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基本内涵十篇

时间:2023-07-05 17:03:19

劳动教育基本内涵

劳动教育基本内涵篇1

(一)对“五育”的概念术语表述不全。在对“五育”概念术语的表述上,对德、体、美、劳四育进行了近乎规制性的表述,分别是思想品德教育、体育卫生教育、美感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但对智育却没有进行表述,在所有的《教育学》教材和有关教育著述中都是如此。(二)对“五育”中部分内容的概念术语和概念内涵表述不当。德育的概念模糊,内涵不恰当扩大。在传统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中,德育的概念比较模糊,概念术语和概念内涵表述不一致。对概念术语表述为思想品德教育,而对概念内涵的表述却是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在一些教育著述和诸多的《教育学》教材中都是如此,如朱作仁主编的《教育词典》[7](P824-825)、靳希武主编的《教育学》[8](P231)和邵宗杰等主编的《教育学》[9](P151-152)等。既然概念术语明确表述为思想品德教育,那么概念内涵中的政治教育到底是属于思想教育呢,还是属于品德教育,或者是包含在两种教育内?这样的概念不仅显得比较模糊,而且内涵不恰当地扩大了。事实上,思想、政治、道德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并不存在从属和包含关系。相应地,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也是有区别的。首先,从内容看,思想、政治、道德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有不同的内涵,道德不能代替政治和思想,政治也不是道德和思想的附加成分。其次,从方法、途径看,“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各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不能以一样的方法,通过一样的途径,遵循一定的原则来实施。”[10]政治教育一般是单一性的①、灌输性的、强制性的,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性的,并有不可选择性;道德和思想教育则是多样性的②、引导性的、柔性的,有理论上的传授,也有各种活动中的感知、熏陶、体验等。学生的学习主要是理解性的,并有主观选择性。因此,用泛德育的理念来界定德育,就造成德育内容繁杂,内涵不恰当扩大。

(二)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不清,内涵不合理缩小。几乎所有的《教育学》教材都把劳动教育表述为“劳动技术教育”,如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的《教育学》[11](P352)、扈中平等主编的《现代教育学》[5](P146)和陈新宇等主编的《中学教育学》[6](P165)等,包括劳动教育和劳动(或职业)技术教育,前者指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教育,后者指劳动(或职业)知识和技术教育。从概念术语看,表述是不清楚的,字面上看似乎就是“劳动的技术”教育,“劳动”是“技术”的限定词,而使用起来却混淆难分,不知到底是讲劳动观念教育还是讲劳动知识、技术教育。从内容上看,表述不全面。劳动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在当今社会,脑力劳动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劳动,在劳动总量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即使是在体力劳动领域,随着人们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的提高,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已经相互融合。而在诸多的《教育学》教材中,都把劳动技术教育(由于概念混淆不清,姑且把此处的“劳动技术教育”当作狭义的,即劳动的知识和技术教育)限定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内,讲的是了解劳动过程、会使用劳动工具、掌握劳动技术等,忽视了其他脑力劳动领域。由此可见,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被不合理缩小了。

(三)体育的概念表述不一致,内容混淆。有的《教育学》把体育表述为“学校体育和卫生”,如靳希武主编的《教育学》[8](P279),有的把体育与卫生保健合在一起,如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等编的《教育学》[4](P235)和邵宗杰等编著的《教育学》[9](P222)。这不仅使体育的概念表述不一致,而且把体育的内涵不合理扩大了。体育和卫生保健教育虽然有联系,但并不是同一范畴。从内容上看,体育包括知识和技能,卫生保健只有知识而无技能。并且就“知识”这一范畴而言,体育和卫生保健也不相同,体育有田径、体操、球类、武术、游泳、游戏、军事体育等知识,卫生保健则包括教学卫生、生活卫生、生理卫生、环境卫生等知识。从教育方式方法上看,体育既有理论上的传授,也有技能上的训练,而卫生保健却没有技能训练的成分。

(四)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不完善,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一是未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现代社会需要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而综合素质中就包括心理素质。反映在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上,就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也正是我们正在实践着的。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诸多的教育学著述中,在论述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时都没有提到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在最近出版的一些教育学教材中才有所提及,且非常简略不成体系,如陈新宇等主编的《中学教育学》[6](P166)。虽然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已经自觉实施,但在作为指导教育工作实践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中不能明确提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缺陷。二是未提出良好个性品质的教育。教育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三步曲:从古代和近代只关注知识技能的传授,到现代既注重“双基”又注重智能,再到当代既注重“双基”又注重智能开发培养和完美个性品质的养成。同一性、模式化的人才培养已经成为过去,多样性、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是时代的要求和潮流,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的责任和使命。虽然我国《中学德育大纲》中曾提出“身心卫生和个性发展教育”[9](P162),但传统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没有提出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在各种教育著述中鲜见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仅有个别论著在论述德育时提到一点,如胡守棼主编的《德育原理》[12](P57-59),但也不是作为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提出的。

二、对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当代诠释

(一)德育改为思想观念教育。概念表述为:“培养学生形成认识事物、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正确思维方式、正确观念、正确态度、正确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内容包括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四个方面的教育。世界观教育包括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政治观教育包括政治理论知识、政治鉴别和政治取舍、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等方面的教育,道德观教育包括共产主义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包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和取向、职业价值判断和取向、自我价值认知和体现等方面的教育。由于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都属于思想观念的范畴,因此将其改为思想观念教育更合理,并且避免了原来“德育”概念内涵上的不合理扩大。这个改变并没有改变德育的实质,仍包括思想、政治、道德三方面的教育,同时增加了价值观的教育,使教育内容更丰富。

(二)智育定位为智慧教育。概念表述不变,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应有所扩展。科学文化知识是智慧之基,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的就在于开启智慧之门。智力和能力既是以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又是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智慧,智能与智慧本质上是一致的,智能的开发培养其实就是智慧的开发培养,因此把智育定位为智慧教育是合理的。

(三)美育仍称审美教育。概念表述不变,内容除了原有的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生活美外,增加科学美。在教育方法和途径上,应增加“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科学鉴赏活动和科学研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味科学美、发现科学美,以激起对科学的热爱,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并为创造科学美奠定基础。

劳动教育基本内涵篇2

关键词:职业;职业教育;一般职业;专门职业;象征符号

作者简介:史卉(1975-),福建宁德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教师,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和职业决策;闫智勇(1973-),男,山西阳泉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所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及政策法学、高等职业教育;谢晓艳(1974-),女,重庆市人,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DJA070144),主持人:周志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1-0023-05

尽管职业教育学科体系建设是职业教育迫在眉睫的基本研究问题,但是由于对职业的认识还难以达成共识,就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避重就轻不谈职业教育学科建设的问题,而重点关注“形而下”的实践问题,职业教育的研究者更是面对这个难以绕开的基本问题“抓耳挠腮”,手足无措。为此,斗胆秉承社会学的研究视野开土一抔,重新开启职业教育基本问题和基础理论研究的“铅封”,聊作抨击标靶,以资争鸣。

一、职业的起源

尽管就语言学来看,职业具有阶级特指的涵义,在汉语中,“职”和“业”分别指的是“官事”和“士农工商四民之常业”[1],而英语中,表示职业的几个重要词汇,如profession、calling和vocation,原意也是特指宗教神职,欧洲其他几种以拉丁语为主要语源的语言,如德语、法语,也不例外。随着复兴运动、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相继发生和发展,统治阶级“天赋皇权”、“君权神授”的“鬼话”一次次被,“天赋人权”的观念逐渐深得人心,职业的这种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对立、神权和人权对立、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对立的涵义逐渐消融,并开始泛指任何人从事的职业。

打破统治阶级统治人民是其“天职”、“神职”的谎言后,新旧势力之间对抗并没有完全消失,各阶层之间职业角色和职业身份的差异性仍然是巨壑难填,这就迫使人们不仅要反躬自问,劳动人民为何只能做牛马的营生,而统治阶级仍然颐指气使奴役劳动阶层,这种职业角色和职业身份的差异究竟来自于何方圣土?回答这个问题的第一人应该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他在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英文名为《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也即《国富论》)的起首就开宗明义地指出,交换的倾向产生了劳动分工, 劳动分工则产生了职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为人们提供了大量可以通过交换满足自身需要的资源[2]。

但是,亚当·斯密并没有注意到劳动分工的演化历程,因此也没有找到职业起源的真正原因,而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卡尔·亨利希·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1883)则真正解决了这个问题。首先,马克思注意到劳动分工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家庭内部、氏族内部在纯生理的基础上产生的自然分工,另一种由于生产、生活方式和产品不同而在家庭、氏族和原始公社之间产生的社会分工,而只有社会分工才是职业产生的真正原因[3] [4]。反过来,职业是具有社会性的劳动,而劳动则不一定具有社会性,因此劳动也不一定就是职业。自此,职业的起源问题终于尘埃落定,为人们对科学地认识职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一般范畴的职业

在亚当·斯密等人的分工理论的基础上,与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和卡尔·亨利希·马克思并列为现代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之一的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1858-1917,另译为杜尔克姆、迪尔凯姆等)进一步推陈出新,在其著作《社会分工》和《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中更加详细地论述了一般范畴的职业。

首先,基于职业能力大小的社会分层原则,是效率和公平博弈的结果。由于“劳动分工是物竞天择的结果”[5],所以社会分工是必须的,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分工体系会越来越复杂。不管社会分工的体系如何复杂,总有某些工作被视为比其他工作更重要,这些最重要的工作,总是倾向于让有才能者去担负,而较轻的工作,则由弱者去承担,这应是社会分层的基本原则。基于这个原则,社会分工体系各种社会角色、职位的配置是有一定比例的,不是任意的[6],而是权衡社会效率和社会公平的结果。

劳动教育基本内涵篇3

摘要: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内涵分析

作者简介摘要:李继坤(1963-),男,广东潮洲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政工师,从事高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育体系是相对于传统普通教育而言的。传统普通教育体系的本质特征是知识本位、学科导向,按照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方向来系统设计各个层次的教育内容,而忽视行业、职业等社会需求,忽视各类社会成员个性发展的不同需要。①而职业教育则是在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应运而生、蓬勃成长起来的新的教育类型,它的本质特征是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社会上有什么样的职业,职业教育领域中就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育内容;社会职业结构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职业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广泛性。

首先什么是“职业”?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的总和。

再说“教育”的含义。由顾名远主编的《教育大辞曲》中对教育的解释,是目前国内最具有权威性的解释。他首先明确了教育属于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实践活动;其次,规范了这种社会活动是通过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和培养人来完成的;然后,他把教育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摘要: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的意识、内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等级教育。教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和人类社会共始终。

有关“职业教育”的概念,并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连名称都有多种不同的叫法。

在我国各种叫法中,影响最大、正规化程度最高的有两种,一是“职业技术教育”,二是“职业教育”。前者是1985年《中共中心有关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的,后者是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确定的,而后者最终成为我国有关这种教育类型的法定名称。但是前者仍然在许多领域继续发生重大影响,如摘要:我国大陆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现在均称为“职业技术学院”;我国有两家级别很高、影响很大的职教杂志,一家叫“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一家叫“职业技术教育”。

其实,我国最后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职业教育”的名称是一个历史悠久、包容性很强、非常严谨准确的名称。它发端于“五四”运动前夕我国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黄炎培、蔡元培、陶行知等人创立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历经近80年的发展历程,到1996年,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被确定下来。它包括了“技术教育”的全部内涵摘要:在传统的职业体系中,有些职业(如技术员、技术工人等)本来就有明显的技术性,其职业教育相应地也具有明显的技术内涵。不过,这些职业岗位多属于第一、第二产业领域,属于“大理科”范畴。而随着教育的普及,社会职业的发展、进化和职业技术的扩展、延伸,传统的无技术或非技术职业正日益减少,具有技术性的社会职业日益增多,而其领域又大大超出了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的范围,许多是属于第三产业领域的(如管理性职业、服务性职业),属于“大文科”范畴。②相应地,其职业教育自然也同样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只是已经不局限在传统的狭义的“技术”概念之中而已。可以预言,随着职业和技术的发展,职业教育将普遍具有一定的技术性,而简单的生产劳动教育将不再能代表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所以,这种教育的名称应当按照《职业教育法》的规定确定为“职业教育”,以维护法律的严厉性,不应该再有什么非议。“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名称虽然不同,但其内涵却是基本一致的。

那么,职业教育的完整内涵,应该包括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等方面的范畴。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劳工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越来越普遍采用这个广义的词语,共意义在于摘要: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突出了技术教育的地位和功能;另一方面强调了从抽象理论到实践过程的“教育和练习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不能替代”。

目前,国际上对职业教育的内涵基本已经达成共识摘要: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一是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满足社会对合格劳动力的需求,降低青年就业的门槛,解决社会就业新问题,是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目标。二是即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三是职教法中规定的“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因此,职业教育应当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练习等几方面的有机结合,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灵魂,基本的文化教育是基础,职业技能练习是特色。

职业教育就是创业教育。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③加强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现代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向。创业教育专家张竹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创业所要做的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因而创业教育必然离不开创新,必然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这是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的特性。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泰国及印度尼西亚,近年来非凡重视在职业教育中实施以开办小企业为目标的创业教育,建立“小企业创业机构”,开发符合职教特征的创业课程。以澳大利亚的创业教育为例,采用模块化课程,通过大量的案例启发学生,教会学生分析探究市场,设计创业方案,开展考核评估,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一是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另一方面,创业教育可以帮助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就业。

职业教育就是贯穿终身教育。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向表明,现代职业教育已经并正在从“终结性”转向“阶段性”和“终生性”,从单纯满足“就业需求”走向“就业和创业并举”,职业教育内涵从“职业预备教育”延伸拓展为“职业预备教育和升学预备教育”或“人生预备教育”。现代职业教育正在日益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据探究表明,就教育所传授知识的适用期来看,基础教育的知识可用15年,高等教育可用10年,而职业教育则只能用5年。所以,加强职业教育和职后教育的衔接,在职业教育基础之上构建一个职业继续教育体系,已成为新世纪教育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的关键。由此可见,建立一个全面的终身化职教体系的重要性。形成职前培训、再就业培训等一系列培训体系。以促进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促进劳动者知识的更新、技术的创新、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劳动部副部长林用三曾经召开的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座谈会上也曾提到要按照终身教育的要求加强在职职工培训工作,并提出了造就高素质劳动者的四项保障办法,为人才的终身制培养提供了保障。

职业教育它具有双重属性,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比,它既相同又相异,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从对它们的比较中,我们可以从职业教育的内涵得到更明确的熟悉。前者是一种“依靠性强”和“变化周期短”、和社会经济发展更为密切的教育,而后者则是—种具有相对独立性、较为稳定的教育。纵观职业教育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市场“睛雨表”的影响和科学技术的“助推器功能”,在职业教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④

参考文献摘要:

①张震中、职业教育体系探究导论[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职业和教育.

②辜胜阻.高等教育的结构失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J。中国高等教育,2001-7.

劳动教育基本内涵篇4

[关键词]“基础”;职业观教育;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刘寿堂,重庆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讲师,法学硕士,重庆400047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9-0195-0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作为面向全国所有层次、所有序列的大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也是大学生进校后的第一门核心政治类课程,它在培养大学生职业观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自从2006年9月教育部主持的统编教材在全国推行以来,“基础”课的这种导向功能更是得到了彰显和强化。

一、“基础”课把职业观教育纳入了教学体系

(一)从逻辑上看教学体系更加完善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的精神,“基础”课是为了大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生理论与实践的崭新课程。它的内容涉及了道德与法律两个范畴,内容庞杂。尽管如此,“基础”课仍然辟出了两大节的篇幅来引导大学生的职业观。这在以前的全国同类教材中是绝无仅有的。“基础”课将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并列,一起构成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将职业生活中的法律规范与其他部门法并列,一起构成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核心内容。所以,从逻辑上看,大学生职业观教育是整个思想政治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完成“基础”课使命、实现德育课程优化、将道德观念与法律意识纵深推向职业领域的必然要求。

(二)从实效上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高校扩招后,大量毕业生将涌向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如何科学看待职业、如何理性选择职业、如何在新环境中创业等现实问题摆在了成千上万大学生面前。高校的就业专业指导才刚刚起步,还远远不能够满足现实需要。对职业的认知和对职业的选择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人生走向。所以,在“基础”课这样的全国性的公共必修课程中设置职业观教育内容就显得非常必要。“基础”课的学科定位也满足了这样的要求。它为大一新生奠定了关于职业的最基本的理论常识,为学生预期自己的未来社会角色准备了条件,使学生为实现自己的职业远景更有针对性、更有方向感地设计大学生活的基本轨迹。所以,从现实的角度来理解,在“基础”课中安排有关职业观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基础”课中职业观内容的理论解读

“基础”课共设置了两节七目的内容,涉及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两个范畴,旨在探讨如何理解职业、如何对待职业、如何选择职业这三大问题。它们在逻辑上依照从理论认知到现实关照的路径来全面构建大学生的职业观念。

(一)对职业的理性认知

“基础”课用较为思辨的理论来解读职业的科学内涵。它把职业界定为“从业者获取生活来源、扩大社会关系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而没有仅仅把它囿于谋生的工具性手段。强调职业的社会属性,使学生突破“职业就是饭碗”的局限,站在事业的高度来认识职业。尤其是从社会关系的视角来看待职业,把职业放置在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更宏大的舞台、更复杂的环境,职业的内涵便具有了多元性的社会意义,也更加彰显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的社会价值。这恰恰是以前很多教材所忽略的。

(二)对职业的科学态度

“基础”课从道德与法律两个层面来阐述在从业中所必须遵行的基本要求,这是“基础”课中体现职业观教育的核心部分。职业中的道德是从积极的方面努力建构学生将作为一个从业者所应当具备的起码道德素质和行为操守,职业中的法律则诉诸权利与义务的方式来设定职业者的行为模式。二者从不同角度共同塑造大学生的职业观。

1 职业道德。“基础”课将新时期职业道德概括为五个方面: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这五个方面构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其中,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其他要求的基础。“基础”课强调爱岗敬业所体现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就是“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可以说,爱岗敬业的职业观教育是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精髓。在此基础上,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等其他要求既是爱岗敬业的进一步展开,也各自具有特定价值和意义。恪守这些职业操守是大学生在今后职场中立足的不二法门。

2 职业生活中的法律。首先,大学生既要明了法律赋予劳动者所享有的各项权利,也应当知悉劳动者要承担的法律义务,珍惜劳动权利、捍卫合法权益、切实履行劳动义务、遵守劳动纪律和劳动规程,是法治社会对劳教者的基本要求。其次,大学生应当对职业生活中的几部最主要的法律进行有针对性地系统学习。“基础”课主要介绍了《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劳动法》的一些理论原则和基本规范是学生应当重点掌握的知识点,也是学习其他职业法规的基础。最后,大学生还要学会在法定程序下解决职业领域的纠纷。在一个法治社会中,法律往往被视为是捍卫社会正义的最后屏障,当大多私力救济的合法性被排除之后,只能以法治的途径和程序来解决争议。《劳动法》建立了协商、调解、仲裁与诉讼等劳动争议的处理机制。

(三)对择业、创业的务实精神

1 理性认识择业与创业。客观认识当前就业形势是树立正确择业观的前提。既应让学生看到我们当前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就业压力,理性地分析导致这种严峻形势的主客观原因,如庞大的人口基数,尚待完善的就业机制和落后的就业观念等因素;又要看到国家为缓解这种压力所采取的各种应对措施。既要正视激烈竞争的残酷现实,又要对自己未来与社会前景充满信心。同时,要处理好择业与创业间的关系:择业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择业的内在要求。要自主择业、自动创业。

2 大学生择业、创业的准备。无论是择业还是创业,以下几点是大学生职业观教育中应当反复强调的。首先,积累过硬本领,为今后的择业创业提供坚实基础。在大学生中较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他们憧憬未来但又不愿意在琐碎的专业技能上下足功夫,梦想成才成名却又疏于从综合素质上全面提升自己。其次,把远大目标与当前利益结合起来。如果仅仅关注于眼前利益而无暇顾及远方的“风景”,或心存高远却处处以事小而不为,对于求职者来说无论是个人价值还是社会价值都难以实现。最后,吃苦耐劳的精神与开拓创新的勇气是大学生成功的钥匙。转型社会使大学生置身于机

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里。如果仅仅是安于现状、惧怕风险、固步自封,不可能在职业道路上走出一段精彩。

三、当前“基础”课职业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基础”课为大学生职业观教育搭建了基本框架,从什么是职业、如何对待职业以及如何择业创业等方面为学生求职之路提供了“路线图”式的指引。但是现实的教学实践中,仍有不少环节没能够实现“基础”课的预期目标。

(一)对“基础”课所强调的职业内涵诠释不够精准

“基础”课是一本有较强理论性的经典教材,具备“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特征。它对“道德”、“价值”、“法律”等概念都作了思辨的解释,这给老师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职业”的解释,“基础”课超越了普通意义上的工具性意义,更强调了它的目的意义,从哲理的高度上表现了职业对于个人、集体、社会的价值。如果任课老师理论功底薄弱,过分倚重其工具性价值,把它庸俗化为养家糊口的手段,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就达不到必要的理论高度,形成功利化的职业观。相当多的老师对“基础”课中的职业观内容不重视、无兴趣、无基础。他们在讲授职业观内容时往往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或者干脆留给学生自学。这样,“基础”课所设定的职业观教育的功能完全被消解了。

(二)对“基础”课所表达的择业观把握不够科学

职业观教育这一部分内容由老师拓展发挥的空间较大,所以老师本人的择业观念和创业经历很容易经由课堂传达出来。每一位老师有不同的人生阅历与情感体验,演绎出来的千差万别的“择业观”虽然有着超越教材的直观性,但是教学内容的严谨性则大打折扣,很容易背离“基础”课所预期的教学目标。还有不少老师习惯选择不具有普适性的个案来诠释教学内容,使学生囿于琐碎的案例而无法在宏观上把握职业的科学内涵与客观规律,极易误导学生。有的老师甚至直接把这一部分的课程演绎成了特定人物的“职业生涯传奇史”,完全抛弃了教材所承载的价值取向。部分老师对于国家的就业政策与劳动法规并不太熟悉,对就业态势与职业前景并不了解,致使一些消极的思想,比如急功近利的观念或颓废消沉甚至偏激的情绪占据课堂。

(三)“基础”课中职业观教育的实践环节仍待强化

当前的职业观教育大多仍处在理论的层面,一些被视为“技术层面”的东西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如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前景的分析判断、应聘指导与面试技巧、职场体验等。虽然现在有些高校也已经开设了诸如人生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课程,但大多才刚刚起步,在师资方面显得捉襟见肘,甚至一些学校就是直接由辅导员老师来兼任职业指导教师或“基础”课教师。大多辅导员都很年轻,自身的阅历较浅、知识结构单一、宏观政策把握不准等问题很突出。就笔者所知,在现实中有相当多的大学生因为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指导而一直为考研还是工作的问题而苦闷、徨。

四、充分利用“基础”课进行职业观教育的努力方向

要充分利用“基础”课这个全国公共必修核心课程的强大平台,正视当前职业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着力探索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科学路径。笔者以为,以下几个方面是我们要认真把握的。

(一)打造能够胜任“基础”课教学任务的专业团队

作为专职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师,不仅应当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能够准确精彩地演绎“职业”等核心概念的科学内涵,还应当积极了解并学习国家在劳动人事方面的政策法规,准确把握就业政策,洞悉职业发展态势。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统一思想,忠实于教材,向学生传达正视就业压力、乐观面对职场竞争、积极主动解决就业问题的观念。同时,教师应当在讲授本部分内容时以身作则地践行一个为人师表者的职业精神,认真备课,精心组织,以高度的责任心来对待大学生的职业观教育、对待自己的职业。以直观的行动来诠释职业观的内涵,展示一个教育从业者的职业素养。另外,学校在做人事安排时可以作出一些尝试:一方面安排长期从事就业管理与指导工作的老师从事本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让担任“基础”课教学的骨干老师参与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从而形成一个打通理论与实务界限、能够真正担当起学生职业观教育的阵容强大的教师团队。

(二)设置科学合理的职业观教育体系

职业观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由不同主体、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组合拳”式的课程来配套完成。企图仅靠大一时开设一次“基础”课就一劳永逸地完成了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一方面,职业观教育应当贯穿大学四年的生活历程,在不同的学龄阶段应当有不同的诉求;另一方面还应当借助其他课程或环节来细化“基础”课所蕴含的关于职业的基本理念。尤其是要指导学生准确定位职业预期,将“基础”课中的一些宏观性、抽象性的原则贯彻到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去。

(三)改进职业观教育的手段与方式

“基础”课中职业观教育部分既有思辨的理论抽象,也有职场实务的经验之谈。要精准地传达教材的内涵就必须在教学手段与方式上多花精力,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外,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利用视频资料的视听双重效果来生动地演绎职业观。另外,还可以邀请政府人事部门的干部、企业的人事主管、专事劳动法的律师、成功的校友等相关人员作报告、座谈,或组织学生对一些职业观进行辩论,或开展由任课老师主导的专题讲座,或去职场进行现实的观摩体验等。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还可以考虑专题式教学模式,由不同学科背景、曾从事过职业规划课程教学的老师分担全校职业观专题的教学工作,以突出职业观教育的专业性与实战性。总之,要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高效地完成职业观教育。

(四)强化职业观教育的实践环节

要着力纠正当前纸上谈兵式的职业观教育模式,学校要在职业教育基地、实习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上花大力气,在当前职业观教育的现实中,学生缺少由学校到职场的过渡环节,没有更多的可供他们检验、判断自己职业取向的平台与机会。“基础”课本来就具有实践性强的特征,而且按照教育部“05方案”的要求,“基础”课教育中必须包含实践学分。如果没有实践环节的支撑,“基础”课搭建起来的关于职业的感性认知也不过是一个模糊的框架,是肤浅和脆弱的,很难真正深刻地影响或改变学生的职业走向,也无法实现“基础”课设置职业观教育的目标。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作为一门公共课程,“基础”课能够提供给我们进行职业观教育的课时及操作空间都是比较有限的。但是,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在公共课程的平台上将其效果最优化,挖掘出传统的德育课程的思想政治导向价值之外的工具性价值,我们仍需不懈地进行探索与积累。笔者在所任课程的不同层次的专业与班级中进行过不懈的尝试,有过让人欣慰的收获,但与预期目标仍有差距。正是这些宝贵的经验让我坚信,只要我们能够以高度的敬业精神与专业水准来阐幽发微,作为全国大学生最核心的公共必修课程,“基础”课在提升大学生职业观念方面就一定能够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吴潜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性质逻辑结构 与特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增刊),

[2]本书蝙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 等教育出版社,2009

劳动教育基本内涵篇5

摘要:高职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与积业道德问题是教育理论与实践需要解决的现实向题。职业道德蕴涵了信仰、价值、态度和人性等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内涵,是高素质劳动者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面向职业道德的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以培育主体性为核心,在理念和实践层面上开展创新。

关键词:高职学生 传统文化教育 职业道德 主体性

职业道德,作为高素质劳动者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蕴涌了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内涵,为高职教育如何从传统的传统文化教育中转变出来,提供了新的视野。

一、高职传统文化教育面向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一)传统的传统文化教育与职业道德之间的冲突

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社会文明水准的不断提高,使得职业岗位和物质精神产品的文化内涵不断加深。社会和企业单位倡导的文化观念、道德思想、法律和制度要求等内容所构成的思想和制度文化体系,与具体的职业岗位结合,形成了具体的职业要求,成为职业岗位所要反映的社会文化内容。

在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现代经济的开展,现代生产技术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却缺乏深刻反思,以至干传统文化教育缺乏足够的创新,对人文科学的应用研究缺乏足够的重视。由于传统传统文化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直到现在高职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着抽象理论多、学科知识多,贴近职业道德的内容和课程少的现象,缺乏职业教育的特点。

(二)职业化内涵的启示

在发达国家,企业及员工的职业化意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基本意识,职业化已成为劳动者队伍建设和管理的基本途径。以国际通行的概念分析,职业化的内涵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人事相宜”为追求优化人们的职业资质。二是以“创造绩效”为主导开发人们的职业意识、三是以“适应市场”为基点修养人们的职业道德。对于职业资质来说,包括职业岗位需要的和任职者供给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二者的相宜是职业化的基本准则,以面向职业道德为基本态度,体现了对技术与人文素质的整体要求。

(三)职业道德是高职传统文化教育的本源和载体

职业道德状态与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事业成就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个体社会生存能力的基本标志。现实情况也是如此,人们往往把职业目标的选择与社会生存状态的追求联系在一起。如,高职生在知识型、管理型“白领”和体力型“蓝领”之间选择技术技能型的“灰领”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是高职生综合理想追求和现实可能后对生存状态的一种定位。

二、高职传统文化教育面向职业道德的主要涵义

(一)以适应职业道德为目标.提高高职学生的主体性水平

职业道德蕴涵了社会经济、自我实现等多方面的价值,对这些价值的体验形成了高职学生意义学习的基本动力,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罗杰斯认为“当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便发生了”。“涉及学习者整个人(包括情感和理智)的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因此,高职传统文化教育如果离开了职业意义,或者只涉及理智的方式选择教学内容、组织开展教学,是难以促进学生自觉地发展的。另外,学生对职业意义的理解伴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深入而加深。实施高职传统文化教育要以职业意义为基础,要把职业的审美性、伦理性,艺术性和社会经济意义等情感与价值的理解和内化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要根据理解力的发展规律,在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意义学习。

(二)从职业道德的整体要求出发.加强人文知识的应用教育

从职业道德对技术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整体要求出发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提高传统文化教育在课程教学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课程及其教学,都要承担传统文化教育的任务。因为,即使是一门纯技术的课程,它也是人化的结果,更何况它的教学过程是在人与人、人与组织及制度的关系中展开的,所以,任何一门课程和它的教学都普遍地存在着传统文化教育的涵义。当然,就一门课程及其教学而言,有其自身的核心任务,或侧重于技术或侧重于人文或人文与技术的结合。第二,当前大众对物质精神产品的文化需求不断提高,高职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只承担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还要承担人文知识应用教育的重任。第三,要充分发挥学生对职业价值体验的积极作用,把“包括与创造性或系统改进有关,维持整个组织工作效率的人文要素”,纳入教学目标和过程之中,使得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三)创建民主的教学制度文化.以提高学生

对社会企业制度文化的适应性开放、民主、公平是现代社会企业制度文化的普追趋势。建立以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制度文化熏陶学生,是提高学生适应社会企业制度文化的有效途径。这种熏陶可以从学生在教学中的权利运用和责任落实中展开。从权利运用的角度看,要使学生具有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内容选择的参与、建议权,教师的选择权,教育教学过程的监督权,教育教学的评价权,从学生的责任来看,要使学生落实好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责任、执行教学制度的责任。以适应和超越于当下社会企业制度文化发展状态的学校教学制度及其良好的运行,将为学生学会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企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提供范式、积累经验。因此,要把面向职业道德的高职院校教学制度文化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资源,进行教育意义上的创造性建构。

劳动教育基本内涵篇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有效,教育者所传授的思想观念、基本认知能否被大学生接受,大学生思想认识的变化是否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要求,从根本上取决于受教育者自身及其所处的社会的物质条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立足于这一原理,在大学生一般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当中,偏重于从内在因素入手提高教育质量和成效,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会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社会实践活动当中,无疑将有助于大学生接受教育,加深认识和理解,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言行,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道德观念。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从社会生活实践出发,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因素为切入点,通过观念更新、内容选择、方法创新、完善机制、优化环境等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特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以社会意识引导大学生的行为,指导其社会实践,继而让大学生接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再内化为自身的言行。事实上,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生动地再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二、关于灌输教育理论

列宁在《怎么办?》中论述了灌输教育理论。他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他认为,由于受生活状况及社会分工的影响,工人群众不可能创建自己的独立的思想体系。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分工也以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的形式在统治阶级中间表现出来。”工人阶级大多只能从事物质劳动,很难从事精神劳动并提出科学的思想体系。社会分工的不同,生活境况的不同,就决定了无产阶级要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担负起给工人群众灌输政治意识和阶级意识的任务,这是历史的选择。在现时代,不少人认为,灌输教育理论已经过时了。然而我们要说,这一科学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了的,不会也不可能过时。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认识的变化,人们对灌输的内容及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勇于迎接这一挑战。综观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除了我国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外,在其他国家很少有这种提法。但是不提不代表没有,不提不代表做的就少,思想政治教育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存在于各个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发展方式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量的扩张,而在物质有一定保障的时期,必然要进入质的提升阶段,即内涵式发展阶段。在这一发展阶段,灌输教育理论显得更为重要。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和掌握他们的认知特点,通过改变教育方法、优选和丰富教育内容、完善制度和改善环境等途径,采用更加隐性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所以,我们要坚持科学、合理、有效地运用灌输教育理论这一法则,通过改善灌输内容及方式方法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三、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对人的本质作出了两个经典论述。一是“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分开来。因为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其中所提及的“两个活动”是指人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这是人与动物最根本的不同点。人的实践是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对客观世界的创造性活动,而动物则是本能式地生存,不能称之为实践的活动,实践活动是区分人与动物的根本标志。二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是孤立的个体,它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生关系中才能称之为人,语言和意识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的专有产物,这些是动物所不具备的,社会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增强大学生的本质力量为目标取向,是使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充分挖掘潜能、施展才华的教育。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社会生产实践中去,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避免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现象发生。“离开人们全面的社会关系理解人们的思想无疑是抽象的,离开人们的社会实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空洞的。”正确探讨和把握人的本质,懂得从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人出发去正确分析、认识各种社会现象,才能真正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要从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大学生出发去想问题、办事情,在科学分析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基础上,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引导他们正确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发展和完善自我。这不仅有助于发展大学生的全面本质,而且有助于贯彻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以生为本”的基本原则。

四、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

劳动教育基本内涵篇7

【关键词】素质 体育 贯彻

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变化,符合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教师除对所任学科知识的融汇贯通之外,还要对相关学科有一定的造诣。同时还要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等。这样,教师在执行体育教学任务时就会得心应手,提高教学效果。

一、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教会学生做人、求善、养德,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

(一)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做好人好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并教育学生树立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思想,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二)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尊师敬长,爱护体弱者。教育学生做事公正,为人和善,言行一致,文明礼貌,不损人利己,不投机取巧,爱护公物。培养学生做新时期合格的接班人。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一个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才有凝聚人心,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尊重人,理解人,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四)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课的学习很苦很累,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教学中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自己要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五)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体育教学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示范,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二、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术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智能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创造、求真。

(一)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做体育器材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

(三)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

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四)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

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以,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体育教学能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

通过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活动机能,养成卫生习惯,培养学生脑体结合、综合适用脑力和体力的能力,把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控在最佳状态。

(一)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护能力。通过体育动作的学习,能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练就一身强壮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理自控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健身锻炼,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动作能伴随人的一生进行活动:田径中的中长跑项目。球类运动的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气功等都可以进行健身活动。通过讲授正确的动作技术和科学健身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及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并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爱好。体育教学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和爱好,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

(二)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和特长。通过选修体育课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从而使学生领悟和品出所喜爱项目的艺术内涵,从中发挥艺术才能和特长。

五、劳动素质的培养

让学生学会劳动,在劳动中磨炼意志,得到锻炼,提高对劳动技能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培养敬业爱岗思想。

(一)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

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矗并且能使学生明白劳动付出的越多。取得的成绩就越大这一道理,所以通过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

劳动教育基本内涵篇8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素质劳动者:高技能专门人才:中职教育;高职教育

2005年1月新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我国的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①这个思想首先表明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就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职业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就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日标的“两个层次”提出,与以往的职业教育政策和理论比较,是一个全新的思想,它既对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各自承担的教育职能作出了明确界定,又对各自办学的层次作了宏观要求。这个思想将是我国“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的导航,也是职业院校教育思想准确定位的重要依据。对“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本质内涵进行具体分析,在职业教育领域内进行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比较研究,这对贯彻落实好“决定”精神以及构建相应的职业教育运行体系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内涵剖析

“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从概念层面其实有相互的包容性和互通性。因为“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核心内涵,都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职业思想素质.如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及职业综合心理素质;二是职业认知水平,如职业的综合文化素养、职业的通识知识水平、特定职业的核心理论;三是职业实践能力,如一般的职业应用能力、与具体职业相关的专门技能、实践中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等。“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从概念的三个维度看,它们在各自的结构中是不可替代的,横向比较由于两者内涵的弹性空间大,也难作出简单的差异分析。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决定”将“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从社会人才队伍构建上做了分层,提出“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从量化到质化,使原概念的“一元论”发展到概念特指的“二元论”,赋予了“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不同的特定内容,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

1.相互的关系是职业基础教育与职业专业教育的关系。“高素质劳动者”的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教育”,为社会培养数以亿计的这类人才是职业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按我国 12亿人口概算,要让数亿人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其意义是赋予了职业教育普及化的使命,使之成为国民素质教育中有别于基础教育之外的另类基础教育。相对“高素质劳动者”的教育,“高技能专门人才”是专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仍按我国12亿人口概算,数以千万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不再是普及型教育,对照马丁.特罗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②它应属于高级专业人才培养的范畴。

2. 对应现行的职业教育体系.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学历和技术资格的教育。从学历因素和我国教育发展规划看,“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教育及培养,是两种不同的学历层次的教育。“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属于中等或相当于中等职业教育层次,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属于高等专科及相当于高等专科层次的教育。从技术资格和等级方面看,“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相当于中级技工培训层次的教育,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是相当于高级技工培训层次的教育。

二、“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专业素质差异比较

从职业人的角色要求分析,“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公民素质和思想政治的素养要求是没有根本差异的,但从学历层次和技能等级来比较,两者在知识结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三个方面具有不同要求。

1.基础文化知识结构的差异。“高素质劳动者”有别于普通劳动者,就在于他是有一定文化的劳动者,他们具有中等及以上的文化程度,是专门技术人才中的“基础型”技能人才,其知识特征是基础性和“单一化”。“高技能专门人才”有别于“高素质劳动者”,知识结构上的最大区别就是专业发展的平台是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以“学科群”为特征,知识的广博性和系统性明显增强。

2.专业理论水平的差异。“高素质劳动者”的专门人才属性,也表现在他们具有相应的专业理论水平。在教育过程中.针对职业技术学习的要求。必须学习相关的基础性专业理论知识,专业理论水平程度按教育部提出的“够用”为基准线.也就是以专业技能的学习需要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而“高技能专门人才”隶属于高级技术人才,这类人才不仅懂专业的高新技术,也有相应的专业理论,按教育部提出的“必须”要求,其专业理论水平应该适应高新技术学习的需要,能为新技术开发和创新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3.实践能力的差异。“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都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其实践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高素质劳动者”是专门型、应用型的技术人才,他们是生产实践一线上的劳动骨干和技术能手,其实践能力特征是能熟练按岗位技术规程操作,能随岗解决岗内一般性技术故障,具有帮带初级技术人员的能力和岗位技术应急的处理能力。而“高技能专门人才”是高智能型、研发型的技术人才,在技术层面上,不仅掌握所从事的技术岗位内的高新技术,精通所从事的岗位技术业务,而且还具有根据生产技术革新的需要,能进行一定的研究开发的能力,具有帮带中级技术人员的能力。

三、“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目标下,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应对比较

按照“决定”的政策导向,“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在教育职能的分解上已经融入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之中,它不是孤立的教育形式。但从培养人才的特性出发,两类人才培养的教育主体是明确的,即中职教育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主要承担者,高职教育是“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的主要承担者。就两类人才的培养要求,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要在教育性、知识性和技能性三个维度上做出各自的教育回应。

教育性所涉及的重要内容是教育观和人才观,核心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就人才培养的层次定位,目前在教育界通俗的说法是“技工”和“技师”的培养,即中职教育培养的主体是“技工型”人才,其专业性突出,他们的先发优势就在于职业技能技巧熟练,毕业后能零距离上岗,进入岗位有“技术强、上手快”的特点;高职教育培养的主体是“技师型”人才,这类人才掌握所学专业领域的新技术,实践动手能力强,专业知识结构较为完整,具有技术开发和创新的能力。

根据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的不同,中职和高职的教学安排也有不同。首先是课程设置,中职的专业课程是根据专业的必备技术和能力来设置的,单科式课程较多,而专业理论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弱;高职的专业课程设置,主要根据专业的核心能力配置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结构是以“课程模块”方式,专业学科群特征明显.体现—厂专业知识的体系化和系统化增强。其次是专业理论知识的要求,中职的教学中应用性技能与应用性知识密切相关,通识知识注重基础性和工具性,专业技能重视适用性;高职的教学同样强调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统一,但在“技能”与“智能”的培养上,强调智能性与技术性并重,前沿性的新技术学习比重增大,新技术开发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增强。再次是实践教学的要求,中职明确规定实践教学不少于三分之一,并将学生通过相应的初、中级技术资格等级率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高职也同样重视实践教学,明确规定了实践教学不少于四分之一,要求学生必须参与中、高级的技术等级资格考试。

另外,从管理的角度比较,中职与高职也存在较大差异。一是管理对象的不同,中职学生绝大多数是初中起点,而高职学生都是高中和三校毕业生,整体年龄相差3岁左右,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意识水平方面高职学生明显强于中职学生,所以在日常管理中,中职的“保姆式”管理成份多;于高职。二是职业定势的稳定性中职低于高职,中职学生就学动机分化明显,渴望学历提升的比例大于高职,由此增加了中职的职业思想教育难度。三是情感方面,中高职学生都是青春期的同行者,但情感的困惑和危机不少,特别是恋爱问题,学校对高职学生管理的重心是疏导,而对中职学生管理的重心是教育帮助。

注释:

劳动教育基本内涵篇9

教会学生做人、求善、养德,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

(一)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做好人好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并教育学生树立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思想,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二)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尊师敬长,爱护体弱者。教育学生做事公正,为人和善,言行一致,文明礼貌,不损人利己,不投机取巧,爱护公物。培养学生做新时期合格的接班人。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一个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才有凝聚人心,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尊重人,理解人,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四)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课的学习很苦很累,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教学中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自己要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五)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体育教学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示范,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二、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术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智能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创造、求真。

(一)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做体育器材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

(三)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

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四)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

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以,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体育教学能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

通过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活动机能,养成卫生习惯,培养学生脑体结合、综合适用脑力和体力的能力,把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控在最佳状态。

(一)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护能力。通过体育动作的学习,能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练就一身强壮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理自控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健身锻炼,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矗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动作能伴随人的一生进行活动:田径中的中长跑项目。球类运动的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气功等都可以进行健身活动。通过讲授正确的动作技术和科学健身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矗

(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及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并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爱好。体育教学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和爱好,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

(二)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和特长。通过选修体育课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从而使学生领悟和品出所喜爱项目的艺术内涵,从中发挥艺术才能和特长。

五、劳动素质的培养

让学生学会劳动,在劳动中磨炼意志,得到锻炼,提高对劳动技能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培养敬业爱岗思想。

(一)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

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矗并且能使学生明白劳动付出的越多。取得的成绩就越大这一道理,所以通过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

劳动教育基本内涵篇10

[关键词]素质教育 体育课堂 身体素质 心理素质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当前,全国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研究学校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小学体育中的素质教育,不仅是通常说的身体素质,即指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素质的教育,而应根据素质教育含义,作广义的理解。中小学体育中的素质教育是以有效的体育手段,对人的素质的形成、发展施加积极影响的一种教育,这是促使青少年儿童身心全面发展和培养体育的参与意识和能力的一种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做好人好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并教育学生树立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思想,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2.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尊师敬长,爱护体弱者。教育学生做事公正,为人和善,言行一致,文明礼貌,不损人利己,不投机取巧,爱护公物。培养学生做新时期合格的接班人。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一个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才有凝聚人心,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尊重人,理解人,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4.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课的学习很苦很累,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教学中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自己要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5.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体育教学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示范,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二、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做体育器材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

3.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4.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以,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体育教学能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护能力。通过体育动作的学习,能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练就一身强壮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理自控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2.培养学生健身锻炼,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动作能伴随人的一生进行活动:田径中的中长跑项目。球类运动的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气功等都可以进行健身活动。通过讲授正确的动作技术和科学健身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及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并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爱好。体育教学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和爱好,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

2.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和特长。通过选修体育课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从而使学生领悟和品出所喜爱项目的艺术内涵,从中发挥艺术才能和特长。

五、劳动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矗并且能使学生明白劳动付出的越多。取得的成绩就越大这一道理,所以通过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