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网点分析十篇

时间:2023-07-04 17:24:33

银行网点分析

银行网点分析篇1

摘要:现代商业银行的网点是产生银行利润的基本业务单元,必须建立科学的网点业绩考评体系,以促进网点整合,提高整体利润水平。文章对商业银行网点考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银行网点;评价体系;商业银行

一、商业银行网点功能与核算

(一)网点功能

网点种类多种多样,功能可以大致划分为服务功能与营销功能。网点营销功能,主要是存、贷款、中间、银行卡、理财产品等各项业务的营销。在帐务上,创造了银行所有的利差收入和存贷款,并发生了相关成本与费用。网点服务功能,主要是通过柜面、ATM、电子银行等渠道向客户提供存取款服务、转帐服务,既包括向在本网点开户的客户提供的服务,也包括为在其他网点开户的客户提供的服务。在帐务上,属于营销后续服务,不创造收入,仅发生成本与费用。

(二)网点核算

网点业绩评价的本质就是对其承担的营销与服务功能,以及由此发生的营业收入、营销费用、服务成本三项内容的核算。因此,网点业绩评价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对营销收入及营销费用的核算。主要包括存、贷款规模和网点由此实现的存款内部资金转移利差收入(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应付利息)、贷款利差收入(贷款利息-贷款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中间业务收入,理财产品销售佣金收入等,以及网点相关的营销费用。

2.对网点向客户提供的存取款、转帐服务的核算。主要包括为本网点客户提供的服务加上为其他网点客户提供的服务。公式如下:

网点综合业绩=网点营销收入-本网点所有帐户发生的服务成本+本网点提供的实际服务转移收入-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存款利差收入+贷款利差收入+中间业务收入)-(本网点所有帐户在所有网点发生业务量×单笔成本价格)+(本网点为所有网点所有帐户提供服务的业务量×单笔成本价格)-直接费用-间接费用。

二、网点评价的具体指标

(一)存款收益

银行网点吸收存款,形成资金余额,然后通过贷款形成利差收入,所以必须通过合理方式,引入内部定价机制,按照预先确定的资金转移价格,将利差收入在资金筹集与使用方之间进行合理分配。

存款收益=∑某类存款平均余额×(适用的资金转移利率-存款利率)

存款平均余额=∑某类存款当期每日余额/当期天数

存款根据种类和期限进行区分,包括活期存款、三个月期定期存款、半年期定期存款、一年期定期存款、三年期定期存款、五年期定期存款、通知存款等等。不同类型存款利率不同,适用的资金转移利率也不一样。存款平均余额采用日均余额的计算方式,计算工作量较大,需要有相应的数据统计平台支撑。也可以计算月均余额、旬均余额,但是日均余额更加准确。计算出各类存款的存款收益,加总即得网点的存款收益。

(二)贷款收益

贷款收益=实收利息-资金成本-税负

资金成本=∑某类贷款余额×资金转移利率

税负=应税利息收入×(营业税率+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贷款是指网点受理的各类贷款、贴现、进出口押汇等业务。对于支行受理的、由网点办理的贷款业务,由于网点只承担结算责任,因此不应纳入网点的贷款收益;实收利息是指网点当期实际收回的贷款利息,不包括应收未收利息;贷款资金成本是获得发放贷款所需资金的成本,应当分类计算,不同种类不同期限贷款所需资金的成本是不同,因此适用的资金转移利率也不相同;税负主要是贷款业务应当承担的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按照国家规定,核算期内应收未收利息仍应纳入应税利息收入范围。超过应收未收核算期限或贷款本金到期(含展期)后尚未收回的利息部分,不记入应税利息收入。(三)中间业务收入

中间业务收入主要是网点办理中间业务收取的手续费收入,在新网点主义趋势下,商业银行网点有“理财中心”化趋势,理财产品销售将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理财产品包括基金、保险、外汇、银行卡等等,实现的收益主要是佣金收入。主要评价方法是为每种理财产品制定一个佣金价格,根据销售业绩提取佣金收入。

(四)直接费用

银行网点进行日常运营,获得经营收入,必然要支付一定经营成本,既包括人力费用,又包括非人力费用。人力费用主要包括:员工工资、奖金和津贴、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劳动保护费、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等。非人力费用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费、安全防范费、取暖降温费、差旅会议费、水电费、低值易耗品购置费、网点装修费、网点(下转第153页)(上接第151页)租赁费、资产摊销费、房产税、土地税、咨询费、其他公杂费、案件事故实际损失、实际核销呆坏帐支出、电子运转及科研费、印刷及用品费、手续费支出、车船燃料费、汽车修理费、车船燃料税、印花税等等。

上述费用既包括网点直接列支的费用,也包括网点支出的、列支在支行的费用。网点直接列支的费用,可以直接加总记入网点直接费用。支行列支的应由网点承担的费用,必须通过合理方式进行分摊,以准确计算网点的经营成果。一般而言,属于某个网点单独发生的、能够直接计入的经营费用,应当直接计入网点;属于几个网点共同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的经营费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分摊方法,分别摊入相应的网点。

例如,员工劳动保护费、工会经费等可以按照各网点的员工人数进行分摊。而车船燃料税可以按照网点实际车辆数进行分摊,印花税按照网点贷款余额进行分摊等等。

(五)间接费用

支行作为网点的上级管理机构,某些费用与各家网点正常经营息息相关,但是又无法直接计入网点,这些费用为间接费用。主要包括支行固定资产折旧费、业务招待费、业务宣传费,等等。为了准确反映支行以及网点的经营绩效,必须合理分摊间接费用。分摊间接费用时应当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支行和网点应当共同分摊间接费用,一般支行和网点都进行各自的经营,都从费用支出中获益,因此支行也应承担部分费用;第二,支行和各个网点负担费用的多少应当和受益程度的大小成正比。在具体分摊时,主要可以按照人数、存款平均余额、贷款平均余额、收益权重进行分摊。

1.按人数分摊。某网点需分摊的某项间接费用=需分摊的某项间接费用总数×(该网点总人数/各网点和支行人数之和)。

2.按存款分摊。某网点需分摊的某项间接费用=需分摊的某项间接费用总数×(该网点存款平均余额/各网点和支行存款平均余额之和)。

3.按贷款分摊。某网点需分摊的某项间接费用=需分摊的某项间接费用总数×(该网点贷款平均余额/各网点和支行贷款平均余额之和)。

4.按收益分摊。某网点需分摊的某项间接费用=需分摊的某项间接费用总数×(该网点当期收益/各网点和支行当期收益之和),某网点当期收益=该网点存款收益+该网点贷款收益+该网点中间业务收入。

银行网点分析篇2

[关键词]银行 营业网点 排队

一、A银行东莞分行营业网点排队现状分析

A银行东莞分行营业网点排队现象是相对比较严重的。在一些固定时间内会出现业务的高峰期,具体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到每天将出现三个业务高峰期,而每一个月也有两个高峰期,正是在这些业务高峰期,银行营业网点客户排队现象比较严重。同时,为了了解到一手信息,笔者走访了几家营业网点,发现从取号到办理业务,最短15分钟,最长100分钟。笔者针对来A行办理业务的250人进行现场调查,发现有78.2%的客户经常遇到排队的情况,仅1%的客户几乎没遇到排队现象,平均等待时间约为20分钟。而对这250人

可以承受的排队时间进行调查时发现,对银行服务的平均最长忍耐时间有21分钟,可以等待超过20分钟的人占到3成以上。特别是银行柜台服务,通常所需时间(20分钟)基本已经到达市民可接受的底线(21分钟),可见,A行营业网点客户排队问题相对比较严重。

二、A银行东莞分行营业网点客户排队问题实证分析

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A银行东莞分行营业网点客户排队问题,我们对A银行东莞分行进行了实地考察,选取了排队问题反映比较大的某营业网点。我们选取了每天开的窗口数(W)、员工每分钟完成业务数(Y)、ATM使用率(A)作为影响银行营业网点客户排队(P)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

对于银行营业网点客户排队(P),我们选取该营业网点一个月内每天平均的排队人数。为了能够较为可观地反映排队人数情况,我们选取了一天中三个不同时点(早上9点半,中午12点,以及下午4点半)的排队人数的平均数作为一天平均排队人数。对于每天开的窗口数(W),我们选取了在上述三个时间段该营业网点所开的窗口数的平均数。而对于员工每小时完成业务数(Y)的数据收集起来比较复杂,我们将每一个值班员工在一天的时间内完成的业务总数进行汇总,然后除以每天工作的员工数得到每一个员工一天完成的业务数,在此基础上除以八(假定每天工作八个小时)得到每一个员工每小时完成业务数。对于ATM使用率(A),我们收集了每一天使用ATM人数作为考察指标。应该说利用使用人数这一指标作为ATM使用率的变量存在着一定的异议。因为存在某些人在使用ATM时,一起做几笔业务的可能,由于这样的数据不容易得到,我们就简单地利用每天使用ATM的人数作为其使用率的变量,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ATM的使用情况。

以上变量均是通过笔者连续一个月的观察所得,为了更好地反映变量情况,我们将上述变量均使用对数形式表示。

1、变量的检验

在进行协整分析之前,首先应该对上述变量运用单位根检验来判断数据是否是平稳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的主要工具是ADF检验。从单位根检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各变量序列存在着单位根,而它们的一阶差分都在1%的显著水平下拒绝了单位根假设,表明各变量都是I(1)序列。这为后面协整检验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模型估计

对模型进行协整检验的方法主要Johansen协整检验和Engle―Granger两步法,本文主要使用Engle―Granger两步法。首先对所有变量进行静态回归,结果如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到,各变量都较为显著,模型的显著性也很强。

对静态回归的残差做单位根检验, 无论是ADF值还是PP值,都远大于1%的显著水平下 的临界值,即残差是平稳序列,不存在单位根。因此LP、LW、LY、LA之间确实存在着协整关系。

3、计量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得到关于A银行东莞分行营业网点客户排队的协整方程为:

从上面的排队模型中可以看出,各变量的符号与理论分析是一致。LW、LY、LY与LP呈反向相关,其中,营业窗口增开1%可以导致排队人数降低0.21个百分点,ATM使用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排队人数降低0.56%,而业务效率每提高1%,排队人数则降低0.4个百分点。

三、政策与建议

从计量结果可以看到,增加营业点窗口、提高ATM使用效率以及提高员工业务效率都可以减少银行营业网点排队问题。但是提高ATM的使用效率以及员工业务效率的提高对于减少银行营业网点排队现象更为显著。提高ATM的使用效率可以通过大力进行宣传达到;提高员工业务效率则可以通过员工培训,挖掘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达到,而这些方面正是服务营销的内涵所在,A银行东莞分行应该加强服务营销体系的改进和完善。

1、通过增加营业点窗口,有效实现客源分流

为了减少客户排队问题,从实证中我们也发现,A银行东莞分行可以通过增加营业网点窗口数,从而实现客源分流的目的。不过鉴于目前很多营业网点建设规模几乎成行,贸然增加营业网点窗口数,可能存在一定困难,但是,完全可以通过采取诸如对营业大厅实行功能分区,先一步实现分流的等办法,变相地实现增加营业网点窗口数。

2、切实采取措施,提高自助设备的利用率

除了增加营业网点窗口数外,采取措施,提高自助设备的利用率也是减少客户排队的有效办法。目前,A 银行东莞分行的自助设备利用率较低,最主要原因是布局不合理,应该将更多的自助设备置于中心商业消费区。同时,在人民银行取款限制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提高取款上限,引导客户习惯使用提款机办理小额提款业务,缓解银行网点业务。

3、加强对各岗位运行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办公效率

在硬件方面采取措施外,A银行东莞分行还应该在软件设备上下功夫,这里主要是加强一线员工的培训,提高办事效率。但是应该注意培训的内容应该以银行盈利性为目标,更多地让员工学习管理、学习营销,而不是去学金融、学财政.学理论。确实银行需要培养一两个首席经济学家,但大多数实际应用部门的干部不必非去学经济金融理论。

参考文献:

[1]、杜芹平、张洪营.商业银行服务营销[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孙本年.银行排队模型及其在提高银行服务质量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9.

[3]、谭志奎.基于银行排队问题的数学模型及求解[J].大众科技,2008,(3):24-26.

银行网点分析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选址;影响因素;熵权法

1、当前商业银行网点选址研究动态及本文研究方法

在银行选址方面,国内学者陈学彬、叶磊等通过构建模型的分析方式对银行网点的设置和选址进行探讨[1-2],周焱荣就国有商业银行如何正确地进行选址进行了阐述[3]。也有一些研究者通过其他信息化手段对银行网点选址问题进行探讨,李小建在对河南省银行业空间系统变化进行量化分析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影响银行业空间系统变化因素进行了分析[11]。上述研究成果丰富了商业银行的研究内容,同时对本文的写作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笔者通过走访商业银行网点负责人及商业银行研究学者,查阅有关商业银行网点文献,在此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对影响银行网点选址的因素进行归类,并对这三个部分进行细化,构建多个二级指标。本文探讨的银行网点选址决策过程是指在众多网点备选区域和位置中,对各个网址分别进行量化分析并比较计算结果,最终确定网点位置;针对影响商业银行网点选址的各种因素,首次采用熵权法和灰色关联方法对各备选区域分别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以提高银行网点在选址过程中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商业银行网点选址的原则与影响因素分析

银行网点可以分为有形网点和虚拟网点[7]。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有形网点的选址问题,金融网点选址属于设施选址的一种,应当遵循费用最小化、供给与需求均衡的原则[6]。在商业银行网点选址过程中,涉及的因素繁多,而且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银行网点选址决策,本文将这些因素归为三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如表1所示。

2.1 人口因素

商业银行网点作为金融服务机构,主要为广大客户提供金融服务,那么人口就是影响网点选址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口因素涉及内容较为复杂,包括人口数量、人口构成、人口密度、人口收入水平等方面。同时区域内的人口年龄、性别、职业、收入、受教育程度等方面都会影响银行网点的选址。

2.1.1 人口收入水平

古典经济学认为,人口收入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居民的储蓄倾向,居民收入增加会引起储蓄倾向系数的提高,反之亦然。而且不论是高收入还是低收入阶层,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储蓄和理财的需求都将进一步增强。

2.1.2 人口构成与人口素质

人口的构成包括人口性别、年龄、职业等诸多方面。各年龄段的人对银行网点的不同业务需求不同,而且对办理业务渠道的偏好也不相同。针对不同客户聚集特点和渠道偏好,可以有针对性地实施差别化营销和导向性分流服务[8]。人口受教育程度和素质的高低对银行网点服务的需求有所差异,在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接受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

2.1.3 人口密度

一个地区的人口密度大小,可以用每平方公里的人口数量来表示,或者按每条道路的人口数量计算。一般情况下,在中心商业区和文教区等地人口密度较高,网点所在区域人口密度越高,选择该点就越接近客户,服务需求就越大,单位面积上的银行数量就要求增多。

2.1.4 潜在客户

所有的居民都是银行网点的潜在客户,客流状况主要指人流量测定。通常人流量大的地方便是网点设置的有利地方,但同时要注意分析客流规律。

2.1.5 购买力

家庭和人口的消费水平和购买力是由其收入水平决定的,附近人口收人水平对银行网点地理条件有决定性的影响。家庭的经济状况和负担程度对购买力具有一定的影响,银行在选择网点时,应考虑一个家庭的整体购买力,某地区购买力越强说明在该地区对银行网点提供的金融服务需求越多。

2.2 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是决定区位主体进行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银行网点选址区位的正确与否决定着银行的经营业绩和竞争力。商业银行作为事务所性质的服务企业[9],它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农业与工业要小,影响服务业布局的区位因素错综复杂,既有自然、土地、劳动力、交通等传统区位因素,也有信息、科技、创新、知识、人才等新区位因素[10]。在这里分别从交通因素、可见性因素和地租因素来分析。

2.2.1 交通因素

一个地区、城市或者街道的交通状况是银行网点在选址过程中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可以用该区域对内与对外的交通便利度与道路通达性等指标来表示。银行网点周边的交通状况,对网点的经营业绩产生极大影响,它关系到能否为客户提供方便,能否对周边居民产生吸引作用,同时对银行自身与外界的信息交流成本也产生一定影响。

2.2.2 可见性因素

可见性因素主要是指网点在选址时应选择位于能见度高的位置,要具有明显的标示,让客户很容易看到,如选择十字路口处,尽力避免选在偏僻角落或者是被夹在其他商户之间不显眼的位置,同时能够使网点外观清新醒目,有助于体现企业文化内涵和各类服务信息的传递。

2.2.3 中心点

中心点是指在各个区域中,具有人口流动密集、经济活动频繁、交通网络发达这些特征的特殊路段,并在区域中体现聚集性。银行网点在选址时越能靠近中心点,那么就越能扩大业务量,对整个区域的影响力也会增强。

2.2.4 物业地租成本

一个区域的物业和地租成本的高低在某种意义上对网点的选址同样产生影响。商业部门地租的产生,一方面由于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另一方面就是商业机构网点对优质地段具有较强的竞争性,通常来说网点选择在区位条件最佳和配套设施较为完备的位置,地价和地租相对较高,从而抬升物业成本,而其他区域的地租和物业成本随着与中心地距离的由近到远呈递减趋势。一般而言,付租能力较高的高级生产业往往布局在区位条件最优的城市中心区[10]。

2.3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是指银行网点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同时也包含人文环境因素。首先,经济环境中包括网点附近的其他金融和银行机构的网点、经营、服务对象和范围以及竞争等状况,银行网点所在的商业区繁华程度、基础设施状况以及宏观经济的发展现状都是环境因素的组成部分。其次,银行网点作为提供金融服务的场所,其的周边的治安状况不仅影响网点资金的安全保障,还影响到客户的经济行为,因此网点周边治安状况同样要纳入影响因素的范畴。

2.3.1 政策因素

政策环境是网点选址不可忽略的因素,政策导向对于银行网点设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时期政府对一定区域内的金融与银行业发展政策对银行网点选址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在网点设置过程中要遵循该区域对金融业发展的指导性政策。

2.3.2 竞争因素

不同区域范围,市场竞争程度有所不同,商业银行在选择网点时,要掌握该区域其他银行网点的布局情况,包括网点等级、规模、业务范围和价格以及营销策略的趋同与差异等方面的信息,深入分析区域内竞争态势,确定市场的饱和程度,充分考虑进入的壁垒、成本和收益以及自身产品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作出综合的分析,明确新网点的设置是否有加剧竞争或者是促进互补。

2.3.3 商业区繁华程度与经济的稳定性

网点选择的所在区域的商业业态和发展状况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其次区域的宏观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综合发展水平指标都是选址的参考因素,如果所选择的商业发达,企事业单位聚集,各种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经济发展潜力巨大,那么就不失为一个理想的网点所在地。

2.3.4 城市公共设施状况

商业银行网点的设置是为了满足广大顾客的需要,向社会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因此在网点选址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布局状况,同时城市规划对银行网点设置的指导作用也不可忽视,网点尽量设置在城市发展规划的区域。

3、基于熵权和灰色关联的评估方法及银行网点的选址分析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银行网点进行选址时,需要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因此,要使银行网点选址更加科学与合理,就必须对其进行综合评估。针对银行网点选址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只能从少数的几个因素来分析,并且有些因素是无法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和预测得出来的,而信息不完全性正可以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来分析,但是该方法中的权值具有主观性,所以引入熵权法来求得权值。因此本文采用熵权和灰色关联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估,较为合理。

3.1 熵权法的应用

1948年,香农在《通信的数学理论》中提出了“信息熵”的概念[12],解决了对信息的量化度量问题。首先通过专家考评的方法得到评价指标矩阵:

其中rij是对于第i个地址的第j项指标的分值,然后我们利用信息熵来求各因素的熵权,分为下面四步:

(1)标准化评价指标矩阵:

Pij=

(2)求各指标输入的熵:

Ej=

由此可以得到0≤Ej≤1;

(3)求各目标的权系数:

λj=

这样求出的熵权λ=(λ1,L λm)就是我们所要求的权重。

3.2 灰色关联分析

首先确定理想方案(r01,r02,L,λ0n),之后进行无量纲化:rij′=。最后计算关联系数[13]:

其中:ρ为分辨系数,0≤ρ≤1,其作用是为了削弱最大绝对值太大而失真的影响,提高关联系数之间的差异显著性,一般来说我们都取ρ=0.5。

灰色关联度可以表示为:Ei=λjεiji=1,2,L,n。

3.3 商业银行网点的选址分析

首先,使用专家打分法对筛选出来的10个备选网点地址的15个指标{b1,b2,b3,…,b15}进行评估,备选网点地址分别用Ti如表2所示。

根据上述的方法进行评估,首先进行标准化,得到各指标的熵为: E=0.998549,0.998804,0.999001,0.998227,0.999741,0.999361,

0.999631,0.998797,0.999175, 0.999857,0.999708,0.999323,0.999892,

0.999890,0.999626);

再求出权值:λ=(0.1393,0.1148,0.0959,0.1702,0.0248,0.0614,0.0353,

0.1155,0.0792,0.0137,0.0281,0.0649,0.0104,0.0106,0.0359);

下面来求灰色关联度,首先给出理想方案,很显然对于网点选址的评价最好的方案就是所有的二级指标的

分值为100分,这样所确定地址一定是最完美的。再次,求解灰色关联系数:最后得到灰色关联度γ=(0.7662,0.7521,0.7526,

0.7723,0.7010,0.8256,0.7796,0.6821,0.7475,0.5779)从灰色关联度可以看出,第6个地址(T6)对应的关联度最大,T6的地址离最佳的地址越近,因此该地址是最优的选择。

4、结论与讨论

本文通过使用熵权法和灰色关联方法来对银行网点选址进行评估,从10个备选的地址中选择出最佳的地址。使用灰色关联分析可以克服在银行网点选址中的信息的不完全问题,但在灰色关联分析过程中的权值由专家给出,为了避免主观性,采用熵权法来确定权值,从而使整个选址过程更加客观、科学,最后计算得出的灰色关联度可以反映出最佳的网点地址。在今后的研究与实践中,可以从经济地理学和金融地理学的视角,通过引入博弈模型,对不同商业银行主体之间的选址博弈关系进行探讨,使中观层次的解释与微观层面的分析相互补充,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同时根据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针对具体的银行网点选址问题加以分析,按等级功能和服务定位对商业银行网点加以划分,分别进行选址讨论,从而更具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学彬.金融博弈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400-408

[2] 叶磊.银行分支机构选址模型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05,10:43-45

[3] 周焱荣.银行优化网点网络布局方法初探[J].河北金融,2008,6:20-22

[4] 王宁,熊继林.基于GIS的银行网点管理系统[J].科技信息,2008,9:338-340

[5] 黎雯等.GIS空间分析与模糊综合评判在银行ATM网点选址中的应用[J].测绘科学,2008,33(1):229-231

[6] 杨香花 GIS辅助下的金融网点选址研究-广州市农业银行网点布局调整为例[D]沈阳:东北师范大学,2003-5

[7] 刘晓岚 商业银行网点资源的整合及其有效运用[J].金融论坛,2001,5:51-55

[8] 宗亚冰 银行网点优化与转型的实践路径探索[J].金融管理与研究,2008,2:56-60

[9] 张文忠 大城市服务业区位理论及其实证研究[J].地理研究,1999,18(3):273-281

[10] 方远平,闫小培.服务业区位论:概念、理论及研究框架[J].人文地理,2008,5:12-16

[11] 李小建等.发展中地区银行业空间系统变化-以河南省为例[J].地理学报,2006,61(4):414-424

[12] 李立萍,张明友.信息论导引[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25-32

银行网点分析篇4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分析

一、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本文通过从金融中介的理论出发,引入管理学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并以国内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指标框架为标准,从理论到案例,对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遴选甑别,并给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应当坚持的优势和改进的不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商业银行业务建设理论,提升实效性,实现对商业银行业务和信贷建设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理论素材。

实践意义:本文试图激发互联网金融对于商业银行的“鲶鱼效应”,促进商业银行的升级转型,强化商业银行作为实体经济催化剂的功能,使其在信息化和市场化的改革发展中健康稳定的发展;另一方面使商业银行转变观念,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和创新产品种类,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二、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关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研究中,多是关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技术创新方面的影响。

在国外研究方面,约瑟夫熊彼特早在年就系统性地分析了创新的概念。他认广西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冲击与对策研究为,创新是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建立起生产条件和生产要素的组合。该学着指出,创新包含多种形式,诸如如引入新的工艺方法以及新的技术手段、以及开拓新的市场、创造新产品或服务等各种方面。

在信息技术和金融理念都领先全球的美国,互联网金融最先获得发展,而后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流行。随着互联网金融在国外的发展,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研究也日益丰富。在借鉴互联网金融模式方面,Thomas Schoberth (2006)等论述了社交网络对于电子商务的积极作用,建议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在线服务时考虑社交网络的影响;Sally Mckechnie(2006)等分析了互联网为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分销渠道的优势;Xin Ding(2007)等研究了线上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设计方案对于消费者的影响。在互联网金融模式的风险分析方面,Rui Zhu(2012)等分析了人们借助社交网络进行金融活动的风险;LeeJ.-E.R(2012)等研究了网络购物过程中运用金融支付的风险;Gujun Yan(2013)针对互联网金融融资,提出了对应的监管办法。在互联网与商业银行方面,Mingchi Lee(2009)运用模型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网上银行存在的风险点;Dexiang Wu(2010)比较了英、美两国各家大型商业银行网上银行的服务质量;Kuo Lane Chen(2012)等研究了银行规模的大小与网上银行的策略的相关关系;Jyh-Shen Chiou(2012)等阐述了网上金融服务和银行实体网点的辩证关系。

三、国内研究进展

国内关于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的研究以谢平为代表,他首次提出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认为互联网金融是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融资方式。他从三个角度对互联网金融模式进行阐述,第一个角度是支付方式;第二个角度是信息处理;第三个角度是资源配置。陈明昭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集中主要发展模式,并具体阐述了各种模式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李博,董亮具体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三种主要模式,并研究了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宫小林在分析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特征和功能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互联网金融模式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分别是客户渠道、融资、定价以及金融脱媒。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认为互联网金融在短期内不可能动摇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和经营方式,长期来看,银行应该借助互联网进行创新、关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的研究以陈一稀为代表,他从价值基础、商业逻辑、财务模型等方面研究了互联网金融不同于传统金融的特征。然后按照四种创新方式,如支付方式创新、渠道创新、投融资方式创新和金融机构创新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赵昊燕首先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和特点,其次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对策。

在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方面,国内学者做了较多研究,但由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直接数据难以获得,因此研究停留在定性研究上,尚无实证研究文献。袁博,李永刚,张逸龙在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去中介化”、“全智能化”和互补共赢”,并指出商业银行应立足自身优势和条件积极应对互联网金融产生的冲击。赵南岳首先对互联网金融的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深入研究其对在支付结算领域、金融产品销售领域、物理网点设置以及服务方式变革等方面对银行业产生的冲击。邱峰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使得商业银行的中介角色逐渐弱化,中间业务受到冲击,并造成客户资源流失,收入来源受到影响,但作者认为由于互联网金融自身存在诸多问题,以及银行业在中国的特殊地位,互联网金融无法撼动银行的地位,两者应该加强合作,实现互利互赢。包爱民在分析互联网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传统商业银行应对挑战的措施,然后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建议。周华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和表现形式,然后分析了其对传统金融业产生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

参考文献:

银行网点分析篇5

关键词:零售银行;网点管理;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4)04-0061-04

一、明确服务型、营销型的网点功能定位

在零售银行的主题下,商业银行的决策者应该重新认识网点的价值,从战略层面明确网点功能定位从核算型、交易型向服务型、营销型转变,并综合考虑组织机构设置、IT系统改造、流程重建、网点布局调整、网点内部环境调整、人员配置与考核等诸多方面,为此转型做好总体规划与安排。特别是,从总行层面应尽快做好以下工作,为网点根本转型创造条件。

第一,要依据零售定位形成产品体系。从零售转型的方向看,商业银行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居民个人、家庭、小微企业。兼顾一般的对公业务。围绕这一市场定位,商业银行的总行各条线应该梳理现有产品,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形成与市场定位相一致的、丰富的产品体系。

第二,按照服务与营销的总体方向,建立明确的网点种类目录,明确各类网点的详细配置。目前,各商业银行主要有下列种类的网点:旗舰店、全功能标准化网点、社区便利店及其他类型的社区网点、金融超市、特色网点、店中店、自助网点、智能网点等。其色网点根据服务对象又可以分为理财型特色网点、私人银行型特色网点等,还划分为小微企业、三农特色网点等。关于网点类型和划分,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定义,并对每一类网点的重点服务对象、人员配置、柜台配置、内部环境进行规定。各类网点目录形成之后,在进行网点建设与布局方面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了。同时,在界定网点具体功能的时候,还应考虑商业银行组织机构调整的整体架构,比如,在事业部制度下和在传统的框架下,网点的职能会有所区分。

第三,按照服务与营销的总体方向,调整网点人员结构,充实营销力量。在向网点配置人员的时候,应充分考虑网点所处的环境。有针对性的选派一些有营销思路和理念的工作人员。除了办理柜面业务的工作人员之外,还可以考虑配备适当的客户经理、产品经理。要选派优秀工作人员充实到营业厅外,负责与客户的面对面沟通。笔者了解的一家农村商业银行,消灭了传统意义上的储蓄所,将每个储蓄所都发展成为一个支行,配备了客户经理.充实了营销队伍,虽然网点的面貌没有大的改进,但营销能力确实得到了强化,这一改变直接导致了此后的存款高速增长。

第四,改革考核体系,提高营销热情。与网点转型与再造相联系,配套地要改革网点工作人员的考核体系。针对服务标准建立积分制度。对营销效果好的支行、员工,对营销策划好的员工给予奖励。

第五,将网点再造与精准营销相结合。数据基础和IT基础较好的商业银行可以利用IT系统整合多渠道客户数据,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寻找营销对象。比如,当一个客人来到网点的时候,网点的计算机系统应能够显示其以往的交易记录、在银行网站登录情况、上次电话沟通的记录等,显示个人的特征及需求分析结果,计算机系统自动推荐该客户响应概率最高的产品。

第六,全面融合多种技术满足网点再造的要求。国外商业银行已经开发出无人值守的虚拟网点,这种网点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办理绝大多数银行业务,为客户提供全新的体验。富国银行近期开启了基于新科技的网点瘦身行动。国内广发银行广州分行推出了智能终端网点。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网点再造提供了两个方向,一是打造无人值守的智能化网点。二是提高传统网点的智能化水平,将员工解放出来投入到营销战线。商业银行需要根据自身的资源和条件,进行规划。

二、精细化、针对性布局网点

商业银行网点投放就是要解决在哪里布设网点,布设什么类型网点的问题。在向零售转型的过程中,商业银行网点布局应该摆脱随意化、均衡化的模式,实现科学化、精准化。

第一,通过科学的调研、分析,确定网点的选址。在商业银行网点的选址过程中,应该进行详尽的调查和分析,形成详尽的可行性报告。主要包括:一是调查与分析周边经济发展情况,该地区的企事业单位的分布情况、居民分布情况、人口特征等。二是调查与分析周边地区居民的需求情况与消费习惯、消费心理。三是分析该地区的规划,分析周边经济的发展趋势。四是调查分析该地区的交通便利情况、生活成本情况。五是调查分析竞争对手在当地的网点布设情况以及网点业态。六是结合该地区商铺的租售价格对网点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测算。测算成本收益时,不应忽视对社会效益的考虑。例如,对网点空白地区设立网点,对该地区居民提供服务,除了经济效益之外,还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对品牌传播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七是预判该地区网点的客户与市场定位,适合的网点类型及其所提供的产品、服务,对该地区网点的辐射范围作出判断和界定。

第二,科学地安排网点类型。从周边地区需求出发,从供给与需求契合的目标出发,合理安排网点的种类。例如,在中高档居住区,可以考虑设立理财特色型网点;在工业园区、集中市场等小微企业集中地区可以设立小微企业特色网点等。在高新科技园区、大学校园等地区可以布设智能化网点。总之,商业银行应从总体上控制各类网点结构,从而达到成本可控、人员可控,而每一个网点又与周边环境完美契合的目标。

第三,动态调整网点的布局。对于存量网点的业务发展情况进行定期评价。如发现因周边环境的变化.使得网点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则可以进行审慎调整。

三、整合网点业务流程

银行网点分析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网站;因子分析法;网站评价

网站是商业银行用以展现企业形象、开展业务活动的窗口,是各银行拓展市场的重要途径,是现代商业银行业运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好、应用好网站可以帮助银行更好地实现市场化经营,顺应信息化发展潮流,实现业务转型和经营创新,从而提升银行的竞争力。银行网站的建设、发展和运营是一个持续完善和系统提升的过程。加强银行网站评价有助于帮助发现网站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促使银行不断改进,提升网站的整体服务水平,增强我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目前国内外对电子商务网站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层次分析法等,评价的内容主要围绕着网站总体质量、用户使用满意度调查和网站可用性等方面[1]。这些方法实施的步骤一般是确定指标体系,根据用户评分进行评价,因此结果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本文以客观数据为依据,在动态监测、实时测量的基础上来评价商业银行网站,以期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相结合,建立商业银行网站评价体系。

1.商业银行网站样本、指标和工具

1.1 商业银行网站样本选择

为了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我国商业银行网站建设的水平和现状,达到比较分析的目的,本文选取了英国《银行家》“2012年全球前1000家银行排名”中上榜的84家国内银行中排名前25家银行,主要包括由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组成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两种类型。该杂志每年根据核心资本指标、实际利润增长、资产收益率等相关指标,对全球1000家大银行进行排名。该排名被视为评估世界银行业和各家银行综合实力的标尺[2]。

1.2 网站指标变量

对于网站进行评价的指标变量方面,本文选取六个变量作为分析的对象:网站流量排名(traffic ranking),每百万用户访问网站的数量(reach per million users),每个用户的页面浏览数量(page views per user),网站下载速度(speed),被其他网站链接的数量(other sites that link to this site),网站规模(website size)。其中,前三个变量反映的是用户访问网站的流量指标,而后三个变量反映的是网站性能的指标。

1.3 收集原始数据

在收集原始数据方面,网站流量排名、每百万用户访问网站的数量、每个用户的页面浏览数量、被其他网站链接的数量、网站下载速度这五个指标的数据值是从Alexa上收集到的[3]。Alexa是创立于美国的一家网站评价站点,它通过追踪用户访问具体网站的活动,对活动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以流量排名、访问数量、连接数量等形式将相关信息反馈给用户,在网站评价中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网站流量排名,是基于网站访问用户数量和浏览页面数的几何平均数计算出来的全球网站排名,是评价网站的重要指标之一。每百万用户访问网站的数量,是指每百万个安装了Alexa工具条的用户访问特定网站的用户数量,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用户对网站的认可度。页面浏览数量是用户浏览该网站的平均页面数,它反映了网站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一用户在同一天多次浏览同一页面只作一次统计。总体而言,用户访问数量和页面浏览数分别回答了“有多少人访问了网站”和“他们浏览了多少网页”的问题,能够反映出用户访问的流量指标,对于网站利用效率的评价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网站下载速度即用户打开具体网站页面时所耗费的平均时间,是评价网站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被其他网站链接的数量是设置具体网站地址链接的外部网站的数量,反映了网站的流行程度。网站规模是指特定网站的页面总数,该指标反映了站点内容的丰富程度。Google是本研究用于确定网站规模的数据来源[4],在搜索框中输入“site:特定网址”即可得到该网站中的所有网页。

值得注意的是,Alexa是基于整个Internet用户的数据收集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流量较小的银行网站在Alexa的排名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其流量水平。根据Alexa网站的说明,Traffic Ranking在100000以后的站点的排名仅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5]。因此,本文从前25名中删除了网站排名在100000以上的6家商业银行网站。

根据以上的选择标准,实时监测到了19个网站样本的原始数据,如表1所示。监测时间为2012年4月11日,限于篇幅,仅列出部分样本的原始数据。

2.商业银行网站评价

网站流量排名适合作为样本选择的参考标准,但不适合作为评价分析的变量[6],对获取的商业银行网站其余五个原始数据,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因子分析法是一种将观测变量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相关度较高的观测变量归为同一类,用以区分不同观测变量之间的相关度[7]。每一类变量可视为一个公共因子,代表着一个基本结构。通过分析变量之间的属性,寻找公共因素,将多个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简单化,简化为少数几个因子,利用这些因子值对样本进行排名。通过对所选取的五个指标变量,利用spss17.0来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银行网点分析篇7

感受到变化来临的,还有中国工商银行。这家全球最大的银行在2012年12月底,ATM机数量约为6.57万台,日均交易305笔/台,银行网点日均业务量1.797亿笔。数字说明工商银行的业务正在向离柜发展,因为全行ATM机的全年交易量已经超过了银行网点交易量。此外,其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自助银行等电子银行的业务量约占全部业务量的75%。这些电子渠道积累了庞大的数据,工商银行能用它们做些什么?

未来的银行会是怎样的?在电商和互联网企业等外部力量的不断冲击下,银行的实体边界已经被打破,电子渠道的发展成为趋势,通过电子渠道银行积累的数据成指数级增长,这些数据为个性化客户服务提供了基础。

中国的大型商业银行数据量已经达到100TB以上级别,并且非结构化数据量在迅速增长。数据增长成指数级,非结构化数据处理能力对企业IT架构和数据分析能力提出挑战。在此基础之上,将客户利益正向整合,成为传统银行转型的利器。 银行不仅是“银行”

在DNB银行受到竞争冲击的同时,光大银行这类中国股份制银行也遇到了相似的市场危机。“银行脱媒”现象越发明显,资金越来越多地绕开商业银行,直接输送到需求方和融资者手里。一方面,消费者对银行的客户体验要求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传统银行更要迎接来自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因为互联网的发展是对整个信息流转速度和丰富程度的大力提高,由此一来,银行通过消除信息不对称而持续经营的方式将受到冲击。”光大银行信息技术部副总经理李瑶一语中的。

2012年是互联网金融兴起的一年,阿里巴巴等传统电商开始涉足互联网金融。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底,其累计服务小微企业已经超过20万家。同年11月初,阿里金融的坏账率仅为0.9%,坏账率低于很多企业。

在传统银行面对坏账,绞尽脑汁甄别客户信用的时候,电商企业凭借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整合的平台战略,通过对包括注册信息、网上消费纪录、不良记录、信用等级等客户数据分析,能够准确判断客户资质,占领小微企业的巨大市场。

原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认为,2012年以来,银行“脱媒”现象越来越严重,由于资本市场发展带来的直接融资的大幅增长,去年银行业存款只增长了11%,比前年低了8个百分点,贷款也低了3.4个百分点。这种情况说明银行里的钱流到了体系之外证券、债券、民间借贷等渠道。

面对互联网金融,传统银行如何转型?5月23日,招商银行首次通过和电商平台的合作,招商银行“敦煌网生意一卡通”联名卡正式发行。这张卡是为从事外贸电商的敦煌网商户度身定制的金融服务卡。作为敦煌网的注册商户,持卡人可以根据敦煌网的交易记录,获得额度最高为150万元的贷款。敦煌网注册的企业级用户,拥有营业执照即可申请;个人用户近6个月内有6笔以上交易的也能申请。 在电商和互联网企业等外部力量的不断冲击下,银行的实体边界已经被打破。

招行与敦煌网的合作意味着当银行业务与互联网电商数据打通后,小微贷款等业务将更加顺畅并降低风险。招商银行和敦煌网双方还表示,基于数据的整合,未来将会在联名卡上装载各类供应链金融产品。

此外,4月24日,中国民生银行、包商银行、哈尔滨银行等33家中小金融机构共同组建“亚洲金融合作联盟”区域性金融合作组织。联盟的成立将打通柜台,疏通渠道,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使投资和决策更有准确性;通过合作的力量更好地化解经营风险、更好地实现优势互补。

同样的例子还发生在2012年11月,东航宣布与招商银行、中国联通签署异业联盟合作协议,三家企业将在渠道合作、营销资源整合、客服共享等方面展开合作。截至2012年10月末,招行“一卡通”累计发卡量超过6400万张、信用卡发卡量超过4300万张;联通各类用户总数超过3.8亿户;东航旅客运输量已列全球前5位,达到6744.07万人次。高端客户联动拓展、数据的整合挖掘已经深入传统银行战略调整之中。

传统银行的围墙正在打破,一场围绕数据的银行业变革已经发生。 正在发生的变革

银行业一直是变化最为缓慢的行业之一。这个一度以封闭和保守著称的行业,在20世纪开始拥抱信息化浪潮时,并没有放下“高傲”――银行的信息系统的核心仍然是业务,一切的信息流都是以固有的业务流程为中心展开,客户只能适应银行的这些业务流程。

互联网金融时代,强迫银行放下“高傲”,抛弃以“业务为中心”的旧思路,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互联网时代的新思维。如何以客户为中心?或许得从了解客户开始。而那些沉睡在数据中心的数据,无疑是帮助银行了解客户的金钥匙。

“安全、价值、服务和便捷”是传统银行获得客户的信任和忠诚的4个必要条件。在传统网点业务处理量下降、同行竞争激烈乃至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数据战略成为DNB、光大和工商等银行面对客户个性化需求的一致选择。

DNB银行大力拓展了电子渠道方面的建设。银行的业务模式改善需要协调银行内部合作和数据共享,对客户的洞察则依赖于数据的分析。DNB银行从数据出发,基于电子渠道采集的海量数据,了解客户情况,整合旧有数据,引入诸如Teradata等在大数据分析领域颇有建树的合作伙伴。另外,DNB成立团队,负责社交媒体的客户响应,在FaceBook等网站上实现对客户95%的响应度。DNB银行CRM战略和创新负责人Rune Foyn告诉《商业价值》:“银行业老旧的系统会为发展带来阻力,但是银行本身又拥有很多的客户信息,利用好客户信息,便可在竞争当中取得较好的定位。”

真正想保证收入的增长,要依赖客户关系建设。通过用数据分析的工具,例如预测建模等,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少客户的不满意,并实现对银行销售活动全天候的追踪。DNB银行的CRM创造的收入使其所归属的市场营销部门转变为盈利中心。

DNB银行还有很多挑战。目前,来自呼叫中心的数据分析还处于对话类型、交流步骤分析的阶段,并未启动语音分析。Rune说:“现在,结构性数据的分析已经能够带来很多价值,要先以结构性的数据为分析基础,积累分析人员,逐步部署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在一般公司,掌控投资大权的经理人都在50岁左右,但他们对于数据的潜力尚未十分了解,如何让他们体会到数据治理的价值是DNB银行实现大数据的一个掣肘。

银行与客户沟通的方式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社交网络,客户非常愿意把银行推荐给他的朋友,银行必须通过社交媒体和消费者交流。Rune说:“在DNB,95%与客户之间的互动都是通过移动、互联网、电子邮件等电子渠道完成。”这意味着只有为数不多5%的客户会到银行的柜台办理业务。

DNB银行还以青少年客户群体为核心,进行数据挖掘。DNB发现“没有特别设计的产品、未在社交媒体上推广、无近期投资”等几项因素制约着青年客户群体对DNB的认可度。DNB以活动为基础的调查、社交分析、销售流程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数据库分析。除此之外,还将分析触角探触到保险、储蓄、投资、退休、贷款及财产、日常银行等多个模块。

与挪威DNB银行一样,捷克银行也在面临传统银行转型的问题。而身在欧元区,使捷克银行的转型更加有地区特点。它需要应对区域性的高度竞争、危机和新规频出的局面。BI成为这家银行面对外部环境和客户的有力武器。BI系统使捷克银行在数据仓库上细化和集成数据。对客户、客户的家人或客户的企业集成和协调;与客户和客户的家庭建立长期的关系;实现保险和私人银行,汽车租赁、养老租赁等之间的交叉销售。降低了高级金融与风险管理,降低风险成本和资本需求。从不同角度出发,捷克银行认为: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每一个客户都是自然人,是家庭成员,更是员工和企业主。

光大银行最近在以客户为中心进行战略调整,提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大零售”业务发展战略。大零售涵盖资产管理、小微金融、信用卡、传统零售、电子银行业务。在这基础上,勾画全方位客户视图,整合总分行的渠道资源以及传统渠道和电子渠道的资源:搭建数据仓库,整合储蓄、个人消费和信贷业务;整合信用卡、电子银行等渠道;从营销服务绩效出发,整合流程。

2006年,光大银行开始与Teradata合作建立数据仓库,经历了大大小小几次升级,数据内容不断丰富。现在,在对外客户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已建了三十几个风险提示。有数据显示,搭建Teradata数据架构,提供及时的数据查询和数据迁移等功能,可以直接改善银行的营销活动,甚至能实现164%的年投资回报率,这在马来西亚Maybank银行已经发生。Teradata天睿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辛儿伦(Anron Hsin)表示:“通过数据质量、数据安全隐私、元数据管理、主数据管理和数据建模等一系列整合数据管理实践,银行能够进一步完善数据治理流程并提升数据分析能力,提升业务洞察力。”

以信用卡分析为例,在实际应用中,光大银行对信用卡、账户、客户和交易进行分析,为市场部门的策略制定提供支撑。未来,光大数据分析的重点是放在更全面地洞察客户基本信息和属性,进行跨流程和跨渠道的精准营销;进行大流程大渠道的优化和整合,提升业务运行效率。通过服务的优化,持续提升客户体验。

在工商银行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张颖看来:“基于数据分析的个性化客户战略,通过对客户年龄段、分布、交易偏好的渠道测算,分析出哪些年龄段的人更倾向于不同的渠道,银行的客户经理能够针对性地帮助客户开通手机银行,开通网上银行,享受银行便捷服务,为客户提供便利。”

但对于工商银行而言,当把长期积累的客户交易进行一笔笔分析和挖掘时,就可以评测出客户的“星级”和客户的风险偿还能力。通过数据仓库的分析和查询,还可以实现客户的精准营销。工商银行判读出哪些客户的存款即将到期后,可以立即上门服务,提供理财产品建议,延续客户的忠诚度。

工商银行在上海设有两个数据中心,北京一个数据中心,构成“两地三中心”的模式为银行和客户服务。通过数据中心和数据仓库的搭建,把面向全球客户的数据集中在一个数据中心,通过相应手段分析每一个客户在其银行端、跨行乃至与商户的交易中的消费情况。这些交易数据不断积累,实现对客户特征的分析,从而为客户量身定造营销方案。对于商户和公司客户,也可以知晓其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运作的情况,基于数据仓库实现风险监控,完善贷款业务。

国泰君安董事长万建华在新书《金融e时代》中认为,银行未来发展的一条路径就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标准化、大众化、规模化的业务。在这条金融业的基础路径里,互联网公司和传统金融企业各有优势,前者有创新活力,后者有资源优势。另一条路径:高净值客户阶层的个性化、定制化、管家式的财富管理。传统银行客户资源抢夺进入白热化。

银行网点分析篇8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纯网络银行 竞合关系 博弈模型

一、引言

2015年以来,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浙江网商银行先后开业,这两家以互联网巨头为股东身份创办的网络民营银行从筹备阶段就受到了国家、媒体及百姓的格外关注,微众银行的第一笔贷款更是由总理亲自“发放”的。这两家银行将会沿着互联网金融的道路,发展成为没有营业网点的纯网络银行。

互联网企业跨界进军银行业,对于传统银行而言,是颠覆还是融入?一方认为,互联网企业跨界开展金融业务,必将对传统银行所开展的各项业务提出挑战,传统银行除了被颠覆,没有其他出路。另一方则认椋互联网企业的融入,有助于金融体系的完善,但是体量还太小,尚达不到“颠覆”的程度。为此,本文将在分析我国纯网络银行定位的基础上,梳理纯网络银行较传统银行的优势与劣势,并借助博弈模型分析纯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究竟是竞争关系还是应该寻求合作。

二、我国纯网络银行的定位分析

(一)纯网络银行的概念

纯网络银行是网络银行概念的一个分支。国外对于网络银行的定义有很多,如欧洲银行标准委员会的定义为:“能够使个人或者相关企业使用电子计算机、机顶盒、无线网络电视及其数字设备登陆互联网,获取银行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银行(ECBS,1999)。”[1]美国联邦储备局的定义为:“网络银行是将互联网作为其产品、服务和信息的业务渠道,并向其客户提供个人或公司业务服务的银行(FRB,2000)。”[2]根据网络银行和传统银行的分离程度,将网络银行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传统银行拓展网络业务为基础的网络银行。它是在原有银行的基础上在发展网络业务,互联网起辅助发展银行业务的作用,比如我国大多数银行建立的网上银行。第二类是直接建立的独立的网络银行,它的日常运作完全依赖于互联网,比如最早的纯网络银行――美国第一网络银行、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等。

(二)我国纯网络银行的定位

纯网络银行从诞生之日起就备受关注,媒体和群众对纯网络银行最关心的就是其设立的目的、服务对象、与传统银行的区别等问题。通过分析表2-1,微众和网商银行这两家纯网络银行定位于小微金融。两家纯网络银行的客户群体都集中为中低端的客户,主要包括小微企业客户、个人创业者及普通消费者。在我国,小微企业超过5000万家,解决了80%以上的就业,创造了60%以上的GDP和贡献了近40%的财政税收。因此,小微企业在稳增长和促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已将“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加强小微金融服务”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3]但是,这类群体虽然融资需求强烈,但因为融资金额低、信用状况难以评价,传统银行对于这类群体的融资渠道几乎是关闭的。因此,纯网络银行的出现为小微客户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小微客户融资难问题。就像网商银行“无微不至”的口号一样,我国纯网络银行从服务群体,到主打模式,都体现出定位于小微金融的决心。

三、纯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比较分析

要想弄清楚对于传统银行而言,纯网络银行的到来究竟是颠覆还是融入。我们就应该将纯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进行比较,分析纯网络银行较传统银行而言,到底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一)纯网络银行较传统银行的优势分析

1.庞大的潜在客户群体。以传统银行中规模最大的工商银行为例,工商银行2015年年末的个人客户数量为4.69亿;而支付宝注册用户超过8亿,微信注册用户量突破11亿,数据表明微众和网商银行有着庞大的潜在客户群体。若这些用户都能转化成两家纯网络银行的有效客户,那么我国纯网络银行的受众人数将远超于传统银行的网上银行使用者。而且随着互联网平台的不断发展,支付宝和微信的用户队伍将不断壮大,这为纯网络银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客户基础。

2.高效的信用评级体系。传统银行对于客户信用的评价依赖于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及实地调查结果;而纯网络银行有着自己的信用评级体系。以微众银行的首款产品“微粒贷”为例,该产品运用大数据征信手段,将腾讯生态圈中的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相结合,这些外部数据包括央行的个人征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如机票交易、教育机构、其他信息公司数据等,并运用大量指标构建多重模型,快速为客户出具信用报告,判定个人贷款的信用风险。[4]网商银行则延续使用阿里小贷的违约风险模型,从客户的个人信息、征信信息、历史表现、交易信息和经营状况等变量中筛选出对信用状况有显著影响的变量,构建模型进行评分,作为贷款评审依据。通过大数据征信手段的利用,大大提高了贷款审批与发放的科学性,解决了传统银行对中小企业和个人贷款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流程复杂等问题。

3.创新的业务发展模式。传统银行业务开展主要靠着与客户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与营销,利润主要来源于存贷差;而纯网络银行业务运作完全依靠互联网,以视频交流取代传统银行的面谈、面签等环节,利润来源于中间业务收入。纯网络银行深谙“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并将之运用到产品创新中去。另外,纯网络银行还会根据客户的真实需求,创新开发产品。以微众银行的“微粒贷”为例,就是一款无抵押、短期、小额贷款,随借随还,非常灵活。

(二)纯网络银行较传统银行的劣势分析

1.金融人才和经验的缺失。传统银行有着大量高端金融人才及丰富的金融从业经验,拥有一套从学校培养到企业培训的完整的金融人才培育体系;而纯网络银行缺乏金融人才和从业经验。阿里和腾讯开始接触金融也是近几年的事情,它们想在银行业站稳脚跟,除了依靠技术,还需要依赖大量的金融人才。纯网络银行发展时间较短,经验和人才短缺,这将是纯网络银行探索道路上的一块短板。

2.客户对纯网络银行缺乏信任。相较于传统银行有网点、有柜台、有工作人员,纯网络银行总会给客户一种挥之不去的“虚拟感”,生怕“跑了和尚,连庙都找不到”。因此,客户对纯网络银行的信任度不及传统银行。这种“虚拟感”会使得纯网络银行吸收存款困难,大多数客户还是愿意相信传统银行,不会将大量资金长期存放在纯网络银行。而且一旦出现网络谣言或者负面舆论时,纯网络银行不间断的服务优势会加速客户资金的转移,极有可能出现挤兑现象。

3.传统银行重视线上业务。近年来,传统银行也越来越重视线上业务,其服务渠道不断向网络化延伸,比如近年来兴起的直销银行。以民生银行的直销银行为例,在客户拓展上,其定位于“忙、潮、精”客户群体,这部分人群基本上为25至45岁的生活快节奏、追求新潮和精致生活群体。在产品设计上,其突出“少而精“,根据目标群体的特点推出六大产品,满足存、贷、汇三方面需求,产品简单、实惠,客户只需要通过APP就可以直接购买,操作简便,省时省力。从分析中不难发现,传统银行的互联网平台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客户群体,业务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与纯网络银行业务形成了同质化的竞争,对新开业的纯网络银行势必构成一定的威胁。

四、纯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竞合关系的博弈分析

笔者将借鉴古诺博弈模型[5]从理论层面来分析纯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竞合关系。

(一)假设前提

一是金融市场上只有传统银行和纯网络银行两个参与者,提供相同的产品,它们准确地了解市场的需求曲线。

二是两个参与者符合理性经济人假设,双方都能在已知对方产量的情况下,从各自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进行决策。

金融市场需求总量为:

(二)博弈过程

1.竞争博弈模型及其均衡策略组合。若传y银行和纯网络银行在金融市场上选择竞争策略,则两个参与者都会从自身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选择策略,即使得各自开展金融业务的利润达到最大化。

3.结论。通过对纯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之间的竞合关系进行博弈分析后可知,双方采取合作策略可以实现双赢,使得整个金融市场上获得更高的利润,各方也获得更高的利润。因此,在当前背景下,纯网络银行应该与传统银行寻求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五、纯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合作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互联网企业跨界进军银行业,对于传统银行而言,不是颠覆,应是融合。双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合作。

(一)双方实现信息共享

纯网络银行的优势在于潜在客户基础庞大,而且对于大量的线上客户有着自己的精确的信用评级体系,但资金匮乏。而传统银行有资金,但对于客户的评价还依赖于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而很多“长尾”客户却不在人民银行的征信范围内。因为信息不对称,使得传统银行无法为这些客户进行融资。因此,双方应实现信息共享,共同服务小微客户,发展普惠金融。

(二)双方注重渠道共享

2015年12月25日,人行《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通知中将个人银行账户分为Ⅰ类银行账户、Ⅱ类银行账户和Ⅲ类银行账户,其中Ⅱ类银行账户和Ⅲ类银行账户可以通过远程开户,但银行不得通过Ⅱ类户和Ⅲ类户为存款人提供存取现金服务,不得为Ⅱ类户和Ⅲ类户发放实体介质。[6]这就意味着纯网络银行的线上发卡业务迟迟不能实现。因此,纯网络银行的资金进出必须依靠传统银行,双方应注重渠道共享。例如微众银行与华夏银行就已经展开战略合作。微众银行前行长曹彤表示,微众银行的角色定义为传统银行的“补充者”,需要依托华夏银行等同业的紧密合作,如共享双方渠道,共同服务双方客户。

(三)双方合作开发产品

微众银行已经推出首款信贷产品“微粒贷”,该产品的贷款额度为500元~20万元,日利率0.05%,支持随借随还。截止目前,“微粒贷”自上线以来,主动授信已超过3000万人,贷款笔数400多万笔,累计发放贷款超过300亿元,平均每笔借款7000~8000元。说明该产品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而且借还都非常便捷。与传统银行相比,纯网络银行更接近商业圈、社交圈,对消费者的需求可能更加敏锐,通过对客户的消费轨迹和消费偏好的掌握,在金融产品设计上具有触觉优势。[7]而与纯网络银行相比,传统银行拥有大量高端金融人才及丰富的产品设计及开发经验。因此,双方应合作开发产品,推出更多满足小微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

参考文献

[1]王信淳.纯网络银行及其监管问题研究[J].海南金融,2015(7).

[2]陈一稀.美国纯网络银行的兴衰对中国的借鉴[J].新金融,2014(1).

[3]樊志刚,黄旭,胡婕.互联网挑战银行――谁是21世纪的恐龙[M].2014:中国金融出版社.

[4]腾讯征信怎么玩?不排除向个人收费[N].南方都市报,2015.1.16.

[5]谢识予.经济博弈论(第三版)[M].2008:复旦大学出版社.

[6]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 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N].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2015.12.25.

银行网点分析篇9

[关键词]互联网 中小商业银行 发展之道

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239-02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产生的一种新型金融运作模式。它依托大数据、云计算、搜索引擎等互联网技术,将线下的金融服务转移到线上,实现支付中介、资金融通等金融功能。互联网金融以其低成本、灵活高效、极致的用户体验等独特优势,在存款、信贷、支付等方面不断冲击着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发展。

一、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目前,按资金来源和用途划分,商业银行业务主要包括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是银行息差收入的主要来源。贷款业务主要包括个人贷款和企业类贷款。存款业务是银行从事贷款、投资等其他业务的资金保障,是商业银行发展的核心动力,是银行最传统、最基础的负债业务。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主要包括支付结算类、银行卡类、类业务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断撼动着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地位,下面主要从银行资产、负债、中间业务角度来分析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对资产业务的挑战

互联网融资平台借助互联网技术及其强大的信息资源,打破了商业银行传统的信贷业务模式。以P2P网贷为例,通过互联网线上审批,简化了贷款审批流程,大大缩短了整个资金借贷过程的交易时间、节约了借贷双方交易成本。对于资金需求方来说,互联网金融产品更加个性化、多元化,不仅拓宽了融资渠道、提升了融资体验度,同时,也有效解决了资金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难题。互联网信贷,导致银行客户资源转移,传统信贷业务量减少,银行收益受到影响。

(二)对负债业务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对储蓄存款的影响上。与传统银行业务相比,互联网金融产品具有投资门槛低、高收益、低成本、流动性强、灵活便捷等优势,产品一经推广,便受到广大客户的青睐,并迅速吸纳了大量小额资金。以余额宝为例,自2013年6月13日余额宝正式上线以来,截至2016年6月12日,三年期间,余额宝用户数超过2.95亿,为用户带来收益572.93亿元。二季度末,余额宝资产规模突破8000亿,与此同时,余额宝不断向三四五线城市及农村地区延伸。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一方面,对社会资金产生挤出效应,造成银行客户流失,传统存款业务受到严重威胁;另一方面,面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激烈竞争,银行融资成本增加。

(三)对中间业务的挤占

以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网络支付方式的发展,不断分割着中小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其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支付结算业务、类业务等方面。

支付结算类业务方面,互联网支付的线上支付方式不受传统银行物理网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加快捷、高效,受到广大客户尤其是年轻客户群体的欢迎,商业银行传统的支付功能不断弱化。另一方面,快捷支付等新兴互联网支付方式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银行电子银行客户的分流。类业务方面,商业银行通过与基金、保险公司合作代销基金、保险等产品获取部分手续费收入。随着第三方支付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大,与基金、保险等公司的合作加强,必然加剧中间业务市场的竞争。与此同时,代缴水电费、代缴话费等部分传统业务也逐渐被互联网支付所替代,加速了商业银行的“去中介化”进程。

二、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小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之间既存在竞争,又互为补充。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在给商业银行带来冲击的同时,也成为推动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外部驱动力。

对于中小商业银行,由于其存在资产规模小、网点覆盖范围窄、品牌影响力弱等先天性劣势,与国有银行及其他大型商业银行相比,各项业务市场占有量可谓沧海一粟。随着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以及监管压力的增大,在当前互联网金融浪潮下,对于处于银行系统劣势地位的中小商业银行而言,如何审时度势、利用自身优势、创新业务发展模式、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已迫在眉睫。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强势来袭,中小商业银行应顺势而为,运用互联网思维,汲取互联网金融营养,加快银行转型。

(一)转变经营理念,坚持“以客户为中心”。

将“以客户为中心”充分贯彻到商业银行服务的各个环节。在产品设计环节,运用互联网的大数据资源和技术分析手段,细分客户群。要求商业银行不仅要注重客户的年龄、学历、职业、性别等显性因素,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受教育程度、兴趣爱好、收入来源构成等其他隐形因素的作用,通过对客户群体的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客户量身定制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度;业务办理环节,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精简业务流程,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减少客户等待时间;在产品和服务的“售后”环节,加强与客户的互动,主动建立对新老客户的回访制度,听取客户的建议和需求,提高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依赖度。

(二)创新产品类型,提升业务水平。

1、强化资产管理。加强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合作,利用其强大的数据库资源,对客户信息及信用状况深入挖掘。将客户网上交易记录、信用评价、资金状况等,作为商业银行开展信贷业务的信息补充,实现对客户信贷需求的精准定位。在充分的数据分析和科学的风险把控基础上,利用互联网线上管理平台,发展互联网信贷模式,提高信贷业务办理效率,降低贷前、贷中、贷后等环节的管理成本、提高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从各环节把控风险,降低不良贷款率。同时,利用中小银行优质的小微企业资源,不断发展小微企业信贷。目前,我行贷款的风险防控能力较弱,贷款产品的研发存在不足,在降低不良贷款率方面仍需下功夫。

2、加强对存款客户的需求分析,增强客户粘性。实时监控客户资金,分析客户的资金规模及投资结构,加强对高净值客户的重点维护。同时,根据客户的需求偏好设计差异化的产品及营销方式,创新理财产品,完善线上综合理财管理平台,推出特色化理财产品和专业化理财产品咨询等增值服务项目,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增加资金沉淀。为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投资需求,可在现有传统存款业务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个人存款类自动理财产品。

3、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随着存贷息差的缩小,中间业务收入成为商业银行提高利润的新的竞争点。目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占比较低,业务品种单一,产品多以较低层次的支付结算类、银行卡类等业务为主,中间业务的发展依然停留在依靠降低手续费来吸引客户上,这种被动的发展方式,无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商业银行应主动与第三方机构合作,不断丰富中间业务品种。如,加强与当地公共事业单位的合作,利用先进的第三方支付系统,实现水电费、暖气费、燃气费等的自主缴纳,满足客户的日常消费需求。同时,加强与基金、保险、担保公司的合作,促进基金、保险代销、投资担保、咨询顾问等新兴中间业务的发展。近两年来,我行已经初步实现了代缴暖气费、代缴话费、代销理财等部分中间业务功能,并在积极申请基金代销资格,但总体看来,中间业务覆盖范围较小,中间业务收入微薄。我行应在大力拓展银行卡功能的基础上,加快基金、保险、咨询等其他中间业务的发展,丰富中间业务品种,改善我行收入结构。

(三)搭建电商业务平台,拓展业务范围

商业银行拥有大量的客户资源和现金流,电商平台的构建,可以将商业银行的现有客户直接转化为电商客户。另外,电商平台的建立对商业银行而言意义重大。首先,增加了银行的盈利渠道。零售商的进驻,银行可以从中获取部分佣金,同时客户日常交易形成的沉淀资金对商业银行来说具有增加存款的作用。随着电商平台业务功能的完善,也将带来部分中间业务收入。其次,促进业务的发展。对于信贷业务而言,银行通过分析客户在平台的日常交易数据,判断客户真实经营状况及信用等级,使贷款的审批和发放更加合理高效。另外,电商平台的建立,使银行的部分业务由线下转移到线上,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和客户体验度。目前,我行正在着力建设综合积分系统,系统投入运营后将更好的实现客户、电商与我行的互利共赢。

(四)大力发展直销银行

直销银行依托互联网技术,将传统银行产品转移到线上进行消费,只要有电脑、手机或者电话,客户便可随时享受银行的产品和服务,永不“打烊”、快捷高效。由于节省了线下网点的运维费用,因此可以更好地让利客户,为客户提供高收益、低手续费的产品。直销银行的线上运营模式更好的弥补了商业银行传统网点在互联网金融线上环节的不足。目前,多家商业银行已经建立了各具特色的直销银行。如北京银行的“北京银行直销银行”,南京银行的“你好银行”,包商银行的“小马bank”、徽商银行的“徽常有财”等。在直销银行的建设方面,我行仍处于空白阶段,在后续工作中,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加快推进直销银行建设。

(五)完善电子银行渠道覆盖

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中小商业银行存在网点覆盖范围小、网点服务人员少等弱势。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更加剧了其劣势地位。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应重点推广和完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电话银行、电视银行等电子渠道功能,使客户足不出户即可享受银行的产品和服务

综上,中小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其在经营管理灵活、亲民便民、特色化强等方面的优势,利用互联网技术改造银行传统发展模式,以客户为中心,创新产品品种,简化业务流程,拓展业务渠道,提升业务水平,不断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同时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推进直销银行建设,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邱峰.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和挑战分析[J].吉林金融研究,2013 (8)

2.白金枝.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4.

3.孙杰.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及传统银行转型[J].财经科学,2015 (1)

银行网点分析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金融创新;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4-0119-02

引言

目前个人理财业务是国内商业银行新兴的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西方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步入成熟期(李晶,2008)。中国的商业银行的利润的主要来源仍然是依靠存贷款利差获取,发展较快的国内商业银行其个人理财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在10%~20%左右,而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较为成熟,个人理财业务收入一般占总收入的30%~40% 。

一、理论分析

个人理财是指根据财务状况,建立合理的个人财务规划,并适当参与投资活动。本研究基于SWOT理论,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大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美国花旗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之差异。SWOT分析法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是指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S、W是公司竞争的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SWOT分析,以资源学派学者为代表,将公司的内部分析(即20世纪80年代中期管理学界权威们所关注的研究取向,以能力学派为代表)与产业竞争环境的外部分析(即更早期战略研究所关注的中心主题,以安德鲁斯与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结构化的平衡系统分析体系。与其他的分析方法相比,SWOT分析法的关键点是用系统的思想将这些似乎独立的因素相互匹配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使得企业战略计划的制订更加科学全面。

二、案例验证

(一)基于SWOT发展策略对比分析

1.工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SWOT分析

2012年,工商银行围绕客户需求,加强与资产管理机构合作,基金销售7 614亿元,继续保持同业第一、国债销售600亿元,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加大保险营销力度,个人保险产品销售860亿元,位居同业首位。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个人银行类理财产品销售额呈逐年递增。工商银行2005—2007年分别销售个人银行类理财产品年均增速达270%;而2009年全年个人银行类理财产品比上年增长129%,保持同业领先地位。

2.花旗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SWOT分析

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为美国花旗银行有限公司全资所有。在全球超过140个国家开展业务,拥有两亿多客户账户。2007年4月2日,花旗作为首批外资银行之一在中国正式成立本地法人银行——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由其母公司美国花旗银行有限公司全资拥有。

由下页表2和表3可以看出:花旗目前在国内以美元为主要交易币种的个人理财产品主要有三类:活利账户、结构性投资账户、优利账户服务方面,强调以客户为核心,突出人性化和专业化服务。

(二)基于SWOT分析的工商银行和花旗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差异比较

1.市场细分不同

工商银行:没有详细的细分客户,一般只需银行存款账户超过50 000元人民币即可

花旗银行:高端客户—家庭平均月收入在15 000元以上,拥有100万元以上的个人资产。

中端客户—家庭平均月收入在10 000元~15 000 元,拥有50万元以上的个人资产;普通客户—家庭平均月收入在低于10 000 元的客户群体。可以看出,工商银行对市场的细分程度不如花旗银行,花旗银行以家庭月收入为分解变量,将目标客户划分为高端、中端和普通客户。

2.渠道策略不同

由表4可知,工商银行基于本土优势,主要采用传统方式,建立密集的营业网点,而花旗银行由于进入中国市场时间较短和出于节约成本角度,在营业网点设置上要少于中国工商银行。但是为了弥补自身的不足,花旗银行更多的是借助电子服务渠道获得较好的竞争优势。

研究结论

中资银行具有网点优势,熟悉国内市场,所以在人民币业务有优势,而外资银行的理财产品设计能力强于中资银行。从工商银行和花旗银行SWOT分析来看,各自都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上,首先,中资银行应该以市场为导向,重视产品开发,开拓理财渠道,除了自行开发产品外,也可以加大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其次,要不断进行产品创新,积极开发和引进新产品,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最后,实行多层次品牌战略,吸引和服务多层次的顾客,扩大顾客群。

参考文献:

[1] Cindy Lu.Enhanced User Experience in Managing Personal Finance.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Volume 6764.2011.

[2] Oliver Braun,Yuri N.Sotskov.Journal of Mathematical Modelling,August 2012.

[3] Social Banking and Social Finance,SpringerBriefs in Business.2011.