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十篇

时间:2023-08-08 17:22:03

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篇1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留白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联系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特点,其《标准》又大致规划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基于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围绕“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学设计、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实施,其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革新与优化。然而,基于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往往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把“重点、难点、知识点”等深入教学,使得其整体教学效率略有提升,但学生无法认识与掌握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阻碍了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全面性发展。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留白”的意义

基于我国中小学教育现代化与素质化的改革下,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应当转变传统教学职能,不拘于多媒体标准化、教学课堂情境化或者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导致整个初中数学课堂过于紧、杂、密,让学生不能认清其学内容,从而无法确切地针对性教学。因此,结合艺术中的“留白”设计原理,使其运用于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与理论的思考与练习,让学生切实有空去完成独立思考与练习,从而夯实其数学知识理论的基础。在一定的程度上,通过科学化的教学课堂的“留白”设计,培养学生独立、探究与创新性思维能力,最终提升初中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在整个“留白”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当针对以下几点:(1)以“学困生”作为“留白”导火线,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2)故意“设疑”,让学生自主与探究性学习;(3)任务驱动型“留白”设计,让学生带着“疑”去学习与思考,把教学过程进行分阶段“留白”。

总而言之,对于现阶段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数学课堂,其“留白”的设计正是贯彻与落实“以人为本”的生命化教育理念,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数学应用实践能力,更优化其“三个维度”的教学过程,最终提升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篇2

关键词:数学课堂 有效教学 学生能力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现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一问题作以下初探。

一、 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的信心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兴趣,才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让学生产生一种内在学习动力。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内在动力。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坚持从诱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使之能长久下去。

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1、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

必须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践中,使学生在情绪上引起共鸣,发现数学奥秘。

2、利用好奇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各种手段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产生欲罢不能的激情。

3、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

当学生取得成功时,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新课伊始,教师能否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有意义的心向,对整节课的教学十分重要。因此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围绕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以及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课前巧妙设计好自学思考题,并力求做到所设计的问题明确具体,“浅”中见“深”具有启发性。例如:在引入“过三点”的圆的新课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先在黑板上画出如图,

问题:

1、有一个圆镜被打碎,现欲重新配制一个同样大小的圆镜,要不要反把所有的碎片和这块残片都带去?

2、这个实际问题若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分析,同学们认为可转化为什么问题?(让学生探索、讨论)学生甲:重新画一个与原来相等的圆形镜。学生乙:把玻璃残片补成一个圆。

3、要重新画一个与原来相等的圆,必须知道什么?这样图文并茂的数学情境能使学生探索的欲望油然而生,促使他们集中精力,开动脑筋,尝试探寻各种积极的解决方法,创造的灵感和顿悟很可能由此产生。

自学讨论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环节,是他们初步的认知过程。学生自学时我要求他们做到“三动”,即动口、动脑、动手,让他们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例如在进行《几何》中垂径定理的教学时,我是这样进行的:1、让学生动手。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白纸,要求学生自己画一个圆,然后任画一条直径,再作这条直径的垂线。并把画好以后的图形剪下来,再把图形沿着所画的直径对折。2、思考讨论:①、圆是一个什么图形?有几条对称轴?②、从对折后的图形中你发现有相等的线段和弧吗?并把你发现的结果写下来。③、画图时,知道什么条件?你得出的结论又是什么?3、检查学生动手讨论的结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结果回答问题)4、让学生总结出垂径定理的内容。教师再作简要的补充强调。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认真讨论,大家学习积极性很高,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很容易的掌握了垂径定理。这样,通过自学让学生感知教学内容,逐步掌握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应及时检查自学讨论的效果,迅速获取反馈信息,并作必要的讲授,以帮助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行分层次教学

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切实抓好五个环节:1明确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2、指导学生开展尝试活动,启发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围绕教学目标,组织变试训练,注重一题多解,以提高训练效率;4、及时评价,实现多途径、多方位、多形式的反馈矫正;5总结归纳,深化目标,引导学生概括所学知识、方法,并联系已有的知识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在组织教学时,应该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因此,在使用教材时应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特别予以关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对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讲授选学内容,充分利用教书中的“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和B组题的作用,组织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展他们的学习才能。教学中可采取“低起点,多已层次”的教学方法,即适当放低教学起点,适当增加教学层次,尽可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四、注重课堂中变式的训练与分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解答思维过程,一般地都可以把它分解为三个基本部分:问题的条件部分,问题的解答过程,问题的结论部分。如果把这三个部分作为作为变化的因素,可以构成条件变式题,结论变式题、过程变式题。在进行变式题设计时,应主要依据教材的例题与习题,如“圆内接四边形”一节的例题是:01与02都经过A、B两点,经过A点的直线CD交01于点C,与02交于点D,经过点B的直线EP与01交于点E,02交于点F,求证CE∥DF(参看教材上的图)在此题基础上,可得条件变式题:①已知CD∥EF,求证四边形是平形四边形;②已知CD∥EF,求证CD=EF。经过如此分析,对培养学生识图、证明的能力是有益的,并且起到了巩固“双基”的作用。

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活动效率 提高 思考

效率,是人们实践活动追求的目标,同时,衡量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作为教学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和途径,其课堂教学效率,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发生与时俱进的丰富和变化。众所周知,课堂教学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教学因素,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效率会受到多方面教学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价值观,是教学目标的三个不同纬度,学生永远是课堂教学中最为闪亮的“明星”,能力素养永远是课堂教学永恒不变的目标“追求”。鉴于上述认识,本人现就新课程改革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在此做粗浅论述。

一、重视课堂教学预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准备环节,也是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教师要取得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就必须事先切实做好“基础工作”,“准备环节”,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结合教材内容、学习对象、教学经验等多种因素,力求做到“两个好”。一是要研究教材,备好教材。认真阅读、研析教材内容,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目标要求、训练重点等,从而科学制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并设计和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二是要研究学生,备好学生。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实时了解初中生的思想状态、情感发展以及智力水平和兴趣爱好,针对初中生的学习实际情况,选取和确定教学重难点、教学节奏以及教学案例,让初中生在张驰有度、科学合理的预设内容中,高效深入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二、展现教学双向特性,实施师生双边互动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构成“部件”,也是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考量“标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深度,决定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深度。课堂教学,不是以教师课堂讲解的“量”,单边活动作为评判标准,而是以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双边活动作为“依据”。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参与师生双边互动之中,主体特性能够得到显著展现,深度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确保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变以往教师一人“独唱”的模式,构建师生集体“合唱”的模式,采用师生参与的互动式教学方式,组织初中生参与知识点、问题案例、学习评判等数学实践活动环节,并引导初中生与教师围进行讨论、交流、辨析等双向活动,让初中生在深度参与、深刻研析中,提升学习效能,提高学习效果。

如“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知识点讲解环节,教学利用课堂教学双向特性,采用实践操作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向初中生提出实践操作活动步骤和要求,引导初中生一起参与动手操作、观察两个一模一样三角形的双边实践活动,并提出学习任务和要求,与学生进行问答式的师生互动活动。初中生在此互动进程中,对知识点内涵有了更为直观的感性认知。

三、注重主体实践锻炼,搭建探究思维平台

课堂教学的宗旨和任务,是为了锻炼学习对象的学习技能,培养学习对象的学习素养。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对学习对象学习能力、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明确而又具有的目标要求。课堂教学活动中,衡量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不是看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数量”,而是看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数学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因此,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应重视初中生主体学习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提供探知、解析、思维的活动载体,在初中生亲身实践和教师科学指点下,既领悟掌握解题策略方法,又锻炼提升解决问题技能素养。

问题:如图,在ABC中,AB=AC,O的直径为AB,∠CBF= ∠CAB。求证:直线BF是O的切线。

学生分析:要求证直线BF是O的切线,就需要证明∠ABE=90°,此时,需要借助于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相等得到直角,这就要求采用构图法,连接AE,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判定直角三角形,然后利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相等得到直角,得到∠ABE=90° 即可求证。

教师对初中生分析过程进行点评,向学生明确指出,求证此类问题时,要正确运用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

四、发挥教师教学机智,实时调整教学节奏

课堂教学,其活动进程会因教学对象或教学环境的变化,而发生难以预料的突况,它不是按部就班的固定发展进程。笔者发现,有少部分初中数学教师,面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突况,未能及时有效处置,导致课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事倍功半。教育学认为,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是教师所必需的教学技能素养,也是教师教学机智的重要表现。因此,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发挥自身教学机智,有效解决课堂教学进程中出现的解析问题错误、学生相互打闹、提出超越课本内容的问题等突发事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实时改变教学“节奏”,有效化解突发事件,使突况成为课堂教学“添彩”之笔,实现教学效率提升。

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篇4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新能力;思考

一、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数学学科的丰富内容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对事物进行对比、类比、判断、推理以及跨越时空的想象力。实践证明,数学课堂教学是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战场。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利用定理证明与发现的联系激发学生思维。在多种解题思路探求中开发学生智力,激励学生创新思维。?经过中考,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中考成功的保障,?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综合、探索联想,创造性地解决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做好创新意识的引路人。

二、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近年来,中考试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使得中学教师回归课本知识体系,以达到?“减负提质”之目的。历年中考试题并不是课本知识内容的简单再现,而是取材于课本,加以变化提高而得到的。从新型试题上分析,与以往相比,新试题较侧重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及知识的运用能力,而减少了对学生解题的熟练程度的检查。另外许多测试题的解法空间有所拓宽,目的是要考查学生的思维广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象以往那样只教会典型题的解法去套用。

(一)重新认识教材,创设教学活动情景,激发兴趣,进行创新探索,培养创新能力。例如:在讲“数学归纳法”时,引入“多米诺骨牌”游戏:假设从教室到操场立摆着许多骨牌(或砖),现在,除了一块一块的将它们全部推倒外,问(1)怎样只推一下,就保证所有的骨牌(或砖)都倒下呢?(2)若不推其中任何一块,这些骨牌(或砖)能全部倒下吗?(3)若将其中的某一段拿走几块,那么推第一块还能保证全部倒下吗?(4)设想骨牌是从学校摆到街道,从沈阳摆到锦州,从中国摆到外国……那么你一个人还能一块又一块的将它们全部推倒吗?这样,学生兴趣提高了,认知平衡被打破,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了?,教师及时的提出数学归纳法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就不感到突然了,认识水平上到更高层次.

(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平常中发现不平常,不受“定势”或“模式”的束缚,去探索各种结论或未确定条件的各种可能性。这样充分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有利于学生构建型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多种思路(方法)解题特别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例如在进行证明教学时,只要结论正确,推理合理就可,应尽可能的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做,还可以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究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增强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教师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质疑开始。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篇5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

新课程改革以来,明确提出要求教师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成效。这就需要教师针对每一教学环节进行优化调整,提问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环节,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深知课堂提问的重要性,特在本文就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进行简要探讨,希望能够激发初中生数学学习热情,启迪初中生数学思维智慧,锻炼初中生数学学习能力,提高初中生数学学习成绩。

一、创设问题

创设问题是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出发点,教师在课堂创设问题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进而引导学生产生自觉问题意向,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所以,初中数学课堂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激活教学生机。“学贵有疑”也证明在教学中要质疑和探索,需要教师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初中生质疑,激发初中生认知冲突。同时,初中数学课堂创设问题也对教师提出新要求,即要求教师创设问题要面向全班学生,但也要因人设问。面向全班学生创设问题,要求能够满足班级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初中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吸引多数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因人设问要求教师能够尊重初中生的个体差异性,实施针对性提问。总之,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设问时,要循序渐进地鼓励初中生参与,调动初中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二、鼓励质疑

“学贵有疑”要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鼓励学生质疑,教师为初中生创设问题,需要让初中生对问题进行反思,在反思中质疑,启迪初中生数学思维,开启初中生智慧宝库,鼓励初中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数学学习提出质疑,训练初中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初中数学课堂是师生对数学知识的交流过程,是数学知识“再创造”的过程,需要初中生具有良好的反思意识,对数学知识不断反思、深入研究,提出质疑。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带着质疑学习,对数学知识生疑,挖掘更深的问题,在问题循环中重复思考,有意识地体验数学学习。初中数学课堂教师创设问题后,需要为学生预留一定的反思时间,让初中生能够独立思考后,对问题产生质疑,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掌握新知识,培养初中生数学反思思维,训练初中生数学内省能力,激发初中生数学思维火花,让初中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

三、提问反馈

提问反馈是教师对学生问题回答的反应和学生对教师提问的回答,也是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落脚点。提问反馈作为教师对初中生问题回答的持续强化,意在引导学生做出正确回答。当然,提问反馈还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数学问题思考过程的评价,是锻炼学生发散思维的一种评价手段,也注重学生数学问题的回答结果。最重要的提问反馈就是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强烈引导初中生独立思考,鼓励初中生自主探究学习,增加对数学知识的质疑,增强初中生数学推理能力,在自主提问、自主质疑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提炼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初中生对数学课堂的参与性,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总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重有效提问,尽可能面向全班学生和因人而创设问题,给初中生提供自由思考空间,鼓励和倡导初中生产生质疑,从提问回答过程和结果两方面对初中生数学提问进行反馈,逐渐养成初中生数学思考习惯,培养初中生数学思维,训练初中生数学能力,提高初中生数学学习成绩。

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篇6

关键词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3-0100-02

数学是初中一门必修的课程,又是大部分学生的短板。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主要体现为应试性,教学手段简单传统,导致学生的思维较为闭塞,遇到问题就等着教师讲解,然后死记硬背记住答案。这种教学模式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初中数学课程进行新课改,核心在于“新”,要敢于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采用合作学习模式,能够为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的意义

为初中数学课堂注入活力 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传统的课堂往往是“填鸭式”教学,整个课堂期间都是教师来讲、学生来听,有的教师照本宣科,使得整个课堂毫无生气可言。合作学习模式打破了课堂的安静,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言。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合作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自由思考的空间和交流的平台。传统的课堂遇到重点和难点都是由教师来讲解,学生只管死记硬背,根本不去多想几个为什么,更谈不上创新思维和独立思维。合作学习是遇到重点、难点时让学生先自行思考、互相交流,大家在前者回答的基础上不断地延伸。这种课堂模式不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不管答得对与错,都应鼓励继续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有利于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合作学习模式并不是对教师的解放,而是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设置更深入的问题,再让学生思考。要想达到理想的课堂效果,就需要教师在课前更用心地备课,以回答学生的创新性问题;同时也要求学生在课前认真复习,才能跟上教师的思路,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2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时间安排不合理 由于初中数学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很多教师在课堂上留给合作学习的时间远远不足。可能在一开始还让学生合作学习、自由讨论和交流,但是当时间不够时,就不考虑学生的讨论结果而直接讲出答案,这样进行合作学习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初中数学进行合作学习模式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应在课前做好课堂规划,分配好教学、讨论的时间,课堂上不能只是由教师讲,也不能只是学生讨论,而是教师安排好课堂时间,让学生讨论完后给出反馈。

教师没有起带头作用 现阶段在我国初中数学教师中老教师较多,他们接受新事物较慢,且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内容原理性强,让学生自主开发思考探究的地方很少,因此,很多W生对化学课程没有足够的学习兴趣,上课进度较快,导致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思路,对数学的很多概念理解得不够透彻。因此,在学校开展实验探究教学的前提,是保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改变以往课堂上教师为中心的现象,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核心,摒弃“填鸭式”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既然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就要接受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师不能根据学生成绩好坏或者个人喜好进行课堂提问,应尊重学生的区别,因材施教。

学生参与不积极 合作学习模式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角色对换,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中心地位,不仅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还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积极配合,也要转变以往的学习态度。以往的课堂上,学生不习惯积极思考,一味等着教师传授知识。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课堂,要求教师上课充分为学生“留白”,即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自行思考,然后小组之内、小组之间互相讨论和交流。教师要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及时与学生增加互动,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营造出轻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真的进入状态,收获这种教学模式带来的益处,从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3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化

合理分配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小组分配合理是保证小组讨论的重要前提,教师不能因个人喜好,将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分开,也不能任由学生的喜好而随意自行组队,应综合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性格进行分组,对每个学生的职责进行分工,如组长、发言人、记录员、督导、专家、外联等。组长负责安排每个学习任务;发言人负责整理小组成员的发言;记录员负责记清楚每个小组讨论时遇到的突破点和难点;督导负责监督大家的学习态度,如组内同学思想涣散应及时汇报给教师);专家一般是组内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负责指出大家回答问题时遇到的错误;外联负责与其他小组之间进行沟通和讨论,并把新的想法告诉小组成员。这样的课堂模式能够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教师应在讨论过程中观察每个学生的变化情况,并把握好课堂的纪律和动向。

提供必要的硬件和资源 要想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合作学习模式,保证初中数学设施齐全是重要前提,包括计算机、投影仪、白板等,都需要准备充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这种资源,在讨论过程中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展现给小组成员。组内交流后整理每个成员的想法,然后组间传阅资料,最后交给教师做点评并指出问题;而不是以往在课堂上,教师操作、学生观看,一遍即可。

4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虽然初中数学课程内容偏理论性较多,但是与生活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为学生的合作学习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堂情境下进行讨论,有助于学生将生活实际与理论知识相联接,有利于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课堂上还应当注意有效提问问题,提问所设置的问题要和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并有启发性,学生由浅入深逐一攻克,在思考的过程中获取新的信息,提高分析能力。课堂提问要把握好时机,提问前应引起学生的注意后再进行提问,如当教学到达提升处、教学矛盾时,都是呈现问题的好时机。对于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一些问题,应该通过提问让他们试着自己去分析。课堂提问没有固定的模式,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可适当变换提问的角度,增加提问的新颖性,同时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 结束语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教育水平飞速发展,尤其是到了21世纪之后,更是得到迅猛进步。我国向来重视学生的基础教育,初中数学课程作为初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进行合作学习模式是大势所趋,但是初中数学课堂至今仍存在很多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尝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用高效、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本文强调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性,针对合作学习现状提出解决策略,以期推动合作学习模式在我国高效运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潘良杉.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4(52):195-196.

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篇7

关键词:初中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学生的主体性

一、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1.课堂游戏做引导

游戏最能使学生集中精力,从而进行有效的学习,它对提高学习效率也有明显的效果。所以教师可以用课堂游戏引导学生,并使其逐渐对所学的数学课程产生兴趣,走进数学乐园。不仅如此,游戏还可以开发大脑。恰当的数学游戏可以使学生养成积极动脑的好习惯,它是后续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课堂上通过放映PPT的方式与学生互动,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中间穿插一些互动游戏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最后由教师做课堂总结,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比如,初中数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握手定理。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提出几个问题:两个人互相握手一共要握多少次?三个人呢?五个人呢?七个人呢?接下来,就将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活动,几人组合,通过实践记录数据,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这样,通过共同讨论问题,学生对自己总结出的结论,才会有更深刻的印象。最后教师做出总结,将问题深入化:n个人互相握手一共要握多少次?根据学生实践得出的数据和老师的详细分析,得出最终的结果:n(n+1)/2。

2.师生沟通,共同进步

师生沟通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非常独特的作用。通过相互沟通和真诚交流,师生既可以增进彼此间的感情也可以探讨学习中的问题。只有了解学生的思想,剖析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用创新思维想办法。老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询问学生的日常生活问题,有问题就及时想办法帮忙解决,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大胆提出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启发学生灵活动脑并且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所以,师生之间的沟通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桥梁,是师生共同进步的先决条件。

二、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1.用自信面对学生,用微笑激励学生

要想在初中数学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要构建和谐课堂。舒适的课堂氛围,才能告别沉默的数学课堂,激励学生发言。课堂上,教师的心情、态度和行为举止都会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情绪,所以,只有教师怀着愉悦的心情,面带微笑,学生才不会紧张。老师就应该信心百倍地站在讲台上,充满自信,这样才能将这种精神传递给学生,使课堂气氛变得有生机,用微笑给数学课堂带来阳光。

2.问题讨论,增强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思维主动性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中有着微妙的作用。思维主动性逐渐锻炼出来,学生在课堂上才能跟上老师的思路,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课下进行自主性学习。思维主动性类似于课堂上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只有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思维,才有可能进行自主学习。而思维主动性的锻炼就是要通过不断地思考问题,直至完成独立思考。具体来说,思维主动性主要是通过讨论各种问题锻炼出来的。课堂上的讨论环节有利于学生开放大脑,集思广益,参考别人的方法帮助自己思考问题,进而锻炼思维主动性。

总之,初中数学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做到的,需要在日常的生活和课外活动中逐渐培养,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来完成这件长远而有利的事情。初中数学课堂中突出学生主体性不是单单依赖老师的努力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能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才能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所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两大重点。

参考文献:

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篇8

一、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特征分析

首先,初中数学是学生借助已有生活经验、过程、活动产生的,初中数学课堂应是富含活动体验的数学课堂。富含活动体验的课堂,强调学习者的能动性参与,使学生个体在沉浸式参与中体验、感悟数学应用。其次,初中数学课堂应是双主模式课堂,即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数学课堂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具有开放性和不可控性,再者,初中学生学习意识不强,自觉性较差,若教师的引导旁落,会对学习效果产生危害和风险。教师的引领是保证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应有之义,充分的计划、预设能保证一堂严谨有效的数学课堂。再次,数学课堂应注重默会知识的传递。数学的部分知识具有缄默性,难以通过语言形式化地表达,而这部分知识对学生个体具有强势的支配作用,决定着个体的数学思维、数学能力。因此,数学课堂还应向学生无形传递对方法的理解和自觉应用方法的意识。最后,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所以数学课堂还应是生活化课堂,注重知行合一,训练学生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思考、提出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高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逐渐深入,高效课堂策略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重视。依据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特征,针对目前牵制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因素,提出以下实践策略。

1.基于活动的初中数学课堂实践策略。杜威指出:“教学应从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出发,使学生在游戏和工作中,采用与儿童和青年在校外从事的活动类似的活动形式。”。基于活动的视角进行数学课堂在一定程度上能触及数学学习的本质。近年来,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在初中数学课堂中也倍受推崇。

活动课堂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优势不言而喻,但是因其具有开放性和不可控性,容易对学习效果产生危害和风险,所以,教师适时的指导、讲授、提问、规范是必要的。教师不仅要在课前做精心的设计与安排,尽可能地预设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还要参与到学生们的学习过程中,对他们的学习进行全过程支持,针对学生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反馈,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提供及时的指导和鼓励。这样既能保证学习者不会因学习中途受挫而导致放弃,也能保证学习活动过程不会因失控而陷入泥潭。

数学教学中,知识内容的教学应是线性的、严谨的,因此活动载体也应是线性的、严谨的,具有紧密内在关联性的。这种内容关联目标、活动围绕内容的设计才使得任务具体、思维集中。学生在这具有紧密关联活动中的学习就更有助于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2.有效提问促进高效课堂实践策略。在新课程理念下,有研究者提出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提出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以及相应的心理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其数学思维得到发展,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

有效课堂对教师提问的要求比较高,要求其具有艺术性和技巧性。第一,教师课前要精心预设问题,尽量选择“一题多解”或“一问多答”,或是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在思考探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思维不断发展、认识逐渐清晰。第二,教师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设计具有艺术性的“问题串”,遵循启发式教学,这样才会达到提问的高效互动。第三,注重提问的含蓄性,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能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热烈的争辩,相反,简单的问题不具有代表性和思考性。第四,注重提问过后的等待时间。首先学生要理解等待时间的价值和意义,其次学生要养成在等待时间内积极思考、组织语言准备回答的良好习惯。第五,针对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教师要给与明确、具体的反馈,并进行适当的表扬和鼓励。

3.富含教学机智的教师保障高效课堂策略。富含教学机智的教师是高水准的教师,对课堂的调控和设计表现出具有精准的尺寸感,具有利用教学技术对想不到的情景进行崭新的、出乎意料的塑造能力。一堂高效的数学课堂对教师的要求不言而喻。我们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教师,多积累、多交流、多汲取,只有广博才能做到获取。

参考文献:

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篇9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初中数学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不断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有效性也应该作为学校及任课教师的一项长期任务。而所谓初中数学的有效性主要指任课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在课堂中通过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主动思考,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学习数学的潜力,最终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就目前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现状而言,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高的因素。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才能确保不断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导致当前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不容易提高的因素有多方面,但主要因素是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方法、课堂师生关系不融洽、学习氛围不和谐及学生学习方法的不正确三个方面。具体来说,任课教师自身的专业教学水平普遍没有达到素质教育要求的水平,不能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导致教学效率提不高,也就不能持续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当前数学的课堂教学氛围不够积极活跃,学生们的思维不能有效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甚至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会导致学生们产生厌学。另外学生学习数学不得法,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常常容易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教学有效性也得不到提高。所以,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结合上述制约因素分析自身教学特点,认真地探讨和思考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二、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及建议

1.积极优化课堂结构,培养学习兴趣

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大多数仍是以教师主讲的模式在进行,学生作为知识接受者,处于被动听讲的状态。课堂教学形式相对单一乏味枯燥。在这样的课堂结构中,教师和学生在角色设定上都过于僵化,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各任课教师应积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具体来说:(1)课堂教学结构打破教师主讲的局面,多提供学生们参与教学活动中来的机会,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性,充分满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2)结合教学内容及初中生年龄的特征,课堂设计适当融入趣味性内容。初中生爱动、想象力丰富,热情但又不成熟,喜欢被有趣的事物吸引。因此,提高教学有效性可通过在课堂设计中融入趣味性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目的。(3)课堂设计积极引入新的教育理念,课堂教学多元化。任课教师要结合初中数学的特点,积极引入课堂新教育理念,使课堂教学多元化,改变课堂教学单调、乏味的现状,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例如,在勾股定理的相关教学中,引入时可多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吸引学生注意,证明时则可引导学生们自行探索,在必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纠正,让学生们充分参与其中,又乐在其中。

2.把握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正确施以引导

提高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各任课教师还应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特点,结合本班级学生的各种实际情况,加强老师的作用,形成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想法或学习方法。目前来看,具体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充分利用好课堂设问,通过提问,分层次对学生们的课堂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验。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课堂的设问,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或是存在疑问的地方进行讲解,同样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提问环节是做好教学指导的关键,各任课教师要善用该手段,在设问时注重问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引导,有针对性和侧重。在初中课堂教学过程中,各任课教师应逐渐使教学引导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并根据课堂内容及教学的其他需要调节教学引导的实施力度,做好教学引导,从而保证学生通过课堂教学灵活掌握和吸收更多知识。除此之外,任课教师还应在加强例题和习题设置引导方面下功夫。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教学目标与难易程度,各任课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插入适量的题目,一方面了解学生掌握程度,一方面查漏补缺。

3.适度评价学习效果,循序渐进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

我们都知道为了中考取得较高的分数,而采取“题海”战术的方法来学习数学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这从长远的学习数学及培养数学素养方面来说,都是没有任何好处的。那么,面对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瓶颈,各任课教师还可以通过适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方式,督促其逐渐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具体来说,任课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时,应将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等作为目标,帮助学生及时总结属于自己的正确数学学习方法,最终训练自主创新、发散思维等能力,真正实现有效学习。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组合体,涉及多个方面。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不仅应当让学生掌握必备的数学知识,更应当关注如何提高学生们灵活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思考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只有各任课教师不断致力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才能真正地将学生从题海中解救出来,提高学生们的综合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孙志峰.初中数学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5):213.

[2]张守彩.浅析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5):8.

[3]李群辉.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1(28):100.

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篇10

关键词: 课堂引入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实效

课堂引入环节,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最初环节。一个良好的课堂引入,可以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课堂上所讲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对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一些初中数学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课堂引入的作用,开场就进行新的数学知识的讲解。这样的教学,对于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利。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选择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巧用课堂导入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的。

一、加强旧知利用,巧用课堂引入

初中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因此,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在系统性方面具有明显的特征。初中数学概念的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初中数学知识的渐进性让数学知识具有了利用旧知识进行课堂引入的机会。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引入环节的质量,教师需要对数学知识的发展规律进行分析,利用旧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引入。教师可以通过思考题的设置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课后拓展思考,激发学生对新的数学知识的渴望。

比如在讲解《绝对值与相反数》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上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对本节内容进行引入。在绝对值与相反数的学习之前,初中学生对数轴相关知识进行了学习。在学习绝对值与相反数时,为了使绝对值与相反数的内容被成功引出,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阶段为学生留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在数轴上,0两边相对应的数字具有怎么样的关系呢?”或者“用数轴表示数具有哪些意义呢?”这样一来,学生对数轴知识进行思考,对绝对值与相反数的概念进行总结。这样的课堂引入,会使学生在总结旧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对新的数学知识进行展望,有利于初中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二、加强兴趣激发,巧用课堂引入

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具有较重要的作用,在进行课堂引入的设计时,教师要考虑到初中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兴趣的需要。教师要利用有效的方法,在课堂引入阶段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学活动的开展得到了更多的支持。教师拥有了更多的教学用具,学生拥有了更多的学习资源。教师利用教学用具与模型,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引导,可以提高学生提问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望。

比如在学习《从三个方向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一些合理的教学模型,让学生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物体进行观察,了解不同视角下物体的不同形态。利用教学模型,教师引导学生在课上进行物体的观察活动,并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课堂引入活动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较直观的教学模型,新的数学知识会变得更加形象,这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的提高是极其重要的。

三、加强悬念设置,巧用课堂引入

初中学生对于未知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好奇心,面对陌生的知识,会有一种求证的欲望。在初中数学课堂引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悬念的设置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进行悬念设置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一些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走近新的数学知识。在设置悬念进行课堂引入时,教师一定要重视问题的难度及其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将初中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结合是一种很有效的悬念设置方法。将悬念整合在数学知识与生活中,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图形的全等》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悬念的设置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关注。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引入环节组织学生对几组全等的图形进行观察,找出每组图形的相同点。再对比几组不全等的图形,让学生发现其不同点。最后,教师利用提问设置悬念,比如“通过两组比较,同学们认为前一组图形是什么关系,后一组图形是什么关系呢?”或者“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组这样的图形,大家可以找找看,并且发现它们之间的亲密关系。”这样的悬念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融入到初中数学学习活动中。

四、加强美感创设,巧用课堂引入

美感对于初中学生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成果推动课堂的发展。多媒体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进行新数学知识的呈现与引出,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魅力的认识,促进学生正确数学知识观的建立。巧用课堂引入促进初中数学实效的提高,教师要注重课堂引入环节的美感创设。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有利于学生融入到数学活动中。

比如在学习《丰富的图形世界》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个科学合理的课件。在课前,教师要对学生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图形进行分析,找到与规范图形相近或者相关的生活实例,为学生展现生活中的丰富图形。在课件的播放过程中,学生如同身在一个缤纷的世界里,对新数学知识的学习充满渴望。

五、加强学习激励,巧用课堂引入

课堂活动中的激励,对于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及积极性都有重要的影响。在进行新数学知识引入时,教师可以利用旧知识复习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复习与总结。教师要做的就是对学生的总结成果进行肯定,使学生在每一节课的开始都具有较高学习热情。得到教师的认可,是许多学生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初中数学教师要认识到正确的激励方法对于初中数学课堂实效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说出自己的复习思路及分享其总结的内容后,教师要利用积极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肯定,比如“你总结得很好”或者“你思路很清晰”等,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而对于那些总结不太好的学生,教师不能一味地否定,要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与鼓励。用“你还可以做得更好”或者“你还能实现更大的进步”等正面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面向全体学生的激励方法,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促进课堂引入成功,提高数学教学实效。

综上所述,巧妙利用课堂引入对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笔者从多个方面对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引入的方法进行分析,希望以此引起当代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对于课堂引入环节的重视。只有教师重视课堂引入环节,才能不断优化课堂的引入环节活动,更好地利用课堂引入引导学生参与到初中数学学习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