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历史命题的建议十篇

时间:2023-08-18 17:51:30

对初中历史命题的建议

对初中历史命题的建议篇1

一、所谓“三会”,主要是指让学生会读,会划,会想

1.会读,就是教师在历史课堂的学习中指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去解读教材。它大体包括以下三个步骤:读单元主题,读导言,读课题。第一次让学生解读教材时,要整体地去读,全面把握,既要读教材中的大字号文字,又要读教材中的小字号文字,同时还要细读教材中的图表。此时可要求学生读书的速度适当快一些,甚至是速读。第二次读教材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去读,让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学习提纲,去解读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

2.会划,就是在解读教材时,要求学生划出文中的重点内容,找时间,找关键性词语,如:“揭开了……序幕”这一关键词语,就是某一重要历史事件开始的一个标志。例1:德国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撰文斥责教皇出售赎罪劵的恶性,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例2:“长期议会作出了一系列谴责暴政和限制王权的重大决策,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划出了这些关键性词语,就能深刻地领会事件的实质,也就抓住了学习的重点。

3.会想,是指学生在历史课学习中,既要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又要会解决问题。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此时就要思考:“巴黎人民为什么要攻占巴士底狱?巴士底狱仅仅是一座普通的监狱吗?他又象征着什么呢?这一事件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呢?7月14日在法国历史是又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呢?”学生带着这些自己提出的问题,再次进行研读,通过思考和归纳,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巴黎人民为什么要攻占巴士底狱?巴士底狱不仅仅是一座普通的监狱吗?它又象征着封建专制暴政,这一事件是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7月14日这一天被定为法国的国庆日,这样就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学会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经验教训。

二、所谓“三抓”,主要是指抓时间,抓事件,抓人物

1.抓时间。时间在许多历史课中,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抓住了一些重要时间,就能很快理清全文的脉络,对提高学生课堂记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讲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时,就引导学生抓住以下几个重点时间来进行学习。①1640年11月,查理一世被迫重开议会,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②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内战;③1649年1月,查理一世被斩首示众;④1653年,克伦威尔解散长期议会,就任护国主,实行护国政治;⑤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⑥1688年,“光荣革命”; ⑦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可以说,历史课中的一些重要时间让学生抓住了,文章的结构自然也就一目了然。

2.抓事件,是让学生掌握纵向联系的方法,多角度的去对教材中的重要历史事件总结。如学习“英国的殖民活动”这一问题时,应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归纳和概括:

对美国:17世纪初至18世纪初,英国在北美大陆东部大西洋沿岸先后建立了13个殖民地。18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强化了对北美的殖民统治。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各殖民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殖民地人民纷纷组织民兵,决心为民族独立、自由,与英国决一死战。

对印度:17世纪初,英国开始入侵印度,到19世纪中期,整个印度都已经成为英国控制下的殖民地。英国队印度的掠夺与殖民统治引起各阶层人民的不满,1857——1859年爆发了印度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起义。

对中国:1840年发动侵略战争,鸦片战争爆发,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黑奴贸易,18世纪初,英国凭借海上霸权排挤竞争对手,垄断了非洲黑奴贸易,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黑奴贩子。加速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

事件是历史课的主体,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中心内容。在历史课的学习中,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地分析和掌握重大历史事件,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

对初中历史命题的建议篇2

一、深刻理解党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作为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并一以贯之地体现在党的全部奋斗史、新中国的建设史之中。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被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172多年前的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虽然许多仁人志士不断奋起抗争,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改良与革命都宣告失败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并走上了以命挽救国家、解放人民的道路。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秉持初心和使命,遵循救国、兴国、强国的历史逻,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百折不挠、浴血奋战,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迎难而上、艰苦奋斗,团结带领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新时期,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广大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历史。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讲清楚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二、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学习体悟党史、新中国史,是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必然要求。重视从自己的历史中学习,善于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毛泽东同志在1927年召开的党的八七会议上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千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写在党的旗帜上、形成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莫定了基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形成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千历史问题的决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历史上的重大问题作出科学结论,从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的高度,重点回答了继续前进要举什么旗、走什么道路的问题。2013年6月,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党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解奋斗的历史;是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是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党史、新中国史经验和规律的全面总结和概括,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学习领悟党史、新中国史能够更好地理解学懂弄通这一重要思想的来龙去脉、深厚底蕴、创新发展。

三、切实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自觉

指出:“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学习领悟党史新中国史是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化初心为恒心,续写共产党人使命担当新华章的重要途径。是体悟“初心”,自觉“看齐”。在命斗争时期,成千上万的革命先辈舍生取义,践行了“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忠诚,谱写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创造了一个又个革命战争的奇迹。在和平建设年代,以钱学森、邓稼先等为代表的科学家,雷锋、孟泰、王继才、郭明义等许许多多普通的优秀共产党人,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党员本色。

对初中历史命题的建议篇3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是我观看《伟大的转折》过程中的切身感受,今天的我们所拥有的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而且换得如此艰难。在贵州遵义这片热土上,同样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此剧讲述的是1934年底到1935年春,中共中央和3万红一方面军将士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长征转战贵州,通过召开以遵义会议为标志的党中央系列重要会议,排除了“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开始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通过夺取强渡乌江、四渡赤水、遵义大捷等重大战斗战役的胜利,红军取得了战略上的主动,从而实现伟大转折,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这段历史波澜壮阔、惊心动魄,蕴含的经验和精神十分深刻、十分丰富,是中共党史中最厚重的篇章之一。为实现向新中国70华诞献礼的目标,和贵州省委领导高度重视,亲切指导,为创作团队如何忠实再现、生动诠释伟大转折指明了方向。以欧阳黔森、李伟等为主的编剧、导演、演职人员创作集体和各方党史、长征史专家克服许多困难,共同努力,精益求精,终于在国庆前夕向广大观众奉献出一席精神大餐,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供了一部学习中共党史的生动教材。

《伟大的转折》亮点很多,仅从党史文献的角度来看,就有几点值得分享的。其一是对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众多重要历史人物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作用及表现把握准确,刻画比较深入细腻,特型演员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的。其二是对重大党史事件的研究有新的发掘和新的认识,尤其是苟坝会议在毛泽东成为党和红军领导核心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有开创性的阐述。另外,该剧还充分吸收贵州党史部门研究新成果,展现了中共隐蔽战线杰出英豪钱壮飞牺牲乌江,中共贵州地下组织为红军四渡赤水作出重大贡献等。其三是对国民党蒋介石阵营,包括川黔军阀头面人物的描述比较充分,突破以往较表象刻板的手法。四是对贵州风土民情,历史文化作了适当展现,多彩贵州,令人神往。

回顾光辉历史,展望美好未来。相信广大观众特别是党员干部观看《伟大的转折》,会有许多思考和启发。

影片呈现在长征的危机关头,中国共产党人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通过自我革命,修正错误,努力寻找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在全党全军的拥护下,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点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明灯,领导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实现伟大转折,一步一步走向胜利。这段历史启示我们,党的领导核心是斗争中形成,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面对当今国际国内艰巨复杂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我们新长征路上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最关键的政治保证。

“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敌众我寡、敌强我弱,但两军对垒勇者胜,智者胜,更是得民心者胜。《伟大的转折》给观众展示了如下历史事实,党和红军在贵州创建党的组织和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斗争,关心和维护群众利益,纪律严明。贵州各族群众支持红军,拥护红军,帮助红军带路、搭浮桥、筹军粮、救护伤病员,10000多优秀青年参加红军,这段历史启示我们,无论革命还是建设,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每个共产党员都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一切为了人民,这是我们最强大的精神动力。血战青杠坡、激战鲁班场、攻克天险娄山关,《伟大的转折》向我们展现一场又一场激烈而残酷的战争画面。邓萍、钱壮飞、钟伟剑,还有许多知名更多不知名的红军烈士为革命理想信念牺牲在贵州这片红色沃土上,英雄忠魂永在,贵州人民怀念他们。贵州是长征精神的主要发源地,遵义会议精神的孕育地,这段历史启示并激励我们,贵州各族人民一定会在党的领导下,跟着红旗永向前,继承和弘扬革命精神,发扬新时代贵州精神,感恩奋进,夺取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同步小康胜利。

《伟大的转折》观后感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庆典即将来临,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之际,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出品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伟大的转折》在中央广播电视台一频道黄金时段开播,意义非同寻常,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强烈反响。作为一名党史和文献工作者,对这部史诗般巨作的播出,充满欣喜和期待,真是感触良多。

从1934年底到1935年春,中共中央和3万红一方面军将士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长征转战贵州,通过召开以遵义会议为标志的党中央系列重要会议,排除了“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开始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通过夺取强渡乌江、四渡赤水、遵义大捷等重大战斗战役的胜利,红军取得了战略上的主动,从而实现伟大转折,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这段历史波澜壮阔、惊心动魄,蕴含的经验和精神十分深刻、十分丰富,是中共党史中最厚重的篇章之一。为实现向新中国70华诞献礼的目标,和贵州省委领导高度重视,亲切指导,为创作团队如何忠实再现、生动诠释伟大转折指明了方向。以欧阳黔森、李伟等为主的编剧、导演、演职人员创作集体和各方党史、长征史专家克服许多困难,共同努力,精益求精,终于在国庆前夕向广大观众奉献出一席精神大餐,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供了一部学习中共党史的生动教材。

《伟大的转折》亮点很多,仅从党史文献的角度来看,就有几点值得分享的。其一是对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众多重要历史人物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作用及表现把握准确,刻画比较深入细腻,特型演员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的。其二是对重大党史事件的研究有新的发掘和新的认识,尤其是苟坝会议在毛泽东成为党和红军领导核心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有开创性的阐述。另外,该剧还充分吸收贵州党史部门研究新成果,展现了中共隐蔽战线杰出英豪钱壮飞牺牲乌江,中共贵州地下组织为红军四渡赤水作出重大贡献等。其三是对国民党蒋介石阵营,包括川黔军阀头面人物的描述比较充分,突破以往较表象刻板的手法。四是对贵州风土民情,历史文化作了适当展现,多彩贵州,令人神往。

回顾光辉历史,展望美好未来。相信广大观众特别是党员干部观看《伟大的转折》,会有许多思考和启发。

影片呈现在长征的危机关头,中国共产党人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通过自我革命,修正错误,努力寻找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在全党全军的拥护下,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点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明灯,领导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实现伟大转折,一步一步走向胜利。这段历史启示我们,党的领导核心是斗争中形成,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面对当今国际国内艰巨复杂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我们新长征路上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最关键的政治保证。

“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敌众我寡、敌强我弱,但两军对垒勇者胜,智者胜,更是得民心者胜。《伟大的转折》给观众展示了如下历史事实,党和红军在贵州创建党的组织和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斗争,关心和维护群众利益,纪律严明。贵州各族群众支持红军,拥护红军,帮助红军带路、搭浮桥、筹军粮、救护伤病员,10000多优秀青年参加红军,这段历史启示我们,无论革命还是建设,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每个共产党员都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一切为了人民,这是我们最强大的精神动力。

血战青杠坡、激战鲁班场、攻克天险娄山关,《伟大的转折》向我们展现一场又一场激烈而残酷的战争画面。邓萍、钱壮飞、钟伟剑,还有许多知名更多不知名的红军烈士为革命理想信念牺牲在贵州这片红色沃土上,英雄忠魂永在,贵州人民怀念他们。贵州是长征精神的主要发源地,遵义会议精神的孕育地,这段历史启示并激励我们,贵州各族人民一定会在党的领导下,跟着红旗永向前,继承和弘扬革命精神,发扬新时代贵州精神,感恩奋进,夺取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同步小康胜利,告慰先烈在天之灵。

《伟大的转折》观后感

8月26日,由中共遵义市委、贵州广播电视台等联合出品的电视剧《伟大的转折》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首播。应学校要求,上学期间不能看电视的我得到恩赐,写完作业激动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这部伟大的作品。

《伟大的转折》共38集,以红军长征为背景,呈现了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突破乌江等场面。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优秀电视剧首部展映剧目,以电视剧形式再现当年红军2500里长征历经贵州各地,同时在贵州各族群众的拥护和地下组织的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这部剧的伟大不光是再现了历史,更是让观众了解到中国革命成功的不易,教育我们倍加珍惜美好的今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一代人接力干下去。革命先烈们创造了历史,谱写了新中国的篇章,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和平的新中国,更没有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伟大的转折》确立了以毛泽东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之后中国的未来渐见曙光,最终取得胜利。习主席教育我们,作为当代青少年要在感悟时代、紧跟时代中珍惜韶华,自觉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锤炼自己、提高自己,做到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用于开拓,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作为中国的少年儿童,我们更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伟大的转折》观后感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庆典即将来临,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之际,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出品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伟大的转折》在中央广播电视台一频道黄金时段开播,意义非同寻常,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强烈反响。作为一名党史和文献工作者,对这部史诗般巨作的播出,充满欣喜和期待,真是感触良多。

从1934年底到1935年春,中共中央和3万红一方面军将士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长征转战贵州,通过召开以遵义会议为标志的党中央系列重要会议,排除了“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开始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通过夺取强渡乌江、四渡赤水、遵义大捷等重大战斗战役的胜利,红军取得了战略上的主动,从而实现伟大转折,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这段历史波澜壮阔、惊心动魄,蕴含的经验和精神十分深刻、十分丰富,是中共党史中最厚重的篇章之一。为实现向新中国70华诞献礼的目标,和贵州省委领导高度重视,亲切指导,为创作团队如何忠实再现、生动诠释伟大转折指明了方向。以欧阳黔森、李伟等为主的编剧、导演、演职人员创作集体和各方党史、长征史专家克服许多困难,共同努力,精益求精,终于在国庆前夕向广大观众奉献出一席精神大餐,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供了一部学习中共党史的生动教材。

《伟大的转折》亮点很多,仅从党史文献的角度来看,就有几点值得分享的。其一是对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众多重要历史人物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作用及表现把握准确,刻画比较深入细腻,特型演员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的。其二是对重大党史事件的研究有新的发掘和新的认识,尤其是苟坝会议在毛泽东成为党和红军领导核心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有开创性的阐述。另外,该剧还充分吸收贵州党史部门研究新成果,展现了中共隐蔽战线杰出英豪钱壮飞牺牲乌江,中共贵州地下组织为红军四渡赤水作出重大贡献等。其三是对国民党蒋介石阵营,包括川黔军阀头面人物的描述比较充分,突破以往较表象刻板的手法。四是对贵州风土民情,历史文化作了适当展现,多彩贵州,令人神往。

回顾光辉历史,展望美好未来。相信广大观众特别是党员干部观看《伟大的转折》,会有许多思考和启发。

影片呈现在长征的危机关头,中国共产党人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通过自我革命,修正错误,努力寻找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在全党全军的拥护下,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点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明灯,领导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实现伟大转折,一步一步走向胜利。这段历史启示我们,党的领导核心是斗争中形成,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面对当今国际国内艰巨复杂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我们新长征路上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最关键的政治保证。

对初中历史命题的建议篇4

根据《历史课程课标》《2015年福建省初中历史考试大纲》的精神,初中历史试题充分体现课改理念、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体现基础性;试题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体现时代性;考试要求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体现发展性。试题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考查;注重考查学生自主与合作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注意试题对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导向作用。

二、中考题型解读

今年厦门中考题型由选择题,组合改错题,感悟题改为选择题、辨析题、材料解析题和综合阅读题。从题型的变化看今年中考历史难度增加,同时注重学科素养,侧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辩证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初高中的衔接。内容上看更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又兼顾学科素养。

三、中考历史在初中课程的地位

厦门为等级闭卷考试,ABCD,这等级对学生考高中几乎没有影响;对非历史学科的老师及初三老师来说,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们P值只算及格率,所以只要把不及格的同学落实清楚就行,特别是和占20%中考分数的政治同时考试,学生、家长和非历史的科任老师都说把时间花在政治上,拿下尽可能多的分数,历史没有关系,两节课搞定。这对历史老师来说,特别是对初三历史老师而言,想让学生花时间读历史,那是老师的个人魅力。

四、值得商榷的地方

历史教育的终极价值是领悟人生智慧,服务人生。初中历史教学为学生高中学习服务的理念下,我对初中历史中考提出几点看法。

1.关于题型

省纲的题型为选择题、组合改错题、辨析题、材料题、综合题,今年厦门市的中考和福建省其他省市的命题有一些不同。厦门中考的综合阅读题对学生能力和阅读的拓展显然是很有帮助的,增加对材料处理能力的考查。但材料题对初中学生来说,设问增强指向性、严谨性,尽可能让学生看材料就能提取关键词和关键信息,降低门槛,让学生尽可能得分。

综合阅读题题型对初中学生而言,训练他们对材料的积极反应,能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展开联想,结合现实,学生情感得以加深,人格得以升华,体现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是历史学科素养培养很好的题型和素材。但建议对初中学生来说,尽可能和所学的知识结合得更紧密一些,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

2.关于内容

结合省纲和福州的命题看,试题的趣味性和初步训练学生的基础能力有待提高。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创设,在再现识记能力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实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建议在选择题中出一些材料性的题目和材料题,这和省纲相符合,也有利于学生高中的学习。

3.关于解题方法

2015年的试题出现了许多史料(文字、图表、曲线、柱状、图像、漫画),《新课程标准》强调历史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依据有关史料,通过独立思考,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产生个人质疑,认识和判断,得出相关的历史结论。”所有这一切的实现,归根结底都取决于对学生史料分析能力的培养。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历史课程的内容更富有弹性,增加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图片、自由阅读卡等,使课堂的阅读量增大。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史料,已经成为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的重要步骤。怎么在材料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运用知识回答问题的能力需要平时的训练。但2015年有些选择题题目过分简单,有向学生灌输现成答案的嫌疑,这种题目看起来虽节省了时间,但学生没有思考,无法体验初始的困惑到正确答题时的喜悦。如果经常出现类似的题目,学生对学习兴味索然,是不可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学习”。

4.中考对老师专业成长的促动

(1)命题导向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潜在的,学科研讨,钻研教材,专题意识;专题意识是培养学习能力的主要抓手,把零散、孤立的知识串起来,客观上把握知识的脉络。基本历史学习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进一步落实基础知识的教学,以有效的措施切实搞好学生的基础知识关,教材中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的背景、意义、活动及评价要逐一落实到位。

(2)平时注重史料教学和解题方法的指导,进一步加强历史学科的材料教学,历史材料是历史学科的特色体现和能力要求的载体,阅读历史材料(文字材料、经济数据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归纳事实材料由具体到一般)、运用知识回答问题是材料分析的主要要求。

对初中历史命题的建议篇5

会上,李小毛主任围绕相关主题进行汇报,简要归纳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四本教材的内容,并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提出落实思路与建议。

在妇产科党支部的带领和督促下,以及结合本人对历史的偏爱,在小近半年的时间内本人已完成《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简史》这两部本书籍的阅读和学习,以下是本人的学习心得。

一、《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这部专题文集,系统回顾了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入总结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理论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铸就的伟大精神,深刻阐明党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明确要求科学把握党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方法,善于运用党的历史推动事业发展等。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为深入学习和掌握党的历史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我觉得有以下特点。一是富有代表性。精选精编关于党的历史重要论述中富有时代性、标志性的重要文献。比如,《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修课》《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等。二是体现原创性。注重收录创造性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展现新的党史观的重要文稿。比如,《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等。三是突出指导性。集中选编了反映关于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功能的重要文稿。比如,《知史爱党,知史爱国》《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等。四是彰显鲜活性。注意展现文风朴实生动的特点,着力呈现思想的吸引力感染力引领力。比如,“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等。这些重要论述,语言生动,观点鲜明,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

二、《中国共产党简史》

忠实记录了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充分反映了我们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的历史功绩,系统总结了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宝贵经验,集中彰显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淬炼锻造的伟大精神。

该书特点鲜明,给我最大的感触:一、是坚持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严格遵守两个“历史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充分体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尤其是关于各个历史时期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的论述,充分体现党史研究最新成果,确保导向正确、观点明确、史实准确。二、是坚持史论结合,夹叙夹议,把基本事实讲明白,把基本脉络讲清晰,把基本道理讲透彻,做到有史实、有人物、有分析、有观点、有道理,深入阐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通过学习这两本书籍,对党的百年历史回顾,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华民族战胜无数艰难险阻,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因为党的事业代表着历史前进的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建设把党锻造得坚强而有力量。

进一步说,其中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不管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初心使党永葆政治本色,使命使党永具前进动力。这一初心和使命一直体现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中,体现在党勇于牺牲、前赴后继的不懈奋斗之中,体现在党百折不回、愈挫愈勇的坚强意志之中,体现在全党上下主动请缨、万死不辞的担当精神之中,体现在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鱼水深情之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坚持的党性修养之中。

无论是党的事业,还是党的建设,都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无论是不忘初心,还是牢记使命,都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因此,再进一步说,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铸就百年辉煌,根本的根本、关键的关键,就是因为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始终具有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性质的政党,是始终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具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和明确目标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受到人民衷心爱戴和拥护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定不移沿着正确路线和道路不断前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敢于善于坚持党的领导,具有卓越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富有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怕牺牲、奋斗不息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始终坚定不移推进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具有强大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始终保持坚强严密的组织体系,既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又充分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宽广胸怀,善于团结一切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既具有世界眼光、注重互学互鉴,又坚持独立自主,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党。

对初中历史命题的建议篇6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历史;基础性

一、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

初中历史学科是学生第一次全面系统学习历史知识,主要是学习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对中国或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因为初中历史学科和初中其他学科具有相似性,即基础性,这在2011年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第一部分“前言”和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分别用了16个“初步”、12个“基本”、7个“基础”来叙述。具体有:

第一部分“前言”。学习初中历史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形成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课程性质:初中历史的教学针对初中生(一般年龄在11周岁至16周岁之间)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为高中学习历史打下基础。课程基本理念:基础是为普及历史常识,让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课程设计思路: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在学习内容的编制方面,选取最基本的史实,反映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进程。在突出初中历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也为高中历史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初中历史是让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本知识,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进一步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激发其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具有提出不同见解的能力与勇气,使学生在质疑状态下记忆最基本的知识内容,为成为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历史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初步掌握历史发展基本线索,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初步形成论从史出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初步学会对历史进行分析和评价,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解释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初步理解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二、初中历史教学

1.教师要精讲历史知识点

基于初中生阶段的思想特点和课程标准,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克服繁、难、偏、旧弊端,教材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也是课程开卷考试的参考资料,老师应通过对相应教参内容的讲解,使学生了解、知道、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但限于课时要求,不可过多赘述。

例如,在讲授川教版九年级上册13课《英国的新生》时,有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教材精简地叙述了“议会斗争”“两次内战”“查理一世被处死”“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军事独裁”“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到“光荣革命”“通过《权利法案》”,最终建立“君主立宪制”,教师讲授时应分析事件因果关系,归纳主要过程,体现课标“英国的新生”,对于英国国王“统而不治”如何形成及责任内阁制、代议制的发展等复杂历史,初中生难以理解,课程标准不做要求的内容,教学时就不必详细展开。

总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讲授给学生,同时又不能花太多时间在非关键之处。简而言之,教师应注意取舍、详略有当,把要讲的讲清楚、透彻,不要讲的可以不讲,体现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时有节余,可以拓展课程学习内容,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

学习历史需要有正确的态度、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激情,而学生的学习主要是迫于外在压力,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历史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基本历史技能,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基本技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制作课件展示给学生,新课内容讲授后,出一个历史问题。前510年,罗马共和国建立。按照公元纪年法,推算这一年属于 世纪 (初或末)。面对这道选择题,有的学生很快就回答出公元前6世纪,对于是公元前6世纪初还是公元前6世纪末有不同答案。我先叫一个学生回答,他说是前6世纪初,因为年份较小。然后再叫一个学生回答,他说是前6世纪末,因为是前510年距前500年只有9年,前6世纪快结束了。我表扬后面回答问题的学生,今后出现公元纪年法换算问题,学生出错的几率低多了。

3.教师要注意挖掘历史课程的教育价值

通过历史学习,培育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使命感、责任感,融入历史社会发展中。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学习世界近代史,使学生明白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是必然的,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

对初中历史命题的建议篇7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近期,**集团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史第二次专题学习。会议学习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和《谈治国理政》等重要文章,学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有关内容。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奠定了基本的制度基础。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很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我们要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要坚持唯物史观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要深入学习华能发展史,先行先试、敢于创新。各级党员干部要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做强做大的信心决心,不断把高质量发展推向前进。会议强调,要结合能源企业实际开展学习,从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了解党史,就是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何能够不断走向成熟,就能了解中国共产党如何推进建设新中国,就能了解中国共产党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党史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党员干部的一门必修课。我们通过原原本本的读、学、思、悟,更快的了解、更好的掌握,更深的认识、更强的运用,从而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做到理论上清醒和政治上坚定。

“不知过去,无以图将来”。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我们学习党史,回望党的百年历史,回望共和国的70多年历程,回望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作为一名企业员工、一名基层党员,通过学习党史更好的记住祖国光辉历史,勿忘国耻,追溯过去,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让更多人一起展望未来、打造未来,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更清醒、更坚定、更好的推动祖国繁荣富强发展。立足岗位,做好每一件事,履好职,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生活中,也要时刻以一名党员的要求来要求自身,尤其是网络运用方面,不信谣、不传谣,时刻坚守初心,保留好在学习党史过程中激发的热情,积极向上的工作生活。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专题学习发言材料二

在学习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后,了解到党为建立新中国的不懈努力和艰辛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和经验课程又为我们揭示了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一段曲折历程。

1949年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1949年至1952年三年间,在政治上建立了民主政权;恢复了经济,使当时的中国经济恢复到旧中国的最高水平;外交上废除了一切不平等条约,从此结束了中国人的屈辱历史。期间,分三步走完成了对个体农业、手工业的改造。第一步是建立互助组;第二步是建立初级合作社;第三步是建立高级合作社。通过加工合作,公私合营,让资本家领取定息,以和平赎买的方式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由此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这是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基于对形势的正确研判作出的正确决策,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发展。

1956年至1966年中国共产党进行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由于缺乏经验和对实际的错误判断,先后出现了三次失误,分别是: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急于求成的大跃进运动;急于过渡的农村人民公社运动。之后探索走入歧途,发生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导致中国的经济停滞不前。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负面影响。从1956年到文革结束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二十年的曲折历程,究其原因是:搞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经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束缚;长期封建主义的影响;两大阵营尖锐对抗的环境;普遍低下的文化科学水平。但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也取得了以下成就:一是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二是“两弹一星”的突破,标志着尖端科技的突破;三是培养了一批人才;四是外交上的突破。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为了很好地担负起执政兴国的历史使命,党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针对党员队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努力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

党紧紧依靠人民,创造性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在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随后又带领人民发愤图强,掀起建设社会主义热潮,开始了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和严峻考验,诸如西方国家的军事威胁和封锁禁运,中苏关系破裂后苏联施加的巨大压力,以及国内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与经济困难,但党和国家都挺过来了,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党的作风好,党群关系好,全社会有凝聚力。雷锋、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铁人”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誓言,以大寨和红旗渠为代表的改造山河的壮举,集中展示了党和人民的精神风貌。在艰辛探索与实践中,我国虽经历曲折,包括“文化大革命”那样的严重曲折,但依然取得伟大建设成就。党的作风建设虽有起伏,但依然多有建树,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专题学习发言材料三

根据会议安排,近期深入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发愤图强、积极探索,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的27年。尽管这一时期充满艰难曲折,甚至遇到重大挫折,但总体上是在探索中前进、在曲折中发展,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并取得历史性巨大进展,逐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重要积极成果,创造了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和平环境,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下面结合我本人的思想,交流一下心得体会。

强调,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党团结和带领人民闯过激流险滩、越过惊涛骇浪、战胜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无论是为了革命事业振臂高呼“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还是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的焦裕禄,或是将青春和生命绽放在脱贫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一代代共产党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崭新篇章。

对初中历史命题的建议篇8

2013年中考结束后,我粗略地看了看全国各地的中考历史试卷,题目总体较难但不偏不怪,这种情况在我们的意料之中。随着新课标的逐步推广,命题技术逐年提高,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新材料、新情境、新视角为主,注重和突出“新”,以材料为主考查学生能力,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强化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但从试题总的情况看,2012中考新课标各地历史试卷仍继承了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特点和风格,难度上总体相当,体现“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命题思路,顺应现行高考方案。

二、2014年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命题趋势预测

1.测试内容上的主干性与合理性。

在测试内容的选择上,注重对初中历史主干知识的考查,照顾知识的覆盖面,兼顾乡土史、各地市情知识,考虑高中新课程所涉及的知识;既完成了对初中阶段所学知识的考查,又兼顾了高中学校知识衔接的需要。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能够有效引导教师明确什么是必需的,什么是可以淡化的。

2.测试能级上的基础性与提升性相结合。

历史突出考查再认、再现的能力,主要是识记性的能力要求,兼顾材料处理和运用材料的能力;这样既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体验,又在10分左右的幅度内拉开区分,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有发挥自我优势的余地。

3.材料情境的创设已成为历史命题的主流方向。

获取和解读信息材料并且依靠材料、援引材料解决问题是初中新课程的精神所在。运用包括文字、图片、表格在内的材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回忆,促使其调动和运用知识,成为中考命题的普遍趋向。

材料题不仅致力于从材料情境中引出问题,而且很关注依靠材料和援引材料作答,将考生从死记知识的初中教学中“解救”出来。作答必须援引材料和理解材料完成,不等于不学课本知识也能够作答,课本所学知识是完成问题作答的必要背景,有时也需要一定的史实记忆作答,只是记忆要求比较低,“学习历史和解决历史问题的好办法,是在材料处理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4.创设学习情境,体现探究性学习思路。

初中历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这一学习方式被中考历史试卷引入了考查范围,试卷试图通过考试传递探究学习的路径,将学习中的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的学习状态、探究的精神通过试卷彰显,成为中考试卷的一大亮点。

这类试题,不仅在试卷上呈现了一种形式,更在设问本身及其作答的思维过程上,为学生主体进行探究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空间。

5.联系热点问题,注重历史的借鉴价值和表征的时代性。

联系社会现实(包括学生生活),注重时代性,由此考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开放视野,是初中历史新课程所极力倡导的,这一课程目标在命题上有鲜明的反映。

这类试题体现两个共同趋向,一是与时政和热点问题相关,二是采用“你有什么启发(认识、建议、打算)”之类的设问考查学生的开放思维。

三、对2013-2014学年初三历史课的复习建议

1.进一步扣住课程标准而不仅仅是课本组织教学和命题。

一是确保主干知识的落实,尤其是一级课标要求在教学和命题中的覆盖,使知识层面的考试效度获得基本保障。

二是关注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兼顾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不可偏废。历史试卷的命制,一般都将“简单一些”置于优先考虑的位置,但“简单一些”不等于没有思维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过程与方法,注意知识所包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资源的挖掘与利用,这也是“基础”。

2.围绕课程标准及时政热点梳理历史专题,加强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及与热点的结合。

(1)中国古代史政治领域的封建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过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边地管辖)、重大改革及封建盛世等,经济领域的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思想文化领域的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传统思想文化的演变。

(2)近代以来列强对华侵略重大史实及其影响,近代各阶级、阶层对中国命运、前途的抗争和探索,中国共产党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艰苦卓绝的历程。

(3)世界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工人运动及共产主义运动、三次工业(科技)革命及其主要影响、近现代国际关系的重大变动等。

(4)当年的热点与焦点。

3.加强基于材料情境的阅读与解析的恰当考查与教学。

这里的关键一是材料,二是恰当。要努力创设材料背景下的问题与答案,避免机械的单调的识记与回忆,重视材料价值的有效利用而不是为材料情境而材料情境,要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读材料用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不要一味地完全强调材料情境的命题和教学,这正是“恰当”的含义所在。

4.重视开放性试题的研究和探究性学习的考查。

历史试题的开放性,有诸多思维考查的优势,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泛泛而谈。

探究性学习的考查既关涉学科素养,又关涉学习方法,需要克服形式主义倾向。这对于真正落实新课改理念,引导课堂教学很重要,否则探究性学习就只是静态的、固定的知识的死记硬背的包装纸。不能真正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初步的发散思维。

5.进一步重视复习的科学性。

复习的科学性,包括对学科知识本身的理解,也包括难度和效度的把握。从难度来看,把复习搞得“博大精深”,实属没有必要且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从效度来说,要做到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都兼顾,识记、理解和运用相协调,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复习要有一定的高中新课程视野,知识选择、专题组合和材料处理都可以在高中新课程的观照(而不是对接)下考虑初中教学的实际。

6.把“练”和“考”作为巩固教学内容、培养学科能力、规范答题习惯的重要途径。

无论是平时练习,还是阶段性考试,都要坚持“精心选题、训练适度、有的放矢、效率为先”的原则。

(1)要遵循“浅”而“精”的选题思路。“浅”,即难度不宜太大,一般为学生应知应会或稍作努力就能解决的试题。“精”要有针对性,目标要明确,可以围绕某个单元或专题中的重大问题及其间的联系展开命题,通过练习,引导复习回归课本。

对初中历史命题的建议篇9

学习领悟党史悟革命道路是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径。根据教育整顿活动安排,近期,通过学习党史悟革命道路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和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我对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2年的发展史以及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有了深入了解,对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一、坚定信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信仰和旗帜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首要内涵。理想信念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后,13位代表由于对党的认识不同,目标理想各异,他们走过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最终的人生结局也千差万别。毛泽东和董必武初心永志,坚守信仰,战斗一生,最终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成就宏图伟业。思想决定行动,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保持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圆满履行工作职责。

二是坚持宗旨职责,让初心在行动中传承。

我们党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归根到底就是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动摇。近年来,我与党员干部一道以民生改善为目标,坚持百姓需求在哪里,基层工作就推进到哪里;群众困难在哪里,党员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真正让基层党组织成为 “主心骨”,让党员干部成为 “领头雁”。

三是坚持奋斗奉献,培养务实的工作作风。

对初中历史命题的建议篇10

【关 键 词】毛泽东/革命转变/时限/新民主主义

【 正 文 】

1953年底,依据毛泽东的革命转变理论,我们党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酝酿,不失时机地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此,新民主主义作为两个革命阶段的中介,让位于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两个革命阶段的衔接。革命转变理论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历史进程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尽管革命转变的实践在中国已成为历史,但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当我们在对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的回顾与总结时,却无法摆脱毛泽东的革命转变理论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历史的影响,因此,对这一理论作深入的研究,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关于革命转变思想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阐述过。但作为理论体系是在抗日战争开始到1945年党的“七大”时才比较完整地确立的。其重要标志是1939年12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和1940年1月《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毛泽东在这两篇名著中第一次使用了“新民主主义”的科学概念,指出中国现阶段的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并且首次阐明了两个革命阶段的逻辑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然而,毛泽东在强调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的同时,又不急于实现两个革命的转变。关于转变的条件,“不到具备了政治上经济上一切应有的条件之时”,不应该轻易谈转变,这是毛泽东一贯的思想。早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就坚持了这一思想,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革命转变的条件。毛泽东指出:在中国,为新民主主义奋斗的时间“是相当长的”,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我们不是空想家,我们不能离开当前的实际条件。因为“没有一个新民主主义的联合统一的国家,没有新民主主义的国家经济的发展,没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发展,没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即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发展,没有几万万人民的个性的解放和个性的发展,一句话,没有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彻底的民主革命,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是完全的空想。”(注:《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60页。 )毛泽东在这里所强调的“相当地长”的时候,包括了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和建立并发展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程两方面的内容。

那么,新民主主义社会究竟要多长时间?毛泽东没有直接说明,但是,从允许资本主义存在的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必须经过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关于什么时候向社会主义过渡, 毛泽东有些具体表述。194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之时,解放区的面积已达235万平方公里,人口已达1.68亿,就是说,已在占全国总面积1/4和总人口35%的地区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同时,根据前两年的战绩,已经能够预计再有不到三年的时间,即可以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所以,会议开始系统讨论新民主主义建设问题,其中包括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正是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第一次比较具体地估计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限。在9月13日最后一天会议上, 当刘少奇讲至少不能过早地采取社会主义政策时,毛泽东插话:“到底何时开始全线进攻?也许全国胜利后还要十五年。”(注:《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7页。)当天为会议做结论时, 毛泽东说:“关于完成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的准备,苏联是会帮助我们的,首先帮助我们发展经济。我国在经济上完成民族独立,还要一二十年时间。我们要努力发展经济,由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注:《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6页。)这可以看作是毛泽东对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的一个规划:外部条件——苏联的帮助;途径——努力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时间——二十年。此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又有几次估计:1949年1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说,不要急于追求社会主义化。合作社必须发展,但不可能很快发展,大概要准备十几年功夫。1949年9月,第一届政协会议期间,当有代表问什么时候到社会主义时,毛泽东回答:大概二三十年。由此可见,在中国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估计建设新民主主义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比推翻内外敌人的统治还要难,时间需要一二十年、二三十年、几十年。

新中国诞生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毛泽东又提出10年到15年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的时间也规定为三个五年计划左右,虽然,这里存在“进入”还是“完成”社会主义的时间差别问题。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谈二三十年进入也好,15年完成也好,毛泽东始终把着眼点放在向社会主义过渡这个重点上。他最为关切的是,把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必然性变为现实性。因此,在过渡时间的选择上,以完全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为前提。

完成任何一个大的战略任务,时限估计的科学性、准确性是极其重要的。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个具有历史阶段性的战略任务,对完成这一任务所需时限的估计,是建国前后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人共同探索的课题。如果作一番比较可以看出,刘少奇、周恩来在两个革命转变的时限上,从总体上说要比毛泽东的意见更稳健些,但始终是以毛泽东的意见为主导。

然而,我们在领略毛泽东革命转变理论光辉的同时,也应看到: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毛泽东在两个革命转变时限的论证上,还存在一些不很完善,不很周全之处。

(1)对两个革命转变时间的衔接不清晰。 《新民主主义论》说: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实现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新民主主义社会作为第一阶段革命的结果,也就意味着第一阶段革命的结束是明确的。但是,是立即开始第二阶段的社会主义革命,还是经过一段新民主主义社会之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在这个理论提出以后直到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都没有明确。对待两部分资产阶级的不同政策和没收官僚资本所具有的两重性论断表明,毛泽东对于社会主义革命起点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这是导致建国后党内最初认识分歧的由来,直到现在人们对此可以有不同理解。(注:参见石仲泉《毛泽东的艰辛开拓》(增定本),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165 页。)

(2)对两个革命转变时限的依据缺少理论上的阐述。 关于两个革命阶段转变的条件,毛泽东没有具体的论述。只是在建国后的一次政协会议上,他说过,“在将来,在国家经济事业和文化事业大为兴盛了以后,在各种条件具备了以后,在全国人民考虑成熟并大家同意了以后,就可以从容地和妥善地走进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注:《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7页。)由此推论, 毛泽东确定向社会主义过渡时限的依据,一是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实际,二是对群众社会主义积极性的估计。这样来把握过渡的时限,其中有可贵的思考,也有因脱离现实造成的失误。尤其第二条,含有相当大的主观成分,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准确把握广大群众的思想状况是很困难的。刘少奇曾明确指出转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只有“生产过剩”了,国家工业化充分发展了,才能向社会主义过渡。二是使资本家不害怕社会主义,愿意捐献资产给国家,实行和平转变。(注:《刘少奇选集》上卷,第430页。 )刘少奇阐述的这两个条件,前者讲的是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后者讲的是阶级关系的变化。实践证明这是实现革命转变的两个基本条件。这样的分析是具有一定理论价值的。

新中国成立后,如何迈向社会主义,即两个革命阶段的衔接问题,是毛泽东建国前后思考和实践的重心,其直接结果就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之构想。在这里第一次比较具体地估计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限。在9月13日最后一天会议上, 当刘少奇讲至少不能过早地采取社会主义政策时,毛泽东插话:“到底何时开始全线进攻?也许全国胜利后还要十五年。”(注:《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7页。)当天为会议做结论时, 毛泽东说:“关于完成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的准备,苏联是会帮助我们的,首先帮助我们发展经济。我国在经济上完成民族独立,还要一二十年时间。我们要努力发展经济,由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注:《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6页。)这可以看作是毛泽东对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的一个规划:外部条件——苏联的帮助;途径——努力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时间——二十年。此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又有几次估计:1949年1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说,不要急于追求社会主义化。合作社必须发展,但不可能很快发展,大概要准备十几年功夫。1949年9月,第一届政协会议期间,当有代表问什么时候到社会主义时,毛泽东回答:大概二三十年。由此可见,在中国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估计建设新民主主义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比推翻内外敌人的统治还要难,时间需要一二十年、二三十年、几十年。

新中国诞生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毛泽东又提出10年到15年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的时间也规定为三个五年计划左右,虽然,这里存在“进入”还是“完成”社会主义的时间差别问题。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谈二三十年进入也好,15年完成也好,毛泽东始终把着眼点放在向社会主义过渡这个重点上。他最为关切的是,把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必然性变为现实性。因此,在过渡时间的选择上,以完全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为前提。

完成任何一个大的战略任务,时限估计的科学性、准确性是极其重要的。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个具有历史阶段性的战略任务,对完成这一任务所需时限的估计,是建国前后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人共同探索的课题。如果作一番比较可以看出,刘少奇、周恩来在两个革命转变的时限上,从总体上说要比毛泽东的意见更稳健些,但始终是以毛泽东的意见为主导。

然而,我们在领略毛泽东革命转变理论光辉的同时,也应看到: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毛泽东在两个革命转变时限的论证上,还存在一些不很完善,不很周全之处。

(1)对两个革命转变时间的衔接不清晰。 《新民主主义论》说: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实现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新民主主义社会作为第一阶段革命的结果,也就意味着第一阶段革命的结束是明确的。但是,是立即开始第二阶段的社会主义革命,还是经过一段新民主主义社会之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在这个理论提出以后直到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都没有明确。对待两部分资产阶级的不同政策和没收官僚资本所具有的两重性论断表明,毛泽东对于社会主义革命起点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这是导致建国后党内最初认识分歧的由来,直到现在人们对此可以有不同理解。(注:参见石仲泉《毛泽东的艰辛开拓》(增定本),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165 页。)

(2)对两个革命转变时限的依据缺少理论上的阐述。 关于两个革命阶段转变的条件,毛泽东没有具体的论述。只是在建国后的一次政协会议上,他说过,“在将来,在国家经济事业和文化事业大为兴盛了以后,在各种条件具备了以后,在全国人民考虑成熟并大家同意了以后,就可以从容地和妥善地走进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注:《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7页。)由此推论, 毛泽东确定向社会主义过渡时限的依据,一是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实际,二是对群众社会主义积极性的估计。这样来把握过渡的时限,其中有可贵的思考,也有因脱离现实造成的失误。尤其第二条,含有相当大的主观成分,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准确把握广大群众的思想状况是很困难的。刘少奇曾明确指出转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只有“生产过剩”了,国家工业化充分发展了,才能向社会主义过渡。二是使资本家不害怕社会主义,愿意捐献资产给国家,实行和平转变。(注:《刘少奇选集》上卷,第430页。 )刘少奇阐述的这两个条件,前者讲的是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后者讲的是阶级关系的变化。实践证明这是实现革命转变的两个基本条件。这样的分析是具有一定理论价值的。

新中国成立后,如何迈向社会主义,即两个革命阶段的衔接问题,是毛泽东建国前后思考和实践的重心,其直接结果就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之构想。在这里,毛泽东不仅找到了一条适合于中国国情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新民主主义的道路;而且为不发达国家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完整的理论模式。

薄一波在其所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一书中说:“我们党在立国之初,要搞一段新民主主义,是真心实意的。”(注: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1页。)这一论断完全符合历史事实,这不仅表现在党中央的文件和毛泽东等领导人的著作中,而且表现在新中国第一部大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共同纲领》明确写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致同意以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政治基础。”在讨论纲领草案过程中,有些代表提议把社会主义前途问题写进《共同纲领》中去,刘少奇、周恩来都解释不必明确写上的原因。刘少奇在会上说:“在中国采取相当严重的社会主义的步骤,还是相当长久的将来的事情,如在共同纲领上写上这一目标,很容易混淆我们在今天所要采取的实际步骤。”(注:《刘少奇选集》上卷,第435页。)周恩来在会议上说:“现在暂时不写出来,不是否定它,而是更加郑重地看待它。而且这个纲领中经济的部分里面,已经规定要在实际上保证向这个前途走去。”(注:《周恩来选集》上卷, 第368页。)

总之,先搞一段新民主主义,“由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这就是建国前夕和建国之初毛泽东的亦即中国共产党的立国思想。

毛泽东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贡献,这个理论形成和成熟的过程,同毛泽东的革命转变理论密切相关。学习与研究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我们可以从中把握这一理论的两个基本特征:

首先,毛泽东肯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必须经过的楼梯。作为一个楼梯,必然是过渡的、暂时的,同时和上下两个社会是紧密相联的,是有机地联结在一起的。由此毛泽东找到了过渡的逻辑联系以及条件,换言之,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的发展,是走上社会主义之途的逻辑基点,解决了实现革命转变的具体途径。由此可见,建国初期毛泽东是主张继续搞一段时间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只是作为一种发展方向,而不是立即就采用的实际步骤。

其次,毛泽东承认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独立性和阶段性,并且指出这个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搞好经济即民生问题。当时毛泽东已经注意到,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建立是有其雄厚的物质基础,即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落后的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也就避不开大工业及其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阶段。他分析了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形态,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是机器,不是手工。我们现在还没有获得机器,所以我们还没有胜利。”(注:《毛泽东书信选集》第238—23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然而,我们也应看到:毛泽东在阐述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同时,对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的鉴定,认识上却前后不一,摇摆不定。尤其是在建国初期,这一问题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之前,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的认识曾几经变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没有明确论述,但在1944年3月的一次讲话中,他明确认为,现在我们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 性质是资本主义但又是人民大众;不是社会主义的,但也不是老资本主义的,是新资本主义(注:参见石仲泉《毛泽东的艰辛开拓》(增定本),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140页。)。1945年5月,在党的七大结论的讲话中,他继续强调,蒋介石是半法西斯半封建的资本主义,我们是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将来还有用,它的性质是帮助社会主义的。

总体说来,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之前对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的看法虽然有所摇摆,但基本上是把新民主主义看成是新资本主义的。这种新资本主义如果说与老资本主义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它在政治上是共产党领导的,在经济上是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

但是在七届二中全会之后,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认识发生了嬗变。按照七届二中全会的设想,革命在全国胜利后建立起来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既不是新资本主义或曰新资产阶级的共和国,也不是所谓第三种形式的共和国,而是人民民主专政或曰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这个共和国在政治和经济上的特征类似列宁所说的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政治和经济的特征。

由于建国前夕毛泽东就已经对新民主主义社会产生了想法,并且在内容上作了调整,使之尽可能地与列宁所说的过渡时期靠近,所以,建国后毛泽东就一般不再使用新民主主义的提法。土地改革一完成,他就立即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并且批评想继续搞新民主主义的同志说:“他们没有懂得革命性质的转变,还在继续搞他们的‘新民主主义’,不去搞社会主义改造。这就要犯右的错误。”(注:《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81页。)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 毛泽东在建国初期对新民主主义的认识不仅是一般认为新民主主义即新资本主义,甚至可以说是把新民主主义看成是资本主义的同义语了。因为在毛泽东看来,此时资本主义已经不只是一种可能,而是作为一种现实威胁存在着。为了使全党丢掉搞一段新民主主义的幻想,他甚至将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称之为“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真的搞它20年的“新资本主义”,对于毛泽东来说是难以容忍的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建国初期毛泽东实际上放弃了原先绘制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但却没有在任何场合下对放弃的原因作出解释。毛泽东之所以采取回避的态度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因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产生在抗日战争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出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上的考虑,其中的一些理论不能不带有那个时期的特征。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已经被全党所接受,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已写进《共同纲领》,如果解释起来,反而显得被动。当时,在毛泽东看来,既然七届二中全会已经在原则上放弃了新民主主义,那么,按照七届二中全会的精神办就是了,不需要再作什么解释了。这也正是他在建国初期反复要求党的高级干部对照七届二中全会精神检查自己言行的原因所在。综观我国两个革命阶段转变的历史,实际上,“从民主革命胜利后的第一年起就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进军步伐”。(注:胡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世纪之交的回顾和前瞻》,《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6期。)

由此推论,毛泽东的民主革命必须与社会主义革命相互衔接的理论,同发展新民主主义存有矛盾。毛泽东在创立新民主主义论时可能未曾意识到,但在民主革命胜利前夕和民主革命胜利后的初期,的确是强烈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在理论上有所反映。这一矛盾的存在,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理论本身确实也存在一些“罅漏”。以至于随着土地改革等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任务的即将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正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通过革命来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时期,毛泽东就不能不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作出选择。要么搞一段新民主主义,那就必须将社会主义革命暂时搁置起来;要么立即搞社会主义革命,那就必须放弃新民主主义。历史告诉我们,毛泽东驾驭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走向,不失时机地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做出了放弃新民主主义的选择,进一步明确了中国革命的社会主义方向。

毛泽东的革命转变理论,曾经指导了我国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实践,这个实践已经成为历史。而且,历史已经做出结论,中国共产党不失时机地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实行两个革命阶段的转换,是有其历史合理性的。它改变了原来设想的“将来一举转变论”,形成了“从现在起逐步过渡论”。这一构想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变农业国为工业国,摆脱贫困,消灭剥削制度的愿望,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尽管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发展过于急促,但是,从方向上说,社会主义改造的提出是符合当时的客观需要的,在改造进程中创造的各式各样的过渡形式,成功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历史不会绝对地重复,但是在革命进程中,的确有时候像列宁所说的,人们不得不一再重复做一件事情。十月革命后,列宁曾想用一个冲锋就使落后的俄国跨入社会主义,实践证明是不可能的,列宁毅然地实行革命的退却,开始新经济政策。列宁在1922年,即十月革命后五年曾这样说: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要奠定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不可能“不犯错误,不实行退却,不一再重新做那还没有完成和做得不对的事情”,因此要求共产党人“一直保持着有机体的活力和灵活性,准备再一次‘从头开始’最困难的任务”。(注:《列宁选集》第4卷, 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97页。)

今天,当我们在对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的回顾与总结中,已意识到准备再一次“重新做那还没有完成和做得不对的事情”的时候,对毛泽东的革命转变理论进行再思考,对于我们今后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首先,必须坚持社会发展的生产力尺度,理清革命转变所依赖的内在矛盾机制的辩证关系。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还是比较注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促进,并且以发展生产力为主、改变生产关系为辅,他一再指出: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而在建国后,他的想法更接近于被表述为这样一种思想:以生产关系的先进性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后来他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发表的谈话,从理论形态上加以明确概括,他说:首先制造舆论,夺取政权,然后解放所有制问题,再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一般规律。然而,毛泽东似乎只注意到问题的一个方面,忽视了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这种做法背后所隐含的前提条件,即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后来,毛泽东自己也承认:“我注意得较多的是制度方面的问题,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注:《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29页。)

其次,落后国家通过社会革命跨越“卡夫丁峡谷”,过渡到社会主义是有条件的。资本主义社会可以“跨越”,但资本主义世界所创造的一切“肯定成果”却无法“跨越”,这在马克思提出“跨越”理论时已经作了规定。1881年2月至3月间,马克思致俄国查苏利奇的信里,详尽地阐述了俄国社会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问题。在这里,马克思明确地指出,由于俄国农村公社所处的特定历史条件,即俄国处在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环境中,它“不是脱离现代世界孤立生存的”,而是“和资本主义生产所统治的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可以通过吸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肯定成果,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反之,“如果俄国是脱离世界而孤立存在的,如果它要靠自己的力量取得西欧通过长期的一系列进化(从原始社会到它的目前状态)才取得的那些经济成就,那么,公社注定会随着俄国社会的发展而灭亡。这一点,至少在我看来,是毫无疑问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44页。)由此可见, 落后国家缩短自己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过程,是有条件的。毛泽东将马克思的“跨越”理论付诸中国的实践,却反映出他急于向共产主义快速过渡或缩短过程的思想,究其原因,主要问题还在于毛泽东缺乏对缩短所必需的条件进行全面和实事求是的研究,尤其是对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力量的积极性估计不足,对资本主义积累因素的量的估计不足。

再者,充分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践的短暂性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及其两者延续关系。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维埃俄国,曾试图“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几年以后感到,这是“力所不能及的”。从1921年以后,不得不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列宁在实践中认识到,“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注:《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3页。)。然而, 毛泽东在两个革命转变过程中,比较注重列宁1921年前实行共产主义的论述,而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1952年,当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与新民主主义理论这两种设想、两种方案碰撞时,毛泽东选择了前者,抛弃了后者。因而使得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实践同它的理论一样像闪亮的流星似的匆匆消逝。在以后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毛泽东也感觉到这一“跨越”的短暂性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据薄一波回忆:“后来当他发觉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结束得过早和对资本主义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利用得不够时,几次想采取措施进行补救,但未能如愿。”(注: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6页。)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践的短暂性决定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大量遗留任务亟待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中完成,同时也决定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长期性;这正是我们在对毛泽东革命转变理论再思考的基础上,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时所必须加以重视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