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护理观察要点十篇

时间:2023-05-04 13:20:02

化疗护理观察要点

化疗护理观察要点篇1



【摘要】 探讨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如何观察病情变化及提高护士的敏锐观察能力的方法,不断提高护士的价值。

【关键词】 护士;临床观察能力;价值

护理工作具有科学性、连续性、独立性等特点,是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护理工作乃“健康所系,生命相托”。临床观察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护士通过临床观察,不仅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不失时机抢救患者的生命,为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也为护理科研工作打下了基础。

1 临床观察要点

11 典型观察 观察疾痛典型特征,有些疾病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在观察上较容易,因而往往容易发生差错,因为疾病可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加上个体差异,所以在典型观察时,一定要注意非典型的经过,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疾痛演变过程,当患者有症状、体征或主诉时,护士该如何观察以便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如猝死、恶性心律失常等,为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同时为抢救赢得时机,降低病死率。

12 特异观察 发现患者的特异性这种观察要在疾病发作时,如心绞痛、癫痫发作等,此时观察最能反应疾病的本质,可以为临床护理判断找出可靠的依据。对已确诊的患者疾病发作的典型表现,可以判断疾病的轻重程度。临床护士在观察时要注意,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心律失常进行24 h连续心电监护,观察并记录心率、心律的变化,并做好预防措施,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对心血管疾病多在夜间发病,患者起病急、病情变化多、病死率高、不确定因素多,所以夜间观察极其重要。夜间巡视病房时要观察患者入睡前的情绪变化、生命体征、入睡情况、入睡后呼吸的节律、次数及心律、心率等细微的变化。对介入手术的患者,要注意手术中、术后与患者的交流,嘱其回答简单的问题及活动肢体,以观察判断其语言、感觉功能的情况等。

13 动态观察 护士只有通过动态临床观察才能对疾病的发展做到心中有数,得心应手。护理临床观察的内容有环境安全的观察、患者一般情况的观察,包括患者的心理状况、病情变化、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变化、治疗效果的观察,转科观察。护理观察的重点对象是新入院患者、危重患者、手术患者、特殊检查的患者、随时有病情变化的患者等。如果要获得更客观,更全面的资料,还需采用观察和护理体检的方法。如对新入院患者应在晨间查房时通过和患者交流,倾听其诉说,并观察患者的面色、表情、情绪变化及房间的气氛,设施的使用情况,以便了解其心理、情绪、饮食、大小便及生命体征情况,以及患者对住院环境、医护人员、治疗方案的熟悉情况;如对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要观察患者的面色、唇色、颜面及四肢有无水肿,卧位是否舒适,吸氧前后呼吸困难是否改善,皮肤发绀是否减轻或消失,氧饱和度是否正常,用药前后尿量的变化等;当患者原有症状发生改变或新的症状出现时,应提高警惕。当患者出现疲乏、胸闷、眩晕、气促等症状,应警惕心律失常的发生。如心肌梗死的患者心律失常多发生于起病后1 d或2 d,以24 h多见,可伴有乏力、头晕、晕厥等症状。各种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如室性期前收缩频发(每分钟5次以上),成对出现或呈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多源性或落在前一心搏的易损伤期时,常为心室颤动的先兆。

14 效果观察 通过治疗护理效果观察,可以检验治疗护理是否合适,为修改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另外,还可以检验诊断正确与否,可以完全修改诊断,从而重新制定治疗护理计划。

2 护士临床观察能力价值体现

21 临床上许多疾病发作是一过性的,护士24 h值班守护在病房,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接触患者,只要耐心细致地进行观察,常常能获得第一手疾病发作时的资料,如能详细记录,无疑能为早期诊断提供线索和依据。

22 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临床护理的病情观察是贯穿于整个治疗,护理的全过程,对于治疗效果,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掌握,有赖于护士及时掌握病情的动态变化。例如对于昏迷患者的病情观察多数依赖于护士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与记录,以判断昏迷程序的进度情况和及时提供临床资料,以利于医生的治疗方案和不断完善。

23 在疼痛诊断治疗过程,即使诊断已经明确,还要随时注意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并发症发生。如果只注意原发病的治疗而对患者的并发症未及时发现,未给予有效的治疗和预防。则仍将贻误疾病的治疗,临床上由于许多疾病的并发症原因复杂,症状表现隐匿,护士通过认真细致的临床观察,从而及时配合医生治疗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 提高护士的敏锐观察能力

31 护士应具有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整体护理观念、现代护理理论,治疗科学理论知识、不断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注重自身专业能力的培养和发挥,掌握过硬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操作技能,在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应用护理程序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帮助患者保持最佳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康复。护士不仅要掌握护理专业知识,还应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较强的临床观察能力,是经验的积累和知识的积淀,需要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不断训练和培养。因此,平时注意加强“三基”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加强与医生的交流,引导其熟悉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规律、护理要点、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以拓宽知识面,使护士逐渐掌握临床护理观察的技巧和方法,从而不断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以满足患者的需求,适应各方面的需要。

32 必须应用科学的理论和知识指导临床实践,在临床工作中须带问题虚心求教,才能及时找出正确答案,不断总结积累临床经验,提高观察病情的能力。同时在护理实践中要做“五勤”,即腿勤、眼勤、嘴勤、手勤、脑勤。护士的服务对象是人,而且是被疾病折磨的,甚至失去理智的患者。因此,护士应重视自身品德修养的提高,只有具备良好的品德,热爱本职工作,具有救死扶伤的高度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关心体贴患者,才能观察出病情变化,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以一种动态的视角去观察患者。护士长每周选择1例典型病例,根据疾病的典型症状、体征、治疗用药情况、潜在的并发症、潜在的护理问题及需采取的护理措施,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查房,从不同的层面引导护士进行观察。采用病例导入式、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先由责任护士提出护理问题,制订护理计划。在落实护理计划中,充分讨论,对临床问题进行评判性分析,明确护理观察的目的,提出护理观察的内容,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并提出平时工作中的疑惑与经验,同大家交流分享。护士长根据病情的变化,从疾病的病因、病理、治疗、转归等方面有针对性地、由浅入深地引导护士进行观察,培养护士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了护士的综合能力,临床护理专业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参 考 文 献

[1] 李加宁,韩红芳用护理观察关键要素标准规范护理记录 中华护理杂志,2009,44(9):833.

化疗护理观察要点篇2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化疗泵; PICC持续化疗

doi:10.14033/ki.cfmr.2016.35.0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5-0122-02

胃肠道肿瘤是临床肿瘤科的常见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递增趋势,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切除联合化疗治疗,而化疗效果取决于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且与药物作用于肿瘤病灶的时间和浓度有直接的关联性[1]。笔者所在医院对选取的胃肠道肿瘤患者实施化疗泵与PICC持续化疗治疗,最大限度抑制肿瘤细胞的活性,杀伤肿瘤病变,但为促进治疗效果,避免病灶清除后出现复发的可能性,高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也非常关键。就此,文中对选取的92例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试验探讨,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理资料后,选取92例胃肠道肿瘤患者,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所接收,对其均采用化疗泵与PICC持续化疗治疗,患者均签署实验知情同意书,之后按照不同护理方案将其均分为对照组(n=46)与观察组(n=46),对照组中,年龄最小34岁,最大67岁,平均(55.32±3.21)岁,女23例,男23例,观察组中,女23例,男23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71岁,平均(56.37±3.1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化疗泵治疗,具体选用美国百特公司生产的便捷式化疗泵,治疗前先用无菌注射器将配好的化疗药物经加药口注入到囊内,拧紧加药处的护帽,将出药口打开,并连接输液延长管,确保管道内的空气被排尽后,将延长管与PICC的接头连接,通常情况下,2d泵按照每小时为5 ml输液量进行,5d泵按照每小时输液量2 ml输液量进行[2]。在配药时,需将5-FU加入带弹性输液泵中,用240 ml的泵容量减去所加药量,之后+5%葡萄糖溶液240 ml为患者实施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化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做好异常处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2.1 做好化疗前护理干预 心理干预:由于胃肠道肿瘤病灶严重,同时患者对其病情的了解不够深,大部分患者会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或不良心理状态,所以,医护人员要增进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患者的顾虑及问题逐一解决,并向患者耐心讲解有关疾病方面的知识、化疗的目的、化疗的方法,疏导其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提高生存质量。在化疗前,医护人员需充分准备好有关化疗泵及PICC化疗的相关药物、仪器设备等,并对化疗期间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做好准备,并准备好需进行的预防手段,确保化疗顺利进行。

1.2.2 做好化疗期间的护理干预 化疗期间,通常情况下患者首次更换辅料为置管后24 h内,之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每两天更换一次敷料[3]。化疗期间,医护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律、体温、穿刺点等,一旦发现穿刺点有出血现象,或其他异常情况时,要及时更换敷料并做好对症处理。此外,患者化疗期间,医护人员还需要密切观察化疗泵,保C化疗泵通畅无打折现象。

1.2.3 做好化疗后的护理干预 患者化疗后,基本存在机体免疫力下降的问题,所以,医护人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包括肝肾功能、血常规等,同时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但为提高治疗效果,增强机体免疫力,建议为患者选择高维生素、高蛋白、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少量多餐,禁忌烟酒或辛辣刺激性食物[4]。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做好相关数据信息。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8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8.26%,两组对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4%,对照组为34.77%,两组对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经研究表明:胃肠道患者进行化疗时,保持化疗药物相对恒定的输液速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5]。本组试验对所有患者实施化疗泵与PICC持续化疗,有效降低了化疗患者化疗期间的胃肠道反应,且提高了肿瘤病变的杀伤力。PICC导管具有定位清晰,穿刺后容易固定,滞留时间长,操作简单、直观,对患者周围组织损伤小,并发率低等优越性[6]。但是为了提高化疗效果,恰当、高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也非常关键。文中以试验探究的形式,对比分析了两种护理干预措施,即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其中后一种护理方案,取得了更明显的效果,且对保障患者远期生存质量有积极的影响。该方案具体从化疗前、化疗期间和化疗后不同治疗阶段实施对症护理,在疏导好患者心理状况的基础上,开展化疗,有效避免外周给药引起的静脉硬化、静脉炎或渗漏性损伤,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折磨,此外,这种护理方案还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护理效率,保证了护理质量[7-8]。结合本次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8.26%、97.8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

综上,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建议临床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实施化疗泵与PICC持续化疗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杨万菊,曹志平,翁春莲.胃肠道肿瘤使用化疗泵联合PICC持续化疗的护理体会[J].临床护理,2015,11(22):120-121.

[2]张学芳,陆俊,张士玲,等.胃肠道肿瘤使用化疗泵联合PICC持续化疗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16):183-184.

[3]阿提坎・卡吾力,李海.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联合化疗泵在肿瘤患者持续化疗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18):95-97.

[4]刘海荣,李岩.Stathmin与胃肠道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154-156.

[5]黄铁碧,沈凤.不同营养支持在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6):126-127.

[6]魏美霞.总结肿瘤患者应用全自动化疗泵持续静脉输注5-FU(5-氟尿嘧啶)化疗的护理经验[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2):65-67.

[7]韩萍,魏少美,彭可勤.结肠癌患者PICC置管连接便携式化疗泵持续泵入化疗的护理体会[J].中华全科医学,2015,10(5):842-844.

化疗护理观察要点篇3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肝硬化腹水;综合护理疗法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4(c)-0170-02

肝硬化是指由某种原因长期或反复损害肝脏,以肝脏弥漫性损害为特征,促使的肝实质广泛损害,肝细胞坏死,肝纤维组织增生,肝结构出现紊乱,质地变硬[1-2]。可伴发肝性昏迷、腹水、脾肿大、出血、黄疸、食道静脉曲张等。其中肝硬化比较突出的临床症状是肝硬化腹水是,治疗本病的关键环节是对治疗肝硬化腹水[3]。临床主要使用以利尿剂,尽快减轻腹水症状,但是复发较快。在 2010年10月―2012年10月,该研究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一般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疗法,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病人共80例,男60例,女20例。年龄在25~70岁,平均年龄(53.2±15.6)岁。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肝硬化腹水。患者思维清晰,能进行语言交流。排除精神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智力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男31例,女9例。年龄在25~69岁,平均年龄(51.4±15.3)岁和对照组4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在25~70岁,平均年龄(52.9±14.6)岁。

1.2 方法

将80个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采用一般护理的基础,观察组开展综合护理疗法:加强情志护理、饮食调护、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疗程1个月。

1.2.1 常规护理 ①患者病情观察。观察患者呕吐物的性质、颜色和呕吐量,如呕血的先兆是口中血腥味,胃脘烧灼感。患者出血时注意监测脉搏、血压的改变,准备三腔二囊管及急救药物预防失血性休克,随时抢救。注意观察患者大便颜色是否发黑。有便血倾向的患者,避免掏鼻,不用电动剃须刀剃须,容易弄破皮肤而引起出血。齿龈出血时加强口腔护理,嘱咐患者用软牙刷刷牙[4-5]。②患者对症护理。口苦烦热者,可以应用白茅根煎汤喝。便秘者开塞露塞肛但是不要用肥皂水灌肠,可多吃疏菜、水果,也可以口服麻仁丸、蜂蜜。脘腹撑急者患者必须卧床休息,当患者出现气短喘急时,可采取半卧位。由护理人员帮助定时翻身,照顾生活,增加皮肤护理,避免压疮的出现。患者定期测量腹围,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协助医生抽放腹水时,注意腹水放水速度不能过快,也不要太多,注意观察病情,随时关注是否有昏迷、出血的出现[6]。

1.2.2 患者护理的综合表述 ①调护患者的饮食:给予该组病人,75~100 g/d高蛋白饮食。阴虚型:进食原则为化瘀凉血、滋补肝肾且宜偏凉,如牛奶、西红柿、百合、藕、甲鱼瘦、猪肉等[3],湿热型:进食原则为利湿清热。可多食芥菜、黄瓜、黄花菜、藕、慈菇、冬瓜等,不宜吃肥甘厚味。气滞型:进食原则为行湿散满、理气疏肝且宜无盐或少盐,同时采用韭菜、白萝卜、香菇、葡萄等作食疗,辅以西瓜、鲫鱼、赤小豆等利尿之品。血瘀型忌食动血助火如干硬、质粗及煎炸、辛辣之品。阳虚型:进食原则为温热补脾肾及补中益气。如大枣、牛奶、山药、龙眼、莲子、胡桃、栗子、牛肉等,辅助调料韭菜、葱、姜、蒜等。经过饮食调理的该组病人,胃纳均有所好转[7]。②情感护理:因为患者病程较长,肝硬化腹水患者多数为肝、脾、肾俱虚,多易怒,疲倦,虚弱。应护理过程中对患者予以关心和理解。为消除病人孤独无助感,医护人员应该定期举办肝硬化腹水的知识讲座以及个别谈心,不断的指导学习、支持帮助,同时病人之间要相互交流、沟通、鼓励。临床治疗过程中病人情志的调节也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应培养一些有助于转移病人对疾病的注意力的兴趣和爱好如书法,下棋,画画,听音乐等,注意力的转移有利于心情的愉悦,生活的信心也得到了增强,同时疾病的恢复也得到了促进。同时若病情允许我们应鼓励患者多参加室外活动、多到公园、绿野散步,观赏花草。③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密切观察血压、脉搏的变化[8]。

1.2.3 判定疗效的标准 疗效标准:①显效。肝脾肿大稳定不变,无压痛及叩痛,转氨酶ALT及A/G恢复正常,临床症状、腹水消失,体力恢复正常。②好转。肝脾肿大稳定不变,无明显压痛及叩痛,ALT基本恢复正常,A/G较前好转,主要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腹水减少50%以上,体力较前明显好转。③无效。病情恶化或者未达到好转标准。有效记为显效加好转。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据《中药新药治疗痴呆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拟定[9]。

2 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1个月后疗效的两种护理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治疗1个月后的效果比较[n(%)]

3 讨论

在现代医学的观点里,情志活动中的“思” 和“怒”与肝脏密切相关。中医观点则认为,思则伤脾、怒则伤肝,过度的忧思和暴怒可导致脾胃和肝的郁滞,功能表现失常,最终导致病情加重。由于肝硬化腹水患者病程长易复发,多数患者存在消极、绝望、忧伤、恐惧、悲观、易怒的心理,病情的缓解更加艰难。由此看来,患者心理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患者心理状态的密切观察,各种不良心理因素的及时消除,以及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在病情的恢复的过程中都是很重要的。

祖国医学认为:肝硬化病机复杂,病程长,病势重,初起在主脏,属实为多,治则以血为主,病患部位在肝、肾迁延时长,传变多端,病症各期不一,总为五脏虚实、蛊毒、气血、寒热及水液转化为结聚之病。

肝硬化腹水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总体上是以常规西医治疗为主,辅以中医药治疗,遵循原则是:西药治“急病”之“标”,中药治“缓病”之“本”,因此中医药的优势得到互补,病人病情也得到标本兼治。保守的西医治疗采取主要治疗有:血管扩张剂、利尿剂、腹水回输、抗感染治疗、白蛋白以及腹腔穿刺放液。辨证的论治方法则是中医的主要治疗理论。除此之外还有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术加服中药、西药加中药灌肠、腹腔注射西药加服中药等治疗方法[10]。

研究显示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范秀珍.内科护理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4-99.

[2] 张爱珍.临床营养学[J].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2-83.

[3] 饶卉明,周丽霞.肝硬化腹水辨治体会[J].中国民间疗法,2010,18(3):37-38.

[4] 梁宏.消朦强肝汤治疗血癖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6):970-971.

[5]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AASLD) Practice Guidelines Management of Adult Patienis with Ascites Due to Cirrhosis[J].An UpdateHepatology,2009,49(6):2087-2107.

[6] 王万群,王志慧.回春消朦方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2010,29(7):449-450.

[7] 高玉华.肝硬化腹水护理体会[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8,5(3):283.

[8] 颜勤.茂鳖消癖利水汤为主治疗肝硬化腹水35例[J].浙江中医杂志,2009,44(7):497.

[9] 南秀花,黄艳花.中西医结合配合辨证施护治疗肝硬化腹水95例[J].河南中医,2008,28(2):55-56.

化疗护理观察要点篇4

方法:选取2006年12月~2012年2月于我院妇产科就诊的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的方式,对于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等情况进行记录,最后比较其大小程度。

结果: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结论:本院妇产科所采取的人性化护理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获得了患者的一致认可,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妇产科 临床护理 运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151-02

妇产科是专门针对女性机体各方面所出现的问题而开设的,因为女性疾病原理的独特,也注定了妇产科临床护理的的特殊。将人性化护理引入妇产科临床中是帮助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举措,选取2006年12月~2012年2月于我院妇产科就诊的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方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06年12月~2012年2月于我院妇产科就诊的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5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维持在21~59岁之间,平均年龄35.2岁;其中有16例患者是保守治疗方式,剩余34例患者采取人性化的方式;10例患者患有乳腺疾病,11例患者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5例患者患有子宫肌瘤,11例患者实施了剖宫产,剩余3例为其他疾病;高中以上学历患者30例,大专以上学历20例。50例观察组中年龄维持在19~57岁之间,平均年龄36.1岁;其中有14例患者是采取保守治疗的方式,剩余36例患者人性化治疗的方式;9例患者患有乳腺疾病,13例患者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5例患者患有子宫肌瘤,10例患者实施了剖宫产,剩余3例为其他疾病;高中以上学历患者29例,大专以上学历21例。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年龄、疾病种类、文化程度等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首先要按照患者所患疾病特点进行专门护理,在治疗方式的指导下进行护理,要考虑到患者情绪的变化情况,给予一定的开解。观察组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同样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但是要在此基础上加入关于人性化护理理念的措施,要全方位照顾到患者的心理需求,要让患者在医院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有被尊重和关心的感觉,患者的性格、情绪变化也是护士与其进行交流沟通前需要察觉的,要不断发现患者日常需求和出现的问题,并且给予及时的满足和疏导,使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和医护人员建立起信任的桥梁,对于治疗也会积极配合,对患者身体的康复也是有益的。对于采取常规和人性化护理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等情况进行记录,最后比较其大小程度。

1.3 评价标准。按照患者治疗过程的配合度可以归类为较好、良好、较差三方面,评价人员由主治医生和护理人员共同组成,按照相应比例决定评价结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不良情绪,可以归类为抑郁和焦虑两类,对于不良情绪的判断按照HAMA和HAMD评分量表来统计,如果分数低于6分则为阴性,患者并不存在抑郁等不良情绪,如果分数高于6分则为阳性,患者出现了焦虑等不良情绪。

1.4 统计学处理。我们采取SPSS公司推出的SPSS15.0统计软件,用t检验的方式处理计量资料,同时采取卡方检验的方式处理计数资料,当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比较。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满意度和依从性都会发生变化,如表1所示。

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评估情况比较。

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实行护理前的HAMA和HAMD,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实行护理后的HAMA和HAMD,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妇产科和其他科室的关系紧密,其护理问题也成为医院的重点工作,因为妇科疾病的独特性,所以要求护理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护理知识,配合医生后期治疗,给予患者最优异的服务,帮助其早日康复。随着医学知识的推广,患者的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相应的护理人员的专业程度也要不断提升。我们所提出的人性化护理,实际上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融入人性化护理的概念,并且加以实践,这种护理模式让患者对医护人员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并且逐渐信任。患者在接受良好服务的同时会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率,对患者机体健康的恢复是有利的,同时提升患者对医院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本院妇产科所采取的人性化护理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获得了患者的一致认可,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葆芳.浅析妇产科临床护理问题与对策[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28)

化疗护理观察要点篇5

【关键词】:精神护理;肝炎;肝硬化患者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304-02

科学有效的治疗与合理的护理干预,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有效治疗和康复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肝炎后肝硬化恢复时间长、治疗费用高都会影响患者使患者产生各种心理障碍[1]。也正因为此,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肝硬化患者的治疗配合意识,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加强对于护理干预的重视程度。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分析自从2010年6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在不同护理干预下的治疗依从率和生活质量数据。根据护理干预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70例,男女分别为32例和38例,年龄16~73岁,平均(43.7±1.3) 岁;对照组50例,男女分别为24例和26例, 年龄15~64岁,平均(42.5±1.4) 岁。在性别、年龄方面,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1.2治疗方法:

1.2.1常规护理方法:对照组仅仅按照护士守则以及相关护理知识,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采用常规病患进行的护理,如:加强病人的饮食管理、.搞好病人的个人卫生、对病人要随时看管和照顾。

1.2.2精神护理干预方法:①心理干预:此干预开始于患者的急性临床表现得到控制后进行。鼓励患者表达自身情感,同时护理人员应当积极疏导患者做自我心理放松消除患者心中疑虑。为最终能使患者在肝硬化治疗护理方面焦虑得到缓解,医护人员可通过沟通、引导、讲解等方式逐渐纠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得患者的对于肝硬化治疗和恢复充满信心。②认知干预:对患者进行治疗上的知识普及和沟通,对包括治疗方法、实施药物、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解释,使患者消除对于治疗过程中疑惑。定期安排护士开展讲座,同时多听取患者内心的声音,有针对性的对不同患者心理问题进行精神护理干预。③行为干预:对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一些不符合恢复身体健康、疾病治疗的行为进行干预,劝患者戒酒戒烟、避免食用过于辛辣的事物、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坚持定时定量服药,听取护理人员意见和安排。④家庭支持干预:对患者家属在治疗方面进行过程上的知识普及,多听取患者家属意见,同时积极汇报患者在医院期间的治疗恢复效果。积极获取患者家属在治疗方面的支持,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康复家庭氛围。良好的康复家庭氛围可以更快、更有效的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进行精神性康复护理疏导。

1.3观察指标:对患者在护理期间的数据进行采集,通过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呈现。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采集的数据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各项指标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检验水准设定0.05,P

结果:在分别进行护理干预三个月后,观察组依从率为91.4%,对照组为78.0%,观察组(精神性护理)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的治疗依从性。观察组的总体生活质量数据(14.47±2.45)也高于对照组(11.02±2.51)。详情见表2-3:

3.讨论:

肝炎后肝硬化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病变,它具有肝脏慢性、进行性以及弥漫性等临床特点。在我国,产生肝硬化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病因是病毒性肝炎,而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丁肝病毒都会导致肝硬化的产生[2]。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以及群众饮食习惯的改变,由于肝炎而导致的肝硬化人数不断上升。因此,加强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合适康复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试验采取对比数据方法进行讨论。在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91.4%,对照组78.0%);而关于两组GQOLI总评价,观察组的总体生活质量数据(14.47±2.45)高于对照组(11.02±2.51)。这同研究员方秋乾 , 郝元涛在此研究方面PANSS总分观察组(27.32±10.45)对照组(33.12±11.52)和总体生活质量数据(14.89±3.12)对照组(11.12±2.89)结果类似。

综上所述,对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护理措施,精神护理干预比常规护理干预更为有效。

参考文献

化疗护理观察要点篇6

关键词:护理干预;上消化道出血;满意度;止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当前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有着发病原因复杂、起病急、病情变化较快等特点,并且上消化道出血可引起多种并发症,会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极大的阻碍,严重时甚至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于该疾病一定要采取足够的重视并且及时治疗[1]。对于疾病的治疗不仅仅在于其采用的治疗方式,护理手段也同样重要,良好的护理工作实施完全能有效提升整个治疗效果,护理工作及时治疗手段的延续。而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则能更好的协助治疗以达到提升患者配合度和提高最终治疗效果的目的。对于本院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观察对照两组进行临床表现分析记录,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自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在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范围在31―71岁,平均年龄为57.1岁。在观察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范围在33―72岁,平均年龄为56.8岁。两组患者在其他条件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在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基本护理,包括对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进行检测,一般的用药护理、止血护理以及输血护理等。在观察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下给予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以协助治疗,具体内容如下:

1.2.1急性期护理干预

在急性期一定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关注,时常巡视,对于患者的相关需要及时响应。因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容易出现呕血的现象,因此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的个人非常方面需要更加注重口腔卫生的保持,加强对患者的口腔卫生清洁,以良好避免一些不适症状的发生。

1.2.2心理干预

在患者入院时首先要进行相关的基本医疗知识介绍,对患者家属也要进行有关治疗内容的告知。因为在入院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及其家属首先会产生相应的排斥和紧张情绪,对相关知识进行介绍以及心理开导能够很好的避免患者产生不必要的紧张甚至恐惧情绪,这样也就更有利于患者及其家属在接下来的治疗中进行更好的配合。而在整个讲解和交流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措辞和语态,声音要尽可能的柔和,给患者一个良好的印象和交流环境有助于提升双方的相互信任度。

1.2.3饮食干预

因为上消化道出血的特殊性,所以在饮食方面必须特别注意,绝不能任由患者的喜好进行日常饮食,一定要在医生和护理人员的建议和监督之下进行正常饮食,而患者家属也一定要进行良好的配合。首先对于大出血的患者需要禁食,等到出血状况得到良好的控制之后才能进行适当的饮用流食,食物的选择需要尽可能的清淡,不能食用刺激性食物。而对于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患者在止血后的一天或者两天后,给患者选择含高维生素和高热量的流食,但对于钠以及蛋白质的摄入量要进行严格限制[2]。对于任何类型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治疗期间都一定要忌烟忌酒,同时对于以上饮食方面的注意点也一定要细致的对患者家属交代清楚以方便其更好的配合治疗,帮助患者迅速恢复。

1.2.4出院护理干预

对康复出院的患者进行常规生活注意以及禁忌方面的提醒,教会患者一些基本的生理机能恢复锻炼方式,帮助其加快生理机能的恢复速度。每2周电话回访1次,对饮食、生活方式、用药给予建议及指导。

1.3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5.0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见表1所示为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对比,可见,在止血耗时、满意度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相比,*P

3 讨论

对于任何病症,其治疗方式的选择固然重要,关系到整个病症治疗的有效性,但护理工作也同样重要,护理工作事宜也能在极大程度上提升整体治疗效果。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急症,除了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之外,护理工作在患者的整个住院过程和治疗过程中也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3]。因此对于护理工作首先要有极高的重视程度。而护理干预措施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护理概念,更加是一种医患之间相互配合以达到更好治疗效果的一种理念。在对上消化道出血相关病症的治疗过程中,除了医生的治疗,护理人员的护理,病人及其家属能有产生良好的配合协助也将极大的提升最终的治疗效果。护理干预就是在与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交互和沟通来帮助整个治疗计划能够更为顺利的进行从而提升最终的治疗效果。

在本院收治的80例上呼吸道出血患者的治疗中,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在止血耗时以及满意度上,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由此可知患者对于护理干预措施对自身疾病治疗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还是非常认可的。观察组的护理干预明显使得整体的疗效更加显著且恢复速度更快,相对于对照组有效的减少了出血时间,更大的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医学不断发展并且越来越完善的今天,更多的新药物和治疗方式被发明发现,而疾病的治疗已经不再是整个治疗周期的唯一关键了,护理工作所能产生的治疗效果提升在当前医学界是有目共睹的,良好的护理手段能极大的帮助患者提升整体治疗效果。而护理干预措施则是更为全面的加强医患之间的配合度,帮助整个治疗计划能够更为顺利的执行从而最终保证治疗效果能达到预期,以上患者的临床表现就是有力的证明,可见干预护理在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刊》杂志2013年(总第48卷)总目次[J].中国医刊,2013,12:111-118.

化疗护理观察要点篇7

【论文关键词】肝癌;介入治疗;护理

众说周知,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且大部分患者在就诊时已属于中晚期,只能留下痛苦与遗憾。但目前随着介入放射学的迅猛发展,经导管动脉内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肝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肝癌的介入治疗是指:在X线等设备的监视下,经皮肤穿刺动脉,将抗肿瘤药物和栓塞剂经动脉管导入,对肿瘤病变进行直接治疗。

该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副作用小,能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生命期。

缺点:因为介入治疗也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手段,对人体自身还是有一定的损害和影响的,因此特别需要患者的积极主动配合。

一、临床资料

我院从2004年开始至今收治肝癌患者128例,其中男93例,女35例,年龄在32~61岁之间,平均年龄51.6岁。

二、护理

2.1护理原则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在手术前后进行护理。

2.2心理护理对患者热情、关心、体贴,了解患者相关信息,并观察其情况,取得其高度信任。向患者介绍基本病情及治疗方案,介绍介入治疗的目的、步骤,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术后3d左右会出现因肿瘤细胞坏死而出现较术前加重的状况,一般1周左右会缓解或消失。这样可以使患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由于肝癌患者大多数心理不稳定,因此向患者告知病情时,要十分注意言语,并有所保留,最好与医生意见保持一致,以免引起患者的猜疑,鼓励病人与疾病作斗争,耐心细致地解释该治疗技术的优势,也可以用已经经过介入治疗的患者为例来讲解,从而打消患者思想顾虑,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增加治疗信心。

2.3术前护理

了解患者的病情,按穿刺部位进行好两侧腹股沟及会阴的毛发处理,测量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检查穿刺部位的脉动情况,进行凝血酶原时间检查及碘过敏试验,和肝肾功能检查,术前2d给予保肝、保肾药物,术前8h开始禁食。

2.4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2.4.1一般介入治疗后患者要平卧24h,穿刺侧下肢要伸直制动12h保持伸直位不可弯曲,大小便均不能下床。我们的护理措施:

采取介入治疗前对患者进行短时间的屏气训练及床上大小便等适应性训练。介入治疗中和结束后可以让病人收听舒缓的音乐,有家人朋友陪着聊天,我们发现这样能有效地缓解紧张情绪。

2.4.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6h内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注意肢体血供、皮温、颜色、感触觉等。

2.4.3严密观察下肢血液循环,化疗药物及栓塞剂的返流情况一旦出现可以适当抬高下肢30°,并注意观察患者肢体皮肤温度,颜色及末梢血液循环情况,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肢体痉挛程度,每30分钟观察1次,严密观察24h。若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2.4.4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血肿,动脉搏动是否减弱甚至消失术后护士应当协助患者取平卧位24h,腹股沟穿刺部位加压包扎,沙袋压迫6~8h,以防止穿刺部位出血。穿刺侧下肢保持伸直制动24h,动态观察穿刺部位敷料有无渗血情况,及早发现活动性出血和血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2.4.5观察发热反应介入治疗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反应,一般持续3~7d,主要是由于机体吸收坏死的肿瘤组织引起的吸收热,低热患者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体温较高者则应密切注意观察其体温变化,必要时可根据医嘱给予少量解热镇痛药物。

本组中有77例患者出现高热反应,体温在38~39°,应用去乙酰氨基酚片后体温恢复正常,或者也可采用物理降温法,嘱患者多饮水,防止虚脱,按医嘱给予静脉补液。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加强口腔、皮肤等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流通,为患者提供一个清洁舒适的修养环境。

化疗护理观察要点篇8

doi:10.14033/j.cnki.cfmr.2017.9.0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9-0062-02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属于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对病情处于中晚期阶段的肝癌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重要方法,其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技术手段已经较为成熟,但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出现各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大[1-3]。护理是临床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良好护理可以使患者的痛苦明显减轻,对患者的恢复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4]。本次对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原发性肝癌疾病的患者在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患有原发性肝癌疾病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肝癌疾病患病时间1~19个月,平均(5.6±0.8)个月;患者年龄37~82岁,平均(56.4±8.6)岁;男25例,女21例;患者体重41~77 kg,平均(53.8±8.2)kg;单发病灶患者32例,多发病灶患者14例;观察组患者肝癌疾病患病时间1~16个月,平均(5.9±0.5)个月;患者年龄35~83岁,平均(56.9±8.2)岁;男27例,女19例;患者体重44~72 kg,平均(53.3±8.0)kg;单发病灶患者35例,多发病灶患者11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上述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癌症化疗护理模式对患者在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和做好发生突发事件的准备,保证病房整洁干净等。

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者在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主要措施包括:(1)术前心理护理。在栓塞术开始前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将治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向患者进行介绍,着重应该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在化疗栓塞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和预防方法,使患者能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将疾病基本知识向患者进行讲解,帮助其树立信心。(2)术中。对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电图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判断是否出现恶心等症状,如果出现应该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呕吐物导致误吸和窒息。(3)术后。患者在化疗栓塞治疗后出现胃肠道反应的可能性较大,主要症状表现包括恶心呕吐、厌食、腹痛腹泻等,会对患者术后康复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治疗后应该对胃肠道反应进行积极的护理,治疗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的时候应该将头向一侧偏,预防发生误吸,呕吐程度较为严重的患者应该对其适当禁食。化疗栓塞治疗后应该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治疗后2 d先进流食,并鼓励其尽可能多的饮水,减少肾脏损害。接受该项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症状,此时应该及时向相关医生报告,遵医嘱给予相关的有效治疗。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及时的沟通,将导致发热症状出现的原因进行详细说明,并进行物理降温。对体温水平长期不降的患者可以进行药物降温治疗。降温的患者出汗量较大,应该尽可能多的为其补充水分并注意保暖。治疗后腹痛症状的出现与肿瘤组织的血供通路被切断有一定的关系。血流被切断之后肿瘤组织就会处于缺血状态并坏死,局部组织还会有水肿出现从而导致腹痛。应及时说明腹痛出现的原因,缓解患者及其家属的不良情绪,腹痛程度较为轻微的患者,可以使通过分散注意力的方法缓解其疼痛感,疼痛程度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酌情给予一定的镇痛药物。治疗后穿刺部位发生出血、血肿形成等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对穿刺点出血情况进行密切观察显得尤为重要,应该嘱咐患者保持平卧,一旦有出血事件发生要及时告知医生。

1.3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在肝癌疾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对原发性肝癌疾病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肝癌化疗栓塞治疗总时间等三项内容作为观察指标。

1.4 满意度评价标准

在肝癌疾病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束出院的当天,以不记名打分的方式了解护理满意度,100分为满分。不足60分为不满意,不足80分为基本满意,80分以上为满意,满意度=基本满意率+满意率。

1.5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均经SPSS 18.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肝癌疾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

对照组46例患者在肝癌疾病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过程中有39例出现不良反应,占84.8%,观察组46例患者有23例出现不良反应,占50.0%,组?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

对照组患者对原发性肝癌疾病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78.3%;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肝癌化疗栓塞治疗总时间

对照组46例原发性肝癌疾病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总时间为(26.94±4.61)d;而观察组46例患者的治疗总时间为(19.80±2.67)d。观察组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肝癌疾病在刚刚起病时的病情表现较为隐匿,大多数患者在早期阶段不会出现特殊的临床症状表现,肝癌疾病患者的病情一旦被确诊之后,大多数情况下病情已经进入到晚期阶段,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最佳时机[5-7]。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在处于中晚期阶段的肝癌疾病患者应用广泛,治疗的效果比较明显,但治疗后患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较多,给患者带来不少负担[8]。

化疗护理观察要点篇9

【关键词】 外周动脉栓塞; 介入溶栓治疗; 护理

动脉栓塞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其治愈率一直较低,而截肢率较高。其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动脉硬化斑块或风湿性心脏病栓子脱落等。近年来微创治疗技术发展较快,为探讨介入治疗动脉栓塞的临床效果,我院近年来对10例外用动脉栓塞患者采用介入溶栓治疗,并加强围术期护理,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7年5月至2010年 4月,我院共收治10例动脉栓塞病人,主要症状为肢体常具有特征性的所谓“5P” 征: 疼痛、麻木、无脉或弱脉、苍白和运动障碍。10例均通过血管超声提示有动脉血栓。其中,腋动脉栓塞2例,肘正中动脉栓塞1例,肱动脉1例,腘动脉栓塞2例,髂股动脉栓塞4例。为提高其治愈率,我们采取介入治疗,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血管内支架置人术,局部动脉内药物灌注溶栓。术后均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7~10d,经治疗,9名患者的栓塞侧肢体恢复血液供应,1名患者未成功。

2 术前护理

2.1 健康教育 针对患者的患病原因向患者及家属提供有关疾病治疗、康复知识及专业护理指导。根据有关护理问题,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 ,帮助他们建立有效的知识体系,掌握自我护理技巧。

2.2 术前护理 (1)评估病人的栓塞部位及肢体的功能活动,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和精神压力,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2)针对术前患者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通过讲解、发放资料的方式,使患者了解手术的必要性、方法、过程、注意事项及安全性。(3)劝有吸烟史的病人戒烟,以免烟碱使血管收缩,加重缺血和疼痛。

3 术后护理

3.1 补充水分 术后及时补充水分,大量补水可以促进造影剂尽快从肾脏排出, 避免高渗性利尿,防止血液粘稠。术后嘱患者多饮水,一般6~8h饮水1000~2000ml 。

3.2 避免出血 介入治疗术后病人回房,加强局部观察,平卧12h 。局部绷带加压,沙袋压迫止血6h,患肢平伸制动,不能弯曲。用“ 8 ” 字法包扎止血后,经常检查弹性绷带有否过松、过紧; 密切观察伤口部位有否出血、渗血、血肿及术肢皮肤颜色、温度,双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情况;交待患者如有咳嗽、用力排便时要压紧穿刺点,防止穿刺点出血;术后 2~3d,仍要加强伤口部的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腹膜后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等严重并发症;24h后方可下床活动,避免剧烈运动。

3.3 介入治疗后溶栓导管及微量注射泵护理 妥善固定留置鞘管和溶栓导管,护士协助变换卧位,防止置管局部鞘管及导管的折曲和导管牵拉脱出。微量泵连接时要注意区别鞘管和溶栓导管,避免接错。泵与导管之间的连接管要每日更换,接头处严格消毒,防止导管菌血症发生。护士巡回时要注意观察微量泵灌注速度及灌注量的变化,防止机器故障或管子折屈影响药物应用。预防局部感染的发生,及时进行局部消毒并更换无菌纱布,按医嘱及时使用抗生素,密切观察体温及白细胞计数的变化。

3.4 卧位护理 下肢动脉置管溶栓通常需持续 5~8d ,要求绝对卧床,穿刺局部髋关节避免屈曲,以防导管折曲。被动卧位使得患者的舒适度明显下降,容易造成受压处皮肤压疮的发生,使用气垫床,每2h交替用垫枕置于患者左右背部变换体位,既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又避免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3.5 出血倾向的观察护理 由于尿激酶对循环血液纤溶系统有全面的激活作用,可导致全身高纤溶血症,易引起出血并发症。因此,期间每日监测凝血功能。除注意局部穿刺部位有无出血外,还要观察身体各部位有无出血倾向,如口腔粘膜出血、鼻出血、淤斑、呕血、黑便、血尿等。颅内出血是溶栓治疗最严重的并发症,血压下降是内出血的征兆,应密切观察。

3.6 穿刺下肢血运的观察护理 术后密切观察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及皮肤色泽、温度变化。每天观察栓塞侧肢体远端的动脉搏动、皮肤颜色、温度、感觉的变化。

3.7 出院后健康教育 嘱继续口服抗凝药阿斯匹100 mg,每日1次口服,至少连续服用半年,并每个月监测1次凝血指标 。禁烟、禁酒防止外周肢体动脉收缩、痉挛。适当活动肢体保持血液循环通畅。最初活动时间应为每次5~10min,每日不超过 3次,以后活动量随肢体恢复情况逐渐增加 。

化疗护理观察要点篇10

【摘要】目的 总结婴幼儿急腹症的临床诊治要点,探讨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72例急腹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诊疗及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72例患儿经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手术治疗患儿和保守治疗患儿急腹症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无死亡病例。结论 密切的观察急腹症患儿病情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急腹症;婴幼儿;治疗;护理

婴幼儿急腹症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婴幼儿患者的生理特点较为特殊,言语表达能力差,不能主诉病情,使得疼痛部位无法精确定位,不能配合治疗和护理,给临床诊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且起病急,病情进展快,严重影响到了患儿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以患儿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治疗效果,提高临床治愈率。本文在对72例急腹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基础上,总结婴幼儿急腹症的临床诊治要点,探讨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

1临床资料

本组72例急腹症患儿中,男性39例,女性33例,年龄3个月~22个月,平均年龄10.8个月。就诊时间均在48 h之内,其中56例(77.8%)患儿于24 h内就诊。婴幼儿就诊时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以及腹膜刺激征阳性。经查体诊断患儿急性阑尾炎34例,急性肠胃炎18例,急性肠梗阻12例,肠痉挛5例,肠套叠3例。

2治疗方法

患儿入院后详细掌握病史、体温、脉搏、呼吸等全身状况,观察有无发热、休克、失水及酸中毒症状,并对症进行基础治疗。对需手术治疗的患儿,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做好围手术期准备,无明显手术指征的患儿均采取积极的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患儿29例行手术切除阑尾,5例保守治疗,3例肠套叠患儿采取加压气体灌肠复位,急性肠梗阻患儿4例行保守治疗,8例行手术治疗。

3护理观察体会

3.1 观察腹痛的各种变化

首先应明确腹痛的部位,注意观察腹痛的开始部位和转移部位。通过对患儿腹部体征的临床变化,进一步了解腹痛的性质、发作频率以及程度等情况,监测腹部体征变化,如:腹肌紧张的变化等。患儿持续性钝痛和隐痛,多提示腹腔炎症,阵发性腹痛则提示腹腔脏器发生痉挛或梗阻,持续性腹疼伴阵发性加剧,多表示炎症和梗阻的同时存在[1]。一般来说阑尾炎腹痛较轻,而肠套叠或肠扭转腹痛较为剧烈,当绞痛发作时患儿坐卧不安或捧腹屈体。

3.2观察腹部体征

当患儿腹痛症状有所缓解时,腹部处于放松状态,观察或通过腹部触诊判断腹部有无包块,并注意观察包块大小、部位、性质及活动度等。当患儿肠梗阻时,肠腔近端会因梗阻而大量积气,此时患儿会出现明显的腹胀。若呈板状腹则提示腹腔内有严重感染发生,合并腹膜炎的可能性较大。

3.3 消化功能观察

恶心呕吐是患儿急腹症常见的消化道表现,护理人员应观察呕吐物的形状、颜色及气味。腹腔炎症容易引起反射性呕吐,呕吐大量胆汁液体则提示十二指肠下端梗阻,若呕吐咖啡色血性液体考虑肠狭窄或坏死的可能[2]。观察患儿腹痛过程中的排便排气情况,详细记录排便的频率、性质以及排气情况。

3.4围手术期护理

3.4.1术前护理

术前禁食6~8h,以预防术中呕吐而发生窒息,并进行胃肠减压,抽尽胃内容物,避免术中返流,术前需导尿,排空膀胱,避免术中误伤,同时加强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消除其对手术的顾虑。术前通过静脉补液纠正失水、休克及酸中毒症状。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

3.4.2术后护理

患儿取平卧位,颈部伸直,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常规吸氧2L /min,有利于改善缺氧及并发症,保证呼吸道通畅。密切监测患儿的心电反应及血压变化情况,根据病情及体征调整输液速度和剂量,观察并记录尿液和胃液的性质和量,必要时留置尿管,保持排尿通畅[3]。每日检查手术切口的变化,观察有无渗液、感染或裂开,必要时应用抗生素等药物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有疼痛的患儿, 应详细记录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剂[4]。患儿术后体质较差,基础代谢加速,机体消耗增加,因此应积极的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加强营养的补充,如:适量维生索及微量元素,注重营养摄入的均衡。

3.5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发热、惊厥是患儿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热超过39度者,应立即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降温的同时应观察有无虚脱现象。术后惊厥可能是由于术中葡萄糖输入过多,或术前禁食而导致低血糖性惊厥。坚持在无菌操作下,每日对切口进行换药,预防切口感染。当术后患儿突然出现呼吸急促,脉搏增快,脉压减少,甚至血压下降等一系列症状,说明患儿有术后再出血和休克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做好输血及急症手术准备[5]。

4结果

本组72例患儿经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手术治疗患儿和保守治疗患儿急腹症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无死亡病例。

5讨论

婴幼儿急腹症因患儿特殊的身体特征及表达能力有限,而导致病情变化快,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密切的观察患儿病情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护理人员应重视对患儿腹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间歇期等主要症状及发热、呕吐、 腹泻等伴发症状进行细致的观察,同时要求护理人员耐心与患儿沟通,最大限度的了解客观的、有价值的诊断资料[6]。对于手术患儿应在加强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志清.小儿急腹症的护理体会[J].医学创新研究,2008,5(24):156.

[2] 宋玉平.小儿急腹症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9,11(14):224-225.

[3] 李庆华.腹腔镜小儿急腹症围术期的护理[J]. 青海医药杂志,2009,39(1):40-41.

[4] 马燕.小儿急腹症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1,24(8):257.

[5] 吕桂兰,秀,黄绪峰.小儿急腹症手术后的护理体会[J].中国民间疗法,2008,(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