策略的设计。

(一)口语表达前策略的设计

口语表达前策略是指对即将进行的口语表达任务做好计划和准备。说前阶段主要涉及确立学习目的、对元认知知识与元认知策略的解释与示范,以及利用计划策略对口语表达任务进行计划和准备。

1. 制定合理的口语练习目标和计划。确立学习目标,指的是学完一门课后想要达到的目的或能掌握的本领。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合理的目标,制订明确的计划。

2. 提供与说的内容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准备材料中出现的新词、句型;还要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了解国外的民族风俗和文化背景。

3. 对口语内容进行预测。在口语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有关的背景知识来预测口语表达的主题大意,在口语交流时的时候,学生就可以验证、核实自己的预测。

通过让学生讨论贴近生活的问题,使他们明确有关词汇、背景知识等方面的内容,进入积极的语言活动准备状态,对口语练习活动抱着积极期待的心情,从而提高口语练习效果。

(二)口语练习中的策略设计

口语练习中策略是指在口语练习的过程中,学生监控自己的口语表达过程的策略。其中包括对口语表达材料意义的完整性的监控,选用学习策略的监控,注意力是否集中的监控等等。

1. 预测、确定口语表达主要任务。说者要正确选择注意力的重点,要据表达任务推知说时大致涉及什么内容,并确定目标语和关键词。

2. 掌握口语表达的习惯用法。eleventh hour 最后时刻(不是“十一点”), sweet water 淡水(不是“糖水”或“甜水”), China policy 对华政策(不是“中国政策”)。掌握一定量的英语口语表达习惯用法,对于学生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是至关重要的。

3. 对注意力的自我监控及调节策略。在口语训练时,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出现注意力分散的现象。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听说的过程中及时调整注意力,忽略某个难以理解的单词或句子,把注意力保持在说的思路上。

(三)口语表达后策略的设计

1. 学生自述。由学生自己回忆在口语交流时遇到的困难,找出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

2. 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生成功运用元认知策略的经验。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元认知策略意识,又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 教师总结评价。教师要对学生成功的做法予以肯定,对于不足之处要分析原因。同时评估自己教授元认知策略的方式、方法以便及时完善,达到教学相长。

四、总结

在实际口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意识,鼓励学生积极运用元认知策略。在我们日常的听力、写作等各种语言教学实践中都应该积极引入元认知策略,使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得到全面提高,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唐艳,曾洁.外语教学中的元认知能力培养述评[J].外语界,2007(2):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