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医学的认识十篇

时间:2023-07-27 17:00:27

老年医学的认识

老年医学的认识篇1

(湖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5)

摘 要:截至2013年,武汉市老龄化程度高达17.7%,远超国际7%的标准。而当前武汉市社区老年群体预防干预保障制度尚未全面建立,进一步发挥老年群体“知、信”的传统中医药保健养生、未病先防、“简、便、廉、验”的特色优势,减轻家庭、社会医疗费用负担势在必行。通过随机抽样调查武汉市青菱乡社区和百步亭社区约500名老年群众,了解到当前老年群众普遍通过电视媒介关注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但真正了解者却极少;老年群众养生方法多集中于饮食养生,希冀社区中医文化推广站建立,获得切实可靠的中医卫生服务等相关现状,并提出相应建设性对策,为社区开展老年卫生保健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2.023

*基金项目:2012年湖北中医药大学科研项目“本土中药日化企业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收稿日期:2014-10-21

当前,大力开展基层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工作已成为我国基层医疗改革的一项重要战略性举措。特别是在社区卫生医疗工作中,积极发挥中医药治“未病”和“末病”的优势,已成为国家政府和各专家的共识。当前,在国家政府及各相关部门、机关的大力支持下,中医药相关服务已逐步走进社区,各系列医疗养生保健服务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愈来愈受百姓青睐。而社区老年群体作为医疗保健中的脆弱人群,也是开展中医养生保健的主要服务对象,研究其老年群体当前中医养生保健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加强老年人疾病预防管理,做到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病后调护、瘥后防复,对进一步促进社区养生保健工作发展,合理配置相关医疗资源具有重大意义。

1 社区养生保健相关概念及研究

中医养生是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调节饮食、保养精气、调适寒暑、活动形体等各种手段,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社区中医养生保健通常指的是在中医药基础理论指导下,面向社区人群施加于人体的一种简易有效的预防手段,其内容形式丰富多样,包括食疗、艾灸、推拿、按摩、拔罐、刮痧、药浴、气功、八段锦等养生保健。

现阶段,国内相关专家学者为解决国内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对简、便、廉、验的社区中医药服务寄予厚望。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进行老年人医疗保健,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张敏、陆庆荣、韩礼婉早在2003年就指出:目前我国中医养生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形式简单,宣传途径及内容不完善,缺乏科学系统的中医养生规划与评价;石碧霞、方丽鸿、刘登蕉等学者于2010年通过研究发现城市社区老年人对中医养生保健认知程度较为匮乏;黄艳、黄卫东则于2011年提出经济水平和知识水平影响着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行为等观点;孙晓晶、段功香、张颖杰同年调查发现预防骨质疏松、防治高血压病及颈肩腰腿痛的知识指导、日常生活中饮食注意事项和常见疾病饮食指导等是社区最受群众喜爱和欢迎的5项中医保健服务;李明今、冯应强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社区人群对中医药知识及相关技术行为态度面临着“低利用度,高需求度”的尴尬局面。

目前,尽管国内学者对有关社区老年人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钻研较多,但大多都体现在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或手艺等“硬件”在人群中的“知、信、行”问题,而轻视了当今群众,尤其是老年群体对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的指导咨询、健康教育等“软件”的需求。随着现代社会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根本性改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兴起。2009年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医学高峰论坛上,各医疗专家就“临床治疗与平时预防保健”问题达成《北京共识》并强调:医学必须有较大改变,必须提供平常预防保健,要特别照顾到老年、妇幼、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另从地域角度分析,武汉市地区关于此方面的研究较广州、北京等一线城市偏少,而截止到2013年,武汉老年人口数高达146万,老龄化程度高达17.7%,已远远超过国际标准7%。同时人们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素质每况愈下,疾病随之而来,进一步加重了家庭、社会的医疗费用负担。如何进一步发挥我国传统中医药老年保健养生、疾病预防特色优势,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弊端,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相应的调查,认知武汉市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现状,并剖析相关原因,提出相应策略,以便为社区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提供相关科学依据。

2 对象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随机选择武汉市青菱乡社区和百步亭社区进行抽样调查。共计500余名老年人参与调查,调查于2013年7-8月进行组织实施。

2.2 调查方法

2.2.1 问卷调查

通过对500名老年人开展相应调查问卷,针对部分文化水平低或不识字的老年人,由调查人员逐条询问并如实填写。本次调查共发放5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87份,问卷回收率达97.4%。问卷分为个人相关信息和老年人对中医养生保健相关资讯关注、了解程度,养生方法、了解途径等9个条目。

2.2.2 文献研究

通过查阅30余篇相关论文和大量阅读系列文献,大致了解武汉市社区老年人对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需求脉络,设计访谈提纲及问卷。

2.2.3 个人访谈

通过与20余名老年人交流访谈,了解社区老年人对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普遍心理体验意向和加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解决途径,大力挖掘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研究盲点。

2.3 统计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Epidata3.1建立相关数据库,进行处理及相关分析。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样本概括

本次调查共收集487份有效调查问卷,样本在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等项目进行了相关描述统计,具体见表1。

3.2 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现状

3.2.1 面临“高关注,低了解”尴尬局面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健康与医疗一直是人类最强烈且是无法避免的最基层的需求,是人们行为的强大动力。调查发现,67%的老年人处于亚健康的状态,20%的老年人处于疾病的状态,特别是老年人普遍深受慢性疾病病因不明、病程长、恢复慢的侵扰,健康水平直接决定着老年人对医疗健康知识的关注。而中医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沉淀,特别在疾病的预防上面凝聚了自身独有的特色。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中医对老年人的影响也是极大的,大部分老年人已接受中医养生保健理念并在生产生活中积累了部分来自中医的保健经验。调查中,在回答“老年人对养生保健知识关注程度”这一条目时,所有老年群体普遍表示关注。但当问及“老年人对养生保健知识了解程度”这一条目时,仅有37.37%的老年人表示了解,17.04%老年人表示不了解,1.44%的老年人表示完全不了解。关注程度和了解程度成了“鸳鸯火锅”一般冷热不一,说明大力传播中医药文化和知识势在必行。

3.2.2 养生保健方法,感兴趣养生知识普遍集中于饮食养生

自古“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根植于中华名族血液里,广为流传的饮食三字经正好说明这一关系。人到老年,身体机能逐步弱化,对健康的需求也愈来愈大,而食疗作为一种较易获得方式一直深受广大老年群众的欢迎。在调查中,79.47%受访人群表示了解饮食养生,另外动形养生,进补养生也是老年人较为熟知的养生方法。在回答“愿意选择哪种养生方法”条目时,66.12%选择饮食养生,这正好可以说明老年人养生保健方法普遍集中于饮食养生,另外动形养生、静神养生、进补养生也是老年人乐于接受的养生方法。

不仅如此,在调查感兴趣养生保健知识中,61.6%受访老年人表示喜欢了解饮食养生知识,拔罐、针灸占57.29%,推拿按摩占51.54%排在其后。

3.2.3 了解途径多通过电视节目

目前老年人了解中医养生保健知识途径多通过电视节目,约有66.94%老年人在回答“当前了解中医养生保健途径”条目时,均认为是电视节目。这与中国老年健康服务促进大会(2014)的《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模式研究》课题研究结果“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获取的主要渠道以电视为主”相符。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电视也作为一种普通家电走进了千家万户。老年人的娱乐生活与电视有着紧密联系,电视已成为当今老年人生活消遣、资讯获取的主要渠道。另外,随着近年来人们对健康愈来愈重视,养生类节目应运而生并大行其道,电视养生节目众多。全国20多个省市的上星电视节目中,基本上都有养生保健节目,如中央电视台有诸如《健康之路》等3套养生节目,山东电视台、河南电视台、湖南电视台等电视台也有类似《养生堂》相关养生健康保健栏目。

3.2.4 希冀社区驻地宣传

通过对老年人获取中医养生保健知识途径对比可以发现(见表2),老年人目前多通过电视节目获取,其次是口耳相传,占44.35%,社区宣传仅占23.61%,排在7种获取途径中第6位。而在老年人希望的知识获取途径中,电视节目凭借着64.89%的支持率仍居榜首,社区宣传(46%)从第六一跃成为第二获取渠道,增长幅度高达22.39%,增长幅度独占鳌头,而电视节目反而略下降2.05%,说明老年人在肯定电视媒介重要性的同时,内心希望在居住地社区周围能够了解、获取到相关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另外,手机短信、收听广播、上网搜索也是老年人现希望扩宽的的获取途径。

4 讨论

作为祖国传统医学,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体现了我国卫生服务的特色,是发展现代社区卫生服务的有益尝试,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传统医学的优势。但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武汉市社区老年人养生保健中也面临着一些瓶颈问题,社区在开展相关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时可以考虑下面几点。

4.1 立足社区,多渠道多形式加大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宣传

通过调查发现,老年人普遍希冀通过社区宣传就近了解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建议各卫生单位、政府部门在社区成立中医文化推广站。在本次调查中,调查人群对所住的社区有中医文化推广站的建立,希望的占65.98%,一般的占26.49%,认为可有或可无的占8.21%。数据显示群众对于中医文化推广站的建立还是持积极态度的,也表明群众意识到中医文化推广站的建立能切实地给他们带来好处。对此,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能充分利用中医文化推广站大力宣传国家相关中医药方针政策,宣传普及中医药常识,特别是针对老年群体常见病、多发病、易发病,推广老年人易接受、易操作、有明显疗效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知识需求。亦可以通过举办专家社区义诊、健康教育、文体表演、健身锻炼、知识竞赛、科普游艺等活动扩大中医药在当地影响力,树立良好的社会印象,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调查发现,老年人养生保健方法及感兴趣养生知识普遍集中于饮食养生,社区在开展老年人养生保健服务时,应以老年群众需求为导向,侧重加强饮食养生知识的传播。

4.2 加强养生保健类电视节目等规范化管理

调查发现,目前老年人了解中医养生保健知识途径多通过电视节目,约有66.94%老年人在回答“当前了解中医养生保健途径”条目时,均认为是电视节目。笔者在与老年人面对面访谈时发现,电视媒介在老年人获取健康知识特别是饮食保健知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不可忽视的是,当今电视广播养生保健类节目虽然繁多,节目质量却良莠不齐。有一些制作人为片面追求高收视率,大力包装节目,将正常的中医知识描述得天花乱坠,使得健康类节目逐渐变得娱乐化。其中更有一些所谓的类似“张悟本”的“排毒教父”、“养生教母”、“太医”堂而皇之登上电视节目,兜售那套“治病神术”,诱使观众受骗上当。笔者建议相关单位应努力加强养生保健产品媒体市场监管和规范,特别是饮食养生类电视节目管制,净化电视广播,防止认知度低的老年群众上当受骗。另外建议相关部门联合媒体单位自制食疗、生活保健类节目,传播各医疗单位特色医疗实惠项目,努力做到一方面使得中医养生保健等健康知识得以快速传播,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又有效缓解当前老百姓看病难的现状。

4.3 加强建设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当前,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养生保健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现有社区中医养生保健队伍整体素质低,服务水平不高,已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缺乏足够的中医药人力资源已严重影响到社区卫生服务与中医药知识与技术的融入。各相关部门单位应积极引进中医、健康医学、全科医学类人才,开展中医养生等健康教育课,并把它作为重要环节和切入点,以提高养生保健服务质量。如联合各中医药院校定向培养专业人才,加大资助力度引进人才;加强和各医疗单位合作开办养生保健的系列教育;对社区现有人员提供岗位专业培训和技能操作培训,建立各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成立养生保健协会,确定养生保健技术标准和产业标准,提高养生保健从业人员理论水平及实践技能。

5 结语

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重,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是当前无法回避的重大挑战。结合老年人身体特点与养生需求,在社区积极开展中医养生保健系列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独特优势,将是今后社区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工程。各相关部门和社区在开展相应卫生保健预防服务时应注重多渠道多形式加大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宣传,提高养生保健产业的管理水平,加强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为中国养老事业和卫生医疗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郑丽维,邓丽金.内科门诊病人对中医养生的认知需求调查[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9(5)

2 张敏,陆庆荣,韩礼婉.用中医理论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初探[J].中国全科医学,2002(9)

3 石碧霞,方丽鸿,刘登蕉.100例老年人对社区保健需求的调查[J].海峡药学,2010(10)

4 黄艳,黄卫东.老年人生活质量与中医养生[J].护理研究,2011(8)

5 孙晓晶,段功香,张颖杰.社区中老年人中医保健知信行现状及需求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1(13)

6 李明今,冯应强.社区中医药知识与技术认知、应用及需求调查研究现状[J].亚太传统医药,2010(2)

7 邬红波.武汉老龄人口去年陡增8万 2020年或成重度老龄化城市[N].楚天金报,2014-02-21

8 董梅娟.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J].社会医学杂志,2007(1)

9 夏姗姗.老年人保健品满意度不足一成[N].北京商报,2014-04-16

10 武树红,袁建民,王光荣,等.推进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3(5)

老年医学的认识篇2

这改变了小雷纳医生对父亲的认知,从小到大,他一直认为父亲是一位对患者关爱且极具天赋的医生。虽然老雷纳医生的确是一位毋庸置疑的好医生,但是随着小雷纳医生对生物医学伦理的学习和研究加深,他对父亲那一代医生的执业方式也产生了质疑。

老雷纳医生开始执业的20世纪60年代,医生被视为“上帝”,患者愿意让医生为他们做出决策。于是,老雷纳医生可以出于为患者考虑的目的而隐瞒信息,例如他可以隐瞒患者的癌症已经进入晚期;在患者可以选择“放弃抢救”(DNR)之前的时代,老雷纳医生可以不咨询患者亲属就为患者制定治疗决策。这种家长式的作风在如今会被视为违反医学伦理道德。

通过阅读父亲长达30余年的执业日记,小雷纳医生认识到,老一代医生执业生涯中的家长式作风早已经被时代淘汰,当今时代讲究的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但是,两代医生执业方式的对比却引发了不少问题:家长式作风的医生是否早已消失,或者他们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而不顾患者及其亲属的意见所做出的决策是否错误?个体化医疗的逐渐兴起是否改变了医生家长式作风和民主式作风之间的衡量与计算?我们如何能够使用新兴技术来拯救生命,而不是仅仅拖延死亡?在如今这个高新技术发达、医疗成本激增、各国医改突进的时代,这些问题不可避免。

老年医学的认识篇3

关键词:老年人群;药物滥用;药学

1.老年人不合理用药物现状

老年人受制于年龄偏大和身体机制功能衰退等方面的影响,患有多种慢性疾病。这需要服用一定的药物,需要注意的是,他们在去看医生按照医生叮嘱服用药物之外,还常常为街头、电视等各种药品宣传广告所迷惑,大量购买一些所谓的医治百病的药品或者保健品。有关方面的统计资料表明,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就医大多选择所在区域的社区诊所,也习惯于向社区医生问询用药事项;而在药物信息接收方面,对街头药店、电视等媒体药品广告,以及熟人间的口口相传却偏听偏信;就用药来说,不少老年人受传统思想影响对抗菌药物情有独钟,因此,很多人自行购买抗菌药物,当然谈不上按照医嘱来服用了,滥用药物情况普遍存在。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生活与健康状况也得以大幅提升,老年人虽然患有一些慢性疾病,但也只是少部分处于亚健康状态。笔者近年来对辖区部分老年人所作的调查统计也显示,农村药学知识普及性远不如城市,而老年人或药学知识缺乏而错误用药,也或者因为年轻人外出打工,他们处于空巢状态,为了自身身体健康,为了引起孩子的关注,他们固执地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药品和保健品就能够确保身体健康,自行购买药物,当然谈不上遵从医嘱。由此导致用药依从性差,出现多重用药。

2.普及度较低原因分析

2.1 服药依从性差

老年人作为社会中的特定人群,理应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关注和关爱,这也就是一部分药品推销员趁机推销药品的关键所在。就如上文所介绍的,老年人渴望被关注,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年龄不断增加,各器官功能缓慢衰竭。药品推销员往往抓住老年人的这一心理特点,对老年人开展心理攻势,走上门嘘寒问暖,让老年人感到家庭的温暖,由此放下心理戒备,由此把社区医生的叮嘱置之脑后,购买大量的保健品或者是“救治百病”的神药;老年人有一些慢性疾病,俗话说,久病成医,他们往往根据自己片面的一些认识,在出现一些身体不适的症状时,不去社区诊所就医,而是自行购买药品或者是停药。特别是部分老年人常常把上呼吸道感染当做是感冒,而大量服用消炎药。老年人之所以服药依从性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记忆力下降,对药品说明书产生歧义,忘记医嘱出现误服、漏服或多服。

2.2 药师社会认同度不高

毋庸置疑,现阶段,我国药师从业人员数量与比例还远远不能与国家要求相吻合。因此,这也是老年患者特别是农村老年患者对药师接受度不高的关键因素。加之,社区药师多不是科班出身,学历不高,专业技术薄弱,无法开展和实施药学服务等活动,不能给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药学服务,因此,老年患者只能去上一级医院去就诊取药,而基层药师也只好从事简单的药品调剂,药学服务专业优势也就难以发挥。

2.3 公众接受度不高

受困于社区或者乡镇医院专业的药师数量稀少,基层医疗机构只能在社区、学校开展一些简单的防疫等知识讲座,而对老年人医药极为重要的药学知识讲座却少之又少,甚至没有。而社区或者乡镇医院也没有很好地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宣传,致使药学知识的宣传存在盲区。

3.切实做好药学知识普及

3.1 关注老年群体

不可否认,我国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在社会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加,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在农村地区,年轻人外出打工,空巢老人增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老年人由于自身原因,身体机能减弱,慢性疾病增加。他们需要得到家人的关注和关爱,需要社会的关心。为此,社区卫生中心和乡镇医院要顺应人民群众的需要,要走进社区,走进乡村,关心和爱会每一位老人,要为他们举办医学知识讲座,尤其是药学服务讲座,开展各种形式的咨询服务,指导老年人正确用药,指导老年人家属如何关心爱护老年人,建立和谐家庭,孝顺老年人。

3.2 强化药师专业素养

各级政府和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必须正视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加快对基层设区和乡镇医院药师的培养和人员配置步伐,提升药师专业素养,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各级医疗卫生部门要组织好业务学习,提升基层药师的政治思想觉悟,使他们能够自觉地服务于人民群众,要组织好药师继续学习,提升整体素质,提高社区医疗机构的药学服务能力,提升药师的社会影响力,促进老年人合理用药。

3.3 加强宣传,开展好服务

药师服务于人民群众,药师要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专业的药学知识。为此,基层社区和乡镇医院要做好各种形式的宣传工作,积极开展好药学服务。临床药师要在医院的统一领导下走进社区,走进乡村,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公益药学知识讲座,重点讲解用药搭配、搭配的不良反应、搭配疗效更佳的药物等知识,围绕为老年人解决慢性疾病的用药;社区医院和乡镇医院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建立微信公众号,药剂科重点负责,做好合理用药的宣教,使老年患者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阅读学习,从而更好地普及合理用药知识,提高合理用药意识,增强药物疗效,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3.4 加强监管力度

近年来,有关老年人误信药品广告而大量服用没有批文的药品和保健食品而引发的事件屡出不穷,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药品监管刻不容缓,为此,各级医疗卫生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建立起严格的监管制度,加快监管信息建设,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实现业务数据的纵向交换和横向分享;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影响检验全过程的因素进行核实和评价,发现异常情况立即进行纠正,减少不合格的药品流入市场。

老年医学的认识篇4

关键词:老年人群;药物滥用;药学

1老年人不合理用药物现状

老年人受制于年龄偏大和身体机制功能衰退等方面的影响,患有多种慢性疾病。这需要服用一定的药物,需要注意的是,他们在去看医生按照医生叮嘱服用药物之外,还常常为街头、电视等各种药品宣传广告所迷惑,大量购买一些所谓的医治百病的药品或者保健品。有关方面的统计资料表明,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就医大多选择所在区域的社区诊所,也习惯于向社区医生问询用药事项;而在药物信息接收方面,对街头药店、电视等媒体药品广告,以及熟人间的口口相传却偏听偏信;就用药来说,不少老年人受传统思想影响对抗菌药物情有独钟,因此,很多人自行购买抗菌药物,当然谈不上按照医嘱来服用了,滥用药物情况普遍存在。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生活与健康状况也得以大幅提升,老年人虽然患有一些慢性疾病,但也只是少部分处于亚健康状态。笔者近年来对辖区部分老年人所作的调查统计也显示,农村药学知识普及性远不如城市,而老年人或药学知识缺乏而错误用药,也或者因为年轻人外出打工,他们处于空巢状态,为了自身身体健康,为了引起孩子的关注,他们固执地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药品和保健品就能够确保身体健康,自行购买药物,当然谈不上遵从医嘱。由此导致用药依从性差,出现多重用药。

2普及度较低原因分析

2.1服药依从性差

老年人作为社会中的特定人群,理应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关注和关爱,这也就是一部分药品推销员趁机推销药品的关键所在。就如上文所介绍的,老年人渴望被关注,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年龄不断增加,各器官功能缓慢衰竭。药品推销员往往抓住老年人的这一心理特点,对老年人开展心理攻势,走上门嘘寒问暖,让老年人感到家庭的温暖,由此放下心理戒备,由此把社区医生的叮嘱置之脑后,购买大量的保健品或者是“救治百病”的神药;老年人有一些慢性疾病,俗话说,久病成医,他们往往根据自己片面的一些认识,在出现一些身体不适的症状时,不去社区诊所就医,而是自行购买药品或者是停药。特别是部分老年人常常把上呼吸道感染当做是感冒,而大量服用消炎药。老年人之所以服药依从性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记忆力下降,对药品说明书产生歧义,忘记医嘱出现误服、漏服或多服。

2.2药师社会认同度不高

毋庸置疑,现阶段,我国药师从业人员数量与比例还远远不能与国家要求相吻合。因此,这也是老年患者特别是农村老年患者对药师接受度不高的关键因素。加之,社区药师多不是科班出身,学历不高,专业技术薄弱,无法开展和实施药学服务等活动,不能给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药学服务,因此,老年患者只能去上一级医院去就诊取药,而基层药师也只好从事简单的药品调剂,药学服务专业优势也就难以发挥。

2.3公众接受度不高

受困于社区或者乡镇医院专业的药师数量稀少,基层医疗机构只能在社区、学校开展一些简单的防疫等知识讲座,而对老年人医药极为重要的药学知识讲座却少之又少,甚至没有。而社区或者乡镇医院也没有很好地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宣传,致使药学知识的宣传存在盲区。

3切实做好药学知识普及

3.1关注老年群体

不可否认,我国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在社会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加,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在农村地区,年轻人外出打工,空巢老人增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老年人由于自身原因,身体机能减弱,慢性疾病增加。他们需要得到家人的关注和关爱,需要社会的关心。为此,社区卫生中心和乡镇医院要顺应人民群众的需要,要走进社区,走进乡村,关心和爱会每一位老人,要为他们举办医学知识讲座,尤其是药学服务讲座,开展各种形式的咨询服务,指导老年人正确用药,指导老年人家属如何关心爱护老年人,建立和谐家庭,孝顺老年人。

3.2强化药师专业素养

各级政府和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必须正视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加快对基层设区和乡镇医院药师的培养和人员配置步伐,提升药师专业素养,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各级医疗卫生部门要组织好业务学习,提升基层药师的政治思想觉悟,使他们能够自觉地服务于人民群众,要组织好药师继续学习,提升整体素质,提高社区医疗机构的药学服务能力,提升药师的社会影响力,促进老年人合理用药。

3.3加强宣传,开展好服务

药师服务于人民群众,药师要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专业的药学知识。为此,基层社区和乡镇医院要做好各种形式的宣传工作,积极开展好药学服务。临床药师要在医院的统一领导下走进社区,走进乡村,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公益药学知识讲座,重点讲解用药搭配、搭配的不良反应、搭配疗效更佳的药物等知识,围绕为老年人解决慢性疾病的用药;社区医院和乡镇医院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建立微信公众号,药剂科重点负责,做好合理用药的宣教,使老年患者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阅读学习,从而更好地普及合理用药知识,提高合理用药意识,增强药物疗效,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老年医学的认识篇5

本次活动的开幕式由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主任委员管阳太教授主持,上海市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颜世洁教授、复旦大学医学规划与科研办公室莫晓芬副主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书记汪昕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重,老年人脑健康的问题逐渐突显,其中,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率最高,被认为是老年人脑健康的“头号杀手”。在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为5%,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不断上升。这已成为我国不可忽视的健康和社会问题。所以,亟待患者和医生以及相关部门人员的重视和解决。

《我只认识你》――痴呆患者的真实生活

阿尔茨海默病俗称为老年性痴呆,意味着老年人认知能力的下降,乃至生活能力的丧失,不仅自身失去生活质量,还给家庭带来精神和经济负担。活动中播放了影片《我只认识你》,一部讲述老年痴呆患者真实生活的纪录片,从患病到照料一系列的抉择,真实反映了痴呆患者及家庭面临的种种困境。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数众多,而医疗资源的紧缺,以及医疗保障和社会福利资源短缺,专业护理机构和护理人员的严重缺乏,使得患病老人和家属的生活质量受到了极大影响。影片呼吁,各级医疗机构、政府部门、社会各界,以及患者身边的人,都要加强对痴呆疾病和痴呆患者的关注,重视疾病早期表现,积极预防和治疗,与此同时,对痴呆患者要倾注更多的爱。

影片播放完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赵玉武教授做主持,制片人冯都进行了影片解析,刘学源教授和李霞教授针对影片中内容与在场听众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真实案例的播放与疾病认识的结合,让听众们学有所得,加深记忆。

专家免费咨询

――现场答疑,解市民之惑

在影片《我只认识你》播放的同时,上海图书馆报告厅门口的沪上记忆力障碍门诊专家咨询答疑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许多市民备着病史资料,排起长队,等候专家的解惑释疑。据了解,不少市民每年必到会场参加脑健康活动,他们纷纷表示,不仅能学习到相关脑健康知识,还能免费得到名医专家的答疑,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很受欢迎。

老年医学的认识篇6

 

关键词:  护生;法律隐患;对策

    1护生实习中常见的法律隐患

    护生在实习中常见的法律隐患有:①护生不能明确自己的法律身份。许多护生认为在学习阶段犯错误,不会受到严重的处罚。尤其在实习中后期,认为有能力脱离带教老师监督而擅自操作,常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②实习中的侵权行为。在护理患者时,护生不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或为患者进行导尿、灌肠等暴露性操作时不予遮挡,侵犯了患者隐私权;护生没有作必要的心理护理与有效沟通,强制性给病人实施护理技术活动造成患者人生自由受到侵犯;护生常拒绝回答患者有关治疗、护理和医疗费用的问题,则侵犯了患者的知情权。③护生缺乏相关法律证据的知识。绝大多数护生对有关医疗证据知识不能确切地把握,如不了解医疗纠纷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等,尤其在极其重要的医疗文书及证据排除方面存在较大问题。④护理理论与临床实际操作不符。护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脱离始终是护理法律领域突出的问题,应把与护理相关的法规,如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临床使用管理通知等渗透在专业课程教学中。⑤对医疗事故分级、医疗纠纷处置的认识不足。⑥护生书写护理记录不规范。护理记录作为具有法律效应的医疗文件,在医疗纠纷举证中有重要作用,部分护理人员尚未充分认识[1]。

    2对策

    2.1明确护生法律身份

    让护生明确自己在临床实习期间的法定职责范围。如果脱离专业护士或教师的监督指导,擅自行事并损害了病人的利益,护生应对自己的行为负法律责任[2]。如果护生在执业护士的指导下工作,损害了病人的利益,护生可以不负法律责任。此外,护生对于自己实习中未曾学习过的技能或认为尚不熟悉的技能,如果老师要他去执行,则有权拒绝[3]。通过学法而懂法、知法、依法行护。

    2.2重视岗前教育

    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医院护理部组织护生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废物处理条例》等,护士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医疗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医疗护理文件书写要求,医疗差错事故出现的原因与处理等。将法律知识纳入出科考核内容,使护生从思想上和行为上真正重视法律知识的学习,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和提高证据意识,切实维护患者和自身的合法权益[4]。

 2.3重视临床带教老师的质量控制

    按我院护理部要求,带教老师由有3年以上临床经验、大专以上学历,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的护士担任。所有带教老师均参与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带教。带教资格为1年,带教结束后老师须参加综合素质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下一年的带教。带教老师既是护理技能实践的示范者和指导者,同时也是护理道德实践的示范者。带教老师的言谈举止、仪表态度、工作责任心等都会对护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老师应从法律的高度来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护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自觉提高法律意识。我院通过组织带教老师参加各种形式的法律知识学习,定期对她们进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重要法规的考核,使她们牢固树立依法行医、依法执业的思想,并言传身教,带动护生知法守法,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

    2.4增强护生证据意识

    规范化的护理文书是患者医疗护理的真实记录和病情变化的真实反映,是医疗机构举证医疗事故责任最关键的证据。结合有关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使学生认识到正确书写护理文书的重要性。在岗前培训时老师需指导护生模拟书写护理记录,同时向护生介绍临床上存在的护理记录中常见的纠纷隐患,如护理记录漏记、错记、胶布粘贴后重写或涂改、重抄等,从整体上提高护生书写护理记录的水平。实习中带教老师必须对书写记录进行仔细的检查,对错误的书写进行及时的纠正,为其今后正确的护理书写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金华. 182例护理记录缺陷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7):844.

[2] 潘孟昭. 护理学导论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49.

老年医学的认识篇7

中医学,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是历代医家及通过不断深入地探索与反复临床实践所总结的对疾病与健康的认识。老中医是将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实践相结合,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典范,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是当代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中医药学术特点、理论特质的集中体现。名老中医之所以能称为名医就是他们的见解比常人要高明、经验要丰富、对疾病的认识更本质化,与浩古板的古籍文献相比,他们的经验更鲜活生动,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正是因为有了历代名老中医经验的积累和传承,才使得中医药学历久弥新,永葆活力[1]。建立为名老中医建档不仅可以让我们研究与继承其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更能传承他们默默耕耘,人类健康倾其毕生心血的精神。

2.为名老中医建档的途径方法

2.1全面收集资料

为了全面、地收集名老中医的活动资料,我们采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原始资料。首先,我们收集了关于老中医个人生平履历的资料,包括名老中医家庭提供的名老中医的读书笔记,生活日记、文稿、诗词书画和信件墨宝、题词、讲话稿、照片、录像带、磁带等;从人事档案收集名老中医各时期的履历表、党团组织关系材料、政治头衔、职称评定、聘任立功、嘉奖、受处分、离退休资料等。其次,我们收集到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从病人处获得的病人病历;从学生处获得的临床医案学生笔记和医药心得等记载名老中医诊疗思路、辨证处方、个人用药特色及诊疗注意事项;从名老中医工作单位采集住院病房查房制度,专家会诊、专家门诊、主持科研项目、科研课题申请书及合同书、学术著作;拜访名老中医本人得到、行医日记、论文、讲学讲稿、本人从师带徒经过。此外,我们还收集了名老中医社会活动与社会评价方面的资料,包括组织的考察意见和各种社会活动中的各界的贺词,贺信、发言,证件、致言、照片等;参加中医科研学术交流的邀请书、照片,各种荣誉证书,证章,报刊、杂志期刊上发表的具有评价性的文章和照片。通过互联网获取名老中医相关资料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和电子影音技术进步飞速,为名老中医经验信息的获取提供了更多便利。

2.2系统地构建档案

为了使名老中医的档案切实地作用于医学研究工作,我们建立了系统的档案方便科研人员查阅有关资料。主要方法是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编制了各种专题目录以及创建档案数据库。按照档案管理的方法和原则,对收集到的中医活档案进行规范化理管理加工,实现档案材料的系统化,将名中医的有关档案资料结集出版,出书论著,编撰融文化性、思想性、学术性与教育性于一体的专题文稿。撰写名中医临床事迹的文章,把名中医的随诊心得和经验方法编写成中医科普文章,并定期举办名中医资料展等。开设名中医工作室,做好中医药古籍文献、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及中医学继承人培养工作。我院的“医馨”中医工作室已经组织举办了两届名老中医中医档案展览会,同时结合院史展览,把名中医与医院的开创结合宣传,用于年轻的医务人员和来院参观考察人员的宣传介绍新进职工的教育普及,使他们加深对中医的认识及医院的了解。此外参考赵小玲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2]我们还利用了数字技术及网络技术建立名老中医档案数据库,方便科研人员检索名中医档案信息。我院现已通过内部信息网建立了一个规范、高效、开放的信息平台,方便各科医生快速地查找所需档案资料。

3.名老中医档案对中医药教育与科研的价值

3.1当代名老中医是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杰出代表,是联系中医传统和现展的灵魂,名老中医丰富的临床经验不仅能丰富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还能推动中国中医药学术进步;名老中医的经验传承是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名中医的重要途径[3]。目前名老中医的传承形式已日趋多样化,主要有名师带徒、研究生教育、家传等形式,多种传承形式相互辅佐,对中医药经验传承事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各种传承形式并不完善,甚至有“传而不承”的迹象,传承质量有待提高[4]。

名老中医档案对中医教育的贡献体现在:第一,加强了对中医药体系的发掘和回收,丰富中医学教育资源和形式。第二,帮助青年医生端正学习态度,能激励更多青年人学习中医,促进祖国医学事业发展。并且通过中医档案帮助青年学习名老中医高尚的医德风范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及高超的医学技能。第三,加大了整个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宣教力度。中医学的发扬光大必须基于良好的文化氛围,而中医学又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众凝聚力以及民族认同感的重要体现形式,是民族文化传播和弘扬发展的重要载体。名老中医档案的建立有利于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展针对社会不同群体传统文化的教育,引导全社会重新认识民族文化的重要价值。

3.2医药科研成果是国家的国宝之一,中医学科研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在中医药科研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名老中医档案的建立更加扩充了这一资源库。在发展中医药科研事业中,充分利用名老中医档案,将传统的科研模式与现代的实验方法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档案资源,积极为中医药科研工作提供优质服务[5]。

名老中医档案对中医教育的贡献体现在:第一,丰富了中医临床诊疗技术体系中医学传统知识和理论框架,为中医学科研工作提供了更多经验支持。如我院眼科的实习医生们将赵明辉老师平时诊治病人的基本资料、治疗方法与药房等均做统计分析与总结筛选,编制成一整套档案资料,在平时门诊时对于青光眼、玻璃体混浊病人大部分的治疗方法都借鉴了这一档案。第二,通过对名老中医档案的建立,保护和传承了中医目前一些独特的濒临灭绝的诊疗技术,为进一步发展和利用这些中医学诊疗技术奠定基础。第三,充分发掘名老中医档案,再借助科研机构和医药企业,将现代实验和科研模式相结合,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名老中医档案资源,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老年医学的认识篇8

写自我鉴定最好就是短时间内就写一段,要不然进步的效果不大,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转正自我鉴定,有时间的来借鉴一下

医生转正优秀自我鉴定本人xxxx,xxxx年7月毕业于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至今工作于张店区中医院,现在内一科任职住院医师,于XX年7月至今在我院工作一年多;在工作过程中,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待病人胜亲人,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在院领导、科主任、多位上级医师的指导下,我努力工作、学习,将书本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努力钻研外科专业知识体系,在实践过程中我取得了不少成绩,同时也逐渐认识到临床工作的复杂性、多样性,了解到了一些内科疾病的诊疗新进展。现将本人这一年来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作简要总结:

一、思想上,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

首先,我主动加强政治学习,除了经常看电视、看报纸、关心时事政治外,我还认真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理论,“xxxx”重要思想,自觉树立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用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其次理论学习还要在行动上落实,注重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自觉地践行“xxxx”,时刻用其来约束自身行为,改正不良习惯,继续发扬优秀传统。另外,除了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积极参加与配合医院组织的各项活动,维护领导、团结同志,工作任劳任怨、积极主动,取得了同事们的一致好评与认可。通过努力,我感到自己的政治素质有了长足进步。

二、在业务上,努力夯实专业基础,扩大知识面,力求更好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虽然有五年的专业知识学习,但是实践的东西接触的少,对许多现场问题不了解。面对这种情况,依靠自己认真的学习,促成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和知识体系的健全,让自己尽早、尽快的熟悉工作情况,少走弯路。在接触到新的陌生的领域时,缺少经验,对于业务知识需要一个重新洗牌的过程,自己在领导、同事的帮助下,能够很快融入到工作中。在日常生活中,我认真服从领导安排,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要求,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在内科实践工作中,我深切体会到作为内科临床医生的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我逐渐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有了较多的认识,作为住院医师对病人从入院-住院-诊断-治疗及出院-复查有了很好的掌握,经过不断的学习和训练,我已能熟练掌握本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方法。内科工作是复杂多样的,在工作中也产生了一些经验教训,如对于一些不常见的病状缺少认识,这些经历教训我视为宝贵的经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更对自己以后的诊治水平有了清醒的认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更细心全面询问查体,积极学习先进的临床知识,争取早日成为病人心目中满意放心的医师。

三、学习生活上,完成了学生角色的转变,完全进入工作状态,努力开展工作。

由于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状态,曾经很担心不知该怎么与人共处,该如何做好工作。但是医院里宽松融洽的工作氛围、良好的医疗环境及学习发展机遇以及在各级领导、同事的关心和帮助下,让我很快完成了从医学生到医生的转变。工作中能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开展工作。通过近一年的体验已经逐渐适应了这边的工作状况,对于领导们的关心和关怀,我感到了很大的动力和压力,争取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以更加努力的优秀成绩来回报。不仅能够弥补自己耽误的工作学习而且能够有所成就,不辜负领导们的期望。

医生试用期转正自我鉴定转眼间两周的消化内科实习生涯就要结束了,听我们的同学说下个科室是心内,可以说是我们医院比较牛x的科室了,为期三周,希望能有个好的进步。

这两周在消化内科,我还是扎了好多人的,而且由于老师帮挑的病人比较好,没有一个出了问题的,嘿嘿,可惜每次都要老师帮忙给送胶布,很汗,很囧。我想到心内可能打针的机会要少,不过其他像抢救之类的就多了吧。由于我老师一直上白班,我还真没上过其他的班!倒是有几次抢救的,什么大口吐血的,休克甚至死掉的也有,我同学参与了,等我到的时候要么稳定了,要么转科了,要么就在床上挂紫外线灯了(死亡以后的终末消毒)。

这个科室的老师挺好,尤其是我的带教,很有水平,虽然还比不上护士长,但是可以预见她在熬几年就可以进入管理岗位了。年轻,有学历,懂管理,技术也是一流的。从病人和护理站的资料看,她才从肾内转过来,就又是组长又带新员工的,恩,有前途。虽然长的不是很漂亮,但是看上去很舒服,脾气也好,离开我的启蒙老师还真是有点舍不得呢.......

书到用时方恨少,以前舍友说他在临床上读的书比在学校里还多,我还嘲笑他说他在学校就没有读书,一直是在wow中度过的。现在看来我把书都留下还是很有意义的,很多有印象的东西就是不熟悉,要用的时候总是拿不出来,很郁闷。所以今天我就在把明天在心内可能会用到的东西浏览下,毕竟要做到优秀还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且昨天下班的时候看到内科楼下贴着xxxxxx等几个七年的同学取得了住院医师的称号,还是很羡慕的。心想如果我们表现优秀,提前取得护士的称号,也许也很能满足下我的虚荣心呢。

最为印象深刻的还是接留置针,由于留置针少,每次都忘记打开那个夹子,结果每次都被老师说,我说绝对不会有下次了。但是过了两天还是忘记打开了,结果我检查为何输液不畅的时候老师说你不是说不会有下次了么。然后我打开了夹子。当时心里叫一个难受,虽然老师后面又安慰了几句,但是我根本听不进去。等洗了手,老师去忙了,我换了个房间,正好另外一个老师在接针,她问我做什么,我说我想接这个。那个老师爽快的答应了,科室消好毒我怎么也拔不下来那个针帽。那位老师说,你刚洗了手吧,我哦了一声,又把针还给老师了。后来想想,这种赎罪式的心态还是要不得的,像这种人命关天的事情有时是不给你补救的机会的。所以下次一定要一次做成,一次做好!

关于医生转正自我鉴定本人xx-xx,xx-xx年7月毕业于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至今工作于张店区中医院,现在内一科任职住院医师,于2008年7月至今在我院工作一年多;在工作过程中,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待病人胜亲人,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在院领导、科主任、多位上级医师的指导下,我努力工作、学习,将书本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努力钻研外科专业知识体系,在实践过程中我取得了不少成绩,同时也逐渐认识到临床工作的复杂性、多样性,了解到了一些内科疾病的诊疗新进展。现将本人这一年来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作简要总结:

一、思想上,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

首先,我主动加强政治学习,除了经常看电视、看报纸、关心时事政治外,我还认真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树立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用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其次理论学习还要在行动上落实,注重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自觉地践行“八荣八耻”,时刻用其来约束自身行为,改正不良习惯,继续发扬优秀传统。另外,除了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积极参加与配合医院组织的各项活动,维护领导、团结同志,工作任劳任怨、积极主动,取得了同事们的一致好评与认可。通过努力,我感到自己的政治素质有了长足进步。

二、在业务上,努力夯实专业基础,扩大知识面,力求更好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虽然有五年的专业知识学习,但是实践的东西接触的少,对许多现场问题不了解。面对这种情况,依靠自己认真的学习,促成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和知识体系的健全,让自己尽早、尽快的熟悉工作情况,少走弯路。在接触到新的陌生的领域时,缺少经验,对于业务知识需要一个重新洗牌的过程,自己在领导、同事的帮助下,能够很快融入到工作中。在日常生活中 我认真服从领导安排,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要求,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 在内科实践工作中,我深切体会到作为内科临床医生的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我逐渐对内科常见并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有了较多的认识,作为住院医师对病人从入院-住院-诊断-治疗及出院-复查有了很好的掌握,经过不断的学习和训练,我已能熟练掌握本科室常见并多发病的诊疗方法。内科工作是复杂多样的,在工作中也产生了一些经验教训,如对于一些不常见的病状缺少认识,这些经历教训我视为宝贵的经验,更对自己以后的诊治水平有了清醒的认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更细心全面询问查体,积极学习先进的临床知识,争取早日成为病人心目中满意放心的医师。

三、学习生活上,完成了学生角色的转变,完全进入工作状态,努力开展工作。

由于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状态,曾经很担心不知该怎么与人共处,该如何做好工作。但是医院里宽松融洽的工作氛围、良好的医疗环境及学习发展机遇以及在各级领导、同事的关心和帮助下,让我很快完成了从医学生到医生的转变。工作中能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开展工作。通过近一年的体验已经逐渐适应了这边的工作状况,对于领导们的关心和关怀,我感到了很大的动力和压力,争取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以更加努力的优秀成绩来回报。不仅能够弥补自己耽误的工作学习而且能够有所成就,不辜负领导们的期望。

过去的一年,是不断学习、不断充实的一年,是积极探索、逐步成长的一年。我也深知,在业务知识上,与自己本职工作要求还存在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自己要更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思想政治、业务知识方面的学习,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克服不足,在各级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通过不懈地努力,加强我的自身能力。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老年医学的认识篇9

【关键词】中医养生;媒体;老年人;健康行为;影响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个国家普遍面临的发展难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趋严峻,它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发展水平的关键性指标。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自199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逐年增加。2009年,北京市户籍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数13.6%,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20%[1],因而老年人口的健康问题无疑成为老龄问题研究中的关键所在。对于抵抗力逐渐下降的老年人,关注自身的健康是首要任务。电视报纸等媒体节目作为一种精神消费品,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剧,老年人将越来越成为数量上最庞大、消费时间上最具潜质的消费群体[2]。随着中医养生类节目的流行,在各种媒体上均可看到或听到关于养生节目的宣传报道。因此本科题旨在研究中医养生类媒体对北京地区老年人的健康行为有无相关性。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抽取210名老年人,与此调查相关的为203人,回收有效问卷199份,男 78人,女121人 ,平均年龄63.88。

1.2方法

问卷调查法

1.3统计分析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2.1按年龄比较的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的老年人年龄分段为55-59岁51人,60-64岁50人,65-69岁35人,70-74岁28人,75岁以上35人 。

按年龄段比较研究老年人日常的锻炼健身方式,了解养生知识途径,相信的养生方法,看完节目后饮食改变状况,对中医中药的认知这五个问题,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但比较研究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是有显著性差异的(见表1),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自身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关注。而相对应的中医养生类节目,随着年龄的增长并没有过多的浮动变化。

2.2按性别比较的调查结果

本此调查的老年人中男性为78人,女性为121人。其中女性比男性更愿意向自己的家人或朋友介绍自己在节目中所学到的养生保健知识(见图1),更愿意坚持每天或有时长期把从节目中学到的保健方式运用的自身生活中,并且看完节目后比男性更容易意识到自己的不良习惯。总体比较女性比男性更注重自己的健康,会更加积极地保护身体健康和传播中医养生类的知识。

本次共调查210人,其中有96.67%的人关注养生媒体。在199份有效问卷中选择通过电视的途径了解养生知识的为91.46%,报纸为42.21%,而只有15.08%的人选择网络途径,可见相对于其他媒体而言,传统的电视、报纸媒体对老年人的影响力更大。本课题分别从媒体对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就诊行为,中医认知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调查。

3.1生活方式

中医养生类媒体对老年人的饮食方式有积极地影响,有56.78%的人认为看完健康养生类节目自己的饮食偏向更加清淡,有35.18%的人因为看过节目后更加注重营养搭配,同时也有调查者表示节目中提到的有些食物在生活中并不常见或价格太高,日常不会购买。

而媒体对老年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良习惯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有63.3%人认为看过节目后意识到了自己从前未曾注意的不良习惯,大部分都与饮食方式有关,如吃饭速度过快,吃饭过饱,爱吃咸的,过于油腻的食物,总吃剩饭,凉饭,不吃早饭等。该人群中有57.28%的人已经改掉不良习惯或者正在努力改变中,有9.5%的人只是有想改掉的想法但人没有付出行动,有14.57%的人在意识到自己的不良习惯之后仍没有任何改变。后者多是因为多年养成的习惯以及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这种行为给自身带来的危害。所以媒体健康宣传教育是一方面,自己的思想认识也需要加强,不能停留在表面,如果中医养生类节目只是当做娱乐随便看一看,不记住实质的内容,看再多的养生节目对自身也无益处。

3.2就诊行为

本次调查研究中有48.15%的人看完中医养生类节目后更倾向于中医中药治疗,有21.29%的人就诊行为没有变化,12.96%的人倾向自己食疗,7.41%的人倾向找节目中出现的专家去看病,6.02%的人减少了看病次数自己在家给自己医治。中医养生媒体对人们接受中医治疗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应该注意的是:在中医养生类媒体节目中有时会介绍一些简单易操作的保健手法供大家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个无可厚非,但节目中却没有强调这些保健方法并不能完全代替治疗,节目中更没有明确说明自己在家治疗的危害性,使得一些人看了几期的节目后就产生了觉得自己可以看病了的想法,为自己日后的健康安全埋下了隐患。

但大多数的老年人都是比较理性的,有65.8%的人认为要有选择的相信节目中所讲述的内容,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节目介绍的中医养生类内容中选择相信食疗类的为39.67%,选择运动类的为30.03%,远远高于选择中药方剂或穴位刺激或其他一些方法,可以看出老年人更愿意通过自己的日常起居生活来保持和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3.3对中医中药的认知

调查中显示有64.32%的人看完中医养生类节目后更加了解了中医,对中医的治疗范围有了概念,有59.80%的人认识了更多的技法如推拿,火罐等,有51.76%的人认识了更多的中药品种,有51.26%的人对中药的功效有了更详细的了解。但也有部分人觉得虽然媒体节目中总是宣传中医养生类的知识,但总是看完就忘记讲的内容记不住那么多的知识。

3.4对媒体态度及需求

调查过程中老年人普遍对现在的中医养生类节目还是认可的,但还是有许多问题需要提高。一些人反应节目的内容需要更加的充实,更加实用,不能因为收视率的问题而把应该一次讲完的内容拆分两次来讲,使得一些人获取的知识不够完整。还有些人认为现在的养生类节目过于泛滥,应该加强管理,保留具有权威性的几个节目就可以,避免鱼龙混杂。使某些老年人困扰的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各个专家对同一个问题说法不一甚至矛盾,最后不知道听取哪个专家的见解。还有些节目邀请到的专家身份可疑,冒充权威来讲解,让人产生不信任感。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措施还是要加强准入机制的审查,确保人们从媒体上学习的健康养生知识都是科学正确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更加关心自己的身体状况,中医养生类节目的推出恰好符合了人们的需求[4]。中医养生类媒体大部分的的观众是老年人,中医养生类媒体对北京地区老年人的健康行为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使人们能够更加注重自己日常的饮食方式,不良习惯,增长健康保健知识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北京市2009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 [z]. 2010.

[2 ]贺松柏.基于老年社会的电视媒体发展策略研究 [D]. 湘潭大学,2009(6).

老年医学的认识篇10

目的医德是规范医疗行为的核心,高等医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医术与医德兼备的医学人才,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医德教育的最佳策略。方法采用自制量表对山东大学医学院临床专业本科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7份,回收有效问卷302份。采用IBMSPSSStatistics19.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实习生认为现有医德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开课时间、教学模式等内容均不完善。结论依据学生对医德教育模式、医德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的评价,提出改善医德教育的有效对策,从完善医德课程体系,创新医德教育模式,合理分配医德师资教育队伍等方面进行改革,加强医学生医德素质教育。

〔关键词〕

临床实习生;医德教育;问卷调查;课程设置

医学教育的本质是医德与医术的统一,培养既有高超的专业技能,又有高尚医德的合格医学生是高等医学院校的首要任务。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医德教育贯穿于在校学习、临床实习以及在医疗机构工作实践三个阶段,临床实习阶段在医德教育中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1-2]。临床实习阶段的学生经历了高等院校的医德理论教学,又正在进行医德理论及规范的临床实践[3-4]。因此,分析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临床实习生对医德教育整体过程的认识,了解目前高校医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当前高等医学教育应当关注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本研究通过对山东大学医学院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实习生的医德教学的认知和现况,为加强医学实习生职业医德素质、改善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的方法提供依据。

1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4年11月,调查对象为山东大学医学院完成公共课、基础课、临床专业课等全部理论课程,并在三级甲等医院实习超过半年以上的高年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这部分学生已经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对临床工作有一定接触,了解临床医疗行业现状。调查对象中男生132名,女生170名,分别占43.7%和56.3%,平均年龄为(22.09±0.85)岁。本研究通过无记名方式进行,学生自愿参加,共发放问卷307份,回收问卷307份,其中有效问卷302份,有效回收率为98.37%。根据课题设计,笔者针对医学院校实习生医德教育情况,在参考已有的调查问卷[5-7]、征求心理专家的意见的基础上,设计出《医学实习生问卷调查表》,问卷共有17道题,主要围绕学生基本情况、医德教育内容、课程设置、教育方式、师资队伍等内容进行设计,对高校医德教育现况作出评估。调查结果采用双人双录,通过采用IBMSPSSStatistic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实习生对医德课程设置的评价

2.1.1医德课程的调查结果分析。

被调查的学生在回答“医德课程应加强哪些内容的教育”时,35.3%的实习生认为是医疗法规的教育;25.6%的实习生认为是医学伦理学的教育;23.6%的实习生认为是职业情感、职业道德的教育;15.5%的实习生认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由此可知,实习生认为医疗法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医疗法律法规的学习,可以较好的规范临床医疗行为,建立正确的医德观。实习生对医学伦理学、职业情感、职业道德等课程也比较感兴趣和期待,希望能加强这些内容的教育,而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度略有不足。

2.1.2开课时间的调查结果分析。

对于医德教育的开课时间,57.2%的实习生认为最佳的时间是“临床实习阶段”;26.5%的实习生认为是“临床专业课阶段”;16.3%的实习生认为是“公共课或基础课阶段”,反映出实习生对医德实践教学的需求。临床实习阶段不仅仅是医学知识和技术的实际提高阶段,也是医德情感培养的最好课堂。通过在日常救治病人的医疗活动中、与病人接触和交流的过程中,形成理解病人、帮助病人、替病人着想、以病人为中心理念。所以,在临床实习前后,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医德理论实际运用能力,从而,建立良好的道德情操。

2.1.3授课内容的调查结果分析。

从“您认为当前的医德教育内容主要存在哪些问题”的调查结果来看,有39.7%的学生认为医德教育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不够,内容过于理论化、原则化;30.4%的学生认为内容空洞乏味,帮助不大;17.5%的学生认为知识陈旧,脱离实际;8.1%的学生认为现有的医德教育内容有一定帮助作用;只有4.3%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帮助。反映出大部分实习生对医德教育内容不满意,说明当前的医德教育理论内容缺乏吸引力和导向力。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德教育内容也应该随之更新,使其具有新颖性、实用性、趣味性。

2.2对医德的教育模式和方法的评价

2.2.1教育载体的调查结果分析。

从“您认为医德教育可以利用以下哪些载体进行医德教育”的调查结果显示,回答社会实践的学生占32.7%,第二课堂活动占26.4%,网络占21.5%,课堂教学占17.3%,其他占2.1%。调查表明学生认为有效的医德教育并不是单一的课堂理论教学,而是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等课余活动有助于提高自身医德修养。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常通过网络了解到舆论对医德现象的认识和看法,增长对医德的思考。因此,通过课外多种途径对医德的认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素质。

2.2.2教学方法的调查结果分析。

在回答“您认为学校医德课程教学方法主要存在哪些问题”时,35.5%的学生认为医德课程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新颖性;27.1%的学生认为缺乏师生互动,授课效果不理想;22.7%的学生认为单纯理论讲解过多,缺乏具体案例的分析;14.7%的学生认为是其他问题。由此可知,较多医学实习生对目前的医德教学方法不满意,应在教学方法上加以改进,增加互动式、案例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兴趣。

2.2.3提高教育实效性的调查结果分析。

对于“如何提高医德教育的实效性”的问题,36.2%的学生认为应和临床实践相结合,29.8%的学生认为应增加社会实践,25.6%的学生认为应改革教学方法,只有8.4%的学生认为应请名医开讲座、座谈会。由此可见,参与调查的实习生对临床实践的医德教育作用比较认可,其次是社会实践,再次是改革教学方法。因此,加强对以上三方面的医德教育,可提高学生的医德素质。

2.2.4教育改革的调查结果分析。

当问及“希望医德教育改革的内容是什么”时,75.5%的学生认为多联系临床实践,13.9%的学生认为要加强传统优秀医德的教育内容,9.9%的学生选择其他,反映出绝大多数实习生认为医德教育应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离开实践的医德教育达不到理想效果。另外,需要加强大医精诚等传统文化思想教育,通过典型事例进行案例式教育,提高学生医德实践的应用能力。

2.3对德育教育师资队伍的评价

2.3.1医德教育主体涵盖范围的调查结果分析。

在实习生回答“您认为当前学校医德教育主体应该包括什么”时,29.2%的实习生认为是专业课老师,28.7%的实习生认为是医学伦理学老师,26.9%的实习生认为是临床带教老师,11.98%的实习生认为是思政辅导员,1.5%的实习生认为是亲朋好友,1.8%的实习生认为是社会公众。由此反映出医德教育主体的多样化,专业课教师、临床带教老师、德育教师、思想政治辅导员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2.3.2专业课教师对医德教育重视程度的调查结果分析。

当问及“您认为临床专业课老师授课过程中是否有加入相关的医德教育内容”时,41.7%的实习生认为有时有,38.4%的实习生认为经常有,11.9%的实习生认为较少,8%的实习生认为几乎没有。从这一数据可知,山东大学医学院的绝大多数临床专业课教师能够将医德理念贯穿到医学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临床专业课老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生动的讲授医德事例,对学生医德教育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2.3.3临床带教老师医德教育的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显示,67.5%的实习生认为临床带教老师能注意自身的职业道德培养,26.5%的实习生认为带教老师有时能注意自身职业道德,只有6.0%的学生认为临床老师不能注意职业道德的培养。同时,59.7%的实习生认为医德教育的有效方式是“实习带教老师的言行”,29.5%的学生认为是“医生榜样”,8.3%的学生选择了“医德理论教育”,2.5%的学生选择了“自己看书”。由此可知,实习带教老师起到重要的榜样作用,带教老师医德素养的提高,可以对实习生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讨论

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获取临床实习生对医德教育现况的认知和建议,根据调查结果,完善医德教育体系、创新医德教育模式与方法、合理分配医德教育师资队伍,为提高医学生的医德素质、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意识、培养具有高尚医德的优秀医护人员奠定基础。

3.1完善医德教育体系

虽然目前医德教育已融入到高校课程体系设置中[8],但医德教育尚缺乏完整的、系统的设计。医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将医德理论转化为医德行为,笔者在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临床实习生对医德认知的反馈信息,制定相应的教育体系。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建立适合我国医学生具体情况的医德教育课程体系,医德教育并不是讲授一门或两门课程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对课程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置,从医疗法规、医疗规范、医学伦理、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行为科学、思想政治等多角度进行系统教育,形成完整的医德素质培养课程体系;在开课的时间方面,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思想变化的特点,有所不同的侧重点,把相应阶段出现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医德培养结合起来,进行分阶段、渐进性的医德理论教育,在临床实习、见习阶段或临床专业课程阶段,开设相应的与临床实践关系密切的课程,提高医德教育的实效性;在医德教育的内容方面,更新教学内容,选择少而精、针对性强,与医学专业特点相结合的教材,全方位完善医德教育的内容,增加安乐死、克隆人等伦理问题,夯实医德教育的基础理论,使医德教育内容结构合理,要求全面提高医学生的各项素质。

3.2创新医德教育模式与方法

医德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目前医德教育模式与方法并不满意。灌输式、强迫式的说教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创新现有的医德教育模式和方法。首先,在医德教育模式方面,不能仅仅局限医德层面的教育,应从宏观的品德教育角度出发,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医学生对名利有理性的理解;其次,在医德教育方式方法方面,应用PBL教学法、翻转课堂、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课堂讨论、角色扮演法、两难讨论、互动式、启发诱导式教学等多种方式方法,引发学生的医德心理体验;再次,完善医德教学方法应该以课外教学为主,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活动,通过网络、媒体、社会等多种课外途径进行医德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医德的认知;最后,加强临床实践环节的医德教育,医德是在医疗实践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只有将医德理论运用到临床实际工作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提高对医德的认识,将医德理论转化为医德行为。

3.3医德教育师资队伍的合理分配

教师对学生医德知识的传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德教育不仅仅是医学伦理学等医德专业授课老师的任务,还包括了临床专业课教师、实习带教老师、辅导员、亲朋好友及社会公众,他们对医学生的医德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德育专业课老师来说,应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发展教学理念、增强教书育人的本领;临床专业课教师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讲授临床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入临床医德问题的实际事例,可做到医德教育形象化、直观化、清晰化,从而有机地将医德教育溶入到医学知识当中;临床实习带教老师的榜样作用直接影响到学生医德观的树立,通过临床医护人员的言传身教,在与病人及家属的交流过程中,学生逐渐将医德理论贯彻到医疗实践中去,对医德教育起到关键的作用[9];对于辅导员来说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通过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把学生的“思”与“行”有机统一起来。不同领域的教师从不同角度发挥医德的教育作用,对高等院校不同师资进行合理的分配,有助于从不同角度加强医德教育,使学生从医德认知、到具有医德情感,从而规范其医德行为,养成良好的医德习惯[10],培养医术与医德兼备的合格医学生。医德是规范医疗行为的核心,是医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查找医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改善医德教育的有效对策,对于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显得尤为重要[11]。本文通过对实习生医德教育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以期增强医德教育的效果,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

作者:付辉 徐溢明 于少泓 单位:山东大学医学院学工办 山东大学医学院团委 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参考文献〕

[1]曹未,张晨,杨放,等.欧美医德教育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医学与社会,2011,24(8):99-101.

[2]熊亮,季春元,黄振元.国外卫生职业道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26):2.

[3]黄国珍,刘志勇.浅谈医学生临床阶段的医德教育[J].医学与社会,1996,9(1):62-67.

[4]夏保成.西方公共安全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5]陈凯.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问题的伦理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3):383-387.

[6]王春光.关于加强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2):27-30.

[7]张金钟.医学生职业精神养成有效模式的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3):8-11.

[8]章毓林.临床实习阶段医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6):36-39.

[9]王媛.浅议医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医德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4(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