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健康教育优质课十篇

时间:2023-07-24 17:21:04

初中健康教育优质课

初中健康教育优质课篇1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107-02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初中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矛盾,使他们面临很多的心理问题或困惑,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极为必要。语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很多,语文教师应该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科性质的前提下,把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1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1 有助于初中学生个性发展:在初中阶段,语文学科以其教学内容具有形象性和教学目的含有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在心理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让语文教师重新认识和看待自己的学生及学生出现的一些行为问题,有效地帮助语文教师改善师生交往状况。心理健康教育要求语文教师从一种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教育初中学生,这是建立相互支持、理解和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也是中学语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1.2 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初中语文课程:对初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的,与同样注重初中生心灵世界的初中语文学科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丰富和发展初中语文课程,最大限度发挥初中语文课程的作用。

1.3 有助于提高学生认知活动效率和质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健全人格,开发初中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初中学生智力发展,矫正与预防初中学生心理及行为问题,促进初中学生心理健康。

2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2.1 通过培养语文学习方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而且让学生掌握对所有影响学习的因素进行有效调控的方法,特别是心理调节方法。掌握适当的心理调节方法可提高学生的认知活动效率和质量,有利于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

2.2 通过初中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初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过渡期,在这个关键时期,教师的思想情绪,教师的言行、举动无不对课堂气氛产生很大的影响。初中学生的学习情绪与自尊自爱的心理有关,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望受到激励时,就会产生一种愉快、积极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万倍的信心,自觉参与学习。热情的教师易于和学生打成一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融洽的学习气氛,这些都是学生取得良好成绩的重要因素。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开放、民主,富有启发性,鼓励学生多提问题,鼓励学生敢于发表独立见解。要时刻注意保护学生的自信心,维护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在教学时要相信学生,研究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如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问题要清楚明确,给予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将心理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有利于优化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2.3 通过作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3.1 作文是客观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反光镜”。有些成绩平平的学生有时写出一些有真情实感,令人爱不释手的好作文,而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作文却写得很一般,很平淡,很让人失望。因为在低成绩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挫折、失败和痛苦比较多,这对他们的成长来说似乎是“坏事”,然而对写作来讲却不能说极其有利。学生积郁在心里的喜怒哀乐以及强烈的爱憎,一旦找到喷发的突破口,往往可以写出很多叫老师兴奋不己、拍案叫绝的优秀作文。所以,语文教师要仔细地寻找表达他们感情的突破口,热情鼓励并指出努力的方向。

2.3.2 通过精心选择文质兼美的课外阅读文章,对初中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他们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并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但教给他们读书方法,还注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阅读感受,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收到实效。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自己教育自己,培养良好的自我教育习惯。

2.4 通过初中语文课外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初中学生在思想教育和审美陶治中汲取完善自我心理的情感力量,通过生活实践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初中语文课外活动具有开放性、愉悦性、自主性和活动性的特征,它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开展,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新的渠道。可以通过搜集格言、警句、名人名言,召开辩论会等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语文课外实践中体验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天然的互补关系,实现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高度的融合是语文教学追求的更高境界,让初中学生在求知中得到陶冶,让语文知识成为学生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对提高民族素质、铸造民族魂魄是不可缺少的,也是社会和时代赋予初中语文教师的使命。心理健康教育己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新世纪的初中语文教学理应责无旁贷地分担这一重任,在培养初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充分发展其心理机能、开发其心理潜能,促进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沃建中主编.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的探索[M].科学出版社,2000(1)

初中健康教育优质课篇2

关键词:心理素质;学科渗透;健全人格;心理辅导;全面育人;心理健康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目标明确,势在必行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大约有15%的儿童和青少年学生在成年以前会出现或多或少的情绪或行为问题,并且这些问题正逐步呈低龄化趋势。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育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干扰,因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科学性,同时也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应发挥其学科优势,以其明确的培养目标,采取有效方式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几点创新与实践

1.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用教师的健康人格影响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发展

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要为人师表,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一个有良好个性品质和道德情操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用教师的健康人格影响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发展。教师性格开朗、乐观自信,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情绪稳定,善于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才能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以达到更好的育人目标。教师只有以高尚的、廉洁的、不惑的职业人格从事自己的职业,才能真正以德育德,塑造学生高尚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2.将现代教育目标与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相整合,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我们在备课和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在青春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青春期是青少年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总喜欢拿自己的外貌与他人比较:比容貌、比长相……有了比较就会产生一些困惑和烦恼。一位女生本来长相不错,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的母亲对她说:“你没有小时候漂亮了!”就这句不经意的话,让这位女生烦恼不已。她开始不断照镜子,而越照越发现自己“越丑”,而“越丑”就禁不住“越照”,这是怎么回事呢?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精神的交互作用”。要让这位学生走出不良心理困扰,需要我们注意学习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如,转移注意力、积极地进行自我暗示训练,例如,“我很棒”“我一定能行!”“我一定做得到”等,悦纳自我,肯定自我,超越自我,痛苦就会消失。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

再如,初中学生生理发育变化快,产生了性意识,会萌生早恋等心理困惑问题,而早恋又常常会引绪与行为失控,离家出走、自杀自虐等行为,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教师要深入学生,尊重和关心早恋学生。我在上初二思想品德课青春期早恋教学问题时,针对学生的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出发,设计一些心理疏导活动,如“有了烦恼给谁说”“我收到一封异性同学的来信”“如果你遇到这类事,你该怎么做?”等,通过匿名或符合青少年特点的方式如书信交流、手机短信、发Email、QQ聊天等,进行心理疏导和沟通,使学生克服了心理困惑,走出了心理误区,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3.开展课堂实践活动与课外心理咨询与辅导,优化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发展

我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学习、考试方面的焦虑;对同伴交往方面的烦恼或闭锁心理;对自身生理方面的苦恼、性意识的发展及对异性的困惑;代沟问题等,我校积极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孤僻、焦虑、逆反心理、社交困难等心理障碍。我校的心理咨询室每周周三、周五定期开放,采取封闭与开放相结合等方式,我们的“网恋社会调查”“为了明天——青春自护远离网瘾行动”对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起到了一定的调节、疏导作用。思想品德课教师利用网络,通过校园网的师生聊天室,以普通网民的身份上网与学生聊天,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困惑以及平时不愿说、不敢说的心里话,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取得了显著效果。“师生对话”“意志测量”“心理测验”“热点辩论”等团体咨询与辅导活动也都很有成效。这些活动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发展,使其心理逐渐走向成熟。

4.积极利用和开发校园德育资源,促进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发展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除来自自身对生活的适应、信心、毅力等主观因素外,同样离不开外界赋予的“心理营养”成分。即来自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帮助、矫正、信任、支持、鼓励等。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师也要充分利用各种德育资源,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如“感动中国”等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以及现实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正面和反面的一些案例素材,都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舆论、新闻媒体等方式充实教学内容,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发展。

三、课题实验后的感悟

总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全体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只要我们树立起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不断学习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并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就一定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黄书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许百华.青少年心理卫生.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

[3]伍新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4]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初中健康教育优质课篇3

1体育课开展现状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经访谈了解到,目前中小学基本上都开设体育课,但开设状况都不尽如人意,课题组的问卷调查结果亦证实了这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占调查样本41.65%的中学存在挪用或挤占体育课的现象,初中高中差异不大说明当前中学挪用或挤占体育课的现象较为严重。虽然体育课被挪用和挤占现象严重,但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中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较好,有占调查样本的80.56%的学生选择喜欢体育课。高中情况优于初中,分别为82.87%和78.67%,表明中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较为积极。对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所作的调查结果表明,“上课太累”、“上课没意思”是目前中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主要原因。初高中存在明显差异,初中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中排前两位的分别是“上课没意思”和“上课太累”,分别占调查样本的45.97%和33.05%;高中生则为“上课没意思”和“上课太累”,分别为60.93%和26.68%。而“怕耽误学习”和“不喜欢体育老师”分别成为第三和第四位原因就“学校体育课活动量情况”所做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近49.32%的中学生选择了“一般”,选择“不太累”的占13.85%,选择“一点都不累”的占11.68%,总体为74.85%,其中,高中高于初中(见表4)。由调查结果来看,体育课活动量偏低。科学研究表明,体质的增强,必须使人体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才能达到应有的锻炼效果,而体育课活动量偏低,练习密度不够,很难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由访谈得知,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一是初中体育课教学多以初中升高中体育考试内容为主进行授课,导致教学内容单调、枯燥,引不起学生学习兴趣;二是在中学尤其是高中,重智轻体思想观念严重,体育课形同虚设,逐渐被“空壳化”;三是“上课太累”和“怕耽误学习”成为在校青少年不喜欢体育课的前三位原因,一方面印证了我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欠佳的现状,同时亦反映了当前我市乃至我省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较重问题。

2健康教育课实施现状

健康教育则是指以健康为中心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学校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保护身心健康,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这对于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文明素质和生活水平等具有深远的意义。所以,除体育课之外,健康教育课也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教育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由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市中学提供的健康教育知识占前4位的是卫生安全、疾病预防、禁毒拒烟和青春期发育,分别占调查总样本的43.88%、39.33%、34.80%和32.27%,其中,初高中存在一定差异,初中占前四位的分别是卫生安全、疾病预防、禁毒拒烟和科学营养,分别为48.91%、45.64%、38.51和35.72%;而高中为卫生安全、疾病预防、青春期发育和禁毒拒烟,分别为37.86%、31.77%、30.87%和30.35%。调查结果同关于“希望获得哪些方面的体质健康知识”的调查结果有较大出入。由关于“希望获得哪些方面的体质健康知识”的一项内容的调查结果来看,占前三位的是健康生活方式、营养与卫生以及科学锻炼,分别占调查总样本的63.74%、53.46%和52.67%。初高中相比,仅在健康生活方式一项存在一定差异,即高中生希望获得健康生活方式的比例为67.5%,高出初中近7个百分点,这与不同学段学生对体质健康知识的认知和需求程度紧密相关。

由“学校开展体质健康教育途径情况”一项内容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体育课成为目前开展体质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其次是宣传栏/网络,而开设“专门的健康教育课”的仅占第三位,初高中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表2)由访谈和查阅相关文献得知,虽然体育课成为开展体质健康教育课的普遍形式使得健康教育课的开课率几乎为100%,但并没有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体育课与健康教育课合二为一之后,所选用的教材主要以体育内容为主,健康教育课不能作为独立的课程出现,因此其附属地位难以保证其足够的教学时数,在基本教学时数都难以保证的前提下,其教学质量就可想而知了;二是健康教育课教师往往以体育教师代替,而体育教师并不具备从事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另外,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与其它工作量已经相当大,亦无力承担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因此,也就难以保证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质量。一项关于“平常获得体质健康知识的途径情况”的调查结果亦对此进行了有力证明。调查结果显示,从老师那里获得体质健康知识的占所有选项排序的第四位,而选择“电视”、“书籍、报刊、杂志”和“网络”的分别占到第一、第二位和第三位。从调查结果来看,学校开展的健康教育课并没有成为中学生获得体质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一方面印证了学校健康教育课的开展状况并不理想,人们对健康教育课作为课程的意识还很薄弱。另一方面,说明当前中学生自主学习体质健康知识的能力较强。

初中健康教育优质课篇4

全员参与,学生受益。

山东省即墨市第二十八中学创办于1967年,学校坚持“用爱心和智慧开启未来”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成绩在全市一直名列前茅。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等部级荣誉称号近二十项、“山东省文明单位”等省级荣誉称号三十余项、首批“青岛市教育改革十面红旗”等青岛市级荣誉称号一百余项。

2005年,由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素质教育座谈会在青岛召开,学校被选为向周济部长直接汇报的惟一一所农村基层学校。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云、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中组部副部长王照华等领导先后来校视察,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回顾二十八中的教育教学轨迹和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学校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初一“迈好中学第一步――适应初中生活,学会学习”,初二“迈好青春第一步――顺利度过青春期,在学习中进取”,初三“迈好成才第一步――端正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进取中发展”的教育,均取得了可喜成绩。学校连续多年在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年会上交流经验,两次在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上交流经验,并被确定为山东省心育研究会单位会员和实验基地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真谛在于求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即墨市二十八中将不断努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再创一流。

山东省青岛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24年,是集省重点中学和省规范化学校于一身的岛城名校。被评为“部级绿色学校”、“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青岛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学校”及“青岛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获得 “AAA级健康校园”等多项荣誉称号。

青岛一中一直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成立了学校领导、心理教师、班主任和家长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配有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两人,兼职教师六人。不但把心理课引入课堂,同时进行了科研研究,以点带面。所承担的心理科研课题“家庭教育中应当遵循的心育原则”获青岛市家长学校研究会科研课题一等奖。2005年被评为第三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先进学校。学校多次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评选,每年都有几十位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论文获全国、省市论文评比一、二、三等奖。2005年学校获《成功教育优秀案例》优秀组织奖。

健步挺进的青岛一中这所老校、名校,必将凭借“修德、励志、求真、创新”的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创新与腾飞的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迈出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

山东省青岛市育才中学坐落于青岛市美丽的海滨,是一所省级规范化初中,也是青岛市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学校本着“为学生一生奠基,为民族未来负责”的教育理念,秉承厚德博学、广雅和谐、务本求实、志存高远的育才精神,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之一。

班级心理辅导课现已成为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特色,正式列入了课程表中,隔周一次。2006年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心海导航――初中班级心理辅导活动指南》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共五册,约五十万字。同时,其他各类心理活动异彩纷呈,“阳光驿站”个别辅导每周五次,把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学生;培养自信、领导力训练等小组辅导极富针对性;班主任心理沙龙、学生交往、学习心理沙龙简单易操作;“心灵护士”、“心理加油站”选修课,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情;“5•25”心理健康日、心理健康周在全校营造爱护自我、提高心理健康的意识和氛围;学生干部及青年教师野外拓展、全员团队合作训练营使师生更好地感受团队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心理小报、心理宣传栏随时随处展现心理健康教育的风采。多途径、多形式、丰富多彩的心理活动为师生提供了交流、沟通和成长的心理平台。2006年育才中学被评为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心理辅导“特色学校”。

山东省青岛市志成实验中学是青岛市第一所改制学校,学校秉承“有志者,事竟成”的校魂,坚守“使每一个有志的学生走向成功”的追求,谨记“做文明大气的志成人”的校训,坚持“以师德提升人格魅力,以学习提高教育能力,以科研挖掘质量潜力,以特色拓展办学活力,以和谐增强学校实力 ”的发展思路和强校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模式、优秀的校园文化和卓越的育人成绩成为享誉青岛的优质教育品牌。

学校重视师生的心理健康,追求塑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和谐的课堂管理、和谐的学习生活和和谐的师生关系,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培养“会做人、会求知、会创造、会健体、会审美、会生活、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学生。学校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推广普及工作,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 ,针对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为学生开设心理讲座,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师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定期对教师进行心理辅导和培训,师生心理素质得到明显加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校创办于1912年,坐落在美丽的松花江畔。作为黑龙江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哈一中凭借校风好、师资强、质量高、有特色而享誉省内外,先后被评为哈尔滨市文明单位标兵、哈尔滨市第十八届劳模先进单位、黑龙江省文明单位标兵和全国依法治校先进学校。三万名一中学子,很多已成为知名的学者、企业家及党、政、军界要人。学校连续15年被市教委评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先进单位”。

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是哈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早的学校之一。早在1992年,陈秀芳老师就开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探索,在实践中总结出了“省重点高中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三部曲”。2000年,该校又在高一学年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标志着该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里程碑式的发展。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形成了哈一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途径体系。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以心理健康教育课为重点,以学生团体训练为亮点,以个体咨询为拓展点,以心理科研为攀升点,坚持“三走进”,抓住教育关键期,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构建学生完美人生!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风华中学是一所四年制初级中学,创建于1983年。学校现有64个教学班,学生4000多人,任课教师189人。目前,学校共有省级骨干教师10人,省十佳教师2人,省教学能手4人。

“春风化雨润心田,润物无声更怡情”,寓心育常规于养成教育之中,寓心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寓心育于各科教学之中,寓心育于德育之中。学校坚持通过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活动育人、沟通育人,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形成“快乐在风华”的育人模式,受到社会的认可、家长的好评。学校关注学生心理成长,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黑龙江省“十五”课题“班集体情感体验教育的研究”中,全体教师共同参与,成果显著;学校校报的“快乐心理专区”受学生欢迎;心理咨询室――“快乐聊吧”为学生带来快乐,等等。

多年来,学校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各级主管部门的认可,并给予了高度的赞许。学校获得的部分殊荣有:全国百所科研名校提名奖、先进实验学校,黑龙江省教育现代化、创新教育实验学校,黑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黑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先进集体,黑龙江省绿色学校,黑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基地、先进实验学校。

黑龙江省鸡东县红星小学创办于1975年,现拥有38个教学班,2300多名学生,102名教师。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创设和谐育人环境,倡导多元阳光教育”的办学理念,积极打造“赋学生成长以阳光,赋教师主体价值以阳光,赋学校内涵发展以阳光”的特色,坚持全方位打造师德高尚、经验丰富、教艺精湛的教师群体,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拓展学生成长时空,积极创设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创建富有人文气息的时代校园。

学校非常重视以科研来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先后承担了省级课题“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和“单亲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学校教师有多篇心育论文、示范课获部级、省级奖项,如《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家庭教育与小学生学习心理》在部级科研成果会上获一等奖。

学校曾获得省级心理健康教研基地、市级先进集体、市级精神文明单位和鸡西市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团体会员单位等一百多项荣誉。2005年校长刘颖俐被评为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校长。今天,在心理健康这条道路上,红星人决心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抢占教育制高点,与时俱进,激情工作,诗意生活,采撷阳光,再谱华章!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校始建于1907年,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传统名校。1978年被吉林省政府确定为省首批办好的重点高中,2003年被吉林省政府确定为省首批素质教育示范性普通高中。

学校现有特级教师12人,高级教师123人,部级优秀教师4人,部级学科带头人4人。学校高考成绩历年均居全省前列,考入重点大学比率达55%,升学率达98%。近年来,学校确立了“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实施了“幸福教育工程”,形成了教学改革、德育、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并进的办学特色,收到了显著成效。

学校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同,并荣获了部级现代化教育实验学校、全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研究示范校、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管理示范学校等各类荣誉百余项。正如校友周廉院士所说:“吉林一中已成为吉林市的一张名片!”

浙江省永康市民主路小学创办于1908年,坐落在中国五金之都永康,是一所百年名校。学校本着“文明 勤奋 求实 创新”的发展思路,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2001年成立了心理辅导室,在学校领导的倡导下全校教师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有 A级上岗证的心理辅导教师两名,B证的教师九名,C证的教师四十多名。2007年被评为金华市优秀心理辅导室。学校科研兴校,2004年心理健康教育课题“情绪教育”获浙江省二等奖,金华市一等奖。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学校重视家校合作,重视对家庭教育的指导,2006年开始着手“小学开展亲职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

“亲职教育”已成为该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品牌,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活动,该校的教师及家长与此课题一同成长。亲职教育,民主路小学的理念是“培养有责任心的孩子”。

浙江省上虞市春晖中学坐落于山水相映、风景秀丽的上虞白马湖畔,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学校现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近三年来,学校以“健康、健全、有用”为培养目标,通过课题引领、课程实施、社团活动,全面地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开展,革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率先在浙江省内尝试了年级兼职心理辅导员、体育与生活心理辅导员制度。

学校新成立有42个学生社团,各社团运用校园电台、政教信息、家长学校、宣传窗、讲座等形式广泛宣传心理知识,并结合学校举办的校园文化节、报告会和讲座等活动,让学生获得心理自助。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也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学生自主的活动落到了实处。2007年11月,学校心理辅导站被授予浙江省一级心理辅导站称号。

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重视课题研究工作。 该校2000~2006参与部级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试验与研究”,获得先进实验校及百所德育科研名校称号。2001~2005蔡少惠校长承担国家教育科研“十五”规划重点立项课题“多渠道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研究与实践”,获得先进单位称号。

该校重视校园心理文化氛围建设。学校各班设立心理委员,成立师生成长小组,定期开展健心活动。学校学生会每月出一期“心理健康月报”,每两周通过校宣传橱窗更换一次心理健康知识。每周一“校园先锋站”利用广播向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学校每学期定期为全体学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学校联系社区、管片派出所,带领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联系北京读你心意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解答心理问题,为教师提供师资培训。

江苏省苏州中学是一所有着千年办学渊源、百年新学历史的江南名校。该校前身为北宋景v二年(公元1035年)名相范仲淹在南园创办的苏州府学。在其悠久的历史上以名师众多、人才辈出而著称。学校现有教授级高级教师五名,省名师、特级教师三十名。据不完全统计,历届校友中担任省部级领导的有七十多人,担任大学校长的有四十多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近四十人。学校目前是首批部级示范高中、江苏省四星级高中。近年来连续三次被命名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先后被评为“省德育先进学校”、“省科技特色先进学校”、“省级模范学校”、“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等。

苏中以科研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由来已久。自九十年代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来,始终把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九五”、“十五”、“十一五”七项重点课题的研究,苏中的心理教育不断地发展深入。近二十年来,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校园心理剧,其影响已经走出全国,走向海外。学校编写出版的专著《校园心理剧》是国内最早研究校园心理剧的专著,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的空白。苏州中学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副理事长单位,被评为江苏省心理教育优秀实验学校。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是陕西省重点中学,创建于1971年。学校坐落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占地3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工235人,在校生四千多人。

1995年以来,在王永智校长的带领下,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新阶段,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绩。

2000年至今,学校高考重点线达线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先后培养出四位陕西省高考状元,八年共有351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初中教育质量一直在西安市名列第一,中考改革八年来,学校获得五届西安市中考状元,高分段学生人数以及比例一直名列西安市第一,考入重点高中的学生比例保持在90%以上。

学校学科竞赛成绩优异。2000年至今,全校学生在各学科竞赛中累计获得部级奖项33个,其中一等奖6个;累计获得省级一等奖569个,获奖规格和总人数在陕西省遥遥领先。

学校德育工作成效显著,“十五”以来,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德育工作实验学校”、“全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全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先进集体”和“陕西省文明校园”等二十多项荣誉称号。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的办学成果在省内外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已经成为广大学生和家长向往的目标和首选的学校。陕西省副省长潘连生曾欣然为学校题词“华夏英才摇篮,三秦一流名校”。

河南省实验中学是河南省教育厅直属重点中学,省级示范性高中,至今已走过了50年的光辉岁月。学校领导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实施素质教育方面狠下功夫,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优势突出,成为河南省基础教育的排头兵。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全人生指导,全人格提升”的最优化模式,重视全体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和良好行为的塑造。在初、高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在青春期教育、成功教育、适应环境、认识自我、自信心培养和应试心理调整等多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及拓展训练。

建立多层次校内心理援助系统,全方位创设校园心理文化环境,“阳光少年心理互助协会”、“心理剧社团”、“心理茶坊广播”、“心灵港湾小报”、“心灵港湾信箱”等发挥了宣传优势。“校园心理危机三级预警系统”形成了校长领导下,专职心理老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预防机制。

此外,学校还高度重视理论探究,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参加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课题“学生学习素质的构成与培养研究”及“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学习效能的多元智能教学模式研究”。学校教师多篇论文获得国家、省、市级一等奖。学校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

重庆市渝中区第一实验小学创办于1951年。是教育部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全国少年儿童科学体验活动示范学校,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先进集体,全国红旗大队,重庆市首批示范小学,市青少年科技活动基地,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市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等。

学校秉承“一手科研,一手管理,全面育人”的办学思路,形成了“全面和谐、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办学特色,被教育部作为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向全国推广。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其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形成了领导、实施、监督三位一体的领导机构。

1995年起,学校就参与了国家“九五” 重点课题,进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2002年学校与西南师大心理学院联合举办了“实验一小教师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全校有73名教师参加了培训。2005年,学校在各个年级全面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快乐成长室”先后接受了数家媒体,并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上报材料之一,在央视一套播出。

学校目前有一个幼儿园和六年制的小学,教学班71个。如今,学校三千多名师生正朝“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目标迈进,为创全国名校而奋斗。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创建于1905年。学校现有高中教学班43个,学生2500余人,教职工220余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师3人,成都市教育专家5人,特级教师20人,高级教师86人,成都市学科带头人21人。

近年来,学校除高考上线率、重点大学上线率、名牌大学上线率等指标居同类学校前列外,学科竞赛、网校发展、特色学校建设等也引人注目。2007年高考重点率达70.6%,有5人获国际学科奥赛金奖。2007年五大学科竞赛获保送资格的达 90多人次。

成都七中东方闻道网校运用卫星技术作为信息传输平台,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跨时空的优越性,现已发展到四个省区120多个远程教学班、11000余名远端学生,在全国居于领先水平。全面发展、特长明显是学校特色校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学校男子排球队曾代表中国参加世界青少年排球锦标赛亚洲预选赛,学校管乐团曾荣获西安国际中学生管乐节金奖。

学校的办学目标是:把成都七中办成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一流学校,成为教育改革的实验校和素质教育的示范校。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而深厚的素质基础;为高等学校输送大批全面发展并具有良好个性特长的优秀学生和部分特别优秀的尖子学生。

江西省南昌市船山路小学创办于1912年,坐落在南昌市区中心船山路480号,占地面积1550平方米。因明末清初,船山先生居住于此,故此路命名为船山路,学校也因此得名为船山路小学。

学校设施齐备,共有教室18个,办公室5个。现有班级数12个,在校学生582人,在职教师数33人,退休教职工24人。学校曾进行多项课题的研究,取得良好成效,参与国家“九五”规划课题 “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南昌市两项“十五”规划课题“德育教育”和“创新教育”。

初中健康教育优质课篇5

以党的十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按照《中小学体育、卫生两个条例》、《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开展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推进体育、卫生、艺术教育课程和教学的改革,突出“改革、发展、创新”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为根本目标,以课堂教学和课外文体活动为重点,广泛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和艺术等活动,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推动全市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二、主要工作目标和措施

(一)学校体育工作

1.各校要进一步加强教育法规意识,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体育与健康课程。进一步强化措施,建立保障机制,加大体育教师的配备力度,改善学校体育器材配备状况。采取各种有效手段,防止随意删减、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现象的发生,确保教学计划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到实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高标准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不断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努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保证90%以上的学生体质达到合格标准。各校要按照要求认真做好测试工作及数据的采集和报送,确保报送数据的真实、有效和及时。对测试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并制定整改措施,同时教育局将对部分学校的测试情况进行抽查。

3.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今年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颁发实施六周年,也是阳光体育运动提出并实践六周年。各校要在这六年来的学校体育工作进行全面回顾总结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不断完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内容,使各校的活动既丰富多彩、健康活泼,又各具特色。不断增强学生体质、陶冶情操,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中小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4.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各学校要认真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国家新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通过开展对体育教师多层次的业务培训和多种形式的体育教学竞赛,加深体育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与理解,不断提高体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上半年将举行全市小学体育教师评优课。

5.认真组织好中招体育考试工作 ,各初中学校体育教师要认真学习体育中考的要求,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积极贯彻、认真落实。上好初三体育课,并积极组织、科学指导初三学生开展好体育锻炼,在体育中考中努力取得良好的成绩。使今年的体育中考继续做到学校满意、学生满意、社会满意。

6.积极做好高三学生身体素质测试的各项准备,各普通高中校要确保高三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实到位,并认真上好高三年级体育课,积极组织、科学指导高三学生的体育锻炼,努力提高高三学生的身体素质,力争在高三学生身体素质抽测中取得良好成绩。

7.组织开展各类体育竞赛。今年是常熟市第六届运动会举办之年,各校按照年初申报的参赛体育项目,结合实际,精心组建本校运动队伍,制订科学的训练计划和竞赛计划,扎实开展业余训练工作,提高运动队训练成绩,配合选拔优秀运动员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力争在比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8.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和体育特色项目的建设。各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确立体育传统项目和体育特色项目,保障资金,加强训练,使体育传统项目和体育特色项目成为学校的特色和品牌。

(二)学校卫生工作

1.学校卫生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快乐学习。各校要从“健康第一”理念出发,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认真做好爱国卫生和健康教育工作。加强校医、保健教师和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要按照新颁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有关要求开设好健康教育课,利用纪念日抓好“防近”工作,加强预防艾滋病教育和控烟教育。健全学校卫生和健康教育档案资料。

2.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及上级相关文件要求,建立健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制度和预警机制。认真做好晨午检及缺课学生网上直报工作,并配合卫生部门抓好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防止卫生突发事件、各类传染病在学校发生流行和爆发。

3.认真做好学生每年一次体检工作及体检资料的统计分析,建立好学生的健康档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落实到位

4.加强学校食品卫生与安全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要求,切实加强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督查力度,不断提高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水平。加强食堂炊管人员的规范化管理,做好从业人员上岗卫生知识培训工作,杜绝学校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5.各校要高度重视省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工作,力争使100%的中小学校成为省级健康促进铜牌学校。积极申报省健康促进银牌学校,金牌学校要有零的突破。同时,对已获省健康促进铜牌单位的学校要进行市级抽查。

6.加强各学校红十字会组织建设,组织会员和志愿者参与各项人道主义活动,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成立学校 红十字会片区,开展活动,加强交流。开展对师生的救护培训、知识和实际操作竞赛。

(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

1.各校要按照《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把艺术教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重要位置,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艺术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努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2.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抓好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引导和鼓励教师加强教学业务和专业技能方面的进修。完善以校为本的教科研制度。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讨、课题研究活动,以全面提高学校艺术教育水平。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

3.加强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和艺术社团建设,结合体育、艺术“2+1”工程要求,进一步创新思路,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艺术活动,发动师生广泛参与,在普及中突出本校的艺术特色,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研制体艺“2+1”工程达标考核方案并开展达标考核,成立学生艺术团,举行中学生文艺汇演。

初中健康教育优质课篇6

初中 体育与健康课 考核评价

体育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校的体育教学必须把健康作为首要指导思想,并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措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在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考核与评价是一个重要环节,它在其中发挥了导向与监控的作用。新课程强调的评价理念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倾向,而注重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意在培养具有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现在,本文就以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为例进行如下探讨。

一、对学生的学习考核评价应具有针对性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评价标准,学习评价分为:绝对性评价、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等三种模式,为了使学习评价能够真正发挥其激励作用,更好的实现体育课程的教学价值,《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评价方式应根据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情而有所不同。

1.考核评价知识与技能的具体标准和方法

对体育知识的评价应通过平时作业、课堂提问以及书面检测等方式进行,具体内容包括:①学生对体育价值及其重要性的认识;②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③学生对卫生与保健等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以上内容,可以根据课堂提问和书面测验的成绩给学生评定等级,等级可以划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及格、仍需努力等五个级别。对体育技能的评价应通过课堂观察和技能评定来完成,其内容主要包括:①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运用情况;②对目标要求的运动技能的运用及掌握情况,也就是对所学技能的能力进行评定。然后根据课堂观察记录、技能评定成绩和学生的进步情况对学生进行等级评定,评定等级同样可以划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及格、仍需努力等五个级别,还可以对学生在技能掌握方面的进步和努力给予相应的附加分。

2.考核评价体能的具体标准和操作方法

对学生体能的评价可以采取课堂观察和实际测验来进行,测验标准可参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其中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优秀、良好、一般、及格、不合格,实际评价中可将“不合格”改为“仍需努力”,这样有利于保护体能较差的学生的运动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达到目标的信心。对学生进行体能评价时,要综合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努力程度、进步程度等,面对学生的进步,要给予相应的附加分或激励性评语。

3.考核评价学习态度与参与度的具体标准

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行为是很难用定量的方式来评定的,主要通过平时的课堂观察、提问回答、问卷调查等方式给出评价,主要内容可以包括:①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参与情况;②在运动过程中的投入程度;③在运动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况;④在体育运动中的进步程度;⑤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参与情况。然后根据平时的观察、记录、问卷调查来对学生进行等级评定,可分为五个等级:优秀、良好、一般、及格、仍需努力。

4.考核评价学习成绩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对于《体育与健康》的学习评价应采用多元化评价,首先,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做出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竞技体育,更不是选拔优秀运动员。其次,要考虑到体育课程的定位,依据课程的主要特点和教学目标(在发展学生体质健康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实践能力),全面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因此,在体现学生运动能力、技术技能等方面的分值比例应该略高一些,有利于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健康发展状况;而学习态度、运动参与度、健康知识、自我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分值比例应略低一些,这种做法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发挥其运动潜能,提高其健康水平。主要分值划分可参照以下标准:总分(100分)=体能(30分)+技能(30分)+健康知识与行为(10分)+体能和技能的进步(10分)+学习态度和参与度(10分)+情感体现(5分)+合作品质(5分),评分时应先按照百分值来计算,然后以五级评分制评定成绩。

二、考核标准应采取指标加评语的综合评价方式

在新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中,应注重将健康必备的身体素质和为了获取某种技能而需要的身体素质区分开来,在训练速度与力量等素质时,不能要求学生速度越快越好、力量越大越好,而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同时,应注重对运动过程的评价,如开学初期先对与学生健康素质相关的项目进行摸底测试,并将此作为原始成绩,然后在整个学期中进行期中和期末两次全面考核,依此记录下学生的进步程度。此外,应注意对不同的学习应采取不同的考核标准,注重评价方式和评定语气,意在肯定学生的优点,并给其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评价反馈应采取“健康报告”的形式

对学生体育学习状况的评价反馈应采取“健康报告”的形式,制定《学生体育与健康报告书》,报告书上应标明学生的运动成绩、特长发展、健康状况、体育与卫生知识等各方面的内容,运动成绩一栏应注明合格或不合格,特长一栏应注明特长项目和目前的水平,健康一栏应注明学生体检项目的各项指标,报告书应以指标为辅、评语为主,将学生的各项信息清楚、全面、准确地反馈给家长,一改过去一张体育成绩单的评价方式,并受到了广大家长的广泛好评。

总之,体育与健康课的评价考核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抓好体育教学研究工作的中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教学思想的完善与改进,因此,我们要努力改革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淡化分数的重要性,把我们的评价重点转移到和调节体育教学过程密切相关的过程性评价上。我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评价的真正目标,体育教学质量也能得到促进,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佟铸,李贵阳.体育教学评价现状及改革趋势[J].体育学刊,2003,(03).

[2]赵玲.对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03).

[3]谭兆风.体育教学评价现状的不足及改善措施[J].体育学刊,2001,(03).

[4]张建华,杨铁黎.当代美国体育教学评价的改革[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01).

初中健康教育优质课篇7

关键词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体育 现状分析 建议

0前言

《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把《标准》的实施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宣传、加强管理、认真施行。《标准》是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不是为测试而测试,采用个体评价标准,学生能清晰地看出个体差异与自身某些方面的不足,这十分有利于通过测试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健康,成为具有正确的体育意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高素质人才。

经过十来年的发展,三牧中学在福州各初中校中名列前茅,所有学生经面试后进入学校就读。由于在小学阶段学生面临一定的学习压力、社会安全、食品卫生、以及个人意志力较薄弱等方面的问题,对其身体素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人数不多,能坚持锻炼且有一定特长的学生数量就更少。为了解今年新生的体质健康情况,并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措施以改变现有情况,因此我校在开学初对全校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测试结果如何,是否存在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及探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三牧中学初一、初二、初三学生共1309人参加体质健康测试。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近几年关于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方面的书籍、调研数据及相关资料。

1.2.2测试法

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对我校初一、初二、初三学生进行身高标准体重、坐位体前屈、肺活量、立定跳远、1000米(男)、800米(女)共5项的测试,测试过程严格按照标准的有关要求进行,并且将所获的数据进行数理分析,及时上报。

1.2.3数据统计法

采用专项的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再对测试的结果进行逻辑分析。

1.2.4逻辑分析法

对统计出的结果进行整理、对比、调查,最后进行全面的逻辑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身高标准体重测试总体评价与分析

我校各年段参加身高标准体重测试的人数及成绩如表1所示。由此可知,虽然初一人数比例最少,但是测试的结果却不是很理想,营养不良比例占11.14%,明显高于初二、初三年段;较低体重比例占35.03%,略高于初二、初三年段;正常体重比例占31.79%,低于初二、初三年段;超重及肥胖比例也都略高于初二、初三年段。由此可见,初一年段在身高、体重等形态发育指标比较低,初二年段居中,初三年段相对较好。

2.2 肺活量总体评价与分析

由表2可知,初一学生肺活量标准测试优秀率、良好率及及格率比例都低于初二、初三年段,但是不及格率比例却远高于初二、初三,甚至是初三的3倍。

2.3身体素质各项测试结果总体评价与分析

以下表3、表4、表5、表6体现的是我校学生在速度、力量、柔韧3方面的测试结果分析,由以下4表可知,我校初一学生在速度、力量、柔韧3方面优秀、良好率都低于初二、初三学生,不及格比例又明显高于初二、初三年段,尤其是在耐力项目――1000米(男)800米(女),男生不及格率达60.85%,女生甚至达到83.34%,高于初三学生5倍之多。

2.4各项总体评价与分析

从3个年段测试结果表7可以观察得出,初三在3个年段测试中优秀率、良好率以及及格率都是最高的,不及格率最低。初二其次,初一相对较为落后。

3 三牧中学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与建议

3.1 各年段体质健康测试结果

3.1.1 各年段在体质健康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

我校各年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排序是:初三最高、初二其次、初一最低。

3.1.2 各测试项目成绩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初三学生的测试成绩明显要高于其他年段,初二其次,由于初一学生刚从小学过度到中学,中学体育课与小学体育课本身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要求也不一样,导致初一学生缺乏身体素质方面的锻炼,再加上营养过剩等各方面的原因,从而出现各项目测试结果不理想的情况。初二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的高峰,再加上经过一年的适应与锻炼已有所提高。相反,初三学生由于中考体育的压力,不仅从体育课上加大强度锻炼,在课外活动课上也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因此初三年段测试的成绩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年段。

3.2对各年级测试结果的建议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将提出以下三方面建议:

(1)学校应积极开展对中学生关于膳食营养、健康饮食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学校与家长在这方面的沟通;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并多鼓励培养学生参加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同时学校应该加强和丰富体育课、课间活动的内容,并且对学生进行监督,学生应该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参加课间课外的体育活动,以达到增强体质健康的目的。

(2)帮助学生分析原因,例如在测试耐力项目时候出现的身体不适等状况是属于正常的表现,通过调整呼吸与步伐能够减少不适的感觉,只有坚持经常锻炼才能克服这些心理生理上的现象,取得更好的成绩。其他项目也如此,及时提出学生在锻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进行纠正。

(3)创设学习范围,端正学习态度 可以通过体育墙报、班级黑板报等方式宣传锻炼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学习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改变教学形式,改变原来的枯燥乏味的项目练习,加入一些游戏的元素,使学生在练习的时候能够把它当做是一个游戏在玩,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更容易提高自己的成绩。

初中健康教育优质课篇8

体育课成绩纳入毕业总成绩

09年起,初中生平时体育课成绩也将作为学生升级、毕业总成绩的一部分,由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及时按学期填写登记。学校每学年核定登统一次,记入学生个人学习成绩档案,并报区县教育局备案。

体育课出勤计入学年成绩

体育课成绩考核评分内容包括四部分,其中出勤率和课堂表现占10%、体育健康专题知识占10%、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占50%、运动技能占30%,四项分数合计最终得出学年成绩。

体育课成绩评定以每学年为一个周期(九年级除外),学校应将全部项目有计划地分配在两个学期内。其中必须包括田径类(短跑、耐久跑、跳高、跳远),体操类(技巧、单杠、双杠、支撑跳跃),球类(篮球、足球、排球等),民族传统体育类(健身拳、健身棍、对练等)和韵律体操、舞蹈(集体、民族、民间)等。学生须考核的运动项目每学期不少于4个、每学年不少于8个。体育健康专题知识每学年评定1次。

特殊学生可免修免考体育课

学生免修体育课,由学生本人及家长提出书面申请,必须经区县级以上医院证明方可免考体育,学校在学籍簿上注明免考原因,不评定体育课成绩。学生因某种生理缺陷或疾病,不适宜从事某些体育项目的学习与锻炼,可申请单项免修、免考,并在成绩表上注明。但不能因某项成绩不佳而申请单项免修、免考。

凡因正当理由未参加考试或综合评定体育课成绩不及格时,可对未考项目或影响成绩的主要项目申请补考。

健康测试 每学年必须完成五项测试

从09年起,天津市初中七至九年级学生每年的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评价结果,将纳入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总分。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应包括形态、机能、素质三个方面五个测试项目,即:身高体重指数、肺活量指数、耐力素质、力量素质和速度素质。每个学年度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必须完成五项,按四个等级划分,两个学年度测试成绩总和纳入学生毕业考试总分计算。

新闻深读 坚持多元化评价学生

天津市教委体卫艺处负责人表示,《规定》是评价检验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此次科学设置升学体育考试科目及其内容和方法,将平时体育课成绩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相结合,是构建学生多元评价体系和长效机制的一次有益实践。各学校要保证体育课时的落实,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不断提高体育课程教学的整体水平。

违规操作取消教师资格

初中健康教育优质课篇9

我国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不高,这就使得学校必须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心理健康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因此各科任教师必须发挥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除了思想品德课,各科任教师可以结合本学科特点,在各种游戏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可以通过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最后达到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目的。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一)初中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一致

“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核心理念贯穿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标》)的始终。《语文课标》前言指出:“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是学生获得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语文课标》教材编写建议指出:“教材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材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语文课标》教学建议的部分提到:“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来选择教学策略。”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促进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只有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初中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尊定基础。”也就是说,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综上所述,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语文是一门工具,它和具体的人、社会历史中的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学离不开“人”,它富有人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离开“人”,语文教学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语文为个体的人所掌握,又显示个性、具有灵性。而正是这些富有灵性的、“人性”的东西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初中语文课文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能让学生深刻认识真、善、美,课外古诗词的背诵让学生在仰慕圣贤之道的同时思想受到熏陶,名著导读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情趣,融洽、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不断给学生传递着正能量,丰富多彩的综合性活动则使学生的素质在实践中得以提升和内化。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初中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职业素养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师严重短缺,而学科教学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职业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1.初中语文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作为一名肩负着心理健康教育职责的初中语文教师,应在工作中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帮助每个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得有一桶水”,因此要想给学生满满的正能量,教师必须得是一个“能量团”。当教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生时,学生接收到的信息也是积极、乐观的;当教师以消极、悲观的心态面对学生时,学生接收到的信息就只能是消极、悲观的。2.初中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素养“术业有专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得具备基本的语文专业知识,还有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这方面的知识可以通过参加系统的专业培训来获得。同时,通过阅读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参加学术研讨会或专业组织的活动等途径使自己的知识得到更新。除此之外,还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努力钻研,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技能,从而达到提高专业素养的目的。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初中生普遍有这样一种情况: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喜欢他教的这门课,从而获得极大的学习动力,最终取得较为理想的学习成绩。可见师生关系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除此之外,师生关系还会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它也关乎到学生的未来。从本质上讲,师生往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笔者观察了班里与教师交住较好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社交能力,在和教师不断相处的过程中,他们在进行着社会交往,同时也在不断地学习着如何交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积极与老师及父母进行沟通,把握与异往的尺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语文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技能、解除心理障碍之外,还应传授他们一些有关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悦纳自己,更好地与人沟通。

(三)利用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健康教育优质课篇10

关键词:体育 进步 学校体育 重视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164-01

学校体育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早在我国古老的周代,学校教育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含有德育、智育、体育的意思,这时学校体育教育便在我国出现。所谓射和御是指身体的训练和军事的技巧,礼和乐中的所包含的舞蹈也含了锻炼身体的内容。到了汉朝学校教育内容以“六经”为主,体育也就是那时候的军事技能和身体的训练不再受到重视。又到了隋唐时期开始实行的影响中国深远的科举制度,更促使学子们只重视读书写字忽略体育的现象出现。两宋与满清的教育,更进一步的主张静坐思考与学习,甚至连儿童们所玩的游戏都受到限制。封建统治者“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的愚民理论,影响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教育形式,只有智育和德育却无体育。在这其间,仅有少数教育家私人办的学校中重视体力劳动和锻炼身体。因此也有极少数的文人学士拥有骑马射箭、踢球、打马球、武术等技艺。这种情况一直持续至清末,一九零一年废除了科举制度到一九零三年才仿照西方办起了学校,在所教授的课程中开设了体操课,新中国成立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经政务院颁布,指明学校卫生与体育工作所蕴含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国家教育部设立了体育司。体育卫生处也在有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局设立,以此加强学校体育的管理。同一年,又采用了新的更先进的体育教学教材和大纲。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学校体育更是被国家不断重视,成为了建设强大社会主义祖国的一项基本教育政策。本文分析了如何提高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效率的方法。

1 发挥多媒体优势,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错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有效的作用,通过兴趣的培养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强化学生的内驱力,最终促使学生积极与主动地来进行探究学习。不过在现在的中学体育与健康新教材的理论性还是相当突出的,这让不少学生感到学习起来的时候总是有些许枯燥和乏味,因此从事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借助其画面生动、图像鲜明、动静结合、灵活多变、超越时空等优势,在视觉、听觉上赋予学生强烈的感染和刺激,积极为他们创设和谐、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为我国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不断无穷的魅力和丰富的色彩,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

2 发挥多媒体优势,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作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老师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体育与健康课的动作技术十分强、动作结构比较复杂,因此,学生在理解和模仿上都比较困难,甚至相差甚远。在我国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里面有许许多多的技术动作,例如跨越式跳高中的起跳和过杆与落地等一系列动作,蹲踞式跳远中的助跑和起跳与腾空和落地等动作,足球中的传球与射门等动作,游泳中的漂浮与踩水等动作。这些动作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其看明白完,因此,也就在大脑中构建起来一个完整和连贯的动作表象也变得十分困难。在我们的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里,单靠凭教师的示和范表演是很难突破教学的重难点的,难以在很短的时间里有十分明显的成果。假如发挥好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便能够缩短学生们由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的发展,最终有效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3 发挥多媒体优势,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反客为主”

我们要尊重学生们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不断的引导中让学生们“反客为主”,这成为了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要求。只有让学生真正的成为了体育与健康课堂的主人,教授体育与健康的教师在他的课堂的教学上便必须尊重学生们的人格和尊重学生们的意愿,给他们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时间,使合作、自助、探究的学习和训练时间统统还给学生,让他们积极地投入到训练和学习中去。在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过程里体育教师还要要善于创设出愉快、轻松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并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初中的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十分有利于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的学习与训练中主动地掌握体育和健康知识。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来展示开展调查、收集材料、小组讨论、品味人生、人物访谈、辩论比赛、感悟名言等数种活动,在不断地合作与探究里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与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真真正正的成为体育与健康课的主角,最终有效地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质量。

4 结语

总而言之,多媒体技术引进课堂,可以增加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这以特色为培养学生个人能力与素质提高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使学生们受到浓郁的熏陶感染,给我国的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体育教师务必要重视多媒体技术的正确运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多媒体技术成为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真正助手。

参考文献:

[1]聂祯祥.发挥多媒体优势,提高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 [J].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