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笔记十篇

时间:2023-08-15 17:31:1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笔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笔记篇1

满疆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紧密依托专业化的人才、科技优势,坚持“发展与合作”的发展战略,始终专注于计算机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成为IT产品及解决方案的专业提供商。

满疆的产品线已涵盖笔记本电脑15款产品及教育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等。作为以先进技术为依托的高科技企业,满疆始终与业界最前沿的科技力量并肩作战,随时为用户提供先进的产品应用。通过与AMD、英特尔、微软、盛大等上游厂商的密切合作,满疆在教育笔记本、安全EPC、游戏EPC及正版操作系统普及应用等领域均率先吹响了号角,以不断的满足市场及用户的需求。

在产品品质安全方面,满疆笔记本电脑相继通过了ISO9001及ISO9002等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3C中国强制认证等审核,一次开箱合格率达到99% 以上。满疆电脑全线获得认证机构颁发的节能认证证书。

在生产销售和服务方面,满江已取得全国全部省市家电下乡入选。满疆笔记本电脑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26个省级办事处、31个省级分销商,建立了500余个地市级服务站,建立了2000多家经过认证的县区级商并售后服务点。公司利用多年参加远程教育项目建设形成的资源,发展了庞大的乡镇中小学计算机教师兼职完成初级的售后服务和培训,形成了辐射全国的强大的营销和服务网络。

作为计算机生产企业,满疆在高科技领域摸索出一条以自主创新为引擎、以“中国创造”为核心的发展之路。满疆始终坚持发展自有核心技术,以“向客户提供安全、可靠、有竞争力的产品”为使命,与客户共同成长,努力成为一流的计算机生产企业。

持续创新是满疆发展的强大动力引擎。在“开放状态下全面引进”的创新浪潮中满疆成功实现了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也正是这个成功模式成就了满疆,使满疆在不断的创新与发展的改革浪潮中全力前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笔记篇2

关键词: 职业岗位需求;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理实一体化实训室

中图分类号:TP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5)01-69-03

Exploration of construction of theory-practice integration training room based on

future posi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en Gaofeng

(Zhejiang Yuying Vocational College,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ory-practice integration training room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the education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Focusing on the need of future position, based on the practical need of computer maintenance and repair course, a design of theory-practice integration computer maintenance and repair training room is proposed to satisfy the need of teaching, training, skill contests and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exams.

Key words: demand of future position; computer assembly and maintenance; theory-practice integration training room

0 引言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逐步兴起,截止2014年7月,全国具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有2246所,其中高职高专1327所,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中已占半壁以上江山,高等职业教育已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失的部分。高职院校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职业人”,必然要经历实验实训的模拟仿真阶段,才能顺利进入企业,实现零距离的就业。

在我国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被视为经济发展的基石,社会正常运作的纽带。台湾将技职院校学生视为社会的中间力量。台湾职教专家陈博士曾说“是高职生保证了社会的正常运转,大量的社会工作是他们完成的,这些孩子要鼓励。当你们老了,载你去看病,做饭给你吃的是他们,帮你们修车的是他们,陪你们安度晚年的也一定是他们;成龙成凤的孩子也许在国外,也许没时间,只是在你生命最后一刻的时候回来看一下[1]。”

高职院校同时还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区域培养自主创业型人才的任务。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作为培养合格“职业人”的环境,是学校教学、实验、实训的重要基地,是学生学习知识、开发产品、验证成果的重要场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各学校的实验实训室数量逐年增加,使用频率提高,开放时间延长。如何有效地设计一体化的实训室教学与就业岗位衔接,已成为现阶段实训室建设与教学共同关注的焦点。

1 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

1.1 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理实一体化教学打破了以往教师纸上谈兵的授课方式,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验证,最大限度地掌握实践操作技能。

1.2 理实一体化教学目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建设是集理论性、操作性与应用性于一体,以满足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为出发点,同时也辐射到其他开设“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的相关专业实训需求。从计算机各配件的性能指标、选购、组装,到计算机软硬件故障的调试、分析、排故、维修等环节,逐步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技能,同时在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环节中设计配套的考核评分体系,以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培养出能适应计算机销售、采购、组装与维修等IT行业所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2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建设需求

2.1 就业岗位需求

计算机应用技术已渗透到各行各业,成为生产、办公、通信等方面的重要工具。工作岗位中的计算机如果不能正常使用就会对实际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当下以iPhone和iPad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终端,其卓越的性能与设计赢得了年轻人的追求与热捧,它不仅能实现原手机功能,也增强了网络技术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嵌入式结合应用,如移动实时导航、移动网络社交、移动网银支付等功能,推动了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2014年11月11日,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与杭州网创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等5家电子商务公司利用“双十一”活动载体,有454名学生参与实战,利用电子商务综合一体化实训室平台为合作企业创2亿多元销售总额的奇迹,其中学生实现7000多万元的销售额,占企业销售总额的35%,单个学生销售量最大达30多万元[3]。由于提前配备了专业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人员调试服务,因而保障了电子商务平台的正常运转。这显示出当前各个行业中对电子产品售后维修人才的需求以及对计算机组装调试与维护技术课程学习的必要性。

2.2 专业教学需求

人才培养是为市场需求所服务,市场需求的变化决定着人才培养模式。用人单位考察一个人时,不仅看学历,更在乎学历背后的综合素养及应用能力。“我们需要的学生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还能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能调整与充实自己知识层面,特别是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这是用人单位招聘中常说的话。浙江育英职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定位是“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能够运用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和技能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计算机系统管理与维护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4]”。目前我院每学年开设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的专业有4个,共10个班级,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72课时,其他专业是36课时。由于原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未及时更新,硬件设备基本处于报废状态,无法开设系统安装维护等相关软件实训,已不能满足现阶段实践教学需求,课堂中只能展示以往硬件产品、设备的组装等操作,无法达到教学目标。实训室的更新建设同时也可辐射到开设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等专业。

2.3 课程配套需求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大于理论的课程,很多实训项目要依托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来完成。通过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更新建设,可以把现阶段的多媒体课堂转移到实训室,形成教、学、做一体化,使任务驱动教学在实训室中得到充分的开展。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更新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践操作环境,给学生提供了现场使用电烙铁焊接、万用表检查、电热风式拆焊等维修工具的演示,让学生在学校环境中接触了实际维修环境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建设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能完成整门课程的实践教学需求,同时能满足每班约40名学生的实训教学需求。

2.4 技能比赛与职业资格考试需求

以赛促学就是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基础上参加技能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学习课外技能知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5]。2006年9月浙江育英职院信息技术系学生参加了的杭州市首届计算机(微机)调试员大赛和浙江省第二届(微机)调试员大赛,有5名学生进入前10名,并代表杭州市参加浙江省第二届(微机)调试员大赛,其中3名学生获得大赛1、2、3名和团体奖。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当时新建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校为参赛学生提供了配套的学习场地,教师一边教,学生一边学和练,大大增强了实践操作性,这次大赛的主要目的就是检验学生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取得技能大赛好成绩是对培养人才的肯定,也对学校在实训室配套建设上提出了要求。

根据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2009[3]号文件精神,学院各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必须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定位为“计算机装调员”,目前专业教学与职业证书制度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本实训室的建立不仅可以作为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实践内容与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相结合,而且还可作为“计算机装调员”职业工种的技能鉴定场所,满足学生的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和技能鉴定需求。

3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理实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建设方案

3.1 设计理实一体化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结构

根据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专业教学、课程配套、技能比赛与职业资格考试等需求,结合实训室场地实际情况,实训室建设方案规划如图1所示。

<E:\方正创艺5.1\Fit201501\图\sgf图1.tif>

图1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理实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结构图

3.2 产品展示区

产品展示区主要用于对以往计算机主机各主要配件的展示,可以做成展示柜,按年代分层展示各个配件,如CPU、主板、显卡、内存、硬盘、光驱、网卡、声卡、电源等,也可展示一些计算机外部I/O设备,如打印机、扫描仪等,使学生了解目前主流配件跟历史配件在外观、功能、价格等方面的对比,了解硬件发展阶段史。

3.3 装配调试区

装配调试是本一体化实训室建设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学好维护技能的主要实训区域。实训室的场地面积选90平方米左右,放置的电脑数量为40台。装配调试区可以分硬件调试和软件调试两个区域,装配硬件调试区可以利用学院即将淘汰的20台电脑,让学生进行硬件装配调试,可完成台式机的组装流程、硬件故障排除等实训,学生实训过程中难免对硬件造成损伤,即使对硬件造成损伤也能使经济成本最小化。装配软件调试区向市场采购20台主流配置的机器,让学生了解当前的电脑硬件配置,可完成操作系统的安装、GHOST软件的使用等实训。上课过程中可以实现软硬件交差实训,避免新主机让学生进行组装调试,大大降低了新机器的损坏率。

3.4 笔记本维修工作室

笔记本电脑以其便携、节能等优势成为目前发展的主流,但笔记本电脑的维护与维修是个问题,市场对笔记本维修人员存在大量缺口,因此在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开辟“笔记本维修工作室”已显得十分必要。

笔记本电脑维修工作室所需的维修工具见表1。本工作室的成立不仅可以面向专业教研服务,还可以面向全校师生服务,对笔记本电脑故障进行维护维修(如常见的笔记本电脑故障:①笔记本电脑开机后电源指示灯亮,屏幕无显示;②显示屏亮度偏低;③笔记本电脑开机后电源指示灯亮一下就灭,等等。)还可以吸收一部分兴趣学生成为工作室成员,让学生在实践环境锻炼中成长,积累维修技能,本工作室也可成为校园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载体。

表1 维修笔记本电脑所需主要工具表

[工具类别\&工具名称\&说 明\&拆装工具\&螺丝刀\&4mm*100mm十字形螺丝刀1把,内、外六楞螺丝刀各1把\&镊子\&不锈钢普通型1把\&钳子\&直头和弯头各1把\&拆机撬棒\&1个,主要拆键盘和显示屏\&焊接工具\&电烙铁\&30W外热式和35W内热式各1把\&热风枪\&850型热风枪1台\&吸锡器\&用于吸多余的焊锡1台\&测量工具\&万用表\&UT60数字型1台\&清洁工具\&毛刷\&25mm棕毛刷1把\&皮老虎\&乳胶材质1个\&]

3.5 维修工具存放区

主要存放十字形螺丝刀、一字型螺丝刀、RJ45网线钳、尖嘴钳等各类维修工具。

3.6 材料存放区

主要存放实训辅助设备,如网线、系统安装光盘、空白光盘、水晶头、实训手册、实训报告等。

4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建设后的预期效果

4.1 开设的主要实训项目及理实考核评分卡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建成后,能完成实训项目及理实评分考核卡,见表2。

表2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理实理实一体化实训室考核项目卡表

[姓名\&学号\&技能考核50%\&理论考核

20%\&平时成绩

15%\&职业资格

证书15%\&总评

成绩\&\&\&\&\&\&\&\&序号\&实训项目\&考核内容\&配分\&得分\&扣分原因\&1\&计算机硬件配件认识\&①了解以往计算机配件②熟悉当前计算机各主流配件\&3\&\&\&2\&Rj45网线制作\&①T568A与T568B的排线顺序②制作技巧及美观度③测线仪进行验证等\&3\&\&\&3\&计算机组装与测试\&①掌握台式机组装流程②高级格式化硬盘③BIOS参数设置等\&5\&\&\&4\&操作系统的安装与测试\&①掌握单机传统安装操作系统方法②掌握U盘引导PE界面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②设备驱动程序的安装方法③常用软件的安装方法等\&5\&\&\&5\&系统优化和性能检测\&①掌握TuneUp Utilities软件进行优化的方法②掌握使用“鲁大师”软件对系统的组成部件进行性能检测③注册表修改等\&5\&\&\&6\&GHOST软件的使用\&①掌握用GHOST软件来进行系统的备份与恢复②掌握用U盘启动windows PE界面对GHOST软件的运用③通过GHOST软件来恢复网络多台计算机系统等\&5\&\&\&7\&光盘刻录

制作\&掌握数据、音频、视频、映像等格式的CD和DVD光盘制作\&4\&\&\&8\&计算机硬件故障排故(台式机)\&①掌握分析引起故障原因②掌握判断故障方法(点亮硬件故障系统最小法)③理解主板主要电路的维修技巧④掌握各维修工具的使用\&6\&\&\&9\&计算机硬件故障排故(笔记本)\&①掌握分析引起故障原因(开机指示灯显示正常但显示屏无显示等)②掌握判断故障方法(点亮硬件故障系统最小法)③掌握主要故障部件的更换④掌握各维修工具的使用\&6\&\&\&10\&计算机软件故障排故\&①理解引起故障原因②掌握判断故障方法及修复过程等\&4\&\&\&11\&计算机网络基础应用\&①掌握家庭网络互联应用②掌握校园局域网的应用③掌握常用网络命令使用并能实现数据共享等功能\&4\&\&\&指导教师签名:\&技能考核实得分:\& 年 月 日\&备注:理论考核(期末安排理论考试,卷面100分,占20%);平时成绩(点名+作业+提问,占15%);职业资格证书(考取高级工“计算机装调员”职业资格证,占15%)。\&]

4.2 贴近就业岗位的适应性

学生在校学习、提升职业素养,为今后的就业奠定基础,而在就业问题上,企业对应聘人员的要求提高了,高职院校学生动手操作本领和应聘单位对动手能力的高要求仍然存在很大断层,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就业难的现象[6]。根据市场计算机维修类岗位特点,建设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理实一体实训室有利于提升学生就业上岗适应性,学生在掌握主板、笔记本电脑维修技术的同时,还可向网络设备终端及小型家电产品的维修进行辐射,如电视机、电饭煲、电磁炉等维修,不仅可以满足专业的上岗需求,还可进行自主创业,使学生既掌握知识技能,又加强了就业岗位适应性。

参考文献:

[1] 沈高峰.赴台湾龙华科技大学师资培训见闻之启示[J].齐齐哈尔高等

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4.5:28-30

[2] 百度百科.

[4]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与应用系计算机应用专业培养目

标.

[5] 沈高峰.高职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与探索[J].济南职

业学院学报,2012.2:76-7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笔记篇3

【论文摘要】:在许多基于单片机的应用系统中,系统需要实现遥控功能,而红外通信则是被采用较多的一种方法。红外通信具有控制简单、实施方便、传输可靠性高的特点,是一种较为常用的通信方式。

在许多基于单片机的应用系统中,系统需要实现遥控功能,而红外通信则是被采用较多的一种方法。红外通信具有控制简单、实施方便、传输可靠性高的特点,是一种较为常用的通信方式。红外线通信是一种廉价、近距离、无线、低功耗、保密性强的通讯方案,主要应用于近距离的无线数据传输,也有用于近距离无线网络接入。从早期的irda规范(115200bps)到askir(1.152mbps),再到最新的fastir(4mbps),红外线接口的速度不断提高,使用红外线接口和电脑通信的信息设备也越来越多。红外线接口是使用有方向性的红外线进行通讯,由于它的波长较短,对障碍物的衍射能力差,所以只适合于短距离无线通讯的场合,进行"点对点"的直线数据传输,因此在小型的移动设备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1. 红外通信的基本原理

红外通信是利用950nm近红外波段的红外线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体,即通信信道。发送端将基带二进制信号调制为一系列的脉冲串信号,通过红外发射管发射红外信号。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光脉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后送给解调电路进行解调,还原为二进制数字信号后输出。常用的有通过脉冲宽度来实现信号调制的脉宽调制(pwm)和通过脉冲串之间的时间间隔来实现信号调制的脉时调制(ppm)两种方法。

简而言之,红外通信的实质就是对二进制数字信号进行调制与解调,以便利用红外信道进行传输;红外通信接口就是针对红外信道的调制解调器。

2. 红外通讯技术的特点

红外通讯技术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无线连接技术,被众多的硬件和软件平台所支持:

⑴ 通过数据电脉冲和红外光脉冲之间的相互转换实现无线的数据收发;

⑵ 主要是用来取代点对点的线缆连接;

⑶ 新的通讯标准兼容早期的通讯标准;

⑷ 小角度(30度锥角以内),短距离,点对点直线数据传输,保密性强;

⑸ 传输速率较高,目前4m速率的fir技术已被广泛使用,16m速率的vfir技术已经。

3. 红外数据通讯技术的用途

红外通讯技术常被应用在下列设备中:

⑴ 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和手持电脑;

⑵ 打印机、键盘鼠标等计算机设备;

⑶ 电话机、移动电话、寻呼机;

⑷ 数码相机、计算器、游戏机、机顶盒、手表;

⑸ 工业设备和医疗设备;

⑹ 网络接入设备,如调制解调器。

4. 红外数据通讯技术的缺点

⑴ 通讯距离短,通讯过程中不能移动,遇障碍物通讯中断;

⑵ 目前广泛使用的sir标准通讯速率较低(115.2kbit/s);

⑶ 红外通讯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取代线缆连接进行无线数据传输,功能单一,扩展性差。

5. 红外通信技术对计算机技术的冲击

红外通信标准有可能使大量的主流计算机技术和产品遭淘汰,包括历史悠久的调制解调器。预计,执行红外通信标准即可将所有的局域网(lan)的数据率提高到10mb/s。

红外通信标准规定的发射功率很低,因此它自然是以电池为工作电源的标准。目前,惠普移动计算分公司正在开发内置式端口,所有拥有支持红外通信标准的笔记本计算机和手持式计算机的用户,可以把计算机放在电话机的旁边,遂行高速呼叫,可连通本地的因特网。由于电话机、手持式计算机和红外通信连接全都是数字式的,故不需要调制解调器。

红外通信标准的广泛兼容性可为pc设计师和终端用户提供多种供选择的无电缆连接方式,如掌上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设备和桌面计算机之间的文件交换;在计算机装置之间传送数据以及控制电视、盒式录像机和其它设备。

6. 红外通信技术开辟数据通信的未来

目前,符合红外通信标准要求的个人数字数据助理设备、笔记本计算机和打印机已推向市场,然而红外通信技术的潜力将通过个人通信系统(pcs)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网络的建立而充分显示出来。由于红外连接本身是数字式的,所以在笔记本计算机中不需要调制解调器。便携式pc机有一个任选的扩展插槽,可插入新式pcs数据卡。pcs数据卡配电话使用,建立和保持对无线pcs系统的连接;扩展电缆的红外端口使得在pcs电话系统和笔记本计算机之间容易实现无线通信。由于pcs、数字电话系统和笔记本计算机之间的连接是通过标准的红外端口实现的, 所以pcs数字电话系统可在任何一种pc机上使用, 包括各种新潮笔记本计算机以及手持式计算机,以提供红外数据通信。而且,由于该系统不要求在计算机中使用调制解调器,所以过去不可能维持高性能pc卡调制解调器运行所需电压的手持式计算机,现在也能以无线方式进行通信。红外通信标准的开发者还在设想在机场和饭店等地点使用步行传真机和打印机,在这些地方,掌上计算机用户可以利用这些外设而勿需电缆。银行的atm(柜员机) 也可以采用红外接口装置。

预计在不久的将来,红外技术将在通信领域得到普遍应用,数字蜂窝电话、寻呼机、付费电话等都将采用红外技术。红外技术的推广意味着膝上计算机用户不用电缆连接的新潮即将到来。由于红外通信具有隐蔽性,保密性强,故国外军事通信机构历来重视这一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这一技术在军事隐蔽通信,特别是军事机密机构、边海防的端对端通信中将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正如前面所述,它还将对计算机技术产生冲击,对未来数据通信产生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 蒋俊峰.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通讯设计[j]. 电子设计应用, 2003, 11.

[2] 曾庆立. 远距离红外通讯接口的硬件设计与使用[j].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4.

[3] 邓泽平. 一种多用途电度表的红外通讯问题[j]. 湖南电力, 2003, 4.

[4] 朱磊, 郭华北, 朱建. 单片机89c52在多功能电度表中的应用研究[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笔记篇4

论文关键词:篮球 多媒体教学 战术意识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已经占领了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便携计算机的普及和移动电子设备的进步。多媒体教学从室内也可以开始走进训练场普及。如何运用多媒体来提高教学效果,如何用现有的科学技术加快学生的学习进度,已经是思考很久的问题。如何运用多媒体来提高教学效果,如何用现有的科学技术加快学生的学习进度,已经是思考很久的问题。篮球专业教学由于其专业特性一般都处在运动场上。而传统的图纸教学使得学生在战术路线分解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在教学中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讲解说明线路先后和适时的启动时机。而很多攻击效果往往需要多方面的同时攻击来达到战术效果,教师在分开示范的时候,学生由于各自攻击喜好和习惯的不同在柔和进攻整体效果的时候对技战术理解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很难达到教师预想的教学效果:在实践配合中带来很大的不便。体育运动讲究体位感觉,教学中需要特定的运动练习线路和认知轨迹来便于学生感悟体位感觉,而多媒体技术可以生动形象的再现运动表象。多媒体技术的表现形式和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有素质方面有辅助作用,可以调高学生激情和认知效率。

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篮球教学过程的特殊性、难点,体现在以运动场作为教学主场所,表现为。

1.1.1学生经历不一样,在对问题的认知和感悟上就不一样为了避免教学的单一性要不断的更新教学移动路线,频繁而复杂的新移动线路给教学讲解和示范带来难题。

1.1.2不同的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对战术方针和指导思想就不一样。

1.1.3技术动作的连续性和战术体系本身的复杂性,起动时机决定战术效果的成败

1.1.4不同的观察角度会有不同的攻击取向,使得教学效果不一致。

1.1.5不同的技术特点使得随后运动队员在把握合理的起动时机出现困难。,

l_2如何运用多媒体来解决篮球教学中的问题。

长久以来多媒体教学主要运用于室内理论教学和实践。在体育实践类项目上则受到硬件和技术的制约发展缓慢。现在笨重的硬件设备随着便携计算机的发展得到了解决。传统的ppt制作要在制作素材收集和编排上花很大功夫,尤其是运动画面编辑则要有一定的计算机软件运用知识,lfash,3dmax的出现使得课件制作从不动画面走到了动画的模式上,但要熟练的操控这些软件则需要有相当的计算机基础和艺术设计功底而且在制作费用上也是不小的难题。如果请软件公司开发特定的软件则耗资更为巨大。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术是制约多媒体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科学技术的进步的今天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手段在篮球教学中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越性,高能低耗产品的更新、低体积高存储空间的存储设备为我们多媒体设备走入今日的篮球课堂和训练场提供了更高的可能性。

1.2.1笔记本电脑是首选

新一代的笔记本在尺寸上更小、携带更方便,但在性能上更出色而且价格更低,尤其在电池的续航能力更是提升到10至12小时,很好的解决了室外或是运动场边电力供应的问题。LED高亮显示屏除了在节电方面的出色表现还在高性能显卡的配合下使得在光亮环境下的显示效果同样出色。探知运用新的软件教学软件运用于我们的笔记本电脑可以使得我们在设计教学环节上更快更简单明了。如Jes—Soft推出的basketballplaybook软件,可以平面视觉范围类演练各种繁复的战术路线,制作简单明了播放形式多样,且整个软件大小只有2M,可以在xp、vista系统环境中安装和卸载,运行流畅。同时笔记本的影音播放功能也很强大,可以利用简短的视屏片段和图样来对篮球繁复的技术变化作纠正和教学示范。

1.2.2摄像机走人多媒体教学领域

不管是动作技术还是繁复的战术线路,尤其在搞对抗的环境下都会根据攻守的变化而变化,而摄像机可以随时记录这些瞬间变化。在训练时我们可以利用见习同学在练习的特定视角区拍摄,在教学的过程中它就如同一面会记录的镜子记录下学生联系的技战术情况,给学生在学习训练时思维行动和现实行动表现提供了参考对比依据在比赛过程中可以记录下整个比赛多名队员的各种表现为总结和改进提供详细的依据,尤其在笔记本电脑的配合下可以更多更好的利用图片和视屏的辅助教学优势。

1.2.3手机融人生活,可以无线接收、影音播放功能强大,应川方便电子时代的进步手机功能也多样化,其中图片显示,短片记录功能、录音等功能几乎装备了各种中高档手机。而随着生活水斗的提高其价格也更为人们所接受。但在图片展示功能上手机跟笔记本分们仲,在短片拍摄和回放上不及摄像机,但方便的携带性能是其他发备所不及的。简单的录音功能可以随时记录下我们的灵光一闪的想法和总结,为科研和工作改进留下相应的依据。但是由于手机小巧玲珑i生显示效果上稍显不足,而大屏手机又因电池的续航问题而受限制。

2.研究方法

2.1访谈法

走访高校的篮球专业教教师和很多地方体校篮球队教练员,发现在教学训练中多媒体主要运用于理论教学实践。在大量篮球场上的教学训练过程中传统思想的束缚,都采用现场小黑板或图纸教学来辅助教学。对于让笔记本电脑、摄像机和手机等多媒体手段进入课堂几乎未曾尝试。

2.2实验法

在实践教学中采用实验法对照法对两个基础相当的球队进行了实验对比。结果表明在使用笔记本、摄像机和手机等作为多媒体手段上课和训练的学生在学习积极性、表现欲、教学效果上都要优于使用传统教学媒介的学生。

3.研究结果与分析

结果显示采用笔记本和basketballpalybook软件时间课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时,学生通过动态视图教学演示,可以大大降低战术路线讲解时间。在繁复的战术组合教学中学生能很快的接受战术构成和战术节奏的变化。教学中学生在体验个人战术行动和整体战术位置关系时意识更明确。能更好的把握起动时机和整体战术行动机会的层次效。而摄像机的记录效果更是突出,除了在辅助教学和训练上能力出众也能为运动生涯留下美好的记录。手机作为新兴的设备,其普及性是笔记本和摄像机所不能及的,但是其性能还有待提高。

4.建议与对策

4.1电子设备更新速度怏,设备缺乏保值空间,增加使用频率,在设备的有限工作时限内发挥更大的作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笔记篇5

“这是一次很特别的体验。”鹏子说,当他把自己在比赛现场拍的照片传到网站上,与无数网友共享时,觉得自己特自豪,“以往只能在电视旁感受中国运动员夺金牌的瞬间,现在我肩负传播这些精彩瞬间的使者”

帮助鹏子实现这个梦想的不仅仅是他网站记者的身份。“多亏了这家伙。”鹏子拍拍他的索尼VAIO FWl91/B笔记本说。这款笔记本是他所在的网站专门为报道奥运会的记者配备的,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台基于英特尔迅驰2的最新款笔记本。作为英特尔最新的笔记本处理器技术,迅驰2令人意想不到的强大的功能和超低功耗帮助鹏子轻而易举地完成了自己的报道任务。

英特尔的科学家们也许很乐意看到类似这样的事情发生。实际上,这也是他们五年来不断地改进提高笔记本移动计算技术,并最终将迅驰全面升级为迅驰2的初衷。

经济快速发展令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信息交流是在21世纪里制胜的关键因素,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用更便捷的方式工作,生活,学习和娱乐。笔记本电脑现在已经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些需求,配合无处不在的无线网络,让我们随时随地获取新知并通过社交网络互动或分享娱乐内容。笔记本电脑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正迅速普及并取代台式电脑的位置。它和其它个人消费电子产品一样,已经是科技时尚生活方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员。

英特尔迅驰自诞生起就代表了笔记本电脑产品最先进的技术标准,不断推动着计算性能的提升,更高性能的无线网络连接,更长的电池持久力和更轻薄便携的设计代表着迅驰的发展已经不仅是提供最先进的移动计算能力,还令笔记本电脑向着更时尚、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让笔记本成为个人生活品质和品位的象征。

随着2008年了月份,英特尔迅驰2的推出,英特尔将这样的理念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芯”想“视”成

英特尔迅驰2家族是自2003年迅驰问世以来移动计算领域所取得的最卓越成就,它采用英特尔公司目前最先进的笔记本处理器技术,在笔记本使用中最重要的4大方面均取得了全新突破。这些要素分别为:性能、电池使用时间、无线连接能力和时尚轻薄外形。此外,迅驰2还包含了旨在增强家用和商务领域用户移动体验的多项专有技术,提高了笔记本的安全性和数据的可管理性。

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新应用层出不穷,高清视频,网络多媒体,娱乐影音编辑,多任务处理,这一切都对移动计算伴侣……笔记本提出了更高要求。

由于采用了革命性的45纳米酷睿2移动双核处理器,以往只能奢望从高档台式机上获得的强劲性能,今天在一台小小的基于迅驰2的笔记本上便可轻松获得。同时,围绕迅驰2的产业优化合作使相应的笔记本具有强大的兼容性和处理性能,不但可以轻松整合MP3,DVD,游戏机、声卡等数码娱乐设备,还可以轻松地应对高清视频编辑和3D游戏等高强度的计算需求。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的移动性越来越强,通常在使用笔记本的过程中,电池电量会被很快消耗完,相关的工作或娱乐被迫中断是一件极其令人烦恼的问题。

迅驰2所拥有的十多项突破性的节电技术使相应的笔记本性能大幅提升的同时,能耗不升反降,满负荷使用可支持3.5小时以上。目前采用超低电压迅驰2的笔记本可待电长达11小时!高性能、低功耗的迅驰2技术让你的移动自由更持久,依靠一块电池就能实现全天计算的时代已经来临。

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不论工作、学习、还是娱乐,人们需要随时随地访问数字世界,笔记本因其移动便携、性能强大的特点已逐步成为人们随身携带的亲密伴侣。其身形和外观设计也逐渐成为一种Icon,代表了用户在科技时尚方面的档次和品味。

现在市面上多款引起轰动的超轻、超薄的笔记本设计都是采用了迅驰技术,而迅驰2在技术设计上更加出色,可以实现更长的电池续航时间,更低的发热量,以及更为紧凑迷你的芯片接口集成化,这一切在保证性能提高的前提下让更多极为轻薄的创意造型和个性化笔记本外观设计成为可能,可以说从迅驰2开始,笔记本会真正进入时尚化、个性化的时代,无论是家用笔记本还是商用笔记本,都将成为展现个性品味的NewIcono

无线局域网已经逐渐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普及,这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体验到无线工作、无线娱乐的乐趣。英特尔是全球无线连接标准的倡导者和遵循者,所有基于迅驰与迅驰2的笔记本都采用标准的内置无线模块,无需再购买任何新的设备,所有基于迅驰和迅驰2的笔记本都可以让你在任何地方快速,稳定,可靠地上网、收发邮件、传送信息。根据专业媒体评测,迅驰2搭配的无线网络的最高连接数度已经超过了百兆有线网络,真正实现无线的自由灵活,和有线般的性能体验。

“基于迅驰2的笔记本可以单纯依靠电池就完整的播放一部蓝光的高清电影,以前没有任何一个笔记本可以做到,因为笔记本对高清电影不断解压需要非常极致的工作处理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对处理器的运算能力和电池功耗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英特尔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大区总经理杨叙说。

高清是数字娱乐发展的趋势,无论是看高清电影,编辑处理高清视频素材或是转换视频格式,都对笔记本电脑CRJ的运算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最新的45纳米迅驰2采用SSE4多媒体指令集,显著提升了高清视频编、解码的性能。配合新一代集成图形芯片和超强的电池持久力,让用户在移动中也能享受感受完美高清影音。

科技巨人的新手笔

作为一个具有很强进取心的公司,英特尔从未停止挑战技术新高峰的努力。曾经有人说创新已经成为英特尔的DNA,这句话一点没错。

“‘变化’是高科技行业的永恒主题。审度变化、适应变化、驾驭变化则是企业生存并走向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作为一家习惯于以主动的变化来应对挑战的行业引领者,英特尔在过去近40年来不间断地为科技、为市场、为应用注入新鲜活力――而今,英特尔正在进一步整合发展战略,大力开发高效节能的平台和产品。”英特尔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保罗・欧德宁说。

从迅驰到迅驰2的发展正体现了英特尔这样发展思维。

在2003年英特尔第一代迅驰之前,笔记本电脑所用的处理器、芯片组等核心部件都不是专门针对笔记本电脑设计的,并且缺乏统一的标准。如处理器,以英特尔奔腾4-M为主,从名称上可以看出该处理器是简单地从台式机移植过来的。而芯片组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带来的是发热量过高、电池使用时间太短、笔记本太重等等各种问题。甚至有人把笔记本叫做“移动台式机”。

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移动办公、移动娱乐需求的逐渐出现,越来越多的人需要摆脱台式机和网线的束缚。无疑,这些崭新需求的出现为迅驰的到来提供了机会。

迅驰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专门为笔记本电脑打造的处理器技术,包括对于笔记本性能和外观影响最大的三大部分:处理器、芯片组和无线网卡。

作为笔记本领域最成功的创新,迅驰和迅驰2的诞生得益于英特尔产品研发小组对于科技、人类、自然甚至动植物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缜密观察和分析,其中广为流传的一个例子是英特尔实验室两位人类学家在阿拉斯加巴斯托湾(Bristol Bay)渔船所得到的触动。

1997年,人类学者汤尼・沙佛德(TonySalvador)、约翰・谢瑞(John Sherry)正制作一个研究全球各地工作者的研究计划。有一天,他们有机会去参观一个鱼罐头工厂,他们在巴斯托湾期间不仅参观了工厂,还上船捕鱼、卸货、跟船主聊天。海上到处都是渔船,每艘船都有点像是一个职员,海里的鱼被小船抓起来,然后再集中到大船去。然后这些大船会再到码头去,所有的鱼都集中到这里来,接着一起送进鱼罐头厂,最后送到日本去,都是为了同一客户在服务。这就跟大企业有核心目标一样。

这些渔船之间需要大量的沟通。小船要跟大船交换信息,确保渔获量不会太多,大船还要跟罐头厂确认,后者是否已经准备好要接收这些渔获,并确保不会一下子有太多艘大船同时进来,塞爆码头。

他们先想到:什么可以帮助这些小船直接与罐头厂沟通?然后又发现,哇!这简直就是未来企业形态的样貌,未来的工作者可能都像是这些渔船,他们不是整天都坐在办公室里,甚至是散布在全世界,但是他们仍需要在快速移动过程中与企业之间保持不断的联系。他们会大量移动,但又要能互相连结。这恰恰为我们描绘了当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每个人每天的活动范围都不再被束缚在办公桌旁:但是在移动当中,又要随时随地接受并发送最新的信息,并与周围的工作伙伴和亲友保持沟通。

从2003年第一代迅驰,直到2008年,迅驰一共经历了4次重大更新。在2008年,英特尔对这三大部件进行了革命性升级,从而推出了有史以来性能最强大的笔记本解决方案――迅驰2,所有基于迅驰2的笔记本都可以说是目前能买到的最强大的笔记本产品了。

迅驰2采用业界领先的45纳米制程工艺的CPU(晶体管密度提升约2倍,更高的集成度带来有史以来最强悍的计算性能),配合高达6MB的英特尔高级智能高速缓存,令笔记本拥有前所未有的计算性能。

“到目前为止市场上还没有产品可以和它媲美。”杨叙说。

在移动中与世界沟通

“市场需求的重心逐渐倾向移动手持设备是不可动摇的。”英特尔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保罗・欧德宁曾经做过以上论断。他认为,功能强大而体积小巧的移动手持智能设备对更多高价值服务的需求,将带动芯片制造市场需求的增长。

在华盛顿举行的ACTE全球教育会议上公布的《移动技术上升趋势》报告,询问了了2位差旅咨询商关于移动技术将如何影响商务旅游的看法。

结果显示,商务旅客将可以使用移动技术,在出差途中预订并修改航班、预订酒店以及填写开支表单。而且,利用移动设备办理登机、将登机牌发送到移动设备中还可以为他们节省时间。

“移动技术的益处是十分显著的,其理应成为旅游科技发展的下一阶段。”该报告总结说。

摩托罗拉的前首席执行官Ed Zander曾表示,在未来的10年内,用户对移动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他们希望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其他用户进行通信。在现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都联系起来了。

越来越多数据表明,移动设备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人统计,每一秒售出的移动设备比全球人口出生数量还多:每秒卖出25台移动设备,而出生的人口只有4个。

但是,我们无法想象未来人们同时手持五六个移动设备出行的情景,实际上,这样带来的麻烦有违移动技术发展的初衷。几乎可以很肯定的说,未来将会出现将各种功能集成于一体的移动设备,可以用它通话、视频、看电影、收发邮件、玩在线游戏、登录网银……

可以说,如何将这个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设备变得小巧便携,并实现不同的网络间平滑自由转换,会是将来移动技术的最大挑战。而英特尔迅驰2显然已经在这些领域取得了实质性地突破。在取得45纳米这种工艺上的突破以后,处理器集成度更高,而且封装尺寸比以前更小,这对于更加时尚的工业设计提供了可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笔记篇6

淡化学科性,强调综合性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出路之一是“淡化”学科界限,适当开设综合课。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出超文本方式组织教学信息,以任务驱动组织教学过程的思想,这为实施综合课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目前,有些地区和部门已开始进行综合课程的教改试验。

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相结合常被分为3个方面,即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计算机辅助管理。三者的界限分得很清楚,似乎信息技术课程只能讲授计算机“学科”的内容。

片面追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所谓学科性,严重束缚人们的思路,不利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1)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单调。小学、初中、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各章的标题几乎雷同,都是信息技术基础与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或数据库、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只不过低年级少一两项,或难度低一些而已。目前,一些中小学已经在多个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由于受“学科”界限的束缚,信息技术教师反映“真不知道应教给学生点什么”。

2)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使信息技术教学严重受限。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其中的信息素质。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主动高效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必须让学生在具体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实践、锻炼。这一“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过程中的“信息”,应是与学生各科学习内容相关且有意义的知识。然而,由于“学科”界限,目前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远没有做到这一点。

实际上,信息技术科学是涉及众多学科的边缘科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来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信息技术学科性。教师既要看到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性,也要重视它的工具性,它既是文化课,又是操作课,或者说是劳动技术课,从某种意义上,还可视为其他各学科教学的工具课。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师资和软硬件设备,完全可适当开发一些计算机作文课、计算机算术课、计算机美术课、计算机音乐课等。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状况,教师应该淡化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性”,强调它的综合性,同时应适当淡化计算机课程与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管理之间的界限。这样可以开拓思路,既有利于完成《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规定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教学目的,也有利于促进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同时可以提高计算机设备的使用率。

不片面追求“实用性”,强调基础性

基础教育有别于职业培训,它强调的是素质养成而不是职业训练。基于这种认识,教师应侧重于从培养学生信息素质的角度,选取计算机科学中的部分基础知识与技能作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而不能简单地提出“社会需要什么,就教学生什么”的主张。

笔者不反对“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相反,笔者认为必须通过使用信息技术这一工具,学生才能真正接受计算机文化的熏陶,培养提高他们的信息素质。笔者主张信息技术学科是一种综合课、操作课,或者说是“工具课”。学生要用计算机写文章,用计算机绘图,用计算机作曲,用计算机管理自己的学习日程或管理图书等。总之,要让学生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学习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但这里的“使用”,与社会上的所谓“实用”是有区别的,没有必要使用当前社会上流行的软硬件。例如,社会上“实用”的是三维动画制作软件,而教学中用Windows的画图板。实际上,越是基础的越具有普适性和可迁移性,也就越适用于中小学的素质教育。根据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可能有意不用先进、易用、“傻瓜”式的软件,而选用基础的、能说明原理的,其界面和操作方法规范且具有可迁移性的软件。当然,这并不排斥有条件的地区或学校引进高、精、尖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和软件。

强调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注意发展性

电子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十分迅速。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怎样学习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方法。在高中阶段尤其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文档资料和上机实践,相对独立地获得使用某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笔记篇7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 数据库技术 课程教学

一、前言

随着网络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数据库技术已经成为计算机专业教学的重要课程。此外,信息的处理系统必须使用数据库技术,生活中各种信息的处理都与数据库技术的应用息息相关,数据库技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为了使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学校与教师就应该对这一课程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制定课程教学的计划,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该课程。

二、中职计算机专业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较为陈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专业相关的课程内容亦在持续更新,但是教材更新的速度跟不上计算机技术更新的速度,教材的内容较为滞后。另一方面,中职教师受精力以及时间的限制,对新知识的掌握与更新速度较为缓慢,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果产生了直接影响。此外,学生在学习以及走向社会皆要经历较长时间,造成所学的知识与现实中需要的技术有更大差距。

2.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数据库技术是一门理论以及实践性较强的计算机学科,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数据库的应用开发以及设计能力。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模式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在整个上课的过程中先进行概念的讲解,再依据教学实例进行操作,最后留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整个过程学生是被动地接受该课程的知识。而这样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而且在实际的应用系统开发设计的过程中不能综合地考虑,所学的理论与实际应用脱节,无法运用课程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且缺少实际的动手能力。

3.考核方式较不科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检验的一种方式是考核,考核也是对教学成果进行检验的一种手段。现在较多的中职学校考核方式较不科学,以笔试的方式对数据库技术课程进行检验。笔试考核具有一定的缺陷,多以程序题、判断、填空、选择为主,对概念知识进行重点考核的考核方法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一些学生取得高分是因为记忆力较好,临考前记住了书上的一些内容,但是考试过后所学的内容完全忘记,这种教学效果较不理想。单一的计算机笔试考核的方式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对学生就业造成了影响。

三、中职计算机专业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转变教学内容。针对教学内容较为陈旧的缺陷,可以采取转变教学内容的措施,从辅助光盘的选择方面入手,将教材中实例操作部分的详细步骤制作成光盘,让学生对整个任务解决过程有较为直观的了解。光盘具有可以反复播放的优势,与教师一次性的演示相比对学生的复习更有帮助,遇到不理解或忘记的部分只要观看光盘就可以解决。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因此要精心地挑选教材。可以选择当前流行的SQL Server 数据库技术为主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工具。此外,要依据实际教学的需求与教学计划选择合适的教材。还要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对新技术、新概念的反映,根据教材内容的易用性、完整性进行教材的选择。

2.转变教学模式。针对教学模式较为单一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是转变教学模式,从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形式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方面入手。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形式,突出计算机领域的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克服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片面强调学科体系不完整等缺陷。结合本专业的实际要求,要让学生参与企业项目,扎实掌握本专业基本技能与基本知识基础上,及时了解与掌握该领域相关技能与最新的技术发展。

3.转变考核方式。针对以笔试的方式对数据库技术课程进行检验的考核方式的缺陷,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实行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注重结果,定量考核注重过程,将二者相结合,符合考核中过程形成性考核的主要思想。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考核,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技能以及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形成与发展。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关注,而且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进行关注,对学生个体的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通过考核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不断的进步。

四、结束语

数据库技术是应用性、实践性以及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数据库设计理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丰富。每一个实用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都涉及数据库的应用,因此,中职计算机专业数据库技术课程的教学要重视教学质量,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宜的解决措施,加强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制定教学计划,从而真正达到教学的效果,为社会输送全方位的人才。

参考文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笔记篇8

只有注重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才能使学生凭借这些基础知识,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迅速学习各种新的实用的计算机操作方法,从而跟上不断变化的信息时代的步伐。

那么究竟哪些知识属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呢?所谓基础知识,是指某门学科中具有一定的恒定性,不易淘汰,该学科的其它有关知识皆发端和源于它的那些知识。作为中小学生应学习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笔者以为它主要应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的简单原理和基本操作知识;二是要让学生熟悉键盘,并掌握正确的措法;三是要让学生掌握一种最简捷、易学、快速,且变通性大,不易淘汰的汉字输入方法。

有关计算机的简单原理和基本操作知识主要应包括计算机几部分的主要构造,如何开、关矾,如何使用磁盘和计算机的主要命令,以及如何使用一些计算机的常用软件。有了这些知识,学生在任何一台计算机面前都不会束手无策。

虽然计算机的型号和功能在不断地更新、完善,但有一件东西是相对恒走不变的,即国际标准计算机键盘,给计算机的任何一项指令,都要通过键盘键入。

目前已经使用的几种汉字输入方法,尽管它们各有自己不同的思路,但无一例外地都要通过敲击二十六个英文字母输入汉字。(语言输入汉字和扫描输入汉字技术,还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完善,本文不涉及)学习汉字输入方法,实际上是掌握汉字与键盘英文字母键的对应关系,如果学生熟悉了键盘,那么无论学习哪种汉字输入法,只要掌握其与键盘各键的对应规律,就可实际在计算讥上操作了。因此,让学生掌握计算机键盘上每个键的所在位置这一知识,一般来说是不会被轻易淘汰的。若学生再能掌握正确的指法,指法也是计算机学习中一种恒定的东西,那么更将提高学生对一切计算操作的速度,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中小学生在学好前两者内容的基础之上,还可有选择地让他们学习一至两种汉字输入法。二年级的小学生就己基本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所以可先让他们了解汉字全拼输入方法,进而学一点双拼双青的知识。但笔者以为这两项知识仅让学生了解,并试操作一下即可,由于它们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重码多,速度慢,因而不是汉字输入的发展方向。若真要让学生掌握一种汉子输入方法,笔者以为最省力易学,最不易被淘汰,又有很大变通潜力的汉字输入方法,应属张国防教授发明的“五十字元汉字输入法”,以其中的全形码最适合中小学生学习。汉字键盘输入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是汉语拼音输入法,它易学,只要会汉语拼音的人就可使用,但速度慢。第二代以王永民先生的“五笔字型”为代表的汉字输入法,它首次解决了快速盲打的问题,但比较难学。第三代以张国防教授的“五十字元法”为代表的汉字输入法,它不仅易学、且快速。

目前,中国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正由第二代向第三代过渡,第三代是汉字输入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第二代汉字输入方法的发明无疑是对计算机输入汉字技术的一个重大突破,它在计算机汉字输入史上功不可没,但其难学性却使其最终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鉴于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的这一发展趋势,笔者以为要在中小学生中普及汉下输入知识,决不能教给他们难学的、要淘汰的东西,而必须选择易学的、有生命力的汉字输入方法。要求已掌握了“五笔字型”的人去重新学习“五十字元法”,是不经济和没有必要的;而让还未学习任何汉字输入法的中小学生,化费许多时间和精力,辛苦地去掌握难度相对来说较大的五笔字型,而下去学习新发明的,灵活性很大的“五十字元法”,那也是不经济的和不明智的。且学习了五笔字型,再学习其它汉字输入法,由于它们都是靠键入不同的英文字母组合来调出储存的汉字的,故前者对后者的学习将起干扰作用,产生很大的负迁移。为了打好中小学的计算机基础,使我门的中小学计算机教学具有未来意识,我们必须尽快地在中小学校中普及“五十字元法”。

五十字元是将汉字分成五十个常用的偏旁部首,即字元,其字元发音对应于键盘的英文字母,如“王”字元对应字母“w”、“木”字元对应字母“M”。若将一个汉字在其四角分别取字元,把它们对应的声母码顺时针输入电脑即可打出要求的汉字,一般成人两小时就可学会。与五笔字型相比,五笔字型所取的组成汉字的字根近二百个,且与二十六个英文字母键的对应关系不明显,需要下功夫强记。而“五十字元法”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只有五十个,是五笔字型字根量的四分之一,且与英文字母键的对应关系强,基本不需记忆,所以“五十字元法”的简单易学是显而见的。“五十字无法”有音码、音形码和全形码多种,音码和音形码在取码过程中都需键入该汉字的读音声母。而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不认识的字很多,因此让他们学习音码和音形码显然是行不通的。而五十字无法的全形码,只要学生知道五十个偏旁部首(字元)的发音声母,学生即使不认识该汉字,亦可按全形码的规则将该汉字键入,故让中小学生学习五十字元法中的全形码是最为科学、合理、可行的。且学生学习了它之后,将来把已经记熟了的全形码规则再稍加变通,就可运用五十字元法中的其它编码方式输入汉字,其发展潜力是十分巨大的。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笔记篇9

关键词 云计算 教育云 大数据 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P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3.075

On the Promotion of Cloud Computing to Higher

Edu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ANG Jinfeng

(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2)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applications have in-depth education, especially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electronic teaching college an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has spread. But with the growing standardization of students and educational resources to promote, so that electrons are no longer adapted to the individual terminal coming era of big data, not only inefficient, but also a huge cost. Cloud computing is to build on Education Data Services Platform main techniques, it can concentrate enormous resources to meet the learning needs of a large user base, and can be carried anywhere easily and flexibly electronic teaching,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lay a key role.

Key words cloud computing; education cloud; big data; key technology

0 背景

教育信息化始终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创新动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列为2010-2012年亟待组织实施的十大工程之一。①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正从“起步、应用”阶段向“融合、创新”阶段迈进,碰到一系列亟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各单位独立购置和部署信息产品及服务的自建模式已经开始陷入困境。自行建设的前期投资高,阻碍教育信息化的普及;一次性购买软硬件产品,无法适应需求和业务的动态变化,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自行建设会导致信息孤岛,资源利用率不高;最后,政府主管部门不能统一地监管教育资源和服务的使用情况,更无法根据海量数据挖掘的结果进行科学决策。虽然也有些单位部门已经开始应用云计算技术进行信息化教育网络的构建,但仍然是处于局域范围的自建模式,例如,北京工业大学采用IBM云计算解决方案,打造“北京工业大学云计算实验平台”,为校内和校外用户提供高性能计算服务,同时也为并行计算、虚拟化技术等课程提供实验平台;北京邮电大学采用开源的Eucalyptus构建云计算平台,提供校园信息门户、校园移动门户、通用教学平台(如教育视频分发)和开放虚拟实验室等服务。它们的应用范围有限,无法充分显示和利用云计算为大规模用户提供公共服务的优势。

其次,在当前的教育信息化实践中,教育资源和服务提供商片面地强调功能的“多而全”,造就一个个规模庞大的系统。用户经常用到也许只是每个系统的小部分功能,却需要学习和掌握多个复杂系统。系统之间互不相通、无法集成,其有效性无疑会大打折扣。

面对以上问题,解决之道是真正采用云计算技术,构建教育云服务应用平台。云计算数据中心为大规模用户提供“按需使用,随需应变”的服务,关键技术包括海量资源聚合与共享、大规模流媒体交互等,这将显著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前期投入和整体教育云平台的运维成本。云计算为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1 现代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作为一项典型的互联网重大应用,是一个基于网络的、多媒体、多模式,并具有高度的互动性、个性化和协作性的认知学习环境,其研究涉及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教育学等多门交叉学科,其服务与应用环境越来越依赖于广泛社会群体的有效分工和密切合作。

教育信息技术领域很多专家对高等教育信息化都做了大量研究。②清华大学蒋东兴教授等从实践层面阐述了高校信息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基础设施不足、数字资源水平较低、系统建设落后等。③④而今后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为:面向服务,面向用户,面向知识,体现教育公平与泛在性。⑤何克抗教授对当前教育信息化理论发展的分析和总结中指出,对于泛在学习的变革实现了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得到他们所需要的各种学习信息;可以了解到学习内容使用的历史记录、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联的内容、对当前学习的评估记录、对学习内容的编辑更新记录、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方法策略、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学习活动;通过学习的交互记录可以获得最适合自己需要的内容、方法、策略及工具;也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共享社会人际网络与认知网络。⑥这正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即按需学习。但是所有的教育信息化策略都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支撑,主流是通过数字校园建设,拓宽教育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实现教育环境的网络化和数字化。传统的数字校园仅仅局限于本单位,即本校甚至本学院。总体来看,还处于“分散独立建设”阶段,信息孤岛现象明显。个别高校已开始进行全校统一的信息化规划,正在向“数据互通,消除信息孤岛”阶段过渡,这需要各应用领域标准化工作的强力支持。

而面对数量日益递增的学习资源的大用户群, 局域的教育信息网无法满足用户时间和空间上的需求,同时信息技术的落后和基础设施的陈旧也是阻碍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因素,例如不同地点的不同人群同时访问视频课程,可能会造成网络拥塞,无法访问或下载;本地的存储能力无法承载巨大的教育资源,包括数字类型、文本类型、多媒体类型等,这些资源构成了教育大数据。如何将教育大数据从存储管理到分析挖掘,最终传至教育云端,以供不同地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习者以不同的形式采纳学习,是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而云计算正是解决大数据的方法,⑦因此云计算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是推动现代教育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动力和能源。

2 高等教育云服务平台中的云计算关键技术

云计算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提供和使用IT软硬件设备与服务的新型应用模式,将在系统芯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服务等多层面产生深刻影响,改变整个信息产业生态,实现资源交付和使用模式创新。⑧教育云是指以云计算基础设施和平台为支撑,提供教育内容、应用和服务。云服务包括“数字内容超市”、混合学习平台、教育信息管理和云存储,其中“数字内容超市”实现了学习内容的存储和管理,并提供内容购买服务;混合学习平台同时支持课堂学习和在线学习,主要功能包括课堂协作、在线学习管理和Web会议等;教育信息管理是指搜集、处理、统计分析、和利用教育管理数据及信息;云存储提供个人数据备份、同步和共享服务。诸多的云服务实现需要云计算关键技术的支撑,才得以保证顺利实施,以及服务平台架构的稳定。 下面从不同的关键技术点出发介绍分析其在教育云服务平台中的重要度。

2.1 云存储及高可信云文件系统技术

存储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是总线存储阶段、存储网络阶段、虚拟存储阶段。⑨云存储是云设施所提供的核心服务之一,云存储具有四个关键的优势:第一,容易管理。在云环境下的应用会在软件、硬件和通用基础设施支持存储应用方面极大的简化,这些应用使得在多个教育试行点的高等教育信息化推行中更容易执行和部署;第二,在升级期间的低影响。在计划或非计划的存储扩容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有利于用户使用教育云服务平台过程中,不断增加学习内容,扩充学习资料更为容易;第三,容灾。异地容灾是云存储的重要功能。云存储不仅仅支持异地容灾,更重要的是线上教学的备份系统可以确保系统的数据冗余备份以及及时的在线恢复,以免用户包括学生的云学习过程中前功尽弃;第四,规划简单。云存储的提供使得单位用户的规划者能够从精细化的存储容量规划中解放出来,实现按需提供。

2.2 基于云计算的大规模流媒体交互服务

大规模流媒体交互服务系统主要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1)管理中心主要由基于DNS的全局负载平衡系统、内容管理系统和监控系统组成。全局负载平衡系统,将用户的请求重定向到最近的、负载较轻的服务器。(2)缓存服务器这类服务结点,将视频内容由内容提供者传输给终端用户。缓存服务器,可以根据服务规模组织成多层。服务结点的最低层服务器直接为终端用户服务, 称为边缘服务器,其他层服务器结点称为核心服务器。 (3)用户结点分为两类:一部分上传带宽高且性能稳定的终端用户直接从边缘服务器获取视频流,其他用户在边缘服务器的组织下,组成P2P用户群,从其他稳定终端用户那里获取视频流。

2.3 自然和谐的人机交互技术

自然和谐的人机交互技术是基于云服务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笔式用户界面提供了一种重要的人机交互方式,它将用户从键盘、鼠标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允许人们采用类似于传统纸、笔的方式与教育云终端进行交互,使人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自然、生动。本节重点介绍两类自然和谐的人机交互技术,即笔输入技术和手写数学公式输入与识别技术。

2.3.1 自然手写输入技术

笔输入技术要旨是为用户提供近似纸张书写的笔触书写体验和教学测评功能。首先通过选择教育云终端平板电脑屏幕表面和手写笔,使得书写体验近似纸面书写感受;其次通过动态搜集用户书写的速度、方向和运行曲线,结合字形特点,在屏幕上展现具备粗细和转角变化的字体笔锋,近似手写效果;最后,在学习模式下,通过将用户输入和内部笔画与字形库智能比对,对用户笔画顺序和字形美观程度进行及时评价。目前在手写输入方面已经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如在电阻屏实现良好的笔触书写感受、对于单个汉字的笔顺和字形可以很好地进行评价。

2.3.2 手写公式输入与识别技术

在笔式用户界面下,单个手写字符的识别技术已日趋成熟,并已大规模应用于目前市场上的手机、平板电脑中,但对于用户自然书写、连续输入的中英文文本行以及具有二维结构的数学表达式、草图等,其识别所需的巨大存储量、复杂运算量、以及海量训练样本等在独立的教育云终端上实现起来非常困难。特别在教育领域中,远程教育、电子评卷、office办公软件等对于手写识别(尤其是手写数学公式识别)的准确性、实时性提出了较高要求,而现有的识别技术仍无法满足这些要求,该矛盾已成为制约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因此,云环境下对自然手写的数学公式、草图的识别问题是教育信息化中的首要技术问题。

3 总结和展望

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而随着计算机科学领域中云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更加促进和推动了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深化,云计算中的关键技术则成为了此次教育技术飞跃发展的重中之重。云计算是解决教育大数据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其中的技术设计到多方面,文中仅介绍了几种与高等教育信息化息息相关的技术,包括:云存储及高可信云文件系统技术、基于云计算的大规模流媒体交互服务、自然和谐的人机交互技术。云存储技术能够低成本、高效率以及高扩展地为教育云终端在各个端点进行知识的备份以及资料的传输。大规模的流媒体交互为教育云平台提供了快速、流畅、种类繁多的视频学习服务,更好地满足了高等教育用户众多、分散、需求量大的特性。最后的云计算中的人机交互技术为每位用户在云终端上方便地进行笔记、测试等活动提供了支撑和保证。云计算概念新颖,潜力无限,更多的关键技术和特性还有待我们去研究和挖掘,同时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也正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才能发展得更快更好。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方面,要继续探索信息化建设中的不足和缺陷,努力弥补改进;另一方面,要致力于云计算关键技术科研工作,优化现有算法,发掘未知技术。

项目基金:2012年度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云计算若干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与“粤教云”工程;(项目编号:2012A080104021);2014年度华南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基于“粤教云”的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研究(项目编号:JG1410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笔记篇10

关键词: Windows10 操作系统 计算机

微软终于在2015年7月29日正式了最新操作系统Windows10。在Win7后,微软陆续了Win8和Win8.1两个版本的操作系统,但大多数人还是守着Win7甚至WinXP不愿意升级。Win8和Win8.1的市场占有率被自家的低版本产品死死压住这是微软不愿看到的,在吸取失败经验并广泛听取业内业外意见之后,在众多测试版本之后,正式的Windows10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市场的积极反应,升级人数的暴增都让微软欣喜若狂,市场占有率在短短一周就超越了Win8及Win8.1,增长速度和数量稳稳压住了近几年来势头迅猛的苹果操作系统。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不能随大流地看看热闹,应该从中看清楚市场风向标在变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变化,专业技术的要求在变化,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有了新要求,只有应变对了才能提高专业竞争力,学生才能找到适合的工作。学生、教师和学校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我们不能闭门造车,被动受影响,应主动观察市场,找到机遇,认真改进才能跟上市场发展,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分析Win10新特点找到课程改革的突破点

新系统肯定有很多特性,所谓十大新特性大家可以在网上很容易搜索到。我们来看看和高职计算机专业有关的新特点,逐一分析日后课程改革的方向。

首先,新系统内置了全新的Continuum,可以让一台设备很方便快捷地在传统笔记本和平板笔记本之间来回切换,更具体点就是操作电脑的方式在键盘鼠标和触摸操控之间切换,以后的设备特别是笔记本屏幕将越来越多地带触摸功能,不但能用眼睛看还能用手操作了,笔记本的键盘可以拆卸。这就要求计算机编程课与时俱进,在开发软件时要兼顾两种模式。现在高职计算机教学既要满足企业的需求又要配合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现在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范围还停留在WinXP+Offic2003,而现在绝大部分台式机和笔记本都已经是Win7甚至更高系统的天下了,更何况是Windows10了,虽然Windows以兼容性著称,但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的学生不是普通电脑用户而是服务者、开发者,必须跟上科技时代的脚步。所以高职计算机专业要与时俱进尽快调整课程结构,将编程课程尽快转移到基于android和Win10,甚至ios上。不但是软件,硬件上也要更新,蓝牙开发模块、触摸屏开发模块、手机开发基板、各种传感器都应该纳入采购清单。不能总是使用模拟开发环境,现在的模拟开发环境很成熟强大,虽然极大降低了开发和教学成本,但学生接触不到实物很难形成感性认识。仅仅让学生在最后的实训阶段短时间接触实物效果是不显著的,学生进入职场的竞争力也会打折扣。

其次,Win10带来了虚拟桌面与分屏技术,现在电脑硬件性能非常强大,用户往往会开多个窗口、同时运行多个程序任务。新系统可以让用户建立多个桌面运行不同程序相互不干扰。近几年来多核CPU已经深入人心,不但电脑连手机都向多核发展,4核、8核甚至16核CPU层出不穷。多线程开发这个名词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来说早已不陌生了,但现在的编程教学理念还停留站几十年前的单处理器上,学习多线程开发并不困难,难的是打破固有思路。教师不转变理念怎么教好学生呢?所以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要注重个人知识的积累和进步,积极充电。

再次,微软在新系统中整合了最新的不同于IE的浏览器:Edge。以往微软利用其垄断地位强推IE,IE在和HTML5的兼容性和视频播放上经常让人们诟病,其他自带内核的浏览器如谷歌的Chrome和苹果Safari都有很广泛的拥护者。微软在新系统中让新老浏览器共存,一方面是为了避免造成兼容性问题,另一方面让用户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但我们必须看到Edge替代IE不可逆转的趋势,所以在网页制作、网页编程课中就要更积极主动地应变,要把多浏览器多系统的浏览体验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上,毕竟你做的网页以前是用IE看的人多,现在别说Edge了,用安卓手机、iPad平板看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二、专业建设也要与时俱进

以往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一般分为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电脑美术等为数不多的几个。这既和招生规模学生人数的减少有关,又和专业建设时效性滞后有关。有的学校为了应对学生就业需求和企业用人的需求也做了很多努力,游戏开发、物联网、电子商务等专业都被开设出来,但在课程建设上往往就是改了几门课程,绝大部分内容还是和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大同小异,大部分教学还是以台式电脑为基础的。我觉得应该细化市场需求,不用盲目追求知识面的广,除了必要的基础知识,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企业要求设立特色专业:网络营销专业可以开设网站建设、SEO优化、Landing Page、网络舆情管理、SEM等课程;Android手机应用软件开发专业可以开设JAVA基础、JAVAPPO、KEEPINTOUCH等课程;电脑软件开发专业以Win10为契机开设Web性能与安全、C#、ajax技术、sharepoint开发、Javaee框架技术等课程;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结合现在科幻电影高科技特效开设AE、Maya、Nuke、Premiere等重点课程,其他还要开设影视动画基础、视听语言、运动规律、三维建模、光影分析、材质基础等;UI互动设计专业开设数字工具技能、界面设计、In Design、网站重构、交互网站、商务网站架构、Actionscript语言等课程。在各高职院校教学同质化的背景下抓住市场和技术的更新细节,找到合适自身优势的突破口,细分专业才能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专长才能适合用人企业的胃口,达到双赢的目的。

三、师资队伍的建设也要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开设新专业不是喊口号,是要有投入的,这个投入不仅是实验设备的采购,还有教师的培养与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师近年来学历都有了很大提高,几年前还是本科毕业,现在硕士甚至博士也选择进入高职院校。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所以对师资力量的培养不能放松,特别是和市场就业高度契合的高职教育更应如此。所以要注意教师阶梯式培养,寒暑假要让教师多参加专业培训,老师既能学到知识、开阔视野,又能促进学校专业建设。学生既学到了企业急需的知识,找到了适合的工作,又提高了学校在专业市场的地位。

总之,高职院校应密切注意市场动态,随时调整专业方向才能保持发展,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刘强,李明.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微机知识与技术,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