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综合体概念设计十篇

时间:2023-07-28 17:48:59

商业综合体概念设计

商业综合体概念设计篇1

一、商业综合体内街空间的概念、特征和构成要素

1.商业综合体内街空间的概念

城市综合体是把城市当中的居住、商业、办公、娱乐及餐饮等众多城市生活空间的三种或三种以上结合起来,通过整合各个城市的生活空间,形成一个多功能的有机整体。各个生活空间之间互相促进,互相补充,方便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效率。商业综合体是以商业和购物功能为主要生活空间的综合体建筑。商业综合体内街是联系商业综合体内部各个生活空间和各部分功能的交通空间,主要包括室内步行商业街、室外步行商业街和复合式步行商业街这三种类型。

2.商业综合体内街空间的特征

商业综合体内街空间具有兼容性,兼容性是指商业综合体内街空间各部分能够相互促进,配合较好。首先商业综合体内街空间各部分空间的时间兼容,餐饮部分、办公部分、商场的购物娱乐部分的时间都能较好的错开,并且兼容。宽阔的街道,开阔的中庭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开阔的视野,使各个功能都能很好的兼容。商业综合体内街空间还具有模糊性,内街的存在为具有不同功能的各个空间,起到了中介的作用,消除了各功能空间之间的对立和分化,打破了各空间的边缘。商业综合体内街空间还具有归属性,开放的商业综合体内街空间能够让人们在行走的过程中,给人们各种空间的综合感受,给消费者们带来安全感、舒适感、满足感以及归属感。

3.商业综合体内街空间的构成要素

商业内街的实体要素包括顶面要素、底面要素、侧界面要素、街饰要素及自然要素等等。如下图中,地面就是底面要素,街道上的各种装饰就是街饰要素,绿色的植物是自然要素,建筑物的侧面装饰和设计为侧界面要素。商业内街还包括空间要素,如内部空间也就是沿街的商店空间,还有中介空间,也就是店铺和街道之间的过渡空间,还有外部空间,如广场、中庭和街道。

二、商业综合体内街空间的功能和设计原则

1.商业综合体内街空间的功能

商业综合体内街空间首先具有建筑功能,可以起到交通联系、美化环境、支持商业的作用。商业综合体内街是呈线形的交通空间,它能够将商业综合体的各部分空间有机地联系起来,起到交通作用。室外步行街的广场与室内步行街贯通,引导着人们穿梭于商业综合体的各个空间之中,引导着人流,使人们更加便捷地到达目的地。商业综合体内街空间还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内街上设置的绿色植物可以使人们浮躁的心沉静下来,使人们放松心情,愉悦身心,从而使得在商业综合体中的体验更加愉悦。此外,动态的景观如动感的喷泉和各种立面装饰,都会增加消费者的,愉悦身心,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商业综合体内街空间作为商业空间的一部分,还起到一定的商业功能,在步行街举办的各种商品展览、商业活动等等,都会吸引消费者,起到一定的商业作用。

2.商业综合体内街空间的设计原则

商业综合体内街空间的设计原则首先要布局合理,要根据消费者的习惯合理地进行布局,要进行仔细的实地考察,进行科学的布局。商业综合体内街空间的设计要选择合理的比例,各个建筑的比例都要合理,严格按照要求操作。商业综合体内街空间的设计还要有空间艺术性,内街的设计要有艺术性,给消费者带来美的感受,提升商业综合体的艺术水平。商业综合体内街空间的设计要有强烈的节奏感,各种建筑要有秩序,建筑风格要和谐,不能突兀,建筑的设计要有层次,有秩序,让人感到愉悦。

三、商业综合体内街空间设计方法

1.人性化设计

商业综合体内街空间的设计,应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满足人们的需求,从听觉、视觉、嗅觉及触觉等各个方面,满足人们的感官需求,提高人们的愉悦感。人性化的设计可以使消费者感到舒适、满足,人性化的设计体现了对人们的尊重和关怀,让人们在享受中完成自己的购物、娱乐等目的。可以设计供消费者休息的地方,创新休息区的设计,既能满足消费者休息的需求,又能让消费者感受到美和快乐。绿色景物的设计可以满足消费者的视觉和嗅觉,放松身心,各种台阶、街道的设计都应按照人们的需求,方便人们行走、娱乐,使人们感到舒适。

2.多样化设计

商业综合体内街空间的设计应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首先应功能多样化,内街的设计要符合商业综合体多功能的特点,内街的设计要根据各个生活空间的不同特点而变化。商业综合体的多功能,决定了内街的设计要朝着多功能的方向发展,设计师在设计内街前要充分了解该商业综合体的特点,从而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是内街具有交通联系、空间导向、休息、展销及娱乐等多样化的功能。在空间上要处理好内街与商店、内街与出口入口、内街与垂直交通之间的关系,做好衔接。界面的多样化设计,顶界面、底界面和侧界面的多样化设计相配合,共同构造好多样化的设计风格。

3.主题化设计

商业综合体内街空间的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相应的主题化设计,根据地域的特点或商业综合体的特点,确定一个适合的主题,并按照这个统一的主题进行设计。首先,要确定主题的概念实现,完成主题功能,这样的设计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指导意义,能够更加地丰富内街设计,更大地提升并实现内街的价值,从而提高内街的品质和投资价值。可以进行环保主题设计,将环保融入商业综合体内街的设计中来,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还可以进行文化主题设计,内街的设计处处覆盖着文化的气息,诗情画意。不同的主题,应更加具体的商业综合体的特点进行选择。

四、结语

商业综合体概念设计篇2

一脉相传的孔乙己理念

“桂皮煮的茴香豆,谦裕、同兴好酱油,曹娥运来芽青豆,东关请来好煮手,嚼嚼韧纠纠,吃咚嘴里糯柔柔”。此民谣中的茴香豆,正是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写到的茴香豆。茴香豆随着鲁迅先生的小说而蜚声国内外。孔乙己餐饮集团以鲁迅先生笔下的小说人物而命名,一是借其表菜系之特色,二是表明要坚持传承鲁迅先生的精神。孔乙己源自江南文化古镇――绍兴,百年老店风韵绵延辉煌。孔乙己小馆则是在原孔乙己餐饮名店基础上,创立的全新高档餐饮品牌概念店,在保留了孔乙己纯正江南绍兴菜独特口味的同时,全面提升餐饮品味及用餐环境。孔乙己小馆的佳肴由名厨大师精心烹制而成,分为江南小菜、江浙经典、浓味锅香、水乡蒸菜、江南水鲜、炖盅汤羹、江南随点以及精美甜品单元,融合了北方菜肴的特色,更能沁入京城食客的心脾之中。关于小馆的菜品,陈总表示:“在小馆,一半以上的菜品都与孔乙己酒店一样。这些菜品质不变,即原料、制作方法等不变,主要改变的是量,量会缩小,进而调低价格。因为小馆主要是几个同事、朋友或者情侣小聚一下,不需要那么大的量,量小可以多点几道菜,消费还降下来了。”菜品的总数减少,每道菜的菜量减少,每道菜的点击率相对变高,这样就会减轻后厨的巨大压力,保证后厨在相对较小的空间,完成每道菜品的制作。“翻台快是副牌的一大特点,所以副牌的菜品出品一定要简单化,要掌握好副牌出品的节奏感。在设计菜单时,要按照比例合理地运用炒锅、蒸箱、烤箱等,根据比例需要设计菜单里的菜品。”

什么是餐饮副牌概念?

在陈庆心中,餐饮业副牌概念必须符合以下几点:第一,小品牌的面积在600平方米以下;第二,小品牌有一个母品牌,像小大董和大董;第三,小品牌的名字里有母品牌的痕迹,但也会用小馆或者字母等区分,比如孔乙己和孔乙己小馆;第四,小品牌消费不会太高,靠翻台盈利;第五,菜品保留有母品牌的精髓概念,基本40%-60%的菜品和母品牌一致,特别是招牌菜要保留,菜品数量不会太多,多数在80道以内;第六,与母品牌一样的菜品在子品牌餐厅里是缩量版本,即原材料、制作等完全一样,只是量稍微少一些,进而降低菜的成本、降低菜价。

餐饮副牌概念的诞生主要是为大型餐饮企业进驻商业综合体量身定制,陈总解释道:“就像PRADA不可能只在最顶级的商场有柜台,它也想把势力发展到更多的地方,但又不是所有的商场都能符合它高端的气质,又不能自降身价,而副牌miumiu等品牌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餐饮副牌也一样,高端餐饮、酒楼想在商业综合体发展,分得一杯羹,又不能破坏原有名牌的形象,又不能盲目生硬地以原版形象进驻,毕竟商场里餐饮的消费水平基本在150元左右,以高段位进驻不会有太好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推出副牌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大品牌和子品牌要想达到相辅相成的良好发展状态,就要达成几个方面的互利,“首先,设立孔乙己小馆的初衷是,我们无法将孔乙己这个品牌开设在非常繁华的地段,因为店面积大,很难找到合适的位置。但小馆不一样,它可以以更加灵活的姿态进入商场等繁华地带,让更多的人认识孔乙己,这对于孔乙己酒楼来说也无疑是一种宣传。其次,小馆的发展是在为孔乙己这个大品牌聚集人气,培养定向消费人群。很多食客现在可能因为各方面原因不能经常去孔乙己酒楼品尝美食,但小馆对于他们来说是消费得起的地方。今天,他们经常去小馆,成为忠实客户,有一天他们的消费能力提高了,肯定会到酒楼尝试更高品质的孔乙己菜品。还有就是小馆与孔乙己会共享集团很多资源,比如客人、名厨、宣传等,这对于两者的发展都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惺惺相惜的餐饮副牌与商业综合体

餐饮副牌虽然是为商业综合体而生,但它们之间绝不是从属关系。副牌的多样化发展将是保证商业综合体稳定客源的有效途径之一。陈总提到:“4年前,孔乙己就已经萌生了发展副牌的想法。企业开始将经营的重点转到‘创立副牌,主攻商业综合体’上。这样做一来是受餐饮大环境的影响,二来是因为对于企业来讲,做大品牌会受位置、人员、成本等各方面的影响,压力很大;副牌则不然,面积很小,人员少,投入少,压力和风险也相对较小。而且对于品牌的推广来说,在商业综合体里推广副牌的力度也远远大于独立门店。”对于一个相对成熟的副牌来说,盈利速度很快。独立的大品牌门店最好的是18个月收回成本,商场里的副牌基本6-10个月就可以收回成本,进入良性循环。“在这方面金鼎轩是标杆,他们最快的一家店97天就收回了成本,这主要是由于他们拥有极其成熟的中央厨房统一加工配送体系。”

商业综合体里的副牌想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个性,发展得比较好的小品牌都是有自己独特属性的。但更多商场的品牌有些整齐划一,特色不明显,导致进入每家商场的餐饮区几乎都是一个样子,品牌一样,装修风格也一样,其实这对于商场的发展并不好。“商场应该打开思路多吸纳不同品牌的餐饮,多元化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可以有地方化、特色美食等等。不要追求大而全。给更多小品牌成活的空间,让小品牌多元化发展。这对于商业综合体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配合商场的“事儿妈”管理

商业综合体概念设计篇3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设计理念;价值分析;节能设计

发展城市经济、不断升级产业化结构及不断扩大城市规模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与此同时紧缺的城市资源与之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把多种功能、空间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有效的城市综合体,并解决了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的问题,使城市的单位空间不断增加,从而成为集约型、多样化城市的有效途径。建筑节能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作,仅靠建筑师或者国家硬性规范是无法完成的,必须让大家树立节能意识,并且不断提高这种意识的重要性,并把这种意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这一目标要想实现,必须加强宣传,并让大家真正能够感受到节能带给大家的好处,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总之,让大家真正能够享受到实惠的东西,让大家感受到开展节能工作是有必要的,让大家接受并能够投身其中。城市综合体的设计越来越专业性、综合性,这就对我们的建筑师、规划师以及各个专业的设计师提出更高、更专业的要求,并需要大家相互支持与配合,并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1、 目前我国当前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设计理念

目前城市的多功能开发需要城市商业综合体,大多数的房地产开发商会把开发放在单一的功能上,把其它作为附属配套,包括纯住宅的开发、纯商业的开发、纯酒店的开发、纯写字楼的开发。城市综合体是把酒店、写字楼、大型商场、商业街以及高档住宅都集中于一起,各种功能集中在一起,使其各功能之间能够互补,在城市休闲娱乐广场中包含大型商业中心及商业街,不仅充满商业气息,而且充满激情。写字楼的主要功能是办公,酒店的功能是提升消费档次,住宅及公寓是大家居住的空间,无论是夜晚还是白天都是活力无限的。各个功能空间即相互协调又相互补充。不仅使人们的生活、工作得到满足,而且还能够满足大家的休闲娱乐等方面的要求。能够充分体现出城市综合体的多功能性,能够充分的体现出它的独特性,成为城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商圈。

第一、对于寿命周期成本概念,无论是建设开发项目,还是拆迁、运营都需要考虑成本最优化,将传统的核算理念进行更新,这便要求优化建筑设计,并要不断创新,这对我们观念转变是非常有利的,对总体成本的长期化进行控制。绿色生态与建筑环保节能是我们现代城市开发的宗旨。第二、商业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的最佳配置,商业规划需要与建筑设计概念设计同步,建筑设计方案决定了招商及经营管理方案的结果,在合理分布建筑空间的不同业态,这样形成的货流动线与客流动线才会更加合理。第三、这样创造出的城市综合体建筑更加具有生态化,通过不断增加绿化空间,这样的环境场所才更加具有人性化。才会在城市建设中建成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公园、五星级酒店、写字楼、美术馆、购物中心等。把综合体的多功能空间与休闲娱乐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写字间及高档酒店的主塔楼,可以创造出良好的艺术氛围,其中还建有各个类型的餐厅,都会成为现代综合体的新一代榜样。

我国新时期提升城市商业价值综合体的五个方面

第一、把不同产品与物业有机的组合在一起的方法,将酒店、购物中心、商业街区、写字楼及酒店公寓等优质的地理位置,做好黄金分割。第二、确认好物业的比例后,寻求并调整好业态比例,这样才能发挥出最优秀的商业价值。第三、经营管理策划的良好运用,可以吸引一流品牌的酒店,同时可以引进一流的主力百货商场,最后引进大卖场,能够将城市商业综合体的价值得到最大的提升,并将其最大优势发挥。第四、通过创新主题文化,从而提升整个物业的价值和品位。第五、通过提升城市规划综合体的视觉形象,连接好装修设计与视觉形象的衔接工作,对整个项目的商业价值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3、我国新时期城市商业综合体的绿色节能设计。

第一、基于建筑平面的节能设计,不同空间功能的有机联系以及多种经营功能的水平并置将成为商业综合体的重要特征。经营功能的不同对经营空间的材料、形式、尺度等也有不同要求。商业综合体的组织变化的平面功能丰富。由于公用性强的商业综合体建筑,需开放流通其内部空间,不宜其单层面积过大,同时增加夏季制冷负荷。从建筑设计节能角度来讲,需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根据其设置的防火分区,需将其能耗的区划处理考虑在整体设计中。商业综合体的主要经营场所是主区,辅区为商业经营提供正常运行之重要保证。主区为消费者服务,需有很高的舒适度,较大的室内外温差,辅区空间人员的活动较少,简单的形式空间,较低的温度条件,较小的室内外温差。就目前而言,多功能性是大型商业综合体的主区部分的重要条件,但从管理中的方便性和整体形象性等角度分析,如果集中设置相同的功能在其经营空间中,又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进行不同功能的处理,会导致顾客出现在各个经营分区内的分布不均,从而增加耗能。

第二、在节约能量方面设计中的耗能设备,中庭、步行街在商业中合体中一般选择透明材料将其覆盖,一般采用直接照射太阳光的方式进行自然采光,这种方式仅仅是初级自然光的利用,通过建筑的剖面设计将自然光进一步运用到中庭剖面中,使其有利于自然光的均匀分布,并在设备通道中选用反光材料,使自然光能够进入建筑物的深处。再把各类饰物的自然光与反光材料进行结合,便可以将自然光反射到建筑物的内部,运用以上方法就会更加充分的利用自然光。无论是在建筑设计还是改扩建工程中,都需要有效的结合商业照明设计,都能够营造出主题的整体场景氛围。与此同时,不同的功能分区也能够分开,而且能够满足照度及照明方式需求。

第三、功能多且具有复合型的商业综合体,需有较大的人员活动量,考虑到商业综合体的实际经营情况,我国在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建筑设计,并与业主、营运单位保持紧密、良好的沟通能够将经营空间的分割情况提前预设,将采用的送风方式与业主的经营需求紧密有效的结合起来,设计出合理的风口布置方案,并满足模数化,使相邻的风冷量得到平衡分布。合理分布不同空间的制冷需求,从而将更为有效、充分的利用冷源。

4、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商业综合体的特点,详细分析和论述了我国当前城市综合体的特点和功能。又从价值体现和设计理念两方面深入分析了我国新时期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设计的论述性及观点性,并在最后,系统分析了中国城市商业综合体绿色建议及构思。

参考文献:

[1] 陈文鹏.浅谈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设计及节能技术[J]建筑与文化,[2] 2011,[3] (34)

商业综合体概念设计篇4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设计要点

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商业综合体景观也在各大城市中应运而生。商业综合体既集合了商业和娱乐的功能,又节约了城市中的用地,也可以缩短商业和娱乐的交通距离,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发挥了商业与娱乐投资的整体效益。我国现阶段的商业综合体基本都处于城市的核心区域,设计师要充分挖掘城市和区域文化,对城市的美观化、生态化、活力化的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

一、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重要性

1. 商业综合体的概念

商业综合体目前国内没有权威的概念,通常与城市综合体名称混用。从功能的角度来说,就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居住、办公、餐饮、会议、旅店、展览、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几项进行组合,各部分之间建立了一种相互依存和相互助益的关系,形成了一个多功能与高效率的综合体。在国内,主要以酒店功能或写字楼与购物中心功能为基本的组合。商业综合体景观空间是城市商业综合体空间设计的一部分,又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具有混合的空间两种身份。城市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融合了城市空间设计与建筑空间设计的优势,强化了人们的空间感受。

2. 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商业设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商业综合体在城市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现代大型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对城市的交通、空间布局以及城市形象等都起了极大的影响。城市商业综合体室外的景观空间不仅仅是商业空间,而且还是市民日常沟通和交流的场所,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正是因为这种功能复杂和多元的人类活动空间,才诞生了混合型城市空间的理论,在建筑学中也认识到了商业综合体的美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城市商业综合体景观空间的设计起到了延续城市活力、城市建筑风貌、城市文化和城市特色的作用,也具有景观地标性。

3. 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在项目中的应用

我国早期的一些商业综合体设计只重视了建筑单体的本身,或者讲究豪华气派,或者讲究新颖奇特,而室外景观空间作为城市建筑的载体,却被忽略了。商业综合体的室外景观空间作为城市密集的人流活动场地,与我们的关系十分亲密,人们对商业综合体景观空间的感受也就更清晰。在商业综合体方向逐步向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的今天,如何满足城市各功能的同时,又要发挥出地标性和艺术性的特色,这就需要在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中,充分挖掘区域文化,将其提炼和整理,以一个鲜明的主题体现出商业综合体室外景观空间。

二、商业综合体概述

1. 商业综合体的定位

所谓的商业综合体是一种复合型的表现与复合型的地产,其中包括传统的商业、会展、办公、停车等多种的相关产业,每一个产业都可以单纯做主力。并可以形成明显的业态组合形式。城市商业综合体的整体定位是十分重要的。商业综合体可以在城市的交通枢纽地区,也可在城市的开发区或新城市的中心地区,或者选择在商业街区和商业集群的地方,此外也适用于休闲设施和会展设施较全的地区。

2. 商业综合体的特征

通常来说,商业综合体大多数位于城市交通网络发达和城市功能较集中的区域,具有可达性,拥有与外界紧密联系的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商业综合体应具有高密度性和集约性,因整体区域人口的密度较大,从而在不同时段发挥不同的功能并形成互补。商业综合体还具有整体统一性,其中包括建筑风格的统一,而功能具有复合性和配套性。各个功能之间的联系紧密,相互补充。

3. 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规划标准

商业综合体的室内外空间比较大,既可以和城市的规模相匹配,有可以与建筑功能的多样性相之匹配,也是多功能的聚集焦点。同时,内部交通和公共空间相互贯穿起来,可以与城市的交通系统进行更好的联系,组成较为完善的交通体系。商业综合体的景观设计可以通过标志物、小的饰品以及各种植栽、照明和铺装设备等,从而形成宜人的环境。建筑规划标准是高科技与高智能的集合,先进的设施与科学技术的融合也体现在建筑形式中。

三、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要点

1. 城市中商业综合体的设计要体现出鲜明的文化特色

城市中的商业综合体可以采用一种开放式的休闲消费场所的设计模式,这会成为都市休闲旅游的核心项目,也可以被建设成为城市的地标性的建筑,成为城市商业文化以及城市文化的重要名片。商业综合体的设计难点在于文化的活化以及休闲业态的市场化,此外还有注意商业地产的盈利化等。城市中的文化、休闲态是建设的关键模式,而盈利是商业综合体建造的核心。商业综合体可以培养出城市中的新型的消费意识,同时也可以激发商业价值的提升。

2. 商业综合体的设计要与城市空间相融合

近些年来,商业空间的设计逐渐呈现出与城市公共空间相融合的特点,而且要与城市的公共交通相连接,进而形成大型的综合商业体的模式。例如在地铁的出入口与大型的购物中心相融合的组合模式。大型综合体的景观设计是城市中公共交通集散的广场,同时也是街道广场、城市公园、城市绿地和屋顶花园等各类景观场所的大融合,体现出层次丰富的特征,实际的建造意义与规模已经超过了单纯的商业空间中景观设计的范畴。

3. 商业综合体的设计中的人文因素

在商业综合体的公共性设计的操作过程中,要倡导一种体验式的商业消费环境。将它定位为城市中必然的目的地,去感受商业综合体的吸引力和魅力。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设计手法,使其区别于商业中心的建筑和环境的设计,提高人们的好奇心。商业中心应该充分触发人们的消费欲望。在设计中注意个人的感受,使其融入到商业综合体的空间、材料以及颜色的设计之中。此外,商业综合体的设计还要有参与性。尤其注意在设计中创造的机会使他们参与到其他的活动中,提供相应的设施,使人和环境之间有所互动。

参考文献:

[1]李函儒.城市综合体的可持续景观设计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5.

[2]赵亭,徐晖,程赟.商业综合体设计[J].山西建筑.2012,19.

商业综合体概念设计篇5

关键词:高层商住综合体;概念;设计;发展

目前高层商住综合体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由于底层商业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及社区功能服务体系的逐步发展完善,高层综合体在整合城市空间,突出城市特色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主要是从满足使用功能角度出发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1.高层商住综合体的概念及特点

综合体也称综合体建筑,是指由多个使用功能不同的空间组合而成的,其合理性在于节约用地、缩短交通距离、提高工作效率、发挥投资效益等。高层商住综合体建筑是综合体建筑的一种常见形式,是指高层建筑以商业服务和居住功能为主体,结合一些辅助建筑空间所组成的综合体建筑形式。商住综合体的原因首先是经济利润驱动开发商开发一块地区;其次是居住者的需要,随着人民经济条件改善,生产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引发服务行业蓬勃的发展。最后是城市规划的制约。

功能使用和技术要求相对较复杂。有的开发商要求在一个建筑群体中,设置项目众多的、多种功能组合的综合使用中心,有的在一幢大楼中要安排写字楼、住宅,甚至旅馆,地下还要设置停车库。但节约了市政建设用土,并减少了市政设施的重复建设,又大大提高了市政设施的利用率。同时,物业管理统一规划,效率提高,业主的投资可大大减少,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目前,商住楼的市场需求量大,紧接着就要求开发期要短,造价要低,平面和空间功能要实用舒适。这样才能卖得出去,收效快而高。

2.总平面的设计

在总平面设计中,我们合理利用处理公共空间中的私密性和共享性的关系,合理规划以避免居民进入非生活区,合理利用通道解决建筑和环境间关系等。处理好车流、人流的水平和垂直交通流线,是总平面设计的关键。下面几点具体说明下。

(1)通过功能的集散与复合,减少商住功能中的人、货、各功能流线的设计应该考虑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相互交叉,减少在单一功能建筑间的无谓流通,交通流线尽量简洁明了,与城市交通的衔接规整有序,以免造成交通间的相互干扰及交通不畅,为今后的使用带来隐患。

(2)面向城市的出入口设计应避免单一,除考虑商、住等入口外,还应依据具体功能结合消防通道在建筑四周设置公寓、写字楼等的专用出入口、职工出入口及货物装卸出入口和地下车库、自行车出入口等。并将各出入口分开设计,避免出入口的交通拥挤。沿主要街道布置面向顾客的营业性用房出入口。

(3)室外主要布置一定数量的停车位,供购物者、就餐者以及到写字楼联系业务的客户等使用。

(4)高层综合体其体量巨大,往往给街道空间一种突然地压迫感,使人感觉好像从一个大空间突然进入一个小空间。处在街道两旁的高层建筑再设计是应该对其进行后退处理,并在其退出的用地上设计一个广场空间,这个广场空间就建筑本体来说起到了缓冲作用(高层建筑底下的商业建筑,容纳的人数较多,出入口人流密度相对较大,后退出的广场起到了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并且是对建筑的场所标识。人流频密的商场门前,最好有适当的人流集散、过渡的广场和空间。

3.高层住宅的标准层设计

居住以人为本,住宅平面设计是商住楼设计的根本,一般由住宅平面与交通核心筒体组成。

(1)平面形状。一般根据所用地块位置和周围环境,地块的大小和形状来确定,最基本的有井字型、蝶型、工字型、风车型、T字型、一字型等,每层布置2户及2户以上户型。

(2)功能分区合理,睡眠、活动、就餐等功能区域明确;还应注意干湿分区、动静分区。有些大户型可布置一间工作房或书房,豪华住户可将会客室与起居室分设,可增加保姆室等。

(3)房间内的家具布置应做到细致,结合家具的布置细致的调整房间的尺寸,平面布局力求符合科学的使用习惯并与现代生活方式相协调,

(4)高层住宅6~8户标准层平面交通核心一般设有2部电梯,设置满足消防要求的楼梯。高层住宅如有2部以上的电梯,可将其中一部设计安装成标准的货梯,其实也是两用,即一大一小。为业主装修运材及平时的搬运东西提供方便。

(5)其他专业与建筑专业的配合应尽量做到完美。例:结构与建筑尺寸的差异造成的室内凹凸应注意,用异形柱代替矩形柱可使墙面较平整,厨卫上下水管尽量集中布置。

4.商业裙房的设计

高层商住楼的多层商业裙房的设计与单独的商业中心、商场的设计相比要复杂的多。原因是:

(1)除了总图上按照多种使用要求安排众多专用出入口带来的很多矛盾以外,其平面还要受到上部住宅、写字楼等平面结构布置的影响;

(2)一般商场的功能较为单一,而商住楼的商业裙房往往要为住户、写字楼工作人员等提供众多的配套服务功能。如除了商店外,多数商住楼要求安排餐饮,有的还要安排康乐设施。多层商场的设计最重要的是要选定合适的平面柱网尺寸,并与上面的住宅、写字楼结构相协调和配合,实际表明,8.0mx8.0m以上的柱网尺寸较为理想。

(3)商业部分和住宅部分应严格按独立的防火分区要求设置。为了有效防止商业部分发生的火灾蔓延到住宅部分。除了用混凝土现浇楼板分隔外。在商业营业厅或综合楼的商业部分开口部位上方设置宽度为0.6m的防火挑檐,以防止底部发生火灾后向住宅部分蔓延。

5高层商住综合体的发展展望

(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口、土地、生态环境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合理利用空间资源成为我们不得不慎重考虑的问题。带有底层商业的高层住宅形式仍然是未来我国大城市住宅建设不可替代的居住形式。它将以其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宏观经济效益的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及投机效益等方面的优越性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高层商住综合体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建设已非常成熟,商住不同使用功能之间相辅相成、协同作用的效果,越来越为使用者和开发商所垂青。

与此同时,商住综合体建筑设计中要求建筑师更多地关注人的心理需求,奉行环境优先的指导思想,倡导建筑、环境和功能要素的综合设计,追求优美的室外环境,既交通方便又居住安静,既设施配套齐全又服务周到,解决好人、建筑、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之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

在我国。商住综合体建筑将从起初的建筑规模较小、功能单一的建筑形式逐步向大规模的、综合性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辉,杨宇振.建筑设计方法解析系列丛书――商业建筑[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2]郝俊文,浅谈商住楼建筑设计[J],山西建筑,2005/24

商业综合体概念设计篇6

【关键词】 滨水区景观概念规划 城市用地 城市结构 城市形态 城市布局

基金项目:本课题受南京艺术学院校级课题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XJ2011017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城市滨水区的概念笼统说就是“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其一般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组成,因此它既是陆的边沿,也是水的边缘。滨水按其毗邻水体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河滨、江滨、湖滨和海滨。城市滨水空间范围包括200-300米的水域空间及与之相邻的城市陆域空间,其对人的诱致距离为1-2千米,相当于步行15-30分钟的距离范围。

城市滨水区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是自然要素和非自然要素的集合。水体本身是城市重要的生态自然要素和景观自然要素;水体驳岸既是城市防洪工程也是市民重要的亲水场所;滨水建设区是城市极具活力的社会经济、生活的载体和生态敏感区域,也是城市重要的形象区域。滨水地块由于其功能的混合性、位置的独特性,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规划设计不能仅仅从生态、景观美学的角度去研究,更需要结合城市规划和设计,综合考虑滨河区域与整个城市的功能布局、交通组织的等方面的关联,从整个城市的层面进行研究。

本文中的麻城市两河四岸景观概念规划,其规划核心理念就是从整个城市的规划布局、功能定位的角度,运用城市经营理论、城市生态理论、城市意象理论,合理的安排滨河用地功能、确定滨河的景观主题,塑造富有活力的滨水新形象。

1、规划背景

麻城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中段南麓、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武汉城市圈地区性中心城市、综合通枢纽。京九铁路、大广高速公路与沪汉蓉快速铁路、沪蓉高速公路四条国家高等级主干道在麻城呈“井”字型交汇。

举水河、桃林河流经城区,是城市重要的天然水体和景观资源。两岸滨河地块,是城市未来重点开发建设的区域。

为了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位,倾心打造城市景观带和城市亮点,形成高品质城市生活区和旅游休闲区,麻城市委市政府决定展开举水河、桃林河“两河四岸”景观带概念性规划设计。

规划范围为麻城市举水河、桃林河城区段,沿岸200米为核心规划范围,总用地约为20.7平方公里。北至举水河桥,西南至闵集二桥(规划),东至桃林河大桥。

2、基于城市整体定位的规划目标

研究路径是“问题研究>规划策略”的方式,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对城市整体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方向等专题深入研究,来解决本次景观概念规划的核心问题:

两河四岸滨河地块的发展战略目标是什么?

两河四岸滨河地块的规划功能定位是什么?

两河四岸滨河地块的开发强度和时序如何安排?

两河四岸滨河地块的土地价值如何提升?

以这些问题作为此次概念规划的导向,通过研究麻城市整个城市的发展战略、总体目标以及对滨河地块的功能定位,来确定滨河地区的未来的发展方向。

根据《麻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中对麻城市的定位是:

显山露水魅力之乡——麻城市背靠二山,面依一水(举水河),整体形成山、城、水、林的自然空间格局,具有优越的城市环境与人居品质。因此,构建山、水、林、城的相互融合的自然生态格局,建设山水相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生态城市是首要目标。

宜居宜业人居之地——城市整体功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质量有一定提升,但存在大量的旧村建设用地,居住环境普遍较差,旧城存量土地需要盘活,城市缺乏高品质商业、娱乐设施和市民活动场所。

双色文化体验之都——城市历史悠久,自然环境卓越,著名的革命老区,旅游资源相当的丰富。但需要完善旅游配套服务、合理安排游线、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和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才可以使得麻城在周边城市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交通便捷现代之城——“三高、三铁”在城市内联接,麻城迫切需要在新区建设和门户节点处集中展示城市的形象,提升城市的品质。

滨河地区位于麻城市中心城区东部,连接着城市中心城区与东部旅游风景区,是城市未来居住核心区和景观门户地区,因此此次规划目标是要打造“城水相依人水亲和”麻城滨水活力区,将地块建设成为集居住购物、公共服务、休闲娱乐、生态旅游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展示城市山水风貌和城市形象的,可持续性的现代城市滨水地区。将滨河地带塑造成为麻城的“富有活力的宜居之廊、城绿相融的景观之廊、丰富多彩的休闲之廊、形象鲜明的风貌之廊”。

3、基于城市功能优化的用地布局

3.1 滨水地区功能结构

依据总体规划麻城主城区为“一体两心两翼”的结构。旧城片区和金桥片区共同构成麻城市中心城区的主体部分,“两心”为指旧城商贸服务中心和金桥综合服务中心,“两翼”中东翼为城东片区。

城市东扩是麻城市发展的重心之一:跨举水河东进,举水河东岸以生活居住、旅游服务拓展为主;对举水河西岸的旧城核心区的城市功能进行更新改造,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在举水河西岸城南新建高档住宅小区,并配套相应的社区服务设施;河东片区集中分布主题公园、现代生态观光园等旅游景区,建设以旅游服务、居住为主,科教、商贸为辅的综合片区。

承接麻城市功能结构与用地布局,滨水区呈现“两带串多点,轴带相交错”的空间布局(图1)。结构为“三带三轴多节点”——沿河绿色景观带;东西向功能轴;多个功能景观性节点。

举水河西岸滨河绿色景观带——以北部多功能商业、文化休闲服务带、南部休闲公园带以及生态绿化带组成西岸的绿色景观带。

举水河东岸滨河绿色景观带——以北部多功能商业、旅游服务带、生态绿化带组成东岸的绿色景观带。

桃林河南岸滨河绿色景观带——沿岸的生态绿化带。

河东大道商业综合服务轴

杜鹃大道文化旅游景观轴

金广大道滨水生态景观轴

多节点——滨水市民广场、亲水平台、滨水商业中心、滨水文化中心、滨水中心公园等一系列功能景观节点。

3.2 滨水地区规划策略

3.2.1 共享——创造连续共享的滨水公共空间

保证滨水地带的共享性,利用连续的公共空间如市民休闲广场、滨水林荫步道、城市公园等沿整个滨水带布置,保证滨水地区的共享性。

3.2.2 功能联动——滨河西岸与中心城区功能联动

顺应主城区总体功能布局,在举水河两岸滨水地块内构筑三种不同功能性质的功能带:城市综合服务带,城市开放公园带,城市生态绿带。

城市公共服务带位于城区旧城中心区的滨河地区和举水河东岸旅游服务中心的滨水地段,通过对现状不符合规划要求的用地进行功能置换、建筑改造,植入娱乐休闲、商业商务等服务功能;滨河新建的文化建筑,比如小型展览馆、小行剧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对滨河地块内现有的散布的区级政府行政办公,予以集中布置;改造自建宅,逐步用现代化小区取代农民自建宅,构建城市集办公、商业商贸、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城市滨河综合服务带。

城区开放公园带位于为主城区南部和举水河东岸北部的居住区的滨河地段,配合相邻地段的为规划居住片区,开放公园内设置由不同主题,如体育运动公园、历史文化园区、儿童游乐园等打造城市绿色社区公园水岸。

城市生态绿带。位于城市南部发展预留区的滨河地区,通过水土保持、增加绿植,设置绿色步行道等方式打造滨河的生态绿色廊道。

3.2.3 强化公共服务功能土地混合利用

对旧城建成区不符合规划的用地进行功能置换,植入商业服务和文化娱乐的功能、增加包括城市广场、公园绿地等,建立商住混合、商办混合的那个混合用地模式,迅速的改善城市形象。新区居住组团,低层、多层、小高层住宅混合布局,将水景、绿地引入居住地块内部,改善城市居住品质。

4.基于城市活力塑造的景观设计

4.1 绿色景观系统构建

绿色景观系统利用现有水网、路网两侧设计绿化带,构建水路网绿廊生态模式。引绿入城、引水入城、水绿交融,结合城市公园、广场的设置、绿色步行系统的开设、建筑的布局,强调东西向绿色景观的渗透,使得滨河的每个地块都可以与河岸取得直接的联系,最大限度的满足城市人群观河、亲水的需求。

4.2 发掘城市特色要素营造独特景观效果

凸显水体要素:对河堤岸进行改造,利用举水河水位季节性落差大,在堤外设置不同标高的亲水平台或道路,构建可淹没的水体景观,满足不同季节的亲水观景的需要,提供多元化的亲水体验。保持支流水流通常,维持城市排洪功能,沿河设置绿化景观带,结合市民较为集中的地点设置广场/公园的等。地块内池塘满布,郊野的池塘尽量保持原生态;村庄内部的池塘,对周边建筑进行整治增加绿化植被,或设置成亲水广场、公园使之成为村民的公共活动场所。举水河堤顶现状比周边基地高2至4米,堤岸提供了较高的观水景观视线,同时堤岸也阻碍了人们更为便捷地到达滨河区。规划在重要的景观节点、景观视域较好的区域设立广场、坡道,用建筑共构、建筑底层架空等形式解决上述矛盾。

营造历史古迹点的氛围:麻城市孝感乡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移民之乡,“湖广填四川”中祖辈多来自麻城。举水河的古河道旁,现存有一个古渡口的遗址,需要善加保存,深度挖掘移民文化,可设置成麻城的文化公园,展现城市文化内涵。

特色植物的保护和利用:保护和利用现状良好的植被,增加特色植被,营造特色植被为景观的道路、广场等。

现有厂区建筑的改造策略:中心城区内尚有许多工业厂房,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工业厂区需要撤出旧城中心区,本次景观概念规划设计中对现有主城区内的厂区建筑进行梳理,对建筑良好、具有历史意义的厂房进行保留,内部功能予以置换,由工业转化成商业商贸、文化娱乐用途,打造旧城的商贸服务中心。如老啤酒厂地块整体功能置换后,规划为城北的居住片区中心,由滨水的城市广场、餐饮、娱乐、商业服务等多重功能为一体。

滨河慢行系统的安排:滨河慢行系统可供市民步行、慢跑和骑自行车。滨河慢行道贯穿各个主要的功能区,是一个完善的步行系统网络。主要形式为滨河步行道、滨水步行道、特色步行街区、地块内步行道、郊野自行车道多种等形式。步行系统布置在滨河绿化带、滨河公园内,紧密联系城市的服务中心、城市广场、滨水空间,满足人们的旅游、休闲、生活、工作的需要。郊野自行车道利用现有的河堤和村庄之间的道路改造而成,便于市民游览、观赏滨河郊野风光。

4.3 提炼公园主题营造乐活城市

举水河西岸城市滨水公园规划以城市文化为主题,结合设置麻城文化中心、展览中心,构建历史风貌、城市剪影、城市水文化、城市美食等层次、多主题的休闲长廊,同时加强滨水公园与周边居住社区的联系,在居住社区中心集中设置休闲体育广场供市民享用,提高居住环境品质,打造乐活城市新滨江。

结语

麻城市两河四岸滨水地区是麻城市规划高品质居住、高端生态旅游、休闲、商业服务集中的重点发展地区,是未来城市的乐活新区。麻城市两河四岸滨水景观概念设计的范围为河道两侧500米的范围,涵盖包括是滨河的50米范围内的限建区,以及50米外的严格控制建设区和控制协调建设区,必然需要立足于完善城市功能、延续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基础上,对该地块的功能分区、用地性质、空间形态、景观主题进行规划。

滨水区的景观概念规划一直是热点,且城市滨水景观规划项目的用地范围尺度大、功能复合、空间形态多变,因此滨水区景观规划也是景观设计中最富有挑战性的一类,它的规划对象既包括水域的、水陆交接的和陆地上的,需要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景观场地规划等核心知识,同时学习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审视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在景观规划中对地块更加合理而准确的定位,最终创造出更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商业综合体概念设计篇7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外部形态;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综合体最早出现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如今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它又迅猛地涌向了二三线城市,以其自身的优势迅猛发展,但是大规模发展的同时必然出现极大的问题,缺乏理论指导,盲目建设,再加上开发商往往只重视城市综合体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它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生态效益,而这些效益绝大部分都取决于城市综合体中的外部景观设计,由于对外部景观的忽视,导致城市综合体设计既没有特色又不能满足人们的生理与心理需求,而这正是现在城市综合体设计中存在的重大缺陷。

1、城市综合体及其外部空间景观

我国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景观中的广场、中庭以及道路系统,是全部综合体极度集约化的交通组织的主要构成部分,经由地面、地下以及空中走廊等高层次的空间体系,构成整体一致的交通流量,并和外界城市交通具有紧密的联系。综合体和城市衔接地带是综合体的外部空间,它作为和外界城市衔接的窗户,它的景观设计水平对全部综合体的第一印象有着直接的影响。因为综合体庞大的物流量与人流量,这均要求建筑体的外部有某种程度的与之相符合的过渡空间,能适时对物流与人流进行疏散,同时为居民提供集散的场所。外部空间景观是城市和综合体衔接的过渡区域,它的设计要和城市的整体环境相适应,以便形成一定的缓冲空间。

2、商业综合体外部形态设计倾向

随着商业综合体发展,建筑造型层出不穷,外观审美也在悄然改变,但唯一没有变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吸引眼球、增加购物交易,增加顾客选择光顾的几率。商业建筑造型不仅仅是外装修材料、立面形式、比例、色彩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强调人的参与性。也就是说,建筑的外表作为形式的一部分,不应只是作为人或顾客站在某一角度、某一地点观察和感受的对象,更重要是吸引着顾客进入建筑物内购物。因此,今天的商业综合体外部形态不仅要符合人们传统意义上的美感,还要兼负着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吸引潜在消费群体的功能。这就要求商业综合体建筑不仅在功能上日趋丰富,体量上日趋扩大,而且在造型上也要更为丰富多彩。目前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外观设计具有如下倾向:

2.1、造型戏剧化倾向

建筑以巨大的体量,自身形象发挥独特的效果,使得其本身具有极强的广告效果,特别是当商业建筑形体以解构、动态的形态出现时,它以更独特的形象出现在社会,本身也就成为极强的媒介,成为视觉焦点,极大的起到招揽顾客的作用。那种能强烈引人注意的设计风格无疑成为商家首选。建筑物自然也成了带有商业广告性质的纪念碑,成为建筑师向社会及业主兜售的商品,商场的本质概念被最大化的强调,因此戏剧性是现代商业建筑外观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2.2、色彩包装化倾向

如今,建筑本身也作为一种强势的信息体,通过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引发消费冲动、实现价值交换。商业社会重要的包装意识和包装手法也同样渗入了建筑领域,流行的包装色彩如红色、紫色、黄色等醒目的色彩大量应用,已成为整体的、新颖的建筑形象、成为获取大众认可的重要手段。

3、我国城市综合体景观设计策略分析

3.1、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的概念

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面临着极大的考验,一方面能源危机使小汽车的使用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很多国家的旧城开始退败导致国家开始兴建新城。随后,为了复兴旧城开始建设大量新形态的商业和办公建筑。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新形态的设计理念需要同时考虑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因此,建筑、城市、人被综合考虑并联系起来,建筑不单单只是一个独立的形体存在城市中,它是城市构成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城市系统相联系。商业综合体的出现就是响应城市的发展,运用新的设计手段和开发模式将城市多个功能,如商业、住宅、办公等集中在一定的土地上,最终满足人们正常生活的需要。

外部空间的概念最早由芦原义信提出,“外部空间是从自然当中由框框所划定的空间,与无限伸展的自然是不同的”。芦原义信描述的外部空间偏重于城市的、整体的,是大范畴的外部空间。彭一刚在《建筑空间组合论》中指出“外部空间与建筑是虚实的关系,犹如砂型(模子)与铸件的关系,呈现一种互余、互补、互逆的关系”。外部空间通常具有两种典型的形式:一种是以空间包围建筑物,一般称之为开敞型外部空间;另一种是以建筑实体围合形成的空间,具有明确的范围和形式,一般称为封闭型外部空间。

商业综合体的外部空间,它比一般含义的外部空间具有更广泛的城市空间特征。一方面,商业综合体的外部空间是建筑物本身的一部分,是建筑物内部功能的外延;而另一方面,它是城市空间系统中缺一不可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在商业综合体的外部空间设计中,为了共筑一个完整有序的城市空间系统,除了建筑自身内部与外部空间的因素,还要考虑其与周边建筑和街道的空间结构关系,并与城市道路、广场、绿地等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机结合。同时,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设计中也比较注重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之间的融合和过渡。

3.2、注重综合体景观与周围城市的宏观联系

城市综合体为城市的主要构成部分,所以城市综合体的景观也要从城市这个背景出发。在做城市景观设计的时候,要从城市景观环境的角度,构建起城市和综合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令综合体和城市的景观相交融,紧跟城市总体规划的步伐,构建出一个综合的城市空间。所以,在开始设计城市综合体建筑的时候,应当把环境景观设计融入到城市的整体规划中,完成环境和建筑的协调规划,防止产生景观和建筑的互相隔开的显现,要由整体到局部,由大环境到小环境,由宏观到微观,设计出具有综合品质的城市景观。

3.3、巧妙设计休闲场所

将步行街道想象成人们聊天、约会、偶遇的各种场所,通过事件的串联转化成为各种广场,再将购物疏散街道人性化,曲折化,使人们不知不觉地参与到景观的序列变化之中,创造出舒适悠闲地场所。

3.4、发挥超高层建筑的标示性作用

设置屋顶绿化、露天剧场、墙体绿化等,形成立体空间的绿化效果,丰富景观层次。

3.5、选择不同季节的植被配置

丰富四季的季象,避免单调、乏味。并且注重植物的高低错落,区分植被的阴阳喜好,通过点(孤植)、线(列植)、面(丛植)到地面、空中连廊、屋顶的绿化创造四季景观,丰富景观层次。

3.6、将城市地域的文化特色融入到景观中去

城市景观是一个城市特征的代表,是城市个性与气质的表现,因为对城市大规模的改造与建设,当城市中许多极富城市文化感、涵盖着城市历史感的景观,均慢慢地被现代化的没有特色的景观所代替,丧失了城市原有的特色文化,更使得城市毫无特色。设计者在对综合体外部空间景观进行设计的时候,要注重传统文化建筑的保留,善于从城市历史文化中提炼出优秀的元素,与现代化的手法结合表现出来,这样将现代化的城市与传统元素相结合,使得人们对综合体外部空间景观更有归属感。

4、结语

商业综合体建筑模式已经在西方国家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演变而形成今天比较成熟的建筑类型。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开始跳跃性发展。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节奏下,商业综合体与其他先进建筑思想被引入我国并在先锋思想理念带领下逐步开始在各大城市中扩张。但是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在商业综合体的开发和建设与国际日益接轨的时候,设计指导思想和开发建议应当体现出适合在国内社会环境下的商业综合体发展模式。目前,城市的快速发展(其中包括城市人口、汽车数量、城市规模等参数),商业综合体作为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建筑对城市发展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城市交通是城市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它是整个城市的骨架连接城市各功能空间。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又是联系商业综合体和城市交通的节点,因此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与城市道路之间的联系也是商业综合体建筑与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参考文献

[1]胡霄雯.基于城市交通的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

[2]徐岩.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及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商业综合体概念设计篇8

关键词:购物中心,购物林荫道,体验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商业建筑是现阶段人们物质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商业建筑也经历了从百货市场,超级市场,连锁店到大型商业中心的发展过程,商业中心作为较成熟的新型商业模式,是许多地区目前所追求的最佳商业模式。

1,购物中心的基本概念:

所谓购物中心的概念是从英文单词“mall”翻译而来,“mall”指的是欧美的一种郊区大型娱乐购物中心,跟中国历史上的“瓦肆”类似。特指规模巨大、连成一体、包罗众多专卖店和商铺、集购物、休闲、娱乐、饮食为一体的商业中心或加盖的林荫道商业街。单词的解释原意是“林荫道” ,近代经常与“购物中心”的意义连接起来,引申为“购物林荫道” ,意指在“mall”里肯定有一条或多条步行街,身临其境购物、消费或漫步,犹如在林荫道上闲逛一样舒适和惬意。

2,沈阳星摩尔购物中心的几点分析:

现代人们对于商场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购买商品的场所,更多的是一种茶余饭后的休闲体验场所。人们也渐渐接受了商场成为除去广场外的另一个集会休闲的场所,商场的功能和意义于此同时变得更加复杂。国内的许多新兴商场的建筑形式也渐渐的向购物中心所靠拢,但是始终无法诠释出它的真正含义。不同于单纯集合体的概念,沈阳星摩尔购物中心诠释了“mall”的真正含义,一种惬意的林荫道式的商业步行街式的建筑。

沈阳星摩尔购物中心位于沈阳市铁西区北二中路6号,是由国际知名的土耳其商业地产开发商特克莫公司(Turk Mall)以及国际著名综合集团菲巴集团(FIBA Group)联手在中国投资开发的第一个大型项目,总建筑面积为325,716平方米,是以大型综合购物群体为主的集旅游、购物、休闲于一体的大型多功能生活广场。作为大型综合性商业广场,沈阳星摩尔购物中心就如一个微缩版的小型城市。除了一般购物中心常见的设施外,这里还设有室内花园、数码广场以及中式和土耳其式两种完全不同感觉的SPA等。更有特色的是,这里还设立世界各地的特色区,融合各国文化。室内花园、小桥流水等元素应用到了商场的各个环节,让逛街购物像逛花园一样的舒适。

星摩尔购物中心真正的做到了“购物林荫路“的效果。它采用了所谓的“岛式”布置方式设置业态,商铺集合成组团,各组团间相互独立不粘连,由走道和过街天桥相互连接。在首层购物时,相互独立的“岛式”组团好像不同的街道建筑,随处可见的花园,以及为了达到自然通气的效果,在步行街内采用的全透明、自然采光和屋顶开气窗的设计使得人们真的好像置身与城市商业街一般。在上层购物时向下看,被商业组团所分割成的走道好像城镇内的路网,整个商场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小城镇中舒适的生活一样。商铺的排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按功能或者类型统一排布,而是貌似毫无规律的将不同功能的店铺放置在一起,这种毫无规律的打乱并没有显得突兀,在转角处突然出现的休憩咖啡厅或者十分有特色的工艺品木屋真的达到了让人们眼前一亮的效果,好像在旅游小镇一样新奇的体验。

3,总结:

现代社会的人们对于公共建筑更多的要求是在于体验方面。建筑是否给予人们舒适惬意的体验是至关重要的,也是现在人们评价建筑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商业建筑作为接待大规模人流的场所,应该更加需要重视顾客体验方面的问题。整个商业建筑的模式不可避免的朝情景式体验消费的方向发展。在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后,购物心情与人们的情感成了决定一个商业建筑是否深得人心的唯一评价条件。新型的商业建筑应该注重商铺与顾客之间的互动,设计一些增加乐趣的“节点”,商铺的排布方式越自然越容易亲近顾客,集中的将同类型的店铺堆积在一起反而会造成顾客的视觉疲劳。新型的商业建筑应该做到更加的人性化,以人为本的顾客体验才是现代商业建筑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商业综合体概念设计篇9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三水天聚广场;建筑设计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高速发展,许多城市面临着新的问题:城市人口激增、土地资源紧张、绿地面积锐减、交通堵塞等。城市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土地利用的高效化与集约化[1]。因此,设计和建造综合体建筑,将不同功能单元进行组合,可以实现彼此的相互激发和利用,有效的节约城市土地资源,优化城市空间环境,这是解决城市问题的有效途径。综合体建筑指的是由多个使用功能不同的空间组合成的建筑,又称建筑综合体[2]。建筑综合体是指将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或以上功能如居住、商业、办公、展览、文娱、餐饮等进行有机组合,并在各部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高效率、多功能的综合体系统[3],成为城市立体开发与更新改造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也出现了一些成功的实例,如北京王府井的东方广场,上海的金茂大厦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商业综合体建筑是综合体建筑的一个类型,故也具有上面所描述的特征:有着日趋多样化、规模越来越大的形态,起着聚合城市单元空间功能的作用。拥有这些特征的商业综合体成为了城市的催化剂,可重塑当地景观与环境;可衔接多种交通空间,方便人们的出行并提供多种活动空间。

1设计理念

城市建筑综合体的发展得益于多样化的城市生活与集约化的土地开发,它以高度开放性和聚合性的职能与空间成功地将社会生活、建筑空间和城市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复杂而完整的空间体系。仅从建筑学理论与方法的角度来研究和设计建筑综合体是不够的,需要具备综合的设计理念,从更为广泛的理论领域—系统学、生态学、文化学等多学科角度来进行探讨[4]。

1.1系统的观点

建筑综合体是由多种不同功能单元、不同性质空间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有机体,是相互联系、相互激发、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整体。

1.2生态的观点

即重视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优化资源利用方案等,从而创造一个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环境的观点。

1.3文化的观点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容器,在建筑设计当中,对于文化的研究,包括对文化的传统性、民族性、地方性以及它与人的思维模式和心理特征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2设计方法

建筑设计旨在以建筑空间功能来满足人们的需求,然而人的需求是多样的、随机的、复杂的,是不断变化着的,这与建筑本身相对稳定的特性相矛盾。为此,人们在设计时须要充分考虑建筑空间的不定性和设计的可变性,以加强建筑对生活变化的适应性[5]。

2.1空间的不定性

利用行为科学研究发现,人们在建筑中的行为经常是越过两极分化的界线在“中间”区域行动,而并不仅仅是在“是”与“否”两极上运动。比如,人在室内却希望享受到室外的新鲜空气、阳光;人在室外又希望遮日晒、避风雨等。这就使我们意识到解决问题的理想答案更加多元化,除了“是”与“否”,还有“且”。建筑空间的不定性主要表现在:空间围与透之间;边缘与过渡的空间;空间的弹性与生长;以及有限的尺寸与无限的意境之间等。

2.2在设计中要注意可变性

现在建筑综合体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接受,因为它能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为人们提供差别化需求的不同场所,非常方便。而这些不同的需求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人们追求生活的方式在不断进步,这也就对建筑综合体提出了不断创新的要求。由于建筑综合体规模较大、功能多样,所涉及因素问题较多,在设计的时候务必要关注“不定性”,可变性、灵活性成为建筑综合体的重要特色。

2.3具体设计思路

建筑空间的不定性与设计的可变性不是一个矛盾体,综合建筑的形态和功能来看,它们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统一体。具体设计思路如下:2.3.1设计定位建筑综合体既是对城市人口与资源的重新配置,也是对城市商业生态与审美情趣的重新塑造。这种建设往往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并会显著影响城市的商业生态。通过观察若干类似项目,发现综合体建筑成长趋势存在类生态化的特点,这些特征是我们的设计定位必须注意的要点[6],包括地域问题、功能的选择、保证功能内部平衡、灵活多变的商业运营以及整体自我协调与更新等。2.3.2建筑空间的围与透建筑空间是围与透的统一体,围与透是建筑空间的基本矛盾。建筑空间是围中有透的室内空间和有限定的室外空间的结合。各种空间互相渗透,融为一体。表现在水平方向的通透、垂直方向的渗透以及内外空间的渗透等。空间的围与透产生了多维度、多层次的景观效果,使有限的空间产生无限的意境。2.3.3重视过渡空间的处理为了将各个单元空间有机联系成一个更有效、更丰富的整体,需要在建筑综合体中设置许多过渡地带和区域。这些过渡空间不是单纯的起到交通往来的作用,它还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充满了不定性的区域,各种信息在这里交汇融合。例如,走廊、门厅、中庭等。2.3.4预留生长的空间在设计建筑综合体的过程中,会根据要求选定适宜的位置和规模尺寸,也会充分考虑它今后自我调节的可能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的改建扩建势所难免,因此有必要为建筑本身的发展适当留出增建、接建的余地,使得建筑有一定生长的可能。

3应用实例

3.1概况

“中国通号•三水天聚广场”项目位于佛山市三水区轻轨北站一侧,基地面积11.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5.1亿元。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有上盖客运站、有上盖公交站、空中太古里仿古步行街、公寓、酒店、办公、商业、住宅、轻轨平台和空中连廊等,负一层为全人防地下室。它是以交通枢纽为导向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建成后将成为三水新城的交通总枢纽和商业中心,被纳入三水区重点工程项目。三水天聚广场大型商业综合体拥有一般综合体建筑的典型特征:3.1.1空间尺度大三水天聚广场商业综合体是与佛山市城市规模相匹配,与现代化城市干道相联系的,因此需要设计超大空间尺度。3.1.2交通立体化通过有机规划地下建筑、空中连廊和交通工具换乘站场等,将建筑群体的地下或地上的交通与公共空间贯穿起来,构成立体交通系统形态,形成丰富多变的街道空间。3.1.3高科技设施综合体建筑有大众化的一面,同时也是高科技与智能的集合。高科技含量设施的发展推动了这种建筑形式的产生。室内交通以现代电梯体系为主;通讯以有线电话和无限网络组成;安全系统则通过人员安保系统、呼叫监听系统等得以保证。

3.2设计内容

“中国通号•三水天聚广场”项目结合佛山市的整体规划,为满足人们居住、经商、休闲娱乐、办公、换乘交通工具等需求,该城市商业综合体做了以下设计:3.2.1规划紧密与城市整体规划紧密结合,未来佛山市将建成全覆盖城市地铁网络,三水区地铁也在规划当中。三水天聚广场结合了多种交通工具站场的设计,形成了一个大型换乘场所,极大程度方便人们的出行。3.2.2上盖物业引进备受市场青睐的“土地集约”概念设计,采用大底板、站场上盖物业方案,最大限度节约和利用土地资源。地铁上盖物业的建筑形式成就了一种全新的商业地产格局模式:地铁商业。由此,地铁出口将会成为一个流金淌银的“黄金出口”,进而为城市经济发展添加活力。3.2.3组合业态本项目业态多样,是集轻轨三水北站(无缝连接)、公交总站、长途客运站一体的交通枢纽;是融合商业零售、酒店餐饮、商务办公、公寓住宅、休闲娱乐五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经济聚集体;是集商业、办公、居住、旅店、餐饮、会议、文娱等于一身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并在广场中设计建造仿古步行街,以增添历史文化氛围。3.2.4消防设计以特殊消防性能化设计加强消防安全措施的形式,通过全国消防专家库成员组织的专家小组论证和设计审批后突破了现有消防技术规范,通过了站场有上盖设计、两个消防疏散层面的设计、疏散距离不足时借用相邻防火分区疏散的设计等系列设计创新,使集约土地方案得以成立。

4结语

综合体建筑能有效节约城市土地资源,为城市居民生活带来便捷。佛山市三水区的在建项目“中国通号•三水天聚广场”是一个集商业运营、休闲娱乐、办公居住、交通枢纽等功能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其主要设计创新点如下:1)引进备受市场青睐的“土地集约”概念设计方案,采用大底板、站场上盖物业方案,最大限度节约和利用土地资源。2)本项目业态多样,是集轻轨三水北站(无缝连接)、公交总站、长途客车站一体的交通枢纽,交通站场部分采用大空间设计,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3)突破了现有消防技术规范,通过站场有上盖设计、两个消防疏散层面的设计、疏散距离不足时借用相邻防火分区疏散的设计等系列设计创新,使得集约土地方案成立。4)克服有顶站场、上盖物业、结构转换、消防性能化设计、植入百年三水历史文化仿古步行街、超大面积人防地下室设计审查等诸多技术难点。

参考文献

[1]谢晓玲.城市土地该走集约化利用之路[J].城市开发,2006.(5):12.

[2]黄珂.“整合”—商业综合体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0.06.

[3]原伟.城市综合体与城市公共交通衔接空间的设计探讨[D].重庆大学,2010.05.

[4]吴蕙.设计结合城市—建筑综合体设计浅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2.06.

[5]李茂盛,李建学.浅析建筑综合体的设计方法[J].知识经济,2011.09.

商业综合体概念设计篇10

关键词:电子商务;财经;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朱长春(1978-),男,安徽砀山人,江苏城市职业学院财经系讲师,高级工程师资格,硕士,研究方向:电子商务、市场营销。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0.8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0-185-02

电子商务概论是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群的技术平台课程,该专业群是江苏省“十二五”省级高职高专重点建设专业群,主要包括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会计、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等专业。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启发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它主要使财经类的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了解电子商务的发展期以及对其他行业的营销,对财经各专业理论知识和岗位技能基础的延伸,使学生在专业领域的某些岗位上,具有更坚实电子商务的理论基础和技能。

一、电子商务概论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电子商务在20世纪末发起,在21世纪初蓬勃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营销渠道和购物方式,但是真正成为主要的大众生活消费平台,还需要有很长时间。现在的高职学生基本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的,他们对网络应用比以往的学生更灵活更通透,他们甚至比老师接触的最新信息还要多还要快速。所以电子商务课程如果还按照原来的教学内容、原来的学习方式、原来的实践方法等是完全不能适应现在学生学习的特点。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应该从以下问题去探讨:

1、教学内容大而全,重点不突出,实践安排较少,时效性差。大多数的电子商务教材,不管是普通教材还是规划教材,基本都是延续最初电子商务概论教材的编写过程。有的是章节安排,有的是项目式,但是内容基本还都是遵循着下面的框架结构:电子商务概述、网络技术基础、电子商务安全、电子支付、网络营销、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电子商务应用等。这样内容设计,大而全,强调了电子商务学科的完整性,但是重点不够突出,其中关联性较差,特别对于以实践动手能力教育为主的高职学生,泛泛而谈,兴趣不高。而且安排的内容和案例很过时,很传统,与现在学生接触到最新发展例如微信、微博等脱节严重,时效性较差。

2、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传统的电子商务教学方式基本的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讲授为主。针对财经类的学生,他们需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合理利用互联网、手机等学生经常使用的工具和教学相结合,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3、教学理念传统,理论较多、技能较少。由于电子商务概论是一门概述性的课程,所以,在传统的高职教学中,基本还都是以理论为主,认为实践操作主要应该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学习的,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概述课程更应该是一门培养学生兴趣,开启电子商务之门的课程。如果教师只注重各种理论和概念的灌输,不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必然造成学生普遍厌学。

二、电子商务概论教学改革的方法指导

电子商务概论是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群的技术平台课程,该专业群是江苏省“十二五”省级高职高专重点建设专业群,根据专业群建设要求,基于“四流合一”视角,体现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的高职教育规律,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的改革方法。

1、更新教学理念,通过实践实训培养学生兴趣。通过项目和完成专业任务的方式,使学生深化自己对电子商务的初步认识,逐渐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做,带着疑问去想,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2、编排具有针对性的教材。教材的结构与内容必须符合高职财经类专业学生的认知特点,财经类学生以文科生为主,这些学生的技术学习能力较差,但是营销管理思维能力较强,所以教材内容的选取应该以电子商务市场调查、市场分析、网络营销、网络推广、网络应用等偏重于财经管理为主。

3、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用最新的工具、应用和软件等。教学方法所要解决的就是“怎么教”的问题。科学的财经类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具备以下特点:(1)将“工学结合、四流合一”贯穿到每个教学项目中。(2)教学工具的采用应该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利用学生最熟悉的软件应用进行教学。(3)构建教学网站,嫁接各类电子商务应用,在最真实的电子商务环境中开展实践实训。

三、电子商务教学课程改革后的教学设计

1、设计理念。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在课程设计上要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并结合国家助理电子商务师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内容,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理念设计课程教学体系。

2、设计思路。在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上采取贯穿“案例教学”、“项目训练”、“实战训练”、“自主创业”相结合的方法,将知识与技能有机地融入到“训练项目”和“自主创业”中,同时对难点知识与能力进行分解,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3、内容设计。

(1)选取课程内容的依据。深入了解企业对财经类人才中对电子商务的技能要求,根据目前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同各专业教师、行业专家以及企业中的一些决策者、基层工作人员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经过各相关人员的反复讨论,选取专业性强、与职业岗位需求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制定了详细的教学大纲。

(2)内容组织与安排。

项目1:阿里巴巴网站和当当网站等的简单使用。情境设置:某公司要求将其公司的产品在网上。希望找到合适的买家。教学内容:熟练使用搜索引擎搜寻产品信息,熟悉使用产品信息,在阿里巴巴网站、淘宝网站等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上产品信息和开设网上商店。

项目2:网上银行和电子支付工具的申请和使用。情境设置:在电子商务网站完成交易后,实现网上的在线支付或转账。教学内容:(1)熟悉网上银行的开户申请和在线支付和转帐。(2)了解电子钱包电子现金等小额支付工具的在线使用。

项目3:B2B交易。情境设置:要求将公司的产品,卖给消费者。教学内容:(1)B2B会员注册与管理;(2)供求双方供求信息;(3)供求双方洽谈交易。

项目4:B2C交易。情境设置:要求将公司的产品,网上开店,卖给消费者。教学内容:(1)会员注册与管理;(2)B2C后台管理;(3)B2C网上交易。

项目5:数字证书的申请和使用。情境设置:申请成为网上交易平台的会员,完成必要的数字证书的申请和认证。教学内容:熟悉会员注册的程序,熟悉数字证书的种类和内容和申请程序和使用方法。

项目6:电子商务物流。情境设置:开展电子商务后,加强订单管理和物流配送管理势在必行。教学内容:了解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和订单管理,熟悉入库出库的程序。

项目7:网络营销。情境设置: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网上调查和网上促销。教学内容:(1)了解网上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差别;(2)开展网上营销的方法和策略。

项目8:移动电子商务。情境设置:利用移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移动电子商务的运营。教学内容:(1)了解移动电子商务与与传统电子商务的区别;(2)开展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

项目9:电子商务综合实训。

4、考核设计。本课程的考核方式由传统的根据期末考试来评定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改变为以过程性考核、实践性考核为主。具体方式为“课堂表现20%+平时作业20%+实践实训40%+综合应用20%”来评定学生的成绩。技能主要是考查学生相关技能操作的掌握情况,理论知识考核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综合应用主要是考查学生的项目运营情况以及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检查。考核体系更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适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四、电子商务概论教学下一阶段的改革设想

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在电子商务的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进行深入探索。首先,教学内容的继续提炼。因为电子商务本身一直就在快速发展、不断创新,所以电子商务的教学内容肯定要随着变化而不断的与时俱进。其次,就是教材需要更新换代。根据工作项目需要,编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高职教学的教材。第三,教学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总结和完善。没有标准的和适应一切的电子商务的教学模式,要根据内容、方法和教学条件的变化而不断的调整,真正的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兰洋、苏晓珂.电子商务概论教学改革探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2] 何妍妍、赵旭娟.浅谈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以某一高职院校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2,(01).

[3] 韩林.基于项目驱动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