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特点十篇

时间:2023-08-08 17:20:57

社会治理特点

社会治理特点篇1

一、时代性――社会理念与价值导向的体现

思想政治教育从来都不是一门孤立的静止的学科,社会主义文化语境下,我国国内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不断创新发展,与时俱进的。从教育时代性问题来看,无论哪一种学科,其发展都必须采用时代最新的教育方式与新的教学内容。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因为其他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都体现为学科自身的发展水平,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反映了该学科当时的发展水平,而且还体现了当时社会发展的整体历史水平。因此我们通常上说,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是一门独立与社会发展之外的学科,而是深刻反映社会意识形态发展水平与发展进度的科学。

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如果对思想政治理论体系或者社会意识形态、政治理念等方面关系把握不够的话,极易可能导致教育内容与现实形式相背离的情况,也就无法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的特点,进而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从当前的社会文化语境来看,我国现行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从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出发,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影响因素,以中国梦为理想的价值目标与发展前景,在理想道德方面时刻保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才能真正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

二、民族性――维护国家统一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教育一样,都是通过民族的语言与民族的教育形式来实现的,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民族性还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除了民族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中形成的固定的民族习惯、宗教信仰、生产方式与社会习俗之外,这种民族性也随着社会的不断完善与进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无意识的自发行为,这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重要教育内容所在。

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维护民族独立,反对殖民主义的文化侵略与价值理念入侵,对于维护国家统一、社会政治局势的稳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用科学的社会主义理念引导人们,就必须充分发挥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理念的引领作用,从而提高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国家的发展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在现今的社会文化语境下,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为价值目标。

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下,思想政治理念的教育还体现在爱国主义的教育中,对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应采用一种吸收借鉴的态度,充分尊重与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时代精神,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勤劳勇敢,尊老爱幼的民族品格与道德理念等等。只有不断吸收借鉴,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断丰富与完善,才能促进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与保护。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

思想政治理论的社会性体现在社会对个人思想和行为的引导与控制上,它一方面约束和规范个人的行为,使个人行为符合社会的规范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特殊需要,另一方面,又最大化的鼓励个人的创新行为,对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社会对个人行为的约束与限制,或者引导与激励,又不完全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种特定的方式来实现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对个人行为的限制与制约,个人对社会的适应与贡献,都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因此对于社会中的各种组织与群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方式与途径应有一定的把握。只有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阶级和国家的矛盾不断深化并突出的情况下,才有必要采取系统严格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但无论哪一历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最终都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教育方式,担负着特定的历史责任与社会责任,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从思想观念、政治立场、道德素养等方面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这些内容无一不是从社会的角度来对受教育者价值理念的引导,使其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正是这一点,才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和其他学科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它直接体现社会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为社会群体利益的拥有者服务。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截然不同的,但是有一点是一成不变的,那就是所有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各自阶级利益与意识形态的体现,都是为本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社会治理特点篇2

认真学习《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学习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加深对党的以来科学理论新发展新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增强学思想、悟思想、用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本卷的特点、重点和亮点

《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主要是阐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抓住了理论创新的根本点;《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在《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的基础上,构建出了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框架;而《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则是在《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概括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并勾勒出各个专题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因而是一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纲领性文献。这是《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根本特点。

从总体来讲,《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重点和亮点主要是:更加聚焦并深化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出了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重大命题;更加聚焦并深化对历史方位的认识,提出了“胸怀两个大局”的重大论断;更加聚焦并深化对民族复兴和以人民为中心的认识,提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的重大任务;更加聚焦并深化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以指导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加聚焦并深化对“两大布局”的认识,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铸就中华文化、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等,作出了战略谋划;更加聚焦并深化了对“三大攻坚战”的认识,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决战脱贫攻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一步作出了重要部署;更加聚焦并深化对实现民族复兴所需要的良好国内外环境的认识,强调既要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要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也要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新局面,强调为世界谋大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聚焦并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认识,提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要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更加聚焦并深化对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认识,提出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重大论断,强调要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更加聚焦并深化对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着力于集中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积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本卷的核心要义、思想精髓及其内在逻辑

从上述特点、重点和亮点中,可进一步提炼概括出《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核心要义、思想精髓及其内在逻辑。这就是:以“胸怀两个大局”为时代背景,立足“民族复兴、以人民为中心”两大基石,在统筹推进“总体布局”和统揽“四个伟大”实践中,充分发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作用,以营造有助于实现民族复兴的良好国内外环境,集中打好“三大攻坚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其中最重要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更加聚焦并深化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认识,提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显著优势,要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这实际上是关于“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问题,是关于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问题,是关于我们党如何治理社会主义社会的问题。其实质就是要充分发挥“国家治理”的作用,积极营造有助于实现民族复兴的良好国内外环境。在这一问题上,《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基本思想观点主要是:关于党领导人民创造“两大奇迹”;关于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关于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关于加强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领导;关于把新时代改革开放向前推进需要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集中行动,并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组织保障;关于以我国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应对新时代、大变局与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等。强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党的四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历史逻辑一脉相承、理论逻辑相互支撑、实践逻辑环环相扣,目标指向一以贯之,重大部署接续递进。党的四中全会不仅系统集成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而且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勾勒出更加清晰的顶层设计。要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增强以改革推进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自觉性。”“抓紧就党中央明确的国家治理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进行研究和部署。”这些重要论述充分表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关键。

如何从哲学层面把握治国理政

理解和把握上述思想观点,尤其是理解和把握治国理政与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可以从“道”“术”“行”三个角度和层面入手。这里,我们主要结合《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着重从“道”即哲学层面入手来理解和把握。这就是说,我们需要运用哲学思维来进一步提炼概括治国理政,尤其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哲学智慧。其中的哲学智慧主要是:坚持定位、定标、定法相统一;坚持主要矛盾、根本问题、工作重点相统一;坚持发挥比较优势、补齐发展短板、打牢发展支点相统一。

首先,从“定位、定标、定法”看治国理政与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哲学智慧。

治国理政,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从哲学上首先要搞清楚“我在哪里”,就是把握历史坐标和坐标点,即历史方位,这就是“定位”。在什么样的历史方位,就有什么样的历史任务。把“定位”搞清楚之后,接下来的逻辑,就要进一步确定“走向何方”,这就是“定标”,即确定所实现的奋斗目标、所完成的历史任务、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所解决的根本问题。把战略目标确定之后,逻辑上就必然进一步去思考第三个问题,即“走法如何”,即寻求来实现战略目标的路径、方法、方略,这叫做“定法”。所以治国理政与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基本思路上,就是搞清楚“定位、定标、定法”。《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开篇,是党的报告。可以按照这个基本思路来理解党的报告。报告的第一个部分,其核心思想就是“历史方位论”,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哪里”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所提出的这样一个重大政治论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实际上就是“定位”。为了回答这个历史方位,第一个部分主要讲了三块内容:第一块内容是新的时代、新的历史方位由何而来,讲的是进入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的三大根据,即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历史性影响;第二块是回答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从何出发,报告的第一个部分所讲的“三个意味着”,就回答了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从何出发;第三块内容是新时代将走向何方,即所讲的五个“是”。由何而来、从何出发、走向何方,实际上讲的就是历史方位,这是“定位”。《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的《胸怀两个大局,做好自己的事情》,把胸怀两个大局作为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就是注重“定位”的具体体现。报告的第二个部分,就是“定标”。从标题就可以看出来,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其历史使命、历史任务、奋斗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的第三个部分、第四个部分以及后面那些部分,多是从“定法”角度来回答怎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其中第三个部分的核心,实际上讲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第四个部分是从战略安排上讲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战略安排,就是对2018年到本世纪中叶这三十三年作出的战略安排。这三十三年可以划分一个小三年、一个大的三十年。一个小三年,就从2018年到2020年,叫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能不能决胜,关键在于能否打好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还有一个大的三十年,即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这个大的三十年分两步走:第一步,从2020年到2035年,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步,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五部分以后,是从各个领域来讲如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其次,从“主要矛盾、根本问题、工作重点”,看治国理政与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哲学智慧。

治国理政,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注重运用哲学方法论。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看家本领。这意味着注重运用哲学思维来治国理政、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治国理政,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十分注重抓住其中的根本因素或重点,即抓住“牛鼻子”,做到纲举目张。工作重点到哪里寻找?工作重点要到治国理政、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所解决的根本问题当中去寻找。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的。治国理政、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所解决的问题很多,应首先解决影响中国发展命运的根本性问题。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到哪里寻找?只有到社会主要矛盾当中去寻找。

社会主要矛盾表达的是人的活动的两个根本方面,一是需求方,二是供给方。社会主要矛盾抓住了人类一切活动的两个最根本的原点:需求和供给。人类活动方式错综复杂、千头万绪、千变万化,但归根到底可以还原于两个根本的原点:需求和供给。社会主要矛盾表达的就是需求和供给双方之间的关系。正因如此,可以看到社会主要矛盾在治国理政、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社会主要矛盾是党中央把握我国国情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党中央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党中央把握社会发展整体状况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遵循。由此,治国理政,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要解决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因为在这个社会主要矛盾中,蕴含着治国理政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而解决这一根本问题,就成为治国理政的工作重点。

党的报告第一个部分在收尾那个自然段,就把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提出来了,这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转化,即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也是从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高度提出来的。这意味着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要破解这一社会主要矛盾。《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国家治理面临许多新任务新要求,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不断发展。”《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又指出:全党“一定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变化”“不断提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能力”。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需求方,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供给方,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所以治国理政、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首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通过解决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由此,解决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成为治国理政、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工作重点。围绕这个工作重点来理解和把握《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我们就感到逻辑很清晰了。

最后,从“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打牢支点”看治国理政与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哲学智慧。

党的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这在实质上就是强调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上,要注重发挥优势(扬优势)、补齐短板(补短板、强弱项)、打牢支点(根基)。《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强调,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其中强调的“坚持”,就是要发挥好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强调的“完善”,就是要补齐我国国家治理能力方面的一些短板;强调的“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就是要打牢国家治理能力的支点。

社会治理特点篇3

【关键词】“90后”青少年 政治观 政治理想 政治社会化

最近,某市一位佩带“五道杠”的少先队员因其网络博文和照片而走红,网络舆论褒贬不一,评价取向发生很大分歧。部分网民从正面肯定了这位少先队干部的优秀表现和政治理想追求。同时,也有部分网民通过对这位少先队员的博文和照片的质疑乃至耻笑、谩骂来表达对社会政治生活和学校教育中所存在问题的不满。这一网络舆论事件折射出一定程度的社会政治心理问题,它从一个侧面表明,如何理性看待“90后”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过程及其政治理想追求,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准确把握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特点和规律是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政治观的前提

作为一个社会学范畴,政治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方面,也是人的社会化中比较高的层次。政治社会化是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学习和内化社会的政治文化,从而使社会的政治文化得到维系、延续和变革的能动过程。它包括如下三层含义:个体政治学习过程――社会政治教育训练过程――历史的政治文化传递过程。因此,我们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把握政治社会化与个体政治观形成的关系。

其一,对个体而言,政治社会化是个人通过学习政治文化、形成政治人格的过程,是一个人特有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价值观念和政治认知模式以及政治行为方式的形成过程。一个人政治社会化完成的标志即是这个人对他在一定政治体系中所担任特定政治角色的知识、价值观念、技能和行为模式的掌握,即政治角色的社会化,而个体政治观的形成仅仅意味着内化社会的政治文化。

其二,对社会主体而言,政治社会化是一个政治教育训练的过程,是特定社会主体把本政治系统内所认同的政治取向模式和政治行为规范传播给所有成员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社会化过程与政治教育过程是直接同一的。这个过程要以个体政治观的形成规律为依据,才能得以实现。

其三,从整个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看,政治社会化是人类社会把政治取向模式和政治行为规范代际相传或变革的过程,是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持续相传、变革或创新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文化是政治社会化的内容,政治社会化是人类社会政治文化实现社会遗传、变革和创新的外在形式。从这个角度看,政治社会化与个体政治观的形成有显著的区别。

青少年阶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和政治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经过学习和实践所形成的政治观对其一生都有着很大的影响,直接制约了成年后政治人格的特点。青少年正确政治观的形成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其内在的特点和规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理念变化,大众传媒迅速发展,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日趋复杂化,青少年政治社会化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自主性增强、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模式变化以及反向政治社会化。自主性强体现为青少年参与政治生活的主动性、独创性以及政治责任感加强;青少年的社会政治参与模式由单一型向多样型政治参与转变;反向政治社会化体现为青少年一代向成年人一代的政治文化反哺。当代中国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特点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学校和网络社会成为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影响源。正如我们从这一网络舆论事件中看到的,这位少先队员通过自主的学习、团队活动以及学校的教育,促进了其政治心理和政治观念的形成,为自己确立了某种政治理想,并通过积极参与少先队活动,向困难家庭、孤寡老人、农民工子女、患病少年以及受灾地区捐款捐物等实际的行动来践行自己的政治理想追求。学校是青少年进行政治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通过思想教育、政治生活、道德实践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认识社会政治现象和道德规范,帮助青少年积累一定的政治知识和形成一定的政治价值观念。同时,学校也为青少年的政治参与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学校的各种活动是青少年锻炼自身能力、提高实践技巧的重要机会和方式,从而使青少年在进入社会后能够有效地应对现实道德生活和政治生活矛盾。社会尤其是网络社会是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又一主要渠道。青少年通过网络参与社会政治过程对其政治社会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力。社会政治活动过程能够增强青少年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关心度,培养起青少年强烈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第二,当代青少年的政治学习机会明显提高,政治社会化进程明显加快,政治理想的形成过程提前。和“80后”相比,“90后”的青少年一代政治社会生活的自主性增强,对政治的关注度得到明显的提高,他们更早地实现了对政治社会的认知并形成自己富有个性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观念。“90后”的青少年一代,一方面从年龄上就体现出了青少年政治社会化提前的倾向,另一方面可以知道青少年对政治的学习不仅仅是停留在学校课堂上了,已经扩展到个体的日常生活中。同时,我们也看到,这位少先队干部不仅在学习、认知上对少先队的政治活动有强烈的兴趣和较深刻的认知,并且在行为方式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政治化”的烙印。青少年性格、思想的可塑性比较强,思想的变化和影响很快地反应在行为方式上。少先队活动中独特话语的出现是青少年长期关注少先队活动、实践少先队思想观念的结果。

团队组织活动是促进“90后”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平台

中国少年先锋队在少年儿童中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群众性,是促进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进程的正式组织。因此,团队组织及其活动是当代中国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平台。

各级团队组织应该根据青少年政治社会化及青少年成长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青少年政治社会化。2004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道德实践活动,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90后”一代成长于新的社会环境中,接受的教育模式,面对的文化环境、社会舆论有着新的变化。这就要求,各级团队组织应遵循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内在规律,切实结合“90后”一代的新特点,采取适宜的教育策略、措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团队组织要充分发挥社区、学校、家庭的育人功能,重视法定节假日、教育基地、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网络载体,正确引导少年学生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纠正不良社会风气和社会舆论对他们的影响。

家庭和社会应积极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政治理想

家庭应根据青少年身体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帮助“90后”青少年一代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确立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理想。家长不能任意加速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进程。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教育方法,但家庭教育都应当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在文化知识学习、政治素质培养方面,同样不能拔苗助长。如果少先队队员的思想、言语、行为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相符合的特点,这与他的家庭教育失当是分不开的。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政治心理的发展、政治人格的塑造、政治思想和政治观念的形成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的教育方式、言行都会无时无刻地影响着自己的子女,只有按照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其施加影响,在合适的阶段做合适的事情,才能够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社会治理特点篇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新语境

多次强调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其发展面临的外部条件和内部环境以及所处的历史方位,都在不断发生深刻变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不可避免地面临大国崛起的外部压力。回顾人类历史,大国的崛起无不发生战争。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认为,“使得战争无可避免的原因是雅典日益壮大的力量,还有这种力量在斯巴达造成的恐惧”,被称为“修昔底德陷阱”。英、美、日等大国崛起的历史都为“修昔底德陷阱”提供了明证,其崛起过程都伴随着战争与动荡。2014年1月22日,在接受《世界邮报》采访时说,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中国的崛起,绝不能重蹈历史覆辙,而是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发展之路。当今世界格局正在进行深度调整,地区冲突交织迸发,全球经济艰难复苏,国际秩序加速演变,我们面临的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军事安全、网络安全问题更加突出。西方国家把我国发展壮大视为对其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挑战,加紧对我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各种形式的扼制牵制。我国周边还存在诸多利益争端,各种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时有显现。“树欲静而风不止”,必须以更高超的智慧应对不断增强的外部压力成为中国发展面临的新语境。

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成长的烦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不确定的事情就会越多。当代中国正处于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矛盾凸显期,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许多矛盾问题相互交织、叠加呈现,机遇和各类矛盾并存将是这一发展阶段的突出特征。停滞和倒退容易引发问题,前进也会带来问题。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很多问题绕不开、躲不过。“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必须勇于面对并不断化解各种成长的烦恼成为中国发展面临的新语境。

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也不可避免地面临重大考验。指出,实现党的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取决于党能否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要确保领导核心的地位,自身必须坚强有力。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如何走出“塔西佗陷阱”、跳出历史周期率,对党的建设提出了重大考验。“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成为中国发展面临的新语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开创新格局

党的十以来,党中央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深刻回答时代重大课题,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新路,进一步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格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创新发展。党的十以来,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时代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揭示了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发展战略,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特别是围绕改革开放这一时代课题,深刻阐述了“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等事关改革开放全局和走向的重大问题,擘画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方向、时间表、路线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基本遵循和重要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进一步坚定方向。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党领导人民紧紧围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重大课题进行了不懈探索,完成了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历史任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制度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设定了到2020年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战略目标。这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明确了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一步深化拓展。党的十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任务,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的目标任务。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又进一步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形成了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在“四个全面”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奋斗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作为上下贯通的“姊妹篇”,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重要保证。“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的大逻辑,高度凝炼了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棋局,表明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执政的规律形成了新的认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部署形成新格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迈向新境界

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总揽全局、运筹帷幄,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成功开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航程。改革发展的强烈脉动、治国理政的新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一系列新变化新气象新特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走向新阶段。

全面深化改革开启新航程。改革成为当今时代的最强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开启了改革发展的新航程。更加注重把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改革的价值取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以涉险滩、破藩篱、啃硬骨头的勇气破解发展难题;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以法治引领改革、推动改革,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改革。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三期叠加”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新阶段。经济发展步入新的运行轨道,从高速增长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不确定性风险逐渐显性化。

国家治理实现新突破。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迈出新步伐。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绘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蓝图,法治中国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主旋律。

国家文化软实力新提升。意识形态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坚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脚步铿锵有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工作方针,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逐渐成为潮流,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

树立人民美好生活新标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在民生改善中实现政府新定位,在经济发展中确立民生新地位,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简政放权释放社会活力,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在社会治理中构建体制新形态,民生和社会治理迈向新阶段。

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新觉醒。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树立美丽中国新思维,构建生态保护的底线思维、文明系统构建的整体性思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思维、治国理政的绿色思维,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将发展理念制度化,制定生态保护红线顶层设计,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科学统筹、协调治理,实现永续发展。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迈向新起点。弘扬中国理念,阐释中国梦的世界意义,树立“化成天下”的外交新思路。以正确义利观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旗帜,践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新理念。以“一带一路”战略作为突破口,以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作为外交战略的基石,全方位深化对外交往,对外战略趋向“有所作为、积极进取”,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在揭开新的历史篇章。

全面从严治党开创新局面。坚持把抓作风作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切入点,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为从严治党持续注入新动力。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营造廉洁从政新气象。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全方位从严管理党员干部,打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生态。坚持依法执政、依规治党,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开创新局面。

社会治理特点篇5

认真学习《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学习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加深对党的以来科学理论新发展新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增强学思想、悟思想、用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特点、重点和亮点

《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主要是阐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抓住了理论创新的根本点;《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在《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的基础上,构建出了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框架;而《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则是在《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概括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并勾勒出各个专题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因而是一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纲领性文献。这是《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根本特点。

从总体来讲,《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重点和亮点主要是:更加聚焦并深化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出了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重大命题;

更加聚焦并深化对历史方位的认识,提出了“胸怀两个大局”的重大论断;更加聚焦并深化对民族复兴和以人民为中心的认识,提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的重大任务;更加聚焦并深化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以指导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更加聚焦并深化对“两大布局”的认识,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铸就中华文化、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等作出了战略谋划;更加聚焦并深化了对“三大攻坚战”的认识,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决战脱贫攻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一步作出了重要部署

;更加聚焦并深化对实现民族复兴所需要的良好国内外环境的认识,强调既要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要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也要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新局面,强调为世界谋大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聚焦并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认识,提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要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更加聚焦并深化对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认识,提出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重大论断,强调要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更加聚焦并深化对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着力于集中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积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核心要义、思想精髓及其内在逻辑

从上述特点、重点和亮点中,可进一步提炼概括出《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核心要义、思想精髓及其内在逻辑。这就是:以“胸怀两个大局”为时代背景,立足“民族复兴、以人民为中心”两大基石,在统筹推进“总体布局”和统揽“四个伟大”实践中,充分发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作用,以营造有助于实现民族复兴的良好国内外环境,集中打好“三大攻坚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其中最重要最值得关注的,是《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更加聚焦并深化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认识,提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显著优势,要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这实际上是关于“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问题,是关于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问题,是关于我们党如何治理社会主义社会的问题。

其实质就是要充分发挥“国家治理”的作用,积极营造有助于实现民族复兴的良好国内外环境。在这一问题上,《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基本思想观点主要是:关于党领导人民创造“两大奇迹”;关于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关于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关于加强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领导;关于把新时代改革开放向前推进需要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集中行动,并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组织保障;关于以我国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应对新时代、大变局与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等。强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

社会治理特点篇6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社区治理创新

新型城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在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再是跟风般地向大中城市w徙,而是就地进行非农就业,改变了传统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政府能将城镇化与产业融合,通过完善当地的公共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就能逐步实现就地城镇化、农村城镇化,逐步完善中国经济社会。而这些新型的农村社区,既不同于传统的农村社区,也不同于一般的城市社区,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而其社区治理必然具有自身特点。

所谓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治理创新,指的是在根据当地城镇化过程中新产生的农村社区,在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的条件下,结合社区治理的特殊性,通过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手段的创新变革,从而实现社区良好治理的过程。具体来说,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加强农村社区治理创新

一、根据城乡统筹发展,站在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高度,有序变革新型农村社区治理。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目标。但城乡发展一体化并并不是城乡发展一样化,而是通过加大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力度和农村治理变革,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造新型城乡关系。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要切实提高投入力度,特别是在水、电、燃气等基本生活设施公路、绿化、社区卫生、安全保卫等公共实施建设方面,要按照不低于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平均水平的要求为农村社区配置资源,以保障其生活的基本运转;结合新型农村社区现有的社会发展条件,考虑农村社区居民公共需求的多元化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商贸、教育、医疗、养老、文化、健身、娱乐等服务,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从实际出发,按照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特殊性要求,逐步健全组织管理体制,完善工作机制,探索适合新型农村社区特征活设施以及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

二、根据新型农村社区各自本身的特点,重置农村社区治理体系。

社区管理体制是社区管理主体在社区资源配置、社区事务管理、社区关系调适等领域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相互关系、运作方式。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中存在三个主体:村居民群众、社会组织和乡政府。

顺应城镇化发展趋势,根据新型农村社区的特点,探索构建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建设协调委员会和社区社会组织等组织框架,形成以社区服务中心承接政府公共服务、社区建设协调委员会主导社区民主协商和社区自治、社会组织参与自治和社会协管为内涵的社区组织管理体制,完善农村社区治理体系,促进社区居民的社会融合。

三、理顺政府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关系,实现政府社会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良好而有效的衔接。

乡村关系是村民自治的核心问题之一。新型农村社区治理要坚持以社区自治为基本原则,首先要调节好好村民自制体系与行政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依法完善关系定位,理清乡村关系。其次,新型农村社区是介于农村和城市社区之间的特殊形态,其自治到底是依据哪项法律尚未明确。但在群众自治与政府管理的关系问题上基本精神是一致的,这就是乡镇政府与社区之间是“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这意味着政府对社区负有指导和服务的义务,社区则代表居民群众对政府部门的工作予以协助并进行监督。据此,实践中要对乡镇政府与社区之间的所有相关工作进行明确的清理,划清在这些基层管理和服务工作中,乡镇政府及其部门与社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严格分清政府与社区的各自

职责。

在理清政府与社区关系的基础上,要以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为纽带,建立起政府社会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社区居民依法自治良性互动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体制。这就要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促进政府工作重心下移,加快公共管理社区化步伐。乡镇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做好农村社会管理,而农村社区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有效的社区治理。乡镇政府和社区自治组织的工作在这里有农村社区治了交集,为理顺乡村关系,构建政府与社区的衔接和互动提供了可能。

四、注重社会组织的培育,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善于引进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

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这是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极其主要的一个环节。社会组织能够凝聚社会力量,引导居民参与联结,实现利益表达有序化,能够在反映民众诉求、维护弱势群体权益、满足公共服务多元化需求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基层政府要努力培育并发展公益类、慈善类和服务类为重点的社会组织,使其与政府管理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农村社区治理离不开政府和社区自治组织,但市场和人民的力量也不应该忽视,在发达地区的社会管理实践中,市场和人民的力量不仅参与社区的管理和服务中,而且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社会力量隐藏在广大群众之中,积极依托和运用社会的力量包括市场力量进行社会治理,是实现社会治理有效性的重要途径。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动员社区居民变被动管理为主动参与,引导和激励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构建民众表达和联结的载体,形成广泛持久的社会合力,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程乙悦(1991-),女,汉族,硕士研究生,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

社会治理特点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定义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定义

在《关于思想政治工作问题》中指出,“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要解决人们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问题,动员广大干部和群众为实现当前和长远的革命目标努力奋斗。”张蔚萍教授2009年11月19日在河海大学所做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历史回顾”学术报告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治党治国的科学,是对干部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荆惠民主编的《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中认为,“一般而言,思想政治工作,是专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为引导和促进人们认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政治取向、政策主张而进行的宣传、动员、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及其科学理论。”袁礼周主编的《思想政治工作学理论基础》中给出的定义是:“思想政治工作是用无产阶级的政治思想、政治理论、政治观点,教育人民群众,解决人们的政治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为问题,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当前和长远的目标而奋斗的社会实践活动。”孙其昂教授在《思想政治工作学概论》中是这样定义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定政党或社会团体要求,有目的、有组织地采用多种手段对人民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育新人,动员大家为当前和长远目标而奋斗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

邱伟光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给出的定义是“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塑造一定社会新人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实践活动,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这个观点更多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和教育内容。王礼湛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有组织地定向引导人们形成符合特定社会和时代以及人类自身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观点和行为品格的教育工程。”陆庆壬老师在他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期转变人们的思想,进而指导指导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陈秉公教授在《思想政治教育学》是这样定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和重点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综合教育实践。”张耀灿老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定义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特性以及社会的需求,特性主要是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和实践性。王勤老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期转变人们的思想,塑造人们的品德,进而指导指导人们行为的社会实践活动。”秦在东教授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中是这样定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社会政治集团或政治组织机构,为实现其特定的政治目标,通过一定的精神方式和相应的物质载体,对所辖区域内的民众施加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意识形态影响,使之具备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的社会教育活动。”杨生平老师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理解问题》一文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个阶级或集团为了建立或巩固其政治统治而进行的符合本阶级或本集团根本利益的,包括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和宗教思想的意识形态理论的教育。”郑永廷教授在论文中指出:“我们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作如下概括: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性、具有超越性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主体性的增强,其作用越来越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生活中是一种多属性、多因素的特殊活动。”这个观点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变性、多属性、实践性和社会功能的重要性,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涉及不深。苏振芳老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可定义为: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期转变人们的思想,进行指导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这个观点与张耀灿教授的定义比较接近,但强调了更多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定义的特点

综上所述,专家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都给出了自己的定义,虽然在表述上有所差异,但是也有共鸣之处。权威观点存在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大部分学者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袁礼周、孙其昂、张耀灿、郑永廷、陈秉公、王勤、秦在东和邱伟光等学者都直接指明这一特点,而陆庆壬和苏振芳老师则用了“社会行为”一词,二者大体相差无几;第二,以内容解释概念的倾向,以陈秉公和邱伟光老师为代表,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包括的具体内容;第三,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重特性,张耀灿和郑永廷老师都指出了这一特点。

近年来关于实践思想政治工作的称谓逐渐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也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的研究会一直继续下去,就目前的一些研究成果来看,在定义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时,学术界仍然存在一些分歧,需要研究者进一步探讨和磋商;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观点也有着相通之处,学者专家已经达成了基本的共识。

【参考文献】

[1]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7-28.

[2].关于思想政治工作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

[3]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1.

[4]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M].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2.

[5]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社会治理特点篇8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政治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999(2010)01-0064-05

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国实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不仅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社会建设成就显著,而且民主政治建设也不断推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成功的重要经验,就在于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道路。这条道路有四个基本特征。

一、坚持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创新为先导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始终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指导下推进的。这个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学说,结合中国国情进行创新的理论成果。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政治特征。社会主义理论自产生之日起,就是和民主、自由、平等联系在一起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首次提出无产阶级将通过革命建立民主制度,而这种民主制度的本质在于绝大多数劳动人民的统治。列宁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他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和民主的关系,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1〕阐明了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充分的民主这一马克思主义民主学说的重要原理,为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人民民主理论,成为新中国建国立国的理论基础。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邓小平深刻地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精辟地阐明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极端重要性及正确途径,明确提出了我国必须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目标等重要思想,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理论。

自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同志继承了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并根据新的时代特点进行了理论创新。他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首次提出政治文明这一科学概念,并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强调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创造性地发展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1.扩大民主是全面小康新要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2〕他紧扣时代脉搏,顺应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新情况,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3〕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更高要求之一,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更加丰富、更加完备。

同志还提出,为了发展、扩大人民民主就要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为切实实现扩大人民民主这一目标,他特别强调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4〕公民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无疑是扩大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个至关重要的工作就是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政治素质。“公民意识”一词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2.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利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并要求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这种提法在我们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还是第一次出现。他提出,发展基层民主,要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利”〔5〕,其中强调的“直接”一词,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基层民主认识的深化。同志还进一步提出了发展基层民主政治的形式,指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要努力不断地扩大基层群众的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基层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共同体。

3.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路径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党内民主方面进行了许多积极探索。在新的实践中,同志又进行了新探索、新提炼、新概括和新部署。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论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时,提出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两个至关重要的方面。两相比较,党内民主更为重要些,因为它起着带头和表率的作用。党内民主可以也必须先行一步。对此,同志明确指出:“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6〕这一导向性论述,发展了此前的相关认识,指出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路径。

4.坚定不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同志进一步发展了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提出了新观点。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深刻阐明了政治体制改革与全面改革的内在关系以及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要求和社会基础。他指出:“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7〕同志关于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论断,相较此前的“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提法更进了一步。这一表述的变化反映了我们党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心,表明我们党深刻认识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对民主政治的需求提升了,政治体制的发展也必然不能停留在过去的或者传统的状态,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也就更繁重了。

同志还明确提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一个方向、一个根本、一个目标,他指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8〕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就是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就是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就是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这些新提法是我们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指导方针。

同志特别强调了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他认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完善监督机制,以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9〕明确提出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的目标并作出具体部署,提出若干具体措施,创新和发展了权力监督思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这一理论创新成果,是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引下,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道路,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二、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

民主简而言之就是在民,民主政治中蕴涵着诸如民主、平等、人权、法治、权力制约等共同标准和共同价值取向。这种共性体现了人类和人类社会对于政治法则、政治规范的认同和遵从。然而民主政治制度又受制于一定的国家性质、历史背景、文化传统、民族习俗、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世界上不存在唯一的、普遍适用的和绝对的民主模式,不同的国家、社会有着不同的内涵和模式。任何正确的民主政治理论,任何先进的民主政治模式,只有在符合国情的情况下才能发挥积极效应。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既须遵循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的基本法则,又要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原则。但最为关键的是必须要有中国特色,即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充分了解并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坚持不懈努力和探索找到的正确道路。我们的民主政治制度既借鉴吸收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既根本不同于西方的政治模式,也明显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我们的民主政治制度本质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是由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是以人民民主作为可靠保障的民主,是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条道路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在政治制度上,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基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同我国国体相适应的政体形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体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一,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议会有本质区别。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多党制或两党制,但无论哪个党派上台执政,都是极力维护自己及其代表的利益集团的利益,都不可能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实施领导的国家权力机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没有议会党团,不以界别开展活动,也不按党派分配席位。我们的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肩负的都是人民的重托,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法履行职责,为人民服务,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和“一府两院”的关系与西方国家国家机关间的关系有本质区别。

我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不像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利益集团、政治派别之间尔虞我诈和互相拆台。在我国,各国家机关虽然分工不同、职责不同,但目标是完全一致的,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各自职权范围内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宪法法律,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与西方国家议会、政府、法院“三权分立”有着本质的不同。

第三,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与西方议员有本质区别。

我们的各级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来自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不像西方议员是某党某派的代表。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像西方许多国家那样实行“两院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我们的人大代表,是通过会议的方式依法集体行使职权,各级人大的代表,集体履行职权,而不是每个代表个人直接去处理问题,各级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是代表的集体参谋助手和服务班子。

我国的政党制度即基本政治制度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派是参政党,不是西方的多党制。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中,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形成了两种重要的民主形式。一种是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力,体现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另一种是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的政治协商,体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辅相成,使各派、无党派人士广泛参加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把人民内部不同阶层、不同社会群体的政治诉求纳入到政治体系之内得到充分表达,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民主的实现。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创新。

实践证明,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不仅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极大地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三、坚持在渐进发展中有重点突破的路径建设民主政治制度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走过了一条渐进式的道路。这就是在党的领导下有秩序、有目标、分步骤地推进。这是一个先易后难、先后中心、先微观后宏观的循序渐进、由局部到整体逐步展开的过程。也就是说,我国的民主政治体制的建设是选择阻力较小或者大家已经形成共识的那些部分先实施,然后逐步深入到中心的、较艰难的部分;对于难点问题,从小范围、小区域开始起步,再逐渐地扩展到大范围、大区域;对有的新体制的推行,则先搞试验,取得经验,再逐步推广。

渐进发展是和平时期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常态和基本要求。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革命是通过群众运动完成的。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没有重蹈历史的覆辙,走的是渐进的新路子。正如邓小平所强调的:“我们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但匆匆忙忙地搞不行。”〔10〕中国国家这么大,情况太复杂,改革不容易,因此,决策要慎重,方法要细密,步骤要稳妥,不论干什么工作,都“要先从一两件事上着手,不能一下子大干,那样就乱了”〔11〕。也就是说,民主政治建设要看整个条件的成熟程度,一步一步地来,不能急于求成,匆忙行事。要把保持政治稳定,始终作为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的前提;把既定的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现实的政治力量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我国的民主政治发展遵循渐进改革或增量发展的道路,其间在某些领域又有一些突破性的变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在党的领导方式、党内民主、基层民主、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变革不断推进。但这种突破性变革不是一种休克式的政治突变,它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是长期积累性改革的结果,是一种厚积薄发。表现为一种波浪式的渐进模式。正是由于我们选择了渐进发展、重点突破的建设民主政治制度的道路,我国不仅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而且实现了经济快速、持续增长,政治稳定,社会不断进步,使人民安居乐业,各种需求日益得到满足。

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开放新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中,我们坚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兴利除弊,完善了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创新了各种具体制度。

1.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

新中国从成立之日起,就以人民民主为政治特征。党领导各族人民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建立了作为我国政党制度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了实现和维护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些民主制度,是人民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这些制度保证了广大人民依法享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广泛权利和自由,开辟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选择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唯一正确道路。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7〕我们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不能动摇、不可改变的。否则,就会动摇社会主义的根基,使党变质、国变色。

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也要看到,正如任何一种新生事物都不可能从一开始就是成熟和完善的一样,我国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从建立到完善,也需要一个过程。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就是要不断推进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内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根据国情,我国修改、修正了宪法,制定了选举法、组织法、人民代表法等法律,制定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特别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同志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三项措施,指出要“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12〕。这一重要举措,体现了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理念,这使执政党和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更加规范和顺畅。

2.坚定不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需要通过具体体制来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需要通过具体体制来落实。现阶段,我们的民主政治制度在具体体制上还不完善,这就需要我们从国情出发,不断地对具体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和机制进行兴利除弊的改革,在实践中探索、创新。这种改革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即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的前提下,针对我国原有政治体制的缺陷,并进而针对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对政治体制进行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我们党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进行了多种制度创新,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一是党和政府适度分离,实行依法执政的领导方式,党不再代替政府作为直接的行政管理机关。二是公开选拔和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形成了公推公选制度,干部任用公示制度、民主测评制度、票决制等多种新制度,提高了干部选任工作的民主化程度。三是在发展基层民主方面,广泛推行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的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基层民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保障和实现人民民主。四是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政府。五是实行政务公开制度,基层组织还实行了村务公开、厂务公开等,提高了政治透明度。六是实行听证制度和协商制度。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同志明确提出:“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13〕这一原则性要求意味着我国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决策过程将更透明,只要是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重大政策,百姓将拥有更大的参与权、发言权。促进了地方立法和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68.

社会治理特点篇9

党的四中全会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通过认真自学我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谈几点感受,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

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首要的就在于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得到了最为深刻的证明。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基层党组织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力量,党的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基层社会治理的质量。各级党组织必须加强和完善党对基层工作的领导,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确保基层社会治理的正确方向、整体规划和统筹协调。进一步加强党对基层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执行力。

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

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以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为基点,以解决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大风险为着力点,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法制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积极探索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形成共建共制共享的现代化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平安中国建设水平。

社会治理特点篇10

关键词:;中国梦;社会;政治稳定

社会稳定是指政治体系对于社会矛盾的变化具有较强的调适功能,能够及时化解社会张力,有效控制社会不稳定因素,使社会不出现政治动乱,呈现出经济协调发展,社会稳步前进的有序稳定状态;政治稳定是指政治系统运行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稳定的政权体系、合理的政治关系和有序的政治过程等不同层次。探讨和研究“中国梦”的提出及其实现,对于凝聚党心民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实现安定团结,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政治稳定理论概述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政治稳定理论的形成

社会、政治稳定研究是政治学中一个古老的研究课题,它起源于古希腊,但把它作为政治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进行系统研究则是在二战以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以后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不仅关心社会革命,而且十分重视革命成功后的社会、政治稳定,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包括社会、政治稳定的性质、地位、实质、根源、动力、主体、特征、保障、影响因素等在内的,全面、系统、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社会、政治稳定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政治稳定理论的观点

第一,关于社会、政治稳定的性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学说可以看出,生产力的发展是一直向前的,因此,有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起积极作用的社会、政治稳定,也有阻碍社会发展的、起消极作用的社会、政治稳定。第二,关于社会、政治稳定的主体和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政治稳定的主体。人民群众之所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主体,是因为人民群众不但是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关于社会、政治稳定的实质和根源:实质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协调解决,根源在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建立和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现代化生产经营管理制度与方法的,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调整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行机制,实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和谐,这就是我国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实质。第四,关于社会、政治稳定的动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全面、深刻的变革与发展是社会、政治稳定的动力。党的十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五位一体”的国家,必须处理好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这几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中国梦”实现的动力。第五,关于社会、政治稳定的特征:马克思曾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以及它存在于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像即概念,都处在生成和死亡的不断变化中”。因此,稳固不变的社会、政治稳定状态是不会存在的。第六,关于社会、政治稳定的保障:法制是社会、政治稳定的根本保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政治稳定理论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政治稳定理论,是我们考察“中国梦”与我国社会、政治稳定之间关系的理论依据,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中国梦”的社会、政治稳定意义

“中国梦”是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正式提出来的,他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①

(一)“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从对“中国梦”的阐述来看,可以从其核心内涵、遵循的原则和基本属性等三个面来阐释“中国梦”的科学内涵,这三者构成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一,在其核心内涵组成上,“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国家富强就是综合国力增强、经济更加发达、政治更加民主、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美好;民族振兴即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民族文化影响、改变世界,中华民族领先世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民幸福就是人人得享共同发展,共享人生出彩机会,共享梦想成真、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在遵循原则上,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三,在基本属性上,“中国梦”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梦,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梦。从集体意识来看,“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它具有强大的理论指导功能。振兴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全体中国人民。

(二)“中国梦”的社会、政治稳定意义

中国社会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变动所引起的冲击,社会矛盾变得日趋激烈。要化解这些矛盾,维护社会、政治的和谐稳定,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间的政治任务。进入新世纪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努力探索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政治稳定的路径,在维护和保持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现实根基、根本途径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步。

第一,中国梦阐明了我国的社会、政治稳定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政治稳定。

首先,它阐明了我国社会、政治稳定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社会、政治稳定。众所周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中国共产党不停地探索。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以及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都是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梦想,但是这些运动都失败了。直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经过28年艰苦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使得“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②成立了新中国,实现了真正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后,经过7年的社会变革,开始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自此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由于中国处在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经验,走了不少弯路,一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才真正走上了伟大的复兴之路。③今天实现中国梦需要的社会、政治稳定,是继续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促进中国前进的、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社会、政治稳定。

其次,它突出了我国社会、政治稳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政治稳定。一是今天的中国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国梦强调的稳定自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政治稳定;二是“人民幸福”的内涵表明了社会、政治稳定的社会主义性质,因为只有社会主义国家在“本质上维护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要求”④的,只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目的才是实现共同富裕和人民幸福;三是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而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首先是社会主义道路,这决定了中国梦强调的社会、政治稳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政治稳定;四是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提出来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去努力实现的,这决定了中国梦强调的社会、政治稳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政治稳定,因为“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构成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特征”⑥。

第二,中国梦全方位地分析了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主体--国家、民族和人民。因为中国梦最核心的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国家要富强需要稳定,中华民族要振兴需要稳定,中国人民要幸福需要稳定,因此,谁去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这是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主体。其实,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而是否做到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只有人民自己知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块抓到十的“五位一体”,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让人民群众充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第三,中国梦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是维护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领导核心。

近代中国历史充分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国人民不断进取,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唯一能够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的政党。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进步;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驾驭全局,统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政治稳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协调各方的力量,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凝聚大众的力量共同建设美丽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积极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保证我国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就是要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最大限度的凝聚各方力量来实现“中国梦”。

第四,“中国梦”阐明了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特征,即整体性、时代性。

首先,“中国梦”指出了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整体性。“中国梦”的提出是从整个国家的视角提出的,一是从中国梦的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来看,国家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指的是中华民族,人民指的是全体中国人民,这些都是从宏观和整体角度讲的,因此,它强调和维护的稳定具有整体性;二是实现“中国梦”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作为保证。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社会稳定不是指单个个体的稳定,或者是某个局部的稳定,而是指整个社会、政治的协调发展。在实际生活中,社会稳定主要是靠建立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协调发展基础上来实现的。⑦

二是“中国梦”突出了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时代性。在我国社会、政治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中国梦”,这也体现出“中国梦”的时代性。因而,社会、政治稳定的内容、性质和表现方式呈现出不通的特征,从而使得社会、政治稳定呈现出时代性特征。社会、政治稳定的时代性,要求我们实现“中国梦”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对策,促进社会、政治体系的稳定状态。

三、采取有效措施,实现“中国梦”,确保社会、政治稳定

根据前面分析,结合我国实际,笔者认为,要实现“中国梦”,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提升综合国力,是实现“中国梦”,确保社会、政治稳定的关键。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存、发展以及对外施加影响的各种力量和条件的总和,包括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外交、文化、精神等实力,以及其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因素等条件。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题,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实现“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国梦”,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综合国力的提升是关键。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意味着国家的政治更加民主,经济更加发展,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有序,人民更加幸福。没有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华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就谈不上民族的复兴。综合国力得到提升,“中国梦”就有了放飞的翅膀、就有了社会、政治稳固的根基。

第二,坚定“三个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色。坚定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国梦”,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正确途径,体现了我们党既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的坚定信念。坚定理论自信,是实现“中国梦”,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行动指南,体现了我们党既不僵化也不“西化”的坚定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正确的行动指南和思想基础。坚定制度自信,是实现“中国梦”,实现社会、政治稳定的根本政治保障。始终坚定“三个自信”,“中国梦”这艘巨轮就一定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第三,依靠广大青年是实现“中国梦”,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主体和动力。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是推动历史前进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国梦”,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广大青年一代是主体。当代青年只要发扬优良传统,志存高远,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长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能力和才干;锤炼意志,不断在社会实践中磨砺自己,就一定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材。(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阐述中国梦:让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N].人民网,2013-03-18.

[2]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中国梦”蕴含丰富的政治智慧[J].领导决策信息,2013.

注解:

①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2年11月29日21时30分;来源:新华社;http:///ldhd/2012-11/29/content_2278733.htm。

② 吴波.中国梦必须有信仰牵引[J].当代社科视野,2013.

③ 李抒望.对“中国梦”的几点解析[J].社科纵横,2013.

④ 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2月,第247页。

⑤ 秋石.中国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新能量[J].求是,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