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术后护理十篇

时间:2023-08-07 17:40:42

围手术期术后护理

围手术期术后护理篇1

关键词 剖宫产 术后 围手术期 心理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7.231

剖宫产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手术,做好剖宫产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对产妇的康复有其重要意义。我科2008年3月~2009年2月共行剖宫产82例,经过采取术前教育指导与术后的心理护理干预,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了很大改善,促进了术后的早日康复,同时也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收到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3月~2009年2月我科行剖宫产术患者82例,年龄21~40岁,平均29.6岁;初产妇68例,经产妇14例。其中采用硬膜外麻醉76例,有6例因硬膜外麻醉失败及失血性休克不能使用椎管内麻醉改为局麻。术后发生切口疼痛占96%,子宫收缩痛占80%,寒战与发热占45%,排尿困难占16%。在文化程度方面,初中及以下有36例,高中或中职有22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4例。所有患者均为足月妊娠,单胎头位,孕中晚期在我科定期产前检查正常,骨盆外测量均在正常范围。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取剖宫产术治疗,并在患者入院开始,护理人员就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耐心细致的交流与沟通,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焦虑心理,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及相关信息,收集整理患者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护 理

术前心理护理:护士应向患者详细介绍医院或科室的环境、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等,要掌握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其心理状况。对产生恐惧焦虑的患者,护士应用亲切的语言向患者讲解治疗方法、预后以及剖宫产术的必要性。鼓励家属给患者更多的关爱,使其对剖宫产手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患者产生一种安全感,且感到受重视的感觉,使患者消除恐俱与悲观等不良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术后心理护理:生命体征是评价生命活动的重要指数,也是护士评估术后患者身体状况的基本资料[1]。在患者术后,要去枕平卧,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并常规心电监护。护士应告知患者手术已顺利完成,以便给患者带来最大的安慰,然后根据患者的情况,详细说明术后的注意事项及引流管的护理等。术后患者在麻醉清醒后,会感到疼痛和不适,为此护士要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疼痛的原因,告诉患者这是术后正常的临床表现,指导患者应用自我放松训练或注意力转移等措施来减轻疼痛,必要时根据医嘱使用镇痛剂,以稳定患者的情绪,使之保持充足休息,有利于术后恢复和避免术后并发症。同时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对患者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并向患者说明术后6~8小时以内要取平卧位,6~8小时后可取半卧位;术后2~3天可取坐位及下床活动。嘱患者术后第2天开始进易消化流食,避免进食鸡蛋和牛奶,以免引起腹胀;第3天开始进半流食,此后渐改为普食。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定时翻身叩背,以利痰液排出,并保持床铺干燥,防止身体受压部位发生褥疮和腹腔脏器发生粘连。巡回护士应经常与患者交谈,重视其主诉症状,当患者出现咳嗽、胸闷、烦躁、出冷汗、打呵欠、腹部胀痛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切口疼痛护理:患者手术后6~8小时疼痛最为剧烈,切口疼痛发生率约占96%。对疼痛难以忍受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药物止痛后,一般都可以缓解;而个别患者效果不佳者,可改为强效镇痛药,间隔4~6小时重复给药。患者术后24小时后疼痛一般均缓解。

子宫收缩疼痛的护理:子宫收缩疼痛的患者占到80%,为此护理人员应耐心向产妇解释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告知患者静滴催产素时,也可导致此种疼痛发生。对于子宫收缩疼痛明显的患者,应及时减慢静滴速度或暂时更换其他输液药物,以减轻疼痛,一般不需要药物止痛和处理。

寒战与发热的护理:多数患者在术毕后发生寒战,一般持续30分钟左右均可缓解。其发生的原因是手术暴露时间过长、手术过程中液体输入量过多或过快、冲洗切口盐水温度过低、手术室与病房温差太大以及接送产妇时遮盖不严使身体部分等所导致。应在病人送入病室后增加被褥,减慢输液速度,保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2],以促进体温的恢复。术后患者3天内出现38℃体温多为术后吸收热,这属机体的正常生理反应,一般无需特别处理。告诉产妇多饮水,便于退热,如3天后体温仍>38℃时,应注意切口情况及是否乳汁分泌不畅等,以防切口感染及乳腺炎的发生。

排尿困难的护理:在患者拔出导尿管后,对于不习惯卧床及床上排尿的患者,可协助起坐或下床排尿,应督促、鼓励、帮助患者及早下床活动、排尿,这有利于子宫收缩及肠蠕动恢复。导尿管留置时间过长对尿道刺激引起者,一般手术后24小时左右拔除导尿管,每日行0.01%高锰酸钾擦洗会及尿道口,术后24小时起坐或下床活动,督促患者排尿。同时对于出现排尿困难患者除对症处理外,还可行热毛巾、热水袋敷下腹部,以利膀胱扩约肌收缩,促进排尿。

讨 论

剖宫产是解除孕妇及胎儿危急状态的有效方法,该手术切口较大,创面广,且由于和阴道相连,极易发生常见的发热、子宫出血、尿潴留、肠粘连、肺栓塞及羊水栓塞等较多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如处理不及时,可导致死亡。为此建议对剖宫产患者,在手术时间方面应尽量控制在1小时以内。因为时间越长,灌洗液吸收就越多,而发生其他并发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随着目前剖宫产适应度的放宽,剖宫产率正在逐年上升[3],尤其大龄产妇基本都是选择剖宫产手术。但由于这些人群对剖宫产知识缺乏了解,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及紧张的心理,严重影响了产后的康复,为此加强对剖宫产术后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显得非常重要,这不仅能明显减少患者术后的焦虑恐惧等症状,提高手术质量,确保母婴安全,而且还可有利于切口的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李艳,李仁慧.新式剖宫产术后护理改进的效果观察.当代护士杂志,2001,9:31.

围手术期术后护理篇2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1(c)-052-01

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的鼻窦炎发病率很高,但长期以来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1]。我科2004年6月~2006年8月对确诊为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28例病人施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经随访观察,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中,男20例,女8例,年龄20~65岁,平均40.65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并完成了全程放射治疗,放疗量为66~72 Gy。病人以同时或分别具有明显的鼻塞、多脓涕、口鼻发臭、头痛、嗅觉减退或消失为主诉,经鼻腔检查和鼻窦CT确诊为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其中6例合并有鼻腔粘连,手术时间为放疗后6个月~11年。

1.2 手术适应证

有较严重的临床症状且经保守治疗无效;鼻窦炎合并鼻腔粘连;排除癌症复发,且一般状况良好。

1.3 方法

手术均在局麻及鼻内窥镜下进行。用2%地卡因5 ml、1‰肾上腺素5 ml混合液给予鼻腔黏膜麻醉3次,同时用2%利多卡因2 ml予蝶额神经阻滞麻醉后根据病人病情行筛窦开放、额窦窦口扩大、上颌窦窦口扩大及鼻腔粘连分离清理术。术中吸尽窦内脓性分泌物及充分止血后,用MEROCEL高膨胀标准鼻腔止血海绵(美国Medtronic Xomed公司生产)填塞鼻腔,手术完毕。术中出血约50 ~200 ml。

1.4 结果

病人手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治愈14例,14例症状减轻,尤其是口鼻发臭、头痛明显减轻,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病人因鼻咽癌治疗后又出现鼻塞、流脓涕、口鼻腔干燥,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加上对手术的不了解等原因,使他们对手术治疗失去信心。我们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给予心理疏导,让病人明白手术治疗的方法、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解除他们的焦虑、恐惧心理,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2.2 术前准备

完善各项检查项目,如血常规、凝血四项、鼻咽颅底CT和副鼻窦CT等。白细胞低于3.5×109/L者,给予促粒细胞生长药物,待白细胞正常后方可进行手术。术前1日鼻部手术常规护理外,按医嘱开始给予全身应用抗生素。术前30 min常规阿托品0.5 mg,鲁米那0.1g,立止血1 kU肌肉注射。

2.3 术中护理

除准确配制术中所应用的麻醉剂、做好手术配合、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外,严密观察可能出现的麻醉剂中毒症状及术中出血情况。麻醉前先用一次性1 ml注射器抽吸好1‰肾上腺素1 ml备用,备好肾上腺素纱条便于术中止血用。半组病人无一例术中出现中毒和大出血。

2.4 术后护理

注意以下几点:①术日取侧卧位或半卧位,便于引流,减轻头部充血和鼻腔黏膜水肿。②遵医嘱全身应用抗生素7~10 d,用止血药1~2 d。③术后因鼻腔通气差、张口呼吸会使原本出现的口腔干燥和口腔异味加重。我们指导病人注意保持口腔清洁,用口灵含漱液含漱,每日3~4次。④鼻内窥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并不亚于传统术式,总发生率为5.7%[2]。因此术后注意观察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主要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头痛、流泪、眼眶剧痛、复视、视力下降等。本组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⑤术后48 h取出鼻腔填塞物,次日开始行鼻腔冲洗,2次/d,药液为生理盐水500 ml加入庆大霉素80 000 U、地塞米松5 mg;用辅舒良喷剂喷鼻,2次/d,以达到收缩鼻腔黏膜的目的[3]。

2.5 出院指导

术后鼻腔局部护理是一个长期繁杂的过程,让病人明白术后随访与手术过程同等重要。一定要按要求定时复诊,出院后半个月内,每隔2 d来院进行鼻腔清理1次,以后每周1次,1个月后每2周1次,直至术腔完全上皮化。出院后仍要持续冲洗鼻腔10~14 d及用辅舒良喷剂喷鼻。让病人掌握鼻腔冲洗和喷鼻的方法[4]。

我们通过对28例病人做好术前护理,术中严密观察麻醉中毒症状及出血情况,术后取正确、进行鼻腔冲洗、换药、观察并发症及出院指导,使手术达到预期效果。可见,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曾钢,唐安洲,周永,等.鼻咽癌放射治疗前后鼻窦炎的CT观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17(2):240-241.

[2]李源,许庚.鼻咽癌内窥镜手术并发症探讨[J].中华耳鼻咽喉杂志,1998,33(3):142-145.

[3]林雪平.鼻咽癌颅神经恢复因素探讨[J].医药产业资讯,2005,2(20):30-31.

围手术期术后护理篇3

【关键词】 眶隔后脂肪移位睑袋成形术; 围手术期;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14.031

眶隔后脂肪移位睑袋成形术是为眼睑部皮肤松弛、松垂、眶隔脂肪堆积、臃肿、呈现衰老表现者进行整容的一种手术[1],是常见的临床美容手术。由于部位和要求的特殊性,手术切口一旦感染会遗留明显的瘢痕或其他并发症,给患者造成终身遗憾,因此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眶隔后脂肪移位睑袋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1日-2012年4月行眶隔后脂肪移位睑袋成形术的82例患者,其中男15例,女67例。其中20~29岁3例,30~39岁12例,40~49岁55例,60~69岁12例。男女性患者均以40~49岁居多。初次手术者73例,均为不同程度的下睑松弛,皮肤皱纹增多,眶膈后脂肪疝出;再次手术者9例,均为手术不够彻底,仍有皮肤皱纹与眶膈后脂肪疝出,为初次手术后6个月~5年。

1.2 方法

1.2.1 临床分型 根据睑袋的临床表现特点,结合手术中的所见验证分为5型。(1)单纯皮肤松弛:表现特点为下睑及外眦皮肤松弛,但无眶隔松弛,故无眶隔后脂肪脱出,眼周围出现细小皱纹,多见于33~45岁中年人。(2)下睑轻、中度膨隆型:主要是眶隔后脂肪的先天过度发育,多见于23~36岁的中青年人。(3)下睑中重度膨隆伴下睑皮肤松弛型:主要是皮肤轮匝肌眶隔松弛,造成眶隔后脂肪因重力作用脱垂,多见于45~68岁的中老年人。(4)皮肤松弛伴睑板松弛型:除松弛皮肤松弛外,并出现睑板和外眦韧带及眶隔松弛,睑板外翻,睑球轻度分离,此型多见于中老年人。(5)下睑中重度膨隆伴皮肤和睑板松弛型:较为少见,皮肤眼轮匝肌眶隔松弛,造成眶隔后脂肪因重力作用脱垂,严重者外眦韧带松弛,睑板外翻。睑球分离,多见于老年人[2]。

1.2.2 手术方法 采用局部浸润麻醉,从外眦角处开始弧形向外下鱼尾纹做一长约1 cm小切口,与外眦角呈15°角,用眼科剪顺小切口向内眦方向与睑板前进行皮下分离形成皮瓣,后用眼科剪在睑缘下1.0~1.5 cm处顺同一方向剪开皮瓣暴露眼轮匝肌,保留上份一条睑缘轮匝肌以利于术后形成眼苔,显露眶隔及眶隔后脂肪,见眶隔膜不完整,除睑囊筋膜的弓状扩张部外[4],其余部位为一薄膜。术中将疝出的中、外脂肪团回纳或部分去除(上睑臃肿者),松解释放内侧脂肪团,将内侧脂肪团向外牵拉缝合固定于睑囊筋膜的弓状扩张部以横向收紧眶隔,然后再纵向褥式缝合加强眶隔。最终测试有无需要切除部分眼睑皮肤,如有需要,必须注意以“宁少勿多”为原则,一般以受术者平卧位闭眼后下睑上下份切口可以无张力自然对合,睁眼时上下份切口间有1 mm间隙为宜[3]。

1.3 护理

1.3.1 术前护理

1.3.1.1 心理护理 手术前由于患者缺乏缺乏相关的疾病知识,特别是对围手术期知识的缺乏,害怕手术疼痛、出血、麻醉意外,担心手术失败以及手术后后发生并发症及预期效果等。有些患者还担心手术费用、家庭矛盾、角色冲突等。患者会出现思想紧张、焦虑、恐惧不安、消极悲观等不良的心理状态,而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的改变,影响患者的食欲、睡眠和休息,从而削弱机体的免疫力,使患者手术耐受性降低,且不利于术后的恢复。所以手术前应向患者告知手术的方法和手术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不适及以术后可以达到的预期效果,尽可能的消除患者对手术的负性心理,以及对手术的紧张和恐惧感等不良的情绪。让患者客观地对手术和手术效果有一个正确和科学的认识,主动与患者沟通,全面了解患者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好术前的心理疏导,做到耐心和亲切的解释、安抚,帮助患者建立良好地心理和生理的适应能力,从而积极的配合手术。

1.3.1.2 术前准备 手术前的检查:术前询问患者有无手术史、近期患病史和过敏史。有无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从而避免手术中和手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术前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检查以排除手术的禁忌证。给予饮食指导,食用易消化、高蛋白的饮食,加强营养,预防感冒。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术前应用抗生素眼药水冲洗眼部3次。严重精神紧张的患者可酌情给予地西泮10 mg肌肉注射。

1.3.2 术中护理

1.3.2.1 及时对患者进行手术中的健康教育、人文关怀等 指导患者手术中尽量配合手术的操作,掌握如何放松和配合的方法等。在手术中应尽量使用肢体语言来安抚病人,如用手抚摸患者的手部,了解患者的感受,并与患者语言交流,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以轻松的心情配合手术的完成[5]。

1.3.2.2 术中观察及对症处理 手术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特别是在手术中压迫眼球和处理脂肪是因注意患者有无恶心和胸闷等不适,如有不适因立即停止对眼球的压迫,以免对脂肪的过度牵拉。及时对患者进行安抚,必要时可以给予吸氧等对症处理[6]。

1.3.2.3 术中止血 手术中助手要及时帮助术者为患者止血,其优点有:(1)保持术野清晰。(2)避免术后患者出现眼周围淤青,影响美观,延长恢复周期。(3)加快手术速度。(4)有效预防感染。

1.3.3 术后护理

1.3.3.1 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 术后的伤口清洁是很重要的,如果伤口不干净,很容易发生感染,导致伤口疤痕的形成,所以术后洗脸时注意不要打湿伤口,术后1 d注意不要做低头和弯腰运动。

1.3.3.2 术后的心理护理 术后的早期疼痛、淤血、肿胀和瘀斑会给患者带来恐惧感和焦虑,会对手术的效果不满意,从而产生内心的焦虑。此时护士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让其了解术后眼周围的轻微肿胀和青紫属正常现象,一般术后1周后即进入消肿期,至15 d左右基本消肿,3~6个月后才是最佳效果。从而帮助患者打消顾虑,平和心态,并鼓励患者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术后的自我护理。

1.3.3.3 手术后1~2 d可摘掉眼睛上包扎的敷料 如果伤口上有血痂或分泌物,可用无菌盐水或医用酒精擦拭。手术伤口出血、淤血或血肿的防治[7]。如果手术中损伤了小血管或术中止血不彻底,术后眼睛遭到外部撞击,激烈运动或变化无常的情绪都会引起伤口出血、淤血或血肿。为防止上述并发症的发生,可对局部伤口加压包扎或用冰袋冷敷,但压力不宜大,以免损伤眼睛。术后一旦发生出血不止和严重血肿,应及时到医院复诊。术后应有安静舒适的环境休养。室内空气要清新流通并保持一定温度。在饮食上增加蛋白质的摄取量,同时多吃水果和新鲜蔬菜。术后酌情服用抗生素3~5 d,一周内注意全身及眼睛的休息。

1.3.3.4 术后不可戴眼镜,拆线前睡眠时不可侧卧,这些都可能挤压伤口造成切痕变形而影响手术的最终效果。

1.3.3.5 可随时外用眼药水(氯霉素或润洁)以增加眼部减少不适感。严重痛感可口服一片止疼药物(如芬必得等),且不可在手术部位涂任何药物或自行拿掉敷料。

1.3.3.6 术后1周内不要看电视、报纸,卧床休息时最好半卧位(把枕头垫高),以免眼睛过度疲劳或头部位置过低而加重伤口肿胀。手术当日伤口会有些疼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减轻。因阿司匹林会加重伤口的出血故应停止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

1.3.3.7 术后24 h内,可以用冰袋局部冷敷。术后48 h可热敷以尽早减退淤青,术后4整天拆线,拆线前伤口勿沾水且不可以化妆。

1.3.3.8 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1)感染。眼部血管比较丰富,患者术前患有结膜炎、沙眼等疾病,手术时消毒不彻底、动作不熟练等都可以导致眼部的感染。如有感染前兆应及时给予对症处理。(2)血肿和水肿。手术后的1周内术区出现淤青、水肿和球结膜淤血,如水肿严重者应注意加压包扎。淤血明显者24 h内给予冷敷,48 h后热敷,以免影响手术效果。(3)瘢痕。多因为手术切口不当和缝合技术不佳导致的。95%的瘢痕可在一年后恢复。(4)出血。眶隔后脂肪移位睑袋成形术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局部注射了少量的肾上腺素,再加上术中地积极止血,所以手术中很少出血,但是术后的4~6 h,由于术后血管的反射性扩张,从而导致出血,所以术后的加压及冷敷尤为重要。

2 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时间为6个月~5年,82例患者保持随访,患者术后无感染发生,均愈合良好。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稳定,术后满意度达到98%。

3 讨论

眼袋也称为睑袋,通常是指下睑皮肤松弛,眶隔脂肪堆积较多造成的下睑皮肤下垂而且臃肿的现象,常发生于4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8],眼袋的出现与加重是面部衰老的标志之一。如何减轻或去除眼袋是当今广大爱美人士的一大追求,通过整形手术,是自己的外貌变得更美一些,从而增强对生活的自信心,这是现代医学对人类的贡献,也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对于眼袋的治疗,不同的临床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常规的睑袋手术大都是切除眶内脂肪以消除外凸畸形并给予常规护理,较少重视眶隔的修复与韧性加强,甚至认为切开眶隔后可不予缝合,所以远期效果往往不理想。实际上眶隔是两层相互垂直交错的结缔组织,能有效地预防眶脂的疝出,因此术中眶隔的修复有其积极意义。眶隔后脂肪移位睑袋成形术是在传统术式、Hamra[9]和De La Plazadeng[10]术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通过缩紧局部皮肤肌肉、去除多余脂肪,修复眶隔,达到很好的除眼袋效果。传统的眼袋去除术,术中出血多、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术后患者疼痛明显、恢复慢,美容效果欠佳。眶隔后脂肪移位睑袋成形术的最大好处是术后效果好,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术后第2天即可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与学习。术后随访5~6年,满意为98%(80例),基本满意为2%(2例)。本研究对采用眶隔后脂肪移位睑袋成形术的患者实施精心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均取得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本寿,林子豪,赵跃中.下睑袋分型及术式选择[J].中国美容医学,2003,12(2):195-197.

[2]李薇薇,王晓军,乔峰,等.下睑袋的临床分型和治疗方案[J].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1,2(1):3-5.

[3]陈兵,乔锋丽,柳大烈,等.眶隔后脂肪移位睑袋成形术[J].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1,2(1):1-2.

[4]程键.睑袋整形应用解剖及手术进展[J].现代实用医学,2006,18(2):70.

[5]王彩虹.人性化护理在成批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7(20):57-58.

[6]牛聚.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法眼袋整形术的手术配合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0,8(10):878-879.

[7]苏泽荣,王晓华,李灏来.下眼袋整形术的护理配合[J].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7,6(8):78-79.

[8]苏泽荣,王晓华,李灏来.下睑袋整形术的护理配合[J].中国现代实用护理杂志,2007,6(8):78-79.

[9] Hamra S T.The role of orbital fat preservation in facial aesthetic sur-gery:a new concept[J].Clin Plast Sury,1996,23(1):17-28.

[10] De La Plaza R,Arroyo J M.A new technique foy the treatment of palpebral bags[J].Plast Reconstr Surg,1992,90(1):14-22.

(收稿日期:2012-12-12) (本文编辑:李静)

围手术期术后护理篇4

全胃切除术一般用于治疗胃体和贲门胃底区的恶性肿瘤。消化道的重建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有重要价值。消化道重建术后远期继发急性肠扭转、肠坏死临床上非常少见,国内只有零星病例报道[1]。本次研究对6例全胃切除术后继发急性肠扭转、肠坏死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并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绍兴市人民医院2001年5月至2008年11月收治全胃切除术后继发急性肠扭转、肠坏死患者6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54~72岁,平均(58.46±11.62)岁。6例患者均有全胃切除手术史,发病至就诊入院时间1~18 h,平均为(4.72±2.15) h;入院至手术时间最短为1 h,最长为12 d。临床表现以腹痛腹胀为主,伴陈发性疼痛5例、持续剧烈疼痛1例。6例均肛门停止排便排气,伴有恶心、呕吐5例、1例呕吐物为咖啡样。6例腹部均有不同程度的隆起和腹部局部或全腹压痛,有腹部移动性浊音2例,有肠鸣音亢进和气过水音4例,有肠鸣音减弱或消失2例。体检:X线腹部平片均提示肠腔内多个、大小不等的气液平面,发现卵园形巨大肠袢1例。腹部B超检查4例早期无明显异常发现,2例腹腔内不同程度的积液,肠壁明显增厚,但未发现腹腔内肿块。3例行CT检查提示部分小肠扩张和积液,未发现其他异常病变。腹腔诊断性穿刺抽出暗红色血性腹腔液6例。

1.2 治疗方式 6例均经保守治疗无效后均行剖腹探查,其中2例松懈索带粘连,扭转小肠复位后肠腔减压,热盐水湿敷后小肠恢复血液循环,未作肠段切除;1例术中发现内疝, Braun吻合处及以下至回盲部3 cm处的小肠扭转、坏死,切除坏死肠管后,游离回盲部、升结肠,回肠与屈氏韧带以下3 cm的输入袢(空肠)吻合;3例术中发现扭转小肠不同程度的缺血、坏死,均行坏死肠段切除后,肠管端端或端侧吻合术。术后严密观察,做好症状护理、并发症及生活护理。

2 结果

6例均治愈,发生吻口瘘1例。随访时间1.5~5年,其中4例分别在出院后7、9、11、14个月死于严重营养不良和多器官衰竭;1例长期依赖全肠外营养生存;1例患者恢复后能参加轻便体力劳动。

转贴于

3 护理体会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本次研究的患者年龄都较大,因患者已了解自己行全胃切除手术的病情,对再次发病住院均抱有紧张、恐惧心理;对疾病治疗缺乏信心,尤其是家属非常担心肿瘤的复发。由于一时不能缓解剧烈的腹痛,给患者增加了烦躁和焦虑心理。医护人员应该与病人及其家属多沟通、多交流,关心体贴病人,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感,减轻病人和家属的心理压力,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掩盖症状。

3.1.2 密切观察腹部变化 全胃切除术后远期继发急性肠扭转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腹痛多为陈发性,腹痛的性质改变是急性肠梗阻病情恶化。本次研究采取了以下护理措施:①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如早期出现休克症状时要分析与腹痛、补液的关系;②密切观察腹痛的变化,可有突然加剧或疼痛突然消失的变化;③密切观察腹部体征,是否有腹膜刺激征或有固定局部压痛和反跳痛变化;④密切观察呕吐物及胃肠减压液的多少,性质的改变有助于诊断。

3.2 术后护理

3.2.1 引流管护理 术后腹腔引流管、胃管及尿管的护理十分重要,要保持各引流管的通畅,防止打折,堵塞等。本次研究6例术后均放置1~2根腹腔引流管,通过观察引流液量的多少和颜色可判断术后早期有无出血;后期则可观察腹水的情况、是否存在胆瘘、胰瘘、淋巴瘘和肠道吻口瘘。胃管引流术的量性状可观察肠道吻合口是否有出血,肠管是否再次坏死。本次研究有1例术中发现吻合口的肠管水肿明显,术后胃肠引流管每天引流出淡血性液体50~100ml,术后14d引流出暗红色血液时报告医生,立即进行CT、B超检查,提示肠腔内血块团,诊断为吻合出血或吻合口瘘发生,应持续胃肠减压、禁食,及时做好术前准备,施行再剖腹手术,术后加强营养支持和抗感染治疗,避免了生命危险。

3.2.2 切口护理 全胃切除术后远期继发急性肠扭转的病人,肠扭转、肠坏死手术往往造成腹腔和切口污染,加上腹壁原有的疤痕组织,局部的血液循环较差,易发生感染。须观察切口处的皮肤有无红、肿、热、痛,有无渗液及硬结等。 发现上述情况时间隔减张拆线,红外线或频谱照射等相应的处理,防止伤口裂开。

3.2.3 营养支持护理 营养支持是全胃切除术后远期继发急性肠扭转、肠坏死,小肠广泛切除术后恢复的重要手段。术后1~7d,病人处于禁食、胃肠减压,短期内肠腔吻合口尚未愈合,又不能从消化道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本次研究1例术后小肠只存3cm是属于超短肠综合征,大部营养物质来源于全肠外营养。

3.2.4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并发症的观察是肠扭转、肠切除术后重要的护理工作,术后3~7d若患者出现体温升高、腹痛、烦躁、冷汗、血压变化,或胃管引流液量和颜色的变化,腹腔引流管引流量突然增加,或伤口敷料被腹水浸湿,则发生了吻合出血或吻合口瘘可能。

围手术期术后护理篇5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骨折;围术期护理

现阶段,我国老龄化现象严重,慢性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慢性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且患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老年人糖尿病病程时间长,且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随着年龄的升高,老年人身体、生理各项机能会逐渐退化,由于骨质疏松、股骨颈脆弱、骨质软化等原因,较成年人而言,骨质脆硬,一旦遇有轻微外力,极易引起骨折[1],较成年人而言,老年人的骨折具有病程长、不易愈合等特点[2],而一旦老年糖尿病患者罹患骨折,不仅患者伤口不容易愈合、增加感染的机会,而且还会加重糖尿病紊乱,极易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如: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等,给患者身体和心理上造成巨大的伤害,相关研究认为,加强围术期手术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罹患相关并发症的几率[3]。本研究对5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现将其实施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笔者于2013年1月~12月间选择来我院骨科治疗的老年糖尿病合并骨折的患者5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65~78岁,平均年龄(73.56±2.11)岁,这5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均需要进行骨折手术治疗,50例患者中,其中42例是因为跌倒所致,另外8例因为为交通事故或外力受伤所致;按骨折部位分类,上肢骨折30例,下肢骨折11例,骨盆骨折6例,髋关节骨折3例;开放性骨折29 例,闭合性骨折21例。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骨折部位、骨折原因、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强化护理,其中强化护理措施如下:

1.2.1术前护理 术前积极地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热情的为其讲解疾病的病因、治疗措施、手术方式、主刀医生等,同时向患者介绍以往成功的病例,使其消除心理上的不安和焦虑等,当遇到术前紧张症的患者,要耐心和蔼的与患者及家属交谈,让患者更清楚的了解自己的病情,消除其心理上的紧张焦虑。术前前一天,负责护理告知患者其主刀医生的技术和水平、麻醉方式及术前准备等,同时告知患者手术成功率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耐心的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积极的解决患者的担忧,为下一步的手术顺利进行做好准备,同时向患者糖尿病强化知识,监督患者饮食,告知其低糖、低脂、高纤维饮食;同时密切监测其血糖水平,监测7次/d,d,即餐前、餐后2 h 及睡前均需要监测,根据结果应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术前控制好血糖,保持血糖在正常水平范围内,避免因手术应激影响而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手术前,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精神面貌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并发症等异常现象,及时告诉主治医师,进行及时的救治,确保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1.2.2术中护理 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要用亲切的话语热情接待患者,同时抬患者的时候要轻拿轻放,动作轻柔,做好防护,依据患者要求调整好手术室内的温度。麻醉时,告知患者麻醉过程可能出现的症状状,并嘱咐患者一旦出现不适及时告知巡回护士,使患者增加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保持其血糖水平在7.0mmol/L~10.0 mmol/L。

1.2.3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对患者的手术部位做好清洁工作,为患者穿好衣服并盖好被单,同时保持患者为平卧位,根据骨折部位不同采取不同的,同时要防止伤口感染,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勤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指征的变化,监测内容为血压、心率、呼吸、全天候血氧饱和度。在术后1~3d告知患者要清淡饮食,多食易消化、高蛋白、高能量的食物,不可随便活动,按照医生要求在合适的时间下床活动,同时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沟通,消除其心理压力,减轻心理负担。

1.3统计学分析 上述数据均采用SPSS17.0进行处理并分析,其中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检验水准为0.05。

2结果

2.1两组护理指标及费用的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在术前准备时间、住院时间、药物总费用、住院总费用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研究结果显示 试验组在手术前血糖水平为(11.69±0.5) mmol/L,术后血糖水平为(7.69±0.3) mmol/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4,P=0.04), 对照组在手术前血糖水平为(11.37±0.4) mmol/L,术后血糖水平为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效果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疼痛得分为(4.69±0.1)分,对照组的疼痛得分为(6.31±0.1)分,试验组的疼痛得分低于对照组得分,两组间比较具有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11,P=0.04);试验组中1例发生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5.5%,对照组中1例感染,1例压疮,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1%,试验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X2=6.56,P=0.03),见表3。

3讨论

近年来,受饮食、生活方式、基因等因素的影响,糖尿病的人群患病率逐年增加,糖尿病作为一种难治愈性疾病,极易引发体内糖代谢代谢紊乱,进而引起各类并发症[4],如果糖尿病患者罹患骨折,由于老年患者自身技能的退化及收到糖代谢紊乱的影响,会引起骨折愈合时间延长,重者会引发各类并发症;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是控制并发症的有效途径。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在术前准备时间、住院时间、药物总费用、住院总费用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血糖水平术后均较术前有所降低,试验组的疼痛得分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与辛海南等研究结果类似[5],可见,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所以老年糖尿病合并骨折在围术期值得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护理。

参考文献:

[1]田顺林,朱兴元,刘晓冬.骨科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围术期处理[J].交通医学,2009,23(4):405.

[2]许黎,袁菊.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21(4):368-369

[3]曹俊英.糖尿病髋部骨折患者32例的护理干预[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21(3):78-79.

围手术期术后护理篇6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肾上腺切除术6例, 肾囊肿去顶术41例, 肾癌根治术8例,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8例, 肾切除术10例, 肾部分切除术1例, 共74 例需肾脏手术患者, 其中男49 例, 女25 例;年龄23~71岁, 平均年龄(54.03±4.56)岁。

1. 2 治疗方法 74 例患者均取健侧侧卧位, 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 采用腹膜后入路法, 在腹腔镜直视下行肾上腺切除术, 肾囊肿取顶术, 肾癌根治术,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肾切除术, 肾部分切除术。

2 护理

2. 1 术前护理

2. 1. 1 心理护理 泌尿外科腹腔镜相关手术是近年来本院新开展的一种手术方式, 患者对于这种手术方式还缺乏了解。手术前要向患者说明腹腔镜手术的优点, 如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如有同期恢复较好的患者, 可邀请其现身说法, 打消患者的思想顾虑, 使其对手术的决心及信心大大增强[2]。

2. 1. 2 术前准备 入院后评估患者的全身及局部情况, 了解有无其他合并疾病, 对手术的耐受程度。如有吸烟者, 予以戒烟, 教会患者在床上大小便。如患者合并内科疾病, 需要积极治疗。如冠心病者, 可使用硝酸盐类、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改善心肌供血, 并进行沟通, 减轻术前紧张情绪;肺功能障碍者, 教会患者正确的咳嗽、咳痰方法, 可适当应用支气管扩张剂, 改善患者通气;高血压者, 予以低盐、低脂饮食, 消除紧张情绪, 选用合适口服降压药。

2. 2 术后护理

2. 2. 1 一般护理 返回病区后, 需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呕吐时发生窒息。检测血压、脉搏 、呼吸 、测血氧饱和度,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给予不同的氧流量。及时向手术医生了解患者的手术方式、穿刺孔位置等。术后常规使用心电监护,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鼓励患者早期下床做轻微的活动, 以增加肺通气量, 有利于气管内分泌物排出, 减少肺部感染, 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并有利于肠蠕动和膀胱功能的恢复, 减轻腹胀, 避免尿潴留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要准确记录患者术后留置的管道的引流量和颜色、性质。要确保各管道的固定可靠和通畅, 防止引流管扭曲、堵塞、受压、脱出。

2. 2. 2 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①出血:注意观察负压引流及伤口敷料情况, 术后如果伤口渗血多, 负压引流液量大、色深;或者患者有烦躁、心率加快, 血压下降等现象, 需警惕休克可能性, 应汇报医生查看, 是否需要止血及补充血容量。②术后颈部, 肩背部酸痛:告知患者是由于残留于腹腔内的CO2气体刺激双侧膈神经有关, 一般术后3 d 即可消失, 无需特殊处理。③高碳酸血症: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烦躁、呼吸频率及节律的改变, 可能为呼吸性酸中毒的症状, 给予低流量吸氧以提高氧分压, 促进二氧化碳的排出[3]。④预防术后感染:伤口感染:局部红肿、热、痛、触痛, 需要伤口换药, 应用抗生素;尿路感染:留置导尿可能合并尿路感染, 注意观察尿量, 尿色, 根据尿培养及药敏使用抗生素;呼吸道感染:术前避免限制呼吸的固定或捆绑, 戒烟, 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咳嗽咳痰, 鼓励患者有痰需要及时咳出, 及时使用药物以利排出支气管内分泌物, 防止呕吐物及口腔分泌物误吸入, 引起吸入性肺炎。

2. 2. 3 饮食护理 患者术后肛门排气后, 可适量食用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热量、低脂易消化的食物。对有消化不良, 胃肠道功能差者, 应通过静脉途径补充营养, 保证患者术后顺利康复出院。

2. 2. 4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避免暴饮暴食, 注意休息, 适当活动, 定期复查肾功能, 尿常规等, 如有输尿管支架管, 要嘱其门诊随访, 复查后决定何时拔除。

3 小结

围手术期术后护理篇7

【关键词】 高龄;腹腔镜;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围术期护理

本文将对河南省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自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前来就诊并实施腹腔镜下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的41例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给予临床研究, 从而探讨高龄患者行腹腔镜下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措施, 为临床提高此类患者护理效果提供可靠依据, 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共选取41例高龄腹腔镜下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患者进行本次研究, 年龄60~84岁, 平均年龄(72.32±2.19)岁, 病程5个月~8年, 平均病程(3.54±1.07)年, 前列腺良性增生程度:I度增生6例、II度增生31例、III度增生4例。

1. 2 方法

1. 2. 1 研究方法 41例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均给予腹腔镜下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治疗, 对患者围术期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措施, 内容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并发症预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环境护理、健康教育等。记录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焦虑(SAS量表, 评价患者本时期心理焦虑状态, 满分为100分, 分数越高则患者焦虑情况越严重)、抑郁(SDS量表, 评价患者本时期心理抑郁状态, 满分为100分, 分数越低则患者抑郁情况越严重)变化情况, 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1. 2. 2 围术期整体护理干预 ①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对异常情况遵医嘱给予干预治疗措施;②给予相关药物对患者原发疾病进行有效控制, 待其原发疾病稳定后实施手术治疗;③术前准备各项手术用品及异常情况抢救物品, 确定血型并准备适合全血;④耐心讲解疾病相关知识, 指导家属积极配合患者治疗, 讲解临床成功治疗案例, 适当增强患者战胜病魔自信心;⑤训练床上排尿、排便能力;⑥术前常规备皮、进食、禁水、灌肠等;⑦术中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出现问题及时告知医师并配合其积极处理;⑧术中注意患者保暖, 以免由于患者年龄较大且受凉出现相关并发症;⑨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引流管性质等情况;⑩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有利于患者充足休息, 室内温度及湿度应事宜;术后对膀胱进行常规冲洗, 患者麻醉期过后应指导其取斜坡卧位, 目的在于促进膀胱彻底冲洗;及时告知患者手术结果, 消除患者由于过度担忧疗效而出现的焦虑、抑郁情况;饮食应清淡易消化, 富含营养物质, 适当给予膳食纤维预防便秘, 从而降低继发出血发生率, 可适当给予缓泻剂,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及运动量, 使患者尽快恢复身体机能;讲解良好生活习惯对疾病治疗重要性, 提高患者遵医嘱治疗依从性;讲解术后生活中注意事项, 定期或主诉异常反应及时来院复查。

1. 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对于计量资料用(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

2 结果

4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腹腔镜下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均顺利完成, 治疗成功率为100.00%, 无死亡情况(死亡率0);术后2例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 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或痊愈, 并发症发生率为4.88%。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焦虑、抑郁变化情况对比分析, 具体结果见表1。

3 讨论

前列腺良性增生, 简称BPH, 是男性临床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临床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频等。有研究显示, 前列腺良性增生发病率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 即患者年龄越大, 则其发生前列腺良性增生几率也越大[1]。近年来,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 前列腺良性增生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 对其身心均造成一定损伤,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用于治疗前列腺良性增生的主要方法为实施外壳手术, 包括开放手术及经尿道电切术。随着临床医学技术不断发展, 微创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前列腺良性增生疾病治疗过程中, 且取得显著疗效[2]。

有研究显示, 高龄患者由于对自身疾病缺乏了解, 或过度担心手术疗效, 因此易出现负面心理情绪, 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3]。本文研究可知, 高龄患者行腹腔镜下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治疗时, 针对其围术期具体特点, 采取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模式, 其心理焦虑、抑郁程度均较护理前显著改善, 且手术治疗有效率较高(100.00%),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4.88%)。

综上所述, 高龄患者行腹腔镜下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对其良性前列腺增生疾病进行治疗时, 给予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的围术期整体护理模式, 其心理负面情绪(焦虑、抑郁等)得到显著改善, 且可获得满意疗效及较低并发症发生率, 确保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朝霞, 牛敬荣.高龄患者行腹腔镜下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3): 241-242.

围手术期术后护理篇8

外伤引起的颈椎骨折脱位合并截瘫的患者必须尽快手术,才能有效地稳定脊柱。颈椎前后路联合治疗颈椎病及颈椎骨折手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现将我院2001年3月~2008年6月收治的56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截瘫的患者进行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行椎管减压并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6例,男35例,女21例,年龄18~68岁,平均48岁,高处坠落伤37例,摔伤19例。颈椎骨折脱位并高位裁瘫患者19例,颈椎骨折不全瘫37例,患者随诊时间7~36月,Frankel分级A级11例,B级18例,C级27例。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颈椎骨折患者由于多为瞬间意外造成损伤,患者及家属有强烈的心理应激,存有恐惧心理,顾虑手术后瘫痪影响工作、学习,因此心理负担重,需要责任护士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正确对待伤残,耐心地介绍现代医术的发展及手术后的效果,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以增加患者的信心、理解与配合。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1.2 气管食管推移训练 由于颈椎前路术中须将内脏鞘牵引向对侧,才可显露锥体前面,此动作易刺激气管引起反射性干咳等症状。因此术前应向患者反复强调此训练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正确训练。具体方法:患者仰卧位,枕头垫于肩下,头稍后仰,训练者站在患者右侧,用2-4指指端顺气管右侧,将气管、食管持续向左侧推移,开始用力尽量缓和,频率为5次/min,推移5~8 min后,用力稍加强,尽量把气管和食管推移超过中线,第1d一般为3次,每次为15~20 min,每次间隔2~3 h,由轻到重,一直增加到每天4次,每次1h左右,而且不发生呛咳。

2.1.3 呼吸功能训练 指导患者戒烟,练习深呼吸、咳嗽、排痰。防止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方法:(1)吹气球练习:鼓励患者一次性将气球吹得尽可能大,放松5~10 s,然后重复上述动作。每次10~15 min,3次/d。根据具体情况逐渐增加次数和时间;(2)有效咳嗽练习:患者先深吸气,然后连续小声咳嗽,将痰液咳至支气管口,最后用力咳嗽,直至将痰排出。

2.1.4 术前准备 手术前一日给患者洗澡、备皮,备皮范围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 cm以上,并剃净头发,备皮必须彻底、清洁。术前指导患者练习床上进食,练习床上大小便。术前指导患者进行主动或被动的伸屈上下肢,持重与手足活动,防止肌肉萎缩。

2.2 术后护理

2.2.1 的安置与护理 患者手术后回监护病房,应由医护人员共同搬运于病床上。搬运时要保持头颈部中立位,禁忌扭转、过伸、过屈,安置好后戴颈部围领,保持颈部制动。颈部用颈托外固定制动,侧卧时注意将头垫高与脊柱保持同一水平,变换时采用“轴型滚动式”翻身法。

2.2.2 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保持呼吸道通畅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将患者安置到监护病房,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2~3 L/min;给予持续的心电监护,术后应监测心率、呼吸、血压的动态变化。术后24~72 h为危险期,注意观察口唇、甲床、耳廓有无发绀等缺氧情况,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及spO2,同时进行SpO2动态监测,一旦发生变化应及时同时医生。每15 min巡视患者1次,加强翻身、拍背,鼓励患者自行咳出气道分泌物,对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给予糜蛋白酶4000 u,地塞米松5 mg,庆大霉素4万u超声雾化吸入,2次/d。指导患者作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排痰,患者呼吸肌无力排痰者应做好吸痰护理,从而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2.2.3 密切观察切口渗血情况一般术后当天引流液为红色血性液,量大于100 nd,属正常情况,第2、3 d引流量应逐渐减少,量少于30~50 nd,此为术后3 d拔除引流管的指征,若切口渗血较多,注意患者的面色、呼吸、血压、脉率情况。

2.2.4 严密观察患者四肢感觉及运动情况每天上午、下午各检查一次,与前1天作对比,观察患者恢复情况。检查的方法:触摸患者四肢,让患者活动双手双脚,牵拉尿管检查膀胱是否有感觉,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及时发现感觉和运动障碍,若出现双下肢感觉运动及功能减退,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2.5 体温异常患者的护理高位截瘫患者由于汗腺失去了交感神经的支配,易出现高热(39.5℃以上),一般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必须选用其他有效的降温措施。严密观璩体温变化,每2 h测量体温1次,保持室温在20~22℃。头部置冰袋冷敷,可降低脑组织代谢,同时在腹股沟、腋窝、窝大血管流经处置冰块,及时更换,加强观察,严禁发生冻疮。体温持续不退者,用4℃的冷盐水100~200 ml保留灌肠,或者用10~15℃的温盐水保留半小时也有同样的降温功效,且避免了过低的水温引起的肠道痉挛、腹泻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每天给与2500~3000 ml的液体入量,可犒患者所需液体至于冰箱,待温度降为0~10℃时取出用棉套保温,输入患者体内,其降温效果显著。对于肺部、泌尿系感染所致的体温升高,及时应用有效抗生素预防感染。由于患者失去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作用,体温有随环境变化的特点。体温低于26℃以下时,引起患者血压降低,心率减慢,甚至心跳停止,嗜睡、甚至昏迷。将患者置于空调或暖气室中,保持室温在24~26℃,静滴温热液体,保持输入液体的温度在37~39℃之间,对热敏感的药物忌用此法;体温难以回升者可用纱布蘸消毒后的石蜡油擦拭患者全身,因为液体石蜡油不易挥发,用其油浴后覆盖于全身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可有效减少散热使体温迅速回升。注意加温过程中必须监控患者的所有状况,加温速度不能过快,以防引起心率不齐和休克,同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 预防并发症

预防褥疮的发生,可应用电动气垫床,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每1~2 h翻身按摩骨突受压处1次,骨突隆处用棉垫垫起;护士定时给拍背,鼓励咳嗽,深呼吸,防止坠积性肺炎;保持大小便通畅。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鼓励患者多饮水,增加排尿量,尿道口每日用新洁尔灭棉球擦洗2~3次,每周更换导尿管,集尿袋每日更换,尿袋低于膀胱区,密切观察尿液的性质、颜色及尿量,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每隔4~6 h开管一次,训练膀胱的感觉及收缩功能;便秘患者鼓励多食粗纤维素食物,增加床上活动量,大便困难的患者可用开塞露40ml保留灌肠。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每天按摩肌群2~3次,被动活动相应关节,必要时配合针灸、理疗等。

4 出院健康教育指导

围手术期术后护理篇9

1 临床资料

本次资料中,因产后出血而行子宫背带式缝扎手术共50例,年龄在25~40岁之间,孕36~40周。所有的病例都采用硬腰联合麻醉以及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

2 结果

在50例中,除3例因发生HELLP、羊水栓塞从而导致DIC,给予产妇切除子宫外,其余47例均有较好的疗效,阴道流血量均≤50ml/h,且子宫的收缩较为良好、出血也逐渐减少或停止,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尿量正常。

3 讨论

3.1 术中护理。应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并保证液体的输入能够通畅,在及时、快速地输液的同时要尽快配血,还要根据产后出血的原因,积极配合医生做必要的处理。当出现休克时,应用头低位,并给氧,同时还要建立第二路静脉通道,点滴生理盐水,准备输液,以及观察产妇的尿管是否通畅、手术中的尿量,颜色;并及时提供术中所需的物品,要尽量地缩短手术的时间[2]。

3.2 术后护理。

3.2.1 术后处理。产妇术后应去枕平卧6小时,24小时后产妇可取半卧。术后在腹部安置沙袋8小时,并每过半小时就按摩1次子宫,检查子宫的收缩,阴道的出血情况,注意检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并及时记录。遵照医嘱给予产妇子宫收缩药,同时护理人员要密切注意点滴的速度,检查产妇子宫收缩药的效果,以免由于子宫的过度收缩而导致产妇出现不适。

3.2.2 止痛药物。在手术当天或者夜里可才适当采用一些止痛的药物[3]。之后最好不要再用,会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容易对肠蠕动的回复造成影响。

3.2.3 保持产妇手术部位的清洁卫生。伤口敷料要干燥,并遵照医嘱,按时换药,这样对术后伤口的愈合,防止伤口感染的发生都比较有利。

3.2.4 术后要积极进行抗感治疗。产妇产后出血导致产妇抵抗力的下降,控制产后出血的操作均会增加产妇的感染机会,所以术后须用抗生素来加强抗感染,当发生感染时须作药敏试验,再选择敏感的抗生素,以防止败血症的发生[4]。

3.2.5 术后产妇宜采取半卧。由于剖官产术不能在产后24小时起床活动,导致恶露不容易排出,所以为了防止恶露淤积于子宫腔内而引起宫腔的感染,应采取半卧,并多翻身,从而促使恶露的排出。

3.2.6 产后尽力多排尿。剖宫产手术前应给产妇安置导尿管,但术后留置的时间不宜太长,不然容易引起产妇尿路感染。一般建议在术后留24小时,拔管后,叮嘱产妇4~6小时自解小便,并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尽早督促产妇可以下床活动,逐渐慢慢增加其活动量,可以促进肠的蠕动和子宫的复原,并可以避免术后的肠粘连以及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3.2.7 术后要多翻身。因为受影响以及手术对肠道的刺激,剖宫产术后的产妇均有不同程度上的肠胀气,易出现腹胀。所以除手术后遵照医嘱平躺6小时外,可以多做一些翻身的动作,更快恢复肠肌蠕动的功能,促使肠道内气体尽早地排出从而解除腹胀。

3.3 出院指导。嘱咐产妇在术后6周进行健康检查,并告知产妇哺乳期间需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且至少要避孕2年以上。

参考文献

[1] 张丽,刘小红.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25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2):253-253

[2] 姜慧萍,宋跃娟.剖宫产产后出血应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术后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1,10(7):600-601

围手术期术后护理篇10

【关键词】

无张力疝修补;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对疝的解剖和病因的重新认识及各种无张力修补材料的不断出现,对疝的观念和治疗手段也发生巨大更新,补片作为一种新的经前入路腹膜前修补治疗腹股沟的产品具有安全有效,术前恢复快,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满意等优点,而其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1]。本科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共收治此类患者65例,术后均取得满意的效果。围手术期护理对手术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科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手术治疗的腹股沟斜疝患者共65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年龄49~78岁,平均(55.43±6.38)岁;对照组32例,年龄48~77岁,平均(56.27±7.65)岁。两组患者的年龄及其他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高位结扎疝囊将网片置于缺损处;缝线固定于周围组织,术毕处理同传统方法[2]。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包括生命体征的观察与记录,用药护理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路径。

1.2.1术前护理

所有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讲解,交代入院的事宜和注意事项,患者住院期间如有任何问题可及时询问管床护士。所有患者入院时进行详细的健康宣教以及对自身疾病了解程度的调查,结合患者有无其他系统和器官的疾病,制定相应的入院常规检查、住院事项、治疗及护理计划、服药方法、饮食指导、心里指导、康复护理、出院事宜等方案[3]。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路径实施的方法选择。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了解患者的性格特点、心理反应以及对疾病的态度,对于患者存在的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给予适当疏导,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建立正确的心理防御机制[4]。因需要手术且体内放入人工网片,患者会有恐惧害怕心理、怕疼痛、怕感染、怕排斥反应,怕复发、怕手术过程不顺利,使患者焦虑不安影响睡眠。鼓励患者说出心理感受,也可邀请同病房或做过同类手术的患者,介绍他们的经历及体会,以增强心理支持的力度。

1.2.2术后护理

术后平卧位,6h后可在床上活动或下床活动。术后当天避免腹内压增高,术后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咳嗽,指导患者用手掌按压伤口处后再咳嗽。保持大、小便通畅,及时处理便秘,患者排便时应尽量少用力以免增加腹压,术后有尿潴留应及时处理。术后伤口疼痛的护理,无张力疝修补术较传统的手术方式疼痛轻,少数人可适当应用止痛剂,指导患者深呼吸,咳嗽时用手轻压切口,以减轻震动疼痛。给予患者适当的饮食指导,对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积极观察,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术后注重交流,及时掌握心理变化与身体不适,安慰患者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康复。术后6~12h可进流质,次日进半流质饮食,应多食粗纤维食物,利于排便。补充必要的生理需要量,纠正酸碱平衡[5]。并对常见并发症进行预防性护理,出血的观察非常重要,血压脉搏2h监测一次,应给与严密的观察,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给与相应治疗[6]。

3讨论

无张力疝修补网片具有良好的组织相溶性,在体内相关蛋白作用下几分钟即与组织黏合固定,减少了大量的组织解剖分离工作,克服了传统手术中不合理地将不同解剖层次的组织强行缝合所致局部组织张力过大的缺点,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另外减少患者卧床时间,术后6h后可以下床活动,术后均痊愈出院[7]。

本研究对患者进行不同的临床护理方式来研究围手术期护理路径的临床实际作用,通过对患者制定一系列积极主动的护理计划,克服了以往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盲目性[8]。而制定的计划,能够让患者对自身的情况有了一个充分的了解,掌握一定的疾病相关知识,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引导患者主动地参与到日常护理工作中来[9]。经过干预,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郝爱玲,宁立立.亲情护理服务在无张力疝修补围术期中的应用.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7):162.

[2]王梅.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45例围术期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11,17(9):49-50.

[3]安晓霞,郭红莲.老年无张力疝修补术40例围术期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11,17(9):11-12.

[4]贺莹莹.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术期护理探讨.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0):924-925.

[5]朱晓强,汤睿,顾岩,等.网片修补腹股沟疝36例手术体会.中国外科杂志,2008,12(10):44-45.

[6]杨曼.采用人工网片无张力疝修补术47例的护理.海南省第九届外科学术会议,2006,11(24):125-126.

[7]陈殿运,庄彦章,张伟达.高血压病人腹部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处理体会.海南医学,2009,7(6):21-23.

[8]王敏,李慧,梁兴国.局部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142例护理体会.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6(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