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十篇

时间:2023-07-23 09:37:18

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篇1

【关键词】大气环境;安全问题;途径;特点

近几年以来,大气环境问题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伴随着人们对于大自然改造和开发利用能力的不断增强,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臭氧空洞等名词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本文将结合作者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从目前大气环境的主要问题表现、大气环境安全问题的特点和其相应的解决的方案等方面进行简单的论述,以为大气环境问题的改善提供参考。

1、大气环境的主要安全问题表现

1.1大气环境安全问题表现之气候变化

自19世纪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逐年增大,从而致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浓度逐年上升,待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后,温室效应便出现。根据气象学家的研究发现,自1961年至2007年近五十年间,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约为0.65摄氏度,如此下去在未来的100内全球地表平均温度预计将上升1.4至5.8摄氏度,温室气体占大气平均比重将继续加大。此外,由于全区气候异常现象也是目前大气环境安全问题的又一突出性表现。全球气候异常主要表现在高温纪录异常、极端天气干旱、暴雨、低温、冰冻等,例如就我国而言,2006年8月16日,重庆观测到43度气温打破百年来历史最高水平,2007至2008年间的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 2008年年初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的罕见持续低温、雨雪和冰冻等极端天气。气候的异常变化不仅严重妨碍了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更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严峻威胁与挑战。

1.2大气环境安全问题表现之臭氧层空洞

所谓的自然界中臭氧是指,分布在距离地球表面25至50千米处,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波长306.3nm以下的紫外线,从而起到保护地球上的人类和动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的一道保护屏障作用的气体层,我们称之为臭氧层。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大量氯氟烃类化学物质的使用加剧了对臭氧层的破坏,造成了大气臭氧层厚度降低,甚至于在南极上空等处出现臭氧空洞的现象。据世界气象组织报告称,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全球臭氧总量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几十目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也需至少100年的时间才能恢复到1985年以前的水平。大气臭氧层的破坏,所造成的臭氧空洞等现象将导致强烈的紫外线直接照射到地面上,使地球上各种生物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从而威胁到地球生物的生存环境。

1.3大气环境安全问题表现之酸雨污染

酸雨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氮氢化合物的浓度加大,在阴霾天气中雨水所吸收的上述气体后所形成的、具有一定腐蚀性的降水现象。近几年来,随着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等的大量排放,其中包含导致酸雨出现的气体的比重逐年上升,致使一些地方酸雨问题频繁发生。酸雨的出现不仅对地面建筑物、动植物的生存造成伤害,还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动植物的生存状态,因此,酸雨污染问题也被列入到大气环境安全问题的主要表现之一,从而备受人们的关注。

2 大气环境安全问题的特点

2.1全球性,大气环境是一个开放性的、流动性、扩散性的物质,其活动性不受国界的限制,并且在全球化背景下,一国的环境安全问题既来源于本国的环境安全威胁,也来源于全球化进程中的污染转嫁、资源掠夺、生态难民跨国界迁徙、长程越界污染等环境安全威胁。

2.2区域性,大气环境安全问题的严重程度在不同的地域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其主要原因在于大气环境问题受所在地的工业分布、能源气体排放量、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因此大气环境安全问题在全球性的大背景下也会呈现出区域不同而导致的差异性特点。

2.3隐蔽性,只有当大气环境问题累积到一定量(这里所谓的一定量是指超出大气环境的自身承载力和自净能力)后才会有所显现,而在此之前大气环境安全问题则处于一种相对隐蔽的状态,可以形象的将其比作癌症等慢性病,其在经过一定的较长时间的发展后,当其存在度打破自身免疫系统后其各种症状才开始出现,才开始被人们发现,大气环境安全问题亦是如此。

3、应对大气环境安全问题的策略方针

3.1国家主导性。将大气环境安全问题上升到国家发展层面上,强化国家的主导作用力,使国家通过其强有力的政治保障,达到解决环境问题的强大后盾力量。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而言,大气环境问题不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严重阻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国家也是大气环境问题的最大受害者之一。所以应将国家作为解决大气环境安全问题的主导者之一,通过将各项标准转化为国家法律或政策,强化国家监控,调整产业结构对温室气体等污染气体的排放量进行严格把控,从源头上降低其对大气环境的破坏性。此外,国家内部还可以架构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倡导全名参与,提高解决大气环境安全问题的全民性。

3.2国际协调、合作性。大气环境问题既是国家问题,也是世界问题,大气环境安全问题所具有的扩散性和多因性,注定其不能单单依靠某一个国家力量就可以解决的,他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还需积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通过区域合作或国际合作,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合作的高度,确定区域的应对目标和发展计划,形成世界性的公约条例,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共同协作,发展科学技术应对全球大气环境的变化,消除国家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壁垒,达成解决大气环境安全问题的共识,形成全方位的架构体系,共同积极应对大气环境安全问题。

3.3公众的参与和努力。公众参与是解决大气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就公民个人而言,少开车、多步行或乘公共交通工具;尽量不买不用私家车,如要使用的话应妥为保养;汽车采用不含铅汽油,用省油的方法开车;使用清洁型燃料等等,都可以减少废气排放、为维护大气环境安全贡献力量。因为现在就城市大气污染而言,绝大多数是由尾气排放造成的。

总之,大气环境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必然条件,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大气环境的破坏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人类的共同发展,它的安全要靠全人类的共同呵护。

参考文献

[1]蔡守秋.论环境安全问题[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1,1(5).

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篇2

一、环境会计基本理论

环境会计又称为绿色会计、环境保护会计。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景单位,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开发、利用的成本费用,并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社会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的计最与报告,评占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以自然资源成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它试图将会计与环境经济学交叉渗透,通过有效的价值管理,达到经济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本世纪70年代,以1971年比蒙斯所撰写的《控制污染的成本转换研究》和1973年马林所撰写的《污染的会计问题》为代表.揭开了环境会计研究的序幕。1989年650名工业界领袖把环境问题列为企业所面临的第一号挑战;1992年,在联合国环发大会所通过的电要文件之一的《21世纪议程》中就提出r“建立综合的环境经济会计制度,将自然资源核算制度纳人会计体制”。在《中M21世纪议程》中,巳经把自然资源与环境核算方法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研究iF.式纳人了优先项目计划,明确提出要“建立综合经济与资源环境核算体系”,而要求该体系“至少应当包括一个得天独厚资源的卫星账户系统”。八十年代末,世界银行就积极鼓励修订现行的会计体系,增加环境项目,提出r建立一套与联合国国民会计体系相配套的环境辅助账户的建立,经过修订的国民会计蓝皮已于1993年发表,包括的内容有对环境会计的讲座,对提出的设计环境辅助账户思路作了肯定.而批准收益计量时应考虑计算环境成本问题。国阮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几次会议都将环境会计作为工作组年会的讨论议题之一。特别是1995年3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十二届会议上更是将环境会计列为会议的中心议题加以特别关注,环境问题己经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课题。下面简要介绍环境会计的.目标和假设。

1.环境会计的目标

环境会计目标是在环境会计目的指引下设定的对环境会计职能作用的要求,是环境会计目的的共体化。环境会计目标町分为基本H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基本目标是协调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使它们能够均衡发展;具体目标是向环境利害关系人提供有关企业环境状况和环境行为方面的信息。综合基本卩丨标和共体目标,环境会计的H标可概括如下:

(1) 促使企业在经营管理和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高度重视牛.态规律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努力提高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2) 确认和计量会计主体在一定期间内的环境经济效益与经济损失。

(3)组织相应的会计核算,尽可能多地为社会各部门提供有关企业环境目标、环境政策、环境规划以及对环境保护的义务、贡献等方面的环境会计倍息。

2.环境会计假设

(1) 会计主体假设。以会i丨?主体为环境会计的基本前提条件对其核算范围从空间进行有效的界定,有利于正确反映一个经济实体的环境资产及其承担的侦务,计算其环境收益或可能遭受的环境损失,提供准确的环境信息。环境会计的主体假设应注军会计主体的行为特性,而非所有权特性。仅将会计核算局限于会计主体本身所拥街的资产已不适宜,而应将这种由该会计主体的行为所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性包含在会计的核算对象之内。

(2) 可持续发展与会计分期假设。可持续发展与会计分期假设是在环境恶化的条件下,作为环境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受到其影响而提出的一种制约条件。它是指会计主体在可顶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它所持冇的环境资产将按原来的目的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耗用.它所承枳的环境负债也将按原来的承诺如期淸偿,以及环境资源的消耗、补偿循环是可持续的,即假定环境资源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不断补偿的前提下实现良件循环,从而保证可持续发展。企业的经营方针和H标必须符合国家的环境政策,其在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要承扣.相Ki的环境责任,保证环境资源的良性循环。否则,如果其环境表现恶劣,无力承枏环境责任,那么,它面临的环境风险将边使其关n停业《只有在此假设下,才能建立起环境会计计量和确认原则.解决环境资产计价等问题。当然,为了充分发挥环境会计管理的作用,及时提供环境信息,必须认真地把持续经营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首尾相接、间距相等的会计期间,以便确定和分析会计主体的环境责任履行情况。

(3) 环境资源稀缺性与环境价值假设。在现有的条件下,良好的环境是稀缺的,根据稀缺性标准.环境和资源应共有资本件质。一般来说,自然资本随着人造资本的产生而减少,这些资源环境并非都辨代,即使寸替代,也需付出一定的代价。因而环境会计要计量两种资本的转换过程,并确定最佳的比韦。同时,要进行环境会计核算,首先必须承认环境资源是有价值的,它不适用于劳动价值理论,但适用于边际价值理论。

(4) 货币计量的多元计量假设。会计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主要提供定量的信息,因此,必须选择计量笮位和计量属性。环境会计核算内容既共有商品性而又不限于商品性,很大一部分在计量上共有模糊性特征,如森林覆盖率、草场质量、水资源的含沙*等,若仅以货币作为计最巾位*就不能客观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环境状况。因此,环境会计的计ft单位应是以货币计量为主,辅之以实物,与自然环境有关的指标,甚至是文字说明。总之.环境会计的计量可采用定量计量和定性计量相结合计量的精确性和模糊性相兼容的办法,以使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对环境会计对象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共有较客观的认识。多元计量表现能够互相补充,提供更加完整准确的信息,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二、环境会计对现行财务会计理论的冲击

近年来,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资本、环境收益、环境费用、环境利润的确认、计量、报告问题一直为会计理论界所关注,环境问题在全球的普遍产生和严峻现实更加剧了这一难题。传统财务会计理论可以归纳为四个特征:以复式簿记方法为核心,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以交易价格和历史成本原则为主线,以对外进行财务报告为目标。环境问题的出现,对以上四种特征屮除复式簿记方法以外的三项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1. 对会计处理基础的冲击。会计处理基础可以分为现金基础(即收付实现制、实收实付制)和应计基础(即权责发生制、应收应付制)。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记账的基础,权责发生制以权利义务关系的确立与否作为记账基础。这两种会计基础都是以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作为基础,对未来发生的交易事项则不予确认。而环境问题的产生都顼示着将来一系列的财务变动,而这些事项在传统财务会计报表中是无法反映的。监管更无从下手,更何况环境资源中的许多内容并不是通过交易取得的,而是凭借某种权利取得。因此将其确认为资产时,不能以交换时的原始凭证为依据来确认,不能以交换时的价格来计量,应以某种证明来确认,以相应的方法来计量其价值。

2. 对会计计量属性的影响。传统财务会计都是以“历史成本”作为计董属性,人账后一般不再变动。环境资源问题不像传统交易那样历经一个时点即可完成,环境问题从产生到解决。环境资源从消耗到再生,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环境资源的市场价格一也在不断地变化,这种变动在以历史成本为计a属性的传统财务会计报表中根本无法反映出来。可见.所谓成本既不可能也不应该是财务会计的唯一计量属性。若从反映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客观真实性出发,就应该分阶段及时地反映市场参与者所持有的环境资产的真实价值.这就要求“公允价值”作为环境问题条件下财务会计的计量属性,并在会计报表中予以列报,因此,现代财务会计计量属性的发展趋势应当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将长期并存下去。

3. 对财务报告的影响。财务会计确认、计量、记录的目标就是要向外界提供合理、真实的财务报告。财务报告的核心是财务报表,财务报表的目标是决策有用性,即财务报表要向现有的或潜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急。而目前的通用会计报表在提示会计信息方面又具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 被纳人通用会计报表的只能是货币化的数1:化信息,而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的非货币化或非数晕化会计信息无法反映。

(2) 通用会计报表具有固定的格式、固定的项目以及较为固定的填列方式,无法反映企业所发牛的特殊经济业务。

(3) 通用会计报表反映的是一种以历史成本揭示的账面信息,不能反映物价上涨或下跌或经济环境发生变动情况的会计信息。

可见,现行会计报表已无法完全适应当今经济特别是环境问题形势的变化,尤其是在环境问题己成为当今制约经济与社会协调一致发展的电大因素时,无法满足报表使用者“决策有用”的需要,必须对其加以改进。改进的方法可以是:

(1) 改进现有财务报表的结构。使之符合报表使用者直接获取有关环境资源信息的需求。如资产不再按其流动性分类闹是按“环境资产”与“非环境资产”进行分类。

(2) 增加报表的数*,编制一些适应环境会计核算需要的报表,如增加“环境资产负债表”、“环境损益表”。

但在现有会计技术条件下,上述改进并非不可能,然而要全面完整地加以实际运用却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实现。因此,目前最为现实的作法是重视会计信息的表外提示,提高表外信息提示的质*。转变以往表外揭示就是对会计报表项H“附注说明”的观念,使之与报表本身共R)构成财务会计报表的基本内容,这是弥补通用会计报表揭示的会计信息的局限性,提高财务会计报表总体水平和层次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使环境会计在实际中全面加以运用所经历的一个过渡阶段。

4. 对“资产”、“负债”等财务会计要素产生影响。环境会计对财务会计基本概念产生的冲击,在会计要素的概念上体现得最为明a。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按照传统会计中的定义,资产是指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效益的经济资源。它只能是过去交易事项的结果;而环境资源在传统会计核算中由于其价值定义为不能用货币表示而排除在资产的范畴以外,同时环境资源与其他资产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通过交换取得.而是凭借某种权利来取得,这也与传统财务会计认为资产是过去交易事项的结果相悖。若将环境资源列为企业资产,则传统意义上的资产概念必须加以改变和修正。同样道理,传统财务会计中将环境问题中企业对社会应承担的环保义务不列为负债,而是将其直接计人或较少计人当期费用中将可能的负债转化为现实的费用。但环境会计核算中的负债概念范畴应比传统财务会计理论中负债的定义要广阔。一旦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的概念发生变化,其他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都将随之发生一系列的改变。另外,环境问题对财务会计中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资本、环境收益、环境费用、环境利润的确认问题、计量问题等都提出了更新要求,从而在会计界出现了财务会计重构的趋势。

三、我国建立环境会计的对策与建议

在我国会计体系中创建环境会计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是我a严峻的环境形势客观要求和社会町持续发展的需求,也是企业自身和我H对外开放的需求,同时又是会if?发展和改革的需求。建立我国环境会计,不仅是一个会计问题,也是一个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1. 大力宣传环境会计,加强会计理论研究。在建立环境会计的过程中,应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积极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加强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指导我同环境会计实践。促使环境会计理论早日与会计实务相结合,以提高环境会计的核算水平,为企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牛态效益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发展环境会计需提高环保意识.人力宣传环境会计的优越性,只有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才能促进更多的人去研究和发展环境会计,推动会计理论和实务水平的提高。

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篇3

关键词: 环境教育 重视程度 专业师资 高考指挥棒

我国的环境教育事业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伴随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而发展。通过教育部门和环保部门的密切合作,在学校、管理部门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环境教育事业取得很大发展,无论规模、水平和发展趋势,在全世界都不落后。我国的中小学生环境教育,曾三次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环境保护“全球500佳”称号。2003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大纲》,要求在中小学开设环境教育专题教育课。在当前的第八次课程改革中,教育部在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各相关学科的设计中渗透了环境教育内容,同时将环境教育作为一个跨学科的主题纳入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研制了《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现阶段,我国中学环境教育虽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如:环境教育没有制度化、地区发展不平衡、缺乏专职教师、环境教育资金匮乏、环境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相应的价值观与技能的培养等问题。

一、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重视程度不协调

目前,教材是环境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是教师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依据,环境教育的目标、任务、知识范围、深度和结构都通过它体现。环境教育教材是学生在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环境内容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对学生环境教育内容、学习情况检测的主要依据。现行环境教育没有专门教材,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在各个学科教学内容中,各门学科又以地理、化学、生物、物理、政治为主,各门教材编写都是站在本学科角度分析理解,必然不全面。表1和表2分别是物理和生物学科涉及的环境教育内容:

表1 物理学科:环境教育内容

表2 生物学科:环境教育内容

以下是地理学科的知识结构,大体可用以下图1表示。

图1 高中地理学科结构示意

地理环境在狭义上可称为自然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场所,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为现代社会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很大,人类在利用能源中出现的问题,对环境的影响日益显著,所以课本根据大纲的精神,着重突出能源。人类活动的内容和范围很广,其中与地理有关的有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贸易、旅游、聚落、城市、人口等。高中地理因课时所限,按照大纲只重点要求讲述农业、工业、人口和城市方面的主要问题,并没有包括人类在地球表面活动的全部内容。

人类利用资源和能源从事各种活动的结果:一方面是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创造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文明。另一方面是对自然规律认识不足和对环境保护不力,致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口迅速增长,某些资源和能源出现短缺现象。这是目前人们普遍关心和研究的环境问题。从这两方面看,我们在发展生产时,必须注意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防止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

从前面学科对比可以看出,地理学科是中学环境教育的主打学科,承载着环境教育的功能,但由于各种原因,地理学科没有受到公正待遇,没有获得相应的地位,环境教育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高中学校缺乏专业师资

环境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科技等多方面,要求老师在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时,除精通自己所教学科的环境知识外,还要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环境问题发生的发展背景、产生根源,从社会、经济、法律的众多方面,全面地剖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危害、治理措施、当前世界环境问题的动向,这就要求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教师“登高望远”,全面掌握社会环境教育理论。而现行中学教师,大学学习专业内容宽度不够,文科不懂理科,理科不懂文科,即使理科内部也几乎互不相通,例如物理不懂化学,更谈不上政治、地理,这样的师资在进行环境教育时,只能从自己本学科的角度对环境问题进行割裂、片面的分析讲解,不利于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全面把握,不能满足环境教育对师资的要求,也不能满足环境教育的发展需要。例如光化学烟雾,见图2。

图2 光化学烟雾的成因及危害示意

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在阳光中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它会显著降低大气能见度,刺激人们的眼睛、喉、鼻,使人们头痛呕吐,并使植物体受到损害。世界上第一个受光化学烟雾毒害的城市是美国的洛杉矶,它西临太平洋,其他三面群山环抱,地形条件不利于气体扩散。市内每天有三四百万辆汽车奔驰,将1000吨碳氢化合物、4000多吨氮氧化合物排入大气。1946年,该市发生了光化学烟雾,1955年又发生了一次,当地65岁以上老人死亡近400人。

化学老师主要从污染物的化学成分、化学反应原理角度分析;物理老师主要通过燃料利用率分析;地理老师主要从形成光化学烟雾的因素及治理措施分析;政治老师主要从光化学烟雾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及如何制定政治法规角度分析。没有哪一门学科对该污染事件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研究,一定程度上肢解了环境学科内容。因为学科教师本身就没有接受关于该环境问题的系统教育,自然只能从本学科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讲解。学生获得的光化学烟雾知识,自然是片面的、支离破碎的。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一是设置专门环境学科,二是对现行教师进行环境教育培训。

三、高考指挥棒的影响

高考的指挥棒作用不言而喻,其强大的功能无可匹敌。高考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据统计,每年选考地理人数不到20%,也就是说,绝大多数高中学生不受系统的环境理论教育。有些学校高一就开始分科,连必修教材都没有上完,缺乏基本环境知识。而普通高中有双重任务:为高校培养合格新生和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劳动者,这其中除了少数人会进入高校学习相关环境专业外,大多数人不再接受环境教育,进入社会对将来环境事业必将带来不良后果。自从高二有了学业水平测试测试后,情况有所好转,但仍不尽如人意,直接导致必修教材利用效率下降。

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篇4

【关键词】网络环境 中职校 校本教研 路径 重构

校本教研是中职校的一种研究制度,也是教师的一种研究方式、一种合作的文化氛围,是教师在中职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将遇到的具有个性化和真实性的有关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活动。其目的在于让教师通过积极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协同发展。当前中职校校本教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课程实施水平、教师专业化素养及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但也面临着诸多困境。面对《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部)等有关文件出台后教学信息化步伐加快的现状,以快捷丰富的免费资源(包括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交际双方的平等互助等为特点的“网络教研”将成为中职校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之一。因此厘清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寻求创新路径并建构有效的实践模型,对完善与发挥中职校校本研修的作用具有现实意义。

一、网络环境下中职校校本教研现状的实证考察

研究小组于2011年暑期对参与某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培训的64名部级中职校机电专业骨干教师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64名学员为来自各省中职校的一线骨干教师)。调研采用问卷方式(问卷有效率98.4%),共设计了15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的样本综合分析主要侧重于参加网络教研次数、内容、工具、效果、管理等“七大”方面。学员们基本代表当地的中职校校本教研开展的上游水平,他们对网络教研的效果评价基本反映当前网络环境下中职校校本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关于“参加网络教研的次数”的调研。15.9%的学员表示“经常参加,教研活动的主要方式已经是网络教研,并与常规教研活动方式交叉使用”;38.1%的学员表示“常规教研活动方式占主导,网络教研只是必要的辅助方法”;25.4%的学员表示“在尝试中,并且比较看好这种新型教研方式”;20.6%的学员表示“仅作为一种尝试,偶尔使用而已”。统计结果显示,网络教研在中职教研活动中的使用与推广尚须进一步努力。许多中职校教师在网络教研平台上讨论相关问题时理性的、学术的成分不够,“怨”“愤”“水”“玩”等成分偏重。喜欢做“潜水者”居多,只是把网络作为获取信息的途径,没有上升到相互交流、讨论的自组织行为。这些都表明中职校对网络教研普遍认识不深,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的要求还不高。

(二)关于“教师每天上网主要目的”的调研。23.8%的学员表示在“写教育博客或在教育论坛BBS开展反思活动”;20.6%的学员表示在“发E-mail”;15.9%的学员表示在“与朋友聊天”;23.8%的学员表示在“浏览新闻”;15.9%的学员表示在“玩游戏或做其他事”。统计结果显示,中职校教师对网络环境下反思教育、E-mail交流已开始重视,但教师每天上网大多还在做非教研的无效活动,这需要中职校加以管理与引导。

(三)关于“参与的网络教研活动内容”的调研。各有15.9%的学员分别表示:“完全依托教研网站,上传下载教学资源”和“完全依托BBS论坛,讨论教育教学问题”;28.6%的学员表示“主要依托校园网站上的论坛,但论坛人气不旺”;6.4%的学员表示“主要依托论坛的讨论,配有教研网站,但网站多用于公函,教学资源较少”;25.4%的学员表示“教研网站及论坛同存并举,网站资源为讨论提供基础,论坛讨论为网站提供资源,只重交流,与办公、个人知识管理联系较少”;7.9%的学员表示“教研网站及论坛同存并举,网站资源为讨论提供基础,论坛讨论为网站提供资源,交流与办公并重,并可以进行反思,全面进行个人的知识管理”。统计结果显示,中职校要加强网络环境下教研活动的硬件建设,加强校园网、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建设,为广大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条件。

(四)关于“网络教研采用的交流平台(多选)”的调研。23.8%的学员表示“采用教育BBS”;22.2%的学员表示“采用E-mail”;19.0%的学员表示“采用博客”;22.22%的学员表示“采用聊天工具”;11.7%的学员表示“采用视频会议系统及其他工具”。统计结果显示:一是中职校教研网站或BBS论坛已建立,主要作用是下载教学资源或公函,而真正利用教研网站及论坛进行反思讨论、教学资源开发、加强教师知识管理的较少。这正是本文着力研究的问题与意义所在,中职校应把网络教研的约束机制与常规教研的约束机制相互补充使用。二是中职校要增强教师网络技术运用意识。一线教师倾向于使用电子邮件和QQ等交流工具,较少使用BBS、博客等具有强交互性、开放性的通讯工具。这表明,中职校网络教研还缺乏深入、有效的实施机制。

(五)关于“网络教研的虚拟环境指向”的调研。23.8%的学员表示“虚拟环境即办公环境――提供一个与常规教研相似的,能满足备课、教学、查询等专业需求的环境”;25.4%的学员表示“学习环境――提供一些教学理论、实践模式、人生规划等终身学习、专业发展资源”;14.3%的学员表示“虚拟环境即资源环境――提供符合校情、学情的教学资源”;20.6%的学员表示“虚拟环境即交流环境――提供学科内外、学校内外不同成分的群体间交流、共享的环境”;15.9%的学员表示“虚拟环境即自我管理环境――提供自我专业知识的积累、查询、共享交流和反思的环境”。高质量的网络教研平台是取得良好教研效果的基本保证。统计结果显示,中职校有必要引导教师深入了解“网络环境”内涵:网络是教研活动的工具;网络是教育反思的对象;网络是教研活动的资源;网络是教研活动的环境;网络是教师共同成长的家园。

(六)关于“校园网站教研平台建设(多选)”的调研。44.4%的学员表示“中职校网络教研大型网站上的信息比较杂乱、有价值的东西不多,教研网站存在技术操作方面的问题”;68.8%的学员表示“中职校园内网存在一些问题:栏目设置随意性大;管理上‘技术’与‘业务’职责混淆;与上级职教教研网承上启下的作用发挥得不够;因担心引起不良影响,发言要审核而不能实现实时更新”。统计结果显示:中职校资源建设、教师培训、教学讨论和网上教学等教研活动相互依存、互为影响,各自分离式的交流平台无形中降低了网络教研的成效。

(七)关于“网络教研需要制定约束机制”的调研。23.8%的学员表示“需要,可以采用常规教研的那一套约束机制”;9.5%的学员表示“需要,但有必要制定一套完全不同于常规教研的约束机制”;39.7%的学员表示“需要,且网络教研的约束机制与常规教研的约束机制相互补充使用”;19.1%的学员表示“不需要,网络教研不需要制定约束机制”。统计结果显示,中职校有必要建立网络校本教研管理制度:一是构建动态的网络校本教研制度,促进自主教研意识觉醒;二是建立网络校本教研监测机制,定期校本教研各项测评指标。

二、网络环境下中职校校本教研的创新转向

网络教研是指通过网络教研平台进行的一种虚拟教研活动,强调依托网络(如专门用于教研的网站、论坛、交流工具等)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知识管理的一种新型教研方式。网络环境下中职校校本教研有助于提高教师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决策、交流、问题求解和研究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从传统的校内固定式定时教研向全球化数字式在线教研转化。网络环境下中职校校本教研的环境更多的是指向网络资源和网络工具的组合,具有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和教学环境虚拟化等特点。网络环境下的教研平台主要有:校园专题网站(主要有“网络化的反思备课”“网络化的反思教学”“网络化的反思案例”“网络化的反思评价方式”等)、MSN Messenger(即时通讯工具,可方便地实现网上教学研究)、教育博客、网上教育BBS、学校OA办公系统和教师个人微博。这种转化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自主化。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构建好的网络教研平台,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二是时效化。网络环境下,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运用,使得教研活动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是数字化。敲动键盘,教研内容传向网络;点击网络,方便获得他人的教研资料。四是普及化。网络环境使教研活动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读者与研究者之间可以展开充分交流。教师不仅可以写一些教育教学的反思、范例、经验和感悟,也可为他人提供丰富的一线实践素材,通过自己的博客,在线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同行和专家教授的帮助和引领。

(二)从传统的“二维单向式”教研向教学、教研、培训“三维一体式”教研转型。网络环境下中职校校本教研主要是以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为先导,以问题解决为目标,将反思行动研究与教师全员培训、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构建教学、教研、培训三维一体的教研模式。实施流程有三种方式:流程1: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教师反思―搜集资料―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网络教研反思;流程2: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教师反思―搜集资料―不能解决―网络教研共同体研讨―解决问题;流程3: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教师反思―搜集材料―不能解决―网络教研共同体研讨―不能解决―网络上教育专家研讨―提出共识性方案―教师实施验证―修订方案―解决问题。网络环境下“三维一体式”教研模式操作关键在于一体化;模式研究价值在于校本化;模式实施重心在于问题化;模式学习方式在于开放化;模式组织形式在于多样化;模式活动内容在于灵活化。

(三)从制度范式任务教研向自组织范式自主教研转向。网络环境下的教研是任何年龄、任何地点、任何时刻都可以得到的一种快乐。中职校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依靠反思研究与网络教育论坛等研究平台相结合去解决,形成一种天赋的完美结合。网络环境下,一方是教师的所思所想,一方是全球化的数字化交流环境,二者融为一体,为每位教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世界,实现了从制度式任务教研走向非制度式自主教研的转化,形成了网络环境下校本研修的自组织。这种立足于多次设计与多次反思改进的研究,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强化了教师常态研究意识。

(四)从问题解决式教研向有目的支持教师教学教研转变。中职校有效校本研究包含资料梳理和成果提升。目前中职校教育教学成果提升过程主要是由职教专家完成,教师在研究中常常承担基础性工作任务,并始终默认自己的经验提供者的角色,教师的专业收获只停留在实践性知识的外显性层次上。网络环境下中职校校本教研可破解这一根本性问题,在线及时得到专家的专业引领,教师可成为一个主动的“书写者”,经历记录研究过程、书写研究反思点滴、摘录研究依据、撰写研究总结、构建研究成果等一系列“写”的过程。这改变了中职校教师的教育行为走向,促使教师的研究从一种“行为和口头文化”教研向一种“反思和笔墨文化”研究转变。

三、网络环境下中职校校本教研模型重构

网络环境下中职校校本教研要致力于改进以师生双向发展为价值取向的行动研究模型。校本教研模型的主体可以重构为“创建教研自组织―提炼(发现)研究主题―选择教研实施方式―开展课例研修―评价改进教研成果”。

(一)创建教研自组织。网络环境下中职校校本教研“自组织”,是一种全员参与、同伴互助、自愿参加、双向调节的“学习研究共同体”:一是专业需求引发的研修自组织;二是领导小组辐射式研修自组织;三是个性教师发起式研修自组织;四是教师间诉求互补的研修自组织;五是教学中的反思问题引发的研修自组织。这种学习研究共同体是一种学习形式,即通过学习共同体倡导的活动方式进行学习;是一种组织关系,即通过学习共同体来考察中职校教育教学中的人际关系;是一种教育存在方式,即学习共同体是中职校教师的一种自我教育有效方式;是一种学习环境,即学习共同体试图构建学习的各种支撑条件。这种“自组织”创建了不存在管理任务指令的教师间基于需要,相互默契又约定而成的在线教育教学研究新形式,既保障了组织内部成员个性化、自主化的发展,又能形成组织间整体凝聚力和核心价值观。互助与分享构成了这个组织的文化氛围,体现为价值的约束性和系统的有序性。

(二)提炼(发现)研究主题。网络环境下中职校校本教研模型构建,首先从确定研究主题开始。网上教研活动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组织的准备工作和主持活动过程中对主题反馈信息的敏感性。主持者必须善于在活动过程中发现典型的、有价值的问题,使讨论紧紧围绕主题展开、深化,实现预定的教研目标。提炼研究主题主要基于四个方面考虑:由中职校教育教学理念转化来的研究主题;将中职校课程改革的问题作为研究主题;将中职校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主题;组织建立后主动寻找的研究主题。最后运用“头脑风暴”方式,从一些微观的,看似无意义却真实而具体的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选择研究主题:一是从备课难点中捕捉研究主题;二是从教材研究中捕捉研究主题;三是从教学疑点中捕捉研究主题;四是从实训作业批改、辅导学生中捕捉研究主题;五是从学生学情(考情)中捕捉研究主题;六是从教研活动中捕捉研究主题;七是从读书感悟中捕捉研究主题;八是从课程改革的实施中捕捉研究主题;九是从传媒争鸣中捕捉研究主题;十是从专业交叉中捕捉研究主题;十一是从教育教学热点中捕捉研究主题;十二是从立项教育科研课题中捕捉研究主题。由此提炼的研究主题容易得到组织内成员的理解和认同,便于校本化的推进。

(三)选择教研实施方式。网络环境下中职校校本教研实施(以网上教育论坛为例)主要有四步:第一步:在网上开辟教研活动的空间。第二步:通过网络教研活动通知,明确活动的时间、网址、活动内容。第三步:在网上设置活动主题。第四步:网上教研活动开始。当参加活动的教师们陆续注册登录后,实际教研活动就已经开始。网络环境下中职校校本教研活动呈现方式是“三位一体”(网络教研、常规教研和课例研究)的“三环节融合”模式,其有四种开展方式:一是“自修式”学习(自主研究课例、反思教学事件等);二是“聚散式”教研(如“先磨后上”:先网上集体备课,相互点评讨论,而后开展集中听课活动;网上评课;课例分析;问题诊断;教学沙龙等);三是“链接式”听课(网上公布听课消息,如“网上留言”“挂牌制”“写请柬”“课例回放”);四是案例式讨论(将教学案例等研究问题挂在网站上,让教师参与讨论)。

(四)开展课例研修。网络环境下中职校课例研修模型分为四个递进层次:“个人设计”“组织设计”“改进设计”“有效设计”。前三次教学设计作为外显流程,每一次课例设计之后所产生的一系列研修行为构成了课例研修的整体过程活动。这种研修过程中的设计、授课、研讨随时在时空上扩展、流程上开放。

1.横向的循环跨越的“三度设计”的研究。最外显的第一大循环层次(一度设计),即从“课案研评”层次展开,体现的是执教者理念的更新与教学改进的主动性。第二小循环层次(二度设计)是教师的二度到多度设计后的课例研讨过程。第三小循环层次(三度设计)是三次到多次组织内研讨的过程。二度设计到三度设计小循环层次是研修过程的“组织设计”的内在结构。通过二度(或三度)设计到多度的教学设计,教师将不断修正自己对于教学的认识并形成新的行动方案。教学设计的改变来自于二度层次的组织学习与研讨过程,以及三度层次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关注,最后通过自组织学习(教研)研修,形成文字资料与过程性研究成果。

2.纵向的自组织内“三维设计”的研究。“个人设计”是指基于教师个人教学经验的纵向流程中的一度设计,教师要做的是在研修自组织内先说课(或上课),引发小组内的专业研讨,包括研修主题、探讨课程目标、商榷教学设计等。“个人设计”后授课教师根据留下的研讨专业资料,写出反思报告,以此开始二度设计。“组织设计”是指研修自组织经过研讨、学习后,又经教师反思修改而形成的二度设计。二度设计纵向流程表现为教师现场授课,组织成员分工观课,并形成详细的观课报告,供三度设计时组织研讨与授课教师反思选用。“改进设计”与“有效设计”分别是在一度设计后观课议课和二度设计后观课议课所形成的教学设计。

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篇5

[关键词]价值;法的价值;环境法的价值;价值体系

[作者简介]金杰,中共湖潭市委讲师团干部,湖南湘潭411100;喻永红,湖南理工学院政法系副教授,湖南岳阳414006

[中图分类粤]DF4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9-0170-03

环境法学作为新兴的法学应用学科,是在反思既有法律制度何以不能解决已然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源于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判断,而又依赖于人类自身根据对环境的价值判断来得出结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不同的认识方法将对此作出完全不同的回答。因此,环境法的价值是环境法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也是构建环境法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和起点。如欲创设理性的环境法,建立环境法学自己的专业话语体系,必须加强对环境法的价值这一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这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应当说环境法的价值概念在我国法学界并不是一个崭新的话题。但学者们对环境法的价值理解各不相同,这主要是缘于对价值概念问题的认识分歧。基于此,笔者不揣浅陋,拟对此问题展开简略分析。

一、关于价值和法的价值

“对于任何一种法律科学来说,法律的基本概念的分析、归纳、比较、综合的研究都是必不可少的。”研究环境法的价值必然要从其概念人手,进而探索其内涵。而对环境法价值的内涵之界定,又离不开对“价值”这一基本范畴的正确认识。

“价值”最初是一个经济学范畴,是指凝结在商品中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后被广泛应用于其他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特别是哲学领域。但是,迄今为止,还不能说哲学界对“价值”问题的理论准备完全充分。国外一些学者认为,价值是评价“周围世界的客体对于人、阶级、集团、整个社会的正面用处”,可以用“善、可取和值得”等术语来恰当地表示。我国学术界一般认为,价值是“客体的存在、作用以及它们的变化对于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某种适合、接近或一致”。通过分析会发现,上述观点是一脉相承的,一些观点虽有差别,但仅仅是对之前观点作了更为深入全面的表述,而没有实质发展。法学界一些学者认为,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包括客体对于主体的需要的满足和主体关于客体的绝对超越指向两个方面”,也是“客体本身所固有的,不依赖于评价主体及其需要而独立存在的,能够在实践中对评价主体的合理需要和要求的满足具有积极意义的一种特性”。这是同一种观点的不同表述,二者是根本一致的,已经接近价值范畴的内涵。

笔者认为,价值是客体本身所固有的,在评价主体主观世界以外独立存在的,能在实践中对评价主体的合理需要满足和行为、思想指导具有积极意义的客观实在。

笔者之所以对价值作出以上界定,主要是基于以下理念:其一,价值的最基本、最终意义的评价主体是人。凡谈论价值,从根本上说都应当是相对人而言的,价值为人而产生,为人而存在,人是一切价值的主体。其二,价值的客体是评价主体主观世界以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既包括“自然物”,也包括“社会物”。特别要强调的是,特殊情况下,人也可以作为价值客体。其三,价值的内容是对评价主体的需要满足和行为、思想指导具有积极意义。价值表示物的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属性,对评价主体需要满足的积极意义是最直观的价值表现,但价值总是高于现实的,其对于主体的行为和思想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

法既反映社会事实,又指引社会理想,所以对于法的价值问题的研究,乃是法哲学的核心问题,也是古往今来法学家们长期而又广泛探究的一个学术问题。古希腊时期的学者柏拉图认为,法的价值具有“法应起良好作用”之义;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家马斯・阿奎那认为法的价值指“法的正义性”哲理法学派代表黑格尔则认为法的价值是“实定的,又是暂时的”;日本学者川岛武宜也将法的价值归结为正义;英国学者沃克并没有给法的价值下定义,而是概括了法的价值的内容。考察西方学者的观点,多将法的价值总体抽象为正义,在笔者看来,这多少存在偏颇。尽管正义具有很大的概括性,几乎所有的价值准则都可以在最后归结为正义,但是正义并不是价值的全部内容。一些学者对此避而不谈,或用其他术语替代,不正视这一基本问题。

国内法学界对法的价值问题研究起步较晚,但现今关注程度较高。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法的价值是指“法律的存在、作用及其发展变化对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适合、接近或一致”;法的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法对一定主体需要的满足状况。以及由此产生的法对主体的从属关系”;法的价值是指“法对于人所具有的意义,是法对于人的需要的满足,也是人关于法的绝对超越指向”。通过对上述观点进行解读,我们不难发现,学术界对法的价值与对“价值”范畴的理解一样,定位存在偏差,但各种观点又无一例外地“固守着法与人的需要的关系这一主观价值论”,而否定法的价值本身的客观性问题。笔者认为,法的价值是法本身所固有的,独立存在于人的主观世界之外的,能在法律实践中对人的合理需要满足和法律行为、思想指导具有积极意义的客观实在。

二、关于环境法的价值

如前所述,我国环境法学界对环境法的价值关注程度较高,但一些学者或者将环境法的价值与环境法的立法目的混同,或者固守主观价值论,对环境法价值的认识相当局限;一些学者干脆绕过环境法价值的内涵直接阐述环境法的价值类型,这不是面对问题的应有态度。学界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学说:其一,主观价值说。一些学者以李德顺先生的主观价值论构建环境法的主观价值说。其二,二元价值说。即将环境法的价值归结为正义和功利,而正义包括两个方面即人类正义和自然正义,功利包括物质功利和精神功利两方面。其三,主客体关系说。即认为环境法的价值是一种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和谐关系。另外还有价值利益说、人本价值说、生态价值说等等,基本上是对上述观点的拆分与糅杂,在此不作赘述。

“主观价值说”把握了价值论在环境法的价值中的具体实践,能够运用法哲学思维构建环境法学基本理论。但是,这种学说的基本前提是一种主观价值论,是应当摈弃的。“二元价值说”已经注意到了价值本身的客观性问题和价值的多元问题,但其对价值的分类未免过于简单,其对价值根本内容的界定也有待完善。“主客体关系说”更是只关注到价值内容的一部分,有失偏颇,最终也将走向主观价值论。另外,汪劲博士也在其著作中对环境法的价值问题进行思考,可惜的是,他的思路徘徊于环境法的价值和理念的交叉换位之中,他的观点淹没在庞杂的资料里,看不出对环境法价值的

明确定位,也看不出他对环境法价值的准确和精致的界定。

虽然上述观点有其待商榷之处,但通过分析,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启示:第一,环境法的价值是环境法本身固有的客观实在。人的需要仅仅是环境法得以表现的充分条件,而非充分必要条件。一部法律本身如果没有价值,在人的需要条件下,其“有用性”也无从体现。只有本身存在价值的东西,才会对人的需要、行动及思想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这是环境法价值问题上我们应当坚持的唯物论立场。第二,环境法的价值与环境法的立法目的之间存在差别。环境法的价值统率环境法的立法目的,它属于比环境法的立法目的更高层次和更上位的概念。对环境法立法目的的设计不能偏离环境法的价值要求。第三,环境法的价值是功利价值、目的价值与终极价值的统一。环境法的功利价值和目的价值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二者又统一于终极价值之下。环境法本身所具有的正义性、平等性、和谐性、效益性等优秀品质,是通过满足环境法主体的合理需要,指导其在环境开发、利用、保护活动中的行为和思想,实现环境法立法目的这种积极意义中体现出来的。目前环境法学界多将环境法的价值界定于“满足人的需要”或“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这些价值内,其根本原因就是对环境法价值的认识和把握还停留在功利价值这一浅层价值层面,没有探索环境法本身的目的价值,更惶论对终极价值的眷注,这种思维方法是缺少辩证法、不够全面的。

据此,我们可以对环境法的价值作出如下界定:环境法的价值是指环境法本身所固有的,独立存在于人的主观世界之外的,能在环境开发、利用、保护等实践中对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合理需要和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行为及其思想指导具有积极意义的客观实在。其包括功利价值、目的价值及终极价值三个方面,三者内容交叉,位阶递进。

三、关于环境法的价值体系

以环境法的价值内涵为基础,我们可以构建环境法的价值体系。环境法的价值体系,在一定意义上也可被理解为环境法的价值准则体系,其由若干价值准则构成。各个价值准则之间有其内在的联系,它们既有层次差异、分别独立,又交叉作用、相互辅助,共同整合形成完整、统一的价值体系。一定程度上,它们之间会存在抽象的等级分野或划分。由环境法的本质属性所决定,其总体价值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而不可能完全中立,然而环境法在一些具体环节中却会实现“价值中立”。环境法的总体价值倾向与具体环节中的价值中立的矛盾运动,促使环境法价值的最终实现。

对环境法的价值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多角度考察,也可以依同一标准进行多层次的划分。从环境法的价值存在状态考察,环境法的价值体系中包括着环境法律制度的价值系统;从社会主体的角度考察,环境法的价值具有群体价值和个体价值之分;从环境法的价值关系中的价值客体承担者来看,环境法的价值又可分为环境法的规范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

从环境法价值之间的关系来看,可以将环境法的价值分为功利价值、目的价值和终极价值。功利价值和目的价值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二者又都是终极价值的忠实体现和贯彻,都统一于终极价值之下,终极价值是功利价值和目的价值的最终归宿和最高目标。三者内容交叉、位阶递进,共同构成环境法的有机价值体系。

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篇6

摘要:20世纪是人类科学取得巨大成就的时期,也是地球环境急剧恶化、环境危机全球化和日益严重的时期。本文通过环境整体主义道德哲学的核心意识结构阐释人类追求的最高价值即是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它既涵盖了整体主义的和谐发展论,又包括完整的环境正义观。

关键词:环境伦理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整体主义

1引言

人类生活的环境是一个多向度、立体、完整的环境,人类的道德生活也同样是立体式的、多向度的。因此,基于这种现实基础的环境伦理学必然是能够接纳和包容、超越和整合以人本主义立场和非人本主义立场构建的环境伦理学。把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和评判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方式的根本尺度和验证标准。这种伦理学具有明显的后现代性和深刻的实践意义。

2人类中心主义立场

与传统伦理学的研究对象相比较,环境伦理确有其特殊性,它在一定意义上也的确可以被看做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但是,如果像人类中心主义那样,认为环境伦理学对环境伦理的探究和建构意味着伦理道德所适用的范围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展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即认为环境伦理所调整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完全超越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范围之外,夸大了环境伦理的特殊性,并从根本上误解了环境伦理的性质。环境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不过是伦理学对于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论回应,其对环境伦理的探究和建构,是为了救治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克服和解决已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的环境问题。而生态环境成为问题,从表面上看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出了问题,但从实质上看则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出了问题;环境问题就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上的问题,特别是人们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表现。与此相应,环境伦理所调整的对象,从表面上看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从实质上看则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人与人的关系,是被自然所中介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环境伦理学并没有完全超出传统伦理学的界域,其对环境伦理即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的探究和建构也谈不上是对传统伦理学研究对象即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的扩展。

其实,环境伦理自身的性质完全可以解答环境伦理的依据问题。环境伦理的实质仍然属于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只不过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或以自然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环境伦理所确认的应是人们之间的道德义务和责任,只不过是在人们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才表现出对他人和后代人的道德义务和责任。环境伦理这种与传统伦理学研究对象本质上同一而表现形式相异的性质,本身就足以构成环境伦理得以可能的重要依据。

3非人类中心主义立场

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的意识核心:确立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伦理关系,需由否定自然事物做工具价值评价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到认同自然事物的“内在价值”。然而,用“内在价值”说来阐释环境伦理得以可能的依据或把环境伦理得以可能的依据安放在自然事物的“内在价值”上是根本靠不住的。由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强调自然事物具有与人的利益和需要无关的所谓的“内在价值”是对价值概念的误用或滥用,到其对于承认自然事物的“内在价值”的特殊性的具体论证看,只要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主流论述稍做分析,我们就很难认同其结论。

事实上,随着由环境因素引发的社会不公正问题逐渐凸显,非人类中心主义因缺乏对现实的细致关注而无力回应,环境正义论开始取而代之。环境正义论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抽象论争,认为生态破坏的根本原因并非哲学和世界观方面的问题,而是源于存在着特权等级制度和支配制度的社会结构模式。例如,美国学者哈丁的“救生艇”理论就是无视公平的利己主义方案,“严重地侵害了分配正义的原则,完全忽视了发展中国家人民的人权”。正是社会关系的不平等性和不正义性,才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才塑成了一种试图主宰自然的价值观念。所以,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通过重建社会正义秩序来实现环境权利与环境责任在人类之间的公正分配。环境正义诸理论看到了人类社会内部不同主体在环境问题上的差异性,表达了不同主体维护自身环境权利的要求。但是,环境正义论关注的焦点仅仅是人类的社会伦理,却忽视了自然对人类社会环境正义问题所具有的先在性和决定性意义。实际上,环境正义不仅仅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公正,同时更应是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公正。

4环境整体主义观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的存在构成了世界,世界的本体既不是纯客观的自然,也不是脱离自然的人,而是一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三位一体的具有生命的有机整体和生态系统。环境整体主义承认人类具有生存权,也不逾越生态承受能力,更不违背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主张把人类的物质欲望、社会经济增长、对自然的改造利用限制在能为生态系统所承受的范围内J。环境整体主义反对长期存在的传统的主宰自然的“理性人”,强调具有生态伦理知识的“理性生态人”。人类发展经历与现实给予证明:以坚持人类利益至上为前提时,生态危机就势必不能避免;以坚持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前提时,生态平衡才得以实现,进而才能实现全^类的利益。

在世界的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中,蕴含了自然、社会乃至精神性的存在,并得以具体表现。非人本主义预设了一个理想的自然,并一味地要求人去消极地适应,这不仅仅忽视了人与自然相互冲突的一面,并把人降低为生物,一笔勾销了人的社会性本质。这种人与自然机械论世界观强调绝对的主、客体,人与自然、思维和物质的分离和对立,而且认为只有自然是主体,自然以外的世界是客体,作为主体自然具有其自身价值。在这种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对‘反增长哲学’的欣赏表明他们根本无视处于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的现实,以至使环境伦理可能陷入‘伦理的不伦理性’的困境”。反之,片面的认为只有认识主体,在人类取得的大多数成就都以损害自然环境为代价,或者说以生命和自然的不可持续发展为代价,从而导致世界的不可持续发展,使人类陷入困境之中。

整体主义的环境伦理学,是在方法论上超越以上几种思维方式,确立整体主义的生态方式,科学的把握个体和整体的辩证关系最为关键。个体不仅包括当代人,同时也包括人类社会、自然的概念。而整体则对应包括后代人、自然、人类社会的概念。显然,在这种辩证关系中,传统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就不适用了。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价值观,把经济增长看成是发展的终极目的和根本的价值取向,完全否认了自然界的“自然价值”,从而理直气壮地掠夺和挥霍自然资源、迅速加剧生态危机和环境危机。环境伦理学的研究要科学的把握个体和整体的辩证关系,就必须考察生态价值既地球上的任何物种和生物个体,在生存竞争当中都既实现着自身的生存利益,同时也创造着其他物种和生命个体的生存条件,在这个意义上说,物种和生命个体对其他物种和生命个体具有价值,对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的完善也具有价值J。

环境整体主义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已有的主体性把已有主体看作是自然系统中的“普通一员”,并通过其相互间的辩证关系构成了系统的概念。从理论上说,它对于克服传统哲学价值观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片面理解,否定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立足于全面关系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价值观的形成。从实践上说,它对于我们克服当今人类面I临的困境和危机、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主张放弃首要次要之分,以相互作用的观点主张放弃以什么为中心,世界没有中心,是多元的,是多元相互作用的世界。

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篇7

世界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一系列生态问题的产生与加剧,足以引起全世界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在此背景下一些有益于生态环境系统保护的构想应运而生。可持续发展既是建立国际环境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协调国际环境关系的基本准则。本文认为其内含的国际环境关系及其共同发展的理念在于:

(一)可持续发展强调超越国界看待全球环境问题,以求在环境要素的垒球化配置中解决不利于环境要素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从而要求人类通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以改善生态环境对发展的制约。主张全球问题由各国共同解决,比如在环境问题上要求发达国家应承担起主要责任。

(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是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协调解决经济与生态的关系。同时,也体现出共存于一个地球的现实所决定的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性。所以。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赋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是强调发展不应超过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纳力,并通过重构国际经济关系,在事关经济发展与生存所需基本要素资源的协调问题上取得一致,实现环境资源、环境要素的合理配置。由于可持续发展既表明了正确对待代际环境经济关系的重要性,也强调了代内环境经济关系的解决。显然,目前的国际经济秩序还不能保证代内公平的实现,所以,需要建立国际环境保护制度,以推进环境保护的国际化进程。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包含着解决全球环境问题要共同承担有区别的责任。例如,合理分摊环境治理费用,进行环境资源核算体系的完善。以及严格法制约束等,而可持续发展思想正是强调不同国家应根据各自的权利和职责担负起环境保护的责任,改变各自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以减量使用资源和少污染排放为目标,在环境保护中加强协调与合作。因此,《里约宣言》提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成为国际环境保护合作的基本准则。

二、环境问题的跨国性强化了环境问题国际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引发了全球环境问题的产生。对国际环境问题的关注又促进了全球意识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进程。而经济全球化又会使资源和环境容量禀赋状况难以支撵自身持续发展的国家,选择通过开放程度的提高,避免和化解所面临的发展约束,从而保持和促进本国经济活动规模及实力的不断扩展和提高。因此,作为全球问题之一的全球环境问题与经济全球化同步发展。而全球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之一是由于污染具有扩散性因而具有跨国性,所引致的全球环境关系问题日渐突出。因为环境恶化会损坏国家存在的基础,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后果从长远来讲是没有国界的。长期以来发达国家面对资源使用和污染排放超出其可持续极限的现实。所做出的应对措施就是污染转移。即直接利用贸易和投资这些跨国往来形式,使对外贸易和投资行为具有不可持续性。说明在整个国际经济活动中始终存在要素使用的不可持续性,即一国可能在以其他国家的不可持续发展为代价来保证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可见,生态环境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表现为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影响因素。国际经济交往中体现出的环境烙印深嵌于国际分工格局之中,从而使环境问题国际化趋势得到加强。从目前来看,环境保护运动已经向着全球化趋势发展,各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进一步深化,深刻认识到由于环境问题的流动性,使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危机具有跨国性,导致不太可能单纯或主要依靠一国政府解决环境问题。而且由于经济全球化发展。必然会增加对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容量的需求。同时,不断出现的污染转移、垃圾及各种废料的跨境倾倒现象,使国家环境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需要国家间的合作来共同解决环境问题。由此形成在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的解决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上,把所有国家纳入其内的国际化趋势。

三、全球环境保护要求国际环境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环境保护的全球化以及国际环境合作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环境问题国际公约的产生以及发达国家环境标准的国际化趋势加强。《人类环境宣言》标志着国际环境合作的开始,到以后更加专门化的《关于保护野生生物资源的合作协议》、《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国际贸易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控制危险废物的《巴塞尔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书》等,1992年的《里约宣言》仍然将不损害国外环境作为国际性责任准则。姑且不论全球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效果,但从这些努力的行动中,至少应当肯定的是以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的行动纲领为标志,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关注达到空前的程度。能够充分证实这一判断的依据是1992年《里约环境宣言》和《21世纪议程》颁布的前后,全世界所签署的与环境有关的国际公约、条约和协定达180多项。这一方面说明保护环境需要规则的制定和行动的落实,另一方面也说明进行环境保护的任务艰巨而艰难。特别是在各国环境保护程度和环境保护能力具有一定差距的情况下,难免存在环境保护的履约程度、时间和范围等方面的不同,致使国际协调活动凸显必要。

由于任何协约的履行过程都是各自国家利益让渡或协调的过程,而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利益的纷争是难免的,关键在于形成妥协或一致的过程有时漫长和艰难,从而使全球范围内的环境保护效果依然不是很明显。2007年12月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它着重讨论2012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安排等问题,但由于立场上的重大差异,美国与欧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展开激烈交锋,欧盟赞成这一目标而美、日等国都反对。其结果是大会提出妥协方案,建议不再提具体减排目标。因此最终通过的“巴厘岛路线图”是妥协的产物。但终究以所有发达国家《公约》缔约方都要履行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温室气体减排责任,而将美国纳入其中就是一大问题的解决。同时“路线图”更强调了国际合作,即依照《公约》原则,特别是以“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在考虑各方社会、经济等条件差异的基础上,坚持长期合作共同行动,包括一国关于减排温室气体的全球长期目标的履行及实现。可见,每一公约与协定的通过都体现着环境保护问题上的全球意识和国家领域的政治承诺。

四、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国际化推进了环境运动的国际化

在全球环境保护运动国际化的过程中,不同参与主体在环境运动中的作用程度各异。尤其是在环境运动中非政府组织及公民的环境行动,确实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促使政府依靠强大的力量和政策法规,进行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并逐步形成全方位的环境保护体系。而非政府组织的保护措施更趋于理性与制度化,以替代初期的频繁发生的抗议活动。特别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及国家间政府组织虽然以其权威颁布着各项法令、法规和相关文件发挥着主导作用,但非政府保护组织从中仍然发挥着推动、敦促、协调、沟通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可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目的形成的环境非政府组

织,已成为全球非政府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解决环境问题单靠市场机制的局限性越加明显,同时。以各国政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垒球治理体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民间的非政府力量在推进环境问题国际化中起的作用既直接也具有影响力。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将在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上的积极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主要的表现是环境保护的组织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参与成员的跨国性特征也越明显。所做的环境保护工作内容越来越广泛而深入,既对本国有深刻的影响,也在国外有非常大的影响,其活动范围和内容都具有跨国性。另外,组织和活动的广泛联系性,使之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问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尤其是与联合国组织的多方面合作,促使全球环境保护的纲领性文件和政策的频繁出台和实施,引领着环境保护向区域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在全球环境运动中具有功不可没的作用。所以,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代表着目前和今后环境运动国际化趋势将不断得到加强。

五、环境质量上的国际差距,成为中国关注国际环境问题的理由

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显示,2003年有机水污染物排放量、SO2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一。2005年1月27日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正式了评估世界各国或地区环境质量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估结果显示。在全球144个被评估的国家或地区中,芬兰居第一,中国位居第133位,全球倒数第12位。而不可持续发展模式形成的环境质量差距还表现在目前中国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仍然明显高于发达国家与世界平均水平。(一)从能源消耗强度看,直接反映能源消耗的能源消耗强度指标的比较情况是,2003年按汇率计算的中国单位GDP一次能源消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12倍,是世界能源消耗强度排名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的5-10倍。其能源利用效率在61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53位,靠后的位次说明资源消耗强度大,资源利用粗放和资源利用效率低。(二)从水资源消耗强度看2003年在134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位于第100位和第89位。靠后的排名同样表明中国的水资源利用水平比较粗放,与发达国家形成9―99倍的差距,是瑞士的99倍。是美国的9倍。(三)从钢材消耗强度看,中国单位GDP钢材消耗量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6.78和2.11倍,在96个国家和地区中,分别居第94和第93名。此外,从水泥消耗强度与有色金属消耗强度的国际比较更体现其状况的严峻性。因为中国的单位水泥消耗强度和有色金属消耗强度的指标值不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在参排的国家和地区中分列倒数第三和第一,说明中国消耗强度较高。

为了切实解决环境问题,中国必须重新确定新的发展标准,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保护生存所依赖的资源与环境的支撑能力。

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篇8

[摘要]中国“人大”在政治实践中作用的加强,说明了我国政治制度的设计与建构取得了较大进步。从形式上看,地方人大的地方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源于宪法的直接规定,从实质上看,其权力来自地方辖区内公民的主权。环境问题的产生具有必然性,要解决地方政府在环境问题上的不作为的问题,需要启动地方人大的权 [摘要] 中国“人大”在政治实践中作用的加强,说明了我国政治制度的设计与建构取得了较大进步。从形式上看,地方人大的地方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源于宪法的直接规定,从实质上看,其权力来自地方辖区内公民的主权。环境问题的产生具有必然性,要解决地方政府在环境问题上的不作为的问题,需要启动地方人大的权力运行机制,而不能盲目等待国务院的行政命令来解决。地方人大有权力也有能力去监督地方政府解决环保问题,但关键是如何依法、科学、有效地去监督,这是摆在地方人大面前的难题。 [关键词] 地方人大,地方人大权力来源,地方政府责任,环保监督 随着中国“跨越式”发展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法治社会迈进,经济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可持续发展战略由于经济实践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战术而陷入困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二律背反使得象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政府很难在二者之间作出均衡发展的价值选择。由此凸现了政府的产生者、权力来源者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政府保护环境的责任与作用。环境问题的产生除与中央政府决策有关外,实践中主要还与地方政府的治理方略有关。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要求地方人大必须在此问题上有所作为地监督地方政府,从而以此为契机为全国人大监督各级政府提供实践经验。然而地方人大有成效地监督地方政府保护环境的实践在中国几乎刚刚启动,地方人大的权力来源以及监督地方政府治理环境问题的必要性、可行性、合法性、合理性尚须理论论证,以确保地方人大的监督合法、有效、有序。本文试图对此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一、政治制度的设计与“人大”地位 人类社会是一种有机的组织体,从其产生进入自觉的发展轨道开始,政治家就为如何治理这一组织体而绞尽脑汁地去进行制度的设计和论证,试图将权力运作理性化、制度化,以便既能保证社会的稳定,又能确保人作为人的地位。应当说西方国家在这方面比东方国家成功得多。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发展出了一种中央集权式的直线性的权力运作机制,权力的行政色彩浓厚,虽然这种直线性权力内部也以分工为基础简单地划分了几个权力部门,但它们从属于某一特殊的真正的权力主体,且彼此之间不可能有效监督。这种权力机制是典型的统治奴役型,它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高效、稳定,但权力下的颤颤惊惊的个体无平等自由可言。它造就了中国超稳定的封建社会,但人权在这一体制中没有立足之地。 西方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提出了城邦国家的权力一分为三的制度设计问题。一直到孟德斯鸠、美国联邦党人那里才最终明确了“三权分立,互相制衡”的法治国宪政原理。这种权力运作机制的设计可以说是服务性管理型,立法、行政、司法三足鼎立,互相平衡牵制。它或许没有统治奴役型权力机制高效,但在法益保护、人权保障方面作用显著。 近代中国社会在转型过程中,开始吸取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借以重新整合中国数千年来的政治制度。直到今天,我国经重新整合而建构的政治制度有别于上述两类,可以说确有中国特色。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人大”是立法机关,国务院 [摘要]中国“人大”在政治实践中作用的加强,说明了我国政治制度的设计与建构取得了较大进步。从形式上看,地方人大的地方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源于宪法的直接规定,从实质上看,其权力来自地方辖区内公民的主权。环境问题的产生具有必然性,要解决地方政府在环境问题上的不作为的问题,需要启动地方人大的权是最高行政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司法机关,“政协”是统一战线性质的参政、议政机关,但目前尚无宪法性法律对“政协”的法律地位作出规定。表面看来,好象是三权分立,但又不是,因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机关均受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虽然如此,但又与近代中国社会以前的中央集权式的直线性的权力运作机制有明显区别。首先,立法、行政、司法三机关都有较大的相对独立性;其次,行政、司法二机关必须在立法机关所制定的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最后,中国宪法司法化机制似乎已经开始启动,违宪审查机制也在议论之中,三机关在逐渐具有可诉性和操作性的宪法规范指引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互相监督。 三机关中,昔日被戏称为“橡皮图章”的 “人大 ”的作用近年来有较大变化。其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法律地位已经较明显地显示了出来。这一变化的原因或许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比较成功的经济改革促进了经济主体的市场意识、主体意识觉醒;其次,法治化进程促进了国民的法律主体意识、人权意识、有限政府意识、契约观念、“以权利制约权力”观念的加强;再次,自由、科学、民主的理性主义启蒙精神随文化的繁荣而大大深入人们的头脑;最后,执政党“依法治国”的实践从制度上,实践上逐渐保证了“人大”的最高权力机关地位。当然,从技术措施角度看,“人大”的最高权力机关地位的增强往往与地方人大在地方三机关中地位的加强有直接的关系。“人大”在政治实践中作用的加强,说明了我国政治制度的设计与建构取得了较大进步。 二、地方人大权力来源 地方人大、地方法院、检察院、地方政府三大国家机关是一个地方的公共权力机关,担负地方事务管理的任务,具体负责地方立法、司法与地方行政。三机关统一受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领导,同时,在三机关中,地方人大是地方最高权力机关,省(包括部分市)级地方人大往往有地方立法权,并且由它产生地方政府与地方 [摘要]中国“人大”在政治实践中作用的加强,说明了我国政治制度的设计与建构取得了较大进步。从形式上看,地方人大的地方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源于宪法的直接规定,从实质上看,其权力来自地方辖区内公民的主权。环境问题的产生具有必然性,要解决地方政府在环境问题上的不作为的问题,需要启动地方人大的权法院、检察院,后者向前者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监督。这就是我国目前地方权力机构配置及运作机制。 人们不禁要问,地方政府与地方法院、检察院的权力源于地方人大,那么地方人大的权力又源自何处? 从形式上看,地方人大的地方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源于宪法的直接规定。 宪法第九十六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第一百零五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省长、市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第一百一十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第一百二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第一百三十三条“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人民检察院负责。” 然而,宪法为什么要如此规定?这就涉及到地方人大权力的实质来源问 题。 从宪政视角透视,地方人大权力来源于地方行政区域内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的授权。地方人大的法律行为是地方行政区域内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众意”与“公意”的表达。正如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宪法的这一规定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宪政理念。 “主权在民”的宪政理念在我国纯属外来品,中国法律传统中从来没有这个思想。这一思想之所以产生于西方,与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有很大关系。欧洲从古希腊开始就确立了正义理念和法治传统,到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时期,古典自然法学派的政治思想家们在为资本主义设计制度时,几乎不约而同地提出宪政制度。但对这一制度的论证却是建立在自然法与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 17C—18C古典自然法学派是整个欧洲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各种自然法哲学的总称,都从自然法理论角度论证资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及其结果形式,是西方自然法思潮发展的顶峰。其最根本的特征在于理性主义,以理性万能摧毁上帝万能。认为法现象不是植根于自然和神,而是植根于人的理性意识,自然法就是理性法。自然状态、自然法和自然权利、社会契约论以及法治主义是古典自然法思想的基本精神。建立在 “主权在民”基础上的社会契约论认为人们订 [摘要]中国“人大”在政治实践中作用的加强,说明了我国政治制度的设计与建构取得了较大进步。从形式上看,地方人大的地方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源于宪法的直接规定,从实质上看,其权力来自地方辖区内公民的主权。环境问题的产生具有必然性,要解决地方政府在环境问题上的不作为的问题,需要启动地方人 大的权立契约,建立社会共同体时委托宪政国家行使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但自己的基本权利依然在自己手中,宪政国家的社会公共管理权力必须服从“众意”“公意”。这是一种人民主权、公意决定一切的民主理论。 “众意”“公意”在具体的制度建构中只能表现为公民代表大会——代议机关。代议机关的运作表现为产生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从事立法以及监督活动。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代议机关是最高权力机关,其权力来自社会公民。 今天我们一般认为“自然状态、自然法和自然权利、社会契约论”仅仅是一种假说,与历史的真实情况不符,但奇怪的是,建立在如此假说基础之上的结论——宪政制度却发展势头良好。或许社会契约论作为论证宪政制度显得是一个过于理想化的理论模型,但今天看来,还是有一定价值的,市场经济社会就是一个契约化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中,公民个体是微观经济主体,是经济人,理性人,他们不仅作出“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自主选择,而且选择他们的服务性管理者。因而社会公共管理机关的权力来源于辖区内公民的授权。公民的授权通过代议机关的形式表现出来。 所以,就一个地方辖区而言,我们认为,地方人大是“众意”“公意”机关,因而在宪政视野下,是地方最高权力机关,其最高权力来自地方辖区内公民的主权。由于“众意”仅仅是多数人的意见,“公意”则是符合正义与自由观念的多数人的意见,因此作为地方人大也可能出现仅代表“众意”而不代表“公意”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地方人大应从社会公共利益出发,服从全国人大,因为后者代表全国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的“公意”。当然,全国人大也会出现类似情况,如制定“恶法”,这或许是宪政的代价。 三、环保问题与政府责任 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发展了破坏自然环境的巨大能力和欲望。实际上,人类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都遭到了自然界的报复。在较短历史时间内看到的是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在长时间内付出的却是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恶化以及因此使人类生存质量下降的巨大代价。 环境问题的产生具有必然性,环境问题在其出现之初是被作为纯技术性问题来解决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伴之而来的是公害的泛滥,技术解决手段被证明失败,公众聚集在街头开始了大规模的抗议、游行和示威活动,政府被迫承担起环境管理的职责。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全球性的环境危机开始出现,环境问题也随之成为最重大的社会问题之一。各发达国家政府也将解决环境问题作为其施政纲领的一部分,政治家和学者在为政府设计解决环境问题的制度和方案时,运用价值分析的方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进行权衡,提出了著名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思想是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该理论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点:一是强调人类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应当是和坚持与自然相和谐的统一,而不应当凭借着人们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追求这种发展权利的实现;二是强调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的时候,应承认并努力作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的机会相平等,不能允许当代人一味地、片面地、自私地为了追求今世的发展与消费,而毫不留情地剥夺了后代人本应合理享有的同等的发展与消费的机会。 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一个公民都享有环境权与保护环境的义务。因而该理论要求彻底改变现行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传统的发展观念,努力建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新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观念。 如果我们不想在环境问题上自取灭亡,那么我们只能是环境问题乐观论者,我们的环境观只能是重视自然的现代环境观,而不是统治自然,忽视自然,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取向的传统环境观。在环境问题 [摘要]中国“人大”在政治实践中作用的加强,说明了我国政治制度的设计与建构取得了较大进步。从形式上看,地方人大的地方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源于宪法的直接规定,从实质上看,其权力来自地方辖区内公民的主权。环境问题的产生具有必然性,要解决地方政府在环境问题上的不作为的问题,需要启动地方人大的权上的基本理念只能是可持续发展理论。 环境问题虽然有必然性,但它也是可以解决的,解决的方案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树立环境权与环境义务意识,重视自然。然而环境问题由于已经成为最重大的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因此,作为执行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政府应当主动担负起治 理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职责。 政府为什么有治理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职责?为什么环境问题不是公民的私事? 首先,环境问题不仅侵犯公民的环境权以及其他权利,而且侵犯了社会的、国家的利益。如2009年四川沱江两度污染,造成“近百万群众饮用水暂停供应,社会生产生活受到较大影响,沱江鱼类大量死亡的严重后果”,这不仅意味着给沿江两岸居民造成数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而且也给国家造成重大直接经济损失。国家因而有理由治理环境。 其次,环境问题影响面积大,受害人多,影响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因而政府在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时,必须优先考虑环境建设。否则,环 境问题会使数年经济发展之功毁于一旦。如2009年四川沱江第一次污染“造成水产水利、建筑业、自来水业、环保业、工业企业、餐饮娱乐业、政府部门等方面的直接损失2.19亿元,还导致近百万群众饮用水中断,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最后,环境问题在现代已经成为了社会问题,且具有跨区域性,公民个人的私力救济已经不可能成功解决,只有求之于政府。而政府在解决环境问题上是有能力的,政府有巨大的行政职权,有庞大的官僚机器,有充足的由纳税人的纳税而来的财政支持。关键是看政府是否愿意,是盲目发展经济,还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理论。发展中国家往往选择前者,虽然也想“鱼与熊掌兼得”,但往往由于初期的经济建设成功以及因投资过大造成的沉重的资金压力而在实践中不自觉的忽略环境建设。发展中国家是这样,发展中国家的地方政府更是如此,中国近几十年的经济与环境建设实践可以证明。 解决环境问题首先是政府的职责,然而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在这一问题上往往有不作为的倾向,有能力治理但拒不治理或者不认真治理。因为在短期内发展经济与建设环境并重的施政纲领会妨碍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加之,地方政府负责人在任期内盲目追求以经济发展程度来显示的政绩,由此往往导致一定区域内环境建设的疏忽。如2009年四川沱江在短短三月内两度污染,形成特大污染事故,这都是长期忽视环境建设,盲目发展地方经济而任由化工类企业超标准排污的结果。更有甚者,居然有地方政府擅自制订高于国家一倍以上的排污标准。 要解决地方政府在环境问题上的不作为的问题,需要启动地方人大的权力运行机制,而不能盲目等待国务院的行政命令来解决。 四、地方人大对环保的监督 地方人大是地方最高权力机关,对由其所产生的地方政府、地方法院、检察院有监督职责。政府与司法机关权力受地方人大约束是地方区域内“主权在民”的表现。 地方环保问题是地方政府的职责,靠地方纳税人养活的政府没有理由拒绝履行该职责。当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地方公民的生存,而政府在环境治理问题上没有大的动作,依然是不作为,或者很少作为时,谁来救济受害的公民与群体?当然只有政府才有此能力,但政府不作为或者很少作为时,地方区域内的公民只有通过“公意 [摘要]中国“人大”在政治实践中作用的加强,说明了我国政治制度的设计与建构取得了较大进步。从形式上看,地方人大的地方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源于宪法的直接规定,从实质上看,其权力来自地方辖区内公民的主权。环境问题的产生具有必然性,要解决地方政府在环境问题上的不作为的问题,需要启动地方人大的权机关” ——地方人大监督地方政府履行其环保职责。 中国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观念尚需向服务型观念转变,主动接受地方人大监督。地方人大代表应该忠于地方区域内的公民“公意”,忠实于自己的职责,积极、主动地依法行权监督地方政府负起环保重任。2009年四川沱江污染后,四川资阳红头文件却不准律师接沱江污染官司,如此违背法治精神,剥夺受害者救济权的政府行为,只有依靠地方人大的有效监督。 或许,2009年四川沱江污染后,四川省政府就该问题所做的报告,人大常委会委员说“不”,甚至有代表要求“省政府应向全省人民公开道歉”的这一事实已经说明地方人大有权力也有能力去监督地方政府。这一事件在中国的“人大”发展史上,将会是有意义的。 地方人大有权力也有能力去监督地方政府解决环保问题,但关键是如何依法、科学、有效地去监督,这是摆在地方人大面前的难题。 001年6月28日)的司法解释标志中国宪法司法化已迈出第一步。见张千帆著《宪法学导论》,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65-166页。 吕忠梅著《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9页。 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沱江为何受污染(上、下) ,At: http://www.hwcc.com.cn. 四川资阳红头文件不准律师接沱江污染官司 At: http://www.law-lib.com./scvnet.news.sohu.com/news/2004/06/03/65/news220366527.shtml.

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篇9

[关键词] 环境不确定性;房地产开发企业;实证研究;动态能力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05. 097

[中图分类号] F29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05- 0195- 06

0 引 言

我国房地产行业是伴随20世纪80年代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供给型制度变迁而演绎成长起来的。经过30多年的“大拆大建”,开发风潮由南刮到北、由东吹到西,但目前仍处于靠土地、资金等资源的大投入,获得市场份额增长的阶段。就房地产行业而言,固有的结构性矛盾(城市化率推动供给与需求长期刚性矛盾、保障性机制与市场化机制的顶端设计矛盾、计划调控手段依赖与市场调节方式释放矛盾)的不断加剧,政府对行业的宏观调控呈持续化、频繁化特点,加之市场(偏好、成熟度)差异度大,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面对的环境不确定性不断增大,导致开发企业普遍存在压力大、存续期短的现状。为更好地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加大,房地产开发企业既需要增强自身的敏捷性、柔性和创新性,更需认真关注环境不确定性的内涵、测量维度等核心问题。本文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对环境理论相关文献进行综述,运用实证研究方式,建立环境不确定性模型,以期对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持续成长实践和研究,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借鉴。

1 内涵界定

环境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于具体主体而存在的,主体不同,环境的内涵也不相同,如《辞海》中将环境解释为“周围的情况和条件”。同时,环境又是具体的,即相对每个具体主体及研究对象,环境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如Mintzberg(1998)认为组织环境是“组织以外的所有东西”,Daft(2001)认为组织环境是“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并可能对组织的全部或部分产生影响的所有因素”。张志学 等(2010)认为企业所要面临的环境,从小处讲是所有与它关联的各种组织和任务的总和,从大处讲就是整个社会。

环境是可以根据检索字段的不同,进行时间(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任务环境、一般环境)、确定性(确定性环境、不确定性环境)、竞争性(红海环境、蓝海环境)等多维度细分。因此环境应该是依据研究主体、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等因素进行明确界定的。环境是独立于组织之外的外生权变因素,但环境最主要的特征是其本身及主体感知的不确定性。

Knight(1921)提出与“可计量的”――风险相对应的“不可计量的”――不确定性概念,认为不确定性赋予整个经济组织独特的“企业”形式,说明了企业家特有的收入。之后,不确定性被学者作为对环境的评价概念引入管理领域,针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命题,研究环境不确定性、企业的耦合关系等,一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问题。Millken(1987)将环境的不确定性定义为人们对于外部环境变化动向的不可预知程度,环境的不确定性是由于信息的缺少和对于一个具体决策产生的效果无法进行预测而产生的。对于环境不确定性的研究,目前存在两种方向,一是客观环境不确定性,二是感知环境不确定性。从研究所占比重来看,后者是采用更多的研究方向。

2 测量维度

对于环境不确定性的测量维度,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Thompson(1967)认为是由环境的异质性、同质性、稳定性、动态性4个维度来衡量;Duncan(1972)认为是由构成因素的简单、复杂、稳定、动态4个维度来衡量;Child(1972)认为由复杂性、可变性、贫乏性3个维度衡量;Mintzberg(1979)认为由复杂性、稳定性、威胁性3个维度衡量;Tung(1979)认为由复杂性、动态性、程序性3个维度衡量;Aldrich(1979)将环境不确定性分成地理集中度和异质性、稳定性和动荡、领域一致和容量等维度;Miller & Friesen(1983)将环境不确定性分成变动性、异质性、竞争性3个维度,Dess & Beard(1984)将环境不确定性分成复杂性、动态性、丰富性3个维度;Milliken(1987)将环境不确定分成状态不确定性、效应不确定性、回应不确定性3个维度;Sharman & Dean(1991)将环境不确定性分成复杂性、动态性、丰富性3个维度;Tan & Litschert(1994)将环境不确定性分成复杂性、动态性、威胁性3个维度;Zahra(1996)将环境不确定性分成动态性、敌对性、异质性3个维度;Volberda(1998)将环境不确定性分成变动性、复杂性、难以预测性;李大元(2009)将环境不确定性分成动态性、敌对性两个维度。具体整理见表1。

根据表1的整理分析,目前就环境不确定性的研究,在概念界定、构成要素比较一致,仅在具体研究范围、表述方面存在差异,但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对环境不确定性的主流研究聚焦于感知环境不确定性,而非客观环境不确定性方面。研究主要分布于构成内容、变化程度(速度、频度、幅度、可预测性)、产生效果3个维度。就学者对环境不确定性构成维度的研究成果,按照构成内容、产生效果、变化程度进行分类整理,提取同类项,本文将环境不确定划分为复杂性、竞争性、动态性3个衡量维度(见表2)。

环境的复杂性是指影响组织活动的因素在异质性、丰富程度等方面的复杂程度,可以从市场多元化和知识多元化等方面进行测量;环境的动态性是指环境变化的速度和不稳定性,不仅指变化量,而且还需要考虑不可预测性;环境的竞争性是指影响组织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稀缺程度和获取的竞争激烈程度。

3 实证研究

3.1 研究目的

环境不确定性是影响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持续成长的关键变量,为解决环境不确定性的适合我国企业实践的测量问题,了解其运行机理,增强企业感知机会与威胁、把握机遇的能力,急需用实证研究的方式,探索建立适应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实践的环境不确定性测量模型。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量化分析和模型检验,本着“先探索、后验证“的研究思路,借助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建立环境不确定性模型,对影响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持续成长的环境不确定性进行实证研究。本文使用统计软件SPSS 19.0和AMOS 17.0。

3.2 问卷设计

根据与学界和企业界专家的访谈意见,部分参考Thompson(1967)、Child(1972)、Mintzberg(1979)、Desarbo(2005)、王建军(2008)、焦豪(2013)的相关研究测量文献,拟按照复杂性、动态性、竞争性3个测量维度设计调查问卷。其中,运用“在不同城市提品或服务” “在同一城市提供不同产品或服务” “政府对企业产生既可正面亦可负面作用” “需要运用不同性质、范围的知识” “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快” “产业政策调控快” “依赖非正式渠道了解政策” “预测行业走势很难” “需求偏好很快” “顾客对价格态度不断在变” “预测需求偏好很难” “技术变革速度很快” “预测技术变化困难” “常常借助信息技术提品或服务” “行业竞争激烈” “模仿借鉴门槛低” “资源获取难度大” “供应商议价能力强” “价格竞争显著”19个题项。上述19个题项为论述方便,分别用EU1,EU2,…,EU19表示。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5分量表打分,由填答者进行主观评价。

3.3 问卷收集

本研究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280份问卷,共收回193份有效答卷。样本企业的注册区域主要集中于环渤海,有103个样本,占比53.4%;资质主要集中于一级企业,有117个样本,占比60.6%;所有制性质主要集中于民营企业,有99个样本,占比51.3%;企业年龄主要集中于21年及以上的企业,有57个样本,占比29.5%;员工人数主要集中于101至500人之间的企业,有72个样本,占比37.3%;近3年平均销售额集中于20亿元及以下的企业,有86个样本,占比44.6%;近3年平均营业收入集中于20亿元及以下的企业,有88个样本,占比45.6%;近3年平均资产额集中于51至500亿元之间的企业,有86个样本,占比44.6%;主要进入城市数量集中于5个及以下的企业,有93个样本,占比48.2%;核心业务区域主要集中于环渤海的企业,有76个样本,占比39.4%。综上,本次调查问卷主要构成为注册在环渤海区域、资质一级、企业存续期较长、资产量较高的企业样本。

3.4 预试问卷

3.4.1 量表项目分析

主要目的是检验预试量表或个别题项的适切程度及可靠程度,可作为个别题项筛选或修改的依据。

⑴极端组比较分析:通过对环境不确定性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没有发现极端值或错误值。

⑵题项与总分相关分析:通过极端组比较分析,环境不确定性总得分的前27%与后27%两组在此题项上得分的平均数差异是显著的,决断值检验达到显著的题项(P

⑶同质性检验分析:通过对比个别题项与总分的相关系数,若未达到显著的题项或两者相关系数

3.4.2 量表因素分析

主要目的是找出量表的潜在结构,精炼题项数目并增大相关度,获得量表建构效度,即预试量表能测量理论的概念或特质的程度。因素分析的重点是释解变量间的相关性。

⑴公因子方差分析:EU1、EU2、EU12、EU17提取的共同性分别为0.032、0.156、0.193、0.182,均

⑵主成分分析:除因素负荷量,除EU1、EU2、EU12、EU17外均>0.45,故可考虑删除EU1、EU2、EU12、EU17题项。

⑶KMO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值为1 280.385,自由度为171,达到0.05显著性水平,故拒绝虚无假设,变量间的净相关矩阵是单元矩阵,显示代表总体的相关矩阵间具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进行因素分析。KMO为0.810,>0.8,显示很适合做因素分析。

⑷建构效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主成分的结果,采取直交转轴的最大变异法,共抽取3个共同因素,共可累计解释50.676%的变异量,>50%,表示保留萃取的3个因素其建构效度可接受。

⑸探索性因素分析:按照有关因素缩减的操作,相继删除EU17、EU12、EU2、EU1、EU6、EU7、EU8 7个题项。具体3个因素。

提取方法 :主成分。 旋转法 :具有 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a. 旋转在 5 次迭代后收敛

综上环境不确定性测量量表经7次优化,最终保留EU3至EU5、EU14;EU9至EU11、EU13;EU15至EU16、EU18至EU19等共计12个题项。此时,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值为656.835,自由度为66,达到0.05显著性水平,故拒绝虚无假设,变量间的净相关矩阵是单元矩阵,显示代表总体的相关矩阵间具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进行因素分析。KMO为0.793,>0.7,显示适合做因素分析,可解释58.188%的变异量,>50%,表示保留萃取的3个因素其建构效度可接受。

3.4.3 量表信度分析

最终保留EU3至EU5、EU14;EU9至EU11、EU13;EU15至EU16、EU18至EU19等共计12个题项,Cronbach′s α值为0.806,项目总统计量中各题项删除后,α值均未变大,故经优化的环境不确定性12个题项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⑴ EU3至EU5、EU14等4个题项,按照内容赋予构念“复杂性”,现对“复杂性”构念进行进度测试,Cronbach’α值为0.713,>0.7,信度可接受。修正的项目总相关系数介于0.405至0.608之间,均>0.4,表明大多数题项与其余题项为高相关。删除各题项后,α值并未出现变大,故经优化的复杂性题项EU3至EU5、EU14等4个题项总体而言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⑵ EU9至EU11、EU13等4个题项,按照内容赋予构念“动态性”,现对“动态性”构念进行进度测试,Cronbach’α值为0.785,>0.7,信度较高。删除各题项后,α值未出现变大,故优化的竞争性EU9至EU11、EU13等4个题项总体而言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⑶ EU15、EU16、EU18、EU19等4个题项,按′照内容赋予构念“竞争性”,现对“竞争性”构念进行进度测试,Cronbach’α值为0.727,>0.7,信度较高。删除各题项后,α值未出现变大,故优化的竞争性EU15、EU16、EU18、EU19等4个题项总体而言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3.5 验证性因素分析

3.5.1 测量模型的收敛效度

综上,复杂性模型、动态性模型、竞争性模型经验证适配度高,故各测量模型的收敛效度高。

3.5.2 测量模型的区别效度

如图4所示,“复杂性―动态性”潜在构面的未限制模型的自由度为17,卡方值为37.545;限制模型的自由度为18,卡方值为136.524。两个模型的自有度差异为1,卡方值差异为98.979,卡方值差异量显著性检验的概率值p=0.000

如图5所示,“复杂性―竞争性”潜在构面的未限制模型的自由度为18,卡方值为29.923;限制模型的自由度为19,卡方值为126.109。两个模型的自由度差异为1,卡方值差异为96.186,卡方值差异量显著性检验的概率值p=0.000

如图6所示,“动态性―竞争性”潜在构面的未限制模型的自由度为19,卡方值为23.214;限制模型的自由度为20,卡方值为135.278。两个模型的自有度差异为1,卡方值差异为112.064,卡方值差异量显著性检验的概率值p=0.000

综上,复杂性、动态性、竞争性两两构面的区别效度高。

3.5.3 测量模型的拟合效度

环境不确定性经修正的模型,均较好地达到各项拟合指标(见表5,模型4),因此经修正后的三因素环境不确定性模型对数据的拟合情况较好。验证性因素分析所得的修正后三因素环境不确定性模型如图7所示。

综上,修正后的三因素环境不确定性模型数据拟合效度高。

3.6 小 结

通过环境不确定性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包括量表项目分析、量表因素分析、量表信度分析,实现测量量表的预测试,获得题项更精简、更可靠,解释变异量更大的测量量表,包括经检验的因素构成。通过试验性因素分析,包括分别进行复杂性、动态性、竞争性三因素的收敛效度分析,并进行两因素之间的区别效度分析,获得经修正的三因素环境不确定性模型。经验证性因素分析,复杂性、动态性、竞争性三因素分别的收敛效度高,两因素之间的区别效度高,修正后的三因素环境不确定性模型效度高。借助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本文完成了环境不确定性调查问卷的建立、测量模型和拟合模型的构建,用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调查问卷数据,实证了适合我国企业实践的环境不确定性理论,为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持续成长等研究课题创造有利条件,为企业及时洞察机会与威胁、有效获取机遇提供了有力支持。

4 结 语

互联网技术拉近了传统的空间距离,世界越来越平,市场越来越一体化,但同时技术生命周期加速变短,市场偏好不确定性加大,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与侵蚀周期越来越短暂,持续成长的挑战和压力不断加大。房地产业属于资源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虽有新型城镇化的巨大红利,但也存在其固有的结构性矛盾。房地产开发企业如何更好地应对环境不确定性加大,不断地增强自身的敏捷性、柔性和创新性,需要就环境不确定性的内涵、测量维度、运行机理等核心问题进行探索。唯有如此,企业才能及时“明变”,方能确切“知变”,才可恰当“应变”,累积竞争优势,实现基业长青。

主要参考文献

[1] G G Dess,D W Beard,Dimensions of Organizational TaskEnvironments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84(29):52-73.

[2] [美]弗兰克・H・奈特.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M].安佳.译.北京:商务印

书馆,2010.

[3] 李大元,项保华,陈应龙. 企业动态能力及其功效:环境不确定性的影

响[J].南开管理评论,2009(6):60-68.

[4] 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M].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8.

[5] 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

出版社,2010.

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篇10

关键词:城市建设,环境地质问题,解决措施

1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项工程,同时城建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这对环境地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但是由于人们对于环境过度利用的问题,因此环境地质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两者相遇,导致了在城市建设中各种问题的产生。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人们日常的活动改变了土地原有的环境地质。而为了减少由于环境地质问题对于城市建设造成的影响,我们必须对环境地质问题加以重视,并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深入的研究。针对不同的工程,结合现场的环境与地质条件,对城市建设中可能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预测也是非常重要的。

2城建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及破坏机理

2.1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

就目前的城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来看,主要出现的环境地质问题有:一、由于深基坑地下水的疏通而导致的地面沉降过多。二、基坑开挖边坡滑塌或者由于支护工程不稳定导致的地面破坏乃至周围建筑的破坏。三、地下工程如地铁隧道等的施工导致的地面破坏。由于以上几种原因导致的环境地质问题都会对城市建设造成很大的影响。

2.2城建过程中环境地质问题的破坏机理

在城市建设中,最为常见的环境地质问题是地面沉降。这是由于在某个区域内人为的开采地下水,水分的流失导致地表变得松散,之后再经过重物挤压之后就会使得地面标高下降,这种现象就成为地面沉降。这种现象的特点是范围比较小,但是幅度会比较大。因此对于城市建设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治理。

地面沉降与工程建设的频率有关。一般情况下来说,工程建设越频繁的地区,地面沉降就越厉害。在地表层中,有一个孔隙水承压含水层,在地下水的抽取过程中,会使得承压水位降低,由有效应力的原理我们可以知道,建筑物对地表的压力由孔隙中的水以及地表的土颗粒来承担。水承担的部分不会引起土层的压实,因此成为中性压力地表土颗粒承担的部分则会使得土层的压实,因此成为有效应力。这两者共同承担总应力。

在砂层中,由于水分的排出,土层所承受的有效应力会马上增加到可以保持力平衡状态的程度,因此砂土层的沉降是在瞬间完成的。而在粘土层中,这个压实沉降的过程会变得非常缓慢,有时甚至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中,粘土层中一直存在着孔隙水,因此会一直有中性压力的存在,而这个孔隙水压力就是衡量现有应力下的压实程度的指标。

对于较小应力的情况下,砂层的沉降情况比较下,并且是一种弹性形变,能够恢复成原来的形状。而粘土层则有更大的沉降现象,并且这种现象是一种永久的非弹性变形。因此,在较小应力的情况下,粘性土层的沉降情况是最主要的沉降原因,而如果出现水位回升的话,那么砂层则是对土层的回弹的主要原因。另外,地面的沉降程度还与土层所受应力以及应变形状等有关。

对于基坑开挖边坡滑塌以及支护工程失稳这样的情况,主要则是由于受力不再平衡所导致的。边坡是否稳定或者支护工程是否会发生失稳的现象是由极限平衡理论作为出发点并且考虑到安全系数之后对它们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如果发生滑塌或是支护工程失稳的现象,则会导致基坑或者边坡的周围地质产生一定的裂缝。而且这些裂缝会沿着一定的方向延伸。裂缝小的时候不会造成大的影响,然而随着压力的累计,裂缝也在不断的拓展,就会对城市建设造成很大的影响,严重甚至可能导致建筑的倒塌。

3城建过程中的环境地质问题造成的危害

3.1地面沉降造成的危害

地面沉降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地质问题,而地面沉降会造成的破坏也是多个方面的,主要的表现为:地面标高的降低从而导致大雨季节的地表积水情况的发生,从而使得城市建设中的泄洪能力下降。

对于城市建设中的地下工程来说,地面沉降造成的危害更是厉害。它会导致地下管道的扭曲乃至断裂,城市的排水系统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但是由于城市建设导致的地面沉降是局部的,这种影响的方式有两种,一种为水平方向,一种为垂直方向。水平方向的影响对象就主要有地铁、隧道、通信工程、输气工程等,以及各种的市政管线等等。而垂直方向的影响对象则主要是高层建筑的基础工程,比如基坑的开挖及支护等。

3.2地裂缝的危害

由于地裂缝的产生,地表的应力场会发生改变,从而产生形变场,作用于建筑物上。而地裂缝两边的地表标高不同,以及在水平方向上产生的错动这些原因,都会使得对地表上的建筑物产生结构上的破坏,从而使得城市建设工程的产生失稳现象。

4城建过程中的环境地质问题的预测与防治

4.1环境地质问题的预测

为了能够保证城建工程的质量,减少环境地质问题对建筑工程的破坏,就需要对城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预测,并且在施工的现场设置一些观测的仪器,以保证施工现场的情况能够实时的被掌握,以便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对于城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地质问题的预测主要是通过对地下水位的观测以及基坑支护桩桩顶的水平位移的观测来进行的。通过对这两者的观测加上对城建现场环境的分析,得到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且做出相应的措施,防止造成更大的损失。

另外,还要加强观测人员的危险意识。要对观测所得的数据有一定的敏感性,这样才能够对城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地质问题作出正确的预测。如果在建设的过程中发现了异常情况,就要及时进行处理,防止对建设产生危害。

4.2城建过程中环境地质问题危害的防治

对于城建过程中环境地质问题危害的防治措施,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对降水井的位置进行合理的布置。二、对于地下水的开采量要进行一定的控制,避免由于过多的地下水的流失导致的地面沉降现象的产生。三、做好支护工作,尽量减少排出地下水的措施。四、对于支护的形式、基坑的坡度等进行合理的选择。

5总结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环境地质问题导致的质量问题不在少数。因此如何防治环境地质问题对于城市建设的危害是城市建设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研究方向。为了能够保证城市建设的质量,为了保证人们生产生活的安全,我们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安排一些合理的防护措施,并且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对环境地质的保护,减少环境地质问题的产生或者加重。另外,进一步研究城市建设中的施工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累积建设经验与防护经验,才能让城建过程中的环境地质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不仅如此,还能够进一步的缩短建设工期,并且降低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