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标准十篇

时间:2023-08-04 17:36:11

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标准

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标准篇1

时光荏苒,光阴如梭,转眼又到了2020年底,这一年我主要负责病区危重护理质控工作,在护士长领导及科室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按照质控要求,认真检查整改,较好的完成了质控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基础护理方面,自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以来,每日两次整理床单位,故床单位及病室环境整洁,床下无杂物,能协助危重患者进餐,观察患者进餐情况。由于病员服不合身,病员服穿着情况欠缺,仍需加强管理及整改。

二、专科护理方面;危重患者管道护理工作执行情况良好,引流管妥善固定,标识清楚,通畅、安全。有效。不足方面;个别患者饮食标志与病情不符,24小时尿量记录不准确,病情掌握方面,均知晓病史汇报程序,责任护士了解危重患者的诊断、病情、主要治疗及护理措施,个别护士抢救仪器使用不熟练,对抢救物品作用及副作用知晓不全。

三、对存在的护理问题在晨会上反馈,科室进行学习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对新入院的患者做好入院宣教,尽量选择合身病员服,对不穿的患者进行劝说及督促。对记录24小时尿量的患者,提供量杯,责任到人,记录在体温单上。增强护士质量意识,实行责任制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及时更换护理标识,做到标识与病情相统一。科室定期组织学习培训,对低年资护士加强考核和监督,不定时抽查提问,以提高危重患者抢救相关知识的掌握。

2021年危重护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分析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问题,提出对策,对护理人员加强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二、成立质控小组,护士长、科室护理质控员随时进行监督,及时纠正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突出的在晨会上提出,让护士知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三、进一步完善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标准与工作流程,结合临床实践,不断完善质控制度,进一步完善危重护理质量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如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每月进行护理质量考核并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四、建立有效的危重护理管理体系,组建一组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参与危重患者的护理质控工作,以保障危重患者护理工作质量。

五、每周抽查2例危重病人,查看危重患者病情变化及风险评估,有无落实基础护理(三短六洁、口腔护理、面部清洁),引流管固定情况,有无标识,病情掌握情况,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对未落实到标准的同事予以指正。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时间

项目内容

措施

计划落实率

第1-2周

基础护理(三短六洁、口腔护理、会阴擦洗、面部清洁、床上温水擦浴、床上洗头)

每周抽查2名危重患者,查看落实情况,对未落实到标准的同事予以指正

100%

第3-4周

安全管理(病人卧位与安全、压疮护理、各种警示牌使用规范,安全评估与相应措施相符)身份识别(佩戴腕带)

安全管理每周检查一次

腕带佩戴床头交接随机检查,每周五名

100%

第1-2周

危重患者病情变化与风险评估,按时巡视,及时解决需求

评分及时准确,每周抽查2例危重病人,查看落实情况

100%

第3-4周

输液通畅,无红肿、外渗、输液巡视卡记录及时准确

特殊治疗按时执行(如吸氧、雾化、换药、灌肠等)

每周抽查1-2位患者静脉通道及各项治疗完成情况

100%

第1-2周

引流管妥善固定,引流通畅,标识正确,及时倾倒

每班交接,每周督查

100%

第3-4周

根据医嘱监测各项指标,护理记录及时准确

病情掌握情况(所负责床位十知道),健康教育、康复指导

每周抽查2例病例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其当事人

每周抽查1-2名责任护士,督促掌握病情

100%

季末

总结每月度检查的质控情况

组织科室讨论,改进流程

年终

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标准篇2

近几年,随着医疗管理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了患者的病例记录当中,形成了电子病历[1]。电子病历能够真实反映患者的治疗情况和实际病情,同时也展现了医护人员的职业水平与专业素养。电子病历为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了文献依据,同时也是医疗纠纷的重要证据[2]。与传统的手工病历相比,电子病历的记录效率更高,而且可以以图表等多种形式反映患者的病情和护理情况。其中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和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在护理各种记录单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反映了护理文书的书写水平。但在电子病历的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很多的缺陷,这些记录缺陷的存在给治疗、护理以及其他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阻碍[3]。为了明确电子病历中护理记录缺陷的防范方式,对2014年7月-2017年7月我院电子病历中护理记录相关培训前后各抽取60份电子病历档案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我院电子病历中护理记录相关培训前后各抽取60份电子病历档案作为研究资料,本次所抽查的电子病历覆盖了本院所有病区。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与护理程序对照衔接表,见表1。

方法:根据现行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评分标准》对电子病历进行一一核对,危重患者护理计划单,含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和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

结果

共查出培训前记录缺陷190项,其中护理计划记录缺陷70项(36.84%),危重患者护理记录缺陷55项(28.95%),一般患者护理记录缺陷65项(34.21%)。查出培训后记录缺陷61项,其中包括护理计划24项(39.34%),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16项(26.23%),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21项(34.43%)。培训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主要护理记录缺陷分析:①危重患者护理计划缺陷分析:制定护理计划缺乏客观指标,可操作性差。每一项计划出现两方面内容。缺少执行的具体时间和次数。未能根据病情随时修改护理计划。②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缺陷分析:在病情观察方面记录的内容,在不同的时间有反复粘贴现象;有病情观察内容无处理措施,有处理措施无效果记录;格式书写不规范;未见页码标注;数据单位使用不规范或未标注单位;存在错别字;缺少规范的医学术语或描述不准确;存在连续性的记录缺陷;内容不全面,无法全面反映危重患者的真实情况;病情变化过程记录缺失。③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缺陷分析:护理程序应用不熟练,对护理问题评估不充分,护理措施不具体,未能体现护理效果;同样内容有反复粘贴现象;医护记录的内容不相符;漏记、重复记录;错别字、?G字、多字;语句不通,表达不清楚;错记年月日;各班次记录衔接不够。

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标准篇3

[关键词]危急值;医学检验;报告制度

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指当检验数据出现异常时,病患生命可能已处在危险边缘,为及时挽救生命或有效改善加重病情而制定的一系列报告管理制度。这项制度要求检验科在发现危急值后要及时核实具体情况并记录好相关信息,立即通知值班医生,通过细致分析产生危急值的原因,争取最佳抢救时机,制定并执行正确治疗方案和措施。为降低患者生命安全隐患,必须加强管理规范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

1建立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意义

1.1不同医务人员认识和重视程度参差不齐

1.1.1检验人员部分人员没有正确认识危急值的含义,不重视危急值的检验意义,没有在第一时间联系并告知医生,认为只要签发具有准确检验结果的报告单就可以,延迟报告时间,漏报或漏记或记录不全危急值,甚或出现没有复检记录危急值结果,报告时间不同于记录时间等情况的发生。1.1.2临床医生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医生不甚重视,没有完全记录甚至不记录危急值结果。还有的医生混淆正常值范围与危急值的概念,没有及时采取干预治疗措施,有时虽有医嘱但与护士沟通不够未及时执行,贻误最佳的抢救时机。医生接到危急值报告后未紧急处理,或对检验结果不能准确判断是否与临床表现相符,是否需要复检而采取盲目的措施开展救治。1.1.3护士护士尤其是年轻者不了解和重视危急值的概念、意义及其检验报告,不将检验结果联系患者的实际病情,甚或接到危急值没有立即报告医生,贻误最佳救治时机。

1.2不能准确判定是否为假阳性危急值

所谓假阳性结果是指检验结果与病人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应尽量避免。其产生因素主要包括:1.2.1护士因素护士采集血液标本时不畅通,未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在输液侧采集标本,标本稀释,标本溶血,脂血,应空腹而未空腹采血,采集标本不符合要求,混用采血容器,标本与其他人混淆等情形均可出现假阳性危急值结果。1.2.2检验人员因素检验人员没有强的责任心,收集标本时未认真核对,未及时退回不符合要求的标本并重新采集等,均可出现假阳性危急值。如果将此结果报告医生,会误导医生判断患者病情并采取不必要的救治措施。1.2.3被检验者因素有的被检验者不配合医护人员采集标本过程,造成采集的血液标本不能真实反映其生理生化功能变化的实际情况,出现假阳性危急值。

2危急值报告项目和范围管理缺失之处

2.1危急值项目不全

危急值项目是由检验科与相关科室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的,一般将血常规、血凝、电解质、肝肾功能、心肌酶谱等作为危急值报告项目,但孕妇的尿蛋白、Rh阴性血型等项目未列入,易为检验人员所忽视,医生不能及时得到信息,难以及早处理孕妇分娩过程中出现的意外。

2.2危急值往往缺乏小儿和成人之分

有的生理生化检验指标在不同人群的耐受能力是不同的,相应危急值阈值也可能不同。如在实践中往往新生儿血糖借用成人的危急值范围,这是不妥当的。

3加强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实践的探索

3.1加强危急值报告登记制度

检验人员要熟练掌握危急值项目及其范围,了解其临床意义,一旦出现危急值,首先在保证仪器设备正常,室内质控项目在控的情况下立即复检,复检无误后,立即和相关人员沟通,询问检验结果是否和实际病情情况相符,是否重新留取标本复检,标本采集时是否符合要求,若无异议做好危急值报告记录及相关人员的签字,做到责任到人。

3.2建立完善的医学检验危急值文件

危急值程序文件主要内容应包括:①检验人员发现危急数据情况、是否进行核实、是否及时报告给医生。②将危急值实验纳入操作手册中去。③训练危急值检验人员对数据熟悉度和敏感度。④定期回顾和检查危急值报告制度。⑤做出相关项目表开展危急值检验,详细记录检验中表现。⑥记录并保存危急值处理结果。

3.3根据病种病因不同界定不同危急值范围

危急值实验会针对不同病患进行研究,实验检测项目不同出现危急值范围就不同,且检测项目不一定都会出现危急值。往往有些检测结果(如肿瘤标志物)已明显超出危急值范围,但不一定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在医学检验实践中应用危急值时,要考虑到病种不同危急值亦不同,要制定出每个病种不同项目的危急值界限,必须根据各科相对权威医师的实践经验和所得实验数据共同做出讨论,此危急值才具有实际意义。

3.4加强检验人员和医护人员的沟通

这是防范假阳性危急值发生的重要措施。医护人员往往不甚了解医学检验工作,但是送检标本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分析前质量控制。分析前质量控制是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如果不能得到保证,标本在未送实验室前可能发生了质变,检验所用仪器和方法再好,检测结果也不能真实客观反映被检验人员的生理生化功能变化情况。所以,加强检验人员与医护人员沟通是预防假阳性危急值出现,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3.5加强护士培训和教育

护士尤其是新上岗低年资护士,要通过培训和教育来转变理念,正确认识危急值报告的重要意义。护士要加强与检验科沟通和联系,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检验相关知识,使之掌握正确采集标本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检验科应制定被检验者准备以及标本采集、储存、运送的检验手册给各相关科室参考。

3.6加强危急值的监督管理

应定期不定期监督检查危急值登记报告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对相关责任人和科室要给予通报批评。

3.7医学检验危急值的发现、核实及其处理

3.7.1医学检验危急值的发现检验医学的发展,所用检验设备大多全自动化,拥有完善的LIS系统,可以在既定项目表中直接设定危急值。在程序中比较患者前后检验结果,若出现危急值,仪器会自动发出警告。若仪器出现问题或出现缺乏此系统及系统不完善等情况时,只能靠检验人员拿到检验报告后认真审核来发现问题,需要提高检验人员的责任心并具备丰富经验,在没有科学系统情况下会导致所得报告结果不能进行前后对比。检验科对原标本妥善处理后冷藏保存1~7d,以便复查。3.7.2医学检验危急值的核实和处理当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时,应首先确认仪器和检验过程是否正常,在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和试剂无质量问题情况下,若出现危急值,应立刻进行复查,确保不是假阳性结果。在复查结果确定与之前检测情况一致后,立即通知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病情,核实结果可靠性,若与临床症状不符,则应分析假危急值,是否是在检验前或在检验过程中对检验标本质量控制不佳所致。这是危急值报告程序最为重要的环节。要求检验人员要熟练掌握医学检验危急值理论知识,能迅速判断不同患者不同症状的危急值。在核对无误后,详细情况记录于“医学检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将报告单发送到工作单元电脑上登记确认,并电话通知所在科室医护人员。医护人员接到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后,如认为检验结果有问题,应重新采集标本进行复查。如复查结果与上次一致或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检验科应再次报告危急值,并在检验报告单上注明“已复查”。

4讨论

危急值管理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验室认可的一个重要条件。危急值的质量控制除保证危急值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外,更要管理和控制好危急值操作规程中的各个关键环节和关键人。可以说,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尤其是对于医疗条件有限,医护人员年轻化,实践经验不足的单位更应重视医学检验危急值管理,不断促进检验人员分析和检查异常结果,有效增强检验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不断提高理论和技能水平,增加检验人员和医护人员的沟通交流,强化医护人员安全防范意识,接到危急值报告能及时了解被检验者的生理生化功能及其病情变化,采取积极的干预治疗措施,不断提高医护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应急处理能力,不断学习,提高综合业务水平和职业发展能力,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医学服务,保证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综上所述,医学检验危急值正确报告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仅能增强检验和医护人员的责任心,还能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验室临床经验,不断提高临床服务意识和能力。检验人员应根据检验结果和临床诊断以及病情来客观分析危急值,只有提高危急值报告的准确性,才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杨浩,付靖瑜,汪宏良.JCI标准下检验危急值报告的实践与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6):2400-2402.

[2]杨塔娜,李启亮,王艳,等.儿童凝血项目危急值的建立及临床应用[J].山东医药,2016,56(20):59-61.

[3]李云凤,张淑华,张海涛,等.检验危急值项目的选择与确定[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6,23(3):348-351.

[4]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临床实验室管理学组.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程序规范化专家共识[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7):484-486.

[5]仲腊春.临床生化检验假性危急值产生的原因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21):3080-3081.

[6]袁平宗,汪永强,李勇.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评估分析与持续改进[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7):1002-1004.

[7]潘建华,罗丹.检验危急值的回顾分析与评估[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158-161.

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标准篇4

【关键词】急诊分诊;急诊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403-01

急诊分诊是由急诊分诊护士根据患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疾病的轻重缓急和隶属专科,初步进行诊断安排救治程序及分配专科就诊的技术。急诊分诊是急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急诊护理程序的第一步, 加强预检分诊的管理,对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尤为重要,我院加强了急诊科预诊分诊的管理,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 制定急诊分诊标准

为了保证在对危重症病人积极抢救的同时兼顾到所有病人的就医权利,参考国外分诊标准,制定我院急诊分诊标准。

Ⅰ类(危急):生命体征不不稳定,必须立刻进行抢救治疗;心跳呼吸骤停;有或紧急需要气管插管;休克;昏迷(GCS

Ⅱ类(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有潜在生命危险状态,如内脏性胸痛,气促,含服硝酸甘油片(NGT)不缓解,心电图(EKG)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呼吸窘迫,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血氧饱和度(SaO2)

Ⅲ类(紧急):生命体征稳定,有状态变差的危险,如急性哮喘,但血压、脉搏稳定,剧烈腹痛。分诊护士应应安排急诊流水优先诊治(30min)。

Ⅳ类(非紧急):不符合急诊条件,可延后处理或劝说去看门诊。

2 合理布局 优化急诊就诊流程

病人到达急诊科以后,分诊护士根据病人病情轻重,将病人分类为Ⅰ类危急病人,Ⅱ类危重病人、Ⅲ类紧急病人、Ⅳ类非紧急病人。危急病人直接进入抢救室,接受经验丰富的抢救医生、护士诊治;危重病人直接推入危重病就诊区,接受该区医生护士诊治;紧急病人、和非紧急病人分别进入不同的诊断室接受相关医生诊治。这样使患者各得其所,缩短了就诊时间,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我院通过对就诊环境的合理布局,急诊就诊流程的改良,收到了满意的效果。(见图)

3 急诊分诊对护理人员的要求[1]

分诊是急诊室的重要功能环节,分诊护士应具备丰富的一般常识及医学知识;有丰富临床的急诊护理经验;高尚的医德医风;敏锐的观察能力做到正确并快速的评估及决定;良好的沟通能力;有领导能力能指导别人;在充满压力的情况下能完成工作、避免冲突并保持良好的耐性;有处理危机之技巧,对可能致命的疾病或外伤能快速反应。

4 严格执行先分诊后挂号的程序

分诊护士必须面见病人,不见病人不挂号,要做到一问,二看,三检查,四分诊。有针对性询问病史,文明用语、礼貌服务,正确分诊,体现分诊服务质量。科室内每月定期组织召开业务学习,梳理分析疑难误诊病例,交流工作经验,通过不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5 消除影响分诊工作的不利因素

调查显示,56%的护士不了解病情,盲目分诊,造成病人就诊延迟[2]。应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建设,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作风过硬,反应迅速,保证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我国大多数医院目前均实行“无限制急诊”,这样不仅增加了急诊工作量,易造成分诊护士思想上的懈怠,分诊准确率降低。分诊护士面对非急诊就诊病人,体谅病人及家属的心情,做到热情接待,使其理解和配合。病人多时应调动其他力量疏散病人,如充分发挥导诊员、工友和保安的力量帮助维持秩序,增加护理人员,并做好请示汇报工作。

6 小结

急诊分诊是急诊抢救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分诊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病人的救治,合理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急危重症病人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保证急诊绿色通道的畅通无阻。通过护士人性化的分诊使患者体验到及时、温馨的急诊护理文化,从而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

参考文献

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标准篇5

XX年是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是我院建设新型一流专科医院关键性一年,护理部紧紧围绕卫生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和医院“216”目标,在院党委和分管院长领导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护理任务,现对一年的工作总结

一、执行iso质量管理文件,提高护理质量

1.完善iso9000质量标准文件。

严格执行iso9000文件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病人安全的根本保证。护理部根据院综合目标的要求,运行iso9000质量标准文件,使护理管理逐步达到了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使护理人员职责具体化、文件化;进一步加强了对护理单元的管理,并不断完善了各个护理环节的程序。

护理服务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核心,通过质量控制阻断和改变某些不良状态,使护理质量始终处于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状态。树立预防为主的方针,将工作重点从事后把关转移到事先控制上。进一步完善了《护理部作业指导书》,制定了各种紧急预案,根据实际修改了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完善了护士站、治疗室、处置室物品器械放置规范,确定了实行护理宾馆化服务的内容,修订了安全教育制度,护士长巡视病房等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护理质量标准的控制范围,从病人入院到出院,包括新入院病人指导,执行医嘱,各项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病人满意度调查等全部护理环节。通过对护理质量标准的控制,实现了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护理差错率不断降低,赢得了病人的信任,为医院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精心组织护理质量体系的运行与实施

为了把iso标准运行于护理质量管理,使每个环节得到控制,最终实现住院病人治疗、处理,护理到位的目标。护理部充分发挥护士长,病房护理质量小组及老专家组成的质控组织的作用,每月定期、不定期组织检查、督促、指导,狠抓制度的贯彻落实,护理部质控组织每周检查一次,每月底护理部组织大检查。病房护理质量小组每天检查各班护士的工作情况,护士长每天巡视病房至少四次,密切观察每个病人的病情变化和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化解,了解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和解决病人的需要。实行了全程导医、分组护理及主管护士负责制,为病人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护理部每周随业务院长查房一次,以了解临床需求、护士业务学习及护理文书的书写等情况,护理部坚持节假日、危重病人查房、巡视病房至少2次/周,每月夜查房一次,以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护士长夜查房1次/周,每月底发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对检查和满意度调查的不合格项以书面的形式与主管护士及护士长反馈并签字与考核分数挂钩,在每月的总结会上对普遍性问题集中讲解,提出纠正预防措施并再以书面的形式对各护理单元的不合格项给以反馈。例如,巡视病房中发现一级护理的病人较多,在护士长会议上及时提醒护士长要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按要求巡视病房,特别是夜间一定要认真、仔细观察病情,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充分发挥质控网的监督指导作用,以标准为依据,以质量为核心,以薄弱环节为重点,以检查督促指导为手段,采取定期检查与随时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单项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护理服务质量进行控制,确保关心病人到位,了解病人身心状况和病情变化到位,危重和自理困难病人基础护理到位;与病人的沟通、咨询和护理指导到位。注重护士素质的综合提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行从病人入院到出院全过程控制,使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自始自终都处于严密监控之下,以保护病人安全。

通过检查有效的促进了护理单元的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3.抓好危重病人管理和基础护理的落实

我们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注重加强对危重病人的护理,要求每一个护士对一级和危重病人掌握八知道:床号、姓名、诊断、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治疗护理、病情变化、心理状态,要求护士长掌握每个病人的病情和心理状况,对危重病人及时进行护理指导以保证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工作到位,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抓好“四个”特殊:特殊人员(新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及思想情绪有波动的护士)、特殊时间(中午、夜间、节假日)、特殊病人(年老体弱、婴幼儿、疑难和危重及大手术等病人)、特殊操作(不常见的操作或者难度大的一些技术操作及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等)病人的护理,做到预防为主,事前控制,确保关心病人到位,了解病人身心状况和病情变化到位,危重和自理困难病人基础护理到位;与病人的沟通、咨询和护理指导到位。注重护士素质的综合提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年来抢救危重病人205人次、特护病人356人次、一级护理病人1507人次,护理部指导协调抢救病人26人次,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7%,基础护理合格率95%,特护、一级护理合格率98%,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8%,急救物品完好率100%,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年褥疮发生次数为0,病人满意率为99%.

4.组织护士认真学习《iso9000护理作业指导书》

从XX年1月《iso9000护理作业指导书》开始试运行至今,护理部制定了学习计划,1-3月份以护理单元为单位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并进行了考试,4-6月份对《护理作业指导书》的剩余部分进行学习,并于7月4-5日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了考试,通过学习使护理人员能够基本掌握《iso9000作业指导书》基本内容,明确职责,使各项护理工作有章可循。于XX年7月1号正式运行,通过近一年的临床实施,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iso9000文件运行以来,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有了很大提高,认证后将更能促进我院护理事业的发展,为打造胸科医院护理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优质服务,提高服务品质,打造胸医护理品牌

创建一流新型专科医院,精心打造“管理一流、质量一流、技术一流、环境一流、服务一流”的护理服务,开展了感受亲情护理,创建“优质服务示范病房”、“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病房”活动和温馨服务活动,使护理人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护理先行”的服务理念,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氛围,调动护士长和护士的积极性,鼓励护士长创本护理单元独特的护理品牌,增强了团队精神,为病人提供了优质全面无缝隙服务。

1、规范护士行为,护士精神饱满,着装整洁,佩带胸卡和发网、淡装上岗。推出优质服务新举措,使每个护理单元都做到:五个一:病人入院时得到一声问侯、看到一张热情接待的笑脸、一个温馨的就医环境、一张亲情卡、住院期间护士会积极努力为病人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三主动:护士对病人主动接待、主动观察、主动帮助;三个掌握:掌握病人病情、治疗和检查结果,掌握病人医疗费用情况,掌握病人及家庭、社会心理因素;七声:病人入院有迎声、进行治疗有称呼声、操作失败有道歉声、与病人合作有谢声、遇到病人有询问声、接听电话有问候声、病人出院有送声;使病人感受到在胸科医院护理服务的温馨。与检验科王协商解决了新入院病人一天两次抽血的问题,减轻了病人痛苦,使病人满意率不断提高。

2、宾馆化个性化微笑服务:使用文明用语,接待病人及家属时态度和蔼、语言得体,树立病人至上的观念,说话做事都要站在病人的角度,使病人感到我们都是在为他们着想,护士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体现对病人的细心、耐心和爱心,标准化服务是平台,个性化服务是最终目的。

3、icu独立理顺了与外科的关系,icu护士相对固定利于管理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使外科护理工作更加规律,护士长能专心病房护理工作,icu成立2个月来到内二、内六特护病人20个班次,较好地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4开展了流动奖牌活动,在这项活动中,每个护理单元都轮流获得奖牌。

胸外二护理单元获得三次“优质服务示范病房”流动奖牌,三次“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病房”流动奖牌。

内三护理单元获得一次“优质服务示范病房”流动奖牌,三次“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病房”流动奖牌;

胸外一护理单元获得一次“优质服务示范病房”流动奖牌,二次“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病房”流动奖牌。

内五护理单元获得二次“优质服务示范病房”流动奖牌,一次“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病房”流动奖牌。

内四内七心内。呼吸一呼吸二护理单元获得二次流动奖牌。

胸外三内二内六护理单元获得一次流动奖牌。

通过这项活动激发了护士比学赶帮超的意识,促进了护理服务和护理文书水平的提高。

5、5.12护士节与工会举行了以“传承南丁格尔精神,树立崭新护士形象,弘扬抗非斗志,打造胸医护理品牌”为主题的文艺演出和别开生面的“拔河”比赛,增强了护士为建设一流新型专科胸科医院努力工作的信心。

三、提高护士风险、安全、法律意识,防控护理缺陷的发生

1随着社会进步,科学的发展,病人维权意识增强,消费者权利意识抬头,护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多,护理人员执业风险加大,为了增强护理人员安全防犯意识,护理部制定了《提高风险和安全意识,防控护理质量缺陷》对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不安全表现、护理事故常见原因,进行了总结概括,对护理差错的定义和判定标准进行了描述,提出了如何防止护理事故及差错的发生、加强风险管理的综合措施并在1月份召开的护士大会上给予讲解;8月份分两次对全院护士进行了《如何应对举证倒置》的讲座,使每个护士提高了风险、安全、法律、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

2、进一步规范了护理文书的书写,根据卫生厅《山东省护理文书书写要求及格式》的要求,组织护士长进行学习和讨论对书写的细节进行了规范,并抽调专人进行随机检查,每月组织护士长到病案护理病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护士的书写水平不断提高,以确保病案资料科学、完整、真实。

四、针对不同层次进行护士培养,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1.护士长培养

护理部进行了《护理管理理论》、《护士长素质与护理管理技巧》、《论护士长的多元意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安全》等知识的培训,举办护理管理经验交流会,有9名新老护士长进行了发言,各自讲了管理体会,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了护士长管理水平,为护士长创造了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有四名护士长进修学习,心外科护士长李春梅、心内科护士长到武汉亚心医院进修学习。内六、内七护士长到北京朝阳医院学习。

坚持了护士长手册的记录与考核:要求护士长手册每月5日前交护理部进行考核,并根据护士长订出的适合科室的年计划、季安排、月计划重点进行督促实施,并监测实施效果,要求护士长每月工作一小结,以利于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坚持了护士长例会制度:至少每二周召开护士长例会一次,内容为:安排工作重点,表扬先进,总结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每月初对大检查发现的问题和病人满意度情况,向各护士长反馈,提出改进措施,持续改进护理工作。

继续开展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测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98%以上,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每月各科召开病人座谈会一次,征求病人意见,对病人提出的要求给与尽量满足。

2、全面提高护士素质

加强了护士的培养,对全院护士进行每月一项护理技能测试,一至10月份分别进行了心电图、简易呼吸器、气管插管、除颤器的使用、鼻饲、口腔护理、导尿、吸痰、静脉留置针、皮内注射和测血压培训与考试。提高了护士护理技术操作水平,组织护士长讲课,科室内安排相关业务理论学习,护理部进行抽查、提问每月一次,鼓励自学、函大学习,组织业务查房,选派一名护士到上海新华医院,四名护士到齐鲁医院和千佛山医院进修icu,提高了对危重病人的护理水平。请赴亚心进修的两名护士长汇报了先进护理理念和管理经验,同时又选派两名护士到武汉亚心进修。护理单元护士轮流到心电图室学习,对年轻护士进行科室轮转,以尽快掌握各科护理技术。

3.对全体护士进行礼仪培训,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为了实现医院“216”目标,培育医院精神,确立“爱医院、爱岗位、爱病人”的观念,规范语言行为,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树立胸医护士的新形象,全面提升护理品质,打造胸医护理品牌,于9月3日至9月23日,护理部与科教科联合举办全员护士礼仪培训班,邀请山东省旅游学校老师前来授课,分理论课程和形体课程。护士长根据科室工作情况安排学习时间,护理部严格考勤。理论课内容有:服务心理学、服务礼仪和服务沟通,形体课上老师表演了站姿、走姿、坐姿、握手、打招呼、鞠躬礼节等的基本要领。

通过礼仪学习,所有护士都表现出了高度的纪律性和自觉性,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转变了服务理念:真诚为病人服务真正把病人当作是自己的亲人,使病人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享受了独特的胸医护理服务,改善了护士的形象,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及胸医知名度。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实现了“让病人满意,使病人健康”的护理目标。

五、好人好事

1.呼吸二科护士魏斌,平时工作认真负责,在XX.11.18值夜班时,凌晨五点,当她巡视病房时,发现一位病人呼吸异常,对呼唤无反应,立即通知值班医师,积极抢救,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全科医护人员的紧密配合下,经过两天两夜的奋战,病人脱离了危险期。患者家属由开始的非难指责到平静配合再到最后的理解尊重,他们送的钱物被我们医护人员拒绝后,最后送面锦旗表示敬意。由于护士及时发现病人病情变化,不仅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恶性医疗纠纷,而且还为我院赢得了荣誉,表扬魏斌观察病情细致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2.胸外科护士孙先红,心内科护士岳延凤,内六护士朱军在护士长外出学习期间,护士长工作,三位同志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经常加班加点,不记较个人得失,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护理任务。

3.外科护士在危重病人的抢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院护士长从大局出发,相互协作,相互支持,较好的完成了重大抢救任务。

六、存在的问题

1.通过外审发现有许多工作须加强细节管理,如公用药品的管理。有些记录过于流于形式。对数据的总结分析不够。病房欠整齐清洁……

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标准篇6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xx年9月护理部工作总结

xx年是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是我院建设新型一流专科医院关键性一年,护理部紧紧围绕卫生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和医院“216”目标,在院党委和分管院长领导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护理任务,现对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护理部工作总结一、执行ISO质量管理文件,提高护理质量

1.完善ISO9000质量标准文件。

严格执行ISO9000文件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病人安全的根本保证。护理部根据院综合目标的要求,运行ISO9000质量标准文件,使护理管理逐步达到了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使护理人员职责具体化、文件化;进一步加强了对护理单元的管理,并不断完善了各个护理环节的程序。

护理服务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核心,通过质量控制阻断和改变某些不良状态,使护理质量始终处于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状态。树立预防为主的方针,将工作重点从事后把关转移到事先控制上。进一步完善了《护理部作业指导书》,制定了各种紧急预案,根据实际修改了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完善了护士站、治疗室、处置室物品器械放置规范,确定了实行护理宾馆化服务的内容,修订了安全教育制度,护士长巡视病房等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护理质量标准的控制范围,从病人入院到出院,包括新入院病人指导,执行医嘱,各项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病人满意度调查等全部护理环节。通过对护理质量标准的控制,实现了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护理差错率不断降低,赢得了病人的信任,为医院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精心组织护理质量体系的运行与实施

为了把ISO标准运行于护理质量管理,使每个环节得到控制,最终实现住院病人治疗、处理,护理到位的目标。护理部充分发挥护士长,病房护理质量小组及老专家组成的质控组织的作用,每月定期、不定期组织检查、督促、指导,狠抓制度的贯彻落实,护理部质控组织每周检查一次,每月底护理部组织大检查。病房护理质量小组每天检查各班护士的工作情况,护士长每天巡视病房至少四次,密切观察每个病人的病情变化和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化解,了解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和解决病人的需要。实行了全程导医、分组护理及主管护士负责制,为病人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护理部每周随业务院长查房一次,以了解临床需求、护士业务学习及护理文书的书写等情况,护理部坚持节假日、危重病人查房、巡视病房至少2次/周,每月夜查房一次,以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护士长夜查房1次/周,每月底发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对检查和满意度调查的不合格项以书面的形式与主管护士及护士长反馈并签字与考核分数挂钩,在每月的总结会上对普遍性问题集中讲解,提出纠正预防措施并再以书面的形式对各护理单元的不合格项给以反馈。例如,巡视病房中发现一级护理的病人较多,在护士长会议上及时提醒护士长要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按要求巡视病房,特别是夜间一定要认真、仔细观察病情,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充分发挥质控网的监督指导作用,以标准为依据,以质量为核心,以薄弱环节为重点,以检查督促指导为手段,采取定期检查与随时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单项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护理服务质量进行控制,确保关心病人到位,了解病人身心状况和病情变化到位,危重和自理困难病人基础护理到位;与病人的沟通、咨询和护理指导到位。注重护士素质的综合提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行从病人入院到出院全过程控制,使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自始自终都处于严密监控之下,以保护病人安全。

通过检查有效的促进了护理单元的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3.抓好危重病人管理和基础护理的落实

我们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注重加强对危重病人的护理,要求每一个护士对一级和危重病人掌握八知道:床号、姓名、诊断、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治疗护理、病情变化、心理状态,要求护士长掌握每个病人的病情和心理状况,对危重病人及时进行护理指导,,以保证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工作到位,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抓好“四个”特殊:特殊人员(新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及思想情绪有波动的护士)、特殊时间(中午、夜间、节假日)、特殊病人(年老体弱、婴幼儿、疑难和危重及大手术等病人)、特殊操作(不常见的操作或者难度大的一些技术操作及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等)病人的护理,做到预防为主,事前控制,确保关心病人到位,了解病人身心状况和病情变化到位,危重和自理困难病人基础护理到位;与病人的沟通、咨询和护理指导到位。注重护士素质的综合提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年来抢救危重病人205人次、特护病人356人次、一级护理病人1507人次,护理部指导协调抢救病人26人次,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7%,基础护理合格率95%,特护、一级护理合格率98%,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8%,急救物品完好率100%,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年褥疮发生次数为0,病人满意率为99%.

4.组织护士认真学习《ISO9000护理作业指导书》

从xx年xx月《ISO9000护理作业指导书》开始试运行至今,护理部制定了学习计划,1-xx月份以护理单元为单位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并进行了考试,4-xx月份对《护理作业指导书》的剩余部分进行学习,并于xx月4-xx日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了考试,通过学习使护理人员能够基本掌握《ISO9000作业指导书》基本内容,明确职责,使各项护理工作有章可循。于xx年xx月xx号正式运行,通过近一年的临床实施,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ISO9000文件运行以来,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有了很大提高,认证后将更能促进我院护理事业的发展,为打造胸科医院护理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护理部工作总结二、开展优质服务,提高服务品质,打造胸医护理品牌

创建一流新型专科医院,精心打造“管理一流、质量一流、技术一流、环境一流、服务一流”的护理服务,开展了感受亲情护理,创建“优质服务示范病房”、“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病房”活动和温馨服务活动,使护理人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护理先行”的服务理念,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氛围,调动护士长和护士的积极性,鼓励护士长创本护理单元独特的护理品牌,增强了团队精神,为病人提供了优质全面无缝隙服务。

1、规范护士行为,护士精神饱满,着装整洁,佩带胸卡和发网、淡装上岗。推出优质服务新举措,使每个护理单元都做到:五个一:病人入院时得到一声问侯、看到一张热情接待的笑脸、一个温馨的就医环境、一张亲情卡、住院期间护士会积极努力为病人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三主动:护士对病人主动接待、主动观察、主动帮助;三个掌握:掌握病人病情、治疗和检查结果,掌握病人医疗费用情况,掌握病人及家庭、社会心理因素;七声:病人入院有迎声、进行治疗有称呼声、操作失败有道歉声、与病人合作有谢声、遇到病人有询问声、接听电话有问候声、病人出院有送声;使病人感受到在胸科医院护理服务的温馨。与检验科王协商解决了新入院病人一天两次抽血的问题,减轻了病人痛苦,使病人满意率不断提高。

2、宾馆化个性化微笑服务:使用文明用语,接待病人及家属时态度和蔼、语言得体,树立病人至上的观念,说话做事都要站在病人的角度,使病人感到我们都是在为他们着想,护士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体现对病人的细心、耐心和爱心,标准化服务是平台,个性化服务是最终目的。

3、ICU独立理顺了与外科的关系,ICU护士相对固定利于管理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使外科护理工作更加规律,护士长能专心病房护理工作,ICU成立2个月来到内二、内六特护病人20个班次,较好地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4开展了流动奖牌活动,在这项活动中,每个护理单元都轮流获得奖牌。

胸外二护理单元获得三次“优质服务示范病房”流动奖牌,三次“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病房”流动奖牌。

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标准篇7

abstract objective:to probe into the application of braden scoring table in prevention of pressure sores for patients in neurology department. methods:braden scoring table was taken as assessment tool.and patients of newly admitted in neurology department were assessed and different preventive measures were taken for them according to scoring values.results:assessment of the first quarter predicted 214 cases were in high-risk,among them,3 patients were with inevitably pressure sores in hospital.the actual incidence rate of prediction was 1.4%.assessment of the second quarter predicted 232 cases were in high-risk,and 8 patients were with inevitably pressure sores in hospital. the actual incidence rate of prediction was 3.44%.conclusion:braden scoring table applying in clinical prevention of pressure sores for patients in neurology department have the reliability and the validity.

key words braden scoring table; neurology department; pressure sores; prevention

压疮(pressure ulcer)是卧床和老年病人的常见并发症,以复杂、难以愈合的慢性伤口为临床特征。特别是在神经内科,压疮是一个常见的、花费很高的健康问题,如何在病人住院过程中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预防和减少皮肤破溃及压疮的发生为目的的质量管理是护理研究的重点[1]。我科将braden计分表应用于神经内科临床预测和预防压疮监控中,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实施方法

我院神经内科于2008年10月搬入新楼,有普通床127张,重症监护病床(ncu)19张,采用国际通用的braden计分表为依据,设计修订预见难免压疮评价表,评估高危住院病人。其中包括卧床、截瘫、大小便失禁、营养不良、意识不清、病危和病重病人。计分表由6个因素指标组成,其中感知能力、活动能力和移动能力3个指标测量高强度和长期压力对压疮形成的危险程度;潮湿度、营养摄取能力、摩擦力和剪切力评估组织对压力的耐受性。根据分值采用不同的预防措施。

1.1 评估监控

1.1.1 测评频度 首次评估在入院后2 h内由责任护士完成,新入病人连续评估记录3 d,此后根据病情进行评估,ncu病人和评分结果≤12分者需每日评估记录;病情变化时要随时评估。

1.1.2 评估方法 采用询问、观察和检查的方法进行评估。①询问病人或家属其原发病持续时间及治疗结果,询问日常饮食结构、每日饮食量、每日二便排泄状况;②观察病人对疼痛刺激的反应,观察二便控制情况,观察意识和瞳孔变化,观察病人半卧位时或坐轮椅时有无下滑现象;③检查病人皮肤温度觉、痛觉及其弹性、潮湿度及肢体在平面上的移动能力和空间范围的活动能力[2]。

1.1.3 评分标准 braden计分表总分为23分,分数越低,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越高。评估结果判定标准:总分≤12分为高度危险的病人,应予高度重视,制订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总分在13分~14分属中度危险病人,需针对病人压疮危险因素制定具体的预防措施;总分在15分~16分,有轻度危险;年龄≥70岁者分值提升至15分~17分为轻度危险。

1.1.4 危险程度判断 根据braden的评分判断病人的危险程度,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评分12分以下填写高危病人上报表,并上报护理部,将评分值及所采取措施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每周病区质量控制小组成员进行追踪评价,每2周护士长进行追踪评价,责任护士每周1次记录皮肤情况。

1.2 采取措施

1.2.1 告知病人或家属 轻度危险仅告知,中度危险和高度危险告知并家属签名,高度危险的24 h内报告护士长签字,24 h内上报病区质量控制小组。

1.2.2 加强基础护理 保持床整、干燥和皮肤清洁,每班床边交接皮肤的清洁性及完好性。

1.2.3 减压 减压是首要的预防措施,有不同的方法可以获得减压效果。主要的方法为病人制订详细的翻身计划,轻度危险2 h~4 h翻身1次,中度危险2 h翻身1次,高度危险1 h~2 h翻身1次.检查皮肤情况,如有潮红需增加翻身次数。另外,还可以使用气垫床或减压敷料。侧卧位时使用楔形海绵垫,保持30°侧卧姿势,增加受力面积。使用软枕保护足跟、肩胛骨、耳郭、骨突等受压部位。

1.2.4 潮湿管理 避免不良刺激,勤清洗皮肤,勤更换衣裤、被褥,避免潮湿刺激皮肤。并使用软质吸水垫吸收汗液,润肤露涂抹保护皮肤,会使用油膏保护,形成保护膜增强皮肤抵抗力。

1.2.5 营养管理 有研究发现,摄入优质蛋白可免除某些压力的损害,因此确保病人摄取足够的热量以储备蛋白质也是有益的预防措施[3]。

1.2.6 摩擦力和剪切力的管理 半卧位≤30°,每次≤30 min。翻身时托起病人的尾骶部、肩部,以减少摩擦。

2 应用效果

2008年10月我科实施braden计分表以来,我科第1个季度评估预报高危病人214例,其中院内发生难免压疮3例,预测实际发生率为1.40%;第2个季度评估预报高危病人232例,其中院内发生难免压疮8例,预测实际发生率为3.44%。

3 讨论

病人一旦发生压疮后不仅造成疼痛和对生命威胁,并且耗费巨大的医疗卫生资源。因此,对于压疮的防治一直是医务人员关注的难点。长期以来,国内将压疮预防的重点放在加强护理管理,要求重视基础护理。国外护理者认为,积极评估病人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第一步[4,5]。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制度和护理规范正确指导护理人员的行为,是护理人员的工作准则,是保证病人得到安全、高质量护理的前提。braden压疮预报评估表是科学有效的防治压疮的管理方法[6]。通过对病人的全面入院评估,提高了护士的风险预测能力,使护理人员动态的掌握危险因素,从而采取有效的有针对性防范措施,达到了科学预防目的。将护理工作重点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预防,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和利用,提高预防压疮的有效性。

操作前科内进行了统一培训,使护士熟知计分表内容和评分标准,力求客观、准确。实事求是地对发生压疮地潜在危险进行科学性的评分上报,采取有效地监控手段,保证措施落实到位,减少压疮发生的客观因素,可使发生压疮的潜在危险缩小到最小范围[7,8]。

【参考文献】

[1] 胡宏鸯,马金娥,叶志弘.皮肤管理和压疮监控系统的建立和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 175.

[2] 蒋琪霞.成人压疮预测和预防实践指南[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6062.

[3] 蒋琪霞.伤口护理临床实践指南[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119.

[4] schoonhoven l,defloor t,vander tl,et al.risk indicators for pressure ulcers during surgery[j].appl nurs res,2002,16(2):163173.

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标准篇8

[摘要]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者高血糖护理于血糖调控的效果。 方法 将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ICU病房收治的80例危重症高血糖患者分为观察组(有糖尿病病史)和对照组(无糖尿病病史),两组患者均给予胰岛素治疗,并给予护理与血糖调控。 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院内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危重症患者;高血糖护理;血糖调控;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9(b)-0174-02

危重症病人各项生命体征均处在非常危险的边缘,是临床上非常危险的患者,患者随时都会出现死亡。在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受手术应激、感染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很容易出现应激性高血糖,很有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需要医护人员高度重视[1]。现对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危重症患者高血糖护理于血糖调控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ICU病房收治的80例危重症高血糖患者分为观察组(有糖尿病病史)和对照组(无糖尿病病史),每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女性18例,男性22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为(49.2±6.2)岁,其中呼吸系统患者14例,消化疾病系统患者6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8例,外科和外伤大手术患者7例,其他疾病患者5例。对照组女性19例,男性21例,年龄39~67岁,平均年龄(48.4±6.7)岁,其中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为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7例,呼吸道疾病患者为13例,外科手术患者6例,其他疾病患者6例。两组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血糖的控制 两组都采用胰岛素治疗。(1)胰岛素的使用:血糖值控制在7.8~10.0 mmol/L之内。当空腹静脉血糖在10.0~15.0 mmol/L范围时,采用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当空腹静脉血浆血糖大于15.0 mmol/L,选用持续微量静脉泵(在40 mL生理盐水中加40 U普通胰岛素,依据血糖值的大小控制静脉泵入速率)对血糖进行调控。(2)血糖的监测:选用电脑血糖仪测量胰岛素使用过程中的血糖变化。使用皮下注射的患者血糖测量频率为2~4 h/次,静脉泵的患者血糖测量频率为2~2 h/次,对于特殊患者(病情危重且血糖变化不稳定)血糖测量频率前期为30~60 min/次,待稳定后,可适当改变血糖测量频率,不低于4次/d。(3)血糖的影响:要格外注意影响血糖的各种因素,如患者的饮食、营养摄入、糖皮质激素药物的使用、降糖药使用后的协同作用等。

1.2.2 患者的护理 (1)对于危重患者的护理:实时监测并24 h记录患者的呼吸、血压、心率、瞳孔等生命体征值变化,避免水、电解质发生紊乱;做好对患者呼吸、循环、神经、消化、泌尿等系统的护理及防预并发症,做好导管护理。(2)对于高血糖患者的护理:定期对护士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培训,把控细节与难点。每日由责任护士负责进行血糖仪质控,确保其准确性;在进行末梢血糖测量时,需对未输液手的无名指选用针刺自然流出法进行采血,可以减少用力挤血引起血液稀释进而造成测量值降低;测量用血应弃去第一滴血,进一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外周循环不好的患者需测量静脉血血糖;正确掌握胰岛素皮下注射捏皮法要领,由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捏起皮肤,禁忌五指捏皮,防止注射入肌内;要严格控制胰岛素注入速率,防止血糖波动太大造成低血糖现象的出现。ICU重症患者常常不能正常表达自身状况,生命体征不稳定,容易忽略其低血糖表现。严重的低血糖可能造成危重患者各脏器功能的恶化,进而诱发医疗事故。胰岛素使用过程中,一旦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出汗、血压下降、心慌、呼吸浅快、脉搏快而弱的症状,需要马上进行血糖监测,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有效处理;对于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及静脉泵治疗的患者,需严格床头交接班,定时查看注射泵运行状况及胰岛素用量,输注部位及患者个人体征反应(如皮肤红肿、脱出、出血、过敏及感染等);对输注部位进行管理,防止局部皮肤出现硬结、增生等;注重患者饮食的护理,对于血糖升高的患者要严格按照糖尿病饮食原则给予能量补充,对于昏迷的患者需通过鼻饲管输入特定的流食,还可匀速泵入肠内营养液,频率为1 000 mL/d,整个过程要严格控制营养液用量和滴速,防止血糖过高。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院内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无论既往有无糖尿病的ICU危重症患者都因其存在应激因素,故而常伴有高血糖症状,又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以及肠内肠外营养的摄入都将引起危重症患者的高血糖症状。有研究表明,ICU危重症患者的高血糖症状会加速患者的死亡及并发合并症。赵京阳[2]研究发现,重症患者进入ICU时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的概率高达97%,炎性介质和应激性高血糖变化呈显正相关关系,血糖升高炎性介质也会随之升高,而应激性高血糖和人体自身机体的免疫功能呈负相关关系[2]。

目前,专家学者及医疗机构常认可的ICU危重症患者血糖水平控制范围为7.8~10.0 mmol/L,其借鉴是AACE和ADA于2009年共同发表的危重症患者血糖控制目标标准。当患者血糖小于6.1 mmol/L或大于10.0 mmol/L时都属于不正常情况,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血糖调控。

研究发现,在高血糖的ICU危重症患者中,既往无糖尿病病史的外科ICU危重症高血糖患者的死亡率远远高于既往有糖尿病病史的ICU危重症高血糖患者。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死亡概率分别为15%和37.5%,其院内感染的发生概率分别为30%和50%,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

综上所述,结合对该院ICU危重高血糖患者的重症监护过程中数据值的研究,发现血糖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对于ICU危重症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具有很明显的效果,但是血糖的良好控制给患者带来的预后效果也不尽相同,这反应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存在着个体差异,需针对不同的糖尿病患者选择不同的血糖调控标准。但血糖调控标准的研究需要大量的循证医学知识来验证。

[参考文献]

[1] 潘英彩.危重症患者高血糖护理及血糖调控对预后的影响[J].糖尿病天地,2013(1):24-26.

[2] 赵京阳.强化胰岛素治疗对外科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5):1052-1054.

[3] 鲍佳萍. 高血糖护理及血糖调控对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33.

[4] 任晓红,刘虹.血糖控制与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关系[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3):154.

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标准篇9

[中图分类号] R47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9(c)-150-02

危重患者的病情危重、变化快,治疗护理措施多,医疗纠纷发生率高。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笔者随机抽查了鹤壁市第二人民医院2007年1~11月住院的危重患者护理记录100份,共计1 855页,查找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鹤壁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危重患者护理记录100份,共计1 855页,其中,内科30份,外科55份,妇产科15份。

1.2方法

按照《河南省医疗机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与方法》中相关规定要求,对危重患者护理记录逐页、逐项检查,一处问题记缺陷1次。

1.3结果

共有缺陷395次,其中,字迹潦草10次,占2.53%;错字修改方法不正确10次,占2.53%;签名不规范14次,占3.54%;护士长未定时审阅16次,占4.05%;出入量记录不准确17次,占4.30%;未使用医学术语、通用缩写24次,占6.08%;客观真实与及时准确缺陷30次,占7.60%;内容缺乏连续性75次,占18.99%;病情记录未突出重点95次,占24.05%;问题措施效果准确缺陷104次,占26.33%。

2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有:①护理专业知识缺乏。护理记录中病情记录内容缺陷最多。病情记录未突出重点、未使用医学术语等,反映部分护士专业知识缺乏。如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未重点观察记录呕吐物及大便的颜色、性质和量。②法律意识淡薄。字迹潦草、错字修改方法不正确、记录内容缺乏客观真实性、问题措施效果不准确等缺陷,表明部分护士法律意识淡薄,如存在涂改、刀刮,重要的护理措施漏记,医护记录不一致等。③工作作风不严谨。出入量记录不准确、内容缺乏连续性、医护记录不一致等,反映个别护士工作作风不严谨,如导尿管拔除后仍记录持续导尿。个别记录与医嘱不相符,护理记录在某些抢救时间、滴速上与医嘱不相符,留下了纠纷隐患[1]。④缺乏沟通。内容缺乏连续性、医护记录不一致、护理记录相互矛盾与缺乏沟通有关。医护缺乏沟通,导致患者病情变化时间、用药时间、处理时间不一致;护士之间缺乏沟通,导致记录内容缺乏连续性;护患缺乏沟通,导致患者病情与记录不一致。⑤护士工作压力大。由于临床护士严重不足,工作压力大,特别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过程中,护士忙于抢救和治疗,而忽视了护理记录的书写。

3对策

3.1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

医院、科室应经常组织护士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有关法律知识,用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生动事例、典型案例教育广大护士,从他人身上吸取经验教训并引以为戒,使广大护士充分认识到:如果平时记录不认真,一旦发生护患纠纷,在法庭上就会失去为护理工作辩护的机会[2]。

3.2强化护理专业知识培训

组织护士学习《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2006年河南省卫生厅下发的《(医疗文书规范与管理)补充规定》及《河南省医疗机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与方法》中的相关规定,统一书写标准,明确质量标准,使她们掌握护理文件的正确书写方法。积极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学历的教育和继续教育,使护士的文学知识修养和业务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安排知识面广、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护士对年轻护士进行护理文件书写指导,并通过业务学习、业务查房、经验交流等形式提高护士临床观察、分析判断、处理问题的能力及书写技能,从而不断提高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

3.3加强护理病历的质量控制

要求科室质控人员每天检查危重患者的护理记录和出院病历的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修改。建立护理缺陷登记本,对存在的缺陷进行登记,规定护士每班翻阅缺陷登记本。组织全院护士长每月进行一次护理文件书写质量交叉大检查。护理部每月抽查危重患者护理记录,组织病历讨论。护理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分类,并以书面形式反馈给科室,护士长则针对反馈的问题再进行检查、改正,使书写质量不断改进,从而确保护理文件的质量。对共同存在的问题,在业务学习会上讨论,对不合格的记录要与经济效益挂钩。护理书写过程中有争议的问题,组织护理科研小组进行讨论,搜索文献以寻找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指导护理临床实践。

3.4加强沟通

医护记录应内容相符、时间一致,这是病历书写的真实性要求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否则医护记录在举证时都将受到质疑[3]。医护人员在积极沟通、相互重视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医护共同采集新入院患者的病史,责任护士每天参加医生查房,以保证信息来源的一致性;医护人员如发现对方记录中有不相符的内容,应积极沟通核实后及时修改。护士每次记录时均应看清上一班所写内容,以求连贯、协调、完整。加强护患沟通和联系,获得真实有效的资料。

3.5充分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

护士长了解本科护士及病区患者的情况,根据科室护理工作实际情况的需要实行弹性排班方式,根据患者的需要合理安排人力,按各班的工作量随时增减护理人员[4]。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上,简化工作流程,优化各岗位职责,以保证危重患者的抢救和各项护理工作的完成,同时确保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

[参考文献]

[1]骆惠玉,陈小红.50例死亡病例护理记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4):57.

[2]陈念湄,李武平,江会.警惕护理文书中潜在的法律问题[J].护理杂志,2003,20(8):79-80.

[3]邹宝俭,鲁林花,屠美萍.护理记录缺陷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4):62.

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标准篇10

[关键词] 蛋白质饮食;控制率;糖尿病肾病

随着生活条件和饮食的改变,糖尿病肾病(DN)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的主要原因之一,DN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发展速度很快,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因此加强DN早期防治是目前有效控制的关键[1],而饮食是治疗DN的关键一环。特别是在早期限制蛋白质摄入量,能阻断或延缓糖尿病肾脏的进程,减少ESRD的发生[2]。为探讨DN患者有关蛋白质饮食控制的知识、信念及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护理措施。通过控制蛋白质饮食能明显减慢肾脏的损害,减少蛋白尿[2,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住院的45例DN患者。入选条件:糖尿病(DM)的诊断均符合1999年WHO的标准,尿蛋白排泄率(UAER)≥30 mg/d DM患者诊断为DN。肾病病程在0.5 a或0.5 a以上。其中男34例、女11例,年龄38岁~81岁,平均年龄55.8岁,身高151 cm~175 cm,体重45 kg~89 kg。

1.2 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按照事先设计的调查表,采用无记名问卷方式填写,统计回答正确率。问卷内容包括:DN的危害性及危险因素、蛋白质饮食控制知识知晓情况及控制情况等。

2 结果

患者对DN的危害性缺乏认识,对DN的预后了解较少,正确率为40%;患者对蛋白质饮食控制知识欠缺,对供给量应控制在何种水平模糊不清,最高正确率为55.56%,最低为11.11%;对蛋白质饮食控制遵从性较差,时有控制者为60%,从不控制者为9%;对DN的危险因素认识不足,最高正确率为51.11%,最低为13.33%,还有一部分患者存在着不良生活方式,具体见表1。

表1 DN患者相关内容的调查(45例)(略)

3 护理对策

3.1 知晓DN的危害性与蛋白质饮食控制治疗的重要性 DM是全球性医学难题,而由DN引发的ESRD正在成为威胁DM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据美国2000年统计,每年新增ESRD患者中由DN引起的已近50%,我国DN病变已成为尿毒症的重要危险因素[4]。DN的发生机制涉及到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血液性状改变、细胞因子、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多方面[5]。DM病程不仅与DN密切相关,而且是最强和不可控制因素[4,5];高血压是DN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3~5];血脂浓度升高,尤其是胆固醇增高是早期DN和临床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3~5]。对DN的饮食治疗,目前主张在早期即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因高蛋白饮食可增加肾小球的血流量和压力,加重高血糖所引起的肾血流动力学改变,因此大量蛋白质饮食可以明显加重肾小球负担,加速DN的发展。当给予低蛋白饮食后可使增高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而适量的蛋白[0.8 g/(kg·次)]饮食对临床期DN也可使其GFR下降速度减慢[2]。应向患者讲明DN的危害性,使其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同时该病又是能有效控制的,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2 清楚蛋白质饮食控制目的及控制目标水平 控制蛋白质饮食的目的不仅能降低GFR,还可以显著减少DN患者的尿蛋白水平、肾功能及肌酐清除率下降的速度,延缓肾功能恶化[6]。有实验证明,在一次丰富的蛋白质饮食后2 h~3 h,GFR可以增加40%,大量蛋白质饮食可以明显加重肾小球负担,加速肾脏损害的发展[3]。在DN时,蛋白质摄入量不足易产生负氮平衡;过高又可增加肾小球的高灌注、高滤过,促发或加重DN,加速肾脏的损害。因此应进食优质低蛋白质饮食,蛋白质的摄入量以0.8 g/(kg·d)为宜[2,6]。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按标准体重计算,即:标准体重=身高(cm)-105,给予量约占总热能的12%~15%,但在具体实施中,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及肾脏功能酌情增减加以调整,个体分别制定。在临床护理中如何掌握和教会患者蛋白质供给的适合量,应常测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Cr),根据BUN、Cr之比进行调整,正常BUN、Cr之比为20∶1,若>10,表示蛋白质的摄入控制不够严格;<10,表示蛋白质的摄入过低。可根据下列公式调整摄入量[2]:y=0.13x+0.77,y=BUN/Crx=每日蛋白质需要量。

3.3 普及DM知识,树立终生治疗的理念 DM教育的意义是提高患者及家属对DM的自我保健和管理能力,与医务保健人员合作,长期严格控制代谢紊乱,达到理想的目标,防止或延缓DN的发展。教育的内容包括DM、DN的基本知识、性质和诊断,早期DN防护的相关知识和技巧,如:饮食、运动、血糖自我监测、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应用原则、代谢控制的标准等。DN一旦确诊,除药物治疗外,还必须控制蛋白质饮食,纠正不舒服才控制,正常就不控制的错误思想,树立终生治疗的理念。提高患者的遵从性,对DN的治疗至关重要。

3.4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管理意识 目前DN的控制对策主要是饮食、药物治疗和调整不良的生活方式。研究表明:DM病史、高血压、高胆固醇、高尿酸、个人行为因素(饮食、吸烟和体育锻炼等)[5]均为DN的危险因素。本组资料提示有一部分患者存在不良生活方式,未得到满意控制。要让患者知晓DN的危险因素,才能积极配合参与治疗及参与自我管理,才能进一步提高对DN的认识,才能有效提高医治水平,才能提高生活质量。患DM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减少患DN的风险[5]。应指导患者加强自我修养,培养健康的情绪,改变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建立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心态等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地延缓DN的发展,同时家庭社会应给予精神与经济的双重支持,才能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其生存质量。DN患者由于早期无症状,加之对该病缺乏正确的认识,不知晓该病的危险因素和早期蛋白质饮食控制的重要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缩短寿命;部分患者不主动配合治疗和控制蛋白质饮食,待出现尿毒症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由于错误的信念导致了不正确的行为。在DN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让患者明白DN是可以通过有效的措施(早期蛋白质饮食控制、适当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控制血糖、血压、早期监测血脂、纠正血脂紊乱等)加以控制的。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掌握正确的健康知识,促进患者的健康能力,从而提高蛋白质饮食的控制率。

参考文献:

[1] 伊金英,于华.糖尿病肾病及其护理干预[J].天津护理,2005,13(2):117?118.

[2] 罗春娥,梁毅玲,张锦龙.早期糖尿病肾病蛋白质饮食的护理干预[N].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9):1101?1102.

[3] 罗春娥,张锦龙.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护理干预概况[J].现代护理,2004,10(12):1159?1160.

[4] 孙丽荣,王佳秋,于德民,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6,14(2):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