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病人护理措施十篇

时间:2023-08-06 11:26:22

化疗病人护理措施

化疗病人护理措施篇1

(2)病人的症状评估 熟练掌握 2.急性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护理措施

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护理措施

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3.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了解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4.支气管哮喘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了解

熟练掌握

了解

掌握

熟练掌握 5.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6.支气管扩张症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治疗要点

(4)护理措施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7.肺炎﹡ 肺炎球菌肺炎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支原体肺炎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军团菌肺炎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革兰阴性杆菌肺炎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8.肺结核﹡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9.肺脓肿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治疗要点

(4)护理措施 了解

掌握

了解

掌握 10.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分类)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熟练掌握 11.自发性气胸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熟练掌握 12.呼吸衰竭﹡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分型

(3)缺O2和CO2潴留对机体影响

(4)临床表现

(5)辅助检查

(6)治疗要点

(7)护理措施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了解

掌握

熟练掌握 13.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胸腔穿刺术

(1)适应证

(2)禁忌证

(3)护理

掌握

了解

掌握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

(1)适应证

(2)禁忌证

(3)护理

掌握

了解

掌握 采集动脉血和血气分析

(1)适应证

(2)禁忌证

(3)护理

掌握

了解

掌握 二、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1.概述﹡ (1)结构与功能

(2)病人的评估 掌握

掌握 2.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慢性心力衰竭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3.心律失常﹡ (1)临床表现

(2)心电图检查

(3)治疗要点

(4)护理措施 了解

掌握

了解

掌握 4.心脏瓣膜病﹡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 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绞痛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了解

掌握

熟练掌握 急性心肌梗死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了解

掌握

熟练掌握 6.心脏骤停﹡ (1)病因及病理生理

(2)临床表现

(3)治疗要点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7.原发性高血压﹡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8.病毒性心肌炎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9.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人工心脏起搏器和心脏电复律

(1)适应证

(2)禁忌证

(3)护理

掌握

了解

掌握 冠状动脉造影术

(1)适应证

(2)禁忌证

(3)护理

掌握

了解

掌握 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1)适应证

(2)禁忌证

(3)护理

掌握

了解

掌握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

(1)适应证

(2)禁忌证

(3)护理

掌握

了解

掌握 三、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1.概论﹡ (1)结构与功能

(2)病人的症状评估 熟练掌握

掌握 2.胃炎﹡

急性胃炎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慢性胃炎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3.消化性溃疡﹡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4.肝硬化﹡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5.原发性肝癌﹡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了解

掌握

掌握

了解

熟练掌握 6.肝性脑病﹡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7.急性胰腺炎﹡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8.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9.肠结核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了解

掌握

了解

了解

熟练掌握 10.溃疡性结肠炎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11.消化系统疾病病人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

(1)适应证

(2)禁忌证

(3)护理

掌握

了解

掌握 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术

(1)适应证

(2)禁忌证

(3)护理

掌握

了解

掌握 纤维结肠镜检查术

(1)适应证

(2)禁忌证

(3)护理

掌握

了解

掌握 四、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1.概述﹡ (1)结构与功能

(2)病人的评估 掌握 2.急性肾小球肾炎﹡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3.慢性肾小球肾炎﹡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4.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5.肾盂肾炎﹡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掌握 6.肾衰竭

急性肾衰竭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掌握 慢性肾衰竭﹡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掌握 7.泌尿系统疾病病人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血液透析

(1)适应证

(2)禁忌证

(3)护理 掌握 腹膜透析

(1)适应证

(2)禁忌证

(3)护理 掌握 经皮穿刺肾活组织检查

(1)适应证

(2)禁忌证

(3)护理 掌握 五、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1.概述﹡ (1)血液及造血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血液的分类

(3)病人的评估

了解

了解

掌握 2.贫血

缺铁性贫血﹡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掌握

掌握

了解

掌握

掌握 巨幼细胞性贫血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掌握

掌握

了解

掌握

掌握 再生障碍性贫血﹡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掌握

掌握

了解

掌握

掌握 3.出血性疾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了解

掌握

了解

了解

掌握 过敏性紫癜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了解

掌握

了解

了解

掌握 4.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分类

(3)临床表现

(4)辅助检查

(5)治疗要点

(6)护理措施

了解

了解

熟练掌握

了解

掌握

掌握 慢性白血病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分类

(3)临床表现

(4)辅助检查

(5)治疗要点

(6)护理措施

了解

了解

熟练掌握

了解

掌握

掌握 5.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的护理 (1)适应证

(2)护理 掌握 6.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骨髓穿刺术

(1)适应证

(2)禁忌证

(3)护理 掌握 六、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1.概述﹡ (1)内分泌系统的生理与功能

(2)病人的评估 掌握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了解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了解

掌握

了解

掌握

掌握 4.皮质醇增多症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护理措施 了解

掌握

了解

掌握 5.糖尿病﹡ (1)分类

(2)病因及发病机制

(3)临床表现

(4)辅助检查

(5)治疗要点

(6)护理措施 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七、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1.概述﹡ (1)风湿性疾病的分类与临床特点

(2)病人的评估 了解 2.系统性红斑狼疮﹡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3.类风湿性关节炎﹡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八、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病人的护理 1.中毒概述﹡   了解 2.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3.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了解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4.中暑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了解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九、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1.传染病的临床特征﹡   掌握 2.病毒性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

(1)病原与流行病学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预防

(6)护理措施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熟练掌握 乙型病毒性肝炎

(1)病原与流行病学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预防

(6)护理措施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熟练掌握 3.流行性乙型脑炎﹡ (1)病原与流行病学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预防

(6)护理措施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4.艾滋病﹡ (1)病原与流行病学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预防

(6)护理措施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熟练掌握 5.狂犬病 (1)病原与流行病学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预防

(6)护理措施 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熟练掌握 6.流行性出血热 (1)病原与流行病学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预防

(6)护理措施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7.伤寒﹡ (1)病原与流行病学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预防

(6)护理措施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8.细菌性痢疾 (1)病原与流行病学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预防

(6)护理措施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9.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病原与流行病学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预防

(6)护理措施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十、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1.概述﹡ (1)结构与功能

(2)病人的评估 了解

掌握 2.急性炎症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病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了解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3.癫痫﹡med66.com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了解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4.脑血管疾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了解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脑梗死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了解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脑出血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了解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蛛网膜下腔出血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了解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5.帕金森病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治疗要点

(4)护理措施 了解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6.重症肌无力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了解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7.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腰椎穿刺

(1)适应证

(2)禁忌证

(3)护理 掌握 脑血管造影

(1)适应证

化疗病人护理措施篇2

1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与岗位培训

1.1人员安排、分工与职责

非手术治疗病房工作由科主任、护士长、(骨科、针推、康复理疗)医师、护士、患者及其家属共同组成。病房按护士床位比0.4:1的标准配备护士。按助理护士、主管护士、责任护士进行分工。责任护士主要执行日常患者的非手术治疗护理工作,并指导、协调、督促和评价护士的义务。对组织非手术治疗护理个案点评、护理业务查房,促进非手术治疗护理的循证实践,及促进护士有关非手术治疗控制与管理的继续教育。主管护士主要负责与骨科医师共同完成对门诊患者及住院患者非手术治疗护理,并由其根据医嘱,提出护理诊断,制订护理计划,评价非手术治疗护理的有效性,评估患者非手术治疗状态,具体落实非手术治疗措施,与其他专业人员协作、教育和指导患者及家属等。助理护士由尚未获得注册资格的护理人员担任,工作职责是协助责任护士完成基础护理,共同为患者提供舒适护理。

1.2人员培训、教育与考核

通过了解医护人员对非手术治疗的知识和态度,针对不同层次护理人员能力及需求的不同,制定培训方案,着重突出能力的培训。通过邀请专家集中讲授、运用情景模拟演练、角色扮演、业务查房、病例讨论、实践指导等多种形式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将日常工作督导和定期考核相结合。护士长通过审核护理人员主动进行非手术治疗评估的情况、非手术治疗记录书写的质量、非手术治疗措施实施情况及调查患者症状控制的满意度等,综合评价护理人员的治疗能力,进行持续、动态的改进,使各层次护理人员在非手术治疗工作中各尽其能。

2护理模式的内容

2.1疼痛的评估、干预、效果评价及措施修订

疼痛是骨科患者最痛苦的症状,被喻为第五大生命体征,也是病房护理的重点。通过对疼痛的评估与干预,降低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2.1.1疼痛评估

我们把疼痛作为第五大生命体征被列为非手术治疗病房必评项目。制定疼痛评估的量表与落实疼痛评估的频率、方法及规范化疼痛询问方式,并对480例患者应用疼痛评估表进行了跟踪调查。

2.1.2实施疼痛干预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后,与主诊治医生技师一起,实施疼痛干预。主要内容有:病室环境安静舒适,减轻患者心理负担,良好的医护患关系,沟通技巧,疼痛加重的因素,非药物干预措施,物理治疗(冷敷、按摩、热敷等),心理疏导,音乐疗法,分散注意力等。当疼痛评分可忍时,实施非药物干预措施;当疼痛明显时,实施调整治疗方案及药物干预措施;当疼痛难忍时,实施药物干预措施,暂停非药物治疗,进一步检查排除其他可能。

2.1.3效果评价及措施修订

从患者接受疼痛干预后的依从性,评价措施实施后的效果,效果评价的核心内容是患者的疼痛控制情况,即是否达到疼痛控制的的目标,消除患者对治疗恐惧及焦虑情绪,除要求制动以外的患者能尽早进行无痛功能锻炼。如果措施无法实施或无效果,未达到疼痛控制目标,要分析原因,重新制定新的诊治方案和护理措施。

2.2落实非手术治疗教育

在入院8h内即完成首次非手术治疗教育,责任护士要了解患者对非手术治疗认识、体验经历及需求,非手术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功能锻炼与疼痛的控制等,并予以干预。

2.3护理模式的阶段总结与反馈

护士长每周进行非手术治疗护理管理总结与反馈,包括组织管理、过程管理、患者对非手术治疗的满意度(患者对非手术治疗方式的满意度、治疗期间疼痛照顾的满意度、对非手术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及对医疗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

3结果

3.1提高了医护人员关于非手术治疗知识和技能

非手术治疗病房工作模式实施前后,采用“医护人员的非手术治疗知识和态度问卷”进行调查,比较实施前后护士的非手术治疗管理知识和态度有无差异,主观性条目,计算每个选项的选择者百分比。

3.2提高了非手术治疗疾病控制质量

出院前3d采用“患者对非手术治疗后疼痛管理的满意度问卷”进行便利抽样调查。问卷包括5个疼痛指标(患者非手术治疗前的疼痛程度、调查当时的疼痛程度、过去24h的疼痛程度、非手术治疗后最严重的疼痛程度及患者预期的非手术治疗后疼痛程度)和3个满意度指标(患者对非手术治疗方式的满意度、对住院期间疼痛照顾的满意度和对止痛效果的满意度)。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得分越高表示对疼痛控制越满意。该问卷在临床上已被广泛使用,经测试具有良好的信度[1,2]。

4讨论

4.1建立骨科非手术治疗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意义

骨科疾病非手术治疗疼痛或手术治疗后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是患者和骨科医护人员常常面对的问题,很多患者因难以忍受疼痛,影响睡眠和康复效果。我们不仅要提高镇痛技术,关键还在于建立有效的治疗体系。建立非手术治疗病房护理工作模式,能最大限度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建立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满足患者需求的长效机制。护士通过临床实践、研究和创新,在非手术治疗的知识技能发展和非手术治疗管理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3]。研究表明,非手术治疗的疼痛控制教育的满意程度能预测整体满意度[4],不论患者疼痛程度如何,如果对患者进行疼痛控制知识的教育,即可改善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评分[5,6]。非手术治疗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建立的基础,首先在于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与科学管理,其次在于建立一体化、系统化和标准化的管理制度,对开展非手术治疗病房的人员结构、工作分工、人员职责、人员培训、工作程序进行明确的规定,同时进行非手术治疗病房的持续质量控制,保障非手术治疗病房工作的顺利开展。

4.2非手术治疗管理继续教育是建立非手术治疗病房的前提

国外研究提示,非手术治疗的相关教育能提高护士非手术治疗的知识和态度。从而有效地帮助患者控制疼痛[7],提高生活质量。护理工作状况直接影响着非手术治疗管理的质量,护士应具有丰富的非手术治疗相关知识和积极的非手术治疗管理态度[8]。我们认为,非手术治疗管理继续教育应作为建立非手术治疗病房的基础,通过相关理论与评估方法的培训,加强人文关怀理念,注重与患者情感交流,能够认识、理解、尊重患者,在护理行为上关怀、照顾患者[9],想方设法减轻患者的疼痛。

4.3骨科非手术治疗病房医护工作程序化的效果

程序化框架是整体护理的基本理论运作特征,护理程序化既是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基本方法,又是其核心内容[10]。非手术治疗病房护理工作程序化的有效运作是非手术治疗病房工作的核心,是升华整体护理的具体举措。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疼痛控制程序是非手术治疗病房护理工作程序化的科学手段。我们强调非手术治疗评估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变化过程,针对不同患者选择合理有效的非手术治疗评估准确性,缩短了非手术治疗管理过程。其次是综合性的非手术治疗疼痛干预措施。依据评估所得的量化数据,制定有效的多模式、个体化镇痛方案,及时调整措施,使护士提供的疼痛护理更加规范、有效。再次是效果评价,效果评价是测量护理活动的最终结果,是评价服务对象的康复情况,有无护理并发症,服务对象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11]。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及纠正非手术治疗管理与实施中存在的偏差。结果表明,通过“评估———干预———效果评价”的非手术治疗控制程序,提高了患者非手术治疗控制质量,使非手术治疗管理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整体协调一致,确保了非手术治疗管理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与稳定。

化疗病人护理措施篇3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乙肝肝硬化;糖尿病;效果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444-02

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既有肝硬化的表现也有胰腺功能的损坏,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水、血糖水平异常、肝肾综合征等[1]。两种疾病同时存在,加大了治疗和护理的难度,患者的预后较差。我们对48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4月-2013年13月我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所有患者乙肝肝硬化符合我国2010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标准诊断,2型糖尿病符合我国2010年糖尿病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其中干预组男29例,女19例,平均年龄(49.6±5.1)岁,平均乙肝病程(11.5±3.2)年,平均糖尿病病程(7.6±1.3)年;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平均年龄(49.8±4.7)岁,平均乙肝病程(11.2±4.2)年,平均糖尿病病程(7.1±2.4)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乙肝病程以及糖尿病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 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方法,包括保肝、去黄以及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包括:①心理护理。患者由于疾病对生理和心理的创伤,心情烦躁、紧张。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适当的沟通,缓解其心理负担,并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饮食护理。糖尿病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就是有效的控制饮食。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胆固醇、低脂以及低盐饮食。③基础护理。患者入院后,每日监测血糖水平,以便及时准确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对患者有无呕血、黑便、腹胀等症状进行密切的观察,如有异常,立即报告给医生进行治疗和处理。④用药指导。磺脲类、双胍类等降糖药物对肝脏有一定的损害[2]。因此,指导患者及时正确的观察病情,以免肝功能受到损害。对于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患者,指导患者及时进行血糖监测,密切注意有无低血糖反应的发生。⑤运动指导。运动可以调节血脂和血糖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可以指导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交谊舞以及各种球类等,避免运动量过大加重肝脏的负担,运动时间应选择在饭后1h左右,不宜产生低血糖反应[3]。⑥出院指导。有的患者出院时需要继续服用药物进行治疗,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出院时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应擅自减药、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并叮嘱患者密切观察自身情况,早期发现不良反应和复发。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空腹血糖(FB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lc)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均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如表1所示,治疗后两组血糖及肝功能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糖代谢的过程中,肝脏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它能够调节机体糖的储存和分布,而当肝功能发生异常时,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反过来糖尿病也会加重肝脏的损害。对于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治疗,临床上主要是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也要尽可能的使用对肝脏损害小的药物。在治疗的同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指导患者积极的正确的进行治疗,提高治疗的效果。陈占军[4]等观察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82例老年乙肝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明显改善,Child-push C级的患者从51.2%降至36.6%;FBG

综上所述,对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肝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培.对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9):100-101.

[2] 赵丽芹,余利娜.循证护理对老年乙肝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5):1032-1034.

化疗病人护理措施篇4

【关键词】妇科疾病;常规护理;应急措施;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500-02

妇科是医院重要的科室,这个科室诊治的疾病类型较多,常见的有:白带异常、围绝经期综合征、排卵功能障碍等,疾病没有规律性,患者发病后病情变化较快,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对于这些疾病医学界缺乏理想根治方法,患者治疗后护理效果也不好,患者药物依从性较差,严重患者甚至出现突发事件,威胁其生命。近年来,常规护理联合应急措施在妇科疾病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1]。为了探讨妇科患者中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应急措施的护理效果。对2011年l月至2013年10月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入院后给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即:一般护理(休息、饮食、标本留取)、病情观察、简要的健康教育,生活护理基本依赖家,入院评估,及其治疗风险评估等。

实验组联合应急措施护理,具体如下:(1)加强医护人员专业技能和法制观念。妇科疾病类型较多,治疗过程中突发事件也比较多,医护人员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对病区环境、规章制度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了解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保养等。医院要完善机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法,避免医患纠纷。(2)强化护理技巧。患者入院后,多数患者内心比较恐惧,再加上对于一个陌生的环境部分患者甚至出现害怕心理,医护人员护理时要多于患者沟通、交流,多去鼓励和帮助患者,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对于病情严重患者,医护人员要做好相关的应急准备,对药物、器械等及时检查,以备患者出现突发事件。(3)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患者入院后,多数患者对相关疾病缺乏理想的知识,医护人员护理过程中要多想患者讲述相关知识,让患者能够对这种疾病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并且护理过程中可以向患者宣传相关疾病治愈病例,让患者做到心理有数。患者治疗时,医护人员要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等,这样能够让患者有一个心理准备[2]。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实验中,对患者治疗时的数据进行搜集,利用SPSS16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 检验,实验结果采用(x±s)表示。

3 讨论

妇科科疾病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疾病发病缺乏规律性,且类型也比较多,常见的有:免疫性不孕症、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目前,医学界对于妇科疾病的治疗缺乏理想的根治方法,且很多患者治疗后缺乏有效的护理方法,使得患者长期治疗效果不好[3]。为了降低患者护理和治疗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临床上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应急措施效果较好,它恩能够给保证患者得到安全的护理,降低医疗纠纷[4]。

常规护理联合应急措施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护理方法,这种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方法相比更加科学化,它充分体现的“以患者为中的理念”是一种综合的、科学的。在妇科患者中实施这种护理模式能够减少医患纠纷,让患者能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病情,了解护理的内容,以及预期的护理效果等,能够更多的让患者参与其中,并且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等,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3.1心理护理

妇科疾病患者入院后均伴有一些临床症状,严重患者甚至出现昏迷或者半昏迷状态,他们心里觉得自己将快死了,不免会产生消极、恐惧等心理,并且很多患者对即将进行的治疗方法,护理模式等全然不知,更不知道这些方法能够达到的疗效。而常规护理联合应急措施能够让患者知道自己的治疗方法以及护理方法等,这种能够帮助患者消除消极心理,使得患者能够更好的接受治疗、配合护理,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率[4]。调研中,实验组90%治疗效果较好,高于对照组(75%)(P

3.2加强日常护理

妇科患者治疗过程中更多的时间是在自己的病房中度过,通过常规护理联合应急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消磨时间,增加家属和患者对我院的认同感。在护理管理中护理干预能够加强患者的日常护理,使得患者治疗过程中降低了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使得患者对自己的疾病能够更好的了解,大大降低了护理过程中的并发症和护理失误率。本次调研中,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20%)(P

3.3 完善机制,加强应急措施

为了降低患者护理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和医患纠纷,医院应该认真落实相关政策、制度等,定期组织职工进行规章制度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及时找出妇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并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从而提高医院的护理治疗,降低风险系数[8]。

综上所述,妇科疾病种类较多,发病率也较高,临床上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应急措施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巧惠.常规护理模式联合应急护理模式在预防妇科护理风险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3,17:172-173.

[2] 夏雪荣.常规护理模式加应急护理模式在预防妇科护理风险中的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21:104-105.

[3] 蒲蓉.妇科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的研究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1:139-140.

[4] 孟娣娟.病人安全文化及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0):942-945.

[5] 王风文,程艳秋,于桂云,等.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12,27(12):1503.

[6] 刘萍,雷震,杨丽琴,等.妇科腹腔镜术中使用周期性充气压力泵预防深静脉血栓的观察[J].护理学报,2012,19(1):53-55.

化疗病人护理措施篇5

关键词:骨转移瘤;放疗;护理

恶性肿瘤的晚期常会发生骨转移,引发严重的骨相关的事件,可以引起疼痛、病理性的骨折及骨髓压迫等并发症,严重的危及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对于骨转移瘤常采取放射治疗,其作用的机理是通过放射线直接产生抗肿瘤的作用并抑制骨转移带来的破骨细胞活性,但是由于患者的耐受情况及放射线对正常组织细胞的刺激患者常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而且患者常会出现不良的心理压力,下面对临床护理在骨转移瘤进行放疗的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1 护理在骨转移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

1.1 心理护理的应用

骨转移瘤患者由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及对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常会表现出心理上的负面压力,伴有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马宇庆等对鼻咽癌骨转移进行放疗的患者实施了心理护理,在精神上给予患者支持,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状态,改善了护患关系,让患者重新认识到人生的意义,解除了患者的思想压力[2]。孟荣芳等通过心理干预结合伊班膦酸钠应用在骨转移癌的放射治疗过程中,干预组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得到明显的改善,止痛的效果优于对照组[3]。

1.2 针对疼痛的护理措施

骨转移瘤患者常会出现爆发性的癌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黄珍珍等对恶性肿瘤骨转移实施放疗患者出现爆发性疼痛在使用止痛药物的同时,采取为患者提供舒适环境、保持情绪稳定、提高疼痛阈值、鼓励患者听音与看电视等方法转移注意力,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疼痛[4]。周爱华对骨转移癌放疗后的患者给予口服善存作为安慰疗法,并告知患者为进口抗癌特效药物,安慰护理组的患者止痛的效果明显提高,患者情绪更为平稳,减轻了患者的痛苦[5]。

1.3 针对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

放射治疗的过程中由于放射线对人体容易造成伤害,且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也造成伤害,因此在放疗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黄丽春等对骨转移癌患者给予内生场热疗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护理过程中注意患者血常规的变化,并叮嘱患者使用软毛牙刷护理口腔,减少和外界的接触,并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有效地减少了骨髓抑制的发生[6]。程邦兰通过对放疗联合做来磷酸治疗骨转移癌的过程中实施了针对性护理措施,做好患者放射区域的皮肤护理,照射前对患者讲解如何保护放射野的皮肤,对于出现的皮肤瘙痒不适可以采取轻轻拍打或者用冰片外涂,避免挠抓,尽量不用刺激性的肥皂清洗,可用温水擦拭保持皮肤干爽,有效地减少了放疗期间放射性皮损的发生[7]。

1.4 放射治疗期间的饮食护理

放疗期间骨转移瘤患者容易出现食欲的下降,使得机体的抵抗力下降,不利于临床的治疗。杨树青等对肺癌骨转移瘤病人放疗后给予了饮食护理,遵循足够热量、平衡营养、合理食物结构并将就烹调的方法和进食方法等措施,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临床治疗,生活质量得以提高,使得营养状况得以改善[8]。黎细桃对骨转移癌实施放疗的患者给予饮食护理,考虑到肿瘤属于消耗性疾病,在wie患者创造良好饮食环境的同时,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质蛋白、低盐、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并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保证了患者的营养供应[9]。

1.5 预防并发症发生的临床护理

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由于股指受到破坏容易出现骨折,因此在临床护理中要进行针对性护理。叶莲侠等对肺癌骨转移患者的放化疗期间进行了针对性护理措施,叮嘱患者和家属在活动时要避免剧烈的震动与撞击,并鼓励患者适当运动,给病床设立床档,在变换时要有人保护,动作尽量缓慢,有效地减少了病理性骨折的发生[10]。

1.6 提高生活质量的护理措施

骨转移患者由于疼痛及躯体的活动受限制等因素,使得患者的自理能力下降或者完全丧失,因此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曾清等对恶性肿瘤骨转移实施放疗的患者采用生活护理,并根据放射治疗的时间为中心,合理的为患者安排生活护理的时间,使得患者更容易接受临床护理措施,争取了家属的理解与支持,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11]。

2 总结和展望

晚期癌症的患者一般会发生骨转移,大多数的患者均会出现持续性、剧烈的骨痛,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严重的生活负担和精神压力,影响了生活质量,目前放射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对局部的肿瘤病灶起到杀伤作用,破坏癌肿细胞DNA合成,达到抑制或者杀死肿瘤细胞的效果,抑制胶原蛋白的合成,让血管纤维机制产生大量的骨细胞,增加新骨,让溶骨病变生产钙化[3]。但是在放疗的过程中护士往往对患者疏于护理,使得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增加,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针对放疗副反应护理、饮食护理、预防并发症等护理措施,让患者释放心理压力,争取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合理安排放疗期间的饮食结构,减少对消化道的刺激,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减轻痛苦。

参考文献

[1] 张月花,刘庆利,张玉芬.健康教育路径对肺癌病人术后康复影响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30 :789-790.

[2] 马庆宇,全日红,王赛赛.鼻咽癌骨转移的放疗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0):1746-1747.

[3] 孟荣芳,李静,王敏英,等.心理干预伊班膦酸钠联合放疗骨转移癌疼痛效果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8(17):4566-4567.

[4] 黄珍珍,吴慧莉,李振玲,等.癌转移性骨痛患者行唑来膦酸联合姑息放疗的不良反应护理[J].护理学报,2012,19(4B):67-68.

[5] 周爱华.骨转移瘤放疗后应用安慰护理的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438-439.

[6] 黄丽春,陈宏,程毓媚,等.内生场热疗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25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4):72-73.

[7] 程邦兰.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临床观察与护理[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1,24(6):533-534.

[8] 杨树青,聂晶晶,贾惠芬.肺癌骨转移瘤病人放疗后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2,8(12):3343-3344.

[9] 黎细桃.骨转移癌放疗患者120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1):2110-2111.

化疗病人护理措施篇6

【关键词】 手术室;艾滋病;自我防护;措施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指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1]。不仅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还在极大程度上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命安全,属于一种恶性疾病。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常见的传统途径有、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以及血液及血制品传播。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手术室的运行效率和质量,降低手术室护理人员在艾滋病患者手术中的职业性损伤发生几率,保障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安全性,笔者结合大量医学文献与自己的医学知识,对如何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在艾滋病患者手术中自我防护意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1、临床资料

根据文献《广东医学》2007年6期,作者刘宁湘指出艾滋病并多发骨质破坏及病理性骨折,建议在有些情况下骨折病人有必要检测有无感染艾滋病。在全国第12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中,高琪指出,必须在取得患者和患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将诊断、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形成的有关临床资料作为研究活动的主要参考资料。在该文献中,艾滋病患者平均年龄为(35.2±5.7)岁;患者的病程在6个月至2年之间不等。患者在接受入院治疗后,进行抗心磷脂抗体(ACA)检查、以及淋巴结活检、便检以及消化道X线检查和胸部X线检查等以便充分掌握患者的实际身体健康情况;同时,对患者进行乙肝、抗艾滋病抗体(AIDS)检测、丙肝以及梅毒等试验。由于患者常伴有骨折,文献建议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闭合复位和手术复位、外固定架复位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复位,采用手术切开上钢板、钢针、髓内针、螺丝钉等方式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固定[2]。

2、防护措施

2.1、术前准备

2.1.1、心理疏导和心理准备

艾滋病患者由于病情长久、久治不愈,不仅对患者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造成损害和影响,还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健康,甚至出现艾滋病导致患者出现心理问题,而精神问题又加重艾滋病患者的病情,从而使患者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关注艾滋病患者心理健康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在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护理人员需要通过规范化的操作、优雅的举止、良好的语言修养,帮助艾滋病患者消除对手术治疗产生的恐惧感和抵触感,取得患者的信任,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使患者能够主动地配合主治医生的相关治疗。手术室护理人员在艾滋病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摆正心态,以积极的、良好的状态面对艾滋病患者,以诚恳、严谨的态度配合主治医生对患者进行治疗。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步骤都进行护理操作,争取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患者的血液和体液与自己的皮肤黏膜发生接触;坚持无菌操作,降低因感染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的现象出现。

2.1.2、手术人员准备

由于艾滋病手术治疗的特殊性,参加手术治疗的医护人员需要在术前对自身的着装进行整理,不得佩戴饰物和戒指;女性医护人员需要将长发束起;保持指甲的整洁性和长度的适宜性,避免由于手部佩戴的饰物或者指甲过长刮伤患者皮肤;同时,在上台前加穿防水隔离衣[3],避免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血液和体液对医护人员造成的伤害。

2.2、术中配合

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和巡回护士的配合,保证手术室环境的适宜性。手术治疗过程中,巡回护士绝对不能由于私人原因擅自离开手术室。同时,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与洗手护士的配合,密切注意手术进展,手术过程始终保持沉着、冷静、果断、及时地与巡回护士保持联系,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3、讨论

3.1、加强管理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对艾滋病列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报卡。要求在发现艾滋病或HIV感染者后4h以内,医疗机构必须报告所在地的卫防疫部门。医院不仅要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 而且还要加强对医务人员进行有关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和教育[4]。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提高消毒工作质量,是防治和降低艾滋病传播的关键因素,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宣教力度,不断的优化和改善手术环境,确保医疗安全。

3.2、提高对艾滋病的认识

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在艾滋病患者手术中的自我防护意识的培养力度,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艾滋病护理和防预的相关知识,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对风险隐患的识别和防范意识,在针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严格执行《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的各项规定,为患者提供全面、严谨的护理服务[5]。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熟练地掌握手术治疗的防护措施,正确的对待艾滋病手术治疗。

4、总结

艾滋病是当前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所以预防医源性感染至关重要。医护人员正确认识艾滋病,做好自身防护,使参与手术人员有充分的心理及个人防护准备。术中密切配合、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严谨的工作态度,术后彻底全面的消毒灭菌制度,是预防医源性感染的重要措施[6]。我认为,医护人员明确自身的职责,减少不必要的恐惧及焦虑,建立完善的医院隔离防范制度,操作认真严谨,是完全可以避免艾滋病手术造成的医源性感染。我们要确实地知道手术患者是不是艾滋病患者或HIV感染者, 不能因为手术忙而疏忽,造成严重差错或事故。艾滋病给我们手术室防护提出了新的课题,上述防护措施还需要在以后我院实际实践中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 宋玉翠.手术室护士在艾滋病患者手术中的防护措施[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2(33):2723-2724.

[2] 高琪.手术室护理人员感染艾滋病的途径及防护措施[A].全国第12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西安:西安财经电子大学,2008.372-373.

[3] 赵雅芳.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34):1527-1528.

[4] 罗春梅.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1,24(32):2673-2674.

化疗病人护理措施篇7

【关键词】 慢性胃溃疡;针对性护理;体会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55-02

1 前言

慢性胃溃疡属于消化系统疾病的一种,主要由幽门螺杆菌(Hp)引发[1]。通常该疾病的病程长,在短时间内很难完全康复,而且在治疗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影响因素,例如生活习性、饮食状态、用药方式和心理情况等[2],因此,在病患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极好地改善上述的各种影响因素,及时纠正病患的状态,有利于病情的恢复。本研究对慢性胃溃疡病患实施的针对性护理方法,效果显著,具体报告如下。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9月——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68例慢性胃溃疡病人作为临床护理观察对象。全部病人在入院之初都经过病理检查与电子胃镜检查确诊。男性39例,女29例;年龄28.5-67岁,平均43.5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病程2.9年。68例病人的文化程度分别为小学18例,初中21例,高中12例,大专及以上17例。均未合并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全部病患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

2.2 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人都实施同样的用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办法;而对观察组的病人针对其文化程度、身体营养状况、家庭情况以及患者的心理状态首先进行综合评估,然后制定适合病人实际情况的针对性护理方案,这种护理方案比较人性化,在过程能够按照病人的反馈进行适当调整,详细的措施如下:①健康知识宣教。在入院之初,需要进行一次健康常识宣教。主要利用个性与系统性相结合的办法,讲解慢性胃溃疡的发病因素、治疗办法、注意要点以及预测治疗可获的效果等,让病人对自己的疾病有一个全病情自我观察及处理措施,提高自身保健意识。②生活调理。由于生活行为习惯是影响病患康复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综合评价患者的各方面的生活行为与习惯,对好的方面进行肯定,对不好的方面积极指出,并提出纠正的建议。例如,对于存在不良饮食习惯的病患,说明其危害,叮嘱病患少食多餐,尽量避免过冷、过辣或者高热量、高盐等类型的食物,指导其进行易消化、低热和高蛋白的饮食为主;此外,也要指导病人培养优良的作息习惯、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等,确保其体质健康。③用药指导。治疗慢性胃溃疡的主要方式是药物治疗,因此对病患进行正确的用药指导,能够有效帮助其病情恢复。主要帮助病人掌握所服用药物的用法、服用剂量和不良反应。比如,三联疗法中,规定药物是在早餐前和晚上睡觉前服用的,铋剂要就餐之前服用等;如果并存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其他疾病,可以根据实际用药标准给药。④疼痛是慢性胃溃疡病患的病征之一,患者本身对疾病也存在恐惧、担忧、焦虑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积极充当心理护理师,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疏导其不良情绪,引导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决心,提升治疗和护理的质量。

2.3 疗效评判标准[3] 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胃镜观察显示溃疡面愈合;有效: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胃镜观察显示溃疡面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无效:胃镜观察显示溃疡面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为痊愈率加有效率。

2.4 统计学分析 使用χ2和t方式进行检验,以P

3 结果

实施对应的护理措施后,观察组痊愈26例(76.47%),有效3例(8.82%),无效5例(14.71%),随访期中复发2例(5.88%);对照组痊愈18例(52.94%),有效6例(17.65%),无效10例(29.41%),随访期中复发7例(20.59%)。观察组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4 讨论

慢性胃溃疡属于消化系统疾病的一种,主要由幽门螺杆菌(Hp)引发。通常该疾病的病程长,在短时间内很难完全康复,而且在治疗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影响因素,例如生活习性、饮食状态、用药方式和心理情况等,因此,在病患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药物指导、饮食指导、生活行为指导以及心理辅导等,能够极好地改善上述的各种影响因素,及时纠正病患的状态,有利于病情的恢复[4]。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对慢性胃溃疡病人实施针对性护理办法,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而且复发率低,可以极大地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玲,黄丽霞,邱小雅,等.慢性胃溃疡患者的针对性护理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0):81-82.

[2] 汤敏,李蓉.148例慢性胃溃疡患者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6):182-183.

化疗病人护理措施篇8

中图分类号 R73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6-0113-03

化疗是白血病的常用治疗方式,而患者通过化疗以及大量服用化疗药物使得患者的免疫力非常低下,且激素和抗生素的使用也导致患者的菌群平衡受到破坏,很容易导致患者发生感染,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3]。因此,在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采取有效的感染预防及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分析预防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感染强化护理措施和效果,特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8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8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男26例,女17名,年龄11~74岁,平均(47.56±6.11)岁,病程3 d~2年,平均6.5个月。对照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12~75岁,平均(48.25±6.24)岁,病程2 d~2年,平均6.7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包括病房通风消毒、用软毛牙刷刷牙、定期更换牙刷、牙刷消毒、指导患者餐后漱口、白细胞常规护理、坐浴、皮肤的保护;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包括呼吸道、肛周、口腔等易感染部位的强化护理,具体内容包括。

1.2.1 呼吸道感染护理 顾名思义,消除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于呼吸的时候吸入了细菌及一些不干净的东西导致发生了感染。因此对呼吸道感染的护理也要从源头切断,即从感染途径上入手,主要的措施是保证干净、卫生的病房环境,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清洁和消毒,尽量避免或减少探视等外来人员,保持病房的空气流通和空气消毒,还要做好地面、日用品、床头柜等各项房内设施的消毒工作;每日用紫外线对病房环境照射消毒两次,0.5 h/次,并开窗通气0.5 h;进入病房者一律要戴手套、口罩等等。加强对患者临床体征的监控,如果患者出现了体温异常或咳嗽等症状需立即进行检查和诊治。

1.2.2 口腔感染护理 患者进行化疗很容易对黏膜屏障造成伤害,从而降低了其抵御外界病害能力,容易发生口腔感染甚至混合感染。对于口腔护理主要是通过刷牙保持口腔干净,传统的护理要求患者采用比较柔软的毛的牙刷早晚刷牙,并通过漱口和饮水等方式保持口腔湿润。要求对口腔清洗的时候要用增洗必泰与3%双氧水进行漱口,并保持3 h/次的频率。

1.2.3 肠道感染护理 患者化疗后可能引起消化系统紊乱等并发症发生,从而导致患者发生呕吐、腹泻等症状,因此要做好患者的肠道感染护理。具体措施是规定患者早餐在六点进食,尽量避免或减少患者食用油炸食品或甜腻食物,要多吃一些水果、绿色蔬菜和低纤维素食物为主。如果患者发生了严重的腹泻则要向患者多补充水分、电解质,在日常的饮食中增加番茄汁、蔬菜等高钾食物,禁用乳制品等容易诱发腹泻的食品,对于呕吐患者要及时观察呕吐物的颜色、性状、数量等等,及时将呕吐物倒掉。

1.2.4 肛周感染护理 肛周本来就是排泄人体内废物及垃圾的器官,这些排泄物中本来就含有很多病菌,因此要做好患者的肛周感染护理。具体措施是: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痔疮、肛裂、肛瘘等肛周症状的发生,如果患者患有肛裂或者痔疮等病症则要采用药物进行治疗,治疗药物宜选择外用药物比如说痔疮栓等,尽量避免服用与治疗白血病无关的药物;患者应该在睡觉前利用洁尔阴洗液进行清洗和坐浴,每天要做好肛周的清洁和肛周皮肤黏膜情况的检查,及时采取碘棉球或红外线照射感染部位,2次/d,0.5 h/次,必要时采取物理疗法。

1.2.5 其他护理 主要包括静脉炎、皮肤感染护理以及选择性肠道清除,当发生静脉炎的时候采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封闭,并采用硫酸镁与葡萄糖混合液浸湿纱布进行冷敷;在皮肤的护理上主要是注意保持皮肤的干燥,勤翻身、勤更衣、勤擦洗,避免发生压疮,同时要加强个人卫生,临床人员在进行各项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皮肤有无淤斑、淤点等出血倾向;最后是在化疗前两天口服诺氟沙星,另外是积极采取尿、大便等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查。

1.3 效果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中有10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23.26%,对照组中有19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44.19%,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化疗病人护理措施篇9

关键词:Rocall危险性积分;产妇产后出血;优化护理;危险组

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症状主要系分娩产妇在胎儿娩出之后的一天时间内失血过多,且失血量超过500ml的情况。由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及自身身体状况均有所不同,产后出血的概率很高,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数据显示,每年全球有大量孕产妇由于产后出血死亡,其发生率占到孕产妇的比率约为2%~11%,是产科所面临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国内由于孕产妇观念的变化,选择剖宫产的妇女的比率也在随之上升,加重了相关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率的上升趋势,患者产后出血会对其身体造成很大的损害,甚至由于护理不得当而造成出血产妇的死亡。在产妇出血过程中,患者需要及时得当的护理恢复过程,如相应的护理措施不当,就有可能遗留术后后遗症。因此,对孕产妇的产后出血症状的护理工作及优化护理措施而言就显得尤为关键。经验表明,合理优化的护理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降低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保障孕产妇在产后恢复过程中身体和心理健康,更好的在临床上配合医疗人员的工作。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医疗护理工作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合理正确的判断其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优化的护理措施应对产妇产后出血诊治。我们使用的Rockall危险性积分系统是Rockall等人基于不同年龄阶段、身体休克情形、近期出血症状等几个常规性指标判断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程度的积分情况。本研究对本院168例产后出血的患者进行相应的Rockall危险性积分评估,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优化的护理干措施,分析不同分组危险性积分对优化护理措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孕产妇产后出血患者共计79例。年龄18~45岁,平均30岁,并依据患者病情的不同情况采取优化护理措施,并与常规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对比,所有产后出血患者均通过Rockall危险性积分评估,在整个分析过程中,患者性别、年龄及积分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Rockall危险性积分评估方法:对于Rockall危险性积分系统而言,主要的评估指标有5个,对于医疗护理工作人员而言,应详细分析每例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并给出相应的发展趋势。孕产妇出血的诊断依据主要为在一定时间内的出血量,并辅带其他一些基本的生理性指标[1~4]。按照Rockall危险性积分的临床标准,对不同患者,可根据其即时的临床资料进行指标评分。这里的患者危险程度的等级评价标准为:0~2分的患者归为低度危险组;3~5分的患者归为中度危险组;≥6分的患者归为高度危险组。

2 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

2.1及时了解孕产妇出血人员的基本生理指标,及时掌握患者出血情况。对危险程度较高的孕产妇,相关的医疗护理人员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应密切观测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主要了解其余病情相关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同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等临床表象要有一定的预先判识。考虑到不同患者具有不同的病情特征,需同时做好各项患者的详细记录,充分了解掌握孕产妇的病情发展情况,及时发现其出血症状及其并发症的早期表现。具体到实际的护理操作过程时,可事先建立两条静脉通道,有效对有出血征兆的孕产妇进行相应的救治护理工作,而且要考虑将其中一条通道作为患者的中心静脉压观察通道,实时观测孕产妇出血患者的具体循环情况。另一方面,部分产后出血患者会在出血症状出现期间表现出相应的临床表现,如出现恶心、欲吐、贫血面容、头晕等症状时,此时护理人员应预见性做好出血控制措施,同时安排专门的看护人员密切观察产妇有无心悸、多汗、皮肤黏膜苍白等临床表现。在病房的安排方面,护士站根据产妇出血的症状程度将以上患者安置离站点较近的区域,并调整好应急医用器材处于备用状态。准备床边内镜治疗物品,随时通知应急值班医护人员,防备患者病情突变。

2.2加强孕产妇产后出血高发时段的病情观察。一般而言,孕产妇产后出血症状会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但出现规律主要集中于产后2h内,在这个时间段内,产妇的实际测量出血量约占24h总出血量的75.5%。故此医疗人员应着重关注产妇产后2h时间段的产妇生理生化的各项指标,同时密切注意产妇的子宫收缩及脉搏呼吸等监测数据,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制订有效的防治及优化的护理措施。另外,对于晚间时段护理人员也应着重关注,考虑到在这一段时间内产妇情绪处于较大的波动状态,如护理措施不当,也较容易发生出血现象。具体到科室,应加强夜间病情巡视制度,同时密切观察高危组患者该时间段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争取抢救时间,降低出血死亡率。

2.3孕产妇产后出血诊疗后的心理预期护理。护理人员及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产妇出血病症的医学常识,并配合医生在产妇诊疗后向产妇说明产后出血的处理措施,缓解其紧张焦虑的心情。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经常会因为生产时的阵痛而担心,继而表现为烦躁、焦虑等情绪变化,最终导致分娩不顺利,有可能进一步加重产后出血症状。因此,对自身Rock积分危险程度较高的产妇应密切观察其心理变化,并针对不同心理实施护理,避免引起产妇情绪变化。孕产妇在分娩或大量失血后,自身的免疫抵抗力下降,体质虚弱,身体处于各项指标下降的状态,生活自理有困难。医护人员应主动关爱产后出血的产妇,使其保持良好情绪,增强抵御疾病的信心,以主动式的态度配合医生的治疗。

3 小结

孕产妇在分娩过程及产后都有可能发生出血症状,如果医疗护理措施不得当,会加重产妇的产后出血症状。研究表明Rockall危险性评估对产妇出血症状程度有良好的预测功能,基于Rockall危险性积分的预见性临床护理方式,对孕产妇产后出血的高危患者采取优化的护理措施,采取了积极预防并治疗的原则,增强优化护理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产妇再出血率和再出血病死率。因此根据Rockall评估孕产妇出血危险性程度并合理采用优化护理措施可有效地减少或避免出血情况的发生,并相应降低该病的再出血病死率。

参考文献:

[1]王春波.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8):194-195.

[2]丁小容,罗捷,廖花平,等.危重病人护理质量专人监控的效果评价[J].护理学报,2006,13(9):12-14.

化疗病人护理措施篇10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并发症; 预防;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由于现代外科治疗手段不断提高,病死率明显下降,手术清除颅内出血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有效的方法之一。术后正确护理,可以减少或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促进患者最大程度康复的关键。现将我科2009年收治45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高血压脑出血病人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40岁-78岁,以突然发病为特点,头颅CT为诊断依据。住院时间10 d-64 d,病人人院经手术治疗除1例自动出院外,其余均治愈出院。

2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1术后再出血:术后再出血多发生在术后12~48 h。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1)保持患者安静,躁动者给予镇静。(2)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3)控制血压,防止波动过大,一般应控制在110~150/70~90 mmHg,对基础血压过高者,一般控制在165/94 mmHg左右。(4)注意患者有无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如发现患者术后意识好转后又突然恶化或术后意识恢复不理想,清醒患者头痛加重,出现恶心、呕吐,提示有再出血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5)保持引流通畅,严密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及性质,如发现引流管内有新鲜血液或血凝块,提示有再出血可能。另外,控制引流的速度和引流量,每天不超过500 ml,避免颅压过低。

2.2术后脑水肿:脑水肿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或头痛、呕吐、血压升高、呼吸及心率变慢等高颅压的症状,重者可导致脑疝,甚至死亡。脑水肿高峰期一般为术后2~4 d[1],以后逐渐下降。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1)术后抬高头部15°~30°,避免颈部扭曲,以利静脉回流通畅。(2)术后2~4 d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输液速度(甘露醇除外)不能过快。(3)加强脱水治疗。(4)保持吸氧导管及血肿引流管通畅,记录引流量。

2.3术后感染。

2.3.1颅内感染:颅内感染是高血压脑出血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2]。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1)术前备皮要严格、彻底。(2)每日更换无菌引流袋,严格无菌操作。(3)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发现引流液内有絮状物、手术切口处漏液等,疑似感染者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3.2肺部感染: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清醒患者咳嗽排痰,每2 h翻身叩背1次。有研究表明,术后24 h开始翻身并给予肺叩打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3]。(2)雾化吸入3次/天,以利于痰液的稀释与排出。对使用机械辅助呼吸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加强呼吸道湿化,给予生理盐水气管内滴注,并及时吸净痰液。

(3)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气管切开后内套管每天清洗消毒3次。(4)保持室内适当的温度、湿度,定时开窗通风。(5)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定期做痰培养+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6)增加患者营养的摄入,提高机体抵抗力。

2.3.3尿路感染: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1)留置导尿管时间不宜过长,并定时夹管,清醒病人术后尽早拔除尿管,鼓励自行排尿。对有排尿能力但无控制意识的男患者可用塑料袋作为接尿袋套于阴茎处,及时倾倒尿液。 (2)长期留置尿管者加强会阴部护理,每天冲洗膀胱1次并更换引流袋,每2周更换导尿管1次,严格无菌操作。(3)鼓励患者多饮水。

2.4术后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多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数小时或数天内发生,病情越重,发病率越高。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1)昏迷患者尽早留置胃管,如病情稳定,第3天可进食,以保护胃粘膜。(2)严密观察病情,注意有无活动性出血倾向。每次鼻饲前常规抽取胃液,观察胃内容物性质及颜色,并注意大便颜色,发现异常及时送检。如已确诊为消化道出血,密切观察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给患者禁食、胃肠减压,并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及时使用止血药等。

2.5术后中枢性高热:临床特征;起病早,体温高达39℃以上,头、胸部发热出汗,肢体无汗反而发凉,可伴有头痛、颅压增高、瞳孔缩小等。高热使机体新陈代谢加快,加重脑缺氧,从而加重脑水肿,进而威胁患者生命。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1)患者身上盖以薄床单代替棉被,头部置冰袋、冰帽或使用颅脑降温治疗仪[4],温水擦浴或使用降温毯降温,冰块冷敷大动脉等。(2)体温过高可使用冬眠疗法。 (3)在使用药物降温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6应激性高血糖:高血糖不仅损伤血管内皮,还可引起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同时加重高血压脑出血的昏迷程度。主要是因为术后应激反应致血糖升高。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重视血糖的监测,在使用降血糖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发生低血糖反应。

2.7术后肾功能不全: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严密观察患者尿量、颜色和性状。定期监测血肌酐、尿素氮、尿常规,及早预测肾功能,以便及时治疗。

2.8癫痫:多发生在术后2-4d脑水肿高峰期,脑水肿消退后癫痫常可自愈。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发作时应及时给予抗癫痫药物控制,去枕平卧,清除口腔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保护患者,以免意外受伤,应详细做好记录

2.9顽固性呃逆:膈肌痉挛导致的呃逆影响病人呼吸。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对呃逆病人检查上腹部,若有胃胀气,插胃管抽空胃内容物,也可压迫眶上神经或按医嘱用药遏制呃逆。

2.10肢体废用综合征。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保持患侧肢体功能位,住院早期行肢体被动功能锻炼,进行肌肉按摩及关节的活动功能锻炼,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畸形,提高预后及生命质量。

3小结

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并发症多,为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愈率、改善预后,关键在于早期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作为临床护士应具备整体观念及高度的责任心,仔细观察病情变化,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精心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86-689

[2]刘荣仡,刘文英,马林.高血压性颅内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护理[J].护理研究,2007,21(12):3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