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护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6 12:54:01

围手术期护理论文

围手术期护理论文篇1

论文关键词: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乳腺癌是一种以多中心发生为特点的全身性疾病,也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乳房疾病。多发生于40—60岁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近年来,乳腺癌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妇女的身心健康,早期行手术治疗并配合化疗效果较好。我院自2006年12月---2008年12月共收治此类患者70例。按患者的需求实施个体化护理,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疗效良好,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70例,年龄36---70岁,行单纯乳房切除术20例,占28.6%;行乳腺癌根治切除术30例,占42.8%;行乳腺癌改良根治切除术20例,占28.6%。患一侧乳腺癌的62例,占88.6%;患两侧乳腺癌的8例,占11.4%

二、方法

术前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提供相关信息,介绍手术方式及术前常规准备,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护理,预防并发症,加强功能锻炼,做好出院指导。

三、结果

7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护理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乳腺癌患者及家属均有不同程度的顾虑,担心手术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担心手术后外表改变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护理论文,护士应多关心、体贴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了解患者心理,从语言、态度、行为上关心、疏导患者,告知患者手术前后注意事项,并征得患者家属尤其是其丈夫的支持和理解,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对心理素质好,了解自己病情的患者,向其介绍乳腺癌相关知识包括治愈率、手术成功率和正常的生活方面信息,这对治疗乳腺癌患者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术前准备

(1)术前做心、肝、肺、肾重要脏器功能检查,各种血象、血型、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全套和术前四项等相关检查,及时了解患者身体情况,为手术提供相关信息。

(2)手术野皮肤准备。备皮的范围:上至锁骨上部,下至脐水平,两侧至腋后线,同侧上臂上部1/3和腋窝部,若手术中需要植皮的,应同时做好供皮区的准备。由于乳头、乳晕部皮肤不甚平滑,更要注意清洁,并避免割伤皮肤,同时要防止切口感染,术前12小时常规禁食,术前留置尿管,防止全麻术后出现尿失禁或尿滞留。

二、术后护理

1、体位

患者术后返回病房,护士应根据麻醉方式取合适的卧位,若为硬膜外麻醉,应去枕平卧4—6小时;若为全麻,患者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唾液和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保护呼吸道通畅。根治术后患者血压平稳后改为半卧位,改良根治扩大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患者平卧6小时后改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切口引流。

2、饮食指导

由于手术创面大,对机体的创伤和消耗也大,故应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

3、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胸闷、切口疼痛、发热等。术后24小时应持续给氧,在应用止血药物的同时,注意观察血压及脉搏变化,密切观察伤口和引流液的量、色,以便早期发现出血倾向。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和出入量及时调整液体输入量,以保持体液平衡,内环境稳定,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同处理。

4、伤口止痛与引流护理

为使胸部体疗进行和患者有良好的休息,术后通过肌肉注射或硬膜外使用止痛泵。为防止根治术后创腔积液,皮瓣坏死感染,常在腋窝下和胸骨缘放置引流管,其目的是吸出创面积液护理论文,避免皮瓣或所植皮坏死。因此,引流管应妥善固定,避免过度牵拉,防止变压、扭曲、堵塞和滑脱,更不能随意拔出。应挤压引流管1次/小时,确保引流通畅,特别是注意引流液的量、色站。一般术后1—2天引流量较多,以后逐渐减少,至创腔基本无渗液,创面皮肤紧贴时即可拔管。

5、患肢观察与护理

根治术后腋窝外用纱布绷带或胸带等绷带加压,包扎,松紧适度,以消灭死腔,使皮瓣或所植皮于胸腔紧贴,利于伤口愈合。一般术后第4天打开伤口,肘腋窝基本上与胸腔紧贴。应密切观察伤口及患肢血运情况,若皮肤呈紫绀色,伴皮温低,脉搏不清,患者局部肿胀麻木,提示腋部血管受压,包扎过紧,应及时报告医生,调整绷带松紧度。或者发现皮肤颜色异常,渗液,组织下有波动感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三、并发症护理

1、预防气胸、胸部感染

注意做扩大根治术患者的呼吸情况,如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如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检查胸部,包括肺部听诊和胸部X线检查,以判断有无因手术损伤胸膜而引起的气胸。若并发气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在充分止痛的情况下,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更换体位,以及时给予雾化吸入,协助患者排痰,预防肺炎、肺不张。

2、患肢上肢水肿

是根治术后较常见并发症,主要原因是切除腋窝淋巴结后,来自上肢的淋巴结回流受阻或大静脉被结扎,其水液静脉栓塞、感染、放疗、积液、局部复发等因素,均可使回流障碍加重。术后协助患者抬高上肢15—30CM。出现上肢水肿,应用弹力绷带包扎,继续抬高患肢。局部感染,应及时使用抗生素,患肢不宜行静脉穿刺、肌肉注射、抽血、测量血压,避免牵拉、受压,保护患肢免受伤害。

四、康复护理

功能锻炼。对根治术后患者患侧上肢功能恢复起着重要作用。术后1—3天,进行患肢、肘、腕、手指及颈部运动;术后3—5天护理论文,进行肩部运动,先进行耸肩,然后行肩部环形运动,一般每次2小时,一天两次。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避免患肢搬动、提拉重物。

改善体形。增加信心,注意休息,坚持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避免疲劳,坚持循序渐进的运动,告知患者及家属眼定期复查。第1—5年,每半年来院复查,5年后,每年随诊复查,直至终身。如遇下列情况及时复查:(1)患侧胸壁出现肿块,腋窝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2)对策乳房肿块,腋窝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3)出现咳嗽、胸痛、肝脏肿大、消瘦、乏力、食欲下降等,复查时做全面体格检查。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妇女,术后5年内应避免妊娠。教会患者自我检查乳房的方法,以便及时发现是否有乳腺癌复发或转移的表现。多吃蔬菜,忌食高脂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等。

小结

通过对70例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使患者增加对疾病的认识,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证手术治疗的成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李佩文,邹丽琰,乳腺癌综合治疗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5:160-283

顾培,徐建鸣,高颖,外科护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90-99

围手术期护理论文篇2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2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04例,患者术前均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并接受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ueresectionofprostate,TURP)。患者年龄64~76岁,平均(69±3.7)岁。患者均为单纯前列腺增生,无长期心血管疾病史,无运动障碍及其他生理系统疾病合并症。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两组患者年龄、BMI指数、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实验组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手术室护理,内容包括:①术前护理。术前1d下午由手术室护士进行访视,发放术前访视卡,使患者了解术前自身准备内容,术中配合方法及术后注意事项。同时,手术室护士术前阅读病历,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病情、健康状况、过敏史、术前准备情况及身体状况,以便充分做好准备,使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具有针对性和预见性。②术中护理。手术当日进行早会,访视护士汇报病历,并列出护理问题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准备膀胱镜、电切镜等常规器械,并提前温水加热冲洗液。术前与患者做好交流,适当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在手术过程中不谈论无关的话题及患者的病情,避免影响患者的自尊心或加重其疑心。在手术结束前认真清点纱布和器械,保管好手术切除标本等。③术后护理。护理人员在术后2~3d内,到病房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持续冲洗液颜色及进食情况等,交代术后注意事项,收集术中护理带来的后续效果信息,对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客观评估。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在入院时、进手术室后的心率、血压变化,术后出血等并发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与进手术室后心率、血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前、术中心率及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术中心率及血压相对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为11.54%,与对照组21.15%相比更低,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重,越来越多的男性患者因排尿困难加重而接受TURP术,该手术本身技术成熟,应用普遍。由于此类患者一般年龄较大,为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给予一些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十分必要。首先,尽管TURP术为经尿道的微创手术,但是手术失败所带来的真性尿失禁等严重并发症难免会引起男性患者的心理恐慌和焦虑,造成患者术前心理不同程度失衡,并产生一系列身心变化,造成巨大心理压力。同时,经历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心理应激,且术后长达数日的膀胱冲洗及留置导尿,对患者来说耐受程度不一。患者术后拔除导尿管,多数伴有尿频、尿急等下尿路刺激症状,亦或下降,必要时需口服药物治疗。此时,术前、术后针对性的适当心理疏导以及护理指导尤为重要,若只给予常规护理,忽略了患者本身的感受,这些生理上的创伤与心理上的恐惧都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入院时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围术期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入手术室后的心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手术室护理干预,即术前访视、术中护理及术后随访,使患者减轻术前焦虑、恐惧的心理,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初步掌握一些围手术期的自护方法,从而降低其心理、生理的应激反应,使其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另外,可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手术室整体护理标准,使手术室护理有其独特的模式和规范,从而不断丰富手术室护士的理论知识,提高手术室护士的自身素质和沟通交流能力,逐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4结语

围手术期护理论文篇3

【关键词】 老年;白内障;围手术期;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73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412-02

围手术期,作为20世纪70年代后期形成的一个概念,将手术前、后有关过程与手术综合考量,通过不断改善各个环节,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服务[1]。由于相比于传统的护理理念,围手术期在“以患者为中心”理念中具有更显著的优势,因此这一概念自推出以来,就受到了医学界的重视。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白内障患者人数持续增长。由于老年患者特殊的身体特征和心理特征,强化围手术期护理对于促进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1 入院指导与术前护理

11 入院指导 较之于传统的护理理念,围手术期将入院指导作为重要一环。单华、郝春风通过对6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指出在患者入院前,就有关的注意事项进行指导,对于患者手术成功具有重要意义。他们认为制度化与规范化的入院指导,可以有效的消除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同时尽快的熟悉未来的生活环境。石莹在研究中,也指出作为围手术期的第一步,入院指导在消除患者恐惧、增进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了解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12 术前护理 在进行白内障手术前,需要一定的术前护理。其中,心理护理又是最重要的环节[4-5]。苦智萍[4]指出虽然目前白内障摘除手术已经成熟,但是很多老年患者由于多种原因,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存在紧张、恐惧、担忧等不良心理情绪,这些不良情绪的存在将会影响手术效果。为此,有必要在术前进行良好的心理干预,通过认真回答咨询、增强患者信心等多种手段,尽可能的消除这些负面情绪给手术带来的影响,提高手术效果。此外,赵红[5]等人指出必要的身体健康检查对于手术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的身体、眼部等进行详细的检查,以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

2 术中护理

在手术开始前,先要调试有关的设备,以保证这些设备在手术过程中正常运转,避免因为各种突况影响手术的进行。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一般都是在表面麻醉下进行,病人可以清醒的感受到整个手术过程。因此,在手术中,患者的精神有一定程度的紧张,并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为此,需要通过多功能监测仪器对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进行连续监测[6]。此外,在手术中通过音乐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2]。在手术中,舒适的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事项。让患者始终处在一个合适的,可以有效的降低手术中的疼痛感。医护人员也可以视具体情况,通过与患者简单的交流,以消除他们紧张和恐惧情绪[5]。

3 术后护理

31 术后注意事项 患者术后需要一定时间的卧床休息。张晓娟[7]等人认为患者最好取平卧位,不要随意移动头部,以减少不必要的头部活动。同时,密切关注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不要接触手术部位,防止感染[8]。在手术后的24h后,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换药等,在换药过程中,要强化操作细则,避免感染。对于有明显不适的患者,根据医嘱,进行相关的处理。

32 术后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被认为是现代护理的重要内容[9-10]。栗娜[11]等人指出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健康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通过对比健康教育组和非健康教育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恢复情况,证实经过健康教育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恢复效果与时间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因此,建议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中,推动健康教育,更好的服务患者。苦智萍[4]认为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提高自我以及家属护理能力,从而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

33 术后心理干预 术后心理干预作为现代护理的重要内容,其积极作用为国内外学者所肯定[3-5,12-13]。国外学者Burlew JA,Ferguson LS[12]认为术后心理干预是实现最优治疗效果的保证。他们通过对有关临床研究资料的统计,指出积极的良性的术后心理干预在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分析其原因,他们认为适当的心理干预增强了患者治疗信心,强化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自主性发挥,从而避免了单一依靠医护人员的传统治疗格局。国内学者龙江珍[14]以临床护理实践经验为依据,指出良好的心理干预在促进高龄白内障患者康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临床实践中,他们充分发挥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家属的家庭关爱、患者对健康的追求动力,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实现医护人员、患者家属以及患者本身三方面积极性的发挥,促进患者更好康复。

34 出院指导与随访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彻底的康复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因此,在住院期间实现完全的康复并不现实。为了更好的促进老年患者康复,出院指导与随访就成为必要的环节。刘珊[15]等人指出坚持出院指导与随访对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质量保障起到最后的“把关作用”。他们认为要实现手术的彻底成功,对出院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进行准确的住院指导具有重要意义,包括注意事项、康复训练以及定期检查等。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很多老年患者的子女不在身边,可能难以定期返院随访,因此有必要开展电话随访、上门随访等,更好的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

围手术期护理论文篇4

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本院产科收治的20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01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101例给予围术期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经分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5例,术后感染率为4.95%,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为(93.21±3.12)分;而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14例,术后感染率为13.86%,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为(73.14±2.12)分,可见观察组在术后感染发生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评价上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结论:给予产科患者进行围术期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提高产科整体护理质量,所以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关键词:产科 围术期 整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339-02

产科为基层医院的高危科室,临床护理效果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为探讨产科患者围术期的整体护理方法和效果[1]。本文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本院产科收治的20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01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101例给予围术期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现将研究、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本院产科收治的20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对照组各101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最小的23岁,最大的37岁,平均年龄为(28.43±2.12)岁,剖宫产手术60例,子宫切除术21例,子宫肌瘤剔除术11例,卵巢切除手术9例;对照组患者年龄最小的24岁,最大的38岁,平均年龄为(28.56±2.21)岁,剖宫产手术61例,子宫切除术2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12例,卵巢切除手术8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即根据医嘱进行相关护理治疗。

1.2.2 观察组。给予围术期整体护理干预。

1.2.2.1 术前护理干预。手术前,护理人员要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资料,并和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以及对手术所存在的顾虑,积极给予心理疏导[2],使患者更快适应医院环境,树立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手术前各项准备工作。

1.2.2.2 术中护理干预。手术中提高对患者的临床指标关注,介绍手术人员、环境、器械以及方法,提高患者信心、安全感,严格进行各项手术配合,关注无菌操作,降低感染的发生。

1.2.2.3 术后护理干预。术后加强巡视,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3],定时进行拍背、翻身、按摩等护理,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根据患者的康复状态进行相应健康教育指导,让患者的肠胃蠕动功能尽快恢复。

1.3 统计学方法。将观察数据录入到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1.4 观察项目。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护理满意度评价调查方法是在患者出院前填写产科护理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住院环境、健康教育水平、心理舒适状态等[4],100分满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越高。

2 结果

经分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5例,术后感染率为4.95%,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为(93.21±3.12)分;而对照组患者患者术后发生感染14例,术后感染率为13.86%,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为(73.14±2.12)分,可见观察组在术后感染发生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评价上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和护理理念的转变,围术期整体护理干预已经成为临床广泛认可的护理模式,其宗旨是对患者进行整体化、有针对性、系统化的护理干预,使患者顺利渡过手术期,并获得最大程度的心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本文对部分产科患者经分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5例,术后感染率为4.95%,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为(93.21±3.12)分;而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14例,术后感染率为13.86%,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为(73.14±2.12)分,可见观察组在术后感染发生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评价上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参考文献

[1] 张新芳,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手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6):113―114

[2] 郭嘉.精细化护理在妇产科肥胖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0):2263―2264

围手术期护理论文篇5

湖北省咸宁市中心医院,湖北咸宁437100

【摘要】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应用于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胃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25例。参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FTS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胃癌;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4-0119-01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是一种在围手术期询证医学证实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其以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手术并发症及缩短住院时间等为目标[1]。胃癌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为提高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非常必要。笔者对部分胃癌患者给予FTS的护理模式,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50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3.2±2.1)岁;TNM分期:12例Ⅰ期,31例Ⅱ期,7例Ⅲ期。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TNM分期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参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模式,如术前纠正患者全身营养状况、注意做好保暖工作、戒烟酒、术后对病情观察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根据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围手术期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2.1手术前的护理①加强健康宣教: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情况,并给予适当的鼓励与支持;向患者及家属发放FTS护理流程表,使其充分了解护理项目,消除患者内心疑虑,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②术前准备:术前3d,指导患者进行吹气球训练,改善其肺功能;术前1d,让患者保持正常饮食;术前6h,禁止进食,并在术前6h与2h时给予500ml的5%葡萄糖溶液口服,避免因禁食而造成胃肠道不适[2]。

1.2.2手术中的护理协助麻醉师进行全麻;注意调控好手术室的温度与湿度,注意帮助患者保暖;严格监测患者的输液量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

1.2.3手术后的护理认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查看伤口及引流管情况,预防切口感染、管道脱落;指导患者进行吞咽训练,促进胃肠蠕动及功能的恢复,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鼓励患者多喝水。对患者进行阶梯式肠道恢复训练,如术后1d给予温热水,术后2d给予流质饮食,术后3dg给予半流质饮食,直至患者恢复正常饮食。做好术后镇痛及切口护理工作,减少患者的疼痛,预防切口感染。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逐渐增加运动量,提升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术后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与记录;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其疗效[3]。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用t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2结果

2.1两组的康复指标比较经过护理干预,两组均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观察组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1。

2.2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2例发生并发症,约占6.67%;参照组8例发生并发症,约占26.67%。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胃癌是消化内科的常见一种疾病,危害性较大,及时给予手术治疗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围手术期间,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宣教、饮食指导、运动锻炼等,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有着重大作用[5]。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一般护理干预,这说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有效的护理理念。

综上所述,在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融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实现对患者病理生理变化的有效控制,并能进一步减少并发症,对患者术后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瑞雪,赵玉洲,卫莉,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20(01):83-85.

[2]夏维兰.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12):1109-1110.

[3]刘影.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围手术期的胃癌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3):131-132.

[4]康静雅.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运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02):81-82.

围手术期护理论文篇6

【关键词】健康教育;围手术期;焦虑护理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5-2326-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健康教育是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能,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预防疾病、消除危险因素,促进健康的一门学科 [1]。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外科手术对于病人来说是一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源,对患者进行围术期教育,不仅是住院期间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还可以增进护患间的沟通与信任感。我科为解除或减轻病人围术期焦虑情绪。于2006年7~9月对56例病人实施围术期焦虑健康教育,随访结果显示:需要率100%,满意率100%。为了进一步评价围术期病人的焦虑程度,证实围术期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很好地配合手术治疗,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实行围术期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取得良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30~82岁,平均57岁。其中行前列腺摘除术12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9例。肾盂切开取石术10例,精索静脉曲张术11例,食管癌手术9例,肺大泡切除术5例。

2 健康教育

2.1 术前教育

2.1.1 术前病人心理需求:Teasdale[3]认为,病人的紧张和焦虑往往反映为某些行为改变。病人产生焦虑的原因有:(1)对手术操作不了解;(2)担心疼痛;(3)担心手术效果;(4)担心费用。护士针对病人担心的问题给予及时恰当的解释,可以最大限度地缓解患者的精神紧张。

2.1.2 术前病人心理辅导

2.1.2.1 对手术操作不了解:告诉患者进手术室时会有护士、护士长迎接并关心他,整个手术过程如有任何不适或需要,可随时向巡回护士或麻醉师反映,手术情况将由负责手术的外科医生向他解释,要相信医生的医德及医术水平。如手术过程中有疑难情况,将及时组织全院有关科室和有经验的专家亲临解决。

2.1.2.2 担心疼痛:护士应向病人介绍手术是在充分麻醉、安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的。术中麻醉师还会根据手术需要辅助用些镇静药,术后还会根据情况使用止痛泵或其它止痛药物。

2.1.2.3 担心手术效果:告诉病人人的个体差异很大,愈后情况也各不相同,如能保持良好的情绪、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及早下床活动等,都能有利于术后早日康复。使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及护理。

2.1.2.4 担心费用:护士可以耐心的向病人解释,一定会按收费标准进行收费,会在他的经济状况保证情况下,控制高费用物品的使用,如实在有困难无法解决,可借助有关机构解决经济问题。

2.1.3 检查前宣教:耐心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术前检查的目的、意义,讲解检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消除顾虑,使其能按需求配合检查。

2.2 术后教育

2.2.1 加强术后6 h的教育:病人术毕回病房,在麻醉清醒时,护士应在病人身边亲切告之手术很成功,嘱其注意休息。同时增加巡视病人的次数,给予病人鼓励与支持,以舒缓病人术后的身体不适,增强安全感。

2.2.2 术后伤口及饮食营养指导:术前、术中注意评估可能引起出血的因素,术后除了常规伤口换药,生命体征观察,还要对病人及家属做健康宣教[4],病人术后应根据手术性质及手术部位具体做饮食指导。禁食期间应做好口腔护理,感口干者给予湿润口唇。饮食一般先从流质饮食开始,逐渐半流食、软食、普食。避免辛辣食物,禁饮刺激性饮料,戒烟、酒。

3 讨论

焦虑是人们对环境中一些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危险和灾祸、在主观上出现的一种紧张和不愉快的期待情绪,是由紧张、忧虑、担心和恐惧等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情绪反应。手术焦虑是指在围术期产生的焦虑反应。术前针对病人的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准备可以有效地减轻病人的应激反应,经过心理准备的病人,焦虑及痛苦程度均有所减轻,心率、血压和血或尿中的儿茶酚胺含量变动减少,术后并发症也减少。本文证明所有手术病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焦虑,为解除减轻病人的焦虑情绪,护士要履行好自己的基本职责,健康教育不仅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的手段之一[5]。对帮助病人顺利进行手术,获得最佳治疗效果,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0.

[2] 吴蓓雯,施晓群.普外科病人教育的思路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6):311.

[3] 薛 萍,贾 萍,王 郁,等.心理护理对大肠镜检查病人干预效果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2):48.

[4] 潘宁萍.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并发症及其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9):838.

围手术期护理论文篇7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 糖尿病 围手术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骨关节病的发病呈逐渐增多的趋势。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治疗目的就是要解除患者病痛,矫正畸形,恢复膝关节功能及提高日常生活质量[1]。有关于该疾病的研究表明,其和2型糖尿病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1]。糖尿病患者机体抵抗力低、组织愈合能力差、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高。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糖尿病还会增加其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感染等的发生率[2,3]。本文选取了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的22例合并糖尿病人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总结分析了围手术期护理,临床护理效果较为理想,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22例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糖尿病患者作为常规组,另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22例同等条件患者作为护理组。常规组的22例患者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58~68岁,平均60.5±5.6岁;护理组的22例患者中,男11例,女11例;年龄60~72岁,平均62.6±6.6岁。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上,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与结果

2.1方法 常规组的22例患者被给予常规传统围手术期护理,在常规组的基础上,护理组患者被给予优化围手术期护理。护理组的临床护理内容主要如下:⑴饮食护理干预:控制糖、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同时鼓励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鸡蛋和精瘦肉等。强调术后早期恢复进食,减少手术对患者饮食的干扰,如手术当天患者即可进食2~3餐,将有助于稳定血糖和术后恢复。⑵血糖护理干预:遵从医生意见给予降糖药物治疗;定时检测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合理范围内调整降糖药物剂量,控制空腹血糖为

2.2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干预后,护理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全部痊愈出院。

3.讨论

目前临床中,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由于糖尿病患者机体抵抗力低、组织愈合能力差、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高。本文研究在临床护理中的主要原则为促进手术成功、控制血糖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另外,研究提示,85%以上的患者治疗期间遭受疾病、经济、心理恐惧等多重因素影响,普遍有较大的压力反应,需护理人员及家属及时开导、缓解不良心理情绪,对提高临床治疗率意义重大。护理组病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积极给予优化围手术期护理,严格监测控制血糖,严密观察患者创口愈合情况,治疗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手段根据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全程监测患者血糖,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护理质量并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谢青,鲍勇,汤亦婷.人工膝关节置换者康复治疗的特征.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39):7759~7762.

围手术期护理论文篇8

关键词:肝胆外科;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

所谓的快速康复理念主要是在采用医学证据的基础上处理围手术期的优化策略,使患者能够得到快速康复,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的处理理念。患者在经历肝胆外科手术之后,容易导致机体产生高分解以及各种炎症,从而提升患者术后并发症以及死亡率。[1]而利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不仅能可以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进行降低,并且也促进患者的术后护理治疗。本文选取80例肝胆外科手术,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术后变化情况,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9月份―2014年2月份接诊的肝胆外科手术患者80例,其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33.5±5.2)岁。胆囊结石患者35例,原发或者继发肝总管结石28例,胆囊息肉患者11例,左肝囊肿患者3例,左肝血管瘤患者3例。80例患者在手术之前均排除肝硬化、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个40例,两组患者无论在性别、年龄、病因上无明显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在手术之前告知家属相关知识,缓解患者紧张心理。[2]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其中,护理内容主要包括:(1)手术之前对患者讲解FGT,将护理过程中所出现的状况以及解决措施告知患者;(2)患者在手术之前6h禁食,在手术前天晚上口服10%的葡萄糖溶液1000ml,次日早上口服10%的葡萄糖溶液500ml;(3)在手术开始前放置尿管,次日拔出;(4)在手术过程中要保证室内温度,避免患者受凉;(5)手术过程中严格控制输液量;(6)手术后的第1d帮助患者进行活动,第2d指导患者进行活动。第3d陪同患者进行活动。[3]

1.3 观察指标

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饮食时间以及术后治疗费用,对两组患者的优劣性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涉及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 13.0软件计算,计数资料均匀X2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其中,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通过观察可以得知,观察组患者无论是在下床时间、饮食时间、排气时间中都比对照组要短,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要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对照组患者术发生并发症患者有15例,占37.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有8例,占20%,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观察指标统计表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统计表

3、讨论

近几年,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已经成为了当前医疗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4]肝胆外科围手术期在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基础上,尽可能的给患者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饮食时间,并且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运用中,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也得到缩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中患者在术后要控制输液容量,避免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各种恶心、呕吐症状,并且要积极鼓励患者及早进食,早期进行下床活动,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根本上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5]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得知,观察组患者无论是在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都要比对照组患者要短,并且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相对较少,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

综上所述,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积极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帮助患者在术后快速治疗,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以及病痛,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健.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胆道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02:39-40.

[2]沈艳.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03:264-265.

[3]张兴桂.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伤残医学,2014,10:221-222.

[4]雷祥. 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围手术期的应用[D].中南大学,2013.

围手术期护理论文篇9

方法:将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围手术期分别接受常规护理管理与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

结果:管理组的护理缺陷和感染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结论:对妇科疾病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护理缺陷和感染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妇科疾病围手术期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400-02

妇科疾病患者由于病情特殊,在术后需给予针对性的护理,而为了提高护理质量,有必要对围手术期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减少护理缺陷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本文对护理安全管理方式在围手术期妇科疾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了分析,并与常规护理方式进行了比较,先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间在我院妇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86例,其中年龄为21~58岁,平均为37.8±11.4岁;患者实施的手术包括流产手术、清宫术、切除手术等;所有患者在实施手术前均接受相关诊断,判断符合手术指征后实施手术;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手术类型等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抗感染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则给予护理安全管理,具体内容包括:①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加强对患者的护理监管,并可实行定编定岗制度,完善护理管理体系;②加强对护理人员法律知识的培训工作,树立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让护理人员能够拥有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加强对护理人员护理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水平;③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加强护患沟通,尊重患者的隐私,尽量满足患者心理和生理需求,对患者对疾病的个性诉求给予关注;④对护理工作中的重点环节进行安全管理,包括交接班、病房交接、出入院流程、转科工作等,对这些工作流程进行规范,防止差错事故;⑤根据妇科疾病的特点,向患者详细介绍相关手术治疗方案,以及在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预防等。

1.3观察项目。对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护理缺陷事件和术后感染事件进行统计,并计算相关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在发生率上的差异性;对本组研究的患者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并计算达到满意以上标准的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上的差异。

1.4统计学方法。将两组患者的发生率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进行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在0.05水平上的发生率差异性,其中P

2结果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对比见表1,从表中可看出,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其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为%,管理组发生率为%,管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护理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护理安全,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就成为各科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重点。妇科疾病患者由于其病情较为特殊,患者由于隐私或害羞等导致在接受治疗期间会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对护理安全管理增加了困难。本文主要对妇科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与接受常规术后护理的患者相比,其护理缺陷事件如护理投诉、护理技术和文书书写等,这些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说明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和与患者之间的护患关系得以改善,护理投诉减少,在投诉中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护理缺陷事件减少。同时,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感染的发生率上也存在明显差异,这说明在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水平有所提升,对患者切口的护理更加谨慎,降低了发生感染的概率。另外,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管理组其护理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高,这说明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水平,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

综上,在妇科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利平,简金莲,黄桂群,刘妙芳,蔡赛兰.赋予检验“危急值”专科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在肾内科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2):56-58

围手术期护理论文篇10

关键词: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在临床妇科中,宫腔镜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均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以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在妇科疾病中被广泛应用[1]。本组研究主要针对近些年在我院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32例患者,年龄为20~45岁,平均年龄为(28±5.2)岁;住院时间为3~7 d,平均住院时间为(4±0.6)d。其中12例为不孕症,11例为卵巢肿瘤,5例为盆腔包块,4例为子宫肌瘤剥出。全部患者均经符合麻醉,后行腹腔镜手 术[2]。

1.2围手术期护理

1.2.1术前护理

1.2.1.1心理护理 对于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来说,临床应用时间较短,大部分患者对手术了解较少,因此在术前患者及其家属会出现紧张、焦虑、烦躁的心理[3]。护理人员可多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关于宫腹腔手术的知识,以及预后效果,还可请一些手术成功患者进行现身讲座,分享自身经验。消除患者恐惧、焦虑的心理,使之积极参与治疗。

1.2.1.2术前准备 ①术前检查:在手术前患者应进行三大常规、心电图与心肺功能检查。②皮肤准备:对腹部皮肤手术区域进行常规清洁,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应严格准备脐孔皮肤,由于脐孔凹陷,难以清洗,对脐孔进行有效清洗可预防患者穿刺口感染[4]。③肠道准备:大部分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都应在术前做好肠道准备,在手术前晚可行肥皂水灌肠。④术前用药:在术前护理人员应遵医嘱静脉滴注30min抗生素,并给予相关准备药物[5]。

1.2.2术中护理 护理人员应准确核实患者身份,在行各项护理措施时,都要保障动作的轻柔,保护患者隐私。保持患者合适,以防局部受压[6]。对于宫腔镜手术患者许处于膀胱截石位,术中应将手术脏器处于较高位置,其次还需满足手术医师与患者的方便。术中应用到的脚架与肩托均要配有体味垫,预防患者长时间肢体受压,导致神经损伤。术中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保障宫腹腔镜各个系统的稳定、各个手术仪器设备数值的准确[7]。严密观察术中各个液体流动情况,以防气体进入液体中。手术结束后,应认真检查腔镜机械设备是否完好,并行清洗灭菌。

1.2.3术后护理

1.2.3.1护理 患者术后入病房时,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保持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给予患者4~6 h持续吸氧,以防发生高碳酸症。术后6 h后可协助患者保持半卧位,并指导患者适当在床上进行翻身。术后1 d可协助其下床活动[8]。

1.2.3.2术后观察 术后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动态,观察患是否存在腹痛症状以及阴道出血量,观察引流管、导尿管的引流情况,保障会阴处清洁。患者经术后严密观察能够有效于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9]。

1.2.3.3穿刺孔与疼痛护理 术后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穿刺孔是否存在渗血、渗液情况,及时更换渗血较多的敷料,保障局部皮肤干燥。采用宫腹腔镜微创手术,手术创伤小,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患者术后疼痛。对于盆腔粘连严重、下腹部剧烈疼痛的患者,可给予50 mg的双氯芬酸钠塞肛,同时也要做好与患者及其家属的解释工作。

1.2.3.4术后并发症处理 宫腹腔联合手术最为常见并发症包括出血、皮下气肿以及腹肩部疼痛。出血大多是由于血管结扎脱落所致,因此需严密观察患者切口是否发生渗血、渗液。皮下气肿大多是由于气体从气针处分散到皮下,或气腹直接被灌进皮下,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告知患者不用担心,会自行吸收[10]。腹肩部疼痛通常并发于术后2 h,大多是由于腹部残留CO2所致,应指导患者多翻身,通常在24~48 h后会自动缓解。

2结果

32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术中无1例发生大出血,3例术后出现穿刺孔出血,经及时处理恢复良好,2例并发皮下水肿,自行吸收,2例并发肩背部疼痛,自行缓解,全部患经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均康复出院。

3讨论

在妇科手术领域中,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对护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技能与积极配合能力。在本组研究中32例患者应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综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邓会先.83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4):1002-1003.

[2]王海英.人性化护理模式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2,5(7):131-132.

[3]张绮.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100例围术期的护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78-79.

[4]董玲.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188例围手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50-51.

[5]黄明丽.腹腔镜手术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6):40-41.

[6]覃丽锦.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分析与护理[J].微创医学,2008,3(6):672-673.

[7]朱秋侠,沈艳梅.宫腔镜、腹腔镜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的围术期护理43例[J].实用护理杂志,2012,(9):33.

[8]王晓燕.11例腹腔镜下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4:57-58.

[9]薛秋玲.腹腔镜下妇科手术的围术期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8):2329-2331.

[10]张萍,冯建萍.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3):3270-3271.

[11]胡凤蕴,田冬梅,周明芹,等.甲亢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07).

[12]赵淑梅,袁敏.老年喉癌病人围手术期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6,(07).

[13]高勇,彭南海.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护理[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6,(03).

[14]喻新华,梁英,常晓畅,等.围手术期雾化吸入祛痰的改进与质量控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0).

[15]诸葛继美,曹淑芹.尿道下裂围手术期的相关护理问题与措施[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