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护理问题十篇

时间:2023-08-03 17:30:08

危重病人护理问题

危重病人护理问题篇1

[关键词]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医疗事故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危重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它记录着患者的治疗护理和病情演变,可以说是一本动态的病情记录图,而且在医疗事故处理中,对确保患者安全、保护护士的合法权益具有一定的法律意义。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记录时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针对2004年至2006年的119例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整改,现将总结报告如下。

1 存在的问题

1.1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客观性问题

1.1.1 在书写护理记录单时,存在主观臆断 比如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当呼吸机显示呼吸节律、频率发生变化时,不结合病情分析原因,而是主观判断患者呼吸衰竭。比如有1例使用监护仪的患者,监护仪显示呼吸频率100次/min(真实呼吸频率其实只有14次/min),护士急于报告医生患者严重呼吸衰竭。最后确认为监护仪电极片放置在大动脉处,由于动脉波动干扰所致。这样如果医生也不分析原因盲目为患者下医嘱,就容易影响患者的病情。

1.1.2 危重护理记录与医嘱不符 如一危重患者患者7月29日医嘱下病危,而特护记录单从7月30日开始记录。另有一医嘱下的是普食,饮食栏却连续几天记录为禁食。

1.1.3 危重护理记录与护理计划不符 如在首次护理记录单已有护理问题“高烧”,但在记录时未记录降温措施只有结果。其实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未记录。

1.2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完整性问题

1.2.1 危重护理记录缺乏连贯性,不能动态记录患者的治疗护理和病情变化。如有1例乙脑患者,医嘱“雾化吸入Q6H”,但有1个班次在记录时频次不够。这样患者一旦发生意外,就势必造成护患之间矛盾,使医院陷入被动状态。

1.2.2 在记录患者病情变化时,有些低年资护士由于缺乏经验,在观察病情时观察点不够,甚至在整个班没有病情观察及处理,容易发生医疗事故,而在下一个班由富有经验的护士上班时,又出现好多问题,给人断断续续的感觉,其实不然。

1.3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及时性问题

1.3.1 签字不及时 在检查中经常发现危重护理记录单多处不签字的问题,主要是实习护士做完治疗后没有签字权。

1.3.2 执行医嘱不及时 如临时医嘱下医嘱“食醋100 ml保留灌肠”,执行时间与医嘱时间相差4 h。这样容易耽误患者治疗,很容易造成差错事故的发生。

1.3.3 执行医嘱后不记录 如:医嘱已下“开塞露1支塞肛st”结果效果不佳,又下医嘱“肥皂水500 ml灌肠st”两次医嘱均有执行签字,但护理记录单没有记录。

1.4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准确性问题

1.4.1 在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小结或总结时应以实入量为准,未输完的液体,应写在小结或总结的备用量栏内以“*×××ml”。否则会给医生判断病情造成错误判断。

1.4.2 在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项目栏内,有些特殊药物不写计量,如西地兰0.4,只写2 ml而不写单位,还有的药物不写浓度只写药名如“甘露醇”而不写浓度“20%”;另不写药物全名如“复方氨基酸”写成“氨基酸”,给人不知道用的是复方氨基酸还是六合氨基酸。

1.4.3 处理病情执行医嘱时不写药物计量 如:有一患者输血浆前苯海拉明,在处理栏内只记录“苯海拉明im”但未写剂量。

1.5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真实性问题

1.5.1 护理记录不全面,缺乏整体评估 有一重症肝炎患者剖腹产术后5 d转入肝病科,特护单只单纯记录了专科护理方面的知识,关于产科、外科术后有关内容只字未提(产后恶露观察、术后伤口情况都应细心观察和记录)。

1.5.2 无心理护理 危重清醒的患者不可能没有一点心理问题。如大咯血、呕血患者肯定很紧张,我们也许给患者做了心理方面的劝导、安稳但是没有记录。

2 对策

2.1 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提高记录水平 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从学习临床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及急症观察护理着手,增加危重监护知识的储备,为提高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书写水平打好基础。

2.2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增加护理人员责任心和慎独意识,使其在工作中积极主动的护理患者。

2.3 改变排班结构 危重患者由富有责任心,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士主管或带教。尽量将危重患者由专人负责护理,并制定护理计划,下护嘱,使危重患者的护理能有目标、有计划地科学护理。

2.4 制定护理流程 制定危重患者护理流程,使繁杂的治疗护理条理化、程序化。

2.5 不断完善护理记录书写及质量控制标准 加强医护沟通、交流、及时核对医护记录,以保证病历资料的准确性。通过业务学习、护理查房、学术讲座、科室专科业务学习、护理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提高护士观察、思维判断、分析、语言表达能力,以提高记录的可信度。

参考文献:

[1] 李和平.病历书写规范[M].山西科学出版社,232233.

危重病人护理问题篇2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在各大医院急诊室留院观察的患者中,老年患者占绝大多数,现有的护理模式、服务意识、专科知识水平及护士人力资源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为了了解急诊留观患者的现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2月10日-3月2日本院急诊抢救室留观3d以上患者的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2月10日-3月2日本院急诊抢救室留观患者共971例,其中留观3d以上的患者54例。男25例,女29例,年龄50-94岁,平均(74.80±19.38)岁,其中50-60岁5例(9.26%),61-70岁10例(18.52%),71-80岁20例(37.04%),81岁以上19例(35.19%);留观时间3.04-19.08d,中位留观时间4.54d;疾病类型:呼吸系统17例(31.48%),心血管系统16例(29.63%),神经系统13例(24.07%),其他8例(14.81%);并发症:压疮2例(3.70%),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例(1.85%),继发肺部感染2例(3.70%);工作模式:功能制护理模式;人力资源:每天共有19名护士上班,平均每班6.33名,日均累计抢救观察危重患者35.90例,每名护士需要负责5.67例患者的抢救及观察护理工作。

1.2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10日-3月2日本院抢救室留观3d以上患者的情况,分析急诊护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结果

本院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护理存在问题如下:功能制护理模式不能满足老年危重患者护理需求;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疾病类型多样;留观老年危重患者易于出现并发症;护士人力不足。

3讨论

3.1存在问题分析

3.1.1功能制护理工作模式不能满足老年危重患者护理需求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及人们生活、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老年患者逐渐增多,老年急救护理服务需求在稳步上升。据资料统计显示,85岁以上的患者,每年要在急诊室就诊2次以上,老年患者在急诊抢救室内比例高,并且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北京宣武医院的统计资料显示[1],近3年抢救室老年患者比例由59.51%逐渐增长至62.36%。本研究54例患者年龄最大94岁,最小50岁,平均年龄(74.80±19.38)岁;其中60岁以上患者49例,占留观危重患者的90.74%。由于抢救室功能定位的改变,急救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一直沿袭的抢救室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工作模式注重危重患者的抢救,忽视了患者的整体性和个体需求,不能满足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

3.1.2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疾病类型多样老年患者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均发生退化,应激反应能力下降,抵抗力降低,对疾病和药物的耐受能力均不同于青年患者;资料显示,急诊老年患者60-70岁的发病例数最多,首位高发疾病为神经系统疾病;71-80岁的发病患者次之,首位高发疾病也是神经系统疾病;81-90岁的发病患者位居第3,首位高发疾病仍为神经系统疾病,可见神经系统疾病在老年患者中的发病率十分突出[2]。在本研究中,神经系统疾病患者13例,占24.07%,同时兼顾其他系统的疾病。老年患者体质较弱,病情发展迅速,症状不典型,病史复杂,对急性病的反应也存在个体的差异[1],因此对医护人员要求很高,需要掌握各系统疾病的理论知识及专科抢救技能,且老年患者在急诊室的抢救监护时间长,病死率较高,疾病谱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对护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老龄人口慢性病患病率为53.88%,这将大大增加老年护理和与老年有关的慢性疾病护理的需求[3]。因此,提高急诊室护士对老年患者疾病特点认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1.3留观老年危重患者易于出现并发症一直以来,由于抢救室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护士重急救轻基础护理,工作主要以抢救为主。面对抢救室留观的老年危重患者,护士的工作理念、工作意识仍处于固有的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急诊抢救室工作模式中,对于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服务意识欠缺。而老年危重患者患病时间长,病种多,多为反复发作,抵抗力低下,营养差,反应能力低下等因素都对基础护理要求高,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护理不到位引发出的后续护理问题如压疮、继发呼吸道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等,都为患者的后续治疗带来难度。许春燕的报道显示[4],老年患者院内感染与住院天数成正比,且以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最高。在本研究中,54例留观3d以上患者出现压疮2例(3.70%);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例(1.85%);继发肺部感染2例(3.70%)。

3.1.4护士人力不足笔者经过对多家不同等级医院走访显示,各医院抢救室的工作模式基本上是“齐抓共管”,即抢救室当班护士共同接诊新患者,共同护理留观患者。在某种程度上,患者处于谁都管,又谁都不管的状态,尤其是抢救室患者较多时,留观患者的基础护理问题难以顾及更加突出。在走访中还了解到,各医院抢救室每班次每名护士要负责5-12例危重患者的急救和观察护理工作。本研究中,本院每班次每名急诊护士平均需要护理5.67例患者,人员的不足严重影响着留观危重患者护理服务质量。

3.2对策

3.2.1实施责任制护理的工作模式为了提高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自2009年5月起本院将以患者为中心的责任制护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双轨制管理方法运用于抢救室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对危重患者施行无缝隙护理:按照病情的轻重、患者的数量分为4个区域,每名低年资护士负责1个区域患者的治疗护理工作(包括基础护理工作)和新入抢救室患者的急救工作,每名高年资护士负责2个区域患者的治疗护理工作和新入抢救室患者的急救工作,并负责所管辖区域内低年资护士工作的指导与质控,尤其加强对脆弱人群—老年危重患者护理工作的落实。建立各岗位交班本,对有特殊护理问题的患者进行重点交接,以确保患者护理工作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经过近2年工作实践证明,这种责任制护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可将患者的护理工作责任到人,对落实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提高基础护理服务质量起到明显作用。

3.2.2加强老年护理知识的培训老年患者反应性降低,自觉症状轻微,即使病情危重,临床表现也常常不典型,且老年患者病情发展快,容易延误治疗。因此,医护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和自身伦理道德建设的培养,掌握老年患者的病理、生理、心理特点[5]。急救护理在整体医疗护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质量老年患者的护理培训便于急诊护士在实践中与其他专业人员密切合作,在改善老年患者留院观察、治疗和出院方面将起到较好的作用。根据张俊梅、霍霞关于老年患者心肺复苏的临床特点分析调查显示[6],老年心肺复苏患者的病因以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所以,抢救室护士对老年危重患者疾病特点相关知识的培训尤为重要。为此,在2009-2010年年度培训中,培训内容上我们安排了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中急性疾病的理论知识及相关抢救技能的培训;同时细化基础护理技能方面的内容,针对抢救室老年患者的护理特点和护理需求组织学习了轴线翻身,以避免因蛮力翻身而造成骨折;由于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差,动静脉穿刺后针眼出血时间较长,易引起皮下瘀血,因此要求护士拔针后按压5min以上,对于凝血功能异常者延长按压时间。

3.2.3强化基础护理意识的提高与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强化的过程,不仅需要培训、强化,更需要落实,只有通过落实才能将意识变为行动,也才能使护士认识到老年危重患者基础护理对于提高患者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意义。为了提高护士的服务意识,我们提倡主动服务,不要等到患者或家属提要求才去做,并发症的预防做在前,不要等到出现并发症再去弥补;提倡换位思考,“如果你是1位从事护士工作的家属,你将如何护理自己的家人”;针对出现压疮患者造成的后果进行现身说法,使护士体会到基础护理工作欠缺引发后果的利害关系。经过近2年的实践证明,护士对老年危重患者基础护理认识的提高、意识的改变,可以明显提高护士基础护理的主动性。而且,护士在落实基础护理服务行动后所感受到的患者护理服务质量的改善,更有助于工作意识的强化,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由于抢救室患者多,人员流动性大,护理工作量大,而老年危重患者多已丧失自理能力,既怕麻烦别人又不愿主动提出护理要求,护士必须仔细观察,认真倾听;在接诊时认真查看患者、仔细交接班,及时发现老年危重患者因反应迟缓而掩盖的症状和潜在的护理问题,在护理过程中做到及时发现,主动服务。

3.2.4合理安排人力资源急诊抢救室是一个抢救的场所,对生命受到威胁的急、危、重症患者或伤员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7]。患者在这里经过紧急救治后,一旦生命体征稳定,就应转出治疗,实际上目前各大医院均没有办到,使急诊抢救室成为抢救病房或简易ICU[8]。抢救室功能定位发生了变化,由原来单纯的抢救功能拓展到危重症护理[9]。抢救室的医护人员不仅要负责新就诊患者的抢救工作,还要负责抢救室留观危重患者的观察护理工作。本次调查中,抢救室每天共有19名护士上班,平均每班6.33名,抢救室日均接诊及留观患者35.90例,每名护士要负责5.67例危重患者的抢救及观察护理工作。护士人力的不足严重影响着留观危重患者护理服务质量。在现有的人力资源下,本院实施抢救室区域化的责任制管理和分级管理的双轨制管理方法,即每例患者有1名低年资护士负责其具体的治疗护理工作,又有1名高年资护士对患者的各项治疗护理工作的落实和特殊问题给予指导和检查,同时实行副护士长24h待班制,24h均有护士长在岗。既保证了对抢救室危重患者基础护理工作的指导,又加强了基础护理工作落实情况的检查,此种方法还可减少因工作繁忙造成对基础护理工作的疏漏。

危重病人护理问题篇3

关键词:内科组织危重患者 护理查房 实践与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52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308-02

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病人称危重患者。危重患者的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变化,如果抢救及时,护理得当,病人可能转危为安,反之,即可发生生命危险。因此对危重病人的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而严肃的工作,是争分夺秒的战斗。

护师是护理人员的初级技术职称,相当于医师或技师,可以是大中专学历的护士工作三、五年后通过考试获得,也可以是护理本科生在毕业后工作满一年后通过考试获得。为了提高我院临床护理工作,自2011年始,通过组织内科每季度护理查房,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2011年9月,我院内科总护士长通过学队医院护理查房形式,之后在内科护理单元开展护理查房。要求科室每月组织一次,护理部每季度组织一次,截止2014年7月护理部共参与病区护理查房11次,参与主查科室7个,参与查房护士长及护理骨干共计152人。

2 查房方法

2.1 参加人员:危重患者护理查房分护理部组织及科内组织。护理部组织的参加人员有:主查护士1-2名、参与的其他内科的所有护师、护理部人员1-2名、以及内科总护士长、各科室护士长、责任护士、实习生。科内查房人员有:本科所有护士、护士长、责任护士、实习生。

2.2 时间与形式。护理部查房每季度一次,每次内科各科室依次安排查房,时间根据危重患者人数的多少决定。科内查房每月固定的时间,如有特殊病例,在征得护士长的同意后随时组织,每次30-60分钟。

查房在患者的床边进行,责任护士站于患者右侧,其他人员分别站于左侧或床尾。先由责任护士汇报病情,接着提出疾病需要协助解决的问题,总护士长补充。随后护士对患者进行查体,询问疾病相关知识,对清醒合作的患者当场在床边可进行疾病的健康宣教。有时家属也一起参与。床边查房结束后回护士站集中讨论,由其他科室的护士提出护理该患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2.3 病例选择。在全院内科范围内选择病例,根据不同科室的特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病例。如传染科人工肝的使用、心脏科介入治疗的患者、肿瘤科化疗病人的护理、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呼吸内科选择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或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老年科选择易跌倒、老年问题多的患者。

2.4 资料上报。每次查房结束后,主查责任护士需将资料整理,包括患者病史及存在的问题、护士查体内容、提出相关的护理措施、讨论的相关问题等,以Word文档的形式上交护理部。同时,在征得患者和(或)家属的同意后,将查房拍摄的照片一起上交,护理部助理将资料集中、分类、归档。

2.5 查房效果。2011年以前,我院内科护士基本只了解本科室的相关疾病的护理及常见一些突况的处理。自2011年开展内科危重患者查房以后各科室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学之所用,解决了一些平时所遇而不会解决的问题,丰富了大家的知识面,开拓了护士的视野,得到了护理部、患者及医生的一致认可。

3 讨论

危重患者通过护理查房能够更加了解自己疾病的相关知识,能过更好的积极配合治疗。家属对健康宣教方面的也有所了解,在平时的日常护理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开展护理查房有助于拓展护士的知识面,提高了业务水平,护士的成长需要时间和发展的空间,这样的机会正好可以提高查房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还增加了护士与病人的情感交流,为以后的互利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危重病人护理问题篇4

我院自2003年1月~2006年12月从管理入手,狠抓危重病人基础护理质量,取得明显效果,危重病人基础护理符合率从过去的91.8%上升为现在的97%,病人满意度从过去的92%上升为现在的96%,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危重病人并发症,现介绍如下。

1 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

1.1 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提高基础护理质量的前提:我们有计划地组织护士系统学习医学伦理学、护士素质修养、护士职业道德等,从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入手,使护士认识到工作中没有贵贱之分,只要对治疗有利,我们就应尽职尽责去做,不论工作闲忙,不论有无领导的督促检查,也不论白天和晚上,对病人都要尽心尽职,对工作都要负责任。

1.2 护士应视奉献为永恒的主题:我们教育护士,既然选择了护理这项工作,就要在商品经济飞跃发展的新形势下,不忘奉献,不忘对社会应负的责任和义务。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以护理事业的先驱南丁格尔为榜样,用爱心去呵护每例遭受疾病折磨的病人。

1.3 营造积极的护理文化氛围:在护理管理中,实行人性化管理,人性化服务,营造和谐的护理环境,和谐的护患关系,倡导“团结、友爱、协作”,“关爱生命、关爱健康、关爱病人”“以病人为中心”,“护士应具备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真诚服务,爱心奉献”等。护士在这种氛围指导下,积极愉快地工作,处处替病人着想,努力完成各项工作,基础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

2 提高对基础护理重要性的认识

2.1 要让护士特别是新护士认识到基础护理不仅是让病人清洁、舒适,更重要的是减少危重病人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如口腔护理,可减少口腔黏膜感染,控制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翻身、拍背可预防卧床病人坠积性肺炎发生;留置导尿的病人会阴护理可减少尿路感染;肢体活动可减少危重病人因卧床并发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有计划地进行基础护理知识讲课,基础护理知识提问及理论考试,用过去出现并发症例警示护士,时刻都要重视危重病人基础护理质量。

2.2 经常组织对危重病人基础护理查房:通过查房提高护士认识,找出基础护理薄弱环节,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如对一些成功的护理病案,有瑕疵的护理病案,或正在护理着的危重病人进行查房讨论,总结成功经验,接受不足教训,提高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对危重病人基础护理质量。

2.3 落实基础护理,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加强基础护理,可以协调、融洽护患关系,密切观察病情,了解病人需求,进行健康教育,提出预见性护理措施,提高整体护理水平等。

3 加强危重病人基础护理质量监控

3.1 基础护理量化管理:我们使用的是表格式基础护理护嘱单,使基础护理项目由“软指标”变为“硬指标”,必须落实并签名。基础护理落实后签名,由电脑录入,统计工作量。对连续基础护理做得少,做得差的护士,帮助分析原因,要求尽快改正。基础护理做得多,做得好的护士给予表扬和奖励。

3.2 重视晨间床头交接班:早上床头交接班,在班护士全部参加,对每个危重病人进行仔细询问、检查、督促、指导工作,让每一个护士对危重病人的护理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检查了夜班的基础护理质量。因夜班的基础护理是一个薄弱的时间段,没人监督,加上护士疲倦,往往做得不到位,通过早交班的检查、督促,可促进晚间的基础护理落实。

3.3 每周有基础护理日,每天有基础护理时:固定每天的基础护理时间段,并抓落实,有利于基础护理的落实。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规定:周二下午是基础护理日,这天下午每个护士都要抽空下病房给病人洗头、擦澡、剪指甲等,护士长根据各护士工作量进行分工,护士完成自己指定的基础护理项目。每天的基础护理时间:6:30~7:30(晨间护理)、8:00~9:30、14:30~15:30、19:30~20:30(晚间护理),这些时间段有专门的护士在做基础护理,在这段时间里除抢救外,必须做基础护理,这样确保基础护理的落实。

3.4 病房护士长每日最少进行5次危重病人查房:护士长5次查房为:早交班时1次,10点左右1次,上午下班前1次,下午上班后、下班前各1次。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指导护士如何做好基础护理。对于常见的共性问题,在全科护士交班会上强调,以保证危重病人的观察护理到位。我院还实行了护理质量百分制管理,满分100分,每个缺陷分值化,查到不足或受到病人批评扣分,护理部检查后,受到表扬或得到病人表扬的加分。月底评出每个护士的得分,并和每月的服务之星评选和奖金挂钩,切实做到奖勤罚懒。

3.5 征求病人意见:每月下发1~2次意见卡,征求病人对基础护理意见。基础护理质量如何,病人感受最准确,让病人参与质量评价,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病人与管理人员共同监督,加大了质量控制的力度,避免了只单纯检查所带来的片面性。病人的评价结果与护士利益挂钩,也是促使护士的动力之一。

参考文献:

危重病人护理问题篇5

【关键词】ICU; 护生; 临床教学

重症监护室(ICU)是危重病医学的临床基地[1],是危重病人集中管理的地方。作为临床实习的一个重点科室,ICU复杂的仪器设备和多变的病情往往使实习生茫然不知所措,不能很好进入角色。为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笔者对本院ICU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6月~2011年5月我院外科ICU共接收36名实习护生。其中男生4人,女生32人。本院校学生20人,在ICU实习时间为3周;外校学生16人,ICU实习时间为4周。本科学历32人,大专学历4人。ICU实习内容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技术操作及专科理论知识。

1.2 教学方法

采取一对一方法实施临床带教。入科前3天由总带教老师负责培训,包括介绍ICU的组成、职能、环境、进入ICU的注意事项、ICU的工作特点及服务理念等,让学生对ICU及危重病医学有初步的认识。根据实纲的要求制定带教计划,要求细化到每周的教学安排。

实习最后一周进行出科成绩评定。评定指标及考核内容包括:评价表(包括思想品德、工作纪律、工作整体性、计划性、独立性、合作能力、应急能力等的总评)占20%、过关项目占20%、护理程序运用占10%、基础操作占20%、专科操作占20%、理论成绩占10%。

2结果

36名学生全部按照计划完成ICU实习,掌握ICU基本工作流程和基础的监护抢救技术。护生出科平均成绩为87.2分,理论成绩平均84分,技术操作成绩平均89分。

3讨论

ICU收治的是各种急、危重病人,涉及多个临床专科,集各种先进监测、仪器设备于一体,实习环境有一定的特殊性。而教学大纲针对ICU的实习要求存在内容广泛、操作复杂与实习时间较短的矛盾,因此认真分析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合理的ICU护理教学方法是临床教学的重点之一[2,3]。我院作为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教学任务繁重,而且ICU接收的实习护生来自不同的院校、实习时间有所不同,给临床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3.1护生进入角色困难

重症医学虽然已经成为二级学科,但在部分医学院校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学生在基础学习的过程中几乎没有涉及危重病医学的专科知识,仅是在各门临床课中学到一些疾病危重阶段的内容,这可能导致学生到ICU后不知从何学起。而且ICU环境特殊,工作压力大,具有仪器设备多、报警声音不断、患者病情危重、突发事件多等特点。部分护生可能因环境陌生或压力过大产生恐惧心理,很难适应实习角色,面对病人感到束手无策。

3.2不重视基础护理

ICU基础和专科护理操作较多,护生往往在实习初期对技术性较高的专科操作,如动脉采血、气管插管、床边血液净化治疗等学习兴趣浓厚,积极参与,但对床上浴、口腔护理、更换床单等基础护理重视不够,在完成实纲的要求后不主动参与生活护理。

3.3缺乏整体医学观念

ICU 集中了各专科危重病人,而且同一患者的疾病往往涉及多个脏器、多个学科。与传统学科不同,危重病医学更强调以整体的思维来诊治患者[4]。护生从其他专科轮到ICU 实习,往往只能观察到患者片面的生命体征的改变,缺乏从患者整体进行综合判断的思维方式,需要在实习过程中逐渐加强。

3.4带教老师压力大

带教老师是临床教学的主体之一,其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质量的好坏[5]。ICU工作高度紧张,护士队伍较年轻,带教老师要承受来自学生和危重患者的双重压力,需要付出双倍精力,在某种程度上临床教学可能成为工作的负担,致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未得到老师足够的专业指导和实践机会,ICU实习有可能变成单纯的观摩学习。

4管理对策

4.1临床教学循序渐进

为减轻护生压力,教学应按照计划循序渐进展开,学习内容由易到难。制定每周的教学计划,第1周以熟悉环境、了解ICU理念和工作模式为主,消除学生对ICU恐惧、排斥等心理。第2~3周实习内容逐渐接触ICU常见的危重病人护理及基本抢救监护技能,理论讲课和临床实践同步进行。第4周进行考核,检查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学生对此教学计划接受度比较高,能较快转变角色,顺利完成ICU实习。

4.2重视带教老师的选拔和培训

带教老师的言行对护生的临床实习和今后的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首先带教老师必须具备较为广博的专业知识、高超的临床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室设立总带教老师,负责整体把握教学计划和日常教学工作的安排和调整。所有带教老师必须参加医院的教学培训后方能担任教学工作。每年度教学结束后实习护生评出优秀带教老师,给予相应的奖励。

4.3培养临床整体思维能力

在ICU临床教学中要坚持整体思维,无论病人还是疾病都要从整体角度进行分析判断。教会学生不仅要观察监护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病情,还要考虑病人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带教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病人的基础生活护理,提高学生对基础护理的重视度。

4.4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理念,采取教、学互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查房时选择有代表性的病例,或将临床常见问题、重点问题制作成讨论题,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促进学生练习从整体的观念思考临床的问题。

由于ICU病人周转快,一些很有教学意义的病人往往很难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碰到,因此,总带教老师将平时遇到的典型病例收集整理,做成多媒体教学材料,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总之,ICU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阶段,认真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因人施教,教学计划与时俱进,有利于提升护生的临床护理水平和思维能力,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大为. 21世纪的医师丛书-危重病医学[M].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

[2]梁玲, 高海莲, 曾新芝. 高职护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实践与探讨[J]. 实用全科医学, 2008, 6(2): 161-162

[3]张春英. 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探讨[J]. 实用全科医学, 2006, 4(6): 692-693

[4]叶进燕, 林锡芳, 潘景业. ICU临床见习带教的方法和思考[J]. 医学教育探索, 2007, 6(11): 1056-1057

[5]边巍, 罗媛, 张媛, 等. 临床实习管理及带教工作体会[J]. 华北国防医药, 2008, 20(2): 34-35

危重病人护理问题篇6

【关键词】 护嘱;危重患者;体会

护嘱就是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设计实施的具体的护理措施,它是对病人健康问题作出判断后,从促进、维持和恢复病人身心健康为出发点,责任组长对责任护士、护理员所下达的护理决策;也是护理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使每个护理人员都能按照所制定的护理措施去执行,从而保证病人得到主动的、连续的、有计划的护理服务[1],是整体护理不断完善的一项重要措施。2009年9月-2011年9月以来,我科在152例危重病人护理中试行护嘱,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152例患者疾病类型有:急性颅脑损伤(重型),脑疝晚期,胸腹复合伤;血气胸、多根肋骨骨折、内脏破裂并休克、股骨骨折并脂肪栓塞、高血压脑病、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性左心衰、肺水肿等。2 护嘱在危重病人护理中实施的必要性

2.1 病人的需要 由于患者的监护、治疗及各项基础护理,完全依赖于护理人员。病人的身心需求有待于护嘱的正确下达,以保证患者得到及时、连续、有计划的护理服务。

2.2 整体护理的需要 实行整体护理,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病人身心、社会、文化需要提出优质服务,让病人在身心等方面的全面护理下恢复和保持健康,而护嘱是护理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提升专科护理水平的需要 对于低年资护士,准确执行护嘱是尽快掌握危重病人专科护理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护嘱所下达的护理决策使其能尽快胜任危重病人的监护工作。

2.4 护理学自我完善的需要 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复杂、繁重,护士运用护理程序对各种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制定不同的护理诊断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即护嘱,从而充分体现了护理工作的独立性和连续性,有利于护理学科的自我完善。3 护嘱与医嘱的区别

医嘱是医生对病人实行诊治方案的记录,是护士实施治疗的依据,由医生制定并书写,护士或其他医务人员执行。而护嘱是促进、维持和恢复病人身心健康有关的护理行为:与整个治疗方案及护理计划是一致的。由护士制定,是具体化行为,由护士执行。它包括病人护理的各种需求以及有关专业的综合协调。护嘱的内容有:等级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基础护理、检查前后护理、心理护理、功能锻炼、健康教育等。其内容比医嘱广泛而具体,分二类:

3.1 独立的护嘱性能措施 是指那些护士能合法地指令护理人员完成的措施,护嘱性能处理、预防、检测护理诊断[2],它包括生理护理、心理护理、环境护理等。护士凭借自己的专科知识、经验、能力根据护理诊断制定和执行。如:护理诊断为: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和家属护理不当有关。护嘱:①用气垫床;②翻身每2小时一次,用35%红花酒精轻柔的按摩易受损部分;③温水擦浴7a.m-4p.m。

3.2 非独立性护理措施即医嘱性措施 是体现在对那些护士提出并处理的合作性问题的治疗上,由医生开医嘱,护士执行的方式。护士可以根据医嘱或病人的病情定出有针对性的护嘱。

3.2.1 医嘱 口腔护理:每天2次。护嘱:口腔护理时间:8a.m-4p.m,药物:生理盐水。

3.2.2 医嘱鼻饲管护理 护嘱:喂食前必须确定胃管在胃内;鼻饲液温度38-41。C,每次鼻饲量200-400mL冲洗胃管,每周更换鼻饲管1次。4 护嘱的实施形式

4.1 实施过程 为保证护理质量,由临床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护师担任责任组长与护士长共同下达护嘱。病人入院后经过入院评估、护理查体,按急缓重轻编排护理诊断,与医嘱同时下达护嘱,每日查房,根据病情随时调整护嘱。

4.2 书写形式 设计专用护嘱单,长期、临时护嘱同页分开。包括开嘱时间、停止时间、执行时间及开嘱者、执行者签名等栏目。5 讨 论

5.1 护嘱在一定程度上与医嘱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医嘱是在查房或听取护士报告病情后下达的,对于护理方面的医嘱仅是原则上的指导而缺乏具体的护理方法,而护嘱弥补了这一不足。

5.2 书写护嘱应当明确、清楚、可操作性强。要使执行者按照具体要求执行,以保证病人得到完整一致的、连续的护理。

5.3 完善的护嘱不仅是保证和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和检查护理质量的标准。为了使护嘱不流于形式,护士长应经常听取医生的意见并征求病人和家属的建议,每日查房,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调动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提高了专业水平,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5.4 使医护、护患关系融洽,提高了满意度 对危重病人实施护嘱管理,对于病情复杂患者,护士们带着问题查找资料,请教医生。为了尽快掌握专科知识而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学习、参加医生查房等方式不断积累临床经验,以提高护理质量。由于护士对病情观察细致入微,能及时发现问题,为患者赢得抢救时机,得到医生认可,从而成为医生工作中的好帮手。医生由以前对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持怀疑态度,到肯定护理质量并主动为危重患者下达特别护理医嘱。而患者家属也由对以前特护质量的不满意,到现在的主动要求上特护。如我们曾为三例脑外伤术后(昏迷)行气管切开患者作特别护理,护士们利用休息时间运用护理程序给予患者全面的专科护理和基础护理,无一例发生护理并发症。医生和家属对护理质量表示肯定和赞扬,尽管一例患者最终抢救无效死亡,但家属依然对护理质量很满意并感激护士的服务。又如一例无人陪伴的脑挫裂伤伴意识障碍患者,住院12天,护士们用爱心和责任心全面护理病人,使患者转危为安,出院时患者说“你们真的比亲人还亲,我忘不了你们”。同室的病友目睹护士所做的一切,也由衷赞扬我们“你们真的比亲人还好”。护士的工作再度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肯定。满意度由2008年的75%上升到现在99%,出现了许多感人的事迹。

5.5 通过两年的临床护理实践,我们认为护嘱的实施提高了护理质量,满足了病人的需要,提高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危重病人护理问题篇7

1.1 组织形式与步骤由科室护士长组织,每月1次,每次查房时间为2h,查房病例由科室护士长安排责任护士提供,查房前通知全科护士参加,查房时 责任护士提供材料,提出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制定目标,然后,由其他护理人员对资料分析,看护理措施是否确实可行。从而提出各自的见解,同时也邀请科室主任及主管医生参加讨论,介绍病例诊断与治疗上的疑点、难点,最后根据大家所提见解,进行归纳、综合,制定出较完善的护理计划。

1.2 查房病例选择急危重症病人、特殊及少见病种的病人。

1.3 查房前的要求要求科室护理人员在查房前必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与所查病例诊断相关的医学相关基础知识,为保证查房效果,要求责任护士对所查病例必须全面掌握,熟悉病历、基本病情及诊断,主要治疗原则提出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

2. 科室业务查房的成效

2.1 较好的解决了护理难题,我科多是老年病、慢性病患者,一个病人往往同时有多系统疾病,常常对护理质量带来负面影响,通过组织科室业务查房,是把他们的工作经验与临床思维达到最优组合,使护理难题得到较好的解决自2007年以来,查房的38例病例中,均是同时患有二个系统以上的疾病,通过组织查房,制定完善的护理计划并认真落实,均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如一例急性脑溢血病人,深昏迷,同时合并糖尿病,大小便失禁,肾功能衰竭,高血压,由于病人病情复杂,涉及多处系统,给治疗带来较高的矛盾,护理难度非常大,通过业务查房,仔细分析病情,找出主要护理问题,并针对护理难点,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护理措施,如既要降低颅内压,预防继续脑损害,又要完成各项治疗性问题,各级护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意见与依据,如合理安排输液,准确记录出入量,经过认真、严格的实施,使病人顺利度过了难关,防止了并发症,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2.2 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危重病人的管理能力危急重症护理质量是衡量一个医院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护理内容的关键之一,做好危重病人的护理,先必须提高护士对危重病人的管理能力。而影响危重病人护理质量的首要因素是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不能抓住要点进行护理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通过业务查房是加强对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一种方法。护理人员查房前要熟悉资料,了解与诊断相关的病理、生理等医学基础知识,从而提高了护理人员学习的自觉性,拓展了知识面。在查房过程中,大家也结合病例谈谈自己的学习方法,一些急救器材使用的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及在执行冶疗过程中抢救药物的使用和/!/观察能力,通过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彼此借鉴、增加了新的知识,提高了护士的业务水平和对危重病人的按理能力。

2.3 对积极开展整体护理打下了坚定基础通过查房使护理人员转变思维,确定病人心理、生理方面存在的护理问题,用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来引导护理人员以新的管理理念,以护理程序去思考和执行每一项护理工作。在查房过程中,按整体护理的问题,共同切磋护理计划,并对如何实施提出想法和见意。通过讨论交流、护理人员都自觉接受了整体护理思维的影响并学习到了整体的相关内容,制定了一系列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措施。现在科室的所有病室均开始了对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各个治疗、护理环节的健康教育,逐渐使整体护理模式的内涵融于各项护理活动之中。

2.4 有利于护理人员的培训结合查房病例,大家可以各抒已见,论经验,使护理人员从思维方式、护理模式上又有了新的升华。

3. 总结

经过3年来开展的业务查房,对提高医院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素质培养赶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使业务查房更有效,我们还要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中有待加强。

危重病人护理问题篇8

【关键字】内科;护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831―02

内科疾病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疾病种类比较复杂的,年龄段不均,病房需要量大,病情变化快。随着一些新技术的发展变化,如心脏内科介入的手术增多,手术治疗难度加大,重症监护的病人越来越多,护士更加繁忙等问题也逐渐增多。出现这些多种多样的问题,就更需要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管理,确保关键控制点,要良好的管理内科护理相关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让患者感到满意。文本将针对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医疗问题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1存在的问题

1.1执行规章制度不严, 护士的责任心不强

医疗活动的直接实施者就是护士,护士能够集中体现照顾质量和护理水平。如果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护士的责任心不强等就会产生很多问题。如危重病人床头交接班草率,“三查七对”不小心,医生检查不认真等都是导致差错类时间发生的重要因素。现行的护士工作往往习惯于由医生被动的安排工作,被动的听取患者的呼叫,更侧重于实现有形的操作任务,而忽视了对病情的观察和对病情变化的预见等无形的工作,导致出现很多的事故。

1.2护士的技术水平和应急能力不够

多数内科患者的病情会迅速变化,医疗技术也飞快地进步,临床护士主要因为年轻,资历低,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专业的技术操作不熟练,不能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护理。欠熟练使用各种救援设备,对一些疾病不能肯定,这将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1.3护士的沟通能力与法律意识欠缺

护士的工作量经常超载,不具有足够的时间来患者的沟通关于疾病的问题,护理操作不履行义务告知患者或告知质量不高,经常导致护患纠纷或投诉。护士的法律意识淡薄,护理记录不及时,不准确或难以辨认,涂改,等等,都可能导致护患纠纷。

1.4护士长工作疏忽

护士长的工作量相对交大,任务比较多,需要督促护士执行规则和程序,传达上级的指示,组织护士进行业务培训,管理设备和项目,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患者,协调众多的事务。时间和能源是有限的,而内科的患者危重病人又比较多,病情复杂,病情变化快,多种原因对护士长的工作造成了严重的挑战。

1.5疾病因素和患者因素

内科患者的病情相对复杂,患者有严重的心理负担和心理矛盾。有些患者,如心血管疾病体弱患者因病需长期卧床,导致缺乏医用病床,而卧床不起也与健康问题也引起了一些矛盾。因为需要长期护理的病人,一些家庭已经很麻木,对待护士的态度变得恶劣,而且还加重了护患关系的矛盾。内科护理中,每个部分都有许多危重病人,再加上有时护士对病人用药的指导不到位,一些患者自身也存在任意行为,这样就造成了一些问题。如患者自行调节输液速度,使血压突然下降,甚至危及生命,有些患者不听护士的指导饮食,生活方式等方面没有注意,甚至加重病情等等,出现这样的情况患者往往会责怪护士而没有反思自己。

2 防范对策

2.1重点抓好制度落实, 强化“慎独”精神

管理者首先要重视规则和法规的实施,教育引导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自觉坚持原则,遵守规章制度,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责任,对工作中出现的错误,不论问题的大小应是及时报告,并且不能隐瞒情节或自作主张的处理,这样才能赢得时间采取补救措施;此外,管理者需要每天提前到达换班时间,了解换班前的工作实施情况,病房里所有病人的病情,以确保轮班工作后的内容和质量。如果上一班有任何遗漏的问题,接班者应当及时补救以避免重大问题发生。

2.2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增强护士应急能力

年轻的护士往往缺乏经验,管理者应当根据部门特点,制定响应的培训计划,通过业务讲座,疾病护理查房和其他形式的新知识学习方式来提高护士的护理知识。同时要进行急救知识和操作技术的教学,对现有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分析和讨论,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使得患者的病情的任何一个微小变化都掌握在护士的预期中,保证能够及时的找到相应的护理措施。

2.3加强护患沟通, 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护理工作的管理人员要通过对护士的培训来提高其沟通技巧和能力。通过建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知道护士从患者的角度换位思考,理解并尊重患者,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2.4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

通过组织护理工作者全面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将可能存在的潜在护理危险进行讨论和学习,认真研读护士行业的操作规程,增强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在书写护理文书时要严格要求护士。也要告知护士在观察患者病情时要详细、仔细,及时的、有预见性的掌握每一个患者的病情并及时告知一声作相应的处理,每天检查相应的护理记录,不得做任意的涂改。

2.5护士长增强管理技巧

护士长作为护理工作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有着重要的责任。护士长应通过每天的交接班了解病房的动态,对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根据护理人员不同的能力和特点合理的安排他们的工作,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合理的调解护患关系,简历和谐的氛围,对产生的纠纷进行适当的调解,避免患者和家属产生抵触情绪形象治疗效果和护理工作。同时还要了解护理人员的心理,使每位护士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3 结论

综上所述,对内科护理的管理工作要高度重视,有关方面要时刻关注内科护理的管理问题,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养和教育,强化其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医疗场所的护理满意度,提上医疗服务质量,为我国医疗事业和国民生活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英莉,王秀玉. 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新疆医学. 2007(03)

[2] 沈冬梅. 基层医院合同制护理人员的聘用与管理[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6(12)

[3] 喻霞. 普外科护理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J]. 基层医学论坛. 2010(15)

危重病人护理问题篇9

关键词结核病;循证护理;护理干预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危重结核病是临床护理科研的重点。结核病的护理一直以来都是按照护理常规进行,在住院治疗的危重结核病患者往往合并一种或多种疾病,并发各种症状,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生活质量全面下降,如何在较短时间内用最经济、最方便的方法解决护理工作中最常见、最突出的护理问题成为临床护理的目标。本文就2005年8-2006年8月以来对68例危重症结核病患者常见护理问题进行循证及护理干预。以探讨循证护理在解决危重结核病护理实践中的效果。

1临床资料

2005年8月~2006年8月列入循证干预的危重结核病患者68例,男46例,女22例,年龄18~78岁,其中结核性脑膜炎15例,结核性胸膜炎合并大量胸腔积液9例,粟粒型肺结核10例,浸润型肺结核合并支气管扩张12例,浸润型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12例,浸润型肺结核合并肺源性心脏病10例。68例危重患者中,33例为高热的循证干预对象,24例为压疮的循证预防对象,17例为排痰困难干预对象。

2方法

2.1准备阶段

在住院危重患者中,全面收集患者资料、整理护理病历,结合住院病历,详尽护理评估、分析并提出主要护理问题:高热、压疮、排痰困难为研究课题。护士长(主管护师)带头,由 6名护理人员组成的循证小组成员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循证和护理干预。

2.2循证过程

2.2.1高热

2.2.1.1问题的提出

结核性脑膜炎昏迷期、粟粒型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合并大量胸腔积液、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时体温常高达39℃~40℃,甚至40℃以上。

2.2.1.2 循证支持

高热患者通常选择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法,物理降温是首选的降温方法,其中擦浴法、冰袋法、静脉降温法中,化学冰袋降温效果优于传统的清水冰袋,温度为41℃~43℃的温热乙醇擦浴法优于传统的乙醇擦浴法[1],中枢性高热选用静脉降温法,有效率为100%[2],文献表明[3]中枢性高热采用程序降温法即包括预测评估、降温措施、降温速度、体温监控、复温管理、症状监测等6个步骤进行的亚低温管理,降温效果好。

2.2.1.3护理干预

根据循证支持,对于高热患者首先区分高热的类型:是中枢性高热、非中枢性高热(致热源性高热)还是两者并存(兼有中枢性高热、致热源性高热因素)。将高热患者置于室温18℃~22℃,湿度55%~65%的病房里,头部、双腋下、腹股沟、窝等大血管走行处置化学冰袋,足部置热水袋(水温不超过50℃),同时用41℃~43℃的酒精(30%~50%)擦浴,中枢性高热患者静脉滴注0℃~10℃低温液体(5%葡萄糖、10%葡萄糖、5%葡萄糖氯化钠)500~1000ml,滴速40~60滴/min,但高龄、有心脏病史者慎用,中枢性高热患者,也可采用程序降温法行亚低温管理。非中枢性高热在物理降温同时辅以药物氨基比林、地塞米松等。体温40℃以上体质好的青壮年患者选择2~3种降温法同时进行降温,年老体弱者选择1~2种降温法。

2.2.2压疮

2.2.2.1问题的提出

结核性脑膜炎、年老体弱、病情危重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的患者皮肤受压处易发生压疮。2.2.2.2 循证支持

当皮肤受压循环障碍时,如果病床内的温度和湿度的升高得不到有效控制,可因皮肤温度升高而加快组织代谢,并对氧的需求量增加10%,而皮肤受压处垫凉液垫能降低病床内温度,有效预防压疮。同时,9.33kPa(70mmHg)的压力持续2h以上可引起不可逆的细胞变性,而45°角侧卧是预防压疮的最佳卧位[4]。

2.2.2.3护理干预

将长期卧床的危重患者垫气垫床,每2h翻身1次,翻身时,取左斜或右斜45°角,上臂前伸与腋成30°角,屈髋屈膝两腿分开,两膝之间垫软枕,防止骨隆突处皮肤相互受压,分别在患者枕骨、双侧肩胛骨、腰部、双膝、双侧足下垫软枕,每2h分别移开软枕原位按摩后翻身,对已发红的局部组织禁止按摩,以免加重组织损伤,局部红肿处,垫凉液垫,大便失禁者,及时清洗,引起红臀者,用氧化锌软膏局部外涂,并保持皮肤、床单干洁,鼓励或协助患者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必要时行肠外营养。

2.2.3排痰困难

2.2.3.1问题的提出

老年肺结核患者呼吸道黏膜萎缩,纤毛运动不良,危重患者咳嗽无力,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分泌物易潴留在支气管、气管,导致排痰困难,严重影响通气功能,引起通气障碍。

2.2.3.2循证支持

在排痰护理中,采用“湿、拍、翻、流、咳、吸”等综合护理措施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效果显著[5]。

2.2.3.3护理干预

根据病情,鼓励患者多饮水,痰液黏稠者用生理盐水20ml加α-糜蛋白酶2000u超声雾化吸入,吸氧时在湿化瓶内装入40℃~50℃温开水,以达到清洁和湿化作用,在湿化同时辅助拍背,拍背时,掌指关节微屈呈120°角,用碗力轻柔地、迅速地从下至上、由两侧到中央拍打腋下、前胸、背部,必须在呼气时拍背,呼气时叩击3~5次,边拍边鼓励患者咳嗽排痰,指导进行有效咳嗽、先行2次深呼吸,第3次深呼吸后屏气2~3s然后深咳3次,将痰咳至咽喉部在迅速咳出,在患者耐受范围内,根据痰液潴留部位调整,使痰液潴留的区域在上,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借重力使痰液顺流至气管而排出,每2h翻身、拍背1次,每次拍背5~15min,当咳嗽无力时,站在患者床旁即可听到呼噜声,表明有大量糊状痰淤积在上呼吸道,可适时吸痰。

3效果

非中枢性高热患者入院2天内体温降至38℃以下,中枢性高热患者通过综合降温措施2天内体温降至37℃~38℃,并维持在理想高度,降低了脑及机体的代谢,减少了耗氧量,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住院期间患者未发生压疮,排痰困难者入院后第3天,肺部听诊痰鸣音或肺部音明显减少,呼吸困难症状改善。

4讨论

循证护理学[6 ] 即“遵循证据的护理”,其概念是护士应慎重、准确而明智地应用能够获得好的护理学科研究证据,结合护士的个人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多年的临床经验,并能充分考虑病人的价值、意愿、愿望和实际情况,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符合病人实际情况的护理计划,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本研究运用循证护理对危重结核病护理研究显示: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在解决危重结核病人压疮、高热、排痰困难这几个重要护理问题过程中发挥出良好的效果。李建云[7]对45例重症结脑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针对颅内压增高,应用脱水剂的相关问题,对其进行循证护理,同样也取得显著效果。在其它各护理实践过程中也显示出良好效果[8-9]。经系统评价的、合理的、科学的护理研究成果应用于危重结核患者护理中,实施以最优化为原则的循证护理,更新了传统结核病护理的思维方式,用科学的护理方法分析并解决护理问题,满足了患者及家属对现代护理的更高要求,提高了结核病护理工作的主动性、独立性。

参考文献

[1] 郑国琴、林奕、陈敬芳、王惠兰.结核性脑膜炎高热病人的亚低温护理探讨[J].护理研究,2007 ,21(2):481-483.

[2] 张为朵.高热患者同时采用物理与药物降温45例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5):26.

[3] 张丽敏、强薇.降温方法护理进展与探讨[J].当代护士,2007 ,1(3):6-7 .

[4] 李玉君.压疮病人的护理体会[J].中医药导报,2007,13(2):126.

[5] 梁国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阻塞的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04 ,3 (3)13-14.

[6] 王振英、臧艳军、孙玉玺.循证护理学---以证据为基础的护理实践[J].中国民康医学

2007,19(6):483-498.

[7] 李建云.循证护理在脱水疗法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06,14(1):22-23.

危重病人护理问题篇10

【关键词】护士; 评判性思维; ICU; 应用

【中图分类号】R3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084-01

护士作为患者病情观察的直接实施者,患者病情变化第一时间掌握的和需要立即采取措施的人就是护士,对ICU护士的素质标准[1]就有严格的规定。ICU护士应用评判性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评判性思维是指个体在复杂的情景中能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选择、识别、假设。在反思的基础上分析、推理、作出护理的判断和正确取舍的高级思维方法及形式[2]。为了适应ICU内复杂的护理环境必须学会运用评判性思维才能适应救治需要。现就评判性思维的应用做一总结。

1 危重症患者护理

在个体护理中要对获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识别,反思、推理、整合,这一过程必须运用到评判性思维,才能作出合理的判断,不仅为患者获救赢得时间、也可避免意外发生。曾有一位82岁的老年男性患者,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动脉高压。患者病史右侧肺因为病变部分切除、右主气管又有一肿物,对于长期卧床的危重症患者,应定时翻身预防褥疮,如果不对该患者的病情加以分析、识别就会因为在左侧翻身时出现气管移位、牵拉,发生意外。在重症监护病区在相当多的情况下都会有很多相互矛盾的状况出现,因此,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综合分析。

2 基础护理

2.1 皮肤护理 有些家庭危重症患者由于诸多的原因和缺乏护理知识,使得患病在床的病人,发生褥疮,背部骨突处特别是骶尾部多处Ⅱ-Ⅲ疮且创面渗液,按照常规的方法给予换药,由于在骶尾部,尽管每2h翻身一次或缩短翻身时间,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可以,但是生命体征不平稳时就不能按照常规的方法进行,如不翻身或无法减轻皮肤受压,压疮就会加重,最后就有可能因压疮合并症加重病情,应用灯烤侧身的角度太大,影响监测,采用氧气疗法效果不佳,创面仍然潮湿,在将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后并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所学到的知识作出合理的判断,我们所采用的是经过湿化后的氧气含有水分。最后应用无湿化的氧气置于创面,只要将患者创面稍微离开床面,30分钟即可。经过3-4天,创面干燥。如果不应用评判性思维的的方法对患者的创面摒弃传统的方法进行处理,创面就会越来越大。

2.2 口腔护理 评判性思维过程要求人们关注问题、盯住问题、分析和评价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推进问题的更替和转换,创造性的解决问题[3]。口腔护理的目的是保持口腔清洁、湿润、使病人舒适,预防感染等并发症[4]。口腔护理课本中常规都应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漱口水吐入置于口角边的弯盘内,吐出的漱口水飞溅,作为清醒的危重症患者,在视觉及嗅觉上就极为的不舒适, 如果不关注问题和盯住问题就会沿用课本中的口腔护理方法,患者感觉不舒适,使用刷牙漱口吸引法后,漱口水是温或凉的水,可用牙膏,又是日常的漱口法,患者易于接受,解决清醒患者口腔清洁问题。这就是推进问题的更替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2.3 仪器应用有时心电监护仪监护视屏显示患者心率可达170次/分以上,但患者很安静,无缺氧、发热以及无引起心率增快的原因存在,此时应进行监护仪的检查,不可盲目的报告。在监护仪板块中有一项监护灵敏度设置,当设置的波幅较低时,监护仪就会将干扰波当成一次心跳,出现心率增快的假象。因此,日常工作中积极应用评判性思维的主动性和独立性非常重要。

2.4 用药观察 危重症患者大多合并有多脏器功能衰竭,在药物应用上经常同时应用多种药物,而药物相互间有协同作用也有拮抗作用,即使是在治疗剂量下也会增加其中某一种药物的毒性,如不善于思考就无法对危重症患者同时应用多种药物、用药顺序进行合理的安排,综合考虑,如床旁持续血液灌流(CRRT)患者同时间应用抗生素或人血白蛋白,药液和营养液极易丢失,这是评判性思维应用基础知识对CRRT应用原理进行思考后得出的结果。

总之,评判性思维是护理专业人员必需具备的能力之一。面对重症医学科患者病情随时变化、疾病多样性及合并症多发性的复杂护理环境中,护士的评判性思维显得十分重要,经常应用评判性思维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就可避免许多意外的发生,还可为患者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护理质量。也为护理科研提供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志红,周兰妹主编.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5:6

[2] 万衡,李小明,胡柠杉等.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方法培养[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3):411

[3] 刘义兰,王桂兰,赵光红.现代护理教育[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25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