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起源和发展十篇

时间:2023-07-31 17:42:45

电影的起源和发展

电影的起源和发展篇1

Abstract: With the energy crisis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 global energy Internet concept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New clean energy, UHV power grid and smart grid provide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nergy Internet.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global energy Internet trend, the subsequent impact on the photovoltaic grid are discussed, and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departments and power companies.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光伏接入电网;管理模式

Key words: energy Internet;PV access grid;management model

中图分类号:TM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5-0026-02

0 引言

随着火力发电的发展,各种化石性燃料被大量消耗,这些不可再生能源储备日益减少,能源紧张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限制人类社会继续发展的瓶颈,积极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已经势在必行。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球能源互联网理念得以产生和发展。太阳能具有清洁无污染、投资成本小、不受地域限制等优势特点,因此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能源互联网在我国还是一个新概念,它对我国能源产业的改革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对国内能源产业的能源再生规划发展、加强能源的充分利用、促进能源市场的开放和能源产业的优化升级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国民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在全球化进程中跟上时代的脚步。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是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清洁能源的重要开发领域。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光伏接入电网系统并予以运行,技能解决能有持续利用问题,又能降低能源消耗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保护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光伏并网在我国华北、西北等地区已经得到初步实验应用,但是由于光伏发电受天气变化影响,波动性较强,对电网继电保护、供电质量、系统调控管理都会产生影响,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1 光伏接入电网技术问题和解决办法

尽管太阳能就可再生、清洁无污染的优点,但是大规模的太阳能光伏电力系接入常规供电网络系统,在带有优势作用的同时,也会带来各种负面作用。

1.1 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影响和解决措施 首先,依照当前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小规模的光伏接入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但是,如果大容量光伏系统接入低压极有可能导致类似短路抗组这类的参数变化,一旦出现系统故障,由于光伏电源的影响,短路电流会产生不能预期的变化,进而会极大地影响系统继电保护的灵敏性以及选择性。另一方面,是对继电保护系统配置的影响。因为在未来发展阶段,随着能源互联网覆盖范围的逐渐扩大,接入光伏的电力系统会越来越多,对继电保护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做好协调配置,而且要做到保证不同电源的顺利接入以及特高压电网的正常运行,在继电保护系的智能性和灵敏性方面不断优化更新。

1.2 对电力系统供电质量的影响和措施 太阳能由于受到天气状况的影响,其能源供给带有明显的不稳定性,对光伏系统也会产生干扰,从而使供电频率和电压等都不能满足现实需要,电能质量不达标,对生活生产和人们的生活都造成影响。如果光伏接入常电网,利用类似电力电子逆变器这样的手段可以对供电网络电能质量起到帮助作用,但是在未来能源互联网深入发展的时候,这些措施就很难再起到作用,“源-网-荷-储”将成为供电系统保证供电稳定的首选,因为通过它可以有效降低光伏接入的负面影响。

1.3 对电网调控管理模式的影响和措施 调度管理系统关系到电网的正常稳定运行,光伏系统接入对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的影响更为直观显著,由于电压和调度范围的变化,光伏大规模接入电网后,在电网的建设、调整、运行等方面都会造成困扰。因此,在新的能源发展背景下,电力企业应顺应时展潮流,对自身的调度管理工作模式进行合理创新,在传统的工作基础上融合能源互联、智能优化以及集成协调,创立新的能源互联网电力系统的电网调控模式。

2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构成原理和接入电网方案

电影的起源和发展篇2

关键词:哈尔滨;影视旅游;影视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4-0092-02

影视旅游,是以影视拍摄、制作的全过程及与影视相关的事物为吸引物而开展的旅游活动。广义的影视旅游面对的客体对象可以是人造景观,也可以是自然景观、人文古迹,狭义的影视旅游客体则主要指影视主题公园。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广义的影视旅游。

影视旅游是一种主题性的文化旅游,也是深度旅游。影视旅游的形式包括:空间尺度上对外景地、影视主题公园和影视博物馆等的游览,时间尺度上各种形式的影视文化节、电影首映式等引发的旅游活动。

影视旅游的落脚点在旅游,影视在宣传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丰富旅游产品、增加旅游的文化内涵、促进目的地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一、国内外影视旅游的发展情况

影视旅游始于影视产业的兴起,随着影视业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而兴盛。

1963年是影视旅游的正式开端,其标志是环球影城系列的第一个主题公园好莱坞环球影城的建成,此后影城旅游便经久不衰。2000年前后,韩剧带动影视旅游的发展也是一个成功典型。

在国内,1987年,无锡影视拍摄基地于太湖之滨落成,标志着中国影视旅游的正式兴起,随着《唐明皇》《武则天》《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电视剧的热播,影视城吸引了众多游客,影视旅游渐成热点。其后,国内掀起了影视城建设热潮。而更为普遍的是,拍摄取景地借助于某部影视剧的热播,通过大力宣传不断掀起影视旅游热潮,如《边城》与湘西,《卧虎藏龙》与黄山等。

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旅游将成为国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影视旅游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据统计,2012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29.57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2.0%。2012年全国完成电视剧目共计506部,电影893部,观影人次达到4.71亿,电影总票房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两大产业的数据反映出影视旅游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哈尔滨发展影视旅游的优势、现状及问题

哈尔滨具有独特的城市魅力,成为越来越多影视创作人的取景地,中央大街、道外老街等频频出现在影院银幕和电视荧屏上。因此,哈尔滨被誉为无须雕琢的影视基地、天然的“梦工厂”。哈尔滨发展影视旅游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优势

1.影视旅游资源丰富。在哈尔滨取景拍摄的影视剧非常多,形成了丰富的影视旅游资源。这些拍摄取景地遍布哈尔滨城市各处,包括道外老街、中央大街、马迭尔宾馆、索菲亚教堂、香坊火车站、市一中、犹太教堂、伏尔加庄园、萧红故居、太阳岛等,多达20余处。

2.哈尔滨在中国电影史上地位重要。1905年,俄国人科勃采夫建起了哈尔滨第一家电影院,这也是中国第一家电影院,而美国在1905年才仅有10家影院。1908年创办的奥连特电影院(和平影院)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电影院,现在遗留下来的老电影院还有多家。新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桥》,新中国第一部翻译片《普通一兵》都诞生在哈尔滨。哈尔滨是中国举办电影节时间最早和历史最长的城市,从1989年开始举办冰雪电影节,早于上海、长春等国内电影节,为哈尔滨在20世纪80年代赢得了“电影之城”的美誉。

3.影视剧作品数量多。据资深影评人申志远统计,百年来在哈尔滨拍摄的影视剧达100多部。《赵一曼》《光芒万丈》《熊迹》《黑三角》《夜幕下的哈尔滨》《雪城》《炮兵少校》《年轮》等影视作品都曾脍炙人口,影响深远。2000年以来,有五六十部影视剧在哈尔滨取景拍摄。

4.影视明星数量多。哈尔滨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人才济济,众星闪耀。已故上影著名演员张伐、关宏达都是哈尔滨人,北影田方,长影张平、李景波,峨影李亚林都在哈工作生活过。哈尔滨人肖桂云、赵为恒、杨亚洲、马晓颖、邓迎海等导演的《开国大典》《炮兵少校》《美丽的大脚》《年轮》等屡获大奖。宋佳主演的《悬崖》《萧红》,孙红雷主演的《我的父亲母亲》《征服》《潜伏》等影响巨大。还有倪大红、王劲松、吴连生、张译、赵文卓、李冰冰、李岚、程煜、杜雨露、金铁霖、黄宏、陈红、沈傲君、贾乃亮、马苏、韩东、傅艺伟等。这些编剧、导演和演员都是哈尔滨发展影视旅游不可多得的资源。

(二)现状

1.佳作影响大。新版《夜幕下的哈尔滨》《浴火危城》等都在央视播出,受众面广,影响大。宋佳主演的《悬崖》《萧红》等获得大奖,引起广泛关注。

2.景区借助影视剧开展了旅游宣传。马迭尔宾馆特意保留了一些拍摄场地,设置了标牌和文字说明,临街张贴影视剧照,为团体游客提供导游服务。道外巴洛克老街提供一些民国服饰、洋车等道具,免费供游客拍照留念。

3.2012年举办的第24届哈尔滨冰雪电影节暨第二届华语电影产业盛典,打出产业牌,力图重振在业界的影响。

4.哈尔滨市旅游局及时推出了相关的影视旅游线路,如推出《夜幕下的哈尔滨》一日游、《闯关东》哈尔滨外景地一日游等线路。

(三)问题

1.影视旅游资源分散。市区内的取景地虽然很多,但过于分散,不利于并类串线组合形成专门的旅游线路。

2.影视精品较少。虽然涌现出一些影响较大的影视剧作品,但相比之下,更多的影视剧并没有产生大的反响,整体质量不高,精品太少。

3.现代都市生活题材的影视作品太少。影视能反映一个城市的时尚与活力,但在哈尔滨拍摄的影视剧,以历史题材的片子居多,而现代都市生活的题材较少,很难激发年轻人的旅游兴趣。

4.静态游览多,体验参与少。目前哈尔滨的影视旅游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的观光层面,静态游览多,体验参与少,多数取景地连说明的牌子都没有。

5.衍生产品开发不够。依托影视作品而开发出的纪念品等,既是影视产业的一部分,也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以电影《萧红》为例,电影热映后,相关的影视旅游纪念品却并不多见。相关的书籍,取景的旅馆,萧红的服饰,电影光碟,电影旅游线路等,并没有及时跟进,未能掀起旅游效应。

6.电影节的影响力还很有限。哈尔滨冰雪电影节虽然举办最早,时间最长,但是品牌影响力远没有发挥出来。

7.政府重视不够。政府对于利用影视来宣传城市形象和促进旅游发展的意识还不强。因此对影视拍摄和影视旅游的规划和宣传工作做得不够。

三、哈尔滨发展影视旅游的对策

(一)加强影视旅游资源的保护

哈尔滨之所以能够吸引这么多剧组来取景拍摄,一是哈尔滨的老街区老建筑特色鲜明,保存比较完好。二是哈尔滨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

必须保护好特色街区的建筑和景观。《哈尔滨市保护建筑和保护街区条例》(2001)很科学很详细,要严格落实。保护建筑和街区的改造利用要慎重,周边力避建设高层建筑和现代设施,保证历史建筑风貌的完整性。剧组取景拍摄要和文物部门联系,制定详细的文物保护措施,景区要切实履行起监管责任,毕竟景区管护方才是主人。

对于松花江沿岸的冰雪资源要集中开发,统一管理。码头要设置适度,游乐项目要统筹规划,既要满足玩赏的需求,又要尽量保留松花江的天然模样。

(二)加强对影视旅游的支持力度

政府要把影视旅游放在文化产业的总体布局中来规划和开发。设立影视发展基金,资助本地优质影视剧的摄制和宣传。在税收和金融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支持影视剧向国内外输出,鼓励影视公司和旅游企业开发影视衍生品。

政府部门应该把旅游资源、影视作品、城市文化等结合起来,作为完整的城市形象,再利用明星效应、影视效果,开展整体营销,放大宣传的影响力。

对于外来剧组的投资和拍摄予以政策支持,合作建立拍摄基地,组织景区参与拍摄前后的宣传推广。

(三)设立招摄部门

可在旅游局设立招摄机构,专门负责推介哈尔滨的自然和人文的旅游资源,吸引各大电影厂、央视和各省的影视剧制作中心、国外的电影公司,来选景拍摄,尤其是争取大导演与大制作。参与洛杉矶年度拍摄地争取大会,在全球范围内宣传推介哈尔滨。参加各类旅游展会、电影首映式、会以及节庆活动,全力推介哈尔滨的旅游资源和影视拍摄条件。

(四)办好哈尔滨冰雪电影节

哈尔滨电影节要重振雄风,打造电影产业品牌。首先,可借助冰雪节的品牌影响力,名度。其次,充分开发本地明星资源,如孙红雷、宋佳等,邀请他们做旅游形象大使,参与各种旅游宣传活动。第三,充分利用电影节上的星资源和片资源。电影节上导演明星云集,新片佳作齐现,必须好好利用。

(五)推动影视旅游衍生产品的开发

影视剧的衍生产品开发同样重要,不但延长产业链,增加收入,而且还有巩固影视和旅游印象的双重作用。影视作品中涉及的相关事件、活动、艺术、思想等内容,都可进行创意开发,都能向旅游领域渗透。可借鉴韩国的做法,结合影视剧开发影碟、书籍、剧照、服饰、饮食等,纪念品种类要丰富,以满足不同人群,制作要精美,要有创意,有保存价值和纪念意义。

(六)切实提高影视剧作品的质量

影视的创作拍摄各环节都要精心谋划、精良制作,打造精品,塑造哈尔滨影视的品牌。在题材上,多拍一些表现哈尔滨现代都市生活的影视剧,贴近市民生活,反映时代风貌,展示冰城人现代时尚包容、充满活力的一面。

文联、作协、文化和新闻出版局、广电局等文化管理部门应组织遴选优秀的著作和剧作,影协和电影厂、影视剧制作单位等应精心组织,拍摄出高质量的哈版影视剧作品。适当引进知名导演、编剧、演员和影视制作公司参与创作、制作,有效提高哈版影视剧作品的影响力。

(七)大胆利用新媒体的宣传效应

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媒体在年轻群体中传播快、影响大。比如微电影,可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可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深得热捧,国内不少微电影节也顺势而兴,如两岸微电影大赛、大学生微电影节等。因此精心拍摄旅游微电影系列,再与微信、微博、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一起联合营销,是一种成本小、效应大的宣传途径,值得尝试。

参考文献:

[1] 刘滨谊,刘琴.中国影视旅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J].旅游学刊,2004(6):77-81.

电影的起源和发展篇3

一、山东电影创意元素分析

(一)山东电影创意元素特色分析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和品位也在不断提高,当今的电影电视作品呈现出了各具特色、五彩缤纷的多样性来满足不同观影者的需求。同时,在放眼全国市场的基础上,为了充分利用本土地域文化资源、最大限度地抓住本地观众群,进而把本土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发扬光大,各地的影视创作纷纷打出地域文化品牌特色,出现了以地域文化为标杆的影视创作。山东具有海陆兼备的天然优越的地理环境,胶东沿海地区有着浓郁奔放的渔家风情;泰山山脉的绵延曲折构成了源远流长的泰山文化;作为革命摇篮的沂蒙胜地拥有着丰富的红色革命素材。此外,作为伟大思想家诞生的孔子故里———曲阜,也是儒家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受儒家文化的浸染最深。儒家文化以“仁”为核心,讲究“孝、悌、忠、信、礼、仪、廉、耻”,倡导修身存养、道德理性。正是这些精神品质塑造了性格憨厚热情的山东人,也使得电影创作中的山东人常常给人义气奔放之感。可以说,山东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共同造就了齐鲁大地丰富的人文资源,充分彰显了齐鲁文化的精神内涵,构成为山东文化创意产业雄厚的文化软实力,也为山东电影的勃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创造源泉,因此,山东的人文特色是山东电影创意元素的重要来源之一。从历史的角度来考量,拥有数千年文明史的山东,可以算作历史悠久的文明大省。这片土地见证着从原始社会开始,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历史演变进程中众多邦国部落的兴衰与更迭。今在山东境内的齐国和鲁国,作为西周时期最大的两个分封国在中国历史上也产生过重要影响。齐国“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鲁国崇尚儒家文化,为“礼仪之邦”,正是历史的不断演变与进步使得今天的山东有了“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誉,在形成独特的齐鲁文化的同时,也见证了齐鲁历史上发生过的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产生了无数可歌可泣、至关重要的英雄人物,这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为电影剧本编写提供了丰富素材,成为推动山东电影不断创新的原始材料。因此,将山东地区儒雅的人文特色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相结合,立足于二者之上的山东电影创作必将会促进更多别具特色、充满创意的影视作品的产生。

(二)山东电影创意元素案例分析———《沂蒙六姐妹》

近年来,一批具有山东地域人文历史特色的经典影视作品纷纷被搬上银幕同观众见面。2009年山东省制作的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的影片———《沂蒙六姐妹》,便是最能体现山东电影创意元素的优秀影视作品之一。作为一部感人至深的主旋律影片,《沂蒙六姐妹》立足于山东本土的历史文化资源,将镜头对准了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山东沂蒙地区的孟良崮战役。影片取材于真实的历史战争故事,以沂蒙六个姐妹带头支援前线的感人事迹为叙事核心,塑造出了一系列在特殊革命年代里生长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的有血有肉、无私奉献的人物形象,将以“沂蒙六姐妹”为代表的老区人民的崇高精神品质和沂蒙地区秀美的自然风光尽情地展现在了全国观众面前。同时,影片中所反映出来的沂蒙人民对于革命战争的理解、奉献与牺牲打动了每位观影者的心灵,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被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确定为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的重点影片。

《沂蒙六姐妹》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首先在于创作者所选取的独特的创意视角。以“战争中的沂蒙女人”作为叙事中心,打破了传统主旋律战争影片一味塑造革命英雄光辉高大形象的叙事模式,既没有刻意渲染悲壮的英雄事迹,也并非把女性角色置于男性的衬托之下,而是最直接的把战争中的女人推向了镜头前面,通过她们的非战争生活书写了平凡朴实的沂蒙百姓对战争做出的奉献与牺牲,从而赋予“战争中的英雄”以新的涵义。因此,“战争中的女人”这一叙事视角的独特创意便是《沂蒙六姐妹》作为战争题材影片的创新点之一。

其次,《沂蒙六姐妹》作为主旋律影片打破了以往主旋律战争题材影片的惯性思维,巧妙隐藏了政治主旋律与传统意识形态相结合的教化意义。从人文情感给予深切关怀的角度出发,使勤劳淳朴的沂蒙百姓所散发出来的人性光彩同战争的残酷血腥形成了鲜明对比。可以说,《沂蒙六姐妹》是一部散文化叙事的主旋律影片,以“人”为核心而淡化了“军”的色彩,以一种人性化、情感化的叙事风格,把个人对于生存和情感的渴望与整个民族大义结合在一起。因此,这种道德化、情感化、人性化的叙事风格也成为《沂蒙六姐妹》的创意表现之一。《沂蒙六姐妹》之所以能够在叙事视角和叙事风格上具有突破以往主旋律战争题材影片的创新点,就在于创作者抓住特定时代内涵的同时,还着重立足于山东地域的人文历史特色。沂蒙素有“革命老区”之称,历史上诸如刘少奇、、等许许多多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战斗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沂蒙人民用自己对党的忠诚和拥护顽强参与了包括孟良崮战役在内的共2万余次战斗,正如元帅所言:“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不会忘记沂蒙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由此可见,这片沂蒙土地所孕育出来的沂蒙文化作为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正是在这样的区域历史文化背景下,《沂蒙六姐妹》应运而生。“沂蒙六姐妹”的人物形象就是无数淳朴善良的沂蒙百姓的缩影,六姐妹的精神品质就是沂蒙精神的集中体现,特有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这部主旋律影片提供了原始的创作素材,而独特的地域人文气息也成为这部影片能够区别于其他主旋律作品的重要创意元素之一。

二、山东电影创意元素的缺失

(一)流行文化元素的缺失

在流行文化当道的影视文化圈内,电影对流行文化是否足够敏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部影片是否具有新颖的卖点,是否能够最大限度的吸引观影者的好奇心,从而在同一档期内比其他影片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因此,在当下竞争如此激烈的电影市场中,电影创意与流行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山东本地制作的影片,诸如《孔繁森》、《沂蒙六姐妹》等题材的电影创作宗旨是在于竭尽全力的还原历史本真,力求塑造典型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人物崇高的精神面貌,用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去衡量和评价事件或人物的历史价值。因此在《孔繁森》中,我们可以看到被人民誉为“好书记”的孔繁森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舍家为民、最终以身殉职的感动事迹;也可以在《沂蒙六姐妹》中感受到沂蒙人民对战士们的深情厚爱、对战争的理解与牺牲。山东地区的这些历史题材的主流影片所表达出的高尚情感都是世间大爱,是受传统的地域文化、齐鲁文化所浸染与熏陶的,属于我们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它们的存在也是具有积极地教育指导意义的。然而,电影不仅是要将传统的文化道德观念传播给大众,好的电影作品不能只讲其思想性、艺术性的高尚,在现代市场机制中,电影的商业性也是不可缺少的,这就凸显了流行文化在影片中存在的重要性。因此,山东电影作品如果想要突破发展瓶颈有所创新,就要给予流行文化、时尚文化以更多地关注,使山东电影不只被老一辈人所喜爱,还能受到年轻人的关注与喜爱。

(二)娱乐精神元素的缺失

对娱乐的追求是人类潜意识中本就存在的无意识召唤,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必然呈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新的社会形势下,面对日益紧张激烈的生存环境,追求娱乐更加成为人们适应快节奏社会、排忧减压和表达自我的生活方式。因此,对经典进行消解、对传统进行阐释、对社会进行反讽的幽默诙谐的影片风格和轻松愉快的影片节奏,更受观众喜爱。山东电影创作主要倾向于制作具有主流价值观念的红色历史影片和符合传统儒家人文关怀、伦理道德的故事片,将更多地关注度集中于电影作品的思想导向性和艺术的高品质,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娱乐精神的重要性。因此,山东地区的创作局限似乎是把主旋律题材的影片与艺术电影、商业电影分割开来,纯粹的认为艺术电影重在思想探索、主旋律影片则以政治意识形态为重,没有很好地把商业电影所具有的娱乐特长很好地融合在电影创作上来。因此,作为文化大省的山东,我们的文化视野可以更加开阔。传统的红色主题、主流文化电影作品固然能够将本地区的精品文化发扬光大,另一方面结合市场而言,大众也同样期待主题轻松欢快、具有娱乐创意的商业影片。山东电影要想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就要更好的调和艺术、市场与大众之间的关系,“娱乐精神”并不是愚乐精神,山东电影所需要的娱乐精神元素是新形势下对于传统说教文化很好的互补,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又是对现代“泛娱乐化”现象给予的及时纠正和正确引导,从而在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中营造和谐愉悦的社会氛围。

(三)地域电影品牌建构的缺失

从电影诞生的第一天起商业性就已成为电影的根本属性,而电影品牌的打造是电影市场发展成熟的必然选择,因此电影艺术与营销经济有着无法割断的密切联系。目前从国内电影市场来看,冯小刚电影品牌的成功打造可以为山东电影品牌的树立提供非常宝贵的成功经验:首先,电影进入市场后,作为商品的电影一定要顺应市场的商业需求,即尊重电影的商业属性,做好市场拓展的营销策划。山东地区创作的影视作品之所以影响面窄、知名度不够,其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往往把充足的精力单一投入于电影的创作环节,而对生产出来的最终作品忽视了它的宣传和推广。然而在现代市场商业竞争的巨大浪潮中,我们逐渐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拍好一部电影其实并不是最难的,难的是怎样把这部好电影也卖的好!因此,在影片的后期市场化操作中,制定准确的发行策略至关重要。山东可以选择有实力的电影企业进行双赢合作,利用现代丰富的多媒体信息渠道宣传山东地域电影品牌,扩展影片的知名度,根据影片的题材内容选择新颖的宣传角度,以此吸引市场的关注度,最大限度赚取影院上座率。其次,地域品牌特色的打造还要确定鲜明的影片类型。对山东而言,如前所述,可以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红色经典、历史故事,在作品中呈现出独特的山东地貌,彰显出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例如将“沂蒙六姐妹”打造成品牌,从电影《沂蒙六姐妹》出发,介绍沂蒙历史、宣传沂蒙文化,进而衍生出沂蒙红色旅游等产业链,使电影成为推动城市建设的方式之一。

三、山东电影创意元素培植策略

(一)创意剧本的选取

对于电影产业的发展来说,如果发展的核心在于创意,那么发展的源头就是剧本。电影剧本作为一剧之本,是整个故事发生、发展和人物塑造的开始,没有剧本,电影作品的拍摄工作也就没有了依托和根基,演员也就没有了所谓的角色。因此,电影剧本作为一部影视剧作品创作的源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我们所熟悉的《哈利•波特》这部影片,正是改编自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文学著作。由它改编的7部电影使华纳创收80亿美元,也使得曾一度穷困潦倒的女作家成为如今比英国女王更为富有的女富豪。因此,挑选具有创意元素的好剧本是打造好的影视作品的关键条件之一,也是山东地区培植电影创意的有效首要途径。创意剧本作为山东创意电影的重要元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创意剧本的创作和创意剧本的挑选。首先,创意剧本的创作主要是对于编剧而言的。一般认为,剧本处于电影产业链的最前端,而编剧则犹如掌握产业发展最初方向的舵手,想要电影朝着有创意的方向发展迈进,编剧自身的创作功力不可小觑,好的剧本是要深入生活、深入人心的。因此,我们的编剧创作也要更多的从生活角度出发,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灵感,充分挖掘和利用我们身边的创意文化资源,创作出本土化、符合老百姓审美的电影作品,确立山东自身的电影文化品格。其次,挑选有创意的剧本则是针对导演及创作团队来说的,剧本的挑选是体现电影创意的重要环节之一。例如,山东的地域民俗特色决定了山东地区更适合拍摄具有主旋律价值观、弘扬传统文化的电影作品。但同一主题内容的影片可以通过不同的题材类型表现出来,既可以选择单一的战争题材来表现,也可以是选择爱情剧、谍战悬疑剧等,不同表现形式的选择就体现了创作团队的创新精神。

(二)创意人才的培养

电影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其生存和发展都要依靠各类文化程度高、掌握一定科学技术的创意人才的智慧结晶支撑。从电影的编剧创作、艺术表演、摄影、美术、剪辑、发行、营销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富有创造性的人才,大家各司其职,通力合作才能创意无穷。因此,创意人才的培养也是电影创意链条上的首要工作。电影创意人才主要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编剧及文学策划人才。原创的影视文学剧本对于电影创意产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具有创意精神的编剧人才则更为可贵,这一点在上文“创意剧本”的论述中已经提及,在此就不做过多描述。第二种电影创意人才是专业技术人才。所谓专业技术人才是指电影制作环节当中掌握摄影、美术、音乐、剪辑等专业技术操作的电影人才。电影作为创意产业,可以说其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具体的拍摄、制作和后期处理的专门人员,这些看似零散的环节实际上是为电影中必不可少的各自元素提供切实的保障,一个都不能缺少。第三种人才是数字时代所最为宝贵的电影特效人才。

2010年《阿凡达》的上映所引起人们的空前关注标志着电影数字时代新篇章的到来。而就2010年进口影片票房排名来看,前三名中除了《阿凡达》之外的《盗梦空间》和《爱丽丝梦游仙境》也无一例外是以如梦似幻的特效技术取胜的。面对海外市场的激烈竞争,对中国电影来说既是发展的新机遇,同时也是严峻的危机和挑战。客观来讲,中国电影的数字化发展还远不能及欧美等海外电影,我们的创作团队也急需高质量特效人才的加入,而目前的高质量专业人才的供给并无法满足市场和技术需求,可见培养复合型的电影特效人才的工作已经是迫在眉睫了。对山东本土而言,可以着力在各大高校和综合型大学设立相关专业以培养本土高素质电影特效人才,此外,由于一时间还难以获得充足的人才资源,可以加大相关的资金投入进而挖掘各地优秀的人力资源。第四种电影人才处于电影作品完成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继剧本策划、拍摄制作、后期处理之后的发行营销人才。每一部电影创意作品都有适合自己的独特的营销方式,营销人员通过结合影片自身品质和名人效应有针对性的对产品包装宣传,充分利用媒体的传播作用进而扩大山东影片的知名度,拓展区域外市场。同时,对于具有丰富营销经验的团队来说,专门营销机构的设立也是非常必要的。专门机构承担的营销责任分工更为具体和精确,不仅可以包括电影上映前的宣传工作,还有上映之后、下线之前的影响造势来争取票房以及后续衍生资源营销。总之,人才培养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对于山东电影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三)深化电影体制改革

电影的起源和发展篇4

关键词:水利水电 经济 生态环境 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能源需求迅速增加,2007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已达到26.5亿t标准煤,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和消费国,[1]对于电力需求量也相应增加,因此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投入也在不断增大。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不仅对于促进我国的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促进资源合理利用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之而来的便是严重的环境问题,水电发展也遇到了很大的争议。有鉴于此,本文旨在寻求一条亲善环境的水电科学发展之路。

一、水利水电建设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国水利资源丰富。

我国幅员辽阔,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我国大陆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在1万千瓦及以上的河流共3886条,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年电量为60829亿千瓦时,平均功率为69440万千瓦;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54164万千瓦,年发电量24740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40180万千瓦,年发电量17534亿千瓦时。[2]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数字啊,对于老天的恩赐,我们切不能暴殄天物。

我国实施水电开发的必要性。

1.2.1 我国能源结构决定。

我国常规能源以煤炭和水力资源为主,但过度依赖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不可再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水力资源在我国却有巨大优势:我国水力资源总量大,居世界第一;水力资源开发程度低,适合大力发展;水电所占国家能源比重低,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1.2.2 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决定。

我国虽然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是由于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时间分布不均和降雨集中,加之我国人口众多,导致人均水资源及其有限,进而导致我国四大水问题: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流失和水污染严重。通过修建大坝,能有效调节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通过引水工程,能一定程度上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1.2.3 与其它能源相比,优势巨大。

水电实际上是目前人类唯一能够大规模商业化开发利用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因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相比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其它可再生的能源来说,水电成本是最低的,也是最现实的选择。而中国拥有独一无二的水电资源,必须充分利用。

1.2.4 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我国要和谐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加快西部水电开发,加大“西电东送”的力度,既发挥了西部水资源的优势,又带动了西部落后经济的发展,实现全社会和谐发展。

1.2.5 响应国家号召的需要。

我国的电力发展政策是:大力发展水电,优化发展火电,适当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新能源。[3]把水电排在第一位是党中央深思熟虑后制订的一贯政策,是十分正确的。对中国来说,开发水电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必然的选择。

二、水利水电工程引起的环境破坏。

2.1 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2.1.1 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河流上建坝,阻断了天然河道,导致河道的流态发生变化,使河流局部形态均一化和非连续化,进而引发整条河流上下游和河口的水文特征发生改变,如水温变化导致的鱼类繁殖期紊乱,水速下降导致河流自净能力的下降,库区雨水发生明显的变化等。[4]

2.2.2 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在建设的同时,施工方要进行工程占地等行为,往往要毁坏树木、草丛,影响了陆生动物的栖息地,同时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不经处理直接向河道排放,从而改变了河道的理化性质,恶化了河道岸边的爬行动物的生存环境,迫使大量动物外迁。

2.2.3 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影响气候变化。

水库蓄水拦砂致使大坝下游河床的流水侵蚀冲刷作用增强,有可能诱发山体滑坡甚至地震等自然灾害,[5]世界上至少有70座水库产生诱发地震,通常是由超过100m高的水坝,库容超过10亿m3的水库造成的。我国有14座水库诱发地震,最大的是1962年3月19日广东新丰江水库的6.1级地震,坝区地震烈度8度,周围200多Km范围内的20多个县市遭受破坏,房屋毁坏2万余间,倒塌1800多间,死亡85人。同时,大坝库区由于河水表面积大增,形成的局部小气候有可能对周围的气象条件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如干旱、洪涝等。

2.2.4 水坝拆除。

水坝是有工作年限的,一般水坝寿命在50-100年左右,由于我国水电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水坝拆除工作还没有真正展开过,因此这方面的工作研究比较少。一般来说,水坝拆除产生的危害主要是再次破坏当地自然、社会环境,形成坝区二次破坏。[6]

2.2 对社会环境的破坏。

2.2.1 水电建设导致大量移民。

由于水坝蓄水后河流高度增加,淹没的城镇、村落必须移民,而且为保证自然环境最大限度的得到保护,移民不能原地后撤,而是要举家迁到千里之外的移民安置点。水库移民涉及众多领域,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人的生存权和居住权的调整,是当今世界性的难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修建了8万多座水库,因水电建设而移民的人数有1500万人,仅三峡大坝就移民超过100万。这些移民很多都生活贫困,造成了很大的社会问题。[7]

2.2.2 耕地退化。

耕地是我国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但是由于水电工程的建设,会导致该区域水位上升,使耕地盐碱化,甚至可能成为沼泽地,导致耕地面积急剧减小,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是一大威胁。

2.2.3 加剧疾病传播。

在水电工程建设区域,气候会发生变化,造成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的疾病传播,同时,移民和动物迁出库区也会造成疾病传播范围的扩大,影响人群的身体健康。

2.2.4 文物古迹遭到破坏。

我国是历史文明古国,文物古迹极多,水库库区淹没后对库区文物和景观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三、亟待实施的环境保护措施。

电影的起源和发展篇5

[关键词] 《指环王》;主题音乐;艺术特征

一、影片《指环王》主题音乐的分类

一般情况下,电影主题音乐都能给观众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在具体电影音乐的创作中,它实际展现出某种中心思想与感情,也代表某个人物角色或场景与故事情节。且首次出现就确定其基调,并要多次出现且比较完整。

影片《指环王》的首个主题音乐是摩羯起源主题,该音乐主题贯穿整部影片。它的音乐构造是单段式,且兼具小调特点,音乐结束时让人有种不稳定之感受。

该影片的音乐主题中摩羯起源主题大致出现了几次:

首次出现是在电影刚开始的黑场,尽管它只是背景音乐,不过因为声音在这个地方占据主导位置,因此人们的思绪很快就随着背景音乐而进入到电影情节之中。接着就是出现在首个序幕结束的地方,贪心的艾希多被乱箭射杀,这时摩羯起源主题出现,摩羯的出现最开始就带给人类是悲剧。摩羯起源主题第三次出现,彼尔波已背井离乡,福洛铎偶然邂逅甘道福,甘道福给福洛铎讲摩羯的故事,音乐主题以背景音乐形式出现,摩羯的出现到底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灾祸成为一个谜团。摩羯起源主题第四次出现在队伍向黑暗火山进发路过娜司之门看见了雅古娜司雕像,管弦乐队奏出刚劲有力的主题音乐。第五次出现是在电影第3章节的开始,与邪恶势力战斗获得巨大胜利,不过邪恶势力依然强大。第六次出现在电影结束,是正邪两股势力在黑暗火山中进行殊死搏斗的情节。

霞儿主题是电影的第二个主题音乐。霞儿那让人难忘的、悠闲的乡村生活给人们留下很深印象,霞儿主题再次出现是在福洛铎和单木离开霞儿的片段中,单木将要离开霞儿的麦地时,他对福洛铎说这次离开家乡是最远的地方,而主题音乐在此给人一种思念故乡之感。主题音乐三度出现在福洛铎等几人在睿温代尔遇见彼尔波,历经磨难亲人相遇,音乐此时让人们体会到浓烈的亲情。霞儿主题第四度出现在远征队出发前,因为福洛铎努力争取,顺利组建远征队,此时霞儿主题的第二部分也就在这个地方变成远征队中心主题。后来远征队即将离开喀拉斯加嘉拉盾的精灵王国继续行进,傍晚在河岸边休息的时候,单木叮嘱福洛铎要吃饱,二人在行军中慢慢有了感情。霞儿主题第六次出现的时候,远征队伍此时四分五裂,单木和福洛铎在山脚下吃饭。第七次出现是单木从荣岭手中救出福洛铎,随着单木的心理活动的展现,主题音乐在这个地方变成人对幸福生活的渴望。第八次出现是在故事的终结部分,福洛铎被甘道福利用乘坐雄鹰救出,然后在昏睡中苏醒过来,音乐主题多次出现一直到罡多王加冕仪式开始。

洛罕国的主题音乐是电影第三个主题音乐,它是在电影第二部分中出现的。整个电影故事发展到现在,正邪两股力量处在难分伯仲时期,可是力量强大的邪恶势力让中土世界面临的危险依然严峻,洛罕国就首当其冲。电影主题音乐在这个地方有着极其复杂、厚重且壮烈之感受。

电影《指环王》除了上面所论述的三个主要主题音乐以外,还有一些极具个性的非主要主题音乐。比如精灵主题,在精灵首次出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此主题就非常完整地展现在人们眼前。可是该主题在演变和二次出现的时候,不是以音乐旋律为基本材料,反而以它特别的人声为主要材料,音乐旋律伴随故事情节与电影场景的改变而改变。远征队主题首次出现是在霞儿主题的结束部分,不过真正完整展现给观众的,电影故事情节与场景结合是在摩羯远征队在睿温代尔组建完毕且准备出发的时候,后来也比较完整地出现了几次。爱欣戈的主题大概出现了四次,且基本上都是伴随爱欣戈城市的场景。黑孟的主题首次出现是在甘道福给福洛铎讲摩羯故事的时候,这时黑孟是以逆向时空返回电影画面来展现给观众的。后来还出现了两次,也基本上是伴随黑孟的场景。

从电影《指环王》的主要、次要和别的有主题意义的音乐来看,我们可以从音乐艺术特点角度对电影主题音乐作总结:

旋律性主题。有很强的音乐旋律和主观表情表达,且对主题中心思想有引领总结功能,如霞儿和摩羯起源主题。音乐音色主题。比如精灵主题,音乐主题旋律伴随电影故事情节与场景的变化而改变,以致从音乐旋律视角来审视,音乐旋律的所有出现都有很大变化,有的是完全不同,不过对普通人来讲,若出现女声音色会让观众自然而然联想到精灵世界。界岭主题。界岭出现的时候全是男声合唱的背景音乐,尽管此主题的旋律性不高,可男声合唱音色与音乐节奏让人震撼。音效主题,不是自然发出的声音音效,而是一种音乐音效,电影画面一旦出现指环的镜头的时候,就会出现指环音效主题,该音乐主题音频很强且音响不协调。

从声音和画面结合的视角审视,电影《指环王》的主题音乐还可以分成下面几种:感情主题。例如摩羯起源主题、霞儿主题和洛罕国主题。这三者是主观性音乐,且都在电影故事情节之中有展现人们审美情趣与影片中人物角色情感的功能,尤其三主题音乐首次出现的时候就已经确定音乐主题之情感基调。比如摩羯起源主题的神秘莫测、霞儿主题的欢乐与洛罕国主题的悲愤特点并没伴随电影情景改变而有变化。影片场景主题。比如爱欣戈和精灵主题大致都是与电影场景相互配合出现在观众眼前。人物角色主题,比如雅温主题和界岭主题,二者都随着人物角色的出现音乐才出现。

二、电影主题音乐和电影故事情节

融合在一起的艺术表现特点 摩羯起源主题首先出现在电影画面上的是黑镜音乐,和黑镜音乐结合的是女性音色画外之音,无电影画面结合的音乐旋律结合电影画面外之音给观众某种视听感觉的运动性与心灵上的神秘莫测之感。摩羯起源主题再次出现在艾希多被乱箭射杀的情节中,因为人的贪心,摩羯一开始就给人类带来悲剧,第三度出现是甘道福在给福洛铎讲摩羯的由来,摩羯的出现让人的生存出现困难。此部分可以当做是整部影片的序曲,时空变换的速度很快,电影画面外音,心灵独白,对话;电影画面的顺时空与逆时空以及超时空同时存在。可是因为音乐的反复出现让音乐和故事情节又融合在一起,这可以把其当成是影片的大的序曲。

霞儿主题从首次出现到电影终结,其艺术特征变化较小,首次较为完整的出现是在第二个序曲部分,主题音乐一响起就给观众某种心理暗示,从而让观众听到它就回想起霞儿那优美风光、甜美生活与友善的百姓。在电影故事情节发展之中,主题音乐基本上出现在和福洛铎等霞儿人有关的情景中,历经多次艰难,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亲情推动这两位哈彼人奋勇向前。在这悲壮的音乐之中,霞儿主题却一直给人一种温暖之感。在电影结束时,霞儿主题心理活动描绘增多,情感因素也增多。这全部是由于主题音乐在电影故事情节的逐步演进之中人们审美情趣体会不断获得升华之结果。

精灵之歌音乐主题是第三个出现且在电影中较为重要的主题音乐。该电影中只要出现这类音乐,全部与精灵有一定联系,不过后来也经常出现在别的电影场景之中,可展现给观众的是那种忧伤和祈福之情感。比如甘道福的葬歌、博洛摩之死,尤其是在黑暗火山中顾路夺到摩羯的时候,人类又面临生死存亡的巨大危险,精灵主题其中心思想整个被展现出来。人类通过艰苦努力,正义和邪恶两股力量会进行生死对决。

洛罕国主题。首次较为完整出现在依欧温的悲伤场景时就定下了其悲愤的基调。等再次出现在洛罕国人民为躲避邪恶势力到来而逃到盛灰谷中。雄壮的盛灰谷城堡与一时的安全并没带给他们喜悦。当第五次出现在王子和雅拉刚等一番人冲入敌群中和敌人进行搏斗的情节中,这时音乐有了很大的转变,激情多了而忧伤少了。它后来的所有出现都使人们感知到人们可以在战斗中重塑信心。

三、主题音乐在声音与声音结合

以及声音和画面结合中的艺术特点 我们要分析的声音与声音结合是音乐主题和别的人所发出的声音、自然之声等在纵向上的融合。摩羯起源主题展示的时候,背景解说的是人的声音,这样就自然而然地让人们带着某种音乐情感去认真了解故事缘由。霞儿主题展示的时候,尽管音乐占据核心地位,不过小孩儿快乐的笑声让人们体验到了电影场面真实、亲和、轻松与美好。爱欣戈主题出现的时候,众多金属相互碰撞发出的声音与怪兽发出的声音和音乐形成毫无章法的节奏对渲染电影场景与人之情绪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由声音和电影画面节奏织体特征来分析电影在声音和电影画面结合上的艺术特点。霞儿主题的发展章节是小提琴舒缓之音色与快速音乐节奏,电影画面的剪辑强化了影片画外运动,另有电影画面里面人物的运动,使电影的总体节奏通顺流畅。并且电影镜头运动极具特点,可以说是全方位的运动,上下、前后左右持续交替变换。各种声音和画面节奏的对应与融合使电影声画节奏加快,电影场面的艺术表现力得到提升。

远征队主题音乐动感性强烈异常,并且音响效果丰富多彩,出现很多次全部是结合大幅度的电影远景运动镜头。因为电影画面全是远景和长镜头的缘故,电影镜头内部运动节奏速度降低,不过镜头自身运动强度的提升和音乐节奏的快速性,让音乐和大角度的快速运动电影镜头的结合展现出声音和电影画面总体节奏强劲有力,也能让人体验到电影场景的恢弘。

精灵主题的音乐节奏基本上都很慢,电影画面中人物行进速度也不快,以致很多时候运用慢的电影镜头,让观众有种进入精灵世界的梦幻感觉。

电影第三部西友顿国王与雅拉刚等人和邪恶力量大战的片段中,冲锋的音乐旋律是前景音乐,音乐节奏的主轴是洛罕国主题音乐,可是此时的音乐激情四射。电影镜头运动节奏尽管飞快,可电影画面在这个时候处在非主要位置。群殴音乐给音响与音效当配角,电影画面成为重要视听目标,电影镜头的运动变成重要运动。

由以上论述我们能够看出,主题音乐和电影画面紧密结合的时候,音乐实际就是视听审美的基本视点,这时电影画面却处在那种不重要的位置。主题音乐在声音和电影画面结合的时候,其音乐节奏在织体中占主要位置,并切实影响电影画面各视觉和别的声音的运动节奏,主题音乐的音乐节奏在这个时候就是电影故事情节的节奏,若此节奏和人们欣赏心理节奏相符合,则这个时候的审美体验就会很深刻。

[参考文献]

[1] 周传基.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声音[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

[2] [法]皮埃尔・贝托米厄.电影音乐赏析[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3] 曾田力,雷伟.电影,电视剧音乐分析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电影的起源和发展篇6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并网;电网调控

0 引言

随着能源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越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个国家的重视,尤其是近几年分布式发电的快速发展预示着未来电力发展方向朝着节能、环保、高效、灵活的方向发展。分布式发电一般采用对环境没有危害或者危害很小的可再生资源或污染物排放很少的不可再生能源,其对资源的消耗小,能够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常直接接入中低压配网中,随着负荷的变化调节出力,能够改善用户的电能质量和提高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当电网发生事故时,分布式电源能够承担一部分负荷,对电网起到支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事故的扩大。[1]因此,在电力系统中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也在慢慢增加。但是,随着风电、光伏等分布式电源在电网中逐渐增多,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给现代电力系统带来了诸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对电网调控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需要研究分析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网调控运行产生的影响。

本文通过讨论分布式电源的发电技术方面阐述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规范,大量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地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将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会对配网的线路结构、潮流、继电保护、可靠性、故障恢复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重点分析了分布式发电对静海地区电网调控各方面的影响。首先根据静海地区电网的网架结构,分析了分布式电源对地区电网网架结构的影响;然后从分布式电源出力及位置的变化,研究了分布式电源对地区电网潮流的影响;接下来通过正常情况以及短路电流情况的分析,分析了分布式发电对地区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最后根据地区电网故障恢复原理以及要求,讨论了分布式发电对故障恢复方面的影响。

1 DG接入配电网规范介绍

本文以光伏电站接入配电网测试规范为例阐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规范。随着我们经济的高速增长,能源安全已经上升为国家安全问题,可再生能源发展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调整、转变电力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太阳能作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今年来出现了强劲的发展趋势。截止2011年底,中国光伏系统的累计装机容量达到3.3GW。预测2017年全球累计并网光伏系统装机量将达230GW。

光伏电站测试内容:

1)小型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测试内容至少应包括:电能测试质量、功率特性测试(有功功率输出特性测试)、电压/频率异常时的响应特性测试、防孤岛保护特性测试、通用性能测试。

2)大中型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测试内容至少应包括:电能质量测试、功率特性测试(有功功率输出特性测试、有功功率控制特性测试、无功功率调节特性测试)、电压/频率异常时的响应特性测试、低电压穿越能力测试、防孤岛保护特性测试、通用性能测试以及调度部门要求的其它一些测试项目。

本文重点阐述了电能质量测试,进行电能质量测试前,电网侧电能质量指标满足GB/T12325、GB/T12326、GB/T15543、GB/T15945和GB/T24337要求。电能质量测试通过电能质量测试装置实现,该装置应满足GB 19862、DL/T 1028的技术要求,并符合IEC 61000-4-30-2003 Class A测量精度要求。电能质量测试示意图如图1所示,测试步骤如下:

1)电能质量测试点应设在光伏电站并网点和公共连接点处;

2)校核被测光伏电站实际投入电网的容量;

3)运用电能质量测试装置测量测试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参数,在系统正常运行的方式下,连续测试至少满一天(具备一个完整的辐射周期);

4)读取电能质量测试设备测试数据并进行分析,输出统计报表和测量曲线,并判别是否满足Q/GDW 617-2011要求;

图1 电能质量测试

5)在满足推荐测试环境的条件下,光伏电站宜在试运行7天内完成测试,考虑到天气和实际情况因素,光伏电站应在投运半年内完成检测;

6)光伏电站并网后要完成以上测试,使电能质量、功率特性、电压/频率等满足并网要求,使光伏电站在并网后能够稳定运行。

2 DG接入对静海电网调控运行的影响分析

2.1 静海地区网架结构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将使地区电网从一个辐射状的网络变化成为一个分布式电源与用户互联的一个电网络,网架结构就发生了变化。配电网的接线方式一般采用放射式接线、树干式接线以及环网式接线,采取何种接线方式取决于经济性以及供电可靠性。其中放射式接线分为单回路放射线式接线和右公共备用干线的放射式接线。单回路放射线式接线方式优点有操作维护方便,线路敷设简单等,但可靠性较低,当某段线路发生故障时,该段线路上的所有用户都需要停电,影响面积比较大。公共备用干线的放射式接线方式除了具有单回路线路放射式接线的优点外,还具有电源发生故障时能保证对用户供电的优点,因此一般可以给二级负荷供电。树干式接线可分为单回路树干式接线和双回路树干式接线。单回路树干式接线方式是从降压变电站引出干线,所有负荷都是从该干线的分支线中引出用于供电,总的引出线路比较少,能够减少供电设备的数量以及投资,同时线路架设比较简单,但供电可靠性较差,一般给三级负荷供电。双回路树干式接线方式可分为单侧供电和双侧供电,其中,双侧供电增加了一组供电电源,供电可靠性更高,能够满足对重要用户的需求。环网供电方式的可靠性是之前介绍的几种方式中可靠性最高的,它可以开环运行也可以闭环运行,无论哪一段出现故障都能够保障非故障路段可靠运行。

2.2 静海地区电网潮流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会导致其电流、电压、有功和无功的大小和方向发生改变。这都是因为分布式发电系统是一个双方向输送的系统,而电网配电网是一个单方向输送的系统,并网后配电网就变成了一个多电源网络,此时电网的潮流将是多变的。由于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方式受天气条件制约,所以一般要根据其实际地理条件选择分布式电源安装位置,因地制宜是分布式电源安装的基本原则之一。因此,对电网潮流的影响分为以下四点:

1)分布式电源接入点往后,各节点的电压将有所上升;

2)分布式电源的出力越大,与负荷的比值将越高,系统电压的支撑作用就越明显;

3)分布式电源集中在某一节点上面对系统电压的支撑效果要弱于分布式电源分散分布在多个节点上;

4)从减少电压变化率的角度出发,分布式电源并不是很适合在馈线末端接入电网,相反,可以选择在馈线的中间位置或者其他位置组成。

2.3 静海地区电网继电保护

本文从分布式电源对电流保护的影响分析了分布式电源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电流保护是指当线路发生短路时,重要特征之一是线路中的电流急剧增大,当电流流过某一预定值时,反应于电流升高而动作的保护装置。目前,我国的中、低压配电网中主要是单侧电源、辐射型供电网络,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辐射式的网络将变为一种遍布分布式电源和用户互联的网络,潮流也不再是单向地从变电站母线流向各负荷。配电网潮流的变化使得电网中电流保护整定和机理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电流保护的影响主要有:

1)分布式电源接入点的上游发生短路时,只对接入点和短路点之间的电流保护会产生一个反方向的短路电流,可能引起保护的误动作,可以通过安装方向继电器来避免;对其他位置的电流保护没有影响。

2)分布式电源接入点的下游发生短路时,分布式电源接入点上游的保护灵敏性和保护范围减少,可能发生拒动,但同时也有可能使保护范围扩大到下一条线路,引起误动作。而对旁线路和短路点下游的保护不会产生影响。

2.4 静海地区故障恢复方面

配电网的故障恢复是指当电网发生故障后,调度控制中心能够利用已经有的自动化定位功能找出电网的故障位置并且自动隔离故障点,找到需要恢复供电的地域,能够重新调整配网中的分段开关以及联络开关的状态,在所有的开关状态组合中找出一套不但能够满足电网运行条件而且使目标值最小的开关状态方案,然后通过对开关进行遥控使其在需要的位置来满足对停电客户的恢复供电。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后,配电网的系统结构以及运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由于分布式电源的类型很多,这些因素对配电网在发生故障时的故障恢复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分布式电网并入地区电网后,在容许分布式电源孤岛存在的基础上,指定合适的故障恢复策略,能够大大提高电网的故障恢复成功率以及故障恢复速度,提高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分布式电源在天津电网的应用示范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坐落于天津市以分布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发电系统,它的建成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高于20%的分布式电源利用规划目标。生态城的分布式电源主要有风机、太阳能、微型燃气轮机等以及大容量的储能装置,实现了对小范围内供电以及与电网的安全稳定的并网,其中生态城动漫园三联供与光储微网系统是天津首例兆瓦级燃机并网设计;实现光储微网系统与燃机并网联合调度;创立“冷热电蓄”综合能源利用模式。生态城公屋展示中心为天津首座零碳建筑,为我国未来面向公建项目的实施推广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在这些项目中,分布式电源接入模式多样、可靠性高,充分体现分布式电源接入研究水平和方案设计编制水准。生态城的建立为今后其它地区分布式发电的建立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具体实现了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以及系统调度的合理配合,达到充分利用清洁能源,保护环境的目标。

静海县位于天津市西南部,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发达的钢铁工业,电力发展迅速,电量需求较大。在今后的电力发展中,可以利用其充分的资源发展分布式发电,建立小型的分布式发电系统,配合燃气轮机、内燃机以及储能装置,建设在电、冷负荷较为稳定的区域,如宾馆、医院、学校、工厂等,系统的经济性能够大幅提高。通过对分布式电源的优化调度,实现联络线功率的削峰填谷功效,平湖联络线功率波动,提高电能质量。实现储能系统运行监视、光伏系统运行监视、微网能量管理调度、节能减排效果分析等功能。

根据静海地区风、光资源条件进行分析,确认各项目的发电成本,并通过软件模拟得出分布式发电系统优化配置结果,形成对静海地区兆瓦级分布式发电系统的优化配置仿真报告。以光伏电机和多种类储能运行进行配合为特色,完成系统的优化配置、设备技术规范制定、能量管理策略制定、系统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逐步建立起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分布式发电系统示范。

4 结论

本文通过介绍分布式电源的接入规范分析了分布式电源并网后对静海地区调度运行的影响,包括对网架结构、电网潮流变化、电网继电保护和地区故障恢复的影响,以及具体举例天津市建成的中新生态城示范工程,提出了静海地区建立分布式发电系统的有利条件以及影响。

【参考文献】

[1]彭康宏,刘人临.分散电源研究[J].上海电力,2005,1:35-44.

[2]于建成,迟福建,等.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网的影响分析[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2,2:53-66.

[3]邹婵.分布式电源对电网调度的影响[J].电工技术,2012,9:42-55.

电影的起源和发展篇7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TM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149-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但资源的匮乏、能源的紧缺以及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成为目前最大的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担忧。此时人们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开始关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太阳能资源是一种干净、无污染、分布广泛的一种可再生资源,符合了当前环保节约的生产要求,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和采用,并成为公认的理想化替代性能源之一。人们在太阳能研究基础上研究了光伏发电,实现了从太阳能到电能的有效转变,这对于人类生活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如果对于太阳能加大研究和探索,用它来代替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将是全人类的福音。

一、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原理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由光伏电池板、控制器和电能储存及变换环节构成的。这种新型的发电体系中太阳能电池起着调节转换的作用,也被称为光伏电池,太阳能电池之所以能够产生电源其主要的原因是光生伏特效应导致的。当太阳光线或其他一些光源照在这种特殊性能的电池上的时候,它会将全部的光线吸收到体内,从而形成光生电子―空穴对。光生电子和空穴在里面经过一些特殊的化学反应以后会出现相互离散的现象,异号电荷会不断地积累然后集中分布在两头,所谓的“光生电压”也就产生了,这就是太阳能发电的原理“光生伏特效应”[1]。要是把电极内部的两极进行导出处理,然后和负载连接在一起,“光生电流”就会从负载流出,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引起功率的流失。可以无限获取的太阳的能量就能转换成我们日常生活以及生产所需的源源不断的能量了。

经过长时间仔细研究与分析我们总结出了这一伟大的转换工作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的基本原理:①当电池板吸收了足够的太阳光线的时候,在其内部就会形成电子―空穴对产生,也就是所谓的“光生负载电子”,它们的主要区别就是电性是相反的,空穴带正电,电子带负电;②在半导体节中生成的具有特殊性的电场在化学反应的影响之下会将光生电流的两种性能却别开来[2];③太阳能电池的正、负极分别收集光生载流子和空穴,在这种情况下电路中就会有电流出现,我们日常生活生产活动所需的电量就会出现。

二、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具体应用

2.1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建立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由于不与公共电网相连接,因此其建设地点一般选在与电网隔离的偏远地区,比如海岛、移动通讯站及边防哨所等。储能元件是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这是由于太阳能发电一般选择在白天,然而负荷用电是全天24h实施,这就需要在光伏系统中设置必要的储能元件。在气象环境影响下,其供电可靠性很难得到保障,然而对于偏远无电地区而言这一系统的建立已然产生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

2.2 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

关于光伏建筑的一体化应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通过在建筑物屋顶安装光伏器件的方式实现电网与光伏阵列的并联,进而构成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通过建筑和光伏器件集成化的方式于屋顶位置设置光伏电池板,利用光伏玻璃幕墙替代原有幕墙,提高墙面积屋顶的太阳能吸收量,这就同时实现了建材功能与发电功能,是对光伏发电成本的有效控制。与此同时,在墙体外饰材料研究方面也出现了全新的彩色光伏模块,这在充分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的同时也使得建筑物外观更具美学欣赏价值。

2.3 混合型光伏发电系统的构建

所谓的混合型光伏发电系统是将多种发电方式相互融合并应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过程,混合型光伏发电系统的构建旨在发挥不同发电模式的技术优势,扬长避短,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电能的利用率。例如光伏发电经常会受到天气状况的影响,在冬季风力较大地区,就可通过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混合模式,尽可能减少天气变化对发电系统的影响,进而达到控制负载发电率的目的。

2.4 光伏发电在LED照明中的应用

作为半导体材料制作而成的组件,LED 与光伏发电的结合可实现电能至光能的转化。这一半导体照明技术不仅有着环保、节能、高效的技术优势,并且照明周期较长,且易于维护。光伏发电在LED照明系统中的应用突出了光生伏特效应的技术原理,通过太阳能电池实现对太阳能至电能的转化,再借助LED照明系统将其转化为最终的光能。由于 LED 照明和光伏发电技术同是直流电,因此转化过程并不需要借助变频器,这明显提高了整个过程的执行效率。除此之外,在可充放蓄电池的辅助下,光伏发电在 LED照明中的技术优势必将更加突出。

三、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普及障碍及发展趋势

3.1 我们都知道太阳能属于一种绿色资源,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利用太阳能技术满足生活生产所需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在这种新型的发电系统中还是存在各种不足之处需要我们进行调整和完善,主要表现在:使用策略、环保型和社会需求等,这些因素都在某一些程度上影响了这种新型发电体系的普及,另外,由于太阳能发电成本太高;制作所需的材料还是销售所需的市场都不再本土市场中,产业与市场倒挂现象严重;太阳能光伏产业投资出现的潮涌现象,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的普及。

3.2 发展趋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予以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以保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得以良好地发展。目前,我国政府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面对化石能源的枯竭,大量化石能源对环境的影响逐渐加剧,国家起草了可再生能源开发战略规划,为我国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长期发展制定了指导方针。在规划当中,对于新能源的利用效率提出了要求,其中发电总容量达到了6000万kW,太阳能光伏发电达到45万k W。未来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总量将逐渐提升,覆盖的范围也将更为广泛,成为我国电业行业发展的主要能动力。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协调配合以及努力,我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将向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电影的起源和发展篇8

[关键词]万达,长春电影资源

长春、万达、国际、电影城,这4个主题词聚合后的内涵,不仅远远超出各单体本身的相加,还确立了一个特有的意义:北京万达院线,在吉林、在长春的领袖性代表;中国当代影院经济代表,在新中国电影发祥城市、引爆新世纪新一轮电影消费风暴的始作俑者。在2007年11月8日至11日的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在来自国内外1300多家文化创意企业和机构中,只有唯一一家以电影放映终端的身份参展的商家,它还与长影世纪城、古筝、农民画、剪纸、刀画和工艺布鞋等13个单位与项目一同代表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特点展示于国内外,这就是长春万达国际电影城。总经理王福安介绍,自万达院线2006年4月落户长春,经过一年半的发展,影城已在2007年全国影院排名中成功位列前6、7名,业绩令人欣喜、企业内外瞩目。它以一个经济后发展地区在短时期内爆发出强劲的文化发展力的事实,向国内外充分展示了吉林省、长春市发展文化产业所具有的浓厚氛围和所贮存的巨大潜力,以此也成为全国院线、影院经济跨越发展可见证的一个好范例。

一、纳人气・留人气・聚人气:长春影院春江水暖

电影,是长春这个城市花开四季的生活。长春万达国际电影城认为,电影在与其他休闲娱乐方式竞争中有着自身的独特优势和魅力。因而,以“做好一个影城,培育一个市场,引领一个行业”为己任。2006年末,刚刚营业8个月的影城,单体观影人数就达45万人次、票房收入达1115万元,相当于2005年整个长春市电影票房的2倍;2007年1月,影城观众人数排名第9、票房排名第13,一跃在全国影院的排名中跻身十强;2006年9月至今,连续荣登中国城市影院二十强排行榜;2007年9月到10月,在全国城市影院中观众人次排名从第6位晋升到第5位、票房排名持续保持第7位。2007年7月和8月,影城连续突破月票房320万元、月观众12万人次;1月至10月,总票房达2085万元、观众74.5万人次,占整个长春市电影市场份额80%以上,一直稳坐东北三省票房冠军宝座。2008年票房总收入预计可达2500万元。

长春万达国际电影城再现了长春热爱电影的城市性格。在2007年7月暑期的第一个月,仅其一家影院的票房就超过320万元,一个月就拿下了去年票房收入的1/3,一个月顶4个月;还不仅只是自己的一次大喷发,更带动了长春市电影消费市场振幅最大的一次“消费地震”:这个月,长春市票房跃上这些年来的最高峰500万元,一个月就达到上年2000万元的1/4,一个月相当于上年的3个月。这个月,长春万达国际电影城一家影院的观众就达10.62万人次,并引领长春市观众翻了个大浪头18.5万人,达到2006年95万人的1/5,一个月相当于2006年的两个半月。这里面还有一个“井喷式”的冒高:320万票房中有2/3的份额即220万元票房是由一部领衔影片所创造。它就是20年前放下了底钩而现在开始收网、因汇聚了商业片众多元素和资源而俘虏了两代观赏族群的《变形金刚》。这220万元又仅只是20天的收成,仅首映日观众就近8000人次、实现票房23万元;而月末的31日,长春下的暴雨却根本没有阻断长春人的观影热情,这一天也达到7000人,票房完成15万元的业绩。在10月的国产影片展映中,影城充分利用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及商业资源,为北京万达院线独家发行的影片《夜袭》做出突出贡献,与长春市多家夜店合作,完成团体包场32次,突破票房30万元的下达目标,创下了35万元的票房纪录,成为全国影院《(夜袭》单片的票房冠军!一个月320万元,意味着市区315万人口的长春,在这个月里每位市民平均拿出1元多投给了长春万达国际电影城,并通过其献给了电影;一个月10.62万观众,意味着当月的每位观众平均投入30元给了长春万达国际电影城。长春市6家影院7月份实现了500万元的总票房,就是说长春市平均每人拿出了1.6元作为电影的专门消费资金;一个月18.5万观众,就是说当月的每位观众平均投入27元消费于电影。

长春万达国际电影城,引爆了一个需求巨大的文化消费市场,使一个全新模式的高品位、大众化的日常文化消费模式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带动了长春市民消费方式甚至生活方式的转变。其示范作用,增强了长春市及吉林省文化产业投资者的信心,让人看到了长春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商机。它作为长春影院经济的代表作、单体影院的表率,让业内看到了潜力开掘的样本。它以单体影院的身份,一方面,对电影水土丰盈、电影氛围浓郁的长春这座城市的电影神韵增红描绿,对电影情结深厚、电影修养优异的观众市民的回归影院倾心努力;另一方面,对中国最具活力和创新成就的电影院线之一万达电影院线的子系统推动力的成熟做出样本,对只有一年半线龄的后起之秀但却一跃冲进第一梯队的实力做出样本。2005年,万达院线首轮,从渤海湾口的大连开始长驱推进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市场:首先选择同是渤海滩头却又缓冲首都的天津卫,然后挺进西南、中南的南宁、武汉和东北的哈尔滨、老家大连,完成第一轮扎实的初探市场;第二轮是纵深型发展,2006年4月同期开业东北长春、东中青岛和中南南昌,8月和9月上马西北宁夏、首都北京、长三角上海和东南宁波;第三轮2007年,以西南成都和东南东莞两地据点的开辟,完成了第一战役的大转移,并在谋划第二战役的大进军。在这轮产业大转移中,北京万达电影院线以顺利抢滩中国14个重点城市拥有15家多厅影院的战绩,首先在中国电影院线较量场上被公认为是一支劲旅,并且稳扎根系。其次是用两年左右的时间跻进中国电影院线领跑方队之林,并且得到比较长足的发展和发达。在北京新影联、上海联合、中影星美、中影南方新干线等中国电影院线前5位中,北京万达院线进入三甲,而且领衔的这几家彼此的差距并不大,业绩几乎肩挨肩,它们表明和代表着中国电影院线走向成熟。

无论从中国观众对电影完全喜爱的全年都是档期时代,到中国观众眼中失去电影、没有电影的没有档期时代,还是从中国观众用挑剔性关注为介入点而触摸电影时代,到中国观众用自觉性需求为消费立足点而投身影院时代,事实上,观影已经成为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文火煲汤,是爱恨交加之后的天地人和。《变形金刚》上映的首日,长春万达国际电影城的候影大厅几乎“塞”满了候场观众。这当中有长春电影制片厂副厂长、著名导演宋江波,他插空和身边的一对青年交流起来:你们常来?他们说:总来。又问:那,一个 月能来几次?回答得很干脆:每周一次吧,那就是4次。宋江波尤感欣慰和振奋,眼前浮现出几年前在韩国影院前那排长队买影票的情景,他感到中国影院这样的好日子正在走来。影城总经理王福安说到:电影的魔力把观众的眼球全都吸引到了银幕上,没有什么能把观众的眼球从银幕上拉开。

相比长春地区其他影城而言,长春万达国际电影城能够分享万达商圈带来的巨大人流,为影院广纳人气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成功更在于充分意识到了文化的张力,因为留人气和聚人气是影院发展的后天因素。影城更善于将电影这种文化资源快速真切地转化为生产力,调动每一名观众的参与热情及和万达共同快乐的舒心感。观众与万达互动产生的和谐文化看上去是无形的,但它却很长久地让观众体会到电影的实质。影城着眼于市场的培育,将经营重点放在策划、宣传、营销上,充分挖掘影片丰富的社会人文内涵,以影城、影片、影星为资源载体,将影片、档期、票价和活动等因素灵活组合,实现观众、影院、商家的共赢,通过推行不同影片不同票价、不同时间不同票价、不同人群不同票价战略,达到市场影响最大化、品牌形像最大化、市场份额收入最大化、观众人次聚集最大化。

二、大电影・大产业・大生态:长春电影春华秋实

电影营销,主要受三大因素影响,其中影片本身质量约占50%,电影营销态势约占30%,电影市场控制约占20%。所以有人说,好的影片只是电影成功的一半,而高效的市场营销和精准的市场控制是电影成功的另一半。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内涵一样,这另一半一定和前一半是最般配的佳对,不可或缺,相依相伴。这便是对中国电影消费市场制片和院线两大板块最为生动形象的表述。与其说是两大板块,勿宁说是三个问题:一足拍电影给谁看?二是在哪里看?三是什么时间看?老人们有句土话,叫编筐握篓还在收口。现在看来,作为电影主业产出体系中的后部环节、作为院线中一个结花的影院,任务就是把影片策划营销传导好,把市场控制衔接好,把观影火候拿捏好,把观影环境打造好。这一出口开放性的环节、更重要的使命,不仅是让影片给观众看到,还要让市民观众通过观看影片而加深对现代影院乃至现代院线的认识,使之在这一次观影机会上得到双重的认知和收获,使影院收获到每一位回头客,使城市收获到回归影院的自觉意识乃至城市群体意识。

就有如长春万达国际电影城每月的劲风,都是以十几二十部影片的合力开创,有像《变形金刚》、《夜袭》这样的票房领袖来领衔才创造的一样,与长春万达国际电影城相伴的是一支长春城市影院的聚合队列。其中开业刚刚半年的同是五星级的电影院国际影城,四星级的新长江国际影城,换新貌的老牌影院工人文化宫影剧院,这几家影院,既如手足又如对手,在相互竞争中共同促进,在彼此竞合中比肩共赢,结果个个成为了高手,展示于长春观众面前,构建起了一道城市电影观赏文化的时代风景,捧献出了一次比一次更加欣慰的票房佳绩。这全线飘红的态势,表明一个资源共享的理念。它们的后面是资源保护和再生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在长春这座城市正表现出厚积薄发的生态优势,还有水土特质。然而,面对目前电影市场的可喜局面写这些文字,并不是也绝不是鼓励大家从微观上去追涨,而是期望从宏观上促使大家反思乃至反省,更多的是提醒包括自己在内的大家,曾经是怎样从心里看待长春有关电影的这份资源,或醒示一下有着和长春相似的电影机缘、电影消费底蕴的城市:这份从上世纪特别留下来的电影财产,我们是把它看成遗产了,还是看作财产了?看成是标本了,还是样本了?看成固死的资本了,还是可以活化的资源了?不可以因为电影为票房的一次高贡献才想起它,而平时却被其他行业快速聚集眼前的利益而遮蔽掉它,而遗忘掉它。就像我在长篇文化散文《很长春,很文化,很情调》中表述过的我一辈子都不会改变一样,长春与其他城市之不同在于它的成长成熟和电影的关联更深,没有一座城市会是这样的密切相关。北京、上海也有相似的电影文化历史,但它们还有更久远、更厚重的其他文化特征,促成比电影文化更值得重视的理由。而长春没有那么多的媚惑,因为城市年轻,因为相仿于电影发展一样年轻、又相伴于电影文化的山高水暖,它便几乎是长春这座城市的胎记。我们身边仿佛有无垠的电影资源的原野,也不乏烧却陈枝残草的劲风和星火。只怕是不记得野火烧过后新草才能大大方方长出来的道理,只怕是等不急残雪正去春草待发的这个正需要培育的档期。短视肯定不是真爱,更不够尽责,也无言以对一直倾心地贡献于城市的观众们和同业者。

同化和创造,都是长春电影资源的延伸之法。实际上,电影资源是在被不断丰富,实事上,电影资源完全有别于不可再生的任何其他资源。恰恰相反,长春这个城市的电影文化资源像爱一样,只会越用越多、越用越厚、越用越美。长春城市的电影文化蕴藏,甚至让人产生任由其想象的丰厚,每一次的扩大其氛围都是再一次地丰富了其蕴藏。每两年一届的中国长春电影节金鹿电影奖,是十几年的好例子;今年进入8月暑期档的火爆片《导火线》,是长影从商业片走线上对电影资源尝试使用的好例子,两年前已经开幕的中国首家世界级电影主题公园长影世纪城,是一个衔接电影主业和后电影业下延的副电影业的好例子、电影资源与旅游资源联姻联袂的好例子;中国最早的影视文化生态社区长影世纪村,是长春电影文化与长春房地产业共融共生的好例子。还有目前国际比较前沿的主题酒店与长春电影水土融合创新的例子。红旗街腹地的五星级兆隆饭店,以鲜明的品牌开创意识打开了一扇全新开发利用城市电影文化资源的窗口,把和国际主题酒店研究会共同创建中国首家电影文化主题酒店的创办权,凭借实力和魅力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同有电影资源的城市中竞争到手,给有着电影城美誉的长春增添了资源再生乃至繁衍的好例子……其实,是长春城市的电影底蕴帮助了他们,而他们又在有滋有味、一丝不苟地用电影精神在回报这座城市,在丰富和延伸这座城市的电影文脉。万达电影院线在长春再度考察选址,即将再增一座9厅五星级国际影院,长春将是万达院线在全国同一座城市里拥有自己的影厅和银幕最多的五星级影院集群,长春万达国际电影城将平添电影记忆释放点,再燃起更多层次长春观众的电影情怀。这一切有关电影的元素、资源,正形成更大的电影资源重生与再造,正水涨船高般地鼓舞着电影观众,还有新的和电影青梅竹马的族群,正漫漫地托升着以长春万达国际电影城为旗舰的长春影院经济,鸣笛出港,乘风远航。

还有一个对比数据,世界电影产业愿意使用另外一个指标:银幕数量。有个一年前的统计表明,美国平均近7000人口拥有一块银幕,中国平均17.1万人口拥有一块银幕。暂且没空讨论差距,只研究进步和缩小的问题,当前长春市已经拥有银幕24块,相当于平均13.1万人口拥有一块银幕,2007年年底,银幕将达到33块,未来一年内还将增加10块左右,按照万达在长春的步伐及其对影院硬件建设的带动,长春市人均银幕拥有量也将迅速改写为9.26 万和7.5万人口一块银幕。想来,那必将在全国城市电影市场考量中是个极为可喜的样本。

这些数据在长春市乃至吉林省电影市场都是史无前例的。它不仅体现万达国际电影城在长春电影市场中成功发展的历程,更昭示了长春电影市场、文化产业巨大潜力和广阔空间,以及长春市在全国城市中文化消费的特殊地位和特别能力。可以说,长春万达国际影城作为长春影院经济的代表作、单体影院的表率,让行业内外看到了市场潜力的样本。

三、好城市・好影院・好电影:长春院线春风化雨

从开业城市排序和开业时间排列上均为中游的长春万达国际电影城,虽然悄然进入北京万达院线队伍,但却以突出的票房和人次两项指标的双优,跻入整个万达院线14个城市15个影院的前列,排名为仅落后于武汉和北京的第三名,成为整个院线影院的领军将领之一,成为东北三省票房冠军,更是仿佛让人不敢相信、但却是事实地成为了全国千家影院排行榜上的二十强影院之一。

细细品来,第一要从影院天然条件角度分析,一方面论影城总体面积,武汉万达7281平方米、天津万达7370平方米、北京万达6000余平方米、上海万达8000平方米,而长春万达5000余平方米,面积最小;另一方面论影厅和座位数量,武汉万达10厅2089座、天津万达10厅2674座、北京万达9厅1505座、上海万达10厅2100座,而长春万达8厅1800座,近乎最少。第二要从影院所在城市状况角度分析,在电影消费市场的通常条件中,对比武汉、天津、北京、上海四市,长春所处位置尚显边缘、经济实力尚显后发展,城市面积处于最小、城市人口处于最少、流动人口处于最少。第三要从影院所在城市与电影渊源角度分析,五市中的三个城市当今还是中国三大电影制片基地所在地:北京、上海、长春,其中上海为最早将电影观赏引入中国的城市,北京为最早生产中国电影的城市,长春为新中国电影诞生之城市。

从上面分析中可以得出初步认识电影票房经济与所在城市经济不全是直接相关,尽管电影生产与之相关密切;以票房经济为标志的影院经济,可以通过独特的努力在城市产业群中开创行业发展的优势,得到优先进步的机会。而从上述分析还得出这样的认识:在万达院线全国影院前五强中,排位第二的北京、第五的上海、第四的长春这三强,都与所在城市的电影文化历史、电影影响储备直接相关和密切相关。看来,这几乎也是中国电影消费市场发展乃至永续发展的根本基石。将这三个城市的影院安排在第二批次开业上线,也反映了高层决策者对电影在城市文化中的基础性储备及其效能预测的前瞻性战略。而对于长春,万达电影的外力挖掘与推动,更让人们清醒地看到市场延展潜力和广阔发展空间,这些也带给电影消费市场研究者、行业经营者以更多的醒悟和重新的思考。

有人用“大城市,大影院,大电影”的“三大”模式的形态,来说明产生中国电影高票价的直接外部根源,进而说明中国电影产业定位扭曲、基因变形、市场失控是产生中国电影高票价的间接内部根源。而从前面事实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另外的资讯:票价问题虽是世界电影产业发展以来的人所共知的通性问题,但却又远非唯一重要问题。它大约可以通过东西南北中的更多相关方面聚集地系列解决,然后最终彻底刨掉问题之根。但是在这期间,不是只有等待这一项选择。以长春万达国际电影城及所在城市长春为例,可以看出:这个被一些专家视为定式的“三大”电影市场消费模式,在悄悄地被观众自然地改变着,被行业认可地转变着。是万达国际电影城激活了长春很是久违了甚至有些怀疑自己了的那些资源,不仅如此,它还以自己的领衔,通过北京万达院线向全国甚至海内外传递了这个信息,传扬了长春电影资源品牌、市场人气品牌,也许还有资源再生的潜力品牌。其对城市的贡献也许还不止这些,它更唤醒和澄清了一个模糊:不是冷清了电影,而是淡薄了对电影的那份信心。恨铁不成钢也好,爱极生恨也罢,扪心自问:我们爱戴电影的那份真情到底有没有被丢掉?其实,它一直都在我们心上的一角,只是曾经被有所忽略,但事实上,广大观众、广大市民在一直爱着它。回归影院,首先是回归电影之心!

电影的起源和发展篇9

关键词:新形势;县级;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在我国国家电网的全新发展形势下,电力企业作为基本的组织环节,通过适当的对组织管理理念进行改革,进一步创新管理工作的机制,将对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起到十分有效的提升和帮助。这也是当前我国县级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需要引起重视的主要问题。在过去电力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县级供电企业始终没有得到十分完善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供电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接下来本文就将对县级供电企业建设发展展开研究,进一步探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对县级供电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帮助。

一、县级供电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环节

1.强化对企业人才的开发,建立起更高标准的工作团队。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在企业建设还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都应该做到根据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岗位定位,此外在这个过程中,电力企业要想进行良好发展,就应该积极开展一些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再教育环节,从而对企业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进行完善和充分落实。一直以来我国人力资源规划应用在电力企业比较晚,因此目前还处于明显的起步发展阶段,大多数电力企业对人力资源规划的认识还不够全面,特别是现阶段有很多企业都将人力资源规划简单的定义为“被动的填补人员空缺”的方式,将其划分为招聘填补计划,因此在对其进行制定或是落实真正人力资源规划的企业非常少,电力企业也就相对比较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总体来说,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还相对比较薄弱,比较缺乏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或是分析,导致其始终没能得到更好的进步。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更应该加强对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培训工作,为实现良好的电力企业发展提供更大的帮助。2.强化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力度,进一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开展合理高效的工作制度或是工作程序,能有效地保证工作的规范和效率的提升。但是当前电力企业办公室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合理或是不规范的情况,甚至有的时候工作制度的制定虽然比较详细,但却和实际生活和工作是脱节的,因此无法正常进行开展或是实施。正是由于存在这些不规范的地方,虽然很多都是比较细微的环节,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工作人员的工作造成影响,降低了实际工作的效率,使工作的整体实效都大大的降低了,对企业的形象也很容易产生负面影响。在这种问题发生的情况下,首先就需要将工作的重点环节放置在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上。作为企业发展和建设工作的核心环节,企业员工的存在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就需要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力度进行加强,特别是对于工作在一线上的工作人员来说,更应该定期开展培训工作,为实现县级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3.合理开展绩效管理,实现电力企业和企业员工的双赢。在企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开展员工绩效管理体系,对企业员工工作的工作性质或是义务进行明确,建立起相对完善工作标准,不仅可以使得企业员工得到良好的发挥和开展,同时对于企业建设工作也将提供良好帮助。在这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不仅可以实现对企业员工的客观评价,同时企业也可以根据这项工作对员工的绩效表现环节进行客观掌握,为实现企业工作流程的确定也将奠定良好基础。这也是实现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对县级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完善的主要策略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确定当前我国电力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十分一些问题没能得到良好开展和解决,并且工作中存在一些难点如果不进行及时解决,那么不仅对于企业的建设会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还将对电力人才的发展和培养起到十分不利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下文中就将对管理方式完善的策略展开研究,希望对今后我国县级供电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帮助,进一步促进这项工作的开展。1.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强化。在企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利用战略性人才管理模式,首先应该保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同时无论是在任何工作环节中,都应该将人力资源作为重要的企业发展资源,树立起正确的工作理念和企业发展理念。在这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企业应该正确做到对发展观念的定位,更好的将过去传统、被动过的工作方式进行改变,而是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更加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实际管理工作过程中,以便为企业建设和发展提供更大的帮助和信念支撑,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团队的素质。2.强化对电力企业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合理的企业发展规章制度。电力企业要想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收获更大的进步和发展,首先需要开展的一项重要环节就要对规章制度进行必要的完善,保证电力企业的管理工作在更完善的法律制度进行开展。管理制度的设立不仅要体现出电力企业工作的主要规律和特征,同时还要求相关制度在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具备极强的可操作性,保证对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岗位任务和职责进行有效约束,充分做到对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进行保护和完善,在这个基础上全面提升县级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的电力企业发展和建设的规章制度,不仅可以使县级电力企业工作人员行为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还能促进办电力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时刻保持严格的标准和规范的工作方式进行工作,这对于县级电力企业工作人员更好的发挥工作职能或技术也将起到十分钟要的帮助作用。3.强化工作团队建设。在企业实际发展过程中,县级电力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和帮助作用,因此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更应该对企业员工建设和发展奠提供帮助,不断加强对其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吸取先进的人才和基础知识扎实的专业技术性人才,充分做到对人员配备的优化和完善,良好提供电力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国家制度和对电力工作的实际要求下和电力企业的发展中,企业管理工作的改革也在逐渐发展和完善,但是在笔者的研究下可以确定我国县级电力企业发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县级电力企业要想在这种背景下得到良好发展,就需要对现阶段遵循的工作理念和方式进行改善,进一步完善和充实人力资源的管理方式,用更具高标准的工作方式对现阶段的电力工作进行完善,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可以得到更稳定的发展和落实,从而为实现县级电力企业的人才储备奠定良好基础,为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更大的帮助和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周世茹.新形势下县级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价值工程,2013,32(13):142-143.

[2]唐丽.新上划县级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旬刊),2014,59(12):153-154.

电影的起源和发展篇10

论文关键词:电子政务;区域信息化;信息化水平

1关于区域信息化的一般性阐释

1.1区域信息化的概念

信息化是指人们凭借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等手段,通过提高自身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智能,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乃至人们自身生活方式改革的过程。而区域信息化是指人们结合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发挥地区优势,以城市信息化为突破口,开展本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展跨地区的信息化联合建设。同时,它也是衡量国家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通俗地说,区域信息化既是过程,又是目标。作为一个过程,它是区域信息化发达地区达到并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也是信息化落后地区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作为一个目标,它是信息化发达地区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连续变化的状态函数,又是信息化落后地区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变化的目标函数。

1.2区域信息化的测定

区域和地区含义有所不同,本文把区域和地区看成是同义词,区域信息化即地区信息化或包括地区信息化。区域信息化水平主要是指从定量的角度来考察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系统及其环境的现状、质量等综合情况,一般通过信息化指数模型来表示。国外的测度模型主要有美国的m.uporat法、日本的“信息化指数法".hj3orko和n.j.menou提出的iup(信息利用潜力模型)等。国内的测度方法主要是综合评分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上述测度方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本文中,笔者采用的是一种基于可变权系数的地区信息化测度模型,其指标体系如图1。

1.3区域信息化的结果

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区域信息化的实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这是我国信息化的目标,更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从哲学意义上讲,信息化的发展就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的信息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因此,信息化的过程就是社会不断向前和谐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直接的表现就是在于对社会发展向前的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人才的创造能力,都是促进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力杠杆。

2区域信息化是区域电子政务发展的直接推动力

对于影响电子政务发展的因素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张维迎在《中国地级市电子政务研究报告》中定性分析了7类因素,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外向程度、信息化水平、人口素质、网站已注册时间、地区影响力、地区开放度。而在(2003-2004年中国地市政府门户网站评价报告》中,其课题组认为: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改革开放程度、政府官员的国际性视野、科技推广与信息化进程、地区信息化需求、政府信息化投入等是影响电子政务发展的因素。此外还有姜奇平在分析影响电子政务发展的因素时,也将信息化归入沟通网、人力资源等影响因素中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可见,信息化水平的高低是电子政务发展的一个直接影响因素,许多人都对其进行了有价值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都是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并没有上升到理性的层面。笔者认为电子政务是信息化的直接产物,区域信息化水平是影响区域电子政务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是电子政务发展的直接推动力。

2.1区域信息化水平直接影响电子政务发展趋势

信息化的过程不仅仅是一场技术的创新,更是一次生产力的革命。在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过程中,它对社会发展产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信息时代的政府,需要面对社会发展和信息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对管理能力、工作效率和决策能力等方面的挑战,电子政务正是在国民经济发展和整个社会信息化程度提高的背景下而产生、发展的。因此,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始终受信息化水平的影响。回顾两者的发展历史,情况亦是如此。

在20世纪80年代信息化的起步阶段,国家提出的是电子政务的雏形——办公自动化;到1993年,信息化的建设进入推进阶段,区域信息化已有一定的基础,此时,国家开始建设“三金工程”,电子政务的发展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而在21世纪之初,区域信息化在互联网、信息产业、数字化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电子政务也开始朝着“网络行政”、“智能行政”、“数字政府”发展。

2.2区域信息化水平直接影响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

电子政务是技术创新的直接产物,它实质上就是在全国范围内构建一个电子政府,将原有的政府通过互联网办公技术、现代信息技术转变为新型的管理体系,以适应虚拟的、全球性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数字经济,适应社会运行方式的根本转变。因而,电子政务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在公众信息网上提供优质、高效和满意的政府信息服务,建构一个有回应力、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要完成这一任务,需要一个高水平的电子政务系统,而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直接受区域信息化水平的影响。这是因为,电子政务是政府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基础,而区域信息化能推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社会生活、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其次,电子政务是为了使市民更方便地获得服务和信息。区域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在信息资源上的建设,对提高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从而使电子政务更好地服务公众。总之,在信息化水平的衡量体系中,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人才、信息资源、信息发展环境等方面,都是影响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的最直接、最关键因素。

2.3区域信息化水平直接影响电子政务的绩效

绩效,是指行为主体的工作和活动所取得的成就或产生的积极效果。在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电子政务的绩效水平。2003年,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dpepa/undesa)对全球191个国家的电子政务进行了绩效评估,其指标体系包括3个部分,其中两个部分对信息通信技术(ict)基础设施的数据和人力资本的数据分析,都与区域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相关。

在该指标体系中,区域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经直接决定了电子政务的完备程度,决定了电子政务的实现度,自然地对电子政务绩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如果把电子政务看成一种公共产品,那么,区域信息化水平既影响电子政务的供给能力(提供什么质量、什么性质的电子政务),又影响电子政务的先进程度(决定当地政府能提供何种水平的电子政务),更影响人们对电子政务的评价高低(这直接决定电子政务能否继续存在与发展)。因此,区域信息化是电子政务发展的最直接、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是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的直接推动力。

3不同的区域信息化水平对电子政务发展影响的比较分析

现阶段,我国的电子政务整体上正处于起步阶段,但也有部分地区发展较快,正由单向互动向双向互动阶段过渡。在不同的电子政务发展阶段,电子政务的发展受区域信息化的影响不同。根据基于可变权系数的我国信息化测度模型对我国各地区信息化水平进行了测评,具体情况如表1。

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将得分60分以上的归为第一类地区。在我国,该类地区为信息化发达地区,共有北京、上海、天津3个直辖市。将得分在50-450分的归为二类地区,共有广东、辽宁、浙江、江苏、福建、陕西6个省为信息化较发达地区。其余地区为第三类地区,为信息化不发达地区。结合电子政务的实现度,可以发现在不同的情况下,区域信息化水平对电子政务的影响不同。表现为:

3.1在信息化发达地区,区域信息化水平与电子政务的发展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区域信息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正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其电子政务发展正处于由单向互动向双向互动过渡的阶段,“数字北京”、“数字上海”等电子政务项目正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标杆。两者的影响关系如图2。

从图2中可以看出,区域信息化水平与电子政务实现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在信息化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发展正处于由单向互动向双向互动过渡的阶段。在该阶段,电子政务的主要特征是: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使政府能向用户提供某种形式的服务,以及实现政府与用户之间的双向交流等。这个目标的实现,更多地取决于本身的“软实力”。在信息化建设中,信息人才、发展环境、信息资源建设等“软实力”项目对于政府通过电子政务来实现其战略一“向公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进一步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平等交流”具有关键性的影响。而对照表1可以发现,京、沪、津三市在这几方面都有超前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电子政务的发展。因此,区域信息化中“软实力”的建设,既提高了本身信息化水平,也提高了电子政务实现度。

3.2在信息化较发达地区,区域信息化水平对电子政务发展的影响仍很明显,但也可由其他影响因素抵销信息化因素带来的正面效应

在信息化较发达地区,由于信息化程度不够充分,使得电子政务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从图3中可以看出,辽宁、陕西的信息化程度很高,但其电子政务实现度的发展水平却比较低,分析其得分情况,可以发现,辽宁、陕西两省的信息资源得分是7.36和633分,在同类地区中是得分较低的,信息资源建设的好坏却正是电子政务的核心任务,它直接影响到电子政务各项目实现的程度。另外,陕西与其他省的信息化水平相差并不是特别大,如与广东省的差距是7.32个百分点,但其电子政务实现度的差距却很大,这正说明电子政务的发展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甚至其他因素会超过信息化因素对电子政务的影响(在本文中其他因素的影响不作分析)。

3.3在信息化欠发达地区,信息化水平对电子政务发展的影响不明显

信息化欠发达地区的电子政务发展整体正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建设有信息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运用,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技术和应用。在区域信息化水平不高的条件下,电子政务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会更大,因而两者之间的关系表现得很不明显。

图2、图3、图4中各地区的电子政务实现度均系2003年的统计数据(数据来源:2003_2004年中国地市政府门户网站评价报告.电子政务,2004,(11))。由于资料匮乏,其中信息化水平的数据是引用2002年的统计数据(数据来源:李因果,李新春.基于可变权系数我国地区信息化测度模型及应用.情报杂志,2006,(2)),由此可能产生一些评价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